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割典型事故案例

2024-06-26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精选7篇)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 第1篇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

在焊割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触电、火灾、爆炸、高空坠落及其他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往往带有侥幸心理,如:违章作业、无证操作、不使用防护用品等。许多事故,只要操作者稍有安全意识,就能避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安全学习,不断提高焊割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安全。实例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⑴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⑶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实例2: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⑴事故经过

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②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③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

②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

实例3: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 ⑴事故经过

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②焊机外壳未接地。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②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

实例4: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触电身亡 ⑴事故经过 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电焊机机壳带电。

②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③焊机接地失灵。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②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③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实例5: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⑴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1m、高2m的繁殖锅内焊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天后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②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②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实例6: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 ⑴事故经过

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烫手,非常危险。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②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气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②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实例7: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⑴事故经过

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消防员未到现场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引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机扑救不成,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的事故。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②动火部位下方有油污。③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告后,要深入现场察看,确认安全才能下发动火证。②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③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

实例8:无证违章操作,酿本世纪末特大火灾 ⑴事故经过

2000年12月25日晚,圣诞之夜。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的东都商厦楼前五光十色,灯火通明。台商新近租用东都商厦的一层和地下一层开设郑州丹尼斯百货商场洛阳分店,计划于26日试营业,正紧张忙碌地继续为店貌装修,商厦顶层4层开设的一个歌舞厅正举办圣诞狂欢舞会,然而就在大家沉浸于圣诞节的欢乐之时,楼下几簇小小的电焊火花将正在装修的地下室烧起,火势和浓烟顺着楼梯直逼顶层歌舞厅,酿成了本世纪末的特大灾难,夺走了309人的生命。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着火的直接原因是丹尼斯雇用的4名焊工没有受过安全技术培训,在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情况下进行违章作业。

②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野蛮施工致使火红的焊渣溅落下引燃了地下二层家具商场的木制家具、沙发等易燃物品。

③在慌乱中用水龙向下浇水自救火不成,几个人竟然未报警逃离现场。贻误了灭火和疏散的时机,致使309人中毒窒息死亡。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焊工应持证上岗;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防火。②焊接场所应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③要设专职安全员监视火种。

④易燃品要远离工作场地l0m以外,如移不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隔离方法。⑤备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如砂箱、泡沫灭火机等。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争取时间把火灾损失减到最小。⑦要加强雇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实例9:喷漆房内电焊作业起火 ⑴事故经过

电焊工甲在喷漆房内焊接一工件时,电焊火花飞溅到附近积有较厚的油漆膜的木板上起火。在场工人见状都惊慌失措,有的拿苕帚打火,有的用压缩空气吹火,造成火势扩大。后经消防队半小时抢救,将火熄灭,虽未伤人,但造成很大财物损失。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在禁火区焊接前未经动火审批,擅自进行动火作业,违反了操作规程。②未经清除房内的油漆膜和采取任何防火措施,就进行动火作业。

③灭火方法不当,错误地用压缩空气吹火,不但灭不了火,反而助长了火势,造成事故扩大的恶果。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不准在喷漆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必须施焊,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②清除一切可燃物。

③油漆房内应备有砂子、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材。实例10:脱附罐作焊机接地极造成事故 ⑴事故经过

某厂的焊工,选用新安装的脱附罐作接地极(罐内有两吨多活性碳)。电焊时由于导线连接处的局部加热,引燃了罐内的活性碳,结果将两吨多的活性碳全部烧光。⑵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接电流产生的电阻热和引弧时产生的电火花局部加热活性碳引起着火。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 第2篇

一般直流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为55~90伏,交流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为60~80伏,而工作电压仅为25~40伏。因而,我们都会认为电焊机的安全用电仅仅只要注意焊机的输入电压,而二次回路的安全用电和防范往往会认为电压较低,比较安全,容易疏忽。其实,在各类事故统计中,电焊机的二次线触电事故经常发生。

事故教训1:2000年7月22日,在平果铝业公司公司承担碳素部分检查作业的四川冶建公司攀枝花工程处发生一起电焊机二次线触电死亡事故。据现场作业人员陈述及现场勘察,当时凌晨4时,该工程处承担了对碳素厂软水站给水管进行更换的检修任务,现场作业人员在图简单方便的心理作用下,直接用电焊切割给水管(当时,给水管内仍有余水),在切割到水管的1/3时,该作业焊工绝缘手套及身体部分部位都被给水管流出的水浸湿或汗湿,正当换焊条时,发生触电事故。通过分析,该事故是由于焊工在更换焊条时,手或身体的部位触及到焊钳的带电部分,而斜架在给水管上的铝合金斜梯,底端倒绝缘胶皮没有,焊工的双膝顶住梯子(尸检发生双膝明显的电击痕迹),这样形成了从焊钳上的电流流经该焊工人体、双膝、铝合金梯子接入地,造成了此次事故的发生。以上事故案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悲剧,给我们很深刻的启发。

事故教训2:而中国铝业某分公司,2002年6月17日,一名已经内退的老焊工在进入圆转窑中检修施焊时,由于在铁容器内施焊,而且天气炎热,操作工全身汗湿,绝缘鞋有损坏,进入容器内刚抓起焊机焊把,造成触电事故,因抢救无效,该焊工因触电死亡。

其它事故案例:

实例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⑴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⑵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⑶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实例2: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⑴事故经过

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②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③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 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②在船舱内作业人员脚下垫绝缘胶垫。

③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

实例3: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 ⑴事故经过

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②焊机外壳未接地。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②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

实例4: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触电身亡 ⑴事故经过

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电焊机机壳带电。

②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③焊机接地失灵。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②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③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实例5: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⑴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1m、高2m的繁殖锅内焊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天后死亡。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②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②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实例6: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 ⑴事故经过

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

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烫手,非常危险。①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②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气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

②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实例7: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⑴事故经过

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消防员未到现场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引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机扑救不成,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的事故。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②动火部位下方有油污。③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告后,要深入现场察看,确认安全才能下发动火证。

②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③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实例8:脱附罐作焊机接地极造成事故

⑴事故经过

某厂的焊工,选用新安装的脱附罐作接地极(罐内有两吨多活性碳)。电焊时由于导线连接处的局部加热,引燃了罐内的活性碳,结果将两吨多的活性碳全部烧光。

⑵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接电流产生的电阻热和引弧时产生的电火花局部加热活性碳引起着火。

⑶主要预防措施

严禁利用金属物搭接起来作为焊接回路的导体。实例9: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⑴事故经过

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某单位一装运硫酸的罐体底部漏酸,补焊时,将罐底朝上,人孔朝下放在地面上,当焊工起弧时,酸罐即发生爆炸,当场烧伤焊工,并炸死在场工人一名。

⑵主要原因分析

经过取样分析得知,罐体材料不是耐酸钢,在稀硫酸作用下,罐体材料中的铁与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Fe+H2SO4=FeSO4+H2↑

由上式可知,在酸罐内会充满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爆炸极限范围,因此显然是电焊火花引燃罐内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焊补酸、碱罐前,必须先了解罐内情况,然后用(硷)水清洗,待其中的液体或气体排净,并使焊件不呈密闭状态时,才能施焊。

②盛稀硫酸的罐槽,应用耐酸钢板或衬铅钢板制成。实例11:错用氧气替代压缩空气,引起爆炸 ⑴事故经过

某五金商店一焊工在店堂内维修压缩机和冷凝器,在进行最后的气压试验时,因无压缩空气,焊工就用氧气来代替,当试压至0.98MPa时,压缩机出现漏气,该焊工立即进补焊。在引弧一瞬间压缩机立即爆炸,店堂炸毁,焊工当场炸死,并造成多人受伤。

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店堂内不可作为焊接场所。

②焊补前应打开一切孔盖,必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补焊。③氧气是助燃物质,不能替代压缩空气。

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店堂内不可作为焊接场所,如急须焊接也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即在动火点10m内无任何易燃物品、备有相应的灭火器材等。

②补焊时应卸压。

③严禁用氧气替代压缩空气作试压气。

实例12:柴油柜、酒精桶、空汽油桶、汽油桶等内部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容器,在对其进行焊割前一定先进行置换(一般用水),清除易燃易爆气体后才可以作业,否则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 第3篇

关键词:停电事故,波形分析,中性点接地方式,截流过电压保护

目前化工、冶金类企业因工艺需要,存在操作频繁、电压波动大、谐波含量高、供电网络以电缆为主等特点,电气系统普遍存在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等。本文作者以专家身份参与了某大型化工企业发生的一起大面积停电事故的调查分析,认为该企业的电气接线、运行管理、故障过程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这次事故原因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关于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配置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安装必要有效的消谐装置等建议。

1 事故现象

某化工企业与这次事故相关的电气主接线示意图见图1。2008年7月7日17时35分,该企业电石厂在正常生产时,突然听到10号电炉变压器处有爆炸声,随即,35 kV所有电炉变压器、所有10 kV动力变压器几乎同时全部跳闸,电石厂全线停车。同时,变电站10 kV馈线及低压0.4 kV线路电压明显波动,造成相邻乙炔厂、水泥厂部分设备跳闸停车。经检查,10号电炉C相变压器室着火,经灭火看到其有载调压开关顶部(接A相电源处)炸开;11号、12号电炉用于Y/Δ切换的隔离开关相间有明显放电痕迹;装于进线开关上的过电压保护器一相连接导线炸飞;12号炉进线高压电缆冷缩终端头击穿;变电站内电压互感器柜中的A相支持绝缘子沿面闪络并打成两半。

2 现场调查

2.1 现场情况

事故发生前,主变压器T1、T2及10~15号电炉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5 kV I段母线上6套无功补偿装置均投入运行。

事故发生时,由电流速断保护依次切除了12号、11号、10号电炉,同时,电石厂所有10 kV动力变压器跳闸,致使13号、14号、15号电炉被迫跳闸。随即,35 kV I段母线因过电压保护动作而切除了6组电容器。

35 kV I段母线过电压保护动作电压整定值为40.5 kV。运行电压10 kV,在轻载时为9.9 kV。事故时的短路电流见表1,表1中IN为系统额定电流。

2.2 事故波形分析

事故过程中35 kV I段母线电压波形见图2,事故发生过程初步分析如下。

1) 17:35:27.712,A相首先出现单相弧光接地,B、C两相电压升高并出现了超过电网线电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其中,B相1/4周波时电压达-48.35 kV,3/4周波时电压达58.4 kV;C相1/4周波时电压达-63.74 kV,3/4周波时电压达60 kV左右。继而引发12号炉出现C相接地,11号炉出现B相接地,形成了三条线路异地三相短路,使得母线三相电压均大幅降低。

2) 17:35:27.788,12号炉出线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切除12号炉,同时35 kV母线上产生了较高幅值的操作过电压。从波形图可以看到,在三相波形中均有大幅振荡,B相约达85.3 kV,C相约达66.5 kV。故障C相切除后,电压并未恢复到电网正常相电压,而是在C相进一步出现了谐振,一直持续了373 ms。

3) 17:35:27.868,1号炉出线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切除11号炉,同时35 kV母线上也产生了操作过电压。从波形图可以看到,在三相波形中均有振荡。同样,故障B相切除后,电压并未恢复到电网正常相电压,而是在B相也出现了谐振,并持续了293 ms。

4) 17:35:28.161,10号炉出线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切除10号炉,同时35 kV母线上也产生了操作过电压。从波形图可以看到,在三相波形中均有振荡。之后,母线电压恢复正常,均为相电压。

在整个事故过程中,A相一直处于不稳定接地状态,从波形图可以看出,其电压一直处于振荡中,延续达499 ms。

3 事故原因分析

此次事故的起因是不稳定单相接地产生的间隙性弧光过电压,较高的过电电压造成多处放电,并最终产生了系统不同出线不同地点的3点对地三相短路,并由短路电流快速启动了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依次切除故障线路。真空断路器具有快速熄弧能力,在切除过程中,母线侧因截流而产生了高幅值、高频率的操作过电压。同时,因电路参数的急剧变化,当存在C相、B相对地短路的12号、11号线路故障切除后,供电网络的C相、B相因故障及操作的激发产生了谐振过电压。

因此,在整个事故过程中,依次出现了中压电网最常见的3种过电压: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其中,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幅值高,能量大。所以,不仅损坏了35 kV电压等级的许多设备,也严重影响到了有电气连接的10 kV及0.4 kV的电气网络。

对这次事故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3.1 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当,导致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

35 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电石厂距变电站约1 km,而每台电炉变压器由3台单相电炉变压器组合而成,每条母线有9回共27条出线,均为电缆供电方式。因此,在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的对地电容电流会较大(90 A左右),接地电流的电弧会严重游离接地点周围的介质,使其绝缘强度降低,故极易出现重燃,引发间隙性弧光接地,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本次大面积停电,正是首先发生单相接地,使事故扩大的。

出现间隙性弧光接地的根本原因是供电网络对地的电容电流过大,故DL/T 62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对于35 kV系统,当对地电容电流超过10 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而对于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35 kV送、配电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大时,可采用电阻接地方式,使接地故障电流呈阻容性,并控制在100~1 000 A。因此,要消除电石厂网络上的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应首选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系统中,各段母线上均接有消弧消谐装置,但在现场经厂方人员确定,整个事故发生的499 ms过程中,无论是消弧装置还是消谐装置均未启动,没有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实践证明,用消弧消谐装置能否保护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令人存疑,是无法替代现行有效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

3.2 截流过电压的保护措施不完善,导致母线过电压偏高

如前所述,在切断12号炉时,母线出现B相高达85.3 kV、C相高达66.5 kV的过电压。这表明真空断路器在切断感性负荷时,在负荷侧有截流过电压产生,并且截流过电压会进一步引发多次重燃过电压及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在电源侧也会发生高频振荡。因此,不仅要在每条出线上进行保护,在母线上安装足够容量的阻容吸收器也是必要的。

阻容吸收器因有电容的存在,增大了截流振荡回路的电容(微法级),电容的增大不仅降低过电压的幅值,同时也降低过电压的频率。因此,对保护截流过电压,阻容吸收器既治标又治本。本次事故证明,在高压断路器的两端都应该装设阻容吸收器,以吸收和抑制过电压的幅值和频率,并有助于保护断路器的灭弧室,减少重燃。

3.3 运行环境不良,导致谐振频发

运行环境不良,是指运行电压的不稳定和电压波形的畸变。对于任何一个供电网络,均可以看作是由一个综合感抗与综合容抗构成的。当出现感抗与容抗相等的频率并受到操作或故障的激发时,使得某一自由振荡频率与外加强迫频率相等,形成周期性或准周期性的剧烈振荡,出现共振现象,导致电压幅值急剧上升,产生谐振过电压。此次事故中的谐振正是由于故障激发而产生的。

对于谐振,现不能完全避免,只能加以限制。一旦出现要设法限幅,加速其衰减,减少谐振的时间。电网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时立刻跳闸,可以避免大部分谐振过电压的发生。其他常用的措施有以下几个。

1) 选用同期性能较好的断路器,不在高压侧采用熔断器等,使变压器的高压侧避免产生零序过电压,以防止变压器传递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

2) 选用励磁特性较好、饱和点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避免随电网电压升高,回路电感大幅变化,或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3) 电炉变压器要选用磁饱和点高的设备,以保证变压器感抗线性。按国标要求,饱和点应在40.5 kV以上,但目前市场上的许多产品都存在差距。

4) 改变回路参数以破坏谐振条件,如改变对地电容参数;改变操作顺序,如投切电炉与补偿电容的操作顺序。

5) 在零序回路增加阻尼装置,加速谐振的衰减,如装消谐器。但据了解,现有电子式消谐器大部分效果不佳,不如直接加电阻有效。

3.4 大面积停电与主变压器中、低压侧接线方式不妥有关

如图1所示,两台90 MVA三绕组主变压器在35 kV侧和10 kV侧均并联固定接到母线上,不能分列运行。这种不多见的接线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①使短路电流大,由此造成35 kV和10 kV相关设备的遮断容量大、投资高;②由于10 kV侧短路电流倍增,造成回路的电压损失大、运行电压低,使10 kV变压器和35 kV变压器的有载调压范围难以协调;③母线故障或任一台主变压器故障,将导致全部停电,大大降低了出线的任何回路供电或两台电动机互为备用的供电可靠性;④母线故障或检修,会导致全部停电;⑤两台主变压器的制造参数有差异,并且两台主变压器的调压开关难以完全同步,在两台主变压器之间可能形成环流,将造成主变压器过热和能量损失。综合以上,较好的解决办法是给35 kV系统母线和10 kV母线加装分段开关。

4 结语

从本次故障分析可以对化工、冶金类企业的供电安全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 以电缆为主供电的网络,系统中性点应推荐采用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从而杜绝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和大大减少谐振过电压的发生。

2) 真空断路器在投切或开断感性负载时,因截流的存在,会引发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等操作过电压,有效的保护方案是在断路器的两侧都装设阻容吸收器。达到对操作过电压降幅限频、标本兼治的目的。

3) 无功补偿电容及电弧炉的投切顺序等应科学有序,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因回路参数的变化激发谐振。同时,应在零序回路设置有效的阻尼消谐装置,一旦出现谐振应能快速衰减振荡,减少对网络设备的损伤。

4) 在电网的设计方面,主接线应尽可能满足优化设计,整体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别是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情况,宜采用变压器分列运行的方式。

5) 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后续扩建的供电网络不应是简单的原供电网络复制扩大,而应进行全面的核算与考虑。特别是并联运行导致的系统短路电流的成倍增大、对新设备选型及现有设备选型的影响、中性点设备容量的调整等等。

化学典型事故案例 第4篇

2018.4.16

化学事故案例

案例1:××电厂工业废水车间水池溢水淹泵的异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4年12月17日20:30左右,××电厂化学水处理车间#4中和水泵启动,开始由中和水池向工业废水处理间高含盐废水池打水,21时左右,高含盐废水池液位由4.0米上升至6.0米,达水位上限,造成溢水最终导致地面积水高度达200mm,使两台排污泵、两台泥水提升泵、两台中间水泵电机进水。

二、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责任心不强,巡检不到位。

2、高含盐废水池、工业废水回用水池溢流口封堵。

三、暴露问题

1、当班运行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启动水泵打水过程中,监视水池水位不及时,造成溢水。

2、当班运行人员对事件可能引起的后果预见性差,事故预想不全面。

3、运行记录不详细,设备启停记录不完整(记录只有启泵时间,无停泵记录)。

4、系统运行中,未充分考虑因季节因素引起的水量变化,未根据实际采取合理的运行方式。

四、防范措施

1、定期开展运行管理及培训,提高人员责任心及工作能力。

2、系统的优化:

(1)拆除由工业废水前池至高含盐废水池的临时水泵,减少高含盐废水池的进水量。

(2)优化运行方式,减少软化水、除盐水的补水量,以降低因化学制水而产生的高含盐废水量。

(3)保证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系统正常运行,做到工业废水100%处理后回用至机力通风冷却塔。

(4)增加灰场抑尘频率,将高含盐废水尽量用于灰场喷洒。(5)由热工实施水池液位自动控制功能,实现泵体自动启停。(6)打开高含盐废水池、工业废水池溢流口,以防异常情况下水池不能溢流导致事故扩大。

案例二:××电厂超滤反洗氧化剂加药管断裂事故

一、事故经过

××电厂2010年11月11日下午14:47:15,#2超滤装置化学反洗时,超滤反洗氧化剂加药管在超滤反洗水管管道混合器上部崩裂,反洗水、氧化剂从管道断裂处大量喷出。14:47:35运行人员发现后管道断裂漏水后,随即停运#1超滤反洗水泵、#1超滤反洗氧化剂计量泵。

二、事故原因

1、因现在水处理设备还未正常投运,超滤装置已有14天未进行化学反洗,加之超滤反洗氧化剂加药管系中有泄漏点,管道中应存有少量的气体。

2、超滤反洗氧化剂加药管进管道混合器之前,呈“∏”型走向布置,缺少相应支架固定,因进管道混合器之前的阀门处于常开状态,每次超滤装置进行物理反洗、化学反洗时,都对此“∏”型走向的管段造成冲击。

综合分析事故原因为:管道中有气体和缺少相应的支架支撑,导 2

致气囊效应的冲击力、振动应力、超过了管道的许用应力,管道断裂。

三、暴露问题

1、运行人员责任心不强,巡检不到位。

2、加药管道设计存在问题,管道存在空气且冲击较严重。

四、防范措施

1、定期开展运行管理及培训,提高人员责任心及工作能力。

2、修复断裂处管道,并加装支架,管夹不能直接与管道相碰,应衬胶皮,管夹亦不能拧的太紧。

3、新安装或检修后的系统中,设备初次投运时应做好排气工作。

4、设备长时间停运后,再投运时应做好排气工作。

5、管阀或设备出现渗漏时,要马上消缺;溶药箱、水池、水箱液位不能低于规定值,避免泵的吸空;尽量减少空气进入管系的可能。

案例三:××电厂酸碱系统跑酸、碱事故

一、事故经过

××电厂进行#2混床再生工作,混床酸碱计量箱补酸碱后,巡检人员进入化学车间闻到刺鼻的酸味。及时汇报主值,立即关闭酸碱储存罐出口一、二次手动门。经系统查找发现混床酸碱计量箱法兰处漏酸碱。

二、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在向酸碱计量箱进酸碱时人员未在现场看守,造成溢流。

2、酸碱阀门内漏。

三、暴露问题

1、运行人员管理不到位,设备操作未到就地检查。

2、设备阀门存在质量问题。

四、防范措施

1、制定酸碱操作到岗到位标准,在计量箱补酸碱时现场应当有专人看护。

2、酸碱系统阀门选用质量较好的隔膜阀。

案例四:××电厂运行混床串碱事故

一、事故经过

××电厂化学运行进行#1混床再生操作,#2混床正常运行。#1混床进行进酸碱操作时,发现#2混床的产水PH值急剧上升,产水电导率迅速增大,除盐水箱PH值较高及电导率逐步升高。迅速停止#1混床再生操作后,PH、电导率停止上升。

二、事故原因

#2混床在再生之后手动进碱门未关严,同时进碱气动门内漏。

三、暴露问题

1、运行人员进行混床再生操作前,未检查运行混床各阀门状态。

2、进碱气动门存在质量问题。

四、防范措施:

1.离子交换系统再生之后及时关严进碱手动门。2.发现混床进碱阀门损坏时应当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3.在混床再生之前和再生过程中应当对运行混床的阀门状态进行检查,确保进酸门、进碱门处于关闭状态。

案例五:××电厂离子交换树脂进人低压给水系统事故

一、事故经过

××电厂机组启动期间,化学运行人员发现凝水取样管流量越来越小有堵塞现象,联系检修班检查清理冷却器,检修班人员发现高温架凝结水泵出口取样管中有树脂。化学车间组织人员检查又发现高混出口取样管、除氧器进出口取样管均有树脂。

二、事故原因

1、凝结水泵出口逆止门不严。

2、上次停机时,凝结水泵停运时,精处理未退出运行,水倒流至热井。

3、高混树脂从入口倒流至热井内。

三、暴露问题

1、集控运行人员停运凝结水泵时未询问化学人员凝结水精处理是否退出运行。

2、凝结水泵出口逆止门不严未及时发现。

四、防范措施

1、对凝结水泵逆止门不严如何检查进行专项培训。

2、集控运行进行凝结水泵操作时及时化学运行人员联系,必须先全开凝水旁路门,高混解列后,才能停运凝结水泵。辅机规程中应做此规定。

典型燃气事故案例 第5篇

(1)、2002年12月12日下午3时,长春市东天街滨河西路205栋居民楼地下长春市室天然气总阀门铜芯脱落,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爆炸,3人死亡,26人受伤,7层建筑不同程度受损。

(2)、2000年2月12日,沈阳张龙在本单位值班,当其熟睡后,室外地下管道煤气泄漏渗透至值班室内,致张龙煤气中毒昏谜8月余。经8月余的治疗后恢复记意,此期间共花去医疗费18万余元。经调查,是因煤气管线埋深不够,载重卡车压裂煤气管道造成的。卡车司机已逃逸,受害人向煤气公司索赔400余万元,法院判煤气公司承担无过锗责任。

(3)、2003年1月27日6时40分左右,山东章丘市山东章丘市明珠小区北区山东章丘市29号楼一单元(章丘市人民医院宿舍)发生管道煤气爆炸事件,整个单元大部分被炸掉,全单元10户居民除个别人外,皆被掩埋在炸碎的打砖石之下,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已死亡5人,受伤多人。

(4)、2003年2月15日晨,哈尔滨市平房区东北轻合哈尔滨市金加工厂家属区601、602栋楼发生室外煤气泄漏事故,造成29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初步断定为季节性土层变化导致地下次高压煤气管线断裂,产生漏气并从暖气沟窜入楼内,造成中毒事故。

(5)、广安市天然气公司在2002发生二起事故,一起是一安装工人酒后上班,在施工中从近20米的高处摔下,不治身亡,损失12万余元。另起是因管材本体质量问题致天然气泄漏后窜至20余米外的下水道内,某装修工在施工中引燃天然气严重烧伤3人,其中一人因医治无效死亡,已发生费用37万余元。

(6)、2001年4月12日6时,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国家测绘局宿舍楼北京市海淀区三单元二楼发生爆炸,三人在事故中受伤。查其原因,是因用户擅自改动天然气管道所致。

(7)、1999年11月29日,上海市某弄1号三搂的曹女士及女儿王某因煤气中毒身亡;几天后,曹的丈夫也因煤气中毒较2深,抢救无效死亡。查其原因:将应装明线的管子装在墙体内部,变成了暗线。至事发之日已有数十年,煤气管道受到墙体石灰腐蚀造成裂缝,并使煤气泄漏扩散到王家。用户索赔100万元。

(8)、2002年10月10日早晨7时18分,南充市涪江路市广电局内一领导住宅南充市楼。一位副局长家因户内天然气泄漏,在厨房内用火时产生爆燃,一人烧伤住进医院,厨房门和厨房吊顶被掀翻。分析原因,责任完全在用户,是因装修房屋时用户违反四川省燃气管理条例,擅自拆安天然气管线所致。

(9)、2003年8月13日上午10时,遂宁市天德土木建筑公司在油房街开挖路遂宁市面铺设下水管道时,野蛮施工,不慎将天然气主输气干管挖破,致10万市民不能用上3天然气。同年8月19日凌晨,上海市某区域燃气管道自然断裂(该管道埋深2米余),致区域停气,影响用户8000余户,至次日晚恢复供气。

(10)2003年11月17日晨6时左右,杭州发生一起因空混气DN200低压管泄漏引起的爆炸事故。爆炸现场为凤起路和刀茅巷路的交接路段。事故造成了位于爆炸路段的凤起苑、中大凤栖花园和兴和公寓3个小区约1652户住户停气,百余窨井盖冲天而起。

(11)、广州市白云区石岗东街出租屋发生一起惊人命案,一对年轻男女赤身裸体死在卫生间内,警方初步断定是煤气中毒导致。家用燃气热水器使用频繁,要注意规范安装、保障安全。根据现场所见,该豪华型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虽然显示产品合格,但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明显安装不当。

(12)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东北气矿16号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井内喷射出的大量含有剧毒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漫,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入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此次灾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0余万元。

(13)2004年1月28日,珠海市发现一起怀疑煤气中毒事件:居住在珠海吉大莲花山小区

一出租房的一对年轻男女,在窄小的浴室内一同淋浴时,由于浴室内门窗紧闭,两人长时间在浴室内洗澡,一氧化碳在浴室内逐渐聚集起来,于是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当两人被邻居发现时,已经身亡。

(14)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丙灵路15号居民楼旁发生一起州市气体爆炸事故。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34人轻伤。经有关专家现场勘察,基本排除人为物品爆炸可能。初步判定属可燃气体爆炸,现场看有气源两种可能,一是天然气沿管道裂隙泄漏;二是下水道内沼气聚集,电器、烟头以及雷击等原因形成火源。

(15)、2004年8月3日下午5时左右,广州广州地铁广州五号线施工单位在黄埔区港湾路和大沙东路交接处下钻勘察时,不小心把煤气管道钻破,造成煤气泄漏,泄漏的煤气很快到达爆炸极限,附近数万人被紧急疏散,半个小时后险情排除。

(16)2004年08月02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郊外的一个超市1日中午因为煤气泄漏发生大火,造成至少一层楼坍塌至少274人遇难者,伤者达数百人。目击者说,在大火吞噬超市前他们听到剧烈爆炸声,随后一层店铺的楼面崩塌并陷入地下车库。由于煤气罐连续发生爆炸,火势越烧越猛,整栋30米高的建筑有坍塌的危险。为了预防未付款的顾客离开,购物中心内许多房门处于关闭状态,导致逃生通道不畅。等警方和消防人7员赶到打开房门时,一切都太晚了。

(17)、2004年8月1日13时30分,地下商场煤气管道发生大面积泄漏,空气中煤气浓度已接近爆炸临界点,一旦有明火或电火后果将不堪设想,百余名民警紧急疏散商场内的万余名顾客和业主。据现场指挥人员介绍,经过勘察可以初步判断,煤气管道泄漏是因为近几年地面土质下沉,造成管道受力不均以至于被撕裂。

(18)、1995年1月3日,山东省9济南市和平路杂技团附近的电缆沟突然发生大面积爆炸,造成2公里路段的人行道和部份路面破坏,7辆过路汽车被砸损坏,伤亡61人(其中死亡12人),爆炸原因系中压煤气管道破裂,煤气泄漏进入电缆沟扩散,遇明火发生爆炸。

(19)、1995年4月28日,韩国第三大城市大邱市由于施工中挖断天然气管道,发生强烈爆炸,造成109人死亡,200多人受伤。100多辆汽车被毁;

(20)、1995年1月19日,北京市人民大会堂西侧路边燃气阀门井盖被汽车压翻,井盖将阀门砸坏,造成燃气泄漏,遇过往汽车打火引起火灾,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

典型地铁事故案例 第6篇

II

安全是地铁科学发展之本,是地铁和谐发展之基,是地铁运营效益之道,是地铁员工幸福之源,是地铁的生命线,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认真总结研究地铁典型事故案例,是预防发生类似事故的重要措施,从中可以汲取经验教训,发人深思、令人警醒,进一步提升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营造地铁安全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本次地铁事故汇报收集了地铁运营发生的14起典型事故案例。每个案例都详细记载了事故的经过、事故原因、事故处理和整改措施4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具体,资料翔实,能够客观全面反映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能够让全体员工结合身边发生的具体案例,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遵章守纪,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这些事故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人和事,事故的责任者、受害者、当事者往往仅仅是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一个简单的错误、一处不当的行为,就酿成一起事故,而每一起事故都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损坏,或者不同程度的伤害,教训之深刻,后果之惨重,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希望全体员工在阅读和学习典型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的每一个事故案例,不仅要搞清每一起事故的来龙去脉,还要将自己置身于事故的背景之中,换位思考:当处在当事者的情形下,会怎么做,是否会

I 犯同样的错误。要努力从每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工作行为或习惯,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遵章守纪,并且主动关心他人的安全,形成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建设“平安型地铁”努力奋斗,为畅通北京提速。

II

目录

一、运营事故案例

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 案例二:“1.17”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三:“1.18”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四:“2.3”机场线列车救援 案例五:“2.17”房山线列车救援 案例六:“3.5”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七:“3.15”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八:“5.18”公主坟道岔故障

二、火灾事故案例

案例九:“2.29”知春路站电梯冒烟事故 案例十:“10.14”四惠站线路管理用房起火事件

三、工伤事故案例

案例十一“6.23”四惠车辆段坠车工伤事故

四、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2.27”10号线接触轨断电事故 案例十三:“1.4”房山线接地线未拆除事故 案例十四:“4.8” 苹果园站列车剐蹭光缆事故

III

IV

一、运营事故案例

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

发生时间:2011年9月22日18时11分 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 事故类型:违章违纪

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

一、事故经过

201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故障,有异响,立即停梯,关闭电梯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12时00分机电第二项目部电梯维修中心主任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时20分到达西单站。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头部疏齿板处有3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运转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员报告修复完成。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上方护栏门的情况下,打开了该电梯下方的护栏门,且该电梯处于运行状态。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同时也反应出机电公司在人员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以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

2.加强运营分公司与设备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臵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臵水平。

3.立即对各线扶梯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臵数量,制定双向开启方案后,全面进行整改。

4.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臵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5.将此次事件制作成案例,对全员进行一次教育,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查隐患”活动。案例二:“1.17”5号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1月17日7时53分 发生地点:北苑路北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20列,到晚5分以上34列,中途清人折返5列,通过1列,加开临客1列,调表43个。

一、事故经过

2013年1月17日,2033次TP401车担当运营任务。列车运行至北苑路北站TMS显示时间7时53分,距离停车标约30厘米时,起紧急制动。司机试验RM模式、EUM模式推牵引,均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断开ATP保险1、2,ATO保险5秒后闭合。再次试验RM模式、EUM模式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

7时54分,与行调联系说明情况,处理故障,同时打开车门让乘客乘降。

7时55分,司机接行调预清人命令。接到预令后司机先查看紧急按钮、查看风压表均显示正常。使用ATP切除仍不缓解,牵引制动控制保险断开后重新闭合仍不缓解。闭合ESS闸刀试验,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闭合关门旁路、常用制动不缓解保险、开门旁路、带铅封闸刀破铅封后试验故障依然存在。

7时58分TP401车2033次司机接行调命令TP401车在北苑路北站清人。司机向行调请求救援。清人完毕后司机关闭车门,8时将头尾开关打到“尾”位,跑到尾车将头尾开关打到“头”位,进行尾车牵引制动试验,尾车试验正常。

8时11分,2034次司机使用电台联系不到行调,立即给行调打电话,接调度命令在北苑与2033次连挂,2034次北苑清人。北苑路北站至天北回太段,车次为2701。复诵调度命令无误后2034次司机向乘客做好相应广播,使用风闸,建立RM模式,以3km/h速度进行连挂并进行了试拉。同时,2033次司机返回头车,与救援列车司机联系,通知改按站间自动闭塞,对标停车后清人。救援车司机听从被救援车司机指挥按信号、线路情况走车。8时20分,连挂列车凭出站信号机闪动绿色灯光发车。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器警惕按钮行程开关接线存在断点,接线已断裂。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5号线车辆隐患重视不足,此类故障已经发生多次,未引起相关人员足够重视;二是未能完善单司机制实行后车辆故障的应急处臵措施;三是部分维修人员对提高车辆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认识不足,未能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三、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5号线检修中心共考核40439.89元,责任人安某考核14228.29元,班长菅某某考核2044.28元。

5号线检修中心科级扣减月岗位工资的17.12%。责任单位员工共担额按责任单位月岗位工资总额3.21%扣减。安全质量部共考核9788.33元。其它部室和单位科级共25329.68元,除5号线检修中心外其他单位员工共担70169元,考核共计145726.92元。

四、整改措施

1.完善5号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

2.完善相关车辆故障应急处臵办法; 3.结合1月其他事故开展安全大讨论。案例三:“1.18”1号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1月18日10时50分 发生地点:万寿路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6列,到晚5分以上4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清人回段1列,调表36个。

一、事故经过

10时50分,司机杨某、副司机柳某驾驶G446车在万寿路站,进行正常作业后列车不启动。司机检查各开关位臵、保险无异常,短接SK1闸刀进行牵引试验无效,到尾车更换操纵台进行试验,列车能够缓解但仍然全列牵引无流。10时55分行车调度员发布列车清人救援命令,11时02分救援列车连挂完毕,11时05分从万寿路站开出。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一是331d#号线在布线时因电缆绑扎不到位且预留电缆线较长,线缆在司机台内处于自由状态,列车运行中不断摆动并与周边金属部件接触,造成线缆绝缘外皮破损,致使导线与金属部件间拉弧并将线缆烧断。二是车辆制造过程中,由于厂家接线未按照规定的工艺标准对线缆进行绑扎,错误采用临时布线的方 式连接331d#号线。

(二)间接原因:一是检修工艺落实不到位。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古城检修中心领导班子,在检修工艺落实管理中存在漏洞,对职工思想和技术业务教育不足,致使多个修程均未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最终导致列车在运营中救援。二是职工责任心较差,岗位意识淡薄。古城检修中心在40万修、月修、周检及车辆隐患排查过程中,均未发现该部位线缆绑扎不到位及预留线缆过长的问题。充分说明古城检修中心职工自身岗位责任意识淡薄,在维修工作中不认真、隐患排查不力,不能主动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三是加强检修标准化的落实。此次事故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检修中心标准化管理工作存在死角,职工在作业中对车辆接线未能按照规定工艺要求进行绑扎,中心质量检验工作也未严格按规定流程检查,致使车辆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行。

三、事故处理

一是G446车331d#线在运营中折断,主要原因是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在周检作业过程中,未严格落实检修工艺,致使列车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营,最终酿成列车救援的事故。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二是对古城检修中心按照B类一般事故进行考核。

四、整改措施

1.进一步提高各检修中心的职工岗位责任意识。2.要求各检修中心立即对车辆重点部位进行普查,认真查找可能造成车辆重大故障的隐患,确保车辆质量稳定。

3.各检修中心、乘务中心,要认真总结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再次梳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完善职工作业流程、工具码放、行车备品管理等环节的标准化规章。

4.各乘务中心继续加强对乘务员的故障处理培训,提高乘务员对车辆基本性能的了解,切实提高乘务员应急故障处理的实际操纵能力,减少车辆故障对运营线的影响。

5.针对此次事故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增强各工种作业中的标准化执行水平。各单位要组织全体人员再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公司的整体安全运营秩序稳定。案例四:“2.3”机场线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2月3日20时29分 发生地点:东直门至三元桥区间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列,到晚5分以上2列,调表6个。

一、事故经过

2013年2月3日,机场线车务中心乙3组司机杨某、郑某,副司机徐某某担当107车1090次运营任务,20:29分东直门站发车,以A1车为头,司机发现该车全列牵引无流,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运行至百米标003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07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再次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12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20:41分接行调命令,107车原地等待救援不许动车,21:01救援列车与故障列车连挂完毕,由三元桥下行站线推进至大山子库线,导致机场线运营一度中断。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编码器异常,导致列车加、减速指令与牵引、制动PWM值无输出,造成列车无牵引无制动。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机场线车辆故障的分析排查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部分整改工作不彻底。二是对机场线车辆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隐性问题掌控不到位。三是部分管理人员对提高车辆稳定性、可靠性和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三、事故处理

(一)机场线车务中心作为车辆维检修主体单位,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管理责任。按照绩效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机场线车务中心主要领导、相关主管领导及有关班组负责人进行考核;

(二)安全质量管理部作为车辆技术、质量和维检修管理的主责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负同等管理责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安全质量管理部主要领导、主管副部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三)生产调度室作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生产调度室主要领导、主管副主任进行考核。

四、整改措施

1.主管领导带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人员认真排查隐患,分析查找故障根源,确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并监督指导落实。

2.完善机场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 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

3.加快完成直线电机、APU防雨雪措施的落实工作。4.以此次事故为案例开展安全大讨论。各级管理人员要查找自身管理不足之处,要深抓思想根源,坚持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向管理者不作为、管理不到位宣战”、“向违章违纪宣战”和“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活动,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稳定安全运营。案例五:“2.17”房山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2月17日19时15分 发生地点:良乡大学城北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列,到晚5分以上7列,通过1列,中途清人折返4列,加开救援2列,调表11个。

一、事故经过

2013年2月17日19时15分,2119次FS015车在良乡大学城北站发车时,司机操作1号车门选向开关过程中,此开关旋钮脱落。当时司机误认为门选向开关在“0”位,多次进行安装无法恢复,联系行车调度员,前方车站需更换操纵台到尾车进行开关车门作业。

19时19分,列车到达广阳城站,司机按原计划到尾车进行开关门作业,但由于未考虑到屏蔽门无法联动问题,全列屏蔽门未打开。司机使用AM 自动驾驶模式维持列车运行,到篱笆房站继续到尾车进行开关门作业,由站台人员配合操纵屏蔽门开关,完成乘客乘降作业。

19时28分,FS015车晚点3分到达长阳站,司机按原故障处理方法进行开关门作业。当回到1号车完成更换操纵台作业后,列车客室车门再次打开,司机将激活钥匙回零客室车门关闭,再次处于激活 状态时,列车车门再次打开。司机联系行调分别采用RM、EUM驾驶模式,短接门关好旁路,使用紧急牵引进行试验,故障无法排除。19时32分,司机依据行调命令清人,19时36分清人完毕。19时38分司机向行调请求救援。19时48分FS017车担当救援任务与被救援列车连挂完毕,19时50分2701次救援列车由长阳站发车。20时25分,经稻田库线折返回阎村车辆段。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由于1#司机台门选向开关旋钮脱落,门选向开关处于“L”位不能搬动,司机未能及时采取正确处理措施,造成列车在运营线救援。

(二)间接原因:首先,房山线乘务中心在乘务员培训、管理中存在漏洞。一是乘务员在发生车辆故障后,未能严格按照操规规定立即清人掉线,使车辆故障影响扩大,造成列车在运营线救援。二是乘务员未能严格执行单司机制的相关规定。在发生不能独自处理的车辆故障时,未按照单司机制《暂行规定》的要求,及时联系站台人员协助进行处理。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因考虑不全面,未及时发现屏蔽门不与车门联动的问题,扩大了此次事故的影响。三是乘务中心业务培训不到位。乘务员基础业务知识薄弱,不清楚列车在AM和CM驾驶模式下牵引回路构成的条件,以及屏蔽门的联动控制原理,造成对故障现象的误判断,加大了车辆故障影响,最终酿成列车救援的事故。

其次,房山线检修中心对车辆隐患监控不到位。中心领导针对前一时期发生的门选向开关旋钮脱落问题,已经联系京车装备进行彻底 改造,但对于改造完成前的隐患监控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监控措施力度不够,没能提高对该部位的检修及工艺检验标准,致使列车在运行中发生故障。

第三,“站车一体化”联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单司机制条件下,面对一名乘务员不能处理的故障,站台人员没能充分发挥协助作用,帮助乘务员完成故障处理,并对其作业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对于发现的危机行车安全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示乘务员进行处理,成为造成事故影响扩大的另一个侧面因素。

第四,故障现象及故障处理信息反馈不及时。检修中心对于发现的车辆隐患和制定的应急处臵预案,没有及时通知乘务中心强化对乘务员进行教育。发生车辆故障后乘务员与站台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对故障现象、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传递不准确、不及时,致使相关单位没能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导致车辆故障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三、事故处理

FS015车救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房山线乘务中心职工赵某某,在故障处理中未严格执行《北京地铁房山线电动列车临时操作规定》第186条(全列无法正常开关门,经处理无法恢复时)的规定,对发生的车辆故障进行立即清人掉线处理,致使故障影响扩大。房山线乘务中心职工赵某某担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按A类一般事故的60%进行考核。此次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是房山线检修中心职工王某,对于已经发现的车辆隐患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隐患部位进行检查时重点不突出,没能防止车辆故障隐患对运营线产生影响。房山线检修中心职工王健担负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按A类一般事故的40%进行考核。

房山线乘务中心领导班子,按照A类一般事故的60%进行考核。房山线检修中心领导班子,按照A类一般事故的40%进行考核。

四、整改措施

1.房山线乘务中心要继续加强对操规的培训;针对单司机制条件下,发生车辆故障后的处理办法进行演练;强化车辆基本控制原理的讲解,提高乘务员应急故障处理实战能力,防止车辆故障影响扩大。

2.房山线检修中心要加强对门选向开关安装状态的检查,制定专项防范措施及应急处臵预案,在彻底消除故障隐患之前,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运二公司安质部对门选向开关的脱落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联系京车装备有限公司,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彻底解决车辆故障隐患。

3.各检修中心对车辆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完善监控措施,制定应急处臵方案,并及时通报乘务中心。

4.组织公司所属各条线路相关单位,针对不同线路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站车联动演练,提高“站车一体化”工作效果,减少车辆故障对运营线的影响。

5.将此事故制作成案例教育全体职工,深入进行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应急事件处臵能力。案例六:“3.5”5号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3月5日5时38分 发生地点:立水桥南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8列,到晚5分以上7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调表30个。

一、事故经过

2013年3月5日,D18组司机李某某担当1007次TP419运营任务,1#车操纵。5时38分列车运行至立水桥南站。开关门作业完毕准备发车,列车TMS显示全列BC压力、级位EB。故障提示制动on,全列紧急不缓解。司机检查各仪表显示并进行故障排查,分别短接ATP相关保险、关门旁路后进行缓解试验,全列紧急不缓。与行调联系说明情况,得到许可后进行EUM位试验,故障仍不消失。

司机前往尾车6#车进行换头试验,全列紧急制动经试验仍不缓解,向行调申请救援。行调下令1008次TP444车担当救援任务,立水桥站清人。两车立水桥南站连挂完毕,TP419车截断全部防滑阀塞门后推进回宋家庄停车场。此事造成中断正常运营25分钟。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 6#车制动控制单元箱体内紧急电磁阀插头密封圈、287号接线外皮破损,出现正极接地。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规定不完善、不明确,导致车辆检修工作缺乏监管;二是部分维修人员对维检修质量和检修工艺落实不到位,未检出车辆隐患,致使车辆“带病”上线。

三、事故处理

5号线检修中心承担全部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四、整改措施

1.要针对此次救援事故,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开展安全大讨论,对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制定出可行措施。

2.各检修中心要进一步梳理各项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要落实各项既有标准和流程,开展全面的车辆普查,重点关注车辆接线、密封圈等部位。

3.各检修中心要加大检修力度,及时对车下密封圈破损的部位进行分解、检查、更换,确保上线列车质量。

4.各单位要针对此次救援事故继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开展各项演练,做到出现突发情况,员工能够从容应对,将故障对运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案例七:“3.15”1号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3月15日8时00分 发生地点:木樨地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8列,到晚5分以上7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调表30个。

一、事故经过

2013年3月15日8时00分,G454车在木樨地上行站台发车时,司机张某将司机控制器手柄拉至牵引位,列车TMS显示全部动车VVVF同时报FAIL故障。司机进行处理后故障无法排除。副司机到尾车进行推进试验,故障仍然存在,列车无法继续运营。司机随即联系行车调度员申请列车救援处理。8时11分列车连挂完成后,司机操纵列车复位按钮后车辆故障消失,继续执行调度命令,8时46分开行2701次运行至四惠车辆段。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列车运行中发生三个VVVF故障,在列车发生故障后,司机、副司机未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SFM04A型车辆全列VVVF故障临时应急处理办法》,发生车辆故障后,未按规定 按压司机台上的【复位】按钮,致使车辆故障未排除,故障影响扩大,最终造成列车在运营线救援的事故。

(二)间接原因:一是乘务中心职工张某、刘某在列车发生故障进行应急处臵过程中违反操作要求,不能把正确的处臵程序应用到实际中,体现出自身岗位技能较差。

二是乘务中心的培训工作存在不足。事故的发生反映出中心对培训效果的检验力度不够,同时培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深度,没能注重提高乘务员对规章和应急故障处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是乘务中心安全隐患治理方面需进一步提高,对已发现的车辆隐患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反映出在关键安全节点控制方面欠缺具体、细致、到位的管理。公司前期已经针对相关车辆故障下发处理办法,然而乘务员在处理过程中未能按照规定执行,体现出乘务中心在防范措施的落实方面有所不足,相关措施在执行方面还不够细化,导致员工未能在岗位上正确实施相关措施,在处理故障时产生偏差。

四是检修中心对车辆整改期间的监控措施制定不全。公司要求相关厂家对SFM04A型车的浪涌吸收器接线进行普查及整改工作,检修中心针对未改造的车辆,主动维修工作意识不强,落实监管监控责任不到位,对整改工作的细节及环节控制关注度低、力度不大,导致普查及整改工作未实现预期效果。

五是未能深刻吸取之前救援事故的教训。进入2013年以来运二分公司已经接连发生两起救援事故,职能部室也未能结合事故的发生,举一反三,汲取教训,对照隐患管理“三个逐一”的要求,认真 分析查找问题,严格履行管理工作职能,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事故处理

依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全事故处理规则》相关规定,此事故定性为B类一般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四、整改措施

1.运二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要牵头细化完善隐患整改管理流程,对隐患整改全过程进行监管,及时掌握整改信息,制定专项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相关预案落实到位。

2.针对此次事故反映出检修中心在隐患排查方面认识不足,未将相关隐患内容纳入隐患数据库中,检修中心要再次对运营车辆进行排查,建立车辆隐患数据库,制定隐患整改措施,完善车辆故障跟踪机制,实现对车辆故障及整改进度的实时监控。

3.针对SFM04A型车三个VVVF故障的处理办法,再次对1号线乘务员进行培训,确保全员掌握相关的故障处理方法,同时在所有SFM04A型车司机室张贴明显的故障处理提示,提示乘务员此故障现象及正确的处理方法,防止救援事故再次发生。

4.加大乘务员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主要是更新培训教育方法,扩展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的检验力度,依据培训效果,不断修正培训工作的思路,注重对基层培训人员的教育,提高培训工作的效果,不断强化乘务员故障处理实战能力。

5.对车辆故障情况进行总结,教育乘务员更加全面的掌握列车可 能发生的各种故障,掌握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法。

6.将冬运以来发生的救援事故制作成案例开展安全大讨论活动,要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运营无小事观念,增强居安思危意识,对职工进行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自身岗位的重要性,提高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同时加大日常工作中对于关键点的把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运营安全稳定。案例八:“5.18”公主坟道岔事故

发生时间:2013年5月18日3时46分 发生地点:公主坟站 事故类型:道岔故障 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到晚5分以上4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加开临客1列,加开回空1列,调表13个。

五、事故经过

2013年4月8日3时46分公主坟站行车值班员发现公主坟站5号道岔无法反位,立即通知通号分公司木樨地站值班人员。3时48分通号分公司维修人员接到通知后,马上准备工具、仪表,联系木樨地站综控员开门。4时15分联系公主坟站开门进站。

4时18分维修人员进入公主坟站信号机房检查室内设备情况,4时22分维修人员进入综控室登记后,要求单操试验5号道岔。观察5号道岔电流表有动作,但反位没有位臵表示。维修人员进入区间调整,在调整5#道岔反位时,由于技术能力有限,将定位密贴及表示调乱,致使道岔失去定位表示,维修人员多次反复调整该道岔,仍未能将道岔调整恢复。公司抢修人员到位后,为尽快恢复正线运营,决定先调整5号道岔定位密贴。5时39分重新调整5号道岔定位密贴后,通知行车部门让列车先通过,再调整道岔表示。

5时54分列车通过后,再次要点下洞调整5号道岔定位表示。5时56分恢复定位表示后,行调通知值班员道岔钩锁,恢复运营。此时道岔反位未再进行调整,待夜间停运后进行恢复。

5月18日晚,通号分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公主坟5号道岔进行调整恢复。

六、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5号道岔表示缺口卡口,5号道岔反位没有位臵表示。

(二)间接原因:一是是维修人员技术能力有限、没有及时判断出道岔表示故障,对道岔的密贴、表示调整不当,导致影响扩大。

二是项目部执行相应应急抢险预案不到位。

4时11分项目部调度员接到通号公司调度通知后,没有及时通知项目部领导、安质室信号专业技术主管,在长达66分钟时间内没有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失去了最佳故障抢险时机。

项目部调度员没有按照抢修流程和预案要求在接到故障通知后10分钟内向通号公司调度反馈现场处臵情况。

三是员工对“运营第一”认识不到位,对应急抢险预案执行不到位。维修人员没有意识到此次故障对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预案中规定“道岔故障维修人员到达现场15分钟未能处理完好时,应立即请求支援”,现场维修人员直到5:15分通知项目部调度室请求支援。四是故障处理过程中反映出员工技术水平低,对故障判断有误且处理时间过长。

七、事故处理

依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全事故处理规则》相关规定,此事故定性为A类一般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八、整改措施

1.召开现场分析会。要求事故单位认真分析查找故障处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故障抢修预案和流程。针对修改后的抢修预案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处理故障能力。

2.加强项目部对调度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强化项目部调度员对应急抢险流程的执行,及时追踪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故障处理情况等信息。对于维修人员一时不能处理的故障,按照预案及时通知抢险人员抢险并请求通号公司抢险人员支援。

3.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再次排查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结合此次事故案例组织全员学习案例,开展安全大讨论活动。

4.针对道岔调整及故障处理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在6月30日之前,分三批次完成信号专业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和实际操作培训,并进行考试。

二、火灾事故案例

案例九:“2.29”知春路电梯冒烟事故

发生时间:2011年2月29日6时34分 发生地点:知春路 事故类型:电梯冒烟 事故定性:险性事故

事故影响:换乘通道封闭,电梯部分设备烧毁。

一、事故经过

2011年2月29日6:34分,地铁10号线知春路站换成13号线通道内2号自动扶梯故障停梯,7:02分换乘通道内FAS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车站综控员报告值班站长到现场确认。值班站长、综控员、票务员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处臵。在13号线南站厅处发现10号线换乘13号线自动扶梯上头部盖板下往外冒烟,车站工作人员立即启动预案,使用灭火器对准电梯头部进行喷扑。同时行调下令知春路车站封闭换乘通道,启动地面换乘预案。车站工作人员立即组织地面换乘,并派人留守换乘通道,监视电梯情况,迎接专业抢修人员。7:31分13号线知春路站将南展厅出入口封闭,7:25分机电公司人员到达现场后,打开自动扶梯井盖,进入自动扶梯基坑检查通道进行灭火处理,烟雾逐步消散。7:45分对自动扶梯故障处臵完毕,车站立即对地面进行清扫保洁。8:25分知春路站恢复换乘。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梯级间隙照明灯具及线路短路导致扶梯主空气开关保护动作跳闸,同时短路引燃扶梯桁架、梯路上的油污和毛絮。

(二)间接原因:一是机电公司电梯维护人员到达现场较晚,没能第一时间有效处臵火情是造成事故影响扩大;二是机电公司电梯维保人员对设备没有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维修,存在严重违章违纪、漏检漏修、弄虚作假现象,致使电梯欠修,电梯桁架、梯路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毛絮、油污积存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三、事故处理

根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事故处理规则》第15条33款“运营线上发生冒烟、明火”规定,该事故定性为险性事故。

知春路站换乘通道自动扶梯冒烟是由于机电公司没有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维修,电梯梯级间隙照明灯具及线路短路打火引燃扶梯桁架、梯路上的油污和毛絮造成,因此机电公司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

四、整改措施

1.机电公司立即对扶梯设备开展专项整治,对梯级间隙照明全面检查,对电梯油污进行彻底清理,消除火险隐患。

2.机电公司进一步加强电梯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严查漏检、漏修问题;加强设备维护质量的监管工作,确保维修工作质量,使设备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3.机电公司联合运营分公司进一步完善电梯设备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臵预案,加强员工现场应急处臵能力培训,以做到及时发现故 障、及时处臵,尽量减少对安全运营的影响。

4.知春路车站工作人员在事故抢险过程中有效地组织了乘客地面换乘,未进一步扩大事故影响,但在前期没能及时发现电梯故障,错失了处臵的最佳时机。运营三分公司将情况调查清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5.各运营分公司开展一次对全体综控员的综控设备操作培训,要求必须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要求和故障报警处理。同时各运营分公司加大对综控员值岗作业的监督检查。

6.各单位、各部门要汲取此次事故的经验教训举一反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一是组织开展隐患大排查活动,重点排查人员隐患,深入检查各级领导和各岗位职工规章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和落实程度;

二是严格落实“四个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重点部位设备维修实名制,真正落实计表维修计划;

三是以此次事故为案例组织组织一次安全大讨论,继续深入开展“向违章违纪和维修不到位宣战”和“向管理者不作为、管理不到位宣战”活动;

四是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一线值岗人员的应急反应处臵能力。案例十:“10.14” 四惠站线路管理用房起火事件

发生时间:2012年10月14日17时30分 发生地点:四惠站

事故类型:设备管理用房起火 事故定性:A类一般火灾事故

事故影响:1个空调室内机和部分床上用品损坏。

一、事故经过

2012年10月14日17时23分左右,四惠车站夜班代理值班站长李某某在巡视车站中发现四惠东厅南通道内线路公司房间有烟冒,立即通知行车值班员和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谢某、孙某某在17:25分左右到达现场,用锤子将房间门砸开,由于室内烟太大,无法进入,值班员尹某某、保安员苟某从通道另一窗户到达该房间朝东的窗户外,砸开窗户,使用灭火器向屋内喷射。四惠站区副站区长张某于17:29分赶赴现场,参与指挥灭火,同时站区长李某某向生产调度报告房间冒烟事故。值班员于17:33分左右向行调汇报。乘客报火警,17点35分左右消防队赶到现场,出动了4辆救火车,使用车站消火栓经过了大概10分钟的水灭,将火扑灭。随后消防局和派出所对相关现场进行隔离保护。

经现场观察,室内无易燃易爆危险品,空调室内机插头未与墙壁插座相连,线无烧蚀。房间北墙东侧边缘距地面1米多处,有1根 电线自室外穿墙接入,沿着墙角敷设,此线已烧蚀。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线路公司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巡检人员张某某违规私接电源线为手电充电,电器与电源线被夹在被褥中,过热造成绝缘损坏产生短路引燃了床上用品。

(二)间接原因:一是该房间为线路公司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巡检人员及第六维修部人员休息用房,房屋管理单位是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六维修部。第六维修部主任吴某某对四惠房间管理不到位,用电与防火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存在死角。第四维修部主任杜某某对巡检人员张某某教育和管理不到位。二是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对驻站房间检查工作不细致,人员要求不严格,对部分员工用电和防火安全意识淡漠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违章违纪行为治理,用电和火险隐患排查不到位。

三、事故处理

根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全事故处理规则》第20条A4款“发生起火冒烟,致使消防车出动火警”规定,该事故定性为A类一般火灾事故一起。责任单位为线路分公司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经线路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有关人员做出如下处理:

1.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巡检人员张某某私接电源线为手电充电,接线过程采用隐蔽手法,存在主观故意,属于个人严重违章违纪行为,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4个月。

2.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安全质量室综合安全管理岗高某某,为驻

站房间管理人员,对四惠站驻站房间检查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个月。

3.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六维修部主任吴某某,属地房间管理不到位,用电与防火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存在死角,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个月。

4.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第四维修部主任杜某某对当事人教育和管理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2个月。

5.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安全质量室主任王某对驻站房间管理工作未做好检查、监督职责,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1个月。

6.综合维修一项目部主管安全副经理孟某某,人员要求不严格,对违章违纪行为治理,用电和火险隐患排查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1个月。

7.综合维修一项目部副经理李某某,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一定管理责任,扣除绩效工资1000元。

8.综合维修一项目部经理苏某某、支部书记何某某,对驻站房间管理工作不细致,对部分员工用电和防火安全意识淡漠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此次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每人扣除绩效工资3000元。

9.综合维修一项目部依据公司绩效考核规定对其他相关责任者和员工进行绩效连锁考核。

10.根据公司“安全风险奖励基金”规定,免除综合维修一项目

部全体人员安全风险奖励基金25 %。

11.对公司机关全体管理人员,按照绩效考核有关规定进行连锁考核。

四、整改措施

1.线路分公司向各项目部、各部室全体员工通报“10.14”事故处理决定。各项目部加强对所辖驻站房间、办公区域、料库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有无违规使用电器、有无私搭乱接电线现象、电源插头是否全部拔掉、有无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做好每项检查记录。

2.线路公司在前期与全体员工签订《安全运营保障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书》、《内部治安保卫责任书》、《交通安全责任书》的基础上,对全员进行再教育,教育员工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查找身边的违章违纪行为和管理上的漏洞。

3.开展安全大讨论。各项目部、各部室制定安全大讨论计划,围绕事故案例,讨论如何将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作业的每一个环节。项目部、部室领导组织并参加所属单位的安全大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4.各级管理人员从“人、机、环、管”方面分析,作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查找安全检查环节存在哪些不到位,检查《线路维修作业标准化程序》和《探伤作业标准化程序》执行情况、现场管理是否到位。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5.结合冬季特点,确定本单位近期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教育员工遵章守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6.严格执行线路公司《驻站房间安全用电规定》。项目部要组织员工学习《驻站房间安全用电规定》,每名员工都要知道规定的具体内容,学习要做好记录。《驻站房间安全用电规定》要上墙。

7.各项目部加强驻站房间管理和检查。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职责,确定员工离开驻站房间时间、人员离站时必须拔掉所有电源。作业负责人每日离开前对房屋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检查,将检查内容全部填入记录本。项目部对驻站房间的检查坚持有人、无人相结合进行,对检查出的违反规定问题,对当事人要进行严肃处理。

8.线路分公司机关各部室加强抽查,对各项目部及维修部安全用电、安全管理进行抽查,对违章违纪现象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提高全体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工伤事故案例35

案例十一:“6.23”四惠车辆段坠车工伤事故

发生时间:2010年6月23日10时17分 发生地点:四惠站车辆段 事故类型:工伤事故 事故定性:重大事故 事故影响:一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10年6月23日上午10时17分,1号线乘务中心丙班30组司机黄某某、副司机张某(男,23岁)按60#表驾驶415车回四惠车辆段,进2#联络线,准备入洗刷库,执行洗刷作业。

10时23分,列车运行入洗刷库停车库。洗刷作业过程中,司机黄某某在前部司机室驾驶列车,副司机张某在尾部司机室监护作业。

洗刷作业完毕,与信号楼联系确认后,司机黄某某驾驶列车出库。10时32分至10时35分,运行至四惠段东牵线,在规定位臵停车后,黄某某更换操纵台,步行至尾部司机室,准备折返回停车列检库。此时发现副司机张某不在司机室内。

因调车信号已开放,黄某某确认列车两侧无人后,独自驾驶列车回库。入库停车后,黄某某去运转室询问张某是否退勤,经值班员任某某确认,张某没有退勤。

10时36分,运转室甲班值班员任某某向运转室值班班长汪某某报

告,丙班30组副司机张某不知去向。汪某某立即赶到值班室和黄某某一起去洗刷库寻找张某,途经中平交道北门时遇到了丙班24组副司机呼某三人一同去了洗刷库,经询问,洗刷库管理员称415车副司机出库时在尾部司机室内。三人随即出库,沿出库线路寻找。

10时55分,至距东平交道口东侧67米处,发现张某头部朝西脚朝东,蜷卧于道床南侧。当时张某头部有血迹,口鼻涌血,呼唤没有反应。

11时02分,呼某打120叫急救车,汪某某向乘务中心领导报告。随后,呼某背着张某,由黄某某和汪某某协助,将张某移到东平交道口处。

11时18分,急救车到达现场后医务人员立即对张某进行抢救,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客副司机张某违章作业。

(二)间接原因:一是运营二分公司安全管理有缺陷:缺少严格的安全检查监督机制,致使存在职工违章现象;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二是责任范围内所属设备管理不清:运营二分公司对四惠车辆段所管辖的设备管理不善,未制定通风系统动力控制箱按钮箱安全操作规程,未指定设备负责人,未制定该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运营二分公司对所管辖的设备隐患排查不彻底,四惠车辆段通风系统2004年安装完毕后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管理的状态。三是照明问题:四惠车辆段车场作业环境照明不足,东平交道口距事发地点有五盏灯不亮,事故地点照明度不足。

三、事故处理

1.事故定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该起事故定性为: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地铁公司《运营事故处理规则》第13条第一款,该起事故定性为:重大事故。

2.给予运营二分公司党政主要领导行政警告处分;给予运营二分公司分管运营安全工作领导、分管四惠车辆段设备维修工作领导行政记过处分。

3.运营二分公司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公司。

四、整改措施

1.开展安全教育,落实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执岗能力(1)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大讨论,继续开展向“向违章违纪宣战”活动,克服侥幸心理和习惯性规章行为,强化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保证各项规章制度逐级落实。

(2)各单位组织2005年以后进入地铁的员工参观《再让过去告诉未来》大型安全展览,进行事故案例安全教育,参观人员每人写一篇观后感。各单位进行总结、评比。

(3)深入开展规章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的专项整治活动,梳理、细化各级员工的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作业标准,切实落实重点岗位“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安全操作规程。

(4)强化对新员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检查和考核,班组长和新员工“导师”要履行职责,做好新员工入职上岗的安全监护员,做到安全

作业“三不伤害”。

(5)针对作业现场风险,编制关键岗位员工安全手册暨“三法三卡”管理系统;编制各种安全培训教材和安全操作说明,组织现场学习和技术比赛,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

2.加强隐患排查,严格检查力度,落实安全责任,汲取经验教训(1)严格按照“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和“治、控、救”三道防线组成的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及“三个逐一”标准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监控工作。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主要分析隐患类别、影响程度、产生原因。

(2)各单位加强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检查、巡查制度;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单位属地责任、专业监管责任和综合监管责任。

(3)再次梳理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开展规章制度落实执行情况的专项整治活动,层层分解,分工明确,重点突出,将安全责任、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

(4)汲取事故经验教训,提前归纳新线试运行和试运营阶段常见的安全隐患点和风险源,排查新线接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四、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2.27”10号线接触轨断电事故

发生时间:2012年2月27日10时17分 发生地点:三元桥至太阳宫上行区间 事故类型: 接触轨跳闸 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 中断运营26分钟

一、事故经过

2012年2月27日18时11分至18时37分,地铁10号线三元桥至太阳宫上行区间,发生接触轨跳闸现象,导致运营中断26分钟,影响了乘客的正常出行。

2011年11月7日线路公司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三元桥站至太阳宫上行K14+860至K15+400区间钢轨侧磨值为10.85mm,临近轻伤标准(12mm)。11月14日,钢轨侧磨值发展为12.65mm,已超过钢轨磨耗轻伤标准(12mm);2012年2月1日,钢轨侧磨值发展为14.85mm,已临近钢轨磨耗重伤标准(15mm),线路公司依据维修规程进行维修施工作业。

2012年2月27日凌晨,线路公司依据施工组织方案,将40块鱼尾板分散存放于K14+860至K15+400区间两侧的接触轨防护板后,均未采取任何临时加固和防范措施。

2012年2月27日6时08分,第一辆列车经过K14+860至K15+400区间,随着列车运行产生振动,造成鱼尾板移动发生位移。18时05分,41 鱼尾板经过列车一天运行所造成的振动位移,最终与接触轨搭接,造成三元桥至太阳宫上行区间发生接触轨跳闸现象,导致运营中断26分钟,影响了乘客的正常出行。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临时存放的鱼尾板不稳固,受列车运行震动影响,产生位移,与接触轨搭接,造成接触轨跳闸。

(二)间接原因: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对采用新工艺带来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未能认识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在施工组织方案中没有明确指出可能潜在的风险。二是对新设备、新技术的维修维护缺乏针对性,沿袭既有规章制度,没有针对钢弹簧浮臵板道床大修作业特性制定专项安全措施。三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等的培训有薄弱点,没有针对钢弹簧浮臵板道床检修维修进行技术培训。

三、事故处理

(一)事故定性

依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全事故处理规则》第19条第1款规定:“A1.中断正常运营20分钟;”,此事故定性为A类一般事故。

(二)绩效考核

一是对地铁公司所属线路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二是按照《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安全事故处理规则》第65条第1款规定:“

1、在公司下达的折算A类一般事故控制指标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每起折算A类一般事故扣减责任单位当月安全风险工资总额的15%”,对线路公司进行绩效考核,扣减安全风险工资40万元。

三是责成线路公司对相关责任人按规定进行绩效考核。

四、整改措施

针对暴露出的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风险认识不足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是立即停止在区间隧道存放物料,即刻对轨行区范围内料具进行清理,排查整改类似安全隐患。并组织梳理、修订相关施工作业管理制度,制定区间隧道内施工作业所需物料存放管理规定,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是组织技术人员针对新工艺、具有新特性的设备设施的维修维保进行培训,重点学习钢弹簧浮臵板道床工艺、特性、检修维修等技术知识。

三是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和监督,对在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检查和控制,进一步强调施工作业“精、细、实”的工作原则。

四是进一步加强现场值守力量,公司两级机关人员早晚高峰期间到车站值守,确保突发事件及时、有效上报及处臵。

案例十三:“1.4”房山线接地线未拆除事故

发生时间:2013年1月4日4时14分 发生地点:郭公庄站 事故类型: 地线未拆除 事故定性:险性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轧道车在大葆台中途折。

一、事故经过

2013年1月4日4时14分郭公庄上行站线至郭公庄上行库线无法送电。4时20分线路公司接调度指挥中心通知:房山线郭公庄站尽头线(库线)接触轨不能供电,线路公司生产调度室立即命令综合维修七项目部去现场查看。4时45分综合维修七项目部抢险人员赶到现场,查明不能供电原因为郭公庄上行进站K23+500处一条线路公司接触轨接地线未拆除,经拆除接地线后,5:05接触轨正常送电。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员工唐某作为当日维修部主任指定的接地线安装、拆除责任人,作业结束后未做拆除接触轨接地线工作,当副主任索某追问接地线是否拆除时,唐某主观臆测索某和金某拆除了接地线,回答“已拆除”。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 第7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成品油销售市场逐步与世界接轨。自助加油站作为我国新兴的成品油销售模式,以其简单、便捷、高效的优点正逐步在我国各地推广开来。随着未来成品油销售利润的进一步下降及人力成本的不断升高,自助加油必将成为我国成品油销售的主要模式。

1 自助加油站的概念

在传统的全服务式加油站中,顾客加油时,只需将车驶入加油站,加油员便会帮助顾客完成加油和支付的全过程。而所谓自助加油站,指的是由顾客自行完成加油及支付过程的加油站[1]。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自助加油站主要分为全自助和半自助两种。其中,半自助加油站指的是部分加油机为自助加油机,部分加油机为全服务加油机,是自助加油站推广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2]。

与传统的全服务式加油站相比,自助加油站有着诸多的优点[3]:首先,自助加油往往采用刷卡的方式交易,符合当今数字支付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而且在给顾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避免了加油站现金暂存的风险,有利于油品销售的信息化管理。第二,自助加油可以大大减少顾客等待加油员服务的时间,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第三,自助加油站不仅降低了油品销售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也给顾客带来了切实的实惠。在实际中,由于自助加油站的用工成本较低,在自助加油站的加油往往会享受到一些优惠。

2 自助加油站的主要安全风险

作为我国成品油销售行业的新兴事物,自助加油站在推广以来就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质疑。由于成品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因此,如何保障自助加油站的安全运营是自助加油站大面积推广面临的首要问题。从国外自助加油站发生的各类事故来看,与传统加油站相比,自助加油站面临着一些新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2.1 静电风险

传统的加油站中,工作人员往往都穿有防静电服和劳保鞋等安全防护用品,所以静电起火的风险较小。但在自助加油站中,直接接触加油设备的是顾客,而顾客穿着的衣物和鞋子一般都不具备防静电功能,因而静电是自助加油站面临的一大安全风险。

2.2 操作风险

一般来说,加油站的员工在上岗前都要经过各种各样的专业培训,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各种安全事故。而普通顾客则对加油设备的了解较少,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自助加油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引发事故。

2.3 犯罪风险

传统的全服务加油站一般都会配备较多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对加油站的各种财产实施保护。而自助加油站则通常只配备极少量工作人员,甚至经常会出现只有1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使得不法分子在自助加油站实施犯罪变得更加容易。

2.4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也是自助加油站中较为常见,而且危害较大的一种事故类型。由于自助加油站往往采用更加开放的建筑格局,因此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时更容易直接对加油设备造成损害,进而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3 自助加油站典型静电事故分析

3.1 自助加油站静电来源

静电是生活中极为常见一种自然现象,尤其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穿衣脱衣、整理头发等都会产生静电,当静电电荷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一般情况下,静电放电只会让我们感到稍许不适,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在加油站、矿区、油田等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地方,由于静电放电的瞬时能量很高,很可能会导致着火甚至发生爆炸事故[4,5]。

通常而言,在自助加油站中,静电主要来源于以下四种情况:(1)成品油流经过滤器、泵和计量器时易产生静电;(2)汽车自身所带的静电;(3)顾客身上的人体静电;(4)顾客向便携式油桶加油时易导致油桶内积聚静电。其中,后两种是导致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的主要因素。

3.2 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典型案例

(1)案例一:自助加油前未释放人体静电导致起火

2007年11月21日,美国Virginia的某自助加油站内发生一起顾客接触加油枪导致起火的事件,事故原因为该顾客在加油前没有释放人体静电。

(2)案例二:自助加油过程中离开,再次接触油枪前未释放静电导致起火

2004年2月12日,美国Oklahoma一名穿浅蓝色毛衣的女子在自助加油站加油时,首先将加油枪伸入油箱,然后打开油枪的开关并使用限位挡板固定,开始向汽车加注汽油。之后,在等待加油的过程中,又返回车内一段时间,出来后拍打了几下自己的衣服,并准备拔出已经加完油的加油枪,就在她碰到加油枪的瞬间,从加油枪口窜出了火苗。

(3)案例三:向便携式油桶加油导致静电起火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某自助加油站内,一名皮卡车主在进行自助加油时,在给自己的汽车加注完汽油后,又继续给自己车斗上放置的一个金属油桶加注汽油,在加油的过程中,由于静电积聚而起火。

(4)案例四:向摩托车内加油导致静电起火

2004年1月,国外某加油站员工在向一辆摩托车内加油时,由于静电放电而引发火灾。

(5)案例五:油枪静电着火后处置不当导致火势迅速扩大

2007年11月12日,一位美国德克萨斯州顾客在加油时由于未释放静电而引燃了加油枪,起火后,该顾客将油枪拔出企图踏灭,导致身上起火燃烧。幸好加油站工作人员及时将顾客身上的火扑灭,才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3.3 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美国PEI(Petroleum Equipment Institute)的报告[7],在1992年到2010年期间,PEI共收到176起加油站静电起火事故报告。此外,美国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还收到另外的34起静电起火事故报告(注:由于PEI和NHTSA的事故报告都是征集而来,所以实际的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比这个数量要多)。

3.3.1 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的主要形式

在PEI收到的176起静电起火事故中,有87例是在加油过程中返回车内,待加完油后再次碰触加油枪的瞬间起火;有39例是在加油前碰触加油枪起火;有32例则以上两种情况都没有;剩余的案例由于报告不够详细而无法确定。此外,根据ASTB(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的统计[8],向便携式油桶内加注汽油也是容易导致静电起火事故的一种重要形态。由此可见,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主要有四种形式:

第一,自助加油前未释放静电导致起火。若在加油前没有释放人体静电,且所穿着的衣物不具备静电防护功能。在碰触加油设备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静电放电而引燃油气,案例一和案例五都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自助加油前释放了静电,但在加油过程中返回车内或去从事其它活动,导致身体带电,再次接触加油枪时静电放电而引燃油气;在案例二中,事故的主要原因即为顾客在加油过程中返回车内,与汽车座椅发生摩擦而导致人体带有静电,再次接触加油枪时,与加油枪静电放电而引发了火灾。

第三,向便携式油桶加油导致静电起火。在向便携式容器加注汽油时,若容器是绝缘的,就很容易导致在加注过程中积聚大量的电荷,如果这些电荷持续积累并达到静电放电电压,就会产生静电放电而引燃油品。在案例三中,虽然车主使用的是金属容器,但由于皮卡车的车斗下方垫有塑料衬底,导致静电不能及时释放,最终电荷积聚放电而引发了火灾。

第四,向摩托车加油导致静电起火。大部分摩托车的油箱是塑料制造的,相当于向塑料桶加注油品,在加油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静电电荷的积累而引起静电放电;此外,摩托车发动机在油箱下方,刚刚熄火后温度较高,万一撒落油滴会有起火的危险。

3.3.2 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的外部条件

(1)顾客的衣着。

在176起事故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地面类型(包括水泥、柏油路、岩石等等)、汽车型号、加油设备等等,但事发时94%的顾客都穿了普通的胶底鞋。而这种普通的胶底鞋很可能有着较大的接地电阻而导致身体静电无法及时释放,容易引发事故。

(2)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176起事故中,按照月份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很显然地看出,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多发于11月到3月之间,此段时间往往气候比较干燥,更加容易产生静电。而从美国各州的加油站静电事故统计结果看来,干旱多风的内陆地区的静电事故也往往较多[7]。

(3)加油设备的影响。

根据PEI的统计结果,在普通加油枪和带有油气回收功能的加油枪上,均发生过类似的静电事故。但在具有仰角自封的加油枪上(即加油枪在一定的正常加油角度内才能开启,当角度异常时会自动关闭),则没有发生过静电事故。此外,根据PEI文献中的结论,在同时使用加油油气回收及车载油气回收装置的情况下,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静电事故[9]。这就表明,充分的油气回收装置及仰角自封式加油枪能够有效地防止油品泄漏,从而降低加油设备周围的油气浓度,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

3.3.3 向便携式油桶加油的静电事故统计

根据ASTB(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的统计,在1990到1995年搜集到的20起向便携式油桶加注汽油而起火的事故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8]。

从表2中不难看出,向便携式容器加注油品时,首先要保证容器本身是安全的,最好采用能够良好导电的金属容器;其次则要在加注油品时,将金属容器直接放置在大地上,确保积聚的静电能被及时、良好地消除,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千万不可为了方便而直接将容器放置于车斗或车厢内,这种做法是比较危险的。

4 自助加油站静电起火后的正确处置方法

在案例五中,由于顾客在静电起火后采取了不合理的应急措施,不仅导致了火势蔓延,而且也伤害了自身,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一般来说,静电起火后绝大多数顾客的第一反应是将加油枪拔出油箱或油桶,这样的作法实际上是不合适的。静电起火后的正确处置方法应为:

(1)将着火的加油枪继续保持在油箱或油桶内。众所周知,发生燃烧的三个要素是:可燃物、氧气及高温;由于油箱和油桶内的空气含量非常少,油品在燃烧时只能通过接触油箱或油桶口的氧气进行燃烧,过程不会很剧烈;而一旦将油枪拔出,则会使高温油品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并喷洒在周围其它物体的表面,使火势迅速扩大、蔓延。

(2)迅速报警并寻求加油站员工的帮助。发生火灾后,首先应该确保自身安全,尽快离开现场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5 自助加油站静电防护措施总结

(1)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和地区要特别注意静电防护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在活动时皮肤和衣服会相互摩擦而产生静电,在周围湿度较高时,空气的导电性增强,产生的静电电荷会被及时带走,无法达到放电能量;但在气候干燥时,空气的导电性变差,人体静电会不断积聚,当碰触到加油枪时,更容易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从本文3.3节中的分析结果看来,自助加油站静电事故也多发于气候干燥的季节和地区。因此,在气候干燥时,自助加油站要特别注意静电防护问题,加大静电安全防护的宣传力度。

(2)自助加油站应设置更加有效的静电释放装置

目前,我国的自助加油站中往往缺少必要的静电释放装置,或者是仅仅安装了传统的静电触摸释放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顾客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几乎没有人会在自助加油前首先释放人体静电,给自助加油站的安全运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10]。

为此,自助加油站应安装一些新型的、更加人性化的静电释放装置。如:①在操作键盘上设置静电释放装置,使顾客在按键的同时能够释放静电;②将静电释放触摸按钮设置为“不触摸则不能开始加油”的模式;③研发新型的亚导体加油枪保护套,使顾客在接触加油枪时能够平稳地释放人体静电,避免放电打火现象;④加油枪上不刷漆或刷导电性良好的油漆,保证顾客在接触加油枪时能够迅速将静电释放掉。

(3)自助加油站内应针对新风险增设警示标识

传统的自助加油站中,一般都会设有“熄火加油”、“严禁烟火”、“禁打手机”等标示。而随着自助加油站的不断推广,还应在站内增设“加油前请释放静电”、“每次碰触加油设备前请释放静电”、“禁止私自向便携式油桶加油”、“禁止向摩托车加油”等标识。

(4)加强对顾客的安全宣传

提醒顾客在加油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去从事其它事情。应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顾客的安全意识,让顾客认识到加注油品是一种有风险的活动,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加油设备始终在自己的可视范围内,并不去从事其它活动。如本文3.3节中所述,约有50%的静电起火事故都是由于顾客在自助加油过程中返回车内,然后未经过静电释放便再次接触加油枪而导致的。为此,澳大利亚等国家已明确规定,自助加油枪应是无档位的油枪,要求顾客在加油过程中一直扣住油枪开关进行加油,避免再次接触而导致静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5)自助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应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在自助加油站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经常检查加油枪胶管上的金属屏蔽线和机体之间的静电连接;加油机胶管上的屏蔽线和机体之间的静电连接由于经常移动,有可能发生断裂而接地不良,导致无法消除静电而容易引发事故。②严禁顾客直接向便携式容器、摩托车油箱直接加注油品;③向便携式油桶加油时要将容器直接放置在地面上;④向铁制容器内加油时,必须保证枪口触到桶底,不能喷溅式加注;⑤向塑料桶或摩托车内加油时,应先将油品加入铁桶内,再将铁桶提到安全区域,通过漏斗将油品注入。

6 结语

总之,安全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自助加油站也不例外。在为顾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自助加油站应充分认识到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防范,有效确保顾客、员工的生命安全及企业的财产安全,为自助加油站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GB50156-2012.加油与加气站设计施工规范[S].

[2]金万刚.自助加油站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4):10-11,52,67JIN Wan-gang.Discussion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self-help gas station[J].Petrochemic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2010,(4):10-11,52,67

[3]吴世阳,付强,等.自助加油站建设模式及技术应用研究探索[J].天然气与石油,2012,(4):91-94,104WU Shi-yang,FU Qiang,et al.Construction mode and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self-service gas station[J].Natu-ral Gas and Oil,2010,(4):10-11,52,67

[4]白光弼,张朝临.加油站静电灾害的形成与防护措施[J].安全、环境和健康,2002,(2):31-32BAI Guang-bi,ZHANG Chao-lin.Forming and preven-tion of disaster resulted from static electricity at fuelingstation[J].Safety,Health&Environment,2002,(2):31-32

[5]李成东.加油站的静电危害及预防[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6,(1):21-22,46LI Cheng-dong.Harms of electrostatic at gas stations andprecautions[J].Depot and Gas Station.2006,(1):21-22,46

[6]张申宁.加油站起火,静电是杀手[J].现代职业安全,2005,(3):56-57ZHANG Shen-ning.A fire accident in gasoline stationcaused by electrostatic[J].Modern Occupational Safety,2005,(3):56-57

[7]Robert N.Renkes.PEI Report:Fires at Refueling SitesThat Appear To Be Static Related-Summary[R],2010

[8]ASTB Report:Static fires at retail petrol stations[R],2005

[9]Robert N.Renkes,Charley Sunderhaus.Why Are Vehi-cle Fires During Refueling Declining?[J].PEI Journal,2011,(1Q):25-28

上一篇:我的杜老师作文400字下一篇:施工企业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