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规律范文

2024-06-29

地质规律范文(精选12篇)

地质规律 第1篇

煤矿瓦斯事故与一般的煤矿事故相比, 其产生的频率更大, 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因此大多数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都将煤矿瓦斯安全管理当做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在进行煤矿瓦斯管理的过程中, 不同的煤矿企业在管理方法与治理策略上有所不同, 这主要是由煤矿企业不同的开采情况造成的。因此在进行煤矿瓦斯地质规律分析的过程中, 应对煤矿企业的特殊性有所注意, 并总结出一些共性的特征与规律。

1 对矿井瓦斯地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1.1 煤层因素

我国部分矿井的煤层中含有着大量的瓦斯气体, 这些瓦斯气体受到煤层的影响, 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与煤层的密封效果有关。瓦斯在煤层中并不是静止的, 其仍可以进行一定的活动, 在不断活动的过程中, 如果煤层缺乏密封效果, 存在一定的渗透性, 瓦斯就会从煤层中渗出, 使得煤层中瓦斯的质量减小。如果煤层的封闭性相对较小, 那么煤层中的瓦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难以向外扩散, 只能停留在煤层中, 使得煤层中富含大量的瓦斯。②与煤层的含水量有着一定的关系。瓦斯一般以气态的形式出现, 但是由于其具有易与水结合的特性, 因此一旦煤层中的含水量过高, 煤层中的瓦斯就会逐渐与煤层中的水分相结合, 造成煤层中瓦斯量的减小。③与煤层在地下所处的情况有关。煤层存在的形式各有不同, 大部分的煤层都深埋地下, 也有部分煤层暴露在地表层。经研究证明, 煤层距离地表越近其瓦斯的存储量就会越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高瓦斯矿井其开采的深度都相对较深的原因。

1.2 地质因素

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 开采的情况与煤层的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地质勘探工作一直是煤矿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发现地质因素也对瓦斯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实践证明, 在地质构造中密封的地质构造更容易进行瓦斯的集聚, 而一些相对开放的地质构造则很难对瓦斯气体进行存放。因此在进行勘探的过程中, 对于一些封闭的地质构造, 有关工作人员一般都格外重视, 会将其进行明显的标注, 并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测, 以避免瓦斯气体的泄露。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由于地质结构受到破坏经常会使得一些储有瓦斯的密闭空间与外界产生联系, 进而造成瓦斯的泄露, 使得矿井的开采受到严重的影响。

1.3 煤体因素

除了煤层因素、地质因素以外, 煤体自身也是影响瓦斯地质的因素之一。煤体的生产具有着一定的发展阶段, 不同阶段的煤体其表现出的属性也有所不同。就煤体中的瓦斯而言, 在煤体生产的前期其瓦斯含量相对较高, 而随着煤体不断发展, 其在颜色以及密度上也在进行着改变, 使得其内部的瓦斯逐渐的减少。此外, 煤体自身具有着一定的孔隙, 这些孔隙对于瓦斯具有着一定的吸附性, 瓦斯可以通过孔隙存留在煤体中, 因此孔隙越多的煤体其含有的瓦斯也就越多。

2 矿井瓦斯事故的防治方法

2.1 强化管理措施, 进行系统管理

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想完全避免瓦斯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 搞好瓦斯的排放是防治煤矿瓦斯事故产生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为了强化煤矿瓦斯的排放, 有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强化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应以完善瓦斯排放策略、控制瓦斯排放治理为主要核心内容。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尤其对其地质构造、瓦斯储备等进行一定的掌握, 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矿井的准备时间, 将矿井内的瓦斯进行排空。工作人员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以及应急措施, 针对一些突发的瓦斯喷涌事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解决, 以防止其造成大范围的伤害。②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一般要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是全面性, 二是程序性。就全面性而言, 在对煤矿进行瓦斯事故预防的过程中, 有关人员应对以往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 对煤矿企业瓦斯防治工作的视角进行一定的丰富, 使其可以对整个井下瓦斯产生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控, 避免因视角狭窄而造成管理上的盲点。而煤矿瓦斯事故管理中的程序性, 主要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并将管理程序在其中进行明确, 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着给定的程序进行预防工作的执行, 减少工作中的遗漏, 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力。

2.2 严格火源控制, 注重工作规范

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中影响最大的一种, 一旦出现就会对整个煤矿的生产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鉴于此,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煤矿企业除了对煤矿瓦斯的抽排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外, 对火源的控制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煤矿企业对井下火源有着严格的限制, 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则予以说明。例如, 井下工作禁止吸烟、井下工作禁止生火等, 这主要就是为了防治瓦斯爆炸的产生, 断绝引起瓦斯爆炸的诱因。除了对明火进行严格的管理外, 电气管理也是煤矿瓦斯事故防治的关键, 近年来, 因井下电气管理不当引发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因此有关人员应对井下的电气管理进行一定的关注, 通过提高井下电气管理水平、提升井下电气应用质量等方式, 减少电气事故的产生, 进而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产生。井下施工具有着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井下的工作规范进行施工, 如果违规操作就极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例如, 在应用炮采技术的过程中, 操作人员由于违反工作制度, 没有对工作环境进行确认, 在没有进行专业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爆破工作, 就极易引起瓦斯的爆炸, 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3 加强工作监督, 重视教育作用

煤矿工作人员是瓦斯事故的第一受害者, 也是造成瓦斯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有关人员应通过加强监督、提高教育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管理。就煤矿瓦斯事故防治工作而言, 其工作的监督职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瓦斯抽取的情况进行控制, 避免工作人员违规操作, 或是操作失误现象的出现;二是要对采矿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主要是监督其工作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针对一些容易造成瓦斯事故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 减少瓦斯事故的出现。

煤矿企业对员工的教育主要包括两种: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技术应用的教育。在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过程中, 有关人员应侧重于对施工人员不良行为的纠正, 并引导其在思想上形成安全预防意识, 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自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对自己进行保护。同时, 要提高工作人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 提高瓦斯事故防治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我国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一定的研究, 对于推进我国矿井开采的发展, 提升我国矿井安全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有关煤矿企业应加大矿井瓦斯安全事故的防治管理, 通过不断加深对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了解, 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贾进亚.地质因素对井田瓦斯涌出影响浅析[J].煤炭科技, 2010 (1) :34-37.

[2]卫军光, 崔洪庆, 马东晓, 等.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及突出预测[J].煤矿现代化, 2011 (1) :23-25.

地质规律 第2篇

尖山铜矿位于塔里木板块觉罗塔格晚古生代沟弧带南缘,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白鱼山组,含矿岩性为安山质凝灰岩.矿体受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之分支断裂苦水大断裂形成的低序次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形态为细长脉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等,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

作 者:古学伟 郭全 GU Xue-Wei GUO Quan 作者单位:古学伟,GU Xue-Wei(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国土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郭全,GUO Quan(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黄金建设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关于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

前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田在勘查和生产过程中,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开展的大量的地质检测工作,为不同的地质研究,积累的十分丰富的地质资料,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由于我国煤田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煤田结构发育规律薄弱,不能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只有做好煤田地质结构发展规律的研究工作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从而促进我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

一、煤田地质结构发育规律

(一)地质结构运行的波浪式特征。现阶段,我国安徽煤田地质结构的波浪式特征主要由以下两点:(1)构建空间由波浪式组成:我国安徽煤田在形成时,主要以整个马兰井田组成,并通过马兰田方向倾斜,同时还又根据屯兰河背倾斜,并形成一个全新的碧浪式空间,这对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构造时间域呈波浪形式:现阶段,随着社会不断的推移,我国较老的煤田地层结构较为复杂,常常会受到东北向的剪切褶皱方式将其原有的结构进行转变。安徽煤田主要通过周边油田的转变形成全新的发展构造,其中的马兰油田会向斜东方向前行,并形成全新的不对称褶曲[1]。

(二)断层构造分带性特征与间距规律。安徽油田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多数断层形式向北东方向延伸,在延伸过程中还会穿过华夏系泰山式构造,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煤田中穿梭,形成全新的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2]。安徽煤田在穿梭时,常常会受到周边油田的影响,导致其西北部与东南部的结构复杂。

(三)构造形态与承受力情况的关系。安徽煤田导致构造的发育规律与受力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常常会向一些较大褶曲的构造倾斜,并形成全新长轴褶曲。这种褶曲以其中最短的褶曲为主进行构造,在构造时其中主要包括了煤田褶曲的内部与断块;(2)褶曲弯曲状态:煤田褶曲在形成时,常常会在一些陡峭部位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说,当安徽煤田的马兰部位,煤田的褶曲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如果像西倾斜时,还会导致其中的火山出现入体抬升现象。

二、对煤矿产业的地质因素的控制作用

(一)构造与水文地质关系。安徽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在形成时,常常会以地质单位的形式进行划分,同时还会根据水化学类型进行分布,并形成全新的控制规律,主要体现在:煤田上西北部位的高属奥灰补给区域,并通过东南方向将其进行排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田地质中的水径流增强,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中水流的交替速度,保证其中水资源质量良好;煤田在一些深埋地区时其水利径就会相对较弱,水力的交替速度较慢,其中的水资源也不能正常使用[3]。

安徽煤田在构造水资源时,主要体现在孔隙、裂痕等部位中,如果操作不甚就会出现破裂、灰岩浅埋的现象发生,并对一些强风化的地势添加适当的补给岩溶水。

(二)地质构造与岩溶陷落柱的关系。安徽煤田地质结构与岩溶陷落柱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煤田地质在构造发育时,常常会通过一些容颜陷落柱的形式进行发展,并对其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对煤田的溶蚀作用,将其中的强度、时间、部位体现出来[4]。而安徽煤田主要以东南倾斜的方式发展,并形成全新的盆地,其中的岩溶陷落柱盆地边缘会通过一些西北方向分布;(2)安徽煤田的岩溶陷落柱主要在安徽的隆升部位进行发展,以横向的形式发育,并形成一定的规律。在煤田发育时,其中陷落柱会受到附近的挤压而形成全新的伴生顿断层;(3)安徽媒体的褶曲构造会以煤田的背斜方向进行发育,在受风化时会将其剥蚀,从而导致煤田地质出现集水现象。

(三)地质构造对瓦斯地质的控制。安徽煤田地質构造发育规律常常会受到周边的喜山期东面区域进行扩张,如果处理不甚就会使其出现崩裂现象。而煤田的北部与东部常常会以煤田的煤层为主,进行瓦斯释放,使煤田的中部出现封闭现象[5]。

(四)地质构造部位对煤种分布的控制。现阶段,我国煤田地质结构时间经历了很多年才形成,同时还会随着自然界中的多种因素形成全新的分布位置,主要有煤层的变质作用以东南的方向出现,而西南部位也会出现一些局部较高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煤田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总结:安徽媒体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人们通过不断的开采,已经有很多的矿井被封闭,部分矿井中的资源出现枯竭现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寻求全新的资源,只有这样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开采速度逐渐增加,煤田中剩余的资源也存在着质量较低的现象,只有开展煤田滴哦知构造发育规律的研究才能提高煤田资源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促进煤矿企业快速发展。本文对关于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东东.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延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2]敖卫华.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3]闫庆磊,朱炎铭,袁伟,王辉.开平煤田构造发育规律对煤层赋存的影响[J].中国煤炭地质,2009,12:38-41+45.

[4]赵志怀,陆远昭,陆家河.安徽煤田地質构造与陷落柱发育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地质,1996,06:20-21.

[5]逯占军,高战武.大同侏罗纪煤田四台井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规律分析[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6:695- 698.

浅谈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 第4篇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外, 主要为石炭系下统大塘阶石磴子段 (C1ds) 结晶灰岩和测水段碎屑岩。石磴子段上部含少量泥质, 炭质, 分布于该岩体周边, 呈穹窿状向四周倾斜, 一般倾角40°~70°, 因受后期火成岩侵入影响, 接触部分发生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在岩体周边赋存有矽卡岩型锡矿及少量钨锡石英脉。南部有层间破碎迭加改造型锡多金属矿体。

测水段 (C1ds) 属于浅海沼泽相碎屑岩类沉积, 整合于石磴子段灰岩之上, 分布于矿区四周, 其东面与火成岩体直接接触, 底部普遍发生角岩化, 上部变质为斑点状板岩和炭质板岩等。区内所见岩石有变质细砂岩, 粉砂岩和炭质页岩。

1.2 岩浆岩

锡山岩体平面上近椭圆状, 其南北长800 m, 东西宽600 m, 出露面积约0.5 km2, 为一小岩株, 沿矿区短轴背斜轴部侵入。岩体中部隆起, 向四周倾斜, 倾角15°~70°, 界面起伏, 局部出现舌状凹兜或超复现象, 常沿围岩层理, 裂隙等贯入侵蚀, 接触界线极不规则。岩体的绝对年龄值80 Ma~140 Ma, 为燕山五期侵入体 (据中山大学1976年锡山岩体测定资料) 。

锡山火成岩体为同期多次脉动 (间歇性活动) 侵位的, 每次脉动侵位结果, 形成冷却边——边缘过渡相带。据矿物成份, 结构变化及接触关系等, 可分出二次脉动侵位活动体, 每次又可划出内部相和边缘过渡相。按A—H查凡里茨基方法计算数值确定其岩石化学类型属2类3组 (科) 。即铝过饱和系列, 二氧化硅过饱和富碱性岩石。与中国及南岭正常花岗岩类对比, 其岩石化学成份特点是:

(1) 高硅, SiO2含量为73.85%~75.98%, 平均75.31%, S值达80.7~83.2。

(2) 富碱, K2O含量4.32%~6.88%, 平均为5.17%;NaO2为0.81%~4.48%, 平均3.6%;Na+K2O=8.05%~9.87%, 且K2O>Na2O, 而K2O÷ (Na2O+K2O) 的比值达0.52%~0.71%。

(3) 贫铁, 低镁、钙、铝、碱, 各成份含量分别为:Fe2O3为0.01%~0.92%, 平均0.34%;Fe为0.071%~1.49%, 平均1.19%;Mg为0.13%~0.46%, 平均0.26%, Ca为0.16%~1.5%, 平均0.56%;Al2O3为12.08%~13.84%;P2O5为0~0.090等。

(4) 含氟量高达0.25%~0.65%, 平均0.43%。

1.3 岩体与成矿关系

(1) 部分岩石光谱及化探分析资料, 矿区岩浆岩中含有W、Sn、MO、Cu、Pb、Zn、Ag、Bi、Be、Nb、Ta、Fe等金属元素, 其中Sn、Nb、Be、Cu、Pb、Zn等元素丰度值普遍较高, 且Sn、Cu、Pb、Zn等元素在较晚的γ53 (2) -2岩石中更为富集。

元素组合体内W、Sn (MnO) 接触交代的Cu、Pb、Zn为主, 并以岩体为中心具分带现象。

(2) 岩体人工重砂分析结果, 含有锡石、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钼矿、辉铋矿、闪锌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

(3) 岩体富含挥发份及含黄玉、白云母、萤石等气成矿物。近矿围岩蚀变以高温热液云英岩化蚀变为主。

(4) 矿体赋存于岩体内, 矿物生成和沉淀具有从高温到中低温, 即从云英岩型钨锡矿→石英脉型钨锡矿→矽卡岩型钨锡矿→裂隙充填铜、铅、锌硫化物型, 矿脉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形成和演化的规律性。

根据以上特征, 推测矿区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 其是锡山矿床的成矿母岩。

1.4 成矿裂隙构造特征

区内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 但成矿裂隙构造带较发育, 矿区成矿裂隙主要发育于岩体内, 按裂隙产出特征, 自南到北可分为四个裂隙带:

(1) 南部裂隙带:裂隙展布在锡山岩体南部, 集中发育于侵入体凸起的脊部。以NNE及NNW两组为主;个别为NEE及NWW者, 该带裂隙规模甚短小。

(2) 中部裂隙带:分布于矿区中部侵入体隆起部位。NNE及NEE组较要, NWW和NN组次之。该带裂隙分布不均匀, 几组裂隙相互交切, 构成大型网状矿脉带。

(3) 北部浅部裂隙带:分布于锡山岩体北部及其向北倾伏的浅部部位, 以NWW组为主, NEE组次之。裂隙发育于-200 m标高以上, 呈近平行疏距离展布。

NWW组裂隙东部较聚集, 西部略撒开。两组裂隙在19线以东地段相互呈菱形交切。

NWW走向裂隙常切割NEE组, 说明后者形成时间略早, 也见有相反的情况。总之, 该带两组裂隙形成时间虽有先后, 但基本上是同期形成。为矿区主要控矿裂隙。

(4) 北部深部裂隙带, 分布在矿区最北部, 岩体走向北倾伏的深部地带。该带仅发育NWW组, 裂隙规模大, 呈密集近, 10 m~15 m等距出现。

NWW组为矿区规模最大的成矿裂隙。裂隙面平直、壁光滑, 常见水平或近于水平的擦痕和滑动镜面。该组裂隙往往成组成带出现, 沿走向, 呈右行侧幕式排裂, 沿倾斜, 呈后行侧幕式排列, 显示了扭性 (剪切) 或压扭性的力学性质。与之共轭的另一对应的剪切裂隙为NNE组, 其发育较差, 扭性显示十分明显。

NEE组裂隙规模次于NWW组, 为矿区较主要的成矿裂隙, 也有若干裂隙侧幕式斜列组成, 产状较陡, 倾角一般75°~81°, 裂面较平直, 光滑, 亦常见水平擦痕和滑动镜面。该组裂隙部分显示了压扭性质, 部分与早期岩体原生张性节理裂隙复合, 使其形态产状及性质, 变得复杂。

NNW组裂隙规模短浅, 走向反复曲折, 产状变化大, 裂面极其粗糙, 显示张性特征。

1.5 含矿裂隙成因探讨

从矿区所处区域构造部位, 成矿裂隙展布及其力学性质等分析认为:矿区位于四会—吴川构造带内, 在阳春盆地表现为一系列压性和压扭性高角度冲断层和复式褶皱构造, 当岩浆上侵, 其表部已结晶冷凝成岩, 由于受区域NW—SE方向强裂构造挤压应力作用和岩性的差异, 即火成岩物性较为刚性, 脆性, 在应力作用下易发生脆性形变, 而沉积变质围岩物性较为柔韧, 在应力作用下易发生塑性形变, 及应力呈波状不均匀传播等影响, 因而, 在岩体表部形成带状裂隙带。

矿区四组不同方向的成矿裂隙中, NEE组主裂隙平均走向71°~251°, 具压性结构面力学性质和特征, 平行于主压应力轴方向;NNW组具张性结构面特征, 垂直于主压应力轴方向, 其平均走向160°~340°, 与NEE组交角9°;NWW组裂隙具剪性 (压扭性) 结构面特征, 主裂隙平均走向112°~292°, 与NNE组 (平均走向19°~199°) 交角为87°, 属一对共轭剪切裂隙, 分别平行于相应的剪切应力轴方向, 以NWW组最为发育。部分成矿裂隙不规则, 是因迭加和改造岩体早期原生节理裂隙的结果, 这就使区内成矿裂隙系统更具复杂性。此外, 在裂隙形成及整个成矿作用过程中, 构造裂隙的脉动性活动导致含矿气液的运移和充填。

2 围岩蚀变

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为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硅化、矽卡岩化、角岩化、大理岩化等近矿围岩蚀变。其中云英岩化、矽卡岩化、角岩化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 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且由于矿化普遍, 有的已单独构成矿体。如云英岩化为石英脉侧蚀变, 少数单独产出, 因普遍含钨锡而形成云英岩型脉状钨锡矿床;矽卡岩化因锡矿化普遍, 形成矽卡岩型锡矿床;角岩中局部富集金属硫化物, 出现硫化物多金属矿体等。

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硅化等蚀变发育于岩体内, 矽卡岩化、角岩化、大理岩化等发育于接触带围岩之中, 并围绕岩体呈带状分布, 无论沿水平或垂直方向, 均具分带现象;蚀变类型与岩性密切相关。自岩体往外, 碳酸盐类岩石依次发生矽卡岩化—大理岩而过渡为正常的结晶灰岩;碎屑岩类则发生矽卡岩化 (岩石含较多钙质时为角岩化) , 逐渐过渡为正常的碎屑岩。

3矿石物质组份、结构构造及矿化富集规律

3.1 矿石物质组份与结构构造

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锡石、黑钨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辉铋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黄玉、白云母、萤石等。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柱粒状、板柱状、交代熔蚀、充填等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为梳状、块状、浸染状、对称条带状等到构造。

3.2 分带及各组脉带品位变化规律

矿化的分带性明显, 以石英脉为中心, 往外依次可分为石英相—黄玉富石英云母相—黄玉云母相→云英岩化花岗岩→正常钾长花岗岩。各相带WO3的含量变化不明显;Sn的含量变化较大, 以黄玉云英岩含锡较高, Cu、Pb、Zn的含量变化不明显。

3.3 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元素的分带性

平面上自中组→北组→北北组脉带, 钨的含量逐渐增高;锡的含量以北组较高, 矿化均匀, 北北组贫富不均;铅锌含量往北相对减少。从围岩环境来看, 锡的富矿地段集中在晚阶段岩体上部, 说明成矿物质主要与晚阶段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沿矿脉的倾斜方向, 中上部相对富集硫化物, 中部富集黑钨矿、锡石, 往深部逐渐变贫。

云英岩中钨锡含量普遍较石英脉低, 但矿化较均匀, 当石英脉或云英岩脉中富含黄玉时, 锡石较富集, 含长石时, 黑钨矿较富集, 在面状云英岩中, 石英细脉发育时, 钨锡一般较富。

在矿脉表态产状变化和不同矿脉交叉处, 矿脉的分枝复合处;尖灭侧现端;脉体拐弯曲处的内弯部位;晶洞发育部位;脉体中当长石增多或出现较多纳长石时;脉壁或脉体中心部位矿化较富集。

4成矿温度及矿物成份特征

4.1 成矿温度变化特征

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测温结果表明, 石英爆裂温度为255 ℃~380 ℃, 黑钨矿的爆裂温度为240 ℃~255 ℃。不同脉带成矿温度:北→北北组脉带温度升高的趋势, 说明北北组离岩体中心较近, 与前述中组→北组→北北组脉带成矿元素的分带规律相吻合。

5 找矿标志

(1) 在大构造带中发育着次一级小构造, 特别是成矿裂隙构造成组成带发育部位。

(2) 有面积不大的燕山五期小岩株存在 (出露或隐状于浅部) , 具岩石化学特征属硅酸过饱和富碱性岩石, 具高硅、高氟、富碱 (其中K2O>Na2O) , 低铁、镁、钙、铝、磷等。元素组合为W、Sn、Mo、Bi、F等, 其中的W、Sn、Mo、F丰度值高, 是寻找本类矿床的岩浆标志。

(3) 火成岩气液活动强烈, 存在着各种围蚀变, 并围饶岩体呈带状发育, 特别是岩体本身有强烈的云英岩化蚀变, 黄玉云英岩相带发育, 为良好的找矿标志。

6 找矿方向

(1) 根据中组→北组→北北组脉带, 钨、锡、铅锌含量变化情况和矿脉物测温结果推断, 岩浆是从向南侵入的, 据此, 推测矿区北侧深部尚有找矿前景。

(2) 锡山岩体外接触带沿层间滑动裂隙充填矿体, 亦受区域性构造所制约, 矿液沿着破碎带或裂隙充填富集, 经过进一步改造、迭加使矿体更加富集。

(3) 岩体周边接触矽卡岩或层间矽卡岩锡石物相分析结果表明, 氧化锡中锡达17%, 硫化物中锡达16%, 胶态锡中锡达67%, 所以这类型中的锡主要与胶态锡为主。

地质规律 第5篇

新疆那拉提成矿带主要成矿类型、控矿地质因素及成矿规律探讨

那拉提成矿带地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成矿条件有利.通过对铜、金、钨、铁等主要矿种成矿类型的典型矿床分析,认为基底断裂、地壳浅部断裂、岩浆活动、地层等因素是主要的控矿地质因素,从大地构造环境及演化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成矿规律.

作 者:王海涛 高纬 马海军 WANG Hai-tao GAO Wei MA Hai-jun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刊 名:新疆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XINJIANG GEOLOGY 年,卷(期): 25(3) 分类号:P618.41 P618.51 关键词:那拉提成矿带   铜金钨矿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地质规律 第6篇

关键词: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规律

1.我国煤田地质的划分和主要成煤时间

1.1华北华北区的聚煤期主要分三个时间段,分别为石炭二叠纪、早、中侏罗纪、还有第三季煤田。煤田区域北起阴山-燕山-沈阳-辉南-和龙,南至秦岭-大别山-张八岭一线。这个区域的煤田水文地质环境主要以奥陶纪和寒武纪的碳酸盐岩为主要化学形式。另外这一区域中太原的的煤岩类型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灰岩砾岩为主。而山西的煤岩类型主要为沉积岩,还有滨海平原和泻湖海湾部分主要还是以过度相的陆相沉积岩类型为主。总的而言这一区域的煤田岩层主要还是分布与华北的南部地区,主要还是以砂岩砾岩为主要成矿类型[2]。而在华北区的煤田水文地质情况,大致上在晋、陕地区和一些淮南的中低丘陵地带,由于煤层上的覆盖层较薄,所以有许多的煤田是直接表露于地表的,而且山麓坡地大多为冲积性坡地,因此渗水性较好,基岩的裂隙发育明显,这些地区的煤田容易受到大气降水和裂隙水,地表水的影响。而在长江中上游平原和黄淮平原的一些煤田的上部覆盖有 50 至 200m 的岩层,这些岩层的渗水性,主要是根据其成岩类型和发育情况而定的。如果是含水较丰富的砂砾岩,就会对煤田的开采造成较大影响,而含泥较多的砂砾岩,其含水性较差,隔水性良好,因此不会对煤田开采产生影响[1]。

1.2华南华南区指的是秦岭-大别山-张八岭南部至昆明-西昌以东的聚煤区域。在本区大部分地区的煤矿成岩类型是硅质沉积岩和浅海碳酸盐岩。只有少部分赣东闽南区域有出现前海碎屑沉积类型的煤矿。在本区的矿井充水类型以地表水,大气降水和岩溶水为主。从这些煤岩的内部水文体系上,大致上可分为滨海平原型、滨海冲击平原型型、滨海三角洲型和滨海浅海碳酸盐岩型。滨海平原型:此类型主要分布于古怀玉山、云开山、武夷山、万洋山的东南部,和川滇古陆东侧,东侧地区的煤岩类型为粗碎屑沉积型[5]。滨海冲击平原型: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市,这种类型的煤岩主要为泥岩、砂岩和少量薄层石灰岩。滨海三角洲型:这一类型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市,成岩类型和滨海冲击平原型的基本相同,但是含水性要更弱一些。滨海浅海碳酸盐岩型:主要分布于江南古陆西北、湖南湖北西北部和贵州部分区域等,成岩类型分为泥质或者铝质岩层和含水性较强的灰岩。

1.3东北本区主要是指内蒙古以东,和阴山-燕山-沈阳-辉南-和龙以北。气候温和,降水充足。有四种类型的煤沉积类型,一种是山间谷地形态形成的岩浆岩,这种岩系的特点在于含水性弱。而在该岩系中的河床沉积的砂岩含水性要稍轻一些,且在这一类型的岩系的上层覆盖度往往比较疏松,所以其渗水的程度也比较容易,而这一类型的典型例子包括铁岭等城市。然后是基底为大兴安岭的岩浆岩岩系,主要呈粗碎屑砂砾砂岩状产出。含水性较弱,煤矿的渗水类型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这种类型代表有元宝山等地区。第三种是以营城、辽源为典型的含湖相泥沙和砂岩的岩浆岩成因的煤矿类型,这种类型的含水性弱,水文地质条件单一。最后是位于三江地区的中、酸性岩浆岩和火山碎屑岩,同样的含水性比较弱,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以砂岩为主。

2.煤田水文地质形成的自然地理规律

我国的东部沿海而西部靠近内陆,东部地区气候湿润而西部则比较干燥。所以一般处于东部地区的煤田大多含水较多,水文条件复杂,比较容易发生淹井事故。而西北区虽然足够干燥,水文条件简单,但是由于生活工业供水的严重不足,对开采工作而言并不乐观,所以摸清煤田水文地质的地理规律,是形成一个成功的煤产业链的基础所在[4]。华南区和华北区,同样具有岩溶充水型的煤田,在华南区就容易造成岩溶的坍塌,地面建筑的损毁,而在华北区则不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就是由于华南区降水多,岩溶发育相较于干燥的华北而言更为发育,裂隙发育更大,所以结构上更为疏松,因此会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同样的裂隙充水类型,在于河谷地段和斜坡地段的矿区会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由于储水量大,所以容易发生泥石流,容易被卷入井中,发生事故,而后者由于有着良好的输水过程,地下水较浅,所以在开采的时候不会出现这种积水造成的灾害发生。而在同一区域的太行山煤田组,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带和河谷地带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前两者经常由于私下水层的高水压造成淹井的情况产生,而且就挖井本身就极具有难度。而后者煤层多离水层较远,而且不具有砂粒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较少出现灾害问题。所以在同样的地质成因之下,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是形成该地区独特的煤岩的重要依据,湿润或者是干燥的气候条件,季节而选择,开采深度的选择,岩层的不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针对现有煤田水文地质研究方面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有关煤田水文地质方面的探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1)合理的开发矿区的供水水源;(2)加深矿区的治水技术的研究;(3)针对开采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遭环境的防治措施探讨;(4)加强水文地质的钻探研究[3]。

4.结束语

“东涝西旱”是我国现有的水文地质基本情况,也是我国煤田开采行业所需要面对的两大问题,在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煤炭行业正在向新型态转变,在这个契机之下,针对煤田水文地质反面的勘探、研究工作也将受到更多的重视,以及大力的推动,因此,作为新时代带的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人员,也必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光发热,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李巍,宁辉,卓亮.中国煤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与规律初探[J].价值工程,2013,23(6):323-324.

[2]杨秀芬.探讨煤田水文地质各阶段工作重点系统[J].科技与企业,2013,18(11):177+179.

[3]傅耀军,华解明,方向清.试论煤田(矿)水文地质问题及勘探技术方法[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4(8):7-10.

鹤壁三矿瓦斯赋存地质规律研究 第7篇

鹤煤公司三矿1956年5月建井, 1958年12月投产, 原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2007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35万t /a。矿井位于鹤壁煤田中部, 北起F11、F3断层, 西部以二1煤层露头为界, 南到F16 、F20断层与五矿为界, 深部至二1 煤-800 m底板等高线。矿井南北走向长5.5 km, 东西倾斜宽约3.1 km, 面积17.1 km2。主要可采煤层为二1煤层, 平均煤厚8.26 m。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走向长壁放顶煤开采。一水平标高-68 m, 二水平标高-291 m, 三水平标高-550 m, 现生产水平为三水平, 目前正在向-800 m水平开拓延深。

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为中央副井、主井, 回风井为南翼罗村风井、北翼马驹河风井。

2井田地质构造展布规律

影响井田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断层性质、褶曲形式、煤岩层产状及地下水活动情况等。三矿井田位于鹤壁煤田中部, 地层走向NNE, 倾向SE, 倾角8°~48°, 平均21°, 井田构造以断层为主, 褶曲也较发育, 构造线展布方向以NNE、NE向为主。三矿井田内发育的褶皱有鹤煤五矿向斜、323背斜、321向斜及322背斜4个明显的褶曲, 褶曲展布方向N43°~60°E, 近于平行, 呈多字形排列, 向斜南翼 (背斜北翼) 较缓, 是在同一边界条件下南部向NNE、北部向SSW的压扭作用下形成的。

按构造线的展布方向, 井田内断裂构造可分为2组, NE向的断层为1组, NNE向的断层为1组, 从其组合关系可以看出生成的先后顺序为NE向的构造形成在先, NNE向的构造形成在后。NNE向断层是以挤压为主导的正断层。

3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沉积形成后, 在当时地质条件下, 受一系列逆冲断层挤压, 煤层瓦斯逸散条件变差, 在随后的拉张应力作用下保留了原逆冲断层的部分挤压应力, 使得煤层中的瓦斯保存条件较好, 加上构造运动煤的变质程度增高, 生成瓦斯量加大, 诸因素直接造成了三矿井田瓦斯含量高、甲烷成分高 (>80%) 。三矿井田是一个以挤压为主的高瓦斯带。

3.1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瓦斯分布的不均衡, 另一方面形成了有利于瓦斯赋存或瓦斯排放的条件。不同类型的构造形迹, 地质构造的不同部位、不同的力学性质和封闭情况, 形成了不同的瓦斯赋存条件。

3.1.1断层

地质构造中的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完整性, 使煤层瓦斯运移条件发生变化。有的断层有利于瓦斯排放, 也有的断层对瓦斯排放起阻挡作用, 成为逸散的屏障。前者称开放型断层, 后者称封闭型断层。断层的开放与封闭性取决于下列条件:①断层的性质和力学性质。一般张性断层属开放型, 而压性或压扭性断层封闭条件较好。②断层与地表或与冲积层的连通情况。规模大且与地表相通或与冲积层相连的断层一般为开放型。

(1) 开放型断层。

结合三矿实际, 井田西北部边界的F11断层和中部F19断层都是属于煤层与断层另一盘透气性好的岩层相接, 表现为开放型断层。F11断层在143工作面一带落差40 m, 倾角70°, 倾向南东, 二1煤与对盘C3L8相连, 由于C3L8灰岩是主要含水层之一, 岩溶裂隙发育, 为煤层中瓦斯的排放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因此, 断层附近瓦斯涌出量低, 在煤层埋深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越远离断层, 瓦斯含量越高 (表1) 。

类似F11断层, F19断层在2301工作面表现为开放型断层, 上盘二1煤与下盘C3L8灰岩相连, 煤层中瓦斯通过断层向石灰岩中释放。因此, 瓦斯涌出量明显比周围低。

(2) 封闭型断层。

井田内发育的中小型断层多属于封闭型的, 这些断层对瓦斯分布的影响符合断层附近瓦斯大、远离断层瓦斯小的规律。如二水平北翼22061工作面沿1条落差2.5~3.5 m的低角度断层 (倾角30 °) 掘进斜回风巷的过程中, 瓦斯涌出量比邻近地区显著增大。再如南翼21071运输巷掘进时已过三联络巷进入断层密集地带, 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3.1.2褶皱

在开采过程中, 通过对大量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在一、二水平, 三矿南翼与北翼相比瓦斯要小得多, 如在-100 m标高南翼, 相对瓦斯涌出量3~5 m3/t, 而北翼却在10 m3/t以上。引起瓦斯在横向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两翼构造形式的不同——南翼为一向斜, 北翼则属于开阔背斜。

(1) 向斜构造。

向斜轴部瓦斯涌出量小, 远离向斜轴瓦斯涌出量逐渐增大。相对瓦斯涌出量随远离向斜轴大致呈线性关系递增, 而且愈离深部点的发散度愈小, 愈逼近一条直线。瓦斯分布与向斜构造之所以存在这种关系, 须从瓦斯的运移规律及向斜构造的形成机理两方面加以解释:瓦斯作为成煤作用的伴生产物, 以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赋存于煤体及围岩中, 当煤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地应力作用时, 其变形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开始岩层受到挤压时, 在垂直剖面上出现地层间松脱现象, 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岩层孔隙裂隙空洞中的游离瓦斯可沿层间松脱而运移, 由于向斜轴部是一个压力集中区, 所以瓦斯开始的运移方向是自轴部向两翼。随着形变的不断加剧两翼岩层倾角变大, 层面法线方向与压力方向夹角变小, 两翼岩层所受的正应力增大, 层间间隙逐渐消失, 这时瓦斯的运移方向就发生了变化, 向斜两翼的瓦斯在正应力作用下分别向2个方向运移:向斜轴附近的向轴部集中, 其余大部分沿反倾斜方向向外运移, 在岩层产状接近正常地段聚积, 卸载 (地应力消失) 后, 经弹性恢复, 轴部的瓦斯在一定程度上仍要向两翼运移。结合前面统计的实际资料可以得出向斜两翼瓦斯大、向斜轴部瓦斯小的结论。

(2) 背斜构造。

背斜轴部瓦斯涌出量明显大于两翼, 瓦斯涌出量随远离背斜大致呈线性关系递减。对这一客观现象的解释应与背斜构造的形成机理结合起来。

背斜构造在受地应力作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 两翼煤层中的游离瓦斯无疑要向背斜轴部运移 (原因同前) , 但最终能否在那里得以保存, 决定于变形后的地质体是否具备储存瓦斯的条件。如果受力大小不同, 地质体的变形程度不同, 那么, 在背斜轴部纵张裂隙的发育程度也不一样。若背斜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变形, 轴部纵张裂隙发育, 则不具备瓦斯储存的条件。若背斜受力后发生形变未超出岩层的破坏极限, 轴部不出现纵张断裂, 仅表现为层间松脱和塑性层增厚, 这就为瓦斯向轴部运移并在这里储存下来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可以说, 开阔背斜轴部瓦斯大, 两翼瓦斯小, 这与三矿北翼采区的实际资料相符合。

鉴于上述分析, 认为瓦斯分带与褶曲构造关系不能简单归结为有利于瓦斯储存或有利于瓦斯逸散, 而应根据不同矿区、不同井田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找出影响瓦斯运移和储存 (排放) 的主要因素, 这样才更符合客观实际, 对生产才会有指导意义。

3.2煤层埋深

一般来讲, 随着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大, 煤层承受的静压力增大, 不仅使瓦斯的纵向和横向运移条件变差, 而且使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增强, 赋存条件变好。但若上覆基岩厚度较小, 且与地表有连通的断层和裂隙, 造成煤层瓦斯与大气的相互交换, 瓦斯的纵向和横向运移又是明显的。所以,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或煤层埋藏深度的变化, 往往是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

在瓦斯风化带以下, 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瓦斯涌出量都与深度的增加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 煤层瓦斯压力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 煤与岩石中游离瓦斯量所占的比例增大, 同时煤中的吸附瓦斯逐渐趋于饱和。因此从理论上分析,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 煤层瓦斯含量亦随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通常情况, 煤层底板标高、基岩厚度和冲积层厚度三者与煤层埋藏深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是一致的。结合三矿实际情况, 二1煤层受断层切割影响比较大, 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稍弱, 而基岩上覆冲积层厚度较大, 阻碍瓦斯逸散, 对瓦斯赋存影响比较明显。

3.3煤层厚度、煤层围岩及产状

三矿目前开采的煤层——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属稳定型厚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因此对瓦斯涌出的影响不明显。

根据井田内现有的250多个钻孔资料统计, 煤层顶底板80%以上是砂质泥岩、泥岩, 透气性差, 不利于瓦斯在垂直方向上运移排放。二1煤直接顶板是一层发育相当稳定的砂质泥岩, 厚度在2.65~29.22 m变化, 平均10.20 m, 在不受构造破坏情况下, 围岩自身对瓦斯分布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

煤岩层产状的局部变化对瓦斯水平分带影响比较明显。统计资料表明:煤岩层产状突变地段 (由陡变缓) 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二水平南翼21151工作面两巷的掘进资料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回风巷基本上沿-260 m构造盆地南部边缘掘进, 运输巷通过西部盆地边缘-240 m大巷向盆地南中心掘进。其掘进资料统计见表2、表3。

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回风巷通过向斜轴后沿盆地边缘掘进, 相对瓦斯涌出量无明显变化, 而运输巷在通过盆地边缘时瓦斯相对涌出量则明显增大, 进入盆地后则逐渐减小。向斜盆地不利于瓦斯储存的推论又一次得以证实, 同时也说明盆地边缘地层倾角变化处有利于瓦斯储存。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在三矿井田内, 煤厚变化、围岩性质均不是影响瓦斯分带的主导因素, 仅煤岩层产状的局部变化对瓦斯分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瓦斯涌出的极大点往往在煤层产状的突变地段。

3.4水文地质

赋存在含煤岩系及围岩中的地下水, 与煤层瓦斯同属流体, 它们的运移和赋存都与煤、岩层的孔隙、裂隙通道有关。地下水的运移, 一方面驱动着裂隙和孔隙中瓦斯的运移, 另一方面又带动了溶解于水中的瓦斯一起流动。因此, 地下水的径流有利于瓦斯的逸散。同时, 水吸附在孔隙和裂隙的表面, 还减弱了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在煤层及围岩中, 地下水和瓦斯所占的空间往往是互补的, 表现为水大的地带瓦斯小, 水小的地段瓦斯大。如-290 m水平顶板配风巷在掘进中煤层顶板淋水严重, 煤体潮湿, 测得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值为9.5 m3/t, 按瓦斯梯度计算值21 m3/t, 两者相比低45%;再如南翼21071工作面一联络巷附近煤层顶底板均有淋水现象, 该处瓦斯相对涌出量2~3 m3/t, 比周围地区低55%;三水平南翼地区顶板砂岩淋水加大, 因此, 三水平南翼与北翼相比瓦斯涌出量要小得多。

三矿二1煤层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以底板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在富水断层与二1煤层对接处瓦斯含量相对会小。地下水对瓦斯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 地下水活动有助于瓦斯排放。地下水活动的条件是围岩裂隙、孔隙以及喀斯特溶洞发育, 而这些因素也是瓦斯运移、排放的通道;另外, 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溶解瓦斯, 一部分瓦斯将随地下水流走。

(2) 水分对自由状态瓦斯具有排挤作用。水吸附在煤或裂隙的表面, 减弱了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 水分还可以占据煤体中的孔隙, 对自由状态的瓦斯具有排挤作用。由此可见, 地下水和瓦斯是互为消长的。

4结语

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发展与规律 第8篇

关键词:石油地质,特征与规律,油气的形成,沉积

1 石油地质学的发展过程

石油地质在本世纪的初期主要内容为油气生成理论和背斜找油理论, 随着石油行业的逐渐兴起, 石油地质的理论分支和研究方向也丰富起来, 从40年代的背斜理论, 到70年代的版块构造理论, 以及近些年建立的层序地层学理论都是石油地质学的发展足迹。伴随着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的新的特征和新的规律, 当前石油地质的主要发展方向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油气富集区的地质构造和盆地研究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的优秀地质研究工作者就已经认识到, 我国的整体构造格局就是造山带与盆地有规律的组合。随着石油地质研究工作的深入, 以及对国外理论知识的吸纳, 盆地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80年代初期还对中国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含油气区以盆地类型进行了划分。

但是, 国内的研究者们并没有走入复杂的描述性分类以及单纯的从地质构造角度去简单的推理油气前景的误区, 而是客观理性的从各年代、各地区各种构造的盆地去分析研究, 从而提出了盆地结构和构造单元的概念。从时间、空间的构造组合分析, 形成了复杂盆地的概念, 从而为油气勘探由单一向复杂结构研究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1.2“陆相生油”理论发展

20世纪中早期地质学家认为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藏均有海相成因产生, 但随着陕西北部发现非海相成因的石油区块, 才打破这一理念。进入80年代后通过干酪根生烃过程的研究同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成熟度较低石油的发现, 让研究人员推断陆相湖盆物源的近距离搬运可以形成有机质的富集, 某些成烃所需活化能低的有机物便可早熟成油。这一研究进而开拓了陆相生油理论研究, 为石油地质理论又打开了新的思路。

1.3 源控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区理论的发展

在大庆油田, 地质学者通过对松辽盆地坳陷中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 出现了“源控论”, 即油源充沛的部位决定油田所在。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 8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提出了“复式油气聚集区”理论。

大概内容为:同一油源区内的储层可受多期挤压或拉伸的断裂构造运动的影响, 破坏其原有的完整性, 形成复杂的油气水系统。自80年代至今, 随着新油气区域的不断发现, 盆地成油分布类型的多样化, 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我国在天然气定量成藏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我国天然气的储量探明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石油地质理论是建立在具体地质情况之上, 主要以陆相中新生代盆地研究为主, 形成我国专有特色的地质理论系统, 丰富了世界石油地质的理论研究内容, 对油气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也打开了新的研究方向。

2 石油地质的理论内容

2.1 成盆理论

根据不同机理划分可将盆地划分为多种, 根据构造应力可将盆地分为走滑、拉张和挤压三个系列, 还可根据其所在版块再行划分。盆地的构造样式也可根据力学作用分为张性、扭动和压性三种类别。

随着科技的发展, 经过数据的模拟盆地的构造可以进入量化阶段。通过构造解释的合理性, 确定盆地构造的横剖面, 从而提高复杂构造盆地的解释精度, 进而确定盆地所在区域地层分析, 建立精细的储层模型, 实现对盆地区域油气运移、聚集和储量等关键信息的勘探, 实现了盆地勘探开发精细化的目的。

2.2 成烃理论

油气生成的理论是在对泥岩生油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 主要是干酪根热解生烃过程的研究, 通过对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丰度以及沉积环境等多方面主要影响因素的勘查与分析, 进行烃源岩生烃理论分析。

主要生烃模式的理论研究有:腐殖煤生烃理论、泥页岩生烃理论、碳酸盐生烃理论、催化生烃理论以及生物降解生烃理论等方面。同时根据储层地质构造及应力的研究, 对生烃后初次排烃运移的动力、距离、相态以及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将各阶段相互结合, 形成了油气生成和运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3 成藏理论

成藏理论主要是对含油气系统理论的研究, 不仅仅是对油气的生成、运移以及储层、盖层和圈闭等成藏系统的简单归纳, 还要从空间及时间上追溯油气聚集成藏的源头, 从构造发展、成烃过程以及受构造作用而产生的应力变化进行综合剖析, 从而追根溯源, 探索更多的油气资源。

从地质作用及数据分析对烃源岩、储集层、孔隙连通、以及盖层等进行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含油气系统进行评价。

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烃源岩的体积以及丰度的评价、资源的评价、商业评价等等, 通过评价结果来确定油藏价值。并通过储藏区域的埋藏史、油气生成、排烃、运移和聚集历史的研究, 通过油源对比来分析成藏模式, 开发更多的油气资源, 并判断油气聚集储量。

3 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的分布规律受油气生成条件、运移方式、聚集场所以及所处圈闭的综合影响。不同构造的盆地类型其油气的分布特征及规律也是不同的, 石油地质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研究油气分布的主要规律, 因为这对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都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油气聚集带是油气分布的核心, 以油气聚集带为中心对储油区构造进行分析, 探索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以前陆盆地为例进行分析。

前陆盆地是指造山带前缘与相邻克拉通盆地之间的区域, 是油气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 因此对其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就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对油气田的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受地质构造的影响, 根据圈闭的展布特点, 通常在冲断带附近形成断层圈闭油气藏或背斜油气藏。其烃源岩主要为前陆盆地或盆地前沉积层序烃源岩。因此烃源岩与前陆盆地类型相关, 不同构造部分的烃源岩来源可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弧后前陆盆地的烃源岩主要来自于盆地期弧后裂谷地中细粒沉积烃源岩。

(2) 周缘前陆盆地烃源岩主要来自于盆地期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烃源岩。

(3) 再生前陆盆地中烃源岩主要来自于克拉通盆地内烃源岩及陆相沉积。前陆盆地中的滑脱背斜和断展背斜是最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带。

4 总结

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就是为了分析清楚油气形成、储存的过程和历史及分布规律, 油气的生成和聚散都是在地质构造及其他地质因素的前提下实现和完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资源需要的不断增加, 现有油气资源是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的, 因此从长远角度出发, 加强、加深对石油地质的研究, 掌握油气分布规律实现油气的勘探和储量的评估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青, 张映红, 赵新军, 等.秘鲁Maranon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33 (3) :643~648.

[2]张厚福, 方朝亮, 高先志, 等.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147~150.

[3]张波, 张进江, 杨武玲, 等.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属及其含油气性评述[J].高校地质学报, 2005, 11 (1) :126~136.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的探讨 第9篇

1 矿井地质概况

1.1 井田地质条件

井田内发育的地层由下至上有:奥陶系下统的冶里组、亮甲山组和中统的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峰峰组,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 上第三系上新统,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的地层。井田内可采煤层五层, 即山西组1#、3#和太原组5#、9#、10+11#煤层, 1#煤层平均厚度1.50m, 结构简单, 全井田稳定可采, 3#煤层局部可采, 可采范围平均厚度0.60m, 5#煤层局部可采, 可采范围内平均厚度0.72m, 9#煤层厚度平均1.36m, 全井田可采, 10+11#煤层平均厚度6.38m, 全井田可采, 与9#间距很近, 开采时采取联合开采。目前主要开采1#煤层, 坚固性系数f为0.28~0.47, 直接顶为黑色粉砂岩, 厚2.58m, 间接顶为砂质泥岩、泥岩, 厚3.07m, 1#上煤顶板 (老顶) 为中细砂岩, 岩石硬度f=8~10, 致密较坚硬, 平均厚度21.2米。距1上煤 (厚0.85m) 间距2.82-9.42米, 平均6.26米。直接底为黑色砂质泥岩, 厚6.03m。顶底板砂质泥岩、泥岩的岩石硬度f=6。

1.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井田位于霍西煤田的北缘, 祁吕弧形褶皱带的东翼与汾河挽近槽地的衔接部位, 属于祁吕弧褶皱带东翼, 位于盆状复向斜北东部的大西庄背斜东北翼, 受大西庄背斜影响, 井田内总体来看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近北西向, 倾向北东, 倾角3°-12°, 2004年勘探时发现在井田东部边界附近发育一条正断层F10, 走向N15°E, 倾向北西, 倾角55°, 落差35m, 井下巷道揭露首采区内有21条断层, 其中落差大于10m的断层2条, 落差大于5m的断层7条, 落差小于5m的断层3条, 其余为0-2m的小断层, 现将井田内揭露主要断层列如表1:

1.3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从矿井已揭露区域来看, 井田内区域未发现构造煤。

2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2.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断裂运动伴随着构造运动而发生, 断裂的类型对瓦斯保存有重要影响, 断层将煤层断开后, 煤层与断层另一盘接触的岩性, 若透气性好则利于瓦斯排放。

断层的空间方位对瓦斯的保存、逸散也有影响。一般走向断层阻隔了瓦斯沿煤层倾斜方向的逸散, 而倾向和斜交断层则把煤层切割成互不联系的块体。不同类型的断层, 形成了不同的块段的构造边界条件, 对瓦斯的保存, 排放有不同的影响。

向斜构造的两翼与轴部中和面以上为压应力场, 表现为明显的应力集中, 为高压区;轴部中和面和以下处于拉伸张应力场, 而且煤层埋深往往较大, 只产生少量开放性裂隙, 释放部分应力, 形成相对低压区。这样向斜的两翼和轴部中和面以上是利于瓦斯封存和聚集的部位, 特别是向斜的轴部是瓦斯含量高异常区。1207进风巷、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经过向斜轴部时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抽采量均出现显著的增大。

背斜构造的两翼与轴部中和面以下为压应力场, 表现为明显的应力集中, 为高压区;轴部中和面和以上处于拉伸张应力场, 而且煤层埋深往往较大, 只产生少量开放性裂隙, 释放部分应力, 形成相对低压区。当煤层顶底板为厚的透气性差的泥岩或页岩时, 埋深较大时, 背斜的轴部中和面的上部岩石会表现为塑形变形, 不会产生裂隙, 这样顶底板仍然保持良好的覆盖性能, 两翼的瓦斯也会向轴部运移, 造成煤层的高含气性。

2.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顶底板岩性包括岩石的孔隙率、渗透性和空隙结构。一般来说顶底板岩石孔隙率大, 连通情况好, 渗透性好, 孔隙度大, 透气性能好, 有利煤层瓦斯逸散, 反之亦然。万峰煤矿1号煤层顶底板岩性为致密完整的粉砂岩或炭质泥岩, 煤层中的瓦斯容易保存下来, 所以煤层中瓦斯含量较大, 达到8.4~18.5m3/t。

2.3 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 瓦斯含量增加。埋藏深度的增加, 不仅地应力增高而使煤层及围岩的透气性变差, 而瓦斯向地表运移的距离也增长, 二者都有利封存瓦斯。分析万峰煤矿1号煤层瓦斯含量测值与埋深关系可知 (见表2) , 万峰煤矿煤层瓦斯含量随埋深增大而增加。

3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煤层瓦斯含量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制约, 诸如煤质、埋藏深度、构造、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煤层顶底板岩性等等, 不同矿区, 各种地质因素施加影响的显著性可能是不相同的。对某一个具体井田而言, 在诸多地质因素中总有一个主导因素控制瓦斯含量在井田范围内变化的总体趋势, 其它地质因素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影响煤层瓦斯含量。

该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 构造仅在局部影响煤层瓦斯赋存, 对整个井田的影响作用较小。煤层埋藏深度是控制瓦斯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

通过对万峰煤矿地勘和生产期间的1号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数据 (表2) 的分析, 得出万峰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规律如下:

万峰煤矿1号煤层8个瓦斯含量控制点除W5钻孔外, 其余控制点瓦斯含量均较高, 属CH4带。W5钻孔所测得的煤层瓦斯 (CH4) 成分只有11.67%, 远小于80%, 很显然, W5钻孔处于瓦斯风化带。

万峰煤矿1号煤层瓦斯含量具有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加大的整体趋势, 但存在一定的幅值波动, 即, 同一埋藏深度的煤层, 瓦斯含量值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4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根据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AQ1018-2006) , 采用分源预测法对万峰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如下:

矿井1号煤层, 煤层厚度取平均值1.50m。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a, 1号煤层开采布置二个采区, 首采工作面为一采区西翼的1103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 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回采工作面长度150m, 回采率为97%。

分别对开采煤层 (包括围岩) 和邻近层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

1号煤层开采时的相对瓦斯涌出量最大为18.5m3/t。横向上看, 瓦斯涌出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大, 在矿井东北部达到最大。垂向上看, 下部煤层比上部煤层瓦斯涌出量高, 与煤层埋深成正比, 底板等高线成反比。

1号煤层开采时受到上下邻近层煤层群的影响, 距离邻近层的距离见表3。

结论

万峰矿区位于山西省霍西煤田霍州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北部。霍西煤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 北起汾阳, 南至河津平原, 西迄吕梁山东麓, 东止霍山脚下, 受多种构造带影响, 以压性构造为主, 构造带集中分布在煤田两侧的吕梁山脉及太岳山脉, 煤田内构造相对较简单。本井田总体来看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近北西向, 倾向北东。

分析了断层、褶曲、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对矿井瓦斯赋存的影响, 并得出煤层埋藏深度是控制瓦斯含量的主导因素。

据收集瓦斯含量资料, 结合煤层埋藏深度可知:煤层瓦斯含量具有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加大的整体趋势。

用分源预测法对万峰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1号煤层瓦斯涌出量最大可达18.5m3/t。

用分源预测法对万峰煤矿回采工作面邻近层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1号煤层开采时邻近层煤层群的瓦斯涌出量最大可达3

参考文献

[1]陆秋琴.地下煤矿瓦斯运移数值模拟及积聚危险性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浅谈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第10篇

某北部山区, 地形地貌为强切割高中山地, 海拔400~2120m之间, 比高300~1200m。区内最高点位于东南部, 海拔1823.5m。地形陡峻, 地表水排泄条件良好。

该矿床为沉积型碳酸锰矿床, 锰矿产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钙质页岩中, 矿体呈层状, 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 其次为锰方解石、锰白云石。锰主要赋存于菱锰矿中。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普查区地层区划隶属西南地层大区, 出露地层上震旦统灯影岩组上段 (Z-I) d3;在北部有零星的中更新统、全新统、上更新统地层分布。矿区地层主要为二叠纪地层、三叠纪地层、侏罗纪地层。

2.1.1 二叠纪地层

二叠纪地层主要分布于普查区西北部和西南部, 主要发育一套稳定型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层序较全, 早、晚二叠世地层均有分布。

(1) 龙潭组 (Pl) :出露于西南部、西部北部, 小范围分布, 呈条带状展布。岩性为紫红色、褐黄色薄层粘土岩, 含劣质煤线, 厚度不一。该套地层以含煤、煤线或炭质岩层为特征, 底部与志留纪地层干行不整合接触, 间断面及上。岩性变化不大, 近东西向延展较稳定, 但煤层厚度各地变化较大。

(2) 阳新组 (Py) :出露范围与 (Pl) 组相同。下部岩性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上部为探灰、灰色厚层燧石团块或条带灰岩。本组底部以一层黑灰色厚层状臭灰岩与下伏 (Pl) 组整合接触。测区内岩性基本稳定。该层中的灰岩是水泥灰岩矿主要产出层位, 是制造水泥和其它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3) 吴家坪组 (Pw) :出露的范围及产出的形态与阳新组同:岩性可以明显的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为灰白、紫红色、褐黄色, 含铁粉砂质粘土岩, 上部为浅灰色厚层含生物碎屑徽晶灰岩。下部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本组以富含粉砂质粘土岩和灰岩为特征, 灰岩中含少量燧石团块;底部以一层粉砂质粘土岩与下伏阳新组平行不蛀合接触, 而上下岩层分界标志清楚。

2.1.2 三叠纪地层

三叠纪地层出露早、中三叠世地层, 为海相沉积, 主要地层有三叠系的大冶组 (Td) 、嘉陵江组 (Tj) 、关岭组 (Tg) 、须家河组 (Tx) 等;侏罗系的白田坝组 (Jb) 、千佛岩组 (Jq) 、沙镇溪组 (Jsh) 等。

(1) 大冶组 (Td) :岩性主要为一套灰岩、泥灰岩和白云岩, 在某乡以西则出现较多的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本组以发育大量的灰色碳酸盐岩为特征, 下部为隐晶灰岩夹泥灰岩, 页岩及含砾屑微晶灰岩, 上部为隐晶灰岩、鲡粒灰岩, 底部以灰色患晶灰岩与大隆组的黑灰色炭质页岩、钙质页岩整合接触。本组顶部的灰色厚层状鲕粒灰岩, 称为回头Ie鲕粒灰岩层 (bls) , 标志明显。

(2) 嘉陵江组 (Tj) :分布范围同 (Td) 组, 主要为一套灰岩。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岩夹钙质泥岩, 产腕足类化石。本组以发育较多的暗紫色岩层为特征, 底部以一层粉晶白云岩与下伏大冶组顶部灰色厚层鲕粒灰岩平行不整合接触, 某地区, 岩性基本稳定。局部夹碳酸锰矿层。

(3) 关岭组 (Tg) :出露于普查区北部的老寨子一带、西部的南一线、东南部一带。岩石组合主要是一套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自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等。以灰岩与白云岩的交互出现为特征, 颜色以灰白色为主, 夹有灰黑色。层理以厚层、巨厚层为主, 薄层状者极少。底部以一层厚层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2.1.3 侏罗纪地层

本区的侏罗纪地层, 无论是地层层序、沉积类型及生物群特征, 都与四川盆地侏罗纪地层相似。其古地理位置处于四川盆地的东北部靠近边缘的山前拗陷盆地内, 因此在侏罗纪整个沉积过程中, 与四川盆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也不尽相同, 仅发育有早、中侏罗做地层。

(1) 白田坝组 (Jb) :本组以发育大量的灰绿色岩层为特征, 局部地方含煤或夹有煤线。在大部分地区底部以一层砾岩或砂砾岩与下伏关峙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二者分畀清楚, 仅在局部地方与 (Tx) 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2) 千佛岩组 (Jq) :岩性主要为黄绿色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根据岩石的色调, 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下部以灰绿色为主夹土黄色, 上部以黄绿色为主, 夹少量灰绿色。本组以富含大量的长石砂岩为特征, 底部以一层含砾长石石英粗砂岩与 (Tx) 组整合接触。

2.2 构造

构造分区为正常褶皱区, 总体为一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复式褶皱区。

一般断层多与地层走向和褶皱轴基本一致。主要有北部的 (F1) 断层、 (F2) 断层、 (F3) 断层、 (F4) 断层。 (F4) 断层:走向近北西南东向展布, 断层带宽一般在10-20m之间, 常形成极陡峭的断层崖, 为逆断层。产状, 120b-140b, N65b-70b。

普查区位于米仓山背斜隆起区。区域上一现为新太古———古元古界混合岩化片麻岩、混合岩构成结晶基底, 中元古变质沉积岩构成过渡基底, 中元古———青白口系汉南基性———酸性岩浆岩和碱性花岗岩侵入。南华纪———早古生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二叠纪———三叠纪台地相碳酸盐岩构成盖层, 中三叠世主造山期后隆升为陆。

普查区主要出露扬子陆块沉积盖层, 但大部被第口纪松散沉积物覆盖, 这些沉积地层就其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可分边缘区和扬子陆块 (米仓山小区) 两大部分, 变形作用主要在印支期和燕山期。

3 矿区找矿前景

上世纪70年代, 我局物化探队在普查区所在区域开展过1:20万化探扫面, 圈出一批金、银、锰、铜、铅锌等多元素异常和一批综合异常带, 圈划出数个锰矿找矿靶区。

锰矿主要产于二叠系的 (Tj) 组灰岩底部。为沉积型碳酸锰矿床, 矿体呈层状, 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 其次为锰方解石、锰白云石。锰主要赋存于菱锰矿中。矿层常产在小旋回从碎屑岩到碳酸盐岩的过渡带处。

矿石具细粒集合体及鲕状、球粒状结构, 条带状、块状构造。原生矿石为碳酸锰类型, 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

锰矿化体为含Mn、P灰岩, 矿体经构造剪切呈透镜状、香肠状。矿化带长度大于800m, 矿化体厚度0.8-1.6m, 经连续拣块采样分析, 锰含量18.28%-32.94%。

初步分析认为, 该矿属沉积变质型锰矿床, 已发现有矿点、矿化露头多处, 找矿前景好, 具有进一步勘查的必要。

结语

某北部山区今年发现的锰矿点, 经过勘查和分析, 该矿成矿条件有利, 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主要是对该矿点成矿条件, 特征及找矿前景开展了普查工作, 为该矿区进一步的勘查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摘要:矿产资源是确保国民经济可持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中依靠锰矿资源所生产的锰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质。在生产实践找矿中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降低探矿成本, 加快探矿速度, 使我国的矿山地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锰矿,地质概况,特征,前景

参考文献

地质规律 第11篇

关键词:东天山;地质特征;成矿规律

引言

火山的构造一般意义上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火山自身活动过程中生产的各种各样的产物,这些产物连同周边的物质构成的综合我们称之为火山构造。火山构造在地质探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火山构造中的火山一流,喷发以及与火山地下作用有关的在某些时刻会侵入火山内部,构成一定的侵入体。此外还包括一些火山周边围岩及矿石所形成的综合构造体。这些地区一般金属矿场较为丰富,这些矿产与火山的构造紧密相关。本文重点研究了火山构造与地质开采之间的相关性,并以卡拉塔格地区 为了做了说明。

1 地质矿产概况

卡拉塔格地区 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开采地,其为我国资源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卡拉塔格地区位于东天山成矿带,其南部为我国重要的大南湖古生代岛屿,其北部为大草滩。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成就了该地的矿产资源丰富。该地蕴含金,铁铜金属镍等重要的金属矿产。目前发现该地区具有成矿形成的金属矿产具有金矿,铜矿。例如在延东-土屋斑岩铜矿,这铜矿成矿规模较大。大南湖组具有十分丰富的化石,细碎火山岩石等,断层走向一般分南北。。矿区内侵入岩发育,时代主要为海西早—中期,海西晚期次之,以深成相为主,浅成相次之。岩石类型复杂,有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等。区内的主要矿石类型为硫化矿、氧化矿。

2 火山岩构造基本特征

该地区具有多种构造的岩层,有的为流纹构造,有地具有气孔,柱状节理,上述构造构成了该地区丰富分火山地质。根据地质的流动构造特点可以明确的确定火山机构的准确位置,这样的确定方式有属于恢复古火山的形态结构。

2.1 流纹构造

流纹构造的形成直接与岩浆的流动性成直接关联。流纹构造是一种重要的构造形态,流纹构造流纹构造的形成与岩浆流动直接有关。岩浆中挥发份的不均衡分布,其各物质的结晶能力沿层面具有不均一性,是形成流动构造的原因之一。因此,流纹往往与熔岩层面、火山颈的接触面相平行。卡拉塔格地区流纹构造主要表现为地表熔岩中角闪石等深色矿物与长英质等浅色矿物彼此平行,呈层、纹、带分布。其产状变化较大,倾角为 20°~ 86°。远离火山机构熔岩层中流纹理相对稳定、倾角较缓,且在环形构造的北部倾向北、东侧转为东倾,倾角 20° ~ 50° ; 在火山颈相中,层纹理变化复杂,整体熔岩的产状较为陡直,倾角为 50° ~86° 。富含角砾,见脉状黄铜矿①。

2.2 气孔和杏仁构造

卡拉塔格地区安山岩和玄武岩中发现有气孔与杏仁构造 。岩石中气孔呈拉长状,具定向性分布,气孔形态与排列方式与熔岩流动有一定关系。陶奎元等人对中国东南部陆相火山构造中熔岩的气孔和杏仁构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根据气孔的大小、形态、数量、分布特征及充填物多少等特点,可以判别熔岩层的顶面与底面,从而确定熔岩的层次、厚度与产状,以及熔岩底面起伏的形态、熔岩顶面切割的特点等。根据气孔的弯曲方向或弯曲轴面的倾斜方向可以确定熔岩流动绝对方向。

2.3 柱状节理

其次以来岩浆中结晶均匀冷却,收缩的汽缸分成规则。人们普遍认为,与中心等距的冷却表面的收缩有关。列车道六角,五角,垂直的冷却表面融化,即垂直于接触面的熔岩岩石或颈部。雷石东矿井隧道内Kalatage英安岩显示正常,延长约10米的柱状关节,汽缸四边形、五边形的横截面(图5),很少看到六角,汽缸直径6 ~ 10厘米,径向平面,圆截面产生Xianghuo山口内部倾斜角度66°~ 87°,根据缸发生推测,火山机构是一个很大的小火山颈阶段,发展传播中柱状关节,黄铁矿的静脉。

3 火山机构的影像特征

影像处理为从宏观上研究火山机构 C 的空间分布,对该区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采用的数据是高分辨率的 QuickBird 数据,采集时间为 2009 年 10 月19 日。针对该数据空间分辨率高、多光谱波段少的特点,进行了多种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包括正射纠正、图像配准、彩色合成、影像融合、反差增强等。

4 火山机构研究的地质意义

在火山岩地区进行地质研究,首先必须弄清火山机构的空间分布位置,否则无法对火山岩系进行对比。( 1) 卡拉塔格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通过遥感影像特征分析初步圈定了火山机构的位置,即环形构造 C,并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调查验证火山机构的存在。

根据岩性和结构,将Kalatage区域岩浆活动时间的两倍。第一个时期是火山活动的裂缝类型:海洋产品玄武岩的喷发镁铁质火山岩,主要的玄武岩、安山岩类。第二个时期是中央爆发:土地开发阶段酸性火山碎屑岩,英安岩,英安岩角砾熔岩、dacitic火山碎屑的岩石为主,以及少量的流纹岩。

参考文献

[1] 马天林,孙立,徐兴旺.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金矿控矿构造特征[J]. 地质力学学报,1998,4( 2) : 45 -52.

[2] 姜福芝,秦克章,方同輝,等. 东天山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J]. 新疆地质,2002,20( 4) : 379 -383.

[3] 王京彬,王玉往,和志军. 东天山大地构造演化的成矿示踪[J]. 中国地质,2006,33( 3) : 461 -469.

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探讨 第12篇

1 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常规能源, 石油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为了提高对石油勘探开采效率, 加强对石油地质结构演化史、积淀演化史以及石油成藏史进行研究, 深入了解石油的移动方式、方向, 对于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石油地质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是寻找石油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对石油运行规律的探索研究对于石油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特征与规律的共性与区别

2.1 沉积的特征与规律

在前几年的石油开采和信息发掘的过程当中, 我国有关部门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地质是随时都在进行着微妙的变化。早在很多年前我国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进行了探索, 在探索的过程当中, 在42井发现了块状厚层含油砂岩, 这一发现非常的重大, 随后对于砂体成因类型以及对地震勘查技术已经恒为了勘探工作的主要目标。我国在完成了对渤海湾盆地的勘查之后又对一些其他的相似地区也进行了勘查, 也就是关于沉积的认识特征不同, 虽然时间段不同, 但是先后也有着很多类似的发现, 这一情况的发现充分的说明了对石油地质规律的探索[2]。

2.2 构造特征与规律

对于不同的地质往往有着不同的内部构造, 我国勘查队通过自身不断的勘查和努力最终发现了构造特征与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国石油勘察队在对断裂背斜构造成因进行总结的时候, 分析了不同时期地质状态的不同于构成, 其中主要分为四种状态, 首先是边界断层形成背斜, 还有拱张形成背斜以及逆牵形成背斜和断层走华分量形成花状结构等。综上的这些分析都是不同时期对于地质特征和规律进行的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地质勘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着创新和研究。从起初人们对于岩层表面的研究深入到内部的研究, 这种由外之内的研究将会有助于未来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和壮大[3]。

在石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 随着对勘探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对砂体成因认识的不断深化, 勘探工作不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沉积特征的不断总结分析, 反映出人们的认识从单纯的构造分析逐步过渡到体系分析, 从总结沉积的构造特征发展为研究、分析沉积的形态特征, 最后不断探索、分析、归纳其成因的规律。

2.3 油藏特征与规律

在石油地质勘查的过程当中, 油藏的分布规律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旦有关部门掌握了油藏的分布规律就会在开采石油的过程当中节省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和物力, 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和价值的。例如在我国的吉林地区, 人们对于石油分布特征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当中, 从起初对于石油发展的分布特征为换状、复试相聚分布等,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 人们对于油藏的认识从外在的特征分析演变至内在的规律分析, 从控制因素分析演变为因素联系分析。在传统的油藏理论当中, 人们对于油藏的认识正在逐渐的演变着。

在不断的勘探开发中, 人们对油藏特征与规律不断了解, 特别是对环状分布、相势分布、复式积聚分布等特征的了解, 人们的认识逐步从过去的样式分析转移为成因分析, 从控制要素分析逐步转移到各要素的联系分析, 从描述油藏特征发展为研究内在规律等方面。因此, 我们在研究石油的油藏规律中, 不断加强对新兴石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运用, 深入研究油藏的分布规律, 不断探索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成因, 并进行科学的分析。

3 探索规律的思路与方式

3.1 规律的研究思路

对于地质规律进行研究的时候, 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技巧, 这样才能够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有着更快的发现和进步, 要想对石油地质勘查有着更快更新的发现, 就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其进行勘查。除此之外, 合理的对一些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进行分析, 也会很大程度的提升研究的价值。在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于研究的顺序有一个基本的思路, 笔者建议首先从几何学开始, 在研究运动学以及动力学, 这种研究的方法较为科学, 是非常可取的。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单凭一些数据进行分析, 很多时候需要将一些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因素进行结合, 从中提取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从而通过正确的判断和认定来举一反三的进行推理, 最终一定会有所突破[4]。

3.2 规律的研究方法

有关工作者在确定了正确的研究思路之后, 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工作方法来完成研究的内容。在石油勘查的过程当中, 经常会受到很多不定因素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往往会阻碍石油勘查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了免受不定因素的影响, 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这就对于石油勘查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为在面对着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 需要工作管理者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的措施, 用完整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在规律研究的工作当中, 通常会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为了能够在保证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减少经费的支出, 就需要更多的经验, 通过参考、借鉴实际案例来对不同地质单元、层次的石油进行本质的研究, 进而从中发现一些有用而定数据资料[5]。

4 结语

作为一种常规能源, 在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各种新兴能源的冲击下, 加强对石油能源的勘探开发, 提升石油的综合利用效率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当前对石油勘探开发的认识, 笔者简单的介绍了一些我国石油地质研究中特征与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这项工作不仅仅对于工作人员的个人身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 还对工作人员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综合各种情况才会顺利的完成石油地质的勘查工作。只有对规律进行突破性的认识, 才会在地质工作者的研究下, 系统的规律认识性将展现出来, 从而用正确的思路去指导。

参考文献

[1]同长辉, 王安, 严淑梅, 等.砂砾岩扇体成藏过程的定量化分析——以东营凹陷胜坨油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17 (01) :9-11.

[2]沈朴, 张善文, 林会喜, 等.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综述厂[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17 (04) :4-8.

[3]宋国奇.浅谈油气地质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4) :01-05.

[4]曹振秋.测试技术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 2014 (07) .

上一篇:校长管理专业化下一篇:亲属文化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