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2023-09-21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第1篇

中共依安县委员会 依安县人民政府 (2009年8月 日)

依安县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是齐齐哈尔市辖县,幅员面积3685平方公里,下辖5镇10乡148个行政村7个农林牧场,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近40万;境内有大小河流11条、大中型水库4座,气候以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年均气温2.4℃,全年有效积温2513.3℃,平均无霜期127天,日照时数2711.8小时,年均降水量471.5毫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9种,其中高岭土储量达230亿吨,是我国长江以北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高岭土矿;地处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上,全县有耕地398万亩,土壤多为碳酸盐黑钙土,盛产甜菜、马铃薯、大豆、玉米、水稻和杂粮、杂豆,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曾两度跻身于全国产粮大县行列,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中国白鹅之乡”和“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科学谋划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围绕打造食品、生化、陶瓷三大产业强县的发展定位,瞄准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深入实施产业化战略,夯实农业基础,壮大工业主体,做活第三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2亿元,同比增长8.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899 万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 1

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8亿元,同比增长4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368元,同比增长3.5%。下面,就新农村建设相关情况作以汇报:

一、关于我县前期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1个,其中第一批16个。我们按照“二十字”方针,把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选定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与落实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扶贫开发等项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统一,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坚持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兼顾,提升整体建设效果;坚持农民主体与各界帮建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农民致富与企业增效双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共建,着力改善民生条件,通过整合资金和项目,实行集中投入使用,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把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定位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全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建设新农村要有经济作基础,核心是发展生产。我们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以促农增收为根本,突出围绕糖薯乳豆鹅等重点产业和企业原料需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采取大户(能人)承包经营、专业合作组织经营、龙头企业租赁经营、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村集体经营、统种统管分收经营、统种分管分收经营等七种模式,积极推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四区轮作规模经营。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210万亩,发展规模经营方3688个、面积178万亩,其中甜菜、马铃薯、大豆、玉米分别为10万亩、40万亩、48万亩、80万亩,总体长势较好,只要后期雨水调和、管理跟得上,有望获得丰收。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对上争取和自身投入,两年来共打机电井252眼,上灌溉设备365台套,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启动了阳春、 2

海城、双阳河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了抗旱除涝能力。三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采取向上争取和政府、企业、农民多元投入等方式,两年来共购进大马力拖拉机102台、联合收割机154台、配套农机具281台(件),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20个,其中投资2700万元的先锋村农机合作社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农机合作社,从今年起连续5年租地5000亩搞规模种植。全县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5.6%,其中规模经营方达到87%。同时,利用外资贷款组建的8个、利用中行贷款组建的11个单社投资千万元的农机合作社也正在积极推进。四是积极推广先进科技。将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三权上划,配备了专用办公工具,直接对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由政府、企业分别出资,建立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区15处,重点推广大型专业机械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甜菜纸筒育苗移栽和50公分行距机械平播、马铃薯80公分大垄机播、大豆45公分小垄双行栽培、玉米130公分大垄通透密植栽培、节水灌溉等先进技术,达到了提质增产的效果,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五是组建农业合作组织。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重点,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引导农民依法成立各类农业合作组织121个,很好地发挥了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的作用。惠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务工、农机作业四业并举,促进了农民多元增收,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多。同时,积极抢抓省实施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生猪战略和我县被确定为全国黄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全省奶牛、生猪发展重点县等机遇,大力发展规模畜牧业,今年全县奶牛、鹅鸭、生猪存栏量分别达到12681头、177.1万只、37.6万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积极提供转移服务,推动富余劳动力外转内输就业,目前全县已累计转移11.75万人,年初以来实现劳务收入3.63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008元;建立起新增税收 3

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留给所在乡镇的财税新机制,推动了各乡镇抓企业搞招商上项目建企业兴财源工作的健康开展,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增加了新农村建设投入。

(二)把建设新农村的外在标志定位在改善民生条件上,全面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建设新农村的核心目标是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重要内容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我们从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抓起,全力搞好建设,努力建设生活舒适、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一是推进泥草房改造。以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为目标,按照整屯推进、整村推进、建设公寓楼、兴建别墅区、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分户改造六种模式,综合运用农民自筹、银行借贷、财政支持、部门帮扶、集体投入、对上争取、捐资扶助等筹资措施,全力推进泥草房改造,力争用三年时间,打好泥草房改造攻坚战。目前,我县泥草房改造亮点纷呈、成效明显,去年全县共改造泥草房5970户,2 个屯实现整屯推进;今年计划改造8700户,包括3个整村推进村、8个整屯推进屯、2个建公寓楼村、2个别墅区,共撤并自然屯6个,改造任务已完成过半,其中依龙丰林村撤并5个自然屯,建起了4栋农民住宅楼,今年即可吸纳全体村民入住;兴胜村不仅实现泥草房改造整村推进,还为贫困人群建设了“农家大院”。我县泥草房改造的模式和成效,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并提供了大力支持,其中省扶贫办为丰林村提供帮建资金100万元。二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严格把好工程招标、建设、监管等关口,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使农村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公路网络逐步健全。2006年至2008年末,全县累计改造建设通县通乡通村通屯硬化路834.8公里;今年计划改造农村道路 4

387.4公里,目前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年内可建成通车。三是开发农村新型能源。按照国家发展农村新型清洁能源的要求,针对我县农村秸秆乱堆、粪便乱放、垃圾乱丢、工业废料乱倒等既污染环境又不安全、迫切需要治理的实际,通过外出考察学经验、到先进地区找项目、争取上级给扶持等,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引进秸秆固化设备、建设大型沼气池,利用秸秆、粪便、可用垃圾等开发新型能源,用于生产生活,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我们争得省974万元的项目资金,加上地方匹配,目前丰林村、东安村等3处大型沼气池正在建设,10月份可投入使用;已购进秸秆固化设备1台套,还有2 台套正在购进,年末可投入使用。四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从解决就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入手,全力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在教育事业上,建立寄宿制学校,实施教育资源整合,实现相对集中办学、兴办大教育,试点工作已经在新发、太东两个乡启动,9月初可完成整合。在卫生事业上,组建了3个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医疗集团,实现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三权上划,人、财、物权得到释放,提高了服务水平;完善新建村级卫生所227个,农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文体事业上,建设“六位一体”的综合活动室23个,建设农家书屋82个,修建休闲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场所27个,很好地解决了群众文体生活匮乏的问题。在保障体系建设上,加强了农村低保、医保、养老等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农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享受低保人数达到19028人、参加养老保险的93509人,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加强了有线电视、通信网络、安全饮水、农家超市等设施建设,覆盖率分别达到36%、100%、52%、100%。五是抓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省里提出的“五清”和“三到五年绿化龙江大地”的要求,通过实施“每个乡镇今年春季,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屯 5

实现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全部到位;到今年秋季,再有三分之一的村屯实现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全部到位;到明年春季,另三分之一的村屯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必须全部到位,彻底消灭全县村屯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空白点”的“三个三分之一”工程,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深化林改、放活权力,引导群众采用多树种造林,今年春季和雨季全县共造林44600亩,植树350多万株,成活率达到85%以上;年初以来城乡共清运垃圾33.46万立方米,迁移柴草垛2.54万个,拆除栅栏15.56万延长米,拆除违章建筑2200多处,整修村屯道路36.11万延长米,农村环境实现重大改观。

(三)把建设新农村的保障措施定位在强化机制建设上,不断加大组织服务力度。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战略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健全机制,举全县之力予以推进。一是在领导上加强。成立了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规划编制、检查指导、跟踪推进建设等项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增强了组织保障;按工作实绩对村支书队伍进行管理建设,今年将16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入乡镇党委班子,其中2名按副科级管理,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二是在扶持上加力。提供资金扶持。坚持多元筹措、强力整合、集中使用,全力破解资金瓶颈。三年来,全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0亿元以上,其中仅县本级财政就投入近3亿元。特别是我们抓住国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机遇,成立了全市首家村镇银行,重点扶持“三农”建设,进一步宽松了农村发展的金融环境。争取帮建扶持。经过争取,省扶贫办把我县确定为重点帮建县,26个村纳入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村,30个村纳入第四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村,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捆绑推进,以有限的 6

资金保证了建设成果的最大化。几年来,共争取到省市帮建单位25个,协调县内帮建单位85个,成立包扶小组26个,重点包扶试点村。三年来,省市援建单位共援助资金200余万元,县直包扶单位共投入帮建资金150余万元。同时,我们通过宣传发动,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展支农储蓄,有效缓解了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出台政策扶持。重点围绕撤屯并村、改造泥草房、发展规模经营、发展奶牛养殖等,先后出台了优先审批宅基地、优先协调贷款、优先提供大额财政支持、优先发包机动地、优先上水利设施、优先配农业机械、优先提供技术服务、优先办理财产保险等扶持政策,切实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新村的热情和干劲。在奶牛养殖上,几年来我们安排专项贷款5000多万元,给付奶牛意外死亡保险补贴近百万元;在泥草房改造上,分撤屯建楼和别墅、整村推进、整屯推进和撤并自然屯四个档次,财政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5000元、6000元的资金扶持。三是在制度上完善。我们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全县总体目标考评体系,把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晋级、评模、使用相挂钩,做到真考实评、奖优罚劣,调动了各级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以县领导、部门、乡、村“四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各自工作目标,限定完成时限,履职尽责开展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随机抽查、联合督办等制度,对工作进展情况一段一总结、一段一检查、一段一推进,使新农村建设得以扎实推进。

二、关于我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下步打算

我们将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引领新农村建设”这一思路不动摇,着眼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锁定在全省农业县市区中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抓住关键环节,优化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搞好建设,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一)加速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坚持已有的七种成功模式,积极探索全新的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方式方法,推进土地依法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力争到2015年,全县15个乡镇中有96%以上的乡镇全部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个,90%以上的农机合作社成为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全面推行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管理方式、统一防病灭病、统一收获销售的“六统一”耕作模式。

(二)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坚持以抗旱为主,重点建设水源工程、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喷灌)、中小灌区配套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涝区治理工程等,计划到2015年,水源工程新打井1000眼,新增坐滤水种面积20万亩、改善旱田灌溉面积30万亩,使全县坐滤水种面积达到140万亩;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喷灌)新打井700眼,新建小型塘坝蓄水工程6处,利用灌区节水改造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使旱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0万亩;涝区治理工程新增治理面积70万亩,使涝区治理面积达到116万亩。同时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蓄水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农业机械装备力度。在积极争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等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全力争取国内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购臵大型配套农业机械,当前重点是抓好利用外资组建的8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机械的选型购进工作,力争今年秋季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利用中行贷款组建11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的立项审批工作,争取大型机械明年投入使用。力争到2015年,全县组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机作业合作社40个,配备动力机械320台,配套农具650套,配备收获机械300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农机标准化作 8

业水平达到95%;到2020年,再组建现代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14个,配备动力机械140台,配套农机具300套,配备收获机械200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5%,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达到98%,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四)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面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应用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标准化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搞好农技推广站的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示范和推广品种改良、作物栽培等方面现代种植技术和良种繁育、疫病防治、胚胎移植等先进养殖技术,全面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力争到201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农业农村科技贡献率达到61%以上;到2020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以上,农业农村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造泥草房。我县砖瓦化率仅为30%,按照省市目标,我县需改造4.6万户,扣除去今两年改造数,还需改造3.16万户,总需资金20亿元以上。我们将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模式,多元筹集资金,加大改造力度,尽快改造到位。二是建好农村路。继续抢抓国家和省的扶持政策,积极申报项目,争取更大支持,加大地方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在三年攻坚战役期限内全面完成总投资10亿元的1478公里农村道路硬化任务。三是开发新能源。以植物秸秆、动物粪便及其他可利用废物为原料,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发电、农村沼气等新型清洁能源,重点是在秸秆固化、沼气池建设上下功夫,以此改善城乡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力争到2015年,户用沼气池建设达到2万户,大型沼气池建设达到15处;到2020年户用沼气池建设达到4万户,大型沼气池建设达到 9

30处,秸秆气化、固化建设达到30处。

(六)积极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继续抓好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项工作,增强服务和保障能力。全力抓好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所有乡镇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到2015年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到2010年完成县级支中心和148个行政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设,到2015年村村都有体育设施和健身活动广场。积极推进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到2015年,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提高到80%并逐步向数字化发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积极推进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农业生态保护工作,努力营造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三、我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过去几年实践的总结和对今后发展态势的分析,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上还面临着许多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缺乏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以泥草房改造为例,户均10万元,农户通过多种渠道可筹措8万元左右,尚有2万元缺口,全县3.16万户缺口资金6亿元以上。如按泥草房改造、水利设施配备、农机装备、道路及文体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部到位计算,扣除本级财政投入、资产变现、农民自筹部分,全县缺口资金在20亿元以上,这部分资金我县自身实难解决,恳请吕省长协调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二是项目立项审批困难。目前县级所报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项目,需层层申报、级级审核,不仅手续繁琐,而且要求严格,有的部门还有附加条件,项目批复难度很大。我县利用外资组建农机合作社项目,共运作了两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又面临机械到位慢的问题。在利用中行贷款组建农机合作社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 10

此恳请吕省长在百忙中能给协调过问一下,也希望省里在项目立项审批上能出台新规,以利于项目快立项快审批。

三是设施使用效率不高。受燃油、电力使用成本大等因素的影响,不仅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装备、先进科技应用等受到制约,而且现有的水利设施、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也不高,降低了农业的收益。比如在干旱情况下,农民明知灌溉可增收,但考虑到增收部分不抵投入,也就放弃了应用水利设施。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农民方面的主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受客观条件所限。为此恳请吕省长能协调水电部门在农业用水用电上给予倾斜。

四是扶持服务力度不够。无论是在发展现代农业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各级的扶持服务政策很多,但口头约定的多、落实在行动上的少,使工作缺少必要的外力支持。比如在农业技术推广上,职能部门讲课传授的多、到田间实际指导的少,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科技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职能部门扶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绩效挂钩奖惩机制,以激励约束各级职能部门全力以赴扶持服务农村发展这个大局。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第2篇

一、结合中央精神和县情实际,理清思路,完善规划,确定模式,重点整治

1、大造声势抓发动。2月21日至22日,全县召开了400多人的新农村建设动员培训大会,所有县级领导、县直单位一把手、乡镇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等参加了会议,县委书记做了动员报告,会议组织讨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方案,并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专题进行了培训。会议达到了部署工作,鼓舞人心的目的。与此同时,电视台等媒体加强了宣传报道,各乡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家喻户哓、深入人心。

2、明确任务抓组织。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兼任,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考核。创办了《平遥县新农村建设》简报,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为各单位、各部门相互沟通了解、相互借鉴学习创造了平台,营造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互动赶超的工作局面。

3、科学决策抓调研。为确保我县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县委、县政府确定专题和重点村,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活动,确定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情况、农村劳动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村庄建设规划、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园林村建设等11个专题和古陶镇南城、岳壁乡梁村、南政乡王家庄村、洪善镇洪善村等14个重点村进行调研,各调研负责单位深入乡村,走访农户,采用编写调研提纲,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农村党员干部两议会成员座谈等调研方法,从3月10日开始到3月25日,历时半个月掌握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指导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依据。

4、以点带面抓示范。今年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启动阶段,根据我县农村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主导产业类型的不同,县里选择城中村改造、城郊村治理、建制镇上档、中心村扩张、移民村新建等五类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各乡镇把乡镇所在村作为乡级试点,确定了梁村、王家庄、桥头、杜村等12个县级试点村,试点示范村一定五年不变,每个试点村明确两名县级领导负责,乡镇党委书记参与,到2010年,试点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5、政策扶持抓落实。从今年开始,在稳定现在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每年筹措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优先解决农村路水电、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农村薄弱环节和农民急需解决问题。2006年财政预算支农支出为350万元,上半年实际支出完成411万元,超预算117%。主要投向畜病防治、树木绿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同时,继续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免征农业税等“三补一免”政策。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扶持,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好局

1、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围绕“生产发展”的目标,我县继续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着力培育粮、牧、果、菜四大主导产业,引深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县共完成春播面积5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2.4万亩,经济作物10.9万亩。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作物新优品种130余个,立体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新发展芦笋基地1500余亩,总面积达到6500余亩,亩均收入4000元左右。结合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山杏、山桃直播和仁用杏、核桃、红枣补植,改变原来单一的纯生态模式,实行林果复合经营,共发展以核桃、仁用杏、红枣为主的干果经济林1万余亩,全县干果面积达到9.8万亩。受自然风险和市场环境影响,各类畜禽数量增幅趋缓,上半年,我县猪饲养量19.97万头,同比下降10.2%;牛饲养量3.4万头,同比下降13.8%、羊饲养量15.8万只,同比减少7.8%;鸡饲养量563.2万只,同比增长12.7%。以农产品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商标注册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明显进展。威壮牌山药粉两个产品通过绿色认证,长山药、胡萝卜、秋马铃薯、菠菜4个农产品无公害认证上报农业部待批,25万亩无公害基地建设正在组织实施,实施后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将达到45万亩。由宁固爪菜协会和同康芦笋公司承担的日本南瓜、芦笋的商标注册正在办理中。勇康乳业有限公司200吨乳制品生产线启动建设。龙海公司肉鸡产业化开发、五阳公司粮食储备库建设、国青饲料无公害养殖园区建设等龙头调产项目稳步实施。以涉农协会为重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新建7个,总数达到69个,成员总数6658个,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载体。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村风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了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创建“文明村镇”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党员帮扶活动,结对子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更新观念、改变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今年,按照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目标,以“五建一通三下乡”工程为启动,全力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上台阶。“五建一通三下乡”工程即建文明村规(居民公约)、建服务中心、建农民学校、建文化大院、建示范标兵,通广播有线电视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明村规是全体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行为准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在解决一些法律无规定,政策不好管的问题上发挥作用的“小宪法”。服务中心是农村文化、科技、信息、体育、服务的中心、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推广、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农民学校是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基地或机制。文化大院是民间自发形式的民间文化经营大户,个人图书室、放映队及民间文艺社团等从事文化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文明示范兵是全县文明创建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全县和谐文明新风尚的标志,对全县文明创建具有带动示范意义。“五建”在我县部分乡村有一定基础,但发展极不平衡,要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推开。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2003年全面启动,目前,传输网络贯通除孟山以外13个乡镇90%的行政村,发展农民有线用户1.3万户,覆盖全县10个乡镇60个行政村,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都要以系统牵头,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几项主题活动,平时工作中,面向广大农村开展以“送政策、送项目、送信息、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送”活动,特别是农口各单位,每年组建8支科技下乡服务队,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资料,开辟电视讲座等形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年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在广大农民中,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尚。

3、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实行居住社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在村镇规划上,我县突出特色,分类推进城郊服务型、产业支撑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开发型、生态园林五种类型搞好规划。上半年,规划局组织申报了十七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申报国家级的2家,省级的15家。围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我县连续三年展开农村网络建设攻坚,共完成投资近4亿元,新建里程1311公里,262个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通达率达到96%。开通了16条农村客运线路。围绕农村绿化和园林村建设,我县坚持村镇绿化与小康村建设相结合,村农田林网与村镇绿化一齐上,亭宅院落与绿色景观相配套,用林树与常青树,观赏花卉相结合,全力推进,先后涌现出洪善镇白家庄村、杜家庄乡南良庄村、朱坑乡婴溪村、南政乡西游驾村等先进典型,其中南良庄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光荣称号。特别是今年加大了对造林主体资金投入配套力度,专门出台了绿化占地和林木管护资金补偿办法,目前已完成了250公里的通道绿化,完成四旁植树253万株,完成所有中心村公路两侧绿化任务创近年之最,着力改善群众饮水条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124个村、4.5万农民的饮水困难。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推进改厕、改厨、改圈,建设“一池三饮”沼气用户2500余户,实现了管理院净化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目标,确定了12个试点村,28个治理村和10条主要交通干线为重点整治对象,其中1个月时间全面开展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全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并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成果。

4、加强农民民主管理,农村局面保持稳定。近年来,我县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比较扎实,每年定期两次村务公开,并对公开的内容都作了规定,公开时有监督检查,村务公开率每年均达98%以上。两议会议事制度、支部主任双签制度、一事一议制度,村财乡管制度等在村民主管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我县继续强化对实施会计委托代理后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了三项管理制度,一是农村财务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定期报帐制度和值班制度,三是定期报表制度,同时强化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管理环境。

三、致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虽然我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亟待转变。一些单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握不准,在实际工作中,忙于应乎,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尽管我县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投入的增长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需创新投资机制,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参与。

3、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干部,实在基层,迫切需要一批好带头人。目前的现状是广大党员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一些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要抓好扶持龙头企业这个切入点。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等方式,发挥好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努力完成2个农品的商标注册、10个农产品的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建设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二要抓好农业项目建设这个切入点。高标准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打井配套,节水灌溉,扶贫移民等工程,以项目实施劳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要抓好提升农民素质这个切入点。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致富技能和创业本领。完成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

四要抓好改善人居环境这个上项入点。大力实施“三清一绿”工程,建设秀美的田园村庄,即清洁水源、清洁村庄、清洁生产、造林绿化,有效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五要抓好农村队伍建设这个切入点。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加强对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形成“能人治村”的良好局面。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第3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是新阶段我国“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为当前和今后档案工作进一步为“三农”服务指明了方向。

一、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近几年来,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坚持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并把为“三农”服务作为档案工作中的重点,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努力拓展农村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农村档案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1、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许多档案部门深入农村基层,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档案。从源头抓起,对进入市场的家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就建立起各自的“生长档案”,通过绿色证书记录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利用档案信息,指导农村专业户构建起连接产地和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为保证食品的安全,实现现代农产品质量有效监督提供可靠和有效的档案信息保障。

2、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建设,为“三农”提供服务平台。各地档案部门坚持依法治档,出台了一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拓宽了服务领域,加强了对土地承包和流转、村务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档案管理,有效地推进了对农业农村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为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档案服务。

3、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做好服务工作。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各地档案部门主动加强与劳动管理部门和劳务市场管理部门的联合,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档案,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服务和引导作用,为富余劳动力牵线搭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效服务。

当然,我们在看到农村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各地农村档案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农村档案工作才刚刚起步,有的贫困地区温饱还未解决,更谈不上农村建档工作问题,面对农村的现实和档案工作发展的不平衡,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二、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几点措施

我认为,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总体思路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农村档案工作的优势,帮助农民激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做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全面推进新农村档案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档案支持。

1、档案工作要为坚持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发展服务。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为此,首先,县、乡、村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从农村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已公开的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改进服务方法,完善服务条件,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村已公开的现行文件的利用工作,为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生产力发展服务。其次,结合农村的特点制订建档规划,并针对新形势,大力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科技档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档案工作要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服务。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农民种地必须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延续了两千多年后即将终结。这是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由此必然提出加快推进涉及面更广、层次更深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只有下决心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而在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档案材料,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改革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档案工作。首先,要强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要把建档工作纳入税费改革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建档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并落实责任到人,为税改档案的立卷归档和保管利用提供物质保证,要把建档工作纳入税费改革检查验收标准;其次,要明确农村税费改革档案的归档范围。要求各乡镇、村将税费改革材料收集齐全,完整、系统、规范地整理、归档,确保全面、系统地反映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面貌,确保其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再次,要加强农村税费改革档案的管理。税改档案是今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各乡镇、村要建立健全税改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查阅利用制度,使之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3、档案工作要为建立乡村建设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服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村庄规划和开展治理试点。对档案部门而言,则要做好乡村各项建设规划的建档工作。一方面,首先要做好规划的立项工作。项目一立项,项目的负责人就应选定一人作为该项目的临时兼职档案员,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有关的档案工作;立项后的一个月内,兼职的档案员要到档案部门为该项目建档。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负责部门对项目进行检查时要会同档案部门一起进行,并把检查结果形成的书面材料归档。再次,在总结验收阶段,兼职档案员要将该项目已经形成的全部文件送档案部门进行审查,档案部门根据归档范围的要求,对该项目档案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进行审查,写出审查报告,并将审查结果填入“规划项目立档情况登记表”,项目负责部门见到档案部门的审查报告后,方可进行验收。另一方面,依据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档案部门可从当地实际出发,帮助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档案,重点做好解决农民的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建设项目的建档工作,为扶贫解困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优质服务。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与此同时,农村档案在记载反映村庄治理时,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真实反映、记录和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只有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4、档案工作要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服务。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应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档案的指导、服务作用,找准切入点,深入农村第一线,了解农村的实际,提升档案工作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参与度。如:利用文件、档案资料协助村党支部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乡村有关部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5、加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建设,增强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能力。首先,县乡各级档案部门要承担起规划、组织和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责任,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密切关注农村改革的发展趋势,深入调研,明确档案工作的思路,找准当前农民所急需的档案信息资源,千方百计地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注入新活力、新要素,实现档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充分发挥乡镇和村档案部门的优势,注意收集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事件材料,有序整合档案资源,为农民了解国家政策,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直接服务。再次,要密切与涉农部门协调,加强县、乡、村三级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实行档案及有关农业科技知识一体化收集整理,要紧扣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将一批批具有时代精神、历史价值和现实急需的新资料不断地补充进来,为档案资源满足“三农”需求奠定雄厚的基础。

6、做好农业农村档案的编研工作,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要充分发挥已收集整理的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档案资源的主体承载者和社会功能进行科学的定位,做好档案的编研工作。档案编研也是档案功能价值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同时,凭借档案编研信息的传播,历史得以重现,传统得以延续,知识得以传承,我国的农业生产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因此,要紧紧抓住农业农村档案,特别是农业农村科技档案具有信息资源丰富、科技含量高、利用价值广、针对性强、覆盖面宽的特点,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全方位地考察、研究和论证,并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和广大农民对科技档案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编研方式,对相关档案信息加以筛选、提炼、富集,增加信息的纯度和精度,以改变档案信息的原始存在状态,使其得到集中、整合,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档案成果。研究编研过程从广义上说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创新”既包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也包括着对已经有的思想、物质进行重新组合和再发现。创新是一个过程,档案编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把原始档案进行了重新组合并进一步推进先进的科学理论。档案通过编研后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科研项目的全貌,可以少走弯路,避免重复研究,节省时间。提供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并运作于农业生产,从中创造出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总之,党中央、国务院极大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业和农村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作为反映并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档案工作,应当解放思想,顺势而为,转换发展思路,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换,不断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源“通海网”,《中国改革论坛》。作者单位: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第4篇

2008年7月17日县政协委员一行人视察了城关镇辛店示范村,城关镇罗家庄示范村,润镇五一示范村,卜家乡西沟示范村,马家镇永丰示范村,官庄镇上坳示范村以及官庄镇北庄示范村。

从视察看,都能够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了“党政统筹、项目捆绑、产业优化、群众主体、抓点示范、全面推进”的办法,按照“改造旧村,建设新村,亮化城镇”的工作思路,合理布局,抓点示范,整体起点高,水准高。

一、主要特点:

一是新农村建设强势推进。半年来,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安排部暑,抓早动快,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迅速掀起了我县新农村建设高潮。

二是新农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在今年新农村建设中,能够按照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能体现现代文明气息原则,使村庄布局和农户设计更趋合理。各村都能多方联系,聘请省、市设计单位给新农村设计图纸,在新村布局上、广场规划上、

在公共设施上、在农民房型上都有新的超前发展意识。取得规划超前,农民满意的效军。

三是产业支撑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始终坚持把新农村产业建设放在第一位,按照县上“东畜西菜全县景”产业布局的要求,着力以乡情,村情出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想法设法为农民增加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以乡村清洁为主的旧村改造不断深入。在旧村改造中,坚持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开展“三清”,“一池四改”,道路清洁,杂草清理工作,突出抓好日常卫生保洁,解决影响群从生产,生活的水、电、路等关健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设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群众休闲娱乐设施方面成效明显。

五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今年以来,全县各级都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上制定了“三包”工作责任制,县级领导经常深入所包示范村,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相关单位部门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

1.就农村建设宣传教育还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上存有偏差,特别是条件相对落后的村存有等靠要思想和畏难情绪致使推进工作起步慢。

2.全县新农村建设进展还不够平衡,部分乡镇的示范村建设情况还不够典型。

3.部分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者的积级性,还调动的不充分,新农村建设中以农民为主体,全民参与建设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应有的活力。

4.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主导产业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着力落实。

三、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努力在全县上下更好更有效的形成建设新农村强大活力,把新农村的宣传摆在突出的位置,引导社会各界各方面更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

2.要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建好新农村,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关健,因此,要下大力气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要扎实开展职技能培训,

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要积极推进农村班子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诚信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高。

3.要着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要以发展农业产业经营为突破口。通过项目支持、资金带动、政策引导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新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支持新农村建设。

4.要注重建房质量,目前,我县新农村的建房进入高潮,建筑材料供不应求,象机砖0.25元左右,楼板需求过大, 大多数令期不够,养护不到位,质量没有保障,人工费猛涨,每㎡人工费在120元左右,相当咸阳的住宅楼工程还高,这样加大了新农村建设成本。质量很难保证。因此希望城建等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 保证工程质量。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第5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

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我乡被列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试点乡之一,在县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组建了专门的班子,落实了专门的人员具体抓,严格按照立卷归档要求和程序,如期按时、按质完成了乡、村两级档案的规范化立卷归档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领导到位

一是党委、政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年内重点工作之一,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六名业务人员具体抓落实;三是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班子,由村支书、村主任全面负责该项工作,落实村文书为村级档案管理人员。

二、加强培训,宣传到位

一是通过大小会议组织乡、村干部集中学习了《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和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增强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培训管理骨干队伍,5月份集中对乡党政办人员、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和村文书进行集中培训两次,并邀请县档案局业务股来乡授课,确保各村培训了一名档案管理人员,基本掌握了档案立卷归档和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技能;三是6月中旬县档案局常务副局长带队深入XX乡XX村,现场指导、整理、规范化立卷,并定期不定期跟踪督查乡、村

档案立卷归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三、强化保障,投入到位

一是落实人员保障,抽派6名大学生村官集中对各村2008年12月31日以前的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二是落实经费保障,乡财政投入资金5000余元,统一购买档案盒、装订机、电钻等档案整理工具,统一打印卷内目录和案卷目录;三是落实办公场所,乡政府在灾后重建的艰苦环境中,租赁房屋一间专门用于档案整理的办公场所,确保该工作顺利开展。

四、严格程序,归档到位

由分管领导牵头,驻村干部、村社干部全员参与,将培训的6名业务骨干分成两线运作,定村、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严格按照归档程序和标准进行立卷。一是各村召开离任、现任干部会议,层层动员,提高认识,疏通历史档案收集渠道。二是以各村支部书记、村文书为档案收集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收集村内所有档案资料,收完收尽、不断年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连续性。三是由驻村干部、村文书、抽派的业务骨干集中按年代分类、保存期限和问题(机构)组卷,再带回乡政府进行电子录入卷内目录、装订成册、装盒等,截止10月中旬已全面完成各村档案立卷归档工作。

五、建章立制,考核到位

一是党委、政府建立了定期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二是各村确定了村文书为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三是确定次年3月底前务必完成上的档案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并于4月底前将案卷目录交乡党政办;三是党委政府将乡、村两级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之一,每年

5、6两月由乡

纪委和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各村检查评比,对完成差的村在全乡进行通报,并取消评优资格。

六、存在的不足

一是村级干部变动频繁,干部责任心不强,对历史档案的保存不完善,存在严重缺失现象,甚至有的材料是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二是存在过去干部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随发生随销毁,不注重文书留存;三是相当部分档案无形成时间,不便于立卷;四是档案中虫蛀现象严重。今后工作乡政府将加强监督管理,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第6篇

我是一名地方学校普通教师,被学校下派到边境县新和村担当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克服了当地语言交流有障碍,饮食习惯难适应,交通信息不畅通的重重困难下,在面对工作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层层阻力、压力和挑战下,我始终以农民儿子的赤诚之心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责任之心,利用自身的教育专业的优势,结合以前基层工作的经验,发挥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全面扎实地开展了农村基层各项工作,虽与村干部有过较大摩擦,但深得当地百姓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以下结合我在新和村的工作经历,谈几点感受与体会。

一、工作中带来的新变化

(一)新农村建设迎来新气象。一般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指导员驻村都或多或少地给当地农村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指导员在一年的时间内与当地的村干部和群众的接触、交流和共事的过程中,给他们灌输新思想、新观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在指导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给当地群众传授了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增强了他们由“输血”变“造血”的功能。一年来的指导员工作让我对农村基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与当地普通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更让我对农村基层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指引着我今后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为农村基层培养更多优秀实用人才。

(二)加强了地方高校与农村基层的联系。临沧师专是一所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农村基层培养人才和服务农村社会的重任,而数理系很多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实习基地。我作为高校教师进驻新和村之后,不仅为该村的建设尽心尽力,而且为我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数理系的主要领导先后来到该村慰问考察,密切了地方高校与农村基层的交往,并第一次在村委会挂牌,把该村作为生物学、农学等专业的实习培训基地,得到该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三)指导员经受锻炼变得更加成熟。我从高校校园来到偏僻的农村开展工作,面临的艰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可想而知,在吃、穿、住、行、用、医、购、娱等方面与城市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多数是一个人独住村公所,必须忍受寂寞的煎熬,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指导员吃苦耐劳、淡泊明志、甘于奉献的精神;现在每个村子的刁民并不少见。在农村工作时面对的都是陌生的人群,

没有任何亲戚朋友,而村干部和村民都是本地人关系网复杂,因此,只有处理好这里的人际关系,才能开展好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指导员忍辱负重、宽容大度、广交朋友的胸襟;指导员在农村开展工作时,遇到的均是实际问题、困难问题、棘手问题,远不及在学校给学生上课那么轻松,必须勇敢面对,苦口婆心地作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探索去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指导员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正是经过了一年的艰苦磨炼,我感到在为人处事方面比以前更加成熟,对今后为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多作贡献更是满怀信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与当地村干部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从高校来到一个陌生而复杂的农村基层,由于不知底细,加上有关部门对我们指导员的实际培训太少,对农村很多事情难以插手,有些“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困惑。因此,在与当地村干部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彼此缺乏理解,就难免出现一些摩擦。

2、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强。由于新和村是拉祜族、傣族聚聚的少数民族村寨,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汉族教师,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甚少,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更是难以听懂,所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工作的时候感到困难很多,也就难免处于较被动的状态,主动出击的底气明显不足。

3、为村子里争取资金和项目的机会不多。现在当地村干部和群众都希望我们这些指导员下村时能尽可能多得为他们争取一些资申请金和项目,以帮助解决农村基层在生产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但事实上目前申请任何较大规模的资金和项目都非易事,这里涉及到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上我常驻在村,与外界的联系十分有限,各种信息不够灵通,虽然我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并提交了三份项目申报的材料,但能否批下来尚不得而知。

上一篇: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范文下一篇:学生决心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