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2024-05-19

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传统的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主要以学生掌握音乐专业知识的多寡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標准,忽略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教师职业能力及知识拓展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从能力结构的视角出发,探索了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提出了基于能力结构的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能力结构 高师音乐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作者简介]庞卡(1978- ),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器乐教学;庞梅(1972- ),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广西 玉林 53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玉林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专项项目“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ZXJG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政策,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2004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2条中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可见,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是今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一、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应用型人才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由于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涉及的专业领域与习得的专业知识有所不同,所以,对各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要求也各不相同,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由“音乐专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三种能力构成。

(一)音乐专业能力

高师音乐学的专业能力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核心。包含:“弹”,要求学生既能够独立演奏音乐作品,又能根据不同类型歌曲进行即兴配弹的能力;“唱”,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且了解青少年的发声特点,具备独立教唱歌曲和辅导课外声乐活动的能力;“跳”,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舞蹈表演的技巧,还具备编创与排演舞蹈的能力;“合唱指挥”,要求学生掌握合唱作品演唱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则与表现技能,并具备合唱团组织、训练、演出、管理的基本能力;“音乐创作”,要求学生具备创编歌词、音乐旋律、音乐节奏、音乐故事及音乐游戏等能力;“音乐欣赏”,要求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曲目的欣赏,认识和了解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等,为今后开展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它是培养优秀音乐师资不可或缺的方面。其一,思维能力,指利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能力(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毕业后走上讲台进行一切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其二,语言表述能力,它是衡量合格音乐师资的主要指标之一,包括基础技能(语音、朗读、演讲、论辩)和专业技能(教学口语、教育口语);其三,创新能力,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音乐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它是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其四,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冲突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三)知识拓展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人类正迈向学习化社会。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较强的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包括:“再学习能力”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新、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包含对剖析问题的能力,深入研究问题背景、原因、过程的能力及预期结果、提出合理对策的能力等。

二、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定位不明确

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定位受音乐艺术院校“精英教育”的影响,仍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高、精、尖”研究型人才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专业知识,轻全面素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学习,轻教学实践”,导致学生的音乐专业实践能力、教师职业能力、知识拓展能力较低,影响了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合理搭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对薄弱

高师音乐学专业虽培养了很多钢琴、声乐、器乐、舞蹈和音乐理论的“专才”,但在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薄弱,许多学生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在大学苦心钻研了几年的专业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捉襟见肘,无用武之地。如主修钢琴的学生虽能演奏几首大型乐曲却不会配弹即兴伴奏;主修声乐的学生虽能演唱歌剧咏叹调, 却不懂如何训练童声;主修舞蹈的学生虽掌握娴熟的舞蹈技巧,却不会创编儿童舞蹈。

(三)忽视教师职业能力的作用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由于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偏重“授人以鱼”(音乐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授人以渔”(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或实践活动上出现虽会唱却不会教、虽能弹却不能说、不会处理音乐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音乐课堂组织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尴尬局面。

(四)忽略知识拓展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课程结构来看,高师音乐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是由公共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造成了学生知识面过窄,难以向新的知识领域拓展”。其次,从教学模式来看,高师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模式,即教师将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教学效果虽行之有效,但其教学模式较单一、封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缺乏对问题的思索与探究,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能力结构的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可概括为:较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一专多能的多样化特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及健全的心理品质。因此,根据高师音乐学的专业特点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搭建合理的能力结构,即以音乐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师职业能力为关键,以知识拓展能力为发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音乐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双师制”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双师制”即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培养形式,学生在与校内导师系统学习音乐教育知识的同时, 聘请校外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音乐教师、学科带头人作为校外导师,为学科发展提供最前沿的音乐教育信息,加强学生对中小学教育一线的接触和了解。它打破了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将传统校内集中的“圈养”改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校内外双师“放养”,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广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创新地、自主地、建构性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学习者即实践者,实践者即应用者’的教育思想。通过‘双师’的培养,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反复的螺旋式的上升中,不断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了基本教学技能。

(三)创设多样化实践活动环境,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

根据专业特点可创设以下三种环境模式:(1)“模拟环境”,通过建立校内音乐教学实训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教师工作环境,如微格音乐教室,可创设出易于操作、观测与评价,并提供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音乐课堂演习环境;(2)“真实环境”,可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校学习,1年在中小学校接受顶岗实习和培训,学生在实战训练中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还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3)“课外活动环境”,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和感受为目的,如成立学生艺术团,让学生自行策划和组织校内外的各种演出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重视知识拓展能力培养

首先,应加大通识课中文化修养课的比例,改变重专业轻文化的现状。如增设美学、哲学、影视鉴赏、戏剧戏曲鉴赏、美术作品鉴赏、外国文学作品鉴赏以及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等选修课程。此外,通过质化部分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向音乐教育学转变,心理学向音乐心理学转变,使原有的教育类课程充分地体现音乐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联系,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在各学科的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即教师提供课题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实施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初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呈现多元化,人才类型趋于多样化,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高师音乐学专业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由“精英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并搭建以音乐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师职业能力为关键,以知识拓展能力为发展的合理能力结构,培养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金奉.基础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携手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EB/OL].http://www.eol.cn/20051012/3155171.shtml,2004-12-29.

[3]李瑨孺.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B/OL].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11&filename=1011108696.nh,2011-07-30.

[4]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

[5]吴云,蒋巧.高师音乐教育“微格教学”探析[J].人民音乐,2009(12).

[6]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方面也趋向成熟。可高师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研究出的新东西却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而“教学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它能检验与实践理论研究成果,又能在实践中总结出更好的理论研究。所以,想让高师的音乐教育改革成功,需要理论与实践并战,这个实践就是“教学法”。

关键词:教学法 高师音乐教育 改革 基础音乐教育

2004年以来,教育部把 “音乐师范教育”更名为“音乐教师教育”。这次的更名更加明确了音乐教师教育的专业特性与培养目标的明确性,高师音乐教育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输送人才的,不仅只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素养,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下,在课程设置上也基本合理化。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时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现实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学能力很薄弱,从这一点体现出,高师的音乐教育没有很好的与基础音乐教育联系起来,因此,要想让高师音乐教育获得好的效果,明确培养目标与科学化的课程设置是根本,联系基础音乐教育是必须,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是核心,而这些都要归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学法”。

一、高师音乐教育联系基础音乐教育在教学法中实现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新课标,新课标共提出了五项指标:“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强调实践,注重创造”“ 提倡学科综合”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多元文化”。看到新课标的这五项指标,基本能够把握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与理念是什么。那么我们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就应该向学生传递这些信息,传授学生要想达到新课标要求应学到的知识技能与教学方法。

(一) 在“教学法”中让学生体验基础教育课堂与熟悉基础教育内容

教师若想让学生真正领悟基础音乐教育内容与实现新课标,在课上不仅要给学生讲解其内容、结构、重点,更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如身临其境,获取直接的经验,转化为能力。

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与其它学科的交融,音乐创造能力是新课标给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规定。熟悉了教学内容后,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就要改变 “填鸭式”“独角戏”的上课模式。比如,运用情景教学的手段可以把教学生动活波起来,比如“玩音乐”,在教室里放有各种各样的乐器,让同学们进入教室后尽情的玩乐器,然后,老师可以发问:你对什么乐器最有兴趣?为什么?你认为哪种乐器最有可能吸引小孩子?随后再进入教授环节。这样的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在身临其境的为中小学生上音乐课,这些通过看书,通过老师讲解是很难有效果的。这样的课重点强调学生的体验,而且教学充满激情,课堂气氛轻松、民主。当然这样的课需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整个教学手段与过程能让学生真正体会与领悟了基础教育的课堂与内容,使学生直接获取教学法经验。

(二) 在“教学法”中弥补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空缺的一部分

高师音乐教育中除音乐专业理论与音乐专业技能外,唯一体现的与教育有关的就是“两学”分别是教育学与心理学。在看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对音乐类学生攻读文学硕士研究生选课时,必须选修两门教育类课程,其中一门必须从以下课程中选择:《音乐教育理论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音乐技能与创造性策略》、《大学音乐教育与管理》、《幼儿音乐经验设计》,这些虽然是对硕士研究生选课的要求,但《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音乐技能与创造性策略》、《幼儿音乐经验设计》这三门教育课程如果能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有所接触与了解,相信会给基础音乐教育带来更好的效果。

无论怎样目前这几门课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是没有的,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理念,可以找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课例来作分析,然后再做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前提是要先给学生留有作业。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所选用的曲目大多比较经典与高雅,而中小学生比较接受一些简单的贴近生活的曲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孩子们都会唱的,喜欢的音乐来补充一下,这样也符合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二、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价值让“教学法”来体现

目前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由这四大部分组成的:一般教养课程(政治、文化、外语、计算机)、必修课(包括五个领域:1、音乐感受与鉴赏类2、音乐表现类课程3、音乐创作4、音乐与相关文化5、心理学和教学法)、选修课程。从必修课的字面意义上的五个领域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五个领域的课程主要有:乐理与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学、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外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曲式与作品分析、教育学、心理学等。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这五个领域的所占比值是均衡的,可众所周知的是:一些专业技能教师太过于强调自己专业的重要性,给学生的导向是其它的课程都不重要,久而久之学生的偏科现象极为严重,极大偏离了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科学的课程设置也就成了摆设。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在中、小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和教学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为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优质生源,因此所培养出的学生需要音乐教育素质高于音乐素质,当然专业技能课程也是音乐专业之根本,如何权衡好就看每位专业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手段了。

(一)转变教育理念,弱化专业性,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人才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如何才能培养?这需要每位老师的努力与改变。上面说到了学生偏科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给学生传达了错误的信息,过于强调了自己所带的专业。那么笔者认为专业老师改变这一观念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把培养高、专、精的标准降低,在技能方法准确的基础上多注重专业的教学法传授,弱化专业性。这样也就让学生对所选的专业方向学习思路更加明确。

(二)在“教学法”中真正实现课程间的联系与价值

“每一门课程都是教学法课程”这是郭声健教授在他所著“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一书中所说过的话,看到这句话后觉得说得很实在很准确。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每门课都是相辅相成的,系统的学好各门课是一切之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改变以往的“一人讲,众人听”可借鉴杜威的“思维五步”教学法,“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现问题,步步深入、占用资料,加深认识、提出假设、检验想法”,但要想“思维五步”教学法顺利的进行,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学生课前要大量查阅资料做好预习。这样以来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能单一的只教一些技能,一节声乐课可能就要牵涉到作曲、音乐史、音乐审美、音乐评价等一些课程了,而且还上了一节很棒的教学法课。这样以来,每门课都会受到学生的重视,课程设置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显而易见。

三、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让教育实践在课堂上完成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实践,这样才能把知识变得有价值。目前,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若想顺利毕业,必须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实习一般会安排在大四,时间一般为两个月,有些学校的“两学”老师,可能在授课过程中,也会给学生安排一下类似的教育实习,实习地点大都选择附近的中小校。然而,对于一个将来要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来说,安排的实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能让学生在校四年既能把基础知识打牢,又能让学生充分的熟悉中小学的教育情形呢?笔者认为,教育实践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让课堂教学学以致用。

(一) 信任学生,改“教学生”为“教学生如何教”

在以往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在传授学科知识与技能,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需要,缺少评价,久而久之课堂也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填鸭式”“独角戏”课堂,这些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大学生的年龄段大都在18-20几岁之间,这个时候的培养目标应以“践行”为本,注入一些创新动力。那么,这时更需要创造一些激发他们潜能的课堂环境,大胆地把一节课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来讲述,教师所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有价值的评价与讨论。

这样的课堂能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领悟深刻,不断在实践中见真知。

(二) 把中小学生请进课堂

学生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知识结构已基本定型,而教育实习也是安排在学生知识结构已经形成后,才真正接触中小学的课堂,了解中小学生的特性。因此,就出现了大家常说的一种现象,学生在应聘时准备不充分,即使是入职也很难较快适应工作。那么,之前的三年学习只是“纸上谈兵”,应聘前的准备就像“亡羊补牢”,实习也就起不到预想的效果。

那么,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模拟课堂”外,还要把中小学生或幼儿直接请进课堂,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辅助下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去了解分析中小学生的特性,针对特殊情况怎样才能更好的去处理。这样生动有趣又有效的课想必学生的逃课率也会降低吧?

四、结语

“每一门课都是教学法课程”,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除课程设置、培养方向、考试制度、评价机制等需变革外,如教师的“教学法”不改变一切将是枉然。

曾看了一则新闻“新学期新课堂,大学老师入住小学教才艺”,“今年9月1日起,北京140所普通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将见到由20余所高校、国家大剧院等知名社会教育机构派驻到学校的‘新老师’。这些老师们将通过开设新课程、课外社团、俱乐部等形式,教授学生们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知识。……”真是一则令人兴奋的新闻,希望今后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不管是偏远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这样以来就能编出更实用的教材,推动音乐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M].2004.

[2]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短板和不足,探讨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优化和转型升级策略,希望对推动高师学前教育转型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师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课题类型及编号:一般经费自筹课题GS[2018]GHBGZ010。

随着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各高师院校纷纷行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有了很大进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创新,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等思维的影响,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去审视,目前高师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需思考解决。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要求

1.学前教育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有效结合

核心素养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这些要求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改革中,要加强学与思的有效结合,启发学生的智慧,吃透书本知识但又不限于书本。不仅要教授学生关于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新方法解决问题。要善于针对学前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当前家庭和幼儿的新特点,积极思考分析,打破惯性思维,不断推陈出新,研究解决幼儿学前教学管理中的重难点课题。

2.核心素养视域下要求课程设置要加强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性。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近几年,高师学前教育逐渐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逐渐增强。我国高师学前教育十几年的深化课改目标也是要打破死读书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说高师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契合的。但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对象是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幼儿,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同的关爱和管理方式,这一点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求更高。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知与行的转化上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3.课程内容设置的目标上要确保人才本领和道德的共同提高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要有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要求以“以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不仅熟练掌握幼儿的心理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教学中始终用爱心关心关爱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进步。这对课程设置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重视学生“德”的培养,科学增设教学内容,不断强化以德育人的成效。

二、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高师院校要按照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前教育人才,首先是高师课程设置的改革优化。课程建设是高师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是高师学前教育充分发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载体,也是衡量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水平、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依据。因此要坚持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关键就是要在课程设置上调整优化。但是对照核心素养要求,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方面还有以下几点问题:

1.课程定位不够清晰

近年来,地方高师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围绕核心素养要求,在学前教育的课程与专业、理念与模式、产学研结合等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但是还要清醒的看到,很多地方高师院校在对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目标定位上比较模糊,虽然学前教育办学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但是课程内容还是以传统师范教育色彩为主。

2.课程统筹规划不够明确

各级地方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的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在制定课程规划和内容时各自为政,都各自追求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多样性,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有的盲目追求高大全,创新和凝练不够,高师院校各系、管理机构缺乏对学前教育课程的整体性规划和指导,各部门满足于完成了各自教学任务,管理分散、机构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形成互相联通、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主要是高师院校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不够科学、整体统筹力量不足,教育资源的使用没有纳入院校的统一管理使用。

3.对德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够重视

有的高师院校学前教育盲目追求实用性,放松了对德育和心理培训的要求,在调研中发现,高师学前教育有的学生由于之前高考成绩不理想,学习中有自卑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有的在家里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没有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有的认为毕业后找工作还是靠关系,不注重学前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课改学习效果不明显。无法适应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课程设置比较封闭,部分内容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

一些高师院校学前教学缺乏活力和灵性,教材和课程设计比较老化,对当前国内学前教育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把握的不准,有的高师院校闭门造车,学生所学与当前学前教育市场所需不匹配。在服务面向方面,有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的倾向,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面向市场和就业导向。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和课程开设过于理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应用性;在科研方面,忽视学前教育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有效整合,没有充分体现地方学前教育特色,启发思考和研究力度不够,培养的高端人才少,中低端人才多。

三、加强和改革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几点思考

1.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优化应坚持向核心素养转型发展的原则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优化的目标就是要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塑造学生,课程设置要从理论学术型向实践应用型转变。高师应对学前教育课程定位重新思考,对与之相应的课程发展类型、层次和目标重新定位,坚持服务地方幼教事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特色发展原则。高师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瞄准学科前沿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幼教特殊行业发展需要,强化内涵建设,注重特色發展,立足于高师院校办学优势,寻找课程的特色、学术前沿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契合点,重点打造优势的重点课程。坚持课程、学科、专业一体化改革原则。通过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动学科和专业的优化改革,推进课程、学科和专业的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竞争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围绕高师课程改革发展实际,协同传统课程、应用课程和交叉前沿课程的关系,构建以高师基础课学习为主体,以满足幼儿教育社会所需应用型课程为突破口,构建规模适中的课程结构。

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确保课程改革与时俱进

高师院校要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完成的信心,组织相关教师到先进院校参观培训,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创新发展的思维。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以德树人,坚定他们为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积极贡献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靠素质立身做人的信心。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确保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确保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3.立足本院实际,积极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

着眼核心素养,加强课程改革和实践,首先要着眼于优势互补,整合和提升传统课程内容。要立足现有实际,节约成本,用好用足原有课程的良好基础。在发扬传统课程优势的同时,应面向社会需求,加快传统课程转型发展,突破课程和专业壁垒,开展跨课程、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打造成为应用型课程和创新型课程。

4.加强调研“院园”配合,确保课程改革贴近需求

高师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生学习、科研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成立调研组,到周边省市幼儿园和幼教机构深入调研,与驻地幼儿园结成“学研对子”,带着问题分析研究,形成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成果,及时调整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率和就业率。

5.统筹协调强化配合,确保保障体系高效有力

结构决定功能,组织的结构样式决定了目标能否实现。高师院校在顶层设计上要明确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学院应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能够对各部门和专业系进行统一指导,保障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要加强对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设计,立足当前幼儿园和幼教机构实际,紧盯市场人才需求,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保障合力和效率。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困境的思考和相关问题的解决,确保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黄俊,梁艳.卓越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路径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2]皮梦君,梁进龙,时松.贵州省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作者简介:

朱燕(1984年-),女,汉族,甘肃陇西人,本科学历,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的定位是其应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从理论层面来看,这一理念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从实际执行层面来看,高师音乐教育的服务观念有待加强。鉴于此,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關键词:高师音乐教育 基础音乐教育

一、基础课程改革下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体系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定位是其应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从理论层面来看,这一理念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从实际执行层面来看,高师音乐教育的服务观念有待加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未能认识到基础音乐教育的研究价值

无论何种教育形式,都应该从基础教育做起,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说,基础音乐教育研究应该是音乐教师的工作重心,教师应当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非一味沉浸在高深的形式主义中。但与此矛盾的是,正是那些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研究更容易发表在音乐核心刊物上,这一矛盾的逻辑其实十分简单,高深的音乐理论研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读懂,也不敢妄加评论,因此,“读不懂”就被等同于“权威”,自然也就能够发表在重量级的核心刊物上。然而,这一现象的存在无形中导致音乐教师竞相追逐高深理论研究,忽略了基础音乐教育研究的意义,极大地阻碍了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很多教师甚至是部分领导都认为基础音乐教育是浅显的,既然是“基础”就无需加以深究,研究价值微乎其微,在思想上对基础音乐教育研究存在严重的偏见。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是培养我国未来音乐教育师资的圣地,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所要研究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如果教师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基础音乐不屑一顾,学生又会对基础音乐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音乐教育是否能够真正为学生所受益?这些问题都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只有解决了基础音乐教育研究问题,让院校的研究目光重新聚焦于基础音乐研究,才能切实提高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水平。

(二)缺乏对音乐教育的整体认知

从我国当前教学现状来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们存在固步自封的倾向,只关注历史研究成果,不仅缺乏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进一步研究,而且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知之甚少,缺乏对音乐教育的整体认知。教学观念狭隘、教学衔接不足是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声乐教师认为,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是《音乐理论学》教师的职责,与自身无关,合理地将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衔接的重担推脱到理论学教师的身上。在声乐老师看来,他们只负责学生的声音教学,而不承担学生的思想教育责任,最荒诞的是,这一想法竟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实际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较大变化,对音乐学科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采取“闭关”政策,关起门来搞教学,忽略了动态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间接造成了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脱轨,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中、小学音乐教育。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者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调查研究,就像是公司对产品发行市场的调研,如果不了解市场必然会导致公司的失败,因此,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变化和课程改革进程,分析其师资力量需求,是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必须主动参与调研,打破当前的被动局面,积极响应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聚焦基础音乐教育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接轨。

二、加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一)对于教育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的合理调整

针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多模仿专业音乐院校,只是针对“师范”教育的目标,增设了《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的课程,教育管理者希望课程设置能够兼具师范性与专业性的特征,但却陷入了两者均不足的尴尬局面。因此,高师院校应该重视师范院校本身的教育性特征,结合音乐教育改革政策,主动调整音乐课程设置,形成科学的音乐课程架构。

首先,教师应该把相关课程重新进行分类整理,将专业课教育与理论思想教育重合的部分进行归类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针对性地保留学生所真正需要的部分;其次,要注重音乐的时代性,紧跟时代发展,结合当下音乐教育环境和音乐教育改革政策,摒弃落后元素,调整现代化课程设置。在学科整合的基础上,理清学科归属关系,可以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养课程,主要通过必修课的方式开设;另一类是专业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呈现。这种分类方式较为简洁,在设置音乐课程时,教师应当围绕音乐审美的核心,发挥音乐教育的重要功能。另外,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尽量避免“公共课程”这一说法,一方面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另一方面,“公共课程”这一命名容易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此课程不重要”的观念误导。

(二)重视选修课程

教师在调整课程设置时,必须果断去除一些冗余的必修课,增设选修课程,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音乐教育信息。不同于传统教学理念,新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成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点解决问题。上文已经提到,很多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与专业音乐院校不同的仅仅是开设了“老三样”,并且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合部分,缺乏教学针对性。在这种课程模式下,虽然学生意识到了教育性学科的重要性,但很难提起兴趣认真去学,也就进一步导致了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教育理论水平低下的问题。

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将教育理论学与音乐专业课程相结合,不再单纯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开设,而是改为《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增加音乐专业水平,丰富理论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兴趣,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门数。

广泛涉猎音乐课程,拓宽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是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考虑学生的兴趣偏好,这些都是高师音乐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三、增强专业针对性,抓好教育实习工作

师范教育不同于传统院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这也是音乐专业师范生走向教育领域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来说,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会到部分中、小学进行音乐教学实习,通过这一阶段的实习,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基础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的改革变化,明白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而调整心态树立教育责任感,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同时,高师院校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实习过程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从我国大部分高师院校的实习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实习时间短、实习院校选择随意的问题,多数院校的实习时间为一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意义,很多学生可能由于一时新鲜而对音乐教育饱含热情,根本没有意识到教育工作背后的辛苦与神圣。因此,高师院校要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教育认知体系。

高师院校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在实习学校的选择上力求稳妥,可以与部分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变化以及中、小学师资需求变化。校方可以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听取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建议,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本校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另外,学校可以建立毕业生追踪制度,通过对他们工作情况的了解,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能够实时了解当前音乐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对自身学习体系做出适应性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师音乐教育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首先是要调整好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整合教育性、专业性课程,重视选修课程;其次是要增强专业针对性,抓好教育实习工作,强调高师音乐教育的服务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炫.论高师音乐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教育科学,2012,(04).

[2]黄耀文.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8,(03).

[3]刘丽英.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观点的不断改变,大众对音乐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师音乐教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音乐水平的不断提升,西方音乐体系已经不再是主流音乐。高师教育就是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传统声乐的继承者,这样才有利于传统声乐的传播和理解,而不是只有专门的歌唱家和表演者去理解音乐,能够让大多数人对声乐的文化和价值进行理解。因此,本篇文章就对大众音乐文化需求下的高师声乐教育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反思,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众音乐文化;高师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反思

音乐能够提升被教育者的素质,这种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高等教育当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升各方面素质,其中,音乐就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途径之一。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之下,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工作也逐渐被重视。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大众音乐文化生活的时代背景

1.1 经济生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就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金与商品的流通,使商品的运行机制超越国界。除了经济全球化之外,音乐也逐渐呈现全球化的趋势。音乐全球化就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音乐文化的交流,这样也能不断促进经济不断地发展。

1.2 文化生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消费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化消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文化商品变得商业化。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些冷门的音乐创作者对音乐进行创作,除了专业人士能够欣赏之外,大多数人并不会对其多加关注。[1]但是大多数音乐创作者都是以大众的口味进行音乐的创作,这样以大众口味为基础,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创作出来的音乐也有各自的特点。音乐创作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自己喜欢的音乐买单,这也就使得音乐更加大众化。

大众化音乐既受到高雅文化的影响,还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这就使得大众音乐文化相对于高雅文化更加通俗,更加具有市场。通过对这两个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众化音乐和普通音乐或者市场化的音乐存在很多的不同,虽然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和人类的内在精神相融合,已经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大众化的音乐能够体现出来的方面有很多,比如民俗风情、内心感受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大众化的音乐不但要求创作者具有高水平,还要求创造出来的音乐具有良好的实践性。

2 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

2.1 教育理念

早在20世纪20年代,教育体系就已经进入中国,伴随着教育体系的进入,不同风格的音乐教育理念也在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中不断蔓延开来,对以后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对声乐进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是使用意大利式的美声为主要的训练方法,这也是在声乐教育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而且还在此种方法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标准,这样就形成了参考西方声乐的中国式声乐演唱方法。[2]高师声乐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以西方的声乐技术作为参考标注,这样对我国声乐教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由于过度使用西方标注作为参考,这就导致中国传统的音乐风格出现丢失的现象,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我国的声乐形态以及唱法风格进行了解,这样就导致学生的风格越来越单调,欣赏过程中越来越乏味,很难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出来,这也与现在的教育初衷不相符,并且也与现在世界的多元化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随着选秀节目的不断增多,许多脱颖而出的选手在大众化的音乐文化中并没有被大家广泛的接受,甚至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3]这就给我们很大的警示,如果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人去支持,去喜爱,那么这种音乐就很难继续得到发展。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审美模式在国外发达国家开始走下坡路,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这种纯粹的美学理论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原始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时的发展形势,一种新式的建立在多元化经济和文化交流基础之上的音乐教育模式被提了出来。

2.2 教育模式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现在我国声乐教学上使用的模式和大的音乐学院在教学上使用的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使用相同的模式的优点就是教学方式和教学程度都会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拥有系统性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并且也没有丰富的内容进行讲解,使用的教材具有浓郁的西方教育方法,在最后的评判时,还会以是否对西方的表演模式精通作为评判标准。例如某一地区,开设专门的音乐专业的大学超过五所,但是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只有三所。[4]现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突出高师声乐教育的师范性特征,在进行高师教学时,大多数都是参照音乐学院的教育模式,这就导致程度的要求不同,没有明确的示范性和地方性,这样就对以后我国的高师教育来说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现在大众化的音乐文化生活情况之下,师范类院校应该突出自己的综合素质,应该让学生全方面地认识和了解各种类型的声乐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理解各种类型的声乐形式,这样也能促进学生对各种声乐形式的接受,发自内心地去传播声乐文化艺术,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高师声乐教育和学院声乐教育的不同之处。

3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之下的高师声乐教育反思

3.1 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的音乐教育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也越来越明显,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在不断发展,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快。各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减少文化趋同的现象发生。中国的文化教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的特色,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其他国家的声乐教育。大众化的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与生活和人文环境以及历史传统建立全面的联系,形成固定关系。这样在文化全球化的情况下,大众化的音乐文化生活仍然会根据地域的不同呈现差异化。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与本区域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学生,因此,建立相关学科时要对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进行了解,根据社会的发展程度安排相应的教育学科,确立办学目标,这样学校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5]例如,湖南是一个具有渊源文化的大省,历史文化深厚,又有许多喜欢娱乐休闲的市民,这样大众音乐文化就应该具有浓郁的湘湖特色。高师音乐教育还要注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优先对本地区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适应社会大众文化生活的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这样学生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3.2 高师声乐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声乐教育就是要促进文化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人们更适应现在的发展规律,这也是现在重要的思想行为方式,这样音乐教育就有了很重要的意义。高师声乐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对声乐文化的传承,还要对声乐文化的认可。声乐文化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渊源的历史,这也是最为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在语言出现之前就通过声乐对情感进行表达。[6]所以不同区域的人有着不同的声音特性,这是一直都存在的。大众化的声乐教育就是对区域内的声乐进行传递,让其充分认识到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这样声乐文化就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高师声乐教育还应该理解其区域内或者其他区域的声乐文化。声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理解的现象,声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正确地对声乐知识进行了解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将误读出现的情况消除。这样不但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正确交流,还能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情操。对声乐文化进行了解,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将不同区域内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进行融合,促进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3 教师声乐观念的更新

高师声乐教师应该认识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学院是不同的,这样就应该对声乐文化的意义进行界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丧失文化意义,还能减少高师教学过程中的特点丢失,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还能对声乐文化进行传播。

高师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这样才能进行新的调配。在大众化的音乐生活需求下,高师声乐教育水平的提升将会对整个区域的声乐欣赏水平产生影响。[7]在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理解声乐艺术,而不是成为歌唱家或者是通过表演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4 学生对声乐学习的观念更新

如今社会正在向多元化社会发展,音乐教育的个性与人的基本价值有了紧密的连接。人的基本价值包括幸福感、满足感以及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应该对个人的生活进行探究,这样个人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师声乐教育改变了西方声乐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不断对我国声乐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对声乐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深入理解。

高师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大众化的音乐文化背景是通俗的、市场化的。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之下,音乐教育不但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还需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人们不会再用消遣取乐的方式来看待声乐艺术,声乐艺术也可以保持自己的自尊,无须放下自尊来迎合低俗的趣味,声乐艺术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与大众的心灵相契合。高师声乐学生毕业之后,能够为大众打开新的大门,并且能够用平等的态度接受不同风格的声乐,还能够与其进行正常的交流。

4 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离开声乐,声乐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地域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本篇文章就对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师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剖析,然后对现在的高师教育进行反思,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高师音乐学声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鑫鑫.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师音乐教师素质[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 柏瑞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下的高师节奏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赵燕.大众音乐文化生活需求下的高师民族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1(03):37-38.

[4] 商立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音乐专业管乐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153-154.

[5] 谭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师民族音乐教育[J].音乐大观,2012(02):39-40.

[6] 冯灿明.高师音乐专业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7] 郑晓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建设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5(17):178-179.

作者简介:谢婷婷(1985—),女,广东汕头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美术教师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养成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把握基础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师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可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调整教育教学方向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 美术教师 教育理论

一、美术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影响因素

1. 美术技法和流派的多源性。

纵观美术史、设计史,横看中外姊妹艺术。大凡好的艺术家都有流派的风格。流派的沿袭与更替,使得风格的烙印凝固在不同时期艺术作品上。尽管我们看不到米开朗基罗当时雕琢《大卫》的举动,作品也会代言作者的刚毅。石头本无生命,罗丹让石头获得人体的温润与弹性。陈丹青的油画《父亲》开启了中国油画创作的新思路。王受之教授的设计理论为中国艺术设计开创了新的理念。计算机平面设计及AutoCAD软件的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个性与艺术视觉成果不在偏爱某一门派。独家绝活的个性在大教育观普及中日见逊色。学校教育的社会化诸多问题总会困惑一些教师的传教授业,如人体模特儿与道具,油画创作与计算机设计,动漫设计与游戏,书法艺术与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应用。美术教师一人独处,没有争论。一旦步入不同专业的教师群体,职业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矛盾就会悄然而至。教育理论可以帮助美术教师知本位,立学术,开思源。

2. 美术教师的教育对象。

美术教师的教育对象都是有过入学前拜师学艺的经历,有的虽说淡忘了启蒙老师引领教诲,也会萌生偶像新碑。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每天伴随学生的校园生活。揣摩技法变为技巧;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件件忙碌。未来就业、择业、创业,眼高手低。作为具体的自然人,要面对当代美术教育的某些缺憾,从生理、心理和阅历都不会真正做到无补丁式的求学,何况有的美术教师本身就是重视实践操作、轻视教育理论。其次,有的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教育理论的教师,有的甚至是绘画或者史论或者设计的教师来承担此门课程,其教授内容脱离了教育观的初衷。如此看来,势必造成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脱节。

3. 在职期间各方面的影响。

在上岗后,中小学美术教师同样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有社会的、地方的、学校的,还有自身的、教材的等等。这阶段美术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和再教育中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要么较少,要么走形式主义,结果并不理想。

二、加强美术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作为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加强美术理论的学习,既是美术学科专业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美术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理念,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艺术分析能力及文化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而且使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创造发展规律以及美术创造的目的、性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理论概念,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其作品才能有深刻的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性,否则,其作品只能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

2. 加强理论的学习,是我国对21世纪新型美术教育人才的基本要求。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基本任务是为中小学基础教育培养美术学科人才,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师院校就应通过教师的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人才培养,为他们提供合格的美术教师。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具有较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美术教师,那种继续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师是无法在随后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有效的完成美术教育任务的。没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无从谈起,创新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不否认学习美术本体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但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造型材料和方法的多样化,观念的新颖和思想的创造、人文修养和其它素质在今天显得日益重要。总之,加强理论学习是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美术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途径

1.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内容。

(1)一般教育学理论。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具备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这类理论一般有:高等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系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或使用的知识。也只有教育理论才会帮助教师正确理解社会教育的人文环境,尊重教育科学规律,与人为本,策划科研方向,成就教育目的。体会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有利于防止纯艺术观阻碍美术教师社会化知识的拓展与利用。也只有研读教育理论,教师才能心知肚明,从教知道理,为师有方法。

(2)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艺术是人类认识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理论是艺术家走入美术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知识。它的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源于最基层的美术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为此美术教育理论对教学具有指引意义。而美术教育方法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美术教育学原理:美术教育的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等;②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外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演变、发展等;③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目标的设定、美术教学技术、美术教学设计等;④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材、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等;⑤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鉴赏教学研究、美术教育评价研究等;⑥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美术教育实习的理论意义与方法等。

(3)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先导。通过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以及师范美术教育实习与在职期间美术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各种能力,例如美术教学组织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课堂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很多能力都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得以提高

陈美玉曾经说过:课堂活动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教师的信念、想法、知觉、判断、教学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能力与特质的了解、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观念更新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2. 美术教师的理论学习的途径。

(1)建立“4+2”的师资培养模式。即4年美术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本科学习与2年教育教学的硕士学习相结合的6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的美术教师,使师范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相并轨,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提高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对教学的不断研究,将会提高美术教师多方面素养。因为在教学研究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术教师就会自主补充自身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3)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充斥着竞争,充满了挑战,要在这样的社会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首先就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具有了健康的心理素养,才能使自己的美术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美术教学手段教育学生,而不会乱了手脚。

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智能素质,除了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东西外,主要是立足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大胆实验,反复探索。教师素质的自我完善是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的过程,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硕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海乘工作教育培训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教育教学质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