唐诗文化范文

2024-05-27

唐诗文化范文(精选12篇)

唐诗文化 第1篇

在中国,千百年来,有点儿文化的人,或多或少都读过唐诗;作诗自唐代蔚成风气后,历代诗人和诗篇又不知多少。作为中国读书人的某种精神寄托,唐诗之影响可谓深远矣。

清人章学诚曾解释说:“遇有深沉,时有得失,畸才汇于世,利禄萃其性灵;廊庙山林,江湖魏阙,旷世而相感,不知悲喜之何从,文人情深于诗骚,古今一世也。”(《文史通义·诗教上》)这还只是一般的对于诗的看法,还不完全能说明中国古典诗歌何以于唐代兴盛空前以及唐诗所具有的时代精神。但是,关于这个问题,一时也没有确切答案。自然,唐诗的兴盛似乎与唐前期社会的走向兴盛相一致,所谓“盛唐之音”,是时代生活的鼓舞。有人强调文艺恰逢一种理想的文化环境:“对外是开疆拓土军威四满,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勇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产生文艺上所谓‘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基础。”(李泽厚《美的历程》)在融合中革新、创造、发展出新的个性形式,唐诗的行程确实包孕着那个时代人们巨大充溢的文化热情。从行板如歌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到王勃的“天涯若比邻”,从李白淋漓泼墨般的“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却到鹦鹉洲”,超然无碍而又真意难宣的“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在地非人间”,到沉郁者杜甫仍不失对活泼人生的况味:“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诗的世界广大无穷,不仅节奏韵律洋溢无端,意象神妙层出不穷,情感的表现,想象的不俗以及充满种种经验感应的回响,都予人体味不尽之感,用“丰富”来形容,怕是稍嫌一般了。

作为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奇观现象,唐诗之开展、浑成,前波不已后浪奔逐,较理想的社会生活氛围及其所调动的文化热情,只是造成这一景观的一方面原因,在这一方面,唐代人才和思想的解放超过了以前,而其实文化经验的积累尚未变成负担。唐代确是历史的一大转变。自然,“解放”并非是魏晋时代那种旧秩序解组情势下的个性解放和信仰危机中的价值观念分立,相反,它处在一个悄悄的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中,旧的等第差序格局在逐渐消退,中央集权下的社会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都大为加强了(尽管阶级贫富的差别仍普遍存在)。科举制度是这一趋势中的产物,文艺的平民化、世俗化大约也由此而来。这样,唐诗,它的作者和灵感以及交流的场合,便获得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枝繁叶茂起来。

“大气候”疏疏朗朗,唐代的诗人,诗作便格外多。清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九百卷,收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计有作者二千二百余人,尚非全璧,想其规模,不妨举一反三,可称诗之泱泱大国了。而且唐诗发展的“四季”,一直保持其精力充沛,即每隔几十年,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一批有成就的诗人。譬如七世纪的后五十年,相当于高宗、武则天时期,先是王、杨、卢、骆“四杰”,再则是陈子昂,并辅以杜审言、宋之问等,正式开展了唐诗发展的独特道路。八世纪前半期,主要是开元、天宝以及稍后肃宗、代宗时期,唐诗臻于繁荣,名家辈出,佳篇竞传,除了李白、杜甫外,如王维、王昌龄、孟浩然、李颀、高适、岑参、王之涣、元结、韦应物、刘长卿等等,一口气可以数出二三十人来。八世纪的后半期和九世纪的头二三十年,先是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诗风”,后是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和体”诗,以及韩愈、李贺提倡的浪漫主义诗风,各流派交相辉映,竞放异彩。这还不算晚唐的杜牧、李商隐,集中在一个朝代里,“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有才能的诗人,不是一两个、两三个地出现,而是成批地焕发。这就又表明唐诗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这种语言艺术可开发的潜力,并不限于回应盛世的“盛唐之音”。在天宝以后唐代社会生活由盛而衰的变化中,诗歌流风却未告衰歇,而是开拓了更多表现领域,并且使“抒情诗”这种样式占据了传统文学的主流。我们看唐诗的形式,无非那么几种——五、七言绝句、律诗(又称“近体”)、古风(包括乐府体歌行),用这有一定声韵格式限制的体裁,却可以写景、写事、咏物、言情、写际遇、发议论、谈历史,能够于遣词造句中间道人所欲道,发人所未发。这一套,究其根本,重心在于抒情写意而不是写实叙事。如《诗大序》所强调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言志,这个“志”,不论是指个人内在的情感、怀抱,还指由个人情思升腾而表现“以一国之事,系一个之本”的社会公众志意,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力图透过语言来表达的。唐诗的充分发达,基于此,也许正是体现了中国人的心灵特点和文化思想。唐代诗人沉思翰藻,借多彩的诗篇寄托其苦乐悲欢,树立其心境、志趣,同时为中国人的“言情”的文化提供一种极佳的艺术表达方式。在这一点上,唐诗是缕“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开新之页。

堂庑甚大,唐诗是说不尽的。简单说,唐诗创造性地转化了传统,利用汉字丰富之表意性,通过惯例化的经验组织和语言表达,体现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形态,展示他们对世界、人生的种种想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智慧。同时,唐诗也表现着唐代深广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譬如边塞诗和田园诗,在题材、旨趣上开辟边塞诗和田园诗,在题材、旨趣上开辟出截然不同的天地;至于日常生活的种种兴会、四时山水、个人沉浮的悲欢、历史兴衰沧桑,滋味皆在字里行间。杜甫、李白、王维代表了儒道释三种思想背景和人格境界,影响后世十大夫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取向。白居易以明白晓畅之诗介入现实,李贺、韩愈等人则务求超奇险怪,勒刻出盛唐之音另外的诗格,诗至中唐以后,又是一番气象了。说是盛唐昂扬发散,中唐顿挫收敛,变化主要缘于整个文化环境和士大夫的心境变了,不过盛唐的洒爽不泥开拓天地的格调还是给唐代文艺创出了大气象。

摘要:盛唐花实累累,大放异彩,与它的文化生活的阔大和时代心理的包容分不开,唐人在富强的同时,并没有将经济意义上的竞争精神取代文化性上的表现,当时的诗文往往重义轻利,唐代的富强是基于民族性格的,有一种浓厚的文化取向,盛唐文化的“千帆竞渡”景象,将中国文化创造意蕴尽情发挥,其中唐诗更是将其推向绚烂的巅峰。

关键词:唐诗,意象,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傅璇淙《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

诵读经典文化感悟唐诗魅力 第2篇

枣阳市北城南园小学王 智联系方式:*** 秉承着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的理念,我校在五园创建活动活动中响亮的提出了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快乐南小的奋斗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追求。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传统中,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营造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学校,就以唐诗为立足点,并把它作为开展书香校园的一个载体,唱读唐诗,咏诵经典。

一、精心营造诗意环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是促进读书活动的助推器。我校精心营造了橱窗文化、墙壁文化和教室文化互为补充的读书氛围。学校大门的一副对联“诗韵辞章琅琅书声书香地,德厚学笃谦谦和气和谐园。”彰显了咏诵经典的书香校园的特色,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唐诗的书画,“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的春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友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时时与学生相伴,诗中表达的感情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扉。橱窗内,配以关于读书名言或者唐诗的学生书法习作,墙报上定期更换有关名著导读、读书心得等方面的内容,教室门口每个班级个性化的班牌,浩然班、王维班、三字经班、杜牧班、李白班、居易班、杜甫班等,典雅大气。教室内根据班级名称进行相关的布置,整个校园环境亲和,书香飘逸。

二、着力打造诗意团队

袖长方能善舞,学校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诗意教师队伍,打造一支优良的诗意家长队伍。校长、班主任、语文教师是经典诵读的引领者,同时又是组织者。学校要求教师每周要读一本好书,同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并经常性地组织检查评比,表现好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力争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此外学校还举办了教师读书论坛,定期组织教师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在论坛上进行交流,把自己喜爱的书目在论坛上向其他教师推荐。

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学生家长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打造一支诗意的家长队伍,我校开展了“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对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小手拉大手”亲子读书活动的动员,利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定期和学生家长联系,督促他们和学生一起读书。截止目前我校已经评出了20多个书香家庭。

三、开展诗意活动

学校以唐诗咏诵为切入点和突破点,以量化和规律化的训练为主要手段,促使学生在读书上有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领学生去“读书、读诗——感悟时空;讲书、讲诗——感悟情感。”进而达到“用书、用诗——感悟人生”的目的。

1、读书、读诗——感悟时空:

唐诗拥有永久的魅力,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珍贵的艺术品。不了解古诗的人不会完全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从诗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还能了解到当时的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的演变过程。

在引领学生学习唐诗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们去读、去背,而是拓宽思路,采取多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让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接触唐诗。如我们开展了唱唐诗、舞唐诗活动。

(1)唱唐诗。我国的许多经典唐诗都已经被改编成了歌曲,我校组织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教学生唱会了多首唐诗,如《鹅鹅鹅》、《静夜思》、《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每节课下课校园广播都会响起这些由古诗改编的音乐,每节课上课时学生们唱的也是这些歌曲,就是在放学的路上孩子们嘴里哼唱的也全是这些歌曲。

(2)舞唐诗。我们还把一些唐诗改编成了校园集体舞,如《游子吟》等,以前的大课间操我们都是做《感恩的心》手语操,现在也变成了改编自唐诗的集体舞。

我们采取的这些学习措施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在校园里每时每刻都能感受经典,我们相信在这些优秀文化的熏陶之下孩子们一定会受益无穷。

2、讲书、讲诗——感悟情感:

唐诗是文学作品中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花朵,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灸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寓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什么是“意境”?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等。所以,在引领学生学习唐诗时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领会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

为了引领学生从唐诗中感悟情感,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

一是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式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这是因为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我们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把它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涂鸦,画后再展示画得好的学生作品。这样的做法,不仅检查出学生对唐诗的理解情况,而且激活学生对学唐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课虽终而趣未完。

二是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朗诵、演讲比赛活动,如我校开展的“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朗诵、演讲、背诵比赛活动。同时各班利用晨会、班会时间让学生畅谈读诗的感受。

3、用书、用诗——感悟人生

唐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节奏性强,易读易记。以前我们老师在读、背、记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却忽视了对唐诗熟记后的运用。为了让唐诗学习落实到实处,我们要求教师锻炼学生读诗学写,读写结合。

一是开展旧诗新解活动。主要做法是:(1)连缀,解读诗意,训

练学生用自己的话把一首唐诗改编成作文;(2)补写,感悟诗情,训练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句以外的情景;(3)延续,深化诗蕴,让学生把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写出自己的见解。

二是用记笔记、写心得、名句摘抄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唐诗。每个学生都准备有学习笔记本,或在老师的讲解下,或通过字词典自己弄清诗句的意思,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要求学生每个星期必须交一篇学习唐诗的心得。我们还要求学生在阅读唐诗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诗句要及时抄下来,以积累语言素材。

三是开展“我眼中的诗人”征文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人的了解,对诗人所写的诗的理解,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价一下诗人。

四是让学生从诗中领略到的情感,运用到实际行动中,懂了《游子吟》,我们让学生回家帮妈妈做家务、洗脚等,无声地感染者学生的行为习惯。

唐诗宋词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 第3篇

关键词:唐诗 宋词 文化

1 “初唐四杰”诗是我国格律诗及诗文化的开创和奠基之作

我们就唐诗进行分析时却发现,“初唐四杰”之诗是那样地占有一席之地。生活在唐初这一时代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下,但能够面向生活,并以“文章齐名天下”。初唐四杰的作品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唐诗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巨大的贡献。内容上,一是反映边塞生活。杨炯在《从军行》写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表现了诗人为国效劳的雄心壮志。卢照邻的《紫骝马》写道:“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于?”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的苍凉及战争的残酷。骆宾王的“晚度天山有怀京邑”等诗篇都比较著名。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诗篇,对后来盛唐时边塞诗的繁荣有直接的影响。二是揭露当时上层社会奢侈淫乱的生活和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不平。形式上,王勃的律诗、绝句达到了一定的文化高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表现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初唐四杰”之诗作开辟奠定造就了唐诗繁荣的前提与基础

2 唐代李白诗是激情浪漫雄伟一体的顶峰

2.1 李白的诗具有激情浪漫的优秀传统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是何民族,也不管你是唐代后何一时代的人;只要会说话,没有不会背《夜思》这首诗的。在中国小孩子学说话,小孩子学文化,无不是从李白作的这首诗为开始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有研究当时李白写这首诗的必要,而更多的在于研究它,今日这首诗对我们受何益的更加之必要。李白这首诗是“思”,是思想的一种,是思想中人情感的一种,这是李白这首诗人们共识的主题与灵魂。作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都是有情感的,有亲情的,只要读起来就会浸人心脾,使人思念难以忘怀之情油然而生。热爱之情,难以忘怀之情,思念之情,优美之情,情感情怀文化之不尽。《夜思》,李白之夜思,当化作多少个人之夜思,也成就了多少个夜思之人的不限之遐思!床前明月光,一句非常而简单的诗句,说明了天与地与此同时与人与物是何等的大溶合,有何等的优良优美浪漫之激情啊?!活着的人,有谁不感到月亮,心思是多么的一样的宁静宁静而又明亮无限的空间,脑海里心里不尽的思绪,床前、明月、光,谁都会很容易的读懂它的意思。低头思故乡,人在它乡,有谁不思念自己的故乡啊!它乡越美,思绪就会越来越多越多,越发觉着自己的家乡可美可贵可亲的呀。

2.2 李白的诗具有激情雄伟的优良传统 我们再看李白另一首诗中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的诗眼,诗心均在情上,这是明点;但是,当我们认真读来,诗眼诗心由情却饱含于激情雄伟文化之中;我看还是叫激情雄伟优良文化为好。读李白的诗无论那一首,都唤发着诗人的浪漫雄伟之激情,汇聚成无限多彩的文化!“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另一首诗中的诗句,后人大都说是夸张之作;明月光、地上霜;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后人有说夸张的也有说比喻的。我说情感不能夸张;夸张情感从修辞上讲,从形式逻辑上讲,从科学上讲都是讲不通的。唯有从思想上讲,从情感上讲,浪漫、浪漫、再浪漫方成激情、激情之喷薄欲出之雄伟激情啊!人的思想来自于激情;没有激情浪漫的情感是死的情感,没有情感的灵气与生气。唯有浪漫的情感才会成为思绪、思想、思念、理念发明与创造性的文化。唐代李白的诗,具有雄伟的气势;无限丰富多彩的浪漫;奔腾的激情;多角度多色彩顶极大成文化的海洋!为中华民族文化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学文化宝库!

3 唐代杜甫诗是史诗成就一代人观点观念

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杜甫的诗多以实际事实为着眼点。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以实实在在的事而展开思想的,也是没有浪漫与夸张的某些想象;我看这也是杜甫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杜甫的诗饱含着人间事理真情实意的想象,我认为他是真实文化,为真实而思想,为实事生观点成观念。杜甫诗文化最为突出的一点,那就是真实思想文化。其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想,再现了诗人的情怀。这种情怀情感文化,无不散发着人间真情实意的无限思想的崇高观点,曾经激励着多少人为之而学而做!再看杜甫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论何时何地何角度来分析杜甫此句诗,都得到一个真实事实的解释,真的文化情思,真正的事理史实文化!唐时的长江与水流侧两岸,今日的长江水流侧两岸,以后的长江水流侧两岸,也会永远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事实。再看杜甫的《春望》诗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又是从现象中写出了真实的事理。杜甫的诗是对现实的看法,是对史事的看法。

4 唐代白居易诗,通俗易懂,是大众通俗文化,后人历来认为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留给我们诗作最多的一位。白居易诗的特色,以写志的见多,如《杜陵》,描写杜陵老头遭天灾后,颗粒不收,而那些“钩瓜锯牙食人肉”的豺狼,逼使他“典桑卖地纳官租”从而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在《轻肥》中,抨击那些“朱绂大夫”,“紫绶将军”过着“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在那个年代,杜甫的诗却有今日时代鲜明的劳动人民的阶级性,及受憎分明的反抗剥削和压迫的精神。所以,我认为白居易的诗,是我国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是现实主义,现实思想文化。劳动人民的友情文化,仁义文化;反对剥剥的文化,反抗压迫的文化;斗争文化,民情文化。如在《新制布裘》等诗中,诗人还希望那些无衣的穷人“稳暧皆知我”提出“天下无寒人”的空想。白居易的这种思想,尽管不能成为现实,可是,这却是诗人的见正思想或者说叫见正文化。有人说这是白居易的讽谕诗,我看倒是真正的民情现实主义文化。让我们再看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尽用现实浪漫主义可塑性,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和和谐的声律等艺术手段,把唐皇和杨玉环的情感悲剧“精雕细刻”,博得历代人们的喜爱,创一代思情情爱文化之典范。白居易的许多诗,都贴近民众之情,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构建了现实主义文化的诸多方面。

迄今为止,话诗谈诗讲诗离不开唐诗;分析诗研究诗离不开“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初唐四杰”之杰作,开创我国诗作格律诗的先河。李白诗最鲜明的特色是以抽象的无限激情和精神创文化宝库之峰;杜甫诗最鲜明的特色是对现实的种种观点造就种种传统观念文化之清泉;白居易诗贴近民众通俗易懂,开创劳动人民优良传统文化的先河。历史告诉大家说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白居易是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不愧为文化上的三座丰碑。

5 宋词发展了唐诗生活文化和劳动文化,突出了爱国、英勇、英雄文化

如果说唐诗是我国历史上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座丰碑;那么宋词是唐诗文化发展后的记事叙事的第一技人类文明文化之花。一提起宋词,苏轼,柳永,李清照,陆游,那可是一座座文化上大放异彩的人间“词峰”。正应了唐代陈子昂的那句话,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1 苏轼的词博博胸怀雄涌,洁气豪迈奔放 我们先来看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想象丰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真是气势磅礴,豪情满怀,胸襟无限宽阔。《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这首词,作于公元一0七六年,密川太守任上。苏轼开一代豪放词风,成胸襟坦荡豪放文化之大成。这是当今文学界的共识。如果说李白是豪放,浪漫,文化的杰出大家,哪么苏轼在这两方面又当如何呢?我看苏轼也有豪放,浪漫文化,但是,李白的豪放与浪漫是人的情感。而苏轼的词,是对山河触及人之情怀而涣发出的坦荡及无限的豪迈与奔放。可以说苏轼的词是情怀豪迈文化。进一步讲确切地说苏轼词的特色,是胸怀坦荡,激情澎湃、胸阔、豪迈、奔放文化!

5.2 宋代柳永的词是艺术文学剧作的开创性文化 宋代柳永是一位在内容和艺术上对宋词发展作出过创造性贡献的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写离愁别恨,情景交融,广为传诵.。《望海潮》极写抗州街市的繁华,湖山的壮美。如《迷仙引》词:“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这首词以同情心写出了伶工乐伎们渴望月自由的愿望。又如《女冠子》一词,写自己在雪天里的心情:“想椎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颭酒旗斜处。”在柳永的词中破天荒的开始了情意缓缓的描写;柳永对词的另一大贡献,是发展了词体,提高了表现技巧。柳永的词依“新声”填了不少慢曲,且自创了一些新腔,从而使词的容量大大增加。为后代文学艺术文化,小说戏剧的创造性写作,开创性的辟出了一条路径。柳永的词是记叙文化,是叙述文化的综合体。柳永的词为当代文章与戏剧开了一个好头,柳永的词是文学艺术的开拓创新之作。所以,我认为柳永词是戏剧文化,是小说文化,是文学艺术开创性的典范文化。

5.3 宋代李清照的词,含情脉脉夫妻恩爱愁怅是深深意浓文化 李清照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词人,作为后世公认的婉约派绝唱的词作大家,对我国词体文化及文学艺术的贡献,我看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欢乐情感夫爱妻思意浓文化,如早期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活泼、淘气的少女被描绘的惟妙惟肖。又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淮寄锦书来?雁宇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个怀念爱夫的思妇,被刻划得入木三分。深深的情意,清新于字里词间,创女性感情表白之词章。二是茫茫愁怅悲惨文化。后期作品迥然不同。接踵而来的家国之难,给她的作品染上了一层凄风苦雨的色调。其中最为人传诵的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人生命运的悲苦描述。所以,我认为李清照的词,就文化上来讲,她开创了欢乐情怀文化;悲惨文化的两个天地!可以说,后世女性之欢快悲惨文化无不是这两种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5.4 陆游雄心勃勃展爱国英勇英雄文化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词人陆游是一位“壮怀激烈”的爱国将领。他的词现存一百三十首。他那爱国激情和倔强精神从词里喷涌而出,且艺术上也有一股感人的力量。《诉衷情》、《卜算子咏梅》字里行间使我们领略到爱国激情;词的艺术上也另有特色。陆游的词情感志诚,豪迈奔放,感人肺腑。如果说,陆游之前是没有鲜明而突出的爱国文化的活,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我国直到清代,忠君与爱国是同一个主题的,可是只有到了宋代陆游时才真正开创了爱国词文化的真实!英雄文化的所就!从陆游的爱国词文化里,我们真正领略到了爱国词文化中含着的英雄文化,英勇文化。

从唐诗看上巳节的文化内涵 第4篇

一、唐诗中反映的上巳节的活动

1. 祓禊活动。

唐朝的上巳节定在三月三日。这一天, 唐朝的皇帝、官员、百姓都会到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活动, 曲江池、灞河、洛河、渭河都是著名的嬉水圣地。古人认为沐浴能够消除灾祸, 祈来福气。唐诗中记载祓禊活动的例子非常众多。万齐融《三日绿潭篇》着重描写了女子祓禊的盛况:“佳人祓禊赏韵年, 倾国倾城并可怜。”权德舆《上巳日贡院考杂文不遂赴九华观祓禊之会以二绝句申赠》诗中反映了人们祓禊活动的心态:“禊饮寻春兴有余, 深情婉婉见双鱼。同心齐体如身到, 临水烦君便祓除。”即祓禊是为了除病消灾。张九龄身为上层官员, 在《三月三日登龙山》中说:“禊饮岂吾事, 聊将偶俗尘。”可见在强大的社会风气下, 文人也未能免俗。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则写得豪迈凌厉:“金钿耀桃李, 丝管骇凫鹥。转岸回船尾, 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 蹋破魏王堤。”细致的描写在千年之后仍然可以清楚地感受当时繁华的活动场景。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更是极力吹捧君王的祓禊活动:“君王来祓禊, 灞浐亦朝宗。”可以想见, 在宫廷行为的推动下, 祓禊活动已经成为上巳节极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2. 宴饮。

唐诗中所反映的上巳节宴饮以君王举办的大型宴会为中心。王公贵族、上流官员也举办宴会, 其中几次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文人宴会反映在唐诗中体现为应制诗和几次限韵的命题诗。应制诗数量庞大, 其中张说和王维因为与宴次数较多, 所作甚多, 如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描写皇家宴饮的极度奢华:“楼开万井上, 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 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 妙舞向春风”。其他宴会如题《三月三日宴王明府》的就有6首诗, 崔知贤、席元明、韩仲宣、高瑾、高球、陈子昂六位文人留下诗篇, 可以想见宴会的规模之大。

3. 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的活动在上巳节的活动中兴起较晚, 但自魏晋流行以来, 至唐已经成为文人极为青睐的上巳节活动之一。这种活动在水边举行, 包含了一定的以水消灾的文化意味, 但是被文人赋予了全新的文化意义, 即成为文人聚会饮酒、奏乐吟诗的一种娱乐活动。唐诗中反映流觞曲水的诗篇也有很多, 比如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上巳期三月, 浮杯兴十旬。坐歌空有待, 行乐恨无邻。”《上巳洛中寄王九迥》:“卜洛成周地, 浮杯上巳筵。”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反映了这种风雅的活动在宫廷宴游中的流行情况:“上巳迂龙驾, 中流泛羽觞。”诗人们还往往在上巳节追思兰亭流觞曲水的风流往事, 如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五) 》:“兰亭席上酒, 曲洛岸边花”;李群玉《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从今留胜会, 谁看画兰亭”;白居易《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共道升平乐, 元和胜永和”。从这些诗中也可以看出唐朝文人高拔的气度和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致。这也说明在唐朝, 上巳节的流觞曲水活动已经基本隐去了祭祀、祛邪的色彩, 而更多地体现了社会上层的高雅情趣。

4. 踏青、登高、泛舟。

因为上巳节是在春季, 伴随着人们的出游赏春, 登高、踏青、泛舟、采花等活动也在上巳这一天举行, 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刘商《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 时主邮不遂驰赴, 辄题》云:“踏青看竹共佳期, 春水晴山祓禊词。”在唐朝人看来, 上巳节即是一个人们走进自然、欣赏风光的绝佳时机。吴融《上巳日花下闲看》写道“十里香尘扑马飞, 碧莲峰下踏青时”;万齐融《三日绿潭篇》说:“拾翠总来芳树下, 踏青争绕绿潭边”, 可见人们集体外出踏青的壮观场景。许棠《曲江三月三日》则极尽夸张地描写人们在这一天采花的盛况:“满国赏芳辰, 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 明日恐无春。”正是人们在上巳节感受到了自然的苏醒和生命的力量, 才会写下如此美妙的诗篇。

登高和踏青一样, 也是人们亲近自然、欣赏春光的一种活动。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云:“每登高处长相意, 何况兹楼属庾家”;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则写道:“代业京华里, 远投魑魅乡。登高望不极, 云海四茫茫。”借春日的登高诗人们也寄托了不同的人生感慨, 可以说这正是“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1) 的最好诠释。

除了踏青和登高, 人们还泛舟。描写这一盛况的诗歌以张建封的《观竞渡》为代表。其诗铺叙夸张, 极尽所能地细致描写了整个上巳节竞渡的整个过程, 色彩明丽、情感充沛、精神昂扬, 是一篇纪实性和艺术性都极高的文学作品。此外, 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写道:“锦缆方舟渡, 琼筵大乐张。”刘长卿《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写道:“兰桡缦转傍汀沙, 应接云峰到若耶。旧浦满来移渡口, 垂杨深处有人家。”可见无论是对文人还是对百姓, 泛舟都是人们喜爱的上巳节活动。追究上巳节民俗活动的根源, 王剑的论断颇为精辟:“民俗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生存的渴望和对自身发展的诉求, 从人类产生之初, 具有物质和精神、事实与信仰双重功能的民俗活动, 是人类追求自由的人性、追求美的主要手段。” (2) 正是这种人的诉求, 才有了上巳节如此繁盛的活动。

二、唐朝时期上巳节的文化内涵

首先, 从时间来看, 唐朝的上巳节固定在三月三日, 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选择这个时间似乎理所当然, 但是唐朝的统治者似乎非常在乎这个“重三”的日子, 《唐会要》云:“开成元年二月。京兆尹归融奏。甫近上巳。准故事。曲江赐宴。今缘两公主出降。府司供帐事殷。望请改日。上曰。去年重阳。改九月十九日。未失重九之义。今宜改十三赐宴。” (3) 即使被重大事务占用, 仍选择一个“重三”的时间;即使这一天遇上雨天也一定要去游玩, 唐彦谦《上巳》就写道:“上巳接寒食, 莺花寥落晨。微微泼火雨, 草草踏青人。”详其究竟, 重视三这个数字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三, 天地人之道也。”段注进一步解释道:“三兼阴阳之数言, 一下曰道立于一, 二下曰地之数, 三下曰三者, 天地人也。” (4) 在董仲舒“天人三策”观点提出并被历代皇帝采用以后, “三”就包含天、地、人合一的观念。因此, 选择重三之日作为上巳节的时间, 虽然是个细节, 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

其次, 从地点来看, 上巳节举行活动的地点多在水滨, 或在山傍;即使是皇家宴会, 也离开宫廷, 去往自然风景秀美之地举行, 这体现了古人亲近自然的文化心理。春天到来, 万物复苏, 依古人的观念, 人的活动必须顺应节气,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在春回大地之时, 人也必须走向户外, 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吸收自然之气, 以助人体生命力的生长勃发之势, 所以上巳节的活动必须在自然环境里举行。

此外, 水生万物。依民俗学家孙作云《关于上巳节二三事》的观点, 上巳节最初的起源正是求子的一种原始宗教行为, 临水孕子的古老思想或许就是上巳节活动在水滨举行的渊源所在。水还有洁净的功能, 这与上巳节人们祛除污秽, 祈求安康的诉求有相通之处。因此, 在水滨过上巳节, 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5)

再次, 从人的活动来看, 上巳节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唐朝人进行祓禊、流觞曲水、宴会、踏青、登高、泛舟、采花等种种活动, 首先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比如在祓禊的活动中, 人既是在利用水来消除灾祸, 又是在与水亲近, 感受自然物候的勃勃生气、顺时而动。这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生关系的活动, 与今天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一致的。

另外, 流觞曲水本是由“流枣浮卵”的求子活动而来, 在魏晋时经文人改造而成为一种体现文人雅趣的活动, 唐朝时期的文人依然钟爱于此。笔者看来, 这种活动除了追求享受, 还体现了古人渴望交流的文化心理。这与西方国家过节时一家人坐在一起不同, 而是在山水之间寻求与更多亲友进行交流的心态的外在体现。而就皇家宴会言, 宴会除了享乐, 还有粉饰太平、垂训教化的意味。这一点在唐诗中的应制诗的主题思想上体现得尤为明确, 如韦嗣立《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还笑当时水滨老, 衰年八十待文王”;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宸章在云表, 垂象满皇州。”仅从上巳节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细节来看, 这种顺应天时的统治思想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效力。

最后, 上巳节到今天已成为一个传说, 从唐诗中也可以窥见一些文化内涵层面的没落趋势。独孤良弼《上巳接清明游宴》云:“上巳欢初罢, 清明赏又追。闰年侵旧历, 令节并芳时。”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云:“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由于上巳节、寒食、清明节的时间接近, 唐朝人面对频繁的节日已经开始有删繁就简的做法, 时光变迁, 最终盛行于当下的就只有清明节了。上巳节的没落也可以说是在中国人讲求实用、追求简便的文化心理助推下而最终完成的。难怪到南宋时范成大《观禊帖有感三绝》感叹道:“三日天气新, 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 佳节弃如土。”不能不说, 上巳节的没落与人们删繁就简的文化心理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12.

[2]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12.

[3]钟嵘.诗品序.选自中国古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8.

[4]许慎.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2.

[5]王剑.上巳节的民俗审美内涵与生命美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2010 (2) :157-162.

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第5篇

从三岁孩童咿呀之时就能说出“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样家喻户晓的名句。便流传着“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说法。在众多的唐诗中,有关月亮的诗句为数不少,有人说是唐诗使这个自然之物有了更多的内涵,也有人说是月亮丰富了唐诗的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对月情有独钟的民族,与月结下不解之缘的民族,因此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显赫的地位和深厚内涵又集中体现在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的诗歌中。月亮作为一种自然物象,在诗人笔下是富有特征的东西,她被一代代文人墨客修饰润色,形成她独有的审美价值和含义。既是缠绵的爱情,也是悲欢离合的亲情;是相思相牵的友情,也是难舍难弃的乡情;是朦胧清新的美景,也是旷远高洁的志情。

一、时间意象之月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所以月光是有生命的,时间的。南唐后主李煜发出这样的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在“春花秋月”时间的流逝中他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

杜牧《润州二首(其一)》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对于时间而言,我们都是过客而已。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于它而言,都不过是历史舞台上得匆匆过客。岁月悠悠,天地茫茫,千年万年,世事沧桑。人作为天地间万物的灵长,仰望夜空,明月皎皎,自然引发无穷的思考,思考宇宙的起源,思考历史的兴衰,感悟人生的意义。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朦胧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时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们不觉感慨系之,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到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封建专制的社会本质是吃人的,而文人骚客他们自己的豪情壮志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的随着月光的流逝而流逝。李白《苏台览古》中说“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他们的生命逸致常常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抛弃。刘禹锡说“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再次引起世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贯穿到现实当中。

二、边塞意象之月

一轮明月遥挂边塞,既有开朗壮阔,雄浑苍茫之境,也有幽怨悲亢,悲凉凄清之情。边塞意象的月是对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的点缀,是对征夫思妇的一种心理慰藉。唐代的边塞或处大漠,黄沙漫漫;或据高山,偏僻苦寒。往往人烟稀少,凄凉萧条。漫漫长夜里和边关、戍楼、长城、羌笛相伴相和的只有那空中的明月,它是那么晶莹,它是那么明亮,引起诗人或美好、或凄凉、或悲壮的感情激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雄浑苍茫。“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

羌笛戍楼间”,隽朗壮阔。“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悠远绵长。这里,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名词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从而赋予边塞诗更加博大阔远、混溶丰腴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月还是那些戍边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的一种寄托和倾诉对象,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沈如筠的《闺愁》中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她独处空闺,而丈夫戍守南疆。举头看见一轮孤月挂在天际,她不禁暗想,斯人是否也如她一样看着月,心系着她?“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于是她很自然地就想到自己像月光一样倾泻在他的身上,像月华一样陪着他。

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末句却从反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李白的《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了一幅辽阔的边塞图景。天山虽不靠海,但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得,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常见的云海苍茫的景象和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了一起,显得新奇而壮观。

沈全期的《杂诗三首》中“可怜闺中月,长在汉家营。”此句看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短短十个字,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融及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观一轮明月的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月下,月影双照的动人景象。诗人不露声色的写出了闺中人和征夫相互牵念的深情。

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中“几处吹笳明月夜,何时倚剑白云天。”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声,烘托出一种悲凉气氛,又蕴涵着一种忧伤情调,微妙地表达出五原一带形势依旧,边防尚未巩固的感慨。

三、愁绪、情爱意象之月

看着月,最容易想到月宫,月兔,桂树,吴刚,当然还有嫦娥。嫦娥奔月,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似乎自从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后,月亮就和爱情有了割舍不断的情怀,那或圆或缺的月亮就成了情人们寄托情感的美好事物。月被用来写爱情的甜蜜,写思乡的愁怨。月光溶溶,让约会的情人尽享生活的美好;月色朦胧,让离别的爱侣感受思念的煎熬;月影幢幢,让游子的心头平添无限的感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象征团聚,月缺寓示别离,团聚也好,分离也罢,诗人常常借月把一腔愁绪挥洒得含蓄凄迷。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霜露漫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后句也是写景,却不同与上句,这里作者的客观实景中融入了主观情感。明明是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举得于情理不合,那正是诗人的微妙心理,突出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诗中

点题之句,而且推己及人扩大望月者情思范围。但诗中秋思落谁家,把诗人望月怅然,与家人的离散,深切思念家人的真挚情感巧妙地传递出来。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诗人将自己对月怀远的情感表达的深沉含蓄。

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虽然诗中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但此句中语势趋于自然平缓,而风吹木叶发出的鸣声,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映衬江中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被触动的更加深沉。

孟郊的《秋怀》中“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诗从秋月写起,既是比兴也是比喻寄托。此刻诗人感觉连秋月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以月自比的老客是诗人自己,也是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二字包含着它毕生奔波仕途的失意遭遇,而秋月之下的他一个“单”字更透出了人孤势单、寂寞之情。对月相思,久不能寐的愁意表达地自然流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温馨缠绵;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回忆的酸楚。爱情由于凄迷月色朦胧月光的推波助澜,在唐人的诗歌里成为永恒的传奇。“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和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才能罢休。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唯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诉怀。月是相思之物。

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但是,月更使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

月下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老,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现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轻灵,情爱也甚是挚烈、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地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得惆怅和迷惘。“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各在一天涯,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时,又添了几多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了无尽的相思的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李商隐《代赠二首》),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欲说还休”。当然,随着时间而逝去的月华也见证消磨和冲淡的爱情“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好梦已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在月光温抚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有在诗歌中我们能看见那些悲怆千古的爱情了。

四、自然意象之月

美丽的月亮洒在山间,朦朦胧胧、斑斑驳驳,静谧之中有清新,清新之中有情趣。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了皓月当空,清新幽静的山间景致。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洒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格外明净清幽。清冽的山泉,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熠熠发光,诗中透出了一种幽静明净的自然美景。再看他《白石滩》中还有“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诗中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都是在那皎洁的月光之下,或者正是这些物象的清晰可见,更见月光之明亮,尤其是后两句,一群少女,趁着明月之夜,不约而同的来到白石滩浣纱洗衣,明月下流动着一幅清新纯美的画面。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先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高气爽,月色明朗。又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之妙,月只“半轮”,就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幽美之境。次写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更加突出在静谧的夜晚中青山吐月的那种美妙情致。

刘方平的《月夜》中前两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色的静谧祥和。诗人同时还写到北斗星和南星都正横斜,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南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中“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了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氛。“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后一句中的“镜”比喻溪水,也暗示出月光的皎洁,并使人看到月下溪水的倒影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如仙境一般。

沉醉于唐诗宋词 第6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面对茫茫的宇宙,感慨万端却无法把内心的想法一吐为快时,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当你漫步江边,看春水盈盈,花木欣荣,怎么道出眼前的心声?朝起晨岚、晚来凉风等自然变化;春代秋序、沧海桑田等岁月更迭,无一不映射在你的心中,唐诗与宋词恰在这时给了我们许多的慰藉。

唐诗宋词给人以思考,给人以高远的志向。其力量在于情,在于真,在于让后人见识到那个时代的人物、风情与面目,千载而下,后人总是在神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这是一个只可仰望的高度,源于一种敬佩,一种无法超越的力量在延续着这种魅力。

根据上述材料,自選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诗宋词是一坛酒,引天上来的黄河水,吸日月江河之精华,采楚国的香花美草,借飘摇山河的荒芜。

在这里,老杜春夜咏哦,贾岛半夜叩门,易安一声长叹。

在这里,志南杖过桥东,志和泛舟垂钓,诚斋夏日赏荷。

在这里,放翁夜阑卧听,东坡赤壁怀古,太白对月吟唱。

……

读唐诗宋词,让我沉醉于浓浓春意。沉醉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外发现——高高的院墙中,生机盎然,诗人为一枝探出墙外的红杏所感染;沉醉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人生感悟——牛毛般的细雨落在大地上,好雨无言,草木全知:春,你就像一位清柔婉约的女子。

读唐诗宋词,让我沉醉于艳艳荷塘。沉醉于“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绿色意象——一池荷叶映绿了半边天空,而小荷之尖尖角上,蜻蜓独立;沉醉于“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高洁人格——一枝荷花异常纯洁,虽美丽却不妖艳。唐诗宋词中的荷,你是百花仙子啊。

读唐诗宋词,让我沉醉于瑟瑟秋风。沉醉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秋江客船——诗人路过苏州,对江心渔火,叹乡愁不眠;沉醉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淡然独处——看漫山遍野的枫叶,陶醉其中,人生况味如漫山遍野的枫叶,火热而宁静。

读唐诗宋词,让我沉醉于皑皑白雪。沉醉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烈奔放——冬天的夜晚,就像刮了一阵春风,晶莹的雪花飘到树上,就像朵朵梨花绽放;沉醉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孤芳自赏——冬天,所有的花都枯萎了,只有梅花在寒风中顶着压力傲然怒放。

漫漫人生路,与唐诗宋词同行,我的生活便会绚丽多彩。唐诗宋词,是我生命的花雨,理想的清露。

拥有唐诗宋词,我的眼泪也会绽放花朵;拥有唐诗宋词,我的人生不会孤独。

热爱唐诗宋词吧!

【另辟蹊径】

本文用排比的结构展开,很有气势;唐诗宋词的列举,特显文采。

其实,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在“在这里……”之后,用一个“我”学习唐诗宋词的故事展开,把题目中的“我”落到实处,让文章有一个可以理解的场景,更能体现唐诗宋词的魅力。从材料中,我们还可以发掘出“唐诗宋词的激励作用”“唐诗宋词折射的时代精神”“唐诗宋词的高度”等立意角度。 (枣阳白水高中杜春香老师荐评)

唐诗文化 第7篇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 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唐诗被誉为我国文化之瑰宝, 蕴涵着各种丰富的意象。这就要求译者从整体上深入分析和透彻理解原诗的整体意境, 同时设身处地地, 细致入微地揣摩、体会和捕捉诗人寄托在诗中的真实情感。[1]由于诗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由具体的意象产生的, 因此, 对意象的解读是诗歌审美的关键, 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以帕尔默为代表的文化语言学, 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 将文化因素与意象研究结合在一起。他引用语言学家Ronald A.Finke曾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 即知觉对等原则、空间对等原则、转换对等原则、结构对等原则, 归纳出了理解意象的基本原则。本文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 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唐诗翻译的成果, 对英译唐诗中意象翻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分析了所选唐诗的英译本中意象再现的得与失。

二、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

帕尔默在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语言是根植于意象的语言符号演绎。”[2]他认为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构成了心理意象的理论基础。它们主要研究说话人和听话人怎样通过相关的意象使用和理解语言。根据注意力分配的不同, 我们对意象的识解可以通过图形、背景, 侧面和基体, 详细程度和视角对意象进行范畴化。

在文化语言学中意象是具体的、图示化的, 它源自于感官体验。除了视觉意象外, 还包括听觉、动觉、嗅觉、温度意象, 同时还有源自我们情感的复杂意象———情感意象。意象是我们感官体验的表征。意象是通过语言产生的联想反映在头脑中的图像。我们通过意象对各种体验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然后使其框架化的过程是通过文化和个人经历进行建构的。我们与外部世界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 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图示。意象图示不是具体的形象, 而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它已脱离了具体的、丰富的形象, 而是一种只包含少数构成成分和简单关系的结构, 是非命题的抽象结构。[3]因此, 意象不仅需要通过社会建构, 而且根植于社会建构中。

帕氏文化语言学理论是一种以意象 (imagery) 为中心的语言文化理论, 其核心概念是意象。他认为以意象为窗口, 可以窥视各民族语言使用者的内心。[4]意象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意象是特殊的认知模式的实解, 这些认知模式大部分是由文化构成的。人们认识意象是通过社会文化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而成的。[4]谈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帕尔默用了Kaluli部落的一种信仰作隐喻来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Kaluli部落把林中的飞鸟视为死后升天而继续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幽灵的影子。他认为我们使用的词语也像Kalul部落林中的飞鸟一样, 它们是短暂的声音, 它们代表着那些生活在我们想象世界中的概念幽灵。我们的想象世界有时很接近通过直接的日常经验而认识的世界, 但更多的时候它呈现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现实或幻想的世界。因为它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直接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之上的, 而是建立在神话传说、肥皂剧和未经证实的理论之上的。帕尔默认为语言离不开意象, 而意象又是通过文化建构的, 只有那些约定俗成的意象, 才是人们理解话语的重要依据。

三、诗歌中的意象

诗歌是一种精炼的文学形式, 通常通过意象抒发诗人的情感, 情感表达比较内敛含蓄, 善于表达各种复杂细微的感情, 善于通过意象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个特点在唐诗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则是唐诗特点的真实写照。一首好诗不仅仅是写景状物, 一位好的诗人从不能直接表达感情。相反, 它们通过意象抒发感情。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指出“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他认为意象是指外部世界和作者的个人情感, 以及作者独特的想象。现代著名学者朱光潜认为:意象是客观的, 但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客观, 因为没有个人的体验, 意象就不存在。[4]他的观点表明了, 意象和情感是诗歌意象美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因此译文中要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文化语言学和翻译的过程有些共通之处。比如, 文化语言学和翻译都关注文化, 而且它们都涉及跨文化的理解。文化语言学认为所有的意象是通过文化进行建构的,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意象, 反映了不同文化的认知模式的不同。这对唐诗意象英译有一定的解释力。

意象作为诗歌的灵魂, 诗歌融合了意象、语言和文化, 这就使得诗歌的翻译比其他文本更难。它不仅需要译者熟悉源语和目标语, 还需要译者具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因为诗歌翻译主要是意象的翻译。首先要全面理解意象, 比如, 真正的意象是什么, 人们的脑海中会形成什么样的特殊意象, 以及对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等等。这些涉及了语言、文化和意象之间的关系, 这是翻译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文化语言学能解释这些问题。在翻译的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如何评价诗中意象的翻译。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否完全传达了原诗中的文化隐含义。问题是我们怎样判断意象和隐含义是否不被扭曲地完全传达了。文化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心理意象的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根据四条基本原则判断目标语文本能否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意象。

四、文化语言学对等原则在唐诗意象英译中的体现

Ronald A.Finke在Mental Images一书中提出了五种对等原则。帕尔默在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调整, 他选择了与文化语言学有关的四种对等原则。这四种对等原则本身不是为了指导翻译而提出的理论, 但是它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的文化中理解意象, 解决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下面我们看看四种对等原则在唐诗意象英译中的体现。

1. 感知对等原则

意象与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功能对等的。当物体或者言语事件被感知时, 视觉系统中与该物体或者言语事件相似的心理机制就会被激活而产生意象。帕尔默认为感知对等原则不仅适用于视觉系统而且适用于其他情态系统。根据意象的内在特点, 在研究视觉意象时, 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等的。基于这个原则, 当读者欣赏译作时, 他脑海里的意象犹如看到了诗人所描写的真实的场景。下面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译文一:In boundless desert lonely smokes rise straight;

Over endless river the sun sinks round.

—Wang Wei:On Mission to the Frontier

—许渊冲译[6]

译文二:Straight is the lonely line of smoke above the desert vast,

And round, the sun that sets upon the long river.

—Wang Wei:To the Frontier as an Envoy

—魏博思、张廷琛译[7]

王维, 唐代著名诗人, 苏轼曾评价他的诗,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直”、“圆”只十个字就描写了塞外景色的特点。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 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 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诗人用“孤”描写烟说明荒漠中荒凉的景象。“直”说明在荒漠中没有一丝风。这里许译把“大漠”译成了“boundless desert”, 把“长河”译成了“endless river”。让人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中。“孤烟”的意象更增添了荒凉之感。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意象, 更是代表孤独的心理意象。另外两个意象“直”和“圆”同样是视觉意象, 当我们读诗的时候, 头脑中就会出现诗中所描述的画面。译文一遵循了原诗的词序, 所以原诗的重点在英译诗中完全保留了下来, 使得一千多年前的景象得以展现在读者面前。利用认知方式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比译文二。不难看出译文二, 把“孤烟直”, “落日圆”当做了图形, 也就是强调的重点, 而不是两个形容词“孤”和“直”。因此, 译文一更能准确地传达原诗的魅力。

2. 空间对等原则

心理意象的各组成部分中空间关系排列与物体或其各部分在现实中的外观和空间位置的排列方式是一致的。换言之, 意象可以充当“心理地图”描述我周围环境中物体的位置摆设。下面我们看李白的一首具有空间立体感的诗。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译文一:Flocks of birds have flown high and away;

A solitary drift cloud, too, has gone, wandering on

AndI sit with the Jingting Peak, towering beyond.

We never grow tired of each other, the mountain andI—吕叔湘译[8]

译文二:Birds stop before reaching your majestic peak sohigh

Solitary clouds drift over you free and nigh

Where I can tirelessly watch birds and clouds the wonderful view

Here when I'm sitting in front of you

—江绍伦译[7]

原诗用三个意象, 鸟儿在高空中飞翔, 孤独的白云飘向远方, 敬亭山矗立在诗人的眼前, 给人一种空间立体感。“尽”和“闲”表达了两个动态的意象, 指时间的流逝。鸟儿和白云打破了诗人和敬亭山之间的安静交流。因此, 比较以上两个译文, 第二个略逊色一些。

译文一以远处的鸟儿和白云为背景, 译文忠实地传达了这两个意象。然而译文二, 仿佛鸟儿和白云离诗人并没有那么远。因此, 从意象空间对等转换的角度来看, 译者应该忠实地传达原诗的意象,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空间美。

3. 转换对等原则

意象中的转换和实际上的转换表现出相应的动态对等特点, 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改变。它们同时又受相同的运动规律所制约。这个原则是以隐喻的方式指和社会或物理过程, 运动中的物体, 速度的提升, 我们推理的方式相关的言语表述。下面我们来看看杜甫的《望岳》这首诗中体现的转换对等原则。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译文一:Gazing on Mount Tai

0 Peak of Peaks, how high it stands!

One boundless green overspreads two States.

A marvel done by Nature’s hands,

Over light and shade it dominates.

Clouds rise there from and lave my breast;

1 stretch my eyes to see birds fleet.

I will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

It dwarfs small Peaks under my feet.

一Du Fu:Gazing on Mount Tai

—许渊冲译[9]

译文二:A View of Taishan

What shall I say of the Great Peak?--

The ancient dukedoms are everywhere green,

Inspired and stirred by the breath of creation,

With the Twin Forces balancing day and night.

...I bare my breast toward opening clouds,

I strain my sight after birds flying home.

When shall I reach the top and hold

All mountains in a single glance?

—Witter Bynner译[7]

这是杜甫去 (今山东) 旅游时写的这首诗。首联写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也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泰山苍翠的青色,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颔联写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尾联写作者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 一览群山尽呈眼底尽显眼底。山峰间飘飞的白云, 让人心胸开阔, 诗人极目远望, 直到飞鸟飞回。译文一在翻译中再现了这个真实的场景, 但是诗人忽略了“决眦”这个词组, 它暗示了一个长时间观察的转换过程。站在泰山之上, 眼光也会更加敏锐, 连一掠而过的飞鸟也尽收眼底, 在这出神的追望中引出尾联。由所感所想, 我们明显地体会到心理意象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心情之急切, 飞步攀登的决心和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 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相比之下译文二, 最明显的区别是尾联。译文一用了肯定的语调暗示意象转换和诗人的决心。而译文二的尾联译成了疑问语气, 减弱了意象转换。

4. 结构对等原则

心理意象与实际感知到的物体的结构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 心理意象是结构连贯、组织严密的, 可以重新加以组织和解释。帕尔默认为这个对等包含在空间对等原则里, 因此我们用它来分析唐诗意象翻译和空间对等原则有些重合。然而有些意象可以根据结构对等原则进行更好的解释。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译文一: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

A flock of white egrets fly into the blue sky.

My window frames the snow-cr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

My door off says to eastward going ships“Goodbye!”

—Du Fu:A Quatrain

—许渊冲译[9]

译文二:Two golden orioles are warbling in the green willow,

A flock of white egrets is soaring into the sky blue.

Windows reflect a thousand years'snow of west ridges,

At the door are moored ships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Wu.

Alas, I see another spring has died...

When will it come——the day of my return?

—Du Fu:A Quatrain

—陈君朴译[7]

首联描写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黄鹂, 葱翠的垂柳, 白鹭还有蔚蓝的天空。颔联呈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 高山、积雪、河流和船, 门和窗户则是这个画面的框架。我们可以从框架里面和外面这个空间结构的角度欣赏这首诗。外面框架结构很简单, 有天空、杨柳和鸟儿。颔联以窗户为框架从里面的视角来描写。选用动词“含”, 这个词在汉语里是“含在嘴里或者是包括”的意思。诗人娴熟地使用这个词, 描述美丽景色的框架尽收眼底。当我们通过窗户, 向外看时, 山顶被白雪覆盖, 像是以窗户为框架的一幅画或者窗户像一个大嘴巴, 把美丽的风景含在嘴里。这个富有创意的意象让我们想起了透过窗户或门时看被白雪覆盖的高山时的切身体验。因此, 为了再现这一富有创意的意象,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保留原诗的结构关系。译文一为了达到这一效果, 把主要动词翻译成了“frame”, 使目标语读者的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了这一美景。因为动词“frame”可以是窗户的框架, 也可以是一幅画的框架, 可以让我们回想起和切身体验相关的意象, 尾联描写了诗人门外的场景。他只字未提河流, 通过远方的船, 间接向我们展示了河流的烟波浩渺。尾联的翻译相对自由, 把静态的意象译成了动态的意象, 而译文二显然没有译文一的画面结构感强。

五、结语

帕尔默创造性地把文化人类学和认知语言学结合在了一起, 开辟了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文化语言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的唐诗, 凝聚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的同时具有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意象作为诗歌最重要的一部分, 译者会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文化差异方面的障碍, 给唐诗的翻译带来了挑战。文化语言学可以为唐诗意象的英译提供指导, 使得原诗的意象在译文中得到再现。把文化语言学运用到唐诗意象英译中也仅仅是个尝试。首先它并不是为翻译而创建的理论。其次, 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这个理论的应用具有局限性, 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语言学可以为唐诗意象中的翻译提供指导。

摘要: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在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人类语言文化学, 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并以意象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诗歌是语言的精华, 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唐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本文分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唐诗意象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唐诗,意象翻译

参考文献

[1]胡慧.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J].湘潭大学学报, 2007.

[2]Palmer, G.B.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6.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纪玉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J].外国语, 2002.

[5]朱光潜.诗论[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 2008.

[6]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7]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8]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唐诗文化 第8篇

一、“青山”意象符合道教的色彩审美习惯

唐代是道教发展极盛的时代, 与南北朝时期崇佛不同, 唐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提升皇室血统地位、削弱佛教发展势力等现实角度考虑, 推重道教。统治者对道士恩宠有加, 对促进现实享乐的道术痴迷不已, 对礼拜祭神的道教宫观大肆营建, 还颁布一系列制度政策巩固道教地位、扩大道教的影响力, 尊崇老子为玄元皇帝, 大量制作玄元皇帝画像、推崇道德经、实行道举制度以及整理道教经籍, 道教的各种节日也曾以制度的形式得到规定, 王公贵族也纷纷入道, 唐代公主后妃入观修行的事迹屡见不鲜, 社会上弥漫着浓重的崇道氛围, 道教的审美习惯自然而然也濡染和塑造着时人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以及审美风尚。

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 承袭了古代原始宗教思想、黄老思想、道家哲学以及神仙思想, 融合了谶纬、阴阳五行学说, 吸收了民间巫术、方术。道教与“道家”虽有不同, 但又关系密切。可以说, 道家是道教生成之思想源泉, 从东汉后期起, 道教将老子奉为道教教主, 并把道家哲学中的“道”, 变成具有无限威力的至上神的抽象形态。道家的“清净无为、抱一、虚心、玄览、静观”等主张也为道教所吸收, 形成追求内心凝静、出世成仙的炼养理论, 道教审美观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青山”意象的使用符合道家与道教的色彩期待。

道家认为 “五色令 人目盲” “无色而 五色成焉”“五色乱目, 使目不明”, 也就是说道家认为最美的颜色不在于纷繁的众多颜色, 而在于“澹然无极”, 以不耀眼不纷杂的黑色为美, 老子又说“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玄指的也是黑色。诗歌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 简单的“青山”二字就概括出了自然界复杂而形式多样的山峦。

自然界中的“山”给人的视觉感受无外乎以下几种:苍翠色、深绿色、黑色, 这几种颜色的变换与时令季节、光线明暗、距离远近有关, 但是不管怎样变换, 都可以用“青”字加以凝练概括, “青山”意象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青色”的山。《汉语大词典》对“青”字的释义为, 春季植物叶子的绿色、深绿色、蓝色、黑色、清静、青色物、东方的代称、春的代称、“菁菁”茂盛状、年轻, 青年。从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与想象空间来看, 冷色调, 静穆、淡远、冷静、具有生意而不喧嚣, 是平和偏冷的一种色调, 又能给人无限的安全感受, “青色明净、单纯、高雅, 非常符合唐代诗人对追仙寻道的审美要求”。

二、“青山”意象凝聚了道教闲淡虚静之美

隋唐五代是道教发展迅猛的时期, 道教学者司马承祯、李荣、成玄英、吴箔、王玄览等援佛入道, 改造了老庄哲学, 把道教教义更加理论和系统化, 这种高度成熟的哲学思辩赋予了唐代道教美学闲淡虚静、高远自然的审美趣味。虚静, 乃是道教审美文化精神的心源之美和生命境界。道教的观点里, 道是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 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质, 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概念上的抽象性和多义性,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无形无相, 不可把握。以虚静的心境观照山水自然, 其诗中的景色都沾上了闲淡之色, 幽静深远, 灵气排宕, 离开尘世喧嚣的困扰, “虚静”也是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的基本方式。唐人有机而灵活地将道教和道家文化的精髓, 尤其是老庄哲学的灵魂与价值观融入其为人行事与诗歌创作之中了, 他们通过对“青山”意象的描绘, 传达了闲淡虚静、高远自然的审美倾向。

李白在《游泰山六首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中说“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夜间行走在青山之中, 月光将青山与露水映的光亮, 夜晚松树间的清风也停歇了, 天地间唯余宁静。李群玉的《鸂鶒》更是以虚静的心境, 澄怀味象, 象生于心的典型, “锦羽相呼暮沙曲, 波上双声戛哀玉。霞明川静极望中, 一时飞灭青山绿”。内心沉寂虚空之时, 青山之中的烟霞明媚, 即是虚室生白之明媚, 川静即是心静, 在虚室生白澄怀味象的极深处, 青山霎时间被染上了幽静之绿, 山林中一涧一石、一壑一丘, 仿佛就是对修道者心灵的某种暗示与象征, 就是闲淡虚静的唐代道教的美学趣味的体现。道教的洞天福地存在于风景旖旎秀丽的名山大川之中, 三十六大洞天、七十二小洞天分别指三十六座与七十二座名山。在浓郁的道教气息下, 诗歌作品中大量出现“青山”这一意象就不难理解了。“层峦叠嶂是道士赖以修仙的自然环境, 它们远离尘嚣、与世隔绝, 利于修行养炼, 与天接近, 便于轻举上升, 它们云雾缭绕、变幻莫测, 易于促发幻想”[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出版社.2001.10.528.]。道教历来讲天人合一, 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 故道士和受道家文化浸染的文人比一般人更钟情山水, 他们的诗常以山为中心意象, 以体现自己和写作对象高山的人格与行云流水般明净旷达的心境, 他们在诗中创造的幽深高渺、恬静闲适的意境, 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三、“青山”意象是道教中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双重载体

在道教的世界里, 彼岸的世界就是得道成仙后进入一个理想化的超验的角度来设定的神仙世界。道教哲学的核心是求仙、求长生, 与其他宗教不同, 道教中的彼岸世界在此岸世界中有着对应的现实存在, 它密切地关联着疲惫的人生之旅的现实驻足与期盼着的精神回归, 它类似于平常所说的人生理想, 而不同于人生理想的是它强调向神仙理想归入的宗教体验。“青山”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点, 是人生在世的此岸世界中遥远的理想世界之所在, 人们在青山之中, 找到了人生的终极方向, 也找到了通往永恒家园的回归之路。

这首先表现在“青山”往往被作为灵魂祭奠之地、肉体安放之所。灵澈的《闻李处士亡》, “时时闻说故人死, 日日自悲随老身。白发不生应不得, 青山长在属何人”, 邵谒的《经安容先生旧居》“羽化留遗踪, 千载踪难没。一泉岩下水, 几度换明月。松老不改柯, 龙久皆变骨。云雨有归时, 鸡犬无还日。至今青山中, 寂寞桃花发”, 张乔的《吊造微上人》, “至人随化往, 遗路自堪伤。白塔收真骨, 青山闭影堂。钟残含细韵, 烟灭有馀香。松上斋乌在, 迟迟立夕阳”, 故人不再, 青山收身, 诗中氤氲着静穆的气息, 青山通向未知的愿望, 又是此生驻足之终点, 追忆故友回忆人生的几多感怀, 难以说清只倾注于“青山”二字。“青山”意象被人们寄予了对人生归去的终极问题的深情, 其味愈加醇烈厚重。

高骈在《太公庙》“青山长在境长新, 寂寞持竿一水滨。及得王师身已老, 不知辛苦为何人”, 吕温的《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张评事》“黄花古城路, 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 牛羊落照间。野情随卷幔, 尘事隔重关”, 司马扎的《送归客》“多才与命违, 末路隐柴扉。白发何人问, 青山一剑归。晴烟独鸟没, 野渡乱花飞。寂寞长亭外, 依然空落晖”, 陈羽的《送灵一上人》, “十年劳远别, 一笑喜相逢。又上青山去, 青山千万重”, 杜牧的《怀紫阁山》“学他趋世少深机, 紫阁青霄半掩扉。山路远怀王子晋, 诗家长忆谢玄晖。百年不肯疏荣辱, 双鬓终应老是非。人道青山归去好, 青山曾有几人归”。青山不仅仅是指人所安身立命的现实栖居, 更是指人在生命旅途中企盼回归的终极所在, 是疲惫的人生之旅得以驻足安顿之所在。当现实与宗教存在差距时, 青山也是虚空的, 也成了他们哀叹的对象。青山是归去、是仙境、是真正的不返之地, 不管是彼岸还是此岸, 只消归去青山就是远离了此生世俗生活, 就是归去, “青山”意象是厚重而静穆的精神家园。

结语:道教在唐代存在着众多派别, 各派别间仪式与戒律存在差别, 但是对“道”与道家审美风貌的追求却是基本一致的。在唐代, 这种共同的、以“道”为最高信仰的意识规范着生活在道教氛围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内质属性以及他们思维认知、审美意向的指归, 使他们在不同生活层面的审美中都会烙上道教审美文化的印痕, “青山”意象的广泛使用就是这一痕迹的表现, “青山”意象承载了那个时代的道教文化也参与塑造了唐代诗歌的审美风貌。

摘要:唐代是道教盛行的时代, 同时也是诗歌最为繁荣的时代。“青山”意象从唐朝开始, 在诗歌中被广泛使用。本文认为, 道教文化的盛行与唐诗中的“青山”意象的广泛使用关系密切。“青山”意象的广泛使用与“青”“黑”两色符合道教色彩取向有关, “青山”道教修行的理想场地是仙境的象征, 又是宗教中的彼岸与此岸的双重世界, “青山”的清虚幽美之境符合了道教文化的闲淡虚静的审美取向, 道教的盛行促进了青山意象广泛使用。

关键词:唐诗,青山意象,道教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本文所引全唐诗均出自此书.

[2]杨舟.唐诗中的色彩学[J].职大学报, 2007年第4期

[3]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4]刘成纪.青山道场——庄禅与中国诗学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5]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詹石窗.道教文学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5.

[7]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6.

[8]卢国龙.道教哲学[M].华夏出版社, 1997.10.

唐诗文化 第9篇

古琴是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曾一度活跃在唐代诗人的笔端,文化内涵丰厚。高二年级通过对课文《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以及习题中《听颖师弹琴》的学习,激起了学生通过诗歌鉴赏研究古代乐器,尤其是研究古琴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本专题学习,以拓展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古琴有关的历史典故与古代音乐常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对于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

2.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专题阅读,培养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协作能力。

3.在专题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应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推荐必读: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的《古琴》。

2.参观天津文庙博物馆的古琴,直观真切了解有关古琴的形制构造等。

3.搜罗选读:在诗词名句网或其他诗词网站内的搜索引擎里键入关键词“琴”或“七弦”即可搜索到大量的唐代琴诗:白居易近80首,李白38首,孟浩然11首,刘长卿10首,常建、王维等人也有多首。教师也可提供一些诗篇,供同学选读,如薛涛《寄张元夫》、谢邈《谢人惠琴材》、常建《江上琴兴》、刘允济《咏琴》、李白的《琴赞》、李商隐《蜀桐》、司空曙《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崔珏《席间咏琴客》、李白《月夜听卢子顿弹琴》《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白居易《听弹湘妃怨》《废琴》《五弦弹》《邓鲂、张彻落第》《清夜琴兴》、李季兰《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韩愈与李贺各一首《听颖师弹琴》、刘长卿《听弹琴》等。

4.分组学习:将搜集到的唐代琴诗分成五个板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五个小组进行研读活动。五个板块的任务分别是“泛读唐诗走进古琴”、“比读唐诗品味琴艺”、“美读唐诗感受琴韵”、“研读唐诗走近琴家”、“吟诵琴诗体悟琴品”。

第一组广泛搜集与古琴的制作有关的唐诗,以及与“梧桐”、“玉”有关的诗句,理解“梧桐”、“玉”等意象的意蕴。第二组认真深入地研读不少于两首与描写琴乐相关的唐诗,并分析其中用到的描写音乐的手法。第三组仔细研读不少于三首与琴曲或琴歌有关的唐诗,并查找相应的琴曲、琴歌的创作背景、名家解读等资料,听琴歌琴曲调动想象并用文字再现音乐效果。第四组认真研读不少于三首与“琴家”有关的唐诗,概括诗中琴家形象,并查找与琴家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琴家的身世命运。第五组,链接中华吟诵网,自学吟诵的技巧,至少吟诵一首你喜欢的唐诗。

每个组员读唐诗疏通诗意,并结合小组任务加以阐发,并制成演示文稿上传到本组QQ群,组员课前进行充分的交流。

(二)课堂教学

1. 小组抢答,学情摸底

(1)至少说出与古琴相关的三个成语。

答案:焚琴煮鹤、高山流水、对牛弹琴、琴心剑胆、琴瑟相调等。

(2)古琴的别称有哪些?至少说出4种。

答案:玉琴、素琴、七弦、玉徽、丝桐、孤桐、鸣丝、峄阳、桐君、绿绮、焦桐等。

(3)说出四大名琴。

答案: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4)至少说出四首古琴名曲。

答案:《潇湘水云》、《广陵散》、《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等。

(5)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哪一年宣布中国古琴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答案:2003年11月7日。

(6)1977年古琴曲《流水》随美国“航行者1号”飞船奔向茫茫太空,去寻找宇宙中的“知音”。当时《流水》的演奏者是谁?“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两位主人公是谁?

答案:管平湖;俞伯牙与钟子期。

2. 视频导入,提出问题

(1)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卷轴水墨画》视频(2分钟)。

(2)思考:2008年奥运会,崭新而古老的中国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说话。在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中,为何会选择古琴作为代表向世界发声?古琴为何能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

提示:本节课要做的就是从各小组确定的主题的角度出发,带领大家体味古琴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刻文化内涵。

3. 组内交流,研究问题

五个研究小组的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围绕“古琴的深刻文化内涵”这一角度重新梳理课前搜集的素材,借研究唐诗里的“古琴”、“琴艺”、“琴韵”、“琴家”与“琴品”的深刻文化内涵,来领略古琴的独特艺术魅力。小组内部先对唐代琴诗再进行筛选,抓住能反映古琴独特魅力、传统士人精神品格、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诗句进行分析讨论,并修改调整课前已做好的演示文稿。教师巡回指导,从“传统意象”、“士的精神”、“独特魅力”、“主流价值观”等角度给学生启发、答疑。教师和各组组员一起为每组挑选一份制作和感悟最佳的作品,通过多媒体系统将其演示文稿投影到大屏幕上。

4. 组际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组活动设计:

(1)用演示文稿展示描写琴材、琴徽的唐诗各两联。

(2)诵读所选诗句,读出由衷的喜爱与赞美。

(3)朗诵本组选出的最佳感悟。感悟围绕“桐”、“玉”在古诗中的文化意蕴展开。

(4)回答其他组提出的疑问。

教师先请其他组对该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再总结:确实对琴材、琴徽、琴式的考究与赞美,展现了人们对如孤桐如美玉般理想人格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但是我们知道,一件乐器即使它的质料、外观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审美韵味,如果不能弹奏出富有表现力的音乐,那么它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件工艺品或历史文物,所以要进一步展现古琴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还要深入研究古琴的音乐表现力。

第二组活动设计:

(1)用演示文稿展示两首描写古琴音乐的唐诗。

(2)男女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请其他组同学分析比较诗中的音乐描写。

(4)小组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5)其他组质疑,本组答疑。

教师点评:

感谢天才的诗人,使我们领略了琴师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以及古琴音乐音色多变、技法丰富、情感细腻的特征。难怪古人说:“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诗人对古琴音乐如此精彩的描写,主要源于诗人对古琴音乐的喜爱,源于古琴音乐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源于诗人与之产生的强烈共鸣。描绘得如此神奇的音乐,新时代的我们能否听懂,能否理解她的文化内涵呢?接下来我们跟着第三组同学一起去聆听那些极富美感的琴韵,接受不朽艺术的熏陶吧!

第三组活动设计:

(1)由诗句猜名曲名称。

(2)聆听著名琴曲《流水》,讲述俞伯牙学琴以及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我认为,《流水》这样的千古名曲,高中学生是非听不可的,所以极力推荐给学生。)

(3)老师与同学一起交流听曲感受。

(4)用演示文稿展示名家对这首琴曲的评价。

(5)小组展示听琴感受。

教师点评:“《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意在表现虚幻、臆想中的水的各种形态,与书法中的狂草、国画中的写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出非常深刻的文化底蕴。古琴在众多乐器中一直是一个雅致的存在,声微志远,从未广泛流行,但也从未过时,就如同一位清高的“士人”不落凡俗。在我的理解中,古琴的命运与“士人”的命运紧紧相依,即使在流行音乐盛行之时,古琴这朵清高之莲依然绽放,依然有一批琴人琴家用他们的满腔热情、满腹才情以及顽强意志挚爱着她、呵护着她。我们在探究古琴的文化内涵时,不要忘了这一批功不可没的琴人琴家。

第四组活动设计:

(1)用演示文稿展示描写琴人琴家的唐诗,并朗诵。

(2)用投影展示小组同学画的琴人琴家弹琴图。

(3)欣赏我国古代名曲《广陵散》,并向学生提问,“乐曲表现的是何内容?”(因为《广陵散》是现代琴人打谱之典范。嵇康临刑前弹琴,他用音乐与品行写下了中国文人最为骄傲最为动人的篇章,嵇康是琴家里最为杰出代表,所以我向学生做了推荐。)

(4)小组同学解读以嵇康为代表的“士人”的精神,以此理解琴的品格。

由总结“士人”的精神特质过渡到琴的品格:“音有幽度,始称琴品。品系乎人,幽由于内,故高雅之士动操便有幽韵。”古琴是修身养德的工具,本身也凝聚了品德高尚之人的涵养,它与诗人的处世态度、人生境界融为一体。请听第五组同学对琴品的解读。

第五组活动设计:

(1)用演示文稿展示描写琴品的诗句,并吟诵这些诗句。(此环节难点有两个,一是唐诗的搜寻,学生用搜索引擎很难找到,教师在课前可分享自己的经验,给他们提供如刘长卿的《听弹琴》、白居易的《废琴》、元稹的《周先生》等作品,这些作品中琴品、人品互现,是唐诗中的佳作。二是吟诵古诗,课前一定要按中华吟诵网上的方法反复练习。)

(2)分析诗句中所表现的琴品。

(3)归纳琴器本身、琴韵、琴艺、琴家表现出来的琴的意韵。

(4)提问:琴曲《梅花三弄》题目含义?“梅花”的寓意是什么?(有关琴品的琴曲指导学生到十大名曲中寻找,学生不难找到《梅花三弄》。)

(5)学琴的学生现场弹奏《梅花三弄》,其他学生在聆听中体会。体会梅花与古琴相同的清雅淡远的品格。(现在学古琴的学生非常少,得之我幸。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用播放音频代替。)

(6)其他组质疑,本组答疑。

教师点评小组活动。

5. 开展“我为传承古琴艺术献一计”的活动

给学生印发王若楠《关于古琴艺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李祥霆《古琴不需要抢救式保护》等文章,让学生了解古琴发展的现状,并就古琴艺术的传承提出自己的看法。

6.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由感知到聆听,由朗诵到吟诵,由诵读到弹奏,由泛读到精读,层层深入,同学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诗歌诵读水平与鉴赏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浅入深地理解了古琴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与文化气息中提高了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

(三)课后延展

从下面选做一题:

(1)理解唐诗中“笛”的文化内涵;(2)理解唐诗中“琵琶”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后记

《唐诗宋词选读》二题 第10篇

一、“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这是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的颔联, 这一联的理解难点是“梅柳渡江春”一句, “梅柳渡江”, 这“梅柳”是从江北“渡”来江南, 还是从江南渡去江北呢?

近人俞陛云的看法是从江南渡去江北。其《诗境浅说》谓:“此诗为游览之体, 实写当时景物, 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转’字, 用字之妙, 可谓诗眼, 春光自江南而北, 用‘渡’字尤精确。”但这一看法有明显的费解处:杜审言大约在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在江阴县任职, 而陆丞时任晋陵县丞, 二人属同郡 (时常州、江阴均属江南东道毗陵郡) 邻县同僚 (见课文注释) , 陆丞“早春游望”原诗虽不可知, 但依情论理, 二人都在江南, 所写决然不应是江北中原之景, 和诗写“当时景物”, 怎可能不写江南, 倒写江北?从思路看, 诗人入手以“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两句领起, “云霞”两句紧承而来, 写所“惊”之“物候”, 着眼点显然应放在江南早春景象上, 因为这样写, 才能写出诗人作为游子对江南早春景色的独特感受, 从而表现他倦游思乡的思想感情。当然, 写江南之景, 也未必一定要直接写江南, 通过写江北的来写江南, 也可以是一条途径, 但此联第一句写眼前之景, 第二句忽然转写江南的梅柳渡江而去, 江北也一片春意盎然, 不仅显得飘忽太过, 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总体看, 俞氏的理解很让人感到诗意上的许多扞格。

与俞陛云的理解决然相反的是倪其心先生。倪先生诠释此句说:“‘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 同属初春正月, 在北方是雪里寻梅, 遥看柳色, 残冬未消;而江南已梅花缤纷, 柳叶翩翩, 春意盎然……所以这句说梅柳渡江过来, 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见《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倪先生把北方和江南作比较, 以说明南北之春早晚的不同, 而又说“梅柳渡江过来”, 江南就“花发木荣”了, 其意显然是说江北之春要比江南来得更早, 推而言之, 这“江北”在地理位置上也就要比“江南”所处更南了, 因为北边春迟, 南方春早, 这是常识。相反, 如果江北不是比江南更南, 那么, “梅柳渡江”显然就是指梅柳由江南渡江而北了。问题是长江在常州江阴一带基本是东西走向, 江南江北纬度相当, 在春天谁早谁迟的问题上, 分辨其高低基本没有价值, 而春到的早晚, 即使略有区别, 也不可能像南方和北方的区分那么明显。据此, 又怎么能推断说春是从江南渡江北来或是从江北渡江南来呢?

如何理解这一句, 看来关键还是要解决春所自来的问题。弄清楚了春从哪里来, 梅柳渡江究竟是由南而北还是由北而南, 自然就不难解决。春从哪里来?为什么南方春早而北方春迟?倪先生做了这样的解释:“在古人观念中, 春神东帝, 方位在东, 日出于东, 春来自东。” (出处同上) 春自东来, 最东处自然是海, 春由海上自东向西, 越过长江, 而长江入海一段正好是由西北向东南的走向, 而常州、江阴的正东面又正好是江北纬度偏南的地方, 这样, 江北的春天当然就要比江南的来得早了。倪先生的解释很有意思, 不过仍有疑问:春由东向西而来, 按理, 和常州江阴同一经度的北方, 应该同时春临, 而事实上, 怎么是南方春早, 而北方春晚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 不仅要搞清春所自来的问题, 还要弄清春是如何运行的问题。春是如何运行的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纳音》一篇云:“六十甲子之有纳音, 世人鲜知其理。偿观《笔谈》有曰:‘凡气, 始于东方而右行, 音, 起于西方而左行。’所谓气始于东方者, 四时始于木, 右行传于火, 火传于土, 土传于金, 金传于水。”古人以五行解释世界, 认为东方属木, 南方属火, 西方属金, 北方属水, 中央属土。在他们看来, 春天是从东方开始的, 然后向右运行到南方, 再由南方到中央, 又由中央到到西方, 再由西方到北方, 按照这样一个“右行”的规律, 北方的春天也就必然地在南方的后面了。至此, 诗人此句的意蕴差不多已无扞格了。

二、“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这是杜甫《旅夜书怀》的颈联。解读此联, 可谓说者纷纷、持论多异。但细加考察, 或失在此, 或失在彼, 多难切旨。

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解读此联以为:“五属自谦, 六乃自解。”“自解”谓自我宽慰。杜甫立志报国, 着意经济, 但命途多舛, 壮志难伸, 以“老病”自宽, 含怨愤之意见于言外, 颇得诗境诗情。“自谦”有不便夸张之意。诗人既留意经济, 当以建功立业为人生高标, 为何反倒以文字歌诗为自足, 这显然是一个问题。

凭直觉观照诗旨, 极易流于空疏, 一予坐实, 多不能圆通者。傅思均以“立意含蓄的反话”来理解这一联:“有点名声, 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 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并对这个解释做了具体的阐发:“诗人素有远大的抱负, 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 因此名声竟因文章而著, 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既老且病, 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病, 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 (见《唐诗鉴赏辞典》第564页,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将解释和阐发结合起来, 这样做, 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仇氏的不足, 但细审之下, 仍不免让人疑惑:“做官, 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依反话来理解, 意思是“做官不应该因老病而休”, 这与作者后面的阐发大意差近;而“有点名声, 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照反话去理解,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以文章自诩的杜甫, 阐发时又说他“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 因此名声竟因文章而著, 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这前后岂不是矛盾了?

其实傅氏的阐发并没有错。杜甫以文章闻名, 曾“一日声烜赫”“文采动人主” (《莫相疑行》) , 晚年更是名播天下, 声动海内, 但诗人以“致君尧舜”为襟怀, 一生作为, 目标确实不在以文章名世上。回顾平生, 文名之外, 位卑权轻, “功名”不显, 暮年壮心, 自然要感慨叹息, 怨愤不平。因而说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无疑是正确的, 问题是如何让解释和阐发对应圆妥起来。教材对这两句做如下解释:“我的名声难道是凭借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笔者认为, 这与诗旨有了较好的接近, 但仍有不足。后句解释与傅氏差近, 这里不论, 就前一句看, 释“岂”为“难道”, 是反诘的语气, 但细读整个句意, 却又感到里面的意思仿佛不止一个, 因为反诘既可以是对自己的叩问, 也可以是对他人的责问。“难道是凭文章而显著吗?”如果不了解诗人不满于自己得名之所自, 将此句理解为诗人不满于人们对他的名声得自文章的看法也无不可, 而这就与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了。

听蝉声 赏唐诗 第11篇

按作者在世的时间顺序,我们先来欣赏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虞世南是唐太宗的大臣,官至秘书监。此人为官清廉,德才兼备。唐太宗经常当着群臣称赞他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可见诗如其人。这首七言绝句是将蝉人格化,而托蝉寓己。我们从首句“垂绥饮清露”中可以看出,“绥”是古人帽子上系在下巴上的两根带子的下垂部分,很像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故说“垂绥”。古人认为蝉栖高树,饮清露,故说“饮清露”。因此在古人眼里,蝉是高洁的象征。“垂绥饮清露”,仅此五字,不仅写出了蝉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而且巧妙的将自己隐寓于其中,和谐统一,不露痕迹。其实,蝉是一种害虫,专吸食树中的汁液,影响树木的生长,但古人不知这一点,不足为怪,这是题外之话。次句“流响出疏桐”是说蝉立于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之上,引吭高歌,歌声接连不断,悦耳动听,声音远传。这一句写出了蝉的高标隽朗,韵致无穷。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诗的亮点,是点睛之笔,是由上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在一般人看来,蝉声远传,是借取了秋风的传送,而作者却认为这是因“居高”而能致远。诗中的“居高”不是指身体站得高不高,而是指一个人在处世立身中,品德高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的美名远播,并不是因为借取权势地位和外界吹捧,而是自身的人格魅力使然。这首小诗,只短短四句,但由于语言精炼优美,意境隽朗高标,寓意深刻巧妙而成为千古名诗。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另三人是卢照邻、王勃、杨炯)中的著名诗人之一。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犯了武后,被诬陷下狱。这首诗是作者在狱中写的。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是说秋天来了,秋蝉的歌唱,深深勾起了我这个身陷囹圄之人对家园的思念。“西陆”指秋天(见《隋书·天文志》),“南冠”指囚徒(见《左传·成公九年》),颔联“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作者身世之叹,诗人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大好时光在狱中度过,头上增添了斑斑白发,在狱外的秋蝉却还是一头乌黑的鬓毛,两相对照,不忍相看,悲从中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把自己在狱中的凄恻感情,曲折地表达出来。颈联两句“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进一步以秋蝉来比喻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险恶;“飞难进”比喻自己政治上受压;“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到禁锢。尾联两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认为自己的高洁不被别人理解,反被诬陷入狱,有谁来为我洗冤呢?只有蝉来为我歌唱!骆宾王的这首《咏蝉》感情深沉,用典贴切,对仗工整,以蝉喻己,物我一体,是咏蝉中的名作。

最后,我们来欣赏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佳作名句比比皆是,虽诗名远播,但潦倒终身,一辈子只做过幕僚小官。他的这首咏蝉诗,也是托物寓己,以蝉来暗喻自己的身世。起首一联“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诗人闻蝉声而起兴,蝉在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饱”,声声哀“恨”也是徒劳无益,白费精神。这很像诗人自己,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做过种种努力,希望得到重用、提拔,但最终还是徒劳。第二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两句是由“恨费声”引申而来。秋蝉日以继夜的鸣叫,到五更天欲曙之时,已是声嘶力竭,但它所寄栖的高树依然是那样的碧绿,两相对比,真是“无情”。高树对秋蝉毫无同情之心,这与作者长期给别人充当幕僚,寄人篱下是何等相似啊!第三联“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诗人写到这里,笔锋一转,暂时抛开咏蝉,直接写到自己。说自己是个幕僚小官,随着别人四处漂泊,像木偶(梗)随着大水泛流一般(此典见《战国策·齐策》),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使他十分怀念自己的家园,更何况田园已经荒芜,杂草连成一片了,所以思乡之情更加迫切,“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语)最后一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首尾呼应。蝉的鸣叫声,提醒我这举家清贫的小官,在外面还瞎忙活些什么啊,不如归去吧!

唐诗中的“郁金” 第12篇

1 郁金的品种

郁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姜科植物, 是我国较早就用于制酒、入药、染色和制造香料的一种带有花香的植物。

郁金有几个不同品种, 《中国药典》 (2000年版) 一部郁金项下是这样划分的:

“本品为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羲术C.Phaoeaculis Val.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 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 除去泥沙及细根, 蒸或煮至透心, 干燥。”

在古文献里, 上述品种的郁金只是在一些本草书中是分列开的, 而在文人的笔谈和辞赋中往往混为一谈。美国汉学家谢弗 (Edward H.Schafer) 在《唐代外来的文明》一书中曾指出中国古文献对郁金品种记载之混乱, 谓:“姜黄属植物的许多其他的品种, 它们分别被用作染色剂、医药、咖喱粉以及香料制剂等多种用途。在汉文中, 这些植物的集合名称叫作郁金”。

尽管古文献记载混乱, 我们现在还是可以根据今人对不同品种的郁金色素含量的分析, 按一定模式做出大致的判定, 即温郁金、广西莪术或蓬羲术中所含色素——姜黄素, 甚少, 远远低于姜黄。笔者亦曾用这四个品种的郁金分别作过染色实验, 结果表明只有姜黄可以析出黄色素, 能够用于染色, 其他三个品种的郁金均无色素析出, 不能用于染色。

2 郁金的主要用途

因本文主要是讨论唐诗中的“郁金”意象, 而唐诗中出现的“郁金”一词, 均与制酒、制香料及其染色色泽有关联, 故了解郁金的品种及主要用途, 有助于对唐诗中出现的“郁金”意象的了解。

郁金的主要用途有四种。

其一是制酒。郁金最初用途就是用于制酒, 时间可追溯到周王朝。《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载:“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 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贾公彦疏:“鬯人以鬯酒入郁人, 郁人得之, 筑郁金草煑之以和鬯酒, 则谓之郁鬯也”。这种用麦子掺和郁金制成的酒, 因其酒色金黄, 也被称为“黄流”。《诗·大雅·旱麓》诗句:“瑟彼玉瓒, 黄流在中”, 即言祼祭时用以玉为柄的金勺酌黄流香酒。不过从汉代文献记载来看, 先秦时期中国用于制酒的郁金, 皆来自远方小国所贡。东汉王充在《论衡》不同篇章中曾四次提到倭人向周朝中央王国进贡郁金的事。《论衡·儒增篇》载:“周时天下太平, 越裳献白雉, 倭人贡鬯草。食白雉服鬯草不能除凶, 金鼎之器安能辟奸”。文中“倭人”, 是否是指日本人有待进一步考证, 但“倭”通“逶”, 有遥远的意思。由此可见郁金是远方所贡, 在当时是相当珍贵的, 一度只掌控在朝廷手中, 用它制成的酒被用于宗庙祭祀或是重大场合。

其二是染色。在西汉时期郁金被用于染色, 史游《急救篇》中有一首描述染缯之色的七言诗句:“郁金半见缃白”。其色调如唐人颜师古所注:“郁金, 染黄也。缃浅黄也。半见言在黄白之间, 其色半出不全成也。白谓白素之精者, 其光然也。《急就篇》, 又名《急就章》, 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40年,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与常识课本。能用郁金染缯, 表明在汉代初期, 郁金已非稀罕之物, 应已开始广泛种植, 不仅用来制酒, 亦大量供染色之需。郁金施染的织物虽不耐日炙, 但因带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深受历朝历代权贵阶层的喜爱。

其三是入药。可用于主治:行气解郁, 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 失心癫狂, 热病神昏, 吐血, 衄血, 尿血, 血淋, 妇女倒经, 黄疸。就现知文献材料, 郁金入本草是在唐代甄权的《药性论》, 但从汉代郁金就作为染料使用来分析, 郁金入药应也不晚于此时。

其四是制香料。唐代时, 用郁金制作的香料使用尤为普遍, 这种情况除唐诗里有所反映外, 在一些佛学著作中也有很多记载。《大日经疏》卷五记载, 密教中修行者灌顶受三昧耶戒时, 为表示不退菩提心的誓愿所饮用金刚水 (誓水) , 其中也有调和郁金、龙脑等香。又《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记载, 胎藏界三部所烧之香不同, 佛部燃烧沈水香, 金刚部燃烧白檀香, 莲华部燃烧郁金香, 但也可以一种香通于三部。

据上述郁金的品种和用途来看, 凡文献中出现郁金时, 如偏重强调色彩, 此郁金肯定是指姜黄;反之, 可能只是指郁金的某个品种。像先秦时期酿制黄流酒及染黄之用的郁金, 其原料的品种无疑应是姜黄。

3 郁金与郁金香

在古代, 郁金 (包括姜黄、莪术) 也用于制作香料的重要原料, 但因其名称与另一种制作香料和食品色剂的重要原料――郁金香 (亦名番红花) , 名称相近, 在古文献中也常常混为一谈, 就如美国人谢弗在《唐代外来的文明》一书中所言:“虽然‘番红花’在汉文中被比较明确的称为‘郁金香’, 但是‘郁金’这个字也是指“番红花”而言的”。他还根据《唐会要》中的一段记载:“贞观二十一年, 伽毗国献郁金香, 叶似麦门冬, 九月花开, 状如芙蓉, 其色紫碧, 香闻数十步, 华而不实, 欲种取其根”, 考证郁金香为鸢尾科植物, 并明言唐朝已用此物制作橙黄色的香酒。谢弗的考证是很有说服力的, 因为叶形、花期、香性、繁殖方法都与番红花完全吻合。

此郁金香, 非我们现在熟知的学名为Tulipa, 明代才传入中国的郁金香属荷兰国花郁金香。而是在古文献中又名番红花, 或藏红花、西红花、撒馥兰、恭矩磨的一种学名为Crocus sativus的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它既可入药, 也可用于制香料和黄色染料。作为中药, 《本草拾遗》 (公元741) 最早将其收录。另据考证, “郁金香作为专属性的物名, 见于从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于迄惠帝光熙元年 (218~230年) 在洛阳白马寺译出的佛经《阿育王传》卷第四。汉晋之际, 郁金香 (Crocus) 和苏合香等香料输入中国”。

郁金香 (Crocus) 是全世界最贵的香料, 因为每一朵紫色的郁金香只有三个柱头, 大约要15, 000朵郁金香 (Crocus) 才能收集到100g可用于制作香料的雌蕊柱头。亦即缘于其非中国所产, 且价格高昂, 在中国古代基本不作染材, 只作特别高档的香料使用。因此, 对文献中出现的郁金或郁金香, 可根据郁金香较之郁金制成的香料, 有着更强烈的独特香气以及其非中国所产价格高昂这一特点推知, 当有关文献中特别强调其香味的高贵时, 应是指郁金香 (Crocus) , 反之, 就是指郁金的某个品种。

4 唐诗中“郁金”的意象

在《全唐诗》49000余首诗中, “郁金”一词在19人的诗文中出现, 计有25句, 基本是以“色”、“香”或“色香兼有”三种意象出现。在明了郁金不同品种以及与郁金香 (Crocus) 的区别后, 不难对这25句诗文中郁金的意象做出归纳。其中属“色”之意象的有10句, 属“香”之意象的有9句, 属“色香一体”之意象的有6句 (见表1) 。

5“郁金”意象的翻译

根据前文对郁金不同品种用途的描述, 英文释义唐诗中“郁金”的意象时, 应尽可能定位其品类, 准确译出。故唐诗中“郁金”属“色”之意象的, 当以Curcuma译之, 如许浑《骊山》诗句“日华浮动郁金袍”之“郁金袍”, 英文释义可为Curcum robes;杜牧《送容州唐中丞赴镇》诗句“看舞郁金裙”之“郁金裙”, 英文释义可为Curcuma petticoat。属“香”之意象的, 当以scent或Crocus译之, 如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句“罗纬翠被郁金香”之“郁金香”, 英文释义可为scent, 也可为Crocus;花蕊夫人《宫词》诗句“尽铺龙脑郁金香”之“郁金香”, 英文释义只能为Crocus;属“色香兼有”之意象的, 当以saffron plus scent译之, 或只突出其中的一点, 如韩偓《五更》诗句“往年曾约郁金床”之“郁金床”, 英文释义即可为saffron bed。需强调的是, 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 具有独特的内涵、节奏及韵律的形式, 在整句翻译唐诗时, “郁金”一词的翻译要灵活变通, 有时不能完全拘于其品类直译, 毕竟翻译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其中“三美”之中, 最重要的是“意美”, 其次是“音美”, 再次是“形美”。在现可见到的唐诗译文中, 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均可看到。下择几例。

1) Stephen Owen译李商隐《牡丹》诗句:“招腰争舞郁金裙”。

译文:Bending waists compete to set dancing saffron skirts.

Stephen Owen译许浑《骊山》诗句:“日华浮动郁金袍”。

译文:The glitter of sunlight drifted and stirred on his saffron robes.

“郁金裙”和“郁金袍”的意象偏重“色”, 应都是用Curcum染成的衣物, Stephen Owen以saffron译之, 容易给读者造成染料是用Crocus制作而成的误解。

2) 许渊冲译李白《客中行》诗句:“兰陵美酒郁金香”。

译文:How favorous is your golden-hued Lanling wine!

李白诗句中的“郁金香”, 意象偏重“香”, 应是Crocus, 或Curcuma。有些译者因对其不了解, 望文生义, 将其误译为郁金香属的tulipa, 如有人译为:As sweet as tulips is fine Lanlin wine。实际上应译为:As sweet as Crocus (Curcuma) is fine Lan ling wine。许渊冲的译文虽没将郁金香直接译出, 但他不拘于形式, 以golden-hued译其色, 以favorous弥补译色之缺憾, 不失原诗的意境。

3) Witter Bynner和王式仁译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句:“卢家少妇郁金堂”。

Witter Bynner译文:A girl of the Lu Clan who lives in Gold en-Wood Hall。

王式仁译文:In her room scented doth a young wife dwell。

Stephen Owen译李商隐《药转》诗句:“郁金堂北画楼东”。译文:North of the saffron hall, west of the painted mansion。“郁金堂”是指用郁金等香料涂壁的房子。因涂壁房子郁金用量较大, 此郁金品类应是Curcuma wenyujin或Curcum Longa之属, Crocus sativus之属可能性不大。诗句中的“郁金堂”兼有色、香之意象。三位译者均回避直译, 只取其“色”或其“香”译之, 未尝不可, 在某种程度上仍不失原诗之意境。但Ste phen Owen以saffron译之, 犯了与其译“郁金裙”和“郁金袍”一样的错误, 即容易给读者造成香料是用Crocus制作而成的误解。

6 结束语

综上, 凡唐诗中出现郁金或郁金香时, 如偏重强调“色”之意象, 应是指姜黄, 翻译时当以Curcuma译之, 反之可以郁金的某个品种译之;如偏重强调“香”之意象, 应根据其描述的内容来判断香料的价值, 一般的香料翻译时可以scent或Curcuma译之, 贵重的香料当以Crocus译之;如偏重强调“色香兼有”之意象, 当以saffron plus scent译之, 或只突出其中的一点。

参考文献

[1]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M].吴玉贵,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401.

[2]李敏.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 (GAP) 方法及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718.

[3]赵翰生.郁金色辨析[J].中华科技史学会学刊, 2013 (17) :34-44.

[4]胡世林.红花与郁金香的本草考证[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 (3) :3-6.

[5]许渊冲.谈唐诗的英译[J].中国翻译, 1983 (5) :18-22.

[6]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7]王大濂.英译唐诗绝句百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7:6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唐诗文化】相关文章:

唐诗中的茶文化范文06-24

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论文04-29

文化差异与唐诗英译论文提纲10-07

唐诗《春望》06-18

唐诗解析06-28

唐诗英译06-03

《全唐诗》06-08

谷雨的唐诗05-18

唐诗名句集05-26

母爱的唐诗06-18

上一篇:英语语音论文下一篇:创业公司面试谈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