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与美育

2024-07-04

中学美术与美育(精选6篇)

中学美术与美育 第1篇

美育是培养人对“美”的认识,使受教育者通过人与周围世界的美的关系而获得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由此确立自己美的品质,通过提高个体自身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培养主体健全的审美心理和创造美的能力。

由张法主编的《美育教程》一书将美育方式分为四个体系:(1)艺术体系中的美育;(2)文化类型中的美育;(3)自然风光中的美育;(4)现代都市中的美育。小学阶段“艺术体系中的美育”主要通过美术教育实现。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特殊性

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别的阶段不同的特点。小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的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必须极其注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 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帮助和引导学生向更好方向发展。

1.生理方面

低年级(一到三年级)学生大脑重量增长较快,神经系统渐趋完善,7岁儿童脑重1280克(成人脑重平均1400克),9岁儿童为1350克。条件反射比以前容易形成,并且形成后比较容易巩固。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大脑里已经有了线条及形状的概念,能够简单表达自己对美的认识,但是肌肉控制、协调能力较差,手指的灵活度仍有差异,握笔不够熟练,所以画画时线条不是很流畅,造型也不是很准确。

高年级(四到六年级)学生的大脑已经基本达到了成人的重量(9岁儿童脑重1400克),神经系统已经基本完善。肌肉控制、协调能力提高,能够协调运用大脑、眼睛和手,能比较准确地用图、文或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

2.心理特点

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并且学习愿望很强烈。他们能够意识到自身及周围的人和物, 但是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把物品分类,既喜欢真实又喜欢虚幻,往往没有耐心,并且注意力范围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

高年级学生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开始关注周围,更了解自身对于用视觉艺术折射内心情感的需求, 他们对于自己的努力带来的益处的评价能力更成熟。

三、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从内容上看,美术教育可以从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入手。

1.造型方面

初等美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二维空间造型”和“三维空间造型两大类,即分别认识平面形态、立体形态的造型方法和审美规律。在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上,二维造型主要有各种平面绘画、拓印画、纸片拼贴等;三维造型主要有插纸、折纸及各种形状的废弃物(各种包装盒、手套、袜子等)的再创造、捏泥娃娃、捏橡皮泥等。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占优势, 小学美术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审美形象的形式、结构、样态的直观感受能力,引导他们把握对象的感性形式。

2.色彩方面

色彩教育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是人自我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能够促进人的思维、感情、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

人的色彩感觉大体分为直觉反应和思维反应两个阶段:直觉反应指人看到色彩后的直接感觉, 思维反应就是人经过思考分析后对色彩的判断和选择。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直觉反应,所以学生一般偏爱对比强烈、鲜艳的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造成小学生色彩画艳丽、夺目、夸张、主观的表现特点。色彩教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如何在画面上组合好色彩使其产生美感,另一方面要诱发学生自身潜在的色彩美感。

色彩的画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表现物象光色变化,塑造体积和空间深度的写实色彩画,可称明暗画法;另一类是想象物象间的色彩组合,采取排除光影变化,追求平面、装饰效果的画法,可称为平面画法。

中学美术与美育 第2篇

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而学校的美术教育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美来实践。学校美育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当然学校的其他各学科教育也都有进行美育的任务,但艺术教育内容本身使得美术教育成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术是艺术教育学科之一,美术是欣赏美、研究美、创造美的。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感知力。因此,美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和途径。

美育在中学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欣赏美和辩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基础的技能训练,完成较低层次美的创造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与追求。因美术本身具有直观性、审美性及创造性的特点,所以美术教学应以直观为前提,学会审美方法来达到以求创造的目的。其实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优势就在其直观性,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更好的体现美育呢?

首先,应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美。

美术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是线条、形状、色彩。让学生先接触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教师通过对线条、色彩、形体等表现形式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线条是造型的基础,线条可以勾画轮廊描绘对象的形象,表现形体结构和质感,还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各种不同的线条,就能表现千变万化的事物,所以老师要先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分析。而彩色在造型艺术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法国马蒂斯说过:“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然而对色彩的感知,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通常人们只能分辩黑、白、红、黄、绿、紫等常见的色彩,而有过绘画训练的人是能够表现出事物多样的色彩变化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解并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了解色彩一般知识以及调配方法,培养其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色彩,先要使学生对色彩相貌有了基础的认识后,教师再结合一些色彩绘画作品进行形象描述及色彩启发。如毕加索《哭泣的女人》以极度主观变形的形象,黄与紫,玫瑰红与黑等不和谐的色彩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所要发泄的悲哀心情。委拉斯凯兹的《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还可介绍“印象主义”画派,因为“印象主义”画派是以色彩作为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着力于光影、色彩变化的探索。最后再结合实际的事物,或让学生走进自然,用眼观察,用脑思索,用心体验,观察、感受色彩。学生通过对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的学习了解,审美认识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其次,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美术作品欣赏是指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作品鉴赏能力。欣赏,其实就是让作品成为创作者和欣赏者进行对话的中介。欣赏不能只是单纯的对作品的美的享受,还应该是通过作品参与创作的过程,所以可以说欣赏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再创造。欣赏者能从欣赏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所以在美术作品不仅有感性直观的形象性,还有其创作者的情感、思想性。而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通过对作品情感、思想性的分析、赏析,能够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提高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中,让学生在逐步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最终达到对生活、社会 、自然都能进行审美感知的目的。所有好的美术作品,都是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创造者正确的审美观点的。例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能让我们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感染。欣赏齐白石的《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采蜜的繁忙情景,我们感受到勤奋劳动的精神,油然产生对劳动者的敬仰之情。欣赏穆希娜的《收获》,以劳动后的丰收,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给予人们的愉快和幸福。美国卡萨特《婴儿最初的爱抚》,让我们感受到了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作品中健康的感情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品味,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感教育教师可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品味分析,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审美观的目的。

第三,应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实践创作。在美术技法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让学生领略到美术教学中美的感受,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精神实质,美术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生动具体的形象和其中所流露的情感,能让学生在欣赏时产生对美的向往,教师应进而引导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并创造美。

例如,在素描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或者写生,来培养其对造型的表现力。在美术教学中有人有过这样成功的实践,学生写生“陶罐与水果”时,教师给学生分析陶罐外形的美,上部的圆就着优美的曲线形成了自身的底座。并告诉学生陶罐外形的设计,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从生活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美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在讲光线明暗的处理上,让学生尝试,是平涂线条美还是以进行线条的组合美。经过对学生的引导、启示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块实践画素描,分别做平涂线条和按结构曲线组合表现明暗的哪幅素描作品好。这样,学生在这一次写生教学中不仅技能得到加强,而且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用画具,自由地观察,表现生活和自己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进行一次对家乡风景或者校园环境、人物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表现到作品中来,创造出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

美术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与功能 第3篇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其形其色大多富于感染力, 并能以直观性使人感知和理解。美术又是静止固定的艺术, 它可以让观者不受他人的影响和时间的限制, 有所选择的观看。一般来说, 不论年纪长幼, 也不论文化素养高低, 各种层次的人对美术作品都是乐于欣赏和接收的。美术的这些审美特性, 使它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性。

美术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紧紧伴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当今时代,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对美术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无论是城市建设、家庭装潢、还是服饰、梳妆等等, 都与美术关系密切。美术在其他艺术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舞蹈、戏剧、电影及其中的道具、服饰、布景等等。美术这种对其他艺术的渗透性, 也大大增强了它在美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美术是通过美的视觉形象, 美的思想情感来发挥美育作用的。总的来说, 美术的美育作用与功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美术有助培养视觉审美能力。美术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别的作用。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形体、线条、质感、量感等等可以促使人的感性认知更为敏感, 有利受教育者通过视觉形象去领悟深层的审美内涵。比如在美术作品中, 对线条的感受能力就是形式感受能力或视觉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应该说, 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表现力异常丰富, 它不仅可以塑造形体, 表现结构, 还能以它本身多姿的美感出现, 比如轻灵流畅、厚重粗犷、刚健挺拔、抑扬顿挫等等。同时, 线又可以成为艺术家精神的载体, 反映出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情绪等等。可以注意一下郑板桥画竹的那些线条, 其中的抑扬顿挫与变化莫测, 既有艺术的表现美感, 又流露出他超脱世俗的情趣, 表现出他不趋名利的傲骨。事实上, 接受过美术教育的观者可以通过对不同线条的审美感受, 形成对精神与情感的体验与认知。

此外, 在美术教学中, 培养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也是培养视觉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方面。色彩感受能力的获得既有每个人的心理、生理依据, 又与后天的培育分不开。应该说, 色彩与线条一样, 是有情感和表情的东西。每种不同的色彩总能唤起不同的心理、情绪反映, 比如:红色给人以温暖感, 蓝色给人以沉静感, 白色给人以纯洁感……这些感受定式是人类从长久的生活环境和体验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感知能力和心理反映。艺术家往往在美术作品中利用这种色彩心理来表达思想与情感。一幅画中的色彩往往是艺术家融客观真实和主观愿望来描绘的。比如, 西方印象派的画作, 其中就有对色彩的主观性、想象性的表现。欣赏他们的画作, 能使观者发现一个新的色彩世界, 对培养色彩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视觉审美能力包括审美认知力和审美鉴赏力。受教育者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线条之美、色彩之美、形式之美、情境之美、情调之美等等的欣赏与解读, 可以丰富审美感受;了解审美意蕴;把握审美规律, 以此形成有深度有广度的审美认知。应该说, 审美认知的增强非常有益于审美鉴赏力的提高, 而审美鉴赏力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判断和评价能力。这是在审美领悟和审美品味中进行的, 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美术知识、审美素养, 更需要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毫无疑问, 审美认知力与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最终可以和人的精神生活, 精神境界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 审美教育在培养一个人发现视觉艺术中的含义、美感和价值的过程中, 已启迪了他从审美的高度去欣赏和认知事物。这种能力, 可以扩展至人格的完整性和价值观的形成等诸多方面。

其二, 美术可以诱发人的美好情感。在优秀的美术作品中, 蕴涵着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这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构思, 对自然与生活提炼、概括、加工的结果。其中具备了可供审美的丰富内涵, 也具备了引发美好情感的内质。比如, 当人们看到那些秀美或壮美的风景画时, 就会有一种身心舒展的感觉, 并为之而欣悦。与此同时, 便会产生要爱护她、保护她的美好情感。事实上, 在审美过程中不但可以赏心悦目, 丰富情感生活, 而且还可以把创造美的世界和美化自身的人格心理调动起来,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 美育与其它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美育是诱发的, 而非强制的。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是因为这种教育是自由、愉悦、生动、活泼的, 它易于启迪人们的心灵, 引起精神上的升华。

事实上, 当一个人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 就容易使自己处在一种丰富的美好情感之中, 可以保证其生活、工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并能够抵御和清除那些不良情感的滋生。

其三, 美术可以陶冶情操、塑造人的高尚品格。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 都充溢着真、善、美的内涵。受教育者无论是通过审美欣赏、理论学习、还是实际操作, 都必然要经过一种审美体验与审美感受过程, 而这一过程可以形成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灵、情感、行为的陶冶与教化作用。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指出:“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 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 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 四周的一切都对健康有益, 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 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 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 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我国最早提倡美育的梁启超十分重视艺术的感染作用。他认为艺术对人的心理与情感有四种影响力:一是“熏”, 即熏陶;二是“浸”, 即浸染;三是“刺”, 即顿觉;四是“提”, 即入境。至此, 达到艺术感染的最高境界。

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是息息相通的。艺术蕴涵着人的精神、思想和情感, 具有一种人格的特质和精神属性。好的艺术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意识、认知、思想与行为, 从而形成对人格之美、理想之美、境界之美的追求与实现。

其四, 美术可以提高智力水平。美术是典型的形象思维, 其中需要观察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是构成一个人聪明才智的重要因素。

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为一个整体活动着, 一切知觉中包含着思维, 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 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人和艺术家都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他们的艺术思维和表达往往表现为一种主观能力的、多姿多彩的形态, 是一种散发性的, 多元性的思维方式。

在美术活动中, 观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观察不仅仅是看, 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事实上, 用心知觉和深刻理解可以培养仔细、深入、全面的观察能力。伴随着观察力的往往是敏锐的感受性、思维的清晰性、想象的丰富性和迅速的心理反映等。这一切对促进智能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其五, 美术学习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美术作品的直观性和视觉愉悦性, 无论是处于艺术创作中的人还是欣赏中的人, 都容易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本身可以激发人的审美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在这类美术活动中, 习画者可以根据感觉、知觉到的关于客观对象的表征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

事实上, 一幅美术作品就是一个画家想象与创造的产物, 自由的想象与创造是艺术家必备的本领。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艺术所张扬的精神, 就是独创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求新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精神, 显然, 艺术精神与创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其中蕴含着艺术家敢于突破任何清规戒律, 在艺术表现领域内执着创新的精神特征。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及了解简明美术史, 会有助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活他们的创新欲望, 并使得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艺术的熏陶下得到弘扬。

美术活动还能培养创造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制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它能把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变成物化的艺术形象, 这就要求眼、脑、手的协调统一和密切配合。因此在创造出艺术作品的同时, 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心灵手

熟能生否

——从“娟娟发屋”反思中小学写字教育

朱延松 (江苏省灌云县新村小学222200)

摘要:本文从白谦慎教授关注的一个理发店的招牌“娟娟发屋”说起, 反思目前中小学生写字教育中的误区, 以期引起同道中人的注意, 旨在找出补救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写字教育;熟与生

写字教学在中小学生的学习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不妨先从书法中的一个公案说起。“生”与“熟”是中国书法史上经常被提起的一对命题。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就论述过书法中的生熟问题:“字可生, 画不可不熟, 字须熟后生, 画需熟外熟。”这其中董其昌就已经指明了学书之人需要去经历的三个阶段:生——熟——熟后生。今天我们通常将未习书者称为“门外人”他们所处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生”, 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而我们又通常将熟习书者称为行家, 行家所处董其昌所说的第二个阶段“熟”, 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地心应手的状态。最后一类学书者能够由熟转生,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家, 大家处于“熟后生”的阶段, 这个阶段摆脱了临摹的束缚与限制,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是一种集大成的超越状态。习书者要达到第三个阶段需要的是天赋, 要达到第二个阶段需要的是勤奋, 要达到第一个阶段仅仅需要的是未经雕琢的童心。

这篇文章所要谈的是第一个阶段, 也就是“生”的阶段, 是一种无知、无觉、无畏的初始阶段, 以“娟娟发屋”为例。“娟娟发屋”出自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白谦慎教授《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一书, 实为重庆地区一个普通而近乎简陋的理发店招牌。这块招牌在普通人眼中尽显着书法创作中的各种丑态, 是不会引起关注的, 而在白谦慎教授眼中, 这四个呆板、笨拙、俗套的大字是美丽的,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一个阶段, 有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这四个字显然出自尚未入门者之手, 或许书写者根本就不识书法为何物, 无知则无畏, 不畏则显大气, 大气者书真性情也。透过这种以“丑”为美的“娟娟发屋”现象, 不禁感慨这样的“书法”为什么屡现于市井而绝于厅堂。而中国中小学写字教学中存在着“童心缺失”的现象, 是不是应该值得我们去反思。

中国广泛实施的中小学写字教育, 出发点上是完全正确的,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又是个人兴趣爱好的一种培养。但在教育理念上却有着很明显的缺陷, 即将写字教学等同于书法教学。书法是一种很专业的艺术, 艺术与日常的书写相去甚远。要知道, 每个人都能写好字, 但不等于都能成为书法家。这样既使本应该成为兴趣爱好的书法几乎成为一种童年的“书法负担”, 又使得写字教学大打折扣, 这便是“童心缺失”的根源。所以, 笔者认为我们最好将其定位在写字教育层面上, 而不是用书法教育来约束大多数学生。不过尽管如此, 我仍主张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与书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在我看来, 目前中小学写字教学存在问题大体表现为:

一、“田”字格式的训练方法

田字格是中国书法教育的特色, 旨在让学书者将字四平八稳的填在方格中, 美其名曰:“打架子”。而正是这个“架子”让大多数处于启蒙阶段的青少年不敢有半点笔画“出轨”, 否则看到的肯定是老师锋利的眼神, 而这些童年受过太多“恐吓”的学生, 也许一辈子不也敢再将自己的手伸到“田”以外。此外, 在书体的选择上,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为青少年学书者的四大宗师, 学术者往往对贴照临, 一笔一模, 既不识所习巧, 心神愉悦。这些品格和能力是任何一个全面发展的、有创造性的人都不可缺少的。

其六, 美术可以与科学互相促进。蔡元培先生说:科学与美术是改造社会的两大工具, “文化进步的国民, 既要实施科学教育, 又要普及美术教育。”应该看到社会的文明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者都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智慧与情感的关系, 二者紧密相连:若没有智慧, 情感达不到完美, 若没有情感, 智慧就不可能有新的发展。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也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尽管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的侧重有所不同, 但是, 如果没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补益, 任何单独的思维方式都不可能胜任艺术创造之字, 更不懂所临之意, 一味的求像。老师在教育中也是以临贴像不像、有多像为评判的标准, 这种教育方式导致了习书者对字帖的一种依赖, 离开了常用的字帖则无从下笔, 潜意识中都是字帖上的横竖点撇, 所以写出来的字既丢掉了自己本来有的东西, 又显得不伦不类。更甚者, 有些老师在教书法之前, 先教的是折纸, 什么时候把纸对齐了什么时候开始动笔, 第一个字要和第二字对齐, 第一排字要和第二排字对齐, 这些训练方式从根本上就是对青少年天性的一种抹杀。

二、价值评判标准的缺失

笔者认为, 千万别用书法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写字好坏。书法的价值评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在书法展和各种比赛中的获奖状况。在青少年书法培训成为产业化的同时, 展览与比赛也开始产业化起来, 各种比赛遍地都有, 在这里且不说展览举办的目的, 以及存在的价值, 也不去质疑这些展览的权威性。我们唯一可以了解的是, 这样一个个展览的获奖证书成为了青少年学书者的终极目标。然而与相对健全的专业书法评判相比, 青少年书法的评判标准是不太健全的,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种标准的共用。导致这种原因还是要从教育的根源去寻找, 许多老师为了博得家长的满意, 让学生参加各种书法比赛, 为了获奖往往将一张贴让学生反复临摹上百遍, 甚至自己亲自上阵, 执手代笔, 导致了青少年书法成为了一种“为比赛而书法”的览型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培养下必然导致学生的个性缺失, 也必然导致展览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专业评委在这样的展览中无法去发现他们最想要看到的东西, 也就是学生的天性与童心, 从而导致了青少年书法展览也变成了像于不像的评判。事实上, 我们最初的意愿不过是让孩子们写好字而已, 并非获多少毫无意义的奖。

三、压抑兴趣的家庭教育

家长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写字, 在本意上是想让孩子对书法产生兴趣, 但一种普遍的压迫式家庭教育使得本来的兴趣变成了一种负担。家长为了让孩子写好字, 往往用一种下任务的方式去规定一天必须要练多少张字, 这种方式往往会对有着叛逆性的孩子产生一种抵触情绪, 一件好事在强迫之下就变成了坏事, 兴趣的培养也成了一种难堪的负担, 试想在这种条件下, 怎么可能练好书法, 更不要说抒发孩子的童心了。这种在书法中缺失的童趣, 孩子全部用来对抗家长的任务, 他们会在家长规定的任务中, 尽量的把字写大, 来逃避写更多的字, 或者干脆写满整整一面“一”字来避免写更多笔画更多的字, 这样的书法教育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中国中小学生的写字教育显然一直在强调“熟”的状态, 而忽视“生”的状态, 甚至用一种拔苗助长方式跳过了“生”的阶段, 跳过了充满天性与童趣的最初阶段, 这便是中国中小学写字教育或是书法教育中最致命的伤, 在这种状态中, 怎么可能写好字, 更不要谈培养出书法大家了, 在这种状况下, “熟”能“生”否?

参考文献

[1]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10

[2]毛庆亚.教育的设计与未来教育[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12.

与科学研究的任务。事实上, 科学家经常从艺术中获取灵感和力量, 艺术家又从科学中获取智慧和营养。总之, 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是构成人类智慧的全部。

综上所述, 美术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任何教育形式和内容都无可替代的。经过美术熏陶的学生, 可以具有更高的审美能力, 更强的创造力, 更丰富的情感和更美好的生活感受。它同时亦能够形成对完美人格的塑造;能够培养文明世界的艺术感;能够提供人本主义的理解力, 从而有利形成一个完整的“人”。

摘要:美术教学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独特的作用与功能。美术教学可以开启审美与创造的思维方式, 美术欣赏则可以用直观的美感来吸引观者, 起到陶冶情操、怡养性情的作用。美术创作亦有助引发美好情感, 有助塑造完美人格, 有助提高智力水平, 有助增强创造性的表现能力。因此, 美术教育有它无可置疑的重要性。

美术课中的“美育”与“育美” 第4篇

一、建立新时期的审美观

现代教育不局限于艺术美或以艺术美为核心,而应该去把建立“审美文化”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人本”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已得到公认,美术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注,不仅把人作为静态审美中的被动主体参与审美活动,而应把人看作动态的审美活动中发展和创造着的人。

(一)传统美育是一个半封闭状态的系统。以艺术技巧为手段,培养人的审美观,审美情趣,乃至审美理想,表现了结构、功能的单纯性,美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引发了美育系统的重构,使美育成为开放的生态系统。

(二)我国的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其实,美育更应该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统一。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才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多层次、多方位的、多格局的评价学生

无论哪一学段的学生,在评价时都存在片面性、表层性、滞后性。造成学生美育的倦殆。随着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展示,美术科学生评价也要提到新的层面,在新时代理论指导下,去探索学生评价。

(一)评价要体现多元化、交互式。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审美主体、客体的诸多方面差异性,教师很难持一面之见。如何评价学生发展与认识的优劣,在评价标准上要有立场,角度可以多样,不能因为对技法的掌握程度差异,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差异,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层面各异而作出优劣评价,应当与学生交流观点,交换意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容纳,这种沟通、协商,易于形成平等、积极友好、民主的评价关系。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认同评价结果,促进改进,获得发展。

(二)以发展的眼光评价,重过程。人由幼至衰由無知到有知是有一个过程的,学龄期就是其中典型一环。在获取知识媒介丰富的今天,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发展程度也各异,首先应当承认这种差异。

如《男横五百士》一作,在欣赏中,有的学生曾经接触过画作,有的学生接触过《史记》事件记载,有的学生从未了解过任何信息,起点有差异。在欣赏中,有的学生能讲到故事情节,有的学生能分析画面人物、色彩、构图,有的学生能升华作者徐悲鸣的思想,还有的学生能评价作者创作意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的提高,即使认识不全面,只要他在欣赏过程中,认真去参与学习了,在态度上也是发展的,应予以肯定。

如在绘画创作中,应以客观心理、生理特点与技法的结合来评价作品。以“像”或“不像”评价作品优劣,是片面的,无法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的含义。如西方的“达达派”、“主体主义”作品,显然无法以“像不像”来评价。以“合理不合理”来评价作品。“大人们”往往“热心”地找作品错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解释学生作品,脱离了客观主体——学生,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要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这种评价能创造出适合儿童的教育。我们的评价不提抓住过去不放,而是要为“未来”服务。

(三)评价学生要有积极的态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美术教学中要找学生的缺点,俯首即见。“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淡彩画教学中,有学生上色真的很差,可我发现素描层次较好,表扬他“明暗调子十分明快”。两天后,他却又送来一份作业,他说为了画好色彩效果,中午放学回家就练,果然色彩效果也好了。可当时我并未评价他色彩效果。我在教学中评价是提倡“三不”(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三多”(多激励、多表扬、多赞美)。却换来一个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美术学习兴致很高,爱其师,乐其道。

中学美术与美育 第5篇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每个人都能并非全然感受和欣赏,而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本文中的德育主要是中小学的养成教育,即让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 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新时期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由于社会转型的高速发展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许多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受到无情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主导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品性处于经常动荡变换之中,具有社会责任感弱化、法纪意识淡化、盲目迷信、迷恋高消费等负面情绪就成为一种必然的正常的现象。再细分到听障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认知活动受到限制,缺乏社会经验,思想不稳定,对人对事缺少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经常会产生某些行为问题。

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就必须承担起秉持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责任。“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灌输、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播下种子,生根、开花、结果。“德育”的特殊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从其功能上看,它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法纪和道德素质,这些方面的优良品德,不论对学生其他诸如智力、品性等多种素质的发展,还是将来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人,起着定向、驱动和监督作用。

二、“美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德育的对象是学生,但主体是教师。我认识到上好每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所教授的各门课程为媒介,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注重在教授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

(一)以美术作品赏析为媒,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装饰画这门课程以绚烂的色彩和现代神韵广受学生喜爱和欢迎。装饰画与一般的图案、图画不同,它既具有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也具有秩序化、夸张变化等艺术个性,带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性。在教授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之前,搜集了大量关于祖国大好河山、风土人情、 民族特色服饰、艺术成就等图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欣赏、讨论、赏析, 按照“读画 - 明理 - 导行”的步骤,用艺术家的作品和人格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审美造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视美创造美的素质。

(二)以“葫芦雕刻”为媒,突出创新意识教育

绘画创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对表现的对象感受程度的深浅。而聋哑孩子对事物认知感受程度比正常儿童要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想办法补偿、加深。因此,我在葫芦雕刻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能充分激发学生潜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节。

以“廉政清洁”为主题,让学生讨论设计出四个葫芦雕作品。有的学生提出雕刻包青天的头像; 有的提出天秤座、法槌等与公平正义相关的图案; 还有的学生提出在每个葫芦上刻一个主题字,再根据主题字的意思译成诗词刻在主题字后的葫芦上。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愿作一位领路人,引导他们运用手中的画笔、刻刀记录下他们心中绽开的艺术创新之花。

(三)以“壁挂编织”实践为媒,感知坚持的力量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有一次编织壁挂课程内容为制作水浒人物108将,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在连续制作101幅作品后已经明显流露出疲乏、厌倦的情绪。我在主题班会上讲述台湾传奇画家谢坤山的故事,引用谢坤山下棋的理念“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也要顽强的坚持下去”来鼓励学生,引用同校优秀学生掌握七种壁挂编织技法,作品获得市级荣誉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明白: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把较有代表性的名人故事和身边的优秀代表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比粗暴刻板的强压给学生任务的做法更能使学生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文化教育。

三、“美育”活动搭桥力求“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多途径搭建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展示自我培养自信是取得“德育”实效有效途径。学校每年举办的艺术节、学生书画展览,推荐学生作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评选展览活动,这样的公开展览形式可以带给学生新鲜感、成就感、享受感、回味感,进而激发创造更有价值美的志向。

梳理总结近年来我的教学工作,基本能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但也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与困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必须关注和深入思考和以下两点:

思考一: 进一步丰富德育渗透形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人格塑造,本身就是一个漫长渐进的内化过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好“融入”这篇文章,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使它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学生日用而不知”的效果。

思考二: 进一步将德育融入美术学科实践。针对美术教学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牢牢树立生存教育思想,以生活适应技能为主线,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明白老师的爱就是他们自立于社会的“支点”。

中学美术与美育 第6篇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南菁高中”)创办于1882年,其前身是我国清朝江苏学政兼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在左宗棠协助下创办的“南菁书院”。清末,它是江苏全省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百余年来,南菁高中校名几经更改,校址数次搬迁,但学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精髓却始终未变。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蒋新松等10位院士和10位将军,汪曾祺、顾明远、沈鹏、曹鹏等一大批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近年来,学校凝练了“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为国家民族培养未来强者”的育人目标,形成了“自主为先、学科培优、审美见长”的办学特色,提出了“有思想、会表达,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能宽容”的南菁气质要求。为落实学校的育人理念,南菁高中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了美育课程。2011年,南菁高中被确定为江苏省唯一的美育课程基地,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逐渐系列化、体系化,以美育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成为南菁高中的价值追求。

一、美育课程价值的多维审视

“课程”这一术语源自古罗马战车竞赛的“跑道”一词。[1]对此进一步理解,课程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履历”或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包括教与学的活动、计划、实施与评价。一所学校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是基于学校的传统和特色,体现着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南菁高中的美育正是基于促进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追求,为每位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机会,让学生在课程的实践中提升个体的生命境界,成就美好的生命和幸福的人生。其美育课程价值追求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促进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近代以来,古典教育关注人自身完善的人文性传统被逐渐淡化,知识传授和技艺的形成已成为现代教育最突出的特点;过于强调应试性和专业性,使教育背离了其原初价值追求,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价值性的发展方向被遮蔽。正如席勒所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2]当代学生出现的人文素质偏低、艺术素养不高、重理轻文、高分低能等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展开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重大转型。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越来越需要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科学素养看,现代工业需要能驾驭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工具的高素质劳动力生产智能、个性、创意的产品。同时,现代生产需要合作、分享,需要在生产中更加凸显人的价值,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特质。从人文追求看,“人自身的需要”成为现代生产的终极价值追求,人不是物质的“奴隶”,而是自我的主人。由此,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命题就是如何通过教育进一步高扬人的价值需要,进而引领人的行动,走向智慧创新、主体关照的新阶段。因此,“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变得十分迫切。

正因为我们被“物”所包围,我们被欲望所牵引,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媚俗和商业气息的所谓“美”,所以我们才迫切需要换一种思维关照自己的情感、灵魂与他人,关照这个静默不语却不断变迁的世界。[3]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以个体发展的完整性为指向,让学生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纯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协调和谐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状态,为各种能力的高度发展和充分协调提供基础。[4]美育是充分发挥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在关心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价值;在追求知识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在寻求个人需要满足的同时,也尊重社会与他人的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必然导致人的畸形成长,更不用说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融合科学思维与艺术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美育能促进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的想象能力,形象的想象能力在人的思维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由已知形象创造出未知形象。想象力是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外来的审美信息或审美对象进入人的审美视野后,人凭借其个性化的记忆、想象和情感,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象。因此,审美活动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特质。在欧美一些国家,艺术教育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创造性教育。[5]科学研究有赖于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为凭直观形象进行模拟和推理。例如,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Wegener)正是根据“大西洋两岸边海岸线相似,非洲西海岸和南美东海岸像一张撕成两半的纸”的形象观察,凭借想象力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牛顿凭借对“苹果落地”的想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这种活动机制恰恰也是人审美能力的重要表现,直接发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

美育能促进人整体创造能力的培养,包括创造欲望、动力,创造性实践技能与创造性思维意识。赫胥黎认为,能够从科学的推理中感受到优美、美妙和乐趣,能够从文学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理智,是受教育的最佳境界。[6]科学的思维与艺术想象力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源于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科学家往往遵循本能追求美而获得深刻的真理。美育是体验性与参与性高度融合的活动,是富有想象、直观感性、自由表现、饱含感情、身心投入、注重过程的愉悦体验。

美育活动能促进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的各种能力、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优美的山野令人心旷神怡,它使我们的精神从人生的忧愁中解放出来,赋予我们以勇气和希望。奔流不息的大河使僵化的思维活跃起来,得以扩展死板的思维范围。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还诱发出万物之源一—生命的神秘感,唤起对生命的尊重意识。”[7]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潜能就是在这种对生命激情的唤醒中实现的。可见,美育不仅激发了人类巨大的潜力,发展了人类的技能,而且使人类的审美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当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具有广阔审美视野和较高创新素养的人才,因为这一产业的核心竞争是对人审美需求的满足。审美需求是想象力与实用性的统一,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思”是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新式竞争”。[8]诚如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赵勇所言:“中国正致力于由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向以创新为主的知识型经济模式转化。一个由创新驱动的社会一定是由创新型的社会成员组成的。而创新型人才绝不会是来自那些强迫学生们背诵考试标准答案,或是看学生能否反刍那些以填鸭方式教给他们的知识,来作为奖惩方式的学校。正因此,中国决心要把应试教育改变成为素质教育。”[9]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培养,而应该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引领,让学生的成长具有美的意旨,充满想象力,追求美的表达。

(三)培育人的健康情感和审美观念,唤起人对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

价值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价值追求,让人类不断摆脱自我的束缚,走向更宽广的精神高地,进而追求人生价值的充盈和生命尊严的神圣,这与美育目标是一致的。美育正是通过审美体验活动培养人的健康情感和丰富深刻的审美观念,进而提升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自觉地追求充盈卓越的审美人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理论。而学校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泛滥和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诉求,让教育很难真正充满诗意,教育培养人的使命被弱化了。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的课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美的思考和对价值的渴求。“人之为人不仅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生理结构,更体现在人具有独特的创造能力以及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不懈追求。人不满足于仅仅解决温饱问题,满足于口舌之快和本能欲望,更追求有品质的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超越现实,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10]

康德认为,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根植于原则之上,“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这样就概括了它的全部。唯有当一个人使自己的品性服从于如此之博大品性的时候,我们善良的动机才能成比例地加以运用,并且成为德行美的那种高贵的形态”[11]。学校如何致力于德性和人性的培养呢?对此,南菁高中提出现代性学校建设,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现代化为根本出发点,提升学校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其具体包括教育场域中师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认识、知识结构、精神气质等内容的现代性转变,而这些价值理想都必须借助学校教育生活的重构来完成,如课堂如何渗透美育的理念,彰显人的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的要求,建设生成性、人道性、民主性的理想课堂;课程如何系统整合,引领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中去理解美、欣赏美,进而去创造美等。

对审美情感的培育,可以让人心灵更加美化,使人的精神境界更加高远,进而使人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达到完美统一。近代西方哲学认为,人的心灵与精神领域可以分为认知(cognition)、情感(emotion)和意志(will)三个方面,情感既包含着理性与认知的因素,又勾连着意志与欲望,在二者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在教育领域中,美育起着勾连精神领域知、情、意的重要作用。虽然脑科学、心理学还不能完全解释创新思维的特点和创新活动的过程,但通过考察科学领域有着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可以发现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对科学探究非常感兴趣,有献身科学的专业操守和责任感,善于合作等。这些品质的培养不仅仅依靠专业知识学习,更需要从小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感教育,需要引领学生走向求真、扬善、唯美的人生境界。

二、美育课程开发路径: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

美育功能的实现方式,不是靠抽象的思想灌输,也不是靠理性的认同与接受,而要靠主体的自觉参与、认同与选择,这是在主体的感性体验和情感评价过程中实现的。南菁高中遵循美育规律,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艺术资源的育人功能,构建综合性的美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学科全面渗透、课程综合调整、教育全过程覆盖的美育特色。

(一)以学校文化涵育师生的精神气质

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具有和谐、包容的特质,处处给人以愉悦的美感,陶冶着师生的性情,孕育出师生心灵深处对美的无限追求。但让教育成为一件快乐的事的美好愿望却一直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由精神长期被压抑。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始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藩篱;以考试评价代替学业评价、分数至上的教育思维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以至出现“绿领巾”“吊瓶班”等教育怪象。

学校教育应为师生营造愉悦的环境,引领师生追求崇高的价值。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师生过一种浪漫的校园生活,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师乐教善导。学校的建筑、一草一木都应该被赋予文化寓意,体现出学校的办学追求,让人陶醉其中并受其浸润。雕塑、楹联字画、文化景观,甚至学校的铃声、场所的命名、道路指示牌,都可以作为文化的符号,阐释学校对美的追求。师生精神面貌是一所学校最显性的标志,朴素大方、文明有序、尊重包容、相互关爱、互相悦纳应是校园师生精神面貌的特质。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校园就会洋溢着自由创造的精神和蓬勃活力。

(二)以学科全面渗透传递教育对美的追求

美育虽然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但在中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非常繁重的情况下,美育不能再依靠增加内容、占用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来实现。因此,南菁高中将学科渗透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路径,将美育的要求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赋予课堂教学丰富的审美价值追求。学校主要通过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美的元素,在基础学科教育中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喜欢并享受学习。课堂不仅为了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更包含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培育功能。因此,美育内容在学科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对课堂教学价值的深层建构,如语文的语言之美、数学的思维之美、外语的异域之美、物理的简约之美、化学的变幻之美、生物的生命之美、历史的智慧之美、地理的自然之美、政治的辩证之美、音乐的赏心之美、美术的悦目之美、体育的健康之美等。

南菁高中要求教师将美育渗透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构建充满美学意蕴的课堂教学生态,改变课堂枯燥无味的局面。这也符合学科教学规律。例如,数学的结构美、对称性和简洁性都具有美的意蕴,这种对数学美的追求能促进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见,美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具有双重价值,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能让其发现学科中美的意蕴,激发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

(三)以课程整合构建学校美育的理想平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围绕学科结构进行,分科教学容易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求知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审美和创造的欲望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导致生命活力和求知动力的逐步弱化。对此,学校要整合课程,实施全面的教育,而课程整合与学科渗透也是学校美育的有效载体。

首先,在美育实施途径上,学校要确保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并突出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其次,课程整合强调课堂教学向更全面的综合教育课程模式转变,更加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有研究人员指出:“加强学科统筹,一方面是因为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体育、艺术教育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2]最后,将美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舞台,去感受社会美丑,在丰富的审美体验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素养。

南菁高中美育课程整合的主导思想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动态生成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必须强调的是,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美育实践,要实现何种美育目标,都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课程中所蕴含的美。学校要将师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纳入常态化教学,打造活动型课程、交互型美育课程群,促进学生向“求真”“求善”“求美”的多元方向发展。

三、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教育成就师生的人生幸福

学校文化说到底要为师生营造一种愉悦的环境,引领人的价值追求。朱邦芬院士在谈到中美教育的差别时认为,中国教育哲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对于大多数学生的比较规范的课堂教学和比较严格的课外练习,美国教育哲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少数天才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非常好的环境。[13]杨振宁先生也曾深刻地指出:“一般来讲,对于多数学生,90分以下的学生,中国的教育哲学比较好,能够训导他们成才,少走弯路,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至于90分以上的学生,他们常常不大需要训导。对于这些学生,美国的教育哲学一般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才能。”[14]这表明,少数天才学生的成才主要得益于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当前,部分中学将升学作为学校发展的唯一价值取向,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和被教育奴役的对象,夸美纽斯把这样的学校称之为“人才的屠宰场”,其中的教育生活毫无美感可言。真正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以诗意的教育追求去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探求未知世界和创造美好人生的欲望。美育是情感的教育,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协调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的教育,它通过解放和提升人的感性来培育健康人格,改善人的审美品质。

以美育重构学校生活,让师生在美的体验中成就未来,正是南菁高中的教育愿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言:“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领域,一面又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15]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构建审美的教育生活,能够积极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追求,给人以想象、启迪,予人以喜悦、同情;审美的教育生活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创造、参与和享受的过程,是人与人、人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一种“应当如此的生活”。

南菁高中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来进行审美课程体系建设的。历经沧桑的百年南菁,以其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校园风貌,为学生提供了美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独有的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邢秀华书法艺术馆、民间艺术珍宝馆等全国知名艺术场馆,是学生美育的丰富资源。南菁高中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依托这些独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全面展开,其课程开发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器物研究,对艺术品的形式展开具体分析,突出科学的“求真”精神;二是文化研究,对艺术品的时代内涵、风尚与文化精神展开讨论,突出伦理的“求善”意识;三是鉴赏研究,对艺术品所展现的美感进行个性化的分析,辅以艺术创作实践,使学生得到富有个性的美育熏陶,突出个体感性经验的“求美”效果。学校开设有书画鉴赏、建筑环境与文化、陶艺、插画、建筑模型设计、欹器的探究与复制、文物鉴定与考古、人机互动的审美模型等课程,这些课程使南菁高中校园充满了“美”的气息。今后,南菁将构建立体的美育课程体系,让美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这一高瞻远瞩的时代教育强音指导下,美育要以培养富有审美眼光、保有艺术敏感、怀着天真之心的“人”为最终目标,成就师生的生命幸福。加强美育、立德树人,是党在中央文件中对包括南菁高中在内的所有学校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南菁高中将坚守全面育人的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摘要:美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价值体现在对完整的人的塑造。美育能促进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人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从而成就幸福的人生。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以美的价值追求重构校园生活是学校美育实践的应然方向。南菁高中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是:以校园文化涵育师生的唯美情怀,以学科全面渗透传递教育对美的追求,通过课程整合构建学校美育的理想平台。

上一篇:中医药物下一篇:无辨识自适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