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生存教育范文

2023-11-22

三生教育生存教育范文第1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动员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理解“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从根本讲,“三生教育”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事业。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若干方面组成;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二、深刻领会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省情、教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这是符合国家要求,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

首先,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

其次,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适应当代、引领未来的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是核心。“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着力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足点,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正确处理实施“三生教育”的几个关系

认识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必须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办法、渠道来实施“三生教育”。只有这样,这个“基础工程”才能名副其实。“三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抓“三生教育”,不是在国家德育范畴以外另搞一套,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战略方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需要、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抓实抓好德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化,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实施“三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实施“三生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不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简单地加上一门课程或减去一门课程,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整合课程资源的前提是不得削减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课时、学分。一要处理好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二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纳入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其他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按照教材征订办法和使用管理规范执行;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料,不得要求学生统一征订。三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四是开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基础,但仅靠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把“三生教育”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

四、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进展情况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今年2月19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要求。此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立即着手从各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从2月份至今,通过境外考察和省内外调研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操作性等进行研究。二是在5月19日,即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哀悼日举办了“云南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座谈会”,第一次面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实施“三生教育”的信息;8月13日,召开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除在昆明设主会场以外,在其他州、市设立了93个分会场,总计约15000人参加了会议。三是成立了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四是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五是在云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开通了“三生教育”直通车主题网站。六是7月中旬,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高中、中职、高校使用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正式定稿并交付出版。七是今年秋季学期在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和全省各高校、省属部分中专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八是举办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第一期师资培训班,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九是在本周内组成10个组到16个州、市,对包括实施“三生教育”在内的重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从总体上看,实施“三生教育”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思路清晰、工作有序,抓得紧、进展快、步子稳,初见成效。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普遍反映较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及共鸣,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一切,既是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全厅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专家学者、干部师生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个工作才刚刚起步,这一项事业才刚刚开始,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保障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根据坚持正确方向、扎实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不负时代使命的思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五、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

实施“三生教育”,是党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的需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起实施“三生教育”的重任。

一要坚定信心,克服顾虑。此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没有明确提出过“三生教育”的整体概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健康心智和实践能力,就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实现培养人的功能,最终促进教育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的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规律的反映,是实现教育核心功能的体现。

二要科学对待,认真学习。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既能找到一些理论的依据,又能找到一些历史的渊源。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伟大事业。但是,我省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研究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三生教育”作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根本,在全国首家提出来的。从理论到政策,再到实践,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重新学习、认真研究、科学对待。

三要务实创新,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实施“三生教育”首先要务实、抓实、落实、求实,做到既积极推进,又扎扎实实;既营造良好氛围,又稳健发展。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作出的决定,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执行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履职能力,把“三生教育”贯穿到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中,融入到每个干部职工的本职工作中。“三生教育”是一项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事业。这为我们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每一个干部职工,在方向上、精神上、工作上、宣传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要主动积极地做“三生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研究者。通过我们的言行和工作,不断引领“三生教育”、丰富“三生教育”、完善“三生教育”,同时也使自己在“三生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与进步。

同志们,实施“三生教育”的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历史使命,在创新上思考,在务实上着力,在探索中提高,在总结中前进,为实现“三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而不断奋斗。

◇责任编辑矣 勇◇

三生教育生存教育范文第2篇

开展拓展训练,教会学生生存。雄鹰以矫健的身姿搏击浩瀚长空,学子用饱满的激情演绎青春火热。该校八年级全体同学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来到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封闭式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特殊方式和有效手段,是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重要形式。本着“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宗旨,该校精心组织了本次拓展活动,制定了周密细致的计划和方案。拓展训练活动过程除了进行常规的军事队列训练之外,还安排了攀岩、高空组合、障碍穿越等惊险刺激的考验生存能力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拓展训练生活锻炼了同学们的筋骨,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品质,教会了学生生存的本领。

设立“激情广场”,教会学生生活。为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高雅的艺术氛围,促进学校校园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给广大同学一个展示自我、展现青春活力的舞台。该校,相继启动了“激情广场”和“每日一歌”活动。“激情广场”是校德育处组织领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的阵地,是学生课余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舞台,也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每周三是同学们最最快乐,也是最最盼望的日子,这一天的课间操时间,全校师生都会齐聚在学校的激情广场上,这里的表演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令人惊赞不绝。有时横笛悠扬,有时歌声悦耳,有时演讲即兴,尤其是有动感十足的《江南Style》舞蹈表演,师生们用完美的形体语言,诠释出舞蹈作品的内涵,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或是特长,通过“激情广场”和“每日一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释放他们的活力,丰富了师生生活。如今“激情广场大舞台,如果有才你就来”的宣传口号早已深入人心。“激情广场”已成为该校德育主阵地和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艺,也通过活动体会到了生活的快乐。

组织逃生演练,强化生命教育。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该校自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每年都会举行2-3次逃生演练活动。活动前各班根据全校活动要求,进行演习前的准备。向同学们详细讲解演习活动的意义,并进行模拟训练。同学们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灵敏快捷。当警报声响起,同学们没有惧怕,在老师的掩护疏导下,有序的沿着安全线路,逃离现场。教师们认真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直到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清点人数,确认学生全部撤离。该校通过开展逃生演练、消防演练等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

参加技能大赛,提升综合素养。2012年12月8日,xx港市首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在赣榆县隆重举行。全市共有9支代表队参加本次大赛,xx县xx中学师生选手发扬团结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在激烈的角逐中,一路披荆斩棘,以优异的表现夺得了初中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该校因在县前三届劳动技能大赛中的突出表现及取得“三连冠”的骄人成绩。被县教育局指定为市首届劳动技能大赛参赛队。县局领导均高度重视此事,对该校参赛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了“保三争二”的目标。并多次到校了解队员们的训练水平、状态,并勉励参赛师生在训练阶段,要抢抓时间,科学安排,积极训练,争取要赛出水平,赛出成绩,为县争光。

赛前该校江宋标校长对参赛一事高度重视,把参加技能大赛作为锻炼师生的重要平台。学校成立了以江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训练工作做了周密部署和统一安排,精心制定了训练方案,在资金、人员和组织安排上全力保障。做到场地有保障、人员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时间有保障、经费有保障。学校选派业务能力最强的专业教师指导和训练学生,蔡亚军副校长亲自参与学生训练指导工作。全体参赛师生赛前刻苦训练,认真钻研,精益求精;赛中沉着应战,机智应对,团结协作,充分发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不负众望,表现突出,赛出了风格和水平;既充分展示了该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又为全县人民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劳动技能的培养,通过实施“三生教育”的办学策略,开展军训、远足、拓展训练、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建立“雷锋车”志愿者团队、搭建“激情广场”平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生教育生存教育范文第3篇

今春开学,我校在语文数学两科教学中继续探索三生课堂教学,先将我们的 做法汇报如下:

一.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也会不错。我校五年级语文老师刘玉强在教学《草虫的村落》一文时,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他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喜欢童话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走进小甲虫的心里,体会小虫之间的情感,然后带着感情读句子,感受草虫们也有人类社会一般的生活。充分实现了“三生课堂”即:生活、生存、生命,使学生会学、乐学。

二.展望生存需求,培养生存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生存需求,把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永恒目标。

如教学四年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结合学校的地震演习引入课题:抗震救灾中发现,遇难者常常死在门后,为什么?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展开了大胆的猜想,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以下的探究实践:1.小组合作:利用分发的七根筷子、橡皮筋等材料做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做得迅速;2.拉一拉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制作图形后拉一拉,切身体会到了三角形不易变形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他们不但悟出了“遇难者常常死在门后”的原因是由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还提出了地震逃生的重要原则“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这时趁热打铁补充讲解了《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教学中适时教给学生生存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中自主发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知识的探究,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实践研究意识、探究发现意识、信息处理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通过对生存技能的培养,能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在应急状况下自救、自护和逃生能力得到增强,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正如达尔文所说“适者生存”,如何成为“适者”?需要知识和技能。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孩子生存能力的强弱,除先天遗传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学习。语文教材中,就隐含有这方面的学问。《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告诉人们坚定的信念也是重要的求生手段。《顶碗少年》

中的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震撼每个同学的心;这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进行生动实在的挫折教育。

三生教育生存教育范文第4篇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为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这个时期他们对事物和生活的认知会大大提高,也会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个时期也是个人道德观念开始形成的阶段。所以我们正确的引导和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从小思想道德会长期地起作用,甚至影响一生。作为教育人的主阵地——校。我们应该担当起更多的责任,人人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的力度。所以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前提下,更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考虑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培养和教育模式。

一、思想品德教育要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人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都是先从基础的感知认识开始的,渐渐地转化成深刻的知性了解。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身特点所约束,他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过程中,都是很直观地去思维,分析能力基本上是很低的[1]。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一定要能让学生在感官上直接能表现出知识点和教学目的,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文中,为了让学生明白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这一不变定律。如果只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你讲得再好,学生也只是听得糊里糊涂,更甚者是不予理睬。如果换种方式,绘制两张图,一张是解放初期的贫民破房,另一张是如今的高楼大厦,虽然只是简单的两张图,但是让一看便明白什么意思,比说什么都更直观。所以在小学教学中,课堂设计注重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达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

为有效地使现代网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对小学生上网进行积极的引导。扩大有利信息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过滤不良信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基本的网络知识教育,让师生合作建立网站,作为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对校园网以及局域网的管理,严格审查网上内容,并规范网络的运作和网上行为,保证校园网的健康发展,从而尽可能消除不良的網络信息或内容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开展丰富多样的网上教育论坛、讨论等活动,注重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互融合。通过开设网上的论坛、设计比赛等活动项目,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例如,针对某些涉及伦理的社会重大事件,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并让老师积极的引导,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及时补充网络知识,并把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融入运用网络的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寓于实际情景中

为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存在的一些不好的情况营造一个模拟情景,来进行教学。比如针对部分学生随地乱扔废弃物的情况,老师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一些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当同学们进入这么一个场景,看到公园的一角垃圾到处都是,严重破坏了公园的风景,也严重地影响到公园进行休闲娱乐的人们,这时候,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同学,问他们:“满地垃圾好不好?”他们肯定会相应的回答:“不好!”老师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不好呢?”可能同学会有不同的答案,这时候,老师要给学生讲解为什么不好,最后再问学生:“你们到公共场合会怎么处理自己的垃圾呢?”,进而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树立爱护公共环境,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三、思想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学生主体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学生是这一世界的主体,教育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使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能力得到提高,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互尊、互爱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童趣性是儿童生活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凡具有童趣性的活动,他们就倾之爱之,否则就会避而远之。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果导入新课可用实物演示、游戏、猜迷语、智力竞赛等趣味性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解除学生消极、沉闷的学习心态。在明理阶段可利用图画、幻灯、语言、故事等教学媒体于手段,设计一些趣味横生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视听,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克服淡漠、消遣的学习心理[3]。

四、思想品德教育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得赋予“真爱”。只要用心去对待学生,才能真正走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的期望。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沟通。不要总以师长的身份和同学交流,要以朋友的心态去关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和你走得更近,更愿意说出他们的心里话。课堂教学也才能更融洽,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高[4]。

教育工作是“良心事业”,只有教师动真情,学生才能动真格。我们还要关爱学生,以真诚的爱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教育的真谛是爱,一个哲人说过,爱自己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让我们给每一个孩子爱心和耐心,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阳光下成长。这种以尊重、平等、信任为前提建立的师生关系,以友爱和赞扬做桥梁,收获的是十份理解、百份热爱、千份努力。

参考文献:

[1]余禄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10)

[2]方国云.“德体”兼备快乐成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J].小学时代(教师).2011(04)

[3]张杰,杨在宝,杨亚河,晏青青.浅论小学“三生教育”的内容及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2(33)

[4]丁玉玲.浅析当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三生教育生存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三生教育是语文课程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内容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教师的精彩讲授,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三生教育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巩固中学生三生教育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三生教育 相互渗透 人文素养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正确对待生命,珍爱生命,学会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幸福地生活,在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引导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三生教育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最终为学生幸福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呢?

一、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的筋疲力竭,可是学生却没有记住多少。这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并且呆板,缺乏课堂激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个性的发挥也是一种压抑,不利于新课改要求下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要求。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仍然是高分低能,缺乏社会生存适应能力,生活幸福指数也不会很高,不符合三生教育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与三生教育相互渗透,也是积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引导学生不断走出分数第一的误区,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让学生在主动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在社会生存的能力,提高学生幸福指数。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预习和交流

预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在课前先根据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对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最后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通过预习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让学生通过交流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回应和补充,对于学生好的见解和想法进行恰当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突出三生教育理念

新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要以学生文本,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培养和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很好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人文精神的讲解放到重要位置,潜移默化地将三生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

(一)生命教育

通过对一些语文课程如“热爱生命”“真正英雄”“敬畏生命”等的学习,让学生对生命重新认识,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还要充分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分钟,更加努力地学习。

(二)生存教育

通过相关课程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人生路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灾难,有自然灾害如地震、雪灾、泥石流、台风等,也有人为灾难如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自救的能力,然后还要在自救的同时学习和学会救人的能力。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征服自然,去征服自我,超越自我,战胜困难。

(三)生活教育

当前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生活衣食无忧,但是心理却非常敏感和脆弱,甚至很多学生找不到幸福的感觉。针对这些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培养宽容之心,博大胸怀,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引导。并且通过相关课程的教育引导学生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分享和合作,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

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获取生命教育的体验,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本的深处,启发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通过阅读使师生的感情随着文本波澜起伏。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闭着眼睛想象,使自己逐步融入朱自清先生创设的那种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感受,将自己融入文本中去,创设一种人文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感悟到生命之美,生活之道。

(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学生有一个好的兴趣爱好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学习书法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味和素养。有道是“字如其人”,仔细分析、评悟,不难发现,每个汉字都暗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人”字看起来笔画结构最简单,但其实要把它写端正、漂亮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从“人生教育”这个角度分析,“人”字恰如它的结构一样,一“撇”一“捺”互相依靠,缺一不可,其中蕴含着的生存智慧和人生哲理自不用说。其实,每个汉字都充满了灵气,可视作一个小小的生命个体,都可以从造字方法、字形结构、读音等方面进行合理的阐释,并且可以赋予它人的性格和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艳凤.语文课堂教学与三生教育相互渗透的优化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3(5).

[2]郭娟.中学语文教学应与三生教育相衔接[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3]夏献峰.激发中学生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2013(2).

(责编 田彩霞)

三生教育生存教育范文第6篇

关于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的

工作总结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展了‚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作为实施教育‚9+3‛计划的重要内容,作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引领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带动学校发展。

二、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成立学校‚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杨开勋

副组长:刘永生

成员:唐骐骥易洪彬郭发芬张家齐梁昌德张中福张敏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行政办公室,刘永生任主任,张敏具体负责日常事务。

三、工作思路

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 主题教育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少年宫为活动主阵地,让学生在活动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实施过程

1、开展‚三星‛过程管理评选活动。

‚三星‛过程管理评选活动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在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能担当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少年。学校制定《‚三星‛过程管理评选活动方案》和《‚三星‛过程管理评选活动细则》,每学期初开展‚三星‛学生表彰大会,树立典型,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遵义县2013年‚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遵县文明委[2013]3号)的相关要求。 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中,积极开展以‚感恩母亲、回报母亲‛、‚ 讲文明,懂礼仪,做文明学生‛为主线系列教育活动,按照‚先知后行,知行合一‛的活动思路,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园里掀起了一阵阵‚讲文明、懂礼仪、做文明学生‛的热潮。

3、开展‚母亲节‛活动。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未强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理解母亲、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学生从爱母亲出发,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以家庭的平安和谐,促进社会的平安和谐。 学校党支部、教育工会、少年队大队部在2013年‚母亲节‛来临之际,以庆祝‚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真情实感的‚感恩母亲 回报母亲‛的主题教育,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4、开展‚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签名寄语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实际行动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使雷锋精神深入师生心中。根据《遵义市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的通知》(遵市文明办“2013”

33号)精神和县文明办相关要求,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5、开展‚学雷锋,保护环境‛活动。通过参加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把学雷锋、环境保护、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弘扬雷锋精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我校开展的这次‚学雷锋,保护环境‛活动,号召全体师生向雷锋同志学习,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操,从而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引导广大中学生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奉献、促进和谐,从而带动学校学生养成习惯向纵深发展,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发挥积极作用。

6、开展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学校积极响应遵义县教育总工会的号召,学校党支部、教育工会、少先队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我们倡议:奉献一份爱心,温暖一个家庭;送上一份真情,点燃一份希望。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就是一座爱的钢铁长城;我们的手牵在一起,就是一个温暖的中华家园!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积极踊跃捐款,献出自己之爱,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共渡难关,重新建设雅安美好家园!。

7、开展‚传承美德,诚信成长‛六〃一庆祝活动。根据遵义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德育工作的要求以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深入开展‚学雷锋,做美德少年‛活动,‚五心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努力培养和提高我校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我校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

8、开展‚七彩童年‛儿童节活动。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今年学校以‚礼仪‛作为养成教育活动主题,紧扣‚五大内容‛,落实‚五大措施‛,围绕‚三生四爱、五心五好‛教育。学校以‚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为载体, ‚七彩童年‘六〃一’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9、开展‚祖国好.家乡美‛主题书画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低中高段举行,各班根据方案动员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活动中,各参赛学生不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结合了中国梦,大家的梦,我的梦!自编自绘出各具特色的手抄报、绘画作品。这些作品,虽笔墨稚嫩,但主题突出鲜明,构思精巧,色彩鲜艳,充分地展现了我校学生的书画技能,用自己心灵手巧的手、美好的梦以及自己的实际行动,编织了心中的中国梦,大家的梦,我的梦!表现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品德。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收获颇多,不但锻炼了自己的排版、抄写、美工、材料收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还增强了书画的自信心。

10、开展‚安全应急暨突发事件逃生演练‛活动。为了防止因天灾人祸造成师生人生伤害,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避免学生伤害性事故发生。

五、工作成效及经验

1、营造‚三生、四爱、五心、五好‛宣传氛围

加强对‚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的积极宣传,根据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宣传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2、实施‚三生、四爱、五心、五好‛重实效、重结合、重传承,把‚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依托少先队大队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树立立志成才的远大理想。充分发挥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黑板报的宣传教育作用,营造教育的氛围,广泛组织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情操和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4、加强养成教育。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各种创建文明校园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纪律、诚实守信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抓好学校文化建设。

6、利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出倡议书,邀请法制副校长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

上一篇:盛世谱华章十八载范文下一篇:砂石路面设计说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