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

2023-09-21

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逐步放松直至取消对利率的管制,而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自由地表达对各种利率的预期,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形成某种动态的利率体系及其相应的利率期限结构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以及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利率水平由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中央银行对利率进行间接调控;市场主体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述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 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如下。

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分几步放开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这主要发生在2004年之前。

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但不可较基准利率上浮。

随着各种票据、公司类债券的发展,特别是OTC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使价格更为市场化,很多企业,特别是质量比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发行票据和企业债来进行融资,其价格已经完全不受贷款基准利率的限制。

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2012年6月,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二、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1、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意外变动而造成银行盈利状况和市场价值对预期值的偏离。一方面,利率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商业银行各种期限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从而影响银行的损益。另一方面,利率的变动会影响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引起银行股价波动或使银行由于风险资本不足面临监管当局的处罚或信用评级机构的降级处理等对银行不利的后果。根据风险成因,一般可以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

(1)阶段性风险。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是指在利率市场化转轨阶段,经济主体不能适应利率波动所产生的金融风险,其带有显著的系统性,但随转轨阶段的完成,阶段性利率风险就会逐渐消失。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第一,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随利率水平上升,高风险的借款人将更愿意向银行借款,而风险较小的借款人则可能逐渐退出贷款申请者的队伍,由于高风险借款者充斥着信贷市场,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就是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

第二,国有企业风险集中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屡呈滑坡态势,客观上要求国家扩大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造成财政部门无力承担巨额补贴,企业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比重又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弥补国有企业亏损和低效运行的使命就落在国有商业银行身上。据统计,为我国创造7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95%以上新增就业机会的非公有经济,却至多拥有相当于国有部门20%~30%的信贷资金;而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不足3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20%的国有企业,却占用着70%以上的国有银行信贷资源和上市融资绝对垄断权,国有商业银行也就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风险的最大承担者。

第三,市场同业竞争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同业之间竞争会加剧,其直接表现是各种金融工具间利率水平差距缩小。自存贷款利率浮动改革试点以来,大量资金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向农村信用社已经预示着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第四,银行存款分流风险。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处于比较严格的政府管制状态,金融产品较少,大量资金不得不以储蓄的形式存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产品必将不断丰富,居民将有更多的金融产品选择权,银行存款的分流将不可避免。

(2)恒久性风险。恒久性风险即通常所说的利率风险,源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尽管此种风险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银行的赢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则和监管原则》,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成熟期错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日(对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时间(对浮动利率而言)差异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这也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化时,这种资产、负债重新定价时间的差异会带来资产负债业务价格调整时间的不一致,从而带来金融机构利差收益的变化。存贷款业务中的“短存长贷”现象突出,如果利率上升,商业银行则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

第二,收益曲线风险。是指当金融机构收益曲线的斜率与形态发生意外变化时,银行资产方收益可能与负债方支出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从而影响银行收益的风险。一般是指资产与负债期限不相匹配时,银行为了维持这种缺口头寸,在收益曲线风险的斜率变小甚至变为负数时,净利差收入将减少。银行利用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当收益曲线异常变动,长短期利差缩小甚至出现倒挂时,银行的利差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

第三,基准风险。指一般利率水平变化引起重新定价特征相似的金融工具利率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化,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收益的风险。在同一定价期内,当一般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时,如果两种不同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即基准利率变化水平不同,会导致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调整幅度不同,商业银行也会面临损失。

第四,选择权风险。又称期权风险,利率大幅下调时,一些资信情况好、经营状况佳的企业纷纷偿还长期贷款,并以新的较低的利率再融资,商业银行为了保持客户就不得不同意这种安排,使得银行收益降低,这就是内含选择权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升降将会十分频繁,银行客户会随时根据利率水平调整自己的资产与负债,而这种调整往往对商业银行不利,受体制性因素和微观机制制约,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对存款人提前支取和借款人提前还款缺乏制约手段,此类风险较为显著。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的问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并没有建立起和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度、机制等,外部也缺乏一些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市场调节。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利率风险管理的体制不够健全。在管理体制上,各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一套针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科学、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缺乏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程序。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一套严密、科学、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以利于准确、及时、科学决策。

(2)缺乏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规避风险的工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比较单一,负债基本上是被动的,资产的运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商业银行基本上不能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资金成本、供求关系自主决定不同的利率来调节资产负债结构,表内资产负债结构单一,表外的金融衍生工具更是匮乏。

(3)利率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资源匮乏。利率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对利率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要求甚高,而我国银行界目前接受这种系统培训的人员甚少,对利率走势的预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改进管理模式的设想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近的过程,需要商业银行经历较长的适应期。为应对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改革利率管理模式,探索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建立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

1、组织架构上的调整。应确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利率管理的核心机构和决策机构。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确定利率和费率的基准水平,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信息系统模式建设等。现阶段,可考虑采取由各业务部门确定各自的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提交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批的过渡性措施,在条件成熟时,由资产负债管理部统一进行全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2、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创新。资产负债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资产负债头寸调配,因而要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时效性和信息化水平。

3、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对外定价机制。目前,受金融生态条件、内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等制度性制约,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技术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容易引发价格恶性竞争。

4、逐步引入内部核算和激励制度。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制度和正向激励机制。明确各项业务经营管理的内部专业分工和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制度有效调节各业务流程环节利益的再分配机制,培育正向激励机制。

5、建立技术支持系统。目前,各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利率风险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统,所需数据也很缺乏,应结合各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利率信息库和风险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从而可以进行比较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Z].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2005.

[2]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Z].1997.

[3] 戴相龙、吴念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 安东尼.G.科恩、罗伯特.A.克兰等: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邵伏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分析[J].金融研究,2004(6).

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频繁波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更为突出,对金融风险的再认识已成为利率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研究背景,对近代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构建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内在机理的宏观框架,从而为国内学者的利率市场化风险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也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资源配置;金融风险;利率理论

一、引言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至此已经历了银行间利率管制放松、贷款利率上限浮动、贷款利率下限浮动和存款利率上限浮动等改革阶段,呈现出“先贷款、后存款”的改革顺序。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提出,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浮动权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对存款利率浮动的权限。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7月6日又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8倍再次调整为0.7倍。进入2013年后,市场化改革在贷款利率方面又做出了重大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7月20日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不包括房贷利率)的下限管制。自此,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业务对象开展更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但是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却更加难以忽视。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市场化改革最终能否成功与金融风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利率管制取消后各类金融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预警和控制,则很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难以逆转的巨大冲击,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利率改革。通过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序类似的国家比较后发现,美国、日本、德国等均取得了改革的成功,但是也不乏失败的案例,如韩国、土耳其等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已成为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防范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后的金融风险,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预警机制,我国正在加快酝酿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条例等政策措施。

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在完全信息市场中应由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当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达到均衡时,利率水平即为市场决定的均衡利率。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完善一国金融秩序的重要环节,并且就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持积极态度,但是很多学者却在市场化推进速度等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形成两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加快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例如,Berthelemy和Varoudakis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后发现,政府对一国金融业的严格管制会使国内产生“贫穷陷阱”,因此主张放松金融管制。Ang和McKibbin通过对小型经济体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后,得到了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此外,国内学者安鑫跃认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机制。考虑到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黄绍进从汇率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完善等角度出发,认为应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利率市场化应以金融秩序的稳定为前提,改革过程整体上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Eichengreen和Arterta利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Bekaert et al.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加大了经济波动和潜在金融危机的概率。我国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闫素仙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应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由于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会面临极大的利率风险,李颖采用压力测试的方法分析了利率敏感性缺口,认为利率市场化应在成熟的条件下稳步推进。虽然不同学者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却再次表明,改革步伐应结合本国国情和内外环境,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改革模式和时间表。例如,日本和德国均取得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但是改革步伐却差别很大,日本从1977年开始到1994年结束共历经了18年,而德国却在1962-1967年的6年时间里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综上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当前取消贷款下限管制后,已进入了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此时金融风险的合理控制关乎当前贷款利率改革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未来存款利率改革的进程。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过慢会严重制约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过快又会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且不利于金融稳定,当前应在金融秩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改革步伐。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改革进程,在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可能引发的各种金融风险,形成了对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理论的完善,也为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指明了方向。

二、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利率市场化以利率长期被扭曲和严格管制为理论背景,认为改革的目标是使利率能够成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自发调节工具。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马克思利率理论、现代利率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等阶段,其中前三个部分是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后一个涉及利率改革的内容。

(一)古典利率理论

19世纪80年代,古典经济学家在利率是由资本供求所决定的认识上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经济学家西尼尔、庞巴维克、马歇尔、维克赛尔和费雪等人分别从商品市场的角度分析了资本需求和资本供给的决定因素,认为资本的需求来自于投资、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资本的“投资-储蓄的循环”反映了货币的信用关系,这种信用关系本质上是资金使用权的让渡,而利息是对让渡资金的补偿。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如西尼尔的“节欲论”认为利息是对货币供给者放弃当前消费而节欲的补偿;庞巴维克的“时差论”提出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价值上的时差形成了利息。“节欲论”和“时差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两种观点都无法解释资本不用于借贷且利息不存在时的利率决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以马歇尔、维克赛尔和费雪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对利率的决定提出了新的观点。马歇尔的“均衡利率论”将利率视为生产要素的价格,资本供给是以等待或延期消费所形成的储蓄所构成,资本需求则是由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的。维克赛尔在马歇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利率的理论,认为自然利率是独立于物价且等于由实物借贷资本供求决定的利率。由于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市场利率才是自然利率。此外,费雪的“人性不耐论”从心理活动特征来解释利率的本质,认为利率是人性不耐程度的一种反映。由于人们偏好当前消费,却对未来消费没有耐心,故在“不耐等待”差异的情况下,不耐程度高的个体倾向于以借款方式来增加当前消费,不耐程度低的个体则倾向于增加资金借出。当不耐程度下的时间偏好重新达到某个均衡区间时,借贷活动停止,此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二)马克思利率理论

马克思利率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古典学派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分析框架是以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研究起点。马克思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基础。借贷资本实际上同时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种属性,借贷资本家在借贷活动中出让的仅仅是资本的使用权,职能资本家通过支付利息的方式来获得资本的使用权。第二,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利用借贷资本家出让的资本金投入到生产领域,资本运动在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后,获得商品利润并进而支付利息,利息在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三,利率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反映了不同部门利润率的总体水平。由于利息源于利润,故利率一般不会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会放弃资本借入。利率的下限取决于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博弈,但最终结果都会大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会停止资本借出。

(三)现代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以实物市场为研究对象,强调了投资和储蓄等实物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决定,认为均衡利率是投资和储蓄相等的结果。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则是从剩余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且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但是,上述分析均忽视了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经济环境下,货币因素对利率变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此时需要新的理论来分析利率决定问题,于是以凯恩斯、罗柏森、俄林、林达尔、伦纳、希克斯、汉森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形成了以下理论观点。

1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的核心在于抛弃了之前古典学派以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思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的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共同决定,经济不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由于货币具有最强的流动性并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相比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因此经济主体会产生一种基于货币流动性的偏好。凯恩斯认为,一国的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不随经济变量而变化,出于流动偏好的货币需求则受到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的影响。关于“流动性陷阱”的分析表明,当利率低到某一程度时,货币需求会变得无限大,此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会使利率降低,由于货币政策的失效,政府应主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

2 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提出,改变了古典学派仅仅从实物因素角度分析的传统,但是其强调通过货币因素来分析利率的观点不免又陷入了局部均衡的分析范畴。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的决定既有实物因素也有货币因素,应该由这两种因素构成的可贷资金需求与可贷资金供给同时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实物因素)和货币窖藏(货币因素),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储蓄(实物因素)和货币供给增加额(货币因素)。虽然可贷资金供求理论同时考察了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是当可贷资金需求和可贷资金供给相等时所决定的均衡利率却不是稳定的,并不能保证该利率水平下的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3 新古典综合派的利率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在充分借鉴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和新剑桥学派的观点后,对各派观点的合理部分进行了综合,并在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引入国民收入作为利率决定的重要因素,最终形成了IS-LM模型。首先在实物市场上,通过考察投资等于储蓄时利率与收入的关系,得到了反映实物市场均衡的IS曲线。然后在货币市场上,考察流动偏好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利率与收入的关系,得到反映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当这两条曲线相交时,均衡点决定了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新古典综合派解决了之前利率理论无法同时确定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缺陷,这两条曲线相交的均衡点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IS-LM分析法逐渐成为经济学家研究利率决定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

(四)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研究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阻碍了金融经济的发展,应将金融深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方向。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和经济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阻碍,金融深化特指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金融业过分管制的市场环境中,存在着市场利率被政策性压低、信贷资金被指令性投放的现象,造成了金融资源无法按照市场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由于资金使用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无法准确、合理地流向经济增长最需要的部门和领域,最终制约了经济增长,并在金融经济反馈机制的作用下进一步阻碍金融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就必须消除金融管制,引导社会资金合理地流向高产出、高效率的部门。麦金农和肖关于金融深化的观点,为很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来摆脱贫困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利率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问题

在社会经济中,利率是经济领域重要的调控工具,也是金融领域最为重要的价格指标。关于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对利率杠杆问题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利率调整后会改变市场资金的流向,进而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现代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反映出利率已成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微观主体与宏观经济间相互连接的纽带。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不同主体间的多个市场形成各种类型的金融风险,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金融风险都离不开资金内在的流动性、经济主体间的信用关系和开放经济的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故本文以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作为整体研究框架展开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庞大的资金规模使其成为流动性风险的潜在主体,流动性风险源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所提供的资金借贷服务,这种服务实际上是货币流动性实现转换的关键。当商业银行将流动性较低的金融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高的金融负债时,由于金融负债的变现能力远远强于金融资产,导致了商业银行潜在的流动性危机。

1 基于存贷款利差视角的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商业银行获得了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权,其在资金借贷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价格竞争的结果是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而此时,商业银行会同时出现债务成本上升和资产收益下降的困境,流动性风险得到强化。除了利差缩小会使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之外,客户提前还贷和支取存款都会使利率期限结构管理更为困难,当利率频繁波动时,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面临更大的压力。由于“大而不倒”现象的普遍存在,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爆发后对经济的冲击作用越大,政府一般会在严重危机发生之前就对其实施救助。因此,小规模银行在取得定价自主权之后,会倾向于制定更高的存款利率来追求资金规模,致使流动性风险问题更为突出。

2 基于资产收益率视角的流动性风险。利率的经济杠杆职能有利于加速资金流转,实现货币资金向生产资金的快速转化,利率市场化后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也会引发流动性风险。以利率风险的概率分布作为量化基础,对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股票超额收益率的灵敏性分析后发现,利率风险和股票超额收益率的灵敏性存在非线性关系,并通过数据测算后发现超额股票收益变动水平反映了利率敏感性。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其股票超额收益率必将随市场利率波动,进而改变其资金流向,出现流动性风险。同时,基于资产流动性差异的货币经济模型认为,不同资产的报酬差异率正好反映了资产流动性的不同,资产流动性的冲击又会影响到资产价格。总之,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通过资产业务流向了不同收益率的各种资产,这些资产的流动性随市场利率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3 基于金融管理视角的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银行管理者同时要面临诸多风险因素的冲击,且不能完全消除流动性风险。作为微观经济体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商业银行无法直接控制存款者资金供给和贷款者资金需求的心理变化,故常常在业务规模的管理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率的频繁波动及金融资源的竞争都会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直接暴露于风险之中。流动性风险对经营业务的冲击,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流动性缺口的管理,使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在后危机时代下,我国经济在短暂调整之后得以恢复,但是,危机留下的隐患并没有完全消除,经济整体上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强化,此时如果完全放开利率管制会加剧国内经济的脆弱性并引发流动性风险。

(二)利率市场化引发的信用风险

以BSM模型为基础的信用监测模型的提出,为信用风险的度量提供了技术手段,后经由Longstaff和Schwarz、Dsa和Zhou等学者的修正得以改进。但是,信用监测模型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随后KMV公司与J.P.摩根共同推出了信用度量术(Credit Metries),此后该理论模型经过了Nyfeler、Forest和Marwick、Jones和Mingo等学者的拓展而不断完善。现有研究成果多以上述测量模型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来研究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信用风险问题。利率市场化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其影响范围涉及每一个经济主体,利率波动改变了企业、商业银行和居民个人的交易策略,最终形成了市场中的信用风险。

1 基于企业视角的信用风险。企业在利率市场化之前面临的贷款利率往往不高,造成了生产经营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且较为稳定,长期以来企业间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但是,利率市场化之后,企业融资成本增大的压力立即显现出来,当债务规模无法得以彻底解决时,债务人开始出现违约现象,形成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效率不同的企业面临着截然相反的影响。高效率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是商业银行放贷的重点客户,并伴随着银行间资产业务的激烈竞争获得相对优惠的贷款利率;而低效率的企业则为了取得借贷资金,必定要以高于市场化之前的利率水平完成融资活动,客观上增加了债务成本和未来的违约风险。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不够成熟,很多国有企业存在资产产权虚置、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经济转型期内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很可能在企业间引发大规模的道德风险,增加企业在债务清偿中的违约概率。

2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信用风险。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表明,利率变动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从而改变银行的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定价和贷款策略。通过运用时变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刻画利率市场化后由利率变动所引发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对于风险偏好者而言,为了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即使利率上涨也不会改变其融资行为,并且由于自身资信水平较低,其融资活动往往对应着较高的贷款利率。信息不对称使商业银行无法准确区分风险爱好者与风险规避者,只能从整体上将资金需求者全部视为较高风险的经济个体而实施“逆向选择”,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又加重了经济个体的“道德风险”,最终增加了信贷资金的违约风险。

3 基于居民个人视角的信用风险。市场化改革对居民个人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利率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上个体资金借贷者的信用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印证了利率增加后,次级抵押贷款者大规模违约的连锁反应。在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采用KMV模型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中房价、房价波动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后发现,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与信用风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金融市场套利机制的存在使得利率上升后,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同向上升,作为投资品的房地产价格也会相应上升,造成抵押率的提高及违约率的下降。房价的升高在短期内掩盖了潜在的投资风险,甚至出现了抵押物价值高于房贷资金总额的错配现象,资产价格泡沫的非理性膨胀被投资者一再地忽视。从长期来看,利率上升使得债务人被要求支付更多资金以清偿债务,而较为稳定的个人现金流收入和不断增加的偿债资金支出如果无法平衡时,潜在的信用违约行为会即刻演变为现实。

(三)利率市场化引发的汇率风险

开放经济下利率和汇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研究内外均衡的重要途径,市场化下利率水平的变动,通过经济主体间一系列的传导作用,最终可能造成汇率的频繁波动。利率一汇率联动机制的M-F-D模型在分析人民币和中美实际利差的关系后,发现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的实际利差和本国实际汇率水平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在直接标价法下,当外币实际利率不变时,本币实际利率增大,会促使本国实际汇率升值。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汇率风险,可以从货币市场上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商品市场上的个体财富变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基于国际资本流动视角的汇率风险。货币的价值可以分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其中,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作为反映货币对内价值的利率指标和作为反映货币对外价值的汇率指标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性,根据利率平价关系,国际资本会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造成一国金融市场上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产生汇率风险。具体而言,当利率市场化后,国内利率水平出现升高,此时国际资本流入增加,本国汇率出现升值。为了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央行采取买入外币、投放本币的干预措施,增加了本国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通过采用VEC模型研究人民币利率和人民币汇率之间的联动效应后发现,联动机制的长期效应远远大于短期效应,人民币利率变动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当前受到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多采取了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愈发严重,短期国际资本正以更大的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套利机会,一旦套利机会被发现,国际“热钱”会迅速地进入一国市场,待本国利率下降后再大规模流出,最终使本国汇率在较短的时期内出现大幅度波动,汇率风险更加难以防范。

2 基于个体财富效应视角的汇率风险。财富效应首先由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他认为货币存量变化后个体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会使消费者产生财富增加的心理变化,进而增加消费支出。现代社会经济中,财富效应已不再局限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单一形式,以证券、房地产为代表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值变动均会引发财富效应。通过研究消费和不同形式财富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后发现,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实物财富效应较证券为代表的金融财富效应更为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效应的影响因素不同。其中,金融财富效应受制于暂时性外部冲击的影响,实物财富效应则由于住房财富具有永久性的特征,故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效应水平。将美国各州数据应用于消息扩散模型后发现,实物财富增加会显著增加消费水平,进一步论证了实物财富效应较金融财富效应更为明显的结论。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利率的变动会改变经济个体财富规模,最终影响个体的消费决策。此外,利率和可支配收入之间往往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当利率上升时,可支配收入往往出现下降的趋势,引发消费水平的下降。如果一国消费水平出现了整体性下降,假设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此时进口规模会随之下降,进口规模的变动又会改变货币市场上的外币需求,使汇率出现波动,产生了汇率风险。

四、简评与展望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改革的必经之路,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表明,利率管制政策被逐步取消后,金融对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定价权交由金融市场,以市场均衡利率来替代原有的管制利率,最终实现资金合理流动、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后,其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都会增加,导致市场主体现有资产负债的变化和未来经济决策的调整,这种影响作用无论从商品市场还是货币市场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故本文以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为基础,构建了金融风险问题的分析框架,通过存贷款利差、资产收益率和金融管理三个视角分析了流动性风险;同时又以企业、商业银行、居民个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利率变动引发的信用风险;最后通过货币市场上的资本流动和商品市场上的个体财富效应探讨了汇率风险。

虽然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此问题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今后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仍需完善。利率市场化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处于改革进程中的国家还是尚未实施改革的国家,都多以金融深化论作为重要的理论支持,但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使得各国在放松利率管制的同时,不得不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客观上需要有更为完善的利率理论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改革。第二,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的研究手段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关于金融风险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货币金融理论的宏观分析和以此为基础的数据测算,但是不难发现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检验都建立在一系列假定的基础上,其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受到了削弱。随着众多新兴学科的兴起,跨学科研究已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因此对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的研究还需要与其他学科形成相互交叉以得到更贴近现实的理论解释。

责任编辑:单丽莎

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第3篇

摘 要:在推进汇率并轨过程当中,可从民间外汇市场的高汇率着手。为实现对民间外汇市场过程中得到启迪的有效规范,需要借助单一汇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入禁酒以及毒品的思想,这是经济自由主义倡导者费里德曼的思想,将其作为理论支撑,可实现对民间金融以及利率市场的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影响机制,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客观分析与明确。在实际探寻其利率较高的原因时,可将民间金融利率作为主要依据,进而实现对利率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民间金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发展民间金融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经济自由主义

市场利率化改革最早于14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债最早发行时间为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最开始由央行放开,最终实现市场化利率的国战发行。最后于2013年实现借贷利率市场化。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直至2014年才开始逐步开放,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形成的一个阶段,时间较为漫长。这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同时通过实质性性的进展,实现市场化利率的真正转化。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市场化利率进行不断深化与探究,判断其在何种环境下形成,尤其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途径的进一步明确。

一、民间外汇市场的存在对推进汇率并轨

外汇“黑市”于汇率并轨之前存在,受到强制性结售汇的影响,获得的外汇呈现出一种强制售给国家的状态,同时购买外汇也会受到较为严格的管制,这是导致较为严重的失衡问题,出现在供需结构当中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明确汇率与官方牌价之间存在不可差异的悬殊。导致民间外汇交易活跃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利益机制的驱动,进而引发一系列倒卖外汇的问题。易隐蔽是其明显特征,所以买方在获得有效外币真伪鉴定过程当中面临一定阻碍。国家于1994年之后真正实行单一汇率,这对民间外汇交易风险的降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进而促使其安全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交易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不断灵活的交易场所以及流动性较强的特点,都可集中体现出交易方式所发生的变化。规范化是民间外汇交易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方向,在科学使用汇率的同时,其规范化得到不断提升。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推动汇率并轨方面,民间外汇市场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也可借助单一汇率的变化实現对外汇市场规范化的有效引导。也就是说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时可借助多种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最为普遍的就是针对非正规金融支撑的民间金融进行有效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当中,可实现对市场化利率的有效决定。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可通过民间金融的利率得到真实反映。我国最先实行利率改革的是温州,其民间金融呈现出一种相当活跃的状态。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单一市场化利率的目标,我们必须借助不断深化与改革的方式,实现对二者的有效并轨。

二、发展民间金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对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理论渊源。费里德曼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有关于禁酒以及毒品问题。在当时社会虽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禁酒运动,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组织禁酒,当时美国社会在对待毒品的政策方面也有一定缺失。通过对费里德曼理论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不合法性以及高风险性是民间金融的明显特征,尤其是其存在一种“非法”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影响,出借者需要索要相当高的利率。资金需求者会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通过民间金融的方式来获取高利贷。这不仅会对金融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出现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界者违约,贷者寻求黑势力作为后盾等。为实现对非法金融高额利润的彻底消除,必须借助实际实现统一的市场利率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民间金融利率作为主要依据,这也是直接反应资金供求关系的重要前提。

三、发展民间金融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相互影响机制

在民间外汇市场的影响之下,汇率并轨得到进一步推进,同时单一的汇率对民间外汇市场规范也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民间金融与利率市场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利率市场化会涉及到相当多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以及数量结构,上述内容是由交易双方来进行决定,带有一定的自由性。民间市场利率在变化过程当中很少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调节以及人为干预等都不会直接破坏到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正规金融利率也不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市场供求,与民间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的关系不可分割。在实际对利率进行定价时,需要将充分的竞争作为主要依据,这是直观反应金融资源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实现对市场竞争利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的有效平衡,所以说,借助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市场化改革由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对民间金融的有效规制,我们也必须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借款区域、借款时间以及资信状况等,都是借款人在借款过程当中所必须受到考核的内容。市场化利率可将其作为依据,实现对民间金融利率的有效调节,逐步打消其利率高的优势。缓慢的将民间金融实现与正规金融之间的转化,尤其是危害经济与社会的黑色金融会被逐渐取缔。充分融合的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对统一金融市场的培育有积极影响。所以说相互影响、作用以及促进可以充分说明民间金融与推进市场利率化之间的有效联系,二者缺一不可。

四、民间金融利率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在明确民间金融利率过高原因的基础上,可实现对民间金融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最大限度贴近。与此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上述因素是真正通过民间金融来满足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从民间几率的构成着手,实现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客观总结。资本市场在整体上处于一种完全竞争的状态。资本的共集以及需求是决定资本价格利率的重要前提。二者之间的自由竞争对市场利率均衡有积极意义,我们将其记为R1。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相当高,这也是导致金融抑制以及信贷配给不便存在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一种较为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市场均衡率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利率。在决定银行存款利率以及国债利率时,中央银行所起到的作用大有决定性。这也是我们将其称之为无风险收益率的主要原因,记为R0。通过对现阶段的民间金融利率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普遍较高,甚至存在一种畸高的特征。每个经济学流派在分析这种差距时所给出的原因都不同。从信息学派角度来说,因为不完全的信息导致信贷市场竞争存在不完全性,所以筹建双方在市场上不能实现对完全信息的获取。在分析这种差距时,我们可从分类量化的角度进行。

会有不可避免的分割问题存在于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之间。尤其受到关联交易以及不完全借款信息的影响。放款人的垄断地位会得到不断加强,进而实现对更高垄断利润的获取,这也是导致民间金融市场利率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提高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视程度,这是导致差额利率出现的重要前提,在政府各项政策的影响之下,资金需求者从正规金融获取贷款的目标会受到诸多阻碍,尤其是在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会进一步加大正规金融获取贷款的难度。所以在不断增加的金融市场资金需求影响下,利率会随之升高。综上所述,民间金融的市场利率(RF)可以表示为:RF=R0+Rc+RM+RA,那么完全竞争的均衡市场利率砌应是:R0

五、发展民间金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方略

(一)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市场机制得到正常发挥

违约是导致风险贴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我们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首先是针对个人诚信记录制度进行不断的建立与健全,这对诚信社会的构建也有积极意义。在拉近无风险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关系时,高效的市场机制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使用,在降低系统性风险时,我们不能忽视良好经济宏观环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对RC43最大限度降低。

(二)以法律规制民间金融市场,为利率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

我们可通过不断建立健全立法的方式,实现对民间金融的有效保护,这也是保障民间资本产权不会受到侵犯的重要途径。在制度变换的影响之下,资产被没收的风险会有所增加,因此,科学应用健全的立法,对减少風险Rc42的减少有积极意义。

六、结语

竞争性利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市场供求,这可充分说明市场供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向民间金融注资时,必须结合实际选择正规的金融。银行斥资的部分存款,在出贷过程当中必须严格选择民间信贷机构,信誉良好是其必须满足的条件,这对资金供给成本的降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信息较为完全是民间信贷结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所以在发放贷款时,可在合理的信用半径内进行,这是进一步解决民间资本利息率较高问题的基础与前提。资本稀缺性的问题也可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赵艳.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制度探析——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2):10-13.

[2]林贵,陈婷.影响民间借贷利率波动的因素探析——以温州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14(6):261-263.

[3]张胜荣.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27(1):56-60.

[4]甘罗佳,贺颖.我国利率市场化研究—基于温州金融改革[J].金色年华:下,2013(1):94-95.

[5]周民源.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对内地的启示[J].金融监管研究,2014(1):24-38.

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随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不断扩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与大额存单的推出,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本文基于2008—2013年38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最高,外资银行的存贷利差最低;存款利率市场化会降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破产概率。同时也会加剧城市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而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水平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存款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银行破产风险

一、引言

1996年,央行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开始,而近3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正被快速推进。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2014年12月,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2015年3月,存款利率浮动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2倍扩大至1.3倍;同年5月,存款利率上限由1.3倍提高到1.5倍。2015年5月,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存款保险赔付上限为50万元,银行破产已成为可能。2015年6月,央行宣布实施《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并规定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金额为30万元。此次推出大额存单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只剩下最后的“一纸之隔”,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预计在2015年下半年或2016年年初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从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通过储蓄效应、收入效应和渠道效应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与深化金融市场功能,进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将加剧银行间的竞争,加大利率波动幅度,减少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这导致银行将面临更高的信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根据盛松成等、肖欣荣等、左峥等、彭星等、李仲林等学者的研究,存款利率一旦全面放开,必定会加剧商业银行在存款和贷款方面的竞争,从而导致存贷款利差的收窄,并且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实施银行具有破产的可能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在银行规模、区域经营、金融产品、客户群体以及经营策略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前夕,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通常将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行为的关系纳入“金融自由化-银行风险行为”框架下进行研究,以充分体现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过程的关键部分。Ranciere等认为,金融自由化可以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提高银行风险水平。Daniel等通过构建动态模型发现,即使是对于完善的金融体系而言,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银行都会经历由初期快速、低风险增长到风险逐渐升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是由于受到国内外银行竞争程度、资本的边际产品以及净资产增长的影响。Angkinand认为,金融自由化程度与银行风险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监管的力度。Beck等认为,金融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两者的关系还受到资本监管、法律制度的影响。Elena和Francisco认为,金融自由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银行风险水平产生影响,其中市场竞争是一条重要的渠道。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学者也迅速展开研究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张宗益等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并不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调整行为,不过却可能造成其阶段性经营风险的提高。唐兴国和刘艺哲认为,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成为银行深化贷款竞争的开端,而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金融稳定没有直接的影响。左峥等运用2001—2012年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除了有可能降低银行资本化水平之外并不会提高银行风险水平,相反有利于缓解银行收入的波动性、降低银行破产概率。彭星等以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研究了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可以缓解银行收入的波动性,但同时也会加大银行的破产概率。李仲林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导致银行总体风险水平呈下降趋势,大型商业银行下降最为明显,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却呈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样本银行进行研究,但得出的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水平关系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本文基于我国四大类型银行,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差异,这有利于为不同类型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决策参考。

三、理论分析与模型设计

(一)存款利率市场化

国际经验显示,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及拉美国家等在利率市场化后均发生了存贷款利差收窄的现象。目前,随着存款利率上浮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上升到1.5倍与大额存单的推出,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接近尾声。基于盛松成等、肖欣荣等、左峥等、彭星等、李仲林等学者的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动的弹性会进一步增强,存款利率逐渐上升的同时也会压低贷款利率,从而导致存贷款利差收窄。从2013年7月实行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的存贷利差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存贷利差的收窄会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并加剧银行收入的波动性,这不利于银行资本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面对存贷利差的收窄银行会加快金融创新,促使收入来源呈多样化,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本文选择存贷利差(IGAP)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分析其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进而反映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IGAP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II表示净利息收入,AEA表示平均生息资产。计算得到的IGAP为实际存贷利差,对其取自然对数以对序列进行平滑。

(二)银行风险水平测度

本文主要以银行破产概率来衡量银行风险水平,为了衡量银行破产概率,选用Z-Score,即基于ROA的ZROA。Z-Score反映银行破产概率的高低。通常,Z-Score的值越高意味着银行风险水平越低,银行破产的概率越低;反之,则表示银行破产的概率越高。ZROA定义如下:

其中,ROA是平均总资产收益率,EQTA是所有者权益比率,SDROA是基于3年滚动窗口的ROA的标准差。采用3年滚动窗口对SDROA进行计算,增大下文Z-Score计算中分母的变动幅度,以避免Z-Score取值完全由其分子所决定的问题。由于ZROA高度有偏,故取其对数对序列进行平滑。

(三)理论模型的设计

本文重点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同时从个体银行特征、宏观经济运行两方面选取控制变量来考量银行风险水平。

在选择代表个体银行特征的解释变量上,基于盛松成等、肖欣荣等、左峥等、彭星等、李仲林等学者的研究,本文选取了存贷比(LDR)、贷款增长率(LOANG)、成本收入比(CIR)三个指标。一是存贷比。由于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它会提高存贷比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收入,然而,存贷比过高将会引发流动性资金减少,导致银行出现支付危机,银行承担的风险水平将会提高。二是贷款增长率。当贷款增长率上升,一方面可以增加贷款利息收入,维持银行收入的可持续来源;另一方面贷款违约的概率也会加大,导致不良贷款资产的积累,银行将承担更高的风险水平。三是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比表示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其值越低表明银行为获得一定收入而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即盈利能力越强,可以提高银行资本化水平,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选择代表宏观经济运行的解释变量上,本文选择经济增长率(GDPG)作为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代理变量。银行具有的内生周期性使得其对价值和风险的认知、风险承担意愿等会随着经济波动而变化。在经济繁荣期,银行对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过分乐观,从而降低信贷标准和放松信贷政策。与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相比,银行更可能做出错误的信贷决策,故选择经济增长率(GDPG)来刻画银行风险行为的这种周期性特征,并对其取自然对数以对序列进行平滑。

结合前文对研究变量的描述,建立以下模型并从存贷利差收窄的视角考察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8—2013年5家大型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15家城市商业银行(大连银行、德阳银行、东莞银行、富滇银行、贵阳银行、海峡银行、吉林银行、江苏银行、柳州银行、南昌银行、南京银行、宁夏银行、青岛银行、厦门银行、温州银行)、10家外资银行(大华银行、富邦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华侨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南洋银行、瑞穗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渣打银行)等共计38家银行的数据。数据来源为2013年Bankscope数据库、2008—2013年统计年鉴。各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部分外资银行2006年的数据缺失,故在计算2008年SDROA时只使用2年的数据。

(二)存贷利差的变化趋势

由下图可知,2008—2013年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在出现较大波动幅度后逐渐平稳;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大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存贷利差又大于外资银行。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企业收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需求迅速增大。面对巨大的融资需求,银行以自身垄断优势对贷款进行高额定价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因此在2008年呈现出较大的存贷利差。2008年很多盈利较弱的中小企业逐渐倒闭,再加上国内消费能力和出口水平的下滑,企业的生产能力与融资需求逐渐降低,而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竞争逐渐增强,对企业进行贷款的利率也随之下降并在2009年出现较低的存贷利差。随着2008年11月4万亿元投资的推出,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并且收入水平也逐渐上升,进而消费能力、企业生产能力逐渐增强,融资需求也开始上升。银行通过发挥自身在贷款市场上定价的优势以较高的利率向个人和企业发放贷款,从2010年开始银行的存贷利差逐渐上升。2012年6月和7月,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扩大至1.1倍、贷款下限扩大至0.7倍,再加上2013年7月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导致银行存贷利差出现下降的趋势。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经营规模较大,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很多网点并且主要服务于一些大中型企业和优质客户,其收回贷款的风险较低,贷款定价也比较合理。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本地且经营规模一般不大,其网点主要分布在银行所在省份,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的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由于中小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门槛较高、贷款手续更加复杂,再加上中小微企业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在贷款市场上对中小微企业和居民进行高额定价,从而获得较高的存贷利差。外资银行经营规模不大,其网点比较分散且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也不存在明确的定位。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上外资银行均不存在优势,其客户群体也比较薄弱,主要集中于少数高端客户,因而对贷款的自主定价能力较弱,存款利率偏高而贷款利率偏低。综上,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最高,外资银行的存贷利差最低。

(三)实证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对四个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对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InZROA与InIGA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存贷利差越小,国有银行和股份制的破产概率越低;对于城市商业银行,InZROA与InIG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存贷利差越小,城市商业银行的破产概率越大;对于外资银行,InZROA与InIGAP的关系并不显著,即存贷利差对外资银行的破产概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由此可以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一旦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会逐渐上升,贷款利率会呈下降趋势,进而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将逐渐收窄,这会加剧城市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同时,降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破产概率。此外,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外资银行的影响有限,既不会显著加大外资银行的破产风险,也不会显著降低外资银行的破产概率。

从银行规模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雄厚,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个城市。一方面,银行规模越大意味着地位越高,这有利于强化股东和地方政府对银行的资源投入,优势资源和政府支持的获得使得银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银行规模越大,知名度也越高,对客户的吸引能力也越强,这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市场份额。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营业网点也主要分布在银行所在省份,再加上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实施,客户会担忧银行的破产风险。银行规模越小,其破产概率越大,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上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弱。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产实力和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点,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上不断发挥自主定价的优势吸收各类优质客户,进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客户群体渐趋稳定,这有利于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降低银行的破产概率。相对而言,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本地,其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弱。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城市商业银行为了吸收存款会最大化地提高存款利率,同时贷款利率的定价又比较有限,这会使得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的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迅速减弱,银行资本化水平降低,从而加大了银行的破产概率。虽然外资银行资产规模不大,但其网点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城市,客户群体也主要以高端客户群体为主,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行不会导致存款和贷款规模的迅速下跌,再加上外资银行的存贷利差一直处于较低状态,故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并不大。

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拥有更多高学历的人才,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更具有优势。一方面,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可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快速开发新的市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并保持在银行业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促使中间业务多样化,满足客户和投资者的多层次需求,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以达到拓宽收入来源渠道的效果,从而改变收入主要取决于存贷利差的现象。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拓宽收入来源渠道,这有利于规避和分散风险,提高承担风险的能力。存贷款利差的收窄在收入方面不会给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带来较大的波动性。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难以改变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的现象,客户群体也不够稳定,容易出现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增速下降的趋势,再加上收入过于依赖存贷利差,一旦实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收入将出现较大的波动,这很有可能会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破产概率。

从客户群体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客户主要集中于中大型企业和优质客户;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集中于中小微企业和当地居民;外资银行的客户主要是少数高端客户群体。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客户遍布全国,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由于面临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和优质客户,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不会盲目地以较高的存款利率和较低的贷款利率去争夺客户资源,而是凭借自身优势对存款和贷款进行合理定价,这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客户资源,减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缓和信用风险。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城市商业银行将对存款和贷款实行自主定价,由于面临的客户群体是中小微企业和当地居民,为了与其他银行争夺客户资源将形成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存贷利差的收窄将造成城市商业银行,债务成本上升和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境,这会引发流动性风险问题。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也会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利率管理风险,信息不对称使城市商业银行无法有效地区分风险爱好者与风险回避者,而只能从整体上将资金需求者全部视为高风险的经济个体从而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再加上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相对较差,贷款的违约概率将增大,从而引发破产风险。外资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是高端客户,高端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较高,同时也享有较好的金融服务。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并不大,外资银行不必为了争夺客户资源而大幅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贷款利率,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外资银行的破产风险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五、结论与启示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不断扩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以及大额存单的推出,这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推进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预计在2015年下半年或2016年初我国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势必会加剧银行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上的竞争,在压低贷款利率的同时也会提高存款利率,最终导致存贷利差收窄。为有效防范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和金融动荡,我们应准确预估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最高,外资银行的存贷利差最低;第二,存款利率市场化会降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破产概率,同时也会加剧城市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而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水平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得出以下政策启示:第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最高,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存贷利差。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会逐渐收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单一的收入来源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提高自主定价能力,丰富客户群体,逐步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缓解收入波动性,从而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第二,虽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收入方面更加多元化,但存贷利差的收窄还是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应继续加快金融创新,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向证券行业迈步,尽早获得券商牌照。第三,存款利率市场化必定会加大银行系统性风险,为了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各个银行要贯彻落实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允许银行业进行优胜劣汰,这有利于银行采取更果断的改革措施,包括允许银行破产、倒闭,这样形成一个保护网来缓解造成系统性的风险的可能性。此外,金融市场急需合理的退出机制来规范金融机构的破产流程,进而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单丽莎

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第5篇

一、利率市场化概述

利率市场化,是指市场的供求情况,会决定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中资的利率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通俗来说,就是把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根据自己的资金实际状况,根据自己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对利率的水平进行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一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但是这种体系和机制要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要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的具体分析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

在传统的利率发展中,主要是实行利率管制,虽然在某一时期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利率管制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其一,家庭性的财产收入被损害,收入的分配格局遭到破坏,严重降低了居民的存款利率,致使家庭的利息收入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投资存款热情。其二,对消费产生了一定的限制,致使总需求结构失衡。虽然利率管制的实施,使基准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要低,有效地刺激了投资。但是,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降低,消费水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致使消费水平下降。其三,为了摆脱利率管制的消极影响,金融脱媒出现, 造成了过高的金融风险。非常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对金融行业的管控。

基于上述情况的出现,利率管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利率市场化发展,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得到发展,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往往会伴随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我国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正在发生改变,其效力越来越不明显,逐渐向价格型转变。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可预测程度明显降低,银行理财等金融新型产品不断出现,并且受到社会的认可与高度关注。这些新的金融产品流动性较好,属于一种准货币形式的资产,货币供应量的测算口径也因此做出调整。但是这些金融新产品的发展还不是很规范,市场监管还不够严格,不能准确测定其具体的发展规模,这就使货币供应量的测算出现就困难。其次,融资渠道拓宽,社会融资中贷款的比重下降,数量型中介目标也就随之减小。最后,数量型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联系减弱,价格型转变趋势不断增强。

(二)适当加快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的速度

首先,在社会融资过程中,直接融资的比例明显上升,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在区域完善,为价格货币政策的发展拓宽了渠道[3]。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融资的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企业债券和股票的融资份额较大,是直接融资比例上升的关键。在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市场中还是缺陷较多,处于落后状态,但是金融改革的不断发展,已经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贷款基准利率市场化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其次,微观主体对利率市场比较敏感,能够更快地对利率市场化的变化做出反应,强化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来说,一般对利率市场化的敏感程度较低,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二者对利率市场化的敏感程度也在不斷上升。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趋于平缓,而利率市场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差距减小,这对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来说,对利率市场化的敏感性会进一步增强。这对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增加。显著地促进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发展。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改革,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固定汇率逐渐被放弃,有效率的提高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自主调控能力。

(三)关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的各种问题

其一,进一步提高银行之间的竞争性,这也是促进利率市场化发展,发挥介个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控制民营银行发展规范,降低金融风险等具体办法,提高银行的竞争程度,还要进一步优化国有银行的发展,提高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性。其二,促进基准利率市场化发展,正确处理同业拆借利率和过国债回购利率,发挥出价格货币政策的实际作用。其三,提高货币政策的时效性,根据利率市场的变化与发展,对货币政策进行管理与适当调整,尽量减小货币政策的代价,提高其转型的速度,更好地实现价格货币政策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是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相关部门与人员要加大对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的研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就转型速度,发挥出价格货币政策的真正作用。(作者单位为黄冈广播电视大学)

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第6篇

[摘要]在“普惠金融”和经济新常态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银行业展开了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民资银行获批筹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应对市场化的金融服务模式。社区银行相比区域大银行具有一些发展优势,如客户信息采集、提供个性化服务、控制经营成本、管控信贷风险等方面,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提出加大政府对社区银行的支持力度、完善社区银行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风险监管体系、建立银行创新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银行;发展优势;借鉴;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060

社区银行在国外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尽管各国家对社会银行内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总体认为社区银行是基于特定区域内,结合地域特色,提供特色区域服务的金融机构。社区银行最早诞生于美国,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ICBA)把社区银行定义为“按照市场原则设置自己独立的业务,特别是按照市场原则在小型、中型银行和私人客户、社区内的特定区域的服务”。日本把社区银行叫地方银行,德国称之为区域银行,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各家股份制银行提出开设社区银行试点,原人大委员成思危等学者比较早的提出支持发展社区银行。2013年12月12日,我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发布《关于中小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通知》,即银监办发〔2013〕277号文件,指出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是指定位于服务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简易型银行网点,属于支行的一种特殊类型。与传统银行相比,其功能设置简约、定位特定区域和客户群体、服务便捷灵活。伴随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民资银行的建立和存款保险的推出,我国银行业经营竞争将日趋白热化,服务社区,贴近居民,占领个人和家庭金融服务的制高点,是社区银行雨后春笋般筹建的主要原因。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纷纷开始筹建社区银行,创新提出“理财超市”“金融便民店”“智能网店”等多种运营模式,并提出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基层的理念,成为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新热点。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探索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银行。本文从分析发展社区银行优势入手,剖析社区银行发展的可行条件,在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政策与建议。

1社区银行的优势定位

11社区银行具有区位优势

民生银行提出构建社区银行,把目标客户群定位为“最后一公里”圈,通过在社区开设金融便民店、金融超市等多种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居民和家庭,挖掘居民日常生活金融服务,提供便捷式服务,满足居民和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1]另外,社区银行网点设在社区,方便了老年人等群体日常金融服务的需求,弥补了传统银行网点只集中在城市繁华地段,加速银行业务向基层渗透,发挥社区的区位优势。

12社区银行采集客户信息的优势

银行服务是建立在对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充分调查,对居民财务信息充分把握基础之上的,社区银行服务的家庭和居民相对稳定,更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资金借贷和金融服务关系中建立比较好的信誉,对社区管辖的企业信贷信息采集方面也具有便捷的优势,对社区内的企业贷款项目进行合理评估,提高还款质量,发挥人缘地缘优势,通过与社区合作,建立社区内部企业或个人信贷资信自我监督约束机制,实现持久的银行与社区企业居民的合作模式。

13社区银行经营具有低成本优势

兴业银行的经营网点定位是“金融便利店”,服务便捷,经营灵活,每个网点7~8人,面积在100m2 左右,没有传统银行分理处比较臃肿的管理团队,员工队伍专业化,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营业面积小,节约租金,也节约了经营成本,发挥低成本优势,增强银行竞争力,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中更快的转变发展理念,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金融服务。[2]

14社区银行具有服务小微企业优势

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小微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措施,尽管如此,在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上升方面,小微企业经营仍然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融资难问题仍然是当前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巴曙松团队(2013)研究报告显示,小微企业从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意愿仅占借款总额的667%,社区银行为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方面,通过建立稳定的授信渠道调查社区小微企业的信誉,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详见图1。

2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

21政府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资金信贷

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在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的问题,2014年3月21日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办支小再贷款支持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银发〔2014〕90号),正式确定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类别下创特别贷款,专门用于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同时拨付再贷款额度共500亿元。2015年11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信贷支持的倾斜政策。政策的推行和支持,为社区银行开展便民金融服务和小微企业金融信贷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发展空间。

22金融业改革为社区银行发展提供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银行业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民营资本涉足银行业的步伐,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打通香港资本市场与上海和深圳市场的投资通道,启动证券、保险、信托业的改革,大力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这一系列的改革,都为社区银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这些改革倒逼银行业从传统的依靠存贷利息差盈利模式转变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社区金融服务就是银行业瞄准的一个大蛋糕,稳定了客户资源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3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特征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这一概念来源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美国社区银行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统计,2010年年末,美国共有银行机构7658家,其中社区银行6526家,占银行机构总数的85%,[3]美国将资产低于10亿美元作为界定社区银行的标准,其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31美国社区银行业绩平稳发展

从美国社区银行1992—2003年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社区银行在美国银行业有相对比较优势,业绩平稳发展,社区银行具有成本优势,小规模经营有利于控制不良资产率。具体见表1数据。

32美国社区银行形成较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

美国社区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有三级,第一级是通过社区银行日常贷款、业务交易数据等基础信息管理,形成社区银行风险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银行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形成风险的常规性监管;第二级是社区银行高层管理者通过审计稽核,借助外部审计和内部风险部门,形成对银行风险的总体管理和监督;第三级是通过银行行业协会,如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机构(FDIC)、联邦储备管理委员会(FRB)等对社区银行进行外部监管,并通过行业协会开展自律监管。美国社区银行监管体系如图2所示。

33美国社区银行形成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

美国第一个银行法令规定是美国密执安州在 1837 年通过的,即任何集团和个人都能获得银行执照,前提是他们要履行法定义务、有充足的资本,对银行的最低资本额没有严格规定,1863 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国民银行法》(National Banking Act),将银行最低资本额定为 25 万美元,美国社区银行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1927年颁布的《麦克弗法登法案》,限制银行跨地域经营,银行服务网点延伸到社区,197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社区再投资法》,规范社区银行的经营,为社区银行发展和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法律保障,1999年美国政府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通过建立金融超市来提供包括银行、证劵、保险、信托等多方面的金融理财服务,美国社区银行成为美国银行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34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独特

美国社区银行突出社区的地域性特征,为特定服务对象提供金融服务,强调与客户的稳定性,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社区银行建立社区范围内家庭、农户和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库,这些“软信息”有利于社区银行防范贷款风险,针对服务对象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将存储资金侧重支持本社区小企业及家庭,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5]

4美国社区银行的借鉴及发展我国社区银行建议

41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411通过社区“软信息”获得“核心存款”

美国社区银行建立本社区家庭、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库,这些“软信息”对社区银行与客户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对稳定银行业务,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有重要作用,在收集“软信息”和传递应用“软信息”方面,社区银行都跟大银行有比较优势。“核心存款”是指银行储蓄客户中,存储期限较长,有多年稳定持续服务客户的存款,这类客户并不因为银行利率调整而改变储蓄意向,对利率变动不太敏感,美国社区银行主要客户分布,农村和郊区占比超过80%

412通过风险控制使得社区银行持续稳定发展

美国银行业经历过数次的经济金融危机,尽管不少社区银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破产倒闭,但是根据美国联邦保险公司的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美国6651家社区银行中仍有2470家社区银行的历史超过100年,其中成立最早的是缅因州(Maine)的Saco & Biddeford Savings Institution,成立于1827年5月23日,能够持续经营百年以上,其中根源之一是美国社区银行有较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美国社区银行形成三级风险控制层级,从外部的监管机构的常规监管及行业协会额自律监管,到第二层级完善的审核监管体系,包括内部稽核、外部审计、银行董事会等高层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三层是银行日常管理系统,通过查询银行日常贷款、资金交易记录发现银行经营风险,并及时采取管理措施。

42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思考及建议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探索发展社区银行,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深化金融业改革,其中也提出构建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规划,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改革,金融脱媒步伐已经不可阻挡,加快农村及城市商业银行业转变金融服务方式,增强金融服务向客户需求末端延伸能力,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

421建立政府扶持社区银行发展的政策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社区再投资法》,出台了诸如税收优惠减免、免交存款准备金以及利率自主决定等措施支持社区银行发展,当前我国政府推行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之际,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及城市中小商业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推行税收优惠,对营业税、所得税等给以优惠或减免政策;二是允许社区银行利率和贷款贴息的自主定价权,对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等方面适当放开限制,让社区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确定服务模式和提供理财服务;三是政府建立社区银行征信系统,通过政府的宣传,将基层农户和社区居民及小微企业资信信息纳入社区银行的征信系统中,为个人或家庭贷款提供政府信用担保,这样降低社区银行的信贷风险,也有利于社区银行与辖区客户建立稳定的金融服务关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22建立规范社区银行的准入和退出制度

社区银行的准入制度,是促进其良性发展的起点,准入制度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业务准入,在经营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倡导社区银行创新服务内容,提供个性化业务满足客户需求;二是机构准入,对新建机构采取审慎准入原则,防止盲目增加机构,而是在建立前进行严格的合规性检查;三是专业人才及高管人才准入,通过增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对高管任职资格。同时,构建社区银行推出制度,保障社区居民的存款利益,用存款保险制度来规避存款人风险,银监会等主管部门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对社会最基层的社区银行进行监管,对存在违规、无视风险、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社区银行,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甚至关闭停业,保障储蓄居民的利益。

423构建社区银行风险监管体系

对社区银行的经营进行风险监督管理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保证社区银行健康、持续发展,构建监管制度框架,要结合社区银行特点,在合规性设限前提下,适度放送经营权限,让社区银行有一定自主权,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监管制度经营,建立以中国银监会为主导,社区银行业协会自律监管与银行自我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通过互联网手段,增加时时监管力度,简化监管手续和程序,提高监管效率。构建社区银行风险内控制度。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银行的经营风险做到时时制度化监管,制定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要求员工严格遵守业务规程作业,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和制约,形成整体的风险内控体系,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严格执行风险管理的奖惩措施。

424增强社区银行的创新能力

社区银行作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新领域,在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方面都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一是细分客户群体,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项目和内容。针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和比较富裕的家庭,可以在为家庭提供投资理财及风险保险的基础上,针对客户的特殊目标,诸如子女教育金储备、投资房产信贷咨询、证券资金配置等专业服务,社区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可以浮动,赢得客户信赖;针对社区内遭遇不幸陷入经济困境的家庭,银行可以采取无抵押低息贷款政策,在资金上帮助客户尽快走出困境;二是在经营模式上,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行网上办公,改变传统柜台营销方式,全天候、全方位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务,还可以深入居民家庭,调查客户信贷需求,主动介绍社区银行的理财产品,提高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巴曙松社区银行中国生存[J].银行家,2002(9)

[2]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2005(11)

[3]邓向荣,苗萌萌美国社区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特点及经验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12(10)

[4]张振新,解汀莹,李玉兰美国社区银行绩效与中小企业贷款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12(3)

[5]赵世勇,香伶美国社区银行的优势与绩效[J].经济学动态,2010(6)

[6]魏先法西方社区银行经营优势理论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3)

上一篇:幼儿园师德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望洞庭刘禹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