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

2024-05-13

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第1篇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已被引入许多学科,成为跨学科的范畴。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气质、性格、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往往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德育视野下的“人格”主要是指道德人格,它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总和,是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1]。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富有批判精神、完善和超越自我、坚韧不拔的性格等个体特征。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热情、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只有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有别于其他人格特质的,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格。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危机现状及成因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创新人格危机,具体表现在:

1.缺乏创新欲望和激情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观出现缺位,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下降,“高消费”、“不承担”、“不作为”是“80后”的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仅知识贫乏,心灵也“贫瘠”。他们在父辈们创造的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下,贪图吃喝玩乐,追求金钱至上,缺乏追求科学真理的欲望和热情,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渴望不劳而获。据调查,在“智慧与真理”、“权力与金钱”这两组未来可能的获得物中,如果可以自由选择,90%以上的学生选择后者,而进入社会的知识阶层几乎100%地选择后者。这样的人即便拥有再高的智商,获得再高的学位,在创新上也难有大作为。

2.缺乏独立自主性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主观上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要求取得与成人同等的权利,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自我,开始了解、接纳和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喜欢独自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但客观上,他们难以做到独立。因为,独立意识是建立在个体拥有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之上的,而这两点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进入大学之前,他们长期生活在家庭中,交际面窄,即使遇到问题和矛盾也往往是父母大包大揽,出面帮助解决,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和经验十分缺乏,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情感、判断力和抉择力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成熟性,难以独立客观地处理好各种事情。这些因素抑制了他们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缺乏大胆怀疑的质疑精神

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唯一标准答案和高升学率,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强调死记硬背,从而阻碍了

学生探究意识的建立和探究行为的养成,使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教师、迷信教材、迷信权威,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能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大胆质疑、追求新奇、独树一帜、逾越常规的意识和魄力有限,往往只能人云亦云。大部分学生普遍善于接受、总结,而不善于发现、求异、创新。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创造力较差的主要表现是:思维空间狭窄,循规蹈矩,缺乏变化;易接受现成的事物,对事物很少有疑问;局限于事物表面涵义的理解,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能举一反三;习惯于常规方法解题,奇特的方法很少想得出来等[3]。

华东师范大学对3445名大一本科生和2207名研究生做过心理测试,测试报告显示,40%的学生怀疑性低,遇事比较容易认同师长、权威的意见,反映出一种固化的思维和保守的心态,缺乏创新意识[4]。

4.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创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任何缺乏自觉性、坚韧性、勇敢性、自制力的人,都无法取得创新的成就。然而,有些大学生将“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的目标,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崇尚“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相互攀比,挥霍浪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越挫越坚的斗志以及面对困难富于挑战性的品质。因此,有的整日留连于花前月下,沉迷于游戏网吧,学业、功课则抛至脑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测试报告还显示,39.8%的学生敢为性高,30.8%的学生有恒性低,这表示学生遇事勇于尝试,但往往难以坚持到底,毅力和恒心不够[5]。

面对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对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鉴于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1.改变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有三大特征,这就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窠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授德育知识为根本,“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说你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没有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德育模式是一种以知识的接受和继承为主的“接受教育”,重视的是教育的继承性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创新功能。这使得学生厌恶学习,害怕走进课堂,想方设法缺课、逃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开拓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很难使学生养成具有独立见解、勇于创新的人格品质。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和转换这种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从“课堂中心”走向“实践活动”;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6]。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营造民主、平等、互助、友爱、宽容、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大学生才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创新潜能自由迸发,创新人格最终形成。

2.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主体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意识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创新欲望,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品质。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是一种要求去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是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从权威式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要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科研开发、学术探讨和研究;爱护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和欲望;激活学生重视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素质,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本目的,营造乐于讨论、敢于竞争的课堂内外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境况,形成勇于探索、勇于提问、勇于求异的人格品质。

3.重视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

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和创造性比知识更为重要。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德育教学除了课堂传授必要的德育知识之外,还应该创造条件,加强实践环节,比如,校内进行科学实验、科技创新、专业设计、学术辩论,创办学术刊物和组织学术讲座等等;还要打开校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农村、街道、企业、军营等进行社会调查,注意观察,从中发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养成他们的创新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创新人格。

4.设置创新环境和机制

高校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重要的外部力量,是塑造创新人格的保障因素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超越意识和勇于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的超越意识,形成自由、民主、平等、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恪守以往所教的内容,应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多启发、多提问学生,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考试内容上,教师要加大有关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试题的分量,少出死记硬背的试题;在成绩评定上,应以学生课堂内外的创新为第一标准和首要目标,只会死记硬背的人应成为落伍者;在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鼓励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进行不同观点的对话、交流,鼓励文理科交叉渗透,鼓励学生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探究和科学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引导开展各种创意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重奖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并把它与高校的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和奖学金评比结合起来;用人单位应优先录用那些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让那些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人难以立足。只有形成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才能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5.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

意志力和耐挫力是大学生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人性弱点及不良因素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它是认知、情感转化为行动的关节点,是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创新人格的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这种坚韧不拔意志力的支撑。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漫长的创新实践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创新者有异乎寻常的恒心和毅力,才能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战胜自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和社会舞台越来越复杂多变,外在的诱惑太多,他们往往很难把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容易被环境所同化,缺乏毅力和坚持精神。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对他们进行挫折感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勇于从挫折中站立;在实践活动中,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遭遇失败,从而提高他们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创新的习惯。

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第2篇

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化除了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外,在游戏中建立的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从中学到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人格智能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参与、分享,扮演各种角色,协商游戏情节的发展,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用动作、体语和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协调不同角色的地位等,这些都是人格智能中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的表现。因此,让幼儿参加游戏对其人格智能的发展十分有益。

2、让幼儿学习接受挫折

父母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说“不行”、“不可以”。当幼儿情绪激动时,可用“忽视、不理会”、“转移注意力”等策略让其平息怒气,之后再说明道理。另外,必须鼓励孩子做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当他失败时,要支持鼓励他或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体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变挫折为挑战,变失败为成功,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与内省智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3、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关心别人

人格智能更多地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存在及他人的存在的认识,它与情感、个性特征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发展孩子的人格智能,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情感的缺陷,让他从小懂得爱父母、爱同伴;学习关心别人、尊重别人,使他们在爱和关心的互动过程中健康成长。

我是通过经常的交流,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我担心我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不喜欢讲话,上课回答问题不主动,因此,生活中有意安排其多与外界接触,多讲话,多让她主动提问题。通过努力,现在我觉得孩子还是比较活泼、好动,但我又担心新的问题,怕上课不该讲话的时候,主动与邻居同学讲话。哎,教子真难!

首先,每天晚饭之后,基本上做到与孩子一道上街逛逛,在安全的前提下,她想干什么就让她干什么,并适时融入她的活动,通过其所作所为,观察她,了解她,对其正确的行为给予赞誉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其不正确的行为,给予爱心教育,规范其行为。其次,每逢双休日,只要天气允许,尽量带孩子去城区或城外看看,给孩子创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家庭等有限空间,开阔孩子的眼界,既增长了知识,又增进了相互感情。尊重孩子,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物,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你只有尊重她,她才会学会尊重你,尊重别人。这样她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多与孩子为伴,多与孩子一起学习。我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过分的要求。一是注重孩子在兴趣中学习,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孩子还小,经常强制性的学习会适得其反,有可能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恶,我觉得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兴趣学习,会学得比较快,而且也会有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学习环境。但孩子的兴趣波动较大,她可能此时想学写字,可能一会儿就要看动画片等,作为父母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要根据她的兴趣转移而转移,要不厌其烦。二是注重寓教于平时活动之中。在户外活动时,经常针对遇到的事或物,有意提出问题让其动脑筋回答。比如她参加幼儿园兴趣班认识了“小、红、黄、骨、狗、吃”等一些常用字,有一次我带她去图书城的厕所,她把墙上的“小心地滑”读成“小狗吃骨头”我就把“小狗吃骨头”几个字写出来,让她自己看出这几个字的不同,从中获得知识。至于小孩在生活中提出的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更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回答,有些可能对大人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点点滴滴的知识。

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第3篇

张煜栋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作为面向未来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学生干部除了掌握重要的管理理论及方法以外,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也是增强其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生干部;权力性影响力;角色;人格魅力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一要依靠职位赋予的权利性因素实施“硬化”管理;二要依靠其个人所具备的人格、禀性、知识、才能等非权利性因素实施“软化”管理。后者所依赖的是领导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等总和。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影响力,一种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与影响领导人际关系的其他因素相比,它具有非强制性、无形性、渗透性等特征。这种影响力虽然没有建立在领导者的权力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但由于它是对方在心理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领导者的崇敬、钦佩和信赖,因而这种影响力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和塑造起来,在领导者实践中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感觉到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新的时代里,社会发展不再只是需要仅仅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基础雄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全复合型人才。我们高校在强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人格魅力的养成。

(二)高校学生干部在养成人格魅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干部对人格魅力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高校无法对学生干部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进行统一的规定,同学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培养个人人格魅力,从而导致学生干部某些人格魅力的缺失。

2.高校学生干部了解学习人格魅力的养成的途径有限。调研显示,高校学生干部学习了解人格魅力的养成的途径主要是网络、书籍及一些老师的指导,高校普遍没有建立健全的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的体系。

(三)课题名称的确定及其意义

为了积极响应信息时代以及社会分丁越来越精细对管理团队的要求。及和平与发展时期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对新思路、新策略的呼唤,未来的管理团队——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就应该注重个人人格魅力的养成。作为这样一个主题的实践研究,对于系统总结和推广“高校学生干部养成个人人格魅力方法途径”的理论及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塑造

学生干部既是具有学生身份的特殊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又是具有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身份的特殊学生。这两种角色定位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学生身份不可改变。学生干部是兼职的,具有志愿性质和锻炼性质,承担辅助功能;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工作为职业.主要靠的是权力型影响力,发挥主要作用。

学生干部又不是一般的学生身份.他们是通过一定的民主选举程序产生的。要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在决策、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表达和创新等方面.他们要比普通同学具有更强的能力。有单独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选拔、培养、监督和考核制度。为了适应学生干部这一角色。学生干部应该加强自己的角色塑造:

(一)加强角色学习。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学习的时间与过程。角色学习就是指学生干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角色认知的水平,缩短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差距。

(二)提高角色适应能力。学生干部在正确领悟学生于部角色规范的基础上.在实际中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就是学生干部的角色适应。学生干部与其交往对象的角色互动,是学生干部角色适应的基本形式。在角色互动的过程当中,学生干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达成与交往对象的共识。学生干部还要根据交往对象的特点。在自身表现

出的多种角色中选择最适合对方的角色,以符合交往对象的要求。

(三)克服角色转移障碍。角色转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对象经常发生改变.应当根据情境的变化,相应地转变行为模式和工作方法: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位的变化,学生干部会不断遇到旧的角色的丢失和新的角色的获得,其行为也应当随之转变。克服角色转移障碍.学生干部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平衡各种社会期待。对于学生干部的角色,社会各界人士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面对不同的呼声,学生干部如何寻求最佳角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平衡各种不同的社会期待,明确合理的角色期待.要很好地把握各种期待的一致性、相对性和复杂性。

三、学生干部群体特征分析

新时期的新情况使学生干部队伍出现了新的间题。做好新形式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客观分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群体特征。

特征1: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干部价值取向多元化。从担任学生干部的出发点来说,有的学生干部以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为目的,不想荒废大学生活,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学生干部希望通过岗位的锻炼,培养自身的能力。为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竞争而打基础;有的学生干部以发挥专长,满足表现欲望为出发点,渴望在高校中充分表现自身才能;也有的学生干部是看到能够获得各种利益。如获得荣誉、人党、在就业时有更多的机会等。必须重视不同动机的学生表现,及时纠正他们个人本位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

特征2: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考验着学生干部的能力。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要在学习和工作两方面平衡发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干部的重要指标,成绩不好会影响学生干部的威信和号召力,也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前途。可繁重的社会工作使得学生干部又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学习中去,两方面难以取得平衡。据调查,如何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已经成为学生干部普遍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必须时刻提醒并帮助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使两个方面协调平衡发展。

特征3:角色的转移对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干部既要代表学生的权益,为同学服务,又要对学校负责,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必须正确处理

与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既要尊重领导、老师,完成他们所交给的任务,又要注意及时反映同学的正当合理建议,维护同学们的利益,做到上情下转,下情上达。但这方面往往不易兼顾。

特征4:做好各个层面的沟通是建立学生干部威信的基础。由于有工作中的相互交流、协作、激励和情感沟通。学生干部之间往往能够形成良好的友谊和社交关系,但学生干部小群体生活在学生大群体当中,部分学生干部的社会交往往往局限在本学生组织内部,而疏于与普通同学甚至本班同学的交流,无形之中把自己与普通同学对立起来,客观上在同学心目中形成了“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印象。必须引导学生干部自觉参加班级、学院的活动,使其具有坚定的群众基础。

特征5:提升学生组织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因为学生干部主要靠非权力型影响力开展工作,在教育、管理和领导过程中承担辅助功能,所以学生干部的“权力”较小。甚至有些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仅存在于学生组织内部,而学生干部在学校工作中,特别是学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地位较低形成了反差。必须重视学生组织建设,帮助学生组织提高影响力和公信力,才能让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

特征6:学生组织凝聚力决定学生干部的执行力。高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内部矛盾少,成员之问的协作、配合程度高,成员对集体的忠诚度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一般情况是学生组织规模较大时内部产生小集团的可能性相应也增大,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组织健康发展。

四、学生干部领导魅力的培养

学生干部由于其职位所赋予的权利性管理因素在其实际管理过程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对其管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非权利性管理因素。由此看来作为一群特殊的管理群体,培养卓越的人格魅力至为关键。学生干部的领导魅力如何培养?笔者试从以下四个不同的角度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魅力:

(一)以德立魅

“德”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行、作风,特别是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实践证明,能否得到同学的拥戴,大家首先衡量其“德”行,它是建立领导魅力的基础。我们所讲的德,首先是政治思想品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这是最基本的“德”。其次是思想工作作风,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再次,讲究诚信。作为领导者,不食言、不说空话和大话。另一方面,领导者对团队成员和被领导者给予充分的信任,就会使整个群体保持和谐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产生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充分信任被领导者,使他们深藏的智慧得以超常发挥,潜在的能力变为现实。

(二)以“才”增魅

未来的领导者是高品味的文化人,对于现代领导、特别是对于全球化时代的领导而言,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文化人,具有优良的文化素质,能够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引领着文化的潮流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发展。作为学生干部就是要立足眼前,着眼未来,建立一个既掌握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并纵深拓展其深度,又熟悉与科学的领导活动相关的门类,即横向延伸其广度,并谨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博与专的关系。只有知识结构合理了,领导者的学识才有较大提高。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改革的规模、范围、深度和难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各方面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再现,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和困难,这要求领导者有开拓进取、知难而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干部应该懂得创新是一项很重要的领导艺术。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时因地因人采取一些超乎寻常的、不因循旧例的行为,才能使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从而增强其领导魅力,并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三)以“情”升魅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80%的因素来自情感方面,只有20%的因索来自智力方面的影响.领导魅力的树立就更离不开情感的力量。现代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人期望得到别人,尤其是领导的理解、尊重和信任。领导实践活动也表明,凡是谦虚谨慎,联系群众、作风民主、待人热情、和蔼可亲的领导者,一般都有较高的入格魅力。相反,如果缺乏入情味,对周围的入冷冷冰冰,以“干部”自居,好摆架子,爱耍威风的领导者,则很难得到同学的信任和爱戴,日久天长势必脱离群众,定向自我孤立。因此,领导者要具有人情味,这是一种品质、涵养,一种境界。

(四)以“外”壮魅

领导者的仪表包括服饰、举止和精神面貌等几个方面。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注重仪表魅力、懂得展示自己良好形象、赢得同学信任和支持的领导者。领导者

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服饰得体、举止文雅、精神饱满,能激发大家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产生对领导的敬爱、信任、亲近的心理倾向,有助于工作的组织进行,促进同学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工作。人的外部形象同时也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个人修养不好,内心世界一片肮脏,是难以装扮成谦谦君子的。因此,学生干部一定要认清良好的仪表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自我修炼,培养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举止,焕发饱满的精神风貌。通过能动的自我调节和互补,来建立稳定的、与个人气质和工作相适应的良好仪表,以此赢得同学的真正信任和支持,增强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形成一种团体的力量,为带领同学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基础。这既是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客观反映,又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然要求。

五、课题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构建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体系是必要的。

人生没有目标犹如船只没有导向,终将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干部对人格魅力养成方面的知识渐渐有了提高。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在大力倡导督建和谐校园,而构建和谐校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体系,逐步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魅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推进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策略迫在眉睫。

高校学生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昌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同样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不足以撼动高校校园的,但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共同营造和谐气氛,那么构建和谐校同的愿望将很快实现。更为关注的是,有部分高校学生对学生干部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并不十分满意,这将严重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凤琴.论领导魅力及其培植[J].高区管理.

[2]李爱芳,领导魅力浅析[J].南方论刊,2006,(11).

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第4篇

一、人格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及其成因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这里,我们把人格作为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是个体的人所应具有的几种基本要素。个性的发展是人格发展的体现。然而现实社会中仍存在着个性扭曲的状况:一方面是个性的压抑状态;另一方面是个性的放纵现象。这两个特征实际是个性不平衡状态在不同或同一个体人格内部的两种极端表现,并且导致人格的分裂、紧张和不协调:情感上的极端封闭、淡漠或放纵;智能与道德的分离;创新意识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个人主义的滋生与泛滥;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

(一)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的大一统思想对人的控制和影响是很严重的。在强权之下,人们往往“安于现状”“自我压抑”“与集体保持一致”,进而形成中庸之道、知足常乐、无为、依赖、求稳、从众等心理趋向。在个性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个人内在丰富潜

能不可能充分释放。

(二)在当前开放的社会中,一些人由在原来封闭的、压抑的环境中对自由的渴望转向对自由选择思想的盲目接受,促动了个体的自我膨胀,形成以我为核心、一切为了我、我就是一切的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而这种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人的一盘散沙式的

个人主义的结合,则导致人格分裂现象的发生。

(三)人的需要结构包括物质需要、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三种。它们的平衡发展是人格完善的保证。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质的匮乏,人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的急剧膨胀,且又存在着对秩序的需求与秩序的不健全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功能不稳定,以致于出现不正当竞争和对利益的不正当追求。另外,西方人学由传统的理性主义走向现代人本主义,对感情、自然性的极端强调导致一些人感性欲望压倒理性精神、自然本能压倒社会责任现象的产生。目前社会对多样性、变化性、不可重复性的强调也促动了中国人思想行为从单一僵化到多样化的巨大转变。但其负面影响是,许多人不再相信有什么统一的价值标准、伦理原则,不再追求统一的思想和永恒的目标。这几种因素共同造成一些人只

关注物质生活享受,一味追求金钱和感官刺激,从而形成“物化人格”。

(四)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带来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危机”。高度的工业化使多数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的自我意识及精神意义成为冗余。伴

随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的是人性异化的日益加剧。可见,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培养人的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二、健全人格的内涵与培养

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人格发展不平衡现象给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同时也使人认识到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的必要性。人格内部各个因素内在的、和谐的统一构成一个完善的人格。它包括体质、智力、情意(情感意志)及道德四个要素。人的发展实质上是构成

健全人格内部诸要素充分而和谐发展的整合过程。

体质即身体素质。这是人的生命和人格的物质载体。个体人格在体质方面的完善表现于人对健康体魄和运动技能的不断追求、发展过程。同时,健康的体质也有益于其它人格品质的增强。我国中小学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体育。在升学指挥棒的诱导下,本来就少的体育课被作为“副课”而敷衍过去。从更广的范围来看,我国现阶段城镇体育运动场所在数量、面积上与国外相比皆偏少,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农村的情况更严重。民族体质是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体现,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以健康的体质为依托。发展体育运动不只是对少数运动员的培育,而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体质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健康保健和运动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的训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校教育对此担负着基础性的责任。

这是当代教育对个体体质发展的真正要求。

智力即认知能力。它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六种基本因素组成的整体综合能力,它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其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创造力则来源于人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对事物的换位思维、求异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B.S.布鲁姆在他的《认知领域分类学》中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并把从理解到评价的五个层次归为一类,称为理智的能力和技能。他认为,理智和智能是借助知识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知识也只有上升到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时才有意义。知识的简单组合并不需要较高智力,而重新建构知识,则需要高度的智力。这种智力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是智力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的结果,也是智力发展的最高表现。因此,发展人的

思维能力,培养智力是人格完善和成功的基本保证。

另外,当前社会对人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和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本质上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创新意识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以求改变自己和改变环境的心理取向。它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方面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个性的发展问题;个性发展是人性解放的过程。“个性的多元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可以说,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创新的前提。二是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问题。它们是认知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从学生的“学会学习”到“学会创造”贯穿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而“知识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则过分强调基础性学力,注重知

识积累和记忆考核。因此,从“记忆模仿”走向“思考创造”仍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和艰巨任务。

情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情意指情感和意志,它是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情意指情绪,属心理意向活动范畴,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素。通过对各种成功者的长期研究,人们发现智力并不是决定人成功的惟一因素:情感和意志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葛尔曼出版《情感智商》一书,提出情商(EQ)的重要性绝不逊于智商(IQ),人的情感智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了解自我的情绪状态;恰当地管理自身情绪;善于进行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之后,一部分心理学者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指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境的心理能力。其核心是意志力。笔者认为,情感和意志是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要素。尽管将情感和意志作为“商数”的提法欠妥,但情商的提出者强调情感的丰富与和谐发展,逆境商数的提出者则强调意志力的作用,两者作为非智力因素却为人格的完善所必备。一个人格高度完善的人应具备健康的情感。它一方面表现在具有丰富的情感并能稳定地展示:情感体验保持开放的姿态,有生活的激情和热爱,对美的追求、对丑的憎恶、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激励精神,等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所追求目标的执著力和身处逆境时的意志力:具有情感自我控制力和更大的内部适应性、选择和改变能力,善于克制;把生活看成是愉快的探险,尽管也遇到常人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望,但仍能感受到激动、希望、爱和同情,从而很快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当代教育旨在发展学生人格内部的各种创造性潜能,而“个体创造潜能的释放需要对经验的开放,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对概念处延的灵活性,对评价的内源性;需要坚持某一认定方面的意志力。”因此,只有将智能培养与情意品质的培养统一

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

道德是保障社会顺利发展或社会秩序的润滑剂。道德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责任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

义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

当代社会对科技的功利性追求导致人格内部智能与道德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被“物化”了,落入商品拜物教的泥潭中,有识之士发出了“人不见了”的疾呼。这种“人品人格的失落”现象实质上是由于现代社会教育把人作为生产工具,而未把“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而造成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人向善,也能助纣为虐。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批评传统的科技教育是忘记了“教育的另一半”。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忽视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些领域道德失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这为

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当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即智能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陶冶的统一,科学真理与价值选择教育的统一,使我国教育走向和谐的、平衡的与全面发展的道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

当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创造性的智慧的结合。教师在强调科技意识的同时,还应进行美德教育。美国教育家贺拉·曼在谈到此问题时指出,公立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养成理智与良心。美

德教育应当先于知识教育,尽管不应当无视知识,但不伴有美德的知识是危险的。我国现在更加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然而传统教学中只是把它作为道德理论说教的德意课却并不成功。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德育课应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把德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学实践的动感过程之中;二是教育过程(包括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公开化;三是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结合的、开放的道德

教育体系。学生道德意识不是被灌输的,而是在活动中、社会中养成的。

三、师生关系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这里只就教育内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方面加以探讨。师生关系问题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智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在几千年来儒学教育思想笼罩下的古代教育以及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学校教育中,知识一直是由老师传授

给学生的,因而形成了严格的、权威的师生关系。

中国文化历史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正是这种关系的典型再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学生个性的自由,而只是在培养

顺从、保守、封闭意识。

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的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更多地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之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开放的、充满人情体验的师生关系的最大作用是能够对学生主体人格充分尊重和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个体人格发展的自由度,而这正是个体创新意识萌芽、养成以及创造性潜能释放所需要的温床和动力,也为他们情感意志、道德思想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建立平等的、充满人性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至

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发展人的健全人格,一方面基于个体身心各方面的广度而言,另一方面是基于个体人性的深度而言,它是指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充分和谐的发展,并非意味着所有品格一样的均质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不是学校教育的独属阶段,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终生的过程。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个性培养与责任

感培养的统一,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的人。

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第5篇

张煜栋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作为面向未来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学生干部除了掌握重要的管理理论及方法以外,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也是增强其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生干部;权力性影响力;角色;人格魅力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一要依靠职位赋予的权利性因素实施“硬化”管理;二要依靠其个人所具备的人格、禀性、知识、才能等非权利性因素实施“软化”管理。后者所依赖的是领导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等总和。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影响力,一种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与影响领导人际关系的其他因素相比,它具有非强制性、无形性、渗透性等特征。这种影响力虽然没有建立在领导者的权力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但由于它是对方在心理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领导者的崇敬、钦佩和信赖,因而这种影响力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和塑造起来,在领导者实践中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感觉到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新的时代里,社会发展不再只是需要仅仅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基础雄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全复合型人才。我们高校在强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人格魅力的养成。

(二)高校学生干部在养成人格魅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干部对人格魅力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高校无法对学生干部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进行统一的规定,同学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培养个人人格魅力,从而导致学生干部某些人格魅力的缺失。

2.高校学生干部了解学习人格魅力的养成的途径有限。调研显示,高校学生干部学习了解人格魅力的养成的途径主要是网络、书籍及一些老师的指导,高校普遍没有建立健全的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的体系。

(三)课题名称的确定及其意义

为了积极响应信息时代以及社会分丁越来越精细对管理团队的要求。及和平与发展时期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对新思路、新策略的呼唤,未来的管理团队——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就应该注重个人人格魅力的养成。作为这样一个主题的实践研究,对于系统总结和推广“高校学生干部养成个人人格魅力方法途径”的理论及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塑造

学生干部既是具有学生身份的特殊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又是具有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身份的特殊学生。这两种角色定位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学生身份不可改变。学生干部是兼职的,具有志愿性质和锻炼性质,承担辅助功能;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工作为职业.主要靠的是权力型影响力,发挥主要作用。

学生干部又不是一般的学生身份.他们是通过一定的民主选举程序产生的。要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在决策、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表达和创新等方面.他们要比普通同学具有更强的能力。有单独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选拔、培养、监督和考核制度。为了适应学生干部这一角色。学生干部应该加强自己的角色塑造:

(一)加强角色学习。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学习的时间与过程。角色学习就是指学生干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角色认知的水平,缩短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差距。

(二)提高角色适应能力。学生干部在正确领悟学生于部角色规范的基础上.在实际中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就是学生干部的角色适应。学生干部与其交往对象的角色互动,是学生干部角色适应的基本形式。在角色互动的过程当中,学生干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达成与交往对象的共识。学生干部还要根据交往对象的特点。在自身表现

出的多种角色中选择最适合对方的角色,以符合交往对象的要求。

(三)克服角色转移障碍。角色转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对象经常发生改变.应当根据情境的变化,相应地转变行为模式和工作方法: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位的变化,学生干部会不断遇到旧的角色的丢失和新的角色的获得,其行为也应当随之转变。克服角色转移障碍.学生干部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平衡各种社会期待。对于学生干部的角色,社会各界人士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面对不同的呼声,学生干部如何寻求最佳角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平衡各种不同的社会期待,明确合理的角色期待.要很好地把握各种期待的一致性、相对性和复杂性。

三、学生干部群体特征分析

新时期的新情况使学生干部队伍出现了新的间题。做好新形式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客观分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群体特征。

特征1: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干部价值取向多元化。从担任学生干部的出发点来说,有的学生干部以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为目的,不想荒废大学生活,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学生干部希望通过岗位的锻炼,培养自身的能力。为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竞争而打基础;有的学生干部以发挥专长,满足表现欲望为出发点,渴望在高校中充分表现自身才能;也有的学生干部是看到能够获得各种利益。如获得荣誉、人党、在就业时有更多的机会等。必须重视不同动机的学生表现,及时纠正他们个人本位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

特征2: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考验着学生干部的能力。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要在学习和工作两方面平衡发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干部的重要指标,成绩不好会影响学生干部的威信和号召力,也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前途。可繁重的社会工作使得学生干部又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学习中去,两方面难以取得平衡。据调查,如何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已经成为学生干部普遍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必须时刻提醒并帮助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使两个方面协调平衡发展。

特征3:角色的转移对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干部既要代表学生的权益,为同学服务,又要对学校负责,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必须正确处理

与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既要尊重领导、老师,完成他们所交给的任务,又要注意及时反映同学的正当合理建议,维护同学们的利益,做到上情下转,下情上达。但这方面往往不易兼顾。

特征4:做好各个层面的沟通是建立学生干部威信的基础。由于有工作中的相互交流、协作、激励和情感沟通。学生干部之间往往能够形成良好的友谊和社交关系,但学生干部小群体生活在学生大群体当中,部分学生干部的社会交往往往局限在本学生组织内部,而疏于与普通同学甚至本班同学的交流,无形之中把自己与普通同学对立起来,客观上在同学心目中形成了“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印象。必须引导学生干部自觉参加班级、学院的活动,使其具有坚定的群众基础。

特征5:提升学生组织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因为学生干部主要靠非权力型影响力开展工作,在教育、管理和领导过程中承担辅助功能,所以学生干部的“权力”较小。甚至有些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仅存在于学生组织内部,而学生干部在学校工作中,特别是学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地位较低形成了反差。必须重视学生组织建设,帮助学生组织提高影响力和公信力,才能让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

特征6:学生组织凝聚力决定学生干部的执行力。高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内部矛盾少,成员之问的协作、配合程度高,成员对集体的忠诚度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一般情况是学生组织规模较大时内部产生小集团的可能性相应也增大,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组织健康发展。

四、学生干部领导魅力的培养

学生干部由于其职位所赋予的权利性管理因素在其实际管理过程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对其管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非权利性管理因素。由此看来作为一群特殊的管理群体,培养卓越的人格魅力至为关键。学生干部的领导魅力如何培养?笔者试从以下四个不同的角度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魅力:

(一)以德立魅

“德”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行、作风,特别是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实践证明,能否得到同学的拥戴,大家首先衡量其“德”行,它是建立领导魅力的基础。我们所讲的德,首先是政治思想品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这是最基本的“德”。其次是思想工作作风,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再次,讲究诚信。作为领导者,不食言、不说空话和大话。另一方面,领导者对团队成员和被领导者给予充分的信任,就会使整个群体保持和谐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产生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充分信任被领导者,使他们深藏的智慧得以超常发挥,潜在的能力变为现实。

(二)以“才”增魅

未来的领导者是高品味的文化人,对于现代领导、特别是对于全球化时代的领导而言,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文化人,具有优良的文化素质,能够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引领着文化的潮流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发展。作为学生干部就是要立足眼前,着眼未来,建立一个既掌握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并纵深拓展其深度,又熟悉与科学的领导活动相关的门类,即横向延伸其广度,并谨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博与专的关系。只有知识结构合理了,领导者的学识才有较大提高。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改革的规模、范围、深度和难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各方面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再现,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和困难,这要求领导者有开拓进取、知难而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干部应该懂得创新是一项很重要的领导艺术。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时因地因人采取一些超乎寻常的、不因循旧例的行为,才能使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从而增强其领导魅力,并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三)以“情”升魅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80%的因素来自情感方面,只有20%的因索来自智力方面的影响.领导魅力的树立就更离不开情感的力量。现代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人期望得到别人,尤其是领导的理解、尊重和信任。领导实践活动也表明,凡是谦虚谨慎,联系群众、作风民主、待人热情、和蔼可亲的领导者,一般都有较高的入格魅力。相反,如果缺乏入情味,对周围的入冷冷冰冰,以“干部”自居,好摆架子,爱耍威风的领导者,则很难得到同学的信任和爱戴,日久天长势必脱离群众,定向自我孤立。因此,领导者要具有人情味,这是一种品质、涵养,一种境界。

(四)以“外”壮魅

领导者的仪表包括服饰、举止和精神面貌等几个方面。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注重仪表魅力、懂得展示自己良好形象、赢得同学信任和支持的领导者。领导者

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服饰得体、举止文雅、精神饱满,能激发大家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产生对领导的敬爱、信任、亲近的心理倾向,有助于工作的组织进行,促进同学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工作。人的外部形象同时也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个人修养不好,内心世界一片肮脏,是难以装扮成谦谦君子的。因此,学生干部一定要认清良好的仪表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自我修炼,培养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举止,焕发饱满的精神风貌。通过能动的自我调节和互补,来建立稳定的、与个人气质和工作相适应的良好仪表,以此赢得同学的真正信任和支持,增强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形成一种团体的力量,为带领同学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基础。这既是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客观反映,又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然要求。

五、课题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构建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体系是必要的。

人生没有目标犹如船只没有导向,终将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干部对人格魅力养成方面的知识渐渐有了提高。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在大力倡导督建和谐校园,而构建和谐校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体系,逐步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魅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推进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策略迫在眉睫。

高校学生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昌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同样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不足以撼动高校校园的,但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共同营造和谐气氛,那么构建和谐校同的愿望将很快实现。更为关注的是,有部分高校学生对学生干部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并不十分满意,这将严重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凤琴.论领导魅力及其培植[J].高区管理.

[2]李爱芳,领导魅力浅析[J].南方论刊,2006,(11).

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第6篇

一、人格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及其成因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这里,我们把人格作为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是个体的人所应具有的几种基本要素。个性的发展是人格发展的体现。然而现实社会中仍存在着个性扭曲的状况:一方面是个性的压抑状态;另一方面是个性的放纵现象。这两个特征实际是个性不平衡状态在不同或同一个体人格内部的两种极端表现,并且导致人格的分裂、紧张和不协调:情感上的极端封闭、淡漠或放纵;智能与道德的分离;创新意识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个人主义的滋生与泛滥;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

(一)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的大一统思想对人的控制和影响是很严重的。在强权之下,人们往往“安于现状”“自我压抑”“与集体保持一致”,进而形成中庸之道、知足常乐、无为、依赖、求稳、从众等心理趋向。在个性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个人内在丰富潜

能不可能充分释放。

(二)在当前开放的社会中,一些人由在原来封闭的、压抑的环境中对自由的渴望转向对自由选择思想的盲目接受,促动了个体的自我膨胀,形成以我为核心、一切为了我、我就是一切的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而这种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人的一盘散沙式的个人主义的结合,则导致人格分裂现象的发生。

(三)人的需要结构包括物质需要、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三种。它们的平衡发展是人格完善的保证。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质的匮乏,人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的急剧膨胀,且又存在着对秩序的需求与秩序的不健全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功能不稳定,以致于出现不正当竞争和对利益的不正当追求。另外,西方人学由传统的理性主义走向现代人本主义,对感情、自然性的极端强调导致一些人感性欲望压倒理性精神、自然本能压倒社会责任现象的产生。目前社会对多样性、变化性、不可重复性的强调也促动了中国人思想行为从单一僵化到多样化的巨大转变。但其负面影响是,许多人不再相信有什么统一的价值标准、伦理原则,不再追求统一的思想和永恒的目标。这几种因素共同造成一些人只关注物质生活享受,一味追求金钱和感官刺激,从而形成“物化人格”。

(四)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带来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危机”。高度的工业化使多数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的自我意识及精神意义成为冗余。伴随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的是人性异化的日益加剧。可见,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培养人的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二、健全人格的内涵与培养

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人格发展不平衡现象给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同时也使人认识到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的必要性。人格内部各个因素内在的、和谐的统一构成一个完善的人格。它包括体质、智力、情意(情感意志)及道德四个要素。人的发展实质上是构成健全人格内部诸要素充分而和谐发展的整合过程。

体质即身体素质。这是人的生命和人格的物质载体。个体人格在体质方面的完善表现于人对健康体魄和运动技能的不断追求、发展过程。同时,健康的体质也有益于其它人格品质的增强。我国中小学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体育。在升学指挥棒的诱导下,本来就少的体育课被作为“副课”而敷衍过去。从更广的范围来看,我国现阶段城镇体育运动场所在数量、面积上与国外相比皆偏少,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农村的情况更严重。民族体质是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体现,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以健康的体质为依托。发展体育运动不只是对少数运动员的培育,而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体质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健康保健和运动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的训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校教育对此担负着基础性的责任。这是当代教育对个体体质发展的真正要求。

智力即认知能力。它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六种基本因素组成的整体综合能力,它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其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创造力则来源于人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对事物的换位思维、求异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B.S.布鲁姆在他的《认知领域分类学》中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并把从理解到评价的五个层次归为一类,称为理智的能力和技能。他认为,理智和智能是借助知识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知识也只有上升到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时才有意义。知识的简单组合并不需要较高智力,而重新建构知识,则需要高度的智力。这种智力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是智力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的结果,也是智力发展的最高表现。因此,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培养智力是人格完善和成功的基本保证。

另外,当前社会对人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和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本质上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创新意识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以求改变自己和改变环境的心理取向。它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方面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个性的发展问题;个性发展是人性解放的过程。“个性的多元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可以说,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创新的前提。二是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问题。它们是认知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从学生的“学会学习”到“学会创造”贯穿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而“知识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则过分强调基础性学力,注重知识积累和记忆考核。因此,从“记忆模仿”走向“思考创造”仍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和艰巨任务。

情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情意指情感和意志,它是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情意指情绪,属心理意向活动范畴,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素。通过对各种成功者的长期研究,人们发现智力并不是决定人成功的惟一因素:情感和意志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葛尔曼出版《情感智商》一书,提出情商(EQ)的重要性绝不逊于智商(IQ),人的情感智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了解自我的情绪状态;恰当地管理自身情绪;善于进行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之后,一部分心理学者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指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境的心理能力。其核心是意志力。笔者认为,情感和意志是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要素。尽管将情感和意志作为“商数”的提法欠妥,但情商的提出者强调情感的丰富与和谐发展,逆境商数的提出者则强调意志力的作用,两者作为非智力因素却为人格的完善所必备。一个人格高度完善的人应具备健康的情感。它一方面表现在具有丰富的情感并能稳定地展示:情感体验保持开放的姿态,有生活的激情和热爱,对美的追求、对丑的憎恶、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激励精神,等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所追求目标的执著力和身处逆境时的意志力:具有情感自我控制力和更大的内部适应性、选择和改变能力,善于克制;把生活看成是愉快的探险,尽管也遇到常人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望,但仍能感受到激动、希望、爱和同情,从而很快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当代教育旨在发展学生人格内部的各种创造性潜能,而“个体创造潜能的释放需要对经验的开放,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对概念处延的灵活性,对评价的内源性;需要坚持某一认定方面的意志力。”因此,只有将智能培养与情意品质的培养统一

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

道德是保障社会顺利发展或社会秩序的润滑剂。道德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责任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

义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

当代社会对科技的功利性追求导致人格内部智能与道德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被“物化”了,落入商品拜物教的泥潭中,有识之士发出了“人不见了”的疾呼。这种“人品人格的失落”现象实质上是由于现代社会教育把人作为生产工具,而未把“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而造成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人向善,也能助纣为虐。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批评传统的科技教育是忘记了“教育的另一半”。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忽视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些领域道德失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这为

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当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即智能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陶冶的统一,科学真理与价值选择教育的统一,使我国教育走向和谐的、平衡的与全面发展的道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创造性的智慧的结合。教师在强调科技意识的同时,还应进行美德教育。美国教育家贺拉·曼在谈到此问题时指出,公立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养成理智与良心。美德教育应当先于知识教育,尽管不应当无视知识,但不伴有美德的知识是危险的。

我国现在更加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然而传统教学中只是把它作为道德理论说教的德意课却并不成功。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德育课应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把德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学实践的动感过程之中;二是教育过程(包括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公开化;三是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结合的、开放的道德教育体系。学生道德意识不是被灌输的,而是在活动中、社会中养成的。

三、师生关系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这里只就教育内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方面加以探讨。师生关系问题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智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在几千年来儒学教育思想笼罩下的古代教育以及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学校教育中,知识一直是由老师传授给学生的,因而形成了严格的、权威的师生关系。

中国文化历史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正是这种关系的典型再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学生个性的自由,而只是在培养

顺从、保守、封闭意识。

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的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更多地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之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开放的、充满人情体验的师生关系的最大作用是能够对学生主体人格充分尊重和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个体人格发展的自由度,而这正是个体创新意识萌芽、养成以及创造性潜能释放所需要的温床和动力,也为他们情感意志、道德思想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建立平等的、充满人性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至

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发展人的健全人格,一方面基于个体身心各方面的广度而言,另一方面是基于个体人性的深度而言,它是指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充分和谐的发展,并非意味着所有品格一样的均质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不是学校教育的独属阶段,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终生的过程。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个性培养与责任感培养的统一,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的人。

上一篇:初中小白船教案范文下一篇:初中生活的感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