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规律范文

2024-05-20

反应规律范文(精选10篇)

反应规律 第1篇

从前我们在学习硝酸的强氧化性时, 只是关注三个反应,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C与浓硝酸的反应, 关注的是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应的比例系数 (即14122, 38324, 14142) 和电子的转移数目, 而忽略了硝酸本身在反应时的特殊性.不管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 在与单质反应时都有奇妙的规律可循.

一、金属单质与浓硝酸反应

先看三个不同价态金属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当金属单质前的系数为1时, Ag在形成硝酸盐时, 化合价为+1, 浓硝酸前面的系数为2;Cu在形成硝酸盐时, 化合价为+2价, 浓硝酸的系数为4;而Fe在与过量的浓硝酸加热形成硝酸盐时, 化合价为+3价, 浓硝酸的系数为6.

规律:金属单质与浓硝酸反应时, 硝酸的系数等于金属在所形成的硝酸盐中价态的两倍.

此处硝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两种性质, 并且n (氧化性作用的硝酸) =n (酸性作用的硝酸) .

二、非金属与浓硝酸反应

先看三个不同价态非金属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C被氧化到+4价, 浓硝酸前的系数为4;P被氧化到+5价, 浓硝酸前的系数为5;S被氧化到+6价, 浓硝酸前的系数为6.

规律:非金属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时, 硝酸前的系数与非金属被氧化到的价态相同.此处硝酸只表现了氧化性.

三、金属与稀硝酸反应

分析:当金属单质前的系数为3时, Ag在化合物中显+1价, 稀硝酸前面的系数为4;Cu在形成硝酸盐中显+2价, 稀硝酸的系数为8;而Fe在形成的盐中化合价为+3价, 稀硝酸的系数为12.

规律:当金属单质与过量的稀硝酸反应时, 若非金属前的系数为1, 则硝酸的系数就是该金属在反应中所呈价态的43倍.

此处硝酸的作用为氧化性和酸性, 且n (起氧化性的硝酸) ∶n (起酸性的硝酸) =1∶3.

四、非金属与稀硝酸的反应

3C+4ΗΝΟ3=CΟ2+4ΝΟ+2Η2Ο3Ρ+5ΗΝΟ3+2Η2Ο=3Η3ΡΟ4+5ΝΟ

3S+6ΗΝΟ3=6ΝΟ+3Η2SΟ4

(即S+2ΗΝΟ3=2ΝΟ+Η2SΟ4)

分析:C被氧化到+4价, 浓硝酸前的系数为4;P被氧化到+5价, 浓硝酸前的系数为5;S被氧化到+6价, 浓硝酸前的系数为6;只不过此时非金属单质前的系数为3.

规律:当非金属单质与稀硝酸反应时, 若非金属前系数为1, 则硝酸的系数就是该非金属在反应中所呈现的价态13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当金属在与浓、稀硝酸反应时, 硝酸都是有两种作用, 根据方程式可以看出起酸性作用的硝酸与金属要呈现的价态相同, 而起氧化性的硝酸又与呈酸性的硝酸有特定的比例关系.

当非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时, 硝酸的作用都是起氧化性作用, 而从被还原的价态可以知道二者反应时的特定比例关系.

学习重在反思, 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如果只知重复, 一味照搬以往的曲子跳舞, 教学工作会“年年岁岁花相似”, 又哪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呢?因此反思非常重要, 不仅教师要反思, 学生也要反思.“思广则能活, 思活则能深, 思深则能透, 思透则能明”;只有将粗糙的、混杂的、表面的、肤浅的、零碎的教育大杂烩, 经过反思的发酵、过滤、提炼, 蒸发, 最终才能煮成一道道精美喷香的教育美餐!

反应规律 第2篇

催化裂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对硫转化规律的影响

利用XTL-5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胜利石油化工厂的AR在不同反应温度下进行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汽油、柴油和气体产品中的硫含量明显增加,分布到这几类产品中的硫占原料总硫的质量分数也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重油中的硫含量也呈现出增加趋势,分布到重油中的`硫占原料总硫的质量分数急剧下降;焦炭中的硫含量和分布到焦炭中的硫占原料总硫的质量分数都随着反应温度上升而减少.

作 者:杜峰 张建芳 杨朝合 Du Feng Zhang Jianfang Yang Chaohe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刊 名: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AND GAS 年,卷(期):2006 35(4) 分类号:X7 关键词:催化裂化   硫含量   硫分布  

氧化还原反应问题解题规律归纳 第3篇

一、守恒律

1.电子得失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相等(或者说化合价升高总数与化合价降低总数相等)。

应用1 计算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多少。

例1 KI与KIO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单质碘,问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碘元素与被还原的碘元素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 K→化合价升高1价,被氧化;KO→化合价降低5价,被还原。要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KI与KIO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5∶1,则被氧化的碘元素与被还原的碘元素的质量之比也为5∶1。

应用2 确定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

例2 在含有0.078 mol FeCl溶液中,通入0.009 mol Cl,再加入含有0.01 mol XO的酸性溶液,溶液中的Fe恰好全部被氧化,并使XO还原为X离子,求n的值。

解析 Fe→Fe,1 mol FeCl失去1 mol电子;Cl→Cl,1 mol Cl得到2 mol 电子;O→X,1 mol XO得到2(6-n)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FeCl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氧化剂Cl和XO得到的电子总数,即0.078×1=0.009×2+0.01×2(6-n),解得n=3。

应用3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例3 配平方程式: P+ CuSO+ HO→ CuP+ HPO+ HSO。该反应中160 g CuSO可氧化P的质量是 。

解析 该反应中氧化还原关系较为复杂,既有CuSO与P的氧化还原反应,又有P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u,P元素化合价降低3价;SO→P,Cu元素化合价降低1价;→HO,P元素化合价升高5价。生成1 mol CuP共得到6 mol电子,生成1 mol HPO失去5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CuP与HPO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5∶6,即CuP的系数为5,HPO的系数为6;然后通过观察法写出其他各物质的系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11P+15CuSO+24HO=5CuP+6HPO+15HSO。

因为CuSO与被CuSO氧化的P之间仍符合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所以CuSO与被CuSO氧化的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n(CuSO) == 1 mol,可氧化的P的质量= mol×31 g·mol=6.2 g。

2.电荷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相等。

3.原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与一般的反应一样,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应用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或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数之比。

二、物质转换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可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

应用 用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三、性质表现律(价态律)

1.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如F、O、Fe、H、CO、KO、HO、O等。

2.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X(卤素离子)、H、H等。

3.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一种性质为主,一般遇强氧化剂表现还原性,遇强还原剂表现氧化性。例如:2FeCl+Cl=2FeCl;FeCl+Zn=ZnCl + Fe。Fe、SO、H等以还原性为主,Cl、CO、NO等以氧化性为主。

4.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各种价态的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如HCl中H处于最高价态+1价,遇金属等还原剂时可表现氧化性;其中的Cl处于最低价态-1价,遇到KMnO、MnO、KClO、Ca(ClO)等强氧化剂时表现还原性。

应用 判断元素或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

四、价态转化规律

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这一规律,歧化反应中反应物价态应介于两产物价态之间,而归中反应中产物价态应介于两反应物价态之间。

应用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高低。

1.邻位转化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进行。

(1)元素处于最低(或最高)价态,遇一般氧化剂(或还原剂)时转变至相邻价态。例如:

2H+O=2↓+2HO

2Cl+Cu=2Cl+CuCl

(2)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遇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被氧化(或被还原)至相邻的高价态(或低价态)。例如:

O+Cl+2HO=HO+2HCl

O+2HS=3↓+2HO

(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可发生歧化反应,且一般发生邻位转化(即歧化律)。例如:

+HO=H+HO

3+6NaOH=2Na+NaO+3HO

3O+HO=2HO+O

2.跳位转化律

(1)元素处于较低(或较高)价态时,遇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发生跳位转化。例如:

+6HNO(浓)=HO+6NO↑+2HO

2KO+16HCl=2KCl+2Cl+5Cl↑+8HO

(2)当加剧反应条件(如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强酸性、增大反应物的量等)时,可发生跳位转化。例如:

3+6NaOH=5Na+NaO+3HO

4H+5O=4O+6HO

H+8HNO(浓,足量)=HO+8NO↑+4HO

例4 G、W、X、Y、Z均为含氯的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方程式未配平且氯元素一定有价态变化)。

①G W+NaCl

②W+HO X+H

③Y+NaOH G+W+HO

④Z+NaOH W+X+HO

请判断G、W、X、Y、Z中氯元素化合价的高低。

解析 反应①中G→NaCl,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氯元素的化合价G

3.互不交叉和换位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不考虑其他元素之间的反应,下同)时,产物的价态必介于两反应物的价态之间,且其变化是不交叉的。

(1)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间不相互转化。例如:C与CO、CO与CO、Fe与Fe、Fe与Fe,或S与HS、S与SO、SO与HSO等均不反应(因此可用浓HSO干燥SO)。

(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且只靠拢不交叉。也就是说,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同一中间价态,也可能不为同一价态,但一定介于氧化剂与还原剂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之间(即归中律)。例如:

H+HO(浓)=↓+O↑+2HO

KO+6H=K+3↑+3HO

应用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物质的变化以及预测反应的产物,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及转移电子数。

例5 (1)在反应KClO+6HCl=KCl+3Cl↑+3HO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转移电子数为 。

(2)在反应HS+HSO(浓)=S↓+SO↑+2HO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转移电子数为 。

解析 (1)由于K中Cl元素价态与H相同,则KCl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不换位)。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Cl,该反应为归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5。

(2)与O中S元素化合价恰介于H和HO之间,根据互不交叉规律,只有S为氧化产物、SO为还原产物时,价态变化才不交叉,转移电子数为2。

五、性质强弱律(性质递变律)

1.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为“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即对于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说,氧化剂一定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还原剂一定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也就是说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如:在反应2Fe+Cl=2Fe+2Cl中,氧化性Cl大于Fe,还原性Fe大于Cl。

应用1 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例6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并说明原因。

(1)Fe+Cu=Fe+Cu

(2)2Fe+Cu=2Fe+Cu

解析 (1)因为氧化性Fe

(2)因为氧化性Fe>Cu,还原性Cu>Fe,该反应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能够发生。

应用2 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例7 已知反应:

(1)I+SO+2HO=HSO+2HI

(2)2FeCl+Cl=2FeCl

(3)2FeCl+2HI=2FeCl+I+2HCl

试判断I、SO、Cl、FeCl四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

解析 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由反应(1)可得出:I>HSO>SO;由反应(2)可得出:Cl>FeCl;由反应(3)可得出:FeCl>I。综上所述可知四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Cl>FeCl>I>SO。

当然也有例外。例如:2NaCl+2HO=2NaOH+Cl↑+H↑(氧化性Cl大于HO,还原性H大于NaCl。这是由反应条件电解所决定的);Na+KCl(熔融)=NaCl+K↑(还原性K大于Na,这是因为K的沸点758 ℃比Na的沸点883 ℃低,生成的K为蒸气而脱离反应体系,使反应能有效地向右进行)。

2.在相同条件下,总是氧化性或还原性最强的微粒优先发生反应。例如:向含有Br和I的溶液中滴加氯水,则I将优先被氧化;向含有Cu和Ag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则Ag将优先被还原。

应用 判断混合溶液中离子发生反应的顺序。

例8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FeBr溶液中通入少量Cl ,通入过量Cl 。

(2)FeI溶液中通入少量Cl ,通入过量Cl 。

解析 因Fe、Br、I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当通入过量Cl时,Fe、Br、I都可被Cl所氧化,此时两溶液中反应相似,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Fe+4Br+3Cl=2Fe+2Br+6Cl

2Fe+4I+3Cl=2Fe+2I+6Cl

当通入少量Cl时,由于还原性I>Fe>Br,FeBr溶液中只有Fe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2Fe+Cl=2Fe+2Cl

FeI溶液中只有I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2I+Cl=I+2Cl

3.一般来说,同一元素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如氧化性:Fe>Fe;价态越低,其还原性越强,如还原性:HS>S>SO。不过也有例外,氧化性HO>HO,原因是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初生态”的氧原子。

4.一般来说,酸性越强、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例如:KMnO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最强、中环境次之、碱环境中最弱;浓盐酸具有还原性,而稀盐酸没有;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没有;温度越高,碳的还原性越强等。

应用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选择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

六、反应先后律(难易律)

一般来说,在同一反应环境中,浓度相同或相近的氧化剂遇到若干种还原剂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同理,在同一反应环境中,浓度相同或相近的还原剂遇到若干种氧化剂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例如:还原性I>Fe,将Cl通入FeI溶液中,先发生反应Cl+2I=2Cl+I,后发生反应Cl+2Fe=2Fe+2Cl;还原性Fe>Br,将Cl通入FeBr溶液中,先发生反应Cl+2Fe=2Fe+2Cl,后发生反应Cl+2Br=2Cl+Br。

应用 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七、反应方向律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按照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与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反应,生成氧化较弱的物质和还原性较弱的物质的方向进行。也有例外,如还原性Fe>H,但FeO+4H 3Fe+4HO(g),原因在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排出可使平衡不断向右移动。类似的有还原性Si大于C,但2C+SiO=Si+2CO↑

应用 用于预测反应的可能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第4篇

首先必须说明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对元素的周期率的理论要有详尽的了解, 主要思考的因素:原子半径的大小, 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 最外层电子的轨道特征, 第一电离能的相对大小等。其一般的规律是:

首先, 对非金属元素而言, 其非金属性越强, 氧化性越强, 对应离子的还原能力越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酸性越强,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其次, 金属性越强, 其还原能力越强, 其对应的离子氧化能力越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再次, 对于处在中间的价态的元素, 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二者能力的相对大小的分析比较, 以及属性的展示, 必须要根据主体元素的性质进行推断。如SO2, 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但由于主体元素是非金属单质硫, 所以SO2的氧化性强于还原性。同理, Fe2+的还原性应强于氧化性。对于NO2气体来讲, 虽然二者属性兼而有之, 但由于N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其氧化性一定强于还原性。

温度:由于温度升高, 反应体系内能增加, 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或还原性均增强。

压强:对于气体物质, 在发生反应时, 增大压强, 反应物浓度增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浓度:一般而言, 浓度越高, 其氧化能力 (或还原能力) 越强, 反之亦然。

第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三条重要规律

同种元素, 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走向中间值, 即氧化剂的还原产物与还原剂的氧化产物是同一物质, 准确地讲, 应该是殊途同归。

当把H2S气体通到浓H2SO4中, 当浓硫酸适量时, 其发生反应为:

H2S+H2SO4 (浓) =S↓+SO2↑+H2O

当浓硫酸过量是:

H2S+H2SO4 (浓) =SO2↑+H2O

主要原因:生成的硫与浓H2SO4继续发生了归中反应所致。应特别强调的是:对同一元素, 如果出现负价, 另一物质中的同一元素显正价, 则中间价态是零价。如果都是正价, 则生成具有中间价态的相对稳定化合物, 对硫元素而言, 根据轨道理论, S+4相对稳定, 所以从普通意义上来讲:一般情况下, 浓H2SO4的还原产物是SO2和H2O。在金属概论的学习中, 常常出现这样一道题:在FeCl3的溶液中加入铁粉, 通过实验现象, 书写其离子方程式, 在FeCl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 有何现象?在FeCl3的溶液中加入Fe粉时, 发生2Fe3++Fe=3Fe2+, 溶液呈现浅绿色, 铁粉溶解。而在Fe2+中加入铁粉, 不发生反应。

歧化规律:同一物质, 同一元素, 同一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 价态走向相邻的高价态和相邻的低价态 (三同缺一不可) 。在卤素的学习中, 出现了漂白粉的生产问题及其应用的条件。首先将Cl2通入到Ca (ClO) 2溶液中时:Cl2发生歧化:Cl2+H2O=HCl+HClO

2HCl+Ca (OH) 2=CaCl2+2H2O 2HClO+Ca (OH) 2=Ca (ClO) 2+2H2O

总方程式:2Cl2+Ca (OH) 2= CaCl2+Ca (ClO) 2+2H2O

由于CaCl2和Ca (ClO) 2的颜色相近, 溶、沸点接近, 所以难分离, 常把CaCl2作为漂白粉的添加剂。因为CO2水溶液的酸性强于HClO, 所以就产生了漂白粉的使用条件:有水;浸泡片刻。

Ca (ClO) 2+CO2+H2O=CaCO3↓+HClO

2HClO=2HCl+O2↑歧化规律的最典型的运用是工业上硝酸的生产:

4ΝΗ3+5Ο24ΝΟ+6Η2ΟΝΟ+Ο2ΝΟ23ΝΟ2+Η2Ο=2ΗΝΟ3+ΝΟ

然后对稀NO循环使用,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 更是为了防止氮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应当指出的是:对HNO3而言, 不论浓、稀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但能力的表演结果各有不同。

Cu+ΗΝΟ3 () =Cu (ΝΟ3) 2+Η2Ο+ΝΟ

ΝΟ+ΗΝΟ3=ΝΟ2+Η2Ο (归中规律)

对稀HNO3而言:

Cu+HNO3 (稀) =Cu (NO3) 2+H2O+NO↑, 随着HNO3物质的量的减少, 氧化能力严重亏损, 归中反应不能发生。结论:一般情况下浓HNO3的还原产物是NO2和H2O, 而稀HNO3的还原产物是NO和H2O。

先后规律:对同一氧化剂, 当有不同种还原剂存在时, 首先同还原能力较强的还原剂发生作用, 即坚持由强制弱的原则, 同时享受参与反应的化合物本身固有属性的个性化表演。同理对于同一还原剂, 当有多种氧化剂存在时, 氧化能力强的优先反应。例如, 在AgNO3、Cu (NO3) 、Zn (NO3) 2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一些铁粉, 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 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Cu, 滤液中有Cu2+、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Cu2+、Zn2+、Fe2+

解析:当滤纸上有Ag、Cu、Fe时, 说明铁过量。其反应过程是:由于Ag+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所以优先发生反应:Ag++Fe= Fe2++Ag.从理论上讲, 当Ag+反应完毕时:Cu2++ Fe = Fe2++Cu。当Fe处在过量状态时Ag+、Cu2+一定消耗完毕, 而Zn2+不能与铁反应。所以, 溶液中肯定有Zn2+、Fe2+

当滤纸上有Ag、Cu时, Fe可能恰好反应完毕, 也可能量不足, 溶液中可能有Cu2+但滤液中一定有Fe2+、Zn2+、肯定没有Ag+。

当滤纸上有Ag、Cu时, 混合溶液中可能有Cu2+;也可能没有Cu2+。

当滤纸上有Ag、Cu、Fe时, 说明Fe处在过量状态, 滤液中一定没有Cu2+。

当然任何规律都需要人们继续认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我们的态度应以时间、地点、环境为转移。

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 其产生的生成问题是一直困扰学生学习的根本问题, 为了更有效、更生动的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本本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 就产物生成问题提出相关的规律和理论, 提出了新的观点。

反应规律 第5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土壤盐渍化;油菜幼苗;复盐胁迫;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S634.3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105-03

收稿日期:2015-08-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473072);湖北省中青年人才项目(编号:Q20152702)。

作者简介:崔雪梅(1979—),女,云南宣威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及智能预测等研究。E-mail:swaucxm@126.com。

通信作者:郭海如,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环境信息处理及计算机监控等研究。E-mail:hbeughr@126.com。土壤盐渍化是全球农业生产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现有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4。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良利用盐渍化土地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采用2种方式:用传统水土工程改良盐渍土壤,使之适宜作物生长;进行植物耐盐育种[1]。相比较而言,无论是经济效果还是环境效益,培育耐盐性品种都有较大优势。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菜籽油是我国的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2]。油菜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深入研究油菜的抗逆性机理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3]。相关研究表明,盐渍化土壤中可溶性盐分主要包括Na+、Ca2+、Mg2+等阳离子以及C032-、HCO3-、C1-、SO42-等阴离子,它们均来自中性盐或碱性盐[4]。目前对于油菜耐盐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而关于复盐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研究鲜见报道。

本试验选用阳光2009油菜种子,以NaCl、CaCl2、MgSO4、Na2SO4、NaHCO3作为复盐成分,人工设定不同浓度复盐分梯度,模拟现实的复杂状态下油菜受到盐胁迫的情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生长以后,测定了不同浓度盐分处理下的油菜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H2O2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根长变量、株高变量(根长和株高数值均为胁迫处理生长10 d后前测量值与胁迫处理前的差值)等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盐分对各项生理指标影响的大小及油菜受盐害的盐浓度大小,为进一步探究油菜抗逆性和提高油菜抗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15年3—5月在湖北工程学院生科楼实验室完成。供试油菜品种为甘蓝型阳光2009,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该品种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25%,饼粕硫苷含量18.39 μmol/g,含油率43.98%,品质较好。

供试盐分种类及比例:根据我国盐渍化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模拟盐分胁迫的盐溶液成分选用NaCl2、CaCl2、MgSO4、Na2SO4、NaHCO3,以NaCl ∶CaCl2 ∶MgSO4 ∶Na2SO4 ∶NaHCO3=14 ∶1.5 ∶3 ∶14 ∶0.5的质量比作为盐分处理原溶液。以此溶液为基础配制0、0.30%、0.60%、0.90%、1.20%、1.50%、1.80%、2.10%、2.40%、2.70%、3.00%的浓度梯度。

1.2试验方法

挑选籽粒饱满、大小均匀的油菜种子,用0.525%的NaClO溶液浸泡25 min,自来水洗净,浸泡24 h后,弃去浮在水面的死种后进行催芽。将种子均匀散布在铺有2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将培养皿放入(25 ±2) ℃恒温箱中培养,每隔1 d浇2次水,水量均等,以恰好不流动为宜。3 d后移至沙土中继续培养,每隔1 d浇2次1/2霍格兰氏营养液。幼苗适应生长2周后,长出3~4张子叶、根系发达、幼茎较硬时,将长势一致、长短粗细均匀的幼苗每组6株移于独立的玻璃器皿中继续水培,以泡沫软垫固定。幼苗分为11个试验组,每组3个平行,置于通风光照处培养,每天通气15 min。移苗1周后进行复盐胁迫处理。盐分处理10 d后开始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油菜幼苗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6]如表1所示。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在MATLAB环境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数据,分析盐分对各生理指标影响大小及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大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浓度复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处理结束后测定各组油菜根长变量、株高变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H2O2含量、三苯基甲月替(triphenyl formazan,TPF)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出,盐分含量为0.30%时,油菜根长、株高、TPF含量均显著增加,在此浓度下,油菜根长比对照(复盐浓度为0)增长52%,株高比对照增长31%,而 (TPF)量跟对照相比也增长了6.5%;此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油菜根长、株高、TPF量逐步降低,说明低浓度的盐分有助于油菜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长,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着盐分含量增加,油菜地上部分、根系生长都受到抑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则随着复盐浓度增加而减少。由此可见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复盐胁迫反应敏感。復盐浓度低于0.60%时,脯氨酸含量差异很小;盐分浓度为 1.50% 时,脯氨酸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116%,说明适量浓度的盐分胁迫能够明显促进油菜幼苗的脯氨酸积累;此后当复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脯氨酸含量又开始下降,受到抑制。复盐胁迫下H2O2含量随着盐分浓度升高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当盐分浓度达到1.20%时,H2O2含量达最高值。H2O2是植物体内活性氧最重要的代表之一,H2O2在植物面临环境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nlc202309040709

2.2主成分分析复盐胁迫下油菜生理指标变化规律

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能够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的几个综合指标,来反映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有利于在多个变量中找出主要的影响因子[7]。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复盐浓度下对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并找出最佳复盐浓度。

在MATLAB下编写程序,采用zscore()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并且采用corrcoef()函数求出标准化后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各不相同,其中根长(x1)、株高(x2)和TTC含量有很强的相关性,TPF含量(x7)与总叶绿素含量(x5)相关性也很强。叶绿素a(x3)含量、叶绿素b含量(x4)、总叶绿素含量(x5)与可溶性糖含量(x8)相关性均很强。脯氨酸含量(x6)与其他指标相关性最弱,H2O2含量(x9)跟其他指标相关性一般。可以看出,某些指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若直接用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必然造成信息重叠,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

采用pcacov()函数计算表3中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如表4所示。前4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8.25%,浓缩了源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分析不同盐浓度下各指标的特征。

前4个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如表5所示,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根长、株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TPF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脯氨酸含量和H2O2含量,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株高和根长。

分别以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构建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表达式如下:

Z=0.701 702 8y1+0.141 923 6y2+0.024 196 7y3+0.016 454 7y4。

式中:y1、y2、y3、y4分别表示4个主成分表达式;Z表示最终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表达式。

把不同盐浓度的4个主成分值代入上式,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求出不同盐浓度下各指标的综合排表3相关系数矩阵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盐分含量为0.30%时,油菜根长、株高、TPF含量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油菜根长、株高、TPF含量逐步降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则随着复盐浓度增加而减少。由此可见,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复盐胁迫反应敏感。复盐浓度低于0.60%时,脯氨酸含量差異很小;盐分浓度继续升高,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升高,说明适量浓度的盐分胁迫能够促进油菜幼苗的脯氨酸积累,且促进作用明显;但当复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脯氨酸含量又开始下降,受到抑制。复盐胁迫下H2O2含量随着盐分浓度升高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

在MATLAB环境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下各指标的综合排名表明盐浓度为0.30%时各项指标最佳,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越来越差。复盐胁迫对株高、TPF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根长,说明油菜品种阳光2009对盐害反应最敏感的是株高和TPF量,其次是根长。复盐胁迫对脯氨酸含量影响最小。

参考文献:

[1]鄢燕,张新全,张新跃. 黑麦草种子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草业科学,2003,20(2):16-19.[2]左青松,曹石,杨士芬,等. 不同氮肥和密度对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4,40(6):1109-1116.

[3]张腾国,寇明刚,王圆圆,等.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5):85-90.

[4]张向前,刘景辉,齐冰洁,等. 复盐胁迫对几种燕麦种子萌发指数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6):233-238.

[5]许耀照,曾秀存,方彦,等. 盐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4):14-19.

[6]李合生,孙群,赵世杰.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朱东旭,关中波,徐桂真,等. 油用向日葵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2):152-156.祭秀亭,裴玉贺,赵美爱,等. 青农8号等3个玉米品种苗期耐盐抗旱性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108-110.

反应规律 第6篇

碱-骨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on,AAR)是指混凝土中来自水泥、外加剂、掺合料或拌合水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组分发生膨胀性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现象。自1940年Thomas E.STANTON首次发现碱-骨料反应以来,先后在加拿大、法国、南非、英国等地区都发现了AAR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和破坏[1]。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灾害问题。

我国在1990年后相继发现了立交桥、机场、大型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和轨枕、工业和民用建筑因AAR而发生破坏的现象[2]。我国混凝土工程使用的骨料种类很多,其中有许多是硅质骨料或含硅质矿物的骨料。为避免和减少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ASR)对我国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保证重点混凝土工程安全,必须预防碱-硅酸反应。

碱-骨料反应造成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各国科学家一直致力于AAR问题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AAR的机理、发生条件、抑制措施和骨料碱活性鉴定方法等很多方面,但在评价混凝土的AAR危害性方面,如何考虑加速试验条件下混凝土与实际工程混凝土之间的差异,使加速方法的试验结果能直接用于评价AAR对工程危害性方面的研究却涉及很少。

温度条件是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发生ASR与加速试验条件下混凝土发生ASR的主要差异之一,也是ASR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在砂浆棒快速法的基础上调整试验温度,研究了温度对ASR膨胀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ASR膨胀量与温度关系的分析,初步建立ASR膨胀预测模型,预测一定温度下ASR的膨胀历程,以期为快速评价ASR对工程的危害性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方法与原材料

1.1 试验方法

参照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2.37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棒快速法)”设计一组试验,研究温度对ASR的影响,将养护温度分别调整为80℃、60℃与38℃,其余参数不变。

1.2 原材料

水泥:42.5级中热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碱含量及压蒸膨胀率检测结果见表1。水泥的压蒸膨胀率为0.02%,满足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2.37骨料碱活性检验”中对水泥压蒸膨胀率小于0.2%的要求。

%

试验所用骨料为石英砂岩人工骨料,由石英晶体、方解石和长石晶体镶嵌构造而成,有一些淡斜绿泥石、白云母分布在岩石中,含有5%~12%的微晶石英。依据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2.37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棒快速法)”对骨料进行了骨料碱活性检验,28d砂浆膨胀率为0.361%,根据砂浆棒快速法判定该骨料为具有潜在碱-硅酸反应活性的骨料。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数据

砂浆试件在养护温度分别为80℃、60℃与38℃时ASR膨胀率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砂浆试件的ASR膨胀率随养护温度的提高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

2.2 试验数据分析

2.2.1 不同温度下ASR速率常数kT的推求

ASR膨胀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试件膨胀率的大小反映了ASR的程度。因此,将ASR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砂浆试件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根据三种不同温度下砂浆试件ASR膨胀发展趋势,分别用指数函数、双指数函数及双曲函数将砂浆试件的膨胀率表示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T(d-1)和时间t的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显示双曲函数对试验结果拟合较好。因此,假定等温养护条件下砂浆试件ASR膨胀率与养护时间的关系符合双曲函数,方程如式(1)所示:

式中:ξ2(t)—龄期为t时由于ASR引起的砂浆试件的膨胀率,%;

ξu—最终膨胀率,%;

kT—温度为T时的反应速率常数,d-1;

t—试件在T温度下的养护时间,d。

对图1中的每一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非线性数据拟合,分析确定ξu与kT的值,结果汇总于表2,最佳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

注:表2中δ2指检测值与计算值误差的平方和。

图2中的三条曲线是根据试验数据采用双曲函数拟合得到的最优曲线,可以看出,对于所测得的试验数据,用双曲函数拟合良好。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砂浆试件ASR膨胀率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双曲函数来表示。

2.2.2 ASR速率常数kT与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

碱骨料反应膨胀性受扩散、反应和吸水等过程控制,温度是这些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阿累尼乌斯(Arrhenius)于19世纪末总结了大量的试验数据,提出了速率常数kT与反应温度T之间的定量关系,即著名的Arrhenius方程[3]:

其中A和Ea为表征反应特性的常数,R是气体常数(8.3145 J/mol·K)。指数的分子分母都是能量单位,指数本身无量纲。Ea是活化能,单位与RT的相同,即J/mol。A是指(数)前因子,单位与kT相同,表示为d-1。

骨料ASR膨胀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温度对骨料ASR膨胀的影响也可以由Arrhenius方程来描述,此时,式(2)中的kT即为2.2.1中式(1)所推求的ASR速率常数kT。对式(2)两边取对数得到:

如果ASR速率常数kT服从Arrhenius方程,则lgkT对1/T作图应该是一条直线,斜率为-Ea/2.303R,截距为lgA,据此可求出Ea和A。

根据表2中曲线拟合确定的ASR反应速率常数kT,依据式(3),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lgkT与1/T的关系图。结果表明,lgkT与1/T接近呈直线关系,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5,说明温度对ASR反应膨胀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方程。由图3求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其中斜率对应于式(3)中的-Ea/2.303R,截距对应于式(3)中的lg A,经换算,得到表3所示的指前因子A和骨料的ASR活化能Ea。将表3中的数据代入Arrhenius方程(式(2)),得到式(4)。按式(4)绘出骨料ASR速率常数kT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图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Arrhenius函数可以很好地描述试验所用骨料ASR速率常数kT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由式(4)可以计算出其它温度下该骨料的ASR速率常数。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Arrhenius函数能够很好描述试验所用活性骨料ASR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由图2可以看出,温度升高对混凝土ASR速率常数有很大的影响,但对砂浆试件的最终膨胀率影响不大,即养护温度升高对砂浆试件ASR的最终反应程度影响不大。由式(1)和式(4)可以根据某一温度下骨料砂浆试件ASR膨胀的发展进程推导出任意温度下该骨料砂浆试件的ASR膨胀发展进程,从而可对实际环境温度下骨料ASR膨胀历程进行预测。

取砂浆试件ASR最终膨胀率ξu=1.6133%,活化能Ea=6.069×104J/mol,指前因子A=1.05×107 d-1,由式(4)和式(1)计算出砂浆试件在80℃、60℃和38℃下的膨胀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曲线见图5。由图5可以看出,基于ASR膨胀模型计算的骨料ASR膨胀曲线与实测ASR膨胀曲线的数值及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误差较小。

2.3 ASR膨胀预测

根据前述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知:对于试验所用具有潜在危害性反应的活性骨料,在砂浆棒快速法试验条件下,其ASR膨胀与时间的关系符合双曲线函数,温度对ASR速率常数的影响可以用Arrhenius方程进行描述。因此,根据系列快速试验结果,可以求出特定骨料ASR的特性参数,初步建立模型进行骨料ASR膨胀的预测。

根据Arrhenius方程(式(3))求出指前因子A(d-1)的值和活化能Ea(J/mol),然后将式(2)代入式(1)可以求出温度为T时不同养护龄期所对应的砂浆试件ASR膨胀率ξ2,见式(5):

式中:t—温度为T时的养护龄期,d;

ξu—砂浆试件ASR最终膨胀率,%;

Ea—活化能,J/mol;

R—气体常数,为8.3145 J/mol·K;

A—指(数)前因子,d-1;

ξ2—养护时间为t时砂浆试件的ASR膨胀率,%;

T—绝对温度,K。

由式(5)可以预测骨料砂浆试件在其他温度条件下的ASR膨胀历程。令式(5)中T=20+273=293K,即为骨料砂浆试件20℃时ASR膨胀历程预测的计算公式。

对式(5)进行反推,可以计算一定温度条件下砂浆试件达到某一膨胀率所需的时间,如式(6)所示:

由上述骨料ASR膨胀预测模型可以对特定骨料砂浆试件任意温度下的ASR膨胀历程进行初步预测,并预测一定温度下骨料砂浆试件达到某一膨胀率所需的时间。

对于实际工程混凝土,结合工程结构计算,确定可能导致工程破坏的膨胀量,然后根据式(6)计算实际环境温度条件下达到该膨胀量所需的时间,对工程混凝土ASR进行危害性评价。

3 结论

(1)对试验所用活性骨料碱-硅酸反应(ASR)膨胀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等温养护条件下砂浆试件ASR膨胀率与时间的关系符合双曲函数关系,可以用双曲函数将砂浆试件的ASR膨胀率表示为反应速率常数kT(d-1)和时间t的函数,通过对各等温养护条件下的试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分析确定不同温度T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T(d-1)的值。

(2)通过对特定骨料试验数据的理论分析与数据拟合,验证了温度对ASR的影响可以用Arrhenius方程来描述这一设想,从而为通过快速试验预测实际混凝土结构碱-骨料反应膨胀提供了一种研究手段。

(3)通过养护温度对骨料ASR影响的试验研究和分析,同时运用Arrhenius方程,初步建立了ASR膨胀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ASR在实际温度环境中的膨胀历程,评价ASR对工程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刘崇熙,文梓芸著.混凝土碱-骨料反应[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Tang Mingshu,Han Sufen,Lv Yinong,et.al.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in Beijing area of China.In:the Concrete Society,eds,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kali-aggregate Reactionconcrete,Vol 12,London:The Concrete Society,1992,654-659.

反应规律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3例由比索洛尔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大于35岁, 原发疾病为高血压1~2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所有患者均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23例患者中, 男15例 (65.22%) , 女8例 (34.78%) ;年龄36~76岁, 其中36~39岁者7例 (30.43%) , 40~49岁者0例 (0) , 50~59岁者6例 (26.07%) , 60~69岁者7例 (30.43%) , 大于70岁者3例 (13.04%) 。患者发病年龄无明显规律。

1.2 方法

将以上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原发疾病、用药剂量、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处理与转归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对比索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经统计, 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10min至49天, 平均为 (10.1±1.2) 天, 其中3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者2例 (8.70%) , 30min至1天内出现不良反应者5例 (21.74%) , 3~6天出现不良反应者1例 (4.35%) , 6天以后出现不良反应者12例 (52.17%) , 3例 (13.04%) 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不详。由此可知, 用药6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 (P<0.05) 。

2.2 原发疾病分布

经统计, 本组23例患者中原发疾病为高血压者12例, 占52.17%;心肌梗死和冠心病者5例, 占21.74%;其他疾病者6例, 占26.09%。结果表明, 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最高 (P<0.05) 。

2.3 用药剂量

经统计, 本组23例患者均为口服给药, 其中应用常规剂量2.5~5.0mg/d者18例, 占78.26%;剂量为5.0mg/d者4例, 占17.39%;剂量为0.25mg/d者1例, 占4.35%。结果表明, 用药剂量为2.5~5.0mg/d者所占比例最高 (P<0.05) 。

2.4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经统计发现, 本组中因比索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详见表1。

2.5 治疗与转归

本组23例患者均在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 并依照不良反应类型和病情实施对症治疗:对于呼吸骤停者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吸氧以及新三联静滴, 实施麻醉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治疗后呼吸恢复正常, 于48h后撤机, 所有自主症状均得到好转[2]。全部患者均治愈,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比索洛尔为高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 不存在内在的拟交感活性与膜稳定活性, 因此对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的β1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但是近几年关于比索洛尔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因此本文对近10年内我院出现的比索洛尔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 23例患者中, 男性多于女性, 但年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规律;原发疾病多为高血压;给药剂量为常规剂量, 即2.5~5.0mg/d[4];给药方式均为口服;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多为给药6天后;累及系统主要为心血管、内分泌、泌尿、呼吸系统等: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为室房阻滞、窦房阻滞、房颤, 内分泌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继发性闭经, 泌尿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肾衰, 呼吸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骤停等。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均得到治愈, 无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 比索洛尔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 且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可能与性别、用药剂量、给药方式、原发疾病等有关。临床上使用比索洛尔时应明确其适应证,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并在用药后密切观察, 提高用药安全性,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比索洛尔引起不良反应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男性多于女性, 且多于用药6天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导致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多为2.55.0mg/d;不良反应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所有病例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均痊愈, 无死亡病例。结论:比索洛尔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 累及多种组织器官, 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比索洛尔,不良反应,临床特点,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周兰兰.口服康忻致呼吸骤停1例[J].东南国防医药, 2009, 11 (4) :332-339.

[2]李金源, 兰正花.国产比索洛尔致急性肾衰竭1例[J].福建医药杂志, 2010, 28 (1) :182-183.

[3]曹悦鞍, 彭朝胜, 龙南展.高血压患者服用比索洛尔治疗心悸致剧烈咳嗽[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 (1) :58-59.

浅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第8篇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特点,规律

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方式, 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十分广泛。近年来,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 其临床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也逐渐增多, 导致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增加, 给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1]。因此, 研究抗菌药物使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38例, 男74例, 女64例, 年龄为2~82岁, 平均年龄为 (43.5±2.4) 岁。138例患者中, 47例患者为住院科室, 42例患者为门诊科室, 26例患者为普外科, 23例患者为其他科室。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均进行年龄、性别、药物使用情况、用药过敏史、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进行记录分析, 参考国家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其因果关系进行评价[2]。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8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 <7岁的患者4例, 占2.9%;7~18岁的患者16例, 占11.6%;19~60岁的患者86例, 占62.3%;>60岁的患者32例, 占23.2%。

2.2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情况

138例患者中, 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具体数据见表1。

2.3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13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 其中55例患者发生在皮肤及附件上, 占39.9%, 28例患者发生在消化系统, 占20.3%, 13例患者发生在神经系统, 占9.4%, 具体数据见表2。

2.4 临床治疗后转归情况

138例患者中68例患者停药后治愈, 占49.3%, 7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显著好转, 占50.7%。其中, 102例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影响较小, 占73.9%, 28例病程延长, 占20.3%, 8例病情加重, 占5.8%。

3讨论

抗菌药物作为临床一种广泛使用的药品, 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3]。在临床用药时, 要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并且给予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 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 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性别无关, 与患者年龄有关, 在20~60岁年龄段发生率较高。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0%和20.3%, 证明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皮肤附件或消化系统时症状明显, 易于发现。血液系统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肉眼难以观察, 其可能与发现不良反应及对其他系统、气管造成损害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 需加强对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临床检验,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漏报率。综上所述, 医护人员应根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 用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张士洋, 程军.陈志武, 等.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 2011, 15 (4) :516-518.

[2]韩晓杰, 武常亮.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与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6 (25) :264-265.

[3]刘乃光.医院中被忽视的影响患者用药安全的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5) :159-160.

反应规律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的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注射用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五水头孢唑啉、阿莫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青霉素、奥硝唑、克林霉素、头孢米诺、依替米星、阿奇霉素、加替沙星、磺苄西林、头孢吡肟。口服抗菌药物主要有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氟康唑等。外用抗菌药物主要有硝酸咪康唑、红霉素。

1.2 方法

按照患者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方面对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多因素汇总分析, 分析探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布

126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女70例, 占55.6%, 男56例, 占44.4%;40岁以下的患者44例, 占34.9%, 40岁以上的患者82例, 占65.1% (见表1) 。

2.2 抗菌药物的种类分布

126例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以头孢菌素类最多, 占43.7%, 具体见表2。

2.3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 具体见表3。

2.4 不同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抗菌药物主要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口服给药、肌肉注射、局部外用给药等, 其中, 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占84.9%, 具体见表4。

2.5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及转归

126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 严重程度一般占93.6% (118/126) , 较严重占4.8% (6/126) , 非常严重占1.6% (2/126) 。

3 讨论

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3]。本研究结果显示, 126例患者中消化系统反应72例 (57.1%) , 过敏反应22例 (17.5%) , 神经系统反应12例 (9.5%) , 心血管系统反应8例 (6.3%) , 泌尿系统反应5例 (4.0%) , 呼吸系统反应2例 (1.6%) , 其他5例 (4.0%) 。可见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占多数。

本研究数据显示, 126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70例, 占55.6%, 男性56例, 占44.4%, 女性略高于男性。这说明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女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更大。在年龄方面, 发生不良反应的40岁以下患者占34.9%, 而40岁以上患者占65.1%, 4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患者, 提示中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这可能跟患者的年龄、机体功能等因素有关。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因素, 身体各器官功能都在逐渐退化, 再加上中老年人所患的基础疾病较多,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4]。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 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硐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5]。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抗感染治疗中[6]。头孢菌素类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 且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7]。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嗜血杆菌等均具有很好地抑制作用[8]。本研究数据显示, 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中, 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 (43.6%) 、青霉素类 (16.7%) 、氟喹诺硐类 (7.1%) 、大环内酯类 (14.3%) 、氨基糖苷类 (5.6%) 等。其中, 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原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疗效显著等优点, 在临床应用较多;同时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比较多, 在使用的过程中, 如果医师按照各种药物的标准规范进行用药方面略有不周, 联合用药、药物浓度高、用药剂量较大、用药疗程过长等, 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9]。

本研究数据还显示, 126例患者中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84.9%, 口服给药占7.1%, 肌肉注射占5.6%, 局部外用给药仅占2.4%, 其中, 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而口服和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低, 说明使用抗菌药物时不同的给药方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攀升, 静脉注射给药更易引起不良反应。原因可能与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血药浓度较高, 对机体刺激性更强有关;此外, 还和注射液的p H值、渗透压、微粒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等有关[10]。

综上所述, 在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不断学习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 明确不同种类药物的药效及使用规范, 综合考虑患者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 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和给药方法可降低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11]。

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的126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 分析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女性发生率 (65.1%) 高于男性 (34.9%) , 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中以头孢菌素类最多 (占43.7%) , 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和过敏为主, 在给药方式上, 静脉注射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 (占84.9%) 。结论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方面。为了降低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要注意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特点, 强化用药方案和给药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以保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反应规律 第10篇

关键词:别嘌醇,不良反应,规律,特点

别嘌醇又称别嘌呤醇, 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 同时也是可抑制尿酸合成的惟一药物, 已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近年来, 随着别嘌醇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断提高, 不良反应个案报道也不断增多[1]。该药品导致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及剥落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 可导致用药者死亡, 因此加大对别嘌醇致不良反应发生规律特点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别嘌醇”、“不良反应”、“变态反应”等为关键词搜索1999年—2014年相关文献, 并对原始文献中别嘌醇致不良反应的文章进行统计与分析。入选标准: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②满足已知不良反应类型;③药物停用后, 不良反应明显好转。

1.2 方法

对使用别嘌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原疾病及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 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药物不良反应 (ADR) 监测中心要求对其进行分类。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在本次研究的210例别嘌醇致不良反应患者中, 男148例 (70.5%) , 女62例 (29.5%) , 男女比例为2.39∶1。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45岁~64岁患者中, 发生率为42.9%, 见表1。

2.2 患者原疾病情况分析

别嘌醇致不良反应排在首位的为痛风, 发生率为51.4% (108/210) ;其次为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 发生率分别为19.5% (41/210) , 12.9% (27/210) ;另外, 糖尿病12例, 发生率为5.7%;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 发生率为2.9%;冠心病4例, 发生率为1.9%;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痛、消化道溃疡、高脂血症各2例, 发生率为1.0%;糖尿病肾病、精神分裂症、多发性骨髓瘤及胆囊炎各1例, 发生率为0.5%。

2.3 不良反应表现分析

别嘌醇致不良反应中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 发生率为42.1%, 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与肝胆系统损害, 发生率分别为22.8%, 9.9%。见表2。

3 讨论

别嘌醇是痛风治疗的主要药物, 其通过对黄嘌呤氧化物的抑制作用, 减少尿酸合成, 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进一步减少尿酸盐在人体骨、肾脏及关节中的沉积来实现治疗目的[2]。在本次观察中, 因痛风及高尿酸症多出现在男性患者中, 因此别嘌呤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 (70.5%) 高于女性 (29.5%) 。且年龄大于45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占65.3% (除年龄不详患者) , 这主要是因为45岁以上人群易发生痛风, 且人体随着年龄增长, 肝肾功能逐渐下降, 药物代谢能力降低, 易发生沉积;其次中老年患者因伴有多种基础病, 药物相互作用大。另外, 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 发生率为42.1%, 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与肝胆系统损害, 皮肤系统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瘙痒、剥脱性皮炎及麻疹样皮疹等。因此临床医生及药师在用药时, 需掌握该药品的禁忌证及适应证, 严格筛选风险人群, 加强用药监测,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海雯, 王春婷.60例别嘌醇片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 2013, 22 (18) :2215-22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反应规律】相关文章:

浅析催化裂化反应中丁烯的生成与转化规律09-12

变形规律05-07

季节规律05-09

认知规律05-10

特征规律05-13

创造规律05-27

波动规律05-27

组合规律05-27

搭配规律05-28

创作规律06-04

上一篇:新变下一篇:微课的设计理念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