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范文

2023-12-09

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发展较为落后,解决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问题可以促进传统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推进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传统农区在产业选择上存在两大误区,缺少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城镇依托。应依据产业选择对传统农区的产业要求对城镇功能重新定位,从而成为以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物流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深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的小城镇。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建设应做到产业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融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新兴产业培育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相结合,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农区;产业选择;城镇功能定位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伴随产业升级、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转移聚集的城乡一体化过程。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共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为“长远的城乡一体化,包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必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各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以工业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落后的传统农区,而传统农区的城镇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整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传统农区通常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其城镇化水平受小农经济结构和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问题可以促进传统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推进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区城镇化进程中产业选择的误区和原则

1.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产业选择的误区

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学选择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目前,根据“三规合一”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新型城镇社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但是在“三规合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规划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常常出现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现象。由于追逐政绩、目光短浅、缺少科学决策等原因,大多数管理者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么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要么盲目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工艺或淘汰技术项目,从而造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和谐。具体来说,传统农区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舍近求远,重工轻农,忽视农业产业的升级,无法形成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二是顾头不顾尾,产城分离,产业发展不考虑城镇建设规划或者城镇建设规划不关注产业发展,形成了脱离农业发展工业、脱离城镇发展产业的局面。产业发展缺少城镇依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城镇建设没有产业支撑,缺乏就业吸引力,人口分散,城镇成为“死城”。

2.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产业选择的原则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必须坚持优先选择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的产业的原则。首先,可以依托传统农区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与当地的资源、区位相适应的产业;其次,可选取当地实力雄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带领其他中小企业与当地农户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再次,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能够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或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形成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

根据对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与发展条件的分析,城镇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培育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因此,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融合起来,即传统农区的城镇建设要注重产业的选择,产业发展要以城镇建设为依托。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吸引人口的集聚,通过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农区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具体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以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拥有特色农业和农产品优势的传统农区的城镇功能定位,可根据资源优势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种养殖业或农产品深加工。具体的产业选择可以有以下三种。一是标准化的蔬菜、水果种植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多,传统农区可以通过发展大型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传统农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二是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精加工业。小城镇可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化的农产品种植及精加工业,打造小城镇的“城市名片”。如河南省信阳市盛产毛尖茶叶,主要茶叶产区可围绕毛尖茶的种植、加工、交易、流通等环节形成茶叶产业集聚区,通过茶叶产业链的集聚实现规模效应,扩大信阳毛尖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产业的繁荣进而带动城镇人口的集聚,促进产业与城镇的协调发展。三是品牌化的生态畜牧业与相关产品深加工业。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以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做文章,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如河南省潢川县的华英集团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同时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以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传统农区的城镇功能定位,可以利用便捷的空间优势、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园区,形成农产品收集、储存、深加工、运输、批发、销售等环节的冷链物流系统,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枢纽,进而带动传统农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对于传统农区拥有良好工业基础的城镇,可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参与大城市产业分工,为大城市的工业产业提供产业配套服务。规模化工业产业的集聚,可以促进人口、资金、物料等生产要素的集聚,相关深加工、服务业的集聚及基础设施的集聚,从而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型小城镇。

4.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

传统农区的诸多小城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或人文优势,因此可以依托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生态农业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有机农业为主导,发展有机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业,在利用资源优势的同时最大化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形态,打造低碳、生态型城镇。

二是民俗文化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传统的民俗文化为基础,利用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拓展相关产业,如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手工艺品加工、民俗文化体验服务等。通过打造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品牌,推动文化资源向多元化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小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文化型小城镇。

三是生态旅游型小城镇。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可以以风景名胜、生态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观光旅游业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优化传统农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如江西省婺源县,以建设“世界文化生态公园与中国最美乡村”为目标,通过科学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城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副中心郊区集镇、一百个文化生态景观村”的三级城镇框架体系,使婺源形成了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建设与特色产业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另外也可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以农村、田园生活体验等形式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如河南省安阳市近郊的几个乡镇打造了包括休闲、娱乐、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与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应用到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既促进了传统农区小城镇人口的聚集,也促进了产业的聚集;既加快了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完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了“四化”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传统农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通过产城融合,使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四化”协调发展。

1.产业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发展规划要先行。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农区的城镇总体发展规划过程中,产业发展规划是其关键所在,是其先决条件。因此,要通过做好产业规划,使小城镇发挥出其自身功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当经济产业相对合理时,城镇化发展速度才会相对更快。当然,传统农区小城镇的产业选择能够做到低能耗、轻污染、可持续发展即可,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求。具体来说,经济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可以优先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较为落后的小城镇可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小城镇的人口集聚性。

2.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

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根据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选择特色化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物流业、深加工工业、生态旅游及休闲农业等,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产业集聚。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工业园区等形式的产业集聚区,扩展传统农区小城镇的地域空间;通过对小城镇与产业园区的空间合理布局,同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相应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城乡共享共用的社会事业,使小城镇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的集聚,而生产性人口的集聚最终会带来生活性人口的集聚,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传统农区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就近转岗就业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劳动人口层次的整体提高,带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提高,重点需要解决基础教育问题,加强农民的业务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合理控制人口总量,继续实行适当的生育政策。

3.新兴产业培育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纲纳·缪达尔认为,当城镇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镇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其本身吸聚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镇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因此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培育新兴产业可以实现传统农区产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产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相结合

作为产业集聚主要载体的产业园区,因其拥有政策支持、区域优势、产业配套设施和先进管理体制等,通常能够吸引人、财、物等资源的集聚。因此,传统农区的小城镇承载力提升要着眼于产业园区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关键,也是小城镇产业集聚的关键;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房地产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产业园区建设的保障,也是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的保障。因此,政府应在产业转移、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转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传统农区小城镇向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对小城镇的管理体制进行变革,促进产城融合;对传统农区的小城镇与城市进行合理分工,使之优势互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

总之,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建设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必须根据其自身的资源、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将产业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特色化的城镇产业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培育新型产业,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2011(8):26.

[2]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

[3] 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

[4] 杜永红.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模式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4):92.

[5] 唐娅娇,李晓燕.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7):199.

[6] 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8):11.

[7] 曾志伟,汤放华,宁启蒙,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J].中外建筑,2011(4):61.

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范文第2篇

一、智慧城市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含义

(一) 智慧城市产生的背景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是信息集聚和扩散的重要节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影响下,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BM) 公司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发展理念。“智慧地球”指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和互相联系的现实, 通过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和网络服务, 在未来所有的物品都可能安装并应用智能系统, 进而向整个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开拓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二) 智慧城市理念的含义

IBM公司对智慧城市的定义: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欧盟智慧城市报告》则是从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公众、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六大坐标维度来界定智慧城市。

所谓“智慧城市”可以概括成: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分析等新兴信息技术, 将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子系统整合到城市这个总的生态系统中, 并植入智慧的理念, 从而更加高效的运营城市, 其本质在于将信息化与城市化深度交融, 让城市管理迈向更高的台阶。

二、智慧城市在国外的发展

当今世界上, 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 都深刻的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和超前性, 继而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 美国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果断开展美国新市场, 投资建设新型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 并将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09年,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份总额为8380亿的经济复苏计划, 其中, 智能电网项目是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同年, 美国的迪比克市利用全新的技术, 将城市的所有资源连接起来并完全数字化, 智能响应市民,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能耗和成本。因此, 迪比克市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智慧城市。

(二) 新加坡

新加坡于2006年启动了“智慧国2015”规划, 该规划制定了四大战略目标, 除了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及培养信息通讯人才外, 重点就在于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通讯产业, 以及运用成熟及创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引领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及社会转型。力图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 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由资讯通讯所驱动的智慧城市和国际都市。

现在新加坡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电子政务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之一, 尤其是其“电子公民中心” (E-citizen Center) , 使得市民和企业充分参与到政府机构事务中来, 已发展成最为成熟的政府对公民的服务模式。

(三) 韩国

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早, 在2004年, 以“Ubiquitous无处不在”的概念取代了e-commerce, 成为主导韩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

2009年, 韩国仁川市与美国思科公司进行合作, 以网络为基础, 将教育、医疗等服务体系统一部署在思科公司的数据中心, 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 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 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 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绿色化、无缝对接、便捷性的智慧型城市。

三、智慧城市在国内的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日程的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显现出来, 如何借助日益发展进步的IT技术, 建设一个智慧之城, 也逐渐走进了中国城市管理者的视野, 从而开启了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道路。

(一) 智慧上海

上世纪90年代初, 上海在国内就率先提出了“信息港”建设目标。2011年9月, 上海市政府全面实施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2013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 上海以综合指数91.3排名全国第一。2013年底, 上海市已基本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基本框架, 为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9月, 上海市政府介绍了《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计划在未来三年中, 将着力实施“活力上海五大应用行动”, 强化信息基础建设, 信息产业和网络安全保障“三大支撑体系”, 引导推动50个重点专项。

(二) 智慧北京

北京在“十一五”期间就对“数字北京”进行了基础的建设, 在“十二五”时期,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的新要求是以智能、智慧为着眼点, 因此, 在数字北京的基础上建设智慧北京已成为北京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2年, 北京市政府发布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该纲要明确提出了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市民数字生存行动计划、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 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等八大计划, 其主要建设目标可以归纳为:实现一个基础提升和四类主体的智慧应用体系, 信息化整体达到世界一流。

目前, 北京的信息基础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尤其是在交通, 教育、医疗等基础民生领域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智能政务平台、社会应用公共平台等。

(三) 智慧无锡

2009年, 无锡建设“感知中国”的中心, 开始推进感知无锡建设。2010年初, 无锡力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 无锡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民生、智慧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在2013年国内智慧发展评估中获得第一名, 并进一步推进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宽带提速等重点工程建设。截止到目前, 无锡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已跻身国内一流水平。

四、结论

智慧城市的理念以及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 对城市管理机制的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的提高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当前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 作用

1.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民众的公共需求也与日俱增, 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也越来越大。从城市的发展历程上来看,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的延续与创新, 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 是信息化,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例如, 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管理与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互融合, 通过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合理配置行政资源, 低成本运行城市的基础业务, 将更加细化的公共服务逐步深入到医疗、交通、教育、食品等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 将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从传统的“电子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 最终达到“智慧政府”, 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2.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瓦解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被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取代, 而信息化也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信息社会将传统的机械生产方式转为智能自动化的生产方式, 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力中解放出来。尤其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 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 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使得煤炭、石油、钢铁等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 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3. 凸显城市主体的信息互动, 推动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

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治理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智慧城市借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了散布在城市各个方面的碎片资源, 通过公共部门的信息共享, 沟通互动, 民众广泛参与, 使得城市治理结构更加扁平化, 公共权力更加透明化。其次, 与传统的政府管理基于政府权威进行单向控制, 管理方式局限于权力控制, 具有明显的“他治”特征, 而在智慧城市中, 市民广泛参与治理, 通过智慧政府的信息共享平台, 市民可以感知城市的运行状况, 并作出适当的决策。在这种模式下, 每个人都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 具有明显的“自治”特征。从传统政府的“他治”到智慧城市的“自治”, 政府由“划桨”变为“掌舵”, 充分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 问题及挑战

由于缺乏一些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以及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以及战略意图的理解偏差, 使得智慧城市没有完全发挥对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前, 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首先智慧城市与社会的政府、通信、水和能源等各个系统实行网络互联, 数据共享, 这就涉及到网络的安全性问题, 一旦发生局部或者全局的网络瘫痪, 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暴露, 将会带来极大的灾难。

其次, 智慧城市起步较晚, 全球可供参考的成熟模式较少, 政府容易沿袭以往城市建设的思路和经验, 最后演变成路径依赖, 导致各大智慧城市建设大同小异, “千城一面”格局显现。最后, 智慧城市的发展, 需要相关的行业人才, 而我国物联网发展时间较短, 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相对比较匮乏, 这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摘要: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如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常态, 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和动力,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需要与信息技术深度交融, 而智慧城市正是信息化与城镇化交融的最佳节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含义, 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并对这种模式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发展,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芦效峰, 李海俊, 程大章.智慧城市的功能与价值[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2 (6) .

[2] 吴伟萍.城市信息化战略—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3] 彭明盛.智慧的地球[J].中国企业家, 2009 (1) .

[4]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地球[M].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9.

[5] 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6] 张丽华, 周向红.城市公共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 2012 (1) .

[7] 陈伟清, 覃云, 孙栾.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及实践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 2014 (11) .

[8] 辜胜阻, 杨建武, 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 2013 (6) .

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社区教育是社区居民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发挥其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社会治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功能,减少社会冲突,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对于新型城镇化社区教育的模式,可以探索“互联网+社区教育”混合学习模式和具有区域特色的“订单式”学习模式,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区教育;功能;互联网+;订单式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省科技厅研究项目“终身教育视阈下社区教育社会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7456221)。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能提高生产活动效率,又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最为庞大的群体——农村人口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由于经济和地域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而新型城镇化对人的发展在教育、技术、信息化等人文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教育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必须依据城镇化发展的特点,重新定位社会功能,成为培养新型城镇农民的主要阵地。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发展提出的要求

1.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一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参加城市建设。城镇化的建设要以人为本,科学生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外来人口在职业技能上有所提升和发展。这样的劳动力转移为新型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能型劳动力资源。城镇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技能型人才支撑,才能巩固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2.对“新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经济结构、生活生产方式到消费观念和人生价值观,这些变化使得新型城镇对居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居民受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多地了解法制和道德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和环保知识等。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作为“新市民”要融入城市生活都需要以上方面的素质提升。要通过社区教育将他们培养成真正能参加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城市居民。

二、社区教育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功能

1.教育中心功能

社区教育作为社区稳定发展的教育主阵地,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教育教学活动。社区教育要发挥教育中心的作用,利用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远程教育为广大居民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订单式”教育服务。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开办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学历教育,例如财务会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电一体化和家政护理等学历班。在社区中心建立小规模的培训基地,按照居民所需,进行分类培训,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在教育形式上“长短结合”,发挥教育中心的功能,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也让“新市民”在新的家园里安居乐业,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

2.文化活动中心功能

社区是居民的居住地,是居民交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新市民”原有的生活环境与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有很大不同,两种生活方式和思想内涵的交流与沟通必然有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社区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能在于促进文化的融合,提高居民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和认知度,社区教育能帮助“新市民”加强对新的社区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同,与社区中原有的居民和谐共处。利用各种社区教育的学习资源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娱乐活动,如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活动、老年教育、广场舞培训、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居民们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活跃了精神文化生活,“新市民”也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做好了由传统农民角色向市民化转换的工作。社区教育基地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3.社会治理功能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2014年8月11日,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对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做出了部署,其中的第四个重点就是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这就意味着社区教育要发挥其社会治理的功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促进社区人的发展和素质提升,通过社区教育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荣。新型城镇化的到来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落户难、上学难以及缺乏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等。社区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居民认清形势和关键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来解决新生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社区教育也鼓励和教育居民具有社区治理的概念和理念,能真正参加社区的治理活动。同时,社区教育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在社区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让居民成为社区真正的主人,推进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

4.人力资源开发功能

城市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有一专多能、知识和技能复合型劳动者。社区教育能够为各层次人才提供多种技能的职业培训。社区教育的广泛性和社会性能很好做到校企合作、实践培训。社区教育可以根据企业需要把人才培训班办到社区,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把培训班办到企业,还可以对企业新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这样,社区管理部门拓宽了工作思路,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社区教育中心成为企业和社区的桥梁,成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社区居民能够安居乐业。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模式

1.“互联网+社区教育”混合学习模式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即“互联网+教育”。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为成年社区居民,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互联网+社区教育”的模式就不受时空的限制,能更有效、便捷地开展教学活动。社区居民可以自主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既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自助式学习,这样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居民的学习习惯。“互联网+社区教育”模式通过学习平台和多媒体交互软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解决了师资不足、名师欠缺等问题。鼓励更多的教师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带动数字化产业的发展,让数字化产业与社区教育教学融合更加紧密。“互联网+社区教育”模式与传统社区教育模式相比,可以丰富社区教育服务的内容,降低社区教育的成本。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社区教育的受众面扩大了,还加大了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

2.具有区域特色的“订单式”学习模式

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要根据地域和区域特点找到社区教育的定位,打造社区教育的特色活动。社区教育的规划要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结合地方企业发展需求、社区居民教育需求和社区教育特色来开展服务于社会的“订单式”教育教学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居民对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需求已成为常态。“订单式”的教育模式满足了居民的实际需求。企业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提出针对员工的常态化培训、新员工培训和对口的就业培训。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社区教育针对贫困地区的状况、人口特点制定能够真正助力脱贫的教育项目。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贫困群众接受再教育的动力,让他们主动接受职业化、专业化的培训学习。定向开设实用技术培训,与相关企业开设“订单班”,促进产教融合,在精准扶贫中凸显社区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社区教育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提高了社会效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此创新模式下,打造区域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创造有影响力的特色社区教育活动项目。

四、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作为社区居民教育的主阵地,社区教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区教育通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来不断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该重视社区教育,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和更多的人、财、物等资源,把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最大化,不断满足社会和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功能需求。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应发挥“幸福教育”的功用。

【参考文献】

吴敏,付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分析[J].决策咨询,2019(01):87-89.

展月萍.社区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施措施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4):36-37.

李惟民.社区教育功能的定位与构建[J].当代继续教育,2018,36(06):15-22.

任波.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0(03):55-57.

邬宏亮.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成人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03):151-153.

王博.社区教育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152-154.

王琼娟.协同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基于社区教育功能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1-4.

邱苗苗.“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思路及模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08):50-51.

施健.互聯网+背景下社区教育的模式创新与前景展望[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35(06):61-65.

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安徽省宿松县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在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具体包括土地法律问题、流转机制问题、土地财政问题和供给方式问题,这些问题也在该省的其他县市有所体现。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安徽省宿松县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宿松乃至全省提供一些实证研究的探究例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实证研究;安徽宿松县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为改变以往的粗放式和不平衡的城镇化发展现状,新型城镇化应运而生。而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是一个较为核心的问题,也是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亟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由此制定的土地流转政策是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宿松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安徽省宿松县是皖鄂赣三省八县交界处的农业大县、国家商品粮基地,被列为省直管县试点县。宿松县在农业方面的重大举措和突出成绩,也能为其他县市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截至2014年6月,宿松县土地市场化流转面积达到40万亩,农业合作社多达400余家,家庭农场达到700家,专业的种粮大户已达500余户。据不完全统计,宿松县耕地流转面积达18.6万亩,占宿松县耕地面积的29%。具体宿松县耕地流转形式及流转对象统计如表1所示。2010年,宿松县仅土地流转面积就达11.6万亩,占宿松县土地总面积的16%。截至“十一五”期末,宿松县粮食产量达到34.39万吨,已被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已有35个,基地认证面积已达55万亩。

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的大力推进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1)集体产权的不明晰性导致了农民土地没有清晰的处置权;(2)流转机构宣传力度不够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3)政府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后,存在着土地资金的分配使用问题。因此,要使新型城镇化进程平稳有序地进展,就需要正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二、土地流转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土地法律问题

其一,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分配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成为了生产经营的主体,推动了社会农业生产的进行。然而,当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后,集体产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一方面,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农民拥有集体土地的合法性,然而现行的土地产权的所属却仅仅停留在“集体”,“集体”概念的模糊性与广义性最终导致了土地的实际主权不明晰,农民与土地间的权属关系也就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一般耕地的承包期限都为30年,这就导致在土地流转后,受让方由于不能确保获得长期土地,因而不愿进行大规模投入,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充足的利用。其二,我国的《土地承包法》第370条对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各项权利做了较为系统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土地处分权中绝大部分权利。但是作为土地处分权中重要权利的土地抵押权,农民却无法享用,这就限制了农民规模投资、融资入股的合作机会。同时,宿松县国土局并未颁布提供土地流转过程中有关服务、灾后保障的具体细则,这就导致了农民土地收益较低、农业合作社抗灾能力差、市场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土地流转相关问题。在本次对宿松县碧岭抽样调查的200户农民中,①关于农民对土地相关法律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56%的调查对象不了解,27%的调查对象了解一部分,17%的调查对象了解。

也即有83.3%的农民对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没有全面的认识,甚至不了解,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农民的利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如何通过法律层面保护农民的财产利益,也成为一项颇为棘手的难题。

(二)流转机制有缺陷

宿松县政府对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宣传力度过低,导致真正“有效”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过少。在本次对农民关于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的调查中的结果表明,仅有18.3%的农民觉得中介机构能帮助到自己,剩下的农民或要么觉得身边缺少这样的机构,要么虽然知道这样的机构存在,自己却从来没有了解过。由此造成一部分农民缺少必要的土地信息,使规模偏小、效益低下成为了当前宿松县土地流转主要特点之一。一方面,具有保守思想的小农生产者不愿与种粮大户谈判签订合同,而更倾向于与农户进行协商;另一方面,希望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也不愿费时费力地挨家挨户与农民商议,导致了“有地无需求”“有需求无地”的尴尬局面。土地流转服务中介机构宣传力度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土地流转规模小、进程慢,且土地流转规范性低下。

(三)土地流转后财政问题

在政府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的情况下,“经营土地”为政府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财政收入,这也是国家审计署于2014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的土地审计的重点关注内容。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宿松县的这一部分问题:其一,土地流转后存在三大产业资金投入比例不协调、财政收支矛盾大的问题,为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宿松县政府更多的是将财政收入投入到二、三产业的发展上,宿松县流转的土地面积共计18.6万亩,其中有80.6%的土地转向了规模经营。土地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偏低,导致宿松县农业没有进行产业的转移和升级,与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一定脱节,同时资金的投入比例不协调也导致了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大,政府融资困难的情况。其二,土地财政的利用缺乏一定的公平原则,新型城镇化的任务之一,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并且提高农用土地的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县域的二、三产业。然而,在解放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中,宿松县的土地财政却没有得到强势利用。宿松县拥有68.8万农村人口,42.9万劳动力,然而通过合作社、当地企业招聘的方式,只实现了2.1万多人的就业,就业率仅为3.05%。城郊地区的农民在被征收土地后一定的财产性补偿,同时在当地就业或者是进城务工,都可以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而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由于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就容易造成与城郊农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

(四)土地出让方式单一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划分出了城乡两种建设用地,出现了两套不尽相同的法律法规,其中农村集体产权土地需要先由政府收购,再通过挂靠在国土局名下进行出售。这就容易造成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和规划不合理,以及在征收土地的过程中出现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同时在本次宿松县的抽样调查中,有83.3%的农民对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没有全面的认识,甚至不了解,这就容易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一定的损害。

三、加快土地流转进程的政策建议

(一)针对法律问题的建议

其一,通过确权到人的方式,逐渐恢复农民的主体地位。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宿松县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的推进,同时流转的土地规模在不断变大。在笔者看来,只有保证了农民对于土地的实际所有权,才能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也就符合了十八大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发展新要求。通过淡化土地集体所有制,确立农民对实际地权的所有,使模糊的土地产权界限变得明晰,也使土地的产权由“集体”确实落实到农民个体的身上,使农民明白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补全现有土地所有权残缺的现状。同时,突破现行的土地承包30年的期限,使农民对于土地拥有完整的使用权,消除土地受让方对于土地使用的犹豫,从而使有限的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足的利用,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有序发展。其二,通过恢复抵押权以增进农民收益。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法》承认了土地经营承包权的继承性,但却限制了土地抵押这一权利。既然现行的法律允许土地经营流转权的转让,土地抵押作为一种更快、更广的土地流转方式,理应不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在限制抵押后的原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以抵押的方式进行交易。同时,可以通过允许抵押人以租赁的方式、在原土地上劳作的方式减少抵押人破产的风险,从而达到既推动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又保护农民基本生存的目的,也进一步推动集体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实现了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完善土地“进退机制”使需要土地的农民得到相应的土地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也使有土地但需外出务工的人员以给予一定补偿的方式及时出纳土地,实现“双赢”战略,同时,也要给予那些有意搁置、撂荒土地农民一定的物质处罚,来促进我县土地流转进程。

(二)针对流转机制的建议

其一,宿松县政府积极领导、组织有流出土地意愿的农民与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合作交流,以促使现代一体化农业科技园的建立。政府可以给予农户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并可以通过给予科技园一定税收优惠以扶持其快速发展,促使“企业—农民”模式的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推进。如以“区域合作,产销一体,以贸带农,以工促农,三产互动”为思路建立的洲头乡万亩现代农产品示范园,历时三年,现已建成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葡萄、草莓等优质水果、绿色蔬菜和花卉苗木生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愈加明显。由此可见,宿松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立,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宿舍县土地流转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对提高农民的收入有增益作用。其二,中介积极参与,逐步提高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土地的使用权的市场化的程度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土地流转的中介机构又能极大的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因此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构就成为了重要的一环。随着宿松县政府的大力推进,2013年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已突破百余家。但正如上文所言,土地中介机构并未“深入人心”,由于农民对中介的不了解,常常会出现“有地无需求”的困难局面。因此笔者建议,政府积极引导,率先在土地流转率较高的洲头乡积极宣传中介组织的职能,及时收集农民的各类土地流转信息,并及时给有流出土地意愿的农民提供相应的法律知识普及、市场土地价格行情等相应的咨询与服务,积极地帮助农民朋友与农产品供应社签订有效合同,使农民朋友逐渐地改善自身签订合约时的不利地位,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三)针对土地财政的建议

其一,资金调整,一、二产业共发展。为了加快宿松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建议提高生产效率及技术,可以借鉴佐坝乡碧岭村的先进经验,将优质土地集中流转给当地的种粮大户、产业能手,用最少的土地实现最大产值。多余的土地可以考虑市中心距离的极差距离及收益后,积极流转以成为第二产业以及公共建设用地。在考虑土地增值效益后,给予农户相应的补偿,将剩余的钱款归入土地财政。其次,积极申请省级、国家级的建设项目,利用国家补偿及财政收入进一步对现代农业进行建设。其二,落实公平,财政合理补贴,宿松偏远地区的农民很难实现土地升值甚至是保值。建议将对这些农民增加一部分的土地财政补贴。在此次调查中,仅有11%的农民觉得自己的生活较土地流转前有了很大改善,还有28%的农民觉得自己在土地流转后的生活没有改观,甚至不如以前了(4.5%)。通过交谈发现,这28%的农民多数不能及时从“农民”向“工人”角色过渡,导致生活并未发生改观。政府应及时了解情况,给予相应补偿或其他岗位的培训或介绍,在大力推进宿松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不忘“以人为本”的核心。

(四)针对突破土地单一供给方式的建议

在目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土地一般通过“招拍挂”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流转。而在宿松县东北新城拓展区和集镇重点区域,由于我国现行的城乡两类建设用地市场以及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原因,导致了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居民的合法权益未能实现最大化,以致为日后产生矛盾埋下隐患。为此,我们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只有突破国有土地的单一供给的方式,重新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建设用地,才能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单独进入市场,使在农民手中固化的土地变为流动的资本。完善土地信托制度,建设土地银行,也使农地使用权在抵押市场更加多样化地转移,从而改变宿松县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党委及政府只需要引导和完善土地金融市场,使资本超良性态势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筹措出大量的资金,从而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更好更快增加农民的收益,积极完成农民“市民化”身份转换,使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忠伟.安徽省土地财政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0:1.

[2] 甘敏.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4,(1):109.

[3] 倪燕翎.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就业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11.

[责任编辑 李 可]

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范文第5篇

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身份变化, 除了在喧嚣繁杂的都市享受了偏远山区无法想象的便利与快捷外, 也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环境巨大反差下强烈的不适应感, 这与现代大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是极不相称的。城市化进程后, 大城市建设中如何构建城市民俗文化生态, 建设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生活, 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 问题产生的背景

在全球化的今天, 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两年前, 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 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的出台, 统筹城乡差别, 平衡城乡发展, 打破城乡界限的发展战略助推着重庆农村向城市的快速转变。在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三位一体”的政策指引下, 大批农民离开了多年生活的土地, 走进了霓虹闪烁的大都市, 成为现代城市的主人, 其中不乏因现代城市发展需要而被动失地的农民, 也有主动放弃低廉收入, 追求高端生活的手工艺人, 他们主动失地而成为城市打工族, 不一而足的个人需求使他们享受着现代都市生活的繁荣与精致。然而,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客观现实, 大量农民成为城市居民, 城市的增容势必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也为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尚需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对城市而言, 尚未做好接纳大量城市居民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心理准备, 尤其是让传统农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精神文化方面的引领和城市文化建构相对薄弱。对农民而言, 改头换面的生活方式与急速变换的生活节奏使他们如围观的过客, 表现出与现代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现实尴尬。现代工业社会所崇尚的高效、理性、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 让他们世代依存的民族民间文化与其生态严重剥离, 而使得广大的农民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完全失语, 难以融入现代城市的文化环境中。作为他们精神支柱的文化习俗与民间手艺也因失却了存在的空间成为历史的记忆而被永久的尘封与消逝。单一的现代城市文化审美取向统一了民族民俗的多样化特征。农民的“市民化”失却的不仅是土地, 还有他们赖以生存的民间手工技艺, 更有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生活。

从长远来看, 让他们尽早融入城市, 融入城市生活, 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应在现代大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应有所作为地给予密切的关注并斥之必要的干预手段, 寻求新型民族民俗文化生态的构建模式, 以适应现代化大城市居民结构复杂化后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俗共性需求, 以推动现代化大城市民俗生活、文化品位与文明程度的同步提升。

人在面对现实的挫折与无奈时, 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怀旧情绪, 由于现代社会高科技瞬息万变的时空转化、快速运转的生活节奏, 强大的工作生活压力, 人们渴望心灵的短暂栖息, 得以享受那份闲暇与舒缓的惬意, 因此对以往那种落后与原始的生活方式产生眷念, “寻根”便成为时下人们快节奏生活下的最好释放与表达。随着本土文化意识和寻根意识的觉醒, 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今天, 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人们转而越发喜欢民间的习俗文化与手工技艺, 从本质上讲, 他们并不是期望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原始自然经济、传统手工作坊的生活方式永存, 而是鉴于当下复杂高速的社会状态下对单纯与素朴的怀念, 那是一种情结, 是对即将逝去的乡土文化的依恋情结。这种情结不仅存在于“市民化”的农民阶层, 而且也存在于不堪现代城市生活重负的工薪阶层。在这个以效率与效益为追求的物质社会, 在高科技的助推下, 唯利是图成为首选。人际关系淡薄、彼此信任度的降低, 对一切做作的“真实”的恐惧, 人们试图回避而追求真诚, 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诚挚”期待。我们在理解对传统文化追求的不断升温的同时, 在新型城市文化建设上给予必要的观照, 不失为在对传统文化创新继承的同时给予那些迷失的心灵与社会最好的精神慰藉。

2 新型民俗文化生态的拟建模式

城市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高下的显著标志, 也是一个城市和谐繁荣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人化, 人始终是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构建以城市社区为中心, 以民间艺术协会、社工组织、民族习俗、宗教礼仪、手工兴趣、特长交流等为内容的多形式的新型民俗文化生态模式, 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民文化建设的必要举措, 是丰富城市内涵, 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 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中, 由于乡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缺位, 常常造成“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的民俗文化缺失。新型民俗文化生态的建设不仅能够活跃和丰富城市现代文化, 而且具有在新形势下, 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的双重功效。不仅能够引领广大市民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方向, 而且为广大市民构筑了稳固的精神家园。尤其在城市老年化日趋突出的当下 (到2050年, 世界老年人比例将占21%, 中国每三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 新型的民俗文化生活方式将为不同层次的市民休闲娱乐、余热发挥、交流技艺、和谐示范、展示才能、实现自我、老有所为提供相应的操作平台。规范化的模式管理, 固定的活动场所, 丰富的活动内容, 积极健康的活动形式, 各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活动效果, 将是未来城市社区发展的有效路径, 也更是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根据民俗学的定义, 民俗, 即所谓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一种来自于人民, 传承于人民, 规范人民, 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对当下大城市文化建设而言, 依托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婚丧嫁娶等多样化的民俗形式, 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形式。它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 也是一种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民俗文化既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是对各民族民间文化、现代工业文明对接下民族风俗的多元性概括和提炼。从文化的现代发展来看, 传统文化需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发挥更大的文化功用。以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难以应付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多元性选择。毋庸质疑, 离开了乡土的深厚土壤, 民俗文化的乡土情怀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根基。所以, 新型城市民俗生态的建设应贴近于现代生活习惯、审美追求、价值期待等多种因素, 无论是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 还是对传统风俗习惯的应用, 都应顺应当下城市发展需要, 与全球化下的现代先进文化有效对接, 充分发挥传统民俗文化的优秀因子。一方面, 凸显民俗文化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展现现代社会对传统的创新性, 体现传统文化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精进的社会进程。

从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来看, 在应用中继承, 在继承中创新始终是文化繁衍的不变思路。传统文化需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得到延续, 也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新型民俗文化生态中, 对传统民俗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 是通过原有文化资本再次投入、挖掘转化, 以产品的形式回归生活的循环系统, 以另一种文化的方式延续和发展来实现的。新型社区民俗文化模式的管理应根据辖区居民的具体情况, 将居民的特长技艺和兴趣爱好分类组织, 形成不同的团体, 并根据手工技艺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为他们提供开展实质性劳作的场所与机会, 如民间工艺, 可以以小型企业方式, 生产常用的生活、手工艺品, 打造民族风情街道, 让他们的劳动回归社会, 服务社会, 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 服务于辖区的各种公益活动。民间歌舞、京剧票友、民间书画等均可以在社区的统一安排下, 在旅游景点、广场等人群休闲、聚居点演出, 增加景点收入, 其报酬也可以从景点收入中适度提取。各自量力而行,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充分发挥辖区居民的特长优势, 为社区手工艺人提供就业的机会, 让社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找到自己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位置, 通过不同的组织、活动形式、力所能及的服务社区, 减少社会负担, 丰富社区精神生活, 共同承担构建和谐文明社区的文化使命, 形成社会良好的“互助共建”社区文化氛围, 共同维护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公共利益。形成现代城市健康积极的民俗文化生态, 不同社区经过交流、切磋、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在全球化的今天, 重新认识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手工技艺的价值, 对于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有时代气息和文化传统的当代大城市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新型民俗文化生态模式建设的价值和审美

现代人面临的悲剧是信仰的遗失, 现代科技理性使我们舍弃神话意识, 工具理性则令我们淡漠了审美精神, 而实用理性则更逼迫存在者忘情于宗教信仰和道德律令, 失落掉童真的纯美和唯美, 减弱了寓言的隐喻和象征的思维[1]。更令人忧虑的是, 全球化的后现代历史语境、经济法则和市场规律无情地支配了大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消费欲望和感官享乐共谋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参照物, 加上官僚主义和腐败成为普遍的社会痼疾, 大众的心理基本失衡[1]。后殖民主义的阴影无时不在颠覆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面对全球化下的大城市发展与文化的建设, 我们不应迷失在多元文化语境绚烂的时代浪潮中, 也不应沉醉于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精神安慰, 任何文化都不过是精神无限可能性的产品, 文化永远是以人为中心的符号活动和象征形式, 人才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文化是人类的本能诉求, 通过符号化的活动达到文化创造的目的, 从而求证自我和肯定自我, 与其说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文化的创造, 毋宁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存在, 文化的出场才从存在论意义标画着人的意义与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但人不应当是服从于文化模式而被文化所吞没, 而应是主宰文化和构造文化, 使文化成为精神的象征和寓言。文化演化的历史也许提供给我们对于文化和审美的进一步理解。一切过去就是现在, 一切现在都将成为过去。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同样珍贵, 它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精神源泉, 它具有物质经济和自然条件无法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是任何经济繁荣的必要的坚实支柱。

摘要: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城市进程的快速推进, 农民的“市民化”打破了传统城市居民的组成结构。传统文化的失落, 城乡一体后的新型城市文化的多样需求, 给大城市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内涵, 建设健康文明的城市民俗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城市进程后, 城市居民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新型文化生态的诉求出发, 论证了新型民俗文化生态建设在当今大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新型民俗文化生态的模式和操作要领、价值追求。旨在为当下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型民俗文化,生态模式,建设探索

参考文献

[1] 颜翔林.后形而上美学[M].学林出版社, 2007:412-439.

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下,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因此,应从政府职能、服务理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朝着一体化目标迈进。

关键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体制机制;群众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发展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1]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城镇的规模扩张,也不仅仅是让农民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是要让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城市化,能够和大中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高层次的精神文明。[2]因此,文化的发展是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层次的重要标识和检验标尺,而公共文化的发展水平则决定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区域总体发展的层次与高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的体现。在这样的战略格局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共文化服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公共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化,它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所形成的综合性文化现象。主要社会功能是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大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在此基础上,作为政府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还要为全社会提供文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等的服务。相对于其他文化服务来说(如市场方式的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等基本特征。[3]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一种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全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基本服务方式。

新型城镇化大格局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完善程度决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是否注重公共文化設施建设,是否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是否注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否注重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都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

二、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也是个文化大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河北省提出了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型的奋斗目标。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按照公共文化建设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性文件,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和长足发展。但目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4]

(一)政府服务理念存在偏差

在通常意义上看,城镇化建设的最显著表征是工业化程度,最主要的衡量指标是经济的增长值。但新型城镇化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还包括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昌明、文化的繁荣、文明程度的提高等。在这个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人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些政府部门却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经济增长依然是各级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这一理念的偏差,导致政府官员过度看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再加上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服务态度不到位,从而导致河北省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浙江、山东等文化建设强省,与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与要求极不适应。因此河北省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改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跟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脚步。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配套

文化设施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保证,但河北省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总体上比较落后。在现有的11个设区市中,至今还有一个市没有图书馆,2个市没有群艺馆,172个县(市、区)中,还有11个没有文化馆,18个没有公共图书馆,而现有的“两馆”评定级别偏低,不能为民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老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文化馆舍年久失修,或者被挤占挪用,都严重影响了河北省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现有的文化场馆和设施设备使用率低下,许多政府高额投入的文化设施设备在验收达标后,由于后续管理与服务不到位,致使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脱节与冲突。

(三)公共文化投入不足

公共文化建设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河北省的公共文化建设事业费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上海、广东、浙江等文化强省,甚至落后于青海、宁夏、西藏等偏远省份。2010年上海的人均文化事业费96.8元,河北省只有9.6元,虽然自2012年开始河北省人均文化事业费猛增到24元,但其他各省也都在实现着跨越式发展,河北省的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文化建设强省。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三馆”免费开放配套资金和设备更新、运行维护、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等经费无法保障,公共文化活动手段和方法无法创新,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一批专职和专业人才队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十分匮乏。一是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才大多聚集在省市级文化事业单位,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站专业人才奇缺并严重老龄化;二是由于用人机制不完善,在河北省各个公共文化单位尤其是基层文化单位普遍存在着人员随意性和流动性大、专业不专职、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等现象;三是奖惩激励措施普遍缺失,一方面“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观念致使一些人的服务缺位或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难以调动人员积极性。另外,河北省比邻京、津,在京津冀一体化的今天,这既是河北省的区位优势也是河北省的区位劣势,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河北省文化建设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公共文化专职专业人才结构性匮乏,基层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又造成人才存量难以激活,严重影响河北省公共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受经济社会发展和认识水平的制约,长期困扰河北省文化改革的因素并未消除,一些基础性问题依然存在。对标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执行标准,河北省的文化达标执行力与国家标准存在着较大差距,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下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公共文化需求也极不相符。正是这些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步伐。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河北省是个文化大省,但却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下,河北省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文化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二是处理好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三是处理好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对已经普及的地方,重点提升文化发展内涵;四是处理好区域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与新城镇发展趋势和特色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切实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同步使用,确保新型城镇民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同步提升。

(一)明确新型城镇化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

在新型城鎮化发展的大格局下,河北省各级政府必须将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才能保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和谐进行。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须突出强化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规划设计、指导协调、机制体制、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等环节都要求政府不能缺位。

1. 树立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政府的事情,因此新型服务理念要求政府明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含义和发展内涵,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核心概念,以人为本,自上而下全方位树立起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努力缩小城镇化发展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才能正确发挥政府职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2. 明确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文化事业发展,并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文化发展政策法规,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公共文化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合理的组织领导机制、服务协调机制、政策法规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理论研究机制,等等,通过民主决策、科学管理,自上而下地实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下公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与机制基础。

3.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倡者、主导者和推进者。面对目前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政府必须明确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及推进职能,并充分利用政府对相关部门的号召力和行政约束力,配合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政策,创造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投资环境,吸引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在社区、校园、乡镇、企业、军营等范围内搭建公益文化活动平台,鼓励盈利性质的文艺院团以微利向民众提供各类文化产品,指导各级各类文艺文化团体因地制宜地展开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共享精神文明成果,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和必要的设备物资。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建设和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因而政府必须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城镇建设合理布局,以基层文化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为阵地,建设起真正惠民利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 继续实施市、县两级公共文化馆舍建设、维修和升级改造工程。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可设立专项资金分年度对那些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有能力扩建的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给予适当补贴,用以维修、扩建或升级改造。

2.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工程。对全省尚无图书馆和群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市、县(区)、乡(镇)、村(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统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力争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公共文化全覆盖,形成完备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3.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工程。按照国家标准,河北省图书馆和群艺馆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部达到国家评估定级的最低标准,并力求提高达到最高标准的比例。同时大力推进各级标准文化广场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4.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按照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电影院推广工程、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等的要求,结合河北省实际,推进“河北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建设,使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5. 实施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程。在秦皇岛市和廊坊市完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其他9个设区市继续申报示范区,并在每个市重点扶持2~3个基础较好的县(市、区),争取在两年内在全省建成20~30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带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6.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资源配置方式。全省要从政策层面保证公共文化设施设备惠及百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在群众活动密集的区域,方便群众识别和参与活动;在建设用地、建设税费等方面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给予优惠;根据各地区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建设基础文化设施设备,不搞“一刀切”;同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管理和监督,让公共文化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满足民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三)加强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创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必须改革创新,实行“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发包人”,可采取建立专项资金、定向资助、项目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在发展中彰显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在社会力量与政府文化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将各种投入产出关系理顺,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建设为辅,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的管理链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来源,激励和培育社会文化力量,让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都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政府则在其中做好管理和服务,并逐步完成从以管理为主到以服务为主的职能转变。同时在文化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让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多渠道投入,全民参与,在市场和公共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并建立起共荣共享的合作关系,不断完善激励奖励措施,积极引导第三方群体以办实体、捐赠、赞助等各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務体系不断完善。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专职专业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的软实力。

1.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人才的合理选拔、任用、交流、晋升,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职专业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与国内外省内外高校及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合,通过进修深造、定向培养、专题培训等方式,分批分期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进行专业培养、全员培训,激活人才存量,提升现有人才的能力水平。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引进或软引进、短期讲学、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人才引进或智力引进,为全面提升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人才保证。

2.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人员编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文化服务工作实现专人专任,专职专业,落实专职公共服务人才的编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稳定有序。

3. 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合力,共同提高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经验,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借助企业人力资源,用更专业的手段提升服务质量;[5]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动员企事业单位、高校等与公共文化服务部门挂钩结对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形成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行文化志愿者服务新模式,成立文化志愿者管理组织,建立各级文化志愿者人才库,把志愿者服务作为专业人才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公共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才能保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所以政府必须从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服务理念、财政投入、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将公共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统筹规划、同步设计、合理布局,才能使河北省无论在经济硬实力还是文化软实力上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重光.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12,(11):38.

[2]张贵凯.在人本思想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D].西安:西安财经大学,2014.

[3]荣跃明.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及其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3):24.

[4]边际云.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6.

[5]沈泉生.公共文化服务重在社会效益[N].中国文化报,2013-07-21.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new urbanization,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govern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he masses

上一篇: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校企结合的通信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