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基础论文

2022-05-0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智能建筑基础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已经逐步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因此我们必须对智能建筑应用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以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为切入点,系统的阐述了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智能建筑基础论文 篇1: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它在整个智能建筑系统中起纽带作用,通过它将智能建筑其它子系统有机的连接起来;同样地,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也是智能建筑专业中的主干课程。本文结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体系的原则,给出了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提供了已采用的教学方法,对推进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能建筑 综合布线 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原则 教学方法

1、引言

智能建筑作为一个集成系统,又包括:建筑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以及综合布线系统(PDS),其中,综合布线系统起纽带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该系统,才使得其他系统与建筑一起集成为智能建筑系统;也可以说是智能建筑中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是智能建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由于智能建筑行业本身在国内仍处于不断发展中,作为向该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智能建筑教育则还处于起步阶段,至少是还不成熟;因此,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在国内来说,基本上还没有一定的模式,虽然不少院校的相关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但仅此而已,对该课程的诸多环节均缺乏比较一致的、较为科学的设置。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不断完善。对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而言,首先就是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这是当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首要任务。

2、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根据智能建筑专业的特点,构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学生主体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在学生的知识获取过程中,他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采用先进的教学内容、方法,变控制为协调,变指责为激励,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研究、观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上升为理论。这样才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再发现的欲望。所以有必要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满足真正意义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2 系统性原则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本身具有完整的体系,其内容涉及面很广;而当今教学改革中,对课程课时量设置的总趋势是减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注重纵向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要有梯度,从简单到复杂,逐步积累和深化,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此,我们开设了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施工与检测两方面的内容,以便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知识。

2.3 综合性原则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学科,同时还涉及建筑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的综合性。例如,我们在教学体系设计中安排了电缆传输系统、光缆传输系统、电气保护技术等基础知识,系统设计方面安排了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设计;同时,考虑到实际工程需要,还开设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图纸设计。所有这些都充分考虑了课程体系的综合性。

2.4 实用性原则

智能建筑专业的学生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维护,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必须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考虑实用性原则。例如,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中,在讲解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材料及产品时,应该着重讲如何选择常用工程材料及产品,而简单介绍这些材料及产品的工作原理;因为这里着重的是产品的正确使用与维护,而不是研发。

2.5 互动性原则

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就会形成上课满堂灌、下课就再见的局面,学生有问题也没有机会向老师请教,这样不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因此,在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随时(课前、课中及课后)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答疑、解惑,这样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进行及时讲解,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3、课程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原则,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体系分解为两门课程: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2学时)和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施工与检测(32学时);课中教学形式主要有理论课和实验课。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以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为研究对象,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掌握各子系统的规划设计,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皆不可替代;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面广且实践性强。因此,在两门课程中都安排了实践教学,分别是1周的课程设计和16学时的实验;此外,还有课程参观实习等多形式实践教学环节。

4、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充分研究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4.1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设备密切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出现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技术,有效地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弥补了教材内容的单调、抽象等缺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

课前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精心组织课程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提纲掣领,注意处理好教学难点与重点,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表示,或将较为复杂的概念、标准、布线产品、工程施工和测试通过视频动画来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课后则通过教学网站和教学群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4.2 采用现场教学方式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线缆路由及连接方式等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可采用课程参观实习的方式,进行现场教学讲解,使学生能现场感知综合布线的各个子系统,清楚的理解各子系统的实际运作,全面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而现场教学组织形式多样,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现场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分散参观实习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理解、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4.3 采用示范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示范的过程;教师的言行、教学态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都具有示范性,都能深刻地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如讲解线缆、连接头、信息模块、配线架等设备的连接和安装技术时,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方式。再如讲解已安装系统的连接性能测试时,也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方式。通过示范教学,并结合现代教学技术,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和视频文件,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所授知识。

4.4 采用案例教学方式

由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穿插大量的案例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可以系统的讲解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案例,让学生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有一个具体的、全局的了解和掌握;此外,还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讲解顺序。比如:可以先对高校自己的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案例分析,这个系统一般相对简单并容易理解;然后,可以对一些大型的、复杂的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结构的设计,布线路由的设计,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编制综合布线材料清单,根据材料清单,给出工程预算。通过这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

4.5 改进教学考核方式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实践性,教学考核亦不例外。不管是作业、课程设计还是最后的考试,都可以考虑尽量从工程实践中来寻找素材;比如:课程设计可以采用已有完善的工程设计方案的系统作为题目,但设计方案先不给学生,以便于课程设计完成后,对照分析;同样地,课程考试也可以采用工程现场考核的方式。总之,无时无处不体现其实践性。4.6 随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更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首先应该选取最新的教材;其次要跟踪仪器、设备、材料及其技术的最新动态。如果现有教材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则可以采用自编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为此,我们自编了两门课程的讲义以及实验教材,并应用到实际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结束语

自从我校从2002级开始招收智能建筑专业的学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教学改革和实践,对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进,对各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多次改进;尤其是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的改革,现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结构,经过多届学生的尝试与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正如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各子系统的纽带一样,通过对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课程体系的构建改革,同样也能带动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的改革,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山. 智能建筑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J].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1999, 13(4).

[2]何志议. 智能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综述[J]. 电气应用, 2003(12).

[3]阳莉.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1999, 11(4).

[4]邝德华.综合布线技术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曹建文(1974-),男,四川乐山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004)

魏新莉(1973-),女,新疆塔城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XJK06QXJ01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515B)

作者:曹建文 魏新莉

智能建筑基础论文 篇2: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情况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已经逐步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因此我们必须对智能建筑应用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以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为切入点,系统的阐述了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施工规范

总的来说,建筑就像是一个人,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就是人的各个肌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神经系统。然而若想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的功能,提高智能建筑的智商,使智能建筑得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需要相关科研工作者加大智能建筑的研发力度,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想象力,使智能建筑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建筑主题。

1智能建筑组成部分

1.1楼宇自动化系统

1.2消防及自动报警系统: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全面的检测火灾煤气以及其他有毒气体,并在此基础上做到自动报警,启动消防设备。

1.3安防监控自动化系统:其利用各种先进的手段来防止偷盗和各种暴力的发生,这些手段,包括自动报警、自动识别、自动控制自动记录以及自动监视,等等。

1.4办公自动化系统: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免去人们的亲自动手,减少手工劳动,人们利用先进的办公设备对信息进行处理,常见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生成、传输、接受和保存等等。

1.5通信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建筑内部充分利用通讯手段以数字专用交换机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与多种系统进行有机结合,比如网络系统、电视会议系统,等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同性自动化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实时沟通与交流,方便住宅居住。

2智能建筑发展的现状

2.1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水平偏低、工程质量不高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的阻碍了智能建筑的发展进程,导致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工程延期、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投资浪费等现象。

笔者认为,在上述情况下,智能建筑的建筑工作者应当全面、谨慎的制定相应计划,多工种共同努力实现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建筑单位、监理管理等单位深入了解产品、设计方法等相关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当有效利用智能建筑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既要提高各系统的先进性,又要提高各系统的适应性。

2.2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

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智能建筑的设计标准、施工标准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国家制定的相应施工标准都是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而智能建筑具有其自身的独有的特性,因此必须制定统一的设计标准,对智能建筑进行管理。

2.3缺乏创新能力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智能建筑所选用的设备都来自于国外,虽然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智能建筑水平,但也给我们买下了很多隐患,因此,相关行业应当进一步加强智能建筑的研究工作,开发与生产智能建筑的相应原件、执行元器件等等。

3智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3.1更方便更快捷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建筑将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为了进一步促进居住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情趣,智能建筑必须向更加快捷、更舒适的方向发展。

3.2建筑环境趋于多样化

与传统建筑不同,智能建筑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建筑仅仅依靠建设单位需求而建造的模式,使得建筑环境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3可塑性更强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建筑只有不断适应科技进步,不断增加其使用功能,才能够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4 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建筑的诞生以及发展给我国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对智能建筑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大智能建筑的研发力度,充分发挥智能建筑在家居领域的优势,实现智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阶段性分析,王娜; 王俭; 李养锐; 段晨东,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2-30 .

[2]高层智能建筑结构选型与综合评价,杜园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03-01.

[3]智能建筑中的系统及其集成研究,吴跃东,西北工业大学2005-03-01. [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罗奋生,合肥工业大学,2003-06-01.

作者:谭德利

智能建筑基础论文 篇3:

智能建筑负荷特性浅析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建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智能建筑负荷特性及其成因,并详细阐述了其负荷特性对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为对其下一步的治理打下基础。

【关键词】智能建筑;负荷特性;电能质量

作者:郑倩 郭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草莓管理技术论文下一篇:工程建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