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2024-06-06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精选9篇)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1篇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苇莲苏中学------韩丽英

一.成功之处(1)紧扣语言展开教学

本文之美莫过于节奏分明,铿锵有力的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范读与学生齐读,让学生鲜明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而象征手法和句子修辞手法的探究,则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主人公急风骤雨般的爱憎情感,在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情境中,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抒情的技能。

(2)教师感情充沛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屈原同化。我以读为旋律,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造成一种热烈的氛围,作用于学生行为,飞扬学生的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取得最佳示范效果。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分层教学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提问,让好、中、差三类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机会,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成就感。特别是对学困生,当他们回答不下去时,我及时给予适当点拨与有效引导,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可能与信心。

二.不足之处(1)教学设计不够优化 指导学生分析完几个句子的深层含义后,我接着让学生找出一些句子具体说说课文使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结果前后句子多有重合,因为表达效果大同小异,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有重复之感,这是我教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这可能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了。

(2)没有注重生成

当我提问一位学生“本文既是雷电颂,那么‘光明呀,我敬仰你’一节是否多余?”时,学生说:“多余。”再问原因,答曰:“与主题无关。”我说了一句:“ 言之有理。”就让学生坐下了。现在想想,我浪费了多么宝贵的生成资源啊,如果我能启发学生光明是风雷电的最高形式,赞美风雷电就是歌颂光明,那么他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更进一步。

(3)教学带有功利性

本文体裁为戏剧,上课前我一直纠结于要不要给学生介绍点戏剧知识,介绍吧至少需要五六分钟,不介绍吧又担心有碍学生理解课文,到后来一想反正考试又不考什么戏剧,干脆不讲。等到分析课文,我就后悔了,但如果学生能明了文章开头的舞台说明,知道屈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战斗,该是多么受鼓舞呀!

三.今后教学策略

(1)备课要更加仔细,考虑问题要周全。

(2)一切从学生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鼠目寸光。(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2篇

备课时间: 2015年3月20日 授课时间:2015年3月 授课人:

何 璇 课 题:《画家﹒梵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画家凡.高》

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这是在前七册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欣赏方式。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即“观赏各种美术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而这位天才型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窘迫的生活与对艺术的执着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如今,全世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凡.高,他的《向日葵》复制品已经成为经典的装饰画,被悬挂到世界各地。学生也许会对这位画家有点滴的了解,而我们正要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正所谓从过去欣赏的表皮层面,逐渐深入到欣赏艺术的诠释层,乃至创作层。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远远不足以对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解读,但我们要通过此课,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梵高及其作品。

能用简单的欣赏语言对梵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感受、体验梵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教具准备:课件、教案

学具准备:梵高的生平或与其相关的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同学们我们把书翻到第一页,欣赏梵高作品《鸢尾花》

师:你们知道梵高最著名的画的名字么? 生:知道!《向日葵》

师:关于梵高,你知道了什么?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梵高的生平

生:学生根据搜集汇报知道的梵高。

师:引导学生简单的概括一下梵高早年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说出:梵高早年的生活非常的贫困,但是他很善良,经常和穷苦的人在一起,给他们一些帮助,虽然梵高也做过很多工作,但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做下去,于是梵高选择了绘画作为他一生的追求)那么梵高的绘画生涯是一帆风顺的吗?梵高的画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我们来欣赏梵高早期绘画作品。

2、引导学生欣赏梵高早期绘画作品《吃马铃薯的人》

师:他早期生活在贫穷的矿工中间当传教士,所以作品中常出现一些农民、矿工、甚至乞讨者。虽然他很穷困,但他经常帮助路德一家,便画下来有名的《吃马铃薯的人》。

师: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画中有什么人?每个人都在干什么?

生:路德一家正在灯下吃马铃薯,共有5个人。一位老妇人在倒咖啡,中间那位男子拿起土豆递给老妇人,其他人可能在低声交谈。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细,那么,他们神态如何?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生:他们的脸布满愁云,在昏暗的破屋子里一家人只能吃到土豆,我感到他们的生活很艰难。

生:他们的脸上满是皱纹,能看出饱经风霜,让人看过后不由得很同情他们。

(1)这幅画整体色调与本课中其他画面色调有什么不同? 生:运用了灰褐色调,这样更加表现出了这些人的穷苦生活,表达了画家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凡.高早期作品在绘画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3)为了画好这幅画,凡.高先后画了十几幅速写和三幅油画,可见凡.高对绘画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

(4)通过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描绘,你觉得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师:墙上悬挂的油灯构成了画面的焦点,画家运用灰暗的色调,刻画了人物布满皱纹的脸孔和瘦骨嶙峋的身体。梵高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劳动人民,同情劳动人民。

可是,无情的现实却打碎了这位画家善良的梦想,由于梵高经常画一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立即引起了艺术界的相交指责,他的画不被承认,更没人去买他的画,甚至有人还讥笑他。各种压力下,梵高患上了精神病。为了排遣苦闷,梵高来到法国小镇阿尔。

3、引导学生欣赏梵高中期绘画作品《向日葵》 欣赏色彩探索时期的作品、中期油画作品 讨论:(1)凡.高为什么那么喜欢画向日葵?表现了画家什么样的情感?

(2)你还知道有关这幅画的那些信息?

(3)画家用厚涂法表现花瓣,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师:这里的阳光让梵高欣喜若狂,他的创作一下子进入高峰状态,色彩变得绚丽明亮起来。在这儿,他画了近200幅阿尔的风景,尤其钟爱上了一种植物,是什么呢? 生齐答:向日葵

师:梵高为什么喜欢画向日葵?他画中的向日葵是什么样子呢? 师:梵高为什么那么喜欢向日葵呢?

生:因为向日葵是面朝太阳的,是光明的象征。师:他以什么颜色为主表现? 生:黄色

师:只有一种黄色吗?

生:有很多种,有浅黄、土黄、中黄、深黄、橘黄、褐黄色。师:他画中的向日葵是什么样子?与真实的花相比,有何不同? 生:真实的向日葵很娇嫩,生长的很好。梵高的向日葵好像就要凋谢了。

生:真实的向日葵只有一种黄颜色,梵高画的黄颜色很丰富。师:这些独特的向日葵表达了画家什么样的情感? 生:追求光明

生:表达了梵高想让向日葵的金黄色一直保持下去感情。

教师小结: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坚实而有力,他没有重现自然的娇柔,他选取即将枯萎的瞬间,告诉我们,即使枯萎,也要把那种动人心弦的美坚持下去。这正是梵高那永不妥协的对艺术的追求,对太阳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望。凡.高用色彩和笔触大胆地表现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因此他是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主要画家之一。

你试着用一句话或一段话简单的评价一下梵高的《向日葵》

4、欣赏阿尔时期的作品

在阿尔他找到了自己的色彩,一起欣赏这时期的作品。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我们这位悲剧画家的身上总是降临着这样那样的苦难。谁知道阿尔后期梵高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欣赏梵高晚期作品《自画像》

师:梵高特别喜欢画自画像,他先后一共画了40余幅,我们书中也有,请打开书,看《割耳画像》,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梵高的耳朵缠着纱布,眼神有些恐怖。生:老师,不是恐怖,我觉得是深深的忧郁。师:为什么呢?

《缠绷生:因为他肯定是不得已才会割耳朵的,他肯定有苦衷。

师:嗬,我们的同学都快成小心理师了。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呢?学生结合课前的搜集谈。(与高更之间的矛盾,绘画不被人理解和认可,依然贫穷,超负荷的创作生病了但依然坚持绘画)

6、欣赏梵高晚期作品------欣赏《星月夜》(1)、看到了这件作品后,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谁知道梵高的这幅作品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3)、反问学生透过画的表面你感受到了画家的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对人生的迷茫,对病痛折磨的恐惧,这也是梵高内心世界的独白,是梵高真实情感的写照。

(4)、引导学生分析绘画风格。

从画中有力的笔触,旋转的线条可以看出画家追求的不是事物外部的形象,而是通过绘画表达出画家内心对事物独特的看法和理解。(6)、师:最后我们选出的这幅画叫《麦田上的乌鸦》,也是梵高最后的作品。你看到作品后感到怎样?

生:很压抑。乌鸦代表着死亡。

师:就在这片麦田中,梵高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对自己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他说,那种病,将使他永远丧失理智,他害怕自己再也不能从事他所热爱的绘画事业。所以梵高选择了死,不得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他所热爱的世界。此时的你,是否想对梵高说些什么呢? 生:……

师:通过前面我们对梵高生平的了解以及部分作品的分析,你能试着概括一下梵高的一生,评论一下梵高的油画。(引导学生说出:梵高一生都很贫困,作品不被人认可,但他却一直都在追求着属于着自己的绘画。梵高的绘画善与运用大胆的笔触和响亮的色彩描绘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感受。)

三、课堂小结:

梵高不平凡的一生中,创作了800多幅油画,以及差不多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但他所有的艺术成就都是在死后才被认可的,现在梵高的画最高的已经卖到5千多万美元,这也是对梵高艺术价值的一个认可,梵高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又是伟大的和富有的,梵高的艺术决不是我们一节所能含盖和解读的,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梵高的油画!

板书设计: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3篇

发展性教师培训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长期的、高效的、关注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品, 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具有国家意志的教师培训行为, 它本身的意义不仅在具体的培训本身, 更在于它带来的对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所具有的持续创新的变革性效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专业设计, 重视多元化的互动与合作方式, 关注教师的终身发展。

一、增强需要意识, 实现动态发展

1. 目标设计动态化

培训需求与培训目标之间应建立逻辑关系, 需求显然来自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培训模式。在此模式中,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 在起点找到之后, 学员要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寻求知识, 培训者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 而是培训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点评者。[2]

在实施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过程中, 依据教师以往的需求, 确定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主题。我们依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制定了问卷, 设计了30道选择题、8道问答题, 对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100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94份。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把握情况见表1、表2。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从表1、表2可知, 被调查的语文骨干教师中有不少人对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 语文教师所定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对课文情节的把握上, 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偏少, 无效劳动多。根据这一情况, 我们马上调整目标, 确定“为学而设计”的主题, 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理念, 引导学员学习如何抓住重点目标设计学的活动,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 努力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2. 课程设计动态化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培训面向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使得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动态的、发展性的需求, 而且在很多时候, 教师的需求是隐性的, 很难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培训者必须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 才能挖掘出教师的隐性需求。[3]

然而, 在进一步对培训者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后, 发现修改后的方案还是难以获取部分教师的隐性需求, 也难以实现对教师动态发展性的需求。于是, 再次调整课程, 实现课程的动态化设计, 即在原来的课表中设计一部分动态选修课程 (不超过10%) , 在突显培训主题前提下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 尽量做到教师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 缺什么就补什么, 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

3. 培训方式动态化

从提高国培教学的实效性出发, 我们以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为抓手, 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将参与式培训理念融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将单一的“理论灌输式”培训变为“参与探究式”培训, 专题学习与广泛研讨相结合, 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 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相结合等。为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我们不仅在每一次讲座中预留30分钟左右的时间互动, 培训团队的专家们更是精心设计多场参与式培训, 如主题工作坊、微格教学实践等。

二、增强主体意识, 实现主动发展

教师培训只有把外部的努力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驱力, 才能最终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发展品质, 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由此, 引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目标, 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进行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的目标。为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 一方面可通过系列讲座的方式使教师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实践证明, 教师的良好形象不仅能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发展, 也能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 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这些方法一是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发扬它, 并不断取得进展;二是让教师改善自我形象;三是引导教师经常清除自身的消极想法。从而实现从教师的被动发展走向教师的主动发展, 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的转变。

1. 主问题行动研修中的主动性

为解决培训目标中的主要问题, 我们采取了“主问题行动研修”的方式。以小学语文示范班培训为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 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对阅读教学引申出若干分问题, 学员按年级分组, 每个学员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年级, 针对阅读教学的困惑确定一个研究主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此次学员个体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主问题行动研修”是立体的, 它可通过任务驱动、问题探源、理念转变、技能更新、反思实践、后续发展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但每一个行动板块间又是相关的, 比如带着问题进行理念的转变, 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技能, 培训板块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主问题行动研究”又是有序的, 从接受任务到产生问题, 再到带着问题学习新理念, 进行大“洗脑”;运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 最后到实践中反思、发展, 层层推进, 步步提升。学员带着问题学理论, 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反思, 研究气氛很浓, 研究场基本形成。

这种问题式的培训, 目标集中, 培训内容富有梯度, 在此过程中学员形成了强烈的参与动机, 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后续培训等方面都能主动提出要求和建议。

2. 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的主动性

(1) 参与简报制作。要求学员对当天的研修内容进行点评, 鼓励他们及时总结心得体会, 直接参与简报栏目创作。学员还可通过短信平台、QQ等形式随时就简报内容和形式提出建议。 (2) 设计教学内容。邀请学员帮助设计和组织各类教学实践活动, 例如对实地教学的量表观察等;增加学员对专家教学的点评环节。 (3) 参与班级管理。采取“首席专家—班主任—班长—组长”的班级管理模式, 积极发挥学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有效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以上措施充分发挥了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不仅促进了学员研修理念的提升和各地教学、管理经验的交流, 而且能够使参训学员深度参与到研修活动的组织实践环节中来, 积累和丰富了培训管理经验, 学习和实践了科学规范的培训模式, 为其将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前移后拓”意识, 促进全程发展

发展性教师培训必须树立教师发展终身化的理念, 认识到教师发展是一个开放、动态、持续的体系。我们要为其发展的各阶段提供符合个人条件和需要的服务, 尤其应将教师培训后的发展视为重心。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帮助培训者个体实施全面综合性发展。要发展其自觉更新能力, 使其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并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内在地联系起来, 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 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4]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性教师培训的模式, 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全程发展, 实现“前移后拓”。培训“前移”指对学员的培训向前推移半年左右, 让学员在参与集中培训之前做好充分的预培训准备, 预培训准备包括: (1) 在竞争中筛选学员, 选出事业心强、好学上进、业务基础较好的教师参与培训; (2) 让培训教师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 形成积极的自我动机; (3) 广泛开展学前调查, 了解教师的需求。“后拓”指学员参与集中培训后由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跟踪培训, 它包括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变化和发展;专家与学员继续合作, 开展实践性研究;布置一定的研究任务, 指导学员完成;总结优秀学员的经验, 在面上推广;指导学员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让学员实现终身发展, 我们特别重视对学员的后续指导, 关注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反思。为此, 我们健全跟踪培训制度, 组建后续培训团队, 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创设学习交流平台。为了落实这一工作, 我们将学科培训的后续跟踪指导纳入到考核办法中, 要求学员回到单位半年之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上一至两节示范课, 作一个专题讲座, 写一篇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 做一个小课题。此外, 我们还通过送培下乡, 网上专题研讨, 提供资料, 帮助学员建立工作室等方式进行指导。真正发挥学员的辐射、种子作用, 促进其专业发展。以语文示范班为例:由学科首席专家牵头, 组建了一支由培训授课专家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组成的后续培训队伍, 制定方案, 提出要求, 进行网上研讨、疑难解答、展示学员研究成果等活动。此班培训人数为98名, 结业仅一月, 学员就为当地教师上示范课、主办专题讲座和组织开展研讨活动42次。

四、增强“辐射引领”意识, 实现滚动式发展

通过培训机构进行“国培”的教师数量毕竟有限, 如果采用滚动方式发展培训模式, 培训数量将会成倍增长。

滚动式培训的特点是将接受培训的教师转变为培训教师的教师, 一个带1个, 一个带10个, 一个带几十个, 像滚雪球式地滚动发展。采用滚动式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 (1) 牢牢抓住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问题, 如“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切实予以解决; (2) 后续培训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 形成以培训机构为中心的十人左右的教师团队; (3) 专家与培训教师结合, 进行以教学案例为主要形式的长期实践性研究。一位教师可引领若干位教师, 一位专家可引领若干个团队。培训的主要形式: (1) 名师工作室, 帮助培训班里业务与组织能力较强, 且有一定职位的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 利用已有资源 (已结业的四届学员) 协助挑选工作室成员, 策划系列活动。例如福建省的一位学员所创办的“幸福教师梦之队”名师工作室, 通过“主题式精微研训”模式开展活动, 所组织的活动已覆盖福建省的多个县市, 吸收并引领了几十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成长, 其中的许多骨干教师又再带领新的一批骨干教师前行。 (2) 校本学习研训共同体, 做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单位。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引领本校教研组做一些问题研讨。此外, 课题研究学习共同体、专题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形式都可成为骨干教师滚动式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胡曼君.浅谈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J].民营科技, 2011 (10) .

[2]冯大鸣.美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1) .

[3]黄少颖.关于教学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5.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 项目 小学英语 实践反思

引言

本项目以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自治区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和参训学员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依据,为提高自治区各地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并切实结合培训前的需求调研,确定了对小学英语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和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概况

1.目标和主题:本项目以“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提升”为主题,总目标是通过培训提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自治区各地小学培养一批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领头人,发挥其教学名师、高端人才的辐射作用,从而对所在地的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产生影响、提升新疆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围绕培训目标和主题制定的具体目标是:(1)结合案例领会并掌握新课标要求,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2)领悟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前沿动态和教學理念,并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思路及授课方法。

2.实施过程。根据既定计划,整个培训过程分3个阶段,各阶段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1)集中研修阶段: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内容,集中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案例引领、讲座释疑、参与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内容涉及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学科教学基本技能,重点是布置总结阶段的汇报展示任务;第二阶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方式,具体任务有:小学英语微课制作及课堂展示,规范汇报课教案和说课稿并上汇报课,语音训练成果汇报,小课题选题汇报等。

(2)“影子教师”实践阶段:本阶段研修采用导师“传帮带”的方式,学员依据“任务驱动”模式完成培训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班主任工作训练、校本课程开发及小课题研究方向等。

(3)反思总结阶段:参加或观摩培训期间小学英语班组织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比赛” 并撰写教学反思或评课记录,撰写实习实践阶段学习心得并交流,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或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并做交流、总结和汇报。

以上三个阶段训练,前期主要从案例分析入手指导学员进行教学设计,经专家指导后走入课堂实践设计,最终使教学训练走向课堂。同时,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的确定及前期研究工作指导;“影子教师”实践阶段以“任务驱动”来指导参训学员完成培训,“影子学员”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影子教师”培训计划。该阶段结束时,撰写小课题研究选题报告及培训总结。

3.培训成果和学员反馈。培训结束时,参训学员以各种方式呈现了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汇报课教学设计及说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数字故事、微课作品及小课题研究选题等,圆满地完成培训期间的目标任务,使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来讲,经过集中培训和影子培训培训,参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有较大提升,部分教师开展校本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意识逐步萌生、科研计划初步形成;通过赴内地参观学习,参训教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活跃了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对参观地文化名胜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最终升华为炽热浓厚的爱国之心和投身教育的报国情怀,纷纷立志将为边疆教育事业振兴而尽一己绵薄之力。

培训结束时项目组对参训学员就本次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

(1)本次培训的优点及给学员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学科专业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对今后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启发很大;赴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现场观摩并聆听专家点评,课堂观察和评课、说课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学习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课制作辅助英语教学,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专业化技能有非常突出的效果;学员参加模拟小学英语词汇课实践教学及说课、评课,班级举办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等实际教学技能训练活动,切实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员互助合作,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学员对该项目今后改进的建议:希望多组织这样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接地气”的培训;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就学科教学方面的困惑、问题开展面对面研讨;建议多开设一些能提升学员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力的课程及有关科研方法的课程。

二、项目培训效果测评

培训期间承训单位对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对来自全疆各地州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和受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及本次培训效果进行了调查。

测评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方案设计的培训目标结合一线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强,能够切实帮助参训学员将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贯彻实施,解决了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观察和评价、小课题研究选题等方面收获尤为突出。

对本次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100%的学员表示,本次培训中的优秀教师现场观摩课、优质课比赛及专家点评、与一线教师教研员面对面研讨,特别是班级全员参与的“小学英语词汇课模拟课堂”授课和听评课活动以及班级自主举办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擂台赛”对其帮助很大,认为本次培训活动对于提高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观课评课能力及教研能力非常实用,能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极大地帮助他们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

大部分受训学员在问卷调查中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本次培训这样的活动,承训单位能多安排组织自治区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进行授课、点评及面对面研讨,并且最好能定期开展此类培训活动。

以上关于培训目标和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学员也对本次培训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并纷纷表示将会在回到原单位后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对新疆各地州小学英语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三、分析与反思

本次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得益于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到位,特别是培训方案经过专家论证、项目负责小组修订后,培训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并由项目小组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落实方案计划,最终使学员在培训中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教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本次培訓最大特色就是实效性。本次培训以 “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为主,力求所有的培训环节都做到“接地气”,即所有培训活动的都力求搭建高校英语教育研究专家、一线教师教研员与参训学员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具体体现在:(1)学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有所提升,集中培训期间的围绕小学英语词汇、阅读课等核心课组织的模拟课和优质课比赛使参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2)所有的观摩课、优质课及学员汇报课后都有授课教师说课、专家点评以及与学员互动交流的环节,使参训学员在观课现场与授课教师和点评专家思维碰撞、有效更新教学理念、快速学会并内化教学技能;(3)所有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专家及教研员的讲座专题均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培训需求,将案例分析、互动研讨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使参训学员当场解决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困惑;(4)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在过程评价和任务驱动的模式之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评价、微课制作、汇报课说课等培训考核任务,最终达到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能力、教研能力有效提升的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部分参训教师表示逐步具备了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意识,但对于课题申报、课题研究的方法等还是无从下手,希望今后的培训能重点解决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的问题;(2)小组合作协同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模式虽然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学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不同智能模式学习者的创造性、想象力,但也在高涨的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热情之下,掩盖了个别学员敷衍了事、懒惰拖延的不良现象。

四、结束语

经过对本次培训工作的反思,项目组提出对今后培训工作的设想:在汲取本次培训突出实效性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一线英语课堂各种课型授课技能的关注;借助自治区基础教育研究英语教学专家的力量和资源优势和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专家的科研优势,力争切实提高参训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5篇

(乌苏市第五中学景芳)为了充分发挥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五中学于2012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开展了以“利用远教与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主题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活动历时一个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副校长李翠兰、教研主任赵新洁,教务主任杨红梅全程跟踪听课、指导。活动前教师提前集体备课,听课后教师集中进行评议,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和实效。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6篇

中阳教研室政治教研员高晓玲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进一步掌握教育规律,熟练教学技能,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我们教研室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特举办了全县优秀骨干教师示范课巡回教研活动。这次活动的 宗旨在于探讨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研究,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辐射作用,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参加这次活动的讲课教师主要是赴陕西大培训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其中中学文科30人,理科27人,小学文科30人,小学理科29人,共计116人。观课议课人员涉及全县相应学科全体科任教师,学校领导及学科教研员,反思点评人员涉及参加活动的所有教师,县学科教研员。这次活动规模大,时间跨度长,组织严谨,波及范围广,因此,这次活动引起了深远广泛的积极效应。通过为期二十多天紧锣密鼓的观课议课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在这次活动中,一批教育新秀脱颖而出,一批中青年教师在教学舞台上尽展风采。回想一节节生动活泼的课堂,闪烁着灵动的教育火花,真的让人心情愉悦,尽享因知识的汲取技艺的欣赏而带来的快乐。

下面我把这次活动的感受谈一下:

我是参加中学文科组活动的,听了15位语文教师的16节课,5位政治老师的 9节课,5位历史老师的6节课,2位地理老师的2节课,共27位老师的33节课。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汇报:

一、讲课说课

(1)关于讲课

这次活动尽显赴西安学习的学习效果,纵观做课教师从教学构想到教材处理;从教学流程到教学微格细化;从课堂提问到教学语言的锤炼都充分体现一个字“精”。基本上能体现要求,做到规划,特别是课堂提问技巧和课堂导语的设计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提问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体现知识层次性和逻辑严密性。导语的教学设计是 为了引入新课而设计,为了学习新的教学内容目标而设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设计。教材重难点的确定,特别是难点突破的方法能结合学情,化难为易,让学生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总之,27位骨干老

师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别出心裁,匠心独用。多媒体课件的精心制作,PPT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化,有些知识内容通过动漫式的图片展示形象生动直观让学生直接感悟加深理解记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熟练 操作应用是这次教学巡回活动的亮点,标志着我们山区的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术趋于完善和成熟。

(2)关于说课

说课这环节展示的不是很理想,赴西安学习的时候关于说课的 反思环节还专门学习了一节课。大部分骨干老师知道说课的环节和内容,有的老师不知道说课该说什么。而且说课有说课的 具体规范要求,老师们在这方面做不到规范达不到要求,有待加强提高。

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活动整体感觉良好。观课涉及到全县相应的学科科任教师,所有学校的领导,相应教研员。所到学校组织的都 相当好,准备充分,认真负责。特别是下午的议课活动,所有观课人员都 能 参加,而且毫无保留地提一些好的合理建议,抱着欣赏学习的态度点评做课老师的亮点。并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不足,见贤思齐。这次骨干教师的 “传帮带”辐射作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观课议课的氛围和谐平等,每个人都 以积极地心态来参与,真的让人感到这是一场学术交流会。做 课老师给能够虚心听取每位老师提出的合理建议,而且认真做好笔记。遇到有待商榷的 方法建议能平等交流。特别是关于教材处理的技巧更能体现“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理念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真心帮助更让人感动。四中王建红老师做课的 内容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2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第一节是在二中做课。说实话这是一节不成功的课。在下午观课议课活动中,二中几位政治老师和我共同帮王建红老师提一些整改建议,王老师虚心学习,在宁兴学校做同一节内容的课。在宁兴的议课活动中得到了宁兴学校所有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不过,在教材处理中,宁兴学校的老师又提出了更好的更高一筹的 合理性建议。“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的教研模式在校际间形成,这也是这次巡回教学活动的亮点。

三、教学反思

参加反思这一活动所涉及的 人员也是所有观课人员。这一活动先是做课老师自我反思。大部分做课老师能从教学行为与教学意向,教学计划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性思考。骨干教师基本上懂得教学反思的作用是盐的作用,讲究科学用盐。从意向和计划两个角度解释为何用这样的 教学行为,能分析教学行为的不当,也能分析还有没有更好的意向和计划,为什么好,知道和名师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在教学实践中 纳入更好的意向和计划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科学合理适合学生。

观课老师能从小点着眼反思。观课教师的反思涉及到课堂互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课堂提问、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对教材的处理和掌握、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语言等。总之,我们教师进行反思能做到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找对两个基本点即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特点。教师基本上知道反思什么,从哪些角度反思。

骨干教师教学反思 第7篇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能使学困生的数学水平走向一个新的台阶,我在班上让小组成员结对子,请一名优生帮助辅导一名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并对他们加以方法上的指导,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理顺教材内容,辅导学习方法,纠正练习错误等形式,逐步克服了学困生的厌学情绪,减少了他们的错误,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中,我能注意在讲解新知识前,尽可能详细地复习相关的旧知识,为学困生扫除学习的障碍,使他们觉得学好化学并不是一件难事,从而激发了他们向上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致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优等生。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8篇

发展性教师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凸显生命潜能与智慧,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与超越实践指归,并在研究反思的行为跟进中不断增强自身底蕴与内涵的生命历程。发展性教师 只有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到教育实践中来,才能使得教师发展的完美意蕴得以升华。教师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深入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教师逐步对所有教学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把握的过程。

与传统的静态、封闭式培训相区别, 发展性教师培训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长期的、高效的、关注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我国教师培训应该由单纯的 知识补充、学历补偿走向全面整体发展的培训。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品,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具有国家意志的教师培训行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具体的培训本身,更在于它带来的对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所具有的持续创新的变革性效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专业设计,重视多元化的互动与合作方式, 关注教师的终身发展。

一、增强需要意识,实现动 态发展

⒈目标设计动态化

培训需求与培训目标之间应建立逻辑关系,需求显然来自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培训模式。 在此模式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 在起点找到之后,学员要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寻求知识,培训者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而是培训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点评者。

在实施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过程中,拿到培训者名单前,我们依据教师以往的需求,确定了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主题,即: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拿到名单后, 我们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制定了问 卷,设计了三十道选择题,八道问答题, 对来自全国十一个省市的100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94份。接受问卷教师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情况归纳如下:

2011版语文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上表显示, 被调查的语文骨干教师有不少人对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 有59.7%语文教师所定教学目标不明确,67.9%的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对课文情节的把握上, 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偏少,无效劳动多。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马上调整目标,确定“为学而设计”的主题,依据课标性质,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理念,引导学员学习如何抓住重点目标设计学的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努力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⒉课程设计动态化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培训面向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使得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动态的、发展性的需求,而且在很多时候,教师的需求是隐性的,很难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培训者必须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才能挖掘出教师的隐性需求。

然而,在进一步通过对培训者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后,发现修改后的方案还是难以获取部分教师的隐性需求,也难以实现对教师动态发展性需求的满足。于是,再次调整课程,实现课程的动态化设计,即在原来的课表中设计一部分动态选修课程(不超过10%),在突显培训主题前提下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 尽量做到教师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

比如,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发现来自西藏的学员与内地学员差距较大,我们便给他们分小班授课,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设了汉语拼音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等课程。加强了针对性,效果十分明显。

⒊培训方式动态化

从提高国培教学的实效性出发,我们以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为抓手,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将参与式培训理念融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将单一的“理论灌输式”培训变为“参与探究式”培训,专题学习与广泛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相结合等。为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我们不仅在每一次讲座中预留30分钟左右的时间互动, 培训团队的专家们更是精心设计多场参与式培训,如:

主题工作坊:学员以问题或课题为纽带,形成针对性强的非正式学术研究团体。充分利用晚上和课余时间,鼓励通过主题工作坊的形式围绕培训主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运用这 种方式能使受训者的思想得到补充和交流,导致相互诱发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创造性价值观念的产生,同时还会产生思维共振效应,从而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低、中、高各年段的学习板块设计有何不同等。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还有上下互动,它的形式是“流动”和多样的。这样的形式,有效对接、消化、补充、调整专家课堂培训内容,引发学员对授课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切实提升了学员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促进优质培训活动衍生资源的形成。

微格教学实践: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格教学实践,每组都配有一位导师进行现场指导与点评,结束时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小学进行教学成果展示, 执教学员在台上上课,听课学员在台下分组观察、记录,关注教学中的问题,课后由专家和学员进行现场讨论点评,形成核心经验。学员带着这些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验证与提升。

二、增强主体意识,实现主 动发展

教师培训只有把外部的努力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驱力,才能最终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发展品质,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由此,引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个不同阶段进行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的目标。

为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一方面可通过系列讲座的方式使教师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实践证明,教师的良好形象不仅能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发展,也能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这些方法一是让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发扬它,并不断取得进展;二是让教师改善自我形象;三是引导教师经常清除自身的消极想法。从而实现从教师的被发展走向教师的主动发展,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的转变。

⒈主问题行动研修中的主动性

研修主题的设计是研修过程全过程的“灵魂”所在。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开展, 具体操作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 都必须明确和清晰。根据学员需求,结合其优势,紧抓三个一:突出一个主题,找准一个切入点, 贯穿一条主线。

以小学语文示范班培训为例:突出一个主题,是指“为学而设计”主题;找准一个切入点, 即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培训努力解决“选择教学点”和“设计学习板块”的重点、难点问题。

贯穿一条主线是指:学员问题讨论 (网上前期交流、上交原始教案、小组研讨 确定研究 方向 )———教育前沿 理念“洗脑 ” ( 带着问题听理论讲座 )———学员教学实践(修改教案,在导师指导下的微格教学)———教研反思与提升 (学员在小学进行教学展示、课堂观察、专家点评与指导)。

为解决培训目标中的主要问题,我们采取了“主问题行动研修”的方式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对阅读教学引申出若干分问题, 学员按年级分组,每个学员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年级,针对阅读教学的困惑确定一个研究主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此次学员个体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怎样依据年段目标找准教学点,设计怎样的学习板块才能适合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主问题行动研修”是立体的 ,它可通过任务驱动、问题探源、理念转变、技能更新、反思实践、后续发展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但每一个行动板块间又是相关的,比如带着问题进行理念的转变,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技能,培训板块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主问题行动研究”又是有序的,从接受任务到产生问题,再到带着问题学习新理念,进行大“洗脑”;运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最后到实践中反思、发展,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学员带着问题学理论,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反思,研究气氛很浓,研究场基本形成。

可以说,这种问题式的培训,目标集中,培训内容富有梯度,在此过程中学员形成了强烈的参与动机,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后续培训等方面都能主动提出要求和建议。

⒉日常管理活动中的主动性

(1)参与简报制作。要求学员对当 天的研修内容进行点评等,鼓励他们及时总结心得体会,直接参与简报栏目创作。学员还可通过短信平台、QQ等形式随时就简报内容和形式提出建议。

(2)设计教学内容。邀请学员帮助 设计和组织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如对实地教学的量表观察等;对于每位专家的教学,增加学员的点评环节。

(3) 参与班级管理。采取 “首席专家—班主任—班长—组长”的班级管理模式, 积极发挥学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有效调动了参训学员的积极性。

以上措施充分发挥了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促进了学员研修理念的提升以及各地教学、管理经验 的交流,而且能够使参训学员深度参与到研修活动的组织实践环节中来,积累和丰富了培训管理经验;学习和实践了科学规范的培训模式,为其将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前移后拓”意识, 促进全程发展

发展性教师培训必须树立教师发展终身化的理念,认识到教师发展是一个开放、动态、持续的体系。我们要为其发展的各阶段提供符合个人条件和需 要的服务,尤其应将教师培训后的发展视为重心。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帮助培训者个体实施全面综合性培养。

要发展其自觉更新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并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内在地联系起来,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性教师培训的模式,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全程发展,实现“前移后拓”。

培训“前移”指对学员的培训向前推移半年左右,让学员在参与集中培训之前做好充分的预培训准备。预培准备包括:

(1)在竞争中筛选学员,选出事业性强、好学上进、业务基础较好的教师参与培训。

(2)让培训教师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形成积极的自我动机。

(3)广泛开展学前调查,了解教师的需求。

“后拓”指学员参与集中培训后由 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跟踪培训,它包括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变化和发展;专家与学员继续合作,开展实践性研究;布置一定的研究任务,指导学员完成;总结优秀学员的经验,在面上推广;指导学员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让学员实现终身发展,我们特别看重对学员的后续指导,关注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反思。为此,我们健全跟踪培训制度,组建后续培训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创设学习交流平台。为了落实这一工作,我们将学科培训的后续跟踪指导纳入考核办法中,要求学员回到单位半年之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上一至两堂示范课; 作一个专题讲座; 写一篇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做一个小课题。此外,我们还通过送培下乡、网上专题研讨、提供资料、帮助学员建立工作室等方式进行指导。真正发挥学员的 辐射、种子作用,促进专业发展。

以语文示范班为例:由学科首席专家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培训授课专家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组成的后续培训队伍,制定方案,提出要求,进行网上研讨、疑难解答、学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此班培训人数为98名,结业仅一月, 学员就为当地老师上示范课、主办专题讲座和组织开展研讨活动42人次。

四、增强“辐射引领”意识, 实现滚动式发展

通过培训机构进行“国培”的教师数量毕竟有限,如采用滚动方式发展培训模式,培训数量将会成倍增长。

滚动式培训的特点是将接受培训的教师转变为培训教师的教师,一个带一个,一个带十个,一个带几十个,像滚雪球式的滚动发展。采用滚动式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

(1)牢牢抓住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问题,如“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切实予以解决。

(2)后续培训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 形成以培训机构为中心的十人左右的教师团队。

(3) 专家与培训教师结合 , 进行以教学案例为主要形式的长期实践性研究。一位教师引领若干位教师,一位专家可引领若干个团队。

培训的主要形式:

名师工作室:帮助培训班里业务与组织能力较强,且有一定职位的老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利用已有资源(已结业的四届学员) 协助挑选工作室成员,策划系列活动。如指导福建省的一位学员所创办的“幸福教师梦之队”名师工作 室,通过“主题式精微研训”模式开展活动,所组织的活动已覆盖到了福建省的多个县市,吸收并引领了几十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成长,其中的许多骨干老师又在带领新的一批骨干前行。

校本学习研训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单位。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引领本校教研组内内行作一些问题研讨。

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反思 第9篇

《教育与职业》: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建设中,湖南是如何加强统筹、谋划布局的?

王键:一是统筹建设规划,谋划助推湖南中职教育骨干体系建设思路。2008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每个县级政府重点办好一所示范性中职学校,打造一批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校,建设湖南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体系。湖南省教育厅把国家示范校建设纳入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规划,作为实施农村中职教育攻坚计划的基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各级地方政府把国家示范校项目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领广大中职学校从“劳务输出主导型”向“服务地方产业主导型”、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型发展。二是统筹项目布局,构建与湖南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示范学校布局。当前,湖南省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我们结合湖南农业大省实际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科学统筹项目布局,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校的示范带动作用。三年来,湖南省立项国家示范校38所,我们注重兼顾区域平衡,每个市州至少布局1所;中职学校与技工学校兼顾,以中职学校为主,立项中职学校31所,占立项数的82%;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兼顾,向农村学校倾斜,立项农村学校21所,占立项数的56%。在此基础上,湖南省切实加大建设力度,立项建设省级示范校74所,初步构建起以国家示范校为龙头、省级示范校为支撑的示范学校体系。

统筹专业布点,打造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的示范专业体系。为增强专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我们切实加强了中职学校特色专业体系建设。一是引导广大中职学校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1~2个专业大类,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3个专业大类。二是指导国家示范校主动对接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重点建设3~5个特色专业,带动湖南省中职学校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近三年湖南省新增中职专业52个、调减专业32个。目前,湖南省中职学校设置专业177个,基本覆盖湖南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以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为依托,推进特色专业体系建设。三年来,湖南省立项建设示范性特色专业69个、特色专业8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9个,国家示范校立项数分别占全省立项总数55%、52%、100%。

《教育与职业》: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王键:一是强化过程指导。建立项目专家库。从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遴选了一批专家组成省级专家库,加强项目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在此基础上,各项目学校分别成立专家委员会,确保行业企业专家人数不少于1/3,为项目建设全过程提供技术咨询;坚持分类指导。要求项目学校根据湖南省经济发展“四大战略”和办学基础,分区规划项目建设目标,避免建设任务的盲目性、趋同化。根据城市与农村的布局特点,分类设计项目推进措施和资金筹措办法,努力推动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强化资源配置。把项目建设与国家和湖南省职业教育的重点项目同步规划实施,充分发挥项目学校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开展改革试点,将承担的18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试点任务分解至各项目学校,明确每项试点任务由1~2所学校牵头、联合3~5所学校共同实施;率先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从38所学校中遴选部分学校,作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专递课堂与名师课堂共建共享;率先参与教学标准建设。我们以各项目学校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组织各学校重点专业负责人深度参与湖南省25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43个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标准、14个专业类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的开发制订。三是强化质量监控。加强配套情况监控。把项目建设纳入县级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督促县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涉及项目建设的21个县级政府,有15个被评为优秀、6个为合格;加强重点专业监控。把项目学校重点专业作为每年一次的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必检专业,检验项目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水平。近三年,38所项目学校重点专业抽查合格率均在95%以上;加强师资水平监控。2010年湖南省启动专业教师强化培训以来,项目学校重点专业教师参培率和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同时,各学校还通过国培、企业实践和校本培训,显著提升了教师素质;逐步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激励机制,要求各项目学校重点专业必须参加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三年,38所学校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比例分别占全省获奖总数的83%、54%。

《教育与职业》:建立了哪些机制来保障示范校建设?

上一篇:时间的答案作文800字下一篇:九月教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