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异规律范文

2024-05-16

分异规律范文(精选3篇)

分异规律 第1篇

1992年钱学森教授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 引起广泛关注。许多著名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两类, 第一种主张利用自然山水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城, 走持续发展的绿色路线, 第二种是强调了人文环境, 走人文和山水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有的则将两者都包含其中, 但倾向不同, 结果也迥异![1]文章将以这些分异特点为契机, 综合比较分析这些分异规律, 以促进山水城市的理论研究。

一、我国山水城市建设格局

到2004年, 我国大约有660个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预计用不了10年城市数量将增至1200个[2]。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 朱畅中等教授以“山水城市”思想主持进行了海南通什市城市规划[3];重庆、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目标, 可以说山水城市发展方兴未艾。

这些城市在建设实践上也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是新兴工业城镇的山水城市建设, 比如东莞、昆山等。另一种则是著名文化古都的山水城市建设, 比如洛阳、南京等, 不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的其山水城市建设也千差万别[4], 本文以这些城市为例, 首先介绍其城市环境, 使大家对不同类型的山水城市特征有个总体的了解。

1.1 新兴工业城镇的山水城市建设概述

东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内, 地势平坦, 它东接惠州;北邻广州;南达深圳并毗邻港澳, 它借地利迅速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的服务中心,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同时它的市容市貌的规划建设也力求完美, 是中国新兴旅游城市。

1.2 著名文化古都的山水城市建设概述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历史文化遗产, 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这里也是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大家的故乡, 在《全唐诗》中, 描写洛阳的诗篇又最多, 因此有“诗都”之称。《道德经》, 《汉书》, 《资治通鉴》等无不在此著成,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5]。

市区有洛河、伊河、廛河、涧河四水绕城缓流, 还有龙门山、周山、邙山铺绿叠翠, 除了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滨河公园, 还有每年的牡丹盛会, 给这个千年帝都增添了令人无限向往的色彩。

二、我国山水城市建设的分异规律

2.1 时间分异规律性

时间的分异性规律表现在城市出现的历史环境上, 大多数的文化名城都是原生态的山水城市。横观世界文明史,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都是在大河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些地区地势平坦, 依山傍水, 气候也干湿适度, 是建设古代山水城市的有利地理条件。几千年前, 像洛阳和西安都因其处在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古三河地区[6], 而成为最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新兴城市的出现都是随着生产的需要而在次级山水条件下形成的。一千年以前, 东南沿海各地是远离中央的蛮夷之地和流放之地, 被称为南岭和五越, 生产力落后, 经济发展缓慢。但随着五代十国混战时期中原难民潮的南迁, 大批中原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东南边陲虽然相对封闭, 但从此也成为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

到了近现代航海贸易时代, 东南沿海依其港口地利, 逐渐兴起了天津、上海、广州等一批大都市。在我国目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又兴起了以东莞、昆山等一大批新型城镇为代表的经济中心, 它们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整合地方自然条件, 发展山水城市或园林城市, 所以说它们的城市建设因历史机遇而起, 是和时代主旋律紧密结合的, 呈现出时间的分异性。

2.2 空间分异规律

空间的分异性规律表现在城市区位地的自然环境上。其中一类城市是天生山清水秀, 自然资源丰富, 山水城市的建设得心应手。它们有的依山建城, 彰显城之神韵, 有的以水托城, 展现城之秀美。江浙和岭南多山地丘陵而且水系发达, 所以这些地区山水城市密集。它们天生是山水城市的美人坯子。像“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万家前后皆临水, 四槛高低尽见山”的苏州, “十里青山半入城”, “七溪流水皆通海”的常熟, “一城山色半城湖, 家家泉水, 户户垂杨”的济南城, 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资源让它们山水城市建设起来顺风顺水。

山水城市中既有苏杭这些大家闺秀, 也不乏绍兴、东莞这些小家碧玉。它们虽处在大河三角洲地带, 但是地势平坦, 只能通过筑山沏池、精雕细琢, 逐渐打磨出温润雅致的园林城市。

山水城市中还有一些另类分子, 它直接是天命钦定, 比如因其战略位置, 而不断被毁灭和重建, 洛阳就是如此, 一直是帝王们青睐的都城福祉, 几度繁华也几番焚毁, 但其凭借众多的官家园林一直走在山水城市建设的前列。

2.3 经济分异规律

经济实力决定上层建筑。这句政治论断同样通行于建设领域。它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强弱显著左右着一个地区的山水城市的建设进程。

山水城市建设的基地条件复杂, 没有雄厚的财力作后盾也是不能随意实现的。在深圳、厦门、昆山和东莞这些城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一个普通的渔村或小镇, 而一旦插上经济的飞翼, 或成为政治中心拥有了区域财政的支配权, 城市建设就可以征集名家的设计方案, 并很快实施, 发展环保、旅游和卫生等公共事业, 从而在山水城市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同样纵览园林城市的发展史, 无论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这些皇家园林, 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 它们的修建都是经过很多朝代的财富积累和再投入, 才逐渐形成今天的模样, 所以, 经济条件决定着山水城市的进程速度。

2.4 文化分异规律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经济条发达的地区可以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 但建设不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不同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经济优势或文化优势, 建设各具特色的山水城市。

祖籍广东东莞的著名作曲家苏聪是首位获奥斯卡奖的华人。2006年, 苏聪回到家乡广东东莞市参观, 他说:“东莞的硬件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 许多在欧洲也一流, 关键还要做好软件方面的工作, 在业余普及和专业提升方面要做更多的工作, 要培养出自己的文化建设人才, 在人才队伍的培养上要投入更多的想象力”。[7]这也指出了东莞的缺陷所在。

刘禹锡曾说过“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洛阳近代以来虽然政治地位式微, 但其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它的地表山水以灵气、以内涵。同时, 随着洛阳经济的崛起, 这些文化元素正逐渐融入山水城市的建设之中。

我国历代的文人学者的都注重山水感情的培养, 它们在怡情养性方面功能独特, 所谓“诗书悦心, 山林逸兴, 可以延年”。所以, 结合传统文化的山水城市建设模式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小结

山水城市的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 在今天, 物质文明的创造速度是越来越快, 山水城市建设速度也日新月异,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物质文明的创造, 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创造、传承和积累, 将不利于山水城市的建设。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文化角度概括山水城市所呈现的规律性, 这对于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建设山水城市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并希望借此抛砖引玉, 以引起更多的讨论。

摘要:文章通过对不同山水城市的描述, 概括了其在时间、空间、经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分异规律, 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 然后以典型城市例证观点。文章最后展望山水城市建设前景, 并抛砖引玉, 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山水城市建设、关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山水城市,经济,文化,分异规律

参考文献

[1]鲍世行, 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P77.47;

[2]2004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建设部综合财务司.http://www.cin.gov.cn/jhgb/zfgb/200611/t20061101_8811.htm

[3]朱畅中.“山水城市”探.城市导报.1998-03-19//p

[4]吴良镛.山水城市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纵横谈--为山水城市讨论会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P246

[5]洛阳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y.gov.cn/lygk/lygk.jsp-top_id=01

[6]秦汉以前三河指河内 (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 、河东 (今山西西南部) 和河南 (黄河以南的华北平原) 。

[7]中国新闻网“首位获奥斯卡奖华人苏聪感叹东莞城市建设成就“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5-26/8/735051.shtml

分异规律 第2篇

一、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

概念是对各种零散、感性知识的系统总结,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受到知识系统性、个体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在理解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这三个基本概念时往往模棱两可,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大兴安岭雪花飘舞,而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鲜花盛开;西北地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东北地区则是“林海雪原”。从这些感性的知识入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地域分异现象。然后将这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总结,通过现象反映本质——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现象,即地域分异规律。而引起地域分异现象的要素,则称为地域分异因素,如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貌等。地域分异因素是产生地域分异现象的根源,而地域分异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深化就形成了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不清,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地带性规律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的综合。而非地带性规律就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和某个要素的特殊情况,如沙漠中的绿洲、回归线附近的雨林等。这些认识都是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地带性规律

地带性规律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简称,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沿纬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热量的纬度差异是形成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基础。地带性规律虽在全球具有普遍性,但它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不包括干湿度和垂直分异规律。

概念理解得不深刻就有可能导致知识应用的错位。如对热带内部气候类型的南北更替,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疑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的年均温差异不大,而区域内自然景观差异巨大却是因为降水。但这三种气候的分布具有典型的纬向性,那么形成它们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就应该是热量而不是降水啊?”显然,学生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纬度地带性的本质和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这三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差异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因为降水,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三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这三个区域受到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控制,而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还是太阳辐射强度在不同纬度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如果剔除非地带性因素,那么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将非常完整地呈带状分布。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影响下,降水特点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二)非地带性规律

由于海陆位置、地貌、洋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和其要素并非完全沿着纬线方向延伸,而是与纬线斜交,甚至沿着南北方向延伸的现象都是非地带性的。非地带性的两个基本规律是干湿度和垂直分带性。

干湿度分带性是指在热量大体相同的各纬度带上,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递减,从而造成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递变。海陆间的水分交换强度在沿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越靠近大陆的中心,海洋气团的影响力越小,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越弱。因而,在水分差异的基础上由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植被类型也出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递变。干湿度分带性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典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与纬度地带性对应,在很多的地理著作中,甚至是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将干湿度分带性称为“经度地带性”,这是不准确的。首先,所谓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的简称,所以地带性规律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而干湿度分带性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其次,干湿度分带性的实质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使陆地上不同区域与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出现空间差异,这种差异只与海陆距离有关,与经度没有本质的联系。

水分和热量是产生地域分异的两个基本条件,而这两个条件都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当山地同时具备较高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先递增后递减。不同的垂直高度上水热组合各异,首先使气候发生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进而导致其他地理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垂直分带性。

总之,地带性规律仅指纬度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则是指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而地域分异规律则是这三种规律的综合。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的关系

不论是地带性分异还是非地带性分异,水热组合的差异性是促使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更替的直接原因。当热量起主导作用时,自然带表现为典型的纬向性,如亚欧大陆东岸由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的热带雨林与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当水分起主导作用时,水平地带性则明显地表现为干湿度分异,如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随着降水的减少而依次出现的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当热量和水分的作用都很重要时,自然带则与纬线斜交,如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水平地域分异。因此,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虽然互不从属,但是它们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并且同时起作用,使地域分异现象表现得极为复杂。

(二)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的关系

垂直带分异本质上是非地带性分异,但它与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垂直带的结构上。

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与当地纬度带所对应的气候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后以气温的递减为契机,垂直带谱中依次呈现由当地向高纬度地区所出现的自然带。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低的自然带,山地处于高纬度时,将排除中低纬度的自然带,从而限制带谱的复杂性。故而,山地纬度越低,海拔和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分异越典型,垂直带谱的结构也越复杂。相反,山地纬度位置越高,垂直带谱的结构越简单,而且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地处热带地区,相对高度超过8000m,从山麓地区的季雨林带到5500m以上的永久冰雪带,总共出现了8个自然带;秦岭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和相对高度都较喜马拉雅山小,故而其垂直自然带的数量也较少,从山麓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3400m以上的草甸带,共6个自然带;大兴安岭北部位于寒温带地区,山地垂直带谱更简单,从山麓的落叶松林带到1300m以上的针叶灌丛带,自然带减少为3个。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可以将垂直分异规律看做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垂直方向上的浓缩,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垂直带谱与干湿度分异的关系则以水分差异为基础,垂直带谱出现了海洋性与大陆性的区别。若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带时,整个垂直带谱表现为海洋性特性,带谱中森林带占主导地位;基带具有大陆性特性时,整个带谱表也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特征,整个带谱中荒漠带占据主导地位,森林带较少甚至完全缺失。例如,河北省小五台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带谱中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只有在2500m以上的亚高山才有灌丛草甸带;天山山脉位于我国的干旱区,带谱中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综上可知,垂直带和水平带的关系极为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和干湿度带上水热组合各异,形成的垂直带结构,如基带、垂直带数量、各带分布高度、优势带等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语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准确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含义,而且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清知识的脉络、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伍光和,蔡云龙.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武吉华,张绅等.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伍光和,田连恕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刘华讯.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1(36).

[5] 马堃.世界气候的纬向地带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6] 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 [J].地理科学,2003(23).

[7] 宋兆谦.陆地上的气候类型与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

[8] 景才瑞.论自然界结构的特征——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J] .华中师院学报,1983.

[9] 蒋忠信.中国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J].地理科学,1990(10).

分异规律 第3篇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是世界同纬度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 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被生物学家誉为“绿色翡翠”、“世界模式标本产地”,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较高, 山体的气候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其完整的土壤垂直地带谱对整个武夷山及中亚热带山地来说都具有代表性。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武夷山山地的自然资源, 发展该区的经济是武夷山发展规划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垂直分异规律, 对各不同类型的土壤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建立一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 为该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 武夷山保护区的概况

武夷山脉蜿蜒于福建和江西之间, 呈北东——南西走向, 大致与闽中大山带和海岸线基本平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的北段, 经纬度范围是27°33′~27°54′N, 117°27′~117°51′E, 面积为56 625 hm2[1]。其平均海拔是1200m, 其中最主峰黄冈山2158m, 是大陆东南部第一高峰。

武夷山保护区处于中亚热带季风区, 平均气温在12℃~19℃之间, 年降水量在1486~2150 mm, 相对湿度70%~84%[1]。由于地势高低悬殊, 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海拔每上升100 m, 气温下降0.44℃;降雨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东南坡递增率54.14mm/100m, 西北坡递增率37.0mm/100m[2]。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红壤、黄壤和草甸土类等。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所有的植被类型, 从低处向高海拔处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山顶草甸等植被。

(三)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研究的方法

分别在武夷山保护区的黄岗山山顶、25公里处、桐木关、庙湾、坳头和其临近的地点挖取7个最具有代表的剖面, 并进行实地考察, 用测高仪测量海拔高度, 用罗盘仪测剖面的坡度和坡向, 测量7个剖面各个土层的厚度, 并记录该地区的主要植被。采集7个剖面每个土层的土壤, 同时按所分的层次用比案盒分别取土带回。

采集的土样在室内风干后, 用门赛尔比色卡测定每个土层的土色, 然后分别对7个剖面土层进行土样处理, 用甲种比重计法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 用丘林法测得土壤的有机质组成, 用电位法测得土样的pH。

(四) 结果和分析

1. 土壤形成条件。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 在海拔1100m以下是常绿阔叶林, 杉木、马尾松、毛竹等人工林也多分布本高度带, 海拔1100~1500m之间, 为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1500~1800m之间分布着针叶林;1800~1900m之间的山坡分布着山地苔藓矮林;海拔1800m以上的山体顶部和缓坡地段分布着山地草甸[3]。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引起气候、生物等成土环境条件的递变, 武夷山土壤在性状变异和类型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与土壤的成土环境有密切联系者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规律的, 它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等5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4], 武夷山土壤成土环境见表1。

2. 土壤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1) 土壤颜色变化。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 根据不同剖面心土层B层颜色变化 (用湿态表示) , 分析其垂直规律。随着海拔升高, 土壤的彩度由浓变淡, 亮度由白转黑, 由于土壤黑色的深浅一般与腐殖质含量呈正相关, 黑色一般是肥力高的标志[4]。因此, 由颜色也可以看出, 腐殖质的累积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 同时可以发现黄壤黄化现象强[5] (见表2) 。

注:土壤颜色据《中国标准土壤色卡》记录

(2) 土壤的机械组成特征和和有机物累积特征。土壤随着海拔的上升, 土壤粘粒含量逐渐增加, 说明山体下部土壤剖面中粘粒下移明显 (见表2) 。武夷山黄岗区的土壤基本为强酸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 pH值整体是升高的, 不过局部有稍微的变动, 原因是人为的影响或者黄化的影响, 如在坳头棕化黄红壤的Ph值较高, 是因为人为施肥。土壤的Ah层的厚度和OM值, 随着海拔上升两者整体都是呈上升趋势 (见表3和图1) 。在坳头地区受人类干扰强, 植被主要是毛竹, 土壤中根系密集、孔隙多、疏松、通气性好, 引起A层有机质有明显的下移, 使A层和B层之间有个过度层AhB, 这样使A层的厚度比普通黄壤、黄红壤A层的厚度还要高。

(3) 土壤类型和其的理化性质垂直变化规律分析。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引起气候、生物等成土环境条件的递变, 武夷山保护区土壤在理化性质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在海拔为2100~1900m地带为山地草甸土带;1050~900m处分布着黄壤土带;700~1050m地带分布着黄红壤带;700 m以下为红壤分布带。

不同类型的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一样, 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 脱硅富铝化作用减弱而生物富集作用增强, 使土壤的有机物含量高。同时由于不同海拔生长着不同的植被, 这样每个植被带提供的枯枝落叶不同。如在海拔1100m分布着常绿阔叶林, 杉木、马尾松、毛竹等人工林也多分布本高度带, 而在黄岗山山顶部生长着山地草甸, 对比两者可以看出山顶提供的枯枝落叶层比山脚的常绿阔叶林、杉木等要厚的多。并且海拔越高受人为的干预就越少, 地上残留的枯枝落叶越多的进入生物循环过程中, 为土壤有机质提供更多来源。

(五) 不同垂直地带的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

1. 根据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搞好土地利用规划。

在武夷山保护区内海拔高度为2100~1900m地带为山地草甸土带, 根据该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土壤资源的特点, 虽然山顶的水量多, 有机质含量高, 但是山顶的温度较低、风力大不适合种农作物或栽培经济林, 应该以保护其原生态系统为重点。在海拔高度1050~700 m的地带上分布着黄壤和红黄壤, 有机物含量和Ph值都比山脚的红壤高, 适合开发为茶园或经济林。但是由于单调的纯竹林经营方式使土壤肥力有明显的下降, 实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限制纯竹林经营方式, 逐步使竹林逐步发展为竹木混交林。而分布在700m以下的红壤适合开发为耕地。由于地区的海拔较低人口较多, 水分较多, 光热条件好, 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 在开发利用土地时应该注意水土流失问题。

对比1号剖面和2号剖面, 可以从中看出处于同一垂直带的山地草甸土在相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 因局部小地形的差异, 引起水环境的改变, 形成2种不同的山地草甸土亚类 (见表1) 。1号剖面的A层的厚度比2号剖面要厚, 且1号剖面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2号剖面, 形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1号剖面长期处于积水的环境下有机质强烈累积, 2号剖面处于坡地, 排水条件好, 不产生积水环境, 土壤的有机质矿物质化强度高于1号剖面的土壤。加上2号剖面处于坡地, 水土容易流失使土壤A层的厚度变薄。从1、2号剖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地形对土壤的重要影响。由于水土流失会降低土壤的肥力, 因此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土保持, 特别是红壤。红壤是用于耕地, 且在红壤地带人口较多, 土地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土壤。因此红壤开发应该注意土壤肥力和水土保持, 在侵蚀比较严重地区, 应选用马尾松、台湾相思树等作为先锋树种绿化荒坡。

3. 在利用区内土地资源同时着眼于生态旅游的发展。

保护区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既有科考价值, 又有观赏价值, 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求新、求奇及参与心理, 符合当前全球旅游发展的动态与需求。可以用旅游来带动本区的经济发展, 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六) 结语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结合土壤的地带分异规律, 使其获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在开发武夷山保护区的土壤资源过程中应该侧重于保护土壤的保护上。注意水土保持, 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利用模式。保护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由于本文侧重研究武夷山保护区土壤的成土气候、生物及地形土壤的垂直规律的影响, 没有充分分析到土壤的成土时间和母岩及母质的影响, 并且在土壤的数据采集不够具体, 所以对武夷山保护区的土壤整体性质研究不深入。

摘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 由于海拔较高, 形成了较完整的垂直地带谱。文章主要研究武夷山保护区的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山脚到山顶土壤心土颜色的变化是亮度由白转黑;土壤表土层颜色亮度总体是随海拔降低而变亮, 心土层随海拔降低而变暗。PH值是随着海拔上升整体呈升高的趋势;有机质含量和A层的厚度随海拔上升而增加。根据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垂直分异规律对武夷山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有机质含量,PH值,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宋萍, 洪伟, 吴承祯, 等.兰思仁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地形格局[J].山地学报, 2005, 23 (5) :631-635.

[2]罗榕婷, 蔡涵瑛, 戴有才.武夷山土壤垂直带的理化性质[J].高师理科学刊, 2006, 26 (3) :62-64.

[3]陈健飞.武夷山土壤形成特点与系统分类[J].土壤通报, 2000, 31 (3) :97-102.

[4]朱鹤健, 何宜庚.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7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分异规律】相关文章:

变形规律05-07

季节规律05-09

认知规律05-10

特征规律05-13

反应规律05-20

创造规律05-27

波动规律05-27

组合规律05-27

搭配规律05-28

创作规律06-04

上一篇:报价分析下一篇:语文识字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