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女性范文

2023-09-19

魅力女性范文第1篇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 随着殖民强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出现, 女性开始觉醒, 参与到各种政治和文化中来, 成为新一代女性。女性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随着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思潮的传入, 19世纪末发生了维新变革。作为一场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 在妇女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废缠足, 兴女学”的口号, 在“女性解放”的历史背景下展开了女性主义运动。辛亥革命以后, 长期的闭关自守开始结束。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 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 款式几经变化, 彻底摆脱了老式样, 两侧的开叉亦有长短。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裹臂的旧貌, 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 正适合当时的风尚, 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二三十年代年轻女性身着旗袍、头披婚纱的装扮正是早期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时髦女性在结婚时最时尚的表现。自30年代起, 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 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更有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女性, 一改中国传统女性阴柔的低调风格, 开启了人性追求的大门。她们的服饰文化张扬着独立, 追求着精神个性。后来, 旗袍还传至国外, 被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毛泽东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唤醒了中国妇女的自我意识。随着新中国的建设, 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女裤成为正装, 裤门襟开口从侧面转到正面, 这或许是女性在性意识上转变的一种细微表象。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社会生活中来, 大量女性就业, 更有不少加入了“白领阶层”, 有部分女性还担当了一定的领导职务。中国女性获得穿裤装的权利与西方女性大不相同。西方女性是通过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是来自女性自身的内部自释, 而中国的女权更多的是外部因素渗入的结果。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列宁装和布拉吉风靡中国。列宁装对中国服装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对改良传统中山装的影响, 二是新中国女性因崇拜世界革命领袖而以身穿列宁装为荣, 其中包括向往革命的女学生和新中国各行各业的女干部。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当时的女性向往革命, 并努力争取其地位。在那个非常年代, 女性的服饰成为政治生活的符号, 极端的社会“时尚”导致极端的服饰文化异变。

同样在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欧洲, 妇女也选择了束缚。纵观整个时装发展史, 最具争议的服饰品种, 理应首推紧身内衣。历史学家认为, 紧身内衣扮演了一个压迫工具的角色, 即男性社会用它来控制女性, 并通过它最大程度地展现女性性感的身体。将健康的身体套入束身胸衣之中, 紧身胸衣令人呼吸困难, 肌肉受迫, 但它们最能体现优雅的风度, 最能体现女性的性别特征, 符合当时社会审美的标准, 同时也能满足男性的欲望——女性是被观赏的。无论是东方的“三寸金莲”, 还是西方的高跟鞋, 都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屈从表现, 是男性统治者限制女性自由的写照。

16世纪, 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一度极力倡导束腰, 影响了当时女性的时尚。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服以细腰身的装束美而著称, 从服装外观上看, 性别差异的强调和夸张是这时期的主要特点。男子服装的重心在上半身, 呈上重下轻的倒三角形, 通过上半身的健壮和下半身的紧贴来表现男性的性感特征;女性服装重心在下半身, 呈上轻下重的正三角形, 通过袒露胸口, 使用紧身胸衣与下半身膨大的裙子形成对比来体现女性的性感特征。

在洛可可时期, 为了博得男性的欣赏与青睐, 女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装扮自己, 她们用紧身胸衣勒住腰肢, 用裙撑增大下半身的体积来表现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性特征, 这就意味着这些妇女不用工作, 还得处处依靠别人的帮助。在新洛可可时代, 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政力求复辟第一帝政的风习, 极力推崇路易十六时代的华丽豪奢。女性参加劳动并不被认可, 理想的女性形象是纤弱文雅, 供男性观赏的“艺术品”。

紧身胸衣和三寸金莲是服装史上对女性身材及心理最为束缚的服饰。在服装现代化的进程中, 由于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差异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女性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从紧身胸衣、三寸金莲的禁锢以及装饰过剩的服饰中解放出来, 同时排除了服装上的社会性差别。1910年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保罗·波烈设计的文胸, 就是将妇女从传统的紧身胸衣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最有代表性的设计。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便形成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体系, 男人们担当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主要角色。而女性成为相对弱势群体, 最好是“足不出户”, “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男性堂而皇之地反对女性穿裤子的理由。经过多少世纪对男性的依附之后, 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 女性不再愿意呆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小圈子中, 开始幻想与男人拥有同样的权利。20世纪初的伟大设计师保罗·波烈让他的妻子率先穿起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穆斯林长裤, 裤子穿在外面, 并被社会承认。接着他推出革命性的设计——女式马裤。女性开始更多的参加到体育运动中。

一切有关妇女权利的改革都进行得很快。20世纪30年代, 玛丽莲·梦露的一身裤装使妇女领教了长裤的魅力。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东西方女性服饰形成的巨大差异, 可以看出服饰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密切关系。凡此种种都预示着人类将奏响女性艺术和服饰文化新的篇章。英国朋克之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将女性性徽作为标志应用于服装上, 用粗糙的面料, 缝边开绱, 还故意撕破衣服来塑造性感女郎。其大胆的设计风格, 深受当时前卫女性、摇滚人士的追捧。由此体现出现代女性自我觉醒, 开放自我, 寻求地位平等的愿望。

20世纪80年代初, 我们打开了国门, 历经浩劫的中国女性放眼世界的同类, 文化观念、审美观念都在不断地变化, 更新自我与时尚的追求使得我们的女性初尝了衬衫、牛仔裤、喇叭裤带来的新鲜与刺激, 使女性的服饰趋向无性别化。追求体育运动为时尚文化的女性把运动装、旅游鞋穿得潇潇洒洒, 显然这是与现代社会对运动的崇尚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息息相关的。

改革开放使我们的观念, 意识、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飞速发展, 提供了女性认识、创造和享受服饰的物质基础。双休日的生活方式, 女性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休闲娱乐。当都市女性在繁忙喧嚣的紧张生活之余, 更渴求使身心放松、人性回归的生活方式, 因而追求自然、质朴的休闲装正符合了今天的生活式样。女性意识的强调使职业女装也成为流行, 白领丽人以穿着高品质、有个性的职业装为时尚文化之追求。前卫新潮的女性可以穿袒胸露背式、超短式、露脐式……当今社会有着多元的文化并存, 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包容, 使世界处在一个大融合的时代。

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 经济、科技、社会、艺术相互间的影响与关注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趋同, 尤其在艺术领域中, 女性与服装的缩影无处不在。近年来。时下流行的人体彩绘, 用特殊的颜料, 将艺术、唯美与人体巧妙的结合, 女性对自身的认识与表达已趋于白热化, 抛弃羞怯, 抛开非议, 用无形的“服装”和肢体语言展现真我在精神领域的追求, 极大地推动了女性艺术和服饰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发展。

现代女性生活在一个宽容、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 女性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她们掌握着世界所能提供的一切信息, 真正地自我决定生活, 独立而自信, 可以自由选择着装方式, 但服装史上女性束缚的血泪史仍提醒现代女性要以健康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美。

综观全局, 女性的服饰文化与社会发展状态、民主平等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她们获得了人的尊严和相应的社会地位, 女性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家庭, 参与到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 从而赢得自我权利, 不再成为男性的附庸, 才可能使女性服饰文化获得完整的、健康的和自由的发展。

摘要:女性艺术是21世纪的新话题, 从人类的发展进程来看, 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状态始终表现着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与文明特征。女性不仅是人类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服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 从摇篮到坟墓, 从离开与生惧来的“胎衣”的那一刻起, 就被包裹进不同的“衣装”里去了。从服饰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各方面的历史内涵, 女性的服装反映女性被禁锢的程度。女性的服饰文化与社会发展状态、民主平等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其服装的演变, 体现着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女性服饰,禁锢,演变,解放,女性艺术

参考文献

[1] 李建群.西方女性艺术研究史.山东美术出版社.

[2] 耿幼壮.女性主义.人民美术出版社.

魅力女性范文第2篇

时代向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 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质疑能力, 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潜移默化质疑精神

在中国当前教学的大环境下, 学生被动学习, 接受学习的情况占主要地位, 要让学生敢质疑, 会质疑, 那么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在这种质疑精神, 特别是强调科学家的质疑精神。比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 教师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史的过程中, 就要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体会伽利略的质疑精神。教师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作过许多探讨。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受迫运动, 他认为自然运动不需要力的推动, 而受迫运动需要作用力的推动。作用力是产生受迫运动的原因, 作用力的本质就是抵抗, 克服物体趋向其自然位置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在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问题上做出了不少错误的结论。即认为:受力运动与物体本质无关, 取决于外力的作用, "运动者皆有推动者推动", "在受力时, 力既是产生运动, 又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沿直线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物体应当受外力的作用"等。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威望和影响, 他的一些错误结论被当作信条, 统治了人们近二千年的历史。两千年后的伽利略没有迷信权威, 早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质疑, 他指出:亚里士多德生活在近二千年前, 现在世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亚里士多德没有离开过地中海领域, 而现在人们已完成了环球旅行。亚里士多德只了解世界上的一个小角落, 他不可能永远正确而不犯错误。伽利略在批评亚里士多德运动观念的同时, 提出了自己的力学观点。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 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 写到:“我们可进而指出, 任何速度一旦施加给一个运动着的物体, 只要除去加速或减速的外因, 此速度可保持不变, 不过, 这是只能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一种情形。因为在向下倾斜的平面上已经存在一加速因素;而在向上倾斜的平面上则有一减速因素。由此可见, 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是永久的。因为, 如果速度是匀速的, 它就不能减小或缓慢下来, 更不会停止。”伽利略在这里基本上明确地提出了惯性原理。

二、营造和谐气氛, 激发学生质疑

赵凯华教授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 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曾经有记者访问一位荣获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的学生:“老师给了你什么帮助?”, 他回答是:“我的物理老师对我的最大帮助是批准我不听他的课, 回家自学, 有问题再找老师讨论。”另一陕西学生, 老师发现他有水平, 可他参加了许多次奥赛班培训后, 从未拿到名次。这位老师说你跟我学吧。他指定很多书让学生自己读, 回去自己看, 让他自己找出问题来讨论。学生提问题, 开始不正面回答, 却反问几个问题, 这就是启发, 让学生自己去想, 后来这名学生终于在澳大利亚拿到了世界金牌。“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是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素质。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有了思考, 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教师要有高度容忍精神, 尊重学生提出古怪问题, 别出心裁的念头, 不反对猜测, 不讥笑课堂中说错的学生, 可以通过说“你再好好想一想”、“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很多同学还未想到这一点呢!”等来引导学生自悟或避免尴尬, 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对权威性的说法提出质疑。

三、肯定学生的质疑, 从质疑中找到真理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产生新鲜的教学资源, 这些教学资源通常都是从学生对教学现象的质疑开始, 肯定这些质疑, 让个体灵感为集体共享, 让问题为大家借鉴。激起大家思维的碰撞, 透过物理现象找出客观规律。例如, 在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学生实验中, 学生分别在两块玻璃片滴一滴水, 并把其中一块的水滴的表面摊开 (增加液体的表面积) 然后分别在同一盏酒精灯上加热。其中有一组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未摊开的水滴蒸发得快,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对科学的认真态度, 并对他们敢于质疑书上的观点的精神给予肯定。然后请该组同学在讲台上重复他们的实验, 大家仔细观察后发现, 该组同学在加热的时, 把未摊开的水滴的加热到了沸腾, 所以得出了“未摊开的水滴蒸发得快”的结论。在大家一起观察和讨论中, 同学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控制变量法的重要, 以及怎么去控制条件。

四、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谈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能力, 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浙大副教授朱祖超说到他能取得成功有经验:是能经常在人家认为“不可能”的地方试试看。

教师要改进教学设计, 创造相应条件, 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 引导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发现”、“亚研究”的过程。例如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物理声音的特性》后, 教师开展了自制可变调口哨的评比活动, 在学生展示的作品中, 教师有惊奇的发现, 最简陋的是在课间临时完成的用笔筒和笔芯完成的几乎不怎么变调的口哨。完成最好作品是, 同学把上下抽动的活塞, 用棉签代替, 教师问为什么选择用棉签, 学生告诉老师, 在家中用了不同的物品去试, 发现棉签的密封效果最后, 而且摩擦也不大, 实验起来方便, 且变调效果好。在自制口哨的过程中, 学生不光体会知识的宝贵, 而是重在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创新精神的培养, 以及学生个人的能力、意志、品格修养方面的提高。

魅力女性范文第3篇

学校给每位教师都准备了丰富的精神粮食,我选择了一本刘墉先生的书——《说话的魅力》。以前曾对刘墉先生的书有所了解,笔风随意轻松,用故事给我们编织了一个个道理。

在这个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社会生活中,沟通显得颇为重要,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使得我们的人际关系融洽、工作协调、顺利达到沟通的目的,相信身边大多数人在各方面都还需要或多或少的提高。

本书中,刘墉先生以“沟通”为主题,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以详尽的案例故事加以佐证。通过阅读,我逐渐明了如何去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也需要技巧,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为达成共同的协议,需要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最后解决问题。我深深感到沟通的妙处,沟通可以解除误会、达成协作、促进发展、带来收获。

学说话的人应先学会什么时候不讲。沟通其实并不难,我觉得与人交流沟通的关键是真诚的态度。善于在言谈说话间表达出自己真诚的人,能够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听者,使听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打动听者的心。首先沟通要发自内心,真心诚意,谦和大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只有这样对方才会在交流中会体谅到你的诚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使对方在情感上引起共鸣,重视相互间的交流,才会有进一步的互动分析、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真诚的沟通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美好而和谐,也容易达成共同的意愿和期许。流畅但缺乏诚意的话语,就像没有生命力的花一样,美丽却不鲜活。

语言要真诚。真诚的言语能够使人莫名的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我们有必要在与人交谈过程中,在言谈话语间表露出自己的真诚。大多数时候,一句真诚的语言,可能只花你一分钟或几秒钟的时间,但对于听者来说,你的简单而真诚的一句话可能会带来他一天的好心情。就比如我们的收费员在与司乘人员进行沟通时,通过真诚的微笑,温馨的“您好”、“一路平安”让司乘人员带着愉快的心情踏上旅途,带着美好的祝福更加开心的工作和生活。

书中,小故事妙趣横生兼之沟通之道,每每神游其中便怡然自得。有些人特别被上级赏识,可能因为他说话的语气。不同的语气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有些学生特别被老师喜欢,可能因为他听课时的坐姿。有时候你的坐姿可以透露出你在想什么,是否认真听讲;有些业务员的业绩特佳,可能因为他知道挑选座位,不同的座位截取到的信息便不同。有些人照相特别漂亮,可能是因为现场的灯光。不同的亮度照射在人脸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公司给人很好的第一印象,可能因为接线小姐会说“喂”。声音轻柔或响亮,都会给人不同的第一印象;在大家不注意的地方下工夫,才能给人说不出的好感。要偷偷地下工夫,才能说到心深处!

有些菜要大火快炒,有些菜得文火慢煨,有些话要开门见山,有些话得拨云见日。生活中日常的讲话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同的说话方式会影响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说话是一门艺术,说话也是一种智力行为,说之前需要思考,需要多想想。简单的一个字,语气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这使我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需要与学生打交道,沟通时,我的态度,说话的方式、语气,会直接影响到我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觉得更该学学说话的魅力,毕竟“语言暴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变相体罚”啊,说话的技巧不可不学,非学不可。毕竟正如刘墉先生所言:“说话的魅力,沟通的秘籍”。一个懂得说话的老师,必然是位受学生、家长、同事喜爱的老师。

文中,刘墉老师说:“教小孩也可能言多必失。孩子要写作文,你先问他题目是什么,然后发表一大堆你的想法,只见孩子瞪大眼睛看着你,举着笔不知怎么写了。是你上学还是你孩子上学啊!你为什么不让他发挥孩子的创意,让他海阔天空地去写作呢?据心理学家统计,许多由爱讲话的父母带大的幼儿,不但学话不比别的幼儿快,还可能慢得多。为什么?因为当那孩子才把头转向电视的时候,大人已经帮他开了电视;当那孩子才看一眼奶瓶的时候,奶嘴已经被塞进口里。神通广大、观察入微的爸爸妈妈,随侍左右察眼观色,你一言我一语,哪里还需要孩子开口说话,他不用说,就有了,他怎么可以快快地学会说话?”

多么讽刺的一个小段子,给我上了一堂幽默的家教课。看到这段话,我深有感悟。我们大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殊不知有时反倒会扼杀了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你不信任孩子,总是尽可能的去帮孩子完成各项大小事务,那孩子的成长空间又在何处?一人的成长不正是从那一次次的犯错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吗?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反思:我是否也做了类似的事?我是否也充分地信任我的学生们?是否能让他们充分地发挥主体地位?而让自己只做一位适时的引导者呢

魅力女性范文第4篇

张煜栋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作为面向未来的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学生干部除了掌握重要的管理理论及方法以外,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也是增强其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生干部;权力性影响力;角色;人格魅力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一要依靠职位赋予的权利性因素实施“硬化”管理;二要依靠其个人所具备的人格、禀性、知识、才能等非权利性因素实施“软化”管理。后者所依赖的是领导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等总和。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影响力,一种使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与影响领导人际关系的其他因素相比,它具有非强制性、无形性、渗透性等特征。这种影响力虽然没有建立在领导者的权力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但由于它是对方在心理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领导者的崇敬、钦佩和信赖,因而这种影响力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和塑造起来,在领导者实践中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感觉到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新的时代里,社会发展不再只是需要仅仅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基础雄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全复合型人才。我们高校在强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人格魅力的养成。

(二)高校学生干部在养成人格魅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干部对人格魅力缺乏科学统一的认识。高校无法对学生干部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进行统一的规定,同学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培养个人人格魅力,从而导致学生干部某些人格魅力的缺失。

2.高校学生干部了解学习人格魅力的养成的途径有限。调研显示,高校学生干部学习了解人格魅力的养成的途径主要是网络、书籍及一些老师的指导,高校普遍没有建立健全的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的体系。

(三)课题名称的确定及其意义

为了积极响应信息时代以及社会分丁越来越精细对管理团队的要求。及和平与发展时期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对新思路、新策略的呼唤,未来的管理团队——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就应该注重个人人格魅力的养成。作为这样一个主题的实践研究,对于系统总结和推广“高校学生干部养成个人人格魅力方法途径”的理论及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塑造

学生干部既是具有学生身份的特殊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又是具有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身份的特殊学生。这两种角色定位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学生身份不可改变。学生干部是兼职的,具有志愿性质和锻炼性质,承担辅助功能;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以工作为职业.主要靠的是权力型影响力,发挥主要作用。

学生干部又不是一般的学生身份.他们是通过一定的民主选举程序产生的。要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在决策、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表达和创新等方面.他们要比普通同学具有更强的能力。有单独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选拔、培养、监督和考核制度。为了适应学生干部这一角色。学生干部应该加强自己的角色塑造:

(一)加强角色学习。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学习的时间与过程。角色学习就是指学生干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角色认知的水平,缩短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差距。

(二)提高角色适应能力。学生干部在正确领悟学生于部角色规范的基础上.在实际中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就是学生干部的角色适应。学生干部与其交往对象的角色互动,是学生干部角色适应的基本形式。在角色互动的过程当中,学生干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达成与交往对象的共识。学生干部还要根据交往对象的特点。在自身表现

出的多种角色中选择最适合对方的角色,以符合交往对象的要求。

(三)克服角色转移障碍。角色转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对象经常发生改变.应当根据情境的变化,相应地转变行为模式和工作方法: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位的变化,学生干部会不断遇到旧的角色的丢失和新的角色的获得,其行为也应当随之转变。克服角色转移障碍.学生干部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平衡各种社会期待。对于学生干部的角色,社会各界人士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面对不同的呼声,学生干部如何寻求最佳角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平衡各种不同的社会期待,明确合理的角色期待.要很好地把握各种期待的一致性、相对性和复杂性。

三、学生干部群体特征分析

新时期的新情况使学生干部队伍出现了新的间题。做好新形式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客观分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群体特征。

特征1: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干部价值取向多元化。从担任学生干部的出发点来说,有的学生干部以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为目的,不想荒废大学生活,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学生干部希望通过岗位的锻炼,培养自身的能力。为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竞争而打基础;有的学生干部以发挥专长,满足表现欲望为出发点,渴望在高校中充分表现自身才能;也有的学生干部是看到能够获得各种利益。如获得荣誉、人党、在就业时有更多的机会等。必须重视不同动机的学生表现,及时纠正他们个人本位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

特征2: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考验着学生干部的能力。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要在学习和工作两方面平衡发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干部的重要指标,成绩不好会影响学生干部的威信和号召力,也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前途。可繁重的社会工作使得学生干部又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学习中去,两方面难以取得平衡。据调查,如何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已经成为学生干部普遍感受到的最大的压力,必须时刻提醒并帮助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使两个方面协调平衡发展。

特征3:角色的转移对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干部既要代表学生的权益,为同学服务,又要对学校负责,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必须正确处理

与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既要尊重领导、老师,完成他们所交给的任务,又要注意及时反映同学的正当合理建议,维护同学们的利益,做到上情下转,下情上达。但这方面往往不易兼顾。

特征4:做好各个层面的沟通是建立学生干部威信的基础。由于有工作中的相互交流、协作、激励和情感沟通。学生干部之间往往能够形成良好的友谊和社交关系,但学生干部小群体生活在学生大群体当中,部分学生干部的社会交往往往局限在本学生组织内部,而疏于与普通同学甚至本班同学的交流,无形之中把自己与普通同学对立起来,客观上在同学心目中形成了“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印象。必须引导学生干部自觉参加班级、学院的活动,使其具有坚定的群众基础。

特征5:提升学生组织影响力有助于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因为学生干部主要靠非权力型影响力开展工作,在教育、管理和领导过程中承担辅助功能,所以学生干部的“权力”较小。甚至有些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仅存在于学生组织内部,而学生干部在学校工作中,特别是学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地位较低形成了反差。必须重视学生组织建设,帮助学生组织提高影响力和公信力,才能让学生干部更好的发挥作用。

特征6:学生组织凝聚力决定学生干部的执行力。高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内部矛盾少,成员之问的协作、配合程度高,成员对集体的忠诚度高,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一般情况是学生组织规模较大时内部产生小集团的可能性相应也增大,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组织健康发展。

四、学生干部领导魅力的培养

学生干部由于其职位所赋予的权利性管理因素在其实际管理过程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对其管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非权利性管理因素。由此看来作为一群特殊的管理群体,培养卓越的人格魅力至为关键。学生干部的领导魅力如何培养?笔者试从以下四个不同的角度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魅力:

(一)以德立魅

“德”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行、作风,特别是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实践证明,能否得到同学的拥戴,大家首先衡量其“德”行,它是建立领导魅力的基础。我们所讲的德,首先是政治思想品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这是最基本的“德”。其次是思想工作作风,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再次,讲究诚信。作为领导者,不食言、不说空话和大话。另一方面,领导者对团队成员和被领导者给予充分的信任,就会使整个群体保持和谐的、进取的精神状态,产生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充分信任被领导者,使他们深藏的智慧得以超常发挥,潜在的能力变为现实。

(二)以“才”增魅

未来的领导者是高品味的文化人,对于现代领导、特别是对于全球化时代的领导而言,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文化人,具有优良的文化素质,能够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引领着文化的潮流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发展。作为学生干部就是要立足眼前,着眼未来,建立一个既掌握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并纵深拓展其深度,又熟悉与科学的领导活动相关的门类,即横向延伸其广度,并谨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博与专的关系。只有知识结构合理了,领导者的学识才有较大提高。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改革的规模、范围、深度和难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各方面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再现,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和困难,这要求领导者有开拓进取、知难而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干部应该懂得创新是一项很重要的领导艺术。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时因地因人采取一些超乎寻常的、不因循旧例的行为,才能使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从而增强其领导魅力,并大大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三)以“情”升魅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80%的因素来自情感方面,只有20%的因索来自智力方面的影响.领导魅力的树立就更离不开情感的力量。现代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人期望得到别人,尤其是领导的理解、尊重和信任。领导实践活动也表明,凡是谦虚谨慎,联系群众、作风民主、待人热情、和蔼可亲的领导者,一般都有较高的入格魅力。相反,如果缺乏入情味,对周围的入冷冷冰冰,以“干部”自居,好摆架子,爱耍威风的领导者,则很难得到同学的信任和爱戴,日久天长势必脱离群众,定向自我孤立。因此,领导者要具有人情味,这是一种品质、涵养,一种境界。

(四)以“外”壮魅

领导者的仪表包括服饰、举止和精神面貌等几个方面。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注重仪表魅力、懂得展示自己良好形象、赢得同学信任和支持的领导者。领导者

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服饰得体、举止文雅、精神饱满,能激发大家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产生对领导的敬爱、信任、亲近的心理倾向,有助于工作的组织进行,促进同学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工作。人的外部形象同时也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个人修养不好,内心世界一片肮脏,是难以装扮成谦谦君子的。因此,学生干部一定要认清良好的仪表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自我修炼,培养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举止,焕发饱满的精神风貌。通过能动的自我调节和互补,来建立稳定的、与个人气质和工作相适应的良好仪表,以此赢得同学的真正信任和支持,增强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形成一种团体的力量,为带领同学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基础。这既是学生干部基本素质的客观反映,又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然要求。

五、课题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构建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体系是必要的。

人生没有目标犹如船只没有导向,终将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干部对人格魅力养成方面的知识渐渐有了提高。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在大力倡导督建和谐校园,而构建和谐校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体系,逐步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格魅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推进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策略迫在眉睫。

高校学生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昌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同样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不足以撼动高校校园的,但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共同营造和谐气氛,那么构建和谐校同的愿望将很快实现。更为关注的是,有部分高校学生对学生干部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并不十分满意,这将严重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凤琴.论领导魅力及其培植[J].高区管理.

[2]李爱芳,领导魅力浅析[J].南方论刊,2006,(11).

魅力女性范文第5篇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小康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美好未来的创造者的根本保证。

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有所提高,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当今社会重经济、重效益、追求物质生活,提倡超前消费的潮流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意识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没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师德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

1 现在:

1.缺乏事业心——“人在曹营心在汉”。

有资料表明,不少师范院校在校生选择师范专业是迫于无奈,毕业后不愿从教的比例较高,即使从教也只是作为过渡一下;不少青年教师只是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应付应付,并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执着地追求,更没有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以至于全身心的投入。少数教师受到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缺乏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精神,急功近利;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平时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教师弃教“下海”经商;当前,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和人才流动逐步市场化,不少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城市中小学,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些情况已对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2.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现实中,少数青年教师由于工作的动机不很明确,有的是为了生活的无奈而从教,有的是为了有个工作、有事可做而从教,工作中不注重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还有少数老教师只注重凭借自己的经验教学,不关心、研究未来,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忽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思想的接纳,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使一些教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起来缺乏干劲和积极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学生可以原

2 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是空谈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对这句话有些人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

3.缺乏热情与爱心——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

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但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喜优厌差”的不良心理。关爱甚至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爱;关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忽视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的关爱。对学业困难学生和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缺乏耐心,有时甚至讽刺、挖苦这些学生,使用“脸皮比墙还厚,朽木不可雕”等语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造成师生情绪的对立;极少数教师甚至还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4.物欲熏心——经不起金钱诱惑。

近年来,少数教师在社会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下,心理失衡,模糊了“为什么而教”的认识。常常指派学生或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收受学生的礼物、资财,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吃、休闲娱乐等,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其实,家教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任课教师重点帮助个别学业不良的学生“跟上趟”以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点拨点拨,做到“提优补差”,这本是每个任课教师份内的事,是教师敬业、勤业、奉献意识的体现,也是

3 培养一代新人的义不容辞的天职;但少数任课教师往往是半号召半强迫地让自己所教的学生接受“有偿家教”。《人民日报》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老师“拜金”,学生“受伤”。信中写到:

5.形象扭曲——师表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少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造成教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使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师表意识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动不动就在学生面前对社会不良现象和学校内的某些不认同的做法发“牢骚”,或以贬低、轻视其他学科的作用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威信来抬高自己,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互相拆台,存在着严重的“同行是冤家”的旧职业观念和“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忽视了“以身立教”的作用。

总之,师德滑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师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但与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工作,师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分不开的。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具体说来,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学生、培养英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陶行知把“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诫教师要“爱生如子”。他深信没有爱就

4 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培养“英才”的源泉和动力。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师爱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爱。师爱,不单纯是一种感情,同时也是一种活动。师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强烈的爱生之情会使教师倾心于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师爱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对后进生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说不上教育。”师爱是以教师的博爱之心,换取学生的爱心,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形成师生间爱的双向交流。

2.全身心投入、献身教育’

全身心投入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献身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育的命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其次,教师要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人”,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献给教育事业。为此,人们才由衷的敬佩教师,称颂他们像园丁、像铺路石,为人民奉献坦途。可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教师道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

3.公正严明、平等待人

师生的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相互信赖的关系。营造

5 这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主要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公正严明,平等待人。对学生而言,教师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课内是严师,课外是挚友。学生有了过错,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即使对学生批评是严厉的,学生也会认为是真诚的,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

4.和蔼可亲、微笑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教师和蔼可亲,具有情绪的感染力,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恶老师。

人们常说,教师的每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一生。如达·芬奇小时候对画鸡蛋不感兴趣,他的老师富有哲理的教诲,深深地打动了他。此后他刻苦学画,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也是培养成功的纽带。

5.终身学习、适应时代

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的时代,才能使自己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计算机使用、教育理论素养、教师职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

6.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进行素质教育首要的、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原来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行素质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转变那些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陈旧思想和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7.诲人不倦、高尚品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身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诲人不倦,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真挚的爱,使学生接近教师,愿意主动听从教师教导。因此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积极进取、充满爱心。

8.善于观察、随机应变’

现代教育必然受到人的身心素质这一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依据对人本身认识的发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积极的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这就要教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是心灵之窗。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交头接耳妨碍了课堂秩序,这时教师只要把目光投向他们,学生就会从无声的语言中,明白教师的意思,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的听讲,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7 综上所述,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是教师道德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实践这一师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师德规范要求真正内化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

8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

新时期师表的建设,在于学校切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政治学习、业务提高计划及标准,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基本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培养、检查和监督,让教师从思想上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与社会公德融为一体,把学习、政治、正气与教书育人贯穿始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明确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严于律己,让文明的言行举止堪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对全社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二、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

9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莲山~课件 ]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这种爱趋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为此,学校要实施师爱工程。对教师进行师爱形象塑造,要求教师要从热爱教育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起,要淡泊名利、积极向上、自觉锤炼自己,以全局为重,不为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爱,<莲~山 课件>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

三、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

教育事业辉煌的前景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曙光,是以教师高超的师识本领为寄托。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教师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设计培训方案,及时稳妥地、有计划分批分期地选送教师进行在职或兼职深造、学历后的继续教育和自学研修。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监督检查教师是否

10 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并增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修养,达到教师综合师识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四、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掌握精湛的师艺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有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才基本具备参与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条件。为此,严格锤炼师艺技能是科教兴国的当务之急。新时期乃至跨世纪的教师要掌握精臻的师艺才华,第一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精良的业务素质。第二,要重视教学思路上的革命,具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第三,要侧重教学效果上的提高,具有学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要了解市场需求,把握科学前沿脉搏,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奋力拼搏,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教育才能真正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从而推动

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 光辉的事业 崇高的师德

师德师风,简单理解就是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

11 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开展 “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是我校领导抓住了学校工作的关键点和重要点。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从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品德素养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校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教书育人,呕心沥血;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涌现出许多德育先进典型,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信赖与尊重,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但是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不思进取,不能深入研究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缺乏宽容和耐心,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乱收费等,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首先,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十条《规范》为行为要求,以终身学习、无私奉献为理想追求,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关键

12 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师要模范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称号。

其次,学校正在进一步更科学地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评议师德师风,并将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职称评定、晋级、表彰的重要依据,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师德先进典型,树立师德标兵。同时,我们也认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要重视把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的尊师重教同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让社会、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爱之情去滋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心。

再次, 我校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活动方案,注重实效,受到了全体教师的赞同。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虽然我们正在冲刺中考,但还是认识到我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因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才

13 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参加学习和活动,以受到教育和启迪,实现全面发展。

第四,我们认为师德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关爱每一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 10 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年级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莲山课 件 ]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我们年级有几位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第五,老师们探讨了新时代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无论怎样对学生要求严格,师生之间都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谐的关系。老师们有针对地提出,尊重学生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我们要建立的一种认识是,学生是老师教育的对象,也是老师的服务对象。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14 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雨果的话可以供我们大家共勉:“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

躁”也是缺乏师德的表现。

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主要有十种具体表现: 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 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 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 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 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 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 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 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 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 10.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

15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五)

一、 敬业,树立师德形象

何为师德?师德即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如何敬业?

1、敬业要有诚心

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无论是上班时还是下班后;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无论是心情好还是心情坏,都会自主、自觉地意识到:我是教师,我应该担任这份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2、敬业要有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路艰巨而漫长,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如果能该行,就该行吧,如果不能改变现状,那只有耐心、有恒心地潜心于研究业务,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一个学困生,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辅导教育就能转化,他需要一年、两年的关注、辅导、教育,甚至更多!

3、敬业要有爱心

教育要根植于爱。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快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事业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与担心。”,面对差生,我们要想:“假如是我的孩子”

16 我舍得放弃吗?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要想:“假如我是孩子”我多么希望他人的理解和谅解。这种设身处地,充满爱的换位做法,会使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完美.

二、 豁达,收获快乐的心灵

有这样一个有关佛家禅语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在山中身居简出的禅师,一天夜晚,他碰到一位正要行窃的小偷,一无所获的小偷慌不择路,禅师却对他说:“别急,天上的明月会给你指路的。”说完,顺手把自己脱下的外衣也递给了他。第二天,禅师在门口发现了小偷送还的外衣,感慨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其实,对于一个污垢的心灵,最需的是一轮明月,为他指路的明月!对于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下的一些错误,我们做教师不妨豁达一点,不妨满怀一颗真挚的爱心,投一束亲切的目光,做一个放行的手势,让他们在老师关爱的目光中温暖内心,以感悟和省悟。

我曾经有一个网友,记得很清楚,我们初次在网上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时,当我说我是一名老师时,他竟毫不含糊地回了一句:“我最恨老师!!!”后面还紧跟了3个感叹号,可想他已经把老师恨之入骨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知道吗?我只读了小学第四册就辍学了,只因为那年我犯下了一个不小的错误,老师和学校把我赶出了校门,从此,我再也没有进过校门。现在在外打工,没有文化找不到好工作,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我能不恨

17 他们吗?假想一下,如果当年学校老师心胸能豁达一点,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学校老师是解了一时的恨,但是留给学生的是一生的痛!!!

我们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有一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豁达无边的心灵,唯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才能赋予教育以震撼的力量,否则只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我们教师应该有能谅解学生点滴错误的包容之心,才能让他们收获阳光与欢笑,收获一颗快乐、懂得感恩的心!

三、学习,成就教育事业

一位教育者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而不重复自己,不断挑战自我,其前提就是学习。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可以说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教师从教一天,就得学习一天。那么教师该学些什么呢?

1、教师应该学习前人的教育财富。古有孔子、孟子,今有于永正、魏书生;外有马卡连柯,中有陶行知,他们都是教育先驱,教育典范。

2、教师应该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从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

18 常会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作为一名教师,他需要的知识并非拘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几乎无所不包的。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他们欢迎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学生会非常失望。因此,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历史地理生物军事艺术文学哲学医学上无所不包无所不知,教师除了该有的学历外还应该有经历有阅历,行万里路读万本书,课堂上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 教师应该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时代如果与网络绝缘,那无异于新的睁眼瞎了。更何况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教学生活,谁也不会否认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使课堂更生动,课堂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自己学习。从身边学习老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班级管理经验;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习去对比去研究去总结去反思。也有哲人说过:“一个人他教了30年书,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坚持写了3年的教学反思,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不一般的老师了。”在反思中认真总结教育得失,不断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就会不断的进步。

魅力女性范文第6篇

期待了许久的世博盛会终于在举世瞩目之下来到我们身边,我也曾多次利用了自己的工作空余时间,与世博邂逅

。每次去参观,都有着不同的心境,第一次,怀揣着无比兴奋、无比激动地心情,此时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小孩似的。穿梭于造型各异的场馆之中,在各个场馆敲章留念也是乐此不疲。可是回去之后,想细细回味,记忆却渐渐模糊。是的,第一次的观博,好像留下的只是快乐,兴奋之余,也多不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心有不甘,整装待发,踏上第二次的征程。这次,我不再如此激动。太过兴奋,是沉淀不了有价值的东西,我驻足于法国馆的七件珍宝之前,留恋于意大利馆的宝格丽珠宝之间,领略了各国的稀奇珍宝之后,看到的正是本次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栩栩如生,展示着各国最新的科技,科技创造美好的未来,记忆犹新的还是上海通用汽车馆,一部动感电影就将我们拖入2030年中,在影片中,我们畅游未来世界,目睹着未来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无限便利。

在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大环境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当然也十分注重“低碳”、“环保”这一理念,不仅仅从场馆建设以及馆内的参展内容。比如伦敦的零碳排案例馆,还有就是我们的中国馆,我也很有幸的参观了中国之冠,在第四个展区里有着5个主题从各个方向我们阐述了低碳行动。自然警示——碳排放的急剧增加、自然环境的恶化正在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返璞归真——展现我国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的不懈努力及对全球的贡献。用之有节——微不足道的个体的低碳行为乘以中国巨大基数将产生巨大的节能减排效应。取之有道——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技术和智能化能源控制和分配系统在此用艺术化的方式加以表现,展示了未来获取能源之道。感悟之泉——环形水帘上不时出现“取之有道”、“ 返璞归真”下方水池中盛开的荷花,寓意中国城市的美好未来等。

无疑这次世博是成功、精彩、难忘的,在我眼中这次世博是新奇、环保、收获。是一次能拉近我与未来的契机,也是一次考验我们中国公民素质的硬仗。我们也从初夏走到了深秋,看到世博的圆满闭幕,身为一个上海人着实收获了不少。参与世博,奉献世博,我们每个公民都参与了。

公司员工世博征文:我们一条心,天下一家人

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人们的赞赏声中结束了,我既是一名参观者,又是一名世博志愿者。作为一名生活在上海的市民,很容易就能感受出世博气氛的浓烈,今年的世博会,对上海人民来说就像是另一个春节。不论是通过媒体的热点追踪,还是街头巷尾市民们的谈天说地,还是通过全上海愈发随处可见的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世博会的热度蔓延到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非常有幸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自豪自己是这一盛会的一部分,更认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的岗亭是在南京路、浙江路口,车流、人流带给我们的是强大的工作量。通过前期的培训和摸点我们在8月20日正式上岗了,我们站点共有8名志愿者,4名是自己公司的员工,还有4名来自海事大学,那些天也是上海百年一遇的高温日,身上的衣服从来没有干的时候,我们经常是被七八个游客围住回答问题,整天的高度紧张,在回家的车上我经常就累得睡着了,但我们为自己的付出感到高兴。发放导览图,引导游客,志愿者的工作琐碎而平凡,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光彩夺目。渴了,累了,嗓子哑了……可是,我们的笑容一直那么灿烂,每天工作90%的内容就是回答问题,游客的问题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问公交线路、问世博售票情况、问火车站飞机场、问地铁走向、问饭店位置等等。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准备,但上岗第一天我经常还是会被一些问题难住,急急忙忙地翻地图。之后的几天我基本上地图不离手,有空就翻翻,同时利用下岗后的时间,上网查询一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后,我对于游客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准确回答,有空的时候还能帮着第一次来上海的外地客人介绍一下上海的特色旅游景点,省得他们跑冤枉路。我想这就是我们志愿者价值的体现。

成功的完成志愿者工作离不开团队合作。在14天的志愿者工作中我们站点的志愿者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有的组员都准时甚至提前到岗,大家克服着种种困难,共同守护者我们的岗位。有人身体不适的时候总会有人自愿帮着站一岗,水喝完了总是男同事帮着女同事去拎水。最后一天我们的站点是早班、晚班,8名组员集上岗,珍惜这短短的最后一班岗。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在这十四天里,我们分享着各自得到的经历,这一切会牢牢的刻在我的生命当中,一辈

子都不会忘记,我为我能成为一名世博志愿者而感到自豪!

同时我作为一名参观者,我通过多媒体、实物、图片等艺术展示手段,让我对于世博会有了更多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此次世博会的主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沿着世博轴,穿越了节能环保的主题馆、“东方之冠”之称的中国馆、贝壳似流光溢彩的演艺中心、及时传送新闻的世博中心、烟囱改建的201米

高的观光缆车,旧厂房改建的大舞台……那感觉似穿越时空,似惟妙惟肖。我们在惊叹高科技带给我们身临其境感受的同时,更深深地感到,通过世博会这样一个平台,不仅让各国有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良好契机,更让全世界人民多了一个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平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里彰显的淋漓尽致。

上一篇:竞聘岗位讲演稿范文下一篇:八月迷情电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