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意识文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4-01-25

人本意识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大正末期以来私小说在文坛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私小说可以说是是日本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我意识”是私小说的核心,“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又是“自我意识”的特性。把握其特性是深入了解私小说的关键。

关键词:私小说 自我意识 自我暴露 自我封闭

私小说是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属于一种“告白”式的小说,又被称为“心境小说”。大正年间是私小说的鼎盛时期,当时几乎所有的自然主义作家都在写私小说。近代以来成为日本文坛的主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深深地根植于日本文学和文化的传统土壤中,深刻地代表了日本的文艺传统。注重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写实性,人物的外貌和故事情节则一笔带过。“自我意识”是私小说的创作核心,理解“自我意识”非常重要。离开了“自我”,私小说也就不复存在。这种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两个特点,但缺乏广阔的社会视野。追求“社会化的自我”已越来越成为私小说作家创作的自觉意识。

1907年,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棉被》(最初翻译为《蒲团》)问世,作者以尊重内心真实的创作态度,在作品中大胆直率地讲述了主人公一个中年男子垂涎于女弟子的精神经历,详尽细致地进行了心理刻画。其发表在当时的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棉被》则成为日本“私小说”的开山之作,而田山花袋也因此成为日本私小说的鼻祖。他之后的作品如《生》、《妻》、《缘》等,都是表现自己的私生活和心境之类的作品。此外,志贺直哉的《在城崎》、《和解》,岛崎藤村的《新生》、《家》,葛西善藏的《带着孩子》、《湖畔手记》、《弱者》,以及战后井上靖的《弃老传说》,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等,也是私小说的代表作。

一 私小说诞生的时代背景

1 政治背景

明治维新并没有使日本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人民很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如此独裁的统治使一些作家也深感惴惴不安,特别是“大逆事件”和自由民权运动失败之后,使一些有良知的作家陷入彷徨、迷惘、苦闷中。石川啄木在《时代窒息的现状》中,对当时的政治气氛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军国主义高压下,作家无法也不能够直面惨淡的社会和人生,正义感和心声无法表露。只能把视野从广阔的社会空间拽回到个人狭窄的生活圈子、乃至内心深处,在身边挖掘一些与社会问题无关的题材。作家的心灵被扭曲,只能创作出一批以描写暗淡无光的现实和小人物生活不幸与苦闷的作品。《棉被》、《家》、《新生》等都属于这类题材的作品。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体验,描写个人身边琐事以及亲身体验,并在其中表露自己的心境。这就是私小说。它不与社会为敌的创作态度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许可。由此成为正统文学,并光鲜地走到日本文坛上,进而贯穿于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2 文化背景

明治维新以后诞生的近代文学,以“和魂洋才”作为两者结合的导向,在历史文化的更高层次上进行再发掘,解决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的发表,为日本私小说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文学应该写实,认为“小说的主髓是人情,世态风俗次之”。人情即人的喜怒哀乐,“如欲穷尽人情的奥秘,获得事态的真实,就只有客观地把它描绘出来”。森鸥外的《舞姬》贯穿西方浪漫主义美学思想,掀开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序幕,并建立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初步基础。在日本写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尚未完全成熟下,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就波及日本,产生了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国木田独步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强调“无理想、无解决”的“平面描写”、“逼近自然”的“露骨描写”、人的本性的“自然性”。他们根据这种理论,主张通过肉欲的描写,直接暴露自己的丑恶,然后大胆地“自我告白”、“自我忏悔”。他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所谓求“真”。在西方自然主义文学与日本的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历史条件下,诞生了私小说。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和洋结合”提供了新鲜经验。透过日本文学的历史,可以说私小说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日本进入近代,自我意识觉醒,尊重个人的自我,被称为近代的自我觉醒。作家追求“自我”,比如岛崎藤村的《破戒》、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等作品就是追求人性解放,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的文章。作品中自我意识增强,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人性与人情,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日本私小说作家通过身边琐事来透视自己,在“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下,描写内心的感情、原始的情欲及与俗世的冲突等等。欧洲作家所研究的“自我”,是十分社会化的自我,完全不是“自我”的形态本身,而是“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可是,日本的私小说依然着眼于个性的“自我”,这要远远落后于世界文学的潮流。这种“自我”表现为“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两种特性。

1 以追求真实为基础的“自我暴露”

私小说忌带虚构,内容要求真实,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对生活进行原原本本的描写。这种追求真实的思想,是跟日本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的。“日本古代文学意识从萌芽到发生的全过程,都是以‘真实’为基底的”,它是“不易的日本文学精神,流贯于各种日本文学思潮之中,成为日本文学的河床”。从古到今,日本文学理论很重视“写实论”。日本古代的物语、和歌、日记、随笔等文学形式,描写的大都是“真人、真情、真事”。以松尾芭蕉为代表的俳人,也都是强调以“诚”为本,要表现其对象的原本性,其“诚”也就是“真实”。到了近代,写实主义的先驱坪内逍遥的文学评论《小说神髓》中也强调了要注重心理描写,小说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来描述人情世态。后期的自然主义文学以“自我告白”为主流,逐渐向私小说转变。可见私小说的写实传统是由来已久的。

田山花袋《棉被》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作者本人和他女弟子的原型,通过心里描写刻画出了时雄对芳子赤裸的爱。文中最后写道:“时雄来到芳子房间,用她盖过的棉被捂住脸,尽情地闻着那令人依恋的女人味。不知怎的,时雄竟然心跳起来。性欲、悲哀、绝望,猛地向他袭来……”。作品中大胆的“告白”、如实的“自我暴露”、自我忏悔,借此向虚伪的旧道德宣战。小说的发表震惊了文坛,最终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辞。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如此评论:“这是一篇有血有肉的、赤裸裸的人生忏悔录。作者将一种充满自我意识的现代性格展示给公众,赤裸得令人不能正视,而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生命和价值。”花袋通过“自我暴露”的描写来宣泄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绝望,达到他所谓的“露骨描写,大胆暴露”的目的。

另外,田山花袋在以家族为中心的自传三部曲《生》、《妻》、《缘》中也将家庭中的母子、婆熄、兄弟间的家丑外扬,逼真地刻画了沉闷压抑、琐屑畸形的封建家庭内部的生活真相,将家庭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地描写了出来”。岛崎藤村也在《新生》中通过岸本和节子的乱伦关系,将生活中自己与侄女的乱伦袒露出来,进行公开告白,忏悔道德的罪恶,并以此来净化自我,拯救失足的灵魂。战后的私小说依然注重内心的描写,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别致的内心世界:“我”面对残疾儿异常痛苦,是完全抛弃他,还是正视他、接纳他,最终的“我”经过了内心的重重挣扎,终于选择面对残疾儿这一事实,勇敢地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这种“自我暴露”、“自我忏悔”表达了民族性的忏悔意识:自我暴露即忏悔,忏悔后以求达到内心世界的净化和平衡。

私小说大都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再现,追求的是一个“真”字。由于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所以在“自我暴露”的同时也会将对方彻底地暴露出来。对方的暴露就涉及到了一个深刻而又复杂的人权问题。按常理对男女双方来讲都应是极为隐私机密的事情,可是作者以“自我暴露”的形式将隐私向世界告白,完全颠覆了当时的世界观,给对方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背负着如此丑闻,也许会葬送这个女人的一生。一些私小说作家表示接到过抗议的电话、绝交信、要求赔罪等,有的甚至和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人反目成仇等。

2 缺乏社会视野的“自我封闭”

私小说基本上是作者本人生活的再现,既不需要虚构生动曲折的情节,也不需要架设巧妙精致的结构。其空间场景仅拘泥于个人的家庭生活中,取材于身边琐事和作家私生活,视野过分狭隘。因此在它空间的设置、题材、主题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私小说作品在主题的表现上,仅仅是在孤立地写身边的事情,分开群体与个体,隔离人与社会,进行一种封闭性的描写。仅仅以对周围琐碎的事情的描写是不能够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的主题的。因此不可能超越“自我”,只能形成一个封闭性的自我。实际上私小说作家并没有把自己的苦难和周围社会共同的苦难放在一起探究,只是把自己密闭在狭隘的世界里,他们有意识地逃避现实,仅仅把自己隐匿在文学的象牙塔中。

赖肖尔在《日本人》里就说过:“日本人……表现出胸襟狭隘的国民性格。长期的岛国生活,造就了日本人的这种性格,使得他们很难突破自己的世界。”因此,私小说这种狭隘的取材方式,“自我封闭”的表现,也正是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体现。阅读私小说,我们会体味到作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苦闷大多来自家庭贫困、疾病和恋爱的烦恼等。岛崎藤村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我写《家》的时候,一切都只限于屋内的光景,写厨房,写大门,写庭院,只有到了能够听到河水响声的房子里才写到河……运用这种笔法要写好这部《家》的上下两卷、长达12年的历史,是不容易的”。著名作家志贺直哉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神”,在私小说的代表作《在城崎》中写到了蜜蜂、老鼠、蝾螈三个小动物的死亡,由自然的死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死。这是由于作者当时与父亲的关系尚未和解,加之长女出生后立即死亡的多重苦闷的打击下,把在城崎温泉疗养亲眼目睹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折射到了自己身上,进而上升到了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与大多私小说作家一样,文中没有社会背景和社会主题,只是密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小说家葛西善藏以忧郁、独孤、贫困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十余篇私小说。其处女作《悲哀的父亲》中,主人公也是一个孤独而忧郁的青年诗人,远离妻子独自一个人来到阴暗潮湿充斥着病人的近郊居住。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痛,仅仅是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不能积极地探求不幸的根源。作品中诗人的周围充满了不幸:长期被病痛折磨的貌美少妇、贫困的学生、因生活所迫卖春而死的女侍者等等。可是,诗人的笔触仅仅停留在了现实生活苦难和贫困的苦苦挣扎中,并没有深究自己以及周围人所亲历的各种苦难的现实根源,只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世界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披露在作品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广阔的社会视野。

三 结论

私小说脱离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只截取个人生活片段,而不叙述完整的人生,重视心境描写,外貌则一笔带过。在文学史上,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也有其严重的弊端。私小说是日本传统艺术的产物。“自我”是私小说的核心与关键,由于作家认为“艺术要追求真实”,通过“自我暴露”和“自我告白”以体现“真实”性的自我,借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并向旧道德宣战。同时,作品又是内缩的、封闭的,体现出“自我封闭”性的特征。私小说摒弃了社会性视野,所以只能揭示非本质的个别问题。私小说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符合日本民族传统的热爱自然、喜欢朴素隐含的美这一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归根结底,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狭隘的岛国文化,与日本传统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 魏大海:《私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2] 田山花袋,朴今花译:《棉被》,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

[3] 久米正雄:《私小说和心境小说》,文艺春秋社,1925年。

[4]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5] 叶渭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9年。

[6] 高桥英夫:《私小说作家论》,讲谈社,1976年。

[7] 大森澄雄:《私小说作家研究》,明治书院,1982年。

作者简介:

刘春波,女,1975—,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教学、日语语言与日本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刘艳,女,1961—,吉林长春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教学、日本文化与日本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人本意识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全媒时代带来了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的变化,也带来了媒介化生活与文学的铺展,文学被泛媒介性化去了文学的诗性和价值性,形成了媒介化文学。

人们从大量媒介形式和媒介活动中简单直接地吸收生活理念而形成媒介化生活,与之相应,人们也从媒介形式和媒介活动中简单直接地吸收文学理念而制作媒介化文学,因此,媒介化文学就是被媒介的浮华、铺张、随意和实用化去了文学的诗性和价值性的文学。

大量的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畅销文学、当红影视都具有这样的性质,而文学期刊也在往此方向靠,文学期刊中的不少作品已经开始纳入与媒介形式和媒介活动相似的或者一致的、吸引看点的兴趣元素,并且,将因媒介效应而走红的作家纳入作家协会以至作家协会高层,已经变成一种作家协会的时尚夸耀。

媒介化文学的压倒倾向形成了强大和普遍的公众效应,但并非由此就能确定这是真正的文学效应,并非具有这样效应的文学就是更新的、更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也并非就能由媒介化文学的欢呼而直接否定文学的经典功能与诗性价值。

与媒介化文学往往趋于浮华、铺张、随意、实用的制作相比,文学是在媒介化生活中寻视的精神奢侈、是一种非实用的和非工具的诗性信息寻视与回应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在此过程中寻找某种诗性品质与生活意义,就可能使文学成为媒介化生活中的非功利性表现,而媒介化文学却使文学更加依附于功利性生活:这两种文学倾向分别表达了有审美差异的生活世界。

精神性生活世界与实用性生活世界是两个差异很大的生活世界,文学主要是传播人类精神——生命精神与审美精神,这与用来获取日常生活信息、满足工作需要的实用传播有很大不同,两者是平衡的以至相互融合的。

媒介化生活中的媒介与文学之间出现了不平衡,而媒介与文学的相互推动本该有一个平衡关系。媒介本来是中性的,当文学使用媒介的意图大多为功利性意图时,媒介性倾向将文学大多体现于功利性生活时,就使文学的功能大多被实用化,文学性与媒介性之间就失去平衡。

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时,当文学被媒介化——主要被媒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所控制时,其显示出的最重要特质,就是破坏文学专有的诗性精神领域、随意出入于文学而快速实现功利效用,与此相关,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脱媒介化就是脱功利化,就是脱去借媒介化产生、也借媒介化掩盖的功利性倾向。

我将文学、音乐、绘画等以诗性功能和主观化视角为主的媒介看作特殊媒介,特殊媒介贡献的主要是一种想象的、虚构的世界,这个生活世界以文学性为主构成,在这个世界中活动的,主要是一个想象的人;我将以实用、消遣、娱乐功能和客观化视角为主的媒介看作普通媒介,普通媒介贡献的,主要是一个现实的、虚拟的世界,这个生活世界以媒介的现实性为主构成,在这个世界中活动的主要是一个实际的人:他可能在虚拟世界中隐去他的身份、性别等真实信息而活动。

在媒介化生活中,普通媒介特性不断渗入文学中,带来了文学形式与内容的极大变革,但与此同时,媒介性也在破坏文学性,媒介的功利传播效应不断侵入文学中。由于对事实的任意说法以及人们在虚拟中的任意隐身,不论是纪实的还是虚拟的媒介空间,都对文学空间含有威胁。由此,在中国的媒介化社会中,已经看到愈来愈多的媒介性对文学性的破坏,以至出现了追随在媒介化生活表面的媒介化文学倾向。

如果简洁地加以说明,可以说文学的主要形式标志是审美性和奢侈性——种审美追求的奢侈,普通传播的主要形式标志是随意性和实用性——种实现实际生活意愿的功能,而媒介化文学更加接近于普通传播功能。由此,媒介化文学疏远审美的精神性而亲近功利的制作性,这种制作性文学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与普通媒介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更加接近,即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介化文学与媒介间的界限正在被抹去。

为便于分辨起见,我将作一种本质化文学与媒介化文学的区分。本质化文学的要求与媒介化的文学制作主要在几方面有区别:

1、本质化文学意味着个性审美和诗性发现,它要符合文学原创和个性独创的精神,它注重深度性主题和创造性表现;与文学的本质性要求相反,媒介化文学重发表、重表演、重复制。

2、本质化文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审美间距和审美条件的限制,拥有一种专门领域,这种专门领域随着生活风格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在扩展演变,但并没有消失;与文学的要求相反,媒介化文学试图模糊文学的专门领域,用对现实的展示和个人的放纵来替代对文学专门领域的敬畏,以随意和快捷抹掉精致和规则。

3、本质化文学注重发现生活,注重文学发现与真理、与精神、与价值的关系;与文学的要求相反,媒介化文学注重功利性生活概念,注重制作与服务、工具与目标的关系,它们多半涉及一般生活概念而不深入具体的生存价值,并且全力瓦解文学对某种精神神圣性的崇拜。

这样一些与媒介化文学有关的特点,在畅销书刊、网络文学、娱乐节目、城市景观、流行演唱、影视制作、广告策划中都有所体现。例如说,《杜拉拉升职记》和《步步惊心》这样的作品,从畅销书、网络作品到电影再到电视剧逐层扩展,并反复碾压和扩大商业性传播范围,我们会看到,传播它的媒介技术和形式在变化,但它的社会理念和审美层次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实际上,这是借助“杜拉拉”或者“若曦(张晓)”这个名字在快捷地复制并传播某些彼此相似的城市粉领生活概念。

媒介化文学之所以不强调原创效果而强调实用效果、注重对现实的复制性和对应性,是因为它们要依托于此而生存。媒介化文学要依靠媒介进行快速的和批量的平面制作,不要仔细和精致、不要品位和思考、不要停留和含蓄,这样的制作依照某些格式、某些几乎不变的感受去重复制作而受人欢迎。例如说,郭敬明的作品尽管从一开始就被“抄袭”或者仿制他人的嫌疑以至丑闻所笼罩,但郭敬明以及他的作品依然被媒体、批评界和民间广为看重,因为这样的制作不仅满足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和生活口味,而且满足了媒介化的传播需要和很大程度的利益需要。

这样,文学的独立效果与媒介的制作效果之间的差异便容易造成迷惑和混淆:媒介化文学的效果往往更加具有普及性、时尚性、铺张性,这似乎使媒介化文学具有了一种更加深入人心的文学效果。

但媒介技术和媒介形式敞开的,不仅是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信息传播以及信息中介生活,而且是让我们寻视和沉浸于其中的生活情境。不可能用媒介技术和媒介形式来衡量生活的审美感受,文学的核心概念并不来源于媒介的普通传播功能,而来源于文学的形式及意义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是简单关注媒介的功能和形态,就无法选择媒介化生活中文学的人性道义和生存信仰。

由于文学具有非实用的和非工具的信息巡视与回应过程,诗性品质和审美气息必然与产生意义融合一体,在生活中寻找某种品质和意义就使文学成为生活的奢侈品。一方面,由于媒介信息对生活的覆盖,文学的实质可以理解为主体不断地在媒介活动中巡视各种诗性信息并对信息做出意义回应的过程;另一方面,基于文学中主体意向对现实信息的巡视,它又返回媒介代表的现实空间,这规定了文学空间与媒介空间的现实关系和美学关系。

当文学性与媒介性的不对称广泛存在的时候,我们对于生活的希望和困惑也不对称;我们需要媒介来传达事实,一旦事实让人们迷惑,就会需要文学脱去媒介化倾向来加以澄清:文学以产生意义的方式介入客观历史时,就是介入价值认识和判断,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媒介性需要真实、准确、客观、及时,文学同样遵循这些原则,不同的是,这些原则是由文学的品质和理想来承担与传播的。

文学就是生活审美性情的展开,作为生活和社会审美性情的表现,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说什么,而且在于怎么说——传播什么与怎么让人们理解和接受是一回事:什么成为文学的始发源、信息是否有足够的超越媒介本身的力量,取决于文学长久以来形成的经典品质和审美理想,这包括人性道义、生命信仰、社会理想、日常品质、审美德性等。

媒介的无界共享、以个体为核心的特质一方面让许多人成为独立的媒介源,一方面造成媒介性的群体传递特色就是不加分辨地快速扩张。这样,搞笑、娱乐、浮华、复制、功利的媒介化文学现状就来源于媒介的随意性特质,而文学脱功利化的审美含蓄中埋藏着坚定的意义、信念和价值,因而有助于控制媒介性的无价值、无精神方向的弊病。

文学是审美性生活的传播和展开。文学并不仅仅是某种交流形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品质:文学与普通媒介传播分别表达了不同的生活世界,这两种生活世界是有审美差异的,由此而划分的,不仅是文化分层、交流分层和社会分层,而且是生活风格分层。

但是,我们的生活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财富分层的风格,而媒介化文学也据此改变了审美差异,具有了与财富的一致性以及媒介化的相似性。例如说,很多当代中国时尚文学在表面蒙上一层诗意栖居的相似景观,但内底里却是以财富而享受生活的意识,因为缺乏价值追求,就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文学表现,完全混淆了享受生活与诗意栖居的不同感受,这里没有差异:享受就是诗意,这样的庸俗等同就改变了文学的本来意义。

全媒时代需要展开的文学既是审美化生活与媒介化生活的平面交流,也是两者的深度对抗。生活是有差异的,即使媒介化生活所展开的无界空间也无法抹平生活差异,尤其是精神和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媒介空间中存在着相互区别而又有自己领域的不同社群,而文学根据不同生活差异产生自己的独特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差异就是生活的一种本质,只是,这种差异需要平衡,而媒介化生活的相互模仿遮蔽了精神差异的不平衡:在我们的媒介化社会中,似乎人们的精神生活因相互模仿而处于同一个平面。这样,媒介化生活与媒介本身一起进行扩张,文学的、诗性的生活品质在媒介扩张中不断萎缩,而媒介化文学对差异生活进一步进行了屏蔽,由此削减了构成生活情境的、文学的审美元素。

作为审美经验和审美生活的表现,经典的文学与媒介化文学不同的传播点在于:媒介化文学敞开的主要是无差异生活、相互模仿的生活,而经典的文学则主要传播有差异的、从而是原创的生活。不但生活本身是有差异的,而且文学与生活的差异也不可能像许多媒介化文学制作尽力做的那样被抹平。

重要的区别体现在:媒介性往往依附于现实的表面去进行制作,而文学性要求对现实进行原创的重新组织和发现。例如说,中国的大多网络文学作品相互重复,停留于用同一个框架装不同的内容或者用不同的框架填同一个内容,这样的模式制作就缺乏进行差异叙事的文学原创性。

文学要求现实性但必须具有原创性。文学原创就是重新叙述和重新组织现实,使现实以一种独立的审美形态出现并传播,即是说,文学以其创造的另一种真实、另一种现实而重新进入现实并影响现实。文学的原创性主要出于审美对文学的要求,而真实性则主要出于现实对文学的要求。即使媒介化文学表现出来一些时尚真实,也不应该是简单地对应于现实,而是呈现真实与文学之间的原创关系、生活与形式之间的原创关系。

一种文学形式的确定及其提供的经验,并不是一些预先构想的逻辑和命名的实现,而是一些基本元素的实践和典型形式变化的结果,因为,所有有关文学的分类方式和文体界定,几乎都不能规定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效果,但一个文学文本的最终确立却常常取决于其原创性程度。例如说,关于当代中国婚恋、家庭、白领生活的作品只是仿制现实,虽然应用了大量新媒介形式和技巧元素,但无法在主题和意义方面进行原创,也就难以具有独立的文学效果。

可重复性是媒介化文学的重要存在方式,而对于文学来说,一个更为本质的要素是它的原创性,即不可重复性。虽然文学有一整套系统和模式,但文学就是文学再生产,进行文学再生产时,要依托于熟悉的模式去创造,是在已有的模式中想象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而不系于依葫芦画瓢式的制作。例如说,底层文学、青春文学、后宫文学、谍战文学大都在已经形成的模式中相互重复。

原创性使更加纯粹的文学品质区别于媒介化文学,同时,也使审美性生活区别于简单直接的媒介化生活,如果缺乏原创性,就缺乏文学性,也缺乏生活的审美品质。由于普通媒介信息具有复制性,这使媒介控制下的生活也有复制性:媒介化生活具有公共性、模仿性、相似性甚至一致性,媒介化文学由此可能常常对相互复制的生活进行再复制,这个过程常常在丢失生活世界的意义,而文学本来要求以最可能的独立性去创造生活世界的意义。

从对现实进行原创的文学出发,文学性要求与媒介性表现有很大不同:文学性要创造一种诗性生活去传播,不依附于普通媒介形式去对现实直接反应,而是借助媒介形式读解文学自身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并依此建构和传播生活世界。媒介性停留于对生活以及其它作品的复制和模仿。在是否有原创表现的区别上,媒介性和文学性各自走回了传播原点,并从不同的观察角度与传达立场影响了与它们相关的生活,媒介化文学和脱功利化文学由此显示完全不同的经验和风格。

人本意识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者在正确认识管理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职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对象,确定并达成学校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人是学校管理的最重要对象,对教师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两大课题。以人为本,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根本。

一、以教师为本,运用激励原则,以求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

激励是人本管理最基本的原则。激励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表现,而且要以精神形态体现,并使两者相结合。在学校管理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激励形式来调动教师教育教学以及参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1.目标激励。制定学校发展的长期和近期目标,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让教师充分了解,并团结一致共同為之努力。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现实情况以及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分别制定了“一、三、五”学校工作计划。一是一年的学校发展目标,三是三年的学校变化,五是五年的学校发展蓝图。在每一学年开学初让学校全体员工参与讨论,明确学校“一、三、五”目标计划,并根据现时需要,实行目标滚动发展。有了集体定的目标,且目标具有时代感、使命感,教师工作就有了强大的动力,积极性就易于被调动起来。

2.领导激励。学校领导能否做到决策正确,是否能以身作则,对于学校管理成效举足轻重。一所学校要有生命力,领导是关键。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和教师一起奋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给教师作出了榜样,正是因为学校领导喊着‘向我看齐”,所以教师工作有了动力、有了航向。

3.情感激励。人本管理,实质上是情感激励。成功的管理者一定会重视情感激励,沟通与管理对象感情渠道,彼此交流,互相了解,愉快协作。在学校管理中,不可能没有规章制度,我们在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考核指标时,以“无情决策,有情操作”为原则,注意教师情感的变化,善于疏导,常谈心,常交流,常帮助。对于教师生活的困难和烦恼,学校会通过工会组织给教师排忧解难。

4.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里要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以不同形式树立榜样。不管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职工,都通过竞赛、评选树立起榜样。比如我校就开展了语文教师说课比赛、数学教师一题多解比赛、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比赛、英语教师笔译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推出一批“学科能人”;还在学校图书管理岗位、后勤管理岗位进行“优秀岗”评选。“榜样就在我身旁”,教师以及职工学有榜样,干有导航。

5.信任激励。俗话说:“信任就是力量”,“信任就是最高的奖赏”。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信任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可以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出每个人的内部动力。

6.参与激励。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者应让下属和广大教师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鼓励和支持他们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并予以重视,积极采纳。

7.信仰激励。人是有思想、有信仰的,信仰是一个人最神圣、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学校管理者应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一崇高信仰激励教师、鼓舞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从而做到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8.物质奖励。

二、以学生为本,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教育教学管理以学生为本,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拔苗助长不行,定框制规也不行。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按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规律来教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知能结构和接受能力设置课程,规划进度: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制定作息时间,并随季节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要根据学生知能现状,选择教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本,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教学。“有教无类”是说教育对象广泛,“因材施教”是说教育要讲个性。对于具有不同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这是以学生为本最根本的一点。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教育不能变成“铸模”,把个性各异的学生变成标准件”,那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所以说,教育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依其原本,促其完善,助其发展。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的重点来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及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富于想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者;成为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讨论、释疑解难的点拨者;创设情境,唤醒情感的激发者。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发扬教学民主,宽容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人本管理的根本是尊重人格。学校管理的最优化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持有积极态度的教师来引导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去塑造完善的自我、成功的自我。

人本意识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该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实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文化和企业人本管理现状,然后对现有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本管理;价值;途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74

1 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的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人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企业发展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员工的全面提高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也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人本管理理论认为,在企业中应鼓励员工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使每位员工都享有权利。与此同时,把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经济目标有机结合,帮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力争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在企业人本管理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管理的效果。

第一,创造条件让员工實现自我价值。企业员工都有把工作做好的基本心理倾向,企业应该把最优岗位提供给有能力的员工,以此激发他们的热情,把他们的价值充分融入到工作中,对于他们有创造性的建议和科学的思维给予正确的评价,以促进他们的进步。

第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是最好的手段,激励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进行。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包括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同时,精神上给予高度评价,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表扬、宣传等方式满足员工的精神激励需求。对于具有发展潜能的员工,给予他们空间施展,绩优者可提高其职务,以激发他们的进取愿望。把员工放在合适他们的岗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2 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2.1.1 把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划等号

把企业规章制度当企业文化,存在这种认识的企业并不少。人本管理就是“管人”的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管人为本”。因此制定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这无疑是借企业文化之名来扼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生搬硬套用规章制度来作为企业文化是万万不可取的,这不仅压制了员工的活力,还束缚了企业的活力,甚至直接挫伤员工工作热情,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是不利的。

2.1.2 对领导唯命是从的企业文化

对领导唯命是从的文化,在现代企业中也不少见。此时的企业文化是领导意志的体现,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的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不关心职工的需求,甚至不关心员工的人生价值以及员工的发展前途,只关心工资和工作内容,认识停留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层次。从本质上讲,这种所谓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是在过去命令式管理上贴上个新标签而已。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非个别领导的意志,是优秀员工的共同心声。

2.2 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企业中,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地从满足人们需要的角度来调动职工积极性,也没有把人本管理理念落到实处。真正的人本管理不能是空喊口号,要落到企业经营管理实处。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认同人的价值,使员工切实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承认他们自身所取得的成果,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机会和条件。

3 以人本管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构建灵活的企业文化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但却不是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态。因此,应该在合理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引导员工形成活跃的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员工的力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具体而言,领导者要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还要主要发动全体员工的参与、认同和遵守,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第二,加强员工沟通合作。企业文化需要员工沟通,员工缺乏必要的全局观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此,要积极加强各部门员工的沟通合作,使企业各部门员工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紧紧相连,保持信息畅通。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文化又反作用于企业,如何在企业文化上做到创新将是关键问题。企业应在评估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吸取外部成功经验,实现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和有效创新。

3.2 落实人本管理具体措施

企业实现以人为本的最佳方法在于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尊严,承认他们的个人需要。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但是用人不当或者管理不当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何加强企业对于人才的管理,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给予员工合适的激励,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员工做出成绩后,管理者要及时给予肯定,并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嘉奖,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

第二,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对于自己的权利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只有为员工谋利益才能调动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精神。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以主人翁姿态投入企业运作中。

第三,加强企业上下级沟通。在工作中员工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此时管理者可以给他们提供友善的建议,帮助其解决困难,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倾听员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员工自发为提高企业效益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锜沄.浅析新时期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J].商,2014(11).

人本意识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中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德育管理工作一直是中职院校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人本管理入手,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这两个方面探讨人本管理在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人本管理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除了必要的师资设备投入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有效的德育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新德育管理新模式,促进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德育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树立科学育人观,辩证地看待学生。由于长期以来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我国中职学校学生往往被冷落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其实并不能从成绩好坏来片面地评价学生的优劣。很多在校时成绩普通甚至是很差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有一技之长或者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我们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欣赏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

(2)挖掘学生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从自身长处出发,以点滴进步为起点,实现长足的进步。对“问题学生”,更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针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帮助其走出困境。

(3)及时化解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多年的应试教育过程中,他们由于成绩差很少得到家长、老师的关心,往往自暴自弃。他们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更没有尝试的勇气。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学习,也包括生活,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帮助学生端正心态,重塑自我,在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二、融德育于教学实践之中,创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

(1)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为德育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德育管理不能光是喊口号,首先要有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谈道德。要严格细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生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学生考勤管理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等,做到出了问题有“法”可依,以制度来约束人、规范人、管理人。在教育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姿态。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观念新潮,个性强,传统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德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方式方法,将大道理融入春风化雨的教诲之中。

(2)鼓励学生注重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管理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处理自己日常生活中和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增强自律性,在自主管理、自我发展中逐渐进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进取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在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上,也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学楼、实训室的基础设施管理、卫生维护等,既可以节约学校的管理成本,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建良好的学校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不单单要求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我们以丰富校园活动为手段,以专题讲座、实训课等活动为载体,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实践,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成长。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敬老院献爱心,等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人本管理对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舒小兰,姚吉云.浅析人本管理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管理中的运用策略.金田,2014(09).

[2]盛 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管理初探.才智,2012(15).

人本意识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自我实现、意义学习、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简要的评述;针对当前物理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当前物理教学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加强探究训练,培养探究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自我评价。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物理教学 教学应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罗杰斯(Carl Rogers)。他们在西方哲学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强调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罗杰斯将他的“患者中心”的治疗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人本主义学习和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人本主义学习和教学观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来探讨其对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观点

1.自我实现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理想是培养出“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完全自由,支配他们行为的因素是来自主体内部的自我选择;自我实现是人在其所非常喜爱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自我实现是人的创造性的最终实现。同时罗杰斯也指出:人为什么要学习?无非是为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是促使人生长和发展的最大内驱力,甚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2.意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人无关。意义学习是一个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这种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两方面都参与学习的活动;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动机来自外部的,学生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仍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能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4)学习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学生最清楚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明了自己原来的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意义学习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才能发生;

(2)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3)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

(4)涉及学生整个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5)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时,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

(6)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3.师生关系理论

罗杰斯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视为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决定性因素。他始终强调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

(1)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

(2)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3)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4)维持着某种促进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在“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三个方面:真诚、接受和理解。真诚是第一个要素,要求教师与学生坦城相见,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的做作和虚伪。所谓接受,有时也称“信任”、“奖赏”,要求教师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个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达到目的时表现出来的满足。理解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移情性理解,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上考察或认识学生所思、所言、所为。

二、传统物理教学存在的弊端

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国基础教育仍存在“应试教育”的特征: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物理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

(1)在教学观念上,重视“教育者为中心”、只教会学生知识,忽视“学习者为中心”、没教会学生学习。

(2)在教学目标上,重认知目标,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在课程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忽视物理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的应用及其对社会、人类的责任。

(4)在教学过程上,重视知识掌握、逻辑训练,忽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5)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和划一化,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6)在教学评价上,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7)在师生关系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师生关系紧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潜能、自我实现;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意义学习、情感化的师生交往等等。因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克服当前物理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弊病、实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的潜能,强调人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将情感与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等等。这些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因此,针对当前物理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物理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生为本,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尊重、关心、信任和无条件接受每一个学生。人本主义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为教育理想是培养“完整的人”(用情感方式和认知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

在教学中,重视学习中人的因素,即教学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本人的意愿、情感的需要和价值观。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一致的。从“以人为本”出发,培养“完整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标也是物理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同时,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和认知方面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做到:

(1)重视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并相信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其自由学习的权利;

(3)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从事学习;

(5)重视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充分地发挥非理性因素的激发、诱导、动力功能。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多年来扮演着一种“亘古不变”的角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支配学生的学习。这种师生关系是“水壶与茶杯”的关系,即教师是个水壶,学生是空茶杯,教学就是把水壶的水倒入空茶杯。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师生处于不平等地位,更不要谈教学中师生的和谐发展与共同促进了。

罗杰斯提出废除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转变出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真诚、接受和理解。具体来说,教师一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对学生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潜能充满信心,时刻关心学生;二要无条件地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三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真正失误甚至错误,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等等;四要努力形成一种具有真实、接受和理解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五要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自己的感想和价值观及其各种情绪体验。因此,只有转变教师的角色,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开放的、自由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并“自由学习”。

3.加强探究训练,培养探究精神

人本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挥,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倡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强调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至今仍普遍存在以下现象: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研究”;重“结果”轻“过程”;重机械训练,忽视科学探究。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模式,开展科学探究式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以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为题材建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学习、体验过程,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中的方法指导,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并分工协作。最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敢于质疑,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探究中学会学习,经历情感体验,培养科学精神。

例在《单摆》一课中,可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利用器材制作一个单摆→测出在一分钟之内单摆振动的次数,各组汇报结果→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在单位时间里同学们制作的单摆,振动的次数不一样)→学生猜想、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评估。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研究的问题与自己有关,学生就会负责任的积极参与到探究的活动中,就会促进学习,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陶冶情操和培养能力。

4.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重要作用的本质在于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出现了。

当前,大部分教师采取以分数为主要手段的相对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而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三大弊端:(1)引导学生片面追求分数,忽视真正的教学目标;(2)相对评价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3)会产生教育的负面效果,学生厌学等等。而自我评价与相对评价不同,由学生负起考核自己的责任,自己选择特定的学习目标,确定评分的标准,并实际执行评价,自己给自己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使学生成为主动、自我负责的学习者。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仅用分数评价,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从认知能力方面,还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责任地去追求特定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清楚的某些方面。教师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应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学习怎样,有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今后应怎样努力,并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方法如下:(1)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试行学生自出试卷,学生参与评价;(2)由全班学生讨论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水平,并谈论自己已达到的程度;(3)在探究式教学中,让学生谈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优缺点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何等等。

四、结束语

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从“学习者为中心”出发,重视个体潜能发挥,同时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并重视意义学习和过程学习等等。这些理论,对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它在认识的倾向上过分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过分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忽视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忽视了系统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等等,这就使其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背景性。作为21世纪的物理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理解人本主义理论的精髓,进行辩证否定地继承和发扬,不断修正、扩充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应用其理论来指导当前物理的教学改革,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

[4] [美]Bruce Joyce.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三门县健跳中学)

上一篇:上市如何进行策划论文范文下一篇:本草经集注中医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