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规律范文

2024-06-25

课堂规律范文(精选12篇)

课堂规律 第1篇

一.文章主旨的提炼——教学目标的设置

文章的主旨又称“主题”“中心”,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是文章所有文字所共同表现的核心思想。 (说明文的主旨即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议论文的主旨即“中心论点”, 散文的主旨即“感悟、体验”, 诗歌的主旨即“情”、“理”、“趣”……) 一篇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语言的表达都必须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

文章主旨的提炼要求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忌偏斜、散漫、杂乱、肤浅。例如朱自清散文名篇《春》的主旨就是“颂春”, 文中“迎春”、“绘春”、“颂春”以及“绘春”中五幅图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如果一篇文章出现多个主题, 它们之间必须有主有次, 有轻有重, 如鲁迅的名篇《风筝》中就可以提炼出“兄弟之亲情”、“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可贵的自省精神”、“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四个小主题, 但前三点还是服务于“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的核心主题。

同样, 就像确立文章主旨一样, 一节好语文课首先必须确立鲜明的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通过什么过程运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完成探究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什么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而且以上“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必须做到“三位一体”。

教学目标的确立, 必须准确、鲜明、集中、深刻。要做到准确、深刻, 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一篇课文的文本价值, 而不能浪费;要做到鲜明、集中, 教学目标不求面面俱到, 必须精炼精当。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安排, 教学语言的表达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相应的有所选择, 凡是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东西一概要舍弃。这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前提。

二.写作材料的遴选——教学内容的甄别

文章的材料是文章用来表现主旨的事实和依据。一篇好文章必须内容充实、血肉丰满。仍以《春》为例, 作者精心选材, 先后描写了东风、山、水、太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很多内容。描写“春草图”还写了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活动, 描写“春花图”还写了蜜蜂、蝴蝶, 描写“春风图”还写了牧童、鸟儿、泥土……这些春天特有的美好景物组成了一幅立体春景图, 合奏出“颂春”的主旋律。

同样, 一堂好语文课在教学内容的甄别上也是大有讲究的。一篇课文的教学, 从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到语修逻文, 要探究的内容实在太多, 如果全部作为重点实际上就没有重点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讲解, 而应该根据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甄别, 选择出最精当的教学内容。如在《春》的教学, 抓住“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思路”“学习景物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三点就可以了。

写作材料的遴选与语文教学中文本内容的甄别的相通之处就在这里。

三.文章结构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置

文章的内容、题材一旦确立, 就要考虑文章结构的安排。正所谓“顺理成章”, 文章的布局谋篇, 应该与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相一致。

文章的结构艺术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开头和结尾。大的层次, 小的段落之间要清楚分明;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 过渡照应都要做到巧妙自然;至于文章开头, 有开门见山式, 议论式、抒情式、画面式、引用式、倒叙式、特写式、悬念式、设疑式、急入式、缓入式、树靶式……结尾则有自然式、点化式、哲理式、呼应式、归结式、特写式、抒情式、卒章显志式、余韵悠长式、反常合道式等等。每一种开头结尾的方式都应该有独特的魅力。

文章结构应紧凑, 思想宜清晰, 条理宜清楚, 首尾宜呼应, 过渡宜自然。文章常式结构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并列式”等。也有变式结构, 如诗歌的结构, 就不好用“总——分——总”来安排。但不管常式、变式, 都应该根据事物的内在规律来确定。

同样道理,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的安排也可以借鉴文章布局谋篇的一些作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虽然不同文体的教学各有不同的要求, 但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一) 、开课时候如何有效的激趣导入?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也可以有开门见山式、议论式、抒情式、画面式、引用式、悬念式、急入式、缓入式、树靶式……

(二) 、中间的教学主体环节如何巧妙安排, 做到板块推进, 环环相扣?

一篇课文的探究过程应该有共同规律, 应该遵循“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语言品析——拓展延伸”的基本步骤呈现出鲜明的教学板块, 而且每个环节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做到“环环相扣”。诗歌教学, 一般应遵循“训练朗读——想象画面——感悟意境——分析手法——品味语言”的步骤进行;散文教学, 一般应遵循“训练朗读——体会情感——感悟体验——分析手法——品味语言”的步骤进行;小说教学, 一般应遵循“介绍作者背景等资料——理清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手法——品味语言”的步骤进行;记叙文教学, 一般应遵循“训练朗读——整体感知主旨——探究问题——分析手法——品味语言——拓展运用”的步骤进行;说明文教学, 一般应遵循“理清文章结构——抓住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或事理——了解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步骤进行;议论文教学, 一般应遵循“提炼论点——理清结构——分析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品味论证语言”的步骤进行。

(三) 、下课前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也可以有自然式、点化式、呼应式、归结式、抒情式、余韵悠长式、反常合道式等等。每一种小结方式都应该有独特的魅力。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的“布局谋篇”。在这些教学环节的整体安排中, 应该力求精心设计, 追求课堂高潮的呈现。

四.写作技巧的运用——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文章写作中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技巧使文章增色, 如烘托、对比、悬念、抑扬、呼应……写作技巧的合理运用, 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

同样, 在课堂教学细节处理中, 也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机智, 来克服机械、呆板的讲解,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如课堂短剧表演、小型辩论会……使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精彩纷呈。

五.文章语言的表达——教学语言的表现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文章语言首先必须准确, 在此基础上视不同文体确立或平实或生动, 或具体或抽象的语言表达方式。

文章的语言是单纯的文字表达, 而课堂教学的语言则可以分广义或狭义两种。狭义的课堂教学语言专指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口语表达, 而广义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包括教师的表情、身姿、手势、多媒体、教具、板书……总之, 凡是为教学服务, 用来表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均可视为教学语言。其中重点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多媒体运用和板书设计。

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宜精粹清晰、简洁明了, 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带水。多媒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语言, 如课堂教学中, 如能巧妙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轮美奂的图片, 课堂气氛必定大不一样。板书设计是一堂语文课的浓缩精华。语文教师应学会理清一篇课文的内容、结构、主题、手法等元素之间的联系, 并用图表、图示、括号、箭头、方框等符号呈现出来。板书应力求工整美观, 图文并茂。

一下找规律课堂设计范文 第2篇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

一、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二、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教学难点:应用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数学游戏

咱们看大屏幕,一会儿在大屏幕的右边会有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的圆,这些圆都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看出什么颜色就大声地读出来,看谁看得准,读得快。(课件出示)

第一组 红黄蓝绿,红黄蓝绿。。(有规律出现)第二组 红黄蓝绿绿红绿。。(没有规律)

师:为什么第一次出现的一猜就准,第二次出现的就猜不准呢? 生:第一次有规律,第二次没有规律,比较乱。

2、揭示课题:“规律”很重要,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的圆是有“规律”的,所以一猜就准,而第二次出现时,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总是猜不准,你们说“规律”重要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来上一节课,叫“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找规律。看看你们会不会找规律,注意观察,准备,开始!(屏幕出示下图),问:有规律吗? 师:能说说有什么规律吗? 生1:狮子、大象、狮子、大象„„

生2:先是狮子、大象(又有)狮子、大象„„。

师:后面出现的狮子、大象和前面出现的狮子、大象一样。我们就把一头狮子和一头大象叫做“一组”。后面出现的图形跟前面图形一模一样的这种方式叫做“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

2、出示第二行:蛋糕、汉堡包、冰琪林、蛋糕、汉堡包、冰琪林„„ 生第一次读,听不出来,谁能读得让别人一听就明白谁是一组? 生读,有停顿。

师:读得很好,全体有节奏再读一遍。

生齐读: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 师:谁是一组?谁在重复出现呢? 生:蛋糕、汉堡包、冰琪林是一组的。

3、出示第三行,观察谁重复出现?

二人小组互相读一读,说一说,谁是一组的?

(指导,多读几遍,什么时候读出规律,找到一组,就停下来,举手)生汇报,集体交流。

生齐读:红、红、蓝(停)红、红、蓝(停)„„

4、练习

5、第二次找规律

生齐读:红、黄、红、红、黄、红、红、黄、红„„ 师:读得有点乱,谁来说说谁跟谁为一组? 生1:红、黄、红、红是一组的。

师:如果红、黄、红、红是一组,那接着下一组也应该是红、黄、红、红才对,可惜不是,没找对,谁看出规律了吗?请说说。生2:红、黄、红在重复出现,是一组的。

师:对了,大家一齐读一次,要一组一组地读,开始!生齐读:红、黄、红(停)红、黄、红„„

师:好了,这组比较难,能找对真不容易啊!请再看屏幕。(屏幕出示下图),谁来说一说,几个图形为一组?

生:有2个星星,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为一组的。师:那你说说这一组有几个图形啊? 生:4个。

师:对了,咱班的同学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找规律,那你们观察第一行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来找规律的对不对,第二行颜色都相同,都是紫色,再寻颜色的变化来找规律还成吗?其实我们看形状的变化也能找规律的,我们再看第三行,是颜色变了还是形状变了。(屏幕出示下图),第三行的颜色形状都一样,都是三角形而且都是白色。每个三角形的里面还个小圆点,这圆点都是红色的,那么多一样的,有规律可找吗!几个图形为一组呢?

生:3个图形为一组。

师:他说3个图形为一组,说得多好啊!能说说道理吗?

生:第一个三角形的小圆在上面,第二个三角形的小圆点在下面,第三个三角形的小圆点也在下面。

师:说得真好,咱们一齐来读一读,怎样读啊!都是三角形,就读上、下吧!

生齐读:上、下、下、上、下、下„„ 师:第三行是根据什么变化来找规律的呢? 生:找红点的在哪里就可以了。师:也就是红点在三角形的位置,对吗!这样更有数学味道,位置不同也可以构成不同的规律。但是我还想说,同学们,人们找规律都不是为了找规律而找规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找到规律以后利用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找规律的目的是为了用规律,(板书:用规律)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请看屏幕,(屏幕出示下图)第一行有圆、三角形、还有个“?”号,请同学们好好观察,好好想一想第1个“?”号的后面应该藏着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各有各的说法。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问号“打开”看看“?”号后面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图形,准备,一、二。生齐:打开。(屏幕出示下图)

师:同学们对这一组的图形,用规律用得这么好,请说说你找到什么样的规律,才可以正确地找到“?”号后面藏的是什么图形? 生:看前面的。

师:说说看前面的哪几个图形?

生:圆、圆、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是一组的。师:那我还想问,在这组图形当中,谁在重复出现啊? 生:有2个圆和3个三角形在重复出现。

师:好,说得好,这题太简单了,我们来一题难一点的,看屏幕,(屏幕出示下图),三角形A是什么颜色?

学生讨论,各有各的说法。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A”打开,看看“A”是什么颜色,准备,一、二。生齐:打开。(屏幕出示下图)

师:A是红色,谁能说说为什么是红色?

生1:因为前面的第一组的第1个是红色,所以A是这一组的第1个,所以是红色。

师: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真了不起!那B、C、D分别是什么颜色? 生2:B是绿色,C是绿色,D红色。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用了,能说说道理吗?(学生边说边演示课件)

生2:我是这样想的,先分组,第一组是(红绿红绿绿),后面出现的组也是(红绿红绿绿),B是第三组的第4个,第一组的第4个是绿色,所以B是绿色,C、D分别是第四组的第2、3个,第一组的第2、3个分别是绿、红,所以C、D分别是绿色和红色。

师:说得真完整,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表扬他。(全场掌声雷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屏幕出示下图)

师:如果继续摆下去,第1行的第6个是红色吗? 生齐:是。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黄红2个为一组,第2个是红色,第6个正好是第三组第2个,所以是红色。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好!我们继续看第二行。(屏幕出示下图)

师:如果继续摆下去,第2行的第6个是红色吗? 生齐:不是。

师:第3行和第4行呢?谁来说说。

生:第3行的第6个是红色,第4行的第6个不是红色,因为第3行的第一组有4个图形,第2个是红色,那第二组也有4个图形,第二组的第2个是这行的第6个图形,所以是红色。第4行的第一组有3个图形,第3个是黄色,第二组也有3个图形,而第二组的第3个图形是这行的第6个,第二组的第3个图形是黄色,所以第4行的第6个不是红色。

师:说得真好,你真会想问题。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学生举例,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星期一――星期日

用美的规律塑造课堂(上) 第3篇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们经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展示的就是一种美。我们经常说,听有些老师的课,感到很舒服,甚至于回味无穷,是什么原因呢?是美的魅力。所以,我想,走到今天,特别是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在用美的规律塑造课堂,今天,我们集中地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对在座的很多老师的企盼,就是你们能在课堂中展示美,能够美得很有魅力,很动人,让孩子们在美的课堂里能得到很好的成长。

我想说三点,第一,什么是美的规律;第二,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第三,我们怎样用美的规律来塑造课堂。

一、 什么是美的规律

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谈美的规律,其实是马克思提出的,在我国无论哪个美学家讨论审美和美的规律,都要引用到马克思年轻时候写的一部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这个手稿不是讨论美学问题的,但是他提到审美规律,提到美学的问题。我们今天美学界很多的讨论,都是从这样一个理论的原点出发的。马克思这部著作中,关于美、关于审美,我们今天不去引述,他说的这些话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因为“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现象是并存的。但据我个人来看,什么是美的规律呢,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大概有这样几条是相互联系的:

1. 美的规律是与自由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强调创造美的劳动不应该是异化的,不应该有非常难受的功利目的。比如一定要强迫你把今天这节课上好,还能期望你在这节课去创造美吗?比如说,你总是考虑马上要有考试,考试的结果将会影响到奖金。有的孩子学习不是为理想,不是为明天,甚至不是为自己,我听到有的孩子讲,快要中考了,他在家跟父母发火:“你们要注意啊,我不是为我自己学的,纯粹是你们要面子,要我考高分的。”这样的孩子,他的学习中还能有很多美吗?

所以,美的第一条规律,就是这种劳动不是异化的,它包含着一种自由的创造,如果没有这种自由的创造空间,美是不会生长的。我想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中来体会这个意思。

2. 美的规律一定要和我们内在的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我这种工作、我这种学习是我自己认定的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比如有的老师非常喜欢做老师,离开课堂他就非常难受,这种精神需求,包括孩子的学习,如果成了他主动的、积极的、内在的精神需求,那么他和美的规律就靠得更近一些。

3. 美的规律和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相联系。我们有精神的或者情意的需求,比如文艺创作找到一个合适的意象,这个时候,美就产生了。

美的规律很难说清楚,但是根据马克思的思想:第一,不是异化的劳动;第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第三,是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能够达到一种内在的统一。但是不等于说这就是美的规律,我只是说它们与美的规律相联系。

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能碰到很多,比如过去的样板戏,很难说它有什么美的规律;比如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与学。我们在文艺创作中,这样的例子更多,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李清照的一首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最后三句是非常有名的。当她把这首词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的时候,赵明诚觉得这首词写得很好,非常有味道,于是他不辞劳苦,连夜写了50首《醉花阴》,并把李清照的这首也放进去,然后“匿名”处理,把51首词拿去给别人看,评价哪一首最好。他的朋友看来看去,认为只有一首写得最好,这一首恰好就是李清照的。这里面有很多问题,第一个是真情实感的问题,因为赵明诚是“玩”文学的,他夫人在词中寄托的是一种思念,是精神内在体验的表达。赵明诚故意想看看自己的词作有没有达到夫人的水平,这时候他已经不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而是一种异化的劳动。而李清照呢,她是一种自由的创作,她有一种精神的需求,同时她的精神找到了最能表达她情感的意象。比如最后,看到菊花时顾影自怜,人与菊花融为一体了,把这种感情写到了极致。所以,用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美的这三条规律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内在的统一。

二、 课堂教学的美学追求

我们的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美学规律?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强调哪些美学追求呢?我想根据新课程的思想,和我曾经看到的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这样几点。

1.开放。

我到北小来之前,刚刚阅读了一本书——《孙双金与情智教育》,在这本书里,孙老师就非常强调开放。这种“开放”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我们的课堂应该向四面八方打开。最近一年多,我到处在宣讲这句话。因为我们现实中还有很多僵化、封闭的课堂。直接的动因,是我去年看了一本书,叫《七个人的背叛》,主要写七个年轻的散文家,在散文的园地里,左冲右突,探索散文创作的新天地,他们都是不同的流派,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我非常欣赏他们独特的语言与情感表达方式。他们的一些语言扔在地上甚至会留下一定的痕迹。这本书的主编者,其中有一位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南帆先生,他为这本书写了一个序,序的题目就叫《散文向四面八方打开》。他说的意思是,散文是一个最自由的文体,可以说,很多文章都可以说是散文,但我们看到的文章,都有很多的束缚,创造很少,散文仍然是封闭的,其实你打开了去创作,它仍然是散文。

看到这个题目,我心中一动,好像这句话我也说过。他说的是散文,我过去讲阅读也说过这句话。在座的有的老师,知道我写过一本书,90年代初期出版的《语文教学艺术论》,这本书,在讨论阅读怎样开放时,最后一句话是:“这个时候,阅读就向四面八方打开了。”我又联系到今天许多老师的课堂非常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包括孙双金老师对“开放性”也曾做过系统的阐述。于是,我就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到处宣讲:“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它非常强调两个因素:一个是责任感,因为自由了,就需要责任感;二是创造力,打开了,更需要创造力,才能成为好的课堂。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怎么打开呢,从哪些方面打开呢?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如果只有这几条,就不叫“向四面八方打开”了。我想至少有这几点:

第一,教学主体的打开。过去的课堂,有的课堂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实际上还是异化的,实际并不是主体,这个时候,教师是课堂的独裁者,有的课堂没有主体,主体在教材的编写者那里,有的教材的编者也不是主体,主体在课程标准的编写者那里。而今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首先是教学主体。这个教学主体有老师,有学生,有家长,有编者。而在这个打开的主体当中,我们还看到:第一点,主体是共同存在的;第二点,学生是多主体中的核心主体,尽管有主体间性,但学生仍然是最重要的;第三点,学生这样一个主体,不等于他很张扬了他就是主体,不等于他很自由就是主体。相对于主人而言,有三种角色:一是“仆人”,我们强调主体性,主要是强调他不是学习的奴仆,要从仆人转变成主人;还有我们看课堂上还有“客人”,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就是来玩一下的,他仅仅是看看,没有多少责任感;还有一种“游人”,更是放羊式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是教学目标的开放。我们过去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现在所强调的教学目标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在这里提醒一下,不要轻易地把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目标,在我们所讨论的目标的层次上,可以说五个方面。第一个是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是所有的教育都要指向的;第二个是培养目标,是某一个阶段学生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比如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个是课程目标,我们可以把三维目标称为课程目标;第四个叫学科课程目标,比如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第五个是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果把三维目标简单地作为教学目标,这个路是走不通的,这个逻辑层面上也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这就如同把“教学民主”作为教学方法一样,“教学民主”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到处体现出来,但你不能说我这一节课用的方法叫“教育民主”,没有这个方法。

第三个打开,是教学关系的打开。我们过去的教学关系是讲授与接受的关系。现在课堂上的关系围绕两个字——“应对”。这里有一本书叫《静悄悄的革命》,有兴趣的老师可买来看一下,是日本学者佐藤学写的,他说在课堂上的整个的关系叫“应对的关系”,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都是在“应对”,如果构不成“应对”,课堂就有问题了。这种“应对的关系”就需要互动、对话、合作。这样就打开了僵持的关系。

第四个打开,是教学资源的打开。教学的核心资源是教材,我们过去的观念是教教材,现在我们大家说用教材教,这与过去相比,就把教材打开了。那么向哪些方面打开呢?在我看来,它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点,连贯地教。在整个教学链条上,在一节一节的课上,去讨论这节课怎么教,从教学的系统性上来讨论这节课怎么教;第二点,整体地教。如何体现教材的整体功能;第三点,选择地教。不是所有的都教;第四点,是具体地教。要教得很实在,特别重视课后的练习和思考,因为它们体现了编者对怎么使用教材的想法;第五点叫创造地教。这叫用“教材教”,比过去的“教教材”更为打开。

第五,是一个方法的打开、方式的打开。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打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我们讨论的很多,其实从旧课程标准过渡走向新课程标准过渡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从单一走向多元。过去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走到今天应该是多元的,这就是为了把它打开。

第六,是教学空间的打开。比如课堂内外,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习与生活等,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天地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大。特别要重视的是网络。这是一个新的事物,教育界对它的反应是迟钝的,网络给语文带来的挑战,特别给经典阅读带来了挑战。它带来了超媒体,带来了阅读的简化,网络的阅读不需要冥思苦想,不需要紧皱眉头。它使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词叫“浏览”,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但是网络的天地,我们在使用时仅仅是把它作为工具。网络中有没有学习语文的主体?我们和它的关系是不是就是“我和他的关系”?能不能变成“我和你的关系”、“我和我的关系”?网络世界最鲜明地说明了什么叫“主体间性”。网络上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共在”,都形成一种主体间性,它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机遇、挑战?这样一个空间如果打开了,它对文学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很多老师都知道一个文学网站叫“榕树下”,是一个美籍华人投资了100万美元创立的,他准备把这100万打水漂,但是现在这个网站值钱了,大概几千万也买不走了。现在出版的很多书,都来自网络,它对我们语文教学天地的拓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第七,是教学规范的打开。很多的教学规范,怎么才不是僵死的东西?“规范”和“规律”不一样,“规律”是客观的,不管你怎么样,你不能回避。“规范”是主观的,你不能把它变成僵死的。有时有些规范是限制自由的。

比如,我们规定上课要用多媒体。用意是好的,但如果说有用没用都要用就不好了,就像我以前一个同事,在某个中心小学听课,刚刚上课时,学校的保险丝断了,停电了。校长、主任冲出去了,不是指导老师怎么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上课,而是赶紧跑到街上的小店里去买保险丝,因为老师认为这堂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才能上。老师也算有“教学机智”,就组织各个小组唱歌、对歌,折腾了20分钟,多媒体打开了,屏幕上竟然只有两道数学题,用粉笔抄一下三分钟就可以解决。

比如,要让学生动起来,我们就理解为让学生肢体做运动。所以,有的老师有事没事就让学生鼓掌,我的一个同事在一个小学听课,他数了一下,从上课到下课,这个班上鼓了50次掌。

前一段时间,我到苏南的一个地方去,他们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掌声不许超过三次,我就跟他讲,你看,你又带来了新的规定了,为什么一定要三次呢?为什么不能超过三次?一次掌声都没有的课就不是好课吗?老师动不动就说:我们为他鼓掌。你为什么非要用鼓掌这种方式呢?

包括小组合作,有的课堂上老师一讲小组合作,后面老师就笑了,因为小组合作就意味着出洋相。这是什么,这一种规范,是倡导的一种方式,它成为一种制约,你一定要做,这就有问题了。所以要把它打开。我去听过一节外省的国家课改实验区初中的课,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小组合作,我数了一下,有17个孩子,整节课没有看黑板,没有看老师,完全在想象中上这节课。

所以,规范的打开是很重要的,规范的东西不是规律,不等于是好的东西,要不断地突破这些规范,反对形式主义,把我们的课向前推进。

第八,是教学评价的打开。怎么评价老师的教,怎么评价学生的学。孙双金老师在书中提了几个问题,比如问学生学得怎样,学生会不会提问题,等等,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我这里要说的是,向四面八方打开不仅仅是八个方面,而是至少有这些方面,总体上,我在强调一个开放的课堂,强调一个不断打开的意识,没有什么清规教条,在这个情境下你去创造,创造出一个新课堂,这是我第一个要强调的。

(未完待续)

规律“找找找”课堂“妙妙妙” 第4篇

一、找规律妙在引导

教师出示兔子采蘑菇的动画, 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顺次出示:兔子、蘑菇、兔子……猜一猜, 接下去是什么?生:蘑菇、兔子……教师再出示:红圆片、蓝圆片、红圆片……猜一猜, 接下去是什么?生:蓝圆片、红圆片……师: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生: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师:我们把它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教师“导”入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在上面的导入环节中, 姜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 创设适合于他们的数学情境, 这样就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从而主动地探索数学, 为学生接下来的发现规律奠定基础。

二、找规律妙在探究

找规律的教学要点是“找”, 也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 姜老师对此环节教学显得技高一筹。

第一层次:教学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

师首先在黑板上用□和△摆成:□△□△□△一一间隔排列, 提问:这里□和△谁多呢?生:一样多。师: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第一个是□, 最后一个是△, 所以一样多。生2:可一组一组分, □△为一组。师:像这样, 一个□对应一个△, 最后□和△就一样多。师继续出示:□△□△□△□。师:这里的□△也是一一间隔排列, 你知道□和△谁多吗?生:□多。师:为什么呢?生:□△, 一个□对着一个△, 最后一个□就多出来了。师:这个方法叫做“一一对应”。

第二层次:分层练习, 归纳规律。

第一题:哪个物体多?

第二题:每组中是黑桃多, 还是爱心多?

经过以上两题的训练, 学生似乎也感觉到了有规律了, 此时, 已是水到渠成, 教师不失时机地发问:“什么时侯两个物体一样多?什么时侯有一个物体多一个?”学生先是独立思考, 继而相互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 最后汇报。且看老师又是如何引导学生由朦胧走向明朗, 由不完整叙述到会完整叙述的。师引导提问:能不能把发现的规律说得再简洁些?朱姓学生:首尾不一样的时侯, 两种物体一样多。师:我们把它称做朱氏规律。卢姓学生:首尾一样时, 最后一个物体多一个。师:我们把它称做卢氏规律。至此, 学生很轻松地就概括出了规律, 这样学生才记得牢, 理解得深。此处采取用学生的姓氏命名发现的规律,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与探索欲望, 在学习过程中品尝到发现的乐趣与创造的成就感, 学习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第三层次:验证规律。

找到了规律, 并不是已经到达了终点,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姜老师安排学生:“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 在桌上摆成一排, 反复摆几次, 数数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 看看有什么关系。”这一活动, 一方面是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对规律进行验证, 另一方面则是有意识地安排剖析规律的成因,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数据和具体的学具中体会一一对应这个基本思想。

三、找规律妙在突破

学生探究得出了规律, 但姜老师并没有止于此, 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规律加以运用, 其中有一道变式题是:

把红珠、蓝珠、红珠、蓝珠……围成一个圈, 红珠多还是蓝珠多?它们还有这样的规律吗?生1:一样多。师:为什么?生2:因为是封闭图形。生3:可以从中间剪开来, 再展开来, 就是首尾不同的情况, 所以红珠和蓝珠一样多。

这里, 姜老师巧妙地把围成一圈的情形, 如果剪开就会成一条线, 变成了首尾不一样的情形, 从而顺利地突破了难点, 又显得水过无痕, 不落俗套。

姜老师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无比美妙的享受, 带给听课老师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激动人心、妙不可言的教学环节。从中, 我们也感受到了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阳光般的魅力, 我们坚信, 新课改是我们师生共同的舞台。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高效课堂 第5篇

一年一度的中段考试结束了。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两个月来的学习情况,做到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及时矫正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试也是对老师两个月来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检阅。老师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学生的生活和日常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日常表现如何,教师心中都有明确的答案。然而,近阶段的学习效果如何通过表象是难以发现的,可通过考试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学习效率高低?从考试成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阶段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做

到及时地查漏补缺,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考试,老师也可从中发现自己近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共同探讨考试中的失误原因。使今后的教学方法更科学,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考试不仅仅是成绩的反应,也是学生日常学习和思想的反映。成绩的进步和后退,不能仅仅作为教师表扬和批评的理由;重要的是通过成绩的变化来发现学生的问题,进步了是哪些因素,找出他进步的动力,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下降是哪些因素影响的,老师要加以督促和惩戒,使其改进。通过考试,来强化学生的.做题习惯和学习习惯;通过考试,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考试,促使学生改变,平时书写不认真的毛病;考试结束后,及时总结、及

时反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生动、和谐,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考试成绩是家长和老师、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考试,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需要加强的地方,做到家校合力教育好学生;家长的想法有时是孩子的“导航灯”,孩子想通过考试成绩,向家长证明自己长大了。

我所带的三个班的教学成绩,这次人均分超过县里的人均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并给以奖励;说实话这是我自己没有想到的。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这学期,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地拼命地给学生讲课;一节课40分钟,每节课我告诉学生,还有10分钟时就告诉我一声;那10分钟是我的,是我

们共同学习的时候。每节课10分钟学生独立读书、读图,然后做练习册(因为练习册后面有答案,所以我监督着要求当堂完成。)会的就写、不会的先放下。2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把刚才自己不懂、不会的问题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是来回巡视、监督,对学困小组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主动或被动地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勉强成自然,自然成习惯。慢慢地学生接受了我的这种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提高;使识图能力和空间概念在探讨、碰撞中得到锻炼;使分析和综合能力在讨论、交流中得到加强;使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升。最后10分钟,师生共同解决小组没有解决掉的问题;然后再把本节的重点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加以拓展,目的是让学生对重点、考点加深印象。有时有的班级,

一节课一分钟也不给我。我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尊重其兴趣与爱好;他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感受到被尊重;他自然就会去主动地学习。

尊重规律抓本质,提升课堂效率 第6篇

关键词:尊重规律;切入点;课堂效率

如何精心构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既抓教育质量,又能推进教育转轨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很多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我们在一堂具体的课文教学中若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教学的实际情景,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选取一种或几种教学切入点,作为有限的突破口和横断面,以达成教学过程的实施。并以此为抓手,将课文、教师、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文章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作为切入点,课堂就会简洁凝炼,教学效率也会因此大大提高。

一、从课题中找题眼

不少课题都是文章的眼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这些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如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上课伊始,我围绕这个“点”引导学生提问:看了课题,你想到什么?学生静心读题,用心揣摩,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带着问题,主动走进文本,积极探究,结果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此外,像《半截蜡烛》《番茄太阳》等课题都是贯穿全文,道出全篇的眼点,我们在教学中都可以将它们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二、从关键性词语中切入

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位教师在教学《少年王冕》这一课时,以“你从哪些词句读出少年王冕是个勤奋学习,孝敬母亲的孩子?”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2-4自然段,边默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句。当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时,学生一下子就交流到“王冕得到了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留给母亲,体会到王冕孝敬母亲……”教师实时指导:王冕还舍不得什么?“王冕舍不得花钱买点心。”“王冕又舍得什么?”“买书”……

这位教师让我们看到他善于钻研教材,在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潜心挖掘走进文本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两个“舍不得”、一个“舍得”,整合在一起,比照着理解,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学习的形象,活脱脱地站在学生面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教者高屋建瓴,对重点词语进行整合,帮助学生选准解读的突破点。

三、从段落中抓关键句

我们平常所说的“长文短教”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选准切入口,很好地解决重难点问题,这样,师生才能以较少的精力,获得较高的效益。

比如教学《秦兵马俑》一文,不少教师都能从“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又具有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入手,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再围绕课文的两个重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抓住具体描写这两个方面的段落反复品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课文。这样以点带面的引领,不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把解读引向深刻,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从全文中抓关键段落

我们教师对教材大胆取舍抓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也是精讲提效的方法。如数学《月光启蒙》一文,在学生静心品读课文后,让其谈阅读感受,“你最喜欢唱歌、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中的哪部分?”谈及作者从中受到什么启蒙,在学生说出个性化的答案后,牵出文章的“抓手”,课文的中心段(末段),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课堂结构一咏三叹。

只要找准了它的“切入点”,就抓住了全文的“神经中枢”,这样的语文课才是耐听、耐品、有韵味的课。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苏格拉底说“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因此,我们必须摈弃面面俱到的分析,略去穷追不舍的逼问,尊重学生,遵循学习规律,挖掘文本的潜在意义,抓住切入点,设计一条引导学生能主动学习又能达到既定目标的简捷路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林德公.抓好提高自然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入点[J].江苏教育,1997(1).

[2]谢梅红.选好阅读教学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B,2012(6):147.

[3]杨晓波.大中小把握音乐欣赏教学的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音乐天地,2011(3).

巧用课堂中的注意规律 第7篇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

1.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

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 组织学生形成无意注意。如教室里的光线、气味等都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引起注意, 所以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 排除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

2.要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教师要善于利用客观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新颖性和活动性等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应努力在讲演、板书、教学用具中施加影响。讲课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音量适中, 语言、语调做到抑扬顿挫, 遇到重难点还要加强语气, 伴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 就有很多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如学生对新的教室环境、器材等都很有兴趣。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应用好这些因素, 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探究问题, 这样教学目标才能达成好, 还能提升学生能力。

二、正确运用有意注意规律

1.经常进行学习目标教育

学习目标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支配着教与学的全过程, 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应加深学生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目的越明显越具体, 学生学习动机越强, 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如在生物课上, 除使学生树立远性目标和明确生物学科的目的任务外, 还应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的。

2.要合理地组织教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亲历提出问题、获取知识、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 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这样更易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3.善于利用间接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 但对事物和活动带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由于学生对活动本身一般会缺乏兴趣, 在活动中, 要让学生尽量参与, 通过自己的亲历亲为让学生产生兴趣。如在生物实验课上, 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和观察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 引起学生兴趣, 进而自觉地形成有意注意。又如在上课时注意导入和情境的设置, 设计合适新颖的情境导入, 能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产生求知欲。

三、运用两种注意的转换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 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 易引起疲劳和注意的涣散;但如果只让学生依靠无意注意学习, 则不利于他们的主动性及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力的发展, 难于完成学习任务。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考虑两种注意的交替轮换使用, 来提高教学效果。

上课之初, 教师应采取措施, 通过组织教学活动, 把学生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比如说可以在上课之初巧妙设计导入, 吸引学生形成有意注意;讲授新内容时, 教师有时可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讲授教学内容重难点时, 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 设法让学生积极保持有意注意, 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如教师可利用直观教具或动态教学视频讲解知识点, 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时, 一味地生硬灌输, 则学生难以参与认知过程, 无法做到与思维同步, 很容易诱发学生注意分散与心理疲劳。

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高度紧张有意注意后,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 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 或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 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变为无意注意。如在讲食物链一节时, 教师可采取角色扮演方法, 请几个学生分别扮演鹰、蛇、兔、草及细菌和真菌, 并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让课堂轻松鲜活起来。结束时, 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 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完整地回顾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 然后再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要求。

试探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课堂教学 第8篇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必须要有学生本位意识、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个性意识;要充分认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只有这样, 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精心设计。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为配合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开展的“高效课堂”活动, 依照金城江区教学研究室高效课堂的标准要求, 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初中物理概念课、规律课教学模式, 供同行们参考。

一、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概念是人类在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中, 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 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 把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的。物理概念的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 物理概念课教学模式为:探究物理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 → 提出物理新概念 → 运用新概念解决问题 → 小结反思新概念形成过程。以下将通过一则“怎样认识力的教学案例”简要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1.探究物理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

多媒体展示: (1) 小树被风吹弯曲的画面; (2) 男子举重比赛中, 挺举的画面; (3) 足球比赛中的一些画面。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并与教师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写出结论.

教学活动内容: (学生讨论后得出观点) (1) 括风的时候, 小树被吹弯; (2) 男子出力, 杠铃被举起; (3) 运动员用力踢球, 足球被踢飞。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 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并将获得的信息与自己大脑中原有的信息进行比较, 分析概括, 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养成一种喜欢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2.提出物理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以上现象都有的共同之处, 即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 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作用, 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 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述。所以,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且强调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 一定有施力物, 也一定有受力物体。并让学生举出一些具体事例, 同时要求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进而巩固学生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3.运用新概念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分析, 刚才涉及的“力”的现象, 让学生谈谈还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现,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让学生利用磁铁和铅笔设计实验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把两块条形磁铁放在几只铅笔上, 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 将这两块条形磁铁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1) 按住磁铁A, 释放磁铁B; (2) 按住磁铁B, 释放磁铁A; (3) 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现象表明了, 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 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4.小结反思新概念形成过程

教师提出 “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物理知识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只有一个物体, 是没有办法施加力的作用的。

小结:物理概念的形成, 可采用类比、联想、探究、创造等思维活动, 以变式、开放训练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规律课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知识的核心, 是联系物理概念的桥梁, 是物理知识结构的骨架。可见, 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物理规律的教学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一般来说, 要经过认识———理解———巩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认识规律, 是在学生已有的物理概念基础上建立物理规律, 要使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内容、表达形式、物理意义以及适用条件;第二阶段, 应该使学生对物理规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要理解物理规律的简单应用, 会用物理规律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第三阶段, 是要熟练地掌握物理规律, 即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以下将通过一则“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教学案例”简要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1.认识阶段

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 晾衣服的时候人们通常怎样做可以使衣服尽快变干?

学生回答:摊开晾在有阳光、且通风的地方。

总结得出:有阳光即代表温度高, 摊开即代表液体的表面积大, 通风即表示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快。

2.理解阶段

教师演示实验: (1) 取两块相同的玻璃片, 其中一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用酒精棉签在冷、热玻璃片上分别涂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印记, 稍等片刻, 发现加热过的玻璃片上的酒精先干; (2) 取两块相同的玻璃片, 用滴管在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 将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摊开, 稍等片刻, 发现表面积大的酒精先干; (3) 取两块相同的玻璃片, 用有酒精的棉签在玻璃片上涂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印记, 用扇子给后涂的印记扇风, 扇一会儿, 发现后涂的印记反而先干。

学生总结得出: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空气流动越快, 蒸发就越快。

3.巩固阶段

教师提出问题: (1) 刚游泳上岸, 身上没有擦干水时, 如果被风一吹, 就会觉得很冷, 为什么? (2) 拿两支相同的温度计 (温度相同) , 将其中一支擦上酒精, 另一支不擦酒精。过一会儿, 这两只温度计的示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1) 水在蒸发时, 要从人体吸收热量, 所以人就感觉冷。 (2) 擦了酒精的那支温度计, 由于酒精蒸发吸收热量, 读数减小了, 没有擦酒精的温度计, 温度没变化。

总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 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 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 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 确立课堂教学类型, 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 应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 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如果自己眼界开阔了, 学生基础坚实了, 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 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新授课内容可能涉及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物理测量工具等。课堂教学应以探究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 并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特点。为此, 教师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工作,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松岭.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理念和策略[J].物理教师, 2004 (7) .

运用注意规律, 巧治语文课堂分心 第9篇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利用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从事教学的教师都有一个困扰:让一堂课吸引住学生不难, 而要使每堂课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则不容易。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 课堂上有不少学生或与他人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或默望窗外, 胡思乱想;或埋头翻阅其他书籍, 更甚者玩手机, 这便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分心”现象, 也称注意力分散, 分心时有关的心理活动松弛、动摇, 只能事倍功半。因此, 积极探究造成学生课堂“分心”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这对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注意力涣散的原因:第一, 教师方面:由于教材内容过深或过浅, 教师一味采取“灌输法”, 上课缺乏吸引力, 或无意义的重复, 冗长的言辞, 都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产生厌烦, 导致注意力涣散以寻求其他的刺激。第二, 外界刺激, 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 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偶然外界强烈的刺激, 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等, 都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注意。第三, 学生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不能以同样的强度保持20分钟, 还有就是有的学生成绩差, 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课堂上无事可干, 自然而然就会使注意力涣散。

注意是有机体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在教学实践中, 我深刻体会到:注意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注意规律给每堂课注入“活水”, 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效率。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促进教学

有意注意, 是预先有一定的目的, 并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事物常常是一些对之有间接兴趣的对象。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来促进教学。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 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活动。因此, 学生要搞好学习就不能只凭直接兴趣 (无意注意) ,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是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主要途径。第一, 加强世界观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学生会在学习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 课堂自然高效。第二, 明确目的、任务和意义, 以引起有意注意, 在讲授新课时, 首先要明确新课的目的、任务和意义, 或者在新单元开始时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材比较难懂的地方预先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有意注意。第三, 给予信号, 适时提醒, 当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时, 教师可以凝视做小动作的学生, 突然停止讲课或摇头示意等, 为使信号更加奏效, 教师也可以一边凝视学生, 一面走近他, 通过及时给予信号, 对注意力涣散的学生, 予以适时提醒。第四, 提出问题, 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问应面向全班, 然后指名让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回答, 提出的问题应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关, 以激发其听课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不定时通过提问让学生复述重要的知识以强化新授知识, 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及时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学生的身心容易疲劳, 学习效率便会下降, 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无意注意缓解学生疲劳提高课堂效率。无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通常是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的, 来源于对事物直接兴趣, 无需培养。这可以用来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 也可以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 教师要趋利避害, 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兴奋提供条件、创造机会, 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第一, 充分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如青少年对英雄人物的事迹都会很感兴趣, 在讲授《淮阴侯列传》一文时, 文言文的阅读障碍会让学生望而却步, 学生又还沉浸在课间放松状态, 很难一下子进入新课的学习, 于是我用了一副对联来导入, 我在黑板上写下上联:成败一萧何, 请学生来对下联, 学生顿时兴趣大增, 便立刻安静下来, 积极思考。新课便得以顺利进行, 课堂效率自然也得到提高。第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授《游褒禅山记》这一课时, 我将褒禅山洞景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先睹为快, 学生对洞内景观非常感兴趣, 我乘势让学生画出荆公游览路线图, 课堂教学开展得非常顺利。第三, 教室内部的布置和周围的环境, 师生的衣着和行为, 教师讲课的声音、板书以及直观教具的出现等, 都可以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分散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注意;反之, 就会增强学生对内容的注意。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 要尽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听课的因素, 如保持教室周围的安静, 教室内布置要简朴, 尽量有学习的氛围。

三、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要遵循的规律 第10篇

现在高效课堂的模式有很多:杜郎口模式, 昌乐“271”模式, 洋思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 西峡教改的“三疑三探”模式等。这么多高效课堂模式说明一个事实, 那就是只要遵循了一定的规律, 就能实现课堂高效教学。下面,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和实践, 谈谈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一些体会。

众所周知, 教学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老师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然后根据当时的环境,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主导”,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

首先, 学生是有情感的人, 教师要对学生所感兴趣的事情进行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感情进行因势利导, 否则学生容易产生“情感过滤”现象。克拉申认为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了解学生, 以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目的。

此外,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还要遵循几个规律。

一认知规律

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的阶段,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一些常见的对学习效率有关的认知规律。

1. 有意注意规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注意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 而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往往需要付出努力, 是保证课堂教学重要条件之一。但是, 有意注意只能维持大约15~20分钟。

2. 深加工规律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主要是通过对刺激进行加工, 把一些材料从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有些学习者浅尝辄止, 没有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加工, 学习就产生了偏差, 也没有办法记得长久。而深加工则是对信息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整合, 调用了一切相关信息, 对新信息进行了消化。在进行了深加工之后, 新信息和以前的信息建立了联系, 会记得非常牢固, 理解得非常透彻。

3. 遗忘规律

每个人都会遗忘, 但如何减少遗忘, 我们需要利用遗忘规律, 及时要求学生复习、巩固。

二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建立在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1. 突出重点

要让学生有意注意到教师所讲的内容, 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兴趣来源于好奇和成功感。这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引入所要讲授的重点, 因为学生的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不长, 所以引入要言简意赅。当然, 对于简单的新知识, 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

2. 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主要是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所讲的材料进行深加工。精练所选的材料必须能够很好地反映所讲的新知识点, 由易入难, 能和以前的知识融会贯通, 这样能促成新旧知识结合, 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在选取练习材料的时候, 注意把书本练习、单元复习巩固以及其他方面的材料相结合。人教版新课标书后面的练习较简单, 主要是新知识的巩固和简单应用;教材中单元复习巩固里面的练习稍微复杂一些, 这些练习和前面的知识有部分联系;其他方面的材料综合性更强, 适合中上成绩的学生。教师在处理这方面的材料时, 要注重启发, 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思维训练。

3. 反复抓

因为每个学生都会遗忘,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遗忘之前进行及时的复习, 避免遗忘。教师要采用一定的办法督促学生复习。当然, 复习的方式要尽可能地多样化, 这样就能起到复习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和以此为基础的教育规律。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结合练习, 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深加工, 以便长期记忆;最后, 要反复巩固, 避免遗忘。

摘要:无论采取何种高效课堂模式, 都不能违背一定的认知和教学规律。本文主要探讨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需要遵循的几个规律:认知规律 (有意注意、深加工规律、遗忘规律) , 教育规律 (突出重点、精讲精练、反复抓) 。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的课堂教学,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关键词:高效数学课堂,认知规律,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 2002

遵循教学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效果 关系

[中图分类号] 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13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其教学质量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课堂教学应怎样来适应这一需要,乃是每位教师急待思考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规律来指导教学,我认为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根本的矛盾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实际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养,所居的地位,肩负的职责,自然就占据主导地位,支配着教学的主动权。但教学过程是传递和继承前人对自然、社会认知的成果,获得间接经验的一种特殊途径。因此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主导程度如何,要从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加以考查。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学上应做到面向多数,抓好两头。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予深情的关怀,加强个别辅导,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促进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总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品德。再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均有明确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要求我们,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把传道、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否则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三、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实践的经验总结,智力是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映,是指人的认知能力的总和。知识的多少是受教育程度的标志,智力的高低是心理水平发展的反映。

教学过程的实质,既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掌握知识技能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越深刻,掌握知识技能越纯熟,越利于能力的发展。如果离开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去谈发展智力,智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智力的发展,又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它制约着知识掌握的快慢、难易,巩固的程度等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传授知识视为唯一的教学任务,更有甚者靠不断重复作业、题海战术来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酿成高分低能的苦果,扼杀了人才。有的也谈开发智力,但由于受教学能力的限制,发展学生智力得不到落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法,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解题。这便给学生送去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四、要正确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由于近年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直接经验认识的重要性,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搞“题海战术”,取消劳动实践课,任意增加课时,加重学生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首先是学校必须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教学是传授人类既有认识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通过学习继承人类社会已获得的认知成果,掌握了有关社会、自然的初步经验和规律性的经验、科学真理,才能为以后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感性认识的作用。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是人们进行抽象概括和理性思考的基础和支柱。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重要地位,但尚属经验型,仍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直接经验、感性知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给予充足的准备,引导学生运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语言等各种感官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由此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述四个关系是教学自身运动发展的必然反映,其中教与学是最根本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起着支配作用,优先抓好用好,其他关系的处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课堂规律 第12篇

一、运用心理学规律教英语

1. 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英语伊始, 学生对于英语这门新课程充满好奇, 十分喜欢学习、模仿, 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 好奇心逐渐减弱。此时, 教师就有必要在学生渐弱的“好奇之火”中加一点油, 以重燃他们的火焰,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今天的课堂我用两只puppy玩具对话, 请学生做“木偶导演”, 明天的课堂我就用“声控可乐罐”来进行语言操练, 学生们看到自己大声说英语时罐子在扭动, 当然更加乐意出声用英语表达了。这样, 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 高涨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乐于接触英语, 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2. 用求新求异心理, 提高思维扩散能力。

学生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 他们见识广, 也喜欢在新异中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利用这一心理,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求新求异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扩散能力。如在教学leg一词时, 我请学生指出leg, 学生都马上拍拍自己的腿。为了能让学生举一反三, 我提示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观点。学生一点就灵, 立刻指问图片上兔子的腿、青蛙的腿, 还有学生指向桌子的腿。对于这些答案, 我都给予奖励。学生也懂得了思维扩散会让自己运用起英语来更加灵活自如。于是, 在学习long和short时, 学生除了会比较铅笔、直尺之外, 也能很快联想到头发, 自己的手指等。有些学生还会将橡皮筋拉长或缩短表示long or short.很快, 学生已学会在思维扩散时将英语中学到的“点”引申到了“线”。他们的知识含量很快得到了提高。

3. 用自我展示心理, 树立竞争意识。

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 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开展活动, 给学生提供学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中互相竞争、共同前进。每周我都会设置一节英语展示课, 它包括三个内容: (1) 请学生轮流当“小老师”, 教给其他同学自己所学到的课外英语知识 (当然, 这要请教师做到课前审核) 。 (2) 让学生自编小小英语节目登台亮相 (这包括了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笑话、英语小短剧等) 。 (3) “今天我播音” (这是周末从学生送交上来的磁带作业中选出读课文最好的三个同学的录音进行播放) 。这样的课程设置, 恰当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表现与学习机会, 在建立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并能让他们感到英语是我的一技之长, “I’m the best!”从而推动他们能够奋发向上, 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进步。

4. 用爱表扬心理, 树立学生的自信。

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努力、进步应该采取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进行肯定,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投其所好, 只是表扬而忽视批评的作用, 这样反而会引起未被表扬学生的反感。那么, 如何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钦佩中产生奋进的动力呢?这就要求老师善于表扬、深谙表扬艺术:对优秀学生, 我常用“You’ve done a good job!”来表示赞赏;对中等学生, 我常说“Great!You can do better!”;对后进生, 则采取优点鼓励法, 我会在看到他们优点时说“Oh, I’m glad to see that!”。有时, 可采用体态语对学生进行表扬, 如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搂一下他们的肩膀, 来表示赞赏。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 运用英语组织教学。

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可以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在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精确, 再到熟练运用的过程。

2. 运用直观情景, 引起有意注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采用的直观情景一般有:人 (师生) 、实物 (教室里学生的各种学习用品) 、图片 (卡片或简笔画) , 这些直观的实物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身体部位单词时, 不能让学生对这些单词的认识, 只停留在看图片、触摸身体部位上, 而要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人”的身体部位。虽然画不是很美观, 但孩子们却在这个“丑人”的诞生过程中学会了对身体部位的认识, 使他们的印象极其深刻。

3. 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多媒体引入课堂。例如:在讲“Who is this?This is_____.”时, 我把学生的照片录入电脑, 此时, 每个同学的桌面上都呈现了这张照片。然后问Who is this?由于是自己的同学或是自己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 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他们非常乐意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同学和朋友:This is Dong Ye, my classmate.This is Li Lu, My good friend.在这种相对真实的情景中轻松学会了本课的会话。此外, 还充分利用一切条件给学生看一些英语动画片, 因为动画片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 集趣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 所以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态效果, 为学生创建一个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

4. 扮演角色, 在情景中表演对话。

创造英语教学环境, 能激起学生们的兴趣, 能使他们易于理解、快速掌握。例如, 在教This is my dad./mum/grandpa grandma.时, 我先从“小博士英语”上截取了一首家庭称呼的歌曲:爸爸, 爸爸dad;妈妈, 妈妈mum;又补充了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伯伯、叔叔和舅舅英语全部叫uncle;姑姑、婶婶和阿姨全部叫aunt。然后在班里分别选定一些孩子扮演各个家庭成员, 让他们组成一家。我先做示范, 介绍自己的全家, 引得很多学生跃跃欲试, 孩子们在这个真实的情景中尽情地表演着。这个看似抽象的介绍, 在这样的氛围中被学生轻松掌握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课堂规律】相关文章:

变形规律05-07

季节规律05-09

认知规律05-10

特征规律05-13

反应规律05-20

创造规律05-27

波动规律05-27

组合规律05-27

搭配规律05-28

创作规律06-04

上一篇:缝合皮下脂肪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想法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