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2023-09-16

油气生产论文范文第1篇

1 我国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我国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现状分析

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增强, 我国油田的产油量和产液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在这中经济发展和产量增加的背后是生产运行设备的老化和功能的日益不能满足需求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在我国油田发展初期设计的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 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主要存在于管网的拓扑布局和设计参数这两项重要指标上。在这两者中的一些子问题, 例如星式集输管网的拓扑优化问题, 都被证实成为影响油田进一步发展的新难题。

1.2 我国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油气集输系统的生产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像油气的浪费程度非常高、相应的能源消耗度也非常高, 甚至于油气计量的标准和方式方法都存在着混乱的问题。

对于油气集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对油水进行处理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能源消耗问题。愿意就是我国目前对于油水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上都相对落后, 现有的设备尚且无法满足正常的需求。

相比较能源的消耗, 我国油气集输过程中对于油气的消耗, 主要存在于工艺的不完善, 技术的相对落后和操作管理的失误等方面。整个对于油气处理的过程, 综合上面三个因素, 就非常容易导致了油气的挥发等情况, 造成油气不必要的消耗。

计量混乱则相对好理解, 主要是指计量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完全一致, 计量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等, 极易造成油气计量方面的混乱。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某些特殊情形下, 不得不用单独计量的方式, 来对油气进行计量, 这样效率非常低下, 也徒增了油气消耗的可能。

2 我国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把控

我国油田的油气集输系统的生产运行和优化改造过程中, 都应该对这几类问题进行准确的把控。

首先, 目前我国油气集输过程中, 存在着实际输油需求与设计不相符合不相匹配的情况。这种设计与现实情况的无法匹配, 是造成整个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的重点所在, 这将会影响效率的同时造成极大的油气消耗。

其次, 我国目前的几大油田都属于老油田, 设备已经处于老化维修阶段。设备的明显老化, 导致了本就不高的油气集输效率出现了各种中断、浪费的可能, 这样的问题同应该在优化改革过程中得到重视。

还有, 设备管道的老化, 不是一个油气集输系统的个别现象, 而是整个油田管道都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油气集输系统优化方案的过程中不得不把眼光放大, 放长远, 这样才能整体上进行把控问题, 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最后, 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检测、监督等人为参与的环节, 因为人的因素, 也增加了系统效率和运行安全性的因素。因此在整个系统的优化过程中, 人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1]

3 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优化方法

明确了问题所在, 对症下药, 往往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我国油气集输系统生产现状分析, 和其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把控, 我们在对整个系统的优化改造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展开。

3.1 改造脱水结构

油气中水含量的问题, 是整个油气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进行优化改造中, 可以从改造脱水结构入手, 优化脱水放水工艺。

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二者的相互良好结合, 即将油气脱水和油气放水两个不同但某些方面相近的环节进行结合。优化二者的设计工艺和操作流程,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就能够明确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 这将对油气集输效率的提高产生非常明显的帮助。这时就需要对系统的脱水结构进行改造。

3.2 高新技术的引进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动力。在油田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更加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

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 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设备上的更新, 更是整个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运行的更新, 同时也是管理理念和操作技能技巧方面的更新。例如在油气的脱水环节, 高新技术的引进就使得整个环节流畅迅速高效的多。

为解决一些油田在生产高峰过后脱水系统负荷失衡效率降低的问题, 整个系统优化过程中就需要将已经失去作用的脱水站变成水站, 将原油输送到下个脱水站进行脱水, 对尚且还能发挥作用的水站加入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进行高效的脱水处理。[2]

4 结语

对于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的优化和改造,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分析现状, 找出问题, 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才能尽可能的达到我们最理想的预期效果。

摘要:对于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的优化和改造,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不断的过程。本文从我国目前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现状分析入手, 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 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 以期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优化改造

参考文献

[1] 米卫涛, 赵涛, 李雄飞.浅析油气集输系统优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 (09) :55-60.

油气生产论文范文第2篇

1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能源消耗高

现有的油气集输技术系统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特别是进行油水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的限制,能源消耗量大大超出了实际需要量。同时,由于设备本身以及人为管理的问题,油气处理的过程中,油气损耗相对较大,挥发量较高。

1.2计量混乱

我国油田开发在进行计量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全国统一标准计量,各地区采用的计量方法和遵照的计量标准各不相同,因此,油气计量颇为混乱。而且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较为特殊的问题,需要对生产出的油气进行单独计量,这样的生产效率不仅会降低,同时也会增大油气消耗量。

1.3安全问题

油气集输生产期间,有些油气处理集输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有些老化的设备腐蚀已经非常严重,注水水质无法达到要求标准,这会严重影响油田生产的安全性。

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从前期论证一直到工程验收,涉及到多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同时又会涉及到多个单位,例如施工、 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现有的石油企业集输管理负责人通常是兼职管理负责人,能够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

油气集输生产系统中涉及到多种设备和工艺,各种设备应当进行严格地日常保养维护,但是由于有些单位岗位责任意识过于薄弱,设备保养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工艺设施很容易遭到破坏,甚至导致这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最后引发安全事故。

油气集输系统所应用的设备往往由生产单位自行购买,但是各个作业区往往各自为政,购买的设备型号并不统一,各种类型种类纷繁,彼此间的兼容性非常差,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无法有效提升维修管理效率。

2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优化方向

进行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优化,首先应当解决设计和实际需要不匹配的问题,避免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其次,将老化的设备予以更换改进,提升工作效率,避免环境污染;再次,加强油田监测,保证集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后,保证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优化策略

3.1引进节能降耗技术

3.1.1引进信息技术

当今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通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效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生产。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油气集输系统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为负责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对计量系统进行改进,实现高效加热和变频控制,并对管线、用电、污水、加热炉、油气自动分离器进行实时监测,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3.1.2油水泵变频技术

石油开采一段时间以后,含水量比例会有所上升,进而对原油进行处理也需要增加机泵数量,自然耗电量也会有所提升。为了有效节约电能,油水泵变频技术被应用到了油气集输系统中来,该技术能够通过提升机泵的工作效率而降低电能消耗,结合监测系统还能实现闭环控制自动化。

3.1.3无功补偿技术

油田生产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油气集输系统的处理能力实际需求和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设备运行效率可想而知会受到不良影响,机泵在高效区无法正常运行,进而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会有所下降。因此,将无功自动补偿技术应用到集输系统中后取得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功率因数,提升电能利用率。

3.2改造油气集输设计

3.2.1改造脱水系统

脱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脱水和放水功能能够有效结合,脱水优化的过程中应当对设备运行效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正常生产。脱水系统中已经老化无法正常使用的脱水站可以改造为放水站,能够勉强运行的脱水系统可以适当进行化学处理。

3.2.2改造过渡集油系统

系统原有的网络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增大原有老油井的集油半径能够有效改造原有的三级站点,将其转变成二级站点,进而有效降低成本,节约维护费用。

3.3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油气生产单位应当针对集输系统建立项目储备库, 针对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的要求储备设备和设施;其次,对老系统进行简化,对新系统进行优化;再次,做好集输系统的维修养护管理,大力推动节能降耗改造,减低运行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后,对油气生产单位各个区块进行统一管理规划,统一解决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保证维修维护费用专款专用,避免基础问题持续恶化,保证安全生产。

4结语

油田企业想要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生产运行方案优化,并不能短时间内达成目标,而需要长时期的精力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及时对发现的生产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保证安全生产,提升经济效益。

摘要:近年来,我国石油行业正在飞速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油气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能源消耗过大、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成本较高等等。为了有效促进油田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油气生产的经济效益,必须对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加以优化,提升运行效率,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问题,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油气生产论文范文第3篇

油气层对石油的开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引起我们对它的保护。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表述。

(1)可以稳固油田的产量以及实现油田的增产。在石油能源开采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油气层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能源的浪费及损耗,保护资源不受到损伤,从而为提高开采资源的质量及产量提供了保障。

(2)使油田的开采效益得以提升。因为油层拥有损害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特征,所以在油田的从开采过程中就要利用油气层对其进行保护,防范底层对油层的伤害,从而可以在保证油源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效益。

2 油气层的保护技术

用科学的眼光和专业的技术要求去看待油气的开发,其是一项整体性强且比较繁琐的工作,不论哪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石油的采集工作。所以,就要求工作的人员对才开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增强对油气层的防护,专业的技术和规范的要求去处理,以保证油田不受伤害。

(1)钻井阶段。对油田进行开发的第一阶段就是钻井,在钻井时,要注意对油气层的保护,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科学的技术来进行防护,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对油田的损伤程度,防止出现过多的损失。当然,也要注意钻井在各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在挑选钻井液时,要依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恰当有效的钻井液,以增强流体以及油气层岩石与其的配合程度,便于对油田储油层的渗透率、紧密度等各项参数的分析与统计。钻井过程中要全面的对油田的开发进程进行考虑,当与地层相近时,要选用可以与地层相符合的钻井液,防止油气层的损伤,当完工后,可以通过压裂的方式完成对油田的生产,以使油气层得到保护。

(2)稳固油井阶段。钻井完工后,要对井进行固定,以保证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若油井的稳固质量没有达到标准,不仅会对油气层造成影响,还会引发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固井时,为使油气层不受到损伤及提高资源的开采率,就要选用适当科学的技术来提升水泥的灌注强度,不断对水泥浆的性能进行优化与完善,缩减其的滤失量,采用压差的方式来实现对油井的稳固,从而减小阻力。另外,还应适当挑选静液柱所能承受压力的范围,以免当低压来临时对其产生影响。通过两者的结合,不但可以避免串层现象的发生,还有效的提升了水泥浆的使用性能,从而使油井的稳固性得到保障。

(3)完井阶段。完井时,不同的完井方式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科学合理的完井方式,不仅会提升石油的产量,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对油气层的损伤;反之则亦然。所以,就要求在完井时对油层及油藏的各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依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完井的方法。比如,在面对繁琐缺块的油气田时,由于其掩埋深度大、地层差大以及易发生卡钻、喷井的情况,所以,在开采时要注意水泥浆功能及套管强度,以保证选取的方法合理有效,为开采带来益处。

(4)石油开采阶段。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无论选用什么方法进行开采,都要注意对操作流程、开采速度以及体制的管控,否则会给油气层带来伤害。此外,油气一经投产,它的各项数据参数都会随之产生变动,而且石油、水与气都会再一次的进行布散,岩层的储存和渗透空间以及三者的相对渗透率也将会一直存在变动。所以,在石油开采时,要依据开采的根本情况,制订适当有效的开采方案,并选用恰当合理的方法,严格按照开采的规范及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浪费和损伤,提升开采量。此外,还应注意开采要有节制,不能随意进行,肆意开采,使油田得到有效的保护。

(5)后期开采阶段。油田后期的开采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也是身份重要的,也应该注重对油气层的保护。在此阶段,若注水速度或程度不符合要求,增产工作不到位,或者为了提升产量而使用不合理的方式等,均会使油气层受到影响,给其带来损害。因此,就需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增强保护力度。比如,在注水时,使用的水质要保证与地层中的岩石相符合,严格把控水流度,将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以减少损伤。此外,对水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监管,防止颗粒进入喉道,引发阻塞。

3 结语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石油的开采技术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与发展。但是,也正是如此,使得人们的需求欲望不断上涨,石油的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加,有的甚至将石油一步到位的开采干净,给多数的油藏带来严重的损害。而且,在进行石油开采时,由于方法不当,操作不规范等造成了石油资源的浪费及损耗,这样情况的出现不仅使石油的储存量受到影响,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使石油开采率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油气层的保护。

摘要:石油一直作为我国能源的主导者,但是随着其开采量的不断增多,给油气层也带来了相对的损伤,造成了成本的损耗。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对石油进行开采时,要注重对油气层的防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此片文章就针对如何合理的进行石油开采以及实现对油气层的保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便于最大化的提高石油利用率和收益率。

关键词:油田开发,生产,油气层,技术

参考文献

[1] 黄胜兵.油田开发生产中的保护油气层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5:166.

[2] 罗平亚,康毅力,孟英峰.我国储层保护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J].天然气工业,2006,01:84-87+164-165.

[3] 黄达全,陈少亮.大港油田水平井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6,05:31-35+84-85.

油气生产论文范文第4篇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有的规章制度已经无法解决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忠诚度、职业性等问题,所以企业必须通过一种文化的情感方式来赢得员工的忠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就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无杂质的忠贞理念,慢慢的就形成了它的文化。中原油田各采油厂的采油管理区作为基层油气生产单位是生产油气、产生效益的基本单元,直辖十几个班组,直接面对油气生产任务、经营管控、安全环保、队伍稳定等主要问题,并追求效益油气和效益最大化,油田所有管理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特别是东濮老区更要面对资源接替不足,油气产量逐渐下降,地面管网老化,安全环保和成本压力加大,队伍年龄结构问题,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信息化发展给队伍管理和稳定所带来问题等等。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基层管理,激发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实现“同频共振高速进取”的动车团队协作,需要基层管理者结合个人和单位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

2基层企业文化提升了员工的执行力

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服从、服务于发展目标,把员工思想与行为引导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它以人为本、形式灵活,方法多样,重在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充分发挥企业组织、引导、激励、鼓舞的功能,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如何建立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一个队伍的战斗力与凝聚力至关重要。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大力弘扬“珍惜荣誉,再创辉煌”荣誉文化,积极探索“研究到层、认识到层、评价到层、措施到层、管理到层、效益到层”的油藏经营管理,努力推进实施全员管理的民主管理方法,调动了员工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深化“六个到层”管理,精细“六个到位”,实现了连续的原油产量平稳运行,自1986年的“七.五”至2010年“十一.五”连续五次获“全国高效油田”称号。

3创新荣誉文化塑造优秀团队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采油管理一区通过创新企业文化,用荣誉激励员工、用传承鼓舞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1)争创荣誉激励人该区将历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制作成喷绘图,悬挂在办公楼一楼大厅,在全区开展个性化班组和格言征集活动,将征集来的格言警句制作成匾牌悬挂在办公区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荣誉文化”。具体包括:“珍惜荣誉,再创辉煌”的核心理念;“为了更高荣誉努力、为了企业发展努力、为了更好明天努力”的行为理念;“一区因我而荣耀,我为一区而骄傲”的人才理念。利用荣誉文化统一思想,引导行为,塑造团队,营造了员工团结拼搏、勇创一流,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2)传承优良作风团结人一是从加强班子建设入手,在班子内部开展以“五树五塑”为主要内容实践活动。即:树立心系群众的宗旨观念、创新创优的争先观念、不折不扣的政策观念、谋事干事的敬业观念、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塑造忠于职守的事业型干部,公道正派的公道型干部型形象,清清白白的廉洁型干部型形象,率先垂范的民主实干型干部形象,业务精湛的知识型干部形象;使领导班子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二是积极落实为一线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工作制度。为前线所有计量站配备了三轮车、自行车,解决了职工上井干活路途远、背负工具多的困难;为计量站和后勤班组安装空调,维修破损门窗、走廊,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3)传承表率作用带动人一是开展“两创三争”,“两创”即: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创三星级党支部;“三争”即:争创最佳责任区、争当地下管理能手,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全区38名党员制定了个性目标,承包了井组。二是开展党员立项攻关竞赛活动,在科技攻关中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全区38名党员共立项26个,全区完成立项课题12项,累计创效260多万元,见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几点思考

(1)要向员工灌输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树立适应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新观念。有了这样一种观念,员工们就会把自己的生存与企业的生存结合起来,从而有了一种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断求上进的意识。

(2)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个性和特长。为促进员工的全面成长,企业切实关心员工生活,努力提高员工福利。企业还注重从增进交流与沟通,理顺人心人手,逐渐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培养人、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良好氛围。

(3)特色文化离不开自身的环境。企业文化的特色化,离不开其发展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色。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的丰富性,给企业文化的特色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企业文化的定位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因素。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它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长远的立足。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中原油田所管理的文中油田是复杂断块油藏,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先后实践总结出较多方法,获得很多荣誉,逐步形成一区特有的荣誉文化特色,激励着一批批为石油而奋斗的人们奋勇争先。

关键词:荣誉文化,建立,弘扬

参考文献

[1] 金毓荪,巢华庆,赵世远,等.采油地质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油气生产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具有关键促进作用。通过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充实实验教学资源,立体化实验训练系统,递进式组合实验项目与实验教学方式,构建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的系统化教学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系统化;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旨在为油气储运工程技术人才进入油气储运及相关工程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1-2]。专业实验教学是实现油气储运工程人才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3-4] ,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支撑培养目标达成,油气储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本科生毕业时要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6]。这使得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在本科生工程问题分析和探索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为凸显。

常州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自1986年创建以来,一直秉承“实验室是高校办学基础”的理念,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目前已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优先发展学科,并在2005年建成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2006年成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建成国家级“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在加快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通过全面分析油气储运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特点[6-7],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了全面改革,以油气储运实验技术课程为核心,依托不断升级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体现工程教育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系统化教学体系,并历经多届本科教学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有机整合专业实验,使实验教学系统化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从油气开发至最终使用过程中的加工、运输、储存等领域的技术交叉型学科。在专业实验教学中,诠释OBE工程教育理念,需解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明确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油气储运工程的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涵盖常见储运流体的物性分析、常见油气储运工艺系统的模拟、常见油气储运工程设备的运行特征分析等领域人才必备的工程技术。在传统油气储运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中,各项专业实验按照其实验内容,穿插设置于各专业理论课中,实验内容往往受所依附课程的限制,忽视了课程间的学科互通性、连贯性,致使不同课程实验的内容明显重复,实验教学体系松散,实验资源分散[8]。

如今,油气储运学科面临许多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来解决的技术难题[9]。这种不同研究方向间交叉渗透和有机融合的学科发展趋势为油气储运专业实验教学明确了整合化、系统化发展的方向。

此外,实验教学往往是为验证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而服务,实验过程往往按实验指导书上的操作步骤“依葫芦画瓢”,缺乏实验设计、实验基本测试手段、实验分析等方面的理论支持,学生想要自己设计实验也无从下手。

根据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学习认知的一般性規律,我们重新将所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实验内容进行统筹分配,并自2007年始设立油气储运实验技术课程,实现专业实验内容的系统化授课和综合化考核。

(一)实验项目多层次、系统化整合

在专业实验教学中,诠释OBE工程教育理念,需解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为此,我们对所有专业实验项目进行有机整合,并依据人才培养规律,有序关联实验项目,构建“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应用实验”和“综合创新实验”三大实验模块,形成“由简入繁”“由基础到应用”的多层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专业实验学习后,清楚地认识到油气储运专业实验体系建立的工程和实践意义,以及这个体系内部各层次间递进的原理。

第一层次为“专业基础实验”。确定输、储流体的基本物性是开展一切油气储运工程项目的基础,为此我们将“专业基础实验”模块设计为输、储流体基本物性测定模块。为便于比较输、储物料不同造成的输、储特点的差异,各项物性测试实验均采用对多种物料进行对照性测试。以黏度测试为例,选用汽油、甘油和原油3种测试物料,让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黏度测试技术,而且可以直观认识到不同物料黏度测试的差异,再由黏度测试的差异认识到其流体性质和流动性能的差异。

第二层次为“专业应用实验”。该模块着眼于油气储运工艺实验。在第一层次实验模块基础上依次开展4个复杂工艺模拟型实验,即长输管道运行工况模拟实验、油库运行工况模拟实验、油田集输系统工艺流程模拟实验和城市燃气输配运行工况模拟实验,以便分析不同工艺间的异同,掌握流程性技术的共性和在不同应用场合下的特性。

第三层次为“综合创新实验”。该模块着眼于综合型和探索型实验,以在工艺模拟实验基础上开展研究型实验为主,如土壤的腐蚀性测定实验、气—液两相流动模拟实验和油品蒸发损耗模拟测定实验等。

为提高实验项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可以将第三层次与第二层次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如油品蒸发损耗模拟测定实验与油库运行工况模拟实验在实验平台、基本操作等方面存在较强关联性,可将两者优化整合为油库运行工况和蒸发损耗模拟测定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实验综合设计能力、综合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很快提高。

(二)实验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

在专业实验教学中,诠释OBE工程教育理念,需解答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预期目标。由于实验理论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可缺少的辅助环节,因此,为保障和加快预期目标的达成,与传统的实验指导书内容不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体系中的理论教学以实验方法为主体,与实验实训过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里的“实验方法”是指与实验相关的科学方法,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规则[10]。它不仅仅表现为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技能形式,更注重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方法的系统阐述,如储运工艺模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案的科学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等,帮助学生解决实验实训中实验平台如何搭建、实验方案如何合理制订以及实验数据如何有效分析等问题。因此说实验理论教学为实验教学从单一验证模式向含自主设计实验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学生掌握了实验方法,对加强其对科学问题的认知能力,促使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提高其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开展实验活动以探索专业领域的问题,而且在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10-11]。

实践表明,对实验项目进行系统化整合,并将其与实验理论相结合后,本专业学生对油气储运工艺及工程技术问题形成了更为系统的认知。思考与动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模型与原型相结合的立体化实验训练体系使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和在动手环节积极参与程度明显增强。

二、丰富实验教学资源,使实验学习体验立体化

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是高效开展实验教学,高度达成实验教学目标的有力支撑[12]。根据“厚基础、宽专业、高起点、重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将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逐年投入经费建设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层次。采购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时均充分考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展的适应性,积极为实验教学改革创造必要条件。因此,油气储运专业实验室先后获评为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油气储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而且我校采取“开放”原则,即实验室对全校学生开放,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自选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利用全校的教学实验资源开展课外科技活动[13]。

在不断增强实验设备综合实力的同时,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的开展方式也从单一化的室内模型实验拓展为包含室内模型实验、虚拟模型仿真、实景沙盘模拟和生产实训实验在内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化实验训练体系。学校先后建成的“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常州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江苏省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江苏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均向学生开放,这就为这一立体化专业实验训练体系的运转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坚实的基础。学校所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内近百家大院大所、研究机构等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科技创新活动基地。

三、采用递进式组合教学方式,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实验教学体系系统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实验能力提升[10-11],恰当的教学方法是目标达成的“催化剂”。实验能力是在实验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从实验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至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环节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分析研究结果并寻得解决方案的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传统油气储运专业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即教师负责讲解和指导,学生只需按照步骤完成实验,最后上交实验报告即可。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过于集中在实验操作环节[10]。

基于此,我们立足学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演示验证式、辅导式、指导式教学方式分别与第一层次的“专业基础实验”、第二层次的“专业应用实验”、第三层次的“综合创新实验”进行模块化组合,实现不同实验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实验能力逐级培养的实验训练模式。

为解决课内学时有限的问题,并提高专业实验内容的自主性,我们将综合型和探索型实验教学延展至课后,并将课后实验项目完成的评价结果纳入课程考核当中。实验项目可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自行设定,或与各类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类项目相结合,以申报专业竞赛项目(如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如“挑战杯”等)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形式进入创新实验平台,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主实验和课题研究。

四、专业实验体系的实践效果

油气储运专业实验体系将专业实验独立成课,并设定包含明确的考核环节的多维考评体系。考核环节包括实验理论环节、课内实验环节和课后实验环节,各考核環节均设计理论知识考查和现场实践操作考查两种考查方式。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这样能增强学生对油气储运专业实验的重视程度和精力的投入。

通过总结学生专业实践环节成果发现,实验能力逐级培养的实验训练模式带动和影响了专业的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氛围。如今每届有80%以上的学生参与课外各类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类项目,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常州大学“挑战杯·卓越”计划项目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获得第十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可见,系统化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能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按级落到实处,有利于更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创新能力。

五、结语

专业实验教学是油气储运高等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适应未来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按照内容系统化、体验完整化、方式多样化的原则,有机整合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断丰富和升级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了包含室内模型实验、虚拟模型仿真、实景沙盘模拟和生产实训实验在内的立体化实验训练系统,配合实验能力逐级培养的实验训练模式,构建了与实验理论有机结合的专业实验系统化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油气储运行业技术在高速发展,因此,油气储运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仍需不断联系实际,持续改进,将专业实验教学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贵成,蔡锦超,夏玉颜.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4-7.

[2] 毕家驹.关于中国工程专业认证的所见所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3):10-18.

[3] 梁法春,张树文,曹学文.油气储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115-117+148.

[4] 祖国胤.提升工科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科研技能培训[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2-24.

[5] 李涛,刘灵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6):21-22+34.

[6] 杨毅刚,孟斌,王伟楠.如何破解工程教育中有关“复杂工程问题”的难点: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72-78.

[7] 罗小明,何利民,曹学文,等.油气储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161-164.

[8] 张劲军,何利民,宫敬,等.油气储运理论与技术进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51-162.

[9] 王海秀,周锡堂,梁飞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106-107+213.

[10] 赵建华.高校实验教学目标探析[J].高教探索,2012(4):71-73.

[11] 劉金华,李明堂,高强,等.农业资源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机制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65-67.

[12] 房贞政.实验室建设要有新理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5):1-2.

[13] 周诗岽,王树立,赵会军,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3):110-112.

[责任编辑:庞丹丹]

油气生产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自动化技术;储运监控

前言:

油气储运工程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天然气和石油的运输、存储,由于油气储运过程中存在着易燃易燃的运输风险,因而极易在储运工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油气储运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深入研究探索,能够促使储运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和优化,不仅仅能够及时发展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还能够实时动态监控到油气储运的整体过程,从而保障运输效率以及运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原油输送管道自动化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中,原油输送管道中会产生散热损失以及摩擦阻力损失的问题,这就要求了需要不间断的为油气流体及时补充衡量,其中还应包括泵类基站带来的压力能量以及加热设施提供的热能量,原油输送管道的效率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取决于散热损失的高低,运输温度和油品的薪度有着关联性,摩擦阻力损失又直接关系到油品的薪度。要想保障原油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能够完成输送工作,需要有效控制加热基站的出入站温度,能够降低摩擦的阻力损失,还能够降低原油的薪度,但不可避免的是最终产生的散热损失相对较大。同时还可以利用合理控制管道运输流量的方式,既能达到降低能量消耗的目的,又能在有效提升运输过程的整体效率。原油输送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通过实时调整和优化输送数值、加热温度以及油品薪等等运行参数的方式,不断完善和优化油气的运输参数,以此来促使运输管道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运输管道,再将运输量、油田薪度、温度以及首末段压力等等方面的运行参数总结归纳起来,将这些数据作为参考数值,在利用中心控制基站不断修整和优化这些输送数值,从而合理调节加热炉的温度控制,保障输送的油气流量能够得到高效控制[1]。

二、储运监控自动化技术

油气储运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原油的能量损失,其具体表现为运输中过程中出现的热损失。油气储运工程中一般都是使用泵类设备来完成储运工作,油气的生产设备、性质以及储运中产生的摩擦力等等都对泵类储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作用。想要从根源上改善能量热损失问题,就需要在储运过程中为其提供充足的能量来作为支撑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加热站中的热能来为泵设备基站带来足够的压力,这样的运行方式既能够达到油气能源供需平衡的目的,也能够为其创造更好更优质的运输条件。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油气储运过程中的介质粘度、存储温度以及运输都会直接改变粘度的摩擦损失,而通过不断调整油温的方式,能够直接导致到油气的摩擦受损以及粘度,从而达到降低能量损失的目的。现阶段,我们国家尽管已经使用了储运监控技术,但还没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完善对管道的实时监控,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压力、粘度以及温度等等生产信息,从而保障储运中的参数能够得到优化,尤其是在调整和控制好对于加热炉的温度之后,促使其能够最大限度上实现流量控制,并确保这些数据能够具有精确性以及合理性[2]。储运监控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利用总结归纳运行参数能够完善油气的输油参数,并减少相应的运输成本,确保油气储运工程能够有序顺利完成。

三、原油脱水自动化技术

油气储运工程中,原油脱水作为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效分水器设备,达到直接控制生产效果的目的,其运行设备中的运行效率以及工作性能直接决定到最终的生产质量是否优良。油气在实际的储运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像是运行效果不理想、原油脱水后仍含水以及输出过程不稳定等等,这些问题都导致在储运中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以往传统的生产或者储运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控制装置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原油脱水质量低下,原油中含水量无法达标,而自动化控制技术则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现象。将自动化新型技术应用其中,能够有助于油气生产在原油脱水环节更好的提升分水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从而保障其能够保持高效分水器运行中的各方面稳定性,并充分发挥原油脱水自动化技术作为控制装置的功能优势,还能够促使应用效果有效提升,以防避免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保障自动化技术在原油脱水过程中高品质高质量的分水控制。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原油脱水中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这样能够将水分彻底的从原油中分离出来,提升油气储运中的整体质量[3]。原油脱水中的高效分水器在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之后,能夠在制造中自动检测到运行压力、油气界面数值、油水界面数值以及运行参数等等,并通过自动控制技术中的中央处理器来收集配置周围的运行数据,分析和确认其是否能够合理可行,以此来不断调整和优化各种参数,从而进一步保障这些参数能够具有精确性以及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油气储运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加凸显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实时化以及网路化特征,以此来替代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促使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保障油气储运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以及运输效果。原油脱水、储运监控以及原油输送管道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油气运输工程的长效发展,并进一步保障运输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有盼.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J]. 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4):14-15.

[2]彭承. 油气储运企业自动化仪表的设计与施工问题探讨[J]. 工程技术研究,2021,6(04):130-131.

[3]张鹏.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运用探析[J]. 石化技术,2019,26(03):233+252.

上一篇:体育篮球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