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关怀伦理学论文

2022-04-3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教师心理关怀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文章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旨在“做人”的思想角度出发,阐述了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探讨教师如何从学校方面和教师个人成长两方面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心理关怀伦理学论文 篇1:

关怀理论视野下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途径研究

摘要: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后,就备受各界的关注,他以此为基础,对一系列教育基本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关怀是指一种主动、积极的意向和精神状态,是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注和挂念,是对他人关怀的敏感。教育关怀一直是教育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需要教育关怀。

关键词:关怀理论;小学生;心理素质

“关怀”这个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关心”,如关怀青年人的成长,但是它的词义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在《宋书·孔觊传》里:“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这之中的“关怀”是指在意、操心。而在魏巍的《壮行集· 春天漫笔》中的:“只有能够体谅他们,也才会去关怀与照顾他们。”这其中的含义是“关心爱护”。当然“关怀”这个词还有照顾、爱护、帮助等其他的含义,但是从中可以明确一点,关怀就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关怀是一种关系性行为,理想的关怀关系应该是关怀者的关怀,是开放地接受对方并对自己所关怀的对象做出关怀实践的承诺,而受关怀者是在被接纳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表现自己的需求。

一、关怀理论概述

20世纪50年代柯尔伯格以道德两难故事作为认知判断工具,建立了三期六段的道德认知发展序列,道德发展的核心价值是“公正”。吉利根开创了以“关怀”为主的伦理学,出版《不同的声音》。诺丁斯论述了品格教育与关怀伦理两者的异同,在《幸福与教育》中提出应以幸福作为复兴教育目的的核心问题,幸福之源归根结底在于“关怀”。他的教育关怀理论是在杜威的“成长连续性”以及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真正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包容性的人际关系,包容则是“一种意识到对方存在的自我体验”。

内尔·诺丁斯在其《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提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并且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如果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接受和认同。”诺丁斯认为,关心就是一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这种关系的开始,通过这种相遇建立起一种关心型关系,关怀是人们对某人或某事所产生的责任感,是对某人或某事的期望或关注,最终通过行为来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

关怀学派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首要的角色是关怀者,其次才是科任教师。关怀者的最终教育目的是竭尽所能帮助受关怀者成长和自我实现。

二、关怀理论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心理素质由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心理行为五个方面构成。通过关怀理论走进小学生的内心,真正的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是有效的。所谓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

(一)在关怀中挖掘心理潜能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或得到实现,而每个人只要努力就可以充分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潜能。因为潜能并不神秘,它是人的心理素质乃至社会素质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或某种可能性。正因为人具有一定的潜能,才可以把其培养成真正的人。诺丁斯认为,教育的关怀不只是锻造人某方面的功能,而是要使每个学生充分实现他的潜能,感受到作为平等主体的尊严,并学会将其他人作为平等主体去尊重和关怀。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潜能。作为教师就需要深入去探寻和发现,并且进行恰当的转化。第一步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比如,让孩子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正面的评价自己,因为心理暗示能起着重大的作用,积极的自我形象是激发潜能的关键环节。

(二)在关怀中激发心理能量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能量,即都是有“力”的。人也是如此,人是一个系统又是由身体系统与心理系统构成的,而这两个子系统也是有力的,前者为体力即身体之能力,后者为心力即精神之能力。这种心理能量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用意识来调节的能量作用,其大小强弱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要激发孩子的心理能量,需要教师不断的发现和鼓励。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都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出每个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这才算真正的发挥了关怀的作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心理的能量。

(三)在关怀中把握心理特点

人的心理活动总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把它归结为六对: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时空性与超时空性的统一,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与具体性,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情感的波动性与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与调控性,等等。心理特点也是心理素质的具体标志。

面對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相处方式,让关怀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比如,面对内心敏感的孩子,教师要在小心翼翼的关怀中尊重其想法,尊重其特点。

(四)在关怀中磨练心理品质

品质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个别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各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品质;一是培养标准,即要求人们的心理所应当达到的水平。几乎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质,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备用性,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情感的倾向性、多样性、固定性、功效性,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等。心理品质的优劣最能表现出人的心理素质的水平。

教师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并且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的情绪,还要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

(五)在关怀中规范心理行为

人们无论简单的行为还是复杂的行为,归根结底都受人的心理的支配,都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心理行为。这种心理行为是心理素质的标志,通过它可以检验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比如读书比赛,课前五分钟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认知、情感和情绪上的变化。因为认知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认知的目的,最终使得行为和认知方式上发生转变。

三、关怀理论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教学

将关怀引入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理念问题,而是一个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是一种关怀,简单的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普遍关怀。这种关怀,需要教师以一个大我的形象,舍弃一切的非议、功名等来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不再以权威者的姿态来命令学生,来规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不是之前模式化的教学,而是创造一种快乐的环境,使得学生自由自在的发展和成长,使得学生们拥有选择的权力,拥有独特的个性。

埃里克森把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6—12岁的发展任务是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这一阶段容易产生的危机是自卑感和失败感,缺乏基本能力。学龄阶段的孩子,内心是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的,非常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心。只有得到老师的关怀,才能树立其自信心,才能使其克服恐惧,快乐的成长和学习。但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强,心理功能复杂,对他们表示关怀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让被关怀者知道不代表要让所有的人知道。所以,也对教师的教育关怀提出了要求:

(一)恒心与耐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帮助其成长。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下、午自习等时间多与学生聊天谈心;多花费时间精心设计适宜不同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这也就需要教师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成为博览群书的“杂家”和“专家”,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能有底气,有底气才会在课堂上有灵气,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或者举行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但是,这些都是以教师的恒信与耐心做保证的,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智慧与方法

教师对小学生的教育关怀还需要讲究方法,如果一味的让其感到特殊性,就会使其在内心产生一定的起伏,并不能真正的帮助其成长。所以,还需要教师调动教育智慧,比如课堂上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增进其自信心;把不同水平、特点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在座位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生理等特点来设置。总之,教师要尽一切可能不着痕迹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关怀。

(三)爱心与热情

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生命的爱,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在心理学上,应该属于共情。孩子的童真、童趣是最宝贵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是促进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要真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见解和差异;真心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幼稚、缺点和错误;真心欣赏学生,欣赏学生的创作、个性和想法。还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和鼓励,需要教师付出真心和爱,让学生在其中得到一种眼睛享受、心灵愉悦、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四)家校协同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教师更加细致入微的教育关怀,还需要家长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只有家校协同,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家长首先要家长要在客观评价自身素质、家庭条件和子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树立这样的信心:即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孩子的努力,孩子会不断进步,一定会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急不躁,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冷静地处理棘手的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过失,鼓励处在困难中的孩子,安慰受到伤害的孩子。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家长要时时沟通,经常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讨更适合的教育方法,真正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

关怀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要开放、接纳,这正是忠实于人的表现。而在教育的关怀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教师。海姆·吉诺特曾说过一段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氛围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这段话发自肺腑,让人感动又震撼。一个教师的权力之大,影响之全,是不可估计的。总之,教师决定着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未来。

对于心智还不是很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教师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一位眼中有光,灵魂有爱的教师不仅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其中学到知识,得到成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老师,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时候,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陪着孩子慢慢成长,终究会遇见那一路芬芳。

关怀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表达爱的方式。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总之,我们应该让关怀更有温度、更有尊严,让关怀真正的促進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江琦,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彦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5]内尔·诺丁斯.培养有道德的人:从品格教育到关怀伦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6]朱向阳.课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

作者:徐玥

教师心理关怀伦理学论文 篇2:

教师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

摘 要: 文章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旨在“做人”的思想角度出发,阐述了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探讨教师如何从学校方面和教师个人成长两方面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影响人、转化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需要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的教育形式,而实施这项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

一、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人文因素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怎么教你怎么学,很多东西是通过说教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致使很多学生感到厌烦乏味而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接受,有时甚至会导致师生双方产生冲突和隔阂,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究其失效根源,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例如一名同学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被处分,当老师找他谈话,谈及事情的严重性时,他却面对处分情绪激动,认为学校不应该管得太多,也认识不到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可能造成的隐患。经过了解,我们发现这名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家庭管教太严,小时候曾经因为非常小的错误就受到过父母非常严厉的惩罚,这让他形成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他内心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欲和愤怒情绪需要宣泄。教育工作者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后进行心理疏导,学生情绪得到了平复,很快接受了被处分的事实,也认识到这样做确实错了,违反了学校规定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是采用说教讲道理的方式,就会使教育流于形式。

(二)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加上自身无法很好地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成长,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因家庭、工作、生活等原因经常陷入烦恼、愤怒和急躁等负面情绪中,处于这种工作状态很难有效教育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方法将无法让知识和精神深入学生的心里,导致人性化教育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很难得到体现。

二、高校教师心理状况不佳的因素

當今社会,教师是心理压力巨大的职业之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能够有效发挥教育的良性作用,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声誉。在对我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有以下原因导致教师的心理状况不佳。

(一)教育管理工作繁杂。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身兼数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入学教育及管理、宿舍管理、班风和学风建设、社团管理、招生就业等工作。工作范围之广、工作压力之大导致部分教师感到疲劳麻木甚至心生厌烦,对本职工作失去热情,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

(二)人际关系不良。

心理学上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与人”为主的工作系统。在这个系统运行的环境中,处处都充斥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人际互动:如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互动等。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研究表明,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引起。人际关系不良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如低落、焦虑、寂寞、无助等。这些将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将导致心理失常,阻碍事业的发展。

(三)不良的应对行为方式。

当教师面临家庭、经济和工作的重重压力时,有的教师能够通过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各方面的平衡;有些教师选择了负面的应对方式,如过于追求完美、退缩回避、自我克制和苛求自己,等等;有些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表现出焦虑、压抑、抑郁、不安和恐惧等情绪,不少教师出现了身体躯体化的症状,例如头疼、胃痛、颈椎疼等,相当大的病痛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由于自己不够重视情绪和心理问题而演变成身体问题。另外,一些教师性格内向,自我评价低,自尊心强,在面对问题时采取回避等不够智慧的方式,导致对自我的满意度不高。如果教师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便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

三、改善教师心理状态的途径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其中一项是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真正为学生解除思想和心灵的疑惑,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校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从根源上说,人的心理问题是需求未满足的问题。了解教师的需求,给予合理的满足,心理问题就会很好地化解。对教师来说,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需求最强烈,尤其是受到学校领导层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学校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校园文化中建立以人为本、和谐、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减压。有研究表明,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是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注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如果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理解和体谅,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学校领导和教师加强直接沟通可以让教师体会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学校领导层应该加强对教师人性化的关怀,倾听教师的心声,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工作和生活提供各种周到细致的服务。另外,可以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获得自我的提升和成就感,提高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感觉到自己工作的崇高和应担负的责任。

(二)教师的自我身心成长。

1.调节情绪,悦纳自己。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情绪健康对于教师尤为重要。教师学会管理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显得非常重要。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管理需要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体察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情绪?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不应该表露自己的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我们不能随意地发泄情绪,不满就指责批评,要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揣摩,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成长,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此外,我们要学习适宜的方式释放情绪。学会悦纳自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尤其如此,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客观、全面、愉快地接受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和途径,才能避免很多教师可能的通病,即过于追求完美,好胜心和竞争心强,心态会更加平和。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教师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和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研究表明,在这些关系中,让教师感到身心疲乏的社会生活类因素中排第一位的就是人际关系复杂带来的压力。只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乐于与人共事相处,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人际关系与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和反思,因为人际交往是相互的,我们应该学习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能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当我们能够与工作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时,会感到身心愉悦,心理健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当学生喜欢或尊敬一位老师时,会更加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学生有收获,内心获得了成长,教师的内心会感到由衷的满足和快乐。

3.学习释放压力,平衡工作和生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学习释放压力,找到让自己舒适工作和生活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有可能,人们就应该尽量接受压力或者改变压力的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可以让你感觉良好,心情愉悦。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与家人与朋友聊天聚会也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教师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如旅行、散步、看電影、听音乐等,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平衡工作中的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习惯,使人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合理安排饮食,荤素搭配;还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查颖.试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9.

[2]张旭.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知识经济,2011(14).

[3]程淑英,尹延梅.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诸方面影响的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9),11(5).

[4]郝雁,孙朝阳,房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伦理学对策[J].中国中医伦理学,2010(10),23(5).

作者:刘清林

教师心理关怀伦理学论文 篇3:

教育歧视的弊端、成因及消除对策

摘 要 实现教育公正已成为各国广泛认同的教育治理的基本原则。而作为教育公正的相对概念,教育歧视以一种非外显的制度化行为隐藏于学校教育之中,对学生自我身份认同、人格塑造和个性发展都产生消极的制约作用。等级竞争的教育文化、功利性的教育制度加之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消除教育歧视现象不僅需要我们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准绳与最终归宿,更需要挣脱被竞争文化束缚的教育,同时重视加强教师道德和教育素养。

关键词 教育歧视 教育公正 教育伦理

实现教育公正是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成立70周年之际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强调教育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公正、平等,使人们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反对暴力、不宽容、歧视和排斥[1]。然而教育公正的理念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践。作为教育公正相对立的概念——教育歧视,并非是一种外显的制度化的行为,而是以一种未编码、非格式化的形式存在,甚至与某些善良的主观愿望揉合起来,蛰伏于教育教学管理之中[2]。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不被人们留意的教育现象,如“绿领巾”“按分排坐”正是教育歧视的表现,对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和教育目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

一、教育歧视存在的弊端探析

教育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将人培养成有能力、健康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因历史与现实因素形成并隐藏在学校环境中的教育歧视,有悖教育伦理价值和公正原则,对学生自我身份的认同、人格塑造以及个性发展都产生消极的制约作用。

1.学生自我身份认同面临危机

学生的自我认同就是学生对“我是谁”的回答和体验。具有稳定、合理自我认同的学生必然是自主性、独特性、反思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存在[3]。学生是一个尚在不断发展的人,其自我身份的建构处在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过程中,是主动和被动不断交互的环境下的产物,主要是基于学校生活情境并发生在学校场域之中的。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使他们自主、独立的同时又完整地存在着,促进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学生的学业成败体验、班级地位威望以及教师态度评价都会对学生自我身份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当一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的是学业成功的喜悦、教师和同学的欣赏与友好,那么他会对学校的制度和文化感到满意,在学校中获得归属感和优越感。相反,教师根据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无形之中便会产生自卑感和羞辱感,学生自我身份认同面临危机,不知该如何独特、完整地存在着。

2.扭曲和践踏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育人的真谛便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学生人格的发展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人格的发展是在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学生而言,产生相互作用的周边环境主要是学校,而在学校的情感体验又是其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

马斯洛说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可能地帮助人实现自我。如果教育以标准化和均质化为培养原则,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那些丧失了独特性的共同体而不是自我。学校将学生等级划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班级里享受着无上的荣耀,而成绩差的学生被老师安排在教室的边缘角落,他们在课堂上沉默寡言、低头不语,内心的恐惧使他们不断躲避教师的目光。久而久之使这些学生异化为自卑消极、个性畏缩的“学校傀儡”。

3.学生个性发展的诉求流于表面化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儿童,每一个儿童又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心理学家加德纳从多元智能的角度肯定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与平等。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一个人的特点的[4]。教育要求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求同主义与社群主义思想意识的驱动使公正与正义的体验被个体超我的因素压抑在各自的意识深处,进而为不公正的教育歧视存在提供了合理性的观念基础[5]。学校教育仅用知识来培养和衡量人,学生只能成为装满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学校道德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学生视野理想狭窄,创新精神不足,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逐渐被磨灭。教育者不能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以唯一而又机械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试图塑造出整齐划一的个体,其结果只能是荒诞的。

二、教育歧视形成的原因剖析

教育歧视作为一个隐蔽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诸多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等级竞争的教育文化是教育歧视产生的思想前提,功利性的教育制度为教育歧视提供了现实的生长土地,加之教师职业道德缺失这一重要诱因使得教育歧视现象广泛存在于教育教学之中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等级观念与竞争文化的根深蒂固

文化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我国自先秦起教育中便存在等级竞争观念。直至今天等级尊卑与竞争的观念依旧以一双“无形的手”控制和支配着学校教育的每一片土地。

在通常的意识理解中,我们会把竞争理解为激发动机的一种行为,而竞争的现代含义已经是“将他人排斥在外”:“在本体论上,竞争等同于否定他者的存在,表达杀死他者的意愿”[6]。这样的文化与价值必然会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与层次,而在竞争中失败的一方就会遭到教师和同学的歧视,教师“无条件”的爱也会因为其所处等级的不同存在天壤之别。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优胜劣汰”的局面,而不是试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2.功利教育主导下的“唯分论”

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之久。可是应试教育的“唯分论”和“一切向成绩看”的评价机制依旧严重束缚着学生的发展。这种功利化的教育已经扭曲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内心价值诉求。

“在学校教育的视界中,知识被看成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学生是用知识一片一片搭建起来的,充塞于学生心灵的惟一就是知识。”[7]学生的价值根据他们拥有知识的多少来判断,而道德品质常常是学习的副产品,被学习成绩所替代。学校应该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展示和探寻人生方向的地方。然而,应试教育的标准化和素质教育的多元观念的鸿沟越来越大,因材施教的理念只能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功利主义下的教育培养的是精英与知识分子,而不是追求理智与和谐、善待自然与他人并懂得关心的完整个体。

3.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使命感的缺失与不足

古语云: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教师的职业责任与使命感作为一种情感因素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职业道德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热情和敬业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发现,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宠优歧差”的现象屡见不鲜。据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地区教师职业道德的调查表明,在对待学生态度上,10.25%的教师冷落、歧视差生,即便不歧视成绩较差的学生,但不给予特别帮助的教师占49.81%;有24.26%的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8]。教师依据学生的成绩,采取差别对待的方式,无疑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成为学校生活的边缘人物。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责任使命要求每一位灵魂塑造者具备平等的教学意识和人文关怀。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根本原因在于其“教育性”。失去了“教育性”,培养人的活动便近似于工厂加工零部件,追求的是标准和统一,这样的教育便走向了异化。

三、教育歧视消除的相关对策

教育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关系到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消除教育歧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措施。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准绳与最终归宿,营造自由平等的学校教育文化,同时加强教师道德和教育素养。

1.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准绳与最终归宿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论什么阶段、什么领域、什么层面的教育改革,若无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最终目的,便不能称之为“好的”教育改革,便不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9]。以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准绳,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兼容并包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差异是消除教育歧视的必然途径。

以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是基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为目的,更加侧重于学生个体内在的成长,指向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道德、能力、审美、情感等。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培养学生学术竞争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学生本身,不能忽略他们的目标、焦虑以及与其他人的各种联系[10]。今天的学校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评价的方式结构越自然灵活,学生的发展越具有生机和活力。需要说明的是,以发展作为准绳并不是忽视人类的知识经验,不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教育”,而是强调两者的相互共建、相互提升的过程。

2.營造自由平等的学校教育文化

教育是诞生于闲适自由的生活中。从柏拉图创办的学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生存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在闲暇时光去思考、去辩论。从起源上看,教育与你争我夺、决出输赢的竞争是基本不搭界的[6]。然而如今的教育却处在竞争的阴霾之下,到处弥漫着竞争的气息,这无形之中会给学生营造一种“非你即我”的竞争环境。营造自由平等的学校文化将会是消解教育歧视的一剂良药,学生可以在学校得到自己的发展,从而避免成为学校竞争的附属品。

多元的文化选择,可以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给予学生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如果一个学校的文化是消极的等级竞争,学生学习的热情会降低,人才培养的规格也会受到影响。自由平等的校园文化建设既需要从小处入手,又要高屋建瓴。从管理层面,学校可以自身完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标。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讲座,从课程和教学、教师教育和学生活动入手。在学校墙壁上悬挂相关名人标语、办学理念、学生作品来取代成绩光荣榜、考试倒计时。从精神层面入手,学校需要普及教育平等自由观念,培育教师及学生的平等意识,营造自由平等的舆论空间。教师在心理上理解、肯定、接纳学校文化,课堂教学面向所有学生,以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结构重建。

3.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与教育素养

教育系统外部的公平主要体现在法律和制度上,为教育公正提供强有力的外在保障。消除教育歧视单单依靠教育外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程序组合”,更需要教师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依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发挥作用。

消除教育歧视,成就所有学生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深切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要加强师德师风评比活动,建立监督机制,通过自评、互评和学生评,选出优秀教师模范并给予相应奖赏。定期开展教师道德、责任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关怀平等的校园文化。就教师个人而言,可以通过阅读、讲座、沙龙、校本培训和行动研究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以责任、情感和爱支撑起自己的道德素养。教师进行人格修养的核心是形成教育活动中所必须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既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基础,也是教师克服苦难,同不同职业道德进行斗争的动力[11]。同时,教师要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备;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歧视。

总之,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师生灵魂之间的对话。教师要立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促进生命的自然展开。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 袁强.学校场域中的隐性教育歧视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 周杰,周洋.论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与教育的应然姿态[J].教育学术月刊,2010(8).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 贾婀娜.教育歧视现象的审视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6(8).

[6] 高德胜.竞争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扩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1).

[7]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8] 郭黎岩.教师心理素质专题[M].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9] 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1).

[10]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1] 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王奥轩(1993-),女,河南焦作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何善亮(1963-),男,安徽明光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王奥轩 何善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制造业采购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民商法体系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