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音乐鉴赏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看到吴斌老师《关注音乐》一文,2006年暑假参加音乐新课程国家级培训时,有幸聆听吴斌老师的讲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吴斌老师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关注音乐”的观点,鲜明的实例和精辟的论述,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赞同与共鸣,同时也鼓舞着我们。

第一篇: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摘要: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门极为独特的艺术。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基于此,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提高,挖掘学生的音乐学习潜力,为学生以后能够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多元化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将围绕高中音乐鉴赏展开讨论,着重探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当中所存在的现状,以及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根据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心理

高中生的年龄、性格和智力水平决定了他们独立学习音乐课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智力和自我意识正在发展,有利于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此外,高中生的情感更加丰富,成年人的意识开始显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提问,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高中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学习目标和主动性逐步提高,自主性高于低年级学生,这要求教师必须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引入自主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习机会,并根据他们的智力发展调动已有的经验和感受。

二、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挖掘音乐鉴赏的审美价值,引入尽可能多样的教学形式和鉴赏活动,在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和感受,音乐多种表达形式的同时,也要对音乐内容及其内在情感进行充分理解,让学生可以在音乐鉴赏活动当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质。为了让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培育教师应该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进行充分表达,顺利达成音乐鉴赏目标。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时,教师就可以先将聆听欣赏的机会交到学生手中,促使学生深入感知音乐作品表达出来的情绪,初步了解欧洲古典音乐的特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感知。在这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思考题,让学生的审美感受逐步深入。比如,这首钢琴作品体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情感,他把巨大热情寄予人未来,大家在聆听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把这部作品称作是钢琴音乐史上最高峰作品?让你对作品进行鉴赏分析,你会从哪些角度出发?在这些引导学生深入鉴赏音乐作品的问题启发下,可以促使他们开展有效思考,避免因为盲目思考或者无头绪的思考而直接影响了音乐作品的鉴赏实效性,同时这样也更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音乐鉴赏力。

三、分类型学习,拓展音乐鉴赏内容

在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思维最快,吸收能力最强的主要时期,教师在为学生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为学生开展分类型学习,以此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音乐鉴赏的内容,让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但之后也让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随着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升而提高,这就符合了在高中音乐建设当中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为学生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并且在教学当中实行分类型学习,拓展音乐鉴赏内容时,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先进的教学案例,科学的进行分类型学习,以此提升音乐课堂开展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国际歌》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会震撼于《国际歌》的壮美的程度,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音乐视野,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壮美这一元素,来为学生展开分类型学习,教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回想起我们以前学过的《义勇军进行曲》,或者前苏联运用的国歌等等,然后让学生自主欣赏,在欣赏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抛出开放性的问题“什么样的音乐称得上是壮美?”来让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就会对于音乐鉴赏内容拥有新的理解和体验,以此来帮助学生通过拓展音乐鉴赏内容,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品质,这也促进了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高效开展。许多学生在经过本节课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开展之后,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改变了看法,不再认为高中音乐鉴赏沉闷无趣,而是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充满着探究型的乐趣,这也让学生端正了自身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状态学习,收获更为良好的课堂成效。

四、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表现张力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时代教学产物,其教学特点相当丰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看得到画面,听得到声音,进一步增强课堂的表现张力,并且为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就可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开展高中音乐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下高效地掌握和吸收音乐鉴赏知识,并且在生活当中也能够尝试对于音乐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这也挖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潜力,为学生以后的选择多一条道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与时俱进,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培养和创新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卫华.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0(18):145.

[2]史丽华.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全面培养[J].黄河之声,2020(05):104-105.

[3]张峰.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9(12):87-88.

作者:虎丽君

第二篇:音乐鉴赏教学中“关注音乐”的体会

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看到吴斌老师《关注音乐》一文,2006年暑假参加音乐新课程国家级培训时,有幸聆听吴斌老师的讲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吴斌老师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关注音乐”的观点,鲜明的实例和精辟的论述,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赞同与共鸣,同时也鼓舞着我们。

新课程实施已经近一个学期了,笔者在教学中也尽力去关注音乐本体,新理念和新课堂实践的碰撞冲击,给高中音乐课带来更多新的契机。

让学生学会聆听

音乐鉴赏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聆听。我认为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听赏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反复聆听,让音乐先打动老师的心,音乐才有可能从老师的心中流淌出去感染学生。教师能感受到音乐形式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独特鲜明之处,就是你要让学生关注音乐之处,也就是你要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森林里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一课中,我通过反复聆听A段的三个片段,发现其中音乐形式要素的变化。这些变化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第一段音乐,作品只使用了排箫一种乐器,我让学生关注音区的变化是由中音区、高音区和低音区三个乐句构成。我问学生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音区变化?学生很自然想到这是要表现在树梢上不同位置跳跃的小鸟。第二段音乐,我让学生关注乐器音色的变化,增加了扬琴,学生的理解是“渐渐热闹起来了”。一女生听完之后说“是流水的声音”。第三段音乐,我依然让学生聆听音乐旋律的变化,第一次学生没听明白,我又播放一次,他们终于发现扬琴是对排箫旋律的模仿,他们说“小鸟在聊天”。在这首乐曲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聆听音乐,其音乐形象自然也就鲜明了,学生理解音乐也变得十分容易,而老师的讲解也变得丰满,避免空洞和无力。

让学生关注音乐活动

要精心、谨慎地选择让学生关注音乐的有效活动。教学活动应当针对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围绕音乐展开,能让学生关注音乐。

我听过一节高中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老师为了在课堂中能让学生“动”起来,就让高中生做律动:一边唱《欢乐颂》主题,一边跺脚加捻指,协调能力不好的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手脚免得使自己乱了套。高中生的“动”和“静”不体现在体态上,音乐中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我在《鼓乐铿锵》一课中就安排了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的活动,但如何做更为有效呢?鼓,是要让学生尝试打的,怎么打?打什么?在这一课中有一首《滚核桃》就是利用鼓的各种演奏技法和音色表现生活场景,那么鼓的各种音色就是要学生关注的重点。我将“体验鼓的音色”活动分成两步:第一次体验是在看《滚核桃》演奏之前,让学生尝试“你能想到几种鼓的演奏方法和音色?”学生思维很活跃,这个体验对他们有挑战性:第二次体验是在看了《滚核桃》演奏之后,模仿你所记得的演奏方式,学生也很积极地主动体验。通过两次对鼓的演奏体验,学生对鼓的演奏技法有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第二次。

所以,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效,什么才是有效呢?就是能解决某个实际音乐问题的活动,可以是让我们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活动,也可以是让我们记住音乐某些特征的活动。

知识与概念的讲解不要与音乐脱节

美国高校的音乐教材《音乐的体验》一书中提到,指导学生知识要直指音乐本身。仍旧以《音乐鉴赏》教材为例,民歌《刨洋芋》中提到了“合头换尾”和“换头合尾”两个知识,我发现等学生自己唱熟旋律之后得出结论远比我直接告诉他们更有效。同样“鱼咬尾”知识,也是要学生在熟悉音乐《沂蒙山小调》和《孟姜女》之后分析得出的结论。

新课程将知识与技能列为三维目标之一,专家和许多一线教师都呼吁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是学生将来独立学习音乐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知识概念的讲解可以向高校的理论课一样,要把知识的学习放在丰富、生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来渗透。比如。清唱剧与歌剧的概念认知,可以在看完两种艺术表演之后让学生先总结,之后对照正确的概念描述,那么这样概念的获得必定是生动、清晰和深刻的。

巧用“比较”关注音乐

比较,是引导学生关注音乐非常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各种音乐形式要素在作品巾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利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认识音乐的本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内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的认知也可以通过“比较”来获得。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可千万不能忘了我们授课的内容、目标,不要背离音乐的本体。“关注音乐”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渗透在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作者:许 菲

第三篇: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效率的研究

摘要:大学音乐鉴赏课是教育部为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课程,它既能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与修养,又能发挥德育和美育的作用。如何通过大学音乐鉴赏课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今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效果、课后体会三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如何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学 音乐鉴赏课 教学效率 课前 课堂 课后

目前,大学都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并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纳入学分。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既不同于专业音乐的教学,又区别于基础音乐的教学。非音乐专业的鉴赏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大学生得到音乐美的熏陶和塑造。然而,非音乐专业的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被动接受等问题,导致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恰当的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大学音乐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是基础

作为高校选修课程,大学音乐鉴赏课没有受到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他们认为大学音乐鉴赏课程不是专业课程,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修满学分而已,所以对待大学音乐鉴赏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笔者认为,学生消极对待大学音乐鉴赏课的原因有三个:首先,选修课是由高校选定的,与必修课一同排入课程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门课程;其次,学生不明确大学音乐鉴赏课开设的意义,没有正确对待这门课程,导致无法实现培养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教学目标;最后,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未能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相融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高校方面

要想做好大学音乐鉴赏选修课程的顶层设计,高校首先应加强对选修课的认识与重视,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鼓励大学生自主参与选择选修课。

其次,高校要规范教师聘任制度和岗前培训。聘任的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师应是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接受过专业学习,或者有训练或研究的经历,具备较强的音乐综合能力。另外,高校需考核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如随机抽取教材章节,要求教师试讲等,从而全面考核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师的授课能力。在录用后,高校要从思想品德、授课能力、综合知识、言行举止、职业操守和办公软件应用等方面,对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

最后,高校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大学音乐鉴赏课成为课堂和实践相结合、个性发展和全面培养相结合、横向与纵向学科交叉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

2.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应以育人目标为中心,明确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意义和责任,统一思想和认识,充分发挥大学音乐鉴赏课的育人作用。因材施教、选择好教材是上好大学音乐鉴赏课的第一步,在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贮备大量的音乐素材,研究教学对象,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另外,教师还应调研“9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该班级大学生曾学习音乐的程度和人数比例,从教材知识、音乐案例、鉴赏分析和体会感悟等方面,开展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教学。

其次,教师要通过音乐鉴赏课,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与外延,将教学范围由音乐发展扩大到美术、历史、政治、哲学等更多学科。这就要求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和短期的教学效果,要以更高、更宽的眼光设计教学,把更丰富、更广泛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除此之外,大学音乐教研室应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用无意识教育形态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

最后,教师应广泛运用新媒体,创新教学形式。教师可利用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网络与课堂,使音乐教育更具普遍性和实效性。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影视作品、五线谱视听、演唱录音、钢琴软件等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开展互助互动式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大学生的学习路径,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

二、课堂效果是关键

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音乐知识比较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式教学,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有序组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开展互动,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搭建个人才艺展示平台,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音乐知识转变为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演唱、乐器演奏、舞蹈、小重唱等才艺表演,以便教师加深对学生音乐特长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互动式教学,善于挖掘大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开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辅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认识与辨析音乐作品的旋律变化,促使大学生懂乐理、会唱歌、能欣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音乐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价值。如通过欣赏和感受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欣赏赞美英雄的歌曲,促使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欣赏和感受有励志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懂得自强自立、关爱感恩。优美动听的音乐,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音乐作品不仅蕴含大量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内容,而且与文学、美术、戏曲、历史、地理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音乐具有多元化特点,其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和欣赏音乐,可以极大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了解不同地域的政治、历史、文化、宗教、民族风俗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课后体验是保障

大学教育一般以“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的办学模式为主,第一课堂则重于理论基础的教学,除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教师还应保障课后实践体验。结合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实际情况,在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融入艺术实践活动,营造培养大学生音乐素质的第二课堂环境,从而锻炼大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首先,高校应积极组建大学生艺术团、街舞协会、乐器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欣赏音乐会、合唱艺术节和文艺晚会等音乐活动或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让更多热爱音乐的学生拥有学习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一来,第二课堂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其次,高校应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由课堂教学转变为参观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实地讲解,加强学生对音乐时代背景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加强课后艺术活动的指导。高校在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要增强教师的指导力度与责任感,确保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收获。

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能进一步发挥音乐鉴赏的德育作用。在课后体验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引导。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原创情景剧或话剧排练,征集学生自创或改编的歌曲,并融入爱国、爱校、感恩等主题,既弘扬了主旋律,又发挥了音乐的德育作用。

此外,高校可在教务平台中设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以便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一方面,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师起到考核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艺术实践活动,并将学生参加艺术类组织或比赛取得的成绩计算到第二课堂学分成绩单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又达到了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笔者从大學音乐鉴赏课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以期提高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作者:吴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