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性心脏病人的临床护理论文

2022-04-1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肺原性心脏病人的临床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2例,对其采取综合全面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4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显效8例,好转30例,无效4例,临床治愈率达到90.47%,在症状改善、各项指标评定等方面均有临床效果。

肺原性心脏病人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具体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 在收治的8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中,只有1例患者因突发并发症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有63人已經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氧气治疗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护理, 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更快的康复。

【关键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

引言

肺原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的疾病[1]。一般根据病情发展的速度和病程的长短,可以将肺源性心脏病分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急性肺原性心脏病[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肺部功能、心脏功能以及其他脏器功能逐渐减弱和衰退的现象,是导致肺原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破坏患者原本幸福快乐的生活,使他们陷入痛苦的病痛折磨中。为此,本论文着重探讨护理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4例,女性患者有40例,患者的年龄集中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5.4)岁。所有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表现有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用药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对输液的速度进行严格地控制,速度保持在30~40滴/min最佳,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一般来说,患者病情严重时不宜将输液速度调至过快,容易引起肺水肿。工作人员在给患者输入广谱抗生素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有效反应,看是否出现霉菌感染情况。再利用利尿剂时要加持速度慢、剂量小以及间歇性的准则。切记,呼吸兴奋剂的使用要在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兴奋剂使用后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2.2 氧气治疗的护理

氧气治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氧气供给的速度和浓度,一般规定为氧浓度25%~35%,流量1.5~2.0 L/min,氧气供给时间要持续2周以上[3]。氧气的加温和湿化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接近鼻部的供氧管温度应该维持在38℃左右,此外,护理人员要用甘油帮助患者涂擦鼻腔黏膜,有助于减少供氧管对鼻粘膜的刺激。护理人员一定要掌握撤去氧气供应的时机。如果患者神智清醒,呼吸恢复正常,尿量增加而且紫绀基本上消失,护理人员可以将撤去氧气供应。

1.2.3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请院内专家或者主治医生进行讲座、张贴有关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知识的海报、赠送宣传画册、组织患者群体看录像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教育内容包括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定义、病因、类型、发病机制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正常值及波动范围,治疗及护理要点等。时刻保持亲切态度,并结合患者实际情绪状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及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做好该疾病相关医学知识的培训工作,让患者能够自行地意识到不良生活方式、习惯和心理状态对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治疗的不利影响,使患者能够增强在护理干预之中的依从性。

1.3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治疗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分析[4]。计量资料成组比较,以X±s表示。以成组比较的t检验进行假设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5]。

2 结果

在收治的8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中,只有1例患者因突发并发症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有63人已经康复出院,以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氧气治疗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护理, 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更快的康复。此外护理干预还可以大大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和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获得病人的认可[6]。在护理具体实施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严格遵照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的精神,护理工作在严格做到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同时,兼顾人性化和具体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细致认真,周全谨慎,每个步骤和细节都不落下。最终,病人的住院时间和以前相比,减少了5到7天,患者的行动能力不仅更强,而且出院时的心情相对以前也好了很多。此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心情在医护人员的开导和干预下变得开朗了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变化更加的和谐,这不仅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更加愉快,而且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展地更加顺利和通畅,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彭莉萍,杨海鸿.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12,01:6.

[2] 张凤花,贾铃铃. 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A].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3:1.

[3] 金立梅. 慢性肺原性心脏合并呼吸衰竭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32.

[4] 李书芬.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0:266-267.

[5] 杨丽艳,杨柳. 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04:60-61.

作者:石红梅

肺原性心脏病人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2: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2例,对其采取综合全面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4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显效8例,好转30例,无效4例,临床治愈率达到90.47%,在症状改善、各项指标评定等方面均有临床效果。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关键词:肺心脏 诊治分析

肺原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上以慢性者多见,在我国较为常见,据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1%-0.47%,寒冷地区、高原地区、潮湿地区和农村患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呈增高。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较多,免疫力下降,发生肺心病后更易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发生右心衰竭[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采取综合性的诊治措施,积极改善预后,收到了一定效果,下面就诊断和治疗中的一些心得分析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8~72岁,平均60岁。病程2至6年,包括老年患者26例,合并12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所有患者经结合病史以及经X线及超声心电图检查后确诊均为慢性肺心病。

1.2 临床表现。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功能代偿期患者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如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部分病例因肺气肿使胸膜腔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失代偿期患者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

1.3 综合诊治措施。

1.3.1 积极预防。采取各种措施保持空气新鲜,戒烟酒,积极防治原发病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种过敏原,有害气体的吸入,做好患者卫生宣教,注意防寒保暖,增强抗病能力。

1.3.2 控制感染。尽可能的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若病情不允许痰菌培养根据临床症状选用抗生素,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占多数;院内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多为混合性,原则上选用窄谱抗生素为主。

1.3.3 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酸碱失常,给予持续低浓度给氧。

1.3.4 控制心力衰竭。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一般可得到改善。若病情严重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药。如氢氯噻嗪25mg,3次/日;尿量多时加用10%氯化钾10ml,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病人可使用强心剂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毛花甙C 0.2-0.4mg于10%葡萄糖液内静脉缓慢推注。合并冠心病时血管阻力增加,可使用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还可通过钙离子拮抗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

1.3.5 相关护理配合。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坐卧位,重视病情观察,因缺氧而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立即给予低浓度24%~30%,低流量1~2L/min,持续性吸氧,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解除思想顾虑,用药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尤其是节律的变化;使用利尿剂时宜缓慢,监测血钾等离子测定,防止低血钾的发生[2]

1.3.6 饮食干预。合理增加营养,适当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料,适量限制奶类,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液体摄入量,忌食刺激性食物。

1.4 疗效判定。治疗后4周,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治疗前后对比,治愈标准为,显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紫绀消失,肺部干湿啰音减少或消失,水肿消失;有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改善,紫绀减轻,肺部干湿啰音减少,水肿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4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显效8例,好转30例,无效4例,临床治愈率达到90.47%,在症状改善、各项指标评定等方面均有临床效果。

3 讨论

肺心病是老年常见病,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大量粘液性渗出物阻塞小气道,气道不通畅造成肺泡间隔断裂,影响气体交换功能,就会出现肺气肿,而肺气肿与肺心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联,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为病因的肺心病临床约占到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血管疾病甚少见。肺心病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的因素很多,但先决条件是肺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同时缺氧可直接使肺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肺动脉压增高。肺心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除对心脏影响外,还可并发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对其他重要器官如脑、肝、肾、胃肠及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发生病理改变,引起多脏器的功能损害,诊治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肺心病在症状体现上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无合并症的肺气肿期,第二期属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活动时呼吸困难明显,最后为伴有心功能不全期,呼吸困难和紫绀加重,出现头昏、昏迷和嗜睡等脑部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并不主张使用血管扩张剂,其对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但是其对肺动脉并不具有选择性作用,在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体动脉,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反倒是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使用血管扩张剂后有一定的疗效,这可能与合并冠心病时血管阻力增加有关。

综上,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集红,刘少滨,刘宇,刘歆,黄浩.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04:234

[2]万杰,王玉杰,李硕.35例肺心症并发肺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6,27(2):187

作者:孔书庆

肺原性心脏病人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管理计算机技术论文下一篇: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三生教育论文

热门文章

性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