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其研究视角为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 篇1: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的思想源泉与构建探究

[摘 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基础,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具体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基本内容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架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时代性进行了探究,这对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生态经济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如“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经济系统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关系论、“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经济建设目标论等。这些生态经济理论既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认真贯彻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学习和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正确理解和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可行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为了科学阐释、系统剖析这一问题,我们将沿着理论体系构建的科学性要求,透过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架构来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

(一)基础理论支撑

一种思想要成体系需要基础理论支撑,这是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前提,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也必须建构在某一基础理论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透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历次重要讲话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总是建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之上的持续再现,特别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属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中国新时代的具体实践要求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創新成果[1]。所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支撑也应该是“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理论支撑之上才真正产生出丰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

(二)逻辑起点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全部内容来看,顺应时代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正是因为这一坚持,使其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的逻辑起点。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步向纵深推进,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面对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准确地提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产力的维度来看,解决好这一矛盾的出发点就是要根本树立起生态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这既是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表征,同时更是新时代生态生产力思想产生的源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讲话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生态生产力论的核心要义,同时也表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全面反映出经济社会生产力论与生态自然生产力论的有机统一,正确地回答和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的总体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地告诫人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实现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开启了理论路径。

(三)鲜明主线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来看,无论是生态经济系统论也好,还是生态经济目标论也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是站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根本标准的基础之上,并把它作为治国理政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找寻和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统筹兼顾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积极协调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贫困区域与发达区域、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消除社会经济系统存在的二元结构问题,协同自然生态系统合理保护与开发,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统领,不断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核心理念

纵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方方面面内容,我们会发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蕴含着一个基本的核心理念——生态环境内生论。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将自然生态环境从经济活动中的外生变量一定要看成是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从而树立起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审视了我国当前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并充分认识到要解决好这一矛盾,生态环境内生化是根本保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一定“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是告诫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坚决摒弃自然生态环境是外生变量的传统认识,重新审视自然生态环境的效用,一定要把自然生态环境视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生变量,这成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核心思想理念。

(五)根本规律

从内容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跟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一样遵循了一条根本规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即刘思华教授所称的“生态经济双赢定律”。这一条规律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始终。无论是生态经济价值论还是生态经济建设目标论,都自觉遵循了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的讲话中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209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语就是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定要认真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这一辩证关系实质就是要认真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一辩证关系,即“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4]。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亦即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如果这样,那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3]207。

(六)一系列崭新的基本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能够成体系建构,也就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一定有一系列能够成体系的崭新的基本理论存在。的确,这些客观存在的基本理论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经济系统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关系论、“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经济建设目标论外,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全部,即“生态经济价值理论、二重性理论、生态环境内生化理论、物质变换理论、全面生产理论、物质循环理论、广义生产力理论、全面发展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5]34。而且这些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正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具备上述六个方面的表征,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的合理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一致性

为了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的合理性问题,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本身,透过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构架来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的合理性。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架来看,它所表现出的六个不同层次的内容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中有直接的再现,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具有一致的理论基础

如前文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坚持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支撑,从而做到了在自觉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基础上指引人们开展好各项生产和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在自觉遵循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即人与自然之间“属于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界、社会的自然”等)的前提下处理好人类生产和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各类关系,在自觉尊崇自然与社会整体性和经济社会形态的演进规律为指引的前提下从事好人类经济社会形态的各项选择,自觉遵照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的要求认真安排好人类的劳动与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社会生产等活动。这一切奠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它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所表现出的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及生态学基础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二)具有一致的逻辑起点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特质来看,无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造力还是实事求是的实践创造力,都是基于要真正突破工业文明关于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标准。实现新的生产力不单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如何保护好自然的能力,也就是说新的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人自身的生产力和自然所创造的生产力。同样的,生产关系不单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在这样一种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标准下二者的辩证统一,决定了人们在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该达到生态自然与经济社会的内在协调和统一。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的逻辑起点,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说所表现出的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内在統一成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完全一致性。

(三)具有一致的生命线

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内核来看,它特别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问题上多次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199“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3]206“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207“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3]210因此,这一新发展理念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必须要致力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创建优良的生态运行机制体制与和谐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生态”整体复合系统协调有序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与马克思生态经济学说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具有根本的一致性。

(四)具有一致的核心理念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是建立在不断反思工业文明给人类所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的前提下进行的理性选择。众所周知,工业文明时代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把物质财富的创造和追求置于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无限性的基础之上,致使人类的生产和经济实践活动中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把生态环境外生化,从而导致人类在发展中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得不迫使人类重新审视工业文明发展的方式和路径选择。正是因为人类认识到工业文明时代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促使今天人们提出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即承认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在人类生产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将生态环境内生化,确保“经济—社会—生态”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协调有序发展。这也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6]23这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内生化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的核心理念,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所需。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的核心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具有完全一致性。

(五)具有一致的基本规律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自觉遵循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固有规律, 这一规律的自觉遵循,开启了中华民族“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按照“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的要求,努力推动形成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6]59,这是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表征,其本质就是自觉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不断满足和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定律”。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完全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建构具有完全的合理性。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构建的时代特征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一)充分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是指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内在统一的生态经济二重形态理论。该理论包括人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商品的二重性和社会经济运动与发展的二重性等。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7],另一方面人“无论如何也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因此,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有机统一体。当人类社会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人、社会和自然必须也应当成为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统一体。因此,在人类生存活动和发展行为的实践活动中表现为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才使人、社会与自然相互融合成为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因此,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二重性学说,把人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本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将生态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本位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本质所在,并把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作为本质与核心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始终,并为人类全面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商品二重性理论、经济运动的二重性理论都直接满足于我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

(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態经济物质变换理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物质变换理论是指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下的物质变换关系原理。这一原理第一次将劳动视为人与自然的纽带,人类的劳动过程同物质循环过程实现了统一,进而确立了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有机结合。这就明确告知人们在生产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必须做到:一是人对自然的利用、占有、索取、补偿、爱护、恢复要保持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人类的各项生产实践活动融入改变自然、创新自然、美化自然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完美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物质变换理论的精髓,也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建构的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的本质所在。

(三)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具体实践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是指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内在统一下的五种生产与再生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全面生产理论。它包括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精神生产与再生产、人类自身生产与再生产、生态环境生产与再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与再生产。在这整个社会有机的 、综合生产体系中,核心问题是物质、精神、生态和人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相互适应、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如前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到处都蕴含着全面生产理论,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6]49-50这两大需要的真正满足离不开全面生产理论的认真贯彻和落实,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6]50-51。这些谆谆话语无不体现出新时代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具体经济社会实践。因此,合理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充分再现生态文明建设全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的全部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在中国社会经济具体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升华,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再生产活动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贯穿在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始终。

(四)承載着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是指经济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态生产力内在统一下的全面生产力总称。它包括人自身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或称生态生产力)。按照刘思华教授的观点,这四种生产力统一在一起就叫广义生产力。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系统生产力的综合表现,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体”[5]265 。这一理论不言而喻地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中,前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讲话中所提出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些重要论断既是对新时代生态生产力论核心要义的诠释,也是对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的继续坚持和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我国牢固树立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

(五)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的实际表征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是关于社会经济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内在统一下的物质循环利用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作为劳动过程的再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循环理论的生态与生态经济关系,它与物质变换理论具有内在关联性,构成一个统一整体。这种统一性突出体现在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的内在统一,因此,物质循环理论是人类社会的经济物质循环和自然界的自然物质循环的有机统一。也正是基于这种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3]393。这就是对新时代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应用,它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循环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际表征。

五、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本文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基本内容出发,基于“基础理论支撑、科学逻辑起点、鲜明的主线、核心理念、根本规律、崭新的基本理论”的六个方面的生态表征,透过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架构来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时代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构建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物质变换理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全面生产理论具体实践的进一步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广义生产力理论的内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物质循环理论的实际表征。由此可见,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人民日报,2017-11-06(2).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郝会龙.领导干部要提升理性素养[N].人民日报:2016-07-08(7).

[5]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责任编辑:李君安]

The Sour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Zhang Xinping

Key words:New Era; Ecolog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rxist Ecological Economics

作者:张新平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 篇2: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

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其研究视角为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成为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从七个方面来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践要求:领会、贯彻国家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方针路线;分析生态取向发展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确立发展目标;构建管理系统;培育社会机制;传播思想理念;倡导新型个人行为。以人为本、生态约束、追求和谐、社会调节、崇尚知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特点。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

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建立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将生态经济理论的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相结合,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形态。这一宏大的理论工程,在刘思华教授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这本专著中,已经奠定了充实的基础。当这一社会科学的新路开通之后,接下来的发展研究(参照自然科学的惯例)应该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继续前进,在应用研究领域中开创局面,在技术研究领域积累、集成。于是,有志于发展、实践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士,将从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在理论上推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二是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三是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付诸实际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分别对上述三方面的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在理论上推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有两条研究路线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科学发展观来论述。有关研究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时指出:生态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一个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考虑。科学发展观绝不仅仅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绝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任务。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认识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挖掘其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二是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研究。生态文明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变革现实的社会关系,确立新的全球伦理价值观、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1]。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的共同目标,涵盖着竞生、共生、自生三类机制的协调,体现了硬件(科学、技术、资源、资金)、软件(体制、规划、组织、管理)、心件(思想、伦理、认知、信仰)三方面手段的共赢。追求可持续发展与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复兴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二)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有一个研究方向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当中,包含着一系列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规范。这些价值规范的实现,不可能简单地通过“维护生态”的宣传教育来达到,而需要在人们的整个社会行为中走向更高的文明。只有探讨理论中所含价值规范的实施可行性与应用途径,才能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而这样的可行性与应用途径,是在应用研究中解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就是这个领域应用研究的方向。

为此,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课题,就是依据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阐述其实践要求,将价值规范体系转化为简明的社会行为准则,寻求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

我国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正是从基本的社会发展方向上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生态经济领域主要涉及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具体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利益与认识上的障碍,涉及到人们深层次的社会观念问题。克服这些障碍与改变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同等的价值。从理论上概括各种为克服利益与认识障碍、改进社会行为的努力,都体现着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

(三)在对策上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付诸实际,有一个行动方向

这个行动方向,就是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经应用研究的概括之后,再回到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较为具体的建议。人们所能提出的对策建议,无非是上述两类研究的理论成果作为思想引导,或者针对现实问题以创新思维提出新颖方案,在实际中试验;或者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形成可操作的措施。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研究的视角

可以说,当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社会行为问题。社会行为主要出现在“四生”领域,即生产、生活、生态、生育。由于生态(在狭义上)的社会行为主要依靠环境科学来研究,生育的社会行为主要依靠人口科学来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就只探讨主要依靠经济科学的生产、生活领域的社会行为。

在生产、生活两大领域,落实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归结于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社会生产与生活是人的主要社会实践,人们社会行为的改进是由生产发展与生活方式更新的实践推动的,这是一个客观趋势发展与主观努力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样的大课题,是需要学术理论界长期研究探索的问题。

我们面对的大量社会行为都是与生产方式有关的,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首先是一个制度问题。在国际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西方资产阶级很清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而他们通过经济国际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外转移生态代价。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所见到的也是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因此,不能把否定市场经济当作塑造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制度前提。但通过人的社会行为,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进行调节,确实是不可忽略的[2]。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这种调节,必定有资本主义制度调节所没有的独特之处。科学发展观正是这种调节的指导思想。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传导到社会实践中,需要有相应的社会行为起中介作用。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引擎,也与建立生态文明息息相关。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文明孕育了社会群体和个体对于物质财富的消费方式,这种方式也在相当程度上作为从贫穷中走过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追求的榜样。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从根本上来说不能也不应当成为我们的消费目标。尽管我们这一“追求”的时间较短暂,但是反思这种物质财富消费方式,探索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活方式,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对于许多社会群体来说,这是超前的,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是不可延误了。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践要求的发生领域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社会生产与消费生活中,如何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践要求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成为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客观发展趋势与主观努力的统一方面揭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为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从如下领域来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要求。

(一)领会、贯彻党和政府相关的方针路线、战略与策略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固然受到国际上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启发,但主要还是国内生态取向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在推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中,陆续出台一系列标志性决策,主要包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等。这些生态取向的发展实践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加以概括,这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发展的实践基础。同时,所有领会、贯彻这些决策的实际行动,都体现着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当然,这方面的实践行为并不简单地通过照章办事来完成,这是包括观念更新、认识提高、政策及方针制定、法律规章配套、规划计划贯彻、相关建设实施的系统工程[3]。

(二)从理论上分析生态取向发展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

实践中的应用理论问题,总体上可概括为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回顾历史,我们懂得历史发展要螺旋式上升,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进行高度自觉的调节;展望未来,大趋势是进入生态社会,建设生态社会是我们应有的前景。纵观社会现实,我们深感创建生态文明的理想与人们因循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需要探索在理想与价值规范引领下改变现实的可行性,即论证生态经济的社会行为的可行性。我们要发展既能说服自己、又能说服别人的有关对人、自然与社会进行调节的思想。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建立直接的理论前提。

我们更要直接分析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生态经济的价值规范之间的矛盾,揭示实践行为难以实现的重要根源。当前,理论上总共需要分析四个矛盾:1.中国追求经济发展成效与履行世界环保责任的矛盾。2.中国经济发展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生活水平与实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社会行为的矛盾。3.中国开展工业化所处阶段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矛盾。4.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与打造生态型经济发展机制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的认识前提,首先在于正视这些矛盾,进而正确认识与评价这四对矛盾中各自矛盾的两个侧面,确立平衡的正确思路,努力锻造有利于双赢的手段。

(三)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

人们必须根据生态经济的规范来调整发展目标,目标端正将影响一系列的社会行为合理。对于一直使用的发展目标,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来重新评价,该放弃的就要放弃,该构建的就要构建。中国应当调整现代化目标,注重发展的综合效益。以GDP作为发展目标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应当放弃,并选择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来代替。综合发展指标要包含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系统的发展成果与综合成本。为此,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统一起来计量、评估与统筹安排。在国内发展中,要科学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经济循环纳入自然循环中,以产业与技术的升级为前提来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态价值非减条件下的经济价值增加。在国际发展中,要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关系,对外开放中坚持生态维护的原则。这些都是发展目标新的着眼点。

(四)构建合理的管理系统

宏观经济领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重要的实践行为。国民经济管理中如何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有以下突出问题需要深入探讨:1.实施绿色GDP核算。绿色GDP 核算的全称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它是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5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2大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了这样的核算体系,不仅能够比较科学地衡量国家与各地真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还能为抵制、消除掠夺自然资源与环境资产的经济增长行为提供依据。这项管理行为,不应由于核算方法暂时不完善、利益集团反对而取消,而应当坚持推行。2.按生态文明要求规划国家建设,包括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市建设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乡协调面临两个结合:一是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相结合。二是把工业文明视角下的城乡公平发展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协调发展相结合。3.产业因素影响下的主体功能区划分问题。国家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实际上就是以不同区域的经济、生态条件为依据,对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城市化与各类产业发展的分布作出限制性安排。这样的主体功能区划必须要有一个生态型产业政策来支撑。4.政府履行环保职能的体制改革问题。由于这类职能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依靠关门式的环保审批已经无法使政府有效履行环保职能,构建有公众参与决策、各种社会监督与法治保障的综合体制势在必行[4]。

(五)培育有效的社会机制

社会领域中的机制,是指一种社会行为导致另一种社会行为的制度安排与建设安排。培育有效的社会机制来推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行为,面临多种社会经济课题。比如:如何使农民克服短期逐利行为,自觉实施集约型的、符合生态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如何使生态化经营成为企业自觉的经营战略选择;如何提高旅游生态化程度并让人们接受;如何构建应对生态灾难与环境风险的社会保险机制;如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如何创造物种保护的社会条件;通过哪些途径培育生态文明的社会观念;如何发动与引导环保社会力量等等。这些方面,要有不断的问题探究、对策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方案试验。

(六)传播进步的思想理念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前景已经由理论界指出,而作为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离不开社会主体——人的社会行为。新的行为来自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反映新的社会文明。现有人类的社会行为多半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其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制度所联系的利益结构所致。但引领社会行为的思想观念也是重要的。社会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应当是观念的进步。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许多新型的社会行为。当先进的理念出现时,就应当得到传播[5]。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临近,为进步思想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现有的文化形式如理论研究、科学普及、新闻、宣传、文艺、教育、考核、网络等,都能成为新理念的传播工具。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我们要使社会价值标准向生态文明靠拢,当新文明形态替代旧文明形态之际,确实要有这样一次“世纪大传教”。

(七)倡导新型的个人行为

社会观念与个人行为是有差距的,个人行为可能超越、也可能滞后于得到普及的社会观念。社会观念支配与制约着个人行为,但滞后的个人行为不断蔓延,将破坏现存的社会观念;而超前的个人行为不断推广,将推进现存的社会观念。当生态文明为社会呼唤时,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成为更新的道德规范,这就需要一方面弘扬这方面的道德意识,一方面倡导体现生态道德意识的个人修养。在这方面,第一步是让社会鼓励个人注重与加强这类修养,第二步是让符合生态道德意识的个人行为逐渐从依靠道德修养支撑转变为社会习惯。当社会成员都由“经济人”、“社会人”向“生态人”转变的时候,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规范就得到很强的贯彻,从而完成了实践行为的进程。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特点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的实践要求,就是在新的领域、新的条件下,探索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行为的指导。这里说的新的领域,是生态经济领域;新的条件,是人类面临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选择。而作为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它作为指导思想,就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建设基准,对更新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提供了思想动力,对社会和人生的理念提供了价值规范。

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属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现阶段我国更新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进行的。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而生态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不可分离的。这一宏大的道理要从人的主要社会实践的系统性来理解。为此,这一实践必定超出纯经济学的范围,涉及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站在马克思主义各个学科相关理论的立场和角度上,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我们将以人为本、生态约束、追求和谐、社会调节、崇尚知识概括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实践特点。这些特点的内容概括来说是:1.任何社会发展举措,都要以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具备提升社会成员健康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需要的作用,不应偏离这个目的[6]。2.社会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力限度,人的各种福利追求要符合科学指明的生态标准。3.社会发展涉及到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必然面临多种矛盾,要在客观矛盾中追求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两大和谐有内在联系。和谐不是消除矛盾,强行消除矛盾只能引起更坏的矛盾,和谐是使矛盾的对立双方受到科学的调节,处于平衡状态。4.社会发展是客观世界多种合力的结果,是客观规律作用的表现。人是能够通过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来获得理想规范的,也是能够通过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来引导社会发展的。从部分人的先进意识到社会共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否认这个过程,一切“顺其自然”,在改变现实状况上无能为力,是不可取的。5.获得理想规范与正确开展行动,都是一个知识积累与知识应用积累的过程。为使这一过程顺利和有效,人们应当善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善于按照理性认识而不是跟着感觉来办事。

上述实践特点集中体现在经济生活中,人的社会行为的改进是在一系列社会经济矛盾中、为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而发生的。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分析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生态经济的价值规范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探寻改进人的社会行为的客观依据与实施途径。尽可能以“正视客观矛盾—依托主观调节—预测情况变化”为基本研究逻辑,将人们的社会行为如何符合生态经济规范要求这一重大难题的解答提到学术领域上来。这就是本文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纲[ J ]. 理论月刊, 2006(2): 21-23.

[2] 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向度 [ J ]. 江汉论坛,2009(6):11-19.

[3] 诸大建.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6-27, 81-91.

[4] 郇庆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环境政治[DB/OL]. http://user.qzone.qq.com/622007836/blog/1194164409.

[5] 叶红. 怎样认识生态伦理及其教育[N]. 中国环境报,2009-01-13.

[6] 李欣广. 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 [ J ]. 改革与战略, 2010(1):1-4.

责任编辑莫仲宁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Ecological Marxist Economics

——A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Marxist economics

LI Xin-guang

(Guangxi UniversityNaningGuangxi530004)

作者:李欣广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 篇3:

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鄂西特色经济体系

摘要: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建设中,不仅要突出生态和文化内涵,还要体现鄂西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更要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兼顾物质、精神、生态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循环经济与特色经济的原理为指导,通过对鄂西圈8个市州(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特色经济模式构建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鄂西 特色经济

一、循环经济与特色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体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持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特色经济是一个区域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经济结构。特色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特色产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以公平竞争为生命线,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因此,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是相对于特色经济而言的,是在鄂西地区依据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特色资源的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个地区特色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一个地区特色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是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于资源环境依赖性与主要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等固有特性和发展要求。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分析

根据鄂西不同市州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及资源禀赋,我们选取了若干指标,经过对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将鄂西8个州市划分为如下三个圈域:即第一圈域为“宜昌襄樊”圈域,包括宜昌、襄樊2市;第二圈域为“荆荆十随”圈域,包括荆门、荆州、十堰、随州这4个市;第三圈域为“恩施神农架”圈域。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不同圈域特色经济优势分析

“宜昌襄樊”圈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川鄂湘三省交汇点。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地处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历来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宜昌市共有景点350多处,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地、融现代化和文化历史于一炉的旅游城市。襄樊市共有各类名胜古迹和景点70余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3个,是一个同时具备旅游资源丰富性与独特性的旅游大市。三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宜昌是中国巴文化、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交融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襄樊是一座有2800多年建成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山川灵秀,文化悠久,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四是产业集聚初具规模。近年来,襄樊、宜昌作为鄂西北、鄂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积极融入全省经济发展大潮,在与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相互合作和竞争中较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襄樊、宜昌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稳步提升。

鄂西生态圈第二圈域包括十堰、荆门、荆州、随州4个市。其特色经济优势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圈域内拥有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圈域内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种类齐全。三是旅游资源级别高,品种齐全。武当山这一世界级旅游景区位于该圈域,特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等古文化遗址,荆州、随州、钟祥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历史文化品牌,优势明显。

“恩施神农架”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第三圈域。是实现鄂西圈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分层指标显示本圈域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优越,未来以旅游业为带动的产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其特色经济优势一是生态环境良好。其中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达62%,被称为“鄂西林海”、“天然氧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并且有中国“三大后花园”之一的美誉。神农架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8%。物种极为丰富,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之称。二是文化特色鲜明。圈域民族、历史、民俗等文化特色鲜明,恩施州拥有数量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神农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使其具备了发掘和开展观光揽胜、度假休闲、探险猎奇、体育健身、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旅游项目的独特优势。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宜昌和襄樊作为湖北省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日渐明显。其主要表现: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不足。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旅游规划与开发依据不充分,资源数量和承载能力不符,资源价值特别是潜在价值把握不准而造成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或低水平开发等问题。二是市场运作乏力。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是单兵作战、各自为政、手段落后,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没有形成统一鲜明的主题形象。三是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与粗放经营并存。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缺乏,旅游商品趋同,富有特色的晚间娱乐活动严重不足,旅游产品结构简单,更新缓慢。不能满足多层次旅游市场的要求,旅游产业结构的粗放经营特征明显。

“荆荆十随”圈域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环境友好程度不高,工业发展水平跟宜昌、襄樊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圈域内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上,资源消耗大、环境友好程度不高,离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是旅游及相关产业体制障碍突出,圈域内产品路线各自为政,市场集中度不足。三是旅游业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如随州、谷城和神农架都有炎帝神农旅游资源,但缺

乏一定的整合,难以形成品牌。

“恩施神农架”圈层内基础设施、工业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底子都较为薄弱,圈域内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及生态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还面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业带动效应不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

三、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鄂西特色经济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资源节约引导机制

为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循环经济体系,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资源节约机制。自然资源的节约主要表现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节约资源,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原材料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因此,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统称自然资源的节约。

(二)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建立资源耗费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环境保护与治理结合起来。制定环保法规,建立法律机制,用环保法规规范环保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税收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应税率收取环保税,以此收入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审批机制,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开办;建立行政监督机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荐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三)建立生产活动影响的评估机制

建立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机制,以便配和调节这种影响。对于每一项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要组织相关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评估,依靠专家进行决策,以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改变为人类目标服务:对社会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要组织相关社会科学家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发挥它们对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限制对社会生态的消极影响。

(四)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支持。把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着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模式

基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已形成的经济发展水平,整合其工、农业和文化资源,借助于旅游产业发展平台,致力构建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务实工业基础,探索生态工业模式

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为主线,以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形成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再到全社会的物质能量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工业。把废物综合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把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规划建设主导。形成污水、固废、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系统,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和配置。逐步建立鄂西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二)以原有农业为依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将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探索适合鄂西自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区域生态农业特色。目前,鄂西地区形成了以柑橘等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以草食动物为特色的畜牧产业、以库区特种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业、以无公害反季节为特色的蔬菜产业、以优质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和以乌红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把这些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量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产业农庄,将达到双向促进的效果。

(三)促进旅游业同工业、文化产业对接,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业实行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将旅游企业、旅游者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减少的活动过程。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资源开发方面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保护性开发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方面,坚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能力,使物耗和能耗进一步降低,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废物产生方面,加强污染预防,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再生资源产生方面,遵循“再循环、再利用”原则,实现旅游地废弃物最大限度资源化,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在社会消费方面。大力倡导旅游资源保护与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均衡,减轻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采取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旅游消费方式。对旅游业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采用全程污染控制,强调无害化处理排放,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解决污染问题,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并重。

作者:徐 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论文下一篇:语文素养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