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经济发展探讨论文范文

2023-10-29

私营经济发展探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旋风席卷全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如余额宝、理财通、人人贷和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吸金总额正不断倍增,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机构、人人贷平台为基本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充分显示出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基于这一背景的国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

关键词:国民经济;社会生产总值;互联网技术;网络支付平台

利用多台计算机终端、客户端及服务端,采取连接广域网、单机、局域网等通信协议形式的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公用信息跨地域、跨时空流通的最主要传媒载体,覆盖范围全面渗透全球所有地区,包括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经由互联网而直接产生的经济规模就已高达2.1万亿元。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影响,并对此背景下的国民经济发展前景作出了深入探讨。

一、 互联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

动力机制、信息机制和决策机制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三类有效方法,而互联网技术恰好“正中目标”,对信息机制助力重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更准确反映出了市场供求信息,形成了商品和资源要素价格,高效保障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产能的过剩。

(二)实现了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的优化

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企业组织管理中最重大的成就即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本流的历史性重构,不断打破企业传统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存量的重新分割和增量的重新分配。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经济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从而不仅摆脱了传统中间商对消费者需求信息的霸占,还进一步督促了企业调整自身组织管理模式。

(三)衍生出依托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备的高效便捷的通信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产生了一批依托互联网的庞大消费群体而形成的全新的经济形态,这一类经济形态被称为“互联网经济”。狭义的互联网经济主要由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网络游戏四大核心产业构成。其中以电子商务产业中的“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态势最为迅猛,创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集团”初资产总规模仅为1亿元人民币,此后依靠电子商务这一经济形态迅速扩张,于2014年在美国上市,当其时净资产总额估值已超2300亿美元。

(四)保障了市场的公平与合理化竞争

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称,而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互联网以其高速的信息传输能力和海量的信息储存能力,极大的弥合了信息不对称性,使得消费者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准确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投资者也能借助互联网准确分析行业利润空间,厂商也能够运用互联网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细分,从而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实现市场机制的最优化配置。

(五)传统产业的营销模式被革新

美国著名学者波拉特早在1977年就准确的预见传统产业在遭遇互联网经济所产生的变革,并创造性的将社会产业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果不其然,当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与其他传统产业实现融合和渗透,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边界已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另一个重要特征——信息高度渗透性。以汽车电子产业、光学电子产业为例,两大产业充分融合了信息服务和基础制造,实难再以单一的产业结构学说来进行清晰划分。

二、互联网经济推动下的国民经济前景展望

(一)将加快市场活动的释放速度

互联网经济下的社会消费需求被直观的反映到了网络之中,但民间投资和国外投资却仍然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正是市场活力被压抑的结果。可见,政府仍需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比如,可逐步试行取消行政审批流程,下放行政审批权力,稳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重点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积极扩大“营改增”试点,为民间创业和企业发展松绑;放宽存贷款利率管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间融资机构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进一步加快各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深入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国内投资吸引力。

(二)直线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产品的出口能力正逐步被削弱。经济学家认为,提升经济增长速度的第三驾“马车”就是净出口,因此,依托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了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突破口之一。由此,企业可借助管理信息系统(MIS)来综合分析经营管理水平,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或利用自动化设计和生产系统(CAD、CAM)来提高企业劳动生存率和产品质量;采取业务处理系统(TPS、EDP)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又或是运用经理信息系统(EIS)向企业所有者及最高层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企业管理信息,集合多元信息技术合力共同推进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全面推动社会创新发展能力

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发展大国,我国仍应不断强化创新能力,以先进的科技水平来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践行此道,首先要政府加大财政上对互联网经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搭建知识学习和传播平台,提高互联网风险应对水平,为互联网经济发展及创新储备人才;再者就是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立法,设立重点创新项目专项资金,为科技创新增添动力;积极鼓励企业收购国内外优秀的科技成果,直接将创新能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在全社会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宣传,积极开展各项创新能力评比大赛,营造出一种人人向往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

(四)着力实现经济增长多元动力

“新常态”概念源于习总书记在在河南考察时,描述中国新周期下的经济增长形态时首次提出。在这一“新常态”带领下,我国经济将逐渐步入以投资为核心的增长模式,但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仍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互联网经济市场下的我国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着力发掘国内人民的消费需求。我国经济发展呈逐年倍增态势,群众年均收入也大幅提高,但仍然难以调动群众的消费热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和部分商品价格过高。因此,可采取在收入分配上国家必须进一步推动税收制度改革,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收集国民收入信息,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调整劳动者报酬和公共服务支出,解决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尊重市场机制下房地产、能源、外汇等价格的合理调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重视消费群体的消费动力和能力。

(五)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互联网经济带领我国走进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先导、以农业为基础、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为重点的全面产业格局。在此环境下,国民经济发展不仅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比如,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讯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水平上的重要作用,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还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带动工业化,运用工业化提升互联网技术水平,推动传统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的道路。此外,还要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对信息程度大、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植和资金鼓励,对于产能相对落后的“僵尸”企业提供兼并和信息化改造指导。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合力作用,使得藉此而生的互联网经济逐渐成为各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的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契机,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重点依托互联网技术,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深入释放市场活力、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施琍娅.货币、金融国际化与经济金融化传导关系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

[2]周含华.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D].中南大学,2004.

[3]洪敏敏.网络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

[4]田媛,张成.基于网络经济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北方经济,2007(18).

[5]苏安洋.电子商务中的网上协商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S1).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私营经济发展探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以新加坡两所大学为例,分别从该国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成为著名大学的发展规律,从中可以借鉴一些经验教训。

关键词:新加坡;大学;发展规律

教育发展规律是社会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内部普遍的、稳定的、重复出现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教育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1]。学校的发展规律既有内部规律,也有外部规律。如大学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规范指引、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文化思想的促进;与此同时,大学内部师生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与大学发展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大学的发展同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2]。在此,主要探讨新加坡两所著名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以下分别简称国大和南大)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其成为名校的发展规律。

一、两所大学发展与其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政府逐渐放权与大学自主办学相结合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加坡政府着手对大学进行改组。如在1980年将原来的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为国大,并对其学科和专业进行了调整与充实;1982年又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并于1991年7月又将其升格为大学,扩充该校的规模。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出把国大建成亚洲的哈佛大学、把南大办成亚洲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目标。为此,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希望通过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资源来弥补自身劳动力和资源的限制,积极吸引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留学生,力争发展为国际学术文化中心[3]。目前,新加坡政府正努力将两所大学发展成世界顶尖大学,逐步建立一些高科技研究所和国际领先的实验室,同时为那些从事高科技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以此协助新加坡成为世界性的、充满活力的、具有浓厚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工业环境的东方波士顿[4]。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在较长时间与两所大学的关系在总体上表现为政府对大学较强的控制和干预,其政府成为左右两所大学发展的一种主要力量。因此,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5]。

为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新加坡政府着手改变对大学的管理体制。如该政府更加强调政府与大学的双向或多向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同时,注重权力运行的多流向、权力空间的多维度等。新加坡政府的这种行为模式逐渐使其与大学从以前的控制转变为一种彼此制约且较为平衡的合作伙伴关系[5]。当然,大学作为一种学术机构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只有大学拥有一定的自治、自主和自由权力,大学才有自尊和灵魂,才能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登攀,探寻高深学问[6]。为此,新加坡政府积极设法引导大学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机构。如新加坡政府于2005年5月正式颁布《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的“大学自主”的报告书,其目标是赋予两所大学拥有全部自主权利。同时,新加坡教育部还成立了以常任秘书林泉宝为首的“大学自主指导委员会”,来监督和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此后,国大和南大将在公司法令下,拥有自己的组织纲要和章程,以非牟利、有限公司的形式注册[7]。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新加坡两所大学的管理模式也逐渐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其政府对大学干预的权限也从“全能”变为“有限”。这种角色的分化较好地平衡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更能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二)大学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有关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理论表明,一个国家的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权限往往与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关系比较密切。如果一所学校的资产和经费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比例越大、公有成分越多,政府对这所学校的控制就越严格,学校受到政府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一所学校的资产和经费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比例越少、公有成分的比例越小,政府对这所学校的控制就越宽松,学校受到市场的影响就越大。由于新加坡政府向学校提供大量的资金,因此,新加坡的教育由政府干预的力度很强,很多政策方针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1980年以后,为了更好地配合大学的发展,新加坡政府也逐渐改革其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具体措施为:一是鼓励通过建立校企结合以促进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教育发展需要的经费日益增多,该政府决定采用市场机制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提高大学学费;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鼓励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鼓励私人企业投入教育经费,尤其是高校科研经费。此后,新加坡的大学积极走出校门,通过与私营企业、尤其是新工业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来筹集其科研经费[8]。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对两所大学的拨款逐渐由80%减少到70%—60%。二是推行等额筹款资助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加坡政府开始为两所国立大学推出大学筹款基金的政策。为使大学更积极地向社会筹募资金,当大学筹到1新元捐款时,政府就会为各大学所设立的捐款基金投入3新元,借以加快大学筹款运动的发展速度。通过这种经费筹集措施,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大学筹款的积极性,逐渐摆脱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使大学能够在筹款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其自主性和主动性。三是赋予大学在经费管理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自独立以来,新加坡两所大学的经费管理权限不断地放宽。如2002年以后,新加坡教育部允许大学根据自身的发展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来拨款,同时将大学的策划期从1年延长到3年,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教育部的拨款,落实更长远的计划。这样一来,两所大学在财务的整体管理方面则有了更大的伸缩性。

二、两所大学发展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程度与大学获取资源多少的制约关系

新加坡两所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大学,除了国家领导高度重视而使得大学快速发展外,还与其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投入高等教育的费用也就越多。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创造性知识以及服务成为个人财富增值、经济竞争和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新热点。新加坡当然也不例外,新加坡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占其总教育经费的26%—28%,其中,国大和南大的教育经费支出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8%[9]。1990—1991年度,国大总的教育经费为39 935.239 2万新元,其中,由政府拨给的教育经费总数为32 591.8万新元,约占总教育经费总数的82%[10]。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新加坡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其投入的经费也不断加大,让更多适龄人口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大学由于有充足的经费,可以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招聘优秀的教师,可以为新加坡社会各界培养优秀人才。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有效地促进了该国政局的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国家越稳定,其经济文化越发达,投入高等教育的费用也就越多。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制约关系

经济发展战略与大学人才培养计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大学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水平的高低和运用之广泛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综合国力的强弱[11]。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创造性知识以及服务成为个人财富增值、经济竞争和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战略制约大学的课程设置。如在1991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跨世纪战略——《新的起点》,确立了经济发展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首先该政府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在学科设置上不搞小而全,不平均财力,而是有所侧重地发展那些与该国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工商管理学、机械工程学、医药学等[12]。

三、师资队伍与两所大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营造自主、自由、宽松、和谐、从容、安静的环境,为多样性、个性化、有思想的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创造性、思想性工作提供保障条件。这是因为大学教师是一群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最积极、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一方面,大学要依靠他们去创造先进的教育目标和凝聚目标的力量;另一方面,大学是文化较高的社会结构单位,需要建构能够发挥主体最佳创造力的环境,如知识分子政策和劳动人事政策,对教师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创造性能起明显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大学只有创造优良的用人机制,设法将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经验和能力、先进的思想道德等转移和凝结到教育对象的身上,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 单江林.办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J].西北医学教育,1997,(4):200.

[2] 廖春华.高等教育发展现实与规律的哲学思考[J].社会纵横,2008,(5):139.

[3] 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EB/OL].http://www.stehr.sh.cn/web/content.aspx?id=6587,2007—03—20.

[4] 陈秀梅.新加坡高等教育及其启示[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1.

[5] 龙献忠.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12.

[6] 刘伟,张万红.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历史与变革[J].煤炭高等教育,2008,(6):31.

[7] 茹宗志.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新动向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07,(6):83.

[8] 促进教学科研社会化 新加坡高校将与产业界联手[EB/OL].http://www.networkchinese.com/region/spore/unifund.html/2000—10.

[9] Education Singapore Table of Contents [EB/OL].http://countrystudies.us/singapore/26.htm.

[10] 新加坡国立大学[EB/OL].http://www.losn.com.cn/world_university/Asia/Singapore.htm.

[11] 陈文.金融危机后新加坡高等教育新战略[J].东南亚纵横学术,2000,(增刊):103.

[12] 王威.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45.[责任编辑 高惠琦]

私营经济发展探讨论文范文第3篇

一、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1.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舒尔茨在1968年的《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增长,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的经济价值相对于物质资本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因而产生了保护人力资本產权的制度变迁的需求。我国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是典型的“资本雇佣劳动”逻辑,企业主拥有企业全部剩余索取权,而被雇佣者只得到固定的工资收入。这样的产权安排方式某种意义上适应了物质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重要、更稀缺的情况。剩余索取权归企业主所有,可以使企业承包主有更大的积极性监督被雇佣者合理、有效地使用稀缺的物质资本。

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是诱致企业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之所以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会产生企业制度变迁的需求,是因为当某种要素或产品,因某种原因变得稀缺因而相对价格(或价值)上升时,其所有者从对产品或要素的专有权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保护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产品制度的变迁就会成为迫切需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物质资本的规模,而是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人力资本相对作用增强、相应的相对价格的提高产生了变革原来的制度安排的要求,以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2.企业规模。私营企业在经过初创时期后,随着其规模的扩大,产权高度集中,将导致企业的资金来源局限在家族范围内,这样极大地限制了企业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因而,诺思提出:规模经济……反映的一个事实是最有效的产出可能需要企业的规模很大,以至于要求比单个所有者或合伙制形式能够负担的更大、组织更为复杂的企业。也就是说,家族企业这种企业制度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而需要其他制度安排形式。

3.国家支持私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引起私营企业界定与外部产权不清的变迁需求。林毅夫在其1989年发表的《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一文中提出:由于某个制度结构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某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会引起对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私营企业与外界产权不清需要进行产权界定,但产权界定本身是要付出交易费用,当界定产权所付出的交易费用大于产权界定后所节省的交易费用时,一定程度的产权模糊也有其存在的必然,只有当重新安排引起的产值增加超过交易费用时这种安排才能进行。当随着国家以私营企业的政策放开,私营企业摘“红帽子”也将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其界定产权费用大大下降,许多私营企业纷纷脱离原挂靠单位。

当家族成员间因产权不清所造成的交易费用随着成员间利益矛盾、意见不合急剧上升时,产权在自然人之间做出界定的要求就会提出来了,也因此导致私营企业的分家现象。

二、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变迁的供给分析

1.私营企业制度变迁主体制约。私营企业的制度变迁主体是以业主为核心的家族这一“经济人”。其进行企业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应该遵循“经济人”原则,即只有当企业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或等于企业制度变迁的成本时,企业制度变迁主体才会供给或者说推动某一项企业制度变迁。正如戴维斯和诺思所说:“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能发现在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同时,企业制度变迁一般要改变家族集团及其成员在企业的权利分配,当一项企业制度符合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却有可能损害家族成员在企业的既得利益,家族集团及其业主并不一定会采取该项企业制度安排,从而形成企业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

2.家族式的企业文化的制约。私营企业文化中的“家”的概念极深,“家”的概念从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在中国人的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其中,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企业主为核心,由近及远而形成的“差序格局”,更是我国私营企业中家族制生长的土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就自觉不自觉地把家族运行模式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成为私营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支撑构件。宁愿高负责,也不愿转让股权;宁愿管理水平低,也不愿聘请外人;宁愿放弃市场选择人才的良机,也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子女接班等等,以维护其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产权制度。这些传统文化的观念都会对企业的企业制度变迁产生不确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供给。

3.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制约。我国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私有财产权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有效的法律保护,私营企业的其他权益也得不到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而使业主难以通过企业制度变迁将企业转交给“外人”管理,或把独资变成股份,融入资本社会化进程。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组织形式,如股份合作制等,对这些新的企业形态,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上没有明确做出规定和说明,这时私营企业的发展和向现代企业制度变迁十分不利。

4.市场发育不成熟、不规范的制约。在我国,企业制度变迁必备的统一、竞争、有序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在短期内还很难形成,因而,高素质、能敬业的职业经理人的供给是十分缺乏的。私营企业要想通过市场寻找合适的“管家”,尚缺乏有效的选择机制,从而使企业制度变迁的搜寻与委托代理成本偏高。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不规范同时也导致经理人市场供求双方互不信任。一方面,为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提升管理层次需要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人,但又对职业经理人的个人品质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产生疑虑,既想重用又不敢贸然放权;另一方面,职业经理人也会把自己看成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担心受内部人控制,而难以将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其结果是,双方都遭遇“一见钟情——互相猜疑——不欢而散”的尴尬境地。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私营经济发展探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销售人员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创造者和实现者。然而,当前私营企业销售人员的流失以惊人的速度吞食着企业的资源。因此,留住优秀的销售人员是私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私营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私营企业;销售人员流失;探讨

1 引 言

销售人员通过自己的销售行为,把企业的生产环节与市场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不可否认,合理的人员流动能够及时补充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然而,当前私营企业销售人员跳槽现象屡见不鲜。那些跳槽的销售人员,不仅带走了企业的商业、技术秘密,也带走了企业的顾客资源,致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企业也要花费不必要的人力资源重置成本。这必然会影响销售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工作质量水平,同时也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如不加以控制,最终将影响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私营企业销售人员流失很有必要。

2 私营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驱动

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员流动已成为人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员流动对社会、企业都是非常有利的。合理的人员流动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正常的人员流动能够及时给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适量的跳槽也能够给员工一个自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完善的发展机会。但是如果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不仅给社会、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给跳槽人员带来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

2.2 吸才能力弱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往往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水平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对优秀的销售人员而言,大中型企业更具有吸引力。通常,在私营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人脉之后,不少优秀的销售人员会因发展空间受限、薪酬待遇偏低等诸多因素会产生跳槽的意向。

2.3 招聘制度相对不完善

选择正确的员工是公司成功的关键。特别是站在公司利润一线的销售人员的选择。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一名差劲的销售人员可能让企业失去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的利润,或许也会让优秀的销售人员跳槽。

然而,许多私营企业招聘销售人员的要求很低。比如,某些私营企业对应聘者要求:不管学历如何,不管专业如何,只要对销售感兴趣、喜欢做销售工作,口齿伶俐、亲和力强,一律招收。更糟糕的是某些私营企业采用直觉面试选拔销售人员。这种根据考官主观感受来决定是否录用应聘者,很难保证录用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因此,这种招聘规则很可能产生销售人员流失的隐患。

2.4 晋升机制存在“近亲繁殖”

每一名销售人员都渴望获得晋升机会,但只有少数优秀的销售人员才能够获得晋升机遇。可是,许多私营企业晋升机制存在潜规则。某些私营企业晋升机制存在以下潜规则:普通销售人员,不管业绩如何,如果未做满一年销售专员,不可晋升;已评上销售冠军的销售人员,也要看你的资质和人脉情况。最终,每年被晋升的大部分是与公司领导有关系的销售人员。

很显然,这种晋升机制存在近亲繁殖的可能性较大。私营企业领导用一线销售人员缺乏销售经验为由,搪塞想获得晋升的销售人员,然后补充道:“经验没有是硬伤,好好干,把销售业绩提上去了,那自然经验也有了,离晋升的路还远吗?”

虽然这种晋升机制对刚进公司的销售人员非常具有激励作用。但是,当销售人员意识到这个潜规则之后,必然会使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受挫和情绪不满,尤其对优秀的销售人员。久而久之,很多与领导无关系的有一定经验和人脉的销售人员会选择离开企业。

2.5 存在薪酬外部公平性问题

所谓外部公平性是指员工拿自己的工资和其他公司与自己职位相同的员工的工资进行比较,当自己觉得自己获得的工资与比较人的工资相对少时,会产生一种不公平感。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与大中型企业所采用的薪酬模式一样,即基本工资加上业务提成加上奖金。

然而,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私营企业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略低,奖金偏低,而业务提成略高,销售定额偏高。当业务量发生波动时私营企业销售人员工资波动性相对较大。私营企业销售人员的归属感必然会低于大中型企业。尤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市场需求量相对降低,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自然会下滑,使得销售人员业务提成相对减少、奖金达到低谷,最终使得私企销售人员工资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私企销售人员会选择跳槽。

2.6 奖惩比例失调

许多私营企业对超额完成销售配额的销售人员给予丰厚的奖励,然而对不能完成销售配额的销售人员给予重惩。显然,许多私营企业领导采用“胡萝卜+大棒”奖惩策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私营企业为了降低劳动力开支,刻意地提高奖励条件、加大惩罚力度,致使能够获得奖励的销售人员不到百分之二;被惩罚的销售人员高达百分之十以上。很明显,奖惩比例失调。

其实,奖惩不是为了奖而奖,也不是为了惩而惩,而是通过奖励手段,来激励销售人员再接再厉;通过惩罚手段,来纠正销售人员不良之风。然而,许多私营企业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细化奖惩机制条款,致使出现奖惩比例失调、奖惩机制失效等问题,最终使得销售人员利益受损。这必然会导致销售人员流失。

3 解决私营企业销售人员流失问题的方法

3.1 改进销售人员招聘制度

私营企业,一方面要改进以前那种直觉面试方法,比如可以采用面试多元化、层次化、筛选等先进结合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的招聘制度。同时,私营企业在招聘销售人员时也要严格执行招募标准,比如应聘者的年龄、性别、性格以及教育背景等相关因素,不能因个人喜好、领导层关系择差淘优。但是,因客观因素产生特殊情况时,招聘者也要随机应变、量体裁衣。

3.2 避免“近亲繁殖”,严格执行升职等级制度

企业领导层,尤其是私营企业的领导层,不能因个人因素排斥优秀的销售人员,而是应该以客观公正的原则来提拔销售人员。倘若一个公司大量出现“近亲繁殖”现象,必然导致销售队伍凝聚力下降、销售人员归属感丧失,最终结果很可能是销售队伍四分五裂、销售人员离职率提高等现象。

3.3 防止薪酬外部不公平

为了避免薪酬外部不公平,私营企业领导者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即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改进企业不足之处。同时,领导者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理念,以便激励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销售人员产生不满情绪。倘若一个企业的销售人员的工资比另一家企业的销售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低,那么会使工资的激励作用荡然无存,反因工资水平相对偏低使销售人员不满。

3.4 提升领导阶层的领导水平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其对于私营企业来说,领导人的领导能力会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生命周期。领导人的决策失误,会使企业走上衰落之路,甚至会使企业濒临破产的窘境。可以这么说,领导层的领导水平也部分决定了销售人员流失问题的广度。因此,提升领导层的领导水平也能降低销售人员的流失。

3.5 完善企业奖惩机制

其实,私营企业销售人员流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领导层奖惩比例失调。很多私营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利润率,很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奖惩比例失调,使一线的销售人员利益受损,最终使销售人员选择离开该企业。因此,完善企业奖惩机制能够很好地降低销售人员流失。

参考文献:

[1] 王敏.浅析中小企业销售人才流失[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36-37.

[2]高一喆.浅析中小企业销售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40-41.

[3]付琪.我国中小企业销售人员流失对策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52-55.

[4]赖德胜.胡萝卜原则:比薪酬更有效的激励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166.

[5] 张军.化解销售人员流失的危机[J].企业管理,2009(7):80-82.

[6]杨慧芸.我国民营企业销售人员高流失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森强化工集团为例[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29-30.

私营经济发展探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各地在重視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文章在民营经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对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营经济;模式;广西

一、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研究综述

(一)典型模式类型及其基本内涵

我国各地在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对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学者将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归纳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除具有上述三种模式以外,还存在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也有少数学者将晋江模式列入典型模式之中。胡大立、谌飞龙学者在《重庆模式与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一文中对在西部开发中正在形成的重庆模式也进行了积极探讨。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基本内涵,陈明淑、王元京等学者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进行阐述。他们认为温州模式是浙江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特点;苏南模式是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珠江模式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发展起来的一种外向型乡镇模式;中关村模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中关村以电子一条街出现为特征;三城模式是山东诸城模式、辽宁的海城模式和兴城模式的总称,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改制的典型模式。

(二)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特点

在我国民营经济典型模式中,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形成特点,尤其是在企业制度特征、政府作用方面,引起人们的关注。

1、企业制度特征。(1)苏南模式的所有制的基本属性是以农村社区政府为代表的集体经济,其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创业资本源自农村社区范围内的集体投入。苏南很多镇村两级党政组织及其代理人,既是乡镇企业的行政领导,又是集体资产的代表,结果往往导致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等一系列问题。(2)温州民营企业是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来的,私人独资企业是主要的制度形式,很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实质上也是私人或家庭独资的,另外有一部分企业是为私人共同出资的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其民营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是通过对外开放而获得迅速发展的,它们在引进外部资本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乡镇企业的外向度比较高。(4)中关村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以挂靠在科研院校以及科技园区的民营IT企业为主,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制度。(5)三城模式是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制的典型模式,因而所形成的民营企业具有鲜明的改制企业的特征,即企业制度仍然带有原有的企业制度的烙印。(6)青浦模式在开发区内以本地及外地的民间投资举办的私营企业为主,产权明晰,有政府引导。(7)晋江模式在于充分发挥其侨台优势和海交文化优势,从而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

2、关于地方政府作用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出现的多种模式从它们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都与地方政府有一定的关系。从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密切程度来看,温州模式是最弱的,政府在早期是“无为而治”,中后期则是积极引导;苏南模式发展初期的大部分乡镇企业是由乡镇政府,或者利用原有的集体积累,或者利用政府的动员力量,或者由政府出面向银行贷款兴办的。“强势政府”在这一模式下得到了良好体现,因此,经济学家把苏南模式看成是“政府推动”的模式。但这一模式又导致政企不分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的隐患,最终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和买方市场的出现等变化而使得苏南经济滑坡。珠三角的乡镇企业从一开始是由乡镇政府参与或支持创办的,但它尽量弱化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干预,将主要的财力用于发展交通、能源、通信、教育等基础产业上,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从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来看,珠江模式则介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两者之间。中关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则是地方政府参与科技园区的管理,但对单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则较少干涉。三城模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型制度变迁模式,从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到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和个人业主制的民营企业制度形式的转变,没有政府的强制型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企业改制以后,原来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产生干预和影响。至于青浦模式,地方政府一般不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通过加强外部环境改造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来为民营企业服务。而在三城模式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是几种模式中最为突出的。

(三)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演变问题

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学者认为,我国出现民营经济的多种模式由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地理区域产生和发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以及自身的缺陷。因而这些模式不会一成不变。如苏南模式正在进行二次改制、温州模式在企业经营模式上也在逐渐摆脱传统的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的小商品发展模式上,正朝品牌化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综合性发展,从而呈现“新温州模式”;珠江模式面对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崛起经济日益受到挑战,于是在模式内部开始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不同路径的探索;而中关村模式也因存在产权等诸多问题在寻求变革;三城模式也在困惑中探索,由此产生理论界称之为的“三城模式转磨之谜”。

二、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启示及对广西民营经济模式的探讨

(一)几点启示

1、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形成的典型模式进行综述,并对这些模式的产生和演变历程进一步仔细考察,不难发现任何一种民营经济模式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区域背景。受区域文化、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策环境等因素制约,不同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就赋予了不同的特点。

2、透视民营经济模式的演变,从中还清楚看到任何一种民营经济模式都呈现动态变化,它会伴随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民营经济模式若要具有强大生命力,必须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相适应。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的演变就足以说明这一道理。

3、从这几种典型模式的初始条件看,温州模式对探讨广西民营经济的模式发展更具借鉴意义(由于重庆模式尚未成熟,本文暂不谈及),但广西民营经济发展不能照搬温州模式,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依赖于广西在自身经济空间中

的相对地位和历史条件。因此,廣西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独特的发展思路。

(二)对广西民营经济模式发展探讨

近些年,广西民营经济有较大发展,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促使广西民营企业快速而健康成长,须借鉴已有模式的经验,并紧紧结合广西自身的特点,从而去寻求适合广西区情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具有少数民族聚集区、中越边境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地区等不同地域的布局。它们各具特异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从资源情况看,广西动植物品种多样,可用于加工的资源较为丰富,而水能资源和矿藏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尤其是一些有色金属蕴藏量很大,但一些关键性资源较为缺乏(如煤等)。社会文化条件具有多元性,部分地区的商业意识相对浓厚(如玉林市一带区域),而交通不便偏僻边远的部分山区商业意识较为淡薄,市场理念缺乏,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就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在GDP指标、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尽管温州发展的初始条件与广西具有相似之处,但当初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方式及路径由于市场环境等情况的变化,现已不能复制他们的做法。思考广西民营经济的发展的出路,一是注意后发优势,二是要有特色。广西民营经济模式核心内容应注重从地方政府、企业、市场三方面的行为主体考虑构建。

1、从政府的层面看,需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当今绝大部分地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单纯依靠诱致性制度变迁拉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已难以奏效。这就需要借助强制性制度实现变迁。当然政府的推动作用并不是采用激进模式对民营企业拔苗助长或者包办许多不应由政府去做的事情,而主要是采取渐进性推动模式。这就需要:第一,政府官员和政府决策者在对待政府的职能上必须实现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只有政府官员和政府决策者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了,才能影响并引致市场参与者自己的观念和认识的转化,从而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第二,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外部环境的改造提供推力和拉力。第三,政府把工作重心调整到服务上来,遵循创业规律,营造创业气氛,按照农民创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采取多方措施支持农民开店办厂做老板,这样才能引致和激发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的崛起及发展。第四,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政府要充分运用民族自治权,突破政策瓶颈。对中央制定的发展非公有制政策,自治区政府要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自治权许可的范围内认真探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与此同时,注意细化和采取配套政策,让政策具有可操作性。

2、从民营企业层面看,有治理模式和发展模式,这里主要从企业的发展模式探讨。鉴于广西是具有沿边、沿海、沿江不同地域的布局,市情、县情、乡情、村情各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区及不同层次的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在准确的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好企业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民营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品牌,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同时具有相对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应利用广西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关注和融入东盟地区的发展,抓住国际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入国际高科技产业分工的链条,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在量和质上实现新的飞跃;民营企业增量资金,应结合广西资源优势,围绕支柱产业,选择企业产品经营的切入点,实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竞争力获取持续发展的机会;处于初期发展的企业,一方面可以考虑采取依托某大型企业为其生产提供配套产品而使自己获得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和预测,在市场中寻求“补缺基点”,从而使自己获得发展。

3、从中观层面看,需要充分发挥民间商会的中间作用。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民办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对内需要协调,对外需要交涉,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建立行业管理组织、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民间商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组织之间的第三方,其中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协调作用、仲裁作用和引导作用等方面。根据广西民间组织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04年广西共有社团组织4881个,而直接冠以“商会”名称的社团只有33个。近几年,广西民间组织迅速发展,无论在组织结构的活动层面,还是在为企业服务层面上,商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广西市场中间组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总体数量偏少、商会的组织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管理体制双重挂靠等问题。因此,广西民间商会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以及外部环境的优化,以期真正能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私营经济发展探讨论文范文第6篇

1.1 私营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 组织架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国家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 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企业老板大部分从80年代以来的小商人或建筑包工头演变而来。他们中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 依靠感情和亲情为纽带来从事本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主要管理人员中, 亲族占19.2%, 姻亲占10.2%, 企业主亲友介绍占15.7%;社会招聘占46.6%, 其他占8.3%。在决策方式上54.4%的企业由企业老板本人决策, 董事会共同决策的占19.7%, 企业老板和主要管理人员共同决策的占25.6%。中国私营企业的这种组织架构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落后, 主要的职工素质低, 利益的内向化, 注重家族的个体利益。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 制约了企业规模, 使之难以迅速扩大。因而, 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 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每一次施工项目结束后, 财务上不是暴利就是亏损。无论是暴利还是亏损, 除家族内部人员外, 家族外部聘用的员工很难分到应有的奖金;大部分能力强、技术好的外聘员工就无法长期在公司工作下去, 而个人决策往往会造成严重失误, 致使公司的全局性经营活动和公司的发展面临缺乏系统思考和创新困难等诸多问题, 这给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近几年来, 在市场急剧变化中, 一些企业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 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 使得中国私营企业破产率增加, 这是当今中国内地私营建筑企业难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1.2 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水平, 经营理念与时代发展不同步

私营建筑施工企业从劳务分包或其他行业转变、演化而来, 公司从上到下的人员缺少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 对公司所有事务的管理思路和生产活动安排缺少全面、长远、精细的考虑。公司老板的暴利思想和投机取巧的行为模式决定了他们经营管理理念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 增加科技投入, 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经营成本等有效手段来获得经济利益, 而主要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来牟取暴利, 图谋短期利益。因此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在业务发展上也大多是一锤子买卖, 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它们自身的信用和形象。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理念、运营策略上的这种短视行为及其管理水平低下、业务技术不精和信用额度不高的现状, 造成它们承揽工程难, 适应逐渐规范化的当今建筑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难, 这便是私营建筑企业公司不可能持续发展主要原因。

1.3 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 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公司从起步到成立, 由于管理层文化水平的限制和认知的缺陷, 管理理念的差异, 公司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实际经营管理中, 有的企业虽然照抄照搬其它一些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但是, 一方面, 因管理层缺乏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变通策略的决策力, 另一方面又因公司员工大多是老板的亲信和家属, 在违反纪律和奖惩制度上, 也缺乏按制度一视同仁的执行力, 而是一切思想和行动都以老板的个人喜好为准则, 因而监管制度形同虚设。

同时, 一人统治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 在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 老板掌握着公司全部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 老板一人说了算, 无人能替代他的位置和作用。因此, 如果老板存在, 公司就存在;如果老板生病或老而无用或死亡、公司就走向衰亡。这种家族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 在企业发展初期, 因权力高度集中, 企业能够暂时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 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加速资本运作和原始积累;但是, 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 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 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 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 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 也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从而使企业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而, 这是当今大多数私营企业不能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

1.4 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的制约

建筑业和建筑产品的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 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 这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一方面, 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 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另一方面, 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 在全国城市经济中, 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 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但十几年来, 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 反而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 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 这使建筑业企业不得不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 解决当代中国私营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中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2.1 提高认识, 深化改革, 为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 进一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深化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使建筑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抓住历史机遇, 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 只要不违背法律, 就不对其进行限制。

同时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 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 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2.2 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的政策, 规范其施工经营活动的行为

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要给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 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破除所有制歧视, 强化服务意识, 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监督和管理私营建筑企业的施工与生产经营活动, 使企业主动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 规范其管理, 使其逐步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私营建筑企业并轨。

摘要:当前中国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 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 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20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各地区各省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快, 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 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建筑市场潜力巨大, 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各地的私营建筑施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和发展起来。但就当今中国私营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而言, 与国外同行相比较, 存在很大差距, 其可持续性发展存在很大问题。

上一篇: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结构特征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