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一幕

2024-05-16

触动心灵的一幕(精选15篇)

触动心灵的一幕 第1篇

早晨,一如既往地和出去锻炼。

走在香港路上,看到前面有个小垃圾堆,黑烟滚滚,路过的人都捂着鼻子快速地跑。这是谁呀?露天烧垃圾。老师说现在雾霾天正严重着呢,要我们不要污染环境,谁这么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呢?

一阵秋风吹过,燃烧的火苗窜了出来,火势越来越大,很快逼近旁边绿化带的小树。这样烧下去,小树非被烧死不可,我心里想着是不是过去扑灭火苗,救下小树。可是一看路上的人来来往往,好像个个都不以为然的,于是我心里也想着算了吧。

这时,我看见我们楼下贾,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向垃圾堆走去。走到那垃圾堆边,一手扶着边上的建筑围,一手举着拐杖扑打起来。扑打一会儿,火苗熄了。贾爷爷蹲下身子,在垃圾堆里扒起来。垃圾堆这么脏,贾爷爷扒垃圾,找什么东西吗?我走近去看,只见贾爷爷在把塑料布、纸等易燃的东西拢在一起,然后又用脚把它们踩灭,让它们不再形成火苗……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脸红了,人们都看见火苗了,却没有谁想过去把火扑灭,而我想到了,但最终仅仅是想了一下而已。可是贾爷爷却去做了。一位老爷爷都能做到,我怎么就做不到呢?我应该向老爷爷学习。

触动心灵的一幕 第2篇

那天,天空布满乌云,天气十分闷热,还下着大雨。我和妈妈、妹妹骑着车在去厂里的路上时,我看见了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孩,可她的头发却乱糟糟的身上只穿了一件破烂不堪的衣服,正跪在地上乞讨,还不停地做着手语。我想这个女孩一定是一个哑巴吧。我看到了这一幕,心头一震一震的。我手里紧握着一张5元钱,好想给那个女孩,可我却没这个勇气。

突然,我的目光转向了一个小男孩的身上,他大大的眼睛镶嵌在那幼嫩的小脸蛋上,一张樱桃斯的小嘴巴不停地嘀咕着,只见他扯着妈妈的衣角,撒着娇,恳求地说:“妈妈,给我5元吧,我要给那个女孩。你看!她都被雨淋得发抖了呢!”而他的的妈妈却瞪了他一眼,说:“这个女孩是别人派来的,是骗人的钱的!”说完,硬拉小男孩走了。我也只好转头走了,看着手里的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一会儿,那个小男孩冒着大雨又跑了回来,从口袋里掏出了5元给了那个女孩。小男孩的全身却淋的湿透,手背上还有着一条条伤痕,这一定是他妈妈打得吧!可真狠心。我想,男孩在回去的路上笑了,笑得是那么甜,那么可爱,像一朵盛开的百合花一样纯洁。

于是,我鼓起勇气把手中的钱给了小女孩,我和小女孩都笑了,笑得多么开心呀!我终于感受到这种幸福的滋味了。

触动画家心灵的“偶然”寻觅 第3篇

一、“偶然”的启示

历代有不少书画家, 就是由于感受到自然中的“偶然”现象而使他们的书画风格发生了突变, 他们以“鹰望鹏逝”“景山兴云”“道上斗蛇”等自然现象, 要求“用笔”而见“理”的。当然, 还得“善深思之”。如李斯论“用笔”:“夫用笔之法, 先急回, 后疾下, 如鹰望鹏逝, 信之自然, 不得重改。送脚, 若游鱼得水;舞笔, 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 乍轻乍重, 善深思之, 理当自见矣。”宋代的文同, 见道上斗蛇, 遂得其妙;怀素观云, 随风变化而有所悟;雷简夫听到平羌江的波涛之声, 则心中之想尽出笔下, 因而发出感慨:“噫!鸟迹之始, 乃书法之宗, 皆有状也。”清代画家沈宗骞在其所著《芥舟学画编》中说:“有论素缣与败壁, 观壁上斑驳映出缣素, 隐若山水林木, 高下密以意会之, 急以土笔约定, 补取势之活法也。”沈宗骞偶然从缣素影印在败墙上的斑驳纹理中看到了山川河流, 随即取势造型, 从而使作品一跃而至浑然天成的境界。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的画论中说:“请你观察一堵污渍斑斑的墙面, 或五光十色的石子, 倘若你正想构思一幅风景画, 你会发现其中似乎真有不少风景, 纵横分布着山岳, 河流, 岩石, 树木, 大平原, 山谷, 丘陵。你还能看到各种战争, 见到人物急速动作, 面部古怪的表情, 各种服装, 以及无数的都能组成完整形象的事物。”达芬奇从凝视污墙、石子等物体中引发了创作风景等奇妙的构思, 也确给后来的艺术家们以启示。

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 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因此, 对于勤于观察和思考的艺术家们来说, 自然与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平凡现象, 常常在“偶然”间可以激发出点燃创作灵感的火花, 从而引化出艺术家们新的审美语言, 甚至由此创作出划时代的杰作。

二、“偶然”中发明的技法

恩格斯曾说过:“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偶然性支配着的, 但是在表面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 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 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绘画灵感源于自然, “偶然”的撞击是点燃灵感的火花, 而在进一步的具体施行创作的实践当中, 也有许多在材料技术运用中的“偶然”发现击活了我们的灵感, 并将其自由生发出来的图象形态或材质效果应势利导地转化为绘画创意, 从而丰富和深入了绘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由此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也是对传统方式方法的延伸与变革。

水彩画家何建国一次在长白山画风景, 由于天寒地冻, 未干的颜料在纸上结了冰, 树上的残雪又不时被风吹动, 散落在画面上, 于是他小心拿回屋, 让冰和雪慢慢地融化, 原来涂好的颜料经过了又一次融合沉积过程, 已非本来的面目, 融雪使所有造型变得模糊不清。这时候, 他突然发现画面上出现了一些美妙的斑驳肌理, 使雪味更浓了。适宜的湿度下, 一滴颜料就象一粒“种子”, 冷不防就在带生命色彩的“雪水”的一次“偶然”碰撞下就“开花结果”了。何建国的这种经验就是从这雨雪中作画得来的, 于是他一直寻求一种实施“人工降雪”的好方法, 他成功创作的《飞雪迎春》这幅作品, 便是实施“人工降雪”的办法表现出来的, 画面中林木的枝干颜色自然外溢, 一方面增强了飞雪迷漫的气氛, 同时还利用颜色在纸面上的流动加强了动感。画家何建国在这样的一次次偶然韵化间, 创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生命, 一幅幅精彩的图卷。

三、“偶然”中激发的创作灵感

观察事物, 除了用眼, 用脑, 还须用心。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在一般人看来微不足道、不屑一顾的东西, 当有画家驻足、流连、并且停留下来痴情地描写时, 旁观者常不解其意, 甚至产生种种无端的猜想。当画家用自己的情感技巧创造画出动人的画面时, 人们又常常惊叹道“没想到这样的东西画出来也这么美!”罗丹曾说:“艺术家所见着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这其中的道理是很值得深思的。

孙宁先生是我们宁波籍的全国知名水彩画家。一次, 他来到一个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江南小镇上, 发现昔日繁华景象已荡然无存, 小镇反而显得格外平静与古朴, 走在青石板上感受着秦砖汉瓦的气息, 心情不由得于平静中升华。走到一街巷的转角处, 突然眼前一亮:一口古井!于是, 他驻足不前, 认真地端详起古井的容貌来, 一种不经意的触动将他引入沉思, 细细品味着那每个颇具意味的细节。井壁上布满厚厚的青苔, 并留有道道划痕, 那是岁月刻下的的历史沧桑, 似与一种生命的启示默默相连, 在四周旧宅的映托下, 构成了一道特殊的景致。于是, 他的脑海里印留下了这深切感受的动人场景, 开始在他心里自然地蕴酿成画。这幅题名《城南旧事》的布上水彩作品于是1991年获得了中国西湖美术节水彩艺术金奖。

近几年, 重新细阅了《火烧云》这篇文章, 对自己的水彩画创作启发很大。受这篇文章启发, 我仔细观察了朝霞满天、云雾弥漫等天象:云雾确实是运动着且变幻莫测的, 在人的眼里尤其是人在不同心情的感觉中, 云雾是那么具有灵性, 俗话说:“山无水不秀, 无云不灵。”山水因为有了云雾才更显得神秀多姿、绚烂多彩。在此感受的激促之下, 我创作了几幅有关云雾的作品《云蒸霞蔚》《秋韵》等。特别是在去年的一天早晨, 大雾弥漫, 我坐在办公室内, 望着窗外, 突然间发现, 窗格子极像一个取景框, 影出了一幅极生动的水彩画作品, “晨雾”美极了, 于是, 我拿起画笔, 采用了大泼彩的形式快速画下了这幅水彩画。尔后, 这些水彩画作品在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及浙江省水彩画在大展中展出。因此, “偶然”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刺激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使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不断完善与成熟。

综上所述, 艺术家们的艺术创造力来源于能洞悉自然中幽

仰韶文化彩陶造型与纹样的装饰美

陈文珍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仰韶文化是以红陶、彩陶为特色的文化。仰韶文化彩陶的装饰美主要表现在:仰韶彩陶的造型美以及仰韶彩陶的纹样美。仰韶彩陶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仰韶文化;彩陶造型;纹饰;装饰美

仰韶文化形成于7000年前, 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仰韶文化是以红陶、彩陶为特色的文化。仰韶文化的历程很长, 大约存在于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左右, 延续约2000年之久。在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 仰韶文化彩陶在造型、纹样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

一、仰韶彩陶的造型美感

(一) 造型表现的实用性

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钵 (碗) 、盆、瓶、瓮 (缸) 四类, 是分别代表食器、水器、炊器和储藏器这样五种基本用途的器皿。这些器形的造型原则, 首先是为了实用, 故而其造型均为球形及其变体。或许这种造型产生的原因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是其容量因素, 作为首要考虑的条件, 决定了仰韶彩陶最基本的造型来源。彩陶的造型美感依附于其实用目的而存在, 并外化为具体的形式表征。

1. 彩陶是生产方式的物证

彩陶作为农业文化之中的日用生活品, 与人们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因为农业生活方式的需要, 决定了彩陶无论是壶、罐, 还是瓮、瓶, 其基本形体都不外是球形或半球形, 以使器物能吸纳最大限度的容量。

2.彩陶承载历史文化内涵

农业生产是很复杂的劳动, 受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 需要相当的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及信息的记载与传递, 需要文化的承载与支持, 也便是彩陶产生发展的必然结果。

陶器在存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粮食、蔬菜已经可以利用陶器来长时间的保存。而烧煮的器具也为人们的体制增强, 创造了基本条件。【1】

3.彩陶造型依附使用功能

作为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 实际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设计制造的。因此, 器物的造型设计从实际使用的要求出发, 实用性在这一时期的设计中得到了特别的关注。【2】

(二) 造型来源的多样化

新时期的陶器是从形态上已经出现了众多的造型样式, 每一种样式创造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实践和总结, 并且越来越符合人们的生理功能和审美需要。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陶器的类型出现了平口、提、梁、双耳、长颈、高足尖底等丰富的造型样式。

造型的方法有:

1. 摹拟自然物法

包括摹拟植物造型和摹拟动物造型。摹拟植物的造型以葫芦形为主。钵、盆、壶、罐等器皿的造型有时采取葫芦形一部分的变体形态。摹拟动物造型, 即在造型上体现鸟、兽、鱼等动物特征。

2. 人形造型法

人形造型的手法, 也广泛存在于仰韶文化, 成为一种普遍的微的丰富想象力, 而在潜心观察生活与大自然的一个个“巧手偶得”中, 那“泉水的歌唱”、鸟儿的窃窃私语, 那天地四季中所包容的大气万象及一草一木的精微, 无处不在地蕴含着艺术家们激动灵感时所需要的“偶然”。因此, 我们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无意”, 善待自然与生活中碰到的一次次“偶然”;张开惯于捕捉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眼睛, 打开勤于思考的大脑, 不因“蛛丝”小而忽略不计, 不因“马迹”浅而不加深究。这样就能从文化现象。赋予陶器以生命的象征意义, 借人的形象特征体现不同的象征观念, 例如人的鼻子或者耳部特征, 为陶器造型点缀形式。

3. 创造形式

仰韶彩陶的造型, 更多是为了适应不同使用需要的创制形式。

二、仰韶彩陶的纹样美

(一) 纹样的题材

仰韶彩陶纹样主要有以下几个题材:

1.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分为两种, 一是将动物形象运用写实的手法使具象“再现”, 二是对动物形象的抽象变形。动物纹样在原始时代, 涵义也是多样的, 它除了有装饰意味之外, 还与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特殊的联系。

2.植物纹饰

植物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呈放射状的旋花纹, 一般以二方连续组织围绕器身来描绘。另一种是叶状纹, 以单叶为母题, 联系起来构成图案。常见的植物纹样有花瓣纹、豆荚纹、花叶纹、叶形纹、花卉纹等等。

3. 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占彩陶纹样的大部分, 是从宽带纹开始的, 各类文化彩陶的碗、钵类器皿, 在其口沿外侧, 多有一道宽带纹, 是彩陶花纹的起源, 存在于各类文化彩陶发展的始终。它主要是由线的长短、粗细、曲折、横竖、交叉和圆点等相互规则的排列组合而成。【3】

(二) 纹样的视觉位置

由于生产力低下, 居住条件的限制, 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人们, 不论在室内或户外, 都是席地起居, 日常生活中用的各种类型的陶器器皿, 都是放在地上使用。人们用陶器饮食或盛物时, 常处于坐着或蹲着的姿态, 所以导致主要花纹带的布置, 选取在蹲、坐时人们视线最集中的部位。【4】

仰韶文化彩陶不仅是为了实用, 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仰韶彩陶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不仅仅是实用的功能, 它同时体现美感因素, 承载精神文化内涵。注释:

【1】《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年2月

【2】《美学原理》杨辛、甘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

【3】《彩陶艺术简史》蒋书庆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年

5 月

【4】《逝去的风韵》杨泓著, 中华书局2007年3月参考文献:

[1]《关于重建中国史前的思考》苏秉琪着, 科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

[2]《远古神韵》程金城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年1月

陈文珍, 研究方向:传统图形与视觉设计研究。

“偶然”之中找到走向艺术王国的必然, 在无意之间挖出深埋的艺术宝藏, 从而使我们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简介:

触动心灵的教学 第4篇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教师需要在新的课程教学中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而学生同样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建构。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确定性,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具备的开放性,拓展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的自主性。这样,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而感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教师而言,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感动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

审视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感动主要有:

1、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 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

2、感动于入课的导语。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三、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的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会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

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更得到尽情地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触动心灵的一幕作文450字 第5篇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行的事发生了……

一只家燕倒在马路中央,它双眼紧闭,嘴角边鲜血直流,身体缩成一团,只有翅膀还在微微颤抖。可能是想站起来,但它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这时,它的同伴飞了过来,看见它躺在马路中央,心想: 朋友,你怎么了,是不是刚才玩累了?它一边走近,一边焦急地呼唤着:朋友,快醒醒,危险!可是躺着的.家燕一点反应也没有。小燕子伤心极了,扇动着翅膀,奋力地扑打着同伴,嘴里还不时发出凄惨的叫声。那尖叫一声比一声急促,一声比一声凄厉。似乎晶莹的泪珠已经从它的脸颊两旁流过。路人见到了,纷纷留下了感动的泪,汽车司机也纷纷让道,他们被这一幕感动了。

小燕子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为了救同伴,使出全身力气,身体略向后倾,用尖锐的小爪子抓住了朋友的羽毛,使劲将同伴推向马路边。因为同伴大它好多,它的努力显然是徒劳。这时,他意识到同伴已经奄奄一息,再也活不下去了!小燕子伤心极了,它想起了从前,它们一起自由飞翔,一起歌唱,一起嬉戏……可现在不能了!

触动心灵的一幕作文600字 第6篇

阳光是那么温暖,从天顶直射向大地,空气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以表达我满心的愉悦。这节是体育课,同学们纷纷来到操场,像小鱼一样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同学们来到草坪,像兔子一样蹦着跳着。一切都那么美好。大家无忧无虑地玩耍,仿佛什么事都不重要了。“丁零零”!上课了,同学们都站好队。老师走过来,我们先热身,跑了四圈。大家都气喘吁吁的,接着……

自由活动啦!自由活动啦!自由活动啦!大家都玩耍起来,我和几个同学一起跳长绳。两个壮一点的女生摇绳,我们其他女生就开始跳绳,只见两个摇绳的女同学先把绳子向里摇,再向外摇,再从我们每个人的头顶飞过,“啪”地一声落在地上,我们纵身一跃跳了过去,我们跳了30个就开始有些体力不支。我感到头一晕,一时没注意到绳子摇了过来,就这样3cm粗的绳子打在我身上。那疼痛,真没法说,就好像那不是绳子,而是用针编成的链子。同学们一见马上来查看我的伤势,两个摇绳的女生也连忙丢下绳子围在我身边。一个同学小心翼翼地把我的袖子卷了起来,只见他紧皱眉头,嘴角向下显出不安的神情,似乎是伤在我身上,痛在他身上。那时我真的很痛,可我还是强忍疼痛。同学轻轻吹着我的伤口,那感觉像是彩云抚摸着。同学们都关切地一遍又一遍问我:“伤口痛不痛?”我突然发现,原本很疼的伤口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所有的伤痛一瞬间灰飞烟灭啦。我的心灵在那一刻被触动了,这只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可我却觉得比阳光还要温暖。

触动心灵的一幕作文600字 第7篇

远远的我就看到了妈妈,因为田里的人并不多。快步走了过去,叫了声“妈”,妈妈回过头,那一幕,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那张背阳的脸,爬行着深深的`皱纹,汗水从脸颊肆无忌惮的落进泥土,一双粗糙的手,让我触目惊心,仿佛经历了几世沧桑、无数次的风吹日晒,那曾经是多么光滑的手啊!那张脸折叠着许多沧桑的故事,潜藏在太阳照不到的阴影中??

在我和妈妈的推拉中,我终于下地干活了。真正下地干活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我像一支犁,碾深了母亲的皱纹,压弯了母亲的脊梁,可以前的我却浑然不知。眼前的一幕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回家的路上,我的话少了很多,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些仅仅是对那浓浓的母爱的点点报达。而我们,有着高级思维的群体,却有时忽略了母爱的存在??是的,母亲,今天我懂了,我长大了,当母亲干活受累时,我会道一声;“我来。”当母亲炎热口渴时,我会递上一杯清茶,我虽不能组织皱纹的生长,可我能减慢它的速度。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在心里,一辈子不忘爱的路。

母亲的一生中有许多片段和故事,总是那样苦涩而温馨的演绎在我心灵深处,让我独自一遍一遍的体验人生的凝重,生命的悲苦欢愉以及至善至美的人间亲情。

母亲的那一次回眸,让我永远记住了那张背阳的脸,它让知道爱的伟大。

夜精灵触动我的心灵 第8篇

如果说高山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触动了远方的大海的心灵;大地用努力伸向天空的树枝,触动了美丽的云彩的心灵;那么,体形弱小的萤火虫,用它那微弱的光芒触动了我那迷茫、懦弱、无助的心灵。

老师突然说明天要检查作业,这对我来说无疑具有爆炸性。坐在课桌上,借着夕阳的余辉,默默地在课桌上与作业抗争着。最后的结果是我被彻底打败了。我感觉着教室里的气息是如此的令人窒息。下课铃终于响了,我飞快地奔出教室……

我独自静坐在教室前面的台阶上,眼前的铜像渐渐地隐藏在黑暗之中,呆呆地望向前方,此时的我是如此的迷茫。想着自己以前的梦想,不由得笑出声来。“拿高分!考重本!”这一句话说得简单,做起来真的好难好难。望着周围乌黑的一片,不觉眼泪已溢出眼眶……

忽然,眼前闪过一抹绿光,这微弱的光芒顿时吸引了我的目光。啊!是一只萤火虫,它闪着它那淡淡的绿,如黑暗中的精灵,围绕着毛主席铜像翩跹起舞,闪出点点亮光,向着远方,径直飞去……

看着那抹绿光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内,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想着这是不是上帝派来的给我指引方向的绿色精灵呢?它好像在跟我说:“不论你多么的渺小,你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吧,相信没有人会瞧不起你,因为你已经做了最好的自己。”

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眼前浮现出少年毛泽东在1910年秋改写的《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1925年,青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挥毫写下《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激荡着我的心灵。我不禁轻轻吟诵着“恰同学青春,活力奔放;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入楼即静,落座皆学,一路铿锵一路歌。拼三年,数明日栋梁,一中学子!”顿时,我的眼睛闪烁着亮光,浑身流淌着一股劲流,微笑着迈进教室。

我发现教室里并不再令人窒息,我身旁有着我最要好的搭档,我的人生路上并不是我一个人。问题终究会有解决的时候,绝不因为一时的迷茫,而舍弃自己最初的梦想……

心灵的触动 第9篇

——题 记

又是一年盛夏,知了的聒噪在晚风中悄然散尽。晚饭后的散步成了我暑假生活最悠闲的部分,我再次漫步在村子后面的水泥公路上。

乡村公路很静,少有车辆驶过。公路前方有个岔道口,右边的路很平坦,左拐是一条正在修建的路,路上铺满石块和沙砾。

穿着拖鞋,我慢悠悠地走在水泥路上,微风吹过,清凉之感油然而生,令人神清气爽。突然,一股臭味飘来,我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赶忙捏住鼻尖。

我寻找臭味的来源,经过侦查,我的眼睛锁定在右前方一个中年人身上。他皮肤黝黑,身穿一件沾满泥点的衬衫,袖管高高挽起,右肩上一根扁担,扁担两头是两个大粪桶。

我不由心生厌恶,难得的好心情被他破坏了。为了躲避这股臭味,我立即加快了脚步,向左拐弯,走上了那段铺满石块和沙砾的路面。

路很难走,穿着拖鞋更是难走。

“哎哟!”我左脚扭了,摔倒在地,手臂被磨破,血丝冒了出来……

“小姑娘,没事吧?”浑厚温柔的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是那个中年人。我愣了,瞪大眼睛盯着他布满皱纹的古铜色的脸庞和那双伸到我面前的沾满泥巴的手。

我迟疑着。

中年人忽然收回了手,转过身飞奔而去。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中一阵鄙夷:果然不是什么好人。

不久,中年人飞快地朝我走来。我再次皱起眉头:他到底想干什么?

我心里还在纳闷,但那双手又一次伸到了我的面前,与刚才不同的是,那双手干净了不少,还湿湿的。原来,刚才他是洗手去了。

他将我轻轻拉起。但是我的脚很痛,走不了路。他转过身蹲下,说:“上来吧,我送你回家。”

我木讷地站着,他转头见我一动不动,憨厚地对我笑笑说:“放心吧,我不是坏人。”

虽然带着踌躇和顾虑,我还是爬上了他的背,双手顺势勾上了他的脖子。

“大叔,谢谢你!”我轻声说道。

“谢什么,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暮色渐浓,凉风再次吹来,带着泥土的芳香,我的心中阵阵暖流在荡漾……

【点评】“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波澜,使得情节跌宕起伏。文中设计了两重起伏,一重是我的好心情被臭气破坏了,我对中年人产生厌恶之情;另一重是中年人伸手要扶我起来,却又转身离去,让我认为他不是个好人,到后来得知中年人为了扶我特意去洗手,我对他的误解才消失,文章也由“抑”转到“扬”。全文语意丰赡,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精当,人物形象丰满鲜明。

指导老师:王纪金

触动心灵的一幕作文600字 第10篇

那天也如今天一般,雨淅沥沥的。饭后一般会有水果吃的,而那天没有。我不禁有些不太习惯。我不是一个善于掩饰情绪的人,所有的情绪一时间全部表现在脸上。但我也没说什么,心想着:“只是一天不吃水果而已,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做人还是不能太娇气的好。这么坏的天气还让他们去买水果也实在说不过去。”这么一想,心里顺畅多了,去向卧室的步伐也轻快起来。

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家门突然被敲起。我叫了几声,想让妈妈去开门,无奈,无一人回应我。只好自己去开了门。一开门便看到妈妈一手拎着伞,一手拎着几袋我爱吃的水果。我不禁感到惊讶,一边接过妈妈手中的伞和水果,一边问:“唉,你怎么出去买水果了?”她边换鞋边答道:“还不是怕你一天不吃水果不习惯,影响了学习质量,特意下去买的。”听着妈妈的语气好像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似的,可是我的心里却是一阵感动。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无条件的给你买水果?我接着写作业,一会儿,房门被敲起,妈妈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盘洗净的车厘子。只听她用她那温柔的语气对我说:“先吃点,休息一会儿,我陪着你。”“嗯嗯,你也吃吧!我吃不了这么多。”我答道。“都是给你买的,我吃什么。”她推辞道。最后我还是硬塞到她的嘴里她才吃下的。妈妈细心的一幕,关心的一幕都被我看在眼里。心里的感动不知又翻过几座山头,越过几片海洋。

触动心灵的一幕作文500字 第11篇

我曾在某个散发着淡淡清香,弥漫着无法透出光亮的薄雾的早晨,被一个不经意的一幕触动了心灵,好像很久都没有体会到这种感觉。

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赶着公交车去补课,因为坐的那班车是通往市中心的路线,所以车上大部分是拎着菜篮子赶早去市里卖菜的人。那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身影,佝偻的身躯就好像从时光长河里沉淀下来的那些枯老的树枝,早就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从星颐广场到奥林匹克公园这一段路的路面就像月球上的陨石坑一样跌宕起伏。我以前坐过的公交车每次路过这一段的时候司机都开的特别快,几乎是呼啸而过。车内的“哐哐”声震的我都耳膜疼。甚至连车内都有语音提示说:“您已超速,请减速……”。无奈之余又得强忍着难受。连我都如此,那……那些老人呢?

令我感动的是这位司机,在那天早晨他细小的举动让我感动。他路过这段路的时候轻轻用脚踩住了刹车,几乎没有“哐哐”声。那些在菜篮子里躺着的生活的希望没有颠簸而出被践踏。旁边不断有车超过我们。但这辆满载着心里、灵触动的车以一种平淡而温暖的方式迅速前行着。只是轻轻踩下去的几十秒就让那段路平坦向前,说真的,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那些年轻的司机肯为老人着想而踩下刹车了。那一幕,我的心灵被深深触动了。

生活的轨迹也是这样,要在无数坎坷前能替他人着想而放慢速度。

触动心灵的一幕作文500字 第12篇

我走在氤氲着一路花香的道路旁,哼着小曲儿,看着如童话里一般美的天,耳边伴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嬉闹声。生活很美好。

可是,这美好的一切中仿佛多了点什么,我似乎听到了一丝委婉哀怨的声音,打破了静美的画面。我闻声望去,惊讶地发现,我的不远处,朦朦胧胧有一滩血,一只小狗正嗷嗷叫地躺在血泊中。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小狗的腿无法动弹,应该是被汽车所碾压。我紧皱眉头,正担忧地看着这只小狗,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一只大狗狂叫着向我冲来。叫声里有愤怒,有好像有哀伤。

我赶紧跑远,却又不舍离去,于是躲在一辆汽车后面,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那时候我的心情很复杂。只见大狗望向无力挣扎的小狗,在它周围转了又转,在它残疾的鲜红的腿上舔了又舔。

大约五分钟过后,大狗再次叫了一声,小狗的眼睛开始慢慢闭合,嘴中却不断发出浅浅的低低的无力的细微声音。我赶忙跑过去,焦急万分,却又做不了什么。大狗再次冲向我,可是,它并没有赶我走的意思,而是舔舔我的鞋子,又望向濒临死亡的小狗。是的,它在向我求助,求我去救救小狗,救救它的孩子。

终于,小狗不再动弹,永远地闭上了那双紧紧凝视妈妈的双眼。大狗又一次叫出声音,那声音拖得很长,很长……大狗然后趴在小狗身边,和小狗依偎在一起,眼睛望向远方,望向那不知名的车辆,仿佛一滴泪就要掉落,湿了大地。……

如何写好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第13篇

一、发掘感动点, 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一篇文章, 如果材料失真, 是难以触动人的心灵的。所以, 我们要选择那些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 如父子情、母女情、师生情、兄弟情、同学情等等。身边的人和事、现实的生活、现实的世界, 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 如何让我们的生活之源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之源呢?

1. 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善于观察生活

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件才能引发感受, 一个自然的景象, 一件细微的小事, 一个小小的微笑, 一丝淡淡的心绪, 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 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一定能从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小事情中, 深深领略生活的况味。例如台湾作家林清玄就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 一株枝枯的木棉, 一个打开的水龙头, 一朵红色的睡莲, 都可以成为他笔下的写作素材。

2. 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善于感受生活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要善于感受生活。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是非常丰富的, 只有把外在和内在的感情连接起来, 触景生情, 睹物生情, 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

3. 要有一个理性的大脑, 善于思考生活

心灵的触动, 还表现为理性的思考。

二、抓住动情处, 借技巧来触发心音共鸣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一篇触动人心的文章, 除了要有感动点之外, 还要善于借助写作技巧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以引发读者的心音共鸣。

1. 叙事传情

借叙事来抒情, 叙事不过是用作抒情的手段, 它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 往往只是片断式介绍, 而把浓郁的情感融于事情的叙述中。注意这些事件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托, 这样流露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如2011年安徽省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片断:

早上一睁开眼, 就看见妈妈在为我洗昨天换下的衣服, 我赶紧爬起来, 就要自己动手。“行啦, 行啦, 一会儿就好啦, 你多睡会儿吧。”妈妈生怕我把衣服从她手里抢过去, 忙不迭地说, “你学习时间那么紧, 难得回家一次, 平常妈妈想给你洗还洗不到呢!”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笔下有情, 一件平凡的生活小事, 也可唤起孩子对母亲深情的解读。抢着给孩子洗衣服, 一个小小的举动, 却蕴涵着母亲真挚的情感。正因为作者用心感受, 捕捉到令人荡气回肠的母爱真情, 才能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 产生心音的共鸣。

2. 写景寓情

情与景的结合往往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将自己的感情寄予在客观物象之中, 通过客观景物的触发, 来唤醒作者或作品人物藏在心中的某种感情, 从而收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但在借助物象时, 一定要注意所借的物象在本质上或特征上要与寄寓的感情相似、相通, 不能牵强附会。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将所寄寓的情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 才能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的心扉。如, 2011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旧书》片断:

看到那破旧的乡村戏剧小楼如今已变成了堆放柴薪的房子, 看到那残破的寺庙如今只有一缕香烟袅袅升起, 看到奶奶的坟茔前如今却已长满杂草, 我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故乡的一切似乎都是陈旧的, 但, 故乡却珍藏着我儿童时期多么美好的记忆啊!

品读故乡这本旧书, 作者寄情于象, 破旧的戏剧小楼、残破的寺庙、长满杂草的奶奶的坟茔……这些是作者精心选择铺展开来的故乡的景象, 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又饱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留存在记忆深处的粒粒珍珠, 勾起了作者对故乡温馨甜美的回忆。

3. 细节衬情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 它能较好地反映生活的本质, 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感情。细节描写要真实、典型、独特。抓住日常生活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细小神情及微妙的心理活动, 进行精心刻画, 从而衬托作者或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 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 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如, 2011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旧书》片断:

可如今, 棉絮却爬上了你的头发, 换算出你与日俱增的年龄, 你的眼角开始布满细碎的纹路。我呢, 从额头到手掌, 每一寸皮肤都刻着与你相似的纹路, 眉宇间逐渐有了你曾经的模样。我想, 是时候换我来拥抱你, 是时候换我来心疼你了。

精细的观察, 细腻的描写, 深沉的感悟, 蕴含着作者对母亲沉重的愧疚和真挚的感恩情怀。

4. 修辞显情

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化陌生为熟悉, 化深奥为浅显;拟人使事物亲切可人, 活泼灵动;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富有感染力;夸张、对比突出事物特点, 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引用彰显丰厚积淀, 使文章典雅有韵味;对偶、反复既能准确描摹事物, 又能使语言音韵优美、富有节奏感……准确运用修辞, 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如朱成玉《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片断: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 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年秋天, 叶子纷纷落下, 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 远远望去, 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 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 一个誓言, 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念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感情真挚、缠绵、含蓄、深沉, 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触动了我的心灵 第14篇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拳拳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在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事、物。

阅读上述文字,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后再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

【思路指导】

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刻触动我们心灵的琴弦,激起心灵的层层涟漪。因此,在写这类作文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所填的内容必须和后面的“触动了‘我’的心灵”相关联。可见,所填的必须是让人心灵受到巨大触动的人、事、物,其次必须是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只有这样,才更易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选材。大自然、社会时时处处都有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灵,整个生活都可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三、结构。在文体的选择上,可叙可议,也可叙议结合,用深情的故事感染人,用深刻的哲理警示人,用形象的事物启迪人,这些都不失为好的选择。但不管怎样写,都必须与文章主题相关联,绝对不可跑题。

【现场作文】

文学,触动了我的心灵

□习羽菲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缠着奶奶给我讲故事了。在初夏的夜晚,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仰望星河,听奶奶讲丑小鸭的故事,为它坚持不懈最终变成白天鹅而高兴不已;冬日的炉火旁,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当听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风中点燃手中的火柴时,我不由得默默抽泣……

文学的美,就这样静静地展现在我眼前。

小学时,语文老师对我启迪最深刻,她时常教导我们学会用日记去记录身边的小事。于是每天晚上,在无比珍爱的日记本上,我都会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那段时间,老师让我们阅读大量书籍,我也因此看到了汤姆·索亚的勇敢与可爱,为小雷米历经坎坷最终找到幸福而感到高兴……

如今,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喜爱文学的我毅然参加了学校的远航文学社。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遇到了张亚凌老师,让我对文学的感悟发生了质的飞跃。听闻张老师是《读者》等知名杂志的签约作家,读她的文章,我总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她常引导我们,爱生活才能更好地爱文学。于是,我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这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年过古稀的一对夫妇,相互搀扶着,边走边分享着手中热气腾腾的煎饼;蹒跚学步的小孩,将自己手里的垃圾踮起脚尖扔进垃圾桶里;汽车站前停留的拉货老汉,接过疲惫的游子手中的行李,露出一抹憨厚的笑……

现在,我更加热爱文学了,我在文学作品里触摸到了瞬息即逝的感动,感受到了昼夜流动的时间在文学中的停滞,甚至听到了生活中未曾出现的声音,听到了每一位作者潜藏在心底的那份喜怒哀乐。

我愿拥有一颗柔软的心,怀着美好的心情去感悟文学之美。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在写作上却有鲜明的特点,值得同学们一读再读:

一是层次鲜明。作者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与文学牵手的过程,这样的结构安排形象地再现了每一个阶段的自己是如何靠近文学并爱上文学的。

二是语言富有诗意。文章以诗化的语言及散文的笔法为我们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氛围,字里行间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如同一束洁白的茉莉,虽不惊艳,却暗香萦绕。

【指导并置评:张亚凌】

触动心灵的一幕作文500字 第15篇

人总要等到失去时才知道后悔,总觉得自己的时间还很充裕,孰不知,身边的人的时间已远远不如你的充裕,你的承诺他已再也等不了。也许只有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我站在空荡荡的灵堂中,遗像中爷爷笑得还是那么慈祥,眼角叠起了一道道皱纹,时光在他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匆匆的岁月又永远地把他从我们身边抢走,唯一不变的,只剩下满满的回忆,眼泪从父亲的眼眶滑落,“啪嗒”一声打在地板上。在印象中父亲从不曾流泪,他总是严肃的对着我,我从不曾看过他哭泣。隐约记得父亲曾提起过,爷爷住院前总是说想要再回老家看看,父亲答应他等到暑假就带他回去,暑假来了,爷爷走了。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背已不再挺拔,他的鬓角不知何时填上了缕缕白发,他的腰何时变得像现在这样佝偻。他老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天父亲的侧影,他的眼角盈满了悲伤,他的嘴唇止不住地颤抖,他的膝盖重重的撞在地上,他的指缝间裤子被折出了许多褶皱,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触动心灵的那一幕。

上一篇:《埃及的金字塔》语文教案下一篇:镇2010年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