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

2022-04-2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 篇1:

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政府经济伦理研究

摘 要: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在生态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并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而政府义利观的矛盾是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在现代经济伦理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强化政府经济伦理理念与机制,并加强以法律和经济措施为代表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建设来发展中小企业的生态农业,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政府经济伦理;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环境负效应;义利观;释义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经济伦理是指产生于经济活动中的、可以调控各主体经济行为及其各种关系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及道德认识、判断、评价的总和。政府经济伦理是指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可以调控其自身经济行为及其各种关系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及道德认识、判断、评价的总和。经济伦理学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的概念。广义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伦理,即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伦理学”;狭义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观及微观伦理,可称为“企业伦理学”或“公司伦理学”。涉农中小企业是指从事农业领域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小型企业。涉农企业集群是指在农产品生产所辐射的范围内,直接从事农业领域或与其相关的企业及与之有紧密联系的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通过开展合理且专业的分工,使区域经济形成强大且有竞争优势的统一体。由于多数涉农企业集群是劳动密集型集群,所以,它具有一些自身独特的特征:如,涉农企业集群发展地域性和季节性更强、对质量安全性要求更高,等。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是指涉农中小企业根据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利用经济生态规律及集群内部各要素间物质流动和能量梯度关系,保证资源及能量的合理高效使用,降低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化解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本文从政府经济伦理学出发,深入解析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资源环境负效应,提出符合经济伦理要义的解决方法,为相关决策机关破解生态难题提供全新视角。

近年来,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趋势是如何将其理论与当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学界强化了对传统问题的认识,增强了其研究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其次,学界研究出现新的热门问题,即经济伦理体系建设和社会热点问题研究;最后,经济伦理学更多地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如价值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数学建模法等。在本课题研究综述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刘丹丹强调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集群地政府应根据集群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扶持性财政政策和保障政策,同时也要通过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来约束“高碳”行为,发挥好激励与约束的共同作用[1];吴荻认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建立并完善基础设施以降低集群中各行为主体间的交易成本,运用政策指导来推广环保知识与技

术,提高人力资本的环境保护素质[2];王晓霞通过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集群升级政策问题,指出为增强集群升级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有利于集群升级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增强集群政策的稳定性和动态性。[3]张洪潮认为,要完善集群生态化政策,政府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颁布政策法规来激励和引导煤基型产业集群中各种群间的生态合作。[4]季建兵强调政府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应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和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市场、人才和技术等问题并促进集群生态化的发展。[5]Philippe Martin等指出,政府在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应着重采取技术创新、人才和公共政策。强调通过建立政府与集群企业间合作平台、有效结合产业需求与公共研究,促进生态产业发展,最终转化成创新成果。[6]Lilian Bechara等强调政府应积极做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规划,同时政府应协同公共机构发挥行政手段,帮助集群改善环境状况,实现生态化发展等。[7]

二、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传统意义上的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几乎都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而导致其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大量产业集群既存在资源严重浪费现象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这成为制约产业集群尤其是对资源依赖性更强的涉农中小企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资源使用率不及日本的七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印度的一半。这说明,支撑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是对以水、电、煤、油为代表的基础性资源的掠夺性利用,最终导致了资源危机。

其次,具体来讲,涉农中小企业集群中有许多产业都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以造纸业例,全国各省纸品及区域布局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我国造纸业集群迅速发展起来。在造纸产业集群规模化、现代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格局。“如山东省造纸工业用水约占全省的47%,2003年耗水为4.3亿立方米。山东省人圴占有水资源344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山东省造纸业要持续发展,制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水资源短缺。”[8]缺水也导致了各地超负荷开采地下水,导致次生灾害。“如到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千米,宁波整个市区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据宁波市有关部门估算,持续几十年的地面下沉,已累计造成40亿元的经济损失。”[8]原因在于,传统涉农中小企业集群产业组织核心是产品配套协作体系,没有形成以能量循环为核心的结构体系,导致其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缺乏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负效应问题不仅不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也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究其原因,虽然这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矛盾的政府经济伦理观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政府经济伦理学视角下的我国涉农中小

企业集群生态负效应及其生态化制度释义

义利关系是经济伦理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一切经济活动都体现着二者的矛盾运动,而利益则处于核心位置。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将效率与公平、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统一起来。事实上,效率与公平要求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就是经济伦理之“利”,即道德与利益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道德是实现利益的前提和基础,“义”所约束和反对的是不当得利、一已私利和损人之利,二者的不断协调促进了正当利益的发展。在现实中,义利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而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互利的背离是造成矛盾的原因所在。经济行为的道德价值在于结果,而动机则不具有道德价值。这就是说,利已的动机并不能保证结果永远是利他的,损人利己仍然存在;而道德行为则统一了结果与动机,实现了结果利他与动机利他的统一。从代理理论看政府责任,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应当承担依法合理使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建立和维护公共秩序的责任,并以普遍伦理规则来控制政治权力边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公共利益视角下的矛盾协调平衡就是政府责任的实质所在。

课题中,政府义利观的矛盾是造成产量集群尤其是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非生态化的重要推手。政府产业集群管理部门通过行政政策来过度且过快地发展会对生态环境形成潜在威胁的产业,如造纸业与皮革业,这不仅会加剧我国现有以水、电、煤、油为代表的资源浪费与紧张局面,而且会使以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为代表的一系列污染物指标持续上升,并引发次生灾害,给各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政府之“义”就是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科学评估各地资源现状并严格评估存在生态环境负效应的产业集群,尤其是涉农中小企业集群,以保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利”在于符合生态环境利益诉求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福利。然而,许多产业集群政策制定部门却更多地从本地区和部门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忽略了某些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负效应,甚至试图通过污染产业在短期内提高当地的财政收入,这种政策的“不作为“甚至是失职行为必然会损害公共利益。可以说,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实质就是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所持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即部门短期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了冲突,结果利他与动机利他不一致,加之我国当前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构建仍处于起步时期,制度建设有待完善,这些都会导致公共利益受损情况的发生。

具有道德因素的经济行为通常可以实现个体道德与制度文化的有机融合,即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库柏指出:“符合道德的行为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形成并得以有效维持的。”[10]因此,加强政府经济伦理建设是解决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问题的关键。

首先,不断强化政府经济伦理理念建设。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政府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秉承的一般伦理准则受到市场经济价值观的严重冲击,这就要求政府不断更新与之相匹配的经济伦理意识,以满足其更好地调控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在构建生态化涉农中小企业集群方面,政策制定部门的职责就是明确市场经济中的自身位置,以“服务型政府”理念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不仅要从区域发展的大局考虑经济利益,而且要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来认识到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负效应,增强其构建生态化农业集群的动力,为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创造条件。

其次,不断加强政府服务职能的经济伦理机制建设。一方面,政府应渐近地转变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方式。这是因为,这种政绩考核方式与地区发展的长远利益相矛盾。而政府经济伦理内在地政绩考核方式应体现社会公众的长期综合效应而非仅仅是短期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要为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生态化模式创造良性竞争的环境。这就是说,涉农中小企业集群非生态化发展的现状说明了相应的市场环境也是非公正的,这势必会影响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农业生态化建设的积极性。所以,政府应通过具体的政策来保障公平市场环境的建立,践行服务型政府的价值理念。

最后,不断加强蕴含现代经济伦理价值的制度建设。经济伦理意识的培育与完善是制度建设的前提,而制度建设则是经济伦理实现的保障。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需要在正确经济伦理指导下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生态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和经济措施两个方面。第一,法律制度。作为各种制度中约束力最强的制度,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及相关的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制定可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修改过时的法律法规,强化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法律责任,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宪法,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及产品责任制度;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适应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领导责任制度,将其决策过程纳入行政程序,对破坏环境及盲目利用资源的产业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责任主体,保障涉农产业生态化的有效落实。第二,经济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对环保涉农中小企业实施税收减免、退税等优惠政策,并对其生产的新产品进行财政补贴以及优先列入政府采购计划;在投资政策方面,政府主要投资于集群区域内与生态建设有关的公共物品,其他领域应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注重生态导向功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值和增殖;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要对涉农中小企业申请的贷款实行政策担保、贴息、延期还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其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并积极吸引外资,促进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在资源价格改革方面,政府要通过资源产权改革、重构资源税费、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等方式反映资源开采和利用的全部社会成本,遏制资源过度利用和低效率配置的现象。

总之,构建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纠正政府“惯性”经济伦理意识,形成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经济伦理制度,并不断借鉴各地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语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发展给予了许多支持,但是,农业的生态集群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思想以及体制难题,并不断地困扰着决策者。可以说,随着政府对市场经济伦理认识的不断加深,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必将突破传统价值观及体制的束缚,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业生态化发展之路,这最终会有利于包括涉农企业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刘丹丹.对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述评[J].经济师,2012(1):14-15.

吴荻.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2012(30):119-120.

王晓霞.我国地方政府集群升级政策的问题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5):30-34.

张洪潮.生态学视角下煤基型煤炭产业集群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6):69-73.

季建兵.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J].织造布,2013(2):92-94.

Philippe Martin, Thierry Mayer. Public support to clusters: a firm level study of French “local productive systems [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1(2):108-123.

Lilian Bechara Elabras Beige. Eco-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Rio de aneiro, Brazil: a too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7):

653-661.

刘巧绒.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95-96.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820.

0库柏.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6.

(责任编辑 俞木传)

Research on Government Economic Ethics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e-related SME Cluster

NIU Wen-hao1, WANG Lin2

(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 China; 2. Tianjin Raffles Design Institut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作者:牛文浩 王琳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 篇2:

藏族文化视野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摘要】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作者:卓玛措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论文 篇3:

我国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趋向及对策建议

[摘要]生态经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演进过程。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生态经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高效生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明晰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趋向,需要进一步深化对高效生态经济的理论探索,需要不断创新高效生态经济对策。

[关键词]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趋向;研究展望;对策建议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展,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已由最初的农业经济形态逐渐演变为工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形态。当前,生态经济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向

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理论,学者们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0-1984)、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84-1992)、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92年以来)。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试点探索,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2009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在国家层面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加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能耗高、污染大、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尤其是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能源,当地政府或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采、无序开采,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这种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不利于提高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基于此,我国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将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宏观战略全局之中,为大力推动区域、县域经济高效生态化发展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奠基。

(一)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既具有客观必要性,又具有现实可能性

一方面,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只有部分资源转化为有用物品,其余则被浪费或是转化为有害物质,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是基于政府主导即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污染控制,还是基于市场手段即控制企业排放废弃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全体公民自律意识的不断提高,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态化只是时间问题。

(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并逐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是旨在摆脱当时社会面临的困境,那么,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努力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在现实生活中,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政府的推广和实业家的力行,已成为现实社会朝着高效生态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的助推器。

(三)高效生态经济的实践正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如火如荼地展开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模式不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由此可见,“高效生态经济”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在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和政策支持下,2010年下半年,黄河三角洲首个低碳村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建。该项目以低碳、生态为主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发电制冷制热、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废弃物管理等多个系统实现了循环利用,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定位“高效生态”的建设理念已渗透至诸多建设和发展领域,并取得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二、我国高效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展望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不仅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所以,中国的高效生态经济学研究应始终坚持以中国为本,以人为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生态经济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坚持发展这一主题,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建设,谋发展;二是坚持全面发展,即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三是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发展经济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是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用积极超前的辩证思维,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大势,统筹兼顾增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平衡与不平衡、当前和长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要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

一是国际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事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学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因为各个国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所针对的生态与经济不协调问题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总体上是共同的和统一的,所以在客观上存在着世界性的统一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原则,它是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综合与概括。因此,各个国家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也需要吸收其它国家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这就决定了世界各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必须进行经常的、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既可以使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更快地走向世界,也可以促进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更快发展。二是本土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具有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的经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经济~-i,St,诸如进行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大面积退出种植粮食的坡耕地,实行还林还草建设国民经济的生态屏障,以及建设生态经济省(市、县)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诸多方面生态经济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立足于本国实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加工和理论创新。

(三)要紧密结合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其一,要加强工业生态经济的研究。过去,我们在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方面研究的较多,而在生态工业等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工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其二,要加强微观层次的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过去,我们在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次的研究相对不足。企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微观主体。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其三,必须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国,要加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实践方面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更离不开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创新和发展。

三、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政府、社会和全体公民必须步调一致,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实际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切实投入到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一)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经济已保持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生态保护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实现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吸引公众参与。脱离了公众的广泛参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虽然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体系,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和评价体系,不断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完善普及制度及其机制,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提倡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是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它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构建中国的新伦理、新制度、新文化,使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日趋生态化,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生态科技

努力提升科技水平才能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要针对我国科技不发达的现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进行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要围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抛弃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性,大力进行基础性科研,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即要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我国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在不断演化,人类文明也在不断演化。一定的科技系统,指向一定的资源范围。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而生态工业文明科技则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科学技术的灵魂在于以人为本,而不在于单纯地推动经济、追求GDP。为了对中华民族负责,为了对人类负责,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科技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科技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科技模式。

(四)践行“包容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包容性发展”要求使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实现包容性发展,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一方面,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战略格局下,“包容性发展”的提出无疑体现了世界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内涵。另一方面,就我国内部而言,沿海和内陆,东部和西部,也存在贫富差距、发展不均衡的实际问题。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如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我们的国家。要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各地区在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践行包容性发展,从21世纪新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立足本地,更要放眼全局;既要加快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健康发展;既要突出本地的优势,实现各地区的错位发展,更要能取、能舍,有舍、有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会发展不仅需要GDP增长和技术创新,而且也包容了制度优化和理念改进,同时还兼容了人口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变迁过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如果因单纯地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人口发展、制度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更为重要的发展变量,将会迷失终极发展目的。因此,在包容性基础上改进增长模式和优化发展方式,将成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之,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郭新伟 牟文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改革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