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6-22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精选10篇)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1篇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认为分组协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比较有效的形式。要发挥分组协作学习的作用,必须要解放教师和学生,即要给教师更自由的教材处理权和教改权,要建立班级教育团队,要改革评价制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自由、更广阔的教学空间。 [关键词] 分组协作学习 教学 应用研究[作者简介] 周应海,海南东方师范学校教育学讲师 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各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主要问题。笔者在中师教育学科教学中,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理论研究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这是教育理论研究所揭示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教学规律。目前,学校教学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发生在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情境之中。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就不仅仅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还包含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现代心理学认为,多向交流较单向和双向交流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但是,环顾我们当前的学校中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而师生共同研究的情境和学生团体活动的情况还不多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寻找最佳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实现课堂的多边互动。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情境是合作的学习情境。著名的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等人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但目前却运用得最少……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合作学习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曾提出师生之间交往的四种形式: 1、课堂上师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 师 生 生 生 生 2、课堂上师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 师 生 生 生 生 3、课堂上师生双向交往,但也允许学生间的交往,效果较好。 师 生 生 生 生 4、课堂上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 师 生 生 生 生 由此,笔者认为,课堂中最佳的活动形式应是分组协作学习活动。我国的许多教学改革实验也表明,这种形式有利于把教学置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的立体背景上,对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度,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实践探索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在中师教育学科中开展了分组协作教学的初步探索。 分组协作教学就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协作学习,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根据教育学科的教学内容特点,笔者在问题探究、案例研讨、课外作业等教学活动中实施了分组协作教学的探索。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分组。首先是确定分组办法。笔者主要采用了三种分组方式:第一种是自由组合,由老师定小组人数(一般为3―6人/组),学生自由选择,组合成学习小组;第二种是抽签定组,由老师定小组数和每组人数,组员由学生抽签而定;第三种是老师编排,由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来编排小组。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形式(课内与课外),选择分组办法。不管是哪种分组办法,每次活动,每个小组都要安排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 (2)实施。A、目标定向。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布置学习内容。B、组内学习、交流。首先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教师轮流参与各组的谈论、交流。C、组际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结果,然后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讨论。D、教师小结。根据各组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E、课外学习。教师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主要是由小组合作完成的探究性作业。 (3)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为此,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每次合作学习活动结束都进行评价,但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 三、效果分析与思考 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分组协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组协作学习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教育学课严肃、枯燥的课堂气氛,无论是在普师班,还是在体育专业班,分组协作学习的课堂气氛都较为宽松和活跃,尤其好动的体育专业班的学生,表现更为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教育学科的积极主动性。 (二)分组协作学习,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一般要在教师提问时,才有机会发言,而课堂时间有限,发言人数一般较少,而且发言的压力感也较强,很多同学都很害怕课堂发言。分组协作学习的实施,使在不变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发言机会大大增加,学生不再等老师提问,而是主动发言。由于在同龄人之间,较少权威因素和压力感,学生一般都能畅所欲言,即使是面对全班同学的`发言,由于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准备充分,所以发言的学生也较少有压力感。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强。从而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三)分组协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也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分组协作学习,把学生置于多向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中,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间互相启发、互教互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了互相尊重。这个过程,也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四)分组协作学习,使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 分组协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讨论中,他们的观点、看法被认同、被肯定、被补充完善,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体验,都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分组协作学习,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师生的视野。 分组协作学习,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经验,挖掘学生的资源。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都会借助已有经验和知识,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论据,阐述相同的观点,或者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师生的视野,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是实施分组学习与教学进度的矛盾。由于实施分组学习所用的时间比较多,因此,自然会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很难按时完成。 第二,是教师对学生课外分组学习的指导和监督,存在较大困难。由于学生小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工作时间很难统一,所以,教师很难参与课外学习过程,难于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监督和评价。 第三,是分组学习与班级工作的矛盾,影响学习的进行。由于学科学习的分组往往与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分组,难于统一,因此,会造成学科分组学习与班级分组活动的矛盾。 第四,教学评价制度,影响分组协作学习实施。当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仍要求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因此,会影响学生参与分组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仍然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为主要标准,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分组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解放教师和学生。 首先,要给以教师更自由的教材处理权和教学改革研究权,让教师自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为分组协作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nb

[1][2]下一页

sp; 其次,要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班级教育团队,共同研讨分组协作学习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中的运用,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分组协作学习的效率。再次,要改革评价制度,给教师和学生松绑。要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动态性和灵活性,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为分组协作学习的应用提供制度保证。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编著,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现代教学方法改革走势新探》 王坦、高艳 《教育研究》第8期

上一页[1][2]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源质量的不确定性让学生总体素质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中职教育及中职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本文将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分组合作学习的理念,阐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分组合作;中职英语;教学

当前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自然也就成为各中职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一般都低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文化课水平都相对较低,这样如何解决英语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就成为中职学校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将对分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讨论,就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阐述,旨在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一、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都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才来报考中职学校,所以这些学生都将学习的重点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自然也就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本身在初中时期的英语基础就相对薄弱,再加上在中职学校中觉得文化课可有可无的思想在作怪,自然会对文化可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认为中职开设文化课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认为中职学生就应该学好专业技术,想通过中职学校考大学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但是从科学和知识的本质上看,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是有着密切练习的。例如电工电子专业需要数学知识做基础。计算机专业需要英语做基础。语文应用知识更是在日常工作中必然要用到的知识。而且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光有专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兼顾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2、由于中职的学生在初中时期文化课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对学好文化课没有信息,学习英语更是难上加难。即使有部分学生想要学好英语,但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同样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息。面对就业方向面向国际化,很多学生也知道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也希望能轻松地学会英语。但是由于初中时期的英语基础差,学习成绩总是不甚理想,导致最后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教学,只能做一些无关英语学习的事情。甚至用睡觉和看课外书来打发时间。

3、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由于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学生人数激增,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再加上后期投入不足,让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愈显捉襟见肘。很多中职学校没有现代化的语言设备,甚至没有语音教室。更有甚者,一些学校没有英语磁带和录音机,以至于无法完成英语听力教学的基础模块。这些原因都导致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无法提高,之间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素质。

二、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一下三方面的优势

第一,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虽然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但是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相差并不是很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不会让学生感到自卑,他们的开口能力会很快提高,口语水平也自然会有很大提高。

第二,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灌输,而分组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不再依赖老师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第三,分组学习的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由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得到自由发挥的机会,再也不是被动地听讲和笔记。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第四,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首先在合作的模式下,学生必须要顾及到整个团体的利益,但是在团体利益的框架内还必须寻求自我的提高和发展。需要追求自我利益。这样就让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都得到提高。例如,一个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必须使自己与整个小组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但是又必须时刻想着自己的能力超越他人,这样就提高了处理竞争关系的能力。

三、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正确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

1、合理的师生评价是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

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由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调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般来说,评价首先是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要从小组的学习内容,学习表现以及小组内合作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另外,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让同一小组内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评价优胜的小组要有适当的奖励机制,而对评价较差的小组要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指导要从正面出发,不能打击学生,不能抑制学生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心境是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要求

中职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打败自己。学生的自卑和学习恐惧心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培养学生自信和乐观的心境,才能然学生更加轻松地投入学习,更加大胆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要为一些基础相对较差,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一旦他们有进步,就要进行鼓励和表扬。此外,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让他们的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得到提升。

3、单元教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合作学习,也应该有相匹配的的单元教学。这样能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使得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更加频繁,促进学生分析和解析知识的能力。所以,合作学习应该加入演讲、讨论、情景对话等多种方式,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进行英语教学,必须要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性格、性别以及其他综合能力进行分配,小组内必须有差异,但是总体水平不能相差太大,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加顺畅,提高学习效率。

结论: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3篇

一、分组协作式学习概述

分组协作式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中, 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 通过讨论的方式, 共同找出解答问题的办法, 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中, 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使学生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协作, 不断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因为中职阶段的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比较薄弱, 且学习能力不高, 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程度参差不齐, 所以, 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 仍然采用原有单一教学模式的话, 就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能够充分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真正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 实行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分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分组协作式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避免因学生计算机水平不同, 而在教学中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使老师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真正提高整体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二、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进行合理的分组。为了使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 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 做好中职学生的分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进行分组协作的过程中能够共同提高。

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在事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体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及原本的计算机水平, 同时, 还应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保证每个小组之间学生的水平是均衡的, 小组内部的学生应该既有学习能力高的, 还有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学习水平上的差异, 真正发挥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优势。

(2)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在开展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将原来一整块的计算机知识分成若干部分, 在每讲完一块内容之后, 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实际的操作。在进行计算机分组协作式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加强自身的计算机实践水平。在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的过程中,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进行解决, 而如果是难度较大的问题, 则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 而如果是通过小组之间的协作讨论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则需要老师进行集体的解答, 能够取得与原有教学方法相比, 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老师在对小组间协作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 并对学生的小组协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地执行老师交代的任务。同时在进行小组协作式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及时地对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调整, 使小组协作式学习能够一直发挥其优势。

为了使小组协作式学习能够真正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产生影响, 应该选出小组长, 落实小组间的各项任务。同时老师还应该积极发挥作用, 对小组进行及时的指导最终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中, 采取小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原有教学中的弊端, 提高教学的效率, 使全体学生在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提高整体计算机水平, 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因为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且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 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中,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 取得预想中的教学效果, 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 采用分组协作式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分组协作式,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桂新田.解析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23) .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分组协作;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2-0041-02

一、分组协作式学习的背景

计算机实践课是一门以上机操作为主的课程,是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的一门学科。但是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在同样的上课时间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完成教师布置的题目后就无所事事了,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对题目束手无策,结果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各有各的思路和方法, 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要想使众人的好思路和好方法得到融合,使优秀的作品得以共享,完成课程,笔者认为分组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法。[1]

二、分组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如何分组

教师应该先摸底,后分组。分组之前, 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等形式,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程度、对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实际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互助协作精神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按优生和差生分别错开进行分组。笔者在教授《网络数据库》这一课时,在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后,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及细致的分析。按好、中、差三类学生相互搭配的原则, 将5~6人分为一组, 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为计算机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较强,并且协作精神较好的学生。组长带领较差的同学共同学习。组长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习题之后,就可以指导其他组员了。计算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经常会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卡壳,例如在编程课中,很多学生漏写了或写错了某个字符,但自己发现不了,就使整个程序的编写陷入困境。这时组长的出现,能帮助这样的组员节省很多宝贵的上机时间,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效率。这样既调动了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会使较优秀的学生没有事情可做。[2]

2.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每次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讲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进行操作。在学生动手操作时以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每个人都独自完成;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运用集体智慧去分析、解决问题。当遇到大部分学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进行集体讲解,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展开竞争,做得好就给予表扬鼓励。整个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逐步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3] 教师对每组的学习任务落实情况应予以抽查。

实行动态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每隔一段时间, 经过检测分析后, 对各组成员及组长应作个别调整,保证分组更加合理,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加强指导和监管

实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后,教师要在小组间流动指导。对于理论性的关键问题,一定要亲自指导较差的学生,顾及每一位学生。由于学生的自律性及专注性不一,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充分、必要的课堂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例如对于成绩下降的组长,可考虑取消他的职务;进步快的组员,可考虑让他担任小组长。同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并对表现出色的组长给予表扬,对进步快的学生加以认可。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兼顾公平。

在实施分组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制作一个了表格(见表1),要求学生按表格填写任务完成的情况,以此作为进行教学监管的一个参考依据。

三、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每个学生的提高

分组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完成作业后虚度时光。同时,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各层次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了充分的准备,使实际施教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总之,这一教学法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4]

3.教学效果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差生的计算机成绩, 较好地解决了两极分化问题。笔者采用该方法任教的两个班期末考试及格率达98%,优秀率达52%, 平均分为88.1。各项指标均远远高于学习同样课程的其他班级(包括计算机专业班级)。后来, 将此方法在其他班级进行推广后,也极大地增强了这些班级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结束语

虽然分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有着弥补班级授课制先天不足的特性。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组教学,解决分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使分组教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水波.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06,(8).

[2]王慧明.“分层、分组”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3]蒋玲玲.协作学习初探[J].甘肃农业,2006,(5):224-225.

[4]刘艳.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分组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106.

关于分组协作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第5篇

我校到元通参观,了解了杜郎口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多月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分组协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组协作学习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教育学课严肃、枯燥的课堂气氛,无论是在普通班,还是在重点班,分组协作学习的课堂气氛都较为宽松和活跃,尤其好动的普通班的学生,表现更为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教育学科的积极主动性。

(二)分组协作学习,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一般要在教师提问时,才有机会发言,而课堂时间有限,发言人数一般较少,而且发言的压力感也较强,很多同学都很害怕课堂发言。分组协作学习的实施,使在不变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发言机会大大增加,学生不再等老师提问,而是主动发言。由于在同龄人之间,较少权威因素和压力感,学生一般都能畅所欲言,即使是面对全班同学的发言,由于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准备充分,所以发言的学生也较少有压力感。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强。从而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三)分组协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也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分组协作学习,把学生置于多向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中,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间互相启发、互教互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了互相尊重。这个过程,也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四)分组协作学习,使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

分组协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讨论中,他们的观点、看法被认同、被肯定、被补充完善,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体验,都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分组协作学习,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师生的视野。

分组协作学习,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经验,挖掘学生的资源。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都会借助已有经验和知识,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论据,阐述相同的观点,或者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师生的视野,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是实施分组学习与教学进度的矛盾。由于实施分组学习所用的时间比较多,因此,自然会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很难按时完成。

第二,是教师对学生课外分组学习的指导和监督,存在较大困难。由于学生小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工作时间很难统一,所以,教师很难参与课外学习过程,难于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监督和评价。

第三,是分组学习与班级工作的矛盾,影响学习的进行。由于学科学习的分组往往与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分组,难于统一,因此,会造成学科分组学习与班级分组活动的矛盾。

第四,教学评价制度,影响分组协作学习实施。当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仍要求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因此,会影响学生参与分组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仍然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为主要标准,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分组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我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解放教师和学生。

首先,要给以教师更自由的教材处理权和教学改革研究权,让教师自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为分组协作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其次,要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班级教育团队,共同研讨分组协作学习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中的运用,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分组协作学习的效率。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6篇

1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原因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在三级目标体系中,基础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需求确定的,提高目标是针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

1.1教学环境的驱使

我国自1999年开始进行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高校扩招直接导致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在学生数量激增,师资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对公共课实行5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包括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增加了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教育指导的对象,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然而,大学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小班教学才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训练,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时(Rogers,1969),尤其是以交际使用为目的的语言学习更是如此。

1.2教学内容的驱使

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为每册书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了括PrereadingActivities,TextA,TextB和AdditionalTheme-relatedActivities四个部分外,还附有大量的课后习题。每节课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安排在课文讲解和分析上,导致教学形式单一。教师要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互动。而语言教学的实质不是向学生机械地传授语言知识,而是要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为学生主动地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便利(Benson,1997)。

1.3教学目标的驱使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要想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就要加大学生课堂实践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而人数激增的大班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各自的座位上,课堂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少量的师生互动,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很难与每个学生进行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锻炼机会大大减少,最终导致语言交际能力差,难以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2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分组教学出现在19世纪末。由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大批人才,而且要求教育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于是出现了分组的教学形式。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培养尖端人才的需要,分组教学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再次受到重视。分组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以实现既定的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考核标准的学习过程,被认为是现代教学中最重要、最成功的教育改革。在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Richards,Rodgers,1986)。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及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由学生自己决定(Rogers,1969)。但大班授课的形式严重的束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占用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大大减弱,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减弱,英语应用能力下降。离开教师和课本,学生便失去了方向,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课后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去学。本来是检验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四、六级等级考试,也成为大学生的负担。背单词,做题海,完全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很多大学生在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后,不再主动进行英语方面的学习,语言知识的迅速退化,使得十几年学习英语的努力付诸东流。

3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组教学的可行性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学习特点具有复杂的学习心理特征,这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使得他们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有些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继续报名,期待取得更好的成绩。每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托福、雅思、GRE等语言考试,帮助自己将来毕业后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语言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是具有独特兴趣、目的和需求的不同个体(Richards,Rodgers,1986)。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环境要求很高,他们愿意汲取更多更广更丰富的知识,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被教师重视,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组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支持。

4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组教学的优势

4.1提高出勤率和听课率

大学的大班教学,课堂纪律松弛,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面对人数过多的大班,教师无法一一顾及,有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做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看小说,玩手机,甚至是公然在课堂上睡觉。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也经常存在,而教师不可能每次上课都点名,检查人数。尽管有相应的考勤机制,也会有学生点过名就溜走,或点名的时候替没来的学生答到,给教学秩序带来很大的不便。分组教学,出勤已经不再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仅受到教师的制约,也受到同组同学的监督和牵制。个人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分组教学,能够让出勤率一目了然。以小组为单位,发言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也会更好的避免学生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听课率。

4.2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分组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分组教学把教学对象从个体变成了小组。分组学习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把教学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展开充分讨论和交流的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监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小组个体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组教学还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重点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互动的机会,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帮助他们形成自学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分组教学还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输入的效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比较,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有利于个体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后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结语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7篇

广西钦州商贸学校 龚琪琪

摘要: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其中选择

一、两名综合素质较高并积极的组员作为组长,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同步共进法和异步共进法来把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层层分析,从易到难,从而达到培养“小老师”,减轻老师在同一操作问题上重复辅导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的一种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精神。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 美术设计 互动 提高兴趣 提升自信 鼓励 良性竞争 激发潜能 合作精神

由于中职学生本身整体素质和能力较弱,接受能力有限,并且班级人数较多,然而美术设计专业又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操作性太强导致学生进度较慢,致使有大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进度。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操作较难的“任务”,对于学生频繁的提问,就会导致老师难以及时一一解答,这必然造成许多学生处于“失助”的状况,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动力和信心,最后差的学生会越差,从而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目前,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已经成为所有美术设计教师的共同课题,这个时候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什么是分组教学呢?分组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其中选择

一、两名综合素质较高并积极的组员作为组长,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方法来把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有机分割,化整为零,从而达到培养“小老师”,减轻老师在同一操作问题上不能及时解决重复辅导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的一种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精神。

由于学生之间的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接受能力的参差不齐,不能平均分配,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组教学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教师在分组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比如:分组要明确,为什么要分组?怎么分?分几组?分好后组与组之间、组内之间怎么开展教学和活动等等。教师还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

一、在准备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培养预备小组长,物色可以担当小组长的人选,并灌输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和提高其专业技能,并提升预备小组长的声望,以日后在带动组长时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教师还要提前让学生清楚明白个人只是小组的一部分,在学习和活动中小组又是班级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独立出来,要荣辱共进,确定好每个学生的责任和目标。在实施时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助。

三、在如何确定同一组人员也要花费心思,一定要组建起效果最好的组,每组人数应控制在5到7个,并在其中挑选出一到两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当任小组长,由于美术设计是一门审美和功能、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能够担任组长的学生一定是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并且美术功底要比较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每个组里面还应有高、中、低三类学生,高带中,中带低,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同学过程中增强了语言组织能力,锻炼了其思维能力,成绩较差的学生每天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在逐步提高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共同进步,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只有组长处于主导地位,也不是一个组长长期当任,每组的组长都是有期限的,一个阶段后,如有更合适的人选可通过选票选出新的组长,并让每届的组长上台发言感受,既能鼓励同学又能锻炼口才和胆量,形成组内良性竞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最后,既然有分组,我们就要设置奖励制度来表扬、鼓励做得好的组,通过比赛完成项目来评出高低,比如共同完成一套房子的装修设计,从项目的现场量房、初步方案、平面布局、施工图、效果图、打预算等工作,要求组长组织、分配到每个组员身上,并定期在全班做项目进度报告,组长还必须带领组员到市场上去了解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和到工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挥各个学生的独立性又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进行过程中一有发现其好的行为和见解,立马提出表扬并一起讨论,让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参与进来学习研究,同时可以促进组与组间的交流,增强感情,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从而又可以让班级更有凝聚力。树立互帮互助的学习理念,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互助的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逐步树立自信心,以后更加积极的参加身体练习,敢于去展示自己,敢于去参加同学之间的竞争。

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专业已经进行较为广泛的实行,并取得不错的效果,突破了以往教师说学生做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和项目都更加深刻,并在参与过程中相互研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在团队完成项目过程中深刻明白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做到和企业接轨,深入了解本专业要如何学习才可以得到企业的肯定,一个阶段下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突破,从以往的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最终交出满意的作品。

分组教学在美术设计中应做全面的推广,打破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技能。

参考文献:

[1]罗能建.论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培养 [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2]李艺峰.论美术教育中的新理念 [J].辽宁教育行政学报学院, 2009,(04):51 [3]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设计的精神 [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王剑、张炎.住宅室内设计的形式美——浅谈提高家庭装修中的形式美,成功(教育版)SUCCESS,2007年,第02期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8篇

随着新时代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从而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因此, 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顺应时代潮流趋势发展开来。近几年, 由于计算机的迅速普及, 计算机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突显出来。因此, 计算机教学的变革在各大高校中掀起了高潮。中职院校是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将学生的定向就业作为根本教学宗旨的。面对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 各大中职院校纷纷采用了分组协作式教学的方法来更好的引导计算机教学,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计算机学习能力, 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1 分组协作式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

随着教育变革步伐的稳步前进, 无论对于高校、学生还是家长, 对教育的根本目标与教学宗旨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传统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知识的反复说教从而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这种完全理论式的教学, 只是知识的硬性“灌输”, 并没有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教育变革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教学制度的“空洞性”, 现有教育制度更加注重学生自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而, 更加符合新课改的需求。

我国中职院校的广泛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的课程改革的盛行。而中职院校学生与其他高等院校的不同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均导致了课堂严重非协调性的产生。

计算机课程是中职院校的核心实践课程。面对学生个体能力差异, 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在各大中职院校开展起来。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进度的合理把握, 同时对提高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及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那么, 分组协作式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该怎样实施呢?

1.1 学生分组的实施

首先, 计算机老师应该通过课堂小测及答题问卷的形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上机实践能力情况的简单调查与测评。在大致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 老师应将学生各项能力的高低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 并在此生成表格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并分析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其次, 按照兼容并包、以强助弱的原则将综合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与优秀的人分到同一组, 每组6个人并指定一个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带领并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与探讨, 从而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追赶课堂内容, 反过来同样促进了成绩优异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上, 个人能力较强的学生会紧跟甚至赶超教师的教学进度, 但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滞后于教师的思路。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 课堂进度的快慢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的提出不仅满足了教师的教学进度需求,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1.2 教师对学生分组的及时督导

学生在计算机分组协作式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但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的督导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 并将教学任务的要求分模块进行分析指导及讲解, 从而为学生小组的讨论与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此外, 在学生小组讨论出现分歧的情况下, 教师的必要授课补充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2 分组协作式学习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影响

2.1 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使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获得课堂知识后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弥补在课堂上未充分消化吸收的内容, 同时, 组长的带领与其他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 也会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重拾信心, 努力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2.2 教学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因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也是一视同仁,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本身存在的知识接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分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个体能力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的, 这种方法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 分组教学不仅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素质教育步伐。

2.3 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以组长为代表的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的交流与分析, 组长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 同时小组之间也形成了良性的竞争互助机制, 从而使学生们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的提出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实践性的要求, 而且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因此, 高度重视分组学习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已成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层面应用的日益普及, 各大中职院校逐渐加大了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学方法的革新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 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我国很多中职计算机学校普遍采用了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并阐述了分组协作式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 并深刻探析了分组协作式学习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教学方法,分组协作式,中职,计算机教学

参考文献

[1]冯敬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0 (6) .

[2]刘颖.探究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4) .

[3]韩云凤.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2) .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分组协作式学习 中职计算机教学 应用分析

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不同于单纯的小组形式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重视小组中个人的发展,重视小组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助协助。对于整体性的提升学生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帮互助精神有直接的促进效果,这些能力恰巧就是现今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分组协作式学习

中职计算机教学在现今发展处于“蒸蒸日上”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急剧上升,中职计算机教学就是培养该方面人才的重要形式。但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较为不理想,发展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其的具体要求,主要原因就是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师资力量以及生源较为有限,该现象会使我国该方面人才的缺口无法得到填补,抑制网络化时代成熟化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实际的调查以及实际的研究发现,其中作用极为凸显以及有相应的发展前景的教学方式就是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的引进。

1.中职计算机教学

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时间较为有限,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较多,需要进行的改进方向以及改进内容较多,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逐步进行,由主到次,由杂到简,简单的来说就是抓住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进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问题,从该方面入手,大体上调整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方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起色之后,进行细节性的内容改进,进而完善化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的主要意义就是适应时事,适应社会,发挥存在价值,实现存在意义,不被社会所淘汰,被社会所认可,并且能够在险象环生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能够实际的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向国家输送人才,让社会的发展更为稳定以及社会的发展更为快速。

2.分组协作式学习

分组协作式学习就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协作,帮助,在竞争的环境中相互促进,相互完善,自我发展,分组协作式学习所需要掌握的主要原则就是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合作,理性竞争等,分组协作式学习能够有效的快速的稳定的提升整体学生的能力,提升整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减轻教师负担,和谐化师生以及生生关系有实际的效果,分组协作式学习过程中教师所占据的位置以及教师所占据的比重较为有限,教师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导以及引导作用。因此,从一个层次上来说,就是分组协作式学习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分组协作式学习应用表面化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需要建立在教师的配合以及教师的引导鼓励之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这一条件并没有达成。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独立性以及给予学生的空间较为有限,课堂上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小组形式只是给教师的随机性提问提供方便,小组之间的协作也因为该种形式而出现名存实亡的现象,反而出现竞争激化的情况,如教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问答比赛,以最终成绩确定最佳小组,给予一定奖励,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形式化的表面化的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无法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以及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无法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下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及阻碍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创新意识培养。

2.分组协作式学习与中职计算机教学结合不合理

分组协作式学习与中职计算机教学结合不合理,体现在分组协作式学习只是针对特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没有大范围的采取,并且教师在分组协作式学习应用中所结合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较为不重要,所给与的时间以及所给与的空间较为有限,没有给学生一定的示范以及一定的提示,导致学生由于对此不了解而出现探讨质量较低,协作与竞争关系调节不合理等现象,学生因而对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失去兴趣,产生反感情绪,教师也因为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而坚定自我的理解,认为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无法起到促进效果。

3.分组协作式学习应用方式存在问题

分组协作式学习存在的另一个无法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就是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存在应用方式不妥当,具体表现为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具体应用方式为学生自主组队,学生在课堂上根据组队形式进行排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机讨论,导致的现象就是课堂秩序紊乱,学生所谈论的话题杂糅,无法控制学生的讨论中心,导致课堂沦为学生闲聊的场所,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不合理调整以及控制,教师把握的度存在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有待提高。

三、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1.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探讨

通过以上对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针对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应用表面化,所提出的针对性问题就是对教师提出明确性要求。以分组协作式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监控方式以及随机调查方式进行强制性要求,使得教师在该环境中逐渐形成习惯,并且能够快速有效的适应该种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效果的展现让教师对此更为重视,进而促进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的发展;针对两者结合不合理提出的措施就是教师进行课程内容的全面分析,以理性的视角确定需要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内容,以其中较为简单的篇章作为例子向学生阐述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具体形式以及进展方式;针对分组协作式学习应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通过对成功例子探究以及通过对先进课堂管理方式的分析,确定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的具体开展形式以及应用方式。

2.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分析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就是教师根据班级的成绩、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特长以及班级的座位等信息进行小组分配,而后教师给出一个探讨主题以及学习主要范围,让小组以此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小组需要将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及自主学习的结论进行记录,并能够保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小组之间需要保证互相协作,对于小组之间的协作内容也需要进行记录,在此之后,小组进行调换式课堂讨论,以达到协作的最大化,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只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时间,由教师指定调换组中的任意一名学生进行操作以及进行讲述。

3.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前景,就是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具体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具体计算机知识,能够较为平衡地促进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发展,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利用能力以及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能力。

综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有实际的发展价值以及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韩云凤.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187.

[2]冯敬益.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6):41-42.

分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10篇

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的理论精髓启示我们: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强烈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进行合作交流,相互促进。当代的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与吸收,教学的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学理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通过启发(而不是单一的灌输)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创造和谐、宽松、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气氛,配置主体性学习的各种资源,重视教学的整体功能,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筛选、获取信息,养成主动探究的能力。

基于这些认识,为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突出教师的点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精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我充分利用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了语文教学的尝试。

首先分好讨论小组:将全班分为若干个讨论组并编上序号,每组由前后桌的4——6个同学组成,各组自由选出知识面较宽、有组织能力的讨论组组长,由他来把握本组讨论

的进程,确定发言的程序。

一、分头搜集材料 交流拓宽视野 讨论加深认识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而听、说、读、写又离不开生活,鲜活的生活就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源泉。所以,我平时比较注重要求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并随时记下对生活的感悟,注重对材料的搜集和积累。

在开学伊始,我就明确要求,每人准备一本读写笔记,坚持看、听、写,及时捕捉,天天练习,字数不限,体裁不论,内容开放,随心所欲,有感而发。然后,在周末抽出一节讨论课,由小组长召集、主持,每个同学对本周所记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在讨论组中宣读,其他组员可就事件本身、作者观点、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各抒己见,讨论交流,找出闪光点,提出不足之处,如对别人提供的素材感兴趣也可在讨论之后进行写作。

这样做,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并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借鉴别的同学的的写作长处,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生活,形成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开阔了视野,并养成了学生的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轮流推荐佳作 共同品析鉴赏 提高阅读水准 为了提高学生鉴赏文章的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多给学生提供借鉴的文章,我们在课前五分钟开展

了佳作欣赏栏目。这些佳作由讨论组轮流提供,这就要求讨论组课前要准备好:各组员要分头找出美文,再把文章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筛选评价,确定推荐文章;再从各个角度对所选定的文章欣赏评价,具体可以从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精彩片断、社会意义、激励作用等方面入手。最后,明确分工,推荐一位同学在课前朗读,其他同学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写出深入评价并在课堂上朗读。这就要求这些同学在筛选、鉴赏和评价的过程中能以审美的眼光,积极思考的态度,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品读、思考和达到深刻理解、感悟文章,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自由发挥,你说我评,互相激发,来达到深刻理解、感悟和熏陶的目的,同时要求他们联系有关文章的相似点,举一反三,能联系人生、社会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显示了他们的力量和才能。

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开发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改变了过去那种发言腼腆、不敢也不善于在各种场合下表达自己感情的不良现象,涌现出一批能够有条理、准确动情甚至创造性的阐述自己观点的同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的深入思考的习惯,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深受学生欢迎。

三、注重课前指导 深化拓展迁移 激活课堂教学 充分的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的一

步,也是课堂得以深入和拓展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也渗入了讨论合作学习法。

在预习时,我先让他们自己落实知识点,标记圈划,自行思考老师提出的预习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合作:一方面,预习题有较难理解的,他们可以讨论解决。另一方面,爱动脑筋的学生在预习中还会发现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他们也会借助讨论组来解决。

在此基础上,再把本组解决不了的共同问题写在纸上反馈给老师,老师挑选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放在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这就极大地节省了课堂时间,以进行加深和拓展,这本身也是一个理解与深入的过程。

此外,由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开放式的课堂教学随时都有分组讨论的可能与必要。思想活跃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会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又有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于是他们就会提出来。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就让同学们讨论解决。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易于趋向共识,同时也允许保留个人的见解。

此种方法在练习课上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先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同学们自行讨论,然后质疑,老师针对质疑的重点问题请求能解决的讨论组解决,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解决了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这种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勤学善思的习惯,为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现代高中生提供了大显身手、树立自我形象的机会。课堂上,出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辨证,彼此解答的可喜现象,一改过去只让少数几个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被动接受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变老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应试教育的高压型为素质教育的宽松型,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紧张而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这就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作文互批互改 教师随机点拨 开发写作潜能 为了确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作文批改中采取了下面的做法:老师先选出2——3篇不同层次的作文给大家分析,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批改本组的作文,(教师此时在班级巡视,对于学生的疑问,随时予以点拨)小的方面到字、词、句,大的方面到谋篇布局、思想内容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优点及不足,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后,返还本人修改,最后由小组长过关检查,征求本组组员意见,推荐佳作在全班展出甚至投稿,一人发表全组光荣。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激发了

上一篇:唯美的情人节日志优秀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睡觉要有好习惯》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