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2024-06-27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精选18篇)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第1篇

关于微笑哥的作文素材及范文

“微笑哥”那灿烂而简单的微笑

作者/河南秦永晶孟建东

河南秦永晶孟建东

正月十五晚上,在郑州中央商务区,一名流浪汉从地上捡起半瓶冰红茶,喝了一口,仰望天空,一朵烟花绽放,他露出了微笑。男子的身后,是幻化为斑点的霓虹和隐约可见的红灯笼,几个市民同他一样,抬头望着天空,望着烟花绽放的地方。该流浪汉名叫王振德。图片上,他那简单的微笑,感动了无数人,友亲切地称他为“微笑哥”,纷纷留言称“被戳中泪点”。

据知情人说,去年农历十月以前,“微笑哥”一直住在桥下,但后来不知去向。“平时就在垃圾堆扒点东西,一天便将就过去了。”“微笑哥”身体比较健壮,智力也没有太大问题。他曾被骗到黑砖窑打工,也曾给一家医院扫了一个月的地,可一分钱没有拿到„„

后来,河南电视台一主持人在微博上说:“终于找到微笑哥了,憨厚淳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说了一句让我瞬间无语的话:你们别给我找工作,流浪都比上班强。我问他为啥,他说他最穷的时候还去西藏玩了一圈,你能吗?”

“微笑哥”的图片在络上引起热议,友纷纷留言一

柒度鸟: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微笑,诠释了最简单的幸福„„

关荣:一茶一烟花,一人一世界。此刻,他是幸福的。

心空:幸福有时是等价的,富人吃一顿满汉全席,未必比流浪汉捡到半瓶冰红茶得到的幸福多。

落小听:相对于其他观赏者而言,他的笑容是最真诚最恬淡的,是由衷的幸福。绚烂的烟火没有专属,美丽的人生各有定义,知足的幸福属于那些简单的人。

欲雨生烟:我们何尝不是一群衣着稍微光鲜一点的乞丐呢?或在文化上或在道德上或在精神上,我们可能不如他,他还有仰头的憧憬,我们却只有低头的卑微。

国产珊瑚虫:“微笑哥”是幸福的时候多还是艰辛的时候多?如果幸福只是一瞬间,就像烟花一般,又有什么意义呢?他是不是被幸福了?

【时文选粹】

“微笑哥”的启示:灵魂必需品无须用钱去买

易国祥

一个流浪汉喝着冰红茶,望着元宵节漫天绽放的烟花,笑容比烟花还灿烂。此照片仅一天就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友被如此简单的笑容感染,叫他“微笑哥”。(作文大全)《爱上这身无分文的日子》《一年不花钱:我的无货币主义生活》《辞职,去旅行》„„新年伊始,一大批教人如何“穷快活”的新书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这类书置“钱是万能的,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的训诫于不顾,诠释没有钱,或者少花钱,也能谋得生存与快乐。

中国想回归简约的人也有,如千里走单骑求亲,徒步穿越数省返家,虽惊世骇俗,却难掩搏出位的冲动。爱尔兰的马克·博伊尔新著《一年不花钱:我的无货币主义生活》,详细记叙了不花钱的生活经历:住在一辆破旧的大篷车里,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洗澡和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以自己种植的土豆和从超市垃圾箱捡到的快过期食品为食;出门徒步或骑自行车;手机只接听不打出;衣服来自废物箱或免费回收站;自制堆肥厕所„„

同样的故事在160多年前的美国也曾发生过。名著《瓦尔登湖》作为梭罗的非虚构作品,真实记录了他撇开金钱的羁绊,来到远离闹市的瓦尔登湖畔,花几十美元自建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零两个月,实证一年工作30~40天就能养活自己。

两人的尝试惊人地相似:生活究竟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我们有多大能力养活自己?当有人用生命换取过度的生活“必需品”时,最明智的人过着比穷人更为简单的生活。不同的是,现代人马克·博伊尔回归简朴生活更不易,而梭罗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和哲学家离群索居,意在进行一种精神价值的探求。

与马克·博伊尔比,同样处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可以把俭朴生活说成低碳炫时尚,也可以把“蜗居”放大到让众人生寒,而主流人群不是享受着奢华就是追求着奢华。几年金融危机,也没有多少过紧日子的氛围,对简朴生活少有一种虔诚。

与梭罗比,有人生活简朴,可能出于无奈或是迫于减肥。梭罗并不执著于一种生活方式,他善于见微知著,认为很多使人舒适的奢侈品非但不是必不可少,而且必定阻碍人类的崇高向上。梭罗在湖边说出一句名言:“灵魂必需品一件也不需要用钱去买。”那个时代,正是这种精神,孕育了与欧洲母体文化断乳的美国文化。

有人说梭罗和马克·博伊尔“另类”,或许有失去生活趣味之嫌。看梭罗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与凡尘市井远离,距离为我筛选朋友,最终,是一些最优秀分子围拢在我的身边。”同理,让心灵保有安宁与静谧,才能接纳崇高与神圣。

(选自2012年0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点击】

“微笑哥”给我们的启示是:灵魂必需品无须用钱去买,幸福不一定靠物质得到,“让心灵保有安宁与静谧,才能接纳崇高与神圣”。“微笑哥”也有不被扣扒的自由和快乐

曾茜

很感谢记者在烟花绽放的夜空下抓拍到流浪汉的“微笑”,普通而快乐,真诚且感动;但很反对媒体因为友热议和关注而变得难以自持,于是过度解读这张笑脸甚至兴师动众寻找“微笑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话意在肯定每一个个体存在的价值。正如那个平凡微笑带给众人的“顿悟”:此刻,他是快乐的,快乐是简单的,简单的快乐是平等的;此刻,众人不因他乞讨而同情,不因他衣衫褴褛而嫌恶,不因他肮脏而躲避,却因他微笑而感动。正因为有了此刻“众生平等”的互视和观照,才使得流浪汉的一个笑容,能给那么多人以感动和启示。

然而,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高贵视角,却因接踵而来充满各种目的的刻意寻找而变了味。大家不顾一切地想知道他是谁,有什么样的人生和故事;是否应先替他问问大家,为什么要找他?

若说出于关爱,首先应以爱人之心,考虑“被关注者”的个体感受和需要。早有不良前例在先:与“微笑哥”同为乞丐的“犀利哥”因走红络而被全民追捧,最后随着各类戏剧性情节发展直至其被推上T台„„此过程中,总见群体围观高潮迭起,却没人真心在意“犀利哥”为何仰天干嚎,没人在意他迷人的犀利眼神在人们的逼视下日渐“怯懦”;还有那个本着平凡人良心救助小悦悦的陈贤妹,人们忽而顶礼膜拜忽而阴暗质疑,看似荣誉加身却总让她担惊受怕,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保证。

媒体的过度解读,其实裹挟着各类群体纷繁复杂的自私需求,这就是所谓的爱心暴力,没有真正尊重“被爱者”的感受,没有选择合适的方式,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被爱者”被抛在了改变后的人生十字路口,茫然无措。

回到最初,原本是那个笑容帮助了我们。但看得出来,我们很快就恢复了记忆,记起了身份和地位的异同,于是想高高在上地去救助他。慈善不是坏事,但必须提醒行善者,请牢记那个可贵的“平等”视角,不要把慈善当成对他人的施舍。

“让流浪止步”,愿望是美好的,但乞讨或者说流浪,本应是一种自由。而由于社会保障不够,很多人不是基于自由而选择流浪。对这个群体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救助,是我们基于社会平等的理念理应做的事。但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有选择流浪的自由,那我们更要学会尊重这种自由。相信那时,一定会有更多像“微笑哥”那样简单平等的快乐。

(选自2012年02月09日《成都商报》)

【点击】

有着最简单微笑的流浪汉,他是谁?来自哪里?有着怎样的故事?倘能由公众关注而找到这些答案,倒也不枉他带给你我的感动。可是,关注也好,帮助也罢,只适合默默地祝福与祈祷,决不可将其作为消费品过度使用。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第2篇

进入初中快结束一个学期了,可我还沉浸在小学的快乐时光里。和现在的同学相处总是觉得隔着一层纱,不远不近。刚好拉开一段距离——再也不会有人像小学同学那样真心对我了,这种感觉更增添了我心中的孤独。

每一次同学们谈笑风生,我偶尔也会说一两句,也会笑笑。心情不好,也会有同学送上问候:“你怎么了?”但往往随着我的一句:”你们可不可以让我安静一会儿”便消声觅迹了,留下我独自心中掀起巨浪:只相处了几个月,何来真心实意?

这样的阴雨天仿佛将我和同学的距离拉得更远了,一个上午我都默不作声,放学后我一个人冒着雨向宿舍走去,却见不远处几个同学合撑着一把伞亲密的聊着天,一种巨大的孤独顿时吞没了我,我正想快步跑回去时却有人拍了拍我,头上也被什么东西挡住了,灰蒙蒙的雨和天都消失了,一张明媚的小脸出现在身边,赶走了我身边的阴郁,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她。“发什么呆,一件外套可挡不了多少雨呢!”我这才发现头顶上是她的校服外套。容不得我多说,她拉着我一路跑进了宿舍。”好啦!你快去喝点热水,别感冒了!”我的心底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在她震惊的目光下给她一个拥抱。“谢谢你……“话没说完,声音已经哽咽了。

是那一抹微笑如一缕阳光照亮了我整个心房。其实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不应该消沉悲观,因为一定有一个目光在注视着你;有一份关爱在守候着你;有一份真情在等待着你……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第3篇

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教学手段在改变,但教育规律不会变。过去的课堂只有黑板粉笔,地理课上教师用各种挂图辅助教学,加深印象。随着电脑的应用,课堂上教学工具发生质的变化,地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图片信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前行,移动终端的功能也逐步加强,各种视频软件被更多地普及利用,社会步入了“微时代”,微信、微电影、微广告……不断涌现。那么这些“微元素”是否也能应用到地理课堂中来,是否也能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学的欲望呢?

初中地理课程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想如果能加入这些“微元素”,将会带来新鲜的形式以及出人意料的效果。当学习到关于微课程的理念后,我尝试将这种“微元素”引入我的初中地理教学,而对于微课程素材的选取则成为我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

微课程一般是指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练,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一个教学内容,时间小于10分钟的教学音频或视频。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及课程表现形式。它具有时间短、主题明确、内容选择灵活以及课程相对独立等特征。它能满足学习者的一些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多元智力发展的需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也能更有效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一、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能起怎样的作用

1. 微课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微课程往往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呈现,能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它有别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比单纯的以文字或语言为主的课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时间短,更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 微课程能更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微课程在设计时主题较明确,往往用来针对某些单个的知识点,是对某些学习内容或要求的提炼,它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学生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选择性反复学习,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起到更有效夯实基础的作用,是一种在短时间里解决重点和难点的“短平快”方法。

二、微课程与PPT课件比较有怎样的优势

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PPT多媒体课件已相当普及,它在课堂上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非常突出,但微课程的应用可以对PPT多媒体课件有较好的补充作用,而且有其独特的优势。

1. 微课程往往围绕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其内容较单一,但目的较明确,问题突出,由于时间较短,在使用时可以灵活运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需要受整节课设计流程的限制,学生使用时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一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运行,给学习利用带来较大的方便。

2. 微课程较PPT课件而言,文字、声音、画面结合得更好,学生学习时较容易调动各种感官,尤其在演示一些动态的变化过程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时,更加直观生动,较图片更加有利于学生观察,而且也便于反复观看。

3. 课内外可以更紧密地结合。初中地理有些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或实验操作,以使知识点可以直观地进行教学或学习,但有些活动受到时间、场地等要求的限制,难以在课堂上完成,如果利用微课程,将课外的活动或实验用视频进行记录、剪辑,再融合进课堂教学,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对于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素材如何选取

微课程素材选取应注重“小而实”。“小”是指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大,应该以一个知识点为主,重在解决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10分钟。“实”是指在微课程素材选取时应指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点或感兴趣点,这些微课程素材应该能实实在在地为教学服务,确实能解决教师教或学生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否则呈现形式再精彩也只是无本之木。因此,我觉得在选取微课程素材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展示地理实验现象的素材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实验呈现进行教学,而这些地理实验的过程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在课堂中进行,而在课外进行,学生又难以完整地观察并体会。如果利用微课程将这些实验过程通过剪辑制作成微视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可以通过微视频录制模拟植被被破坏而造成水土流失的过程,这个实验无法在教室内课堂中完成,但通过视频录制实验的全过程,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观察,则能较形象、直观地显现水土流失形成的因素,尤其体现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2. 演示完整的练习过程或制作过程的素材

初中地理课程对六、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有很多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做地理填图练习。学生有很多做作业的习惯是第一次时养成的,如果教师将填图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示范录制成视频直接呈现给学生,对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习惯很有帮助,也对讲解这类练习的思路及方法有了较有效的呈现方式。同样的道理,如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过程,或制作简易地球仪的过程等,都可以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辅助教学。

3. 帮助学生突破自主学习中难点的素材

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知识点对有些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他们往往会在课后完成作业时再复习,如果把这些相关知识点做成微课程,就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甚至课后反复学习,以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例如,“地球的公转”这一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很难在一节课中掌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用地球仪或一些模拟地球公转的教学仪器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他们来说,一节课的时间不足以完全弄明白。如果将这些模拟过程制作成微课程,存放在各类“云”存储器中,供学生课后反复观看,将有利于这些难点的突破。

4. 记录户外或课外进行实践活动的素材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很多知识的学习或应用需要在户外进行。如果能将一些户外活动或课外实践用微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一定的加工,制作成为微课程,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既有利于课堂中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又能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地图、如何在户外辨认方向、生活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都可以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被记录后用以辅助课堂教学。

5. 帮助学习课后拓展内容的素材

课堂教学40分钟是有限的,有许多学生对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兴趣浓厚,或有时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常常会出现学生在课后继续拓展研究地理知识的情况。如果教师将某些拓展的内容制作为微课程,学生就可以在课后自主学习,或从教师的拓展内容中挑选兴趣所在,满足学生对更多新知识的渴望。例如,画出中国简图,某些区域有哪些旅游景点等。

6. 有助于导入新课的素材

有些微课程可以用来导入新课。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往往会用五花八门的方法导入新课。微课程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导入方式,尤其在某些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现某些地域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新课前给学生一些直观的感受,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为后面的内容作一些铺垫,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第4篇

一、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更多作文素材

通常情况下,初中语文的基础教学可以分作两大板块,除了写作教学之外,还有阅读教学环节,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提高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能力,同时要要求其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以丰富其头脑,扩宽其思维。所以说,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通过阅读丰富其知识结构。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师可以在本次教学完毕之后,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冰心的短篇小说,如《繁星》《春水》,以及散文集《往事》《寄小读者》等,将这些课外书籍发放给学生,要求其带回家里自主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毕之后根据文章内容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学生要完成读后感的写作,必要要先了解文章内容以及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这样就能够鞭策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上述课外文章,在此过程中能够是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得以丰富,同时还能了解更多的语文写作手法, 学习更多的语文表达方式等等。又比如让学生阅读鲁迅的著作《阿Q正传》《孔乙己》《呐喊》《彷徨》等小说,让学生学习“白描、画眼睛”写作手法,增加学生的见识,丰富其写作手法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题材。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阅读书籍务必符合初中生教学要求,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通过网络教学,发挥学生写作想象力

在实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应当鼓励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尽可能把想象融进写作,这样有助于增加作文的新颖程度,这种方式也是积累素材的一种模式。同时,教师要积极选择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将想象运动到作文中,以提高其写作水平。

比如,在讲解《春》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春天的景色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组织学生对该文进行鉴赏,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展开遇到,对文章重点词语、句子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等进行赏析。完成赏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季节场景进行想象,然后模仿春的写作手法,以“秋”“冬”等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这对于积累作文题材有重要帮助。

三、洞悉日常生活,提取写作素材

可以说,大部分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而家庭是学生在学校以外的的另一个生长环境,通过对自身生活环境变化的细心观察,为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通过洞悉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能够让学生领悟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更多写作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洞悉一切生活变化,培养其善于观察、和留心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所带来的乐趣与知识,这样不但能够扩宽其写作题材,而且还能提升其写作的深度。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部分《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见人与事以作文的方式写下来,同时重视对事物特点及其发展的过程等详细描写出来,进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悟生活。

四、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虽然良好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但是缺乏一个良好的作文写作习惯,很难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久而久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素材。在上文中提到,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这个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繁星》《春水》等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课余时翻出来复习,培养学生巩固学习的习惯。在这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按照教师的方式去做,所以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笔记本,做好监督引导工作。最后,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加强日记写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写作习惯,写作内容越多其素材积累的能力就越强,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有所提升。

关于微笑的力量作文初中 第5篇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任由泪水流过我的脸颊,打湿我的衣衫,原来这次考试我语文只考了70多分,连饭都不想吃。妈妈走进来一边微笑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欣宇你不能自暴自弃,虽然这次没有考好,但还有下一次,如果你一直是这种状态,那以后会更糟糕。”妈妈的微笑和话语给了我力量,让我化悲伤为行动。

早晨阳光明媚,我走在美丽的校园,可我却无心欣赏校园的美景,因为我的语文书没找到。走进教室,老师看到我闷闷不乐,关切地问道:“曹新宇,你怎么垂头丧气的?是有什么事儿吗?”我把原因告诉老师,老师微笑着说:“没关系,我的书你先拿去用,下次记得带上就可以啦。”老师的微笑一扫我内心的阴霾。

一个寒冷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环卫工人,他正坐在路边椅子上休息,地面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此时远方又走来一个老太太,她手里端着饭菜,缓慢走向那个环卫工人,显然是那个环卫工人的老伴儿,老太太微笑着说:“吃吧,再不吃就凉了。”我从那微笑中看到了爱,是爱的力量,消除了环卫工人心中的疲惫,给这寒冷的夜晚带来了温暖。

初中作文700字关于微笑的魅力 第6篇

微笑看上去是一件挺容易的事,其实不然,给自己一个微笑,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勇气和乐观的情绪。这绝不是胡扯。试问一下,当你遇到挫折,没有乐观的情绪,如何能笑得出来?前途坎坷时,没有勇气,又如何微笑?只怕是满面愁云,心灰意冷。

不记得在哪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了,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着他笑,他也对着你笑,你对着他哭,他自然没有好脸色。”这里所说的是要微笑面对生活,但给自己一个微笑,不也是要用微笑去面对生活、面对挫折、面对每一个人吗?我曾有过一次真切的体验:那是在小学的某一个学期,我与他人竞争时落选了,只是因为准备上一个极小极小的漏洞,使成功与我擦肩而过。回到家后,我心里一阵阵的失落感全部涌了出来,在心房翻江倒海。也许是我这人比较乐观,慢慢地看开了:竞争落选只是一个教训,警醒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以后的机会多得是。我给了自己一个微笑,心中顿时洒满了阳光,驱散了阴暗,并加倍地努力。在下一次竞选时,我成功地被选上了。

人人都给自己一个动人、美丽的微笑面对自己、面对挫折的权利。人生的挫折是永无止境的,不能因为遭遇了挫折就放弃一切,想想美国的林肯总统,在当上总统之前,他屡战屡败,但他却屡败屡战,最终成为了总统。我想,他的心中若是没有一种强悍而且会不断在挫折中成长的信念支撑,他绝不会有今天。就算前面烟雾缭绕、风雨猖狂,也要给自己一个微笑,因为明天,太阳将冉冉升起。

朋友们,微笑吧!

关于沟通的作文素材初中 第7篇

小罗斯福与母亲的故事

(母子沟通享受天伦之乐)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师学习两三小时后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然后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罗斯福的家庭是民主的。小罗斯福不满意母亲制定的严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议,要求母亲给他“自由”。母亲认真地考虑了儿子的要求,允许他“自由”一天。到了晚上,6岁的儿子满身灰尘、一脸疲惫地回来了。这一天儿子去干什么了呢?母亲没有过问。 罗斯福的母亲知道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一下,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初中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第8篇

一、素材的积累

如何积累素材呢?许多老师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加以指导, 具体概括为观察积累、阅读积累、视听积累、日记积累等。

我在作文教学中也这样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作文素材积累:

1.从来源范围分为家庭素材、学校素材、社会素材;

2.从写作文体分记叙素材、说明文素材、议论文素材、想象文素材等;

3.从文章的内容的形式上分为主题思想、内容结构、表现手法。

运用这样的分类方法, 选取多个角度积累作文素材, 避免单一、枯燥,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

对每个学生来说, 至少选取二至三项来积累, 在每项的具体积累时, 让学生自主选择标准分若干小类积累。如此越分越小, 越分越细, 使分类标准交叉融合, 编织成一个素材网。如从素材的来源范围指导积累材料, 先分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类积累素材, 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素材丰富, 积累面广。过了一段时间, 当学生积累也有一定数量的时候, 我又启发学生, 把你们的素材再找个标准整理一下。有的同学又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想象文的角度重新整理素材, 也有的同学人主题上分人物品行、思亲念家、亲情友谊、人生感悟、生活知识、思想观点等分门别类整理素材。这样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掌握素材、创新素材、运用素材, 并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作文素材网。

二、素材的运用

学生有的素材, 在作文时也不一定会用, 这里我来谈谈素材的运用。

1.根据语境选择素材。文章虽依赖语言, 但也并非将语言胡乱凑合就能成文, 还必须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素材。如证明“因为愤怒, 才有爱国的行动”这个观点时, 在你面前有两个人物事例──一个林则徐, 一个陆游, 选哪个好?这时我们的作文就要从观点出发, 根据爱国、愤怒、行动的观点要求, 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林则徐虎门销烟) 。除了根据语境选择素材外, 适当考虑具体语境的句式、语气等因素。

2.根据语境加工素材。文章写到需运用积累的素材时, 把材料直接引用, 于语境不符合, 另外也不好寻找, 这时可以将素材进行适当加工, 像维修工一样把原材料变形, 使其有用的地主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把材料进行适当取舍后引用到作文中去, 如在阐明自己积极向上、努力贡献时, 把李白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去掉后半句使用, 若运用到仗义疏财的语境中, 则去掉前半句加以使用。其二是材料的梳妆打扮, 使其变身, 使用到新语境中。如某同学在《语文从我身边轻边走过》的作文中写道:“那滋润万物的小雨, 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香都的烟柳, 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可是那飘逸的太白, 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 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荫下, 静看满塘接天莲叶, 映日荷花的, 可是潇洒的杨万里……”这段文字就是将前人诗句化妆变身, 通过化用前人诗句来表达学习语文对他深刻影响, 把读者带进一连串的优美意境中。

更有甚者, 将材料经过取舍、妆扮、重组后, 将则材料运用到多种语境中, 例如课外阅读《黔之驴》一文后, 有的同学作为一则锐意竞争、以弱胜强的材料使用, 也有的同学则作为一则不学无术、落后被毙的材料使用, 还有的同学更有创意地把其用作一则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的材料使用;还有的把其用作一条错误引导盲目改革, 必至失败的材料使用, 如此等等, 体现了素材运用的灵活性、多面性, 需要习作者灵活掌握。

三、从积累到运用的立体训练

教师要对学生的积累情况适时了解, 指导学生从积累素材、确定主题、编写提纲、练习语段、整合为篇五个方面加以立体训练, 重点从前四项指导。这种训练简便易行, 无需过多占用课余时间, 且学生尝试兴趣浓, 训练效率高。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景物的文章时, 首先安排学生去阅读写景的文章, 了解写景的方法, 积累相关的语句。随后, 选定一处景物作描写, 安排学生观察、写作、修改, 然后集体交流、评改, 鼓励优秀、激励后进。

会写并能写出好文章, 当然不止我说的积累和运用素材就能达到, 还需要同学们受好作文, 且勤加训练, 持之以恒, 才能深知作文之道, 经年积累, 渐进提高, 逐步形成和提高写作能力。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程;素材选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266-01

引言:微课程的主要是指通过十分钟的教学时间,有针对性的精选小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和音频,向学生重点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微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明确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层次性,精选教材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赋予了课堂教学的更多的活力和趣味。由于传统的授课形式没有较强的针对性,这种满堂灌的形式难以满足现代的地理教学,因此就引入了微课程教学。微课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合理选取相关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素材,充分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一、微课程教学的优势

传统教学经历了不断地更新和改革后,正在朝着更加现代化的的方向努力,教学模式更新相比以往已经大有进展,然而在现代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的适应性;第二,教学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虽然一直在大力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会大打折扣,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够灵活,比较单一,采用相同教学方式,往往只会导致均等化教学的结果。但是学生之间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对于相同的内容,一些同学早已掌握的很透彻,而一些同学可能对知识还一知半解,这样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而通过微课程的引入,不仅实现了教学时间的灵活性,而且还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有较强的针对性。因为它和传统教学相比有更多的反复性和可选择性,恰恰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这些问题。学生通过微课程可以对内容有较多的可选择性,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进行学习,对于一些疑难点各个击破,这种与学生的学习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程对于教学的调整也是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在只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转变,并且是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从而达到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目的,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素材的选取策略

微课程在素材的选取上遵循小而实的原则,这里所说的“小”就是在课程目标的选取上应该不能范围太广,针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展开,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去解决一些相关的疑问,时间最好控制在十分钟左右。而“实”就是素材的选取要有针对性,可以主要攻克一些重难点,亦或是薄弱的知识点等等。微课程素材在进行实际选取时,应该从这几点着手。

1、展示地理实验现象的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一些内容的教授是应该借助实验来完成的,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客观条件的局限性,就注定了实验必须由课堂转向课外,这对于学生的亲身体验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微课程教学可以借助微视频或者是剪辑制作等形式就可以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比如,可以将植被破坏引起的泥石流、洪涝灾害或者是沙漠化严重等现象进行微视频的真实模拟,这样会更加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对这些现象有真实的体验。

2、演示完整的练习过程或制作过程的素材。对于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有许多方面都存在“第一次”,比如学生在进行填图练习册的完成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可以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演示,通过录制视频来进行展示,用新的方式将这些练习的具体的思路体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的作业练习提供了很多的的便利。比如地球仪的制作、气温曲线的绘制都可以通过教学方法来进行辅助。

3、帮助学生突破自主学习中难点的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由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些困难,若将这些知识点制作成微课程,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有益于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从而对难点进行攻破 。比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这一节内容时, 在课堂中,学生不容易对具体的过程很好的理解,这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是有较高的要求的,通常教师会通过借助地球仪这些教具对地球的公转进行演示,但是一节课的课时是有限的,如果将其制作成微课程,通过“运”存储器进行存储,就可以使学生随时观看,从而达到对难点的攻破。

4、对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记录的素材。地理学科和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户外的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可以利用微视频对一些户外实践活动进行记录,并制作成微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迅速的理解,还能使他们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对知识深层次的掌握。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户外如何进行方向地辨认、怎样在旅游中正确使用地图等等,这对于地理课堂教学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5、拓展课后内容的素材。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一些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都不能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往往教师都会将其放在课后进行,这为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若能够将延伸的课外内容也做成微课程,那么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增加了对知识的巩固程度。比如,对我国的一些旅游景点可以通过制作成中国简图的形式进行呈现。

结束语:将微课程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与现代课程理念相适应,同时还可以逐步攻克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散学习,再加上其具有时间段,易开展的优势,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阮久平. 地理微课程素材选取的策略[J]. 教师,2014(21).

[2] 曾重荆. 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程”理念的运用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4(10).

[3] 李 妍. 初中地理“微课程”设计探讨[J]. 好家长,2015(21).

关于沟通的作文素材初中 第10篇

1932年,美国经济濒监崩溃,胡佛政府对大萧条已经束手无策。当时,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了。3月12日,美国待千家万户通过收音机,听到了新总统罗斯福的声音。白宫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罗斯福用人人懂得的词句和比喻,把工业经济的复杂结构讲得一清二楚,娓娓道来全国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让经济大萧条中丧失希望的美国民众觅到一丝曙光。这次壁炉前的讲话通过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扩音器,传遍了整个美国,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炉边谈话”。自此,听总统的“炉边谈话”成了美国人民的固定节目。罗斯福正是通过这样开诚布公的倾心之谈与民众进行了沟通,将民众的信心重新鼓舞起来;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迅速地走出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在美国人民心中成了比上帝还受欢迎的人。

关于感动的作文素材初中 第11篇

(动物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清朝道光年间,列山集有一个杀牛为生的屠夫,名叫张六子。在他四十六岁那一年,邻村有一户人家发生急难,他趁机以很便宜的价钱买下人家的一头母牛和刚生下一个月的牛犊。当天,他就把刀磨好放在屠案上,接着去捆母牛。等他把母牛捆好后,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把刚磨好的刀。这时,他发现那头母牛惶恐不安地看着坐在它前面的小牛,而小牛犊则簌簌地流着眼泪。他甚感惊异,前去驱赶牛犊,牛犊安坐不动,他又气急败坏地用棍子打,牛犊还是不起来。恼怒的张六子抓住牛犊的前腿,把它往旁边一甩。这当儿,他忽然发现屠刀原来藏在小牛犊的屁股底下……

这幕牛犊救母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他那颗已经麻木的心,他用颤抖的手给母牛解开了绳索。被摔在一旁的小牛犊慢慢地爬起来,走到母牛的身边,朝着他前腿跪下。屠夫被震撼了,居然失声痛哭起来……

关于雨的初中作文素材 第12篇

那雨,是不知不觉间来的。我并没有觉察,它却自顾自的,潇潇地下了起来。雨打在树叶上,绿油油的,很美,我却没有心思顾这些。这雨,怎么这样烦!三天两头就来做客,也不顾及主人是如何一种感受。

天阴沉着面孔,不怒而自威,让人一看,便知道那恼人的来客又将来了。我怒气冲冲地看着这派景象,恨不能钻到一个不会下雨的地方去。

雨下着,仿佛不怕我,又仿佛楚楚可怜似的。装什么无辜!你这讨厌的雨!坏事也做了,还怕我会惩罚你吗?你这讨厌的雨!见我不理你,竟找来了彩虹为你求情!狡诈的雨!这下子叫我如何骂你?

我沮丧的低下头,愤愤不平的想着:什么!这讨厌的雨!

雨停了,我欣喜地欢呼,天好像也十分高兴,蹦跳着向我祝贺:瞧啊,那恼人的东西走了!走了!

突然,雨又无声无息地下了,就那么沥沥淅淅地落下来,像垂丝般又细又长,软软的被吹落,斜斜地洒在地上。地面上的水越来越多,竟悄悄爬上了我的鞋,这黏人的东西!我踢了踢脚,故意把它们赶走,它们却又匆匆挨了过来,好像凑得更紧了些。

我伸出手,接了那么细长的一条雨丝,拢在手心里,久久地望着它。它一下子便惊恐地汇成了一个小珠子,圆滚滚的、亮晶晶的,在我的手掌里奔来跑去,犹如一个淘气又机灵的小孩子。

慢慢地,我发现,那晶莹的小珠子正在变小,仔细一瞧,才明白,它早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溜走了。我把手一扣,将小珠子摔在地上,瞪眼瞅着它欢快地回到兄弟姐妹身边。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第13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素材积累,学生

古人云: “得之在俄顷, 积之在平时。”写作时要有内容, 必须靠平时长期积累, 否则难有所悟, 也不会有灵感。有了积累, 写作时才不愁“无米之炊”。“蚕不吃桑叶难以吐丝, 蜜蜂不采花蜜难以酿蜜。”可见, 平时善于广撷博采, 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是学生增强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那么, 怎样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呢?

一、善于观察, 用心体验

罗丹曾说过: “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孩子的眼睛有时比成年人更加敏锐, 更加独特, 一旦打开了视野, 他们所包容的东西就会越来越真实, 贴近生活的原汁原味, 写出的文章读起来自然就真切而生动了。亲人的一个眼神, 朋友的一次支持, 老师的一次关爱; 或者路边乞丐的一种神态, 路人的一句话语, 相扶老人的一次牵手; 再或者是清晨小草的一滴露水, 秋天梧桐的一片落叶, 风中飘散的一朵白云……生活中值得观察、积累的东西有太多太多。留心观察, 便能捕捉住那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 留心观察, 才能挖掘出那深埋在平凡小事中的闪光点。

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 思考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 如战争与和平问题、人与自然问题……例如, 《从西北引起的沉思》一文, 先对大西北由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的叙述, 然后点明了人类在历史上改变自然, 自然也在历史上报复了人类的问题。文章反映了当前的热点———环保问题, 充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所以, 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 让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丰富的素材。

二、参加活动, 开阔视野

任何人写作, 都需要从他的生活及所处时代掘取矿藏。假如朱自清没有家境贫寒、北上求学的生活体验, 便不会有《背影》的问世; 鲁迅如没有在浙江绍兴的生活体验, 就不会有《故乡》《孔乙己》等佳作问世; 吴伯箫若没有在延安大生产的生活体检, 就不会有《记一辆纺车》的感人。可见, 人生经历是一种财富, 一种由金钱都买不到的财富。

我们知道学生“两点一线”式的生活, 难免使视野受到局限, 因而应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如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课外兴趣小组……到社会上, 到大自然中, 了解风土人情, 观察山光水色, 积极参与其中, 既能陶冶情操, 又扩大了接触面; 既丰富了人生阅历, 有积累了生活素材, 何乐而不为呢?

三、图书看报, 扩大“材”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课外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 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 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 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我们认识人生, 热爱生活; 它召唤我们张开思考的风帆, 在书海中遨游; 它启迪我们仰以察古, 俯以观今, 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 它引导我们获取知识, 发展个性, 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们不仅能从课外阅读中学到作者观察人、事、景物的方法, 而且还能学到作者分析事物的方法。在平时阅读时, 我们要多积累一些优美语言, 如优美的片段、故事、名言、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比如, 读名著, 名著有它的好处, 首先, 通过读名著你可以了解更多的常识, 包括文学的和生活的, 了解名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也了解外国人的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 历史背景, 懂文学的人, 自然是很有内涵的人; 其次, 正如《安娜·卡列琳娜》中说的“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你能在阅读别人人生的同时吸取教训, 更加了解人生, 因为名著中的人物是非常典型的; 最后, 我觉得多读些名著也有利于人际交往, 可以多些共同语言。这样会激发你的写作兴趣, 激发你的写作灵感, 因此, 我们要多读, 反复地读, 做好笔记, 慢慢体会, 会使你在写作上感情更加丰富。

四、记录在册, 剪贴保存

常言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作笔记, 如过眼烟云, 无踪无迹。因此, 培养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尤为重要。一般, 我把读书笔记的内容归为这样几类:

( 1) 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 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 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

( 2) 写提要, 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

( 3) 写心得, 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

五、积累历练, 习作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 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 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 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 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列宁更是提议: “要学会游泳, 就必须下水。”积累素材是为了运用素材进行写作, 运用素材进行写作, 则能促进学生不断地更好地积累素材。如何以写助积呢?

1. 写周记。在写周记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有了良 好的观察习惯, 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 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

2. 写读书笔记。一方面, 读书笔记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另一方 面, 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3. 多仿写。好的句子、好的语段、好的文章, 可以让学生学着仿写, 达 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开设发表文章的园地,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 在练中用好素材, 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蚂蚁之所以能够安然过冬, 是因为它们有储备的食物; 蜂蜜之所以香甜, 是因为蜜蜂采集了许多的花朵。我想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像它们一样掌握“取材之道”, 要占有一定数量的材料, 并从中提取精华, 从而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

参考文献

[1]任文天, 张玉明.初中作文训练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2]刘诺.走出作文迷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初中作文指导.

初中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第14篇

一、素材的积累

如何积累素材呢?许多老师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加以指导,具体概括为观察积累、阅读积累、视听积累、日记积累等。

我在作文教学中也这样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作文素材积累:

1.从来源范围分为家庭素材、学校素材、社会素材;

2.从写作文体分记叙素材、说明文素材、议论文素材、想象文素材等;

3.从文章的内容的形式上分为主题思想、内容结构、表现手法。

运用这样的分类方法,选取多个角度积累作文素材,避免单一、枯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

对每个学生来说,至少选取二至三项来积累,在每项的具体积累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标准分若干小类积累。如此越分越小,越分越细,使分类标准交叉融合,编织成一个素材网。如从素材的来源范围指导积累材料,先分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类积累素材,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素材丰富,积累面广。过了一段时间,当学生积累也有一定数量的时候,我又启发学生,把你们的素材再找个标准整理一下。有的同学又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想象文的角度重新整理素材,也有的同学人主题上分人物品行、思亲念家、亲情友谊、人生感悟、生活知识、思想观点等分门别类整理素材。这样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掌握素材、创新素材、运用素材,并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作文素材网。

二、素材的运用

学生有的素材,在作文时也不一定会用,这里我来谈谈素材的运用。

1.根据语境选择素材。文章虽依赖语言,但也并非将语言胡乱凑合就能成文,还必须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素材。如证明“因为愤怒,才有爱国的行动”这个观点时,在你面前有两个人物事例──一个林则徐,一个陆游,选哪个好?这时我们的作文就要从观点出发,根据爱国、愤怒、行动的观点要求,毫不犹豫选择前者(林则徐虎门销烟)。除了根据语境选择素材外,适当考虑具体语境的句式、语气等因素。

2.根据语境加工素材。文章写到需运用积累的素材时,把材料直接引用,于语境不符合,另外也不好寻找,这时可以将素材进行适当加工,像维修工一样把原材料变形,使其有用的地主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把材料进行适当取舍后引用到作文中去,如在阐明自己积极向上、努力贡献时,把李白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去掉后半句使用,若运用到仗义疏财的语境中,则去掉前半句加以使用。其二是材料的梳妆打扮,使其变身,使用到新语境中。如某同学在《语文从我身边轻边走过》的作文中写道:“那滋润万物的小雨,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香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荫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这段文字就是将前人诗句化妆变身,通过化用前人诗句来表达学习语文对他深刻影响,把读者带进一连串的优美意境中。

更有甚者,将材料经过取舍、妆扮、重组后,将则材料运用到多种语境中,例如课外阅读《黔之驴》一文后,有的同学作为一则锐意竞争、以弱胜强的材料使用,也有的同学则作为一则不学无术、落后被毙的材料使用,还有的同学更有创意地把其用作一则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的材料使用;还有的把其用作一条错误引导盲目改革,必至失败的材料使用,如此等等,体现了素材运用的灵活性、多面性,需要习作者灵活掌握。

三、从积累到运用的立体训练

教师要对学生的积累情况适时了解,指导学生从积累素材、确定主题、编写提纲、练习语段、整合为篇五个方面加以立体训练,重点从前四项指导。这种训练简便易行,无需过多占用课余时间,且学生尝试兴趣浓,训练效率高。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景物的文章时,首先安排学生去阅读写景的文章,了解写景的方法,积累相关的语句。随后,选定一处景物作描写,安排学生观察、写作、修改,然后集体交流、评改,鼓励优秀、激励后进。

会写并能写出好文章,当然不止我说的积累和运用素材就能达到,还需要同学们受好作文,且勤加训练,持之以恒,才能深知作文之道,经年积累,渐进提高,逐步形成和提高写作能力。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作文素材的积累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实践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问题。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要重视和爱护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的问题。决不能不能让学生脱离对生活的内在感受而纯技术地去积累素材。

初中作文素材:关于天才的名言 第15篇

初中作文素材:关于天才的名言

1、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2、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歌德

3、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

4、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

5、许多天才因缺乏勇气而在这世界消失。每天,默默无闻的人们被送入坟墓,他们由于胆怯,从未尝试着努力过;他们若能接受诱导起步,就很有可能功成名就。——席巴·史密斯

6、修凿可以使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岖的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布莱克

7、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高尔基

8、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初中关于快乐的作文素材精选 第16篇

生活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洋溢着漫天幸福,让每个人心中愉悦起来。生活好比一幢时光大楼,演绎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愈演愈烈,愈演愈快乐。生活——是快乐化身。

瞧,我的快乐一家:精明老爸,贤惠老妈,天真的我了,还有小狗旺财。这一天的早晨,厨房特别吵,睡梦中的我一骨碌的爬起来,素有一探究竟之心,向厨房“进军”了,哇,我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妈妈下厨了,只见妈妈紧握两个鸡蛋,一愣一愣的对准碗边一磕,鸡蛋潇洒的飞了,我在一旁偷着乐:呵呵呵……“妈妈见势不妙,为了挽回她的形象,又手忙脚乱的炒起菜来,事与愿违呀----菜糊了。妈妈又找起借口来:“哎为什么你不是个女孩,那就可以帮我炒菜了,唉。”我不服气的说:“那你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女孩?”妈妈乐了:“因为计划生育嘛。”说的那个得意哟。我大叫:“I/salute/you(我服了你)。就在这时,爸爸邋遢的走了进来,进来打量一番,风趣的开动金口:“这是那位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的英雄在本寒舍的杰作呀?”我们一听,笑得眼泪都似喷泉一般涌了出来,我笑道,“是妈妈,是妈妈,哈哈。”爸爸也捧腹大笑,“老婆,你真棒,真有上进心。”妈妈津津乐道:“多谢夸奖。”我插道:“妈妈,我代表爸爸向你表示不用谢,只用你以后对你的儿子好那么一点就行了。”爸爸大笑:“我举双手赞成。”妈妈也随大流:“好好,儿子这么有口才,这事要得,要得。”我如小鸟般欢呼雀跃,高呼,“妈妈万岁。”爸爸在一旁笑得不亦乐乎,“看不出来你俩这么心有灵犀啊,呵呵。”旺财也趁着欢乐氛围走了进来,汪汪的叫着,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美妙的都市生活交响曲,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唱起了<<童年》这首美妙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下……”爸爸又提了个建议:去下馆子。这个建议得到了一家人的青眯,于是我们一家人哼着小曲手拉手的走出了家门,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请大家珍惜这美好生活吧,我们虽会因生活而生活,但是我们应该活得更好,活得更潇洒,坚强的活下去吧,因为,生活是——快乐的化身。

关于榜样力量的初中作文素材 第17篇

每当,我想起哥哥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身着威武的军装,出现在“国庆六十周年大典”、“奥运会”、“亚运会”、“香港回归纪念盛典”等大型仪式上奏起那令人振奋的乐曲时,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一幕幕,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从心眼里羡慕我的哥哥,心中顿生敬佩之情。我的心里暗下决心,将来我一定要像哥哥那么优秀,那么令人羡慕。

哥哥今天的辉煌,也是经历了曾经的艰难,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哥哥从小跟爸爸学吹单簧管儿,上了初中以后,因为哥哥的学习很紧张,初中三年基本没有时间练习吹单簧管儿。所以,初中三年时间算是把专业丢弃了。可是,哥哥酷爱音乐,又很有音乐天赋,他一心想考解放军艺术学院。临近初中毕业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记得当时爸爸对他说:“孩子,这可是关系到你前途的大事。你三年都没有好好练习专业了,想考上军艺很艰难。除非你在高中三年时间,发奋努力、勤学苦练,才可能有希望。但是,这是一条很艰难的路,你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完成六年的学习、练习内容,而且还要做到学习、专业两不误,你能坚持下去吗?”最后,哥哥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条艰难的路。

从做决定的那天开始,哥哥就没有了业余时间。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骑车去上学,中午在姥姥家可以午休一小时,下午七点钟左右骑车到家。在路上骑车这一来一回的一小时,就成了哥哥三年当中,唯一的锻炼身体和自由活动时间。七点钟左右到家后,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晚餐。晚饭后,休息半小时,八点至十二点的四个小时,是哥哥练习吹单簧管儿的时间。十二点以后,哥哥还要写作业、复习功课,夜里一两点钟睡觉,对于我的哥哥来说是常事。

哥哥每天只有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是这么的辛苦,这么的艰难,他一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就因为他辛勤的付出,终于得来了丰硕的成果。六年前,我的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乐系。两年前,哥哥毕业后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工作,成为了一名国家级的演奏员。

哥哥的现状令我羡慕,哥哥的精神令我敬佩。我将来也想像哥哥那样,考军艺、穿军装,成为解放军军乐团的一员。这样,就能天天和哥哥工作、生活在一起。我把哥哥当成榜样,坚持走哥哥曾经走过的艰难道路。我从“榜样”哥哥的事例中领悟到,一个人只要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再加上能持之以恒的付出辛苦、努力,无论做什么事情,最终成功的希望指数一定很高。

关于微笑的初中素材作文 第18篇

(一) 作文素材的重要性与农村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现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平时善于积累素材, 才有内容可写。而当前, 广大农村初中教师不够重视引导学生去积累素材, 只是一味地钻研考试热点命题, 背诵范文加以模仿编造。长此以往, 学生们对写作不感兴趣, 甚至出现畏难排斥的心理, 从而造成农村作文普遍差的现状。

(二) 农村中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现状

广大农村中学语文老师只注重考场命题作文动向, 喜欢让学生背范文, 而不重视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去观察、发现和思考;其作文评改方式很是单一滞后, 不仅缺乏及时细致的发现和恰当的激励, 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还有的语文老师根本不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忽视学生个性思想的培养。

二、农村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写作

(一) 农村得天独厚的素材资源

广大的农村学生虽然知识面窄, 不怎么了解国家大事, 学校的活动和家庭生活也很单调, 但是他们有丰富的农村生活基础和体验:他们熟悉自己的村庄和河流;熟悉农村人们的日常作息;他们知晓鸡鸭牛羊的生活规律;知道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培育收割;他们目睹自己祖辈的生活俭朴, 大部分都能参与和体验生活中的辛苦劳作;他们能够较早地独立生活, 也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农村独有的素材资源大致可以分为: (1) 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农村特有的劳动生活; (2) 农村纯朴的风土人情; (3) 农村的家禽家畜以及农作物; (4) 农村滞后的思想和不良现象; (5) 农村的发展变化。

如果广大的农村学生能够立足以上那些内容, 善于积累、发现和挖掘, 就能拥有那些城市学生所无法拥有的得天独厚的素材资源。

(二) 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要想很好地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必须教会农村学生树立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搜集整理、及阅读获取的写作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 并让他们深入生活去体验、询问和探究, 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感受生活。具体方法如下。

(1) 处处留心, 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很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 只要我们多留心观察, 多去询问、探究, 总会有很多的发现, 从而更好地捕捉素材。比如农村娶媳妇, 从相亲到下聘礼, 选日子到迎娶, 都有很多的讲究, 如果我们不留心观察, 只看热闹, 是不会了解这些的。只有处处留心, 凡事多观察, 你总能捕捉到很好的素材, 即使司空见惯, 你写的也会比别人更详尽、透彻, 也会让你写的东西更有可读性。

(2) 搜集整理。农村生活中很多特有的俗语、谚语、家族渊源和风俗习惯, 我们需要主动地搜集、探寻, 比如本地端午节的习俗、六月六过节的由来等, 向村里的长辈和师长请教。如条件允许, 还要找相关的书籍, 借助多媒体, 把那些习俗、俗语的由来、历史渊源和变迁历程等弄清来龙去脉,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自己掌握的资料不仅详尽而且准确。这样, 我们在使用时才能灵活运用, 准确调取。

(3) 阅读体验。农村的生活素材有限, 我们的学生还需要结合课内外书籍、网络和电视, 开阔视野的同时, 也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博闻强识。只有在充分了解众多事实的基础上, 才能拥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 坚持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 培养自己的个性意识和写作思维, 及时捕捉自己灵感的火花。

写作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和自己对这个社会及生活的认识。有些思维的火花闪现在某个事件、某句话、某个瞬间, 若不及时记录下来, 便稍纵即逝。据我的教学实践看, 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和记日记, 不仅有助于积累自己那些瞬间的思想, 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功底、思维习惯和个性意识。这个社会太多的人云亦云, 学生的写作需要写出自己的心声和见解。

(三) 引导学生利用素材写好作文

(1) 注意把握素材特点, 选好角度。有些素材适合用来借景抒情, 有些素材适合描述细节、突出感情主旨, 有些素材适合用来印证某些规律等等, 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所掌握的素材特点, 选好角度, 才能很好地利用素材, 写好作文。

(2) 注意写作立意, 挖掘素材的亮点。写作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我们写作的目的——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作文的核心。同样的事物, 我们赋予它很好的立意, 它就变得与众不同。根据我们掌握的素材, 根据写作立意的需要, 挖掘出素材的亮点, 从而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3) 注意写作布局和技巧。选择素材不仅仅需要恰当、合适, 还要围绕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来调整素材的使用。有些材料需要生动详尽的使用, 加以印证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而有些材料只需要旁征博引, 一笔带过, 就能让人深解其意。适当的取舍和剪裁, 能更好地突出文章的立意和主旨, 而且还让文章具有很好的层次性和灵动性, 不流于繁长、呆板。

(4) 注意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世界观。好的文章必须有科学的认识和积极的思想, 才能被人们认可和学习。因此, 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开拓思路, 积极进取, 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我们观察到的每一个素材。比如, 农村那些不好的现象和思想, 就可以用来做好反面素材, 更好地表达自己科学、健康的观点和认识。

三、结语

广大农村中学生在写作素材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 运用正确的方法, 培养他们学会观察、积累、搜寻、整理, 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角度, 我们就一定会突破农村作文教学的局限, 搞好作文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疲软低靡状态, 学生作文不知道写什么, 老师也束手无策。经大量的调查和长期的实践, 我发现, 以素材问题为突破口, 让学生言之有物, 是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突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经验, 以期为今后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提高尽一份力。

上一篇:加强四风建设下一篇:中国朗诵诗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