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范文

2024-07-15

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随着智能建筑市场的壮大,对智能建筑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文章针对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力求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智能建筑应用与管理人才。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与管理;教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10052909(2015)02006805

一、智能建筑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智能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进入21世纪,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规模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日趋壮大,目前已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智能建筑市场。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使得市场对智能建筑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长,而中国在智能建筑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则明显滞后于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由于智能建筑涉及建筑设备、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因此,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1-2]。智能建筑的多学科特征虽然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该领域相对较新,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现有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又无法满足智能建筑的学科技术和要求。如何根据智能建筑的学科特征,合理、有效地设置课程结构体系、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是开展智能建筑教学和培养智能建筑的管理人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下以三江学院该课程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二、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定位

(一)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简介

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实践性”定位,而有别于重点高校的“研究型”和专科类院校的“技能型”定位,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原理、熟悉操作、解决实际综合问题的能力。根据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工程管理专业最初设立了“一个

学科平台+四个专业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工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综合架构。随着专业建设改革的深入,以课程群为基础,通过课程梳理对专业课板块进行充实、提升,整合“四个模块”为“两个专业方向面”,即“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方向和“房地产及物业管理”方向。

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为“提高素质,打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培养的是具有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管理项目和工程经济相关的专业技能,能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监理、房地产开发、工程估价等方面的经济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

(二) 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定位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能结合市场需求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在三江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中,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为“房地产及物业管理”方向的支撑课程,同时也是建筑设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的延伸与交叉(如图1所示)。该课程的设立,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当今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变化,紧密结合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在课程群建设基础上的提升课程,以培养“应用型”和“实践性”人才为导向,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应用到相关行业发展中去,并帮助学生在从事相关职业后能快速融入实际工作。

三、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是一门集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课程融合多学科、多专业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技术发展快,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的要求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更侧重于管理,但由于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学生在电子、电气、建筑方面的基础知识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课程教学的推进有一定的难度。

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2009年设立该课程,课程最初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例如教学案例陈旧,不能很好地与行业接轨;教学形式单一,仅限于课堂理论讲授,导致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难度较大;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也不能满足专业建设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涉及机电、信息化等相关知识,虽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电子信息相关技术知之甚少,但根据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应当采取重“管理”轻“技术”的教学理念,对相关电子信息技术只作了解和拓展学习,不做深入研究。因此教学目标应确定为以掌握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和智能建筑的管理方法为主,以了解建筑智能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为辅,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属于跨学科、多领域的一门课程,电气、自动化、建筑等专业均可开设此课程,工程管理专业开设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别于其他专业,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更加注重针对性与合理性。

1.内容的针对性

针对管理类专业的智能建筑课程,在内容编排上应简化智能建筑中各系统和设备的技术原理、内部结构的叙述,而加强系统组成、系统功能、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将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相结合,注重描述智能建筑从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行管理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目前为数不多的管理类智能建筑教材只注重于智能化综合楼的介绍,对于作为智能建筑重要分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则尚未见有比较完整的叙述。该课程以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结合中国国情,将智能建筑分为智能化住宅小区和智能化综合楼两大部分,分别作较为系统的介绍,先易后难,由浅入深[3]。对于智能化住宅小区和智能化综合楼相同的子系统,则根据其重要程度有所取舍,尽量避免重复,但又不失其完整性和系统性。

在上述要求约束下,对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作了精心设计,如图2所示。

在模块1中,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特点以及与普通物业管理的区别;熟悉智能建筑物业公司的性质、机构设置及人才需求;掌握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目标与主要内容。

在模块2中,通过以住宅小区为案例教学对象,了解智能化住宅小区安防、信息通信、设备、家居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熟悉上述系统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掌握智能住宅小区安防、信息通信、设备、家居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在模块3中,通过以综合楼为案例教学对象,了解智能化综合楼设备、消防、安防、通信、办公、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等的系统模型及主要功能,熟悉综合楼系统的组成及内容,掌握智能化综合楼的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

该课程需要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在讲授过程中要充分并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如图2所示,第2和第3模块集中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介绍住宅小区和综合楼的智能系统及其管理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对复杂的实际工程进行提炼,根据教学重点形成适合学生理解的、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讲授案例时采取先给案例、再分析、最后给出专业知识点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鼓励其根据案例进行延伸思考,了解更多行业热点和具体做法。例如在讲授智能综合楼部分时,教师可以办公大厦突发停电事件的案例,让学生思考作为大厦管理人员应做出怎样的应急处理措施,怎样组织和安排才能尽量保证各类设备的正常工作;在讲授智能小区集成管理系统时,以某智能小区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小区面向客户、面向物业公司、面向智能设备的主要功能,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小区客户管理、智能设备整合、小区资产管理和系统用户管理等系统设计的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考虑智能小区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框架,使学生了解系统的组成和整体架构,如图3所示。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学生之间可相互讨论,教师可根据学生解决案例的情况给予分析和评价。案例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举的案例应具有客观真实性和代表性,学生需运用各种综合知识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得出答案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主动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中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强化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解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家居时,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教师可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关于智能建筑的图形影像等在课堂上播放。通过多媒体影视频,让学生如临其境地体验智能建筑的各种功能,学生能在场景体验中对智能建筑的安防、消防、设备、通信、办公等方面去整体了解智能建筑的概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去思考智能建筑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实现多方位的管理,如图4所示。学生在学习智能物业管理公司运作时,教师可以设定物业管理公司的基本情况,再让学生根据此要求,分别设定物业管理公司的部门设置、人才选拔、物业移交管理等场景,以此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模拟实践。

3.现场教学

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应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例如对智能化安防系统、消防系统、远程抄表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内容都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时,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边参观边学习,让学生切实感知各种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应用,并将感性认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现场回到课堂后,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和巩固。此种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各智能系统的现场感,易于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知识点,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形象更生动。

(四)教材建设

目前市场上针对智能建筑的教材不少,但是侧重于智能建筑管理的却寥寥无几,而且这些教材大多缺乏针对性的案例,专门的案例性教材又缺乏系统的理论介绍,因此

组织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编写了《建筑智能化与管理》教材,以智能建筑的应用与管理为重点,综合相关技术的理论知识,结合行业发展的前沿,每一部分内容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案例,

以适应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教材。

(五)完善考核机制

该课程原先采取闭卷考试,只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常常

突击复习、死记硬背,这样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考核方式的调整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实践表现占总成绩的30%。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现场学习时可充分考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也可让学生分组进行,以小组成绩作为组员成绩。

(2)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30%。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可设置主观题和客观题。

(3)设计性作业占总成绩的40%。教师给定若干题目,包括智能系统的设计方案、管理方案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合适的题目,提交设计方案。比如以自家住宅楼为应用背景,设计一套安全防范系统;为学校规划设计一套停车场管理系统;考察某子系统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改进方案等,教师根据学生提交成果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分。

通过建立多种方式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深入调研,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考试对学生而言也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验

通过教学改革,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反馈良好,也极大地促进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1)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师生互动增加,学生不再抱怨课程枯燥难学,相反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表现更加积极和主动。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拓展知识的途径,并鼓励学生课外自行参观智能建筑实体,学生也乐于去体验,并与教师反馈互动。

(3)考核由以往的单一笔试变成“3+3+4”模式,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这样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对考试不再有畏难情绪,而是乐于学习。

(4)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实施一年多,部分毕业生从事了智能建筑管理的相关工作。据反馈信息来看,新的教学模式更能适应智能建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生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转型,对一些实际操作和技能

应用得心应手。

五、结语

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上的设计还有待深化和完善。目前学校

工程管理专业两大专业方向都进行了配套的实验室建设,各种专业模拟实验与理论知识交叉融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还未开发出相应的模拟实验,在实践环节上与其他支撑课程比较起来相对薄弱,这也是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

[1] 徐晓宁,游秀华,郝海青.智能建筑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4):82-85.

[2] 李位星,高琪,潘峰,高岩. 智能建筑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134-146.

[3] 陶根根.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与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lligent building market, the requirement for management talent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improved gradually. We analyzed the problem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we explored the teaching reform mode by defin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setting reasonable teaching contents, using flexible methods, and perfecting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to train the management talent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with strong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编辑王宣)

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涉及的专业性强、适用范围广,需要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双证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了有效的衔接融通。从课程融合、课程体系构建、考核模式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四个方面探究双证制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    键   词]  “双证制”;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课程体系

一、背景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需对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对各行业专业人才技术能力和任职资格的重要考核手段,是用人单位引进人才时的重要依据。采用“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双证制”)的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将人才市场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可以大大提升所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消除学校所教知识和企业所需能力之间的鸿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双证制”的引入

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更新换代快、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特点。对庞大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和针对原理的基础实验因与实际应用脱节,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受,产生“这有什么用”的迷茫情绪。引入“双证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后,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直接引导学生使用现实网络工程中的实际设备,解决现实网络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网络原理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消化。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争取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也成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一条上升通道。

当前,进行“双证制”课程体系研究的主体绝大多数为高职院校,研究层次较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有社会上不重视职业教育的大环境因素,也有本科院校不愿放下研究型的“身段”拥抱应用实践的因素。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双证制”课程体系的研究存在着层次偏低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知识缺乏。虽然各种职业认证都强调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代表着这种能力能脱离理论知识独立存在,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职业认证,更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才有可能解决实践中的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达到其考核标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结合本科院校理论教学基础好的优势,将一些较高层次的职业认证考试的考核内容引入课程体系中,走出一条不同于高职院校的“双证制”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三、“双证制”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一)“双证制”课程融合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在“双证制”模式下,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可以概括为:懂网、建网、管网和用网能力四个方面。同时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特点,结合网络工程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改革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

对计算机网络工程行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进行汇总、调查和分析,结合行业内用人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选择出业内认可度高的3~5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将这些考试考核的内容分解为小的知识点,对照现有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取长补短,以及在实际网络工程中使用的理论和技术,优先融入现有课程中。淘汰现有课程内容中过时或者过分强调理论且与实际相差甚远的知识点,改造出新的适合行业用人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相较于传统理论讲授,新增加的知识点由于和网络工程行业紧密衔接,能直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大幅提高,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双证制”课程体系构建

对照“懂网、建网、管网、用网”四个方面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以相关方向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为依据,组织对应课程群,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与产业人才需求高度对接的课程体系。分析企业中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职责,综合提炼出适应这些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合理分类归纳到“懂网、建网、管网、用网和其他”等五个方向上。总结每个方向上传统的课程内容,融合对应职业资格证书所考核的知识点,形成新的课程内容,再由多门相关课程组成这个方向上的课程群。最后将各个课程群集中汇总,形成一套与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的基于“双证制”的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三)课程考核模式构建

职业技能鉴定是由国家认定的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的客观评价。课程考核可以兼容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将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进行有效融通,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以“获取证书即课程合格”的创新型考核方式为手段,激励学生加强职业能力学习,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原来的终结性考核转为综合性评价,可以采用分段、分块的评价模式,让考核贯穿整个课程之中。以考核学生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全面实行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如技能理论的测试、实际操作能力检验、专题的报告、口头的阐述等。对条件成熟的课程可以试行以证代考,获取证书即课程合格。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及时构建与专业培养的目标、职业的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模式。

(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内容的变化会直接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实践环节成为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通过各种实际的工程案例来进行课程知识体系的教学,并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全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创新型课堂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探索基于“双证制”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以与企业合作培养,尝试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流程,以实际工程进课堂的方式,改造课堂教学模式。

落实“双证制”的课程体系后,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关内容,掌握了第一手实践技能,并直接參与到企业的实际工程中去;另一方面“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科研重点将从理论研究转移到解决企业生产中实际问题上来,科研成果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强、职业技能高,教师的实践性科研水平高、解决实际难题的能力强,可以吸引企业更早、更深入地参与到高校的办学过程中来,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走出一条产学研融合的新路。

四、结论

网络工程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型专业,实行双证书的制度,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改革,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并开发出与之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新课程考核模块,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深产学研融合,将人才培养进行工程实践化,并从多方面进行论证和分析,提出了新工科形势下,基于“双证制”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桓.“双证制”课程体系开发的研究与实施[J].科学论坛,2014(11).

[2]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探究[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C],2018(5).

[3]高守平,张雯雰,陆武魁.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21).

[4]余志强,杜妮妮.论基于“双证制”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5]徐畅,梁锦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职业认证教育初步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268-270.

[6]赵成,陈通.“双证制”的含义与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编辑 薛直艳

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2、科技创新在应用型专业建设中的研究

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电子信息专业集群的探索与实践

4、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5、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6、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研究

7、电子信息类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8、传感器与虚拟仪器课程群建设初探

9、应用型技术大学电路电工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

10、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角色定位和内涵特性解析与探讨

11、强化应用型IT人才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12、独立学院理工科类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1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理论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4、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探讨

15、基于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酒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6、借转型之东风 谋地方院校之发展

17、《嵌入式系统》应用型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8、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19、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20、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2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2、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23、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学科竞赛”驱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4、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25、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涉农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6、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途径

27、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8、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9、基于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创新教育探究

30、应用型本科院校“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方案优化分析

31、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探索

32、应用型高校《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改革的探讨

33、地方高校改革要多接地气

34、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3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3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37、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工程能力提升的机制研究

38、地方应用型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39、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材建设

40、浅谈应用型本科中的单片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4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42、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43、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探讨

4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措施探讨

45、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

46、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略谈

47、面向应用型本科的电子线路课程群改革探索

48、“四个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

4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从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关系的视角厘清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认为技术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这种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关键词:技术与技术教育;科学与科学教育;工程与工程教育

作者简介:徐涵(1964-),女,辽宁朝阳人,博士,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杨科举(1986-),男,河南上蔡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高等院校创新团队项目“中德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7T167),主持人:徐涵。

研究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问题,主要是厘清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上的差别。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统上,本科院校根据开设的主体专业不同主要有文、理、工、农、医、法等类型。其中以理科见长的高校和相关专业主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主要进行科学教育。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和相关专业主要培养以工程师为代表的理论转化和工程设计型人才,主要进行工程教育和一定的技术教育。高职高专是专门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学校,主要进行技术技能教育。技术本科教育是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类型,而且属于本科层次。要认清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就要对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三者进行区分,然后找出技术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一、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关系

(一)科学与科学教育

科学是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活动的总称(或是总和),其成果表现为人类认识自然所形成的知识体系。[1]科学要解决的是如何正确合理地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它的成果是一套合乎逻辑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可以验证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习者掌握人类传承下来的科学理论和知识体系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探索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并能合理运用科学方法从事发现活动的能力。在我国,进行科学教育的本科高校多为科研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大学,多属于“985”、“211”工程的综合类或理科类大学。

(二)工程与工程教育

“工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如此定义:①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等。②泛指某项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工作,如菜篮子工程。[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工程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佳地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3]工程的主要依据是物理、化学、数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科,如材料学、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热力学、传递和速率过程及系统分析等。工程问题应有最佳的解决方案,要考虑许多因素,取最可靠和最经济的方法。许多工程问题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伯聪在《工程哲学引论》一书中指出:工程是对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完整全部的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总称。[4]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工程是作为有价值取向的主体(包括国家、组织和人)为了满足其特定需要,以一定经验知识或科学理论为基础,以一定技艺或技术为手段,以一定程序或规则为运作机制的变革显示的构建性的对象化的活动及其成果。[5]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认为“对工程进行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个是从工程、科学和技术‘三元论’角度所界定的工程: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講求真、善、美,追求真理;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发明方法,讲求技巧,追求诀窍;工程是以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工程师按照社会需要设计造物,构筑与协调运行,讲求价值,追求一定边界条件下的优化。另一个方面是从工程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关系中所界定的工程:工程就是包含了设计和制造在内的生产实践活动。第三个方面则可以从前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更大的尺度,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的链条中来认识工程和把握工程的定位。工程的实施,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实现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社会。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是以科学、技术的知识作为支柱群,经过集成优化成为集成的工程平台,另一方面是以一系列的集成的工作平台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柱、支柱群,进而构成社会发展的平台。工程是将相关的知识集成起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枢纽和集成体”。[6]

由以上对工程的定义和定位可以看出工程具有如下特征:①需要一定的科学原理作为支撑;②工程是有特定目标的,注重过程,注重效益;③工程的核心在于建造;④工程必然要求与环境协调一致;⑤工程的实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寻求最优策略。

工程教育就是培养能在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工程设计型人才。在我国,工程教育主要由工科类院校和部分理科院校承担,培养的人才主要在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作。

(三)技术与技术教育

“技术”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技艺、手艺、技巧,是手艺人的活动、能力、技能,也意味着一般艺术中的精美艺术品或造型。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哲学家狄德罗在《法国大百科全书》中载有最早的关于技术的定义: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目的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辞海》把技术界定为: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②除操作技术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7]苏联《哲学百科全书》中对技术如下定义: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中的技能、技艺和能力,是社会运动的工具和技能的系统。经过一定历史过程而发展着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是认识和利用自然力及其规律的手段。技术是形成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劳动被实现时的那种社会关系的指数,是构成每个特定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8]《简编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技术的定义为:“技术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与‘logos(词、讲话)’的组合,指对造型艺术与应用技术的论述。当它在17世纪英语中出现时,仅指各种技艺。到20世纪初,技术的含义才逐渐扩大,它涉及到工具、机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过程。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人类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而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的结合。”德国经济学家哥特尔.奥特里连菲尔德(F.Von Gottl-Ottlilienfeld)认为,技术“在主观上是达到目的的正确途径的艺术,在客观上是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所用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他将工程师所从事的技术活动定义为狭义的技术,即“物质技术”。他还将技术分为:个体技术——其客体是从属于个人心理的和躯干的实在性的技术,如体育技术;社会技术——其客体是个人之间关系的变革实践,如治安技术;知识技术——其客体是个人之间关系的变革实践,如心算技术;现实技术——以改变包括有机和无机自然在内的直接外部世界为客体的技术,如电力技术。德国当代技术哲学家拉普(F.Rapp)在《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对技术定义进行广泛讨论后,将技术定义为:“技术一词指物质技术,它是以遵照工程科学进行的活动和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并认为这一定义是“最接近人们的通常理解,是唯一可行的。”[9]

由以上可知,技术的核心的是生产技术,是人为了生存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而从事的各类活动的方法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是人与自然(包括人与环境或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人所习得的一种本领,一种唯有人才具有的后天习得的改造自然的能力。[10]广义的技术包括物质生产型技术和非物质生产型技术,而非物质生产的技术更多的是指方法、技巧、程序、规则。如摄影技术,除了对硬件(相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些容易按常规学习掌握的技术外,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还涉及光的利用、抓拍抢拍、画面构思、主题突显、背景处理等这类隐含性的技术(技巧)。狭义的技术即物质生产技术本身也是一个包含内容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技术目标的设定、技术意识的形成,也包括技术活动及技术目标的达成。这其中,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和器械进行制或做的能力、方法、技巧和方式,是其核心部分。物质生产技术过程可以用如下流程图表示:[11]

可以说,人类一切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技术,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技术的内涵却千差万别。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理解:

①个人通过熟练化的劳动获得的手艺、技巧、诀窍,这是一种个人的隐性知识。

②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的方式、方法、规则和手段,这是多指向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中运用到的程序性知识。

③指向特殊目的的非物质生产的专门化服务的技术和技能体系,如侦讯技术、飞行技术等。

④能够体现人的意志、精神与智力活动的以劳动工具和物质生产成果为代表的技术的物质形态,如相比较算盘而言计算机就叫高技术产品。

⑤科学技术,即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遵循客观规律而开发的技术思想或技术原理,如航空航天技术。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技术教育如此定义:“技术教育即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它强调对于科学和数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而不是像职业教育那样相对关心对于劳动技能的熟练掌握”;“技术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其毕业生进入职场做准备,其从事职业从分层上高于技能型工作但低于科学或工程型工作。那些从事此类工作的人通常被称为技术师”;“技术教育有别于主要注重理论理解的专业教育”。由此可见,技术教育中对技术的理解多指上面第二和第五条,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将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的能力,以准确有效地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与人工过程。在我国,承担技术教育的高校为高等职业院校和部分工科类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多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从事技术应用和管理的工作。

(四)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则渊、王续琨在《工程·技术·哲学》一书中指出:作为活动手段的技术与作为活动过程的工程实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离的。[12]也就是说,任何技术都不能游离于作为过程的工程实践,任何工程都不能摆脱作为活动手段的技术。没有不依托于工程的技术,也没有不运用技术的工程。技术是工程的支撑,工程是技术的载体。正因为如此,人们经常把工程、技术这两个名词组合起来频繁地使用“工程技术”这个复合词汇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技术界”、“工程技术活动”、“工程技术项目”等词组。

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杨金土等学者在《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科学和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方面。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使用、制造和实施。”“技术是通过科学发现而发展的,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关系就越紧密”,“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而且,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技术还经常领先于甚至孕育着科学发现”。[13]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徐国庆等学者也曾撰文指出:技术哲学的研究显示,即使是对现代理论技术而言,它也是与科学相对立的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体系,尽管二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科学体系是由命题构成的,而技术体系是由工具、方法、经验构成的。我们决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14]

我们在最通常的意义上考察工程、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可以知道,简单地说,科学是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的基础,工程是基于科学的物质建造活动,工程依靠技术得以实现。技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中介手段,是实现工程目标的工具。

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与技术教育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三类教育方向。科学教育中必定包含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内容,技术是科学研究的手段,而工程是科学研究的载体。工程教育中亦必包含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工程设计离不开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工程实践又离不开对劳动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在对技术的理解突破了单纯的手艺、技艺和诀窍的理解,与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之后,技术教育就不能不包含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内容了。科学知识是理解和发展技术的基础,而工程也是技术发挥作用的平台。三类教育的主要区别要从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侧重点的不同去认识。科学教育主要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理论创新能力,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教育主要培养人才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的素养,注重培养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教育主要培养人才的技术应用、技术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

结合以上对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关系辨析,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技术本科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即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具有本科层次的职业和学术准备教育。它旨在培养能通晓相关专业与领域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技能,能将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善于综合多领域技能来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与能力复合的实践型人才的教育形态。它是一种与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同“级”,但不同“类”;与专科技术教育同“类”,但不同“级”的教育。

理解技术本科教育这一概念应注意两点:

一是技术本科是一种本科层次的教育,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杨志坚的研究,本科教育具有三个核心理念,即“本科教育是一种学术性教育,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教育,本科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15]技术本科作为一种本科教育类型,也应该体现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基础性。

二是应把“技术本科”从“应用型本科”中区分出来。应用型本科是旨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本科教育类型,它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可以说所有的本科教育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个别本科院校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其他高校毕业生无不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技术本科特指进行技术教育的本科院校。而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传统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好适应伴随科学发展和技术升级换代,岗位技术和能力要求升级而导致的就业难问题,主要采取在传统理工科院校里吸取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点,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开设实践、实训类课程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做法。此类院校仍然给予学术教育以极大的关注,实践实训类课程并不丰富。技术本科院校则是为了适应后工业化时代人才结构调整对于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着重培养工程师与技术员之间的“桥梁型”人才即“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的本科教育类型,是为了适应传统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后工业化时代对人才质量需求高移的一种策略。技术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这种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3.

[2]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22.

[3]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13.

[4]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4,8.

[5]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149-165.

[6]殷瑞钰.工程与工程哲学[EB/OL].http://english.hanban.edu.cn/chinese/zhuti/xxsb/677378.htm.

[7]辭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669.

[8]【苏】瓦尔科夫.哲学百科全书.转引自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15.

[9]F.拉普著.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31.

[10]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

[11]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12]刘则渊,王续琨.工程.技术.哲学——2001年技术哲学研究年鉴[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123.

[13]上海职教论坛秘书处.对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一)上海职教论坛十年论文集[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

[14]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15]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M].辽宁教育研究,2004(6):7.

责任编辑韩云鹏

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良好的实验室建设是保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探讨了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验室;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的特点,一般的工程项目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周期内很难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有比较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因此,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室建设,通过模拟、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工程建设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展示,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比较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并借助模拟实验室软件的模拟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按照这个标准,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程建设实际,主要从事工程建设一线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技能,强调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思维能力、果断的处理问题能力,有序的项目组织能力、灵活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敏捷的商务谈判能力,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者、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管理者和实施者。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2.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要求

2.1 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

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过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来说,至少应该具备编制项目策划报告,编制项目建议书及科研报告,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及实施计划,编制招标投标文件,编写工程合同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程预结算文件,编制项目投资(成本)计划,编写会议纪要、函件、周、月报等管理文档,应用CAD、PM项目管理软件及信息平台、工程计量及计价软件等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出了理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环节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实践性教学必须围绕这些能力培养安排相应教学环节和内容。

2.2 实践性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具有极高的操作动手能力是第一位的要求,期望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以实际工程需要的能力为导向,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实施等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都应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实验、设计、实习等教学环节围绕实际工程进行,坚持突出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实际工程需要的人才。

2.3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工程管理專业应用型人才得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按照能力培养规律,对大学四年全过程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实施策略,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践性环节,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通过构建从课堂内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自主式实践、贯穿校内外大学全程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2.4 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

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系统,需要紧紧围绕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分步实施、选修与必修相结合、教学过程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选定、教学效果的考核等各个环节要相互协调,保证实践教学体系高效、高质量的运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既要有利于单项能力的培养,又能通过相互联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

3.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

3.1 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平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利用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给教学提供一个综合实践教学场所。通过案例教学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作业环境,弥补课堂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广大师生科研创新的平台

工程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在满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的要求外,实验室建设成面向广大师生开放的系统,在授权范围内给师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进行理论实践与科学探索,利用实验室的软件、硬件等设备和工具,承担各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以及工程建设投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也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开发创新研究工作,成为广大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创新的平台。

3.3 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的平台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成后,广大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类专业软件和实验设施,为所在地区的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各级建筑企业及建筑咨询单位提供工程管理项目前期文件编制、施工资料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工程造价编制、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工程领域全过程服务。成为广大师生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的平台。

4.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

4.1 实验室建设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实验室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的需要而建设,从工程管理实际需要出发,重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受到限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认识和掌握不可能通过有限时间的教学环节全部解决。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室建设需要贴近工程实践,以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认识和了解为原则,以具体的工程实例作为依托,重在为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实践环境,满足工程建设实际的需求。通过模拟仿真技术手段系统全面和高效直观地提供各类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模拟或实物情景,模拟实践环境,再现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各参与方的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知和掌握工程概念和管理实务,高效率地实现对工程的理解和对管理的理解。在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软件等为广大师生开展科研活动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实验室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使实验室成为集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

4.2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实体设备投入

在实验室建设中,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房屋建筑等基础性实验需要的设备、仪器等,由于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投资巨大、运营维护成本很高,并且试验耗用的实验材料成本也很高。对于具有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来说,这些实验仪器和设备可以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共享利用,设备和仪器的使用率高,单位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而对于非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来说,可能工程管理成为独立的一个专业存在,既没有其他相关专业共同分担实验室建设成本,也无法与其他专业共享实验室的使用,从而导致存在实验室投入巨大,但使用效率不高,同时运行维护费用很高的问题。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应根据学校学科背景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对于具有土木工程背景的院校,可以与其他专业共同投入建设和使用基础实验室;而对不具备工程背景的院校,基础实验室应该尽量避免投入建设,应该考虑重点建设模拟与仿真实验室。

4.3 充分利用模拟与仿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建设。可以利用沙盘、模型等教学工具,通过引入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等基础实验模拟教学软件,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应用专业软件,利用仿真技术搭建教学仿真综合实践平台,为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测量等基础课程实验实践的全过程模拟、演示和操作,对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的全过程仿真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短时期内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有比较直观和形象的了解。由于模拟仿真实验室主要投入是计算机和软件的购置,计算机可以与所有专业共享利用,软件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自行开发,及时升级换代,运行成本较低,应该成为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思路。

4.4 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验室建设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充分利用工程应用软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包括工程管理常用建筑CAD软件、工程招投标及评标应用软件、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软件、BIM信息化软件等,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熟悉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亲自动手完成包括建筑制图、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招投标文件、项目管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文件等实际工作,为毕业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对典型的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成為开放的系统,允许在授权范围内对广大师生开放,使广大师生在课余时间不需要进入实验室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进入系统,利用实验室资源平台完成实践教学、进行各种科研工作和对外科技服务,以便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结语

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操作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工程管理专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模式,以适应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红镝,苗金燕. 工程管理专业仿真实验室建设分析[J],实验室建设与探索,2012.2(2):170-173

[2] 李明孝,孙松林,姚帮松,等.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探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42-143

[3] 李 静,袁永博.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0,1(1):30-32

[4] 陈俊杰,田 敏,张静文. 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4):136-138

[5] 王志英. 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5(5):147-148

作者简介:

李明(1969-),男,汉族,山东费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应用型工业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是追求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产物,而“转型发展”为其准确定位提供了政策依据。无论是学院创建目的、所处的位置、办学资金及与企业合作的基础,都有着转型发展的良好条件。通过更准确地把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深化利益相关者的融合,强化双能型师资队伍,改革和落实技术型人才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尽快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将成为学院实现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转型;示范性软件学院;校企融合;应用技术型

当2014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后,一时间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为什么转型?”“为什么是我们转?”“向何处转型?”以及“如何转型?”等深层次问题更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作为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更加关注的问题是转型应如何落地和如何通过转型使学院加快发展的问题,这是因为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就是转型发展的产物。尽管教育部所属高校的软件学院纷纷向高端发展,但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始终以培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事的就是高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因此,转型决定的出台恰好为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发展指出了确切、具体的方向,也奠定了政策基础。

一、良好的契合度和坚实的基础

尽管在先期转型的高校中,独立学院占有较大比重,但转型突出的是“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教育理念,这与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创建初衷完全吻合。省属软件学院在创建初期通常具有企业的背景,尽管这种校企共建可能并未落到实处。在软件学院建院以来,包括本校在内的各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在应用型发展的道路上都进行了诸多尝试,包括与企业的合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以及工程化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了不少成效。不过,这些成果通常是片面的、局部的,还缺少一般性的成功案例,也达不到应用技术型的高度。这一方面囿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更重要的原因是推动高校的分类发展必须形成国家战略,这是由我国高校公立性和政府主导性的特殊体制决定的。只有在明确且适当的顶层设计下,才有可能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营造出合适的环境,而应用型大学转型战略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于一般省属软件学院来说,转型的意义更为深远。

首先,软件学院在应用型发展道路上尝试较早,与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合作较其他专业紧密,具有基础上的优势,转型发展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的扩展、深入和升华。同时,软件学院的高收费政策为开展校企合作、顾及企业利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软件学院主要以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为主,是高校在校生最多的、技术发展和变化最快的专业之一,也是明显应以技术而非科学为着眼点的专业群。因此,尽快进行发展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突出专业特色,更好地应对社会需求及变化,既符合学院、专业特点,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代表性。

其三,应用技术型转型可以更好地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吻合,因为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这种发展目标和要求与大多数省属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及学校的底蕴、教师的特长更为吻合。

其四,软件学院并非独立学院,而是根植于母体高校中,这使得学院与教学研究型母校聯系紧密,容易从母校获取科学研究支持并保持其向上游发展的基础,保持现代职业教育与研究型学术教育之间的道路畅通。

总之,对于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尽早进行应用技术型转型的研究和探索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通过转型,更加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和确定发展目标,将自身置于产业、行业的发展中,获取和充分利用企业、政府的资源,完成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整个培养过程的创新认识和再创造,对整个学院、专业的发展、提高和特色化建设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多方合力”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分类尚不清晰,但至少存在两种类型,即以学术、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逻辑模式和以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中心的高素质技能型模式。在社会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将创新思想或技术快速转化成为生产力并服务于社会,也更需要两种类型的有力结合者——应用技术型,以便能够把最新、最有效的科学发现、科技发明按照市场要求转化为技术工艺体系,进而形成产品,将学术结合市场岗位实现更好的融合和再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技术逻辑的,为了完成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从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划分专业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知识应用导向设置课程,重点了解“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理论?”“掌握这个理论知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什么?”。这三种类型为高校的分类提供了指导,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意愿取向上说,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恰好应定位于中间的类型。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双能型(双师型)的。教师除了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有充分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实践指导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遵循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要采用“课堂+现场实践”而不能仅是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在明确应用技术型的人才要求和定位后就会发现,限于目前高校的实际状况,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难以通过高校自身来完成。尽管高校具有根据一定目标、有组织地集中传授知识的优势,但企业更具有面向生产实际、了解技术及岗位需求的环境优势。二者优势的结合不仅能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能,也能从根本上改变和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式。因此,校企合作所构成的教育系统才是完善的教育系统。更广泛地说,高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该从组织形式、环境构成及育人机制上与社会广泛合作,培养过程应该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责任共担、全程参与、深度融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三、转型要围绕轴心解决问题

尽管存在着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尤其是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关政策上的缺失,但高校可以通过主动追求、探索实现有效的转型,并促进内、外环境的形成。总体上来说,转型需要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一)重构利益相关者深度融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通过与企业、行业、政府以及社会的密切合作,理解行业、企业需求,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争取政府的资源优势,确定人才规格,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里一个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吸引企业参与学校的合作呢?答案是利益。企业与高校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团体,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因此,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企业就要从学校、政府或者社会得到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也可能是人才、政策、社会声望等方面的间接利益。但在现阶段,前者的吸引力远大于后者。而转型发展的目标促使学校不仅要思考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更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割舍学校的部分短期利益来换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改革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技术应用性

课程改革要以能力导向为理论基础,依据技术逻辑梳理关键能力,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培养专业技术岗位核心能力的完整性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性。改革的目的是使之能够满足培养既有较好理论素养,了解有效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又熟悉生产一线要求,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应用适当理论提供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面对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工作变化,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人才的要求。

(三)改革教学安排,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实践。改革教学安排不是指简单的增加实践,而是指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引导性和启发性,尤其是生产实际、软件开发中产生的真实项目,强调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合适理论和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

(四)建设双能型结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依赖于师资队伍,尽管近年来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但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到企业锻炼常流于形式,这不仅是一个观念或觉悟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包括水平、晋级、评职等,这是促使教师向双能型方向发展的根本。其次,要建立相关制度,采取专职、兼职、短期聘任等多种方式组成学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人才组成的“混合型”教师队伍。

(五)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对学科型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掌握程度,且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建立相应的能力评价体系。其除了反映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重点完成对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项目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等的评价。由于这些能力的获取、提高和评价更多地来自于实践和过程,因此,要形成多元、合理、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从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者的双重角度考虑,我们认为“转型发展”与“卓越计划”、“工程专业认证”等国家倡导或推行的計划均有不同。尽管这些计划之间并无内在冲突,甚至部分目标相近,但转型发展是对社会需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有助于解决高等学校同质化、人才培养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更有利于高校本身的明确定位和特色发展。基于上述认识,结合辽宁省教学改革立项,我们在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与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转型改革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认为,迅速推进省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转型,实现更紧密的校企融合,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能够有力地促进高校本身的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学院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小虎.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兼谈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1-5.

[2] 傅大友.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22-27.

[3] 郭文莉.转型与建构: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4):25-33.

[4] 李家伟.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以武昌工学院机制专业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5(2): 35-42.

[5]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6-11,22.

[6] 张千友. 转型发展中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以西昌学院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136-139.

[7] 陈正权,朱德全.转型与构建:应用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4R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5(4):34-39.

[8] 柳友荣.英国新大学运动及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8):94-99.

[9] 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共担”机制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27-133.

[责任编辑:刘凤华]

上一篇:超宽带无线通信论文范文下一篇:民法的本质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