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程变革论文范文

2024-07-14

外语课程变革论文范文第1篇

编者按:“加强基础教育课程选择性是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期,本栏目特邀专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的朱传世老师与我们探讨基础教育课程的选择性及其处置方式。北京四中初中部于2013年5月进入遨游计划项目,开启了“以多元的课程促学生多元的发展——北京四中初中三级课程整体优化和实验研究”,本期我们还为您呈现北京四中初中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生命只有一次,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改变人生的许多拐点,有的可选,有的不可选。基础教育如何关注学生12年成长过程中的拐点呢?我认为,设置好课程的选择键,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至关重要。

加强基础教育课程选择性是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教育选择和选择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呼唤

教育选择和选择教育自古至今一直延续。孟母三迁是教育选择的经典,孟母看重的是教育环境。《论语》里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子,语录的主人是在为选择教育立言,有取有舍,立标定准,影响深远。孔子就是择师而学的典范,孔子曾问史于郯子,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杜甫则提出了“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取舍主张。当然,从整体看,中国古代的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在科举取士时代与之相应的课程窄化为“四书”“五经”,下层劳动人民的选择空间很窄,机会很少,“独木桥”现象沿袭了上千年,阶层固化、贫穷代际传递仍然是社会主流现象,基于分配不公的改朝换代成为历史的简单推动力。历史呼唤教育给所有人选择的机会与权利,尊重和发展个性,以此获得发展和改变。教育发展到今天,政府和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教育选择性的重要,新一轮课改下放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课程自主权,就是增强基础教育选择性的重要举措。

2.多元开放的新时代要求教育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全球化、信息化、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可见度越来越高,信息的流转越来越快,新型人际互动的维度越来越多样,知识和信息的总量以几何级数增加,一切都在走向不同程度的开放,一切坚固的都在漫向烟消云散。这些必然带来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的冲突、本位文化与价值的冲淡、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价值的重新定位与选择、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这些也必然夹带愚昧与落后、庸俗与反动。时代已经给出了更多的选择,教育就不能无动于衷。一方面教育要直面这个选择性的社会,另一方面教育要着力开展选择教育,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选对,选好。这其中,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是第一要义。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选择性的具体体现

和以往相比,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政策和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键,也促使了学校、师生做出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1.三级课程的分与整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按照国家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各自比例分别开齐开足课程。作为学校,可以选择三级课程整合实施的策略,打破三级课程界限,重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一体化课程方案。

2.分层分类自主推进

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选择分层分类推进的策略。学校可以依据校情自主选择分层,常见的有:基础类,即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拓展类,可以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拓展,也可以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拓展;个性类,即基于发展学生个性而开设的课程;研究类,即基于发展学生高阶学习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具体到分类,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是按照学科课程来划分的,高中阶段是按照八大领域来划分的,学校可以依据各学科发展和联系的紧密程度做出改变,常见的做法有三种: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分类;二是重新切割领域,如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道德与社会、身体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三是按照素养来划分,如科技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等。

3.分科和综合自行选择

历史与社会、初中阶段的科学和艺术为选择性课程。学生可以在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及分科的历史、地理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科学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艺术及分科的音乐、美术之间选择。北京市推出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择空间更大,它可以选择学科内整合,也可以选择学科间整合,还可以是二者的结合,还可以选择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统筹使用。

4.部分课程内容可选可调

三级课程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可以依据校情和学情做适当的技术性处理,如增删调改,还可以依据办学理念或特色增加相应的维度,这便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改造的路径。校本课程的内容则由学校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相应的拓展,也可以选择基于学生需求点、兴趣点、发展点的内容,基于生活问题或现象的内容,基于区域资源特点或优势的内容,基于教师专业特长或业务爱好的内容,这便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路径。实践类的课程,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加以实施。学校拥有灵活选择社会资源并转化为课程资源的权利。

5.修习方式的选择

基础教育阶段,基本的修习方式是必修和选修,其中,国家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必修为主,高中阶段既有必修,也有选修。校本课程更灵活,学校可根据情况设定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开设学生自修课程。

6.排课方式的选择

排课方式的变革属于课程结构性变革的重要部分,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大大激活了课程活力。如北京市规定:在周总学时不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学时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选择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每学年2周机动可选,可选择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活动;晨会、班队会、少先队活动等,由学校在自主学时内安排;做活化处理的学科学时,学校可以在指定区间内选择性安排;一至六年级课程可以分类集中安排,语文、数学、外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科等课程可选择集中安排在上午进行。

7.教与学方式的选择

随着教改和教学研究的深入,项目实施、任务驱动、问题探究、活动教学、体验教学、游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纳入学校实验和教师教学实践的视野,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活动中学、游戏中学、体验学习、网络学习、合作学习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这为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以及有效学习、高效学习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8.教育活动的选择

特色德育活动、节庆活动、游学活动、社团活动、展演活动、观瞻活动、影视欣赏活动等在一些学校日渐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本身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同时,每项活动也可以设计诸多选择因素,提供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负责的机会。

9.作业内容和形式的选择

超负荷的作业、以机械重复为基本手段的作业、全班布置同一份作业已越来越受到诟病,选择性作业、综合类作业、探究类作业已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和欢迎。在这一扬一弃中,反映的是对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新抉择。

10.考试评价的选择

一考定终身,一考分高下,一考评优劣,考试成为了利器和裁决书,扭曲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对很多学子造成了伤害,单一性加高利害的考试已基本走到了尽头。新的中高考政策,提供了学生一科多考、择优录用、科目可选等差赋分等新的机会,甚至同一张考卷内容可选。为此,加强课程与考试的协同、选用新的课程评价已然提上议事日程。

课程选择环境下选择教育的处置方式

由下放教育权力而出现的课程选择环境,一方面将教育选择凸现出来,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选择教育的教育使命。如何在培育共性、促进普及、保证合格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教育形成个性、继续提高、发展特长,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选择教育的基本原则

选择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教育深综改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选择教育的基本逻辑,即由他选到自选,由选对到选好,从而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负责,提高学生的自我觉知水平,使选择主体的行为具有认识论上的意义,最终发展理性选择能力。为了避免在选择性加大的情况下出现丰富的痛苦、偶然的错失、随机的不负责任等情况,开展选择教育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价值引导原则。选择教育要在多元、开放、无序的信息环境中,引导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判断,并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保证选择教育的方向性,避免误入价值的歧途。学校层面的教育、课程、教学选择,也要以有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为基准。

自主发展原则。选择教育不是家长和教师替代学生选择,而是引导学生不断分析和反思选择行为,发挥选择主体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形成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适性近情原则。选择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设计选择的时候要能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性情提供多种可能和机会,有时还可以进行个性化订制服务,避免“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学统一原则。教育者要把教会选择与学会选择统一起来,教育者和学习者要围绕各种事物、伦理、道德、价值建立基本的选择标准,既审时度势,又遵规守法;同时,也要针对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选择情境、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进行现场说法。

知行合一原则。选择教育强调认知选择和行为选择的一致。在基于正确的价值选择、合理的自我认知对接之后,会形成认知选择,但不能止于此,还要付诸行动并指导未来的其他选择。

2.选择性尺度的把握

“选择”是一个广域词汇,所以有人提出,选择即生存、选择即发展、人生无时不在选择。本文所谈及的“选择性”是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生发点,有着自身的基本定位和尺度,表现为:

选择阈值。不能因为增强选择性而突破的阈值主要有:课程开设要涵盖核心素养;核心课程的中心地位;三级课程中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的比例;必修和选修的比例;国家课程标准的底线标准以及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段可接受的难度上限标准;学年、学期、每周学时总量标准;各学科课程的学时要求;作业时长标准;各地区具有法规效力的要求,如北京市规定的各学科要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当然在阈值之内,可以通过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节省学时用于推进特色课程、特需课程建设,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节奏。

选择梯度值。按照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选择性呈递增态势,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选择内容越来越宽,选择频次越来越高,选择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这从国家和各地区考试改革中可见一斑。如北京市取消了小学阶段的高利害考试,加大了中考在内容、科目、考查形式、考试次数等方面的选择性,高考则加大了职业选择的成分。

3.基于选择的体制机制建设

基础教育领域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能训练学生把握和选择学习机会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基。为此,需要建立起基于课程选择性的一整套体制机制:

课程调研机制。选择体系建立之前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调研,了解学生所需和教师所能。学生所需一定是多样化的,教师所能也是各有偏好的,通过调研,则可以把握住所能和所需之间的落差,从而找到教师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做出科学的调配。

课程供给机制。基于课程选择的课程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保证课程供给的丰富多元。这意味着要建立课程开发机制,包括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发团队、课程资源开发团队、特需课程和特色课程开发团队等。同时,加强多样化供给模式的研究,如自由选课供给模式、套餐式供给模式、私人订制式供给模式等。

课程评价机制。基于课程选择的课程评价可以从选择意识的培养、学习责任的担承、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决断水平、批判性选择能力、理性选择能力、选择效度等方面去立标赋值。同时,改变唯一性评价、管理主义的评价、从外部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评价方式,降低考试的负荷,发挥学分制的引导功能和调剂作用。

课程管理机制。基于课程选择的课程管理要考虑课程保障条件的丰盈程度,动态把握学生自我选择的动态。为此,需要建立各类课程选课系统,搭建相应的平台,开展全程管理,包括针对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段选课和补习类、兴趣类、特长类、个性发展类课程的选课系统和平台,选课指导中心或咨询机构,选课指导教师的确定、培训与组织,课程学习日常管理。

4.选择教育的方法指导

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学生课程选择能力培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方法指导,具体包括:

学涯和生涯维度。选择要照见过去,立足现在,指向未来,作为学生的选择,必然直接与学涯和生涯关联。学校在设置选择键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做选择时,都要将课程选择中的诸要素放在学生学习的不同学程上考量,通过放大、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大时空观。

自我分析和发现维度。自主选择就是要通过测量、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发现自我的兴趣、特长、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从而做出适性近情的选择,并主动向学校和教师表达自己的课程学习所需。

模拟选择和榜样引领维度。如果出现选择错误,一旦既成事实,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为慎重起见,有的课程选择行为可以通过模拟、预留窗口期等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再做出选择;有的则可以通过学长介绍经验、选课榜样的现身说法等方式加以引领。

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和课程学习方式,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和生活方式,课程选择会改变学生的生活面貌,当然它也会改变教师的生活面貌和学校的教育图景。既然选择如此重要,加强选择教育,避免盲从、盲选,避免因选择的多元化而增加学生负担,就应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希望大家对此多一份关照与用心。

外语课程变革论文范文第2篇

1 做一个充满智慧的促进者

我们大多教师的上课方法仍是一节课从头讲到尾, 还生怕没讲好, 没讲透彻。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单向的培养活动, 他表现为以教为中心, 教支配学、控制学。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 教师就是知识宝库, 是活的教科书, 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 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课堂上就成了这样的现象:我讲, 你听;我问, 你答;我写, 你抄;我给, 你收——教多少, 学多少, 不教不学, 教师满堂灌, 忙得不亦乐乎, 甚至声嘶力竭, 其结果是教师越教得多, 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这种教法远远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指出:教学的重点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教只是为学服务, 而不是要学服从教。新课程强调, 教学过程是互动的,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把教师的多讲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做专业水平和人文修养双高的教师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找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 也就是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例。如果一个教师只会照本宣科, 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罗列给学生, 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 举一些课本和教参上提供的现成的例子, 而不会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举一些贴近学生的例子, 不会创造性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那就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没有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课程的创新就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丰富的知识储备。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其实作为教师只有一桶水还不够, 还要是一潭活水, 最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应该永远是新鲜、充沛而不枯竭的创造之源, 能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 自己“囊中羞涩”, 就无法做到与学生充分交流。

新课程中有很多新的要求、新的思想, 比如贯穿教材始终的“探究课”, 是以前传统教材没有的, 教师如果不能做到高屋建瓴, 学生就不会学得到位, 所以“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 更应该是教师的身体力行, 也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 否则就要被学生抛在后边, 被社会抛在后边。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这种交往意味着平等, 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共同参与, 意味着相互构建。课改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需要教师全方位重塑自我。因此教师除了在业务知识上要精益求精, 还要加强师德修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 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 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 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并进行评价内化。

3 教师还要加强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拓宽知识面, 做一位知识复合型的老师

由支配者转化为合作者。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 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 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新课程的课堂上, 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交流, 共同学习、共同探究, 师生共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取长补短。教师与学生合作, 也是一种启发, 一种帮助, 一种人文关怀。

有些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传承的, 有些是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取的。还有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 而在活动的过程中, 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参与是不行的, 或者说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 也是新世纪初我国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创新工作的重要部分。新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

外语课程变革论文范文第3篇

一、融合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外语教育推动了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组成了通识教育的最核心部分。通识教育能够帮助人们铭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是保证人类知识科学宝库文化储备丰富的有力武器。因此, 融合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与通识教育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我国的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在1985年前一直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在1985年至2002年在强调工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性要求;在2002年之后, 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又被融入了通识性教育元素。纵观大学公共外语课程教育, 我们不难发现, 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的内涵一直在丰富, 教学理念一直在多元化发展, 这无疑能够推动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发展, 能够促进广大学生外语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在看到大学公共外语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能够发现,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学生学分控制, 课程学分的压缩使得大学外语教育成了首当其冲的被压缩对象。课时的减少会导致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课时缩短, 这无疑给通识教育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大学外语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 开阔学生的眼界, 使得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大学外语教育是最佳的通识教育模板, 它包罗万象, 涉及文学、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等方方面面, 它的题材丰富, 能够为通识教育提供巨大的操作空间以及汲取不尽的知识信息。通识教育与大学公共外语课程的融合是大学公共外语适应国际环境、紧随国际外语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 高校以及教育相关者需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推进融合工作, 促使大学公共外语教育与通识教育构建共赢格局。

二、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问题分析

(一) 教育者教学观念问题

由于当前阶段, 高校内部普遍未能形成正确的大学公共外语教育思想, 教育者和学生普遍未能认识到大学公共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将大学公共外语视为“副课”, 很多大学公共外语教育者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自我边缘化”问题, 对自身的专业和学科有着较强的自卑感。然而, 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要求教育者能够突破专业、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开阔学生的思想视野、提高学生的精神感悟。大学公共外语的存在价值不仅仅是工具, 而应该包罗万象, 为学生超越所学语言、提高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正因为此, 教育者的错误教育观念以及学生的错误学习理念都局限了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因而缺乏了较强的人文精神, 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优质的“全人”。

(二) 课程设置及教材问题

大学外语课程虽然是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但也是一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外语课程应该系统的融入语言知识、中外文化、情感道德等相关的课程体系, 要突破传统的语言知识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不拘泥于课文理解、句型操练、重点语法讲解等, 而是可以效仿其他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其中融入外国文学、语言学、经典影视、欣赏报刊、杂志选读等, 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外语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前阶段, 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使用普遍存在问题, 加之想要促成上述目标实现, 学生必须能够很好的接受教育者新型的教学模式, 然而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大多开设在大一阶段, 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已经习惯了主题课文学习, 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及模式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教育者的教学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策略

(一) 转变教学理念

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不应该仅向学生教授相关的语法、语音、单一的语言知识以及技能, 而是应该向学生传授用外语思考的能力。广大教育者应贯彻通识教育的现代教学理念, 将培养“完人”视为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目标, 要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要引导学生探寻最适合自身的外语学习路径、习惯用外语思维解决问题。在外语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知识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道德、意识, 使学生综合发展。想要促成上述目标实现, 首先应该转变当前的教学理念, 一方面要引导教育者端正自身的教育理念, 使之能够正确认识通识教育视域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 能够积极投身相关的教学实践之中, 改革并创新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另一方面, 应该端正学生的学习理念, 要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的重视度, 使之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育者完成教学工作, 能够有意识的自主研究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 能够有意识的实践相关知识, 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 革新教学模式

21世纪被誉为科技生产力时代, 各种计算机技术不断涌现, 有效的改变了知识的传递方式, 知识传播渠道不断多样化,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多样化, 这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挑战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如果教育者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那么不仅会使得教育教学脱离现实, 还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厌烦感, 进而影响教育教学的结果。正因为此, 教育者应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 要善用各种电脑软件、学习软件、教育平台等落实教学, 要有意识的拓宽课堂教育的覆盖面, 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 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上教学时, 教育者应有意识的灵活运用自身的教学模式, 积极构建开放的课堂, 引导学生与教育者互动, 必要时甚至可以“退居教学二线”, 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讨论, 利用课下时间自行搜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 丰富课本知识, 在趣味化教学活动的同时, 加大课堂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三) 丰富教学内容

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涉及内容较多, 学校方面应该有意识的丰富外语教学的内容, 在其中加入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外语知识, 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灿烂且丰富的文化, 并利用多元化文化吸引学生投身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要让兴趣成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动力, 成为鞭策学生奋进的武器。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效果, 教育者方面应加大相关的市场调研, 要积极丰富当前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内容, 并善用与其他高校教育者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汲取优秀的教材教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落实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素质、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个人品行、公民意识, 能够辅助大学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等。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是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大势所趋, 正因为此, 高校以及教育者方面需要正确认识通识教育, 要正视当前大学公共外语通识教育模式下的问题, 要积极采取措施促成大学外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 以推动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良性发展。

摘要:通识教育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语言工具的使用, 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 丰富学生的通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交流能力。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是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高校方面应顺应时势, 积极变革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要让大学公共外语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融合, 促使两者协同互助, 更好的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公共外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润昕.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 (3) :110-111.

[2] 赵学政.对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公共外语体系建构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51) :99-100.

[3] 祝珣, 马文静.课程设置的学习者需求分析——基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研究[J].外语界, 2014 (6) :48-56.

[4] 刘晓春.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 (11) :121-124.

[5] 朱贞翊.文化导入对公共外语教学的重要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17) :163-165.

外语课程变革论文范文第4篇

1 正确定位, 确立美术教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角色

在中教法的教材中, 对美术教师的职能概括为三个方面: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这些职能的表述, 只是对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没有能够从美术教育的特点以及新课程中美术教师的角色进行定位。在新课程中, 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 而且要求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

1.1 美术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里就要求教师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在这里, 教师的角色特征体现得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首先, 教师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是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 教师在短短的学校教育时间里要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了,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被动摇了,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 所以, 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 而是要学会去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其次,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 “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健康心理, 高尚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自我选择。

1.2 美术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以前,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 而研究则只是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 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专家、学者的研究没有教学实践为依托, 其成果不一定能为教学实际所需, 也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 教师的教学实践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 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 就容易固守重复的旧经验, 照搬老办法而停滞不前。所以, 新课程要求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去, 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的融为一体。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 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 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1.3 美术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在美术教学中, 以往的美术课程都比较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 则要既重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认识, 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者就要求美术教师不能只按照教科书、教参、试卷和标准答案那些老一套的方法去教。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而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为此, 美术教师就必须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提高课程建设的能力, 使课程在课堂实施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努力形成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并能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 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评定。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2 确定目标, 形成学生的美术教师专业化素养

什么样的美术教师才算得上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呢?这个问题在高师教学中一直存在误区, 认为只要美术专业知识技能过硬, 就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所以时下大部分高师美术学专业在课程安排上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教育理论的教学, 这是由于高校对培养中学美术教师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而造成的这种高师美术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

那么, 高师美术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很显然, 应该是培养具有完备的专业化素养的美术教师, 完备的专业化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2.1 人格素质

即具备品德高尚、积极进取的人格素质以及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职业素质。思想品德不是一种符号, 而应转化为一种职业道德, 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首先要热按美术教育事业, 并准备为之奉献一切、奋斗终身。教育是心灵的碰撞和沟通, 教书须育人, 爱护理解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关心、爱护、理解每一个学生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知识的拥有和品格的拥有都显得同样重要。

2.2 智能素质

合格的美术教师应该具有丰厚的学识, 它包括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全面准确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 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3 美术教学能力

这里要求学生对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具有现代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以及多元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 并具有与上述理念相吻合的美术教学技能, 如:设计美术教学过程、组织美术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以及开发校本美术课程等能力。

2.4 创造能力

它包括审美能力与美术创造能力。这是美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最高层次, 综合体现了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些往往体现在富有创见的艺术判断与鉴赏能力和进行艺术理论研究与美术创作实践等方面。这些能力提高的同时, 也能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 美术教师不仅是一名有创见能力的艺术家、鉴赏家, 更应该是一名有独到见解和独特眼光的美术教育家。一个不具备应有水平和能力的美术教师与不具备应有的敬业精神的教育者同样是误人子弟的。

在高师美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素养?我想, 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外, 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鉴赏美术作品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走上美术教学岗位后, 通过不断学习, 掌握信息和更新知识, 在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不断改进美术教学工作, 使自己的专业素养逐步提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美术教师。

3 优化内容, 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包括美术教育学、美术课程研究、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欣赏心理研究等内容。在现行的中教法教材中, 大多内容明显滞后, 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且课程安排时间有限。如按部就班, 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体系的教学内容。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优化、整合过程中, 围绕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为中心。首先, 以国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 把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与国际先进的课程理念、美术教育观念结合起来, 并贯穿终身教育的思想。其次, 以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为立足点, 以适应现代美术教学为切入点, 以解决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与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相结合, 进行理论知识整合。第三,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理论成为教学实践的有效指导。

-美术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应具有新的内涵:具有专业化素养是基础, 塑造健全人格是主线, 培养创造能力是重点。我们从事美术教育理论教学的人, 应该从培养新型的美术教师出发, 锐意改革, 用于探索。在美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在中学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高师美术学专业在课程教学中, 必须在课程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变革, 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培养新一代研究型教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正确定位, 让学生确立美术教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角色;确定目标, 形成学生的美术教师专业化素养;优化内容, 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理念,理论体系,优化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建滨.美术学科教学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 04.

外语课程变革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我国各个领域急需合格的外语人才。社会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逐渐发生了改变。在此大背景下, 2017年, 我校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提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即外语与专业的紧密结合。“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地要求外语人才规划从“工具型”向“专业型”转变。以我校英语学院为例, 英语学院基础英语课程主要针对两个专业方向的学生, 一是翻译专业, 另一个是英语教育方向。我院虽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了不同课程, 但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 各个基础课程还应针对翻译和教育两不同专业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将基础课程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起来, 使基础课程不仅仅是打基础的课程, 也是学生专业启蒙、走进各自专业的大门。

本文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为例, 探索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基础英语的改革道路。这是在“外语+”宏观模式下对具体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二、基础英语与翻译能力培养的兼容关系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基础英语主要是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 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 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管媛媛2008) 。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都具备坚实的功底。我校英语学院为基础英语设置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听, 说训练, 以保证学生听, 说, 读, 写技能更加均衡发展。由此可见很多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完全没有或者极少接受了“译”的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 让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翻译方向学生在低年级学习阶段的课程, 特别是基础英语课程中接受适量的有关翻译的专业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低年级学习阶段将适当的翻译意识和翻译技巧练习融入基础英语教学中, 强调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培养。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翻译的本质, 使学生在高年级学习阶段更加轻松, 而且学生也在逐次翻译练习的过程中加强了英语语言基本功、提高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 夯实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促进双语能力的平衡发展。因此, 基础英语教学任务与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对于翻译专业学生更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我国各个领域急需合格的翻译人才。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有助于其更好地就业, 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在所教授的四个翻译方向大一班级里做了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 约92%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学到相关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等专业知识。可见将翻译能力的培养融入基础英语课程中也是众多学生的强烈要求。这无疑是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实践和诠释, 也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基础英语课程中翻译能力的培养

“外语+专业”要求教师将翻译技能的培养融入基础英语课堂。但基础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 教师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像翻译教学课堂一样向学生介绍各种翻译理论, 只能充分利用教材逐步向学生渗透翻译技巧。下文以《现代大学英语》教材为例, 结合笔者教学经验, 从三个方面举例讨论如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一) 以实践为基础的翻译能力培养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间的实践活动。离开实践, 翻译能力的培养无异于纸上谈兵。基础英语教材上包含了很多适合做翻译的内容。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 以课文中的语句篇章为例进行翻译实践练习, 引导学生在适当实践中总结出翻译技巧。

直译:《现代大学英语1》第五课的课句子翻译练习中出现了“走后门主义”这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 大多数学生对该词汇的英译感到一头雾水, 此时教师借机介绍直译这一翻译方法并适当给出译例。直译法指保留源语言的内容和风格特色, 直接转换成目标语。当目标语内没有与原文对应的表达时, 译者常选择直译。英语中并没有“走后门主义”这一说法, “后门”直接翻译成“backdoor”, 再加上英语中表示“主义”的后缀“-ism”形成“backdoorism”。直译法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如“crocodile tears”译为“鳄鱼的眼泪”, “dark horse”译为“黑马”。同时很多汉语词汇也被直译为英语, 如“好久不见”直译为“long time no see”, “加油”直译为“add oil”。

意译:第五课句子翻译练习中出现了“万金油”这一词汇。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词汇向学生介绍另一个翻译方法—意译。意译指保持源语言的内容, 但不拘泥于源语言的形式, 用目标语里与原文对应的表达向目标读者传达同等的含义。由于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 直译可能导致目标读者的理解障碍, 这时就需要采用意译。汉语中“万金油”可用做褒义也可用作贬义, 教材在“万金油”后给出了明确解释, 指“什么都会一点”的广而不专的人, 而在英语中能找到含义相对应的表达“Jack of all trades”, “每场生意里都有Jack的存在”, 同样表达“广而不专”的含义, 这种情况下宜采用意译法。意译的其它例子:“Justice has long arms”译为“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不眠之夜”译为“White night”。

词性转换:Green Banana课文原句:“I repeated, trying to show interest if not complete acceptance”, “我重复他的话, 尽管心里并不那么认同, 也尽力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But once a conscious breakthrough to a second center is made, …”, “一旦你努力冲破自己的中心去体验另一个中心, …”。以上两句划线处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但译文里都转换为动词。为了行文通顺, 译文有时需要进行词性转换。

主动与被动:翻译过程中, 译者根据源语言的句意和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时常将主动语态译成被动语态, 或将被动语态译成主动语态。《现代大学英语1》第三课课文中出现了句子“In my day, if I were to put on a pair of trousers like they do now, lightning would strike me”。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完本句虚拟语气和重点单词strike后, 要求学生翻译该句, 大部分学生直译为“我年轻时, 如果我穿上了一条裤子, 就像他们穿的, 雷电会击中我”。学生的译文在语意上是正确的, 但是读起来并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特别是“雷电会击中我”。原句中“lightning would strike me”是主动语态, 但是同样的主动语态译文“雷电会击中我”并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汉语中常使用被动语态“被雷电击中”。再结合说话人的身份和特征, 原句可以译为“年轻的时候, 我要是穿上这种裤子, 是会遭雷劈的”。笔者又给出另一个含有重点单词strike的例句让学生练习“Lightning struck the barnand set it on fire”。这一次绝大部分学生都将原句的主动语态翻译为被动语态:“粮仓被雷电击中并着火了”。通过这两个句子, 学生不仅对重点词汇strike进行了练习, 对主被动语态互换的翻译技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正反表达法:英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句子, 汉语可以从反面来表达;英语有些从反面表达的句子, 汉语可从正面来表达。课文Message of the Land中有这么一句话”My eyes do see—they see more than they should”。很多学生翻译为“我的眼睛能看—他们看到的比他们应该看到的还多”。这种直译法虽然忠实于原文, 但是没有完全表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 并且不太符合汉语表达方式。而正反表达法比较适用于该句的翻译—“我的眼睛能看, 看到了太多本不该看到的事”。原句里动词“should”译为“本不该”, 英语里用正面表达, 汉语却根据句子含义采用反面表达, 忠实通顺。

教师也可以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英汉语言结构和表达差异等方面让学生对不同翻译技巧的选择有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笔者在我院师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 尝试性地列出“外语+专业”模式下, 基础英语课程涵盖翻译专业知识点教学计划。基础英语课堂里翻译专业知识所占比重为15%-20%。

教学内容:

Module 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Part 1 Equivalenc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Part 2 Word order differences in 2languages

Module 2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s

Part 1 Sentenc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2 languages

Part 2 Sentence order of compound sentence in 2 languages

Module 3 Translation methods

Part 1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Part 2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Part 3 Conversion of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

Part 4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expression

Part 5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Part 6 Separation and combination

推荐参考书目: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钱歌川《翻译的技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教学目的:在“外语+专业”培养模式引导下, 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 在基础英语课堂中适当增加符合学生翻译专业方向的翻译相关内容, 通过翻译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提高翻译水平, 为高年级开设的翻译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在基础英语课程中融合翻译专业知识点, 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精读课”中解放出来, 通过课堂活动设计, 使学生从枯燥的纯语言技能学习转化为对翻译领域进行的探索。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其更好地就业, 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教师在与学生思想碰撞中, 也可以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学要求: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 教师将翻译技能的培养融入基础英语的课堂中, 在进行词汇、阅读能力等方面教学的同时, 使学生接触到翻译理论, 了解到翻译方法、实践到翻译技巧。在“外语”和“专业”两者相辅相成中, 使学生从“工具型”向“专业型”转变, 逐步达到国家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要求。

课外作业及检查方式:句子及段落翻译实践、翻译方法小组讨论、课堂设计、不同翻译方法对比讨论等。

考核方式:平时小测、期中及期末考试。

(二) 改善考核评价模式

每学期我校都组织开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并划分二者在总评成绩里所占比重。基础英语考卷里的英汉互译考题大多选自教材或练习册上的原题。笔者认为把学生已经练习过的原题设置为考题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翻译技巧和语言点掌握的熟练程度。笔者建议翻译考题以学生实践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为考点, 以涵盖多个翻译技巧的经典英汉句子为载体, 增加如译文赏析、改正译文等考察形式, 同时兼顾基础英语课文词汇、短语、语法等语言要点的考察。考试形式单一, 容易导致学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 忽略平时的积累学习。

同时, 我院学生普遍基础薄弱, 学习动力不足, 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学院系部可以不定期开展有关翻译的赛事, 并设置奖项奖励, 以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下尽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促进学生翻译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另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外翻译比赛, 例如省市举办的翻译大赛、甚至CATTI。比赛的形式能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备赛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翻译实践, 这种高效率的实践方式一方面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增强自信心, 激发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也填补了仅靠期中期末考试来测验学生水平的考核方式的空白。

(三) 加强师资建设、培训互助

教师是基础英语课堂上传授翻译技巧的主导者, 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教师应在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水平等方面积极进行充电。其次, 学校或学院也应尽量为教师提供培训平台, 举办教学讨论会, 鼓励教师进修, 大力加强师资建设。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翻译市场需要, 基础英语课程应适当与翻译专业知识相融合, 基础英语课程与翻译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是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诠释和探索, 同时也是众多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 基础英语课堂上, 教师在进行基础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可利用课文以及练习在具体翻译技巧方面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和能力。

例如直译意译法、词性转换法、主动与被动、正反面表达法等, 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具体翻译技巧带来不同译文和风格的乐趣, 并逐步培养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除此之外, 学校方面也可从改善考核评价模式、加强师资建设和培训互助等方面促进翻译与基础英语课堂的融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翻译市场的需要, 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 基础英语课堂里, 教师在进行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可利用课文以及练习在具体翻译技巧方面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和能力, 例如直译法、意译法、词性转换法等。除此之外, 学校方面也可从改善考核评价模式、加强师资建设和培训互助等方面促进翻译与基础英语课堂的融合。

关键词:外语+专业,基础英语,翻译能力,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 王雪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J].外语界, 2006 (4) :2-12.

[2] 管媛媛.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中的听说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7) :128-129.

[3] 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外语课程变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互联网+”给教师管理反面带来了五大变革: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指导者”和“价值的引领者”,从“分数统计员”到“数据分析师”,从讲“专业忠诚度”到“学科跨界”,从高度集中的“金字塔模式”到“自组织模式”,从“专题式的集中学习”到“碎片化学习”。学校唯有重视了这些管理上的变革,教师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管理;变革

这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如果有一天单位电源因故跳闸,电脑、网络一律停止工作,人们一下子会变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接着就是坐立不定、焦躁不安。这是一个无法离开网络的时代。

互联网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形成了一系列新形态和新事物。如“互联网”+“游戏”就变成了“网游”;“互联网”+“购物”就变成了“网购”;“互联网”+“电视”就变成了“智能电视”;“互联网”+“医疗”就变成了“互联网医院”。当互联网遇上“学校”就成为“云学校”。

互联网对于学校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其影响首先是技术层面的,但最值得关注的是思想层面及管理层面的。就教师管理层面看,“互联网+”时期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指导者”和“价值的引领者”

传统教育是以讲为主的教学,教师主宰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间学,怎样学,都由教师控制。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MOOC这样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受到人们关注。MOOC学习是在课前先让学生观看简单的教学视频,学生接着按要求完成作业,再由计算机进行评价,同样一个学习视频,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学生同时在线学习。一些MOOC平台,可以邀请全国一流教师来授课。这是常规学校难于做到的。这样看来,MOOC时代学校教师的作用似乎减弱了,但其实并非如此。互联网再怎么发展,VR(虚拟现实)技术再怎么真实,也无法替代真实的课堂教学。

MOOC时代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更有魅力的授课教师,学生的知识学习将主要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学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将发生变化,教师主要采用个性化的面对面方式进行,教师更专注于学习方案的设计及学生讨论的组织。面对面的教学,教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MOOC时代,教师需要的不再只是教授能力,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教师成为能打开学生心扉的知心朋友,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

与传统教育相比,在MOOC时代教师的意义不是减弱,而是增强。教师更像教师,教师成了“学习的指导者”及“价值的引领者”。

二、从“分数统计员”到“数据分析师”

以往的教学,教师批阅完作业就会给学生一个成绩,批阅完试卷,就会统计试卷上各小题的分数,接着给学生打一个总分,最后把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分数自己去分析反思。教师很大部分起了一个“分数统计员”的角色。“互联网+”时期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赋予新的角色。

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技术支持就是“云计算”。云计算给教育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即时反馈、个性化学习及学习预测等方面。这更方便教师进行学习分析。

2013年,由新媒体联盟(NMC)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ELI)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提出了“云计算”“移动学习”“学习分析”等概念。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大,为学生学习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在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计算机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轻松得出关于学生学习特点、爱好及学习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提出关于这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建议,尽早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制订和实施解决问题方案。这种学习分析,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教书,不仅仅要给学生判分及结分,他们也应该是一名“数据分析师”,在教学的同时,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数据、量表等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提出决策及建议。有人认为,未来10年最“性感”的工作是数据分析师。

三、从讲“专业忠诚度”到“学科跨界”

以往在讲能力发展时,更多的是讲专业的稳定性,讲专业的“忠诚度”,“互联网+”时代,人们有了更多发展空间及发展机会,更多的人在“跨界”发展,并有了丰富的成功案例。

跨界,是整合与融合。它是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进入互联网时代,跨界更加明显与广泛,也更显优势。各行业不断融合渗透,创造出很多形态。教师发展也需要这样的跨界,需要这样的整合与融合,才能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

2007年的美国年度教师给了音乐教师安德烈娅·彼得森。彼得森初出茅庐,凭着自己的热情努力说服校长,和她一起制定一项为期5年的“K-12音乐教育成长计划”。为了提供音乐学科的地位,让音乐课从边缘走向主流,彼得森了开发跨学科的音乐教学法,将音乐课与其他科目结合起来。她的教学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的好评。也可以说,是“跨界”让彼得森成了美国年度教师。

教学跨界,可以扩大教研组活动的形式及范围。如在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中,可以邀请不同学科教学骨干来听课与评课,不同学科的教师关注的角度及问题是不同的,这样可以让听评课活动变得立体,让问题讨论引向深入。跨界,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系统,我们也可以把视角延伸到校外,延伸到更广阔的企业及社会。我们可以让教师们参观不同的单位,参与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培训。

教师跨界,需要教师以跨越自身学科、专业界限的知识及思维,多视角、多层面来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用大视野、超视距的眼光提出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方式。跨界,必须要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专业、学科界限,以跨学科,无边界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四、从高度集中的“金字塔模式”到“自组织模式”

传统的教师组织管理是具有行政色彩的“金字塔模式”,其顶端是学校领导层,再逐级往下,教师处在这个金字塔的最底层。这样的组织结构其特点是稳定,但问题是组织容易僵化,做事效率低,自身难于发现问题,也难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互联网+”时代,教师的组织构架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3年开始,一个新的叫车平台给出租车行业带来一场不小的“地震”。这就是“微信叫车”。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就是“微信出租车车队”。这个组织有100多位司机,这一百多人,不再像以往一样属于“四季青”“大众”或“客旅”中的某一个出租公司,而是来自不同的出租公司。他们通过微信,自行组织起来,改变了传统出租车公司被动分配的方式。他们通过微信群来自动接受客人预订,并自行调配出租车。通过这样的自我组织、协调分工,用车效率大大提高,司机们的整体收入提高了20%。司机们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称为“自组织”。马云认为组织变革的一个方向就是要“去马云化”,阿里已无须企业英雄的存在,拆除组织层级堡垒,让各部门能顺畅沟通、分享、整合与拓展。“自组织”在这个“互联网+”更显其活力。

“互联网+”时代也会产生诸多教师的“自组织”群体。如微信圈、QQ群,微博互粉等,这些“自组织”按照教师不同的性格,生活爱好自动组合。“自组织”是一个学习平台,这个平台具有很强的黏着力。它可以增加教师们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自组织”平台,也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大家在这样的生态圈中相互增值,相互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从“专题式的集中学习”到“碎片化学习”

谈到教师发展及教师培训,我们习惯想到专题式集中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或者培训当然重要。但如果教师学习只依靠这样的形式,那我们将会失去很多机会。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教师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处在一个随时被中断的时代,我们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多任务切换。2004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信息学学院的格洛里亚·马克教授带着她的研究生对美国的两个科技公司的员工进行了一千小时的观察。观察发现,办公室里的员工平均每11分钟就会被电话、电子邮件或同事打扰一次。人们的工作不时被中断,随时需要切换,时间长了我们慢慢地适应了这样的“中断”及“切换”。在人们应付多任务能力增强的同时,人们思维的深刻性也在降低。人们习惯于完成一些短平快,“肥皂剧”式的工作,而难以完成宏大的史诗般的“大片”式的任务。这就是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变化——生活的“碎片化”。碎片,就是把原来整块的东西破成了诸多个小片。

以往谈到教师培训、教师学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集中培训和专题学习,但对教师观念影响比较大的,恰恰是日常的生活中,他们与家人、与学生、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是各种媒体发布的信息;是随时随地可以阅读的各类电子设备中的图文内容。教师在这些非正式场合所得到的信息要远多于正式场合所得到的,这些活动时间占据教师整个获得信息时间的80%还多,因而非正式场合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更大。所以,教研组学习可以把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采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正式场合提出学习主题及学习要求,把讨论与交流放在各种非正式场合,让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在适当时间利用校园网平台,或者手机微信、QQ、手机校园APP等平台推出短小典型的案例让教师进行讨论,或者推送简短的教师学习体会让教师相互学习。现在很多学校都推出了官方微博,推出了学校微信号,利用这些平台及时向教师及社会发布信息,教师们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讨论,也相互分享这些信息。

有人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比作西方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掀起了西方社会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思想的变革要远远超于技术的影响,教育变革首先是思想上、观念上的变革,进而带来管理上的变革,学校重视了这些管理上的变革,教师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上一篇:民族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历史教学探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