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2024-05-10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精选14篇)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第1篇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欣赏内容是进行曲,为了更好地达到让学生喜欢歌唱与聆听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这一目标,我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又增加了丰富的进行曲,想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每首都能听完的,所以我就从进行曲的特征、形式、种类、作用这四方面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听、有的知道就可以了,更多的是想给学生传递信息。

这节课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教给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我们教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但我认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欣赏乐曲还是比较陌生的,有必要教给他们欣赏乐曲的方法,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使他们自信地、积极地投入欣赏全过程。当学生对进行曲有了一定认识后,再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事实证明我的思路是对的。

二、聆听全曲,以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优势增进音乐审美情趣与兴趣 为了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聆听音乐,在聆听全曲的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的优点,分别为每首乐曲配上相关场景和演奏画面,如阅兵式场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场景,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音乐、犹如身临其镜。

三、节奏创编

为了加强学生对进行曲乐曲风格特点的体验与感悟,在熟悉了A段旋律后,在我的指导下,分别运用打击乐器来为旋律编配伴奏,并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来参与到这个创编活动中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了进行曲的节奏特点,更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环节进行的有些仓促,这是本节课没有处理

好的地方。

四、总结拓展,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振奋精神,投入学习和生活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知道的进行曲,并试着唱一唱。同学们在归纳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演唱风格和演唱特点,积累感性经验,然后总结进行曲的特点,齐读格言,振奋精神投入学习和生活。

总之,在这节课新鲜和趣味的不断刺激下,学生眼、耳、口、脑、手并用,乐在学中,学在乐中,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第2篇

授课教师:牟蓉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节奏踏步随老师的琴声演唱《红领巾进行曲》。

二、导入

1、刚才演唱的歌曲从节奏上说有什么感觉?

2、播放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

(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后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1)视唱主题音乐。a主题: 1 = D 2/2 3#2 | 3

3#2 3 3#2 | 30 20 10 3#2 | 30 3#2 30 3#2 | 30 60 50 53 | 4 6 5 52 | 3 6 5 53 |2 7 — | 0 5#4 5 6 5 4 | 3

3#2 3 3#2 | 3 3#2 | 30 3#2 30 3#2 | 3 6 5 53 | #4 3 2 — | 5 2 1 — | 7.6 54 32 | 1 0 ||

b主题: 1 = D 2/2 — — — — | 6 — — — — | 5 — — — — | 5 — 0 5 | 5 — 4 6 | 6 — 5 1 | 7 76 5 4 |6 5 4 3 | 5 — 4 | 6 —| 7

7#5 | 7 7#5 6 1 | 3 3 3 3 3 | 3 3 3 3 3 3 | 3 0 0 0 ||

(2)聆听A段音乐,并回答问题。

1)问:A段音乐可以有几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A段: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分a、b、a三部分。2)复听A段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欣赏B段音乐。(1)视唱主题音乐。a主题: 1 = A 2/2 53 3 — — | 53 3 — — | 53 3 3 3 | 3 — — 3 | 44 2 — 1 | 7 6 6 6 | 51 3 3 3 |3 — — — | 53 3 — — | 53 3 — — | 53 3 3 3 | 3 — — 33 | 44 2 — 1 |7 6 6 6 | 53 3 4 2 | 1 — — 0 || b主题: 1 = A 2/2 3 | 4 —| 7 | 51 3 3 | 3 —

—| 4 2 —| 7 | 5 5 3 3 | 2 1 6 4 2 ||

1)问:B段有几个小部分组成?这段音乐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B段:描写拉德茨基慢步奔跑检阅队伍时既严肃又轻松,分a、b、a、b、a五部分

2)复听B段音乐,并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段音乐。欣赏A‵段: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介绍复三部曲式A﹢B﹢A‵

3、师生完整演示歌曲。

4、引导学生用“啦”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并利用身体以及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边配伴奏,试着跟音乐一起完成。

(四)知识拓展

1、分组活动,激发热情,并完整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把学生分成A段音乐组、B段音乐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合作表演。

2、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收集其他表现形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老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知道了复式三部曲的构成,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音乐都是进行曲体裁,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以后我们在再一起交流。

借助视频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第3篇

1.通过视频观察减少课后反思的盲区:在课堂观察时受注意力的限制, 教师很难注意到所有“教”和“学”的情况, 教学反思存在一定的盲区。借助实况视频, 教师可以仔细回味。对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可以情景再现, 便于全方位反思。笔者通过参加一次视频课评比感触颇深。通过观察教学视频, 第一次感受到了真实的自己, 了解自己的教态、动作、语言等各方面的情况, 与自我感觉有很大落差。于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视频回放使笔者对教学反思的视野更宽广、形象、直观, 改进措施更有针对性。

2.通过视频分析挖掘教学过程的隐性问题:传统的教学反思基本都是在课后进行的, 因时过境迁、记忆力有限, 每次只能就某一个点或一个主题来分析, 一些细节性问题常常被疏忽。视频反思则如同给教学活动安上了一部“监控仪”, 既可以从课的目标设置与达成度、内容选择与运动量等宏观层面来反思;又能从教师讲解的音量、学生练习的表情、技术动作的细节等微观层面来反思;还可以针对安全教育、体能发展、探究式学习等方面进行专题反思。在录像评比中, 笔者曾先后拍了三次视频, 因为每一次观看都能发现自己的讲解、示范等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分析出自己教学设计意图与最终教学效果的差异等等。视频反思实现了课堂分析的点、线、面的结合, 能把隐藏在其中的有价值的问题逐一排查出来。

二、借助视频延伸反思时间与空间

1.通过视频选择反思的时间与地点:传统的听课、评课必须要亲临现场, 错过时间就无法观察。通过视频反思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既可以在课后立即反思, 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这节课进行再现反思。既可以自己“闭门思过”, 也可以邀请他人指点迷津。例如, 从2012年江苏省教研室就通过“江苏新时空”网络教研平台, 推出了各学科的“名师课堂”网络直播、点播的教研活动。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们都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参与到“体育名师课堂”的研讨中。“名师课堂”的内容既有现场直播, 也有多年前获奖课、公开课的视频重播,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跨时空的视频反思。

2.通过视频实现反思的交叉与比照:“比照”是通过对比和参照进行教学反思。视频拍成后就是一种教学资料, 像“优酷”、“土豆”中有各种专项技术教学的视频;“江苏学校体育网”的视频库中则云集了大量一线体育教师的优秀课、获奖课的视频、准备活动的专题视频等。可以从别人的视频中参照、学习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自己的视频也可以作为别人评论、借鉴的对象。

三、借助视频增强反思意义与功能

1.通过视频还原教学过程的“真相”:教学视频是教学过程的实况记录, 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反思的纪实性与准确性, 对于当前学校体育的现状来说还有特别的意义。一是能约束和规范体育课堂。在曝光的镜头面前, 教师和学生应该都会有所顾忌, 不至于肆意妄为。诸如体罚学生、“放羊课”之类的现象不会出现在视频里;二是在出现安全事故、偶发情况时能够提供事实依据。通过视频可以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不至于职责不明、纠缠不清。一旦出现这些问题, 对于当事人和学校来说, 教学视频存在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第4篇

一、有效反思关键在于及时和坚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发生,教师在处理这些事件过程中就会产生灵感,使问题得到巧妙地解决。这时,教师就应该有敏锐性,及时采取方式把产生的灵感记下来,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再加以完善,真正把其变成教学的收获。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时,可能常常有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超出教师的课堂预设。这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独到见解给予肯定,把学生好的思维总结分享,作为自己教学反思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养成每节课后都思考的习惯,思考在这节课中悟出了哪些教学的方法,教学方式有没有创新,教学重难点突破了没有,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新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改进,对学生的训练和检测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及时进行归类与取舍,对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达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逐步改进、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有效的反思应以学生为本、促其发展

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和开展。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以为自己讲得很清楚了,课堂上也常常是“轰轰烈烈”,但反思后发现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解知识,这时,教师就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反思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要考虑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来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学反思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比分析自己的课堂“偶得”有哪些?“缺失”在何处?是否迎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后面的课堂如何改进等等,这样今后设计的课堂才会更加科学、有效。再次,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可能性进行分析,把握好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不能认为只要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同学们自己学习,教师不管不问,就叫主动学习,同学们就会主动掌握知识。这样做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差。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也要给学生适当的讲授和点拨。

三、有效反思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反思不能只是对教学情况的简单回顾,也需要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教学行为的得与失,而且要把自己的教学行为放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深层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仅可以发现新问题,还可以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当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只是简单地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他学生马上跟着“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当其他的同学回答了简单的问题时,教师也是同样的做法。这样,一节课就在简单地表扬和鼓掌中结束了。这样的做法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新课程的要求是提倡激励性评价,但是过多的奖励并不能使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持久存在。教师的表扬太多太滥了,就会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长此以往,也只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迷失”。我们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平时我们还可以反思一节课的教学“特色”是什?这节课的“精彩”在哪里?这节课有哪些“偶得”?这节课的“缺失”在何处?教学“效果”如何等等。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第5篇

一、教材分析: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创作的。拉德斯基是奥德利的陆军元帅,老约翰?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风。《拉德茨基进行曲》由管弦乐队演奏。这首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乐曲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紧接着第一部分的A段,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斯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第二部分B段的主题比较活泼,与A段形成对比,描写拉德斯基骑在马上漫步奔跑、检阅部队时的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二、设计思想:

1、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渗透于音乐的鉴赏、表现与创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拉德茨基进行曲》有较深刻的感悟与体验。

2、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音乐欣赏的针对性,为重点的突破、难点的解决构建了平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3、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尊重学生感受与见解,并以多样化的感受与体验方式实现学生音乐欣赏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情分析:

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是在小学时已涉及过的内容,但由于以前的知识点比较散乱,导致学生们对进行曲还不甚理解,本节课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并且很具典型的军队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导入,明确进行曲的概念及现在的广泛应用,重点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聆听进行曲,简单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欣赏进行曲,让学生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2、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进行曲的相关知识;

(2)熟悉《拉德茨基进行曲》的两个主题;

(3)感受并领会音乐表现要素在乐曲中的作用;

(4)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音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体验法、模唱法、模仿体验法、比较法、律动体验法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其次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参与音乐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及突破重点的措施:

用不同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理解《拉德茨基进行曲》。

1、熟悉两个主题旋律;

2、分析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3、教师的示范引导;

4、启发学生,让他们用肢体、线条或借助一定的道具,来表现音乐;

六、教学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在《拉德茨基进行曲》中的作用。

1、熟悉A、B两个主题;

2、对乐谱的分析;

3、对比演唱法

七、教学过程:

导课:

1、播放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提问:)刚才大家进教室时老师播放的那首歌你们听过吗?知道他的歌名是什么吗?用于什么场合?

2、、欣赏:阅兵式

3、(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在阅兵式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一来振奋同学们的精神,让大家有节奏有秩序的进入教室,二来直切本节课进行曲主题。从同学们较为熟悉的阅兵式入手,让他们更能真切的感受到进行曲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自己总结进行曲的概念打好铺垫。

进行曲 :

1、提问:(引入进行曲的概念)

2、教师总结归纳:

进行曲:由步伐节奏写成,多用于伴随队伍行进的(歌)乐曲。

(设计意图):由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性的说出进行曲的概念及特点,教师再加以总结归纳,学生印象较深,不易遗忘。

欣赏 :

1、简介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

2、欣赏全曲:

3、分段欣赏:主题A:

a、复听;

b、跟钢琴唱主题;

(1)弱:女生 “la”

(2)强:男生“bang”

(设计意图):通过复听,模唱,变换母音等方式来让学生熟悉A主题的旋律,并让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拉德斯基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

c、能从音乐当中感受到拉德斯基及他的队伍的形象吗?(体会音乐表达的内容)

d、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提问:你能从曲谱当中捕捉到是哪些因素决定了拉德斯基高大威武的形象?

休止符――跳音――速度――节奏

e、感受节奏在这段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 ?颉痢? ×× ×○ ×× ?颉痢? ×○ ×○

创作表演:

你们能用肢体或一些线条甚至借助于一定的道具来表现音乐吗?可以表现音乐的情绪,也可表现音乐的特殊节奏等等。试试看吧。

教师可示范引导:

(设计意图):分析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这是本堂课的难点,教师可采用引导法,对比欣赏法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主题B:欣赏:体会音乐的情绪和所表达的内容。

1、唱主题:用“bang”模唱

2、创作表演:

还能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或线条来表现音乐吗?

再次完整欣赏:

1、全曲再次赏析,并在A、B主题处加入表演。

2、再次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对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得以提高。将刚才欣赏的音乐完整的串联起来,并加入表演,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拉德茨基进行曲说课稿 第6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拉德茨基进行曲》,这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的音乐知识内容。

一、说教材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节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行进中的歌》中的内容。《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献给拉德茨基将军的。全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从音乐形式和学习内容来讲,本课属于“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基于这节教材在《新课标》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本堂课当中有2个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

1、聆听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

2、学会从旋律、节奏、音乐情绪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作品的赏析,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与表现力。

在这2个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之下,考虑到初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及鉴赏有一定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旋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专注聆听歌曲,利用图形谱、律动、体验、探究等方法,欣赏音乐。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感受《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想象乐曲描绘的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三维目标的确立,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真聆听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用参与体验的形式,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在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后,能分辨乐曲的主题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象、生动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作品的情感,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初一年级的学生认识领域和生活范围不断拓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想象力和音乐形象思维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外,初一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外向,对事物充满新奇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图运用讨论法、图谱法、律动法、对比法和体验法来辅以教授、引导、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营造一个有气氛的音乐课堂。

接下来我和大家说说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法、多形式体验法还有对比法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享受到音乐的熏陶。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和大家介绍我的教学设计与安排。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将围绕以下四大部分进行阐述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哼唱一段旋律,问学生对旋律熟悉不熟悉?(师用“啦”哼唱乐曲的引子和第一部分A段a主题)

(这首歌曲的旋律学生们很熟悉,经常会在一些大型音乐会或者是一些庆典活动上听到,上课一开始就由老师哼唱乐曲的旋律,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谈话距离,也激发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品的兴趣)

2、随乐律动,感受音乐

音乐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的A段a主题,让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进行律动,并体验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投入到音乐中,感受音乐的情绪,继而引出课题,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学生对音乐情绪有了体验以后,出示课题《拉德茨基进行曲》,并简单介绍乐曲。(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感受了乐曲热烈、热闹的音乐情绪之后对乐曲有一个了解,《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献给拉德茨基将军的,这一环节作品背景的了解,为接下去听赏乐曲风格打下了基础。)

3、听赏乐曲,激情倒趣

赏析《拉德茨基进行曲》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作品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我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①听赏A主题:

完整听《拉德茨基进行曲》A主题,跟随老师边听边画乐曲的图形谱。(在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些了解以后,进行细听,通过图形谱的结合辅助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帮助学生加深对A主题的印象。)

每一首歌曲、乐曲都有最具典型性的一个段落。那么《拉德斯基进行曲》也有让人们一下就记住的旋律,在学生对A主题加深印象之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尝试着用“啦”哼唱乐曲的A段主题旋律,边唱边加上刚才的图形谱。(在学生熟悉A段主题旋律之后,再次通过自己对音乐的实践进行感受。)

② 听赏B主题:

跟着老师随着图形谱聆听B段主题旋律,感受B段音乐,并与刚才听到的A段音乐形成对比。(结合图形谱,让学生在感受B段音乐的同时,发现B段中a主题的变化,与A段形成对比,并且发现B段的b主题材料就来自于a主题。)

③完整聆听:总体聆听一遍《拉德茨基进行曲》,学生自己跟着音乐结合图形谱,思考一下乐曲的结构以及乐曲的风格。课件出示,以连线的方式标出A段与B段音乐的意境。

B段音乐 战马奔腾威风凛凛

A段音乐 骑在马上检阅部队,严肃而轻松

这个环节通过前面课堂的引导与交流,让学生通过刚才的哼唱、图谱学习结合全曲聆听,自主体验,去了解乐曲的结构(复三部曲式A+B+A’),感受乐曲的风格(轻松,诙谐的音乐风格,塑造了英雄威武的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整体感受乐曲之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分辨A、B段的音乐意境。

4、知识拓展,参与实践

知识拓展:结合《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说说进行曲的特点。并且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特点: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拍子。

进行曲类型:“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之后对进行曲这一体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引导,有了一个认知。

拓展实践:进行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进行曲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

这一环节中请同学们聆听三首进行曲片段,将它所适宜的演出场合填入()中。

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A、婚礼仪式 B、葬礼仪式 C、迎宾仪式 D、博览会开幕式 E、学校运动会开幕式 F国家庆典活动

这一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及自己已有的生活认知体验,对进行曲的特点以及功能进一步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体验音乐的功能美感。

最后,在合唱版《拉德茨基进行曲》中结束本课。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第7篇

[教学目标]

一、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二、了解进行曲音乐的特点,熟悉进行曲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三、能够用母音模唱作品的音乐主题。[教学重点]

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1(背景图片:卡拉扬形象生动的指挥图)1.小游戏:请你步入“绝对现场”。

我们从电视节目中和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已经领略了“绝对现场”的刺激与开心。今天,我想与同学们一起走进绝对现场,去欣赏一首绝妙的音乐,再一次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欣赏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演出现场的录像,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表达的独特意境。特别要留意那几个特写:摄像师将镜头定格在某个演员或观众席上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作简单概括总结。

二、新课

1.背景材料。(教师简单介绍)《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创作的。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由于此曲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获得较好的剧场效果,人们就喜欢起这支曲子来,至今在全世界广泛流传。2.作者简介。(课件2:展示作者图片,教师简介其生平)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所作的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就有152首。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有三个儿子都是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为分清他们父子,后来人们在父名前加上“老”字,以示区别。3.听全曲,整体感知作品。(课件3:学生自由地谈感受,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拓宽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利用光盘音、画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倾听最美妙的音乐主题。用“啦”音模唱音乐主题,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演唱时可用拍手的方式给音乐加进节奏。

4.再听全曲,了解作品有关资料。

此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引子:

音乐的第一部分的一个音乐主题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5.讨论交流

(课件4: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作品、对音乐形象的整体感知,谈听后的感想、心灵的 1

震撼等等。)6.归纳总结(课件5:众家言———边听音乐边总结:进行曲有哪些特点?如果让你来给进行曲下定义,应该怎样下?)

(课件6:简述进行曲)(课件7:你能找到有关进行曲的音响资料和文字资料吗?可否带来让大家一起欣赏?看谁做得到。)

三、小结

(课件8:字幕滚动显示“谢谢合作,再见”。背景音乐《拉德茨基进行曲》衬托,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评析]

本课设计采用了四个步骤:

一、课前激趣

课前采用欢快的小游戏激趣的方法———请你步入绝对现场,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新的一课。

二、基本部分

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培养学生手脚并用、动手动脑的习惯;接着是新颖、适用的课件辅助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采用教材配套光盘的音像资料,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最佳水平,为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最完美的实现。此环节,学生在各种意境中听了五遍音乐,由生到熟,由听到唱,由被动到主动,欣赏音乐成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教学目标成了他们超越自我、赶超同伴的加油站,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三、结束部分

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看谁做得到

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才 第8篇

从我的经验来看, 我发现新课改十分强调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要做反思型的教师。教学反思不仅是我们教师肯定自己教学的优点, 也是真正找出自身教学的不足。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自信,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促使其除了反思, 也积极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来不断发展自己。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反思中, 要思考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反馈而进行的思考

教师反思是多方面, 其中课堂反馈不管课前反馈还是课后反馈可以帮助教师直接又直观地反思一节课的效果。如怎样的教学会导致教学反馈的正确和错误?教师要着力思考反馈学生的哪些基础知识?教师有没有针对性地受到启发?教师的设计有没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与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听课能力, 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就更能让我们深刻地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二、课堂教学效果与课后布置任务完成情况而进行的思考

一节课后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哪些方面的遗漏?我们的教学对象中有没有学生能自己吸收和理解能力各异的学生?即使我们理解了课标的要求, 熟悉了教材, 同时认真准备了教案, 我们的构思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因为学生课后任务的错误出现, 采用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解决, 这种每次教师进行课后作业学生自己订正或教师补习订正, 如果不坚持不连续学法指导, 没有采取分析针对性的原因, 课后作业和测试都会让教师感到有不理想之处, 甚至会责怪自己和感到失落。对此, 我们要认真思考并采取及时的有效措施, 确保以后不重复订正的失误。

三、课后个别辅导或检测考核而进行思考

即使我们的课再优秀、再精彩, 如果课后作业不及时修正, 不对全班或个别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 还是会出现对个别学生的缺少关心和必要的学习帮助。分析在这一阶段里学生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 我们都要全面分析。比如个别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学习需要等对课后作业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更多地考虑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质量, 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同时, 教师要让个别学生汲取经验教训, 个别学生自己也要反思存在的因素, 并结合老师的帮助和个别学生自己努力来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

思改是通过对教师教学要从多角度看到得失和教学反馈优劣中得到新的信息进行分析, 在实践中,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规律的认识, 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因此, 教师应认真思考才能受到启发, 从而找出问题的病因, 悟出改进教学的实效办法。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差的, 教师应及时补救和整理, 并应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法, 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和补充实例。学生运用基础技能不足, 可进行实践与知识点的训练来逐步提高。属于部分学生的自身问题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必要时要放慢教学进度。如果要是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 就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之, 通过以上的四个方面不难发现,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良药, 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步地提高教师的自我剖析,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实践, 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形成比较独立的个性的教学能手提供有效的途径。换句话说, 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成为有智慧的教师, 把自己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钻研, 而且上课中真正反思对课堂关键环节要有实效性, 不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敷衍了事, 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都要实实在在地解决。相反, 有些教师已从教数年, 认为自己有一定的经验, 上得还不错, 但是随着知识的更新, 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教师上课觉得没问题了, 但没有反思听的学生有没有听得进去、听得连贯、听得有没有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 即使教师重视课后反思, 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因为教师虽然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上去了, 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是不足的。因此, 加强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 不断对比改进方法后的效果, 教师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也会自然提高。只有通过及时反思, 教师才会不断地看清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 才能改进不足, 发扬优点。在反思中, 教师应根据已有的经验, 在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基础上再提升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所以, 我们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反思, 才能不是重复的枯燥的教学, 而是有信心积极地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效率。

另一方面, 进行教学反思也逐步实现了教学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并通过很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努力有了多种课堂教学策略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创造性地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那教学反思真正起了大的作用。同时, 教师在平常教学实践中也要考虑准备好的课应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写教学案例、交流———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收集——教学反思”这种有利的方法。这样, 教师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他们的后续工作会更有利。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第9篇

【关键词】写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98

一、“教学反思”思什么

1.反思成功之处。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 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

2.反思失误之处。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3.反思学生见解。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二、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掌握反思方法

1.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3.教学诊断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或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交流对话法。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四)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并切身体验到反思对其专业发展的作用,对于督促教师自觉进行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

三、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一)从文体结构上,我们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议论文。其写作结构可以概括为“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详写,尽量写出深刻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二)从写作内容上看,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第10篇

约瑟夫·拉德斯基?冯?拉德茨(1766年-1858年),是奥地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被视为奥地利的民族英雄。拉德斯基一生战功卓著。1848年欧洲革命风起云涌,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再起高潮,拉德斯基第三次赴意大利作战,同时维也纳也爆发了革命,老约翰因为常常在御前演出,便站在了保皇党的一边,并挂上了军乐团作曲家兼指挥的职衔,为了鼓舞保皇党分子的士气,老施特劳斯写了好些轻快的军队进行曲,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是作为献给拉德斯的颂歌,并在总谱上标明“呈献给奥地利帝国陆军”这时拉德茨已经是82岁高龄,全军上下称他为“拉德斯基老爹”。第二年3月,拉德斯基率7万大军在米兰西面的诺瓦拉击败阿尔贝特指挥的10万意大利军队,意大利被迫签订城下之约,屈辱地向奥地利赔款6500万法郎。经过这次战争,奥地利再次确立了对意大利的统治地位,“拉德斯基老爹”也更加荣耀的充任意大利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的总督,成为意大利人民的太上皇。拉德斯基在意大利当了8年总督,1858年去世,时年92岁。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

1948年8月31日,维也纳举行“庆祝英勇的军队在意大利获胜和救济伤员晚会”,首演《拉德斯基进行曲》,乐曲轻快欢乐,充满欢庆胜利的气氛,受到热烈欢迎。但富有戏剧性意义的却是维也纳的起义很快失败了,奥地利皇帝重新回到了维也纳,但人民的看法却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了,很多人对他支持保皇党表示愤慨。在绝望中,老施特劳斯带着他的乐团离开了维也纳,去寻找昔日公众对他的那种崇拜。可是,这一希望也成了泡影。在布拉格、慕尼黑、海德堡,到处都遭到了人们的反对,甚至还收到威胁和责骂他的信件。致使他不得不重返维也纳,1849年9月25日,老施特劳斯被猩红热夺去了生命。乐曲为D大调 复三段体结构:(引子)+A+B+A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A部分:紧随高昂嘹亮的引子之作,乐队以热烈的情绪为我们奏出了热情而又辉煌的旋律:这个富于弹性而情趣活泼的主题经乐队反复演奏,其自豪和雄壮的感觉流露无遗,使人在自然而然中便由衷地加入到了它行进的节奏之中。

B部分:是一段沉稳柔和的音乐,整个乐队的力度稍减,增加了抒情的色彩,但这段具有吉普赛风格的曲调,节奏清晰流畅而富于跳跃感,仿佛是描绘拉德茨基意气风发的神情,又宛如这位元帅正率军出征,驭马疆场。

A部分:紧接着乐队重新将我们带回第一部分,并以更加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每次音乐会的最后加演《拉德斯基进行曲》,宣告演出结束,成为了一种惯例。不仅维也纳爱乐乐团,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乐团也沿袭这个方法,用《拉德斯基进行曲》结束演出,算是曲终奏雅。但这个做法到了意大利也许不能通行,因为这首乐曲记录着意大利历史上痛苦的一页。

音乐欣赏 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案 第11篇

湖北省武汉市武钢青青幼儿世界 :武晶晶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次活动我大胆选取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试图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愿意愉快的进行自我表达并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听过其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有过观看军队队列表演视频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白纸、笔、图谱。

四、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一同用动作表达感受。

2、完整欣赏音乐,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欣赏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到了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并欣赏故事。

4、通过音画结合,感受乐曲风格,熟悉了解乐曲ABA结构特点。

5、鼓励幼儿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表现音乐。

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2、鼓励幼儿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舞蹈——小士兵并尝试分角色表演音乐。

3、尝试根据乐器图谱进行打击乐合作演奏。

附:乐曲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作者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时而轻快时而有力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 第12篇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掌握X X XX X的节奏型,尝试分析乐曲的结构。

3、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的习惯。

活动准备:乐器、图谱。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拉德斯基进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拍手、踏步等动作。

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是怎么样的?感觉怎样?

2、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二、通过感受音乐,尝试分析乐曲结构。

1、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不同的乐段做不同的动作。

2、幼儿一起探讨乐曲的特点,分析乐曲结构。

三、熟悉图谱。

1、教师出示图谱给幼儿观察,说说每种图形代表的乐器。

教师介绍:

图谱中的四种图形分别代表乐器,老师是根据乐器声音的特点来画的,请小朋友仔细听:他们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2、匹配乐曲。

3、请幼儿按节奏读图谱。

4、听音乐读图谱。

四、配器演奏

1、轻轻拿出乐器,练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2、听音乐进行演奏,要求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儿互相倾听。

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第13篇

一.反思自己教学的得意之处

这当然是上文提到的第一种感觉, 能让老师感到神清气爽、豪情万丈的课定会有成功得意之处, 或教师的瞬间灵感, 或学生的独特见解, 或师生的精彩对答———它们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机智, 也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是丰富的课程资源, 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然而,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 并且稍纵即逝, 如果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那就只会逞一时之快, 而后便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反之, 则会继续成为下一次教学的精彩点, 奠定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路基。

这是一位老师在上完《皇帝的新装》后的教学反思, 现在读来, 仍觉满口清新。

给“骗”加个标点符号

—《皇帝的新装》教学一景

师:这节课, 老师想给这个骗字加个标点符号, 你们猜猜老师要加个什么呢?

生 (部分齐答) :引号!

师:为什么要加引号?

(沉默片刻) 。

生 (1) :因为课文是由 “骗“字串起来的, “骗”是文章的线索, 所以加个引号表示强调。

师:有道理!你能上来加在黑板上吗?

生: (2) 也可以加个感叹号!

师:为什么?

生: (2) 因为这个骗局很值得人深思!

师:不错!老师提前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还有什么理由吗?

生: (3) 这个骗子的骗术太高明了!这个皇帝太可笑了!所以要加感叹号。

师:好!正好解答了上一位同学的问题。让人深思什么呢?骗子的骗术高明在哪里?这位皇帝为什么会有如此可笑荒唐的行为?

生: (4) 老师!还可以加个问号?

师:为什么呢?

生: (2) 还有好多问题没搞清楚啊!

师:厉害!说到了老师的心坎上! 【在“骗”后面加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 (5) 骗子为什么要骗皇帝?

生: (6) 究竟是谁骗了谁?

师:同学们!小孩子的天真烂漫, 童言无忌就是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 照出了欺骗、虚伪、甚至无耻, 但与此同时, 小孩子的真诚, 也是作者的希望、是这个社会的希望, 真诚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美德, 也是一个民族的美德。所以, 现在, 老师还想在问号的后面再加一个省略号。

二.反思自己教学的失误之处

毋庸置疑, 这该是上文提到上完课的第二种感觉, 垂头丧气, 疲惫添堵,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课没有上好。为什么没有上好?因为教学环节中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更需要老师及时地去反思, 找到问题的症结, 并很快地调整过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 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 写出改进的策略与方案。

1.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当一节课不好不坏时, 应该把反思的重点放在教学设计上。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预设, 合理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思教学设计就是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从而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规律和风格,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后的内容便是水到渠成。

2.反思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是个别的, 有些是普遍的, 也有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 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有的问题教师一时也难以解答, 那么, 将这些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并及时反思, 力求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 实施补救措施。这样做, 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 也拓展了教学思维, 而教师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

三.反思他人优劣

浅议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第14篇

关键词:反思;坚持;意识;习惯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社会每天都在变化进步,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不知进取,一味只满足于现有知识,而不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及时更新教育方法和理念,我们就无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教学的新需求。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一个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不断思考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反思贵在坚持,它体现在教师每天反思,每事反思,并以教后记、教学日记、教育案例等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把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会促进教师进一步反思,渐渐地就形成了反思的习惯。

二、多方面反思

1.对课堂教学中成功之处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一堂好的教学课,之所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定有其成功的原因。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应从多方面进行反思,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间计划安排,学生接受能力等。这些当中哪些方面进行得比较精彩,课堂教学中有哪些突然涌现出的灵感,或是因为学生的超常发挥而突发的奇想等。课后,教师及时地反思、总结、记录,为日后教学参考使用。

2.对课堂教学中失败之处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就如同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不论多么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或多或少总会存有一丝不足或失败之处。面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关键在于我们抱有怎样的反思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如果我们采取逃避或是推脱的态度,只会使我们这些缺点和不足更加放大。相反,如果我们从失败中积极反思,找到改进的策略,才能使教學过程不断完善,才能使教师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3.听别人课后进行反思

经常地参加听评课交流活动,研究别人教学的长处,尤其是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深入分析教学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三、积极寻找反思的途径

教师除了要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之外,还要和其他教师共同进行反思、探讨、学习并获得不同的教学灵感。学生是最具评判教学成功与否说服力的群体,教师也可从他们身上学习,然后自己再进行系统的反思,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布罗茨基06-06

吉拉德范文05-17

乔吉拉德技巧范文06-04

乔吉拉德案例范文06-04

学习乔吉拉德范文06-09

乔吉拉德在重庆演讲06-10

菲茨吉拉德范文05-22

菲兹杰拉德英文简介09-01

上一篇:4年级开学第一天作文400字下一篇:学生会图书交换活动策划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