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细胞瘤范文

2023-09-17

生殖细胞瘤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6岁。因呕吐咖啡样物, 解黑便1d, 于2011年1月1日入院。缘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感腹胀, 随即出现呕吐咖啡样液体, 量约150mL, 后又呕吐2次, 每次量约350mL, 并解黑便2次, 每次量约30mL;伴头晕、出汗、乏力、尿少, 无发热。平素无不适, 但嗜酒, 近4~5年, 日饮白酒约500mL。体格检查:T36℃, P120次/min, R20次/min, BP70/50mmHg。神志清楚, 贫血外貌, 无黄疸, 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肋下3cm, 质中, 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101.6umol/L, 直接胆红素43.6umol/L, 间接胆红素58umol/L, 总胆质酸124umol/L, 总蛋白34g/L, 白蛋白20.5g/L, 球蛋白13.5g/L, 谷丙转氨酶116IU/L, 谷草转氨酶23IU/L。血常规:WBC11.1×109/L, 红细胞2.19×1012/L, , 血红蛋白74g/L。大便潜血阳性。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检测正常。2011年1月1日CT平扫 (图1) 示:肝左叶增大, 密度普遍减低;右叶缩小, 可见大小约6.0cm2×5.0cm2肿块影, 其内可见类圆形更低密度区, 并见钙化影;少量腹水。于2011年1月1日急诊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手术所见:腹腔少量淡黄色液体, 胃小弯有一个1.8cm大小溃疡, 切开胃前壁见溃疡深入肌层, 有活动性出血, 胃底贲门周围未见怒张或增粗血管, 脾肿大, 重度脂肪肝, 肝右叶外下段可触及一个直径约6cm大小的包块, 表面尚光滑。

病理检查 (图5) :大体标本:胃小弯处见一个溃疡型肿块大小约1.6cm×1.8cm, 切片灰白质硬。镜检:肌纤维交错排列, 细胞呈短梭形, 未见异型细胞, 并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诊断:胃间质瘤。免疫组化诊断为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011年2月21日CT检查 (图2~4) :平扫肝左叶密度较2011年1月1日明显增高 (高密度高于病变组织, 已禁酒50d) , 肝右叶肿块无变化, 腹水较前减少。增强扫描:动脉期除见肝动脉显影外, 病灶无强化, 静脉期类圆形更低密度区无强化, 其旁病变组织强化明显, 密度略高于正常肝左叶组织。

2011年2月底该病人在外院行肝肿瘤切除术, 病理报告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2 讨论

IMT是一种少见、独特的以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形成境界清楚的局灶性良性肿瘤样病变, 它具有恶性肿瘤的外观, 但都呈良性病变的组织学改变和临床生物学行为。IMT多发生在四肢、头颈及躯干的真皮层内, 儿童多见于肺, 少数见于肌肉、腹腔、腹膜后及腹股沟等处[1]。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与手术、创伤、炎症、异常修复, EB病毒或特殊细菌感染有关[2]。该病发生在胃十分罕见, 临床表现甚至病理学形态相似的特征, 故常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易误诊为间质瘤等, 免疫组化标记是鉴别的重要依据[3], 本病例就属这种情况。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称为炎性假瘤, 是1953年由PacK和Baker首先报告。CT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边界清楚或不清楚, 形态多样化, 呈圆形、类圆形或三角形[4], 可有或无钙化[5], 由于病灶内大片凝固性坏死及周边大量纤维组织 (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 因此, 增强扫描病灶可出现大片无强化区及病灶周边渐进性强化, 这对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4], 本病例肝脏病变的CT表现符合上述文献的描述, 但当时未考虑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主要是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本病需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脓疡、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肝胆管细胞癌等鉴别, 与上述疾病典型病变不难鉴别, 但确诊仍依赖病理, 特别是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 通过对1例胃、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及CT表现分析,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手术切除胃、肝病变组织并病理检查, 对肝脏进行平扫加增强CT扫描。结果 胃病变组织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 免疫组化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肝脏CT平扫肝叶, 见一巨大囊实性肿块, 增强扫描囊性病灶无强化, 其余病变组织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 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病理检查易与胃间质瘤混淆, 免疫组化可鉴别;CT检查对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但确诊仍依赖病理。

关键词:胃,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 魏勇, 黄志勇.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 13 (1) :63~64.

[2] 王娟, 樊长妹, 柯棋, 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MSCT和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9, 24 (11) :1247~1250.

[3] 吕绍茂, 王金岸, 杨天和.十二指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 (12) :1851.

[4] 唐威.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9, 24 (2) :217~220.

生殖细胞瘤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 男性13例, 女性6例, 年龄1个月~6岁。临床主要症状:19例患者均有白瞳症, 眼球前突10例, 眼肿胀1例, 角膜水肿1例, 角膜混浊2例, 其它症状有头痛、眼痛及视力减退等。19例均行CT平扫。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扫描, 扫描参数120kv, 240wA, 层厚5mm。扫描范围从眶底下方至眶顶上方。进行多平面重建, 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

2 结果

本组19例中, 全部表现眼球后壁软组织肿块, 左眼病变12例, 右眼病变5例, 双眼均有病变2例, 合并眼球萎缩5例, 合并视网膜剥离4例, 17例病灶中有钙化, 呈斑片状、块状 (图1、2) 及小斑点状, 其中1例呈环状钙化。

3 讨论

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理机制

目前认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基因缺失、突变或功能异常, 不能产生视网膜母细胞蛋白或产生异常的视网膜母细胞蛋白, 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30%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 双侧起病患儿有明显的家族倾向[2,3]。肿瘤分期:Danziger等[4]将Rb分为三期:Ⅰ期 (眼内期) :肿瘤局限于眼球内;Ⅱ期 (眼外期) :肿瘤穿破巩膜形成眶内肿块或侵犯视神经;Ⅲ期 (眶外期) :肿瘤沿视神经侵犯颅内或发生远处转移。

3.2 CT表现特征分析

表现为眼球内实质性肿块, 好发于眼球后半部, 多表现为与视网膜分界不清的向内侧结节状突起的软组密度影, 但密度多不均匀。若眼球内伴有钙化灶则较具特征性[5]。钙化可呈斑点状、斑片状及块状, 甚至呈环状。增强扫描一般意义不大。

4 鉴别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须与下列病变相鉴别: (1) 渗出性增殖性视网膜炎:病灶内无钙化, 发病年龄较大, 常在5岁以后发病, 呈白瞳仁。 (2) 脉络网血管瘤:无钙化, 与Sturge-Weber综合征有关, 动态增强有特征性改变, 造影剂进入慢, 消退亦慢。 (3) 视网膜炎性或肉芽肿性病变:钙化及肿块少见。

5 结语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表现。螺旋CT对本病的诊断率极高。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主要征象为眼球内实质性肿块, 好发于眼球后半部, 多表现为与视网膜分界不清的向内侧结节状突起的软组密度影, 但密度多不均匀。眼球内多伴有钙化灶。螺旋CT可以容积扫描、三维成像等, 使我们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及其合症一目了然。螺旋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图像直观, 直接显示肿瘤的形态及部位, 能较好的分期, 给临床治疗手术提供帮助。

摘要:为了提高对视网膜母细胞瘤CT影像表现的认识, 回顾性总结分析19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 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人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扫描, 常规眼眶CT横轴位扫描, 层厚5mm, 进行多平面重建, 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 图像直观、易懂。19例均行CT平扫。结果 左眼病变12例, 右眼病变5例, 双眼均有病变2例, 合并眼球萎缩5例, 合并视网膜剥离4例, 17例病灶中有钙化, 呈斑片状、块状及小斑点状, 其中1例呈环状钙化。结论 螺旋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对病灶钙化敏感, 图像直观易懂, 直接显示病灶的部位及范围, 还能显示其合并症, 简单、易懂, 由于大部分病灶内有钙化, 具有特征性, 所以诊断率高。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 卢光明, 陈君坤.CT诊断与鉴别诊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1.

[2] Weber AL, Sabates NR.Survey of CT and MR Imaging in the trilateralretinoblastoma syndrome[J].Neuroradiology, 1996, 38:166~170.

[3] Mafee MF, Goldberg MF, Greenwald MJ, et al.Retinoblastoma andsimulating lesions:role of CT and MR Imaging[J].Radiol Clin NorthAm, 1987, 25:667~682.

[4] Danzger A, Price HI.Retinoblstoma[J].AJR, 1997, 133:695.

生殖细胞瘤范文第3篇

3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均来自我院外科手术送检标本。患者年龄7~13岁, 男1例, 女2例, 肿物均位于四肢的皮下组织, 术前经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血管瘤, 而行手术切除。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 常规HE切片。

2 结果

2.1 肉眼观

肿瘤均位于皮下, 椭圆形, 直径1.5~3cm, 边界清楚, 包膜完整, 呈血肿样改变。切面囊实性, 囊内为血性液体, 囊壁可见灰白结节。

2.2 镜检

镜下可见三个特征性形态改变: (1) 假血管瘤样出血性囊腔, 囊壁无内皮细胞衬覆; (2) 纤维母细胞样和组织细胞样瘤细胞在囊腔周围排列呈片状、巢状或实性;瘤细胞圆形或梭形, 胞界不清, 胞浆淡伊红色;核圆形或卵圆形, 染色质稀疏呈空泡状, 核膜清楚, 可见小核仁, 并可见少量核分裂象, 2个/10HPF。出血区周围瘤细胞呈合体状, 组织大小较一致。间质中隐约可见较丰富的薄壁毛细血管, 散在吞噬含铁血黄素细胞及少许多核巨细胞。 (3) 肿瘤外周有厚的纤维性假包膜, 包膜内见小血管分布, 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呈袖套样浸润, 似慢性炎症改变。

2.3 病理诊断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3 讨论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最初由Enzinger1979年首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作了详细的描述。该瘤曾被称为血管瘤样或动脉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属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个亚型。鉴于该瘤的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如好发儿童和青少年, 预后好, 除局部复发外很少转移, 而与恶性纤维细胞瘤明显不同, 故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3年版软组织肿瘤更名为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WHO (2002) 最新分类中将其归入分化不确定的中间型肿瘤。我们所遇到的3例无论从临床上还是肉眼, 镜下均与文献描述的一致, 年纪轻、肿瘤位于四肢近端、位置浅、临床上似血管瘤或血肿。镜下三大特征:假血管瘤样出血囊腔、一致的组织样细胞实性区、淋巴浆细胞浸润的致密性纤维假包膜。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形态复杂, 诊断时要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1) 皮肤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虽然两者均可出现假血管囊腔, 但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中年真皮, 为良性皮肤组织细胞瘤的一个亚型, 病变界限不清, 无包膜。可复发, 偶可转移, 这些都与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不同, 不应将两者混淆。 (2)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有许多相似之处, 极易误诊。两者主要区别有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属低度恶性或中间型肿瘤, 预后好, 复发率较低;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中老年人, 为高度恶性肿瘤, 复发率高, 预后差。病理检查,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型性和异型性明显, 病理性核分裂象较多, 炎症组织和肿瘤组织混杂。 (3) 与血管瘤的鉴别是,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内假血管, 血管之间的实性组织部分可见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某些特点。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属中间型或低度恶性肿瘤, 病程发展缓慢, 复发率低, 偶见转移, 预后较好。治疗方案首选局部扩大切除, 如已切净, 则无需二次手术及辅助放疗。肿瘤如果有浸润性边界, 位于头颈部或累及骨骼肌, 则可适当辅助放疗, 避免其复发, 据文献报导复发率约为2%~11%, 转移率<1%, 罕见死亡。本院3例至今为止均未见复发及转移。

摘要: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 易误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由于此肿瘤比较少见, 对其认识有限, 国内外报道较少。现结合我院近5年来遇到3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复习WHO (2002) 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及相关文献, 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生殖细胞瘤范文第4篇

1.1 一般资料

我神经外科2008年至2010年共收治脑转移瘤患者23例,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8例, 男女比为1.9∶1;年龄4 2~71岁, 平均年龄53.5岁;肺癌15例, 鼻咽癌1例, 乳腺癌3例, 消化道恶性肿瘤2例原发病灶不明确2例。

1.2 临床特点

本组高颅压表现者16例, 以原发灶为首发症状者5例, 脑部病变表现为首发症状14例, 不能确定首发症状4例。脑部病变表现为肢体偏瘫7例, 头痛5例, 感觉障碍4例, 癫痫1例, 失语3例, 共济运动失调2例, 精神症状1例。转移瘤在颅内分布按解剖部位依次为顶叶3例、额叶5例、颞叶6例、小脑2例、枕叶1例、额顶叶2例、颞顶叶4例。

1.3 治疗方法

先行切除肿瘤原发灶再开颅切除转移病灶或先开颅切除转移病灶再切除原发灶肿瘤。术后l0d切口拆线后开始进行化疗, 化疗3个月后开始放疗, 部分患者给予r刀治疗。本组中手术+化疗9例, 手术+化疗+放疗8例, 手术+化疗+r刀治疗6例。

2 结果

23例中获得全切18例 (78.3%) , 次全切3例 (13%) , 部分切除2例 (8.7%) ;19例 (82.6%) 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明显;3例 (13%) 无变化, 其中2例为术前无症状者;1例 (4.4%) 恶化。术后23例随访, 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原发灶和颅内转移病灶均切除者平均生存期5.9个月, 其中先切除原发灶再开颅切除转移病灶者平均生存期9.7个月, 原发灶未切除先行开颅转移病灶切除者平均生存期3.8个月, 原发灶切除后行开颅转移病灶切除+化疗+r刀治疗者平均生存期11.7个月。

3 讨论

据报道20%~40%的颅外恶性肿瘤发生脑内转移[1], 其中国外报道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容易发生脑内转移, 肺癌占50%, 15%脑转移瘤原发灶不明确[2]。本组资料中脑内转移瘤中肺癌46.8%, 乳腺癌13%。肿瘤转移易可发生在脑实质内, 也可以发生在颅底和颅骨, 部分为多发, 肿瘤随血源播散是常见的转移途径, 转移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处。颅内转移瘤最常见症状为头痛、精神症状、癫痫、共济失调、运动障碍等, 本组资料中, 以颅内压增高表现的最多 (占69.5%) 。应用激素治疗可减轻脑水肿, 减轻症状, 可应用地塞米松5~15mg, 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 应用于整个治疗期[3]。应用激素治疗脑水肿, 可收到良好效果。

颅内转移瘤是手术治疗还是放射治疗可结合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有无系统疾病综合考虑, 目前主张单发性转移瘤应予以切除。术后辅以局部放射治疗和全脑放疗[4~5]。结果表明, 对有高颅压症状的单发转性移瘤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放疗敏感且无高颅压的患者可采用r刀放射治疗和/或全脑放射放疗, 如放射治疗后患者症状加重。或肿瘤增大者, 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占位性质不明确者, 需手术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指导下一步治疗。本组患者手术在立体定下进行, 保证以最短的手术路径切除肿瘤, 减少手术损伤。对于功能Ⅱ~Ⅲ级病人。术中采用术中皮质功能监测术指导手术。外科手术采用May-Field头架固定最佳位置, 能更好切除肿瘤, 如果肿瘤次全切除, 应先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辅以全脑放疗。我们确信, 颅内转移肿瘤外科手术可以更快的给病人带来益处。

摘要:目的 探讨脑内转移瘤手术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近3年来手术切除23例颅内转移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23例中肉眼全切18例 (78.3%) , 次全切3例 (13%) , 部分切除2例 (8.7%) ;术后19例 (82.6%) 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明显;3例 (13%) 无变化, 其中2例患者术前无症状者;1例 (4.4%) 恶化。结论 手术切除颅内转移瘤治疗有重要价值, 可明确病理诊断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指导,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命, 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颅内转移瘤,手术

参考文献

[1] Ewend MG, CareyLA, Morris DE, et a1.Brainmetastases[J].CulT-Treat-Options-Oneo1.2001, 2 (6) :537~547.

[2] Massot, PunyetR, AJmajano J, et a1.Metastasis cerebrales[J].Rev-Neural, 2000, 3l (12) :1242~l247.

[3] Vecht CJ.Clinical tTmlmgement of brain metastasis[J].J-Neurol, 1l8, 245 (3) :127~131.

[4] Weinberg JS, Lang FF, Sawaya R.Surgical management ofbrain metastases[J].Curr Oncol Rep, 2001, 3:476~483.

生殖细胞瘤范文第5篇

1 CT表现

1.1 垂体大腺瘤

平扫可见鞍上池肿物, 有完整包膜, 圆形或分叶状, 密度均匀, 界限清晰, 较大者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 2%~4%可见钙化。肿瘤较大向上生长可突入三脑室前部和双侧侧脑室前角内下方, 影响孟氏孔而产生脑积水。肿瘤向侧方生长可侵犯海绵窦, 使其内的颈内动脉受压。肿瘤向下生长可突入蝶窦, 蝶窦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骨窗示蝶鞍扩大、鞍背变薄移位, 鞍底下陷等特征。肿瘤出血或缺血性坏死为垂体瘤卒中, 临床上出现肿瘤急剧增大的症状, CT平扫为急性出血, 瘤内见高密度影。

增强扫描:垂体大腺瘤呈均一或周边强化。瘤体边缘轮廓及瘤内坏死囊变区显示更清楚。因垂体瘤血供不丰富, 肿瘤强化的速度慢于正常垂体组织。

1.2 垂体微腺瘤

平扫为等密度或低密度病灶, 平扫多难以发现。主要依靠增强后快速或动态扫描。增强早期, 增强的垂体腺中呈现局限性低密度区, 边界清, 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有时见小环形增强结节影。还可借助于一些间接征象, 如垂体高度增加、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以及鞍底局限性变薄下陷、鞍底骨质变薄、侵蚀、破坏或鞍底倾斜等。诊断还须结合临床症状和血中有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2 MRI检查

2.1 垂体大腺瘤

平扫T1WI肿瘤呈等或略低信号, T2WI多数高信号。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 有时可见肿瘤通过鞍膈向上生长, 受鞍膈限制时形成的略对称的切迹称为“腰身或8字征”较为典型。肿瘤内可见囊变、出血、坏死, 肿瘤越大, 发生囊变、出血、坏死的机会越大。肿瘤引起的占位效应依肿瘤大小和部位而定。肿瘤向鞍上生长, 使鞍上池闭塞, 视交叉受压和上移。肿瘤也可压迫三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前角, 易引起脑积水;向鞍旁生长, 压迫海绵窦, 使其内的颈内动脉受压。向下生长, 可破坏蝶窦、斜坡。

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

2.2 垂体微腺瘤

平扫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T2WI呈高或等信号, 伴有出血时, 两者均呈高信号。MRI对垂体微腺瘤的间接征象包括垂体高度增加, 垂体上缘突出, 垂体柄偏移, 垂体向外膨隆挤压颈内动脉及鞍底局限性下陷或鞍背骨质局限性吸收、破坏等。

增强扫描垂体和微腺瘤的强化与CT所见相同。

3 鉴别诊断

3.1 颅咽管瘤

典型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儿童及青春期。肿瘤多呈囊性, 有时囊壁钙化呈特有的蛋壳形。强化也多呈环形。

3.2 脑膜瘤

均以略高或等密度多见, 密度均匀, 其内多可见钙化, 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 强化较垂体瘤明显, 邻近骨质改变可提示。CT及MRI扫描垂体无异常, 而局部骨质增生多可鉴别。

3.3 脊索瘤

脊索瘤多位于颅底中央, 平扫多呈高密度, 50%可见钙化, 骨质破坏为其特征性改变。

3.4 胶质瘤

视交叉、垂体柄胶质瘤以低密度为主, 可伴有斑点状钙化, 强化程度不及垂体瘤。MRI比CT敏感性更高。若见到肿瘤包裹一侧或两侧视神经可确定诊断。

3.5 异位松果体瘤

异位松果体瘤临床上常合并尿崩、精神症状。MRI比CT敏感, 增强后扫描明显强化。

3.6 垂体转移瘤

转移瘤形态多不不规则, 多呈分叶状。

3.7 鞍区动脉瘤

平扫等密度, 增强后明显强化。MRI显示明显的流空效应。CTA及MRA可显示载瘤动脉有助于诊断。

3.8 生殖细胞瘤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可位于鞍上、漏斗部近端。强化显著与垂体腺之间有一定分界。

3.9 表皮样囊肿

也叫胆脂瘤, 位于鞍上或鞍旁, CT显示水样及脂肪样密度, 有“见缝就钻”特点, 增强扫描不强化可区分。

3.1 0 蛛网膜囊肿

CT显示水样密度, 囊壁可见钙化。MRI信号与脑脊液一致。增强扫描不强化。

摘要:垂体瘤属于脑外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8%~15%, 青年女性多见。根据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对于直径<10mm的腺瘤叫垂体微小腺瘤, 直径>10mm的腺瘤叫垂体大腺瘤。临床上微腺瘤用药可以控制, 大腺瘤手术效果较好, 但易复发, 8、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6%、35%。

关键词:垂体瘤,CT及MRI影像表现,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7.

[2] 曹丹庆, 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161~164.

[3] 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4.

生殖细胞瘤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 男性6例, 女性8例, 年龄40~70岁, 平均58岁, 病程6个月~3年。

1.2 临床表现

头痛12例, 嗅觉丧失8例, 视力减退8例, 精神异常5例, 癫痫1例。

1.3 影像学检查

病例均行CT和MRI扫描, 头颅CT平扫为前颅窝底中线处向两侧或一侧生长的圆形或卵圆形高密度影, 边界清楚, 瘤周可见低密度水肿, 增强扫描呈明显均一强化。MRI扫描: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T2加权像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 病变以宽基底位于前颅窝底中线两侧或一侧, 可见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视神经下丘脑与肿瘤的关系。肿瘤最大径3.5~9cm, 平均6.1cm。

1.4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冠状开颅双额下入路10例, 翼点入路4例。冠状开颅双额下入路:根据肿瘤大小设计骨瓣, 骨瓣跨中线, 下方暴露颅底, 向上及两侧要稍宽于肿瘤边界, 切口两端点连线满足两侧眉弓暴露, 使骨瓣前缘尽量靠近眶缘, 右侧骨瓣大于左侧。额窦开放, 刮除窦内部分粘膜后用大块骨蜡严密封闭。双额硬脑膜分别弧形切开, 缝扎并切断上矢状窦, 沿肿瘤上缘向后剪开大脑镰。打开右侧外侧裂池, 释放脑脊液, 自动牵开器抬起额叶, 首先处理颅底部筛板处的肿瘤基底, 电凝肿瘤在筛板处的硬脑膜, 阻断肿瘤的血供。再行肿瘤囊内分块切除, 当肿瘤大部切除充分减压后, 沿肿瘤前、侧、下方与蛛网膜间隔小心分离, 对粘连紧密者不可强行分离, 必要时可残留少许肿瘤组织电灼切断, 最后完整切除肿瘤。还纳骨瓣, 硬膜外放置引流管, 缝合头皮。翼点入路:剪开硬脑膜后分离外侧裂, 放出侧裂池脑脊液, 用脑压板轻抬额叶底面, 暴露肿瘤, 同时暴露同侧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视神经, 先瘤内切除肿瘤, 在肿瘤缩小塌陷后分离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粘连, 在分离肿瘤与颅底的附着区及其与额叶脑组织的粘连, 直至全切肿瘤。

2 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全切, 按Simpson分级法:I级切除10例, II级切除4例,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头痛均消失, 8例嗅觉丧失的患者术后无改善, 视力好转6例, 4例精神症状消失, 1例有精神障碍, 但程度减轻。术后2例出现尿崩, 经用垂体后叶素后控制, 1例术后出现双侧额叶脑肿胀, 嵌顿缺血坏死, 经二次手术治愈。1例癫痫经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1年后症状消失。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自理。无脑脊液漏发生。

3 讨论

嗅沟脑膜瘤起源于前颅底筛骨筛板处的硬膜, 可累及鸡冠和蝶骨平台的任何区域, 是前颅窝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因其生长缓慢, 额叶在功能上属于“哑区”, 当患者就诊发现肿瘤时瘤体已经比较大[1]。显微手术是治疗嗅沟脑膜瘤最有效的方法[2]。冠状开颅双额下入路, 额部钻孔要足够低, 使前颅窝暴露范围广, 减少对额叶的牵拉, 避免额叶的损伤, 术后不会发生新的精神症状。术中必须用大块骨蜡和筋膜严密封闭额窦, 同时更换手套及接触过额窦的器械, 防止引起颅内继发感染[3]。由于切断矢状窦起始部可使额叶的静脉回流受到影响, 造成术后双侧额叶脑水肿, 本组1例病人术后出现双侧额叶脑水肿致额叶脑组织嵌顿坏死, 经二次手术切除坏死嵌顿的额叶脑组织, 切口II期愈合。嗅沟脑膜瘤的供血主要来自脑膜中动脉和筛板处的筛前动脉, 及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分支, 切除肿瘤前先处理肿瘤基底, 切断血供, 减少出血[4]。剪开硬膜时, 电凝切断进入肿瘤的血管, 筛板处硬膜充分电灼, 连同筛前动脉和嗅丝一同切断, 由于肿瘤巨大, 术前嗅觉已丧失, 不予保留嗅神经[5]。筛板处不可过分搔刮, 以免脑脊液鼻漏, 但肿瘤已侵犯该处的硬脑膜甚至骨质, 应切除后用颞筋膜缝合修补硬脑膜, 钛板修复骨缺损。本组1例按此处理, 术后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处理基底部后, 将肿瘤切开, 在瘤内作肿瘤分块切除, 进一步分离肿瘤周边, 沿蛛网膜间隙分离, 尤其在切除肿瘤后下极时应十分小心, 对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垂体柄等严格保护, 直至全切肿瘤。该入路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 手术路径较短, 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牵拉, 明确肿瘤的附着部和供血动脉, 以利于全切。

翼点入路与双额下入路比较优点在于减少牵拉损伤, 即使有牵拉损伤, 也仅限于单侧, 较好的显露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分支、视神经及视交叉, 易于保护。缺点是操作视角较小, 生长范围较广的肿瘤尤其是对侧的脑膜瘤, 操作路径长, 难以全切。

因此, 选择手术方式应注意肿瘤大小、手术视野、保护重要血管神经及减少并发症。双额下入路适用于较大的位于中线部位的嗅沟脑膜瘤, 翼点入路适用于位置较靠后偏离中线一侧分布稍小的嗅沟脑膜瘤。

摘要:目的 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分析总结14例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Ⅰ级切除10例, Ⅱ级切除4例, 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双额下入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嗅沟脑膜瘤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

参考文献

[1] 扈玉华, 史学芳.巨大脑膜瘤术中残腔处理及周边静脉保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7, 6:461.

[2] 杜建新, 曹家康.巨大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 (5) :328.

[3]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技术出版社, 2005:606.

[4] 陈治军, 陈吕安.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18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 (5) :300~301.

上一篇:庇护我范文下一篇:初中生劳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