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理解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智能建筑理解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而一个时代的文化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进步和社会文明,新中式建筑的出现绝非偶然,它表现出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本文以新中式建筑为例,阐述了现代新中式住宅的特征及实际住宅工程案例分析。强调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发展新中式建筑的重要性。

第一篇:智能建筑理解论文

从多元智能理论看“数学理解”

理解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数学学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因而,数学学习中的理解较之一般性的理解有更高的要求。数学理解也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技能、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来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所以,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无疑是第一位的。“数学理解”,是世界数学教育界所关注的一个中心话题。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元智能、新课程理念思想,使人们对个体的数学学习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数学理解”的内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判断一个人的智力,要看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他还强调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多元智能结构是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七种要素是:(1)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指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4)肢体—运觉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5)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6)交流—交际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7)自知—自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論的特征:(1)注重整体性。(2)强调差异性。(3)突出实践性。(4)重视开发性。

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系统性,知识的紧密连贯性,广泛地运用符号等。《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数学理解就是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要领和规律是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么样得出来的,它和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用途。“数学理解”所涉及的意义和内涵都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对数学对象的理解和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现实。李士琦认为:“学习一个数学概念、原理、法则,如果在心理上能组织起适当的有效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成为个人内部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那么就说明是理解了。陈琼认为:“数学理解是学习者先认识数学对象的外部表征,构建相应的心理表象,然后在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动态过程中,打破原有的认识平衡,将数学对象的心理表象进行改造、整理、重组,重新达到新的平衡,以便抽取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及规律,从而达到对数学对象的理解。”因此数学理解能力的培养就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逻辑—数学智能的培养。

二、用多元智能观点提出培养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方式

1.用多元智能理论揭示知识间的联系,阐明知识起源和本质意义

教学实践表明:多智能理论与数学教育实践的结合是改革数学教学的必须,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言语智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阐明知识发生、探索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的问题联想和知识迁移能力。知识点之间是关联的,知识点也只有在与其他知识的关联过程中,才能被理解、被应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之处在课本中并未明显叙述出,是隐含在知识深处的,需要教师去研究和挖掘,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言语智能去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问题的不同形式中所含有的共同特性。在进行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教学时,注意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过程的揭示和再发现。在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引导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站在思想方法的高度把丰富的思维训练的因素挖掘出来,不仅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还能运用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如在关于奇偶函数的教学中,如果只强调用公式f(—x)=±f(x)来判断奇偶函数,一般情况是正确的,但有时是错误的,因为疏漏了原概念中定义域的关于原点对称的条件。例如判断函数f(x)=-x,x [0,+ ]的奇偶性。有的学生直接说是偶函数(错误,因为疏漏了定义域关于原点的对称性)。

2.从自然言语上理解,上升到“逻辑—数学智能”上的理解

不论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它们都需要勾画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果仅仅满足表面上的理解是不能得到概念、原理、方法等的精神实质,势必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比较辨析,找到出现偏差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诊断,从而增强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

例如理解函数的连续性定义,光从定义形式上理解是抽象的、空洞的,必须通过例子按定义求解,用函数图像来说明或提问学生,由学生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来说明哪些函数是连续的,哪些函数是不连续的。即从自然言语上理解,上升到“逻辑—数学智能”上的理解,学生才容易理解连续性概念的本质。

3.问题解决利用变式、变换来转化,增强数学理解的灵活性

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理解题意,看从已知条件和所求结果出发,能否直接找到已知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或者通过变式、转化和变换来转化方法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以增强数学理解的灵活性。

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乘积来求本题的极度限。

在高等数学中,这些知识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有时要用多元智能,多种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以求达到解决问题,问题变换法求解数学题也是常用的一种。

4.实施个性化教学

学生个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能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潜能,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例如对数学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即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照顾和帮助,多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教学上多给他们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数学基础较好和对数学兴趣较高的学生,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同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例如独立思考法、相互学习的互补法等等,让他们的数学智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理解

1.数学理解应“以人为本”,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在智能

数学教育是全面在打好数学知识基础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理解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我们“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是数学教育之本。由多元智能理论知,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不同的,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智能。可是现在的许多数学教师的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教师只是传授书本知识,也就是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理念等。这决定数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数学教学的模式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差异性教学,有的内容还应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例如采用“驱动问题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数学课堂游园法”等等,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实现数学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

2.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学模式的传统性,用考试和分数来衡量教学模式的效果,使教师担负起传授书本知识角色,而忽略学生多元智能个性差异,缺乏双边交流,使许多学生学习时只能表面理解某概念、公式、定理、规则等,或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记忆”而非理解成为了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特点。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根据新理念,多元智能的理论开展教学,打破教学模式的机械性、单一性等,应采用开放的、多元智能的差异性的多边教学,及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以完成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数学理解。

(责任编辑 李海燕)

作者:赖兴珲

第二篇:对新中式建筑风格的理解与探讨

摘 要: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而一个时代的文化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进步和社会文明,新中式建筑的出现绝非偶然,它表现出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本文以新中式建筑为例,阐述了现代新中式住宅的特征及实际住宅工程案例分析。强调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发展新中式建筑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中式、功能、形式、文化、尊重、传承

1 现代新中式住宅的特征

一般我们认为现代中式住宅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1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

中国有如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有涵养不张扬的做人哲学,并深刻体现在了日常生活空间和居住形式上,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手法,如空间处理上的对镜,借景、先抑后扬等,在平面布局上,中式住宅是内敛的,它以庭院为中心,各种空间都围绕着独立的院落空间布置,体现着中国人的性格特点,而西方建筑则是以起居室为中心向外发散展开布置的,院外即是花园,呈开放式布局,强调个体面对自然,二者截然不同,任何一座建筑,一种建筑形式都有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使用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中国人的文化情操还是要由与之相同的中式建筑来体现。

1.2拥有独立的围合式庭院空间。

中式住宅是室内空间与院落有机结合的整体,庭院是中国人居住理念中对私密性要求的重点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中式住宅的文化底蕴。进了庭院在回家的模式,把中国人的庭院清洁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挺远还是中国人情感的寄托,承载了人们对温馨对自然生活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在家里亲近自然,感受泥土芬芳的场所,从而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千古佳话。

1.3空间序列、平面布局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街巷院落是传统中式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由街转巷,由巷进院,由院入户,街巷布局让开放空间平缓地过渡到了私密空间。

1.4新中式具有明显的建筑形态及材料标示。

如坡屋顶、青砖、黛瓦、粉墙、镂空花窗、朱红大门及精美雕刻装饰等。坡屋顶自身有很多优点,如取材方便,造型优美,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好,有利保温节能等,进而使其在中国民居长久以来的发展过程中被普遍采用。尽管业界在对中国传统住宅的继承上已经达成共识,即“重其意而非其形”——判断现代中式住宅不应只注重其外表形式和传统的建筑符号,而应注重建筑功能布局及空间处理。但坡屋顶的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甚至一度成了中式建筑的代名词,它和青砖、黛瓦、粉墙、镂空花窗、朱红大门及精美雕刻装饰这些具有强烈观感特征的元素相结合,一起深深地触动着人们心灵深处的中国情结,成了中国传统住宅的典型符号和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直接的借鉴也只是一个方面,如今在全国各地也出现了许多坡屋顶的中式住宅,这一设计思路也是中式住宅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1.5满足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体现现代生活的舒适性、私密性、安全性和休闲性,建筑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必须和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协调平衡。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的居住理念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现代中式住宅应该是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是继承中创新的结果,应该具备中国神韵和精神内涵,同时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2 新中式住宅案例分析——北京優山美地A区(三期工程)

北京优山美地三期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后沙谷镇,包括独栋别墅139栋,总用地面积31.25ha,总建筑面积137535平方米,容积率0.45,绿地率为46.6%,建筑密度为24.8%,停车位315个。

2.1平面功能设计

在继承中国传统住宅平面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西方住宅的设计手法和理念,强调了家庭在整个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厨房,卫生间在居室中的地位,增加了健身房、影视厅等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功能空间。三期的市场定位为高端客户,其中客户群中相当部分人有海外生活、工作、学习经历,故在部分别墅中增加了西厨,工人间等满足其生活需求的功能空间。

2.2立面造型及材料、色彩的选择与运用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之一,民居色彩多以青、灰为主,其特点为严谨、庄重、大方。优山美地三期的设计中,我们选择了灰砖青瓦的立面材料搭配,延续了北京民居建筑的性格特点。此外,在建筑布局引入了小面积的留白墙面,避免建筑形式过于沉重、严肃。设计者在建筑底部搭配灰色彩对比。在建筑入口,廊架或中式方格装饰的限定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灰空间,满足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又体现了中式住宅的风格特点。

2.3科技化、现代化、人性化

高科技带来的成熟产品、技术、材料、设备等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舒适的现代生活,是住宅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在住宅中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三期的设计采用了地源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利用地下水作为冷热源,为住户提供了舒适的家居环境,同时还有运行稳定、卫生健康、环保节能的特点。在户内空间布局中,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使得家庭成员居室合理分割又有机协调,满足了现代人对住宅舒适性和私密性方面的要求。在部分户型中,设置了毗邻家庭的开放式厨房,使得家庭成员有了一个享受厨艺和天伦之乐的特殊空间。

2.4院落

庭院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中式住宅的文化底蕴。三期的设计出了在入户位置设置了面积不大却不局促的过渡性空间,还利用两排别墅的间距设置了下沉式后庭院,住户可以挺过地下室直接进入其中,解决了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问题,为居住此间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逸的庭院活动空间。前后院之间利用设在测院的台阶连接起来,大大地丰富了院落空间。

2.5青砖、黛瓦、花窗、雕饰等

青砖、黛瓦、粉墙、镂空花窗、朱红大门及精美雕饰,这些具有强烈观感的特征元素深深地触动着人们心灵深处的中国情结,成了中国传统住宅的典型符号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木雕、石雕、及木质花窗等中式构件工艺繁杂,多考手工制作来完成,不能适应机械化施工和大批量建设的需要,设计者对门楼、坡屋顶、屋脊、雕刻、花窗等传统中式住宅的符号进行简化、变形和艺术处理,所有花窗均采用铝合金型材喷涂木色,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使其保留了传统中式住宅的神韵,又适应现代化施工及大批量建设。

结语

对新中式建筑的设计对于我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我们已经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人的尊重,以及将现代科技文明与传统相结合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赋予传统建筑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内涵,才能把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改变,但我相信中国的建筑师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必将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关注。■

参考文献

[1]申作伟.新中式建筑探索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

作者:于雷 王丽颖

第三篇: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加速,现代的人们对于以购物为代表休闲娱乐方式逐渐感到麻木。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将更多注意力用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上。以河南方顶驿文旅项目为例,对历史文化古镇进行改造,在项目参与中个人的心得和体会。旨在为相关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现代建筑;符号;空间;意境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享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诸多便利,社会财富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积累;但不容忽视的是,飞速的改革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激进膨胀的功利主义随着资本的飞速扩张,在吞噬着当代国人的自由意志,造成人们在现代社会失去方向和情感诉求,进而在本土文化和外来价值观的强烈碰撞中,整个社会为追求生产的高效性,出现了选择抛弃本土文化,以至于本土文化已经渐渐被外来文化兼并。

建筑作为一项从古至今不断发展进化的“實用的艺术”,正是时代文化的一种载体,而在当代中国大举实施城市化的进程中,绝大多数从业建筑师首先并没有对西方优秀的建筑理论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吸收,其次又在当今商品房快速批量化生产的大环境下对我们原有的建筑价值观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在大众逐渐审美疲劳的今天,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及传承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话题,如何在当今快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寻回并唤起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是当下千千万万中国建筑师应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近些年的仿古项目实践,使我对传统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我对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我逐渐意识到,我们的传统建筑似乎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便从这些收获中选取主要的几点进行简单分享。

1、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一个文明之所以能够诞生并长期存在于历史长河中,一定是有背后成熟理性的思想体系作为支撑,中国古代的文化体系大致可以阐述为儒道禅三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儒家文化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儒家文化以“仁”、“礼”为核心,重视人伦教化,最终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伦理规范,凡事都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理性秩序,并最终渗透在君臣、父子、夫妻等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理念体现在传统建筑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斗栱的应用,自宋代在结构形式层面将建筑分成殿堂型和厅堂型之后,明清在宋“材份制”的基础上将建筑明确划分成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随着结构作用逐渐弱化,中国传统建筑最具独创性的斗拱,逐渐演变成表现伦理等级观念的特定符号标志。此外,最能体现传统建筑形态特征的大屋顶,不同形式也代表了不同的伦理等级地位,抛开重檐和单檐的横向比较,纵向来看,庑殿顶地位最为尊贵,歇山顶次之,悬山顶又次之,正式建筑中最末一等为硬山顶,卷棚顶多见于建筑小品中。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大到建筑规模、屋顶样式,色彩装饰,小至构件的使用,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建筑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载体。

与儒家思想强调等级森严的秩序性不同,道家学说的根本性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取法天地、效法自然”。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核心是崇尚自然,随着时代的演变,道家思想也从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哲学与宗教结合的产物,崇拜神仙、追求长生的思想促使道教信仰者追求幽静深远的修炼环境,最终在审美上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含蓄美,这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在表达手法上常常会与道家文化相结合,通过对玄学的引用来表达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典型的当属《易经》中的八卦,八个方位符号不仅仅是八个方向,更被视为水火、山泽,相互间的组合更是蕴含宇宙之道,也因此,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在建筑布局时会遵循“坎宅巽门”的原则。道家思想在建筑中的表达,除了简单的方向定位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是运用象征、假借、比拟等手法将建筑装饰与自然事物相结合,传统建筑中蝙蝠、祥云等的图案即是代表。

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展现的尤为明显,传统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浑然天成的感受,采取中国山水画含蓄的手法,运用虚实对比,使原本平淡狭小的空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变得趣味无穷。

儒家文化奠定了传统建筑的美学基调,道家文化则在其基础上对建筑进行启发,两者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建筑的理性内涵,而禅宗思想作为外来思想则很好的吸收了本土思想的内涵,并将两种思想交融,最后升华形成本土佛教思想,三个思想体系在审美追求上拥有各自的标准,彼此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最终缔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理性思想,进而影响国人对于传统建筑的审美追求。

2、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思考

建筑设计过程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需正视与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建造理念,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汲取创新的源泉。正因如此,当下的中国建筑逐渐呈现出传统文化的诸多影响:

2.1形式的进化

回顾东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特定的建筑形式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象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古代科技发展速度不及现代社会,材料和技术的创新需要经历很长的周期,受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建筑形态也会相对固化,但与此相对比,劳动人民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却并不会止步,因此古代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统建筑都在装饰方面做足了功夫,建筑细部装饰在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回顾中国传统建筑,在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方面处理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往往为追求建筑形式而忽略建筑使用功能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在儒家尊卑有别和道家阴阳五行论等核心文化的指导以及古代社会缺乏新技术新材料的背景下,建筑的价值只能通过建筑的尺度和细节来展现,官式建筑往往为了展现雄伟壮观的气势而采用过分夸大的尺寸,忽略使用者的空间感受,在舒适性方面表现不佳。

现代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渐变得复杂多样,社会的多元需求在促进建筑内部功能向更复杂的方向进化,随着现代建筑理论的提出以及新材料的发明,现代建筑伴随着内部功能的复杂化,外观却呈现出逐渐简化的趋势。

出现这种变化的实质,是新材料新技术在解决建筑功能复杂性的前提下,更多的向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上靠拢。值得肯定的是,现代建筑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处理方面确实比传统建筑更进一步,相比传统建筑,现代建筑采用简洁的形体和装饰容纳复杂的功能,和工业时代以来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古代社会处于封建制社会,建筑外观的高大雄伟、富丽堂皇与统治者的统治需求相符合。这正是建筑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载体的有效证明,同时,也在启发当代建筑师,建筑形式不应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应以时代为背景,体现时代特征,满足时代需求。

2.2符号的运用

传统建筑的美学成就往往与建筑外观的复杂程度密不可分,而现代建筑追求的是简洁的几何之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用者对于工期和质量的要求愈加严格,将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概括、重构,提取其中的意象应用于现代建筑,这种方式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表达传统建筑意境的一条出路。

笔者认为,在运用这条道路时,应当细心谨慎,既要保证准确的意象传达,又要注意简化概括的分寸。如果只刻意追求形式的相似,简化力度不够,就回踏进“具象化”的陷阱,反倒弄巧成拙,东施效颦,;反之用力过度,可能会因此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丢失本要表达的意境和效果。

当代对于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是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方式的运用,比如将砖、木、瓦等传统建筑材料直接应用于现代建筑中,比如建筑大师王澍的代表作宁波博物馆,将从传统民居获得的砖瓦应用于具有现代简洁形体的博物馆,重现了浙江地区传统的“瓦爿墙”,在使用传统材料的同时,将现代建筑的形体和功能与传统建筑的符号与技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传统建筑材料应用的成功典范。

第二,是在创作中将建筑形态设计成对于传统建筑局部构件的模仿,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整个建筑的外形如同被放大的斗栱,取得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控尺度,就会使建筑变得过于具象化,因此,这种手法更适用于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2.3空间的表达

建筑师工作的本质就是对于使用空间的赋形,而使用空间的具体形式实际是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的真实写照,回顾中国建筑史,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最典型的表现为:庭院空间、檐下开放空间。

庭院空间是传统建筑空间最典型的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群是由不同功能的独栋单体相互组合形成,现代中国人口众多,人们的生活习惯已和过去截然不同,因此,传统的庭院空间也有了新的演变。

现代建筑体量增大、功能复杂,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缺少对传统庭院的需求,且传统庭院空间土地利用率不高,与现代的经济发展形式不相适应。因此,现代建筑对传统庭院空间继承的同时又增加了修改,使空间形式更加灵活:比如不局限于传统建筑形制,弱化传统建筑对于轴线和序列的要求,更加注重空间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更进一步的改造,就是将庭院纳入建筑室内空间,产生了现代建筑的中庭形式,与传统庭院空间相区别的是,现代建筑的中庭是在建筑的高度方向而非广度方向发展,这也与现代建筑由于用地的限制而向集中、竖向的发展特点相适应。同时,庭院空间之于建筑功能和空间的意义同样得到了延续,传统建筑通过庭院来区分建筑的开放与私密性,庭院的尺度和空间处理都会根据周围建筑性质做出调整。对应到现代建筑创作,中庭能够将不同功能空间进行空间分隔,同时也可以根据内部功能的开放程度,与开放的空间相结合,承担流线分配和空间过渡的功能。

檐下开放空间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性元素,和现代建筑的灰空间相对应,属于半开放半封闭的过渡空间,传统建筑檐下空间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也与传统文化的理性思想内涵有关,至今现代建筑的灰空间依然具备传统檐下空间的特点:拥有连续的空间界面、处于室内外空间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敞性。

2.4意境的展现

意境的展现实际上是对精神的传达,追求客观的美感与精神的感受相结合。

传统建筑在意境的传达上不依赖特定的符号和固定的形式,追求的是建筑空間在使用者心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传统文化内涵与建筑空间的呼应与共鸣。因此,现代建筑中往往也会仿照传统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比如引入园林中的月亮门门元素,作为空间借景的处理手法,或是在建筑创作中引入树木或潺潺流水,以此来唤醒使用者对于传统合院式建筑及传统园林建筑的记忆与向往,起到空间意境传递的效果。

3、个人在实际项目中的感受

近些年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文化自信的号召和宣传下,逐渐涌现出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建筑和服务业领域,各地开始推出以文创旅游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这期间出现了诸多康养文创小镇,多是在传统的历史古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赋予古镇新时代下新的活力,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北京古北水镇和浙江乌镇。

笔者近下面就以河南方顶驿项目为例谈一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北方地区政治氛围浓厚,南方地区注重商业贸易,同时由于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建筑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在进行文化古镇的改造工作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当地传统建筑风貌和自然地理情况,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避免误入歧途。

“方顶驿”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现有村落本是明清时期古驿路的驿站所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为独有的一种清水砖,个别建筑采用土坯做墙。河南省的传统建筑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巩义康百万庄园,这为项目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范本。

在材料的选用方面,考虑到建筑地域性的因素,延续当地历史文脉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选用当地独有的清水砖和土坯作为墙体材料,配合筒瓦、板瓦、斗栱、雀替等的使用,可以展现出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不同的形象效果。

在古镇改造方面,为了使古镇能够在现代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改造需要向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利用传统建筑形式容纳现代建筑功能,即“做新如旧”,体现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尊重,向景区游客展现古代村落整体风貌和建筑文化;另一个方向是回避传统建筑形象,采用现代建筑形象,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传承和延续,向传统文化致敬。

利用传统建筑形式容纳现代建筑功能的案例在整个项目中有很多,以文创街区“小日子”民宿为例,民宿主体由三个二层单体组成,南侧以外廊互相连通成为一个整体。在建筑形象上采用硬山式屋顶,一层以清水砖作为外墙材料,二层以木材作为外墙材料,山墙利用清水砖叠涩形成墀头,丰富立面效果。一层外廊柱子间设雀替,外廊下设挂檐板,二层柱子间设门罩。北侧临近园区后勤道路,立面不及南向重要,因此二层不设连廊,取而代之的是墙上出挑的坡檐。

通过以上建筑细部对于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将传统建筑形象展示给游客,通过形象上的直观表达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诠释。

将传统建筑文化运用在现代建筑形象中最典型的案例当属“草木间”禅茶主题酒店,以在建筑外观上表现古代与现代相结合的特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借鉴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的处理手法,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态特征加以提炼概括,最后简化为现代建筑符号,应用于设计中,同时,结合功能要求对建筑形式进行灵活处理:主入口形式处理成山墙,屋顶设计成双层屋顶,同时将屋顶侧面传统的嵌板由木材替换为玻璃,保留了古建筑庄严的对称构图,又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性,体现出现代建筑的时代感;空间布局上以传统的合院式空间布局,并在细节的处理上保留中式园林常见的月亮门等构图元素,展现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整个建筑虽未体现传统建筑的一贯形象,但在意境的表達上将传统建筑的空间形象进行了充分展现。既尊重了景区现存古建筑,又为景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结语: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是多元化的,从直观上的单纯的形态模仿、符号的引用到感受上空间的表达和意境展现,当代中国建筑师都在尽可能的进行各种尝试,在追求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这既是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面对全球同质化的出路,无论是注重视觉上的冲击还是注重场所的营造,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将传统建筑特征运用到现代建筑,虽然识别性强,但却无法表达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拘泥于形式的表现,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来进行传统空间意象的营造,可能在使用者心里并不能引起感受上的共鸣,希望在全体中国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能够突破这些问题,以更成熟的手法在现代建筑舞台展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何家礼, 王璇. 浅谈如何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中外建筑,2015(02) .

[2]秦红岭.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J].新建筑,2004(7).

[3]彭晋媛.礼—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J].华侨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曾军宏.试论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美学影响[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作者:王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心理教育论文下一篇:学校高级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