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2024-06-07

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精选4篇)

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第1篇

一、创设情境,生活感知

我在教授“打折”这一节时,深怕直接讲解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首先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便与班级中的学生聊聊天,聊聊寒假中的趣事( 因为学生特别爱谈寒假趣事) ,课堂顿时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师: 寒假才结束,我看同学们假期过得都不错,个个都是笑容满面。谁来说一说,你们都遇到了哪些难忘的事?

生1: 我们全家都去三亚旅游了。

生2: 我家去商场买了液晶电视。

生3: 我妈妈给我买了几件新衣服。

……

师: 我看有许多同学都去shopping了。寒假又恰逢春节,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人们大都利用这个假期去外出旅游和购物,现在的商家都看到了这个假期的商业气息,纷纷搞了许多诱人的活动。放假之前我让同学们去商场调查搞了哪些活动,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情报发布一下。

生1: 我们旅游时买的机票打了六折。

生2: 我家的液晶电视大打了七五折。

生3: 我的几件新衣服打了五折。

……

师: 同学们的发言中都有打几折这些语言,这是新事物,它叫“打折”。 刚才所说的“打五折、打六折、打七五折”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打折”。

出示数学书的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场景图,互相说一说在图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师: 谁能说说“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吗?

学生先回答,老师再明确一下: 把商品减价后再进行出售,通常就叫做 “打折”。打五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50% ,打六五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65% ,题目中的打八折就是说现价是原价的80% .

二、教学反思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很容易就会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很好。笔者接下来就说一说从本课收获的几点认识:

( 一) 要关注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去获取新知识。本节课刚开始,教师并没有去直接地去教学生,而是通过聊天去让学生回想自己的购买物品的情境,实际上学生经常会去购物。在这个层面上,学生不是在学书本所设定的新知识,而应该是情景重现,是在演小品,是在解决购物的问题。老师此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应该是售货员,在帮助顾客也就是在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购物难题。整节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思考现实的生活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打折。

( 二) 注重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一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买东西逐步提炼出数学模型,想办法去解决它, 所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安排了大量与“打折”有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学会分析,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真正落实了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学会分析,尝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的新课程理念。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所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数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这一数学理念。

( 三)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把课堂上的数学应用到生活

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他们的目的就是能学以致用,在平时就能够用到,而且可以很清晰地解决生活难题。这一点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用到,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训练。不论课堂学习什么,也不管难易与否,都布置一些实际应用的题来加深理解,最好是在实际生活中自己找些题目来做。而且现在的小学生天生就爱表现自己,总想找些特别的题来证明自己,这种生活实践的身边题也是如此! 打折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紧密关联, 课堂上学过,马上就可以拿来使用,是学生最能感觉到数学有用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过这节内容,在生活中再去购物时,一看到打折的情况自己就会先去算出所要购买物品的实际售价,然后再去和售货员交流,看看自己算的对不对,很自然地就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很有成就感, 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学生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他不光要算出结果,还要能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这种应用,大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的经验总结一下,让学生尝试去表达出来,把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此相互结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只是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提高思考能力,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真正成为生活数学的学习达人。

摘要:学生在商场购买东西时,经常看到和用到“打折”,但真正能够解释清楚的并不多。在课堂上,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借助学生平时从商店买东西引出“打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老师与学生的谈话,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清楚“打折”的具体意义,把学生的日常理解转化成科学的、准确的认识。在转化的过程中也把打折与百分数联系起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

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内在紧密联系 第2篇

在消防监督执法

中,面对不同的利益对象,如何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一直是每个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问题。在消防监督培训中总队领导多次强调“执法为民思想始终贯穿于执法监督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很多人认为: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是矛盾关系、对立关系,严格执法就是严格按照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运用到消防监督之中,不讲情面,不结合具体的对象来进行消防监督,而热情服务则是与严格执法相悖,不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随意性地迎合被监督的人和事。其实,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是消防监督人员执法为民的重要内容和内涵,两者是协调和统一的。热情服务是严格执法的目的,是做好消防监督工作的前提,而严格执法则是热情服务的保证,是做好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两者协调统一于消防监督执法每一环节,是做好消防监督执法必不可少的“两条腿”,相互依存,相处益彰。

一、热情服务是严格执法的目的和做好消防监督工作的前提

在消防监督执法中,热情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最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一心为民。我们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在执法中,就是运用法律法规知识,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依法监管,及时发现隐患,预防隐患,预防火灾,努力减少火灾及损失,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安全,其目的就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在消防执法中,严格执法就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如果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没有为民意识,服务意识,不能妥善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格执法必将失去正确方向和工作动力,容易形成搞特权、耍威风,对群众“冷、横、硬、推”“吃、拿、卡、要”,执法效果肯定不会好,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形象一定不佳,不能真正做到执法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严格执法必须以服务为目的,是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必备的政治素质和前提。

二、严格执法是热情服务的保证和做好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

我们广大消防监督员在执法中,必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自觉维护好法律的权威,增强法制观念,力争做到每一个执法环节都符合法律规定,每个执法行为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如果以情代法,不能顶住情风,不能依法办事,为了图方便,怕麻烦,顶不住各方面的压力,擅自降低相关标准,不能公正执法,严格执法,造成不作为、乱作为,势必降低工作标准,执法质量就会降低,为民服务的目的就得不到落实,甚至从源头上形成新的隐患,致使消防监督工作局面被动,消防安全环境得不到保障。

三、在严格执法中体现热情服务

在消防监督中,做到严格执法,就必须端正执法理念,增强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自觉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使之具有规范性、导向性、强制性,严格依法办事,自觉增强程序、证据、权限,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要带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去做好消防监督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对执法难度大、安全隐患整改大、群众利益关系大的事情,要杜绝冷、硬、横、推、拖等行为,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了解情况,积极运用法律、宣传、亲情等方法,解决消防监督中群众合理的要求,化解部分不合法、不合理的因素,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务实便民的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地提高严格执法的水平、质量和效果,在严格执法中体现公安消防部队服务人民的政治本色和宗旨,促进社会和谐。

四、在热情服务中强化严格执法

在消防监督中,热情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安消防部队良好形象,做到热情接待,主动服务,倡导“一声好、一杯茶、一把椅、一张笑脸”,做到“有迎声、有答声、有送声”,积极方便群众办理消防事宜。与此同时,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必须严格要求,把握底线,敢于坚持标准,不搞自由主义,不参加影响公正执法的宴请,不搞暗箱操作,不为小团体利益搞“变通执法”。在热情服务中,坚持公平、公正,依法办事,落实监督责任制,自觉接受监督,维护法律权威。

实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策略 第3篇

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戒“照本宣科”、“舍近求远”

有些教师在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时,呆板使用书本,不敢灵活处理教材,使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于接受。总是常常考虑教师教的方便,认为书上现成的生活情境图就是最好的,为什么不用,省得教师去想、去画、去说。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只考虑生活,而没有考虑到学生最贴近的生活。明明有条件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结果农村课堂联系的却是城市生活,远在天边的生活,这自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因为,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全国各地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有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将书上的范例改一改,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生活化。比如,三年级口算乘法的主题图、过山车等活动和游乐项目价格表。编者把它编进教材,目的就是要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这是一幅非常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图,对大多数城市的小学生来说都有去公园玩的经历,他们对公园的环境比较熟悉。所以,出示这个情境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不熟悉,那你就没有必要利用书上的情境图了。你可以给它改成商店里的物品和价格,改成水果店里的产品及价格。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要“照本宣科”、“舍近求远”。要寻找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戒“无的放矢”

有些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中,只重视生活现象,不重视数学问题。以生活情景引入课题,并没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脱离了问题情境的教学,就相当于没有目标的離弦之箭——无的放矢。

如,有这样一个案例:《圆的面积》一节,教师先出示一幅漂亮的画,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个树桩,树桩上栓着一头牛正在吃草。师问:“如果要求这头牛最多能吃多少草,需要求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需要求圆的面积,就此引出课题,这些做得都很好,可是这位教师接下来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后,就利用书中的习题加以练习,像这样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题后,就丢在一边不管了,他虽然摆出了生活现象,却忽视了数学问题化;只重视生活现象,不重视问题解决;只注重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却没有回归于生活。像这样的案例,在引导学生推导出公式、学会运用公式之后,一定要回到课始的情境问题上来,让学生考虑要求牛最多能吃多少面积的草需要什么条件,怎样来解决?把这幅画抽象成求圆的面积这一数学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活动,动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计算,最后将问题解决。

三、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力戒“表面化”

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第4篇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一项最关键、最核心的道德要求,是师德修养的关键核心,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力地说明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我看来,教师教书育人归结到一个字,那就是“爱”。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而要善于激励孩子、唤醒孩子、鼓舞孩子,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我们的教育需要爱,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爱更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和基础,是架起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永恒的赞歌。有人曾经这样说过 “ 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了爱而精彩,因为有了爱而感动,更因为有了爱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 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 “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做一名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用爱的火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的心灯。教师要用爱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力和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断地、自主地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一颗关爱的心,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上一篇:不可或缺的教育信念下一篇:通风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