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论文范文

2023-12-17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我国当前的园林教育正在飞速地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量也很大。所以,高校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需要不断地改革,以此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然后研究了“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三平台+三模块”;园林工程;课程体系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

目前,社会上关于园林的岗位已经细化,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园林专项施工、物业管理、园林工程监理、花卉苗木生产、园林工程监理和园林养护等。所以,高校的园林专业也相应地细化,主要包括园林设计师、园林预算员、工程监理、花卉工施工、项目经理、苗木生产人员和绿化工等多个专业[1]。当然,在这些针对性的基础上,社会还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的培养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广泛性,这些都给园林教育带来了一定挑战,需要在专业建设中有所改变。

二、“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

(一)“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概述

“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是为了把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提升实践的作用,让社会需求推动专业的建设,进而培养出专业型技能人才,实现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其中三个平台主要是指“公共基础平台、德能文化素养平台和专业通用平台”,三个模块是指“专业技能模块、技能大赛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三个平台+三个模块”既可以实现技术的教育,又能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而言有着较大的作用[2]。

(二)“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的作用和效果

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是基础教育,涵盖了思想教育、计算机教育、外语教育、安全教育和军事教育等,考核的方式为考查与考试结合,是所有高等教育的基础所在;德能文化素养平台则是以公共选修、素养教育与传统文化为主,都是以考查的方式评估成绩;专业通用平台则是着重培养专业相关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在园林工程专业的应用

园林工程专业的教育比较注重实践,因此相应的教学必须分出课时来给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将“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应用在园林工程专业时,首先要把教育的职能模块进行划分,既照顾到教育的公共基础,又可以实现专业化的平台培养,例如,在专业通用平台应着重教育学生的园林相关知识,包括绘图、园林CAD、Photoshop辅助设计和素描实训等,这是园林教育的核心所在。通过该平台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在后续的技能大赛模块和就业中有一定的能力水平和竞争力。最后,要通过创新与创业模块来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实现自身所学知识的创新型应用,扩宽就业的方向[3]。

专业技能模块应为必修课,可以分为设计和施工两个方向,涵蓋园林花卉识别与应用、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效果图制作、园林工程、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概预算、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花卉识别实训、园林树木识别实训、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园林工程测量实训、园林工程项目综合实训、园林设计方案编制实训、园林效果图实训、园林概预算实训等多个项目,这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所在,技能大赛模块可以是组织园林绘图的比赛、校园植物识别与应用技能比赛、园林工程测量技能比赛和园林景观设计技能比赛,通过技能大赛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职业能力。创新创业模块主要是鼓励学生创新所学、自主创业,帮助学生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间。“三模块+三平台”的结合,既涵盖了较广的知识面,又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以此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结语

“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可以很好地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对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有着较大的作用。在园林工程专业也是如此,利用平台的划分教育和各模块之间的有效配合,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实际需求,针对性锻炼自己能力,使自己更满足社会的需求,降低就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岳斌,卢宝伟.高效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效能的研究: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12,44(4):132-134.

[2]徐晓燕,何应森,高晓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生态分析:以四川省区域环境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213-215.

[3]周益平.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152.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相较于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再满足于温饱,而是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为保障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提升,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工程逐渐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建设项目。基于此,为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就必须要重视园林绿化设计的完善,同时结合现阶段的施工管理,针对绿化工程施工现场作出有效的控制。因此,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的意义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在社会环境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提升和环境问题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不仅可以使得城市更加美观,还能够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论述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和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工程更好地建设。

1园林绿化工程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是指根据对需建设工程的地域特点,结合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对地形的改造种植树木花草、建设建筑和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区域的工程项目。其中园林包含宅园、小游园、公园、花园等,并且在我国园林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其也包含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等休养胜地。在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其施工的要点包含定点划线、挖坑、换土、掘苗、运苗、栽植、灌水、立柱、修剪和检查验收。因此为了保障整体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对这些内容做好全面的项目管理,为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园林绿化工程重要意义

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城市美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园林绿化,园林绿化可以优化城市环境并且提高空气质量。园林中种植的植物可以有效净化空气,将空气中大多数的粉尘及烟灰吸收,对于工厂生产时排放出的有害气体以及汽车尾气也能有效吸收,并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行之有效的净化了周围的空气。园林绿化中,种植的树木还可以起到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為园林中休息的人们提供阴凉,降低噪音以及改善园林环境。因此,城市发展中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问题

3.1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政府出台的绿化施工标准和验收条例中出现部分不规范、不全面的情况,使得部分承建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也按照不规范和不合理的标准开展施工,因此,建设的实用性也就大大降低。部分承建企业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以及节省成本,也会影响园林质量,并且养护期内施工单位的养护和管理人员意识不高,使得较多植被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进而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的发挥。

3.2施工队伍不专业

现阶段,部分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队伍专业能力不足,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园林施工承建企业并非专业性施工企业,但他们也纷纷加入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这部分承建企业的施工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学习,缺乏专业工程施工的技术,对于施工的严谨性更是无从说起。因此,这些非专业的承建企业以及施工队伍导致了园林绿化建设存在各种问题。

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策略

4.1科学地进行园林植被种植

在进行植被种植时,首先针对种植的区域的整洁度、适宜度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在种植前要保证种植区域内没有砾石杂草等物质,并且种植地表的坡度要适中,尽量保持在2.5%—3%之间,便于排水。为保障植被种植的成活率,土质的管理和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证土壤的疏松度,且土壤中不能含有影响植被成活的垃圾物品。种植过程要与地下层有效地连接起来,下方不能存在水泥板、石层等,要保障土壤的“透气性”。在选取植被的过程中,植被自身的质量也要加强重视,负责采购植被的工作人员要确保植被必须健康、没有病虫害、没有矿物质缺乏、人为损伤或者自身存在缺陷等。选取的植被应当冠型生长茂盛,枝条生长均匀,整体形状饱满,尽量具有自然美景观。在选取购买的过程中,依据植被的不同,选取的标准也要不同,例如花灌木可以选取容器苗、松树等,要带好土球,保证根系完整性,并且运送中要确保包装结实,避免损伤根系。在植被种植之前应当先检查土壤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底肥数量以及与土壤的融合度是否标准,符合标准后再进行种植。种植时要在底肥上方铺设一定量的正常土壤。种植过程中要依据植被的生长特性以及自然景观特点,种植时依次排序,高度适宜,高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在种植大乔木时,应当要注重种植的朝向,尽量与乔木起苗前的方向一致,以此保障成活率。

4.2强化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

植被在种植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保障成活率的重要举措,部分地区由于缺乏后期的养护工作,园林在建设初期还能保障有效性,后期植被死亡率逐渐上升,园林的艺术感严重遭到破坏,不能起到环境保护作用,并且对城市形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强化后期养护工作是必须进行的。例如,在出现恶劣天气时,针对部分存在的树坑要及时封闭,减少因雨水聚集而造成树木死亡现象。及时做好树木病虫害管理,定期检查,在喷洒药物时要注重植被的叶面和背面保持均匀并定期进行修剪工作。

4.3合理配置绿化工程施工资源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时,很多质量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施工资源配备不合理所造成的。施工资源主要包含绿化建设技术的选择、绿化施工材料的准备等,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材料准备主要包含植物材料以及相关材料的准备。简单来说就是在工程开展前期,承建企业的相关人员要对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技术和建设中需要材料的数量、规格以及具体的使用方法等进行了解,如种植的植被种类、种植土、肥料、农药等的选择,依据设计规划方案确定植被起苗、运苗、栽植的时间,确保在工程开展时所需材料都能及时运输到现场,从而保障施工的有效性。

4.4完善和优化施工整体方案

为了保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开展前期必须要做好整体方案的制定,优化资源配置,然后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研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注重施工的细节,并且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做好施工预备工作,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建设进度完善整体方案,这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所以在实际施工中,相关负责人应当重视整体方案的完善,以确保施工质量得以有效地控制。

4.5提升园林绿化人员的专业技能

由于整个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本身的施工环节相对较多,技术应用相对较为复杂,因此需要该项工程的管理部门定期举行专业的培训活动,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融合的方式,提升园艺工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并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来做好科学化的方案设计,制定工程施工的有效标准,要求全体员工按照標准执行,避免出现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发生,保障整个工程项目开展的顺利性和经济性以及合理性。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的绿化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印象”,人民生活的“生态乐园”,其绿化设计和施工质量与社会和人民息息相关。所以在工程施工建设实践时,承建企业要注重园林绿化设计的优化、施工质量的提升,改善生态问题的同时保障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虽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相信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努力,强化施工管理及监督,严格规范设计和施工,一定可以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加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21(04):129-130.

[2]许石贵.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4):63-64.

[3]陈松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4]彭小龙.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3):71-72.

[5]谢剑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3):22.

[6]李亚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49.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为了提高园林设计成效,需要科学利用色彩景观,防止同质化问题出现。通过色彩景观的应用给予园林特殊韵味,提高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并且推进城市化总体形象的构造,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对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色彩景观;园林设计;应用

1   色彩景观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性

首先,色彩搭配组合可以展现出独特的景观设计风格。色彩在景观风格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视角。例如在中国,景观设计通常是用相对淡雅的色彩营造一种幽深的氛围,给游客带来一种清淡宁静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色彩的运用与转换,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精神体验,同时可以体现景观设计的特点。其次,色彩在园林的设计和表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欣赏产生一定的联想,使眼前的景观和游客的精神世界共鸣,此时景观色彩的整理和装饰将起到更大的渲染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增强景观的艺术美。在景观设计中,可以提供一些饱和度和互补色对比色彩的使用,照亮远处的主要景观;同时,可以用一些冷色调的收缩照亮小空间里凉爽、安静、喜庆的气氛,此举能有效提高景观的整体艺术性[1]。

2   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2.1   均衡原则

均衡是实现园林设计色彩景观质量的必要需求,在园林的整体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节,通过色彩景观创造一个温馨舒畅的园林环境,使其色彩和环境保持协调,在视觉上保持均衡,能够准确做到实事求是,这就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有美感和观赏性,还能使游客在园林中获得舒适的心理体验。在这一流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不允许出现植物色彩层次模糊的状况,也不允许出现单调色彩搭配的状况,不然会影响绿色设计的总体效果。

2.2   统一原则

园林设计中对色彩景观的运用,需要坚持统一原则,运用色彩景观需确保过渡的稳定性,色彩、形式和设计风格需保持相互一致,防止出现单调、死板等状况,还需要确保均衡化。总的来说,在园林设计流程中需要统一色彩设计和风格定位,如果采用中式风格,需要确保明度和彩度均较低,绿化形式要自然且呈流线型。如果采用欧式风格,在颜色方面可采用饱和度较低的红色、黄色等,在绿化形式方面可采用几何块状。在园林设计流程中针对色彩景观的运用,需要确保风格的统一化,把每个元素加以统一,并且把园林设计风格经过第一印象展现出来。

2.3   对比和谐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以和谐原则开展园林设计,可以从纯度、亮度出发运用色彩,将其更快地融合到周围环境中,并且展示出园林设计的细腻性和特殊性。在运用色彩景观的整体过程中,设计师通过让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设计特色,不管是选择“融进去”还是“跳出来”,都需要合理建构色相和色调,构造出层次感,使其社会群体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体会[2]。

2.4   以人为本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针对色彩景观的运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这个过程中,需关心社会群体在园林中的亲身经历,通过园林中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其社会群体取得舒畅、轻松愉悦的心理体会,这符合当今社会群体差异化的审美需要,并且可以使园林设计更具有艺术独特性。

3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色相在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景观既可以给园林建筑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气息,还可以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在我国南方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大多数选择黑瓦粉黛的色调,从而展示与众不同的高雅情操。然而寺庙经常会选用红色当作建筑的主色调,给香客与游人构造出一种庄重肃静之感。显而易见,只有把色彩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才可以更好地展示出设计的总体境界。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应用对色彩的变换,使别具一格的建筑更好地展示出它本身所蕴藏的境界,并且在给人们带来不同体会的同时完全展示出空间的艺术性。因此在色彩的选取上,应该极力和园林建筑的总体性相协调,同时和周围环境相结合时,要掌握色调的协调统一,进而设计出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风格。整体性、一致性、协调性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重要原则,景观环境中需要合理地运用色彩布局,不管是园林的主题,还是园林的结构,设计师都要在其中加入一定的合理色调,保证园林景观的和谐性。其中主题色彩在其中最为重要,影响了整体的园林色彩布局。在主体色彩选定之后,设计师还要补充色彩,注意园林之中的一些细节,如植物、假山等景色的色彩运用,确保整体园林设计按照相应原则顺利进行。

3.2   材质在色彩搭配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最多的材料便是玻璃、金属,因此设计师在整体设计中也必须将这些影响因素加入其中。玻璃、金属的搭配同样需要考虑色彩,对前者来说,其通透度更高,可以为园林增添透明度和虚实度;而后者可以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为园林景观凸显科技感和工业感。

3.3   明暗对比与场地营造

明度与暗度的合理搭配是园林景观场地营造的重要细节,明暗对比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景色的和谐感。举例来说,纽约的洛克菲勒下沉广场,就是运用此种方法的一项高质设计,它的墙体主要使用明度较低的深红色,而广场中又增添了许多金色雕塑,类似于演唱会的效果,舞台上趋向于聚光,成为视觉的中心和整体设计的中心,這种设计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广场的空间气氛,使得广场具有更加明显的设计特点。设计师除了可以选择墙面作为对比之外,还可以运用地面,以浅灰色或白色作为地面的底色,同时在地上设计颜色饱和度较高的不规则色块进行渲染,使得整体平面呈现出如画一般的艺术感,其对比强烈,空间明亮。

3.4   绿化色彩搭配的应用

人们从自然之中找到各种颜色,是自然赋予了人类不同的颜色认知,不同物体之间具有不同的色彩差异,如雪松和香樟,两种叶的绿色就很难有相同之处。而即使是同一棵的植株也有着不一样的颜色变化,新叶子从原先的翠绿逐渐过渡到苍绿,落叶也是由绿到黄,再到枯萎,世间万物形形色色,不同色彩交相呼应,五彩斑斓,为人类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壮观景色。这些足以表明,景观色彩可以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名片。所以在绿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常绿植物的色叶绿植搭配。植物的搭配在景观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甚至不同的公园、小区都有自己的景观特点。

3.5   人性化优先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园林景观建设也增添了许多新的需求,园林景观的建设目标应当以人为本,将人们的需求放在首位。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牢牢贯彻该项原则,考虑周围人群的居住需求、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等。好的景观能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调节心情。

4   人工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岩石的分布和光的使用是园林景观设计之中较为重要的人工色彩设计。众所周知,岩石的形象沉稳、低调,而绿色植物相对鲜活明亮,设计师在景观的搭配上需要进行整体的调节。照明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光彩的合理布局能够让岩石和绿色植物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感。景观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针对前者需要借助黄色光和紫色光,而如果是绿色植物等就需要采用蓝色光和绿色光。水源可以加入一些特殊设计,如喷泉等。复杂的色调变化可以为景观增添神秘色彩,色相、明暗、冷暖变化让园林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层次,也使得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更加舒适[3-5]。

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贯彻不同的建设原则,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气候、人文风俗各不相同,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考虑该项因素,依据当地的生态因地制宜。当前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原则,园林设计与建设也必须深入貫彻落实,设计师必须在保证整体美观的情况下,环保地进行各项景色设计,同时景观也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以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   结束语

色彩是影响园林景观风格的重要因素,可用来营造园林的氛围,改善景观空间的艺术表现。但是,景观工程的开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也在增加,景观的色彩设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色彩的设计常见于混乱、色彩污染、色彩收敛等。设计时只是注意绿色、景观布局、形状等,经常会引起单调的景观色彩,需要不断改进。本研究采用诱导和合成方法,主要归纳和总结设计的景观元素,以分析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参考文献:

[ 1 ] 史钧源.浅谈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7,38(31):184-185.

[ 2 ] 孙汪凡.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4):107-108.

[ 3 ] 高含笑,王冰心,赵宁.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7(13):100-102,135.

[ 4 ] 甘玲玲.浅析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7(3):157-158.

[ 5 ] 齐建国.论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8):137-140.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作者阐述了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分析探讨了风水理论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水理念;园林规划设计;应用

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不仅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背景下,风水理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而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会得到逐步认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将风水理论应用于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现代社会与实际情况,而有所取舍。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园林建设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规划与设计理论博大精深,中国独特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无不受到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作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风水理论,就是中国古人研究如何营造优良环境并把环境质量与人生幸福问题相结合的科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国历代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均蕴涵风水理念;广阔的聚落及各地民居,皆可见风水之约定俗成。我国从古到今的园林规划设计都蕴含了风水理论的相关内容,正是源于风水理论的影响,我国古代园林才形成了“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

1 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

1.1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风水理论所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风水理论认为在园林的建设设计过程中要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人类日常活动的生活方式。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与东西的跨度都比较大,形成了我国多气候的生活环境和较大差异的土地性质。因此,在园林建设中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整体规划。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园林设计的真谛所在。

1.2 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古代园林设置中最优先考虑从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体是大体的坚实骨架,水域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古代人们认为水乃灵性之源,生存之本。古代的园林建设都会选择依山伴水的地址。

2 风水理论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2.1 园林选址

园林选址是造园的首要工作,也就是“相地”,进行造园前的园林环境选择。风水理论在选址上讲究的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四神像的地理格局,这种选址模式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背倚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水质清晰,流汇于面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理论无疑受风水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深得其精要。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相地合宜,构园得体。”从这些文字可知,园林选址是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厌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2.2 园林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追求“意境”,追求闲情雅致,其造园思想就是宛若天成,天人合一,强调和谐共存,其中包括水景的方位、大小、流势走向,园区的道路分布走向等,无一不影响着园林设计。

風水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即“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它认为自然界有其普遍规律即,认为人只能顺应这种“天道”,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否则必要灾殃。在风水这一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园林创作把“得景随形、因地制宜”作为造景的重要原则。

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的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并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原来的地形地貌上加以适当的修改,便于创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作品,有机组合成统一体,使园林作品既有一个整体的联系,可以充分表现当地特色。

2.3 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在自然界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它可以产生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还会产生负氧离子及抗生素等各类物质,这与风水学植物会产生气场的观点是一致的,使得植物在风水学中有着趋吉化煞的作用。

2.4 植物种类的选择

风水学家把植物分为凶吉两类。凶吉划分有两种标准:一是要以是否有损人体健康为标准。如兰花的香气会令人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松柏的芳香气味对人体的肠胃有刺激作用,影响食欲;郁金香花有土碱,过多接触毛发容易脱落等。二是以树的形状论凶吉。凡是长相不周正,发育不正常的树木则为凶,这一点恐怕是心理作用或是传统人文美学观念在起作用。至于吉树,是根据植物特性、寓意甚至谐音来确定。如桂花、梅、枣、石榴等为增吉植物。

2.5 植物的栽种方位

风水认为:“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栀榆,北栽吉李”,“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金财”,“前不栽杨、后不栽柳”,等等。从上述论断,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有的论断含有自然科学知识,有的则是一种趋吉避祸的心理需要。

从植树数量看,风水认为:周围局形大窄的情况下,不可多栽树,否则会助其阴;唯有背后左右之处有疏旷者,则密植以障其空。在房子建在平原或四周比较平宽地方时,为增补形势需要,可用树木花草来营造四神像格局,即房子后面栽大树,左右两边栽中等乔木,前面栽低矮灌木或种草。

2.6 植物颜色的选择

古代风水理论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金,属黄色系的花卉;木,绿色植物皆属之;水,水耕栽培的黑蓝色植物为代表;火,开花或结果的红紫色植物;土,耐阴植物,属于黄色棕色系。风水学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则,认为:红色代表热烈;绿色代表平安;黄色代表富贵;黑色代表庄严;白色代表洁净。

2.7 树形的选择

风水理论主张端正方圆,对称均衡,因而在对植物栽培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健康而无病桩,端庄而妖奇。可以肯定的是死树、枯树、病树不宜栽种,至于长相不端庄的树则应一分为二看,有的树因曲而美,我们不应一概排斥;有的曲而丑,扭而差,则不宜栽种。

2.8 植物配置的均衡性

阴阳原则是构成风水学理念的重要内容,风水学要求阴阳两种对立元素均衡统一。它表现在植物造景上,就要求元素间的平衡。比如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数量和色彩上,平面和竖向上都要达到一种平衡。

3 结束语

在人与自然矛盾日渐尖锐的今天,有必要加倍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努力实行“天人合一“的理想目标。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园林设计都渗透着风水学的影响。现代园林规划也可以从风水学当中西区营养。与一切传统文化一样,它既不乏迷信色彩,但也更有其科学内涵。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发掘、研究、应用风水理论,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风水的文化意义[J].北京:中国环境报,2011,(08).

[2] 陈植.园治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1).

[3]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10).

[4] 叶素琼,李芳.浅谈风水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01).

[5] 王名红.风水与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J].山西建筑,2012,(28).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1 色彩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非常多与色彩有关的活动, 色彩在其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说过:“凡是人们的手能够触碰到的地方, 色彩也会伴随着而来, 色彩是现代的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显著标志”。生活以及美化效果以及人们的生活之间联系非常密切, 生活当中每个细节都需要经过美化, 并且生活中也与色彩相互联系, 在人们的周围一抬头就能够看到色彩, 任何东西都是具备色彩的, 当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让很多对色彩的感受并不再是单一的要求, 而是向着色彩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因而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色彩更加深入的去了解, 并且分析其在现代设计中起到的作用。

2 自然色彩在园林绿化中运用的价值

2.1 植物自然色彩的价值

通过将自然界的植物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设计, 形成了一道道魅力的绿化景观, 这对于植物本身的色彩也是一种突出表现, 并且也是当前园林绿化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当前人们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主要是关注到其本身的色彩度, 然后是园林展示出来的艺术感和质量, 因此在园林绿化工作中需要首先对色彩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 将植物本身存在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规划, 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 让设计工作更加凸显其价值, 也让园林的观赏价值提升。

2.2 自然色彩的季节性价值

随着四季的变化, 植物的色彩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因此建设园林绿化工作中, 可以充分的将这些色彩考虑进入, 利用季节性的植物色彩变化, 进行完美的景观设计, 例如植物的春天时表现的更加具备升级与活力, 而夏天的很多花朵非常的繁荣, 到了秋天植物的一些果实累累或者是枫树的红叶展放, 而冬天更多的是植物的枯枝和皑皑白雪, 这些色彩的不同变化都可以应用到绿化设计过程中去, 因为四季变换, 让色彩更加丰富化, 这也是色彩的价值体现。

2.3 自然色彩的差异性价值

园林绿化工程所在城市不同展示着各自城市的特点和地域性, 因此要实现色彩的合理搭配是重点环节, 将绿化设计工作的不同以及层次充分展现出来, 形成更加精致的园林景观, 让人们的各种感受也更加强烈, 想要将景观的效果充分表现出来, 就需要将植物在不同地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同点以及形态上的不同进行充分利用, 形成本地最具特色的景观。通过色彩之间的搭配效果, 让园林绿化表现出更加自然的效果, 也提高了园林绿化的观赏性价值。

3 园林绿化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3.1 无彩色的应用

在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 在绿色的彩屏当中通过建筑小品以及雕塑的调配, 实现了对这些景观的衬托作用。在一些花卉的设计工作中, 通过白色让整体图案更加明确, 然后通过植物的层次感实现相互之间的对比, 以此形成的组合让人们看起来感受更加强力, 例如在花卉的采用中通过栀子花、桂花以及白玉兰等让园林设计工作中品质提升, 而现代园林中也应用到了灰色去在道路路面以及围栏颜色上, 这样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色彩展示的更加柔和。

3.2 有彩色的应用

有彩色主要是一些视觉感强烈的色彩, 例如红色、蓝色以及绿色, 其中红色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热情, 潇洒和无拘无束的感受, 而蓝色让人们想象到大海, 开阔了人们的心胸, 而绿色则代表蓬勃生机, 以及生命力, 这些颜色都能够对园林设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提升了人们对园林绿化的整体感受。

3.3 光泽色的应用

光泽色一般是针对建筑物中进行的室内装饰而言的, 或者是可以应用到灯光以及建筑小品当中, 让人们更加能够有一定的观赏性以及娱乐性, 通过这些光泽色让园林设计过程更加有趣, 设计人员能够亲自去将这些内容去体验, 然后通过与人们感受换位考虑, 将游客的心理和感受去亲自琢磨, 这样能够将园林绿化中色彩的应用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 黑、白、灰这3个光泽色的有效结合, 与有彩色和无彩色巧妙穿插, 一定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3.4 对比色的应用

而对比色的采用更多的是各种色彩的互补, 在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通过大面积的使用对比色, 实现了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 在色彩中采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进行相互补充, 通过明暗以及冷热的的对比, 实现了园林设计中的对比效果, 这样不仅不会影响人们的美感, 还会提升人们的记忆。

综上所述, 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针对色彩的应用和搭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与周围的建筑物以及植物花卉以及季节的变化相协调, 设计出更加与人们的心理符合的园林绿化工程。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当中, 对于周围环境的各项要求也不断提升, 在与人们相关最为紧密的事物中园林绿化成为了更为关注的内容, 通过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施工, 保证了城市中的各项环境的指标不断提升, 并且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非常好的影响, 例如对周围空气的净化效果, 对周围气候的调节等, 另外园林绿化中采用的各种植物保证了人们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一种积极态度, 在设计园林绿化工程中, 色彩是直观能够看到的一种表示, 通过色彩之间的不同组合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想要设计出更好的组合效果, 需要人们进一步去探索。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色彩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娟.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13) :298-299.

[2] 董幸利, 周芳芳, 刘威.浅谈大自然色彩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农经, 2016 (04) :85.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在园林景观中, 植物景观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 无论是在园林空间意境的构成、还是园林景观的创造方面, 它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对植物的特性和在园林中配置技巧的研究, 无论对于探索人类生存环境还是在提高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方面, 都具有重要的未来导向和现实应用意义。

1 植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1 植物的应用应与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相符

在园林设计中, 植物的应用和配置应根据园林的不同建设目的予以分别对待。如果该园林的建设目的是为周围的老年人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 那么就应该配置那些枝叶繁茂的植物, 在起到隔音效果的同时创造出一个宁静的休闲空间;如果该园林的建设目的是为了给周围的儿童提供一个活动玩耍的绿地, 那么就应该选择那些色彩艳丽、层次分明、不会过多的遮挡阳光的植物;如果该园林的建设目的是给周围群众提供一个娱乐的场地, 则应该配置一些能够衬托建筑、营造娱乐氛围的植物。

1.2 植物的应用应注意季节的变化

植物的观赏效果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 既要考虑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外观变化, 也要考虑不同植物在同一季节外观的不同。尤其是那些作为风景区的园林, 更应对此加以重视, 以便将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效果完美的呈现给广大游客。

1.3 植物的应用应注意相互统一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 它们的线条、树形、色彩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 这是园林景观多样化的基础。但是变化太多, 就会使整体显得杂乱无章;色彩繁复, 就会让游客心烦意乱, 无所适从。如果过于平铺直叙, 就会因为没有变化而显得呆板单调。因此在应用植物的时候, 既要维持一定的差异性, 又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在统一中求变化。

2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2.1 利用植物的季节性来设计景观

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 这种千万年来形成的生命规律为园林工作者创造出随季节变换的园林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这种特征, 园林设计者可以在园林中搭配种植不同花期的植物, 使园林同一地点可以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观, 让游人在充分感受时令变化的同时获得全新的体验。

2.2 利用植物的地域性来设计景观

气候的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形态, 随着长期的自然生长进化和人工培育筛选, 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逐渐与所在地的文化和生活融为一体, 甚至成为一个国家和区域的象征。如高耸入云的落叶乔木和苍郁遒劲的松柏展现出的是粗犷的北国风光, 而椰子树和棕榈林则带来浓郁的南国风情。园林的设计者要对植物的这种地域性特征进行积极的应用, 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在弘扬地方文化的同时开阔人们的视野, 陶冶人们的情操。

2.3 利用植物的人格化内容来表达园林的设计意境

据考证, 我国的园林设计与修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祖辈们在创造园林景观或建设主题花园的时候, 善于以植物为媒介来表达所建园林的意境。北京的圆明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和苏州园林等, 都是以植物来表达意境、以植物为主要观赏内容的古典园林。这种利用植物来进行园林意境创作的方法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型造型风格, 也是祖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现代园林的建设中, 如北京的紫竹院公园、上海的长风公园等, 都是对这种手法成功应用的典范。因此,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设计者要积极的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植物人格化内容运用到园林的设计中来, 将对植物形态美和意境美的欣赏合二为一, 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2.4 利用植物来引导园林的空间变化

植物是园林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把整个园林看做是一座城市, 那么植物就是这座城市中的建筑——高大的乔木可以被认为是高楼大厦、藤本植物就高楼大厦的穹顶、绿篱可以被当做是墙体, 而整齐平坦的草坪则是城市的路面。由此可见, 作为一个又一个的三维实体, 园林中的植物是具有分隔、构成、引导空间变化的功能的。因此, 园林设计者可以借助植物的这种功能来实现园林空间的变化, 并根据人们的视野和视线营造出“一步一景”的效果。

2.5 植物与园林地表景观相互映衬

园林的地形多为人工堆叠而成, 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时, 要在与地形紧密结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艺术手法, 使园林更加富有自然气息。在进行水边植物的配置时, 要充分的考虑到对倒影的利用, 同时注意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面积, 以免对倒影的形成造成影响。面积较大、游人较多的水岸要种植疏密不等的树群并设置草坪, 滨水道路要忽而临水、忽而转入丛中, 以便增加游人的兴致。

2.6 植物与园林建筑相搭配

植物的色彩丰富自然、线条柔和多变、姿态优美飘逸, 而建筑的线条大多单调硬直。因此, 如果能处理好这两者间的关系, 让他们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不仅能增添建筑物的美感, 还能让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统一。

2.7 植物与园林道路相搭配

园林主要道路的两侧要以乔木为主, 以花灌木为辅, 以便形成诸如“合欢路”、“银杏路”等特色道路景观;在较长的道路上, 培植多种植物, 以增强观赏性, 但是要注意不要影响主景的表达;园间小路的树木种类不要过多, 可以设置一些亭台、走廊、奇石、绿篱等, 在增强观赏性的同时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3 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植物覆盖面积与园林质量

在很多园林设计中, 经常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味的铺设草坪,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流行风气使然, 二是园林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存在问题, 虽然草坪能够使园林在很短的时间内变绿, 但是草坪多了也会带来维护费用增加等种种问题, 造成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浪费。所以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 应杜绝“见绿不见荫”的现象, 并积极种植各种树木, 改变绿荫不足的情况。第二个问题是滥用绿化模式, 尽管这会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 但是往往会造成绿量与景观质量的比例失调。

3.2 科学性与艺术性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 设计者们往往只考虑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效果, 却忽视了园林环境能否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以至于在很多园林中植物的长势远远比不上他们在自然界中的兄弟, 使其无法很好的展现自身景观。

4 结语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相同的园林, 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环境而对园内植物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 在进行植物造景时, 要充分发掘植物自身的特征, 并将传统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 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 又符合游人观赏要求的现代园林艺术。

摘要: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技巧。

关键词:园林艺术,植物应用,植物配置,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英) 希契莫夫, (英) 菲尔德豪斯[著], 徐艳[译].园林植物手册[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12.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小水电政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