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化现代艺术论文范文

2024-05-09

本体化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往古典艺术中所渲染的和谐、理想、完满的审美趣味和田园风情,被近代工业化社会催生为一种个性感受,把美和艺术中的对立、无序、动荡及不和谐等元素组合为一个整体,导致了主客体之间,在主体自觉基础上的深刻对立关系,表现在油画艺术中,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派的出现。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家,来简析近代西方油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近代西方油画 审美特征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古代的艺术,是把创作观念和表现语言中的各种元素,有序、稳定、平衡地结合为一个素朴和谐的整体,从凡·爱克的写实技巧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拉斐尔的典型女性到维米尔的和谐色彩,无不在审美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转换、互为因果的整体关系。古典美中的感性和理性是一种原始的完满和均衡,它取决于古代社会整体的文化性质,这是古典油画艺术创作的特点,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局限。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主体意识的觉醒,在西方油画艺术中表现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出现。浪漫主义艺术偏重于主体表现、主观理想,偏重于情感、想象和天才;现实主义艺术偏重于客观再现、客观现实,偏重于认识、思维和勤奋。但是无论是表现主观意愿、理想的浪漫主义,还是表现现实本质必然的现实主义,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取决于二者都是主体、个性历史地位日益上升、提高的结果。

一 不再“模仿”,力求创造“个性化典型”

近代西方油画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再遵循古典油画艺术创作中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的原则。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家眼中,“应当有的样子”出自于本身的主观思想和艺术想象,而“模仿”却是忠实于生活本来面貌,这二者是完全不能混淆的。

由此,浪漫主义艺术家面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心灵深处的情与意,并不追求主观表现的内容具有客观事物的普遍特征。正如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波德莱尔所说:“浪漫主义,确切地说既不做主体的选择,又不要求严格的真实,而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说:“浪漫主义艺术家感到万物中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到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西班牙画家哥雅的《巨人》在形象塑造上,不同于古典主义油画中英俊健壮的主人公,而相反是普通人,五短身材貌不可人,然而他们却是现实生活的承担者。哥雅的不同之处是更善于把对象的虚夸和丑陋、贪婪和空虚暴露无疑。这就是浪漫主义艺术家的特点:即把个人情感与好恶通过画面直接表达出来,无视世俗的规则。

不同于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则面向外部的客观世界,摹写生活的血与肉,因而并不要求这种客观再现的内容符合主观意识的必然性。现实主义的艺术家竭力去寻找、发现、暴露乃至批判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苦难和罪恶。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显然没有任何一位画家能像库尔贝这样,在艺术观点和绘画风格方面,对后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他创作于1849年的《石工》,打破了大型油画一般只被用来表现宗教神话和宫廷贵族之类题材内容的惯例,用纪念碑式的大型油画构图,反映了法国平民的日常生活。没有故作姿态的人物造型,没有显示优雅的构图场面,而是直接把劳动者充满汗臭味的破衣和毫无美感的劳作形象,直接呈现在画面中。这种丑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库尔贝坚持用他直率的“丑”,抗议当时的艺术程式,决意把世界画成如自己所见的模样。

而作为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风俗画,则以米勒的创作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拾穗者》的画面中,没有任何精彩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过是三个低着头劳作的妇女而已,她们不美丽更不优雅,画面中甚至也看不到她们真实的面孔,背景更没有艳丽诱人的田园风光。然而米勒就是通过她们宽厚结实的体格和简单的外形轮廓所体现出来的朴素力量,与地平线构成了一种具有纪念碑意味的力度感,为此《费加罗报》的记者惊呼:“在这三个突出于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长矛与1793年的断头台!”生活中的真与丑,具有高于艺术美的震撼力,在追求古典艺术类型化、设计模式化的过程中,现实主义更具创造性地从生活中挖掘出深刻内涵的真实瞬间和个性形象。

可以说,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已经不再注意艺术形象的普遍与必然,而是转向于注重其复杂和特殊,即不是共性包容个性,而是个性凸现共性。歌德曾说:“诗人究竟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凸现一般,这中间有很大的不同。由第一种程序产生出寓意诗,其中特殊只作为一个例证或典范才有价值。但是第二个程序才特别适用于诗的本质,它表现出一种特殊,并不想到或明指到一般。谁若是生动地把握住特殊,谁就会同时获得一般而当时意识不到或只是事后才意识到。”简而言之,依照第一种程序只能创作出类型化典型,依照后一种程序,则可以创作出充满活力的个性化典型。这种个性化典型能让作者超越意图,让欣赏者结合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产生无限的审美意蕴,这也是区别古典油画艺术和近代油画艺术的重要标志。

二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中表现与再现的分离,即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近代西方油画艺术家创作的明显特点,是他们绝对不用理想来美化现实,也不会让理想来迁就现实。在他们看来,生活中“应当如此”和“本来如此”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如果将二者混淆,就会产生虚假的团圆模式。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把“下层生活”的主题放到其油画作品《梅杜萨之筏》中,把他们的困境提升到了生命意义的高度,赋予了英雄式的悲壮色彩。席里柯运用这一主题来抨击长期存在的封建等级制度,为社会的蒙难者和受害者惊呼和宣泄。而崇拜席里柯又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的创作激情,宣告了艺术家对画面的绝对控制力,也宣告了浪漫主义的信念,画家是艺术和生活理想的创造者和传统模式的毁灭者。在其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中,通过把寓意和真实相结合,德拉克洛瓦获得了一种比其他表现七月革命题材的作品更理想化、更生动、更具煽动性的艺术效果。他让自由女神高举三色旗,带领巴黎街头战士冲向敌阵,这场景超越了现实的世界,却强烈抒发了现实世界中人民的理想。这就是浪漫主义油画艺术中表现与再现分离,理想与现实对立的有力典型。

而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却用相反的艺术创作笔调再现苦难与丑恶,批判世界,可谓与浪漫主义艺术的表现与再现分离、理想与现实对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倡导用生活中的“真实”替代传统的“美”的库尔贝画作《库尔贝先生,您好》中,库尔贝自己背着画具徒步走过乡村,他的朋友兼顾主正在尊敬地向他打招呼,这里根本没有优美的姿态,没有流畅的线条,没有动人的颜色,构图仿佛也是没有经过设计极为寻常的景观片段。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画家把自己画成不穿外衣的流浪汉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库尔贝就是用这种真实存在的丑陋,来“惊吓有产阶级”,“打掉他们的得意感”。同样在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的画作中,11位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黄色的、高起的沙滩底座上,他们衣衫褴褛,被艰苦劳作压弯了的身体上所表现的丑,才是最具震撼力的艺术中的美。

总之,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创作,都反对古典油画艺术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素朴结合,他们视古典主义为其超越对象,正如德国近代美学家希勒所说:“诗人是把他自己附丽于现实还是附丽于理想?是把现实作为反感和嫌恶的对象来附丽,还是把理想作为向往的对象来附丽?”由此可见,“附丽于理想者”,便是浪漫主义,“附丽于现实者”便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中的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表现与再现是分离的。

三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

理想与现实的分裂,必然导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浪漫主义以情感、天才的想象为法宝,尽情讴歌主观的理想,突出浪漫主义油画家的主体个性,追求艺术家主观的感受,从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浪漫主义油画艺术摆脱了对自然写实再现的羁绊,另外一方面又不排斥形象和理性,反而把形象和理性作为自己的灵魂,以肯定主体的理性来超越现实的感性,以充满激情的形象来超越现实的局限。浪漫主义油画家德拉克洛瓦在完成其第一幅成名作《但丁之舟》后,笔法不但越来越充满活力和激情,也越来越呈现出极端化的意味,这种极端化在《萨丹纳帕路斯之死》中达到顶点,以致于连他的崇拜者也有些不能忍受他这种极端的宣泄方式。

《萨丹纳帕路斯之死》表现的是谷底爱尼尼微王的故事,当他被敌人包围而面临失败时,他下令屠杀全部的随从和马匹,一种强烈的暴力和纵欲气氛笼罩在红色的画面上。士兵发达的肌肉,金银珠宝跳动的闪光,裸女扭曲狂乱的身体,与其说表现屠杀场面的残酷,不如说表现了一种极度的纵欲场面。这些古典油画创作中常见的艺术细节,却令人无法感觉古典艺术的和谐、高贵、单纯、静穆的艺术气息,而是古典艺术理性程序的空间,被模糊如云烟的人体动势所取代,传统的透视原则和解剖关系都被故意扭曲。《萨丹纳帕路斯之死》就是这样通过极端大胆的夸张的色彩对比,出人意料反复无常的宣告了浪漫主义艺术的信念,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已经超越古典艺术创作中的和谐典雅之美,而开始向极端化发展。

与其相对应的现实主义艺术,则将审美感受的客观再现性居于首要地位,展现了与浪漫主义不同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形象创造,即以理智、思维、勤奋为武器,冷静地剖析客观现实,面对现实中存在的血腥和铜臭。现实主义艺术家收回想象的翅膀,正视和暴露冷酷的现实。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其弊端必然逐渐暴露出来。这就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家竭力寻找、发现、暴露的真实对象。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画家苏里柯夫,是一位历史画的巨匠。《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描写了彼得大帝事业的开端,他用极富张力的表现手法,将近卫军及其妻子儿女拥挤在一起,嘈杂的人群与背景大教堂的宏伟建筑、彼得大帝的姿势、绞刑台和士兵队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阴森的天气和紧张的气氛,被浅色的衣服、女人的头巾、微小的烛光等小面积的点缀,衬托得肃然而令人恐惧。苏里柯夫正是通过历史题材为民主精神作了深刻诠释,表现出了现实主义追求强烈对比性和极端化的艺术发展进程。

正是如此,西方古典艺术中的“理性秩序空间”、“类型典型形象”、“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色彩”等等创作观念和艺术思想,都被充满主观情感和个性创造的近代艺术所取代。尽管在艺术内容上难免带有艺术家主观的片面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达到古典艺术所无法超越的深刻性。这也是近代西方油画更具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应该看到无论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已经不再满足于古典艺术那种笼统刻板的社会功能和表面肤浅的形式和谐,而是要在表现与再现、理想与现实、情感和理智等诸多因素中进行选择和单项的突破,以便使矛盾的双方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必要的激化,而对于造型艺术来说,这种激化可以说是丑化的加强。正如西方近代著名的美学家鲍桑葵在其名著《美学史》中说:“没有丑这一要素,美的具体的变化就不可能产生。”因此在人们欣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的同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往往是不和谐转化而来的,这由不和谐而渐渐达到和谐的审美体验,便是近代西方油画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

注:本文系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94057。

参考文献:

[1] F·弗兰契娜:《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 H·贡布里奇:《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

谢笑添,男,1973—,四川南部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刘会瑜,男,1972—,河北青龙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本体化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作为我国的一项支柱型产业,水利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精细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建设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措施

水利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保障,这也代表着向现代水利的转变。为了更好地规范水利工程的管理行为,应该采取经济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此外,还应该建立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促进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1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内涵

为适应水利现代化发展要求必须创建科学、先进、一流的管理体系,它代表着软件、硬件设备以及人类行为和理念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打造先进的管理队伍,引进现代的管理技术、理念和调度监控手段,实施高标准现代化设施与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等,水利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演变过程。现代工业化发展中形成的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四细五精”,即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细化分解每项工作、细化岗位职能和细分对象,以及精密、精品、精华、精通、精髓。其中,注重效果、基础、过程、质量、落实、细节、具体为精细化管理的特征,“细、精、严、准”为其基本原则,按照做细、做精、准确、执行的要求做好管理工作,通过加强控制和执行管理流程、制度,把工作管理流程准时准确的做到最好。为提升单位的总体效益应强化链接协作,注重内部控制和人员素质的提升。总体而言,形成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流程,以及落实各项措施为基本要求。实践工程中,若没有实现精细化就更谈不上现代化; 同样,若实现了管理现代化则一定做到了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工作。

2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方法

2.1 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

为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应该要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实现工程管理监控自动化。通过建立视频监视系统等对水利工程的水位和大坝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水资源的调度和防洪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可以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对监控到的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了解水利工程的具体运行情况。再次,通过移动监测和定点监测的方式来提高监测的作用,同时能够及时地将检测结果上传到管理中心,结合监测的结果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2.2 崇尚科学,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当下,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普及,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者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作,利用互联网及设备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协调调度,隐患排查,交流研讨,为解决问题提供高效、快速、准确的渠道。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例如,建立水利工程監管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安全检测与评估系统,检修与巡查系统等等。同时利用运行管理系统与数据分析存储系统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指导水利工程的有序运转。在水利工程的日常监管与维护中,全面落实计算机网络技术,保障各项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及时性与精准性,强化水利工程重点部分的防护处理,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目标。

2.3 促进科技创新管理

科技创新为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所以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引进和研究,实行现代化发展规划及水利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控制,引入安全监视、监测系统增加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全面了解和实时掌握水利运行情况,准确评估其安全运行稳定性,切实推进管理现代化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管理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员继续教育的培养,从而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

2.4 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

首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最主要的措施是配套制度的建设,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科学创新的原则,能够进行有效的人事分配和人事配置。其次,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再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创建相应的内部运行机制,更好地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发展。最后,为保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设,需要大力整顿水利市场中的维修养护工作和招投标任务,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管理作用,保障水利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检查安全评定制度,对水利工程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的解决,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的效率,预防工程事故的发生,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转。基于对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作用的科学认知,结合水利工程实际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办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的效能,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苏凡.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55.

[2]刘万龙.解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策略[J].居舍,2018(22):195.

[3]任浩,王森.如何加强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18(07):173.

本体化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写作教学是对学生的言语表现、言语人生的教育。正确的人格意识是塑造学生言语人生的根基,正确的言语人格意识包括言语活动彰显生命意志,言语表现追求人生价值,言语主体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关键词】写作教学;人格意识;言语人生

【作者简介】沈彬,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3)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

一、言语人生的本质

写作教学,说到底是对学生的言语表现、言语人生的教育。言语人生,指的是具有较高的符号创生力和精神创造力的人生,是学生最具典型特征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写作教学力求引导学生实现“言语人生”,它既要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塑造学生的人格,这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回归,其目的是塑造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教学关键在于言语主体的塑造。他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无非要让他们生活上终身受用的意思。”“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叶圣陶将言语主体的塑造置于言语活动本体规律的制约之下,把言语行为建立在言语客体(生活)、言语主体(内心)及言语受体(读者)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之上,这是很有见地的。因此,在建构学生言语世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言语客体,还应关注影响言语主体发展的多个层面,如个体与共性的特征、先天与后天的素养、智能与非智能的因素等,重点培植学生言语“人格意识”;并且,促进言语客体到言语主体的重心转向,让言语主体的行为特征与最终目标指向“自我实现”及创造“自我实现”的“言语人生”,而不是被动地“应付生活”。

二、言语人生的内容

言语人格意识,是言语上的自我实现的灵魂,是言语行为的前导。言语主体只有确立正确的言语人格意识,才能使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使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正确的言语人格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言语活动彰显生命意志

言语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迈着艰难的步履,挫折、迂回、失败,甚至后退,以顽强的生命意志翻越难以计数的历史脊梁。人们在沉默和游荡间闪现思想,在困难和磨砺中爆发意志,在思索和追求时创造文明。言语活动应该成为提升“物种”品质的一种原生的生命冲动,传承与出新人类文明是言语活动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言语表现追求人生价值

言语表现是个体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也是作为群体的人类存在价值的自我实现。人生既具生存性,也具存在性,所谓有生也有命,而能否存在下去,要看其有无存在的价值。言语活动的存在价值莫过于为其他生命或环境表现真、善、美,奉献真、善、美,也就是说言语所表现的应该都是人性中的高贵、光辉和美好,有助于其他人生的延续。

(三)言语主体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一个有良知的言语主体,势必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平凡而卑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公民精神、普世情怀的人。言语主体不是完人,但可以完善自我,获得自我反省与探索真理的道德勇气与人格力量。言语主体应当多一分热情、主动和勇敢,多一些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关爱,学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维护正义、保持正直、富有爱心、敢于担当,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当面对别人的困难和不幸时,能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面对腐败和不良现象时,能够大胆地发出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当面对邪恶和危险时,能够勇敢地挺身而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也将因人性美的彰显而变得更加美好。

当下的写作教学,应当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人”上,使言语学习和表现既适应外在生活的需求,又适应人内在精神的需求,满足人张扬言语潜能与个性、在言语上自我完善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良好的言语人格意识统领下,促成言语主体学识、智能、情意、素养等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实现中职生言语人生的方法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构成文章的第一要素。指导学生练好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从心理交流的过程来说,写作必然以言语呈现“我”的内心生活,因此,写作教学在关注学生作文时语言表达基本要求训练(如语脉句序的通顺,语境语体的吻合,状物写形的准确等)的基础上,必须倾力关注和倡导学生超越基础性、共性化要求,运用有着主体鲜明生命色彩、个性化的语言去表现自我。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作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提炼个性化的语言,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表达个性化的思想和情感,去反映自己眼中多彩的现实生活,才能让学生实现“言语人生”。

(一)活用词语:求朴词见新奇

写作中要使语言意味蕴藉,不在于运用华丽、多彩的辞藻,而在于活用人们常用的、普通的词语去表现深刻的含义,这才是上乘的语言功夫。遣词用字奇与不奇,关键是用得是否恰到好处,能不能反映事物的特征,能不能构成一种美好意境。这正像七个音符那样,单独看来,哪一个都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一经音乐家匠心独运地组合,就会产生美妙的音乐。沈德潜在《说诗睟语》中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两句,以简洁遒劲的笔触,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狂暴。平平常常的“号”与“卷”两字,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写得有声、有态、有形、有味。有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父亲”的作文,其中写到父亲对自己关怀备至,“数九寒天,下夜班回家的父亲,光着脚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走进我的房间。”与她交流后,她把“走”字改成了“摸”。“摸”是一个很平常的字,但在此处有父亲“没有开灯”“没有声音”的意思,这一改更见父亲的细心与对女儿的情感。在以意取胜的文章,“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不仅要求学生要确实情动于中而发为吟咏,而且要求学生对生活能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并有比较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妙借辞格:化粗疏成灵性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有个句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个比喻不仅概括了瞿塘峡雄奇、巫峡秀美的特点,还在文章的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意脉贯通流畅,状物形象简洁。妙借辞格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使呆板、单调的文章富有灵性。有位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在她的《我的数学老师》习作中写了这样的文字:“数学老师总是满脸堆笑,笑嘻嘻地来,笑嘻嘻地去,笑嘻嘻地上课,笑嘻嘻地待人。即使有同学在他的课上违章犯纪,他也是一笑了之。我想,我的数学老师真是一位‘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啊!”“在迎接全市数学统考的复习课上,当几位同学都没能做出在数学老师看来已经强调多次、很简单的一道数学题时,他发飙了:五官‘紧急集合’,平时的和颜悦色、慢声细气没有了,不停地将教科书狠命地扔在讲台上……唉!看来我的数学老师毕竟不是‘宰相’呀。”在这两段文字中,这位学生运用了排比、引用、反复、对比等辞格,白描式地写出了数学老师的特征,虽未置褒贬,但情感寓于其中,并巧妙地通过“宰相”一词的反复,使文章前呼后应,结构严谨而语言富有灵性。比起有些学生用一大堆概念化的词语去描述、议论人物的粗疏,实在不知要高出多少。作为教师应该极力呵护学生的这些极富创造力的语言灵性,并鼓励他们综合运用多种辞格,推动思维和语言向纵深发展。

(三)善构句式:促单调富变化

选用与锤炼灵活多变的句式是丰富语言的好方法。根据表达内容、语境、语体的需要,选用灵活的句式能避免语言单调乏味,使文章富有波澜、更具韵味。苏洵的《六国论》中有一段话:“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段文字,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兼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引导学生写作时注重句式的选用与锤炼,能使文章灵动变化,文气贯通。例如班上有位学生参与校学生会干部竞选,他在竞选演说中这样写道:“做人得道,把人生价值实现好。做‘真正好人’。真,就是真诚待人,真心办事;正,就是正己服人,正气浩然;好,就是好礼于邦,好事于生;人,就是站为人生,俯为人仆。爱岗敬业多奉献,正气正直走正道,诚信守法讲规范,团结包容共好事。”文中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并举,多种句式运用自如,演说因此而灵动多变,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句式的变换与选择可以有多种角度,关键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特点: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往往有语意强弱的不同;陈述句和疑问句的变换往往有语气轻重的区别;一般语序和特殊语序的变换往往有语意的侧重点不同等等。在此基础上,强化句式变换训练,以期学生在领悟中习得,并能达到在写作中根据不同情况准确、灵活地选用各种句式,反映思想的丰富与变化。

(四)巧塑意象:变抽象为形象

学生在写作时常会碰到一些思绪难以言状,不写吧,郁积于胸的情绪无法排遣,写吧,太直白不妥当,太抽象又表达不清,正所谓说不清,道不明,“欲说还休”。对于此种情况笔者常引导学生巧塑意象,寓情于景。告诉他们有时鲜活的意象比抽象的说辞有更丰富的内涵,用形象替代抽象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和品味的空间,也能摆脱对某些思绪难以言状的尴尬。例如有位学生,在一篇题为《新校印象记》的作文中,要表现自己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有所成就,不辜负父母期望的思绪,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跨入校门,赫然映入眼帘的是校门口矗立的硕大雕塑——雄鹰展翅。花岗岩的雕像,虽然稍有失真,却不失为伟岸,黑色大理石的底座衬托出稳重,蓝天白云下的雄鹰别有一种意味。爸爸提着行李在报名处大声叫我去排队,我匆匆赶上爸爸,却不自觉地回过头又看了一眼‘雄鹰展翅’的雕像,心想:我的新的人生也将在这里展翅。”这位学生在文中设置了别具内涵的意象,用写景笔墨来表现心灵选择的无形而抽象的思绪,“雄鹰展翅”的雕像成了她抒发独特感受的载体。

正确的人格意识是塑造学生言语人生的根基,内心观照下的言语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路径,期望我们的写作教学能烛照学生的言语人生。

【参考文献】

[1]潘新和.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本体化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国际关系理论历来存在着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整合问题。这三者整合得好,会发展出成功的理论范式,从而极大地促进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中,就“理论价值”而言,本体论显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国际关系的存在形式是什么的最基本问题,也关系到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核是什么的本源性课题。从西方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的第三次、第四次论战来看,它们均直接与本体论问题有关,被认为是国际关系学界最大的理论反思和本体思辨,这种理论反思和本体思辨已经大大促进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就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和建设来说,只有在本体论上取得突破,才能建构起中国学派。需要强调的是,以自己的本体论为基础,建构中国式的国际关系理论,可以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学科建设不断注入新的知识源泉,并提供知识再生产的能力。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本体化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同时能给出身体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 这种感觉称为本体感觉。本体感觉系统主要包括2个子系统, 一个是平衡觉系统, 其作用主要是感知身体的姿势及空间位置的变化;另一个是运动觉系统, 其作用主要是感知四肢和身体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置。

1.1 平衡觉

平衡觉是人对自己头部位置的各种变化及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平衡觉感受器位于耳前庭系统。影响平衡觉并导致失去平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酒、年龄、恐惧、突然的运动、热紧迫 (在夏天的太阳光下工作时间太长可引起头晕) 、不常有的姿势等。了解上述因素, 可以意识地加以预防, 避免某些事故的发生。

1.2 运动觉

运动觉是人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及其运动状态的一种内部感觉。运动觉涉及人体的每一个动作, 人的各种操作技能的形成更是有赖于运动觉信息的反馈调节。例如在打字中, “盲打”就是依靠来自手指等部位的运动觉信息的反馈, 准确地完成一系列键人动作。在此过程中, 意识的参与减少到最低限度, 视觉对动作的控制也被运动觉对动作的控制所替代。

2 关节本体感觉的测定

本体感觉能力的测定对于关节损伤的功能评价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临床研究中, 关节本体感觉的测量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法:角度重建法、阈值测量法和视觉模型法。

角度重建法是预先令受试者的关节被动地或主动地定位于某一屈曲的角度, 然后令受试者通过被动运动或主动运动并依靠自我判断重新建立上述角度, 并对角度重建的精确度进行测量。经主动运动定位后再通过主动运动去重建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触发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此外, 角度重建试验必须在受试者的关节周围佩带传感器方能对关节运动前后的角度进行测量, 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触觉, 进而对本体感觉造成影响。

典型的阈值测量试验是利用自动仪器提供缓慢而持续的关节被动性运动, 测量运动起始时的关节角度与受试者能够察觉到运动时的关节角度, 比较2种角度的差异, 以此判断关节本体感觉的精确度。这一试验可以选择性地触发拉菲尼和高尔基型感受器。

视觉模型试验要求受试者在关节经过被动性或主动性的定位后, 通过自我判断在二维或三维的关节模型上实现上述定位角度, 或通过观察模型的角度, 受试者经被动或主动运动在自身的关节上实现此角度, 然后计算受试者关节与模型的角度差异, 并以此判断本体感觉的精确度。

3 本体感觉与关节损伤

关节本体感觉与其损伤之间的关系一直为运动医学专家们所关注。关节损伤可导致本体感觉下降, 而本体感觉下降又可反过来增加关节损伤的几率。由于关节损伤与本体感觉密切相关, 有研究者通过本体感觉测定对关节损伤的易感性进行了评估。结论发现关节不稳定者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是正常人的近七倍, 本体感觉的降低与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成正比。关节损伤可导致本体感觉障碍, 影响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性与控制能力, 又进一步增加了关节损伤的易感性。同时, 对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可有效的预测关节损伤风险, 为预测关节扭伤提供了参考, 并可指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关节稳定性及控制能力训练, 以有效降低关节损伤的发生。关节损伤与本体感觉障碍之间, 显示出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关节本体感觉障碍是导致其损伤的诱因, 而关节损伤又可以进一步加重其本体感觉障碍, 进而引起关节继发损伤。

预防性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减少习惯性的关节损伤, 在急性关节损伤恢复期进行6周持续性本体感觉训练可在1年内有效降低关节再损伤的发生率。且本体感觉训练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 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 其改善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越加显著。

通过本体感觉训练可增加关节稳定性, 降低关节发生再损伤的风险, 促进关节损伤后功能康复。研究显示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可显著降低有关节损伤史者的关节再损伤的风险, 是有效的关节损伤的预防方法。

关节损伤可严重影响受伤者的活动水平及生活质量。此外,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严重的关节损伤和反复再损伤是导致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早期综合预防性干预对预防关节损伤有重要作用。关节本体感觉的评估对关节平衡功能的评价及关节损伤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关节损伤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尤其是本体感觉训练可显著降低关节损伤的再发。

4 小结

目前, 本体感觉测试方法的研究和本体感觉康复训练的研究已是本体感觉研究的热点, 但关于运动训练对正常人本体感觉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 此问题有待进一步实证性研究与探讨。

摘要: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同时能给出身体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 这种感觉称为本体感觉。关节本体感觉的减弱将使关节稳定性下降、关节运动失去控制, 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极大, 所以人体本体感觉的测试和评价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就目前人体本体感觉的研究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本体感觉,运动能力,康复

参考文献

[1] 南登昆, 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50.

[2] 张弛, 王惠芳.膝关节本体感觉康复研究的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373~375.

[3] 周天健.临床实用步态分析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3:16~20.

[4] 焦爽, 闫汝蕴.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9, 28 (6) :713~715.

[5] 肖春梅, 陈晓光, 李一.老年平衡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院, 2003 (2) :201~203.

[6] 栾秀群, 刘彦.体育锻炼对前庭器官功能发展的促进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 7 (4) :547~548.

本体化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就一直对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和是何种本体论争论不休。学者们所持观点不一,分别有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三种不同观点。马克思哲学是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不同的一种新哲学,它引入了实践概念,注重人的因素,在强调物质客观性的同时强调实践在社会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历史概念引入唯物主义观点中。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在当代视域内可解读为:现实性上是实践生成本体论;本质性上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总体性上是实践生成—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实践;生产关系

“本体”学说产生于古希腊,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之本源的学问,也即本体之学。从那以后,哲学家们就开始将本体论视为其建立哲学大厦的地基,纷纷开始追求这个永恒在场,超于时间性和空间性,排挤历史性的终极原因。于是有的哲学家诉诸于物质实体,有的哲学家诉诸于理性。尽管实用主义曾经提出过“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但是在反对形而上学的声音中正显示了对各种形而上学的承认,同时也体现了实用主义自己隐匿的本体论倾向。正如当代美国哲学家奎因的“本体论承诺”理论一样,每一个理论体系都会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规定一些对象、要素或者是事物的存在,像这样的规定就是奎因所说的“本体论承诺”。依照这个说法,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不可能完全排除掉本体论而独立发展。所以,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解读根本不存在有无本体论的争论,问题恰恰在于存在何种本体论。

一、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三种解读

如前所述,本体论概念由来已久,并且经久不衰。从早期火本原说、水本原说,到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物质本体论和起源于笛卡尔的理念本体论,再到后来的对马克思本体论的不同理解,关于本体论的争论不绝于耳。哲学家们都在试图为这个世界寻求一个终极关怀。关于人们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物质本体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是客观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世界的这种统一的依据就是世界自身的客观本性和规律。这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的所有观点都置于这个先在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基础之上,认为人与世界发生各种关系的前提是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甚至认为人的实践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世界,就是因为存在着一个作为对象的客观世界,人与世界的不可分是以可分为前提的。物质概念是最高的抽象,是解释一切的最终原因,是本体。这种观点多见诸于马克思哲学的教科书里。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提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1]

第二种是实践本体论。这种解读方式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是实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企图通过实践沟通主观与客观,走出肇始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尴尬境地。实践本体论大多认为马克思哲学提出的实践概念找到了一条由自在自然通往人化自然的康庄大道,认为人类通过实践不断的实现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在不断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和改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化自然不断生成,人类自己也在不断的生成,整个世界是在不断生成中的。持这种观点的多是当代研究者。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特质的揭示实现了对本体观的变革, 创立了一种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实践本体观”。和“马克思就借助于把实践提升为物质的存在本体,提升为人和自然的一种现实的物质统一性的存在,宣告了传统本体论对超自然和超人本体的承认的无效,从而也宣告了传统本体论的终结”[2] 。

第三种是社会存在本体论。该观点主张用社会存在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解读马克思哲学,并将马克思哲学的一切问题归于劳动如何创造社会以及人类在社会中如何生产和生活。持这种观点的人首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基于对实践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的理解,卢卡奇非常重视“劳动”“物质实践”等这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重要地位的基本范畴,并且想要通过实践把社会和自然联系起来。如他指出:“马克思所做的批判乃是一种本体论批判,这种批判的出发点是:社会存在作为人类对其周围世界的积极适应,主要的和无法扬弃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正是实践在社会存在中所占的核心地位,成了考察从有机界存在领域里对周围世界的纯消极适应方式到社会存在这一形成的钥匙。”[3]40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虽然也强调实践,但较前两种观点,它更强调人作为社会存在者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越。如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中指出:“马克思曾经指责费尔巴哈,说他在忽略存在的社会性的同时必然把人理解为孤立的个体,因为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本质’绝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41-42

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也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的需求,不能予以简单的否认。马克思哲学本就是一种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是要不断发展的。在这里不禁让人想到伊壁鸠鲁的那句话:“渎神的人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4]12那么我们对待马克思哲学也应如此,笔者认为,对马克思哲学最大的亵渎不是那些不断提出不同解释方式的人,而是那些企图用一家之言终结这个争论的人。

二、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可是它却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有很大不同,也区别于一般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原则依然是它所坚持的,但是它却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表现在实践这个范畴的引入。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54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也就表现出来了——引入了实践的概念——对于世界不是简单地从客观的方面去理解,而是注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视角运用实践沟通主客二分的世界,解释世界并最终改变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特点,实践概念的引入解决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主客二分的尴尬境地。

2.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般地,旧唯物主义者都过分关注客观世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反,人的主观能动性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了人的地位。但是,这里的人不同于费尔巴哈所说的是静观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仅仅从事理论活动的抽象的拥有“类本质”的人,也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外化,而是生活于这个世界之中,并不断的改造着这个世界的人。人类生活于这个世界,并运用实践不断的在先前的基础上改造着这个世界。人类生活于其中并由彼此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人类活动范围就是社会,社会是人和自然的本质的统一,那些认为存在一个脱离人自在存在的自然界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也就是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5] 。马克思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那种自在自然界也许是存在的,但它对人来说是无意义的,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自然是人化自然,是那个被人类主观能动性改造过的自然,人在这里的重要地位由此凸显。

3.马克思哲学属于当代哲学。要明确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明确马克思哲学属于哪个时代的哲学。近代哲学大多在主客二分的世界里探讨终极真理,有以笛卡尔为首的唯理论和起源于培根的经验论,经过一代又一代哲学家的发展,后至黑格尔达到了顶峰。黑格尔企图用“绝对精神”这个概念来统摄整个世界,他建立了“同一哲学”并企图由此来解决近代主客二分的境地,可是,他仍然是在思维中达到这个统一,世界的万物由绝对精神外化而来最终又归结为绝对精神,整个过程仍然在思维这个范围内游走,所以黑格尔终归在他的唯心主义的世界里徘徊。而马克思所探讨的是否仍然是主客二分的问题呢?既是也不是。说它是因为马克思的确是通过实践这个概念来解决主客分离的问题,实践是沟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说它不是,是因为马克思不像近代哲学家那样一心只关注天上的事情,他将哲学家的视野由遥远的理性王国拉回到了经验的现实世界,开始关注人,这与现当代哲学家(如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是在一个问题域里的。马克思哲学不像有些哲学家所批评的那样,只关注集体而忽视个人,这是对马克思哲学极大的误解,马克思哲学无时无刻不关注人及其生活世界。他在博士论文里对自由意志的论述,对原子偏斜的合理性证明以及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市民社会是国家基础的证明,无不显示出对人的关怀。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哲学不同于近代思辨哲学的问题域,它属于现当代哲学的问题域。

三、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生成—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在当代视域内,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进行考虑,我们可以从现实性和本质性两个方面给予解读。

一方面,在现实性上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生成本体论。在现实性上,马克思哲学有两点突破:新概念的引入和对世界的全新认识。第一点表现在“实践”概念上。既然马克思哲学属于当代哲学,那么他所讨论的主要问题自然不同于近代哲学“形而上学”的终极关怀,而是此岸世界的现实问题,也就是人和人类的生活世界的问题。马克思哲学对人的关心丝毫不亚于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者对此在的关心。马克思的全部哲学都围绕着人展开。与海德格尔的此在一样,世界是此在在世生存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向此在敞开,马克思哲学所讨论的世界也是和人类发生关联的世界,那个与人类隔离,孤立的世界对人来说就是无。不同之处是“此在”是在与他者接触时才展露世界,而马克思的人是通过实践在不断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的。如前所述,马克思哲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概念的引入,马克思哲学与以前的哲学的不同之处就表现在他要求的是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7 。那么哲学家们要怎么样改变世界呢?马克思在随后的理论中回答说:实践。第二点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形成过程的全新认识中。马克思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是其侧重点。马克思曾批判费尔巴哈,认为他的宗教是没有历史的,并认为他讨论的是一个排除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永恒存在,尽管他正确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上帝”地位,却用“类本质”为人寻找了一个新“上帝”。马克思将历史概念引入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崇尚任何神和永恒存在的终极关怀。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从事着物质的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创造着世界。人类通过实践不断的改造客观世界,把自己的目的和意志转化到客观世界中去,实现客体主体化;同时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实现主体客体化。人类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不断的生产着物质生活和人自身。这样的实践不会一劳永逸,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世界不会处于一个已完成的状态,它始终是未完成或者可以说它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世界在这种实践中不断生成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些实践中人类社会不断的生成,历史性和具体性是人类社会的两个显著特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一直推动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说在现实性上,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生成本体论。

另一方面,从本质性上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社会生产关系。假如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只是实践生成本体论的话,那么这个观点似乎有点过于轻率了。就像海德格尔一直强调的那样,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到存在者的身上,而忽视了存在本身。所以他极力呼吁我们应该关注存在本身,关注这个即遮蔽又揭蔽的真正本源。这个使存在者存在的存在才是始源性的。所以在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时,我们不能简单的诉诸于实践,要看到实践背后使实践得以可能的东西。这一点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曾多次谈到人的本质,在其中一篇文献中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6 。在马克思的哲学语境中,人并非是费尔巴哈强调的那种具有抽象的“类本质”的人,在其现实性上,他是生活于社会中,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存在的人。人类要生存,首先要满足吃喝住穿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在社会中进行物质生产,于是便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此外,人类自身也要进行生产,进而结成一定的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本质确实可以认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次,一切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了社会生产关系,并认为它是基础性的关系。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认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6]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非常强调社会生产关系,并认为它决定了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地位和影响。人类要生存必须首先进行生产,生产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以及人自身,要生产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而这个结成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人类的实践也是在这样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才得以可能,这个“特殊的以太”在实践过程中却以“遮蔽”的方式退出,显现的是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马克思哲学从广义上来说是“全面生产理论”[7] ,它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生产关系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但是就其基础来说仍然强调社会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在其现实性上有实践生成的特征,在其本质领域内则具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所以要概括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就不妨用实践生成—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四、结语

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拥有更高的技术,也比任何时代都更关注个人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我们也慢慢注意到了这个蜗居在地球上的渺小生物——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出现了一批(如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者。被我们一直推崇的马克思哲学是否忽视了这一点呢?当然没有。马克思哲学至始至终都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它并不像某些批评家指责的那么肤浅,它不只诉诸于实践还看到了实践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强调人的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认识我们的生存世界,才能有效的改变世界。我们生活的时代和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明显不同的,当今是信息化、电子化、基因化、网络化的时代,不同的时代铸就了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人,当今世界明显存在一个向心灵、理智倾斜的趋势。所以,基于对当今世界的这种认识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做出全新的解读,在这种“普照的光”的照耀下不断前行。笔者完全赞同卢卡奇的如下论断:“今天,若是试图让人们真正重新在存在的基础上对世界进行思维,那就只有通过复苏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这条途径才能完成”[3]36。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

[2] 侯才.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观的变革[J].华侨大学学报,2004,(1).

[3]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上卷——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M].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

[7] 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J].哲学研究,2003,(8).

〔责任编辑:张 毫 焉 涵〕

上一篇:飞行员体育锻炼论文范文下一篇:政治学新革命启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