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文化范文

2024-06-18

商周时期文化范文(精选6篇)

商周时期文化 第1篇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淮河流域与中原邻接,夏商周中原发达的古代文明对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形成了本地区善于吸收、融会、发展各种文化因素的优良传统,并使这一地区的文化面貌呈现出南北交汇、东西交融的复杂状态。考古发现揭示出夏商周中原文明对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宏观探讨夏商周中原王朝礼制文明对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辐射和影响,以期从这一侧面透现出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的特色。

夏部族在中原地区的活动中心和夏王朝建立后的统治中心地带在现今的豫西和晋南一带。其实,夏王朝的统治区域是相当广阔的。其统治势力已拓展到淮河流域,夏与淮河流域关系密切。

考古发现也证实淮河流域的大面积地区受中原夏文化的影响。在淮河重要支流颖河两岸,二里头早期文化对其有重要影响。程窑遗址二里头文化期的遗物就蕴含有夏文化因素。在登封王城岗遗址中,包含有完整的二里头文化、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晚商文化及周文化,颍河上游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在承袭当地龙山文化晚期因素的基础上,深受豫西二里头夏文化的影响,部分陶器器形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嬗变。

河南周口地区1978年的地面调查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16处,商代遗址19处,西周遗址12处。周口地区多处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中原夏文化对该地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了器物的组合,使二者的文化性质有很大的相似性。

中原夏文化还拓展到江淮地区。目前在安徽江淮之间、霍山以北地区发现了不少夏商文化遗存。如属斗鸡台文化的斗鸡台、薛家岗、含山大城墩、青莲寺等遗址中都包含有二里头文化因素。但仅有中原夏文化晚期的文化因素出现于此,且文化因素的影响仅停留在个别器物的具体形制上,说明夏文化对此地的影响晚且较肤浅。

淮河流域的岳石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但豫东、鲁西的岳石文化中却包含有中原夏文化因素。在最能反映文化特质的陶器遗物中,鸡冠耳盆、觚形杯、舌状足三足罐等具有明显中原二里头文化特征的器物广泛存在于上述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应该是受二里头文化影响所致。豫东、鲁西、鲁北地区正是夏代初年夷羿族团对夏战争失败后东退的活动地区,由于夷羿族团势力的减弱,使得夏及周围其他部族乘虚而入,使这一地区的物质文化受到夏及其他外来文化的剧烈冲击。而在鲁中南、鲁东南及胶东地区,由于东夷集团自身稳定,实力较强,因而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7]。这一考古学现象,很可能是夷羿族团对华夏集团征伐失败、夏族大举东进造成的。

由此可知,中原夏文化对淮河上中游地区存在着直接的强烈的文化影响,又间接地影响到了豫西、鲁东、皖北的淮河下游地区。这种考古学观察反映了夏与东夷、淮夷集团势均力敌,中原夏文化与淮河流域的古代文化如岳石文化等基本是同步发展的。夏与东夷、淮夷之间的关系,总的说来是相邻的两族如夏与淮夷关系密切,而彼此较远的两族如夏与东夷则关系较疏远。

公元前17世纪后期,商代夏而兴。考古发现证明商文化的对外扩张体现了一个明显的动态过程。比较二里岗上、下层文化的分布,可以看出商文化主要是向东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这种扩张态势一直延续到殷墟早期,并成为商王朝最

强盛的历史时期。

随着王朝势力的拓展和军事殖民,在十里铺遗址商文化层中,出土有商式陶器、石器、骨器和青铜刀与青铜镞,并发现有铸造青铜器的陶范和冶铜坩埚等,说明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商代的冶铜作坊遗址。

商王朝的崛起与对东土的经略,对海岱地区东夷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考古发掘揭示出,在商代前期和后期出现了两次商文化东进的浪潮,从而使淮河流域的政治地理逐步改观。说明此时商王朝向海岱地区的扩张并不限于一般的武装殖民,而是在这片新拓展的土地上推行王朝礼制文化并迫使土著接受,还建立起新的统治网络,使之成为商王朝在政治上可以直接控制的“东土”。商文化第二次东进浪潮是在考古学上的殷墟文化期。商王朝势力在淮河下游海岱地区北部已达胶莱平原的东部;从贵族墓葬如青州苏埠屯大墓的葬制看,几乎完全反映了商王朝的礼制文化;而从一般遗址或中小型墓葬材料看,则是商文化因素与土著文化因素共存。该地区地方传统文化因素较多,与中原商文化差异较大。胶东半岛和鲁东南地区仍是东夷文化的统治区。

殷商一代,商族人居于海岱和徐海地区,本就与东夷、徐戎、淮夷杂处,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的影响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淮河流域的徐淮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接受商王朝的统治,成为商朝的藩属。象征王权威仪的礼乐文明随着王权势力的扩张明确地推行到淮河流域,商代青铜礼器的发现已证明了这一点。商代礼乐器的出现,证明淮河流域的青铜器铸造应是在中原商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表明了淮河流域商代青铜礼乐文明与中原地区礼乐文明的融合与发展[30]。

上述考古学观察反映出商灭夏后,加强了对东方地区的控制。在商文化的冲击下,东夷、淮夷文化的格局与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了商王朝统御范围的广大,商文化的波及之处,既有商王朝的直属统治区,也有间接统治或王朝文化的影响地区。商文化的影响促进并带动着淮河流域土著居民的文明化进程。西周是宗周文化和势力的极盛时期,周王室统治区域和文化影响范围空前扩大。分封制的进行,又促使淮河流域周方国众多。宗周文化及政治势力的强大使无论分布于何地的青铜礼器的形制、铭文及书写位置等都高度一致。这一方面反映了西周文化的高度一统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周王朝在广大区域中强制推行王朝礼制文明的结果。

承殷商遗续,周初已将淮河上游纳入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内。西周对淮河流域的统治是建立在商朝对东夷征伐的基础上的。西周继承了商朝,并扩大了统治,直到东夷最后完全融会到西周文化中去。

淮河下游的徐国在西周时期是一个可与宗周抗衡的大国,其疆域南至洪泽湖周围,西至安徽东北部,北至山东南部,国都在今天的泗洪县境内。从吴文化蕴含有西周文化因素的事例中,也可说明西周中原文化对淮河下游地区必然存在着强烈的影响。在吴文化的四期中,宗周文化对前二期有显著的影响。其第一期为西周早期,文化内涵表现出承袭湖熟文化传统和深受中原周文化影响的特征,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铭文多以中原风格为主,有的可能直接来自宗周。第二期为西周中期,本期文化吸收了中原周文化和太湖流域的文化因素,属于吴文化的发展期。青铜器中宗周器少见,大多为仿宗周器。第三、四期为吴文化极盛后急剧衰落的时期,基本不见中原文化因素的存在,青铜鼎、甗、缶、罍、尊等多具南方青铜器特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东周时王室衰微,王朝力量削弱,诸侯坐大,僭越礼制,从而导致礼崩乐坏,所以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多元化正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权的分裂。上述吴文化青铜器的发展过程证明其青铜铸造深受中原

周文化影响。从文化传布的强弱与距离远近成反比的规律看,西周中原文化极可能要通过淮河下游传布到江淮地区,淮河下游所受的周文化影响不会弱于其南方地区。

在历史时期,王朝国家政治因素对古代文化有着重大影响,从一定层面上说,不同的地理因素使考古学文化具有多元性,而政治因素却使考古学文化具有强烈的统一性。虽然目前淮河流域周代遗址发掘较少,但从其墓葬制度和丧葬习俗等方面却可反映出西周王朝文化的强烈影响。西周时期,中原葬制中仍盛行口含习俗,且对淮河下游地区有较广泛的影响。“琀”的出现,反映了商周时期中原丧葬习俗及意识形态对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的影响。

综上可知,进入阶级社会后,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吸收和融合了包括中原夏商周文化的多种因素,并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为繁荣强大的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商周中原文明不但影响了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面貌,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淮河流域古代居民的结构和成份,并对本地区青铜时代族属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深远意义。从地理上看,夏商周中原文明的浸润由西而东递减,土著文化因素递增;从社会层次上看,对中原王朝礼制文明的接受程度,则由社会上层而下层递减。当然,文化的交流是互动的,在中原地区夏商周文化的遗存中也发现有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所特有的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等,但所占比例甚小,且主要集中在郑州商城、殷墟等城市遗址中,可见中原地区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交流并不是对等的。淮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特质明显地表现出其输入和接受功能远远大于其输出和辐射功能。这正印证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动态体系,在各个分支文化系统中都可见到大量存在的文化传播的事实,各考古学文化之间大量存在着文化渗透、融合、同化和分化的特征,从而使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了不同谱系的多元结构。当然,夷夏融合和多源一统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最终形成,并不是在某一代就能完成得了的,在夏商周之后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具体到淮河流域古代文明化进程而言,夏商时期是其积渐发展时期,西周时期则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构成格局中大放异彩,其地位非同一般。

商周时期文化 第2篇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2.“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的实行,推动了秦国从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过渡。与之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4.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行省制

5.东周时期,郑庄公五年不去朝见周天子,天子出师伐郑,反被射伤。从此,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一个个强大的诸侯粉墨登场,开始了“大国争霸”的较量。诸侯“大国争霸”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6.“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7.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 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

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8.保证利益分配的合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也是2013年“两会”的热点之一。人类社会是一个利益互动的社会,《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历史上改革就是利益分配的交汇点,下列哪一举措体现了商鞅变法保证农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

A.推行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奖励耕战 D.承认土地私有

9.《尚书·洪范》:“武王既胜殷,有寇至举烽火,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0.请为下边的课堂学习笔记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的分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下图是古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示意图,它是世界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其修建者是()

A.郭守敬

B.商鞅

C.李冰

D.李春 12.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进行了都城迁移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都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3.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14.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变法()A.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奖励军功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5.史料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征伐到洛水河边,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天子派遣使者慰问,庄王竟然开口询问代表天子政权的“鼎”之大小轻重,并扬言楚国铸九鼎易如反掌。该故事集中反映了此时哪一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16.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处依次应填()

A.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西汉

D.西汉、东汉

17.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西周宜侯夨(cè)簋(guǐ)内壁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封夨为宜地之侯,并赏赐他土田、人口等。这一铭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周时期的()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8.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启开启了世袭制

B.纣灭夏建立商朝

C.西周实行郡县制

D.周武王建立东周

19.香港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中四上》写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 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 大陆历史教材中被称为()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2)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21.(2015·湖南益阳)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大大了提高军队战斗力。C项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有利于促进封建社会的确立。A项不合题意; 商鞅在政治上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不合题意;

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商鞅变法属于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难度适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还要灵活运用这些措施解答问题。2.【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内容,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推动了秦国从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过渡。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内容和意义。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商鞅变法的措施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商鞅变法属于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难度适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还要灵活运用这些措施解答问题。4.【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古代这种政治制度称为分封制;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天子,纳贡,跟随周天子带兵打仗。东周周天子实力衰微,一个个强大的诸侯粉墨登场,开始了“大国争霸”的较量。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还需掌握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6.【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禅让制在尧舜禹时期实行,世袭制在夏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在秦朝开始实行,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故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还需掌握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7.【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制”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最早建立县制。B项错误,符合题意;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A项正确,不合题意;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C项正确,不合题意;

明太祖继位后,为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分理朝政。D项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周、秦朝、元朝、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8.【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商鞅变法保证农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因为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之一: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商鞅变法属于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学生要掌握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武王既胜殷,有寇至举烽火,邦诸侯”,结合所学可知,武王推行的制度分封制。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天子,纳贡,跟随周天子带兵打仗。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封制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分清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区别。10.【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内容”可知与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掠夺土地、大国兼并小国,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瓦解。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出现封建生产关系;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这时,王室衰微,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卿大夫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运动,最终废除奴隶制度包括井田制、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包括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体制,顺应了走向统一的趋势。这段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从历史进程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代。A符合题意。B选项,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与材料无关。C选项,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材料无关。D选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始于581年隋朝建立,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本题难度适中。11.【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示意图“分水鱼嘴、内江、外江、飞沙堰、宝瓶口”可知,此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的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需掌握主体工程:①分水鱼嘴:分水工程;②飞沙堰:泄洪排沙工程;③宝瓶口:灌溉工程;用途:都江堰是用于防洪和灌溉的水利工程。12.【答案】D 【解析】【分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ABC三项都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 D项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13.【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关键词“具有决定性意义”,结合商鞅变法措施的作用可确定答案。商鞅变法中规定,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了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A项符合题意;

奖励耕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秦国的富强。B项不合题意; 奖励军功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C项不合题意;

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要注意商鞅变法内容的解析。本题难度适中。1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人‘公战’”可知,这项内容军事相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奖励耕织有利于发展封建经济,壮大地主阶级经济力量; B项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项奖励军功,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D项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商鞅变法属于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难度适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还要灵活运用这些措施解答问题。15.【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庄王竟然开口询问代表天子政权的“鼎”之大小轻重,并扬言楚国铸九鼎易如反掌”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楚庄王问鼎中原。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反映了此时周天子势力衰落,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还需掌握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16.【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朝代更替示意图”中的信息“西周”、“战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汉,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所以,题干中的空缺依次是商、春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史实不符。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顺序。17.【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周王册封夨为宜地之侯,并赏赐他土田、人口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世袭制是在夏朝开始的,与题干信息不符合; B项这一铭文记载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B项符合题意; C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D项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还需掌握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18.【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禹死后,启杀死伯益,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A项叙述正确;

B项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故B项表述错误; C项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故C项表述错误; D项周武王建立西周,故D项表述错误;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夏、商、周兴亡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夏朝、商朝、西周的历史,启开启了世袭制,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暴政,属于常考知识点,学生要牢记。19.【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周天子,纳贡,跟随周天子带兵打仗;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大陆历史教材中被称为分封制。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学生还需掌握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二、材料分析题

20.【答案】(1)政治制度:材料一:分封制;材料二:郡县制。

(2)显著区别: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的王位实行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免;官吏的官位不能世袭。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意思是分封兄弟、亲戚建立诸侯国。可知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材料二中的从材料“……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 可知“新皇帝”采取的措施可以得知其为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2)依据第一问已知两种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课本所学,西周的分封制是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进行分封;诸侯王的王位实行世袭;秦朝的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免;官吏的官位不能世袭。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掌握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特点。

21.【答案】(1)东:齐国;南:楚国。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3)秦国,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4)由分裂走向统一等。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国七雄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战国七雄位置口诀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所以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的诸侯国是齐国,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南的诸侯国是楚国。

(2)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国时期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由此可见,战国时期各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各国纷纷变法。

(3)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

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4)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战国是中国的大分裂时期,秦王扫六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2.【答案】(1)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2)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可见,农业有了很大发展表现在: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河姆渡居民不仅广泛使用磨制石器,还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陶器和玉器的出现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本题考查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中的“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可见商代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从材料二中的“……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可见商代青铜器已有文字。

(3)本题考查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及作用。根据材料三中的“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可见春秋时期已由集体耕作向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转变。这种方式的变化,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4)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从人类产生到夏成立之前,我国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2070年,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开始;春秋战国时期时期,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故答案为:(1)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2)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

商周时期文化 第3篇

商周时期的陕北地区, 在民族分布上学界认为是鬼方所在之地, 如王国维先生即认为, 西自汧、陇, 环中国而北, 东及太行、常山间, 从商周至战国皆为鬼方, 只是不同时期民族的称谓不同。[1]但是从出土青铜器及相关铭文等资料来看, 商周时期的陕北民族构成并不是单一的。

陕北绥德、清涧、子长、延川、延长等地先后出土了大批商代青铜器。曹玮对陕北商代青铜器曾做过综合研究, 结合陕西淳化和甘泉出土青铜器, 曹先生认为陕北是鬼方所在地, “大概至迟约殷墟三期始, 开始南下, 从子午岭通道进入关中。并在子午岭南北两侧, 留下了南下的遗迹, 子午岭南边的是淳化黑豆嘴, 子午岭北边是甘泉下寺湾。”[2]对于这一民族迁徙, 从青铜器的特征来说, 曹先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在1965年陕西绥德县墕头村发现的商代墓葬里, 出土鼎、簋、戈等青铜器共计22件[3]。在戈上有铭文如下:

铭文经裘锡圭先生释为“亡终”, “亡”“无”古通, “亡终”就是见于《左传》的戎狄族名“无终”[4]。裘先生之说论证充分, 这一结论被学术界普遍接受。所以这批青铜器是否属于鬼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

除了少数民族之外, 商周时期的陕北地区还有姬姜等华夏民族存在。关于姬姓在陕北的活动, 出土带有“天鼋”图形文字的青铜器可证。邹衡认为以“天”为族徽的天族, 是周族的一个著名氏族, 他根据有出土地点的9件, 他认为天族早期曾居住在陕北绥德, 再迁至泾渭地区的岐山、扶风、长武一带, 克商后, 有的支族迁至河南。并认为“今黄陵县有黄帝陵, 其地正在绥德与岐山间。黄帝族早期活动的地域也许就在洛河之东北一带, 往后才发展到泾渭地区”[5]。

在今延安志丹还有姬姓的楷国存在。《三代吉金文存》有献簋, 此器是楷国之臣名献者做的器, 据《梦草堂吉金图》, 其出土地是保安, 也就是现在的延安志丹县境内, “由此可以推知楷的位置在今志丹、延安一带”[6]。有楷伯铭文的还有一件簋, 根据铭文内容, 器主是, 是楷伯之臣。铭文记述了驭戎大出, 侵犯楷国, 由此引发的一场战争。不其簋有驭方, 杨树达先生认为:“驭者朔之假借字, 驭方即朔方也。”[7]驭戎即朔戎, 朔是北方, 朔戎就是北方之戎。与献簋出土地相合。

姜姓之国有位于米脂一带的申国。这一点蒙文通先生早有发现。《逸周书·王会》言成周落成后, 四方诸侯皆来道贺, 言及西北诸落时, 曾有“西申以凤鸟”, 郑樵《通志·氏族略二》“夷狄之国”条有“西申氏”。又《史记·秦本纪》载, 孝王时申侯嫁女于秦“西戎皆服”, 《后汉书·西羌传》载, 周宣王时“王征申戎”。可见, 西周时西土确有一姜姓西申, 势力很大, 对稳定西北局势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由于其长期与诸戎杂居共处, 故被称作“申戎”。至于其具体地望, 蒙文通依据《山海经·西山经》及其注释, 认为:“安塞米脂以北, 西连中卫, 为申戎之国, 所谓西申。”[8]其言至确。

《国语·齐语》载齐桓公“西攘白狄之地, 至于西河”。西河, 韦昭注云“在白狄之西”, 但未确指何地。《史记·匈奴传》裴骃集解认为圁水在西河。圁水《索引》引《括地志》, 以今陕西省北部横山县境内的无定河当之。可知齐桓公所征之白狄, 在今陕北无定河一带。晋献公娶白狄女, 生重耳与夷吾 (晋惠公) 。《史记·晋世家》:“重耳遂奔狄, 狄, 其母国也。”公元前578年晋厉公致秦桓公的《绝秦书》说:“白狄及君同州, 君之仇雠, 而我之婚姻也。”今陕西渭水以北为古雍州地, 秦与白狄同处之, 故曰“白狄及君同州”。此亦证明白狄分布在陕西北部。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君位之后曾追述他在狄地的生活时说, “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可见白狄的南疆在若干地段已接近渭水北岸。“要之, 从今陕西省北部横山县境的无定河起, 沿洛河流域向南直达渭河之滨, 均为白狄部落集团的分布地。”[9]

战国时期随着三晋之赵、魏, 以及秦国对陕北地区的相继占领, 陕北戎狄势力才逐渐衰退的。《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 二十年 (前306年) , 王略中山地, 至宁葭;西略胡地, 至榆中。林胡王献马……代相赵固主胡, 致其兵。”榆中在秦上郡之北, 北河以南, 今陕西榆林以北地区, 原为林胡游牧地区。

《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 迁其王于肤施”。 (陕西榆林南, 前296年) 《水经·河水注》:“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南, 秦昭王三年置, 上郡治。”其中的“三年”, 当作“十三年”。[10]即公元前294年。肤施为秦上郡治。而肤施本属赵, 是至迟在公元前294年该县由赵属秦。《战国策·齐策五》载苏秦说齐闵王曰:昔魏王“其强而拔邯郸, 西围定阳”, 定阳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出土上郡守戈铭中有“定阳”二字[11], 本为赵邑, 属秦后置县, 成为秦上郡属县之一。推测该县至迟在公元前295年称为上郡属县[12]。

秦国 (朝) 虽然最终占据了陕北全境, 但是原来的少数族并没有全部迁出, 余下的部分与华夏族一同在当地定居下来, 逐渐融入华夏族之内, 成为当地居民的一部分。

商周时期陕北的文化特征

根据商周时期陕北的民族构成及其地理特征, 此时期的文化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 商周时期的陕北是多民族共存并居的地区

根据王国维先生的观点, 陕北地区从商到战国好像都是单一的少数民族, 但是从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来看,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正如我们在上面的论述中所说的, 陕北地区不但有北方少数民族居住, 还有姬姜等民族和国家存在, 呈现出一种多民族杂居的状态。

但是这种多元民族共存的局面并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中原王朝势力的消长而呈现变化的状态。在殷商时代, 商人的势力主要在中原一带, 虽然他的文化影响力已经达到陕北地区, 但是政治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小, 所以此时陕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势力会强大一些。但是随着周王朝的建立, 西周前期几个王的开疆拓土, 陕北的姬姜势力呈现强势。在西周末年, 由于连续干旱, 草地枯死, 游牧民族为争夺水草, 多次南犯渭河平原, 最终迫使周人放弃关中。蒙文通曾指出:“西周末造, 一夷夏迁徙之会也。而迁徙之故, 殆原于干旱, 实以于时气候之突变。”[13]进入春秋后, 陕北大多已经沦为北狄的范围之内。这种局面直到战国随着中原王朝的强势兴起, 陕北才逐渐被赵国、魏国并最终被秦国所占领, 成为秦版图的一部分。

无论各种势力怎样此消彼长, 但多元民族共存的局面并未改变。

第二, 商周时期陕北是一个农业、牧业和狩猎业并存的地区

这一特点在李家崖遗址体现得最为明显。以前我们一提到北方的少数民族, 总认为是“逐水草而居”, 现在看来这种看法较为简单了。李家崖遗址的年代上限约相当于殷墟商文化的第二期, 一直持续到西周时期[14]。该遗址出土的陶器有鬲、簋、豆、甗、三足瓮、罐、盆和碗, 石、骨器有石刀、石凿、骨锥, 反映出该文化的农业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还出土有马、牛、羊、猪、狗、鹿等骨骼, 说明该文化畜牧业发达, 而且狩猎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15]正因为少数民族的存在与游牧经济的发达, 在饮食与居住等方面体现了与华夏族不同的特点。

公元前627年, 周襄王与晋正卿范武子谈到狄人的风俗习惯时说:“夫戎狄冒没轻儳, 贪而不让, 其血气不治, 若禽兽焉。” (《国语·周语》) 食“血气不治”的半生肉, 不讲理让, 是北狄族在饮食生活、人与人关系方面有别于华夏人的特点。《左传》云:“狄人荐居。”杜预注云:“荐, 聚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曰:“荐, 或云草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卫人与狄盟, 不著盟地, 杜预注云:“不地者, 就狄庐帐盟。”刘炫疏:“春秋时戎狄错居中国, 北狄无国都处所, 俗逐水草, 无城郭宫室, 故云就庐帐盟。”《礼记·王制篇》:“北方曰狄, 衣羽毛, 有不粒食者矣。”《左传》记载重耳与狄君行猎于渭滨。“春秋时期的北狄人, 是一个以游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业的民族, 其民结庐帐于草原,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第三, 陕北是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区

1965年在绥德墕头村发现的铜器, 学术界认为与山西石楼等地所出是同一个文化系统, 而就出土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而言, 既具有中原地区与北方民族文化的风格, 也反映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因此把绥德与石楼等地所出的这一批青铜器被称为绥德—石楼类型, 其时代一般认为在商武丁至周初。绥德—石楼类型的青铜器既有殷墟商文化中常见的鼎、簋、觚、爵等礼器与戈、钺、镞等武器;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蛇首匕、带环勺、弓形饰等;同时还有融合了中原特色的直线纹簋、带铃觚兽首雷纹与二蛇戏蛙柄首斗等。

学术界依据地方特色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 断定李家崖文化与朱开沟文化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李家崖文化与绥德—石楼类型虽然在陕北这一区域内, 但二者的文化特征是有差别的, 并不是同一民族与文化。

从绥德—石楼类型和李家崖遗址所处青铜器特征看, 这些青铜器既具有中原商文化的特点, 又具有北方青铜文化的特征, 还有融合二者后所具有的自身特征。这都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这些现象告诉我们陕北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区。

综上所述, 陕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环境是商周时期陕北民族构成、文化特征形成的载体, 民族与文化在这一片土地上播迁、发展,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共同构成了陕北文化的重要特征。

摘要:陕北, 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通过考古、文献、出土和传世青铜器及铭文等资料看, 这一时期陕北已经是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杂居的地区, 在文化上呈现出游牧与农耕并存的局面。文章试图通过对商周时期陕北民族构成的勾勒, 进而阐释其文化特征。

商周时期文化 第4篇

[关键词] 商周 陕北 民族构成 文化特征

基金项目:榆林学院社科联资助项目(2011SKL19)

商周时期陕北的民族构成

商周时期的陕北地区,在民族分布上学界认为是鬼方所在之地,如王国维先生即认为,西自汧、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从商周至战国皆为鬼方,只是不同时期民族的称谓不同。[1]但是从出土青铜器及相关铭文等资料来看,商周时期的陕北民族构成并不是单一的。

陕北绥德、清涧、子长、延川、延长等地先后出土了大批商代青铜器。曹玮对陕北商代青铜器曾做过综合研究,结合陕西淳化和甘泉出土青铜器,曹先生认为陕北是鬼方所在地,“大概至迟约殷墟三期始,开始南下,从子午岭通道进入关中。并在子午岭南北两侧,留下了南下的遗迹,子午岭南边的是淳化黑豆嘴,子午岭北边是甘泉下寺湾。”[2]对于这一民族迁徙,从青铜器的特征来说,曹先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在1965年陕西绥德县墕头村发现的商代墓葬里,出土鼎、簋、戈等青铜器共计22件[3]。在戈上有铭文如下:

铭文经裘锡圭先生释为“亡终”,“亡”“无”古通,“亡终”就是见于《左传》的戎狄族名“无终”[4]。裘先生之说论证充分,这一结论被学术界普遍接受。所以这批青铜器是否属于鬼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

除了少数民族之外,商周时期的陕北地区还有姬姜等华夏民族存在。关于姬姓在陕北的活动,出土带有“天鼋”图形文字的青铜器可证。邹衡认为以“天”为族徽的天族,是周族的一个著名氏族,他根据有出土地点的9件,他认为天族早期曾居住在陕北绥德,再迁至泾渭地区的岐山、扶风、长武一带,克商后,有的支族迁至河南。并认为“今黄陵县有黄帝陵,其地正在绥德与岐山间。黄帝族早期活动的地域也许就在洛河之东北一带,往后才发展到泾渭地区”[5]。

在今延安志丹还有姬姓的楷国存在。《三代吉金文存》有献簋,此器是楷国之臣名献者做的器,据《梦 草堂吉金图》,其出土地是保安,也就是现在的延安志丹县境内,“由此可以推知楷的位置在今志丹、延安一带”[6]。有楷伯铭文的还有一件 簋,根据铭文内容,器主是 ,是楷伯之臣。铭文记述了驭戎大出,侵犯楷国,由此引发的一场战争。不其簋有驭方,杨树达先生认为:“驭者朔之假借字,驭方即朔方也。”[7]驭戎即朔戎,朔是北方,朔戎就是北方之戎。与献簋出土地相合。

姜姓之国有位于米脂一带的申国。这一点蒙文通先生早有发现。《逸周书·王会》言成周落成后,四方诸侯皆来道贺,言及西北诸落时,曾有“西申以凤鸟”,郑樵《通志·氏族略二》“夷狄之国”条有“西申氏”。又《史记·秦本纪》载,孝王时申侯嫁女于秦“西戎皆服”,《后汉书·西羌传》载,周宣王时“王征申戎”。可见,西周时西土确有一姜姓西申,势力很大,对稳定西北局势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其长期与诸戎杂居共处,故被称作“申戎”。至于其具体地望,蒙文通依据《山海经·西山经》及其注释,认为:“安塞米脂以北,西连中卫,为申戎之国,所谓西申。”[8]其言至确。

《国语·齐语》载齐桓公“西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西河,韦昭注云“在白狄之西”,但未确指何地。《史记·匈奴传》裴骃集解认为圁水在西河。圁水《索引》引《括地志》,以今陕西省北部横山县境内的无定河当之。可知齐桓公所征之白狄,在今陕北无定河一带。晋献公娶白狄女,生重耳与夷吾(晋惠公)。《史记·晋世家》:“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公元前578年晋厉公致秦桓公的《绝秦书》说:“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今陕西渭水以北为古雍州地,秦与白狄同处之,故曰“白狄及君同州”。此亦证明白狄分布在陕西北部。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君位之后曾追述他在狄地的生活时说,“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可见白狄的南疆在若干地段已接近渭水北岸。“要之,从今陕西省北部横山县境的无定河起,沿洛河流域向南直达渭河之滨,均为白狄部落集团的分布地。”[9]

战国时期随着三晋之赵、魏,以及秦国对陕北地区的相继占领,陕北戎狄势力才逐渐衰退的。《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榆中在秦上郡之北,北河以南,今陕西榆林以北地区,原为林胡游牧地区。

《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陕西榆林南,前296年)《水经·河水注》:“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南,秦昭王三年置,上郡治。”其中的“三年”,当作“十三年”。[10]即公元前294年。肤施为秦上郡治。而肤施本属赵,是至迟在公元前294年该县由赵属秦。《战国策·齐策五》载苏秦说齐闵王曰:昔魏王“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定阳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出土上郡守戈铭中有“定阳”二字[11],本为赵邑,属秦后置县,成为秦上郡属县之一。推测该县至迟在公元前295年称为上郡属县[12]。

秦国(朝)虽然最终占据了陕北全境,但是原来的少数族并没有全部迁出,余下的部分与华夏族一同在当地定居下来,逐渐融入华夏族之内,成为当地居民的一部分。

商周时期陕北的文化特征

根据商周时期陕北的民族构成及其地理特征,此时期的文化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商周时期的陕北是多民族共存并居的地区

根据王国维先生的观点,陕北地区从商到战国好像都是单一的少数民族,但是从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来看,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正如我们在上面的论述中所说的,陕北地区不但有北方少数民族居住,还有姬姜等民族和国家存在,呈现出一种多民族杂居的状态。

但是这种多元民族共存的局面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中原王朝势力的消长而呈现变化的状态。在殷商时代,商人的势力主要在中原一带,虽然他的文化影响力已经达到陕北地区,但是政治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小,所以此时陕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势力会强大一些。但是随着周王朝的建立,西周前期几个王的开疆拓土,陕北的姬姜势力呈现强势。在西周末年,由于连续干旱,草地枯死,游牧民族为争夺水草,多次南犯渭河平原,最终迫使周人放弃关中。蒙文通曾指出:“西周末造,一夷夏迁徙之会也。而迁徙之故,殆原于干旱,实以于时气候之突变。”[13]进入春秋后,陕北大多已经沦为北狄的范围之内。这种局面直到战国随着中原王朝的强势兴起,陕北才逐渐被赵国、魏国并最终被秦国所占领,成为秦版图的一部分。

无论各种势力怎样此消彼长,但多元民族共存的局面并未改变。

第二,商周时期陕北是一个农业、牧业和狩猎业并存的地区

这一特点在李家崖遗址体现得最为明显。以前我们一提到北方的少数民族,总认为是“逐水草而居”,现在看来这种看法较为简单了。李家崖遗址的年代上限约相当于殷墟商文化的第二期,一直持续到西周时期[14]。该遗址出土的陶器有鬲、簋、豆、甗、三足瓮、罐、盆和碗,石、骨器有石刀、石凿、骨锥,反映出该文化的农业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还出土有马、牛、羊、猪、狗、鹿等骨骼,说明该文化畜牧业发达,而且狩猎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15]正因为少数民族的存在与游牧经济的发达,在饮食与居住等方面体现了与华夏族不同的特点。

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与晋正卿范武子谈到狄人的风俗习惯时说:“夫戎狄冒没轻儳,贪而不让,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国语·周语》)食“血气不治”的半生肉,不讲理让,是北狄族在饮食生活、人与人关系方面有别于华夏人的特点。《左传》云:“狄人荐居。”杜预注云:“荐,聚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曰:“荐,或云草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卫人与狄盟,不著盟地,杜预注云:“不地者,就狄庐帐盟。”刘炫疏:“春秋时戎狄错居中国,北狄无国都处所,俗逐水草,无城郭宫室,故云就庐帐盟。”《礼记·王制篇》:“北方曰狄,衣羽毛,有不粒食者矣。”《左传》记载重耳与狄君行猎于渭滨。“春秋时期的北狄人,是一个以游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业的民族,其民结庐帐于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第三,陕北是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区

1965年在绥德墕头村发现的铜器,学术界认为与山西石楼等地所出是同一个文化系统,而就出土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而言,既具有中原地区与北方民族文化的风格,也反映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因此把绥德与石楼等地所出的这一批青铜器被称为绥德—石楼类型,其时代一般认为在商武丁至周初。绥德—石楼类型的青铜器既有殷墟商文化中常见的鼎、簋、觚、爵等礼器与戈、钺、镞等武器;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蛇首匕、带环勺、弓形饰等;同时还有融合了中原特色的直线纹簋、带铃觚兽首雷纹与二蛇戏蛙柄首斗等。

学术界依据地方特色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断定李家崖文化与朱开沟文化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李家崖文化与绥德—石楼类型虽然在陕北这一区域内,但二者的文化特征是有差别的,并不是同一民族与文化。

从绥德—石楼类型和李家崖遗址所处青铜器特征看,这些青铜器既具有中原商文化的特点,又具有北方青铜文化的特征,还有融合二者后所具有的自身特征。这都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这些现象告诉我们陕北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区。

综上所述,陕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环境是商周时期陕北民族构成、文化特征形成的载体,民族与文化在这一片土地上播迁、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陕北文化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69.

[2]曹玮.陕晋高原商代铜器的属国研究[Z].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2009(12).

[3]黑光,朱捷元.陕西绥德墕头村发现一批窖藏商代铜器[J].文物,1975(2).

[4]裘锡圭.释“无终”——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5]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0—312.

[6]李学勤.簋铭文考释[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1).

[7]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7:39.

[8]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14.

[9][18]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29.

[10]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02.

[11]黄盛璋.新出秦兵器铭刻新探[J].文博,1988(6).

[12]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75.

[13]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5:1.

[14][15]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8(1).

商周时期文化 第5篇

1.“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2.下列的描述中,哪一项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A.参战兵力多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C.交战区域广 D.持续时间长

3.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4.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A.兴修水利工程 B.推行重农抑商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广牛耕生产

5.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与战国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6.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A.霸主出现更多,更替更频繁 B.周天子的地位有所提高 C.诸侯国的数目不断增加 D.战争更为频繁惨烈

7.“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A.变法的背景 B.变法的领导人 C.变法的内容 D.变法的影响

8.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看百家讲坛,品胜败兴衰】

材料一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1)战国时期,“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请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及三次著名的战役。

(2)战国中期以后,在“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中,先后崛起的是哪几个 2 国家?

(3)根据“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说说商鞅变法带给你的启示。

【读经典著作,析变法举措】

材料二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4)分析材料二,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④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⑤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 【游中华大地,赞祖先智慧】

材料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造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 名录。

(5)都江堰是哪一年由谁主持修建的?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由来。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故选择B项。

2.B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排除A、C、D三项。“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的口号,故选择B项。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治世不一道”,是指治世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便国不法古”,是指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治理天下 4 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商鞅用这句话来对付那些墨守成规、反对变法的旧贵族,故选择C项。

4.C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措施。A、B、D三项都属于经济上的措施,而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排除这三项。春秋时期的井田制是土地国有,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而土地私有是封建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使得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故选择C项。

5.C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之后,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择C项。

6.D解析: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排除A、C两项;战国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排除B项。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故选择D项。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商君”即商鞅,是变法的领导人;“决裂阡陌”等是变法的内容;“秦无敌于天下”是变法的影响,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A项。

商周时期文化 第6篇

中央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A组 对点练

对点提示:1~2分封制;3~5宗法制;6~8秦朝中央集权制

1.(2014·河南郸城一中模拟)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内地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C.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封建制度在必修一教材中有两个常见内涵,一个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即分封制的简称,另一个是指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政治特征的封建社会。本题的题眼是论述的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从属关系,故答案应为A。

答案 A 2.(2014·浙江五校联盟联考)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A.定期朝见周天子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等义务,诸侯在各自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等,因此A、B、D三项均符合史实,C项符合郡县制的规定。

答案 C 3.(2014·深圳一调)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由此判断,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

答案 B 4.(2014·吉林长春高三模拟)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反映的是()。

A.“大同社会”理想的表现

B.宗法观念的反映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度的反映

解析 此材料描述的是宗法群体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亲属关系为纽带组成,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这种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体,是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答案 B 5.(2014·湖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西周立国,以封建制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来维持。以下对于周代封建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封建是周人扩张势力到东方的一种方式 B.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在封建关系之外 C.诸侯受封以后,经由纳贡与朝觐,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层高下而逐级分割

解析 本题“封建制”意指“封邦建国”,即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的对象以王室为主,但也有少数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裔。故B项错误。

答案 B 6.2012年5月4日,光明网《分权VS集权》一文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某制度是中央集权,形成的是由皇帝垂直管理型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而另一制度则是分权,中央犹在,但地方自治,政治权力不是一根线,而是多根线。材料涉及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度VS世袭制

C.郡县制VS分封制

B.宗法制VS科举制 D.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

解析 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两种制度中的不同体现,一个是地方服从中央,一个是地方割据中央,与郡县制、分封制的内涵一致,故选C。

答案 C 7.(2014·云南曲靖一中摸底)2012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刊文《制度创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A.皇帝制度

C.统一度量衡标准

B.三公九卿制度 D.首创郡县制度

解析 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有实行,秦始皇只是将其推广到全国。答案 D 8.(2014·贵州兴义一中模拟)2014年2月12日,是清政府宣布下诏退位102周年,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覆灭,某班同学以“君主专制的功过是非”为题展开研讨,下列研讨观点正确的是()。

A.其覆灭是中国实现近代民主化的标志 B.是封建文明发展的最大障碍 C.是小农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D.雅典民主之路优于中国专制之路

解析 中国政治民主化初步实现的标志是中华民国的成立,A项错;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初期的发展中起过促进作用,曾经推动过封建文明的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后期越来越显示其阻碍作用,B项说法不妥;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和雅典的民主政治都符合各自国家的国情,不能比较其优劣,D项错误。

答案 C

B组 提升练

9.(2014·河北保定高三摸底)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较……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以下最能体现家谱学术价值的是()。

A.可以考查中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 B.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史料 C.可以考查古代中国的医疗水平D.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婚姻状况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家谱可以用来研究家族组织、婚姻年龄、平均寿命、男女比例等等,A、C、D三项都是反映其中一项,不全面,B项比较全面说明家谱的学术价值。

答案 B 10.(201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D.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解析 材料“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色彩,D项符合题意。此题学生容易依据“各占一权”选A、B,认为早期政治具有神权和迷信色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审题问题,A、B两项不是主要观点。C项表述不正确,早期政治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选D。

答案 D 11.(2014·辽南五校高三联考)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左图中“齐”“鲁”“宋”“曹”等名称分析,属于分封制下的封国。根据右图中“辽东郡”“琅邪郡”“渔阳郡”等名称分析,属于秦朝时期郡县制的地方行政机构。两图的变化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答案 A 12.(2014·哈尔滨三中模拟)“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

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 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 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不符合题干内容,从“初创中国统一”“为当时事势所需”等可知②③④正确,应选B项。

答案 B

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根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解析 本题围绕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第(1)问,根据“封建子弟”可以判断出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两方面归纳出特征。第(2)问,需要紧扣史料,逐条列举。第(3)问,可抓住“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都必须通过任命”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第(4)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辩证思维能力,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上一篇:纪委选调考试笔试题目下一篇:教师六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