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范文

2024-04-11

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范文第1篇

——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演讲稿

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它就是指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好的品德,符合古训:“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我们也常说“以德兴业,以福达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企业走上激烈竞争的市场,市场经济对劳动者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企业的一切行为,无论是“节约降耗”还是“精品意识、名牌战略”,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我们的企业,呼唤着职业道德!我们的社会,呼唤着职业道德!乃至我们这个时代,都在强烈地呼唤着职业道德!重建职业道德,已成为企业绕不过去的一个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到以德践行、与德同行!通过吸收并消化“厚于德、守于信、敏于行”的文化观念,达到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实现人格升华。

作为一名劳动者,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里,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士有百行,以德为先”。 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作为石油企业一线员工,最先接触、接触最多的就是产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水平。但是,一些员工缺乏职业道德、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屡屡发生,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个别员工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将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进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例如,不尊重甲方、施工不严谨、安全质量意识薄弱等现象,都会损害企业形象。另外,不少员

工对企业没感情,责任意识淡薄,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物质利益,对企业的发展不感兴趣,有的员工为个人私利故意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到正当利益的获得。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就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内在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既是员工个人职业愿景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爱岗到敬业,从立身到兴业,实现奉献社会的艰辛历程。

爱岗是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人只有爱岗,他才具备了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条件,而要使这个基本条件得到提高和完善,他就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努力培养热爱自己从事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责任心。一个人一旦爱上自己的职业,他的身心就会融合在职业工作中。

敬业是爱岗情感的升华和体现。就是尊重自己从事的职业,专心致力于自己从事的职业,就是用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我们的生产之所以经常出现或大或小的安全、质量、效益等问题,就在于劳动者自身缺乏一种起码的敬业精神,做不到尽职尽责。

在现实工作中,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从事条件较差、工作艰苦、劳动强度大的岗位。为此,把岗位责任

制作为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不同岗位的职、权、责、利关系,使每名劳动者都有明确的权限和责任,建立合理高效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才能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才能把国家、集体、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最终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任何职业、任何岗位的劳动者,只要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就是为社会作贡献。就能够在企业经营中做到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创造价值。一名能够奉献社会的人,同时也是一名道德高尚的人!一名值得尊重和学习的人!雷锋、焦裕禄、孔凡森、李国安、李素丽、许振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有像他们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只有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在于奉献,才能在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整统一。

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范文第2篇

边院镇过村小学 马晓云

近期,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在课堂上骂学生索要教师节礼物, 被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 依兰县副县长等8人被处分。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引以为戒,避免类似违纪现象的发生,我校认真组织了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真切的感受到师德对于我们来时是多么重要。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范文第3篇

一、教师党员应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带头人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源头活水。只有坚定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自觉地把党的最高纲领与党在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理想信念的动摇是党员最根本、最危险的动摇。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是教师党员必备的政治素质和首要条件。

1、要确信。

就是要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坚信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一个教师党员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遇到困难时就会犹豫和退缩,关键时刻就“豁”不出去。

2、要真知。

就是要在思想理论上真正弄清为什么中国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其他道路。无论当今世界风云怎样变化,我们都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加快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渗透破坏,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作为教师党员,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一定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做到高举旗帜、坚定信念、严守纪律不动摇。

3、要落实。

就是要带头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好党的组织、塑造好自己,要自觉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积极拥护和支持改革,“平时能看得出来,困难时能站得出来”。让广大师生能从自己身边党员的言行方面更直接地认识我们的党。同时,要积极学习宣传、模范执行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其他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二、教师党员应争做勤奋学习的带头人

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终生学习的时代。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必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与实践,从而增强自己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1、应将先进性体现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上。

教师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如此,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否则,既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更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应将先进性体现在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更新中。

社会飞速进步,科技日新月异,新的科学知识不断涌现,教师党员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积极的求知欲望,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和教育理念消化吸收,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先进信息的传递者,有效避免知识的滞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现 1 代化人才。才能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课程教学为全程育人。

3、应将先进性体现在对教育业务的精益求精上。

作为教师党员,必须成为教育教学的能手。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改革意识,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能成为广大教师的榜样,需要展示或交流时能“拿得出来”。要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努力追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和高效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现代课程观、结构主义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都是党员教师应该掌握的内容,教师党员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其它教师的前面。

三、教师党员应争做服务人民群众的带头人

作为教师党员,维护人民利益主要体现在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家庭与社会服务,为教育事业与学校发展服务上。所以,教师党员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胸怀全局,乐于奉献,不与群众争利,争做服务群众的带头人。以优质的教育和服务造就更优秀的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满足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1、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教师之爱学生,必为之计将来。”教育工作中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努力实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及方法、模式。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并要注意团结普通教师,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

2、要有高尚的人格特征。

当前,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缺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现状。这都需要教师党员带领广大教师真诚、坦诚、热诚地对待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要把学生既当做学生又当做朋友,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

3、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师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学生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学生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维护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但不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在时间、精力、利益上只要是对学生、对同事、对集体有利的,就要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就要走在前头。

4、要有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

要以事业为重,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自觉遵守教学环节、教学纪律,做到对教学工作要严肃、对科研工作要严谨。在思想上、言行上给广大学生和其他教师做出表率。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督促、检查学生的思想和学业状况,使学生不处于自由涣散、漫无目标、虚度青春的状态中。

四、教师党员应是以德立教、依法施教的带头人

教师党员要将先进性体现在自身思想道德、品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上,要模范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德立教、依法施教,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加强学习,提高自我思想道德修养。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阐明了我党的性质和宗旨;阐明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阐明了 2 怎样发展生产力、保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党员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必须切实解决好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教师观问题,懂得为谁服务,怎样做人,怎样为师的基本道理。

当前,教师党员应主要克服“三个主义”,树立“三种精神”。就是要克服个人主义,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自觉地把人民的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享乐主义,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革命气节,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克服自由主义,树立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树立对组织、对他人、对个人、对学生高度负责态度。

2、教书育人,把握现代教育真谛。

教师党员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点,做改革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者。加强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依法执教,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自己的工作中切实关心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健康成长。善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为追求,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追求。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高手和学生思想成长方面的导师,为其他教师作出表率。

3、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作为教师党员首先应该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作为教师党员必须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科学的创造,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勇于探索,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作为教师党员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足讲台。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党员应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优秀一员,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党员首先就应该是榜样,首先要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作为一名教师党员,一定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应能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上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这种无形的方法能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思想,只有用自己的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才能养育学生的美好人格。

5、倾注爱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爱就是奉献。作为教师党员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有的一切,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用师爱凝聚学生的心,通过热爱,使我们每一个教师党员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真正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带头人。

五、教师党员应是争做求真务实的带头人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活力所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所在,更是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教师党员必须具备这样的科学精神和政治品格。

1、必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教师党员应该具有大局意识,个人工作、部门工作首先服从于学校的工作安排。正确处 3 理好部门与部门的工作关系,能够让局部的工作有力地支持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最大的工作效益。教师之间要坚持相互学习,相互听课,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能仅局限于会议教研,要形式多样,相互之间多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相互切磋教学方法,交流教学思想,展示教学成果等。

2、必须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利益。

我们的党员教师既要抓紧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工作的效益,克服在问题和矛盾面前畏难的心理,纠正解决问题拖拉的作风,又要着眼未来的发展,追求长期的效果。

3、必须把求真务实作风要落实在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上。

每一位教职工都应是德育工作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者。教师党员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求真务实之风要落实在狠抓校风、班风、学风等管理工作上,要落实在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工作上。同时,搞好教学工作是职责赋予最起码的要求,每一位教师党员都应该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成绩分析、试卷评讲等各个环节做到求真务实,在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苟,成为普通教师的榜样。

六、教师党员应争做廉洁自律的带头人

教师党员要始终把廉洁自律当作责任和义务,把“严以律己,追求品质”作为做人、为师、处事的标尺,时刻牢记组织的重托、法律的规诫,把廉洁自律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认识意义,明确责任。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始终严格自律,坚持廉洁的操守,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受社会上一些恶习的沾染,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廉洁自律是教师为人的前提,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品清行洁是教师确立“师道”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为师”的重要人格标准。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地位的提高,教师的言行日益为社会所瞩目,教师廉洁自律的行为更能为世人称颂,有利于推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党员必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大处着眼,小事着手,防微杜渐,身体力行,努力做端正党风、行风、教风的表率,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为推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不断学习,以德修身。

教师党员应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以科学的道德观念武装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自己,这样才能与时同步,立于时代的潮头。要注重理论学习,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廉洁自律的有关法规,学习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榜样,以活生生的先进事迹感召自己,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以德修身。

3、甘守“清贫”,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甘守清贫,是教师的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严格履行教师职责的良好行为表现。教师党员更要自觉抵制“金钱物欲”之风,甘守“清贫”的教书育人生活。要不断强化廉洁自律的意识,通过对优秀党员的事迹的学习,立足本职,勤于自勉,自觉抵制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还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范文第4篇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连漪至浪花,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发展,情感与志向和道德养成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培养和塑造,事关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教师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才能有力地塑造学生的品德,我认为,应该注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学校德育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观念和文明习惯,包括正确的政治观点,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等;也包括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如诚实、礼貌、文明、友善、信誉、责任等;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正直、勇敢、勤恳、豁达、公正无私、意志坚强等。以德育人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批判和选择能力,面对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教师采取的方法、形式和内容选择是决定育人成败、效果优劣的根本所在。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道德之完成有两大“瓶颈”:其一是“由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自觉及普遍原则的建立”,其二则是“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但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育人教育:

第一,运用课堂教学进行中华民族的美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深奥、枯燥的道德术语只能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好的方法是把哪些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心理情感借助于人物和事件,以故事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在欣赏美文中受到美德的熏陶,为培养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司马光砸缸救人”、“邱少云烈火中严守纪律”;数学教材中的“圆周率的发现者祖冲之”;音乐教材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明是非、讲气节、知廉耻、重操守、守信义,既传授了知识,发展了学生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二,开展有益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现象、正确分析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等现象特征,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判断、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约束、保护能力。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由于学生个体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个性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结论。这正是教师在育人活动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首先,教师要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如班会、周会、讨论会、答辩会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去面对现实、体验生活;其次,要给予学生说话的机会和权利,鼓励学生独立思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任何人不得越俎代庖;更不能以任何方式扼杀学生的思维兴趣。要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对错,比较美丑、权衡善恶,最后达到认识的升华。此外,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启发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不辞辛苦,向着自己设立的目标迈进,直至取得成功。例如举办书画展览,开展小创作、小发明、小实验活动,举行诗歌、作文朗诵会等,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构建“联合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基础道德教育。学生系统的道德教育虽然来自学校,但他们的道德品质也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德育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要密切配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用诚、信、美填补学生的生活空间,预防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因素侵蚀学生幼小、天真的心灵。

二、以德律已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它对人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无不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其现象为教育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努力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以德修身、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身边的言行小事做起,从现实的生活做起,重道养德,修身立范,言传身教、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这是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教师。以前,提倡“尊师重教”,现在应提倡“尊生重学”。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志趣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意愿。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明确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既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学者,又是为学生指引人生的向导;既是学生推心置腹的朋友,又是与学生共话忧乐的知已。教师要善于深入学生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又要放开手脚、展开平易近人的笑颜,自觉树立起平等的观念。让学生真诚地认为是和他们共同学习的,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和创造者。

其次,要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为他们树立起言传身教的典范。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职责,甘愿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甚至一切。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干好“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事业。时时处处不以“师者”自居,不以“长者”自傲。要有正确的爱生观,知之深、爱之切;要全面关心学生,让学生在真爱中体会真爱,学会真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让“晴朗的天空”永远浮现在你的脸上,让学生时刻都能从你身上取得快乐。

第三,要公正无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穷的,他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汇集在他的人格里,可以催人

向上,激励人生;也可以让学生心负重荷、消极抵触;甚至可以使其一 蹶不振、毁灭前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管理者、组织者变为协助者、参与者。地位平等了,但身份没有变:教师仍然是老师。因此,更要洁身自好,不要玷污“老师”的形象。一要公正无私不近亲厚友、平等对待学生;二要正确评价自己,善于听取别人(包括学生)的批评;三要廉洁从教、远离“铜臭气”和“脂粉气”,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三、以德兴教

教师的道德素质,包括公众道德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其中,职业道德修养尤其重要,它是从事教师工作的直接需要,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成败,进而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兴衰。因此,一个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人格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技能、知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并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效益日益提高,才能使教育大业兴旺发达。做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坚定的事业心、责任感。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进而向着高层阶段探索攀登。同时,要不断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其二,要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课程和教法都在不断改革,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的教育形势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把学习作为终身需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其三,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由“辛苦型”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怎样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效益等等。

以德育人、以德律已、以德兴教是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广大教师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信心百倍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教育重任,满怀豪情地开拓教育发展的新天地。

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范文第5篇

【摘要】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从最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造就什么样人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教书只是一种手段,只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方式,老师只是通过教书这种载体,这种途径来建立跟学生的良好关系,来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在此前提下,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传道 授业 解惑 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从最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造就什么样人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教书只是一种手段,只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方式,老师只是通过教书这种载体,这种途径来建立跟学生的良好关系,来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在此前提下,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做真人,就是要学会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敢担当、能付出的人;做一个有包容心、有宽容心、能够换位思考的人;做一个有同情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的人;做一个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重信守诺的人;做一个有自尊心,有羞耻心,有集体意识的人;做一个会思考,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万物的人;做一个懂规矩,会做事,会与人共处,知道尊重师长,谦卑待人的人;做一个胸怀大志,放眼世界,积极进取的人;做一个顺境中不骄不躁,谦卑待人,不卑不亢的人。老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绝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方面的道理,更要有生活、处世、做人方面的道理。老师要给学生解惑,也绝不仅仅是学习上遇到的困惑,也要有对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引,也要包括及时指导学生解决生活、处世、做人方面的困惑。

要学生学会做人,老师首先就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就要做到。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就是学生的旗帜,老师就是学生的方向,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是标杆。只有你自己首先做到了,学生才会信服你,才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也才会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范文第6篇

溯源数典, 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以他那深邃的目光洞察了这一切, 他始终把“德”放在第一位, 以“仁”为出发点, 提倡“孝弟忠信, 礼义廉耻”, 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

两位先生的教育思想如出一辙, 都强调以德为先。因为他们都明白只有知道孝顺父母, 尊敬兄长的人才会尊重别人;只有珍爱自己, 珍爱父母, 珍爱朋友的人, 才会热爱集体、热爱国家。人与人之间只有以礼相待, 尊重别人讲求信用, 人际之间的关系才会协调发展, 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站在两位先生高大的灵魂面前, 我不禁感慨万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但这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上, 成人娱乐场所的增多和管理不严, 网吧、美容美发厅、营业性舞厅等的涌现, 影视光盘流通管理体系上的不力, 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家庭中, 父母外出打工, 家庭离异等造成了孩子无人管教。而我们,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却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牢牢地拴上了高考的战车, 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 即使有, 也是流于形式, 内容缺乏时代性, 脱离现实生活,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行为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往往是纸上谈兵, 缺乏针对性。再加上中学生所处的特定的年龄阶段, 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前, 不能明辨是非, 而父母、老师的教育又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这样教育就非常被动, 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 我们要面对社会发展和学校德育实际, 加强德育教育, 使学生以自己的独立人格、良好的道德来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此项任务任重道远,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正如乌申斯基所言:“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 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 是观念、品质、性格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常识才能、语言风格、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服饰仪表等等, 都将是学生学习, 效仿或评说的内容、对象, 教师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 教师在德才学识体各方面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垂范, 自我完善;而且要时时处处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在学生心目中树起崇高的形象, 发挥表率作用。正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经师易遇, 人师难逢”, 我们既要做学生的经师, 更要做学生的人师。

2 社会即学校, 整个的社会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

2.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合, 实现共同教育

学校的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师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而我们学生的生活, 是学校、家庭、社会。因此, 在教育中我们必须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 才能实现“整个的教育。”

(1)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德育为首, 坚持育人为本。集体生活是道德修养的最好途径, 学校中学生生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班级, 因此, 我们十分重视班集体的建设, 坚持班级的目标管理, 加强对班集体的过程评估。每学期都制定班集体建设的可操作性方案, 班班创建, 有标准, 有过程, 有评比。班集体建设中受教育的是全体学生, 面对的是所有学生的德育, 学生在班集体中培养能力, 提高修养, 在班级活动中自立助人、自律律人、自爱爱人。

(2) 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加强系统的家教知识讲座, 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办学思路, 以取得一致的教育, 我们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以促进家庭教育。

(3) 加强社区教育的呼吁。我们呼吁政府发布文件, 成人娱乐场所要严禁未成年人进入, 社会和学校共同加强防范。正如陶行知所说:“动员社会上现有可能的力量、学校和其他机构人员, 为伟大的人民教育事业服务。”2.2发扬优良传统, 改造社会生活

社会即学校, 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 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坏的社会, 我们也要认识, 也要有所准备, 才能生出抵抗力, 否则一入社会, 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生活现实, 改造社会生活。

(1) 传统美德教育。“反传统教育不是反对固有的优点”。我们对于中国固有的美德是竭诚的拥护, 我们汲取传统中的许多精华和品质, 如自强不息, 尊老爱幼等。

(2) 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经常组织读书活动, 演讲比赛等学习历史人物的伟大人格。雷锋是新时代的优秀人物, 我们坚持常年学雷锋, 大张旗鼓, 使每个同学知雷锋故事, 晓雷锋精神, 学雷锋行动。这样, 榜样一旦在学生心中树起, 就会产生强有力抵御不良思想的力量。

(3) 加强国史、地方史教育。“读史使人明鉴”, 辉煌的历史教育也可提高人的品德建设。我们常年开展加强“二史一情”教育, 专题活动和学科渗透相结合, 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组织学生祭扫家乡的英雄先烈, 激发学生爱乡情。

3“教、学、做”合一, 以“做”为核心, 加强实践

教育决非纸上谈兵, 要强调实践性, 孔子第一个将“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 提出了“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口号。

陶行知也说:“先生拿做来教, 及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实学。”

“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通过自觉的集体生活的教育更能发挥伟大的力量以从事于集体之创造。”我们在班级管理中, 无论是班级干部的产生, 还是班级制度的形成, 班级黑板报布置都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治。每天都采用班干部轮值制、人人岗位制, 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集体精神、奉献和开拓精神, 我们还制订了规范学生行动的《常规》, 在“做”字上做文章, 我们的德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走进孔子, 走进陶行知, 就是走进一种精神, 走进一种文化, 他们感召着我们去献身教育事业, 他们引领着我们去学真知、求真理、做真人。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培育现代真人, 培育“四有新人”。我们要“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 坚持在生活中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给生活以教育, 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 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摘要:“德育是根本”, 现代教育的总目标就是要培育社会所需的“真人”。因此, 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 (2) 社会即学校。整个的社会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 (3) 教学做合一, 要以“做”为核心, 加强实践。总之, 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我们要本着“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领会和贯彻孔子和陶行知两位先生的思想, 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

上一篇:用电申请办理流程范文下一篇:元旦新年诗歌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