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学案教师用

2024-06-28

六国论学案教师用(精选4篇)

六国论学案教师用 第1篇

《六国论》导学案

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编者:王继山

时间:2012.12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第一部分 课前热身:

1、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4、课文注音

赂秦()

思厥()

暴霜露()

暴秦()

草芥()洎()

邯郸()

殆尽()

易量()

苟()

学习探究

方法指导:请同学们用点译和滑译的方法疏通第一段并能解决以下问题

一、研读第一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

弊得赂秦

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

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

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译:

5、问题探究

A.第一段中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B.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提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第二部分

二、研读第二段

1、重要词语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

固不在战矣

....诸侯之所亡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

举以予人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

2、古今异义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

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 思厥先祖父

古:

今:父亲的父亲

3、词类活用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句式

举以予人

()

5、翻译句子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译:

6、问题探究

提问:这第2段,可分哪几层意思?并在课文上划出。

明确:第一层:用数字说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二层:轻易供奉土地是六国灭亡的原因;第三层: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道理;第四层: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为喻,进一步论证了赂秦而亡的道理。

提问:在第2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对比性的句子?

明确:⑴秦以攻取得与“受赂所得”的对比;⑵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的对比;以上两个对比之间,也构成了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⑶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⑷“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对比;⑸“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的对比。通过以上的全部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4.提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5.提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随堂训练

课外延伸

赵人养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1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2下面句子中的“去”和“去饥寒犹远”中的“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故国思念家乡,担忧沉迷于安逸的生活畏惧讥讽和谗言)

B去死肌,杀三虫(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C西蜀之去南海

D得钱千五百,乃去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六国论学案教师用 第2篇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手法。2.归纳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一、作者简介

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辞赋有《鵩鸟赋》《吊屈原赋》等。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明人辑有《贾长沙集》。

二、读课文准确认读

腴()轸()镞()笞()恬()藩()瓮()牖()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召滑()俯首颈系()践华为城()劲弩()不及中人()墨翟()蹑足行伍()将数百之众()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万乘之势()朝同列()一夫作难()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合从缔交()制其弊()陈利兵而谁何()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

三、归纳文言知识

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A.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却匈奴七百余里 约从离衡

序八州而朝同列 外连横而斗诸侯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 以弱天下之民 以愚黔首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一词多义①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燕虽小国而后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河曲智叟亡以应吞二周而亡诸侯③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④利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商人重利轻别离⑤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⑥度

宁信度,无自信也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一年一度秋风劲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理有未安,妄以臆度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课文分析:

1、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全文共五段,各段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六国论学案教师用 第3篇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引导;初中英语

学案教学法的开展,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自学,而要想做好这一点,教师适当的引导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引导的内容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还包括引导学生如何自觉学习和提升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适时退场,将课堂还给学生

所谓适时退场,指的是当教师制定完教学目标并组织学生自学时,教师要适时退场,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更加自主地完成既定的目标。这里所说的适时,指的是选择恰当的时间退出,一般来说适时有以下几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是布置完任务目标时,第二个时间是给学生点拨完后,这两个时间段教师如果把握好了,学生就能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比如在学习课文“Wild animals”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这样给学生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野生动物吧,那你们都认识哪些野生动物呢?这些野生动物用英语怎么说呢?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将课本打开,看看课本中所讲到的动物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然后将这些单词尝试着去记一下。”这样一个教学目标非常简单,就是让学生简单地看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在不在里面,并将这些单词记牢。当布置完任务后,教师就不要再多说什么,可以主动退出,将学习的任务还给学生即可。

由此可见,适时退场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二、及时登场,为学生点拨迷津

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当遇到困难时,教師如何处理,是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还是主动上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成为一件让教师感到为难的事情,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帮助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点到为止,通过引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渐渐地寻找到答案即可。

比如在学习课文“Wild animals”这一单元后的语法知识时,这一单元的语法知识主要讲的是情态动词may的用法,而课文中的提示语中有两个易混淆的句子,一句是“We use may to say that something is impossible”,一句话是“Pandas may not have a place...”,这两句话中的may后面所加的动词不一样,第一句加了动词不定式,第二句直接加了动词,因此学生搞不清楚may后面应加什么形式的动词,教师发现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模棱两可地完成了下面的几道题,于是在黑板上写了这么一句话:We can use the “key” to open the door. 并提示学生这里的key的作用与may的作用等同。于是教师就什么也不说了,聪明的学生立刻就能意识到第一句中的may其实是加引号的,也就是说其实它就是个单词,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很快将题目做对。

三、积极评价,给学生加油鼓劲

学生自我学习难免会遇到挫折,不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学困生,遇到挫折时,教师不应立刻给予批评,而是应该以鼓励为主,努力让学生不要放弃,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最终取得好成绩。而当学生取得较好成绩时,教师也不应过分鼓励和夸奖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保持冷静的心态,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以后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以一颗戒骄戒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学案学习。

比如在学习某单元课文练习时,教师发现某位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这次做得不是太好,这位教师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耐心地询问学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询问学生,首先询问学生最近身体和心情有没有什么问题,其次询问学生自己在学习时哪块没有搞清楚,通过询问,教师发现该生最近感冒了,因此不在状态,于是教师用鼓励的口吻说道:“人难免会生病,生病了还能坚持学习,这种精神难能可贵,祝你早日康复,然后努力将这一环节仔细搞清楚。”

教师通过这种积极的评价方式,随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让学生可以不断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不断地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甘靖源.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

[2]冀盈.英语学案教学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3(35).

论学案教学的利弊及改进建议 第4篇

一、优势:利在教学方式转型

由教案设计到学案设计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向传统教学设计的挑战,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思维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型,教师角色将由以讲授为主体地位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地位转移。在课前教师认真设计学案,在课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学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案设计的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学习,课堂学习过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训练学习等,特别是在讲授式课堂教学向新课程课堂教学转型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案像一条绳似的引领教师和学生实现转型,这也是学案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可谓功不可没。概括起来学案教学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目标性

学案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的,学案教学首先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使学生便于走进目标、认识目标、领会目标和理解目标,在完成模块学习内容后,能够使大多数学生接近学习目标,所以,学案教学有利于学生达成基于学生不同层次理解的学习目标。

2.要素性

学案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基本要素,大多数学案设计中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课堂训练”和“拓展延伸”等模块,按这些模块学习,学生也能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能够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得以不同程度地体现。

3.任务性

学案教学具有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教师按模块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按模块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案既是学生学习的课堂蓝本,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

二、劣势:弊在长期固化使用后将限制师生成长

实施学案教学后,传统的讲授型课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课改实践者、研究者感到欣慰和兴奋,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新课程课堂。但是,忽视了长期使用学案后的效果问题。其实,由教师设计的学案,长期使用后越来越走向呆板和僵化,它的单调性、封闭性和局限性将逐步凸现出来。

1.单调性

教师单方面设计学案,学案上的问题都是教师预设和生成,忽视学生学习需要和学生问题生成,长期下去,与学生成长需要越走越远。学生长期使用这种教师单方面设计的学案,学习被动的学生形成依赖;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便感到机械和单调。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只使用学案学习,连课本都不看了,于是,学生学习活动依然滞留在感知层面,难以达到理解层面。这种学案教学长期实施以后,学生便成了新型学习方式下的新机械学习者,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忽视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封闭性

教师设计学案往往依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来设计模块,有的教师形成固定模块,如“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课后作业”等。时间一长,便形成相对固定的流程模式,于是,这种课堂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为了体现要素,为了完成教学流程,学生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没有充分的思考讨论,没有充分的合作探究……每堂课只是面面俱到,每堂课都按固定流程进行机械性学习。由过去教师讲授的封闭系统进入到学案教学的新封闭系统,在这个新封闭系统中,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得极其有限,仅此“点”到而已,成效甚微。

3.局限性

由教师设计的封闭学案、由教师主导的封闭课堂,在这种新的封闭系统中,教师将每天抓紧时间来设计学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新型封闭系统中学习,学习又成为一种新的被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又进入一个新的静态阶段。这种静态阶段的课堂形态长此下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又受到抑制和影响,课堂又开始束缚和限制学生日益生长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从讲授者变成了管理者、控制者和指导者,长期使用这种封闭学案后,教师教学工作在固定模式中又成为新的机械劳动,渐渐变得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教师专业成长。

三、改进:走向灵活、科学和人文

“学案”设计与提出是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案”的一种挑战和改革,标志着课堂教学研究和探索向素质教育发展了一步。在认真总结和提升基础上,如何改进“学案”设计和科学使用学案,才能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呢?最关键的是要体现灵活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1.灵活性

目前的“学案”是把教学或学习流程和学习内容都融合在一起,是针对新授课来设计的。首先使学习活动方案与学习内容分开,学习方案应包括活动方案和它需要的工具单,称谓上可以称“问题导学—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等,具体分为预习导学、课中导学和课后导学等。其呈现方式可以作为学习方案的附件出现,这种理念和方式设计和开发的“学案”是一个综合性、具有灵活性的学习方案。其次,要明确不同课型设计不同工具,不同课型匹配不同工具。随着“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不断转型,原来的“新授课”课型显得单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应对“新授课”进行创新,也可创新为“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解决课”和“综合解决课”等。那么,我们设计综合性学习方案是要根据课程标准、课型选择和学生实际来开发和匹配工具单。

2.科学性

过去的教案设计是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今后的“学案”设计要体现知识问题化理念,必须以问题学习为主,以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为主线,以评价学习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来进行科学性设计。在总体上体现目标性、问题性、层次性、生成性、评价性和指向性原则。目标性是指工具单是目标的载体,学生通过学案、工具单的学习,人人能实现学习目标;问题性是指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把知识技能转化为“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等四类问题;层次性是指不同课型所需用的工具单内容设计上要体现基础性、发展性、提高性和拓展性;生成性是指工具单上的问题不是教师从教辅资料上复制的,而是教师认真研读文本后根据学生需要生成问题,并逐步走向教师和学生合作生成,当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能力提升后,可以由学生生成问题来编制工具单;评价性是指学习工具单中引进评价,通过多元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指向性是指学生通过“学案”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

3.人文性

综合性学习方案是面向学生实际需要设计的,首先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规律,遵循“四适”原则:做到适度、适当、适合、适用,难度适中。这样才能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只有满足学生需要,才能体现人文性。其次要考虑学生成功心理特点,遵循“信放扶”原则,充分相信学生,支持学生,暗示学生“您行、您能、您会”,利用评价功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开发能力等。只有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最人文的。

参考文献

[1]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李雁冰.课程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游扬州作文1000字下一篇:良师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