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09

私营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 私营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 组织架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家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 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企业老板大部分从80年代以来的小商人或建筑包工头演变而来。他们中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 依靠感情和亲情为纽带来从事本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主要管理人员中, 亲族占19.2%, 姻亲占10.2%, 企业主亲友介绍占15.7%;社会招聘占46.6%, 其他占8.3%。在决策方式上54.4%的企业由企业老板本人决策, 董事会共同决策的占19.7%, 企业老板和主要管理人员共同决策的占25.6%。中国私营企业的这种组织架构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落后, 主要的职工素质低, 利益的内向化, 注重家族的个体利益。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 制约了企业规模, 使之难以迅速扩大。因而, 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 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每一次施工项目结束后, 财务上不是暴利就是亏损。无论是暴利还是亏损, 除家族内部人员外, 家族外部聘用的员工很难分到应有的奖金;大部分能力强、技术好的外聘员工就无法长期在公司工作下去, 而个人决策往往会造成严重失误, 致使公司的全局性经营活动和公司的发展面临缺乏系统思考和创新困难等诸多问题, 这给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近几年来, 在市场急剧变化中, 一些企业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 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 使得中国私营企业破产率增加, 这是当今中国内地私营建筑企业难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1.2 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水平, 经营理念与时代发展不同步

私营建筑施工企业从劳务分包或其他行业转变、演化而来, 公司从上到下的人员缺少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 对公司所有事务的管理思路和生产活动安排缺少全面、长远、精细的考虑。公司老板的暴利思想和投机取巧的行为模式决定了他们经营管理理念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 增加科技投入, 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经营成本等有效手段来获得经济利益, 而主要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来牟取暴利, 图谋短期利益。因此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在业务发展上也大多是一锤子买卖, 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它们自身的信用和形象。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理念、运营策略上的这种短视行为及其管理水平低下、业务技术不精和信用额度不高的现状, 造成它们承揽工程难, 适应逐渐规范化的当今建筑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难, 这便是私营建筑企业公司不可能持续发展主要原因。

1.3 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 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公司从起步到成立, 由于管理层文化水平的限制和认知的缺陷, 管理理念的差异, 公司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实际经营管理中, 有的企业虽然照抄照搬其它一些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但是, 一方面, 因管理层缺乏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变通策略的决策力, 另一方面又因公司员工大多是老板的亲信和家属, 在违反纪律和奖惩制度上, 也缺乏按制度一视同仁的执行力, 而是一切思想和行动都以老板的个人喜好为准则, 因而监管制度形同虚设。

同时, 一人统治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 在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老板掌握着公司全部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老板一人说了算, 无人能替代他的位置和作用。因此, 如果老板存在, 公司就存在;如果老板生病或老而无用或死亡、公司就走向衰亡。这种家族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 在企业发展初期, 因权力高度集中, 企业能够暂时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 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加速资本运作和原始积累;但是, 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 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 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 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 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 也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从而使企业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而, 这是当今大多数私营企业不能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

1.4 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的制约

建筑业和建筑产品的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 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 这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一方面, 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 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另一方面, 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 在全国城市经济中, 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 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但十几年来, 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 反而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 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 这使建筑业企业不得不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 解决当代中国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中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2.1 提高认识, 深化改革, 为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 进一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深化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使建筑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抓住历史机遇, 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 只要不违背法律, 就不对其进行限制。

同时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 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 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2.2 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的政策, 规范其施工经营活动的行为

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要给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 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破除所有制歧视, 强化服务意识, 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监督和管理私营建筑企业的施工与生产经营活动, 使企业主动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 规范其管理, 使其逐步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私营建筑企业并轨。

摘要:当前中国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 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 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20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各地区各省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快, 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 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建筑市场潜力巨大, 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各地的私营建筑施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和发展起来。但就当今中国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而言, 与国外同行相比较, 存在很大差距, 其可持续性发展存在很大问题。

私营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私营企业发展日趋成熟,规模也日益扩大,财务管理的出现使得私营企业在一定的资本内,能够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成为了可能,而价值创造作为私营企业一切活动的起点,是私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财务风险防范作为私营企业资本活动的主要面对的问题,私营企业在对资本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财务风险着重考虑。

关键词: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私营企业也在当前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但是对私营企业要求更高,也更为严格。所以要想使私营企业在经济环境中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提高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的理念必须能够认清。通过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出现的基础上,维持住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推动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私营企业的稳步前进。

一、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足

我国许多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私营企业并不重视财务管理,这主要体现在私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无意识上。虽然现在我国有些私营企业设立了财务管理部门,但私营企业领导不重视,导致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只停留在有关部门,私营企业员工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不关注,认为财务管理只是相关管理部门的事情。只有不断调动员工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对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财务管理的方式落后

很多的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私营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时,只是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只是一味的根据传统的管理标准来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并没有对各个环节,例如生产环节、运营环节等进行深度的思考分析,从而很容易导致人员与资源的分配不合理等情况,从而出现很严重的财务风险。例如,如果私营企业的生产环节需要大量的资源,那么财务部门必定会分配大量的资金给生产环节,但是如果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对生产环节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很容易造成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生产环节与其他环节的资源分配不科学,对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也对私营企业的运营以及决策工作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提升私营企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

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否成熟,对私营企业的整体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加强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私营企业财务管理费用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私营企业整体对财务管理的意识。私营企业可以定期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可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实施奖惩制度,通过员工对财务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员工进行考核,对表现较好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提高员工对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在对员工进行培养的同时,也要督促私营企业的领导层参与到财务管理的培训中去,从而提高整个私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优化职工财务管理理念,给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条件。

(二)优化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管理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效率和有效性。而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资源分配方法的创新能够给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持。当前很多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私营企业都采用财务管理法来对私营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很适合当前处于高速发展的私营企业,有效地保证了私营企业的资源管理质量,从而提高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分配,来精确的判断私营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资源消耗情况,从而可以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充分展现私营企业的真实价值。所以,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管理的质量,还能够整体提升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生产环节消耗资源的财务掌控

生产环节消耗资源管理是私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生产过程占到了私营企業很大的部分。因此,私营企业应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生产环节的资源消耗掌控,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在保证生产环节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减少生产环节的总资源消耗,从而提高私营企业的效益。

(四)健全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现代的企业当中,高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它能帮助企业实现自己的企业战略,达到企业自己的经营目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依据,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着企业在进行经营生产时产生的经济信息的归类、记录、整理、总结的具体流程,也是所有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务的稳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财务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加强财务的财务管理建设,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财务消耗,降低了财务的财务风险,从而给财务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从本文的分析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财务由于一些影响情况的制约,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也暴露了各财务的财务管理水平偏低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策略来解决各财务在进行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财务财务管理方式,促进基财务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之英.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07).

作者简介:成勇,山东泰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私营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腐败现象的研究文献,提出了关于当前腐败问题研究的四点可能被忽略的问题及误区。浅析了相关误区及被忽略问题所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当被重视的缘由。

关键词:腐败;行政;忽略;伦理

腐败问题是行政伦理学领域长期以来关注和力图解决的顽疾,对于腐败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有人把笔墨集中于对指导行为的行政良心与实现职业功能的能力上。诚然,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学者也就此提出改进与约束的有效方法。笔者对此不再赘言,而是想对其可能忽略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对体制伦理与政策伦理的忽视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主要包括体制伦理、政策伦理和职业伦理三种类型。”

腐败问题长期以来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简单的认为是公务员在履行行政职务过程中职业伦理的缺失与歪曲。产生了价值观的偏向,以致危害公共利益以谋私利。

职业道德的缺失,确实是腐败问题产生的内因所在。作为公共管理者,既要具备社会成员的一般伦理,又要具备作为政治角色的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应该是相对于社会群体的关系以及特别事项而言的,职业道德实质上就是责任与义务的表现。责任就是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通过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对国民负责,从国民的利益着想,实质就是“公仆责任”。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承担为其服务对象尽责尽职、谋取利益的义务。对行政管理者来说,行政活动过程是一个承担为国民尽义务的过程。[1]

在对于职业伦理在公务人员行政过程中的影响这一显要因素进行大量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另外两种在当代公共伦理建设中的力量--体制伦理和政策伦理。

人们通常倾向于把伦理范畴与个体道德相混淆。其实不然。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指出:“社会正义的原则的基本主题是社会基本结构。”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是同整个资本主义的整体体制层面上来理解的,对于社会关系,他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2]

这些论述都在启示我们,在重视个人伦理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对于体制伦理的建设。

从理论层面上,行政体制伦理是相对于行政管理者个体道德而言,它由行政体制内在的一系列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原则、规范所构成,并通过社会结构关系,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条例和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等环节表现出来。伦理要求可以通过体制固定下来,同时体制的安排也是伦理的内在要求。一定的体制条件下必然要求一定的伦理体制与之相适应。

对于公共政策伦理,其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的伦理规范,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其二是指对于政府预制倡导的这些公共领域的伦理规范,除了用社会舆论、良心自律等软约束手段支持外,还要为其配置 政策化的硬约束手段,使这些伦理规范真正成为公众在这一公共领域中的普遍化行为方式。

这种强制性,即强迫性的制定权力的垄断,也正是政府组织与各人组织与私人组织之前的区别。正如JAMES E. ANDERSON教授所言:Indeed,a major characteristic distinguishing government from private organizations is its monopoly over the legitimate use of coercion. Governments can legally incarcerate people;private organizations cannot.[3] 公共行政人员的决策过程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在建设好内因的同时,外部的强制性与监督性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对于监督性,不得不提的便是人民大众的监督。对于腐败问题,公民在监督时在很多情况下,一直将矛头指向违法或危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人员,却往往淡化公民自身的不足。

二、一些公民对小规模的腐败问题表达出很大的容忍力

以美国为例,“尽管有法律的规定,公民对不太过分的腐败行为,如利益冲突、政治影响力的炫耀性行使、小额非法金钱交换等,表现出了很大的容忍度。但另一方面,公民又认为贿赂、敲诈、非法的巨额金钱交换在道德上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不管法律如何规定,社会对美国政府存在的小规模的腐败,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忍的。这似乎表明,在义务传统上,因违反道德规范的严重程度不同,绝对的道德原则通常是具有弹性的。[4]

公民对于腐败等行为的这种态度,或许可以借用外交学上的“双重标准”来形容。但又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便是,如果你对于同一件事,如果你允许了在一种情况下其是成立的可接受的,但是却在另一种情况下对此事做出否定,这种“反复”则是无疑在给自己拆台。一些公民对待腐败问题时,以量来度量这种危害的后果,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既然已接受了小贪,那么大贪又为不能容忍呢?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会从根本上减弱本身立场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甚至会让人有机可乘,有漏洞可钻,最后只能站在真理正义面前,但却不敢去触碰,因为已经在立场上否定了自身的思维与思想,这种使自己陷入自己所排斥的境地之中,不能说是一种悲哀。

三、对于企业化或民营化对政府的腐败问题和道德的影响的评估的偏差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和提倡,如果政府可以像企业一样运作的话,那么许多公共的功能就能更有效地实施,而由此引申出来的议题便是,如此这样,会减少腐败的发生。

但是分析一下有关政府腐败的研究和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步从政府化转向企业化的过程当中,腐败和不道德的行为并未因此而大幅减少,反而却有增加的倾向。正如戴安娜·亨里克斯(Diana Henrique)在《贪婪的机器》(1986)一书中,对公共权力进行的精辟的分析那样,指出:通过企业化模式提供公共服务的倾向会导致大规模的腐败和不道德行为。其他学者,如安迪·帕兹托和韦尔菲尔德分别在1995年和1992年的相关课题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民营化”一词的含义相当丰富。从字面意思解释,它是指将公共部门所有的资产返还给私营部门,通常是“通过转移股权的方式将企业行为的控制权从公共部门转向私营部门”( Ohashi and Roth,1980,p .xviii )。这种解释过于狭隘。更为准确的一种解释是将民营化视为从整体上减少政府的介入,如减少生产、供给、补贴、管制,或这四种工具的任意组合。[5]

显然,引入民营化进入公共管理领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其作为一种公共管理之外的从企业管理而形成的管理文化,而企业同政府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是利润驱动的,而政府则是在特定服务的固定预算和规定的绩效标准基础上运行。到止前为止,并未有充分证据显示民营化的引入对公共管理中特别是腐败问题带来良好的转机。是否应该一味坚持其引入,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如果公共产品的负责主体将责任外推或外包,以谋求更好的为公民服务,这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和接受的。但是如果在其过程中问题重重或者政府承担不起有力监督者的角色,那么必然会给民众带来不满与猜疑。 在“公权”下放到“私权”的过程以及在“私权”行使的过程中,由于其从传统的垄断地位到公开化到私营化,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权力与利益的分配不均,这其中也将引起相当的腐败问题与思考。这是我们该注意的。

对于我国来说,公共服务民营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在此就比问题简述几点拙见。

首先,中国当前政府政策不够公开和透明,存在特权贪污或不公正问题。名义上是所有私营企业都可以注资进入政府政策所允许的被开放的公共事业领域,但是事实上,掌握这种在垄断领域开放化过程中主动权的并非是一般的私营主体。这些主体往往是同政府有密切暧昧关系或掌握一定稀缺资源的市场主体。一般意义上的小企业或者没有资源或者没有途径进行竞争和参与。

在公共服务转至民间机构后,使用者的付费能回忆往事将决定其获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而对于付费能力低或无能力付费者,往往只能得到较低等的服务,导致社会服务等级化。这是一个憧憬共产主义未来的公民无法忍受的。

第二,有些学者反驳一些人对民营化的认识有所偏颇和误解,认为他们简单的认为民营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其实,很多人并非把思想和意识停留在这一简单层面上,而是看到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民营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诚然,通常的公共服务民营化,主要采取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产权转让的方式。所有权的转移是普遍常见的一种民营化方式。但是从中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践来看,再多的时候,由国企向私企改革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将厂长变为总经理,书记改为董事长。仅仅是头衔的更换,如何能让民众信服,如何能让民众将公共服务的重任放心地放在他们身上?这也是一些公民反对私营化的一个原因。国家政策是好的,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未必能贯彻顺畅。

第三,政府对于下放权力的私营化公共事业、企业的管理不利。部分公共部或企业转制以后,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在有些情况下缺乏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以期更好的从宏观上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缺位的一种表现。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同意这样一种观点。“ 以集团利益、少数私人资本为利益出发点,抛弃市场竞争原则,建立在垄断条件下的公共事业民营化,不仅得到社会基本价值的质疑,同时它还有将我们引向腐败的“官僚垄断资本”市场经济的危险。” “ 即公共事业的产业如果是可以被充分竞争的,那么我们可以承认它的效率会产生作用;如果公共事业的产业是垄断的,那么私人资本同样会“坐地收租”,在产生排它性垄断收益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权力许可收益。” “在不打破垄断经营的前提下,试图以改革产权的方式,或者以特许方式让私人资本来介入公共服务,虽然在表面上迎合了改革的潮流,但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垄断对公共利益的侵害,那么我们既可能创造新的权钱交易空间与市场,同时还可能因此而扩大两级分化,妨碍竞争创造财富的积极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公共事业民营化道路的危险与盲目,不仅违背了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穷人提供服务》的主旨,公民作为委托人的话语权,也还有可能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而被天然合理地藐视。[6]

四、在强调个人修养与伦理建设的同时,经常忽视腐败问题与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性问题

腐败问题固然是人的价值观导向,人的内因起到突出的首位作用。但是整个社会伦理风气与道德风尚也是其中基础一环。正如历史所证明的,在古希腊的《理想国》时期,想要建立一个专制的政权是不大可能的,而要在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国家如美国等强行推行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是不现实的。因而当前腐败问题的一个侧面原因,便在于社会伦理体制方面依然存在漏洞。

从更为狭义的组织中来说,组织的文化对于公务人员的影响是非常大而直接的。特定的组织文化要求特定环境下的公务人员按照组织的“潜规则”来行事。也许,从制度层面上来说,组织的文化在国家体制的统一领导下,有所趋同。但就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而言,各个具体的组织内部都有其独特的内部文化,制约着其组织的内部成员的具体行为。

在组织文化中,组织领导是最明显的伦理角色模范。组织的领导者以何种价值观来指导自身行动,直接对其下级或属员有“上行下效”的直接观摩作用。根据“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 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确立为一种主要意见,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当前的“举报者现象”。为什么当某个组织被发现有不法现象时,在这之前却没有人去举报呢?即便是匿名的也极为少数。这与组织文化的制约不无关系。谁又愿意去“冒组织之大不韪”呢?同时,在当今,对于举报者的人身安全和精神安全问题尚未形成相应的保护机制。这都是在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思考与处理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腐败的公务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所以他们才无所畏惧,这也是当今立法与执法过程中的一个漏洞。

五、结语

要使公共行政人员真正的摆脱腐败问题,不仅要注重公共行政人员的自身道德和伦理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关于腐败的行政研究中,只有走出误区,结合国情与实际,才能够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法与约束公共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化。公民的权力不仅要得到保护,而且还要求公民在监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整治腐败这块顽疾,需要社会与个人、制度与文化、道德与伦理等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所有人一起,共同撑起一个廉洁的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的系统,更好地为公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468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 JAMES E. ANDERSON ,Page 5,Boston,fifth edition,2003

[4]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公共行政的精神》第14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澳]欧文·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第11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余南平《如何看待公共事业民营化》,《国际金融报》2003年4月30日第四版

私营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一直以来,对企业诚信问题的探讨大多都指向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有关国有企业诚信问题的研究很少,针对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理性分析,给出结论性的判断并提出提升其诚信经营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理性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企业契约性质理论,企业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多种内外契约关系,而每一种契约的履行都离不开诚信行为,也就是说,企业不仅具有经济和法律上的规定性,而且还具有诚信伦理上的内在规定性。因此,诚信与企业的生死存亡紧密相关。企业经营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强调企业的诚信作用、重视企业的诚信行为、关注企业的诚信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决定企业诚信行为的不仅仅是诚信主观意愿,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诚信经营能力。诚信经营能力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恪守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重合同、守信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需要通过企业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等表现出来。企业诚信主观意愿是一个必要前提,如果没有诚信意愿,就不可能有诚信经营能力的有效发挥。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重要性尤显突出。如果没有诚信经营能力,企业只能将诚信仅停留在口头上,任何诚信主观意愿都无法实现,更无法真正地把诚信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都普遍认为国有企业是最守信用的经济组织类型。为什么国有企业会具有如此良好的口碑?社会公众对于国企的评价是否客观、真实、准确?到底是什么支撑了国企较高的诚信度?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后,国有企业又将如何以诚信经营能力的全面提高带动整个企业诚信水平的进一步攀升?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客观的分析。

一、对我国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理性解析

(一)国家曾为国有企业全面支付了诚信成本

从发展历史上说,我国国有企业之所以具有诚信度较高的口碑,在于它是由国家的信誉作为担保的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都依附于国家的政策指令进行生产经营。国家承担了原料供应、人员配备、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只将生产单独留在企业中进行。结果导致国有企业无法真正拥有市场主体的身份,更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自身的诚信经营中来。应该说,任何企业在制定诚信规则、实施诚信行为时都是需要成本的,但国有企业的诚信成本完全由国家承担,即便是出现诚信危机也会由国家出面解决,由国家的信誉和实力做支撑。此外,全社会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也是不惜余力,充裕的资金、丰富的物料、大批的人才都涌入国有企业,这些都使国有企业具备了一系列讲诚信的条件。当然,国有企业在自身的发展经营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促进国有企业贯彻诚信主观意愿、提高诚信经营能力功不可没。可以说国有企业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信誉,是以上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自身独立的诚信经营能力发挥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二)我国国有企业存在失信行为

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个别领域、个别时期也存在不诚信的行为。一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假大空”盛行。弄虚造假、夸大产量、空喊口号的行为比比皆是,国有企业也身陷其中,无法自拔。虚假繁荣终究无法掩饰事实上的衰败,国有企业也没能在诚信面前屹立不倒。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紧缺,国有企业作为惟一有资格、有能力的生产者,将大量以次充好的商品兜售给凭票购买者。在利益面前,国有企业完全忽视了诚信的存在。三是在国企快速发展时期,“三角债”泛滥。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混乱,隐瞒已有债务、虚构经营业绩甚至是制作虚假账务的行为时有发生。信贷的发生是以诚信作为基础和桥梁的,国有企业缺失了诚信就导致了信贷中断,引发了信用危机。四是在国企改革时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大量优良资产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个人,国有企业自然少不了欺上瞒下。资产的低估或高估,都是企业采取的不诚信手段,在国有企业中危害更巨大、损失更严重。

(三)提升诚信经营能力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客观说,国有企业有良好的信誉,但只是国家支撑了国有企业较好的信誉口碑,国有企业一直没能树立起属于自己的诚信威望。另外,上面四个时期的事例也已说明,国有企业诚信缺失现象也很典型。虽然很多不诚信行为可归咎于特殊的政治背景、历史环境,但以此为理由片面地认为国有企业诚信建设一片大好就是自欺欺人了。相反,我们应意识到国有企业的不诚信危害的不仅是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更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可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当国有企业以独立的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时,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重要性便开始凸显。国家能够提供的一切诚信条件开始减少甚至是消失,企业也再没有任何借口让国家来负担高额的诚信成本。国有企业只能从诚信经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做起,努力进行企业本身的诚信建设来不断积累企业信誉。

二、提升我国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对策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制度

这是我国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提升的基础。诺斯认为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正式制度指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是那些对人的行为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实施机制是为确保上述制度得以执行的相关制度安排。建立国有企业诚信制度,除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企业诚信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诚信制度体系中的实施机制要完整、有效。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多是采取以惩罚为主的约束机制,而忽略以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诚信激励

机制的建设,提高诚信机制实施的效率,进而保证诚信制度的效率。应该强调的是,国有企业内部诚信制度需要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撑。否则,国有企业完善的诚信制度下的良好诚信表现都将淹没在不规范的社会诚信环境中。

(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诚信经营能力是通过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能力表现出来的,同时诚信经营能力也反衬出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除前面所提到的财务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外,企业还应着重加强危机公关能力和信用管理能力。一方面,危机公关能力在应对企业出现失信等与社会公众相矛盾状况时能有效化解困境,扭转不利局面,以免企业因此而一败涂地;另一方面,信用管理能力可直接为企业诚信经营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因此,国有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培养专业人才,将危机公关工作和信用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这就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员工,都需要以自身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提升。

(三)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优势

我国国有企业大部分集中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剩余的部分也多处于所在行业的产业链条上游,对整个行业形成控制。这种行业优势能减轻国有企业的竞争压力,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这是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提高的经济保障。因此,国有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这种行业优势,加深行业内部企业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这种行业优势。另外,国有企业现有的信誉口碑也是一种优势,它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更是其他类型企业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应维系好这种信誉口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宣传诚信作用、维护诚信建设、不断展示诚信成果。“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国有企业的诚信成果也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展示出来,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四)整合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一直以来“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这对于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形成自身的诚信经营能力十分不利。虽然目前国有企业员工形式上已经完成了身份置换,但在思想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转换。此外,国有企业文化的更新与整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企业文化作为驱动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及约束作用。国有企业必须克服传统体制下遗留的惰性,树立符合市场主体身份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强调竞争意识、效益意识,要求把诚信经营纳入到核心领域。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势必会促进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提升,造就企业诚信建设的辉煌。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提升任重而道远,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多方支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国有企业通过诚信经营能力的提高,能够继续拥有良好的信誉,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私营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当前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背景认知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私营企业激励机制所处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次,提出应根据调查员工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私营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使其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人才,激励员工,从而形成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私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私营企业 激励机制 探析

一、绪论

西安华通通信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私营公司,在西安乃至西北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在面对陕西通信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通信第二工程公司等强势国有企业的竞争,它就暴露了很多缺陷。相对而言,华通通信作为私营企业规模比较弱小,本来就缺乏人才,吸引力不足。如果有好的激勵机制,企业就能吸引并稳定一批杰出的管理者,就能带出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就能创造出好的效益;如果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最终将被市场经济的大海吞没。

二、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现状调查及分析

1.激励机制的基本现状

华通通信目前主要有年薪制和销售提成等形式。在这种传统薪酬激励体系下,企业员工、核心技术人员和其他骨干人员的收入,所体现的是他们当期对公司所作的贡献。评定标准主要是当期公司经营业绩(财务指标的增长性、财务指标与公司预定目标的差距、市场占有份额、本公司业绩与同行业竞争性公司业绩的差异等)和个人业绩(如他们在职权范围、对公司上一财政年度业绩做出的贡献、对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做出的贡献等)。与公司未来没有关系,不存在长期激励。华通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工程类的,因此他们对员工的激励主要就是出差补贴(特别是海外和野外作业)以及市场开发的提成。这些都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

2.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1)激励形势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华通通信主要是物资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与需要的错位。企业以空洞的精神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更难以产生真正的持续激励。物质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与员工的付出、要求有所差距,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忽视了精神激励、情感激励。

(2)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华通通信对员工的最佳需要的捕捉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粗略估计上,没有进行调查研究,没有真实的调查和科学的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司自身的业务和管理特点来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在对公司的分析中可见,激励空挡现象和激励措施不当的错位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对激励机制理解不正确、不配套、不平衡。从现状分析来看,员工对物质激励兴趣较大,有一种向“钱”看的趋势。这不能说与企业片面理解、执行激励机制没有关系,与各种激励机制的不配套和不平衡没有关系。一些企业以物质奖励代替一切,个别经营者甚至举起百元券说:“只要有它,就好说。”忽视了对员工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致使干群关系日渐疏远,甚至紧张。

三、建立激励机制推动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建立恰当的文化激励机制——乙方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荣辱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华通通信建立了一种具有“家庭式”和“参与式”二合一的乙方文化,以此形成一种长效的文化激励机制。

2.同工同酬的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华通通信采用KPI绩效考核,按照员工职代会通过的考核细则公平考核,特别是每个岗位都必须遵循同工同酬的原则。这种考核,对于以年轻人居多的华通有着足够的激励,年轻人不需要考虑熬资历,关键是塑造职业能力,这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程度的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增强参与意识,构建沟通机制

随着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结构的转变,参与激励在团队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对一名员工来说非常重要。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充分彰显员工主人翁身份,促进企业形成高度的团队精神,减少决策失误,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分享企业价值,进行职业规划

价值分享激励着眼于长期激励,属于深层次激励制度,目的在于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更有效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公司在为自己做长远规划的过程中,把每位员工的职业规划也纳入其中,这种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主人的味道,使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以此激励其长效的奉献于企业。

四、 结论

人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有效的激励,可以把有才能、有知识的人才吸引过来,把社会的人才变为企业的人才,让人才的价值在企业中得到体现,企业依靠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和壮大;通过有效的激励,可以消除员工心理上的各种顾虑和消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把实现企业目标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90~107

[2] 林民书: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J].财经研究,2001(4):19~25

[3]黄友松等: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及路劲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6(10):252~254

[4]林 枚:构建企业动力之源——中小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4(1):58~59

[5]王 丽等:激励机制在企业改革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6(18):52~55

私营建筑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自1993年以来,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一直存在一个令人不解的数字迷宫: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实现“双顺差”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却出人意料地只有少部分增加: 2000年我国外贸顺差达241亿美元,吸收外商投资近400亿美元,然而国家外汇储备仅比1999年增加了93亿美元,差额竟达550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到哪里去了?显然,中国的资本外逃了。笔者试探讨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影响及建议。

一、中国资本外逃现状

据IMF统计,1995年中国外流的资本占全球资本流量的2%,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尽管保持了贸易和资本项目的较大顺差,但是结汇减少,售汇增加。到21世纪金融体制全面改革,深化并加入WTO,中国的经济正一步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框架。金融业逐渐由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的体制演变。

在这一过程里,市场经济不断的引导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并因此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由此便产生了大量资本外逃问题。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1995年中国已是世界上第八大资本输出国。1993年至1996年,中国每年的资本外逃额大约均在100亿美元以上,1997年以后,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2000年,我国外贸顺差达241亿美元,吸收外商投资近400亿美元,然而当年的国家外汇储备仅比1999年增加了109亿美元。外汇储备跑漏的钱就有数百亿美元。

由于近几年来大量资本流入而导致了人民币的不断增值,信贷和投资增长导致的资本外逃,根据资料可以看出人民币近几年接连升值,对我国外贸、利率、物价、房地产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获利,有相当大比例的外逃资本又会回流,形成过渡性资本外逃,这也减轻了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2001-2004年间,中国外汇储备稳步增长,资本净外流转为净流入,直到6月份再次出现逆转。

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上述项目数额为负167亿美元。在资本大量流出时,由于存在着部分国际游资也存在违规进入中国套利的情况,因此,2005年的实际资本外逃数将大大超出167亿美元。

2002年以前的大多数年份该值为负数,我国资本外逃问题较为严重。2002-2004年该值为正数,一般理论界认为这期间的资本内流,同谋求人民币升值套利的国际游资密切相关。但2005年该项目再次变负,全年为负167亿美元。

从大体上看,该项目出现负值,表明非正常的资本流出情况严重。有可能说明资本外逃加大。

由于资本外逃在大陆对外经济运行中是一个“黑箱”,要准确统计其具体数额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从中不难看出国内资本外逃的严峻现实。据大陆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1989年大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仅为3.3亿美元,1994年飙升至98亿美元,1997年居然高达169亿美元。1982年至1999年的“误差与遗漏”项目累计达到130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吸收外资总额的3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历年来的资本外逃金额肯定要比同期国际收支水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大很多。我国的资本外逃数目巨大。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受到很大的管制,与发达国家相比,偏低的储蓄利率,人们便想转移资产,由于我国政策对外资的鼓励,使得国内一些企业将外汇资金转移境外后又作为外资流回国内,以享受如税收减免、土地无偿划拨。

二、中国资本外逃的影响

我国目前总体上还处于资本缺乏的阶段。在经济起飞阶段,物资资本的形成对一国经济的腾飞是有决定性作用的,严重的资本外逃极大地削弱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物质积累,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资本外逃的一个严重的经济后果是削弱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对国内金融市场形成冲击,如利率、汇率将变得十分不稳定,利率上升压力增大,汇率贬值压力增强,妨碍了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

同时,本国资金外逃意味着国内资源的减少,势必会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在“过渡性”资本外逃中由于这部分企业利用了在国外的国内资金并利用国内的外资优惠政策,导致了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

三、解决中国资本外逃的建议

首先,严处“外汇黑市”和“地下钱庄”,严厉打击这些外汇非法交易。由于在2000年以前,非法资本流出主要是通过“洗钱”等渠道,但近年来,资本假借“合法”途径外逃的数目和规模越来越大。所以要通过这种方式,维护正常的外汇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资本外逃。

其次,完善我国在资本账户的管制上的一些漏洞,同时,大力调整经济法律利益关系,积极推进整体经济改革,调整相关的宏观政策。

最后,在法律制度上明确对私营经济的产权保护。确立私营企业对其财产所有权的安全感,才能预防私营企业的资本外逃现象,并造成对私营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信心激励,化解其财产在国内积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庄芮.试析中国的资本外逃[J].世界经济研究,2000(4).

[2]王军.中国资本流出的总量和结构分析[J].改革,1999(5).

[3]王元龙.中国金融安全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上一篇:宇宙加速膨胀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改革对策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