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废除范文

2023-09-20

科举制度废除范文第1篇

科学家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加强学法指导,从历史教学的现实着力,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单元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复习中掌握“点石成金”“举一反三”之术,在探究中切实体会历史学习的快乐,享受汲取知识的乐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内容上承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启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宋元时期,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隋、唐两个朝代。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学艺术等方面,构建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学史使人明智开慧,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标,我在作业设计上结合学生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认知水平、能力大小等合理地设计了有效的分层次历史作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和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增长,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实践经验,思维的方式及角度不够全面,因此在本节课中设计分层次作业,多角度引导探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达到知识、思想与能力合一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隋朝的统一、科举制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以及隋灭亡的原因;

2.了解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了解唐朝兴盛的原因;

3.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4.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的发展;

5.了解“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及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过程与方法:

1.逐步学会绘制及运用历史时间轴,概括历史知识及其内在联系;

2.初步掌握构建历史框架的方法,归纳整理,从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3.将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比较、联想记忆、因果记忆、列表归纳、思维导图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经济繁荣、民族和睦、社会开放、文化灿烂,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朝代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其启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大运河开通与科举制的影响;

2.隋唐民族关系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难点:

1.复习方法的指导;

2.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五、作业布置

A:【本固枝荣】相信你能够轻松完成,享受成功的喜悦!(基础题:100分,每空2分)

政治方面:

(一)朝代更迭

1.隋朝:

        年,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年,统一全国。618年,         被杀,隋朝灭亡。

2.唐朝:

(1)618年,      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626年,      即位,他就是唐太宗,他开创了“

”的治世局面。

(3)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4)在         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被称“开元盛世”。755年,            爆發,唐朝国力遭受极大打击,从此            。

(5)唐末       起义,给唐王朝以致命打击。      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                        ”。

(二)制度创新

【科举制小专题】

1.创立(隋朝):隋        帝时,创立             ,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2.发展(唐朝):唐太宗增加         ;武则天时期创立         制度。

【三省六部制小专题】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          进一步完善。

经济方面:

1.农业的发展: 唐朝时,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                        。

2.手工业发达:①纺织业品种繁多,            冠于全国;②陶瓷业:         、白瓷、        闻名中外。

3.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都城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著名工程:隋炀帝时,开通         ,加强了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民族关系:

1.唐朝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              ,被北方各少数民族奉为“             ”。

2.唐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

(1)唐与靺鞨(满族的祖先):封渤海国首领为            ;

(2)唐与回纥(维吾尔族的祖先):封回纥首领为         ;

(3)唐与南诏:封南诏首领为              ;

(4)唐與突厥/边疆管理:唐朝先后设置

和                              。

(5)唐与吐蕃:和亲:           将            嫁给松赞干布。

对外关系:

1.中日交往:

(1)唐朝时,日本多次派         访华,他们把中国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带回日本。

(2)高僧         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

2.中印交往:

          到天竺求取佛经,由其口述成书的《                》,为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社会生活: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           ,兼容并包。

文化艺术成就:

1.文学——唐诗

唐朝时,最盛行的文学体裁是唐诗,诗人中                         被誉为“诗仙”;                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               ”;“               ”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2.艺术

A.书法:唐朝书法最著名的是                                        、

等。

B.绘画:唐朝绘画最著名的是                                        、

等。

时代特征:

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B:【聚沙成塔】相信你能轻松完成,享受成功的喜悦!(训练题:36分,每空3分)

抗疫路上,中国用实际行动展现大国责任, 与世界人民守望相助。这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生动诠释, 是逐步实现人类和谐共存美好愿望的伟大实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又是怎样践行责任、共创和谐的?

(一)政治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选拔人才的制度。

(二)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三)君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四)民族关系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推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

(五)对外交往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六)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

(七)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C:【乘风破浪】相信你能乘风破浪,享受一往无前的激情!(能力题:50分)

制作本单元思维导图。(从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外交、文化、风气等多个方面概括了本单元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意图

巧分层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育家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教育工作者要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尽可能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同时考虑學生的个性差异。在作业设置上尝试了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成三种难度作业。设计A类作业时,严格依据课标,侧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建学生的自信心,变“要我做”为“我要做”;B类作业中有基础知识的训练,更侧重能力提升的训练,作业内容向时政扩展、向生活延伸、激发学生继续向前学习的动力;C类作业是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让学生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同时培养和锻炼能力。

丰富形式,培养学生历史架构能力。新课标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业形式也改变以往单一的形式,本次设计作业包含了基础性填空题、训练型试题、还有依据本单元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自编自制单元思维导图的能力型试题,丰富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构建历史架构的能力。

七、结果使用

创新方法,实现学生减负增效。通过对本次作业的评阅,全班学生均能及时完成,且效果优良。学生作业准确率高,能够掌握本课基础知识。中上层次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填空题和训练题,对思维导图的思考与绘制也较为全面,还有很多学生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绘制了图画,配置了图片,达到了布置作业的初衷,培养了学生的构建历史框架的能力。本次作业控制了作业的总量,实现了作业布置的弹性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量力而行,达到了减负的目的。

评价多样,促使学生不断超越。根据新课程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本次作业评价中,设置了幽默风趣的评语,配上了有趣的网络表情。对平时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对作业有问题的学生,用善意的提醒代替苛责;对坚持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用赞美让他的心灵坚定前进的方向。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尊重的成功感,建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

躬身自省,反思整改砥砺前行。我在作业批改中发现了一些教学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忽视答题顺序、答题语言不规范、用词表述不准确等。这些都成为今后教学的坐标,继续重视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避免走弯路;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规范教学用语,让学生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

作业创设上有不足。由于是单元复习课,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用时过长。接下来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减掉过重、不合理的负担。另外,题型缺少整合,今后将尝试在每个层次的作业设置多种题型,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考,进而从多方位帮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

如果说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那么作业就是分战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尝试目标明确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层次化、评价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技能、体会历史之美、形成基本的历史素养。

科举制度废除范文第2篇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 融为一体的过程。科举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西汉的察举征辟制。察举征辟制大致可分为两种选拔人才的方法: 一类是由三公九卿等地方势力考察本地区的贤才德士, 向中央推荐, 由此来进入仕途, 谋取官职。直到隋唐统一, 社会逐渐稳定, 隋炀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着手变革选官用人制度。隋朝首次确立“进士科”通过统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这极大的扩大了隋朝的统治基础, 为平民百姓开辟了一条仕途之路。唐朝沿用隋制, 并不断丰富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至此, 科举制逐渐成熟, 更加制度化, 完备化。后历朝历代均与沿用, 并不断加以修改完善, 直至1905 年被清政府废除。

二、现行公务员制度对科举制的继承发展

( 一) 统一参加公开考试的考核方式

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是科举制和公务员制度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有助于吸收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进入行政系统内部, 从而有助于保证和提高国家机器的有效运作。同时, 这种公开的统一考试也非常有利于避免“任人唯亲”。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宗法制, 使得血缘亲族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对公务员的选拔任命要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这也就是说, 没有参加考试, 没有取得优异成绩, 徇私舞弊的人根本不能进入公务员系统。

( 二) 科举制和公务员制度对考生资格的限制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考生资格基本没有限制。除了按照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女性不得参加学业外, 凡是经过一定的私塾教育, 无论年龄几何, 没有当时法律禁止的情形就可以不止一次的参加科举考试。我们经常会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还在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考生资格上没有歧视性的规定, 但是在《公务员法》中还是做了补充规定。因为每年国考的人数都非常巨大, 实际上因为这些条件被拒之门外的考生大有人在, 这种对考试资格的限制性规定还是值得商榷的。

( 三) 公务员制度较科举制对考生素质的要求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贤德”的考察和要求在所有考核内容中居于首要位置。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将“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的规定具体化, 提出了“十科举人”的标准。“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选拔公务员的目的在于增强行政机关自身素质, 吸收社会优秀才俊投身国家行政管理, 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而现在的公务员热, 很大程度上与当下经济发展疲缓, 就业形势严峻不无关系。首先, 公务员的工资、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相比于其他职业十分诱人。其次, 现行公务员制度下, 公务员的竞争机制还不健全, 进入公务员系统就等于得到一份铁饭碗的工作, 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 也是其他职业不能相比的。因此, 在以后的改革中,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贤德”的考察, 在面试这个环节要充分考察面试者的道德素养, 增加在面试中的比重, 为我国行政系统选拔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才。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亟待完善的几个方面

( 一) 引导人们更加理性的选择国考

多年以来,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起步晚发展快”。我国在1993 年10 月才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5 年4 月才制定《公务员法》, 到现在也不过10 年的时间。但是近几年公务员的报考人数却达到了百万之多, 即使部分岗位录取率在1‰以下, 仍然有很多考生报名。很多考生认为公务员工资待遇高, 医疗有保障, 社会地位高, 一旦进入系统内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介, 引导社会风气, 呼吁全社会, 特别是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就业观, 更加理性的选择国考。面对国考不要一拥而上。

( 二) 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竞争和淘汰机制

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应该是新陈代谢的。多年来, 我国公务员系统只进不出, 导致很多公务员思想麻痹, 工作马虎, 纪律涣散, 不思进取; 还有很多产生了利用单位职权谋取灰色收入的思想。我认为目前对公务员的惩戒较轻, 今后我国体制改革应该加强系统内部竞争淘汰机制建设, 对于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违法乱纪、职务腐败的人要严查严打, 绝不姑息, 肃清行政系统内部的不健康问题。

( 三) 更加合理的制定考核标准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大部分考生在笔试阶段被无情淘汰。这与笔试内容过于要求考生全面的知识而不是素质不无关系。我认为公务员考试应以考察工作能力为重点, 兼具考察综合素质。对于考试大纲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还会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 我们要审时度势, 在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中完善自己。

摘要:自从习近平上任以来, 反腐风暴一直没有停息, 一大批高官相继落马成为阶下囚。但是着丝毫不减公众对公务员职位的热情。虽然过去几年总体报考人数稍有下降, 但是个别岗位的竞争依然火爆。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运作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政治基础, 发挥了支柱作用。通过了解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借鉴其内在精髓,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为我国现行公务员法的完善增砖添瓦。

关键词:科举制,公务员制度,继承发展,比较法学

参考文献

科举制度废除范文第3篇

死刑的存在源于古代人们对“法律工具论”的社会主流意识和“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法律文化的认同。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 朝代更替、几经变革。由于其各自形成的法律文化不同,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死刑废除态度上背道而驰:西方国家在经历了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的洗礼后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 形成了一种天赋人权的思想和基于对生命权的重视而形成的生命神圣而不可剥夺的法律文化, 这种观念的传播和转变使社会逐渐认识到了生命不可侵犯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洛克对生命权的呼吁为西方社会重新审视死刑的价值, 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废除死刑的理论主张又给西方社会废除死刑设立了基调。因此大部分西方国家走上废除死刑之路。相反, 中国在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之下, 强调重刑的镇压作用, 死刑继续为社会所重视, 而且随之而来的是统治者“杀人者死”的律令条文, 形成以工具价值取向的法律文化形态和“杀人偿命”的法律观念。而这些传统的观念对当代中国的死刑废除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民意表达出来, 这也是为何彼国可废除死刑而我国步履维艰的根源之所在。

纵观之, 废除死刑在中国阻碍重重、道阻且长, 其造成的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传统观念捆绑了的民意

死刑是往古的以血还血, 同态复仇习惯的表现, 汉高祖刘邦攻入咸阳颁布的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杀人者死”。可见“杀人偿命”的血亲复仇观念是阻碍中国死刑废除的首要因素。

而与西方被人权民主冲淡了的同态复仇的观念相比我国在过去的历史中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的若干年里, 硬是依然保留了这种观念并且在人们心中深扎根系。

中国的李昌奎案从一审死刑、二审死缓再到再审死刑, 判不判死刑该不该杀引起了人们激烈的反响, 人们好像在争论中不再关注案件的本身, 而更加关注“要不要杀”这个问题。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就该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我们不能再冷漠了, 不能像曾经那样, 草率判处死刑, 杀人偿命的陈旧观点要改改了”、“我们现在顶了这么大的压力, 但这个案子10 年后肯定是一个标杆、一个典型”。副院长赵建生也表示, “‘冤冤相报何时了?’目前‘杀人偿命’观念和‘同态复仇’意识在整个社会中依然根深蒂固不可触动, 而我们的司法理念却要求‘少杀、慎杀’”、“我们要引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态度而不是‘杀人偿命’的传统观念。不‘杀头’不是放纵, 死缓也是一种严厉的刑罚”。

其实“杀”还是“不杀”在实践中并没有对错之分, 只是观念差异、理解不同而已, 它展现出的是传统“杀人偿命”的观念与现代司法“少杀、慎杀”的理念的碰撞。但是在本案中却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的“杀人偿命”的观念对民意的影响和民意表达对司法的影响。在对李昌奎的改判中, 一句不杀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的正义观念依然牢固且前不可破, 一经触及便招来人们愤怒的吼声, 而被观念捆绑了的民意, 又如同洪水猛兽般的冲击着司法的大门。不要说废除死刑, 仅仅是改判无期已经让百姓多有怨言无法接受, 若一旦废除死刑呢? 可见“杀人偿命”的观念是影响我国废除死刑的一大障碍。

二、被“治乱世用重典”拉长了的“中国社会现实需要”

就美国而言, 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是影响美国公众对死刑态度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美国, 枪支泛滥一直为人诟病, 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虽然民意测验表明60% 的美国人赞成制订法律控制枪支, 但相关枪支管控的立法迟迟未能通过。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为谋杀、黑社会与贩毒、恐怖主义等问题推波助澜。这又导致了在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下, 多数民众希望政府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而绝不应向犯罪妥协。因此, 采取严厉刑罚对付穷凶极恶的罪犯能够得到民众最大限度的支持, 对于美国民众, 他们更希望发挥的是死刑的威吓功能并希望以此来遏制犯罪。

类似的, “刑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刑罚的震慑力怕是早已经深深藏在中国百姓的心理, 成为悬在心头的一把利剑, 对一般普通民众起到了威慑作用。而作为其极端的死刑, 其威慑力则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使文革后期的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这种落差下社会生活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使原有的社会关系受到冲击, 引起了治安形势的急剧恶化; 而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加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 诱发了人们的内心的恐慌; 相继而来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贪污腐败现象频发, 使人们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信任。这些因素又恰恰交织在一起, 导致社会治安形势空前严峻。

于是在“治乱世用重典”的传统下, 政府采取了严打的措施, 而在严峻的犯罪形势下, 广大群众从情感上本能地支持政府采取包括死刑在内的严厉措施打击各种犯罪来维护自身的安全。这次的“重典”使治安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使人们再一次的认识到了死刑的好处而对其也越发依赖。而这种“社会现实需要”好像被“重典”捆绑的拉长了, 好像无死刑也就无治安了, 从此废除死刑也就被打上了“混乱”的标签。

三、被“工具价值取向”影响了的淡薄的权利观念

中国法律的特殊之处有三: 一是建国之基础依靠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依靠法律, 导致法律仅是补助地位; 二、以道德、礼教、伦常礼教为立法根据却不以权利。三是由于以上原因致使法律缺乏具体性规定, 经常历久不变。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大多标榜以忠孝治天下, 因此三纲五常则成为立法的原则。而与封建纲常相伴随的是家族本位的思想, 这种家族式的观念和法律工具式的价值取向又导致对个体权利的漠视和权利观念的淡薄。

宗法制度所创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强化了国家的权威。把人基于先天血缘关系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扩大化为人对国家的全面义务关系, 强化了每个人的身份角色和义务内容; 而礼治的出现要求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尽自己的社会义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就使得人们在数千年封建体制下逐渐养成了一种重义务而轻权利、收法度而少自由的行为趋向。

再加上缺少向西方启蒙运动一样整个对旧有思想和传统的彻底打破的行为, 守旧的传统使得因循旧制, 虽然在近代接受了西方的人权思想, 但是却始终难以触及心灵的底层。在两者徘徊间便难免在内心中形成了接受生命权结合自身而分而待之, 于自身则珍重生命于他人则依然抱有害群之马拍手称快的想法。既缺乏对生命权彻底接受的基础, 又怀有群体观念而存有对恶者的生命剥夺的快感。于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使得死刑的废除缺乏权利基础和力量, 在变革中步履维艰。

四、被“罪刑不相适应”和引燃了的投机心理和私力救济

无论是李昌奎案还是药家鑫案无不在社会公众的愤愤不平之气和一片“杀”声中落下帷幕。当百姓们心满意足的人为“该杀”的罪刑适当时, 废除死刑的理论不禁让人们思考, 如果死刑废除, 会不会导致“罪大恶极”之罪的轻判, 会不会使“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若果如此, 会否带来两种结果: 一是轻刑而带来的投机心理。杀人不用偿命, 如果死刑被废除, 仅仅依靠增加服刑周期, 会助长罪犯的投机心理; 二是罚不得当而引爆的私力救济。有人担心一旦废除死刑, 将会导致天下大乱, 私法横行, 民怨沸腾, 怒而杀之。国家不执行死刑, 那我来动手让他受到应该有的惩罚的大无畏的个人英雄主义。

但真的是由于死刑让前两者发生率减少的吗? 英国过去执行死刑在广场上进行, 并且有诸多人围观。由于严厉打击盗窃, 许多被执行的盗窃犯盗窃数额并不巨大, 但是恰恰在执行死刑的过程中, 由于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 很多人在观看死刑的同时钱包再次被偷, 窃贼被抓后又再次被判处死刑, 如此循环往复。

但在中国来说, 究竟事实如何, 在并未实行之前我们不得而知, 目前来说大部分还是在推论下止步不前, 因为很难有一种破除平稳的现状而迎来丝毫危险的勇气。

五、结语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死刑?

夫鸡肋, 弃之如可惜, 食之无所得。在当代中国死刑真的是鸡肋么?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死刑难道仅仅是威慑和恐吓么。生命只有一次, 不是所有的冤情都可以昭雪, 不是所有昭雪的时候, 喊冤者还活着。

因此对于这个答案, 笔者认为是其实是不然的, 在世界废除死刑的发展趋势下, 中国的死刑不在于废除与否而在于早晚而已。之所以分析阻碍死刑废除的因素, 是因为中国现在的确存在诸多死刑废除不能的众多原因而且是难以一蹴而就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主张死刑是不可废除、不该废除的, 我们不妨需有一种破除和尝试的勇气和逐步解决的耐心。

刑法修正案八以及刚刚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在缩小死刑的适用范围, 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对危险的斩草除根式的报复, 而是以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的胸怀对人的感化与改造。

摘要:近年来多起涉及死刑的案件在我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死刑的废除问题也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全世界一百余个国家已经废除死刑的情况下, 中国的死刑的废除为何迟迟没有着落?阻碍中国死刑废除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徐忠明教授曾经说过“在全球化进程下, 思考、改革乃至最终废除中国的死刑, 在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吸收他国经验的同时, 不可忽视的是本国的国情。我们在探究中国死刑是否有废除必要时, 也需认真清理古典中国死刑的思想与实践”因此, 本文将以中西法律文化发展中的差异为切口, 结合中国自身, 浅谈阻碍当代中国死刑废除的因素。

关键词:废除死刑,杀人偿命,民意因素,权利观念,政治因素,中西法律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若斐.传统中国法的精神[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2] 张栋.中国死刑错案的发生与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3]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4] 范忠信, 郑定.情理法与中国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5]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 (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6.

[6] 吕世伦.法理念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7] 徐忠明.古典中国死刑——一个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考察[J].中外法学, 2006.

[8] 赵秉志, 郑延谱.中美两国死刑制度之立法原因比较[J].现代法学, 2008 (3) .

[9] 赵秉志, 彭新林.我国死刑适用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讨——以李昌奎案及其争议为主要视角[J].当代法学, 2012 (3) .

科举制度废除范文第4篇

摘 要:科举学研究性质之争是近几年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科举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科举学演进与发展的历程,社会对科举学研究的需求,科举学研究与社会职业的对应关系等,决定了科举学是一门专学而非学科。学科与专学或研究领域之间的差异,只代表知识发展中的不同方向,并没有研究层次上的高低之别。作为专学的科举学必须摆脱偏狭的学科研究范式,向各个学科开放,确立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方式,将各类研究统合到一个新的研究体系中,使科举学研究出现突破和飞跃。

关键词:科举学;学科;专学

文献标识码:A

上一篇:课程学习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应聘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