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提问艺术

2024-06-26

化学课堂提问艺术(精选12篇)

化学课堂提问艺术 第1篇

一、在平常的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不恰当提问

(一) 难度过低的问题

如教师在课初提问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时的提问:如氨气有没有颜色, 有没有气味, 能不能溶于水之类的问题。这种问题表面上看学生回答很积极, 实际上收效甚微, 一方面由于问题过于简单, 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另一方面, 问题透露了知识要点, 学生已经无需回顾, 其实只要将这种“有没有”“对不对”“能不能”的问题少做改变, 效果就会好得多。比如, 教师和学生一块回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 从中让学生归纳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 互助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二) 太过死板、老套的问题

很多教师经常会采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阅读课本, 然后回答金属铝有哪些物理性质、哪些化学性质、哪些用途。像这种问题学生通过看书, 完全可以作答。此时, 教师的发展可以变直为曲, 引人入胜。在此不如问教室里有哪些铝制品, 这些用途表现了铝的哪些性质,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的提高。

(三) 太笼统、复杂的问题

比如, 高一在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 在第二天的复习提问中, 教师提出怎么样配制500毫升0.1mol/L氯化钠溶液。对于初学者来说, 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大、过难, 学生也就懒得思考, 他们也就不愿意作答。这时, 教师可以将这个繁琐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容易理解, 更有趣味的小问题, 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此时, 教师何不先提问用什么来称量氯化钠, 称多少, 怎么样保证所配溶液的体积是500毫升之类的问题, 然后在对配制的步骤简要的归纳。

二、恰当的提问方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在设计教学整体时, 对设疑内容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做充分准备

设疑是本堂课的中心议题, 也可作为知识展开的序幕, 其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有相应的子问题。当学生作出不确切的答案事, 教师可发挥主导作用, 及时点拨解惑, 避免学生走弯路, 始终保持正确的教学意图和方向。

如在学习氯气这一节时候, 我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军和英法联军在某地对峙, 一日清晨, 发现远处有一片黄绿色的烟雾, 津贴着地面, 随风飘来, 士兵们纷纷走出营房=观看, 待感到呼吸困难, 咳嗽不止时, 再想逃跑已为时晚矣, 德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阵地。随后, 在提问氯气的一些性质, 效果好很多。

(二) 先做实验, 用实验造悬念, 提出疑问, 引起思索

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实现认识的第一飞跃, 做到按认识规律和学科特点进行教学, 事学生在感知、观察、思维中感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由乐趣激发起疑问, 由疑问导致思维, 最后从学习中得到答案。如在学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实验:用棉花裹住过氧化钠, 将其置入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棉花瞬间燃烧起来了。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二氧化碳是既不能燃烧, 又不能助燃的物质, 经常用来做灭火剂, 而在此实验中却偏偏用来点火。实验成功后, 群情激昂吗, 兴奋异常。教师此时及时引导,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入手, 提出疑问, 学生也就很容易得出反应放热和生成氧气这个非常关键的结论。

(三) 把握提问是时机, 相机引导, 才能有效的引发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升华

教学过程中, 会出现许多微妙的时机, 抓住这种最佳启发店引发学生展开思维, 才能卓有成效的启发。化学课堂中尤其要抓住提问的时机, 引导学生去发现。提问的时机, 要靠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例如, 卤族元素的学习中, 当教师演示了氯水加到溴化钠溶液、溴水加到碘化钠溶液的两个试验后, 得出氯气、溴、碘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的结论。此时, 学生马上会联想到氟单质。抓住这个时机, 立刻提出如下问题:氟单质通入氯化钠溶液中, 氟单质和氯化氢气体混合各发生什么反应?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来达到深化知识点的目的。

当化学实验中出现“反常”现象时, 当学生解决问题被卡住时, 都是最佳的启发点, 教师要善于把握, 及时扩展学生的思维层面, 增加思维的密度和有效性。

总之, 教育有法, 但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是一样, 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 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合作性、民主性、过程性, 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让课堂提问为化学教学中增光添彩。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提问, 教师可以获取信息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掌握。问题也能启发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教师要重视提问, 从问题的设置、问题的形式, 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 通过不断的设计和探索, 优化课堂结构,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与魅力。

化学课堂提问艺术 第2篇

【摘 要】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一番功夫。营造问题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问题的设计要切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切合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水平;要把问题陈述的清楚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要有一种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探讨的梯度。【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提问

艺术

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老师在课堂所提的问题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的催化剂。

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丛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向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问题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的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因素。新教材在阐述教学中的知识点时,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展开的。新教材的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做不同的艺术处理。

1、将问题情境故事化增强趣味性 学生爱听故事,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丰富感人的故事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九年级《化学之旅》一节时,在讲科学探究的环节前,我讲了“牛顿与万有引力”、“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哥白尼与日心说”几个小故事,很自然的提出“科学探究环节第一步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的发展就走到了尽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自主地、全身心地学习某一知识,而并不感到厌倦。从心理学上讲,当学生有了兴趣,说明他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自觉性的行为。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兴趣点加以提问,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高一学生在观察“氨喷泉实验”时,有学生在讲:“哇,好美啊!”,“水怎么充这么满”,“会不会全充满”,“溶液怎么红起来了”,当看完演示实验后,还有许多学生余犹未尽,“陶醉”在实验情景当中。此时教师马上提问:

①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原因何在? ②喷上去的水为什么会变红?

③在这个实验中,水为什么没有完全充满整个烧瓶,并分析可能的原因。④你能帮助老师设计一个“全充满”的装置吗?

由于教师问在当问之时,学生思维就会活跃,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氯气的性质后,将所学知识做小结,可设计以下情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曾经把氯气制成毒气弹,若你身处战场,当这种毒气弹爆炸时,你应该:A站在地势较高处B站在低洼的地方C站在河边或水塘边 ②一般高层水池刚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后,会贴出告示“三天内别用其养金鱼”,你知道为什么吗?

③你学了化学知识后,知道家用洗涤剂,如洗厕净与漂白粉,浴液等能混合使用吗? 这些问题,教师不用讲,学生的兴趣很高涨,其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实现“由化学走向社会”,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2、将问题情境“活动化”,提高有效性 “学生的智慧都集中在他们的指尖上。”儿童的思维是动作开始的,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只有动手做才能学的会、记得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化学概念和理论,并获取化学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不断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化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动手装配用H2O2制取氧气的装置,然后提出这套制氧装置能否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需要怎样改进装置?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得到引发,情绪高涨,思维活动都集中在改装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其对实验制取两种气体的方法理解的更加深刻,实验技能也明显提高。因此只要让学生动手做,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杜威的“从做中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

3、将问题情境“生活化”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是我们传统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本主义”的机械唯物论,使我们不敢超越,不能超越。新课程教材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获得源于实践的真理,而且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在讲《促进燃烧的方法》一节中一氧化碳的中毒及其预防时,设计一些符合生活常识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在积极的求知、思索中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如请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

(1)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2)在什么条件下易发生煤气中毒?怎样预防?

(3)冬天洗澡,能否在浴室用炭火盆烤火?为什么?(4)实验室制取CO应用什么方法收集?

(5)大气正在遭受CO、CO2、NO2、SO2等气体的污染,你有什么好的措施能够缓解这种现象?

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也是和谐感人的,知识走进生活,生活中就有知识,学习知识为生活服务。

二、问题的设计要切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切合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水平。

1、选准切入点,问在知识的关键处 一般地说,讲授新课程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或关键之处。例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疑难问题之处。教师在提问前,必须要熟悉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既不能不分轻重、漫无边际,也不能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一定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提问,形式应多样,内容应具有典型性,还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地进行思考。重难点是一堂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掌握,在此处进行设问,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困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从而达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能否抓住重点进行提问是不衡量教师是否真正理解教材的一个标志,也是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体现。对于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有很多,有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究或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等加以解决。而有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来突破。学生不仅可以学的轻松,而且印象深刻、富有情趣。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节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电子得失数目与转移方向的判断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难点。尤其是氧化剂、还原剂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较为复杂,易混淆,甚至引起混乱。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怎样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元素的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有什么关系?(3)怎样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4)你能否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2、3两问题的要害之处。

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展开、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特别是第4个问题的讨论,全班同学更是积极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应用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

2、把握层次,问在学生需要处

研究表明,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平等的参与机会;良好的师生关系;广阔稳定的学习兴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和基础又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表现在教学提问中,就是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善语言表达的学生要多提一些描述、论述性的问题;对于思维不够严谨的学生要多提一些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对于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应提一些启发学习方法的问题;对于一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要适时地提一些吸引其注意力的问题。另外,对学困生不能提难度较大的问题,而对优秀生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问题的对象找准了,学生就会被问题吸引和激励,从而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目的的选择提问对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提问。例如提问可分为四个层次:回答“是什么”的判断型;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有什么不同”的比较型;回答“有那些不同见解和思考”的创造型。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

3、把握时机,问在知识伸长点处、模糊点处 有些化学知识在中学课本中是不断延伸出来,受学生水平和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对某些概念多少认识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螺旋是上升的。比如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燃烧、分子和原子等概念都属于这种概念,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些知识时,要注意在这些知识的伸长点处提问,不要把知识讲死,留有余地,为后续的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埋下伏笔。在知识伸长点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熟练的把握整个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并非常清楚地知道,那些知识点的伸长是有效的,而不是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且不可为伸长而伸长。第二,对于知识伸长点提问的难度把握要适度,可为日后的这一知识强化打下伏笔,却不可随意拔高。第三,教师可以适当鼓励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伸长点处的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化学兴趣和化学素养。

所谓模糊点,就是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准确的捕捉学生认识上模糊的地方来设计提问,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教材,明辨是非,防止产生错误的认识,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高三复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较时,我问到为什么氟化氢分子的稳定性大于氟化氢和溴化氢?许多学生回答道:这是由于FH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这样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分子稳定性的大小是与分子内原子间的作用力(化学健)有关还是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呢?并引导学生思考:氢键是属于化学键还是分之间作用力?它的大小决定了什么?通过大家讨论,学生弄清氢键是分之间作用力。它的大小决定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而与分子稳定性无关。分子稳定性大小是由分子内原子间作用力大小(化学键强弱)决定的。通过这样设问,学生澄清了片面的、模糊的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识别能力,有利于信息的正确编码,为下一次信息的准确提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从教学角度看,提问的切入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从教学的进程看,开始时,为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可及时提问,引入课题、课中,当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加以提问;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麻痹思想时,应及时提问;需要注意的是,提问应问在最需要问之处。

三、要把问题陈述的清楚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要有一种逐渐把问题引向深入探讨的梯度。

1、表述清楚,学生听得明白

所谓把问题陈述得不清楚,就是问题表述有歧义,导致学生回答失控;问题的表述缺乏思维或行为的定向,学生不知道如何行动;问题的表述过于模糊,学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问题偏离了具体情境或文本内容,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问题没有针对性,导致问题流于形式;问题的答案指向唯一,是教学活动变成了无目的的活动。

2、拾级而上,学生学的有趣

每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都是由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如果教师能够挖出学生现有认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并在这个衔接点上设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并通过积极的思维探究,就能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酸与碱》一节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用“生活中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你用过肥皂、洗衣粉吗?它们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引入课题;用“怎样识别酸和碱?”引导学生实验探究;用“识别酸碱的方法有哪些?”总结归纳;用“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色,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拓展,使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学的有趣。

另外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就像攀登台阶一样,步步高升,造就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就可逐步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了。课堂教学提问最忌简单化和抽象化。太简单的问题,比如纯粹识记性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它使教学停留于简单灌输的低层次上,久而久之,学生对学科兴趣索然,教学质量必然下降。太抽象的问题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已有知识跟问题之间的悬殊太大,学生望而却步,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不利。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些高质量、有能力梯度的系列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循序渐进。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对甲烷、苯的性质、结构若认识模糊,他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甲苯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问还应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问还应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如“卤素”一章复习阶段可向学生出示下面的问题:指出下面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浅谈化学课堂提问艺术 第3篇

一、疑问要设置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在于要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和探究能力。以下是笔者通过几个案例来浅谈一下化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案例1:“过氧化钠的性质”问题设计:在介绍Na2O2能与H2O反应这一性质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大家都知道,水是能灭火的,但有同学见过水能点火的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演示水滴到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脱脂棉燃烧。②为什么会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③推测Na2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上述情景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问应是课程标准的重、难点

课堂提问不是乱问,想到什么问什么。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来进行设计,这是化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案例2:“硫酸根离子检验”问题设计: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太容易搞清楚,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一瓶无色的溶液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如何檢验?②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否可以证明该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③硫酸钡不溶于盐酸,而碳酸钡、亚硫酸钡均可溶于盐酸,为什么?④当未知试样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可以证明试样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吗?⑤怎样正确地检验未知试样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在设置问题时着眼于课程标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学生交流合作,完成教学目标。

三、提问要设在学生思维的障碍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作为老师要注意分辨其中体现的问题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提问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普遍性错误暴露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置,随时调整或改变原来准备的问题,分类设疑,引发思考。

案例3:在讨论卤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时,先讨论卤素的原子:结构,再分析它们得电子能力的大小,当得出卤素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后,可立即提问:对获得电子后的卤素阴离子,我们该如何分析其性质?是得电子还是失电子?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哪个强?哪个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卤素得电子以后阴离子的性质与原子性质的关系”的疑问来,在学生显得一筹莫展之时,教师再从旁点拨,使学生恍然大悟,知识和能力得以提高。

四、在新旧知识的链接点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设问应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

案例4:“铵盐的性质”问题设计:教学“铵盐的性质”时,可先复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然后选择NH4Cl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疑问:实验室制取氨气时,能否用(NH4)SO4、(NH4)2CO3、NH4NO3、(NH4)3PO4代替NH4Cl?小问题就像敲门砖一样,敲开了疑问之门,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化学课的教学内容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体。如果课堂教学不揭示这种联系,很可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建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链接点设疑,起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目的。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 第4篇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深度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打开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进入“心求近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问题情境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时,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的中心点,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进行发散思维,同时还应通过对已有问题的改造,让问题的精髓渗透到其他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作用,理解和灵活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创设学习情境时不但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更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化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所内隐的化学知识和方法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课前教师不仅要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材的重难点,提出既能突出重点又能突破难点的问题,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多设计一些深度不同的问题,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收获,同时还能防止学生因多次失败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放弃心理。如讲授盐类的水解时问学生:碳酸钠为什么被称为纯碱?它到底有没有碱性?学生用pH试纸检验一下,便知结论。随后再提出碳酸钠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碳酸钠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从而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总之,课堂上教师应用有效提问这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它以燎原之势在化学课堂上熊熊燃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让学生在心中产生疑惑,引起他们积极思考,而思考正是深入学习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因此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让提问变得有效,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启发性,问题的难易应适当,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如过易,则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及厌倦心理;问题过难,学生就会无从思考,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产生退避的心理。如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内容时,如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因课本上有“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的描述,问题就显得过于容易,学生无须动脑就能回答;如将问题改为“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则问题就具有启发功能了。启发功能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中关于尾气处理的提问,由于学生不知道尾气的成分,如问:“尾气应如何处理?”则不具备启发功能,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分析反应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后再提出“尾气应如何处理?”,此时问题就更具有启发性[1]。问题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和状况,让学生能拾级而上和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玻璃管内红色固体的成分时,如问学生“如何证明红色固体的成分?”就缺乏层次性,因为学生此时还不知道红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如将问题改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推断红色固体的成分”,然后问:“如何证明红色固体是铜?”则大多数同学都能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来。设置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提问只有具有层次性,学生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如问题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反而会有满堂问的嫌疑。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学生虽然表面上参与了教学,但二者本质上却都不承认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开放性问题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交流互动机会,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这六种非金属氧化物中,哪一种氧化物具有不同于其他五种的特性学生众说纷纭,经过讨论后多数学生发现这六种氧化物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有的氧化物与众不同的特性还不止一处。

生活是学生化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化学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的情景。以生活、生产为背景设计的化学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巨大力量,还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化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从被动的推理和演算中走出来,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如氯气的性质教学中,介绍一个真实的事件后提问: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周边村镇27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公路旁3个乡镇万余人疏散。

(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应该往哪里撤离?%%%%(山坡上/低洼);

(2)如果你当时在距离化工厂较近的居民家中,如何利用家中现有的物质来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3)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处理,他们先把泄漏的氯气钢瓶投入一个盛有某物质水溶液的水缸中,该物质是%%%%%。

本案例以真实的事件为背景,联系了实际、贴近了生活,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能积极进行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2]

教师要精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扩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空间、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思维产生飞跃,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使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都处于积极状态,促使学生的化学知识转化、产生飞跃,同时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并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明确的赞扬,如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表扬性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来表示你的赞许,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

为了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避免采用闪电式、追击式、牵引式、突袭式、追加式、抢答性、冷落性、无疑性、频发性、简单化等不当的提问方式。

总而言之,问题是教与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创设情境的目的,努力挖掘学习内容所蕴藏的创造性和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的情境,同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良好氛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教师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加以引导、组织,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让学生的问题升华,把学生引导到更深入的思考中去。什么时候老师已经提不出问题或已经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时,学生就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摘要: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学的起始环节。设置疑问, 提出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许乃义.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江苏教研网.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第5篇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另外,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6篇

一、提问时机的恰当性

中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初中生,还有一定的表现欲,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些问题,就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握提问的恰当时机,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呢?

1.设疑可以从新课刚开始时就进行,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2.设疑也可以在学生觉得知识很简单,听课、学习处于应付或自以为是时进行。化学课本中有些地方看似无疑,却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深处挖掘在学生看来显而易见的问题,启发提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当然,提问并不是形式主义的为问而问,信口开河随意设问,这样是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的。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选择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进行设疑,因为这时学生已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有强烈的求知欲,跃跃欲试,都盼望着老师的“及时雨”讲解,效果是极好的。如在讲“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时,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到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以及白烟被点燃的现象。学生看了很感兴趣,因为在平时虽然观察到蜡烛熄灭时会产生白烟,但从未想过白烟是什么,还会被点燃。这时及时地提问白烟是什么,很多学生展开思考,但也有部分学生脱口而出:“CO2和H2O”,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提问:“CO2和H2O在空气中会形成白烟吗?”、“既然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有怎样的性质”、“蜡烛燃烧是除了发生化学变化产生CO2和H2O之外,还发生什么变化”、“怎样的物理变化”、“白烟是什么”等,通过这一系列提问,学生既通过思考知道了答案,又掌握了知识,又能深深体会到看似简单的实验现象也蕴藏智力因素。

二、提问难度的适宜性

一般说来,学生的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要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就必须使他们面临“问题”,让“问题”来吸引学生。提问必须要有适宜性,它既不是无需多加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在教师的提示下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②要有新意,有讨论的空间;③要有思考性,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后能找到答案。

三、提问知识的渐进性

化学学习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学过的内容是后面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的渐进性,不要就题论题。如在讲述元素的化合价时,教师如果一开始就向学生讲这个问题,学生会觉得很抽象,理解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镁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怎样构成的?

②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

③镁原子有没有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④镁原子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离子符号怎样表示?

⑤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怎样表示?与离子符号相比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区别?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给化合价的学习来了个软着落,学生容易接受,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化合价。

四、提问内容的现实性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才会觉得“需要”化学知识。所以,提问应广泛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实际,注重问题的现实性。要使学生从问题中深切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讲究提问的艺术,力求每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课堂提问艺术 第7篇

一、选准提问的时机

提问首先要看准时机, 并不是教学过程中的每时每刻都可以提问。有些教师把问题答案念出来再提问学生“对”或“不对”,这会使学生认为知识太容易理解,思想上产生懈怠。而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产生兴趣转移。一般来说,选准时机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学生对授课内容不太重视的时候 ,提几个大家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课文配有插图,我先让学生辨认图画上有什么事物,但出现了学生认为很简单,甚至有的学生懒得辨认的现象。这时我提问了一个问题“海水是什么颜色? ”—————蓝色。我接着再问“为什么海水是蓝色? ”这时学生的懒惰情绪都消失了,集中注意力思考这个问题。

2.当学生的学习势头松懈时 ,提几个高难度问题 ,可 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限,从而有欲望向更深层次钻研。

3.当授课结束时 ,提几个串联本节知识要点的问题 ,可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整理、归纳出本课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在课文结束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乌鸦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整理、归纳,从而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二、把握提问的思考性和层次性

如果给一个小学生提问一个初中生才能回答的问题, 被问者会如坠雾海,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反之,提出的问题不加思考就能立即回答,也起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1.提问要带有思考性。提一些学生知之不全、知之不深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大脑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三只白鹤》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第一、二只白鹤分别找太阳、白云作标志,为什么找不到鱼? 然而第三只白鹤找柳树旁边作标志却能找到鱼。”这个问题就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想想“太阳、白云与柳树”各有什么特点。

2.提问还要具有层次性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头 ,没有中心 ,徒然浪费学生的精力。教师应该由浅入深、由侧面到正面、由抽象到具体、由易到难,注意提问的层次性,使整堂课的提问有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以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中 ,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再分析提问:“小壁虎分别向谁借了尾巴?”最后再提问:“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什么用处? ”一层一层地提问使学生通过思考,深入浅出地掌握了知识。

三、讲究提问的方法

同样一个问题,提问的方法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总是运用一两种方法,长时间采用固定模式,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应将多种提问方法综合运用。下面有几种提问方法:

1.选择式提问。即用选择句来提问的方法。对于某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运用选择式提问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辨析。比如,对于同音字、音相同但意不同的字,如“迟到”的“迟”与“水池的“ 池”,就可以通过选择句提问形式来辨析,加强记忆。

2.填空式提问法。 即把问题组织成试题填空题那样。 比如在教完《 王二小》 一课后,我出示了小黑板“, 王二小很() ,也很() 。概括了要点。这种方法可以针对课堂需要记忆的知识而问。

3.假设提问法。 即对一些词语、句式、方法等进行假设式提问例如,在教学完《 画风》 ,假如是你,你要怎样画风呢?

4.扩展式提问法。即把所学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提问,正如优秀教师张富同志所说:“以本篇为基点,生发开去,前篇、前几篇、前几册的;上次、上几次的:作业里、报刊上、生活中的;学过的、未学过的。”这种提问法有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重叠提问法。即把一个完整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层次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提问,便于学生对高难度知识逐步消化理解。比如,对于一年级学生,接受能力较差,“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以此形式说完整话,就要分层次逐一提问再深入说一句完整话。

6.迂回式提问法。即问在此而意在彼 ,提出的问题只是铺垫引出真正的问题。比如,教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儿》后,讲述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教师故意发问:“有人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不符合时代特点。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从而引发思考,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无论哪一种提问方法,都要精心设计提问语,选择好提问的角度,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总的来说,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摘要:课堂提问艺术体现在提问的时机,以及提问的思考性、层次性,提问的方法等方方面面。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8篇

不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时难免会出现因学生提不出问题而冷场.也有时因学生难于抓住要点, 只能提出一些鸡毛蒜皮的枝节问题.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 都不能一味坐等学生开口提问, 也不能听任学生在鸡毛蒜皮上纠缠不休, 而应当迅速调整提问的方式, 自然而巧妙地向学生发问, 以尽快扭转被动沉闷或旁枝逸出的局面由此看来, 教师事先应当准确而详尽地发掘问题, 科学地设计问题, 以便随时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当某一学生提问而其他学生回答不出时, 教师可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当所有学生都无问题可提时, 教师可以从容发问, 从而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那么, 怎样才能掌握提问的主动权呢?本人认为, 发掘问题、设计问题和评点学生的回答是三个关键的环节, 现分述如下:

一、发掘问题

任何知识中都蕴含着问题, 不过, 有些问题比较明显, 可一眼看出.对这类“显性问题”, 课文后面的“练习”一般都有所涉及.而对于某些“隐性问题”, 则往往不容易看出, 因此, 在发掘问题这一环节里, 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发掘“隐性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对于课后“练习”涉及的“显性问题”,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回答, 或适当讲解, 从而构成了千篇一律的“共性”.但它类似于变相的照本宣科, 缺少独特的个性、开放性和进取性.它固然可以保证教学艺术四平八稳的小步缓行, 却难以促成教学艺术跨越式的飞跃.因此, 教师理应把发掘“隐性问题”当作深钻教材的首要目标, 设计出不落俗套的教案, 培育出独具风采的课堂.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 点燃等待的“火把”, 充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设计问题

如果说, 发掘问题属于“问什么”, 那么, 设计问题就属于“怎么问”.前者是内容, 后者是形式, 两者相辅相成, 如鸟之两翼, 船之双桨, 缺一不可.

令人遗憾的是, 有些教师并不十分注重“怎么问”, 而误以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 “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 他们便常常表现为“随便问”“模糊问”“大而化之的问”“不着边际的问”……结果, 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 要么无法回答, 要么答非所问.例如, 在讲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时, 如果问“这道题怎么做”, 中等学生可能就摸不着头脑;倘若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或“本题要求的是什么”, 或“已知量和要求的量间有什么联系”, 那么, 学生回答起来就容易得多.

一般来说, 设计问题应当遵循“六要六不要”的原则, 即提问要具体, 不要过于抽象;指向要明确, 不要模棱两可;切入要小巧, 不要漫无边际;难易要适度,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不要太易或太难, 致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不要刻板僵化, 封闭成“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唯一性;要尽量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明确问语, 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等选择问语, 以免学生碰运气“瞎蒙”.

三、评点学生的回答

任何学生回答问题,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赞扬;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 只是例行公事的让学生“坐下”, 显然会令学生失望,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逐渐泯灭回答问题的愿望.倘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生硬的否定或粗暴的批评, 那当然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因此, 老师必须精心实施“评点学生的回答”这一环节, 决不可敷衍了事.

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回答正确, 自然应当表扬;回答错误, 也不要生硬地说“答错了”, 而应当婉言表达.例如, 可以说“他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谁还能帮他补充一下”;还可以说“这名同学很爱动脑筋, 回答的角度与众不同, 谁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完善一下”.总之, 面对学生的误答, 老师首先应当充分肯定他勇于发言的精神, 然后再委婉地要求其他同学纠正.

还须指出的是, 有时候, 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拟定的答案范围, 但又确有道理, 甚至比老师拟定的答案更科学, 这时候, 老师应当迅速捕捉这难得的战机, 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 坦言自己的疏漏, 公开认可学生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比自己高明, 自己应当向学生学习.实践证明, 老师这样做不但无损于自身形象, 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从而更乐意深入钻研问题, 勇于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9篇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一节课内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但切中肯綮、能造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不过一两个, 而且潜伏颇深, 不挑不明。如教《药》时, 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辛亥革命不彻底、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这一思想主题时, 可设问:“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一同为儿子扫墓, 当夏四奶奶看见华大妈在看她时, 她‘惨白的脸上’为什么‘现出羞愧的颜色’?”学生经过思考后, 最多只能回答到因为她儿子埋在路的左边, 而左边的坟地里都是埋着死刑和庾毙的犯人, 所以她觉得丢人而羞愧。在肯定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接近答案之后, 再点出:刽子手康大叔毫无怜悯地砍下夏瑜的头, 华老栓拿辛苦钱去买蘸了夏瑜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痨病, 茶馆里的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都不理解革命者的死, 而夏瑜被抓恰恰是自己家族中夏三爷的告密, 这些都说明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不发动广大人民共同进行革命的弱点。而此细节描写更使这一致命弱点暴露无遗———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死, 居然认为儿子的死是可耻的!这些关键性的问题, 挖出了小说深刻的内涵, 其价值正在于此。

其次, 怎样提出问题呢?简单地说, 就是要用心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把握契机;创设情境、选择角度、变换形式和方法, 用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 把握提问的契机

同样一个问题, 只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 才能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而过早或过迟, 或相应问题位置颠倒, 都会破坏效果。如对《琐忆》一课, 设计的问题及提问契机如下:问题1.本文开篇提纲挈领, 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提问契机:自读或泛读课文之后。问题2.哪几件事写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哪几件事写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提问契机:具体分析几件琐事之后。问题3.全文的结构及组织材料的方法。提问契机:归纳主题思想时。

2. 创设提问的情境

任何活跃的思维状态都在一定的情境中生成, 当不具备这一情境时教师要努力去创设, 设置看似矛盾的情境, 最能引起学生之间或他们个人认识上的争论, 这时提问是促进思考的最好办法。例如在《项链》的结尾:“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真相, 将会在玛蒂尔德的心灵激起怎样的波澜呢?省略号意味着什么?

3. 注意提问的角度

同样内容的问题, 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 有时换一个角度, 就可以使效果不同。提问要努力寻觅最佳角度, 力忌抽象、空泛、琐屑。有时不妨多设计几个角度,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比如学习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 如果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显得空泛, 如果改成:“文章的标题是‘故乡的榕树’, 那么写作的意图仅仅是榕树吗?‘榕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问, 就具体了, 学生就会明白“榕树”是作者故乡非常有代表性的景观, 它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青青榕树系着游子的悠悠思恋家园的深情。

4. 研究提问的形式和方法

提问的形式和方法, 不拘一格, 以有效、高效为上。具体有“分类法”、“类比法”、“温故知新法”、“画龙点睛法”等, 尽量体现“小”、“悬”、“趣”、“曲”的特点。“小”是指所提问题角度小, 常常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或课文中一字一句、一个细节发问, 看似细节却牵动主干;“悬”是指设置一些“吊胃口”的悬念,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然后因势利导;“趣”即问题有趣味, 幽默风趣, 诙谐可乐, 能调节课堂气氛;“曲”就是问题有时故意拐个弯儿, 曲径通幽, 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 又能锻炼他们的多向思维。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10篇

一、学会发问是提问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但提问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和学生的提问都应该成为课堂提问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我们对课堂的深入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当然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有心理顾虑,不敢问,怕嘲笑。另一方面是很少安排学生提问,即便有这样的环节,也是蜻蜓点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淡化。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会问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忍不住内心的好奇。比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教师的一半。教师拍4下,学生拍2下;教师拍2下,学生拍1下;当我拍1下时,有的学生就不知道怎么拍了,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其问题就来了:能拍吗?怎么拍“半下”呢?“半下”用什么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诱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能解,口欲言而不能达”的认知状态中,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有效调控,让学生自己把问题问出来。当然对所有的问题都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是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想问、愿问、敢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会候答是提问的保障

“候答”时间这个概念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教师提问后等待时间是课堂有效的保障。时间太短,学生准备不足,来不及思考,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但时间过长,学生已完成了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还不让学生回答,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而且造成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要根据问题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候答”时间,不能搞一刀切,应让学生适当地思考后再回答,这样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会更大,学生回答的面会更宽,回答的质量会更高。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不会变呢?对这个问题的提出,思维的含量比较高,这时候我们就要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验证,“候答”时间自然也就要长一些。而对一些思维含量相对少的问题,如:你对这个同学的回答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因为学生在听取回答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则需要及时交流,时间能少就少,给学生快速补充和展示的机会才是可取的。

三、恰当叫答是提问的关键

课堂中的叫答是很有学问的。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时,教师的启发、叫答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叫答的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该坚决杜绝两种不好的叫答。一种是偏爱式的叫答。一堂课总是围着举手的那几个学生提问和叫答。长期下去,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提问下能力会有所提高,而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甚至厌学的情绪。我们呼唤“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课堂,而不希望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遗憾。另一种是惩罚式的叫答。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喊那些不举手的学生来回答,而这位学生并不是没有思考,而是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提问就属于惩罚性的叫答,这样做会让学生难堪,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可以想象,这名学生从被教师叫起来那一刻开始,后面的学习基本上属于无效的学习。所以课堂上有谁来回答,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差生吃饱,优生吃好,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恰当叫答,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叫答得当,才能让课堂更有活力。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极个别的学生会回答问题也不举手,而是习惯地听别人说。身为教师,应该对班里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个性特点,做出相应的反应。让不举手的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品尝到回答问题的乐趣。

四、智慧理答是提问的核心

数学课堂上教师的理答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回答有误时不责备、不讽刺,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给学生搭一些台阶,尽量让学生体面地坐下。追问是课堂生成的重要体现,它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度提问”,其目的是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如果在学生有疑难、困惑时,适时抓住问题的本质,选准突破口进行追问,就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启迪思维。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追问一句:“说一说你的想法好吗?”“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这样,就能还原学生的思维过程,外化内部的思维活动,使一个人的思考成为群体可能分享的成果。教师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他们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美妙的答案。说到底,课堂上要智慧理答,师生的交流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只有用心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我们听名师的课,总能被学生的机智回答所折服,总感觉自己的课堂上缺少这样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激烈的争论和交流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11篇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方面,课堂提问有助于促进课堂上的交流互动。

另一方面,课堂提问有利于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要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1.教师提问时要注意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直观、鲜明,不要制造紧张气氛,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可以采用实验,多媒体等多种途径设置问题情境,最好采用学生身边的化学来设疑。

2.提问时,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不能太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会使学生不屑一顾;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没有回答的切入点,会使学生丧失信息。对于难的问题,教师可以一步步提示,化难为易,层层深入,让学生思考回答。

3.学生对每一课题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的给学生设置问题,但教师要安排好问题的密度。课堂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提问,会使学生神经紧绷,过度紧张,不利于学生思考;课堂提问过少,会使得课上交流太少,互动不起来,使课死气沉沉,效果也不好。因此,要选择好问题的同时,还要调整好问题的疏密,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4.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只顾优生,忽略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容易挫伤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后进生也是教育的资源,也存在成才的可能,作为教师应一视同仁。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出相应的评价,好的要及时地表彰;回答不好的,甚至是错的,教师也要发现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课前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和教学水平,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12篇

关键词:提问,注意力,思维,质疑,解疑

教学既是科学的, 又是艺术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提问。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形式, 实践证明, 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探求知识, 勤于思考, 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问题, 都必须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 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提问, 有人认为, 只要课堂上提问的次数足够多, 就是贯彻了“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例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无效提问, 似乎活跃, 实则不能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也不能有效地发挥提问的作用。

设计问题不要简单化, 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也不能使学生感兴趣, 长久下去, 学生会对提问淡然处之, 设计问题的难度也不要太大, 否则学生会望而却步, 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也达不到目的。因此,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 要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解答, 这样, 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又能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 所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 以多方面、多角度提问题,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还应设计不同的问题, 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据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知识要获得意义, 学生认知结构中不仅应具备相应的原有知识, 而且原有知识必须处于激活状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常用的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的方法是就与新课有关的知识提问学生。提问既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也可以做一些概要的复习, 为新知识的讲授做好准备, 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教师的提问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也关系到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何方以及能否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等问题。因此, 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教师只有善于提问、巧于提问、精于提问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善于提问

教师应将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把一个个教学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教师引导下沿着正确的思路步步深入, 积极思考, 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设问的方式很多,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利用实验中的问题设问

例如, 学习不饱和烃时, 创设问题情景: (1) 烷烃与烯烃、炔烃怎样鉴别? (2) 烯烃与炔烃又怎样鉴别? (3) 三键位于链端的炔烃与三键不在链端的炔烃又如何鉴别?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教材, 再一一作答, 然后再利用上实验课时到实验室去加以验证。可见问题是思维的产物, 也是引导思维的原动力, 教师要以“问题”带动教学,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面对问题, 欲放不忍, 欲罢不能, 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提高了教学质量。

1.2 利用学生观察的事实现象与其原有知识的矛盾冲突设问

例如, 讲授“己醛糖的结构”时, 首先, 教师根据葡萄糖的分子式写出葡萄糖的链式结构, 接着分析其结构, 提出它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例如, 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深蓝色的甘油铜, 与醋酸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 与弱氧化剂 (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 反应等等, 紧接着指出葡萄糖不与希夫试剂显色, 并用演示实验证实, 此时, 学生会感到疑惑不解, 因为葡萄糖的链式结构说明其分子中含有醛基, 而希夫试剂正是检验是否有醛基的试剂, 怎么会不与之显色呢?学生就会迫切地想知道原因, 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起来。然后教师再指出:可见链式葡萄糖没有客观的反映葡萄糖的结构, 进而开始讲授葡萄糖的环式结构。

1.3 利用讨论中的不同看法设问

在进行教学中,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型的讨论题。例如, 在讲授“重要的羧酸”时, 可提出:在甲酸、乙酸、乙二酸这三种羧酸中, 有哪种羧酸具有不同其他两种的特点?讨论中, 教师不作具体指导, 只是要求从不同角度考察, 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多数学生能发现这三种羧酸都存在与众不同的特点。这种设问不要求统一集中的答案, 得出不同的结论。回答中指出一种、二种均正确。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减少阻滞、反应迅速, 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综合表达更多的知识, 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

1.4 利用教材中包含的矛盾事实设问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 以提出矛盾再解决矛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有利于巩固学生持续的注意力和积极思维。例如, 在讲授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关系时, 可设计以下问题, 逐步分析解决。 (1) 吡咯为什么显弱酸弱碱性? (2) 吡啶为什么显碱性? (3) 吡咯、呋喃、噻吩的水溶性为什么如此小? (4) 吡啶的水溶性为什么如此大? (5) 五员杂环的稳定性为什么不及苯? (6) 吡啶的稳定性为什么比苯强?这样, 随着一个个矛盾的提出和解决, 学生不但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还会感受到自己沉浸在有趣的智力活动过程中。

2巧妙提问

思维与解决问题是紧密相连的,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因此,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另外, 要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不断依靠反馈信息来调节教学,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 调节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为了使提问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必须掌握提问的艺术, 做到巧妙提问, 激活思维。首先, 教师要捕捉提问的最佳时机。何时提问最为有利呢?教师在教学中, 善于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知识点、能力点设疑提问, 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 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在解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再者, 当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时, 提问效果好。而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提问也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动其思维的作用。其次, 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方式, 根据提问的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2.1 面向全班提问, 个别回答问题 例如, 讲授生物碱的性质时, 面向全班提问: (1) 生物碱有哪些通性? (2) 哪些生物碱是毒品? (3) 毒品有哪些严重危害?并举例说明。让全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充分准备后, 分组讨论, 选出1~2名到全班进行发言。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活生生的实例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从而远离毒品, 让学生不仅从课堂上学习到有关生物碱的理论知识, 还让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2.2 面向全班提问, 轮流回答问题 例如, 在进行醇、酚、醚一章的教学时, 提出以下判断题: (1) 醇和酚分子中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 (2) 所有的醇分子都易溶于水。 (3) 醇和酚具有相同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索, 以实现对这些相关的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研讨。“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科学而巧妙的设问, 有目的地经常训练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与逆向思维能力。

2.3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适量, 应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把握提问节奏 例如, 在讲授利用兴斯堡反应鉴别伯、仲、叔胺时, 结合演示实验提出以下问题: (1) 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 (2) 为什么叔胺不与苯磺酰氯反应? (3) 为什么加酸酸化后又有一支试管中有沉淀产生?学生回答后再追问:兴斯堡反应还有什么用途?

2.4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自己质疑解疑, 更有助于其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例如, 让学生预习或复习时, 针对教材内容质疑, 写在笔记本或纸上, 交给老师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或课堂上前10min由学生问, 教师答或学生答。例如, 在学习羧酸的性质时,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 羧酸分子中的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那么羧酸是否具有羰基化合物的性质? (2) 为什么甲酸的酸性比其他饱和一元羧酸强? (3) 为什么乙二酸的酸性比其他羧酸强?学生经过思索提出的问题, 他们会非常关心问题的结果,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且气氛也活跃, 这是一种学生喜欢的方式, 它可将学生思维引向高层次的活动, 更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和发展学生的智力, 同时, 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上, 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增强主动性、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精于提问

3.1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 产生求知的欲望;并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

3.2 提问要新颖别致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同样一个问题, 提出时平平淡淡, 既不新颖也不奇特, 而是“老调重弹”, 学生不可能被吸引;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 使学生有新奇之感, 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索。例如,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多糖”的积极性, 教师这样提问: (1) 为什么米饭、馒头越嚼越甜? (2) 为什么对食草动物如牛、羊来说, 纤维素是营养物质, 而对人类却有所不同? (3) 如何用实验证明淀粉已经发生水解, 又如何证明已经水解完全?通过提问, 把本节的有机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既新又奇,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3 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易错点, 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 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例如, 讲授醛、酮时, 设计以下问题: (1) 醛和酮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2) 醛和酮在化学性质上有何异同?这些问题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性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了, 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4 教师的提问要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所提问题, 既要能实现教学目标, 又要有利于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 从而保证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 有所进步, 有所发展。例如, 在进行蛋白质一节的教学时, 教师可利用复习两分子氨基酸, 分子间缩合成二肽的反应入手, 提出:当多个α-氨基酸分子间发生缩合反应, 会发生什么?这样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 也自然地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开始了思维活动, 从而学到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有关知识, 这比死板地讲述课题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上一篇:穿越能力下一篇:针灸治疗膝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