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范文

2023-09-19

核心能力范文第1篇

一、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都是为了实现目标任务,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财务管理目标是进行财务工作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有效评判与制约财务管理工作,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发展形势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情况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

企业财务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动力。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还要进行资本结构的完善。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是增值营收,并且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因此,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相互关联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关联性分析

(一)目标统一性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财务目标与核心能力的目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涵盖财务管理目标,而企业核心能力是为了将财务管理目标完美实现而建立的。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有效反应企业每项管理水平的有效体现,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够实现的重要依据。所以,为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需要有效加强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不断研究市场发展形势,明确企业发展方向,进而建立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保障财务管理目标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进而推动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活动个体化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财务核心能力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的促成方式是在不同时期展开的项目,所以两者的组成内容是存在差别的,两者虽然目标一致,但是能够单独存在。管理目标与核心能力的方向一致,但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促成是由企业管理阶层负责统筹,财务管理目标则由企业财务部门安排。所以,企业财务、企业资源以及企业环境的统筹、调配与财务核心能力有关联性,但是内容与分管部门是不同的,两项活动主体存在个体化差异。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核心能力的互推性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财务核心能力是能够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企业资源,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保障。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可以让企业资本与企业环境相关推动发展,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坚实后盾。所以,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能统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资源,两者的关系既有统一性,还能够互相推动,促成企业完成发展目标。

三、企业在提升财务核心能力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符合企业发展情况

当前,我国诸多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欠缺合理性,并且在管理目标中不能明确自身的经济实力定位,造成作出的财务管理目标规划与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缺少一致性。另外,财务管理目标还欠缺全面性,不能促进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并且有诸多企业对财务管理目标没有正确的认知,并且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只是单纯的实现经济收益价值,不带有社会责任或义务性,所以造成了企业在实现经济收益增长后便肆意扩大经营,对企业其他文化建设等无所顾忌,进而造成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显著减少,市场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并且由于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形势而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诸多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普遍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也缺少明确的管理思想,造成在进行财务监管工作时不能参考明确的管理依据,进而不能有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也造成目标收益与实际情况出现严重差别。另外,诸多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水平一般,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监管流程,企业外部监管不能有效落实,造成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监管数据不统一,造成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实现,更不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水平有待提升

现阶段,国家诸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职工的财务专业能力欠佳,对于风险管理认知不够,也缺少重视,不能合理把控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管工作,造成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只能简单地进行财务核算以及数据统计等相关工作。另外,诸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较差,无法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在工作与财务相关知识的学习方面缺少主观能动性,进而对于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以及财务风险防控方面缺少技术能力,对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

(四)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水平不高

企业若要在新时期有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合理保证财务资金的流动性,然而目前诸多的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流动资金以及融资困难的现象层出不穷,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效率难以有效提升。另外,在缺少流动资金以及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心会向融资管理工作方面靠近,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建设。

四、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增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建立合理的企业战略发展体系

企业战略发展体系的建立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及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造成直接影响。所以若要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及财务核心竞争水平,就应该以企业的真实情况作为出发点,研究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体系。比如技术类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中需要具备持续提升技术水平等相关内容的建立。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领域中企业的竞争形势愈加严峻,加入科技型企业只停留在现有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懂得研发新技术,将会制约企业发展,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企业的若受到发展制约 ,势必不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也难以提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因此,企业需要明确市场形势,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需要具备前瞻性的目光,能够有效扩展企业发展方式,能够对企业管理目标以及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二)保持企業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自身情况的适应性

我国的经济形势发展迅速,新时代的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的建立上,应该充分结合企业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情况,并且根据财务目标和核心能力两者的相互关系,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企业应该将增长经济收益作为财务核心目标,确保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经营范围是统一的,继而在发展中逐渐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并且通过符合市场趋势的战略目标来提升社会价值,综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此,企业应该充分掌握自身财务管理成效,明确企业每项利益主体的构建方式,促进每个利益体的生态发展,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及核心能力目标的统一性。

(三)制定严格的财务内控标准

企业促成财务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制定严格的财务内控标准,并且要以培养财务核心能力为根本,完善财务内控各项制度,确保制度的全面性、目标一致性、精确性等,并将其有效执行,进而对企业内部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并合理整合企业财务资源,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所以,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应该始终秉持活动前、活动过程、活动后的有效控制宗旨,并革新财务管理意识,促使企业各项活动愈加系统化,进而提升财务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能够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工作的规范效率等有直接影响。所以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应该要意识到创新意识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另外,企业在执行财务决议时,应该深入分析财务管理中的各项风险原因,秉持建立规范管理的思想,应用创新的财务管理措施以及多种类的管理技术,制定最佳的决议策略,避免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有效提高 财务管理水平。

(五)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能力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促成要素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以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首先创新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水平。同时,制定全面的财务人员培训学习机制,提升财务人员的创新思想,并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进而对于培养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在目前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的阶段,需要加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并且需要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结构进行优化,并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提升财务信息化应用水平,并且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级别,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数据的风险识别水平,进而可以规避财务风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形势竞争激烈的时期,企业应该明确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核心能力的相互关系,并保证管理目标、财务核心能力以及企业实际情况等三者的统一性,所以企业财务人员需要仔细研究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科学发展战略,并及时完善财务管理目标,保障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另外,通过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力,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制定企业内控体系等措施有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推动企业的长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财贸学院)

核心能力范文第2篇

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个人能力≠企业能力

当需要指派员工来负责一项重要的创新时管理者会本能地去选择那些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在选择时除了评估此人的相关知识、技巧、判断力、思想和精力,经理们还会考察此人的价值观----一个人赖以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衡量标准。但是,一些管理者却从没有同样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企业有没有能力来完成这些创新。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如果员工个人有足够的能力。整个企业就有同样的能力创新成功。

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三要素

资源、流程和价值观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能否成功完

成某一类创新。

资源

资源包括人员、设备、技术、产品设计、品牌、现金以及与供应商、经销商和顾客的关系等。它是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最有形的因素。资源一般是指某种物品或资产,能够被

雇用/解雇,买进/卖出,或是贬值/增值。

核心能力范文第3篇

一、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核心竞争力通常是指一个企业在自己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并能长期为用户创造某种特殊价值的技术或技能。企业的核心能力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能力范文第4篇

[摘 要]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学生如果在毕业之

前,既掌握了专业技能、提升了文化素养,又具备了以后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核心能力,那么这样的毕业生正是现在社会的紧缺人才。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更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载体,要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考评机制,转变学习方式,转换教师、学生的角色,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考核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 键 词] 职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一、技工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数学是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被称为“百科”基础之首。许多的专业课如数控技术、机械加工、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工程信息技术等等,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数学也是培养学生数字应用、思维、逻辑推理和观察分析等能力的重要课程,学生可以用这些能力去观察分析所学专业技术的现象,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和教师数学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感到自卑,缺乏信心和兴趣,他们恐惧数学;再加上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到技工院校来是来学一技之长的,而数学学习不能马上就体现出与专业技能的直接关系,所以他们排斥数学。

二、改变此现状的一条有效途径——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教学紧密相连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是对人们取得活动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在职业领域中,核心能力的特征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种能力依然存在,它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其影响能辐射到整个活动领域,是伴随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革新创新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外语应用的能力。

我们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在技工院校数学的教学中,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平台,在继承传统数学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在教学目标的指定、教材内容的处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抓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学生愿学了,这种快乐很自然地就会传递给教师。如此一来,学生愿学,教师乐教,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又能改善技工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数学培养的数学教学的具体举措

(一)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性别差异等科学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并明确组员分工,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通过“学、做、教、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通过团队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上台展示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数学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自主学习导航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等等,这样就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二)完善评价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考核引进课堂

1.目前职业院校考核评价体系的弊端

目前职业院校评价学生一门课程学习成绩是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而成。平时成绩约占20%~30%,期中考试成绩约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约占40%~50%,有些院校想尽量提高考试的及格率,所以会在考试前发复习提纲,有些平常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只要把复习提纲记一记,就能考得很好,但他们平时不爱学习,爱捣乱,老师上课要花大部分时间管纪律,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利于数学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我们以考核知识为主,以一次或两次的考试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其结果是在“培养会考试的读书人而非会干活的职业人”。

2.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职业核心能力考核贯穿于过程考核

为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对考核评价体系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主要通过过程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各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过程性考核评价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详见表1)。

课程综合成绩考核评价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详见表2),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阶段性考核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不仅要重视期中、期末考试,也要重视阶段性考核和课堂综合职业能力考核。

过程考核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考核评价由教师、组长进行评价。

各模块的成绩构成如下:(1)核心能力考核成绩占30%;(2)阶段性考试成绩占20%;(3)试卷成绩占50%,实行考教分离。

这种新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学习,注重学习态度,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本位,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制”。

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创新点

此改革不仅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形式上较传统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程度的完善与创新,同时,在评价机制方面更适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数学教学。

1.以自主学习导航、微课等为载体,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进数学教学,学生带着自主学习导航中的引导性问题,去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极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将是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任务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效果评价”等环节来实施。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倾听、协调、合作与交流等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成果展示环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评价体系、考试的组织形式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建立数学试题库,将实行考教分离。评价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期末的总评成绩是由阶段性成绩、核心能力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如果学生数学基础很差,但是学习态度很好,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突出,学生的总评成绩也会很好。实践证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数学成绩也慢慢地赶上来了。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机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它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它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终生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将会为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曙光。并且,在技工院校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它不仅适用于数学课,也适用于其他文化课和部分专业课,因而,它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M].人民出版社,2007.

[2]杨桃.高职大学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职教通讯,2012(24).

[3]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4]金霁.关于高职数学教学中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5).

核心能力范文第5篇

[摘 要]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内科护理教学而言,更是应该强调对学生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内科护理的工作需求。结合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作用,对其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 键 词] 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内科护理教学;应用

对临床护理学教学体系而言,内科护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专业课程,也是高阶临床护理课程的基础,因此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护理核心能力指专业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包含临床干预能力、临床评估能力、思维判断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等,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该重视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

一、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作用

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简称COPA,强调以现实工作需求能力为导向,针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教学环节强调能力目标设定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配合有效的能力评测来促进学生护理核心能力的提高。其本身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相比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其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要求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教学内容设计,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次,可以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下,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知识体系之间的连贯性,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1]。不仅如此,配合个例分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后,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传统模式相比,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的融汇贯通,使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在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包含了人体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诸多领域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难度大,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下重理论而轻实践,没有关注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通常包含以下三种:

(一)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体现在教学前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都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配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对病案进行选择时,必须坚持典型性、简单性的特征,方便学生理解。另一部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提出具体的病案实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病情讨论和病案设计,以此来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及应变能力进行培养[2]。

(二)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法是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中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一般应用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方法学习后,需要教师每两个系统疾病列举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小组选出代表对讨论的信息进行整合,在班上发言,小组之间可以彼此交流,最后教师针对小组讨论结果做出总结,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

(三)角色情境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实际角色和情境的模拟开展教学工作,常见于教学中后期,此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内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配合角色情境法,能够使学生产生代入感,通过实践操作将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角色扮演可以是患者和护士,模拟的主要是病房情境和实际病情,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學习的兴趣,促进其专业护理技能的提高,也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其他临床护理学科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武艳珍.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应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169.

[2]陆洁.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80):175.

[3]邹红玉.探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明日风尚,2017(15):82.

核心能力范文第6篇

[摘 要]战略网络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如何通过战略网络来构建自身的核心能力是网络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战略网络的核心能力演化角度,分析了战略网络核心能力与节点企业核心能力构成和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管理方法。

[关键词]战略网络;核心能力;嵌入结构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现代化,尤其是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开始对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并寻求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模式来适应动态的市场环境。1974年,日本丰田组成的企业网络,使企业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Jarrilo称这种新型的组织网络为战略网络,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对网络内部企业的长期的、有目的系统性安排,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Gulati用社会网络理论中“嵌入性”和“结构洞”原理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企业的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企业在网络中所获得的独特资源,是一种核心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战略网络的竞争逐渐取代了原子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竞争的优势通常与其所嵌入的网络的竞争优势相关。企业如何通过所嵌入的战略网络来构成和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战略网络核心能力的演化机制分析,揭示战略网络核心能力和节点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并提出节点企业的核心能力的管理方法。

1 战略网络核心能力的演化机制

核心能力是组织具有的不可被模仿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组织内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而由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以后利用各种资源和发现机会的方法。同时,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这样,不同的知识结构塑造出了企业的异质特性与核心能力,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战略网络核心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其演化进程是由知识的吸收、转化、转移与创新等步骤构成,其演化机制与企业的知识层面有密切联系。战略网络核心能力演化的本质是战略网络知识积累的过程,由网络的知识水平决定。构成组织能力的知识同时具有三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知识层面对应不同类型的组织能力。第一层:知识库。战略网络的知识库是嵌入网络内部的节点企业知识单元的集合。节点企业嵌入战略网络,并把知识单元嵌入到网络中。这一阶段处于战略网络核心能力的形成初期,节点企业知识单元中的知识包含默会知识和清晰知识,网络结构需要对知识单元作出整合,使企业能够发挥战略网络的学习效应;但这时已经具备构成核心能力的知识要素、资源要素、结构要素等。第二层: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对知识单元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排列的结构。战略网络的知识结构与节点企业的嵌入结构是吻合的。战略网络对嵌入网络内部的知识单元按照嵌入结构进行整合,节点企业依据嵌入性的强弱进行不同程度的网络内部知识库的吸收,完成知识的积累,以扩大节点企业的知识单元。这一阶段的战略网络的核心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网络核心能力的初步形成开始使战略网络在市场竞争中显现优势,网络内部的节点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增加了节点企业吸收知识的意愿,节点企业通过对网络内部知识的快速吸收和学习,完成了知识单元的快速发展,各节点企业的知识水平的快速提高也促进了战略网络核心能力水平的快速进步。第三层:知识网络。战略网络内部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单单是静态的,还存在动态联系。节点企业知识单元之间的动态联系在战略网络内表现为知识的“创新—转移—转化”循环。战略网络的知识创新活动一般都处于这一阶段,知识创新能力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重要能力,提升了战略网络的知识水平。这一阶段是战略网络核心能力的成熟阶段,战略网络通过网络与节点的正相关刺激而逐渐形成了网路内部知识的吸收—转化—创新—转移这一路径,这种路径的形成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重要战略性资源,是网络的核心能力(如下图所示)。

战略网络核心能力与节点企业知识创新路径演化关系

2 战略网络内节点企业的核心能力管理

战略网络核心能力形成的同时,会对加强节点企业嵌入战略网络的意愿,而强嵌入性则会造成企业对网络内知识的吸收意愿的增强和对网络外知识的吸收意愿的减弱,形成企业对战略网络的核心刚性。因此,为了打破核心刚性,需要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演化进行战略管理。

2.1 提高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知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水平,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是决定企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转化、转移企业内外部知识所逐渐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过程。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越高,对知识的获取能力与对知识的快速应用能力就越高,就越能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知识水平,更与企业所嵌入的战略网络的知识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提高企业的知识吸收水平是企业提升核心能力并促进的战略网络的核心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的战略管理活动。

2.2 加强与战略网络外部其他网络的弱联系

处于强联系网络关系之中的集群企业要持续性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与集群外部网络之间的弱联系。因为对于外部网络关系而言,集群网络内的企业就相当于结构洞的企业,通过吸收外部网络新的知识、信息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当集群内的企业广泛的发挥与外部网络的弱联系时,整个集群网络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集群网络整体的竞争优势。Burt认为松散型稀疏网络的资源优势更多于紧密型网络,因为稀疏网络代表了更为开放的网络形态,拥有更多的结构洞,减少了冗余信息,关系的相对缺乏能够推动个体组织的流动、信息的获得和资源的汲取,有利于新信息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克服战略网络的核心能力刚性,维持战略网络的持续竞争优势,网络内部的节点企业应该主动加强与战略网络外部异质企业或网络的弱联系,搜寻并吸收异质知识,寻求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可能。

3 结 论

本文以嵌入性结构理论为基础,对战略网络核心能力的演化机制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战略网络的核心能力是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进行整合而逐渐形成网络内部知识自我创新规则的能力;②战略网络在形成知识自我创新路径的同时,也会造成路径依赖,此时,形成核心刚性约束。为打破企业对战略网络的路径依赖,需要企业自身的对核心能力进行管理,方法包括:提高知识吸收能力、加强与外部网络的弱联系。

参考文献:

[1]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

[2]肖洪钧,赵爽,蒋兵.后发企业网络能力演化路径及其机制研究——丰田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156-159.

[3]J .C .Jarrilo. On strategic network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31-41.

[4]R. Gulati,etc.Strategic Network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Vol21:203-215.

[5]Dyer J.H.,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6]Kusunoki K.,Nonaka I.,Akiya N.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6).

[7]Lanary R.,Amara N.,Lamari M..Does social capital determine innovation? To What extent[M].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Social Change,2002,69:681-701.

[8]Burt R S.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行销管理范文下一篇:团队经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