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魏书生讲座心得范文

2024-06-17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范文第1篇

11月10日,我们汇聚市政府礼堂,现场聆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亲身感受他幽默、诙谐、生动的说话艺术。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咬文嚼字,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实例,整整三个小时,没有中场休息,魏书生老师就这样站着娓娓道来,现场的每一位教师深深地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所折服,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感动着。魏老师言辞恳切,独特而又富有哲理,句句入情入理,语言中闪烁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我感觉,聆听他的报告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一、管理班级有智慧

报告中,魏老师说到:“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魏老师的这句话,体现了他民主、科学、智慧的管理思想。魏老师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同学讨论,全体通过定下了。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也曾尝试让学生实行自主管理,可总是因为不能发展学生的长处而导致失败。魏老师成功了,因为他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走进学生。我们想想,学生终究是学生,没有哪个学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不会像魏老师那样,避开学生的错误,而去发掘他的长处和优点,去发掘学生内心那向真向善向美的个性。

魏老师实行的“七个一分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分钟家务、一分钟记忆力比赛、一分钟日记、一分钟唱军歌、一分钟队列、一分钟读名著、一分钟演讲,他通过七个一分钟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看似极其简单的做法,不正是当前追求创新班级管理的方法吗?魏老师惩罚学生的方法更是堪称一绝。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看似温柔的惩罚方式的背后体现着老师的宽容与智慧。

二、对待学生有爱心

崇高至上的爱心,是魏老师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总是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私,不体罚。魏老师说,社会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按照同一模式来发展。在他的眼中,后进生同样充满优点,同样可爱!他说,后进生屡考屡败,但却屡败屡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虽然听不懂课,但却三年如一日,坐在课堂上不干扰、不影响他人,这需要多强的意志!换位思考,我们老师能做到吗?魏老师对待后进生是从他们身上找优点,而不是挑毛病。我敬佩魏老师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觉得真是汗颜,自己对待后进生从没有如此做过,自己也从没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接近他们。今后,我真的应该像魏老师那样,在教育学生时,善待他们,力争站在学生心里,发现他们的长处,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信,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生活工作平常心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魏书生老师的那颗平常心。他的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的确,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对待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带给我们的将是无尽的烦恼。

报告中,魏老师一直劝导我们心态要摆正,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反思自己,曾经有过多少消极的负面情绪,诸如自卑收入低微,抱怨工作繁琐,埋怨学生顽劣。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恢谐、幽默、乐观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与其整天怨声载道,何不如先改变自己。就像魏老师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再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再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从改变自己出发,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学生不爱学习,课堂秩序不好,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孩子。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范文第2篇

3月21日,在市教育局的安排下,在学校领导的器重下,我有幸聆听了全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教育工作的报告会。回来我又查阅了他的相关资料,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的教书经历令人惊讶:他担任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后来担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一任就是13年,现在他是中国高教协会会长,同时又像孔子一样建立浙江书生中学,兼任校长,在校生将近五千人。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一学期教材他用2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的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

7、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魏书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是集重多身份于一身的人,一般人坐着讲报告很正常,可是魏老师所有的报告不管是多长时间都是站着的,着实让人敬佩。下面我从两方面来谈一下报告后的感悟:一是做人处事方面;二是班级管理方面。

一、做人处事方面。魏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小点、两大点”: “两大点”就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 “一小点”,拿魏老师的话来说是“集中注意力体操”,之前是领着全校老师练气功,后因上级领导和人们的争议,名字改成高雅一点了,叫“练集中注意力体操”,可概括成四个字“松、静、匀、乐”,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松:就是身体的放松。人类全身血管长度是9万多公里,而世上的事99%我们都不能左右,只有我们的身体自己说了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自己身体的每一块骨头都放松下来,让自己身体的每一条神经都放松下来。好身体要在工作岗位上积累,工作时间锻炼我们的私人身体。保持身体健康,才能做好自己要做的事。

静:就是心灵静。人要面对现实;人要纵向比较;人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不会失落,才不会浮躁。

匀:就是呼吸均匀。处理一些事情时,均匀呼吸五次,这样做是平和心态,不至于处理问题时出现冲动过激的行为。

乐:就是情绪乐。看什么,做什么都要笑对,看到别人升迁、看到别人富有、看到别人漂亮----我们都要乐观。

其中的“静”和“乐”,魏老师要求师生们坚守“阵地”,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魏老师说了,作为教师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这叫干活吗?不叫,这叫生活享受。人生最苦最累的事是什么?就是总想把自己说了不算的事说了算,与自己无关的事不要瞎操心和起哄,没有权力管的更不要插手,只要能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别跟人较劲儿,遇到烦恼的事要学会调整心态、换位思考,保持心态平衡,做到“松静匀乐”。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讲得诙谐幽默,在场的老师无不点头称赞,掌声连连。魏老师教我们遇到不同的人,要做到“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坐下来备课,“松静匀乐”;和同事相处,“松静匀乐”;和后进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还是“松静匀乐”。

人,要是真正做到了魏先生的“松”、“静”、“匀”、“乐”,烦恼就会少去许多,工作效率也会提高许多,生命自然也会延长许多------

二、管级管理方面。关键是两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加科学,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里主要说说班级民主管理机制。一天下来,他的报告中“懒”字贯穿始终。他是一个“懒”老师,却教出了一个个“勤”学生,他善于让自己做一个“懒”老师,这些都源于他的民主管理机制。

民主主要包括四点:第一,班级服务意识。他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种管理方法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在岗位上体验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富有极强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魏老师说“每一位学生都是他的副班主任”,他提倡“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他和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事事明确到人,让每个学生都有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因为一切都是大家自己制定的,每个人都知道违反班规的后果。因此,在我们的管理中也应该提倡“精细化管理”,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但是有时我们却没能做到“坚持”,或者没能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这就是最大的差距。

第二,互助意识。他把每位学生当自己的助手,把校长当自己的助手。他首先利用学校资源直接参与班级管理,但他把重点放在了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这就是互助。《班级日报》是他的特色,班级学生轮流办班级日志,分小组进行,班级格言轮流书写,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的桌面上贴上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学习;每天都要写日记,鼓励学生读书,特别是中外名著,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三,自我管理意识。魏书生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约束。”学生自己留作业,按自己当天所掌握情况自己留,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自我管理,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一年下来,学生给自己留的作业已经超过了老师的想象能力。他从来不批作文、不改作文,他制定批改作文的十个方面,就连倒数第一的学生也能熟练掌握。自习课上使用自习说话登本,违反纪律自己登记,还要找说话接班人等等。他把自己比作“文竹”,向“文竹”一样活着。魏老师很少上课,一学期二百多的课时他用二十多个课时就上完了,剩下的都是学生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达到了一个“懒”老师管理班级的目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这种种让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更大限度地吸收知识,远比被动式学习得来的成效更大。这种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要面向集体又不能忽视个别教育工作,魏书生做个别教育工作的点子是极多的,学生犯了错误,处理的方法有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以“唱”代罚、以“跑”代罚等,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也把问题降低到萌芽状态。他的班级中还产生了很多能人:“闲话能人”、“逃避劳动能人”、“心胸狭窄能人”、“最关心班级能人”、“做好事最多的能人”、“本周进步最大的能人”等。后进生的提高是每个老师头疼的问题,为了转化后进生,魏书生老师一直要求全校专任教师和兼课的校长主任们,都要和一位学习困难的后进学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组”。班级成绩的提高不是靠优等生,而是后进生。重视和帮助后进生提高,也是彰显班主任价值的所在。

魏书生老师还提到科学管理方面,他的三个守住,贯穿整个中国教育的始终,其中守住自己的长处是每个人都要坚守的,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他的“六步教学法”、教学管理中的七个一分钟和八个学习习惯,是他教学和当班主任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范文第3篇

(魏书生讲痤)

2010年10月27日,早晨,我怀着激动和心情,坐上我们方正小学的校车,向着石排镇云岗学校驶去。因为有着“当代孔子”之称的魏书生教育家莅临我集团学校——石排镇云岗学校作专题教育讲座。

9时45分,在去岗学校多媒体电教室时,我终于看到了这一位当代孔子的风范。但是比我想像的差了很多,一身普通的着装,看起来就像普通老伯姓一样,样子很温和,给人的感觉很朴素,平易近人。让我不禁在想,这就是魏书生吗?随着讲座的开始,我不去想那么多了,静下心来听讲座。魏书生老师的声音很柔和,语言平淡,幽默风趣,所举的例子非常有趣生动,切合实际。听完魏书生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觉到,刚入教坛两年的我,想要做一下好老师,还差之甚远。 魏书生讲座给我最大的受就是,

1、教师的定位,不要想着自己的职业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拿着一支粉笔,教书育人的老师。

2、做老师要自强,和不断提高自己为人师表的的个人修养,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3、教书要引导帮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最让我敬佩的就是(搞教育,就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守住,守住,再守住。不折腾,不放弃,扎扎实实,,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先育人再教书。让每一个学生有事做,会做事情,能奋发向上,学有所成的人。)这一句话。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让体会到了做一个好老师,必须要做到这些,。但想想,

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需要多大的勇气的毅力。

魏书生的讲座给我的感触很多,似乎让我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我觉得重要的就是先做到这一点,(坚持,不放弃。)面对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让我在教学上常遇错折,刚开始我真感觉到失望,埋怨学生的基础太差,有时候真想放弃一些学生。但想想,这样做对他们太不公平了,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错,于是我还是慢慢地帮助他们进步。听完魏书生的讲座,那句不放弃,不折腾,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让我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范文第4篇

守住一颗平常心。

守住心灵的宁静。

安贫乐道,潜心育人。

蓝天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如钻石般璀璨,而魏书生的幸福是源于对三尺讲台的无限眷恋。2011年6月18日埇桥区教育局荣幸地邀请到了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来本区讲座,我也有幸一睹名人风采。上午八点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卫校大礼堂,这里早已是座无虚席,屈局长做了一番介绍后,8点30分讲座开始,年近六旬的魏先生缓步走上台来,他就那么立在台上,激情飞扬,侃侃而谈。听他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的演讲,一会儿觉得有小品的韵味,一会儿又像说相声,他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幽默,那么朴实!幽默中透着睿智,朴实中含着真诚。魏先生的讲座,如清风,吹散我内心深处的浮躁;如清泉,洗涤我灵魂深处的尘埃。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全新的教育理念,他的演讲使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听众都享受到了一顿沐浴心灵的阳光大餐,一天六个小时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会场上时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听了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一.魏先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深深影响着我

魏先生讲到,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我们

不可能要求环境都尽如人意,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选择。这时任何的抱怨都无济于事,只会徒增悲伤。唯一的办法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做一个乐观的人,把困难当作磨练自己的机会,在与逆境的斗争中不断增强能力,提高个人素质,把平凡的工作看作宏大的事业,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既不神化任何一个人,也不鬼化任何一个人。自己的情绪掌握在自己手中,快乐是自找的,停止攀比,回归内心,尽职尽责,超越自我,敬业乐业,种好心田,就会感到幸福快乐。在魏先生的讲座中,他一直向在坐的人传达这样一个生活态度:心情放松、心态平静、呼吸均匀、心情快乐,简称“松、静、匀、乐。他告诉我们要坚持做好生活中“普通士兵”,不攀比、不折腾,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环境,回忆起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更得感恩现在,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享受。

魏先生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当教育局的局长,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高效率的做平平常常的事情。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是魏先生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他说道“不管外界条件如何,自己先乐观进取”,“遇到倒霉的事时自己想着怎么能占一点便宜”。他列举自己在文革期间受迫害时,白天挨批判,晚上仍偷练武术增强体魄的事例来说明乐观心态对人的影响。

这让我感悟到“松、静、匀、乐”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广阔的胸怀,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面对生活,平淡是真,平淡是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松、静、匀、乐”不是碌碌无为,它是实现心中理想的一种健康方法,有了它,理想不再因外界的诱惑而夭折,有了它,新进的目标更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开放,有了它,身心统一,搭配起来力量更强大。

二.魏先生管理班级的艺术让我深受启发。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魏先生很善于“放权”。他笑谈自己虽身兼数职,但仍轻松自如,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班上却是秩序井然,学生的升学成绩比重点中学平均高出7.8分。原因就在于他善于“放权”,将任务安排到每个班干、每个学生手中,注重细节,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他说“学生的责任心都是在平常的小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他在班上还设立了许多服务管理机构,如:医院、警察局、法院、银行等,他也没参加过一次班主任会议,都让学习委员去开了,布置的任务也都让学生分配完成,包括收学费。这让我明白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大包大揽、切不可事必躬亲,作为老师我们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方法始终比结果重要。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魏老师非常民主。他在做任何一项决策计划前都会与学生商量,问一问学生这个计划是否应该制定,该怎样制定,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大家商量出来的决策才是最民主的,执行起来才会行之有效。

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魏先生不是去了解过去,而是帮助其

找优点。他将一个语文只考了8分的孩子经过培养考出了好成绩,他的秘诀就是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价值,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奋发,让孩子看到曙光,看到希望!

三.魏先生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

魏先生坦言自己热衷于教课不是为了当表率和模范,相反他说,“我愿意到教室去上课,完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一走进教室我精神头就来了”,他还说道“当你把每个学生看做天使时,你就生活在天堂,当你把学生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他笑谈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学生做广播体操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自己私人的身体”,魏先生上下班不用司机开车接送,而是喜欢自己骑自行车,他不习惯吃请也不喜欢请吃,他从不上理发店,头发总是自己收拾,他当教育局长时办公室只有18平方米且陈设简陋,连当地一个普通小学的校长办公室都比他的要好„„这些在别人看来也许会认为是名人在作秀,而我却认为这正是魏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他积极进取、不贪图享受;他的意志如青松般坚毅、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即使是身居要职功成名就,也没有因环境、职务的改变而随波逐流、忘乎所以、人云亦云。

魏先生就是这样,他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他有儒家的礼让、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他有社会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

同是三尺讲台,魏先生却能做的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范文第5篇

学习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魏书生老师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的精神,是一般人所不能作到的。他想的是教育事业,想的是全体学生,要把学生教育好才甘心,他把学生看的比自己还重要。

魏老师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如何培育人的思想上来一次革命。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变了,教法才能变。在这一点上,魏老师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为魏老师作为一名新型的教师,会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魏老师的教育思想很新鲜,很深刻,具有很大的独创性,他的教育观已远远的超出教育观的局限,他讲的不仅是教改的思想和经验,而是真切的从学生、并且包括教师自身,怎样做人,怎样树立真正的世界观开始的。

魏老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是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婆婆”服务的认识,切实的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商量的方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知识、能力、和智力这三方面的开发。他在教学中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助手,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他的

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他那些具有规律性,有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之中。例如他的班级管理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干。”其精心周到,周密的程度令人佩服。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下决心,深入的学习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并大胆实践,持之以恒。以他为榜样,不断的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篇二: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马 琴

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有机会听他的报告,真正认识一下这位被外界传得像神一样的教育大家。2月11日下午,终于如愿以偿,我们全校班主任老师在四楼演播室,观看了现代教育家魏书生的《如何做好班主任》的讲座。

魏书生的演讲深入浅出,平实幽默。让我们在感觉和思考中领悟“教育与人生”的奥秘。对人生,我们缺乏像魏书生那样高远而透彻的哲学思考。他把人看成一个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辨证哲学观念,而他却能够。所以他才能尽力地使自己透明、纯净,不断地扩大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净土,以坦诚面对同志,也面对学生

作为班主任,魏书生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原谅学生的缺点,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从不与学生作对,从不训斥,也从不挖苦,总是那么笑容可掬地商量商量,再商量商量。在这样民主与和睦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得到了超脱。这种“已所意欲,尽施于人”的人生信条,才使他具有哲人那样能够包容一切的气度和胸怀,他才能从种种令人烦恼的人际关系中挣脱出来,活得那样轻松、潇洒。由于我们缺乏这样的气度与胸怀,便常常陷于烦恼与疲倦之中。常常抱怨学生不听话,不理想;渴望同志之间的理解,又无从求得;渴望领导的信任,又不尽如人意。这种抱怨正是自己制造的绳索,捆绑着自己,人生的步履才这般艰辛。 同时,我发现他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机制。我深深地感到,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教学奇迹! 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以想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魏书生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同时他要求学生照章办事,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他还要求学生遵循:凡是普通百姓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凡是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要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凡事皆有章可循。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在魏书生的班级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

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篇三: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作者:yaoruixian 时间:2007-5-19 10:17:06 来源:会员改编 人气: 7866 听了魏老师的讲座,感慨良多,其中对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印象颇为深刻。 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在魏老师庞大的管理系统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他相信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我们班是初二的英语特色班,很多学生都多才多艺,他们大胆,踊跃。当然要选一些有能力的班干很容易的,他们也非常乐意。所以我要尽量让他们都能发挥他们的才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同时让自己树立为班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不要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要与他们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科学的民主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要管理得好就要作好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在工作中,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做起,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他的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在卫生大扫除中,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我首先拿起抹布,带头擦玻璃,并力求擦的干干净净。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样,我不需要过多的鼓动性的语言,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他们都自觉地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并且在质量要求上还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干的又快又好。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师爱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处在于它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崇高的使命感。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师的爱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面对纷繁的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以及拜金主义等,这些无不冲击着青少年的心灵,纯正的师生之情失去了它原有的光环,在这种环境下,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诚的爱,用实际行动去爱。面对各种因素,我们必须做到对学生的爱一视同仁。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的心中,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决不能随便放过,要帮助他们究其病因,以便彻底杜绝。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能做好优秀生的工作,而且更应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后进生尽快地赶上去,决不能对他们恶语中伤,不能有半点轻视的态度,更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用同一标准把他们与优秀生比较。否则,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我们班也有好些同学在单亲家庭中成长,其中有些觉得自卑,与家人较少沟通,性格有些孤僻,作为班主任,我对于这些特殊学生,首先是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同时也打电话与他们的家长沟通。有的同学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同学是因为自己贪玩,有的同学是因为家长溺爱,教育方式不正确,从而造成了他们比较任性,娇气,经常埋怨学习辛苦。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掌握了这样一些学生的基本状况后,我便经常与他们单独交谈,让他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增强竞争意识,锻炼刻服困难的毅力。这样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再如有的同学是因为思想负担重,学习压力大,造成成绩上不去。面对这种情况,我帮助他克服了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变更乐观,更积极了。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四、正确评价,鼓励学生

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则必须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如在卫生工作中,有些学习差的学生劳动表现积极,不怕脏、不怕累,争做重活,而有些所谓的好学生却怕脏、怕累,在一旁转圈。劳动结束后,及时作了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对于班干部同学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每月写出工作总结,召开一次干部会议,推广各自的工作经验,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适时地表扬,使他们心理上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以便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己,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松、静、匀、乐”,我想,听过魏书生老师讲座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更不会忘记,魏书生老师的那种人生心态。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最大的体会是对人生要有正确的认识。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不能白来一遭。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再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再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许多学生更加懂得了“责任”两个字,老师赋予给他们的职责,他们就有责任做好。在魏书生老师的班级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把每件事情都实行“承包责任制”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能为班级出一份力。学生也从中找到自己的优点,更找到了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是很大的,这在学生的心理发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懂得管理,同时也学会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从别人的工作中找到优.缺点,也为自己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全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课堂当中,不断学习,不断的进步。当然,宽容、理解并非放任自流、为所欲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客观现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不能为创造而创造,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魏老师经常说到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高高兴兴地做平凡的事,把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当作生存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来做。从魏老师的话里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十分光荣。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今天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和魏老师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

魏老师在报告里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强,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与大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对待环境要积极适应,少发牢骚,多干实事。对待生活怀着感激之心,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2、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建立互助关系。对待同事有善意,互帮互助。对学生,也要与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

3、处理好人与自己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要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第二育人,一是民主化,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建立互助的关系,发展学生的个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好学上进的一方面;二是科学化,要有计划性,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第三教书,首先在明确目的、激发兴趣、磨练意志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最终使学生能学会自学,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

听完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 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一直在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在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在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在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二、 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

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他主要讲了四条: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不要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坚持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

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

4、决策过程多商量。我们作为老师,如果有了“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就不会因学生的调皮而生气,也不会因学生的懒惰而无奈,更不会因学生完不成作业而大动肝火,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把学生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三、善待后进生

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做老师的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说不定后进生将来比你眼中的优秀生有出息,更会赚钱。虽然学生屡考屡败,但却屡败屡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虽然听不懂课,但却三年如一日,坐在课堂上不干扰、影响他人,这需要多强的意志!如果是老师你自己,你能做到吗?魏老师做到了,他对待后进生是从他们身上找优点而不是缺点。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后进生找不到自己有什么优点,只有缺点,魏老师让他自己好好找一找,两天后学生找到了一个优点,魏老师却为他找了许多优点,并且让他写一篇日记,“从七个角度看一口井”,七个角度是,从井底看,从井沿上看,从山脚下看,从山顶上看,从云端上看,从月球上看,从太白金星上看。学生写完了,对老师说“老师原来我自己是如此渺小啊。”魏老师的教人方法很巧妙,他引导这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物体,你会发现有不同的结果。听了这个故事,我敬佩魏老师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觉得真是汗颜,自己对待后进生从没有如此做过,从没有像魏老师那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也没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自己也从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接进他们。我们真的应该像魏老师那样,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善待他们,力争站在学生心里,发现他们的长处,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这里找到自信。 魏书生老师那高超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地体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一个人,要想征服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靠的就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魏书生的言语,真诚朴实催人奋进,陶人情操;让所听者都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想?? 篇四:听魏书生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魏书生 这次我们在北京聆听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

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其次,对魏书生的语言的评价: 魏书生老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亲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对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却很有一番见地,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为他身上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所吸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说教,从容中蕴含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普通人的人

生观、价值观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首爱国敬业的颂歌。魏书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第三,魏书生对教师职业的迷恋,源于教师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的职业。带着这份朴素的情感,他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教育的理想主义,体现在教育教学中,是那些闪烁人性光辉的举措: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写说明书、做好事、写心理病历,坚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撑,“一分钟竞赛”、“学会使用?边角余料?”等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魏书生有着真真实实的情感。

第四,魏书生对学生爱的教育.自爱爱人的魏书生,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魏书生就是这样,他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

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快

乐地生活、工作、学习着。 篇五: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教育专家魏书生讲座有感

2010年10月15—1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感谢校领导的厚爱,使我有机会和溪主任一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从细节着眼,“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魏书生老师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松、静、匀、乐”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着同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参观了盘锦市高中后,大家更觉得震撼。5400余名学生动作规范、节奏一致、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和队列,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让与会代表看到了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可喜成果。

我觉得班主任做好班集体建设工作关键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即班主任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心中必须有爱,对班集体建设的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等等,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关于前者一会我想主要结合魏书生教育前辈的讲座来重点谈谈我们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关于后者我另写了一份题目叫《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的经验传输材料,有兴趣的班主任可以会后到溪主任那去借阅。

我清晰的记得十月十六号那天,与会老师无一不被魏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所感染着,无一不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感动。他认为“做一名人民教师,一要有信仰,二要有热情”。

下面我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听了魏书生报告的体会。

一、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

魏书生的讲座,总是将深刻的哲理,甚至苦闷的话题用流畅、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话语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语言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他使听者为之激动。为什么被别人视作艰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样的亲切和欢欣?这都出自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真挚的厚爱。他的思想不是超然无踪缥缈的,而是真实质朴的,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状况,根植于我们的教师的需求,根植于广大学子的心灵。因为,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他告诉我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欢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记住四字秘诀,并把它们“拓展拓展再拓展”。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讲得诙谐幽默,听者无不颔首点头,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走进教室,

“松静匀乐”;走出教室,“松静匀乐”;处理同学吵架,“松静匀乐”;和后进学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等于什么?还是“松静匀乐”。

是呀,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这是魏老师要求师生坚守的“阵地”。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只有时时做到以静制动,快乐才可能随你而来!因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开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阴影,必定是阳光。

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对待工作。

在他的讲座中我最欣赏的有两句话: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把平平凡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他讲得很实在,“少埋怨环境”不是“不埋怨环境”。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意义来说,这样的地位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但现实生活中,教师是否能有这样的地位,则是另外一回事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异。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宁静的夜晚,我们在做课件;休闲的假日,我们在备课,而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下班后的时间可以完完全全休息。家人、同学、朋友总是不理解,会说怎么会这么忙,我们上班时间没有空闲,下班了还有工作。而且工作中经常会有心烦多事,有些学生厌学,作业拖拉,有的家长不关心,忙于生意、忙于娱乐。我们老师中许多人总是提前上班、推迟下班时间,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况且,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样的情况,多多少少会埋怨,但是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你抱怨了,学生上课就专心了吗?作业就认真了吗?家长就关心了吗?一味的埋怨,会使心情越来越差,看出来的所有事情都不顺眼,批评学生,学生的情绪就不好,就出现恶性循环。

是的,不能改变别人,不能改变环境,你没有能耐去换轻松的工作,那就改变自己,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做起。我们要知足,俗话说知足常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永远快乐不起来。要知道捧在手里的,才是最好的,也最值得珍惜。但是知足不是停留,我们还要奋斗,工作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态度进入生活,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克服,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三、会后反思:会上魏老师提到的“松静匀乐”与胡校长以前和我们讲过的

“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新提法不谋而合,再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问自己你的教育生活完整幸福么?

这样一个朴素而有重要的问题,问起来容易回答起来很难很难。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观;另一方面,我们中的不少人在品味自己教育生活时,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无奈与忧愁,或者说,总有种说也说不清楚的感受。

但我总是想,教师不是神,不是圣,她首先是一个有着和其他群体一样的肉体和灵魂的人。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家庭成员的相敬如宾是福,邻里之间的和谐互助是福,同事们的融恰、默契、宽容是福 ,上下级的理解、通达、尊重是福,事业上的不懈追求是福。

但教师终归还是教师,长期的职业追求和滋润给每一位教师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追求完美、模范做人、规范做事的职业烙印。我想对于教师来说,幸福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正像魏书生提到的:“教育不是做给领导检查、参观,而是做给自己享受的。”

是呀,幸福是一种心境,是那份迥异于喧嚣世界的从容淡定,是那份坐看云起云落、笑看春去秋来淡泊名利的境界;幸福是一种理想,陶醉在不懈追求的忙碌之中;幸福是一种责任,眷恋在对三尺讲台和无邪顽童的爱心里;幸福是一种反思,升华在对平凡索事成败的思索上;幸福是一种积累,快乐在辛勤耕耘抽穗拔节的沃土中;幸福是一种体验,体验教学相长的快乐,体验预设过程的安宁,体验生成瞬间的精彩,体验备教辅批的耐心,体验不期而至的成功后的愉悦;幸福更是今天过得比昨天有智慧,一个坐拥教育智慧的教师,她的思想是灵动的,她的行动是富于变化的,她做事的方式是简约的,她的今天总比昨天更有朝气,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有创新。

我想有时候,教师的幸福更多的也是“痛苦”的。痛苦顾校不顾家的忙碌,痛苦恨铁不成钢的烦怨,痛苦不能被理解的苦恼,痛苦拼搏竞争的压力,痛苦追求过程的曲折与失意??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痛苦何尝不是幸福的另一种形态呢?痛苦与幸福相生相伴。痛苦是幸福的基石,痛苦是幸福乐章的插曲,痛苦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离开了痛苦的小插曲,教育的乐章可能平铺直叙,缺少情蕴,更不能让人成长与飞跃。

其实人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攒幸福的过程。穿越世纪的尘埃,在座的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去感悟、享受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吧。我想只要我们真心付出,精心践行,用心体验,幸福就在你我的手中!

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听教育专家魏书生讲座有感

南 一 小 学

刘 洋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听关鸿羽老师报告有感

2010年10月15—1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感谢校领导的厚爱,使我有机会和溪主任一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从细节着眼,“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魏书生老师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松、静、匀、乐”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着同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参观了盘锦市高中后,大家更觉得震撼。5400余名学生动作规范、节奏一致、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和队列,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让与会代表看到了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可喜成果。

会上听取了来自北京的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老师的题目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的报告,收益颇丰

一、养成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什么:

关鸿羽认为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二、关鸿羽老师对养成教育的理解:

关鸿羽老师认为“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动作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范文第6篇

学习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魏书生老师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的精神,是一般人所不能作到的。他想的是教育事业,想的是全体学生,要把学生教育好才甘心,他把学生看的比自己还重要。

魏老师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如何培育人的思想上来一次革命。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变了,教法才能变。在这一点上,魏老师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为魏老师作为一名新型的教师,会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魏老师的教育思想很新鲜,很深刻,具有很大的独创性,他的教育观已远远的超出教育观的局限,他讲的不仅是教改的思想和经验,而是真切的从学生、并且包括教师自身,怎样做人,怎样树立真正的世界观开始的。

魏老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是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婆婆”服务的认识,切实的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商量的方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知识、能力、和智力这三方面的开发。他在教学中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助手,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他的

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他那些具有规律性,有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之中。例如他的班级管理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人干。”其精心周到,周密的程度令人佩服。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下决心,深入的学习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并大胆实践,持之以恒。以他为榜样,不断的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篇二: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马 琴

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有机会听他的报告,真正认识一下这位被外界传得像神一样的教育大家。2月11日下午,终于如愿以偿,我们全校班主任老师在四楼演播室,观看了现代教育家魏书生的《如何做好班主任》的讲座。

魏书生的演讲深入浅出,平实幽默。让我们在感觉和思考中领悟“教育与人生”的奥秘。对人生,我们缺乏像魏书生那样高远而透彻的哲学思考。他把人看成一个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辨证哲学观念,而他却能够。所以他才能尽力地使自己透明、纯净,不断地扩大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净土,以坦诚面对同志,也面对学生

作为班主任,魏书生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原谅学生的缺点,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从不与学生作对,从不训斥,也从不挖苦,总是那么笑容可掬地商量商量,再商量商量。在这样民主与和睦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得到了超脱。这种“已所意欲,尽施于人”的人生信条,才使他具有哲人那样能够包容一切的气度和胸怀,他才能从种种令人烦恼的人际关系中挣脱出来,活得那样轻松、潇洒。由于我们缺乏这样的气度与胸怀,便常常陷于烦恼与疲倦之中。常常抱怨学生不听话,不理想;渴望同志之间的理解,又无从求得;渴望领导的信任,又不尽如人意。这种抱怨正是自己制造的绳索,捆绑着自己,人生的步履才这般艰辛。 同时,我发现他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机制。我深深地感到,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教学奇迹! 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以想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魏书生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同时他要求学生照章办事,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他还要求学生遵循:凡是普通百姓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凡是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要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凡事皆有章可循。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在魏书生的班级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

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篇三: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作者:yaoruixian 时间:2007-5-19 10:17:06 来源:会员改编 人气: 7866 听了魏老师的讲座,感慨良多,其中对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印象颇为深刻。 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在魏老师庞大的管理系统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他相信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我们班是初二的英语特色班,很多学生都多才多艺,他们大胆,踊跃。当然要选一些有能力的班干很容易的,他们也非常乐意。所以我要尽量让他们都能发挥他们的才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同时让自己树立为班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不要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要与他们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科学的民主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要管理得好就要作好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在工作中,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做起,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他的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在卫生大扫除中,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我首先拿起抹布,带头擦玻璃,并力求擦的干干净净。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样,我不需要过多的鼓动性的语言,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他们都自觉地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并且在质量要求上还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干的又快又好。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师爱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处在于它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崇高的使命感。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师的爱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面对纷繁的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以及拜金主义等,这些无不冲击着青少年的心灵,纯正的师生之情失去了它原有的光环,在这种环境下,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诚的爱,用实际行动去爱。面对各种因素,我们必须做到对学生的爱一视同仁。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的心中,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决不能随便放过,要帮助他们究其病因,以便彻底杜绝。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能做好优秀生的工作,而且更应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后进生尽快地赶上去,决不能对他们恶语中伤,不能有半点轻视的态度,更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用同一标准把他们与优秀生比较。否则,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我们班也有好些同学在单亲家庭中成长,其中有些觉得自卑,与家人较少沟通,性格有些孤僻,作为班主任,我对于这些特殊学生,首先是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同时也打电话与他们的家长沟通。有的同学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同学是因为自己贪玩,有的同学是因为家长溺爱,教育方式不正确,从而造成了他们比较任性,娇气,经常埋怨学习辛苦。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掌握了这样一些学生的基本状况后,我便经常与他们单独交谈,让他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增强竞争意识,锻炼刻服困难的毅力。这样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再如有的同学是因为思想负担重,学习压力大,造成成绩上不去。面对这种情况,我帮助他克服了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变更乐观,更积极了。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四、正确评价,鼓励学生

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则必须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如在卫生工作中,有些学习差的学生劳动表现积极,不怕脏、不怕累,争做重活,而有些所谓的好学生却怕脏、怕累,在一旁转圈。劳动结束后,及时作了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对于班干部同学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每月写出工作总结,召开一次干部会议,推广各自的工作经验,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适时地表扬,使他们心理上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以便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己,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松、静、匀、乐”,我想,听过魏书生老师讲座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更不会忘记,魏书生老师的那种人生心态。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最大的体会是对人生要有正确的认识。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不能白来一遭。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再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再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许多学生更加懂得了“责任”两个字,老师赋予给他们的职责,他们就有责任做好。在魏书生老师的班级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把每件事情都实行“承包责任制”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能为班级出一份力。学生也从中找到自己的优点,更找到了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是很大的,这在学生的心理发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懂得管理,同时也学会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从别人的工作中找到优.缺点,也为自己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全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课堂当中,不断学习,不断的进步。当然,宽容、理解并非放任自流、为所欲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客观现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不能为创造而创造,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魏老师经常说到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高高兴兴地做平凡的事,把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当作生存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来做。从魏老师的话里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十分光荣。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今天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和魏老师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

魏老师在报告里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强,要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与大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对待环境要积极适应,少发牢骚,多干实事。对待生活怀着感激之心,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2、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建立互助关系。对待同事有善意,互帮互助。对学生,也要与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

3、处理好人与自己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要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第二育人,一是民主化,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建立互助的关系,发展学生的个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好学上进的一方面;二是科学化,要有计划性,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第三教书,首先在明确目的、激发兴趣、磨练意志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最终使学生能学会自学,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

听完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 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报告中,魏书生老师一直在说我们的心态应该摆正,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在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在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在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学生不爱听课,那我们就想办法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去对待生活和事业,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快乐的吗?

二、 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

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他主要讲了四条: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不要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坚持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

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

4、决策过程多商量。我们作为老师,如果有了“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就不会因学生的调皮而生气,也不会因学生的懒惰而无奈,更不会因学生完不成作业而大动肝火,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把学生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三、善待后进生

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做老师的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说不定后进生将来比你眼中的优秀生有出息,更会赚钱。虽然学生屡考屡败,但却屡败屡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虽然听不懂课,但却三年如一日,坐在课堂上不干扰、影响他人,这需要多强的意志!如果是老师你自己,你能做到吗?魏老师做到了,他对待后进生是从他们身上找优点而不是缺点。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后进生找不到自己有什么优点,只有缺点,魏老师让他自己好好找一找,两天后学生找到了一个优点,魏老师却为他找了许多优点,并且让他写一篇日记,“从七个角度看一口井”,七个角度是,从井底看,从井沿上看,从山脚下看,从山顶上看,从云端上看,从月球上看,从太白金星上看。学生写完了,对老师说“老师原来我自己是如此渺小啊。”魏老师的教人方法很巧妙,他引导这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物体,你会发现有不同的结果。听了这个故事,我敬佩魏老师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觉得真是汗颜,自己对待后进生从没有如此做过,从没有像魏老师那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也没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自己也从没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接进他们。我们真的应该像魏老师那样,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时,善待他们,力争站在学生心里,发现他们的长处,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这里找到自信。 魏书生老师那高超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地体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一个人,要想征服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靠的就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魏书生的言语,真诚朴实催人奋进,陶人情操;让所听者都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想?? 篇四:听魏书生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魏书生 这次我们在北京聆听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班主任不可不听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奥妙,听魏书生的报告、读魏书生的文章,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总体框架是: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

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其次,对魏书生的语言的评价: 魏书生老师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他从来都是站着演讲的,不管演讲时间是半天还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亲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对面谈心;他从不讲多么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却很有一番见地,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为他身上的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所吸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说教,从容中蕴含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普通人的人

生观、价值观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首爱国敬业的颂歌。魏书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第三,魏书生对教师职业的迷恋,源于教师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的职业。带着这份朴素的情感,他放弃许多机会、经过多次申请,终于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终身教师,以至在担任众多的行政及兼职工作时都不曾离开三尺讲台。教育的理想主义,体现在教育教学中,是那些闪烁人性光辉的举措: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写说明书、做好事、写心理病历,坚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撑,“一分钟竞赛”、“学会使用?边角余料?”等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魏书生有着真真实实的情感。

第四,魏书生对学生爱的教育.自爱爱人的魏书生,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魏书生就是这样,他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

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快

乐地生活、工作、学习着。 篇五:听魏书生讲座心得体会

听教育专家魏书生讲座有感

2010年10月15—1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感谢校领导的厚爱,使我有机会和溪主任一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从细节着眼,“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魏书生老师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松、静、匀、乐”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着同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参观了盘锦市高中后,大家更觉得震撼。5400余名学生动作规范、节奏一致、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和队列,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让与会代表看到了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可喜成果。

我觉得班主任做好班集体建设工作关键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即班主任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心中必须有爱,对班集体建设的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等等,另一方面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关于前者一会我想主要结合魏书生教育前辈的讲座来重点谈谈我们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关于后者我另写了一份题目叫《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的经验传输材料,有兴趣的班主任可以会后到溪主任那去借阅。

我清晰的记得十月十六号那天,与会老师无一不被魏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所感染着,无一不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感动。他认为“做一名人民教师,一要有信仰,二要有热情”。

下面我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听了魏书生报告的体会。

一、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

魏书生的讲座,总是将深刻的哲理,甚至苦闷的话题用流畅、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话语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语言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他使听者为之激动。为什么被别人视作艰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样的亲切和欢欣?这都出自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真挚的厚爱。他的思想不是超然无踪缥缈的,而是真实质朴的,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状况,根植于我们的教师的需求,根植于广大学子的心灵。因为,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他告诉我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欢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记住四字秘诀,并把它们“拓展拓展再拓展”。魏老师对“松静匀乐”这四个字讲得诙谐幽默,听者无不颔首点头,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走进教室,

“松静匀乐”;走出教室,“松静匀乐”;处理同学吵架,“松静匀乐”;和后进学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等于什么?还是“松静匀乐”。

是呀,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这是魏老师要求师生坚守的“阵地”。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只有时时做到以静制动,快乐才可能随你而来!因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开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阴影,必定是阳光。

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对待工作。

在他的讲座中我最欣赏的有两句话: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把平平凡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他讲得很实在,“少埋怨环境”不是“不埋怨环境”。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意义来说,这样的地位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但现实生活中,教师是否能有这样的地位,则是另外一回事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异。我们工作量、工作压力大。宁静的夜晚,我们在做课件;休闲的假日,我们在备课,而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下班后的时间可以完完全全休息。家人、同学、朋友总是不理解,会说怎么会这么忙,我们上班时间没有空闲,下班了还有工作。而且工作中经常会有心烦多事,有些学生厌学,作业拖拉,有的家长不关心,忙于生意、忙于娱乐。我们老师中许多人总是提前上班、推迟下班时间,当教师的辛苦是别的行业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况且,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样的情况,多多少少会埋怨,但是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你抱怨了,学生上课就专心了吗?作业就认真了吗?家长就关心了吗?一味的埋怨,会使心情越来越差,看出来的所有事情都不顺眼,批评学生,学生的情绪就不好,就出现恶性循环。

是的,不能改变别人,不能改变环境,你没有能耐去换轻松的工作,那就改变自己,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做起。我们要知足,俗话说知足常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永远快乐不起来。要知道捧在手里的,才是最好的,也最值得珍惜。但是知足不是停留,我们还要奋斗,工作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态度进入生活,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克服,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三、会后反思:会上魏老师提到的“松静匀乐”与胡校长以前和我们讲过的

“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新提法不谋而合,再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问自己你的教育生活完整幸福么?

这样一个朴素而有重要的问题,问起来容易回答起来很难很难。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观;另一方面,我们中的不少人在品味自己教育生活时,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无奈与忧愁,或者说,总有种说也说不清楚的感受。

但我总是想,教师不是神,不是圣,她首先是一个有着和其他群体一样的肉体和灵魂的人。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家庭成员的相敬如宾是福,邻里之间的和谐互助是福,同事们的融恰、默契、宽容是福 ,上下级的理解、通达、尊重是福,事业上的不懈追求是福。

但教师终归还是教师,长期的职业追求和滋润给每一位教师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追求完美、模范做人、规范做事的职业烙印。我想对于教师来说,幸福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正像魏书生提到的:“教育不是做给领导检查、参观,而是做给自己享受的。”

是呀,幸福是一种心境,是那份迥异于喧嚣世界的从容淡定,是那份坐看云起云落、笑看春去秋来淡泊名利的境界;幸福是一种理想,陶醉在不懈追求的忙碌之中;幸福是一种责任,眷恋在对三尺讲台和无邪顽童的爱心里;幸福是一种反思,升华在对平凡索事成败的思索上;幸福是一种积累,快乐在辛勤耕耘抽穗拔节的沃土中;幸福是一种体验,体验教学相长的快乐,体验预设过程的安宁,体验生成瞬间的精彩,体验备教辅批的耐心,体验不期而至的成功后的愉悦;幸福更是今天过得比昨天有智慧,一个坐拥教育智慧的教师,她的思想是灵动的,她的行动是富于变化的,她做事的方式是简约的,她的今天总比昨天更有朝气,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有创新。

我想有时候,教师的幸福更多的也是“痛苦”的。痛苦顾校不顾家的忙碌,痛苦恨铁不成钢的烦怨,痛苦不能被理解的苦恼,痛苦拼搏竞争的压力,痛苦追求过程的曲折与失意??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痛苦何尝不是幸福的另一种形态呢?痛苦与幸福相生相伴。痛苦是幸福的基石,痛苦是幸福乐章的插曲,痛苦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离开了痛苦的小插曲,教育的乐章可能平铺直叙,缺少情蕴,更不能让人成长与飞跃。

其实人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攒幸福的过程。穿越世纪的尘埃,在座的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去感悟、享受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吧。我想只要我们真心付出,精心践行,用心体验,幸福就在你我的手中!

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听教育专家魏书生讲座有感

南 一 小 学

刘 洋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听关鸿羽老师报告有感

2010年10月15—18日,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发祥地——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感谢校领导的厚爱,使我有机会和溪主任一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生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从细节着眼,“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魏书生老师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松、静、匀、乐”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着同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参观了盘锦市高中后,大家更觉得震撼。5400余名学生动作规范、节奏一致、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和队列,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让与会代表看到了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可喜成果。

会上听取了来自北京的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老师的题目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的报告,收益颇丰

一、养成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什么:

关鸿羽认为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二、关鸿羽老师对养成教育的理解:

关鸿羽老师认为“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动作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

上一篇:同心协力砥砺前行范文下一篇:泰山著名石刻解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