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工管理范文

2024-05-15

季节工管理范文(精选12篇)

季节工管理 第1篇

1 季节工队伍的主要特点

目前, 季节工已成为供热工作的主力军, 支持着供热企业的正常运转。但长期以来, 供热企业在重视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引进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 却忽略了季节工队伍的建设。供热企业季节工队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人员数量庞大, 结构复杂。供热企业负责所在城市冬季的集中供热工作, 随着企业的机构改革和管理需求, 特别是在供热期大量的季节工充斥在生产运行岗位。据笔者所在的企业统计, 供热期的季节工已达到职工总数的2~3倍, 他们是冬季开展供热工作的主力军。

2) 平均年龄偏高, 文化层次较低。季节工主要是下岗工人、无固定职业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的年龄一般在40~55岁之间,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以初、高中文化为主。但是他们能够吃苦耐劳, 服从工作分配, 一般比较珍惜工作机会。

3) 随意性较大, 缺乏归属感。供热企业的季节工经过面试、岗前培训且考试合格后, 于供热前上岗。合同签订的工作期限也仅为供热期的5个月, 在实际工作中, 该群体呈现出人心不稳, 随意性大, 缺乏归属感的特点。

2 供热企业季节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季节工队伍管理不规范。一是招聘标准不严格。由于季节工的需求量加大, 招聘时间固定, 企业为了节约管理成本, 会在短期内招聘到足够量的季节工, 因此在招聘过程中难免会降低考试录用的标准, 无法保证季节工的整体素质。二是存在“吃大锅饭”现象。与企业正式员工的工作相比, 季节工的工作相对轻松, 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尤其是有照顾性质的季节工, 想辞的辞不掉, 在用工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 企业就有推脱不掉的责任, 无形之中就会加大企业的用人成本。

2) 季节工队伍缺乏归属感。由于季节工属临时性质, 对企业没有归属感, 普遍缺乏主人翁意识, 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在工作中通常是领导安排一件做一件, 不安排就不做, 而且大部分季节工在工作中不会考虑如何节约生产成本、加强用户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等问题。与之相反的是, 如果季节工个人的目的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就会向相关部门申诉, 给企业季节工管理带来很大的被动性。

3) 季节工队伍缺乏积极性。在企业里, 职工的招聘、管理、薪酬及福利等问题都有一整套的严格的制度, 包括未来的职业规划、职称评定都有相关的规定, 但这些主要是针对正式工而言的。作为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季节工, 工作期间根本无法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 对企业的发展缺乏话语权, 同样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是最低标准, 使季节工的工作热情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季节工在工作期间也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 只要求自己完成基本任务, 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4) 季节工队伍管理成本高。劳动法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 也提高了用工单位的人力成本。供热企业季节工的年龄普遍较大, 学习和动手能力较差, 经过两三个采暖季的实际操作, 基本能够独立上岗, 但工作几年又到了退休年龄。如果企业提出终止合同, 按照劳动法的要求, 需要向解聘的季节工支付相当数额的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如果继续留用到龄人员,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 身体条件越来越差, 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用人风险, 而且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 供热企业加强季节工管理的对策

目前供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实际需要出发, 最大限度发挥季节工优势、合理规避用工风险、节约人力成本。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针对季节工的现状, 供热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思维,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激发季节工的工作热情, 提高工作效率, 使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 推动企业的高效稳定发展。

1) 严格规范季节工的管理。在季节工的管理上首先要做到依法用工。依法用工就是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雇佣季节工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如果季节工违章违纪、失职、因伤病康复后不能再从事原工作或者工作能力不够, 企业可以与他们解除合同, 促进企业更规范用工。其次要做到合理用工。合理用工就是要通过对岗位的全面考察, 进行定岗、定员分析, 罗列出详细的岗位职责, 制定出季节工的选拔方法, 将招聘过程公布于阳光之下, 避免“人情工”的现象出现, 真正做到按岗进人、进人能用。再次是采用多种用工方式。供热企业可根据生产运行的具体情况, 采用劳务派遣、承包制或非全日制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用工, 这几种形式可以交叉进行, 同一类岗位人员可根据他们的表现分别采用不同的用工方式, 这样既可以使季节工与企业形成稳定的劳资关系, 又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 打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管理季节工时, 要实行统一领导, 合理配置, 归口管理的管理模式。坚持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一是科学招工。对于申请聘用或增加临时工的岗位, 人事部门要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合理有效的分析, 对可招可不招的岗位严格把关, 杜绝一些正式工可以兼任的职责却另外专门聘用临时工的行为, 充分优化并挖掘内部资源, 使企业资源的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防止和避免人才配置不合理, 造成人才积压的浪费或人才短缺而延缓企业发展, 达到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能创造企业最好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是积极沟通。企业管理人员应做好季节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与他们的沟通与交流, 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了解他们对单位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鼓励季节工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提高季节工的主人翁意识,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视单位为家的氛围, 提升季节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必将能大力推动和谐企业的构建。

3)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第一, 健全和完善季节工管理制度, 包括季节工人事管理、薪资调整机制等在内的相关规定。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大部分季节工仍处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两个层次, 他们希望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空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 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 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 避免受到双重指令而混乱。因此, 企业应根据季节工的服务年限、工作表现等, 制定不同的标准, 尽最大努力使每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第二,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关键是要制定出正确的评价方法, 解决好怎么评价的问题。供热企业要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标准,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季节工所在岗位的客观差异, 合理划分共性考核内容, 推行差异分类考核, 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考核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合理确定权重, 对季节工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

4) 增强培训效果。一是由专家编写适合操作的培训教材。只有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才能达到以学促工的效果。教材内容要包括理论知识、操作维护流程和故障分析三大部分, 教材的编写要图文结合, 简单明了, 与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步, 注重提高季节工的操作能力。二是建设模拟操作的实训基地。只有在非运行期和检修过程中, 对生产设备进行拆装, 才能观察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但季节工通常是在运行前才能招聘到岗, 遇到检修设备的情况不常有, 因此要建设与生产设备高度一致的模拟实训基地。在实际的生产运行中, 供热设备是由高温水通过换热器传导热量达到取暖效果的, 但为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实训基地的模拟设备不易采用流体介质, 用模拟信号表现流体的参数变化, 达到控制和监测的目的, 这样既安全又方便反复训练, 培训教师也容易控制设备、工艺参数, 设置各种工况故障。

综上所述, 季节工的管理在供热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加强季节工队伍建设, 提高季节工整体素质, 维护季节工合法权益, 才能推动企业安全、高效、快速发展。

摘要:季节工是供热企业特有的一种用工方式, 也是供热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重要的人力保障, 但季节工也有其自身局限。文中从季节工队伍的特点出发, 分析了目前季节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实际对如何加强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高温季节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第2篇

高温季节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措 施

编制:龚秋平复核:郑长鹰 审批:毛利炎

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本岛分区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一三年四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高温季节施工条件..................................................................................3

三、高温季节质量管理领导小组....................................................................3

四、高温季节施工的准备工作........................................................................4

五、高温季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

1、桥梁工程.........................................................4

2、管道工程.........................................................4

3、路基工程.........................................................5

4、混凝土工程.......................................................5

5、路面工程.................................................................................................................................6

六、高温季节施工安全措施...........................................................................7

高温季节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港区道路,设计时速30~40公里/小时,本工程包括以下18条道路:大成一路,总长3.040 km,其中K0+000~K2+077.206段路幅宽度50m,K2+077.206~K3+040.334段道路路幅宽度20m;大成二路,总长0.891km,道路路幅宽度20m;大成三路,总长1.040km,道路路幅宽度20m;大成四路,总长1.651km,道路路幅宽度20m;大成五路,总长1.137km,其中K0+000~K0+254.579段路幅宽度12m,K0+254.579~K1+137.225段道路路幅宽度6.5m;大成六路,总长0.226km,道路路幅宽度12m;新港五道,总长0.405km,道路路幅宽度12m;新港八道,总长1.587km,道路路幅宽度12m;新港十道,总长0.278km,道路路幅宽度20m;新港十一道,总长0.729km,道路路幅宽度20m;商贸区Ⅰ路,总长0.486km,道路路幅宽度12m;商贸区Ⅱ路,总长0.231km,道路路幅宽度12m;商贸区Ⅲ路,总长0.195km,道路路幅宽度12m;商贸区Ⅳ路,总长0.515km,道路路幅宽度12m;商贸区Ⅴ路,总长0.137km,道路路幅宽度12m;巡逻Ⅰ道,总长0.681km,道路路幅宽度6.5m;巡逻Ⅱ道,总长0.291km,道路路幅宽度6.5m;巡逻Ⅲ道,总长0.926km,道路路幅宽度6.5m。

二、高温季节施工条件

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即进入高温季节施工,工程的施工需按高温季节施工的有关要求进行办理。

三、高温季节施工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1.项目部成立高温季节施工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高温季节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及施工质量控制部署。

项目部高温季节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毛利炎 副组长:胡继强

组 员:龚秋平文毅 刘李永 方华坤 郑庆明

2.做好高温季节施工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强调高温季节施工技术工作的特殊性,熟悉高温季节施工采取的相关措施,使高温季节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认真学习《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高温季节”的相关规定,并遵 照执行。

4.严格按高温季节施工的要求组织生产,加强防暑降温,确保防暑降温物资供应及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5、加强高温季节施工温度的测定工作,由试验人员对大气环境温度、养护温度、混凝土出盘温度、入模温度等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时间、位置进行及时测定,并做出详细的记录。

四、高温季节施工的准备工作

1.由试验人员负责收集气象部门的有关气象资料,在夏季施工前后的10天内,做好温度的测定工作,并对各施工工点及作业队及时通报天气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养生、降温等措施。

2.开工前,应针对施工内容和特点制定详细的高温季节施工措施,内容包括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材料供应计划,质量标准等,确保高温季节施工按标准要求顺利完成。

3.加强夏季施工的检查力度和对职工夏季施工防暑、降温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认识,严格要求。

五、夏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桥梁工程

(1)现浇砼模板在拼装时充分考虑温度造成的伸缩,以计划浇筑混凝土时的温度进行拼缝控制,避免模板缝因温度变高造成漏浆或变低使表面竹胶板受挤起鼓。

(2)现浇砼浇筑前对加固支架进行检查,避免因温度变化造成支架松脱,影响浇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3)体积较大的梁体、墩台、承台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冷却管,注入循环水流,消散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

2、管道工程

(1)基坑开挖完毕后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避免基底长时间暴晒形成龟裂或浮层,影响基底承载力。

(2)PE管采用承插口电熔焊接方式,在热熔过程中,防止现场临时发电机组在高温作业下发生故障,引起电焊机不能正常通电加热,造成管材在热熔连接 中达不到规定温度,影响连接质量。

(3)高温季节,开挖完成的检查井沟底会曝晒在阳光下,不可能进行覆盖遮荫降温,所以施工要避开高温时段;在正常施工前要对检查井基础洒水湿润、降温,以保证砂浆与检查井基础的粘附力。

(4)检查井砌筑时,施工使用的砂浆拌和尽量选在有阴凉的地方,或搭建遮荫凉棚;砂浆要做到随拌随用,不可一次拌量太多,防止砂浆曝晒在阳光下时间过长。

3、路基工程

(1)高温季节路基填筑时,试验室要对填料的含水量进行经常性的检测,保证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满足碾压密实度的要求。

(2)路基填筑间隔时间过长时,压实层面上易出现浮皮,填筑上层填料时,可在下层表面轻微洒水湿润,碾压两遍后再进行上层的填筑。如填料过于干燥时,可在路基上进行洒水翻拌,然后再碾压密实。

4、混凝土工程

(1)高温炎热天气施工时,混凝土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当掺用缓凝型减水剂时,根据气温适当增加坍落度。所使用的水泥应在水泥库中存放一段时间,待热量散发完毕后再进行使用,避免增大水化热。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40℃。

(2)拌制混凝土的集料及其他组成材料采取遮荫、围盖或喷水冷却的方法,并避免长时间暴晒。混凝土尽量在棚内或气温较低的早、晚或夜间进行拌制。

(3)混凝土搅拌站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棚和隔热设施,采取在拌和水中加碎冰的办法来冷却拌和水。搅拌站料斗、皮带运输机、搅拌楼采取遮阳措施,并尽量缩短搅拌时间。

(4)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运送时采取防晒、遮荫或冷却措施,并尽量缩短运送时间。运输过程中宜慢速搅拌混凝土,不得在运输过程中加水搅拌。

(5)混凝土根据施工能力进行拌制,每盘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不宜超过标准要求(在30℃时不超过1.5h),溜放混凝土的溜槽、串筒使用前进行充分的冷却。

(6)混凝土浇筑前将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表面或基底、基座表面温度降低到30℃以下,其方法主要有盖湿麻布或棉絮、喷雾状水,用保护罩覆盖 或其它可行的方法。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砌体的砌筑速度要加快,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高于30℃,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与内部温差不得高于15℃或符合设计规定。

(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表面的修整工作,修整时可采用喷雾器喷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纹,但不准直接往混凝土表面洒水。

(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用浸湿的土工布覆盖或洒水后塑料布覆盖进行保水养护措施,并适当增加洒水次数,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状态最少14天。保湿养护期间,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

(9)混凝土拆模后采用浸湿的土工布包裹养护,养护期间经常洒水,保证土工布湿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大体积混凝土更应提前养护,且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10)设置专人对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期间的环境温度、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作好记录。混凝土夏季施工时除按规定制作标准混凝土试件外,还要制作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进行同等强度的养护。

5、路面工程(水稳基层)

(1)对稳定粒料使用的材料进行覆盖等方式,防止材料高温,并经常对拌和场内及四周进行洒水防尘、降温。

(2)基层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正常施工前,拌和设备在拌料前应对拌缸、传递皮带等部位进行湿水降温;对运输车辆的车箱也应洒水降温,以防高温加速水泥的初凝;长距离运输应使用湿润的棉布覆盖,防水份蒸发。

(3)基层施工现场在摊铺前,应对摊铺设备和碾压机械的钢轮进行湿水降温。

(4)摊铺前应对路基洒水降尘、降温,对施工现场四周及施工便道洒水防尘。

(5)摊铺、整平、碾压完毕后,应及时使用湿润的麻袋片或土工布覆盖,防止基层曝晒,并适时的洒水保湿养生,养生期内必须保湿。

六、高温季节施工安全措施

1、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采取 “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或轮换作业的办法,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和防止职工中暑。特别 是要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适当缩短,保证工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气温在38度以上时停止施工。同时我工区对施工人员提供了足够的食品饮料和并准备发放清凉油、霍香正气水、风油精,茶水、清凉含盐饮料等防暑降温药品和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并严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岗作业,违者按工区管理要求进行警告和处罚。

2、同时已积极主动、热心关怀施工人员的身体,对特种作业人员经常进行了体检,发现身体不适应者立即要求停止作业。

3、工区对施工人员进行了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教育,熟悉和掌握对中暑病人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施救方法。如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中暑者带离高温环境,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敷在头上,及时使用人丹、清凉油、十滴水等解暑药。

4、在饮食方面,我们合理调配饮食,抓好食堂卫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

5、工区坚持责任到人,人人抓安全并成立了安全生产检查组,经常不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用电,脚手架、生活卫生和夏季“五防”(防雷、防电、防暑降温、防中毒、防火灾)等落实情况,切实抓好整改。

冬春季节猪场管理技术要点 第3篇

关键词:猪场;管理技术要点;冬春季节

中图分类号:S815;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2-0054-02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每年 11月初至翌年3月底,气温相对较低,低温对猪群生活和猪场生产影响较大,轻则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缓慢,重则小猪冻死或传染病流行,因此冬春季节猪场管理尤为重要。

1 因地制宜,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猪的生长发育等热范围是20~23 ℃,最适宜温度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初生仔猪为27~29 ℃,刚出生仔猪局部温度可达到33~35 ℃,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15~25 ℃,产仔哺乳母猪为16~18℃。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猪的饲料利用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抗病能力最强,能实现最佳的“效益和安全”,而实际生产中冬春季节很难达到猪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猪舍环境温度。

标准化猪舍,如“150”型、“500”型等全封闭猪舍,要进行认真检修,堵塞鼠洞和缝隙,一侧山墙的水帘要用塑料薄膜等覆盖,在外界气温低于15 ℃时燃烧烟道加温,适当减少窗户的开启次数,延长风机的排风间隔时间;半敞开式猪圈,可以关闭北边檐墙窗户,采取走廊通风或卷帘开闭进行通风,南边架设大棚弓架,覆盖塑料薄膜,或吊挂卷帘。利用玉米秸杆或草帘等增厚墙体;利用苯板、聚塑板或稻草、茅草等做为保温材料加厚屋顶(檩条上面铺设彩条布或无滴薄膜,其上铺设保温材料,最表层铺设石棉瓦或彩钢瓦等,形成三层结构),无论是密闭式猪舍还是半敞开式猪舍,增厚墙体和屋顶,均有利于保温。针对发酵床养猪场要适当增加垫料厚度,喷洒新鲜菌液,提高床面的发酵温度,加强菌床管理。

此外,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猪,局部环境温度十分重要,如产床要设保温箱,产房修护仔仓,保温箱或护仔仓内铺垫稻草,使用电热板或150~250 w的红外线灯加温;保育仔猪使用红外线灯加温或使用水暖循环保育床等。良好的温度环境可以提高猪的抵抗能力,促使生产性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2 加强预防接种,防控重大疫病

2.1 加强对重大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冬春季节是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发病期,也是猪瘟、伪狂犬、猪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肺炎、大肠杆菌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认真按照防疫程序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特别是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等。猪瘟:母猪空怀期跟胎次免疫,仔猪20~25日龄首免,55~60日龄二免;猪口蹄疫:仔猪35~42日龄首免,65~75日龄二免;伪狂犬病:1日龄滴鼻,35~40日龄二免;猪口蹄疫、伪狂犬病种猪一年三次全群普免,二者间隔10 d接种,特别是口蹄疫要确保11月底前全群普免一次;传染性胃肠炎视猪场情况而定,特别是冬春季节集中产仔的猪场最好于母猪产前21 d普免,以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其他疫(菌苗)视猪场的疾病流行情况而定。

2.2 预防呼吸系统综合征的发生

呼吸系统综合征(PRDC)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感染形成,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等,有时会继发感染猪瘟病毒,是冬春季节最易发生的混合感染性疾病。圈舍通风不良、饲料霉变、天气突变、圈舍卫生条件差、湿度大、粉尘多等原因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发生给猪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治疗十分困难,猪场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3 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机体体质

3.1 饲喂营养全面的平衡日粮,注重饲料品质

营养平衡的日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保证猪最佳的体质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营养最平衡的日粮是最好的预防疾病的药物。因此要针对种公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母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等不同的生理特点,配制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由于气温较低,冬春季节日粮能量水平可提高5%~10%,可添加1%~3%的脂肪或提高玉米比例,满足能量、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的最佳需求量,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混拌均匀。

与此同时,配制日粮时一定要注意原料品质,严禁使用霉烂变质或受霉菌污染严重的饲料原料,以免对机体产生毒害;严格控制原料的含水量,正常含水量在12%~14%之间,含水量过高的原料不予采用,或者要扣除含水量,增加添加用量,确保干物质比例适当。

3.2 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和喂量

特别是育肥猪,在舍温低于15 ℃时,日粮要增加10%左右,最好自由采食;若分餐饲喂,则晚上喂食可稍晚一些,在晚上8:00-10:00饲喂;或日喂3~4次,通过增加喂量和饲喂次数,提高猪体抗寒能力。

3.3 提高饮水温度

饮用冰冷水,需要消耗一定能量。严禁饮用霜冻水或冰水,因此冬春季节饮水管道一定要深埋地下并做好保暖防护,深井水温度一般在20 ℃左右,若能减少输水管道途中的热能损耗,则对猪刺激较小;有条件的猪场可将饮水管道通过暖风炉或靠近烟道适当加热后给猪饮用,则效果更好。

3.4 处理好保温、通风、控湿的关系,搞好“三度一通”

冬春季节养猪要注意保暖,可以适当增大猪群密度,但不能忽视圈舍的通风和湿度,因此要保持圈舍的干燥,减少猪舍的冲洗次数,避免地面积水,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对猪的影响都很大。与此同时更要关注空气质量,空气中的CO2、氨气等有害气体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围绕猪生长需要合理的密度、适宜的温度、干爽的环境、新鲜的空气等必要条件,处理好“三度一通”。

3.5 搞好清洁卫生和环境消毒

消毒是清除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手段,猪场消毒要扎扎实实落实好,一是要保证圈舍和生产场区的清洁卫生,粪尿干湿分离,及时清运和堆沤发酵;灭鼠灭蚊,减少媒介动物的危害;二是完善消毒制度,猪场大门口、圈舍门口、工作走道、生活区定期用3%氢氧化钠或1%~2%甲醛溶液喷雾消毒;三是圈舍内若能全进全出,则空栏后用3%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后使用甲醛熏蒸消毒;四是带体消毒可用1:300模范碘(20%碘酸盐溶液)消毒。使用发酵床养猪禁止将消毒液喷洒于床面上。

3.6 定期药物保健

药物保健的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抑制潜伏于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提高猪体的抵抗能力,唤醒猪体的生理潜能,使猪群处于疾病的发生临界点以下。药物保健(或称预防性投药)是当下猪场控制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群发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冬春季节易发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在日粮中添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如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呼吸系统黄金组方万特肺灵、治嗽静、并克清等。添加药物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对症下药,组方科学。即根据自家猪场过去常发的病,结合流行病合理选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科学组方,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②混拌均匀,剂量准确,注意疗程。冬天投药一般采取拌料法,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更不能长期在饲料添加药物,一般投药5~7 d,个别慢性病最多延长至10天;③脉冲式给药:前1~2 d使用突击剂量,后几天使用常规剂量;④严格遵循休药期。

夏秋季节养殖河蟹的管理 第4篇

1 创造生态脱壳环境

7-8月, 河蟹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次脱壳, 这次脱壳时间长, 并常出现因脱壳不顺利而死亡的现象。而水草正是河蟹喜爱的植物饲料, 还能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因此, 养殖蟹池应尽早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 覆盖率应达50%左右, 这样就可以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场所, 有利于河蟹脱壳时躲避敌害, 防止软壳蟹受其它蟹攻击。有条件的, 将软壳蟹挑出来, 放在通风、阴凉、有水草的池或盆内暂养, 等蟹壳硬后再放池内饲养, 以提高脱壳蟹成活率。

2 合理增加投喂量

日常除供足水花生、水浮莲及苏丹草等植物性饲料外, 每周搭配投喂2~3次动物性饲料, 如屠宰场下脚料、小杂鱼、蚯蚓和螺蚌肉等, 或者增加富含蛋白质、脂肪的植物性饲料, 如玉米和黄豆。粉质饲料最好混配后蒸制成块状投喂。投喂量为在池蟹体重的10%~15%, 根据饲料有无剩余而相应增减。饲料投在池边浅水处, 每天下午3~5时投喂, 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觅食的习性。

3 避免水质污染

高温季节牧草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第5篇

戴征煌 2010-7-

21高温季节是春播牧草生长旺盛及利用期,需求充足水分及养分;而秋播牧草生长处于衰弱期。故此,针对不同类型牧草品种,采取不同生产管理措施。

一、春播牧草

1、加强牧草水肥管理至关重要,可视土壤湿度进行灌溉(沟灌或喷灌),一般做法:每隔2-3天进行灌溉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牧草生长。

2、牧草刈割应掌握适时刈割,刈割应做到每天下午五点半后进行,减少刈割牧草茬口水分流失,有利于牧草再生;有条件时,可在牧草刈割后灌一次“跑马水”。

3、牧草刈割后,应即时中耕除杂,并按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或尿素8-10kg,促进牧草再生草生长。

二、秋播牧草

1、我省一般每年7月中旬进入高温季节,而秋播牧草正处于休眠期,可用稻草及牧草枯枝覆盖牧草地,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同时,视干旱程度进行沟灌,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对牧草宿蔸越夏的影响。

高温季节猪场的生产管理 第6篇

一、猪的热生理

1.猪对温度的要求

在25℃时猪的基础代谢最低;17~25℃为其最适温度;肉猪在17℃~30℃时生长速度最快,料肉比最低;75kg体重的肥猪在25℃时采食1.5kg饲料其本不增重。母猪的最适温度为怀孕母猪为22~25℃,哺乳母猪为15℃,而仔猪则为28℃。肉猪为17~25℃。

2.散热方式

猪的汗腺不发达,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主要依靠呼气,鼻镜水蒸发,伸展躯体于地面等有限地散发热量。并通过少食、少活动来减少热增值。

3.猪群热应激的表现

种猪出现热应激时,则表现出食欲下降、消化量下降、合成蛋白质减少、体重下降即掉膘等。公猪还表现性欲下降,精子数减少。同时母猪的配种率下降、返情数增加,并易出现流产、早产,母猪产后炎症增加,哺乳母猪泌乳量下降,严重影响仔猪的哺育。最怕热的是60kg以上的肥猪,而在15kg以下的小猪则被认为是不怕热的。

二、猪场的防暑降温

1.控制热辐射

通过改变猪舍的屋顶设计来降低猪舍内温度,为防止日光直接照在猪舍上,屋顶以易吸热的草料或特殊材料隔热遮荫,更能减少热量的吸收。可在猪舍及运动场周围种植蔓类植物,以遮挡阳光,并根据猪场情况,在运动场搭建凉荫棚。也可在猪舍的屋顶上涂上一层白石灰,有的屋顶可涂上反光漆,以减少太阳光对猪舍的热辐射。

2.植物绿化,改善场区小气候

增加猪场地面绿化面积,减少水泥地面所占比例以降低地面温度。茂密的树叶可以有效的遮挡阳光直射,通过叶面蒸发水分吸收热量,同时其光合作用等还可以净化空气,从而改变猪场的小环境。

3.改善猪舍环境

在屋顶冲水设备,室温则可立即降低2~3℃。延伸屋顶宽度或增设遮阳设备以避免日光直射(畜舍应以东西向为宜)。在猪舍内增设降温设备,安装通风设备并及时检修,有效的通风可降低舍温,使母猪感受到凉爽并减少喘气,母猪(尤其是过热中暑母猪)对其鼻子吹风可有效地减轻热应激。

4.喷雾或水帘降温系统

有条件的猪场,应安装喷雾或水帘降温系统,可有效降低舍内温度,但应注意避免高温高湿,喷雾同时必须加强通风,因其高温高湿危害更大。对母猪进行淋浴时可以每间隔40min左右喷水3~5min,对母猪采用颈部滴水降温效果也很好,颈部滴水降温最好使用自动控制,每间隔15min滴0.5~1min,即可节约用水又可取得满意的降温效果。

三、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1.强化猪舍的通风

打开所有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可安装通风机、换气扇,增加猪舍的通风量,加快猪舍的空气流通速度,防止猪舍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舍内温度过高时,应对舍内地面、舍外屋顶、墙壁等处喷洒凉水,以降低舍内温度,有条件的可用凉水淋浴(对于母猪不宜将凉水直接喷洒在猪体身上)。

2.供给充足的新鲜饮水

要保证供给充足的、清洁的饮水,最好有流动的清凉水,以便于生猪随时都能饮到清凉水。采用管道供水的,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消毒,以减少大肠杆菌等造成的拉痢等疾病。增加饮水器的数量及供水量,保证充足的用水,足量的水饮水可以促进母猪的食欲,同时在其饮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盐或电解质,可调节母猪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3.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为便于猪体散热,舍内饲养密度可适当降低,避免拥挤,同时减少对母猪的骚扰与刺激以减少应激。一般每头猪所占面积1.2~1.5m2为宜。

4.适当控制配种时间

应适当控制配种时间,合理安排生产,避免或减少高温季节内的分娩母猪数。对于高床产仔要根据天气和气温的变化情况灵活掌握,选择气温平和凉爽的时候在母猪产前一周左右上床,并设法减少应激。

5.特殊照顾应激猪只

对于热应激后无食欲的猪只,应一方面适当饲喂青饲料和仔猪料,另一方面,隔离热应激猪只,洗净猪舍,使其保持凉爽,必要时对中暑、热应激较强猪只可进行灌肠以降低体温。同时通过皮下点滴和对鼻吹风来降低热应激。然而,对母猪降温的同时,要保护好仔猪免受高湿和贼风的影响。

四、改善高温季节猪群的营养

1.调整饲粮配方

适当降低饲料的热增值水平,添加部分油脂替代玉米,同时,多喂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和富有轻泻性的麸皮等清凉饲料,以增加采食量,有益于健康和防暑。若采食量达不到要求,可在日粮中加点咸味、鲜味、香味等诱食剂,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2.加强饲喂

在炎热的高温季节应将干粉料改为湿拌料饲喂,但是由于湿拌料容易发酵(一般约4h即发酵),应随用随配,并且供给充足的饮水。同时由于高温季节母猪的采食量普遍下降,必须为其精心配制饲料,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营养水平,降低其热增值(如利用油脂及全脂黄豆粉等可有效的提高营养能量浓度而降低热增值)。另外,还可在饲料中添加VC或者小苏打或甜菜碱等抗应激作用的添加剂。

3.科学安排饲喂时间

在清晨和傍晚时喂猪。由于早、晚气温相对低而凉爽,此时猪的食欲好,这样可增加猪的采食量。在猪的食槽内加喂湿拌料,尽量避免剩料,剩料要及时清除,确保饲料的新鲜适口,以免发酵霉变。对于可移动的食槽,建议每天把食槽清洗后在阳光下晒干。

五、强化母猪的产期管理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各种疫苗,并做好记录,确保各种疫苗质量和注射到位并发挥作用。母猪分娩前两天应逐渐减料,产仔当天可以基本不喂料,只喂适量的麸皮水即可,产后逐渐增加喂料。根据母乳多少和带仔情况决定饲料饲喂量的多少,既保证仔猪有充足的母乳,又要避免乳汁在乳房过多积聚。

母猪产前一针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分娩前用Ve1000Iu或5mg硒(亚硒酸钠的无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母猪。

母猪产后一针预防产后疾病:氨基比林10mL,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充分混匀,母猪产后8h内颈部肌肉注射一针,再用双抗连继注射二天。或使用长效土霉素等进行预防产后疾病。

六、注重高温季节的卫生与消毒

1.卫生与消毒

高温季节气温高,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活跃,应加强对猪的疾病防治工作。猪舍及周围环境要定期消毒,但不能用生石灰或火碱带母猪消毒,这样易使猪受到伤害。猪粪要经常清除,防疾病传染。高温季节猪容易生虱子和疥癣,特别是生在猪耳廓内的要及时防治,彻底根除,推荐使用伊维菌素类制剂,间隔一周,连用两次,并将用药期猪粪便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杀灭猪体内外寄生虫。

2.防止蝇、蚊等害虫叮咬

母猪遭蚊子、苍蝇、毒虫等侵袭,不但影响休息,妨碍胎儿健康生长,还会传染疾病。因此,在春末夏初时,就要及早设纱网防蚊。同时,要经常清除猪舍周围的杂草,减少蝇、蚊的滋生。也可在饲料中添加环丙胺秦等灭杀蝇、蚊的药物,但必须选用刺激性小,对猪无害的药物,以防药物中毒。将番茄叶和薄荷叶捣烂,取汁涂擦在母猪身上,也有较好的驱蚊作用,又不危害牲畜。

3.做好免疫接种

如何根据季节变换做好猪场管理 第7篇

1 春季猪场的管理要点

1.1 做好春季季节性免疫

猪群在保证常规免疫的基础上, 应做好春季季节性免疫。按照猪只生长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已经被从业者所接受, 但有些疫病还需要根据季节发病规律去强化免疫。根据自己所处区域疾病发生规律, 有针对性地加强有些疫苗接种, 如有猪场所处区域春季是口蹄疫的多发季节或是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高发期, 就应该强化相应疫苗的免疫, 蚊子出现前一个月要做好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1.2 加强消毒和防疫

春季是疾病多发季节, 注意疾病预防, 减少场区内外人员车辆流动。适当调整消毒程序, 增加消毒频率, 尤其是场区的消毒。舍内消毒选择低毒高效消毒液, 1~2次/周, 场区1~2次/月。减少人员流动, 内部员工集中休假并回场隔离, 场区外转猪车、运料车进入场区需严格有效消毒。

1.3 注意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

春季是冷热过渡期, 北方大多猪场是自然通风, 冬季为了保温, 窗户、天窗等通风口封闭, 经过一个冬季舍内空气质量差、湿度大, 急需改善。但春季气候不稳定, 需根据当地白天气候状况, 适度开放通风口, 改善舍内环境, 减轻猪群负荷,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夏季猪场的管理要点

2.1 防暑降温

防暑降温是夏季管理的重中之重, 猪只本身汗腺不发达, 对高温耐受力差, 所以热应激对猪群的危害相当大, 容易引起日射病。通风口24h开放, 白天气温高的时段, 有条件可采取强制通风, 或安装滴水降温系统。保证充足饮水, 很多猪场都是饮水器自由式饮水, 往往会忽略饮水的问题, 饮水管路老化、水质差泥沙等杂质多, 饮水器本身已坏, 都将造成饮水器不出水或出水少, 因此有必要定期检修饮水器。

在哺乳期内保证母猪的饮水至关重要。在热环境和限位栏的情况下, 母猪的活动减少了, 会导致饮水量的减少。饮水减少的后果之一是粪便中的干物质增加, 引起便秘, 便秘又可以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 哺乳期奶量下降。如果让母猪从饮水器中饮水, 供水1.5L/min, 母猪的饮水量5.2L/d·头, 但将水加入到饲槽中, 夏季中午将水槽加满水, 母猪饮水量增加到27.8L/d·头, 比靠饮水器饮水增加了5倍多。在实际生产中, 哺乳母猪除了使用湿拌料外, 在每次饲喂后, 饲槽内都要注满水, 供给母猪充足饮水, 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母猪采食量和产奶量, 减少母猪产后失重。

根据本场经济条件和种猪价值, 安装畜禽水帘式降温系统或空调, 费用与热应激造成的损失相比, 尤其是对种公猪, 利大于弊。

2.2 降低猪群饲养密度、加强通风

(1) 合理减少饲养密度, 是夏季健康养猪行之有效的措施。夏季适当增加猪只的生存空间, 将有利于降低热应激, 更有利于猪只的休息、活动、采食。保育阶段猪只密度在秋冬猪床饲养量基础上减少2头为宜, 育成阶段应根据体重适时调整饲养密度, 50kg以下1.1~1.3头/m2, 60~70kg 0.9~1.1头/m2, 70~90kg 0.7~0.9头/m2。 (2) 加强通风, 增加猪只体表散热速度, 达到猪体降温的目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前、后窗户的空气对流, 降低猪舍温度。自然通风是最基本的降温方式。机械通风:利用风扇、吊扇, 进行通风换气, 如果安装排风扇, 除进气口外, 所有窗户全部关闭, 采取纵向通风。

2.3 调整部分车间工作流程配种时间放在早晚, 避开

热的时间段。母猪群采用湿拌料, 产房哺乳母猪早晚喂料量加大, 中午少量饲喂。转群尽量选择凉爽时间, 减少猪只热应激。

2.4 重视夏季猪群药物保健

(1) 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防止发霉饲料对猪群的危害。 (2) 母猪产前产后饲料中添加100ppm泰妙菌素+300ppm金霉素, 或40%利高霉素1000g净化母猪疾病, 并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 (3) 母猪产后1针保健, 产后注射长效土霉素, 预防母猪产后不吃、无乳、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症。 (4) 断奶阶段饮水添加多维, 饲料添加支原净、氟苯尼考等。 (5) 为了降低热应激对生产母猪的影响, 可以采取产前注射氯前列烯醇, 使母猪能够在凉爽的时间分娩, 缩短产程, 减少弱仔的比例, 并可减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的等的发生。

2.5 加强卫生管理, 驱除蚊蝇

夏季气温高, 猪群的排泄物及生活垃圾很容易腐败, 是细菌等微生物很好的滋生地, 所以必须定期对猪舍及场区进行清理, 同时结合消毒程序定期消毒, 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保持本场的菌群平衡体系。夏季是蚊蝇肆虐的季节, 对猪场的管理尤为不利, 消除蚊蝇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蚊蝇不仅是很多疾病的携带者传播者, 而且对猪群的持续骚扰, 造成饲料报酬降低, 日增重减少。

3 秋季猪场的管理要点

3.1 重视秋季季节性免疫驱虫工作

除常规免疫外还应加强秋季免疫, 秋季是有些疾病的高发期, 增加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接种, 根据本场的呼吸道实际情况和冬季发病情况, 可以考虑接种喘气病疫苗。

3.2 注意猪舍温度的调节

气温由热变冷昼夜温差大, 注意猪舍温度的控制。哺乳仔猪对温度敏感, 产房保暖就尤为重要, 注意关闭门窗, 合理使用产仔箱保温灯, 产后7d内用150W灯, 7d后用100W的红外灯, 随着气候变冷适度延长使用保温灯。保育育成猪舍结合天气状况开关门窗, 使猪群逐渐适应由通风口开放到完全关闭的变化过程。

3.3 调整饲料配比, 增加日粮能量营养浓度

秋季新玉米上市, 新旧玉米参差不齐, 注意日粮的全价性, 不能貌似全价。新玉米水份大杂质多, 应严把好质量关, 剔除杂质, 折合成标准水份玉米, 满足能量供给。

4 冬季猪场的管理要点

4.1 防寒保暖

哺乳仔猪对温度变化是最敏感的, 低温是仔猪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断乳仔猪在寒冷环境中想取得和在最适宜温度下相似的生长率, 每下降1℃, 每日需增加额外饲料13g;生长育成猪, 从气温20℃开始, 每下降1℃, 增重减少15g/d。在临界温度25~15℃的下限温度下, 每下降1℃, 要增加3g/d·头饲料的代谢能来维持猪的正常体温。1头20kg重的猪要多耗料60g。因此, 冬季防寒保暖是首要任务, 暖气、空调充分利用, 保证舍内的温度, 产房产箱内150W红外灯24h使用。母猪群、育成舍往往没有供暖设施, 所以要封死进风口, 防止贼风, 适度增加饲养密度。

4.2 冬季猪群保健, 提高成活率

冬季猪舍通风不良, 舍内空气质量差湿度大, 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需制定各阶段猪群的保健方案。基础母猪饲料添加40%利高霉素1000g/t或土霉素1000g/t, 保育猪断奶1周饮水添加多维, 饲料添加支原净、强力霉素、阿莫西林, 或“扶本康”500g/t, 育成猪饲料添加泰乐菌素1000g/t。同时兼顾弓形体、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疾病预防保健。

4.3 加强消毒

加强内部消毒, 合理选择消毒药品, 每周消毒1~2次, 舍内用复合酚类、碘制剂、醛类等消毒药进行带猪消毒, 配比的质量浓度要稍大于产品推荐用量, 切不可对猪群造成负面影响;用2%~3%火碱溶液进行场区消毒。最好选择在中午10:30~15:00之间进行, 消毒要彻底, 不留死角。

4.4 加强场区出入口的消毒, 落实生物安全

冬季疾病多发, 对进入场区的人员车辆进行有效消毒, 把外源疾病入侵风险降到最低。入口消毒池消毒液定期更换并加入食盐防冻, 保证消毒效果, 车辆喷淋消毒;出口做到每出一批猪均要清扫消毒, 外界有疫情压力时用本场转猪车转猪;场内员工集中休假并回场隔离更衣。

季节对猪的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有明显的作用。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15~27℃) , 猪的生长速度最快。冬季气温低, 仔猪成活率低, 必须加强保温防寒措施。生长育肥猪的最佳温度是20℃。当温度降低, 猪被迫多吃, 饲料能量中的大部分将用于产热, 而不用于产肉。这意味着每下降1℃将要多消耗15~33g/d·头的饲料。季节环境对猪的影响, 实际上牵涉很多、范围甚大, 因为微生物环境、营养环境也随温度、湿度而起变化, 这就要求日常管理过程中因时而宜。

肉鸡秋冬季节饲养管理技术 第8篇

1 环境温度与通风

温度直接影响到肉仔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第1日龄时要求室温为32℃~35℃, 随着雏鸡的生长, 温度要适当降低, 一般每周降低2℃~3℃左右为宜, 从第5周龄起鸡舍维持在25℃~28℃左右[1]。

为了获得适宜的温度, 减少散热造成的加热成本。首先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 并注意适时通风, 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若出现张口喘气, 饮水量增加等, 说明温度过高, 应降低舍内温度。

在冬季饲养肉鸡时一定要解决好通风和保温的矛盾, 既要保持舍内的空气质量, 还要获得适宜的温度, 这样疾病发病率 (尤其是呼吸道疾病) 就会大大降低, 保证肉鸡的生长和生产, 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注意舍温不能忽高忽低, 温差过大容易造成疾病。同时, 饲养者也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 及时维修好鸡舍, 防止贼风。

冬季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增加垫料的厚度, 并要勤换垫料, 保持地面卫生。铺设的垫料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 为防止垫料潮湿, 要经常检查水槽是否漏水。

2 湿度

鸡舍里适宜的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 但是在饲养前一周, 可适当增加湿度, 维持在70%[2]。

3 饲喂与饮水

一般出壳36小时内必须让雏鸡饮到水, 越早越好。饮水器的质量, 安装位置, 数量和水质等都会影响鸡的饮水量。因此, 饮水器须经常检查和维修, 以保证有足够的饮水。在炎热的夏季, 水温保持在10℃左右, 每天要及时更换水槽中的水, 保持新鲜, 每天刷洗消毒饮水器具1次, 保证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饮水后1小时供给饲料。可用深色的塑料盘或塑料布将饲料撒在上面给雏鸡采食, 一周后改用料桶, 确保鸡有足够的采食位置[3]。

根据肉用仔鸡营养特点和出栏时间, 一般可分为三期, 21日龄以前为前期, 21~35日龄为中期, 35日龄以后到出售为后期, 也就是育肥期, 要饲养出体质健壮, 抗病能力强的鸡群, 就要供给肉鸡全价的营养。

4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 不仅会影响舍内空气质量, 影响肉鸡发育, 还容易造成啄羽、啄肛等恶癖的发生, 同时还会造成鸡群整齐度差, 疾病发生率大。要注意日粮营养不平衡, 饲料量或饮水不足, 鸡舍内光线过亮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啄癖。

密度过小则会浪费空间资源, 不利于鸡舍温度。一般育雏初期要密度大些, 2周之后可降低密度。冬季的密度要比夏季稀些。通风好的鸡舍密度大些。

一般鸡舍适宜密度为, 1~2周龄30~25只/平方米;3~4周龄20~15只/平方米;5周龄至出栏8~10只/平方米, 每群以300只为宜, 群与群间用实体的栅栏隔开。

5 光照

肉用仔鸡光照的目的在于延长采食时间, 促进生长速度, 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进雏后在1~3日龄实行24小时光照, 以利雏鸡熟悉采食和饮水位置。之后可采取连续光照方式即每天24小时光照, 强度可以低些, 一般5~10勒克斯即可, 这样管理简便, 但耗能很大。也可采用每天23小时光照, 1小时黑暗, 这样可养成黑暗或停电安静的习惯。此外还要注意育雏的光照强度, 头5天可以用强一点的灯泡, 一般使用40瓦灯泡, 以后降至25瓦的, 弱光可以减少啄癖的发生, 鸡群安静, 利于生长。

6 公母分饲

有条件的肉鸡场可实行公母分饲的措施进行饲养, 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这需要在雏鸡出壳之后就进行雌、雄鉴别, 公、母分开饲养, 供给其专用的饲料进行饲喂, 以提高生长速度, 提高饲料报酬。

7 疫病防治

虽然肉仔鸡饲养周期短, 但是发生疾病后会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生产上重点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流感等严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定期驱除蚊虫等, 加强环境消毒, 及时清理粪便。鸡舍空置时最好采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 饲养期间也可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药物带鸡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场。

总之, 做好肉鸡冬季的饲养管理工作, 除了要注意给予合适的湿度、密度、光照以外, 重点要根据冬季气温低的特点, 采取灵活的措施给予肉鸡科学的管理, 降低对肉鸡不利的因素影响, 综合考虑, 才能提高冬季养肉鸡的经济效益。

摘要:近年来, 肉鸡饲养业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对肉类的需求,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需要做好肉鸡饲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工作, 现就通过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和疾病防治等几个方面对肉鸡秋冬季节饲养管理技术做一介绍, 与肉鸡养殖朋友交流。

关键词:肉鸡,秋冬,饲养,管理

参考文献

[1]苗爱军, 张素华, 高文贤.肉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J].山东畜牧兽医, 2011, 1:6

[2]刘治西.谈谈养肉鸡[J].北方牧业, 2009, 23:12~13

高温季节生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第9篇

1 科学修建猪舍

养猪是我县的传统产业, 农村养殖户修造的猪舍大部分都是全封闭式的猪圈, 猪群无法忍受夏季的高温天气。因此, 养殖户要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气候科学修建猪舍。猪舍应符舍防疫卫生要求, 确保舍内冬暖夏凉, 向阳透光, 通风良好, 既坚固耐久, 又经济适用, 具体作法如下。

1.1 圈舍选址

根据养殖户居住环境条件及养殖规模,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取水方便、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修建猪舍。

1.2 猪舍建筑设计

改传统的深坑木圈为向阳干平圈, 圈外积肥、干湿分离。猪舍有单坡式猪舍、双坡式猪舍、平顶式猪舍3种。猪舍建筑设计 (主要是猪舍的高度、门窗等) 直接影响猪舍内的温度、采光及通风。猪舍过矮不利于散热, 窗户过小则影响舍内采光。坡式猪舍脊高应不低于3.0 m, 檐高不低于2.2 m;平顶式猪舍檐高不低于2.6 m。一般窗户宽度为1.2~1.5 m, 高度为0.7~1.0 m, 窗台距地面的距离为1.0~1.2 m。猪舍门的尺寸应根据猪舍结构而定, 一般门高度为2.0 m左右, 宽80 cm为宜;有通道的猪舍, 门宽度应与通道相等;舍内隔栏门宽80 cm左右, 高度与隔栏高度相等。

1.3 猪舍房顶建设

养殖户修造的猪舍房顶有瓦房顶、石棉水泥瓦房顶、水泥预制板 (或水泥地板) 房顶等。瓦房顶和水泥预制板 (或水泥地板) 房顶造价较高, 房顶坚固、耐用。瓦房顶圈舍通风良好, 但冬季保温性能差, 夏季难抗热。水泥预制板 (或水泥地板) 圈舍房顶冬季保温性能好, 夏季隔热性能强, 但采光和通风性能较差。石棉水泥瓦房顶造价低, 耐久性差, 保温效果较好, 但隔热性能差。由于平顶式猪舍只要增加窗户就能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 建议养殖户新修造猪舍选择平顶式猪舍较好。

1.4 猪舍辅助设施建设

1.4.1 地面:

猪舍地面用水泥铺设, 并做防滑处理, 地面要有5~6°的坡度, 便于排污。

1.4.2 排污孔:

在猪舍地面的最低处靠近墙角设置排污孔, 孔的大小和形状以方便排出粪污为宜, 排污孔要低于地面最低处, 污物污水可自行排出。

1.4.3自动饮水龙头:

每间猪舍都要安装1~2个乳头式自动饮水龙头, 安装龙头的位置选在靠近排污点的墙壁上, 距离地平面高度以70 cm为宜。

1.4.4 料槽:

在靠近猪舍门 (通道) 的一侧设置料槽, 料槽为长方形, 槽底做成“u”字形, 长度根据圈舍大小而定, 宽度为底宽25~30 cm, 顶宽40~50 cm, 高度为前壁高15~22 cm, 后壁高25~30 cm。

1.4.5 隔墙 (隔栏) :

一般用砖砌成, 也有用木板、竹片围成隔栏, 隔栏高度以1.0~1.2 m为宜。

1.4.6 粪污处理设施:

一是修建清粪排污沟, 单间或单列式猪舍排污沟设在后墙外面, 双列式猪舍中间为喂料通道, 排污沟则在两侧墙外设置;二是修建沼气池, 养殖户可在圈舍旁修建10~15 m3的沼气池, 要求粪尿经排污沟能直接进入沼气池;三是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应修建一个20~30 m3的化粪池, 一间10~15 m2的饲料加工房用来加工和调制饲料, 一间8 m2的兽医室用于疾病防疫与治疗, 一间5 m2的紫外杀菌室用于人员和器具消毒。

2 绿化遮阴

夏天太阳辐射热是形成猪舍内高温的主要热源。可以采用绿化遮阴以减轻太阳辐射热, 即在猪场周围和栏舍间种植阔叶树木或藤蔓作物, 既美化环境, 吸收部分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 保持空气新鲜, 又给猪舍遮阴, 降温效果十分明显。

3 饲养管理

猪在气温上升到35℃以上时饲料利用率低, 增重慢。高温季节应根据猪的不同类别和猪的不同生理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管理。

3.1 公猪

每天喂食两次, 中午加喂青饲料或稀料, 配种和运动均在早晚进行, 配种后不要立刻喷洒凉水。每天下午1∶00—3∶00给猪体、地面喷水1次, 光照减到8~10 h, 若配种次数少则应减少精料喂量, 防止过肥, 性欲差。

3.2 怀孕母猪

避开高温季节配种繁殖, 怀孕前期的母猪应以青粗料为主, 适当搭配精料, 降低饲养密度, 每圈养2~3头。怀孕后期及哺乳期实行一猪一圈, 应以精料为主适当搭配青料, 粗料可以不喂, 每天喂3次, 中间加喂稀料, 喷水1次。料中加1%~1.5%小苏打、0.3%食盐。

3.3 临产母猪

夏天产房应选通风良好、并有遮阳设施的产仔栏。母猪临产前2~3 d减少精料, 多喂青料, 精料中麸皮比例要提高, 以清肠防便秘, 防止难产, 避免造成产后不吃食、缺乳。产完仔后喂麸皮温盐水1次。

3.4 商品大猪

高温季节难养, 常出现倒槽不吃食, 影响生长。一般在高温季节未到之前将肥猪出售, 若不出售, 应降低饲养密度, 每圈少养几头, 每头猪占圈面积1~1.2 m2。喷水降温, 早晚喂料, 中午加喂青料或稀料, 料中加小苏打1.5%、盐0.3%。

3.5 哺乳仔猪及小猪

喜卧阴湿地面, 注意天气变化以防着凉拉白痢或拉稀。保持圈面干燥, 供清洁饮水, 常消毒。预防可用每千克饲料加120 mg土霉素喂几天停几天, 治疗时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200 mg。

4 中暑防治

首先将患猪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并用凉水喷洒头部、全身, 剪尾剪耳朵放血, 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可用以下措施。

4.1 氯丙嗪2~3 m L加安乃近2~6 m L/ (kg体重) , 混合后肌肉注射3次/d。

4.2 樟脑磺酸钠5~10 m L, 或安钠加2~10 m L, 一次肌肉注射。

4.3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50~500 m L, 并用生理盐水灌肠。

高温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第10篇

1 高温给奶牛带来的危害

高温季节, 牛体散热困难, 当受高温应激时, 必将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如体温升高, 呼吸加快, 皮肤代谢发生障碍, 食欲下降, 采食量减少, 营养呈负平衡, 因此造成的后果便是体重减轻, 体况下降, 产奶量和乳脂量同时下降。

2 防止热应激的措施

2.1 搞好环境控制

(1) 凉棚:为了使牛体免于受太阳直射, 可在舍外凉棚下饲养。 (2) 风扇和喷淋降温:在牛舍可安装吊风扇或淋浴, 降低室内温度, 加速舍内水分排除, 降低湿度。 (3) 降低湿度:牛舍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上, 牛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早晚打开门窗。 (4) 种树减少辐射热:在奶牛舍周围种植一些阔叶树遮阴, 即可减少辐射热, 又可美化环境。

2.2 调整日粮结构

(1) 提高日粮精料比例, 减少粗料喂量, 夏季奶牛日粮精料最大比例不宜超过60%, 中性洗涤纤维不低于28~30%, 以免影响乳脂率及出现营养代谢紊乱。 (2) 在日粮中添加脂肪, 提高能量水平, 使脂肪含量提高5~7%。 (3) 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 蛋白质含量由28~30%提高至35~38%。 (4) 选择适口性强, 营养价值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在夏季应多喂胡萝卜、苜蓿、优质干草、冬瓜、南瓜、甜菜等, 并适量喂一些糠糟之类的饲料, 以利于奶牛防暑降温。 (5) 做到精、优、绿相结合;即精饲料营养要充足, 粗饲料要优质青绿, 并要合理搭配, 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源, 要求营养全面, 适口性好。 (6) 添加蛋氨酸。在夏季奶牛日粮中添加蛋氨酸有较好的饲养效果。

3 补喂维生素、矿物质和调整产犊季节

3.1 补喂VE

VE可防止牛体内脂肪氧化和破坏, 阻止体内氧化物的生成, 亦可防止其他维生素被氧化, 还可促进VA与VD在肠道内的吸收, 夏季可在饲料中添加正常量的3~5倍VE, 以降低奶牛的热应激。

3.2 提高VA添加量

由于奶牛在热应激期间所消耗的VA量增加, 所以在夏季应补给较平时高1倍的VA, 并尽可能多喂青绿多汁饲料, 如胡萝卜、冬瓜、南瓜等。

3.3 注意补充钠、钾、镁

在炎热月份, 奶牛出汗较多, 钠、钾、镁损失较大, 应进行补充, 奶牛夏季采用0.4~0.5%钠, 1.5%钾和0.3~0.35%镁的日粮, 有助于缓解热应激。

3.4 使用瘤胃缓冲剂

在夏季高精料, 低粗料的奶牛日粮中添加缓冲剂, 有较好的饲养效果, 可在混合日粮干物质中添加0.75~1.5%的碳酸氢钠。

3.5 调节产犊季节

夏季产犊会降低产奶量500~1000kg, 因此, 适当调整产犊季节, 减少夏季产犊头数, 对预防产科疾病 (如胎衣不下、乳房炎等) , 防止减产及避开热应激。

4 加强特殊饲养管理

4.1 夏季喂奶牛应尽量避开中午炎热时段饲喂

应充分利用早晨4~6h和晚9h以后气温较低的时段饲喂, 随温度的上升, 适当增加饲喂次数, 做到少喂勤添, 防止饲料长时间堆积而发酵, 变质, 保证奶牛采食饲料的质量, 以补充奶牛白天因气温太高食欲差所减少的进食量。

4.2 及时供给清凉饮水

通过饮水可传导散热, 减少牛体热负担, 另外, 奶牛依靠出汗和呼吸来蒸发水分达到降温的目的, 因此, 要让奶牛根据需要尽量多饮水, 加快水分蒸发, 加快散热。

4.3 喂稀料

既增加营养, 又补充水分, 为此将部分精料改为粥料是有益的。如北京地区所配制的粥料:精料1.5kg, 胡萝卜1.0kg、豆粕1.25~2.5kg, 水58kg。

4.4 减少饲养密度

夏季牛舍内减少饲养头数, 扩大每头牛的活动空间, 可以降低舍温, 增加空气流通。

4.5 保持牛体和牛舍卫生

夏季要经常刷拭牛体, 以利于血液循环和牛体散热, 牛舍每天要彻底清扫和用水冲洗,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并喷洒消毒药液, 防止病菌乘虚侵入, 避免发生各种疾病。

4.6 预防为主, 减少疾病

秋冬季节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11篇

鹅在秋冬季节活动量少、增重快,特别是塑料大棚养殖,更为秋冬季节养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般经70~80d的饲养即可出栏上市,每只鹅体重可达3~4kg,此时正赶上春节前肉食品销售旺季,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养殖户能有较高收益。

1 选好雏鹅

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如扬州鹅、四川白鹅、三元杂交肉食鹅等,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无脐带炎,毛干后能站稳,叫声响亮,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肿眼的弱残雏要淘汰。

2 科学管理

2.1 育雏前准备 饲养雏鹅半个月前,育雏室要彻底清洁。用福尔马林溶液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关闭门窗消毒20~30min,然后再打开通风换气。对育雏用具可用0.2%高锰酸钾水浸泡清洗消毒后,再用自来水清洗一次,才能将雏鹅接入育雏室。雏鹅放养场地用20%石灰乳或3%烧碱水喷洒消毒,每半月消毒一次。饲养用具(料槽、饮水器具等)按消毒液规定的配比进行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草、棉絮等使用前放在阳光下曝晒l~2h。苗鹅进育雏室前,育雏室要先加温,室温保持在30℃左右。

2.2 温、湿度的控制 大群育雏应在育雏舍保温育雏,铺好垫料,不要让雏鹅直接接触地面。适宜温度:第l周28~30℃,第2周26~28℃,第3周24~26℃,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羽毛平整光亮,食欲旺盛;温度过低,雏鹅靠近热源,打堆拥挤,闭目无神,身体发抖,缩成一团;温度过高,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便,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

栏舍适宜的湿度为60%~70%,栏舍潮湿易使鹅患感冒、下痢等疾病。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换垫料,常清扫粪便,保持地面和栏舍干燥。鹅舍要保持干爽清洁,空气流通,室内要有光线,晴暖天将鹅放出室外活动2~3次,打开鹅舍门窗排除氨气,使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促进鹅健康成长。鹅舍四面墙壁缝隙、孔洞要堵好,后窗用塑料薄膜封闭。门口处要挂防寒帘。光线要昏暗,以保持环境安静。

2.3 雏鹅的饮水和开食 雏鹅出壳后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潮口的时间应在雏鹅出壳后24h内。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要饮30℃左右的温水,可加入0.05%的高锰酸钾防止消化道疾病,若经过长途运输,可喂给5%~10%的葡萄糖水,可帮助卵黄吸收,促进胎粪排出,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第1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应在出壳后36h以后进行,开食过早易引起消化不良。适时开食有利于促进胎粪排出,刺激食欲,有助于消化功能的逐步完善。开食饲料应选择干净新鲜的米饭、碎米、青菜等鲜嫩草叶为主,小米和碎米要经过1~2h浸泡蒸煮,青菜、嫩草要切碎切短。切忌开食时喂的太饱。

2.4 放水与放牧 冬天放水要选择晴朗暖和的天气,雏鹅在10~20日龄时开始,让雏鹅在水盆或水深4cm左右的浅水中嬉水锻炼,初次放水时间以6~8min为宜,以后逐日延长放水时间和深度。放牧时间每次25~30min。此期间应照常喂料,3~4周龄后,根据天气情况,可逐渐过渡到全日放牧,并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补喂饲料数量。阴雨天、大风天气不要放水和放牧,病弱雏不要放牧。

2.5 密度要适宜 群养雏鹅以每群500羽左右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并对强弱雏进行分群。

3 中鹅饲养

鹅45日龄后消化粗纤维的能力明显增强,应以放牧为主,如不具备放牧条件应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使鹅适当运动,提高生长速度。放牧要选择草质好、无污染的地方,确保鹅能吃到丰富鲜嫩的青饲料,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种植牧草,如墨西哥玉米、东牧70、紫花苜蓿等都是优异鹅用牧草品种。放牧时赶鹅要慢,防止雨淋,放牧结束时,在舍外休息与补料后再赶入鹅舍。

4 快速育肥

秋冬季节鹅经过60d的饲养,主羽已长出,体重可达2~3kg,此时采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育肥15~20d,鹅只体重可达3~4kg,育肥方法一般有两种。

4.1 强制饲喂法 通常将煮(蒸)熟的甘薯和玉米粉、米糠、麦麸(粉)、菜籽饼粉和少量食盐混合,揉搓成粗1cm、长3~5cm的饲料条,填喂时用双膝夹住鹅身,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鹅嘴撑开,右手拿条状饲料在水中浸一下,用食指把饲料填下去,每次填3~4条,以后逐次增加到5~6条或更多,每天填喂3~4次,保证供水量。

4.2 围栏育肥法 用竹条、竹片或麻杆等做成围栏,围栏高50cm左右,离地高度50cm,以利于清洁,每平方米饲养大小、强弱一致的鹅3~5只,围栏外每隔6~7cm挂食槽和饮水器。圈舍要求安静、避风保暖和防敌害,不放牧,限制活动,减少能量消耗。饲料要求多样化,精、粗料搭配,以煮熟的红薯和米糠、玉米、菜叶为主,另加少量麸饼及食盐,日喂4~5次,喂足水、料。为了增进食欲,3~5d可进行一次水浴和日光浴。

5 疫病防控

预防接种是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措施之一,要按照肉鹅的免疫程序做好小鹅瘟、副粘病毒病、禽流感等病的有效免疫。在其它疾病的预防上要认真细致做好如下几件事:①注意饲料搭配和营养需要,不要使用发霉饲料和垫料;②经常检查鹅群动态,发现病鹅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防止疫病扩散;③放牧时要防受凉、防雨淋、防农药中毒等;④定期对料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同时对饲养场地进行定期消毒。各种菜叶和饲草要用清水洗净,最好再用0.3%的高锰酸钾水漂洗,防止病从口入或有机磷中毒。100kg日粮中加黄连、板蓝根、当归、党参各500g,黄芩800g、甘草600g、痢特灵50g、土霉素30g,混匀饲喂,有很好的防病和催肥效果。

6 育肥和出售

奶牛冬春季节的饲养管理要点 第12篇

奶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1牛舍

牛1.1保温北方冬春季气温比较寒冷, 甲舍的温度应冬︵黑保持在龙DO的母牛、高产泌8~16℃。乳牛的牛舍特别对怀孕春省泰江I:10.要适当加温39在16~20℃。, 保证舍内温度尤其对新生犊牛季县来69的/J.I1.2舍防温要湿保持要在保持牛舍35~38℃。通节王畜牧综SS风良好N.1湿度不能, 超过湿度不能过55%。湿大, 度过相对的合6飞服务7大1-激, , 既影响奶牛的生产会对奶牛产生强烈, 又能的刺饲心中602引起奶牛发生疥7.2利于牛舍的卫生。因此癣病, , 每天更不养泰来, 013.要搞好通风0保持舍内卫, 及时清除粪尿生清洁干燥和空,

管163.04气新鲜。

理2饲料2.1要保证饲料多样化入2400︶2要春以后保持多样, 化应调。日粮中整饲料的, 配比蛋白质, 点饲饲量要料料减不的少变比至, 重2要 (5适玉%~当米35减面%少的) 能供。量给在

粗饲料方面, 要保证有青贮、块根和酒糟等饲料的喂给, 以代替夏秋奶牛采食的青绿多汁饲料。

2.2要有适量的补饲北方的冬春季节, 奶牛的饲料成

分比较单一, 因此需要在日粮中加入适量的钙磷和尿素。要保证每天在日粮中加喂钙磷5~15g/头。在饲料中加喂尿素, 一般6月龄以上的犊牛日喂30~50g/头, 育成牛日喂70~90g/头, 成年母牛日喂150g/头左右。但是, 尿素的适口性差, 可按1%与精料混合后拌草饲喂;喂后0.5h内不宜饮水。在日粮中加喂15%的胡萝卜, 可使泌乳牛多产奶25%, 或在日粮中加喂人工合成的胡萝卜素制剂7g/头, 可使泌乳牛在1个产奶期多产奶200kg。

3 管理

3.1 饮用水必须加温因为冬春季节比较寒冷, 奶牛吃完草

料后再喝凉水, 不但消耗奶牛体内的热能, 更主要的是会使奶牛体温骤降2~3t, 常引起奶牛感冒发烧、消化不良或引起胎衣滞留等疾病。同时还能引起乳腺收缩和抑制泌乳, 影响产奶量。饮水适宜温度为成母牛12~14℃, 产奶和怀孕母牛15~16℃, 犊牛37~38℃。在奶牛每次挤奶前, 需用干毛巾在45~50℃的温水中浸湿, 全面擦洗乳房和乳头, 随后按摩乳房。1~2min后, 乳房膨胀乳头胀大, 乳静脉怒张, 乳房括约肌松弛, 即为已经产生出奶反射, 即可立即开始挤奶。切记不要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擦洗乳头, 否则奶牛感到受刺激, 对出奶反射产生抑制反应, 会降低产奶量。

3.2 喂熟热粥料

北方地区冬春季天气比较冷, 最好喂给奶牛38℃的热粥料, 既能使奶牛提高抗寒能力, 又能促进产奶牛的泌乳机能。尤其在夜间喂给泌乳母牛1kg精料加工成38℃的热粥, 可有效地提高产奶量13%以上。粥的做法是, 先用少量水把粉状精料冲稀, 将疙瘩研开, 待锅内水沸腾后倒入, 搅拌至开锅5~10min即可, 料水比例为1:10~15。粥中可加入少许食盐, 以增加适口性, 同时有降火和消炎的作用。

3.3 要增加人工光照的时间

由于冬春季昼短夜长, 特别是牛舍见光少, 采取人工补照非常关键, 因为光照可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产奶量。一般泌乳牛的光照每天要达到16h (舍内安装日光灯) , 可以保证奶牛产奶提高18%以上。

3.4 坚持刷拭牛体

坚持每天刷拭牛体, 不仅能使奶牛保持体表清洁, 而且还能促使皮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有利于调节体温和增强抗病能力, 同时也可以增加产奶量。因此, 每天要做到早晚2次刷拭, 4~5min/次, 要刷拭到牛体全身各部位。

4 防病

4.1 免疫冬末如春, 对牛群必须接种口蹄疫疫苗以及其他预防奶牛传染病的疫苗, 要求免疫率要达100%。

4.2 消毒

气温低, 微生物繁殖速度慢, 但是不能放松对场区和设备的消毒工作, 尤其是犊牛舍和产房。由于大环境气温低的影响, 容易造成犊牛舍和产房管理点的疏忽, 消毒不到位, 最终导致犊牛和产后牛只的发病,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圈舍常清扫, 垫草勤更换, 污水、粪便及时除净, 减少舍内用水量。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及时运出畜舍, 定点或在化粪池内堆积, 以保持圈舍有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干燥舒适的良好环境。在防寒保暖的同时, 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圈舍消毒要定期进行, 药液应现配现用。争取做到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周1次, 确保奶牛卫生良好, 防止疾病的发生。

4.3 添加抗冷应激药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季节工管理】相关文章:

高温季节中加强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探析09-10

季节规律05-09

季节教育05-17

季节调整05-24

季节分布06-11

秋冬季节07-08

恋爱的季节05-22

季节变化特征05-27

发病季节论文06-11

毕业季节范文05-17

上一篇: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对比下一篇:激发兴趣 培养自信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