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

2024-05-18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精选11篇)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 第1篇

传统的发展观, 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单一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 把发展观统一到“十二五”规划的节能减排上来。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能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净化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 衍生出一个庞大、有发展前途、能够促进新经济增长点和培育出一大批有雄厚实力的科研团队和企业, 为中国抢占到人类未来产业的一席之地。

发展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绿色的经济崛起提出的意义

“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 梅州经受了煤炭行业退出、淘汰落后产能、“双转移”战略等带来的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实施“绿色崛起”战略核心是绿色经济崛起, 即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 梅州在环境、区位、载体等方面拥有不可多得的良好条件。

从环境上看, 梅州作为广东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 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上文化厚重、社会平安, 具有大部分先发地区无可比拟的环境优势, 具备发展高端绿色现代产业的良好基础。

从区位上看, “两高一场一路”建设, 构建闽粤赣边交通枢纽中心, 目标要打造“大粤东1小时生活圈”和“珠三角3小时生活圈”的总体目标。梅州将加快成为吸引珠三角和深入海西区投资的热点地区。特别是广东三大干线机场之一的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建成开通, 大幅提升粤东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和投资吸引力, 进一步拓宽梅州通往世界的空中桥梁, 进一步缩短梅州与世界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 进一步提升梅州作为客属地区的中心地位。

从资源上看, 梅州矿产资源丰富, 铁矿、石灰石、稀土、瓷土等资源的潜在价值4 000多亿元, 同时又是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和发展高端产业, 潜力巨大。

从载体上看, 梅州有2个产业转移园和5个经济开发区, 特别是广州 (梅州) 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势态良好, 园区还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2013年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工业增加值22.99亿元, 增长19.8%。从分县 (市、区) 工业增速看, 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6个县, 增长较快的有大埔县、蕉岭县、丰顺县和五华县, 分别增长26.0%、25.8%、25.1%和25.1%。

从劳动力资源上看, 不仅数量多, 而且整体素质高, 可以为发展绿色现代产业提供充足人才保障。

梅州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 把发展绿色现代产业作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打造以新型特色工业、绿色现代农业, 构建具有梅州特色的生态型、循环型、低碳型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争当广东山区科学发展先行市。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1. 靠坚强的组织领导系统来保证

循环经济就是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要有新的系统观。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系统之外, 而是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运行原则。二要有新的经济观。既要考虑资源的承载力, 又要考虑空间的承载力, 还要考虑生态的承载力。三要有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的自身发展时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是要有新的消费观。倡俭抑奢, 遏制资源的过度开采、浪费, 将废弃物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节约消费的观念。

2. 靠科学的政策法规系统来激励

要用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新的法规政策。形成互相促进, 甚至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来说, 引导政策越来越多, 越来越细, 越来越管用, 大致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 建立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激发各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鼓励和扶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支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项目实施。第二,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 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 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第三, 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 集中垃圾无公害处理。第四, 完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经济手段。

3. 靠严格的监督考评系统来约束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 出台了一大批法律法规, 也组织了不少的执法检查, 但现在仍然存在着许多法律落实难的问题, 执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还很突出。只有改革体制, 完善机制的同时, 抓好落实法制, 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推向前进。要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 限期治理、区域流域行业限批、挂牌督办等制度, 形成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环境执法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 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的五位一体的作用, 真正形成上下一心, 社会联运的大好局面。

4. 靠宣传教育的示范系统来带动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当好引导者。应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高度注重舆论引导和宣传平台建设。比如, 通过创办网站、杂志, 发表绿色书等形式, 突出特色, 形成品牌, 努力使网站、期刊和绿皮书成为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机构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二是抓联动。要以重点区域、行业、单位为切入点, 单独或联合主办相关的论坛、研讨会、报告会, 就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国策方针的探讨、重大理论的研究等进行交流, 在普及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上作出努力。三是推典型。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生态系列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典型,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 继续组织好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 用鲜活的事迹教育人、感召人。

5. 靠先进的科技研发系统来支撑

循环经济模式的实现、效率的提升必须要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有现成的先进实用技术可运用;有的需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发行配套;有的没有现成技术需要科研创新;有的虽有现成技术, 但使用成本太高, 不适合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自己研究成本低、效益高的新技术。为此, 我们要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突破长期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瓶颈”;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 集中力量组织攻关, 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有一句话叫作“科技改变生活”, 通过循环经济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我们看到了企业自身在对待废弃物态度上的变化:从过去的消极排放到现在的积极回收, 变废为宝了;从过去的当作包袱到现在的捧为财富, 产生效益了;从过去的疲于应付到现在的积极投入, 看到前景了。

6. 靠合理的经济产业系统来运作

梅州气候宜人、山青水秀、浓郁的客家风情享誉海内外。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 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客家民居的相对完整。我们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大产业入手。一是着力环境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污染, 大力发展洁净生产技术、绿色洁净产品的产业。二是新能源产业, 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重点放在畜牧业、茶叶、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培殖精致高效农业。四是发展服务经济、现代服务业。五是发展健康产业, 食品、药品、医疗保健、生态环境等方面商机无限。

摘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对于梅州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基本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储备良好的山区市而言,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靠组织领导保证、靠科学政策法规激励、靠严格监督考评系统约束、靠宣传教育的示范系统带动、靠先进科学系统支撑、靠合理的产业系统来运作。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都市;可一连生长

中图分类号:F4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21-01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生长阶段,我国用短短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旅程,生态和情况遭受了破坏,导致本应在差异阶段出现的生态与情况问题在短期内会集表现和发作出来。所谓循环经济,即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能的大体系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耗及其废弃的全历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长的生长,变化为寄托生态型资源循环来生长的经济。其理论发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e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

1、循环经济与可一连生长

无序开发紧张透支国人的生存情况,生长面临资源瓶颈和情况容量的紧张制约。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凭据生态规律构造整个生产、消耗和废物处理历程,其素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情况日益恶化抵牾的基础出路。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体系工程要领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历程,完备的体系耦合结构及团体、协同、循环、自生功效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自然生态体系物质循环活动要领为特性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可以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一连生长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基础上消除恒久以来生态与经济生长之间的尖锐问题,可以说生长循环经济是实验可一连生长的必由之路。

2、循环经济与绿色GDP

GDP是权衡一个国家或地域生长水平的重要标志,GDP的增长只是反应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产业,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也会孕育发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如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无止境地向生态索取资源,使自然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议决种种生产活动向生态情况排泄废弃物使情况污染,或滥用资源使生态破坏。

(1)绿色GDP是生长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把绿色GDP作为生长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权衡可一连生长的重要指标,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太甚消耗能源,不对生态造成侵害的有用途径。

(2)绿色GDP是经济增长要领变化的外在动力。我国必须改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情况掩护与经济结构性调解团结起来,完满核算体系,创建绿色GDP,才能加快经济增长要领转化。

(3)绿色CDP是政府加入循环经济的有用途径。有需要把绿色GDP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生长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使政府更科学更积极地加入并实验循环经济战略。

(4)资源——经济—一情况投入产出核算框架(绿色GDP是盘算要领):绿色GDP=传统GDP-(生产历程全部资源耗竭+生产历程全部情况污染+资源规复历程全部资源耗竭+资源规复历程全部情况污染+污染治理历程全部资源耗竭+污染治理历程全部情况污染+终极使用全部资源耗竭+终极使用全部情况污染)+(资源规复部分全部新创造价钱+情况掩护部分全部新创造价钱)。

(5)由SEEA的基本结构表可以推算出:绿色GDP=传统GDP-情况资源消耗一情况污染丧失。

3、创建循环经济生态都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以为,生态都市应是资源高效使用、情况调和、生长一连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调和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都市计划是生态都市配置的重要保障。1984年,“人与生物圈”(MBA)陈诉中提出了生态都市计划的五大原则,着实也即是创建循环经济生态都市的五大条件:第一,生态掩护战略。第二,生态基础措施。第三,住民的生存尺度。第四,文化历史的掩护。

4、对配置循环经济生态都市的几点提倡

(1)生长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减少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淘汰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地皮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生长生态工业。工业生长要坚持不污染情况、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配置原则。在产业偏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验会集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偏向,制止气氛污染物对都市的排放,连结都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连结清洁生产,以切合国家的需求。

(3)生长生态旅游业。良好的情况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一连生长的基本条件。作为以旅游着名于世的南昌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序常绿的易活植物和一系列井冈山斗争的雕塑、毛主席诗词,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

(4)树立绿色消耗观念,创建新的循环经济体系,绿色消耗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接纳使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情况和物种的掩护等。其不光应涵盖生产历程,还应和人们生存消耗历程息息相干。

(5)推行住宅生态化,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重要消耗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看法,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生长渐入民心。作为生态住宅的重要着眼于都市居住情况的体系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统一。

5、结语

循环经济是可一连生长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情况日益恶化抵牾的基础出路。循环经济生态都市的配置将有助于人类使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和谐人类与情况之间的调和关联,切合经济生长的需求,对人类社会的可一连生长提供了保证,也是未来社会生长前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宪恩,赵晓霞,陈英姿等,循环经济催生绿色GDP[I],情况科学与技能,2005(5)

[2]吴少宇,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模式,管理与产业,2004(8)

[3]雷明,绿色国内生产总(GDP)核算,自然资源学报,1998(4)

[4]马文银,都市生态住宅评价及计划计划[I],都市面况与都市生态,2003(6)

[5]张旭,对创建今世都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考,学术交换,2003(10)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第3篇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能源的需求量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 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 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 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走低碳道路, 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 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但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 发展低碳经济, 推行低碳消费方式, 仍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

一、低碳经济发展背景

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 其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削减掉60%, 并在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无独有偶, 同年, 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也掀起了一场“A、B发展模式”之争。即以人为本, 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称之为“B模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与现行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称作“A模式”的传统发展模式之争。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要提高能源的效率、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的排放。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早在1992年, 15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订了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性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 在日本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 又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特别强调, 发达国家应该严格履行减排目标, 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技术, 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其中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尤为引人瞩目。即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 其在国内就可相应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 即多获得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权。截至1998年, 在世界各地开展的CDM低碳试点项目已经达到27个。预计到2017年, 这些项目产生的低碳将达到1000多万吨。世界各国也正相继在能源、交通、电力、建筑等温室气体高排放行业推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就是“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在2008年4月温家宝总理举行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 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 并落实为政绩和业绩的考核指标。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决心和国家意志。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1、能源需求加速增长,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 进而转化为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从能源消费结构看, 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 在未来一段时期, 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 任务也十分艰巨。

2、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

我国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1∶5∶4”的状态, 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 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 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 比重偏低。2006年, 我国创造单位GDP (1美元) 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11.5倍, 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 是美国的4.3倍。从2001—2007年, 中国能源强度从4.21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4.77吨标准煤/万元, 能耗水平不断上升。目前我国能源效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

由于当前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 加之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 这些企业难以及时关停并转, 致使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 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3、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低碳技术发展面临一些困难。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但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 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尽管我国相关的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 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 管理机构的变化及政策规定的不完善, 一些鼓励政策名存实亡, 部分政策因难以执行而未执行。另一方面, 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 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 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 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 多数银行不选择对低碳技术项目融资, 即使部分银行实施融资, 其信贷放款数量也非常有限, 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研究表明, 我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3.4%, 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 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这说明我国能源利用比较浪费,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 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战略措施。从分析我国能源结构入手, 抓住主要矛盾, 才能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三种, 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 尤其是在配电和用电两个环节, 节能潜力总计为1.2亿千瓦, 占中国电能的20%。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 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2、化石能源低碳化,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我国化石能源“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特征决定了煤炭是能源消费的主体。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接近70%, 比国际平均水平高41%, 虽然石油的比重有所上升, 但只能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为目标, 不可能用来替代煤炭。因此,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近10年得到根本改变。这就需要碳中和技术, 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 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在此格局下, 加速发展天然气, 适当发展核电, 积极发展水电, 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

3、设立碳基金, 鼓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 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我国碳基金模式应以政府投资为主, 多渠道筹集资金, 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 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 鼓励技术创新, 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 以促进长期减排。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 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 使公众真正参与进来。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不扭转, 那么生态系统崩溃、水资源缺乏、疾病肆虐等系列问题必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 要紧紧抓住低碳发展的主轴, 配以生态的要求, 推动技术发展和建立低碳经济, 从而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 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建立低碳型社会

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 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 要抓紧区域性低碳性社会试点工作, 在全国建立一批低碳社会实践区、低碳产业实践区、低碳经济区、低碳城市实践区, 积极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扩大中国低碳城市试点。各省市可以建设起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 以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 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为在全国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低碳产业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石化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先行试点, 将其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 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 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 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 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大力开展低碳宣传, 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 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 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 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社会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5、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发展西藏农牧循环经济经济论文 第4篇

[摘 要] 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经济增长模式,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既要加强对农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规划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西藏农牧业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和“和谐发展”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语,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谐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在西藏尤其应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这不仅是由西藏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更是

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西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西藏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西藏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 hm2,新垦农田5200 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西藏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西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西藏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西藏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西藏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西藏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西藏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西藏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

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西藏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西藏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西藏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西藏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西藏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

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西藏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西藏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西藏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西藏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西藏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西藏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

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西藏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西藏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西藏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西藏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

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西藏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探讨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其实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产中生活中通过对能量和物质的不断循环,使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尽量最大化,从而使人们的经济生产达到生态化的效果。在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中,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大致可以归分为三种运行模式:首先是单独存在的全公司或者说企业内部的资源高校循环利用与清洁干净的生产;其次是产业间或者是共生企业所建立的生态环保的工业网络系统;最后就是整个区域或者就是整个社会所建立的资源再生体系与废物重新回收的体系。

二、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分析

1、单独的公司其内部的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这种循环经济运营的模式是处于微观层次的运营模式,一般应用于公司内部的废物的回收利用与产品的清洁生产中。其具体的运营模式是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首先经过简单的分类处理,然后加入适当的处理原料再次进行原先的加工生产流程或者是用于加工为其他的工业产品。这种生产模式最开始由美国的杜邦公司率先提出并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所以该种生产模式又被叫做杜邦模式。这种模式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运用该种生产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工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还能够保证生产流程的清洁,甚至在理论上可以达到零排放的要求。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一些矿业企业也纷纷采取了这种生产模式,比如山东的某矿业集团在煤炭的利用与开发中,将煤炭资源的中和利用与其的生加工作为企业生产的突破口,并成功的将其延生到产业链当中,最后形成循环经济的经济系统。

2、共生企业生态环保的工业园模式。所谓生态环保的工业园模式,即也就是在企业群这一生产层次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在丹麦的卡伦宝,卡伦宝工业生态园是个不仅和谐而且高效的工业生产区,在这个工业生态园内,各个不同的企业通过对各自不用的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从而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由于这种经济模式最先运用于丹麦的卡伦宝,所以这种经济模式又被叫做卡伦宝模式。后来,随着这种经济模式的不断完善,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该定义为:为保证各种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各个企业或者地方的生产合作社进行互相合作而形成的产业共同体,这种产业共同体能够保证企业与地方的经济效益共同增加,同时也能够保证该地区的环境质量能够显著地得到改善;有目标的实施能量与物质交换的关于生态系统,能够保证资源的消耗与损失达到最小,由于生产所产生的废物与有害物质亦达到最小,并可以形成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区域循环的运行模式。区域循环的运行模式是指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对工业生产产生的废物进行利用与回收的体系。这种模式中最被人们称道的是双元回收体系与社会循环体系。双元回收体系是矿业资源循环利用的体系中,矿业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作为整个社会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和其他的小循环相互进行结合,从而使矿业的经济循环曾相出多种模式。比如如果社会的发展速度以及其消费的方式发生改变,从而降低矿业资源的开发速度。

三、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对于企业而言,使企业的发展与循环经济的需求相互契合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能够达到这个契合点,着重取决于在实际的生产中企业所采取的运行策略。就目前我们国家的企业而言,主要采取的运行策略包括以下三种运行策略:技术支持策略、管理约束策略、政策保障策略。

首先是技术支持策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国家企业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以及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将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做严峻的问题就是我国企业的技术不成熟。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最主要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环保的生产流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开拓资开发空间与延长资源使用时间的一有效手段。所以,只有解决了技术这个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的,我们国家的企业才能够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目标。

其次是管理约束策略。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资源市场的管理方法与对资源的管理手段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对于企业的管理方法亦存在很大的不同。大部分的国家实行地方与中央互享资源的策略。对不同国家对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其管理的内容大致有:对资源所有权进行管理,对资源的开采情况与污染程度进行管理,对资源的含量实施战略上的管理。将我们国家对于资源所采取的管理手段与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不难发现我们国家对此的管理还是有待改善的。随着资源市场的逐渐开放,完善我国对于资源的管理措施将显得越来越必要。

最后是政策保障策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成功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创建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有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保护矿山企业或者个人的切身权益,我们国家的企业才能够顺利的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我们国家的企业中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才能保证在企业生产中真正的发展循环经济。

四、结语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 第6篇

(一) 循环经济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由于人类与环境系统存在着发展的无限性和地球的有限性这一基本矛盾。如果增长不停止而达到极限时, 便会导致全球性危机及人类社会的突然瓦解。为了使人类免于毁灭性的灾难, 就必须让经济发展绝对服从于环境保护的需要, 使人口和经济实现‘零增长’。”这一报告中的“零增长”观点虽然不能被接受, 但是它指出了人口、工农业生产、资源和环境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且提出增长超过极限将导致全球性危机的警告是具有科学意义的。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肯定并吸取了《增长的极限》中合理的论点, 修正了“零增长”观点。主张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使发展和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从而保持长期的、持续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自此以后, 经济发展的轨迹开始转向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循环经济。

(二) 循环经济的本质

所谓循环经济,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即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它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所指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 而且包括再生资源, 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二、赤峰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 整合管理经济开发区, 着力打造特色园区

按照“对外一区、对内三园、优势互补、独立发展”的思路, 赤峰市完成了对红山经济开发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开发试验区和松山安庆园区的管理整合, 构建为统一的经济开发区。现已成为集冶金制造、医药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和能源电力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工业园区。在建设特色园区的指导思想下, 重点推进了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煤电化工业园区、喀喇沁旗锦山循环经济园区等几个发展前景好的工业园区。其中锦山循环经济园区已初步建立了“火力发电—供汽—铜冶炼—铜电解—铜材加工—副产品硫酸生产氟化氢—废渣做建材原料—余热加工缫丝”的循环经济模式。截至2009年底, 赤峰市已经建设建成11个工业园区, 总规划面积360平方公里, 总建成面积131.13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工业园区完成了规划设计、土地储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累计入驻企业435户, 其中, 投产企业269户。2009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53.41亿元, 增长12.8%;实现工业增加值107.57亿元, 增长16%。必须说明, 赤峰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仍然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 如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技术研发环节薄弱, 产业链条单一等。

(二) 探索开发清洁能源, 加快发展风电产业

20世纪90年代, 赤峰市就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展了测风工作, 积极探索利用风能。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受西伯利业及蒙古冷高压和蒙古高原气旋等天气系统影响, 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测算, 赤峰市技术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近5000万千瓦。随着国家扶持风力发电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陆续出台, 赤峰市加快发展风电产业, 大力吸引电力企业来市创业。中国大唐、中国国电、中电投、华电、京能等14家公司相继进入赤峰开发风电, 风电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底装机100万千瓦, 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到2009年底风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根据《赤峰市风电基地发展规划》和《赤峰市风电送出规划》, 赤峰市风电装机规模2010年可以达到300万千瓦, 2015年可以达到765万千瓦。风电开发的快速发展, 引发了风电装机容量与电网消纳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严俊。目前, 赤峰市向华北电网的送电出口已经初步打开, 但仅面向风场所在的电网来消纳风电, 容量相对较小, 远远不能满足送电需要。

三、西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借鉴

(一) 生态工业园区模式

所谓生态工业园区, 是指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 它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以资源再利用、再循环为模式, 以节能环保为目标的人工生态工业系统。在这方面, 法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是先行者。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丹麦, 1990年丹麦通过了《废弃物处理和回收法》, 2000年便将废弃物再利用率提高到65%。丹麦的卡伦堡是生态工业园区的雏形, 该园区主体由5家企业和市政当局构成, 燃煤发电、丹麦最大的胰岛素和某些工业酶生产厂家以及地方农场。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 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 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这类园区的建设契合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显著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改善了生态环境, 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二) 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贫乏, 为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在本世纪初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 颁布并实施了若干法律。以建立废物资源化和安全处置产业即“静脉”产业为重点, 努力与生产领域物质利用过程产业即“动脉”产业连接, 改变传统的线性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北九州市为例, 在第一发展阶段将“静脉产业”汇集起来作为统一的区域发展, 进入第二阶段, 主要拓宽试验研究范围、吸引废物再利用和再制造企业进入工业园, 强化能力建设、开拓拥有新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在内的下一代环境产业。如下图所示, 按照北九州市环境产业振兴战略, 工业园区建设旨在实现“教育及基础研究→技术和验证研究→商业化”三位一体的工作关系, 目前基础研究的结果和人力资源活动之间的合作已经在生态城的实践中得以证实并商业化。

四、赤峰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一)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区内消费清洁能源

应当指出, 赤峰市处于循环经济发展初期,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 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循环形式单一、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11个工业园区内虽然包含多种产业, 但是各个园区位置分散, 不能实现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并且, 入园的多为生产加工企业, 科技型企业较少, 除红山经济开发区内大吉药业每年科技投入较多外, 其它企业内部科技研发机构较为薄弱, 未能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为使工业园区建设真正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 今后需要吸收多种产业入园, 并且优先选择技术工艺水平领先、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强的环保型项目, 以丰富园区内产业链条;注重研发新技术, 尤其突出本地特色, 将风电产业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以缓解产输能矛盾。唯有这样, 才能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 为赤峰市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开辟新的途径, 实现清洁能源生产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共同推进。

(二) 加强政策法规管理, 加大基础研发力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西方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较早, 探索并积累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在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方面, 赤峰市可以借鉴西方国家, 特别是日本北九州市的先进经验与模式。第一, 加强政策法规管理。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阶段, 首先研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体系, 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责关系,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守法意识, 推动企业积极主动开展清洁生产。第二, 加大基础研发力度。实践证明, 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行之有效, 可以为生态园区发展注入新鲜的动力。政府作为发起者, 有责任组织有关部门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生态园区发展计划;引导企业、院校和科研部门积极开展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和清洁能源有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技术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鼓励技术开发部门进行实证研究。

摘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符合可持续增长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式, 应当认定循环经济是下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据此, 作者深度透析循环经济理论内涵, 立足赤峰市实际, 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 提出赤峰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着力点, 即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区内消费清洁能源、加强政策法规管理、加大基础研发力度。

关键词:循环经济,清洁能源,风电产业,生态工业园区

参考文献

[1]蔺春梅.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

[2]瞿晓辉.试论老工业区循环经济改造——以武汉市青山区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改造为例[J].经济与法, 2009 (5) .

[3]董立延, 李娜.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经验[J].现代日本经济, 2009 (6) .

[4]潘建伟, 吕君.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推动内蒙古经济发展——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 (2) .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科学发展 第7篇

1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现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 临沂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形势下, 政府又明确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 即到2010年, 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 (力争实现120亿元) ,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 000亿元 (力争实现2 500亿元) , 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理论上, 在这个时期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必须有足够的能源、资源的支撑。但就临沂市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将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障碍。要突破这一“瓶颈”, 加速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1.2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多年来, 临沂市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环境质量总体上得到改善。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 资源需求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相应增加, 目前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局部污染问题突出等方面。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 生态环境压力很大。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影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节约资源、改善环境, 使人类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今天,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不仅深刻影响国家经济的走向、潜能和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 而且通过各种国际标准与资质、产品绿色标志、环境保护义务等日益延伸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乃至国际政治等诸多领域。全面发展循环经济, 逐步使出口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2 临沂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2.1 有利条件

2.1.1 资源节约成效显著

临沂市一直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通过依法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强化政策的引导和推动, 依靠技术进步, 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使原本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 2007年全市重点耗水企业总用水量41 106.89万t, 其中, 工业取水量2077.89万t, 与上年度相比下降28.23%,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39 029万t, 同比增长24.5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4.95%;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98.82%;万元产值取水量25.73 t, 同比下降45.37;万元产值耗能标煤3.95 t, 同比下降3.46%。

2.1.2 资源综合利用有了较大发展

临沂市资源综合利用主要体现在建材产品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 主要利用的废物是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渣和页岩等。据统计, 全市新型墙材生产量达到24亿标砖, 新型墙材应用量达20亿标砖, 占建筑墙材总量的83%。到2005年底已完成建筑节能面积280万m2, 占全部建筑量的46.7%;累计节约能源8.8万t标煤, 新墙材生产利废140万t, 节约土地3 300亩。近几年, 该市的小水泥企业纷纷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 大量使用粉煤灰和炉渣,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1.3 结构性污染治理取得了新进展

近年来, 该市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推动“关、停、并、转”。草浆造纸企业由1996年的100家减为3家, 削减COD25.9万t。2006年以来, 该市又对水污染行业中的造纸、酿造、制药、制革、印染、化工、食品、脱水、矿选等企业, 全部实施治理再提高工程。其中26家重点企业提高达标层次, 153家企业稳定达标。对水泥生产等高污染行业, 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并分别召开了“水泥立窑污染治理和工业窑炉改造现场会”、“全市燃煤电厂脱硫除尘工作会议”, 将全市水泥行业106条立窑生产线, 全部更换成先进的大布袋除尘器;对建陶行业推行窑炉清洁能源改造, 对五金加工业156座窑炉进行了治理。经过一系列的有力举措, 一座碧水蓝天的宜居城市正在悄然兴起。

2.1.4 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该市确定了在“小、中、大”3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的思路, 即:“小循环”———抓循环经济型企业, “中循环”———抓生态工业园区, “大循环”———抓循环型社会。积极探索构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经济体系。

一是抓好“小循环”, 创建循环经济型企业, 构筑循环经济微观基础。在企业层面, 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 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 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二是搞好“中循环”,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构筑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一些工业企业较集中的地方, 已逐步形成或向着循环经济园区方向发展, 出现了不少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近年来, 已逐步形成了食品、工程机械、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小型动力、园林机械、复合 (混) 肥、新型建材、木业、制药、绿色燃料等9大生产基地。通过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利用共享资源、梯级利用和废物交换等手段, 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 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园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共赢

三是推进“大循环”, 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努力建设循环型社会。构建全市范围内的工业大循环体系。加强产业、企业间的协调合作, 建立企业间废物、能量的相互交换与信息交流。逐步构筑一、二、三产业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体系。既有工业废弃物被农业的吸收利用, 也有农业内部各类废弃物的再利用。发展社会化再生资源产业, 建立健全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 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2.2 不利因素

2.2.1 自然资源短缺,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临沂市土地面积较大, 但大多是山区和丘陵, 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品种虽较多, 但经过多年的开采, 储量急剧下降, 煤炭资源接近枯竭。全市人均占有固体矿石量不足百吨, 仅为山东省平均水平的78%, 全国的66%。石灰石储量不到4亿吨, 按现有水泥生产能力测算, 最多维持20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630 m3, 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5%, 同时也面临着污染和水质变坏的威胁。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结构性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改变

临沂市年耗煤5 000 t标准煤以上的企业70余家, 冶金、电力、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较多, 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撑。要实现“十一·五”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5%的目标, 任务十分艰巨。根据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目前工业发展的形式来看, 最近几年电力、冶金、建材等耗能企业发展迅速, 将继续加大该市国民经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2.2.3 企业规模小, 发展循环经济投入大、效益不明显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 只有实现规模经济, 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发展。而从临沂市的实际情况来看, 企业规模基本上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 而且比较分散, 产品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高, 生产工艺落后, 科技含量低, 产业链条短。从而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2.2.4 全民参与循环经济意识不强

公众和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不深, 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较差, 甚至有为数不少的人不知道循环经济为何物。在短期内要想转变这种观念的难度较大。

3 临沂市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科学发展的对策探讨

3.1 拓展宣传渠道,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参与循环经济意识

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的社会生产全过程, 与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都密切相关。因此, 必须发动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循环经济知识和环保法规, 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 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在消费引导方面, 政府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引导企业和民众进行“绿色采购和消费”。通过大力宣传, 转变观念, 逐步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公共道德准则。

3.2 加大资金投入, 依靠科技进步, 积极开发绿色技术

积极探索成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 滚动发展, 专款专用。改变政府作为防治污染主体的地位, 实施“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推动企业自觉进行污染防治的技术改造。建立绿色技术体系, 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 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要密切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增产减污”。要把清洁生产的着眼点从目前的单个企业延伸到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 建立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3.3 拉长产业链条, 挖掘资源潜力,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对于单个企业来讲, 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 在其下游可以增加产业链, 利用上游“三废”作为原料继续加工成产品, 这样既保护了环境, 也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自然形成的企业集群, 在集群内部的每一个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但根据实际情况又不能一下子把它们淘汰掉, 可以通过增加产业环节来发展循环经济。如在木业比较集中的块状工业集群内, 由政府推动筹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焦化厂, 通过管道集中供应能源, 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

3.4 加大回收力度, 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 实现动静脉产业高度统一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的高度统一。“静脉产业”是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产业。与之相对应的是利用自然资源加工成产品的传统产业, 即“动脉产业”, 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静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对“动脉产业”起到保障促进作用, 也能避免城市环境的恶化, 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在“静脉产业”方面, 建立废塑料制品、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家电分类收集系统, 合理分布设置大型分拣中心。要积极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基地, 形成集回收、集中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新型再生资源产业链条。在“动脉产业”方面, 要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 由粗放型生产转变为集约型生产。

3.5 确立发展重点, 深入总结经验, 积极进行循环经济典型的示范推广

根据临沂市的实际, 以工业及农业作为重点, 工业以建材、化工、电力、食品等行业为重点;农业以养殖业作为重点, 选择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及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目前, 在化工行业以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典型示范企业;建材业以山东沂州水泥集团等企业为典型示范企业;食品加工业以金锣集团等企业为典型示范企业;养殖业以山东临沂盛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典型示范企业, 积极研究这些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并加速推广。

3.6 加大扶持力度, 整合部门力量,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财政、税务部门应当研究制定对使用循环再生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使用循环再生资源;价格主管部门应积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积极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消费者回收制度, 明确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社会生产全过程的回收和再利用义务;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监管, 通过提高企业的排污成本和社会的废弃成本来凸显循环经济的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 第8篇

发展循环经济既需要微观经济主体及时调整要素配置的方式和提高配置的效率, 也需要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税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杠杆, 合理的税收体制和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促进作用, 所以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 应当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积极调节作用。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急迫性分析

在全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的背景下, 以下将对笔者所在的福建省利用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自然资源相对稀缺

从《福建省统计年鉴 (2007年) 》的统计数据 (见表1) 中对福建省在最近5年内资源的大体供给状况可以有一个初步了解。从中可以看出, 福建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的能源, 才能够满足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从省外调入的量是在逐年递增的。可见, 福建省内的自然资源比较短缺。

(二) 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反映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GDP能耗。表2反映的是福建省生产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从中可以看到, 2002年至2004年, 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基本保持在0.75的水平, 这说明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 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没有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下降, 而到了2005年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却提高到了0.94, 2006和2007年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但仍在较高的水平徘徊。另外, 虽然从2002年至2007年, 福建省的单位GDP能耗约低于全国水平的一半, 但是要知道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四倍,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福建省的能源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从福建省内的情况来看, 一方面自然资源相对短缺, 另一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偏低, 这种矛盾十分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也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倡导。从这个角度上看,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二、税收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R) 为原则, 以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而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和调控企业经济行为最有效的措施, 政府制定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以下将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出发, 建立税收与循环经济的联系, 为制定相对应的税收政策提供指导。

(一) 减量化原则

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 特别是减少有害环境的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 从而在源头上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所以, 税收要在源头上对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产生作用。

(二) 再利用原则

要求用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 目的在于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税收也应该促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多强调物品的服务, 实现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的转变。

(三) 再循环原则

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功能后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通过把废物再次变为资源, 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增值税在利用废旧物资的税收优惠上就能够体现再循环原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税收政策提供了整体思路。扶持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 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经济发展, 并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税收应该在物质进入经济循环的初期强调节约, 在物质进入经济循环的过程强调重复利用, 在物质最终从经济循环系统输出时强调减排。

三、现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类别。这些税收政策在资源有效利用、环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 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 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

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 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 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二) 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 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 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

比如就资源税而言, 资源税是现行税制中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关键税种, 目前仅对列举的七种资源征收, 征税范围仍然偏窄, 对大部分非矿藏资源如淡水、森林、海洋等资源都没有征税。由于多年来税率很少调整, 资源税的征收比例长期偏低, 其保护与调节功能十分有限。经折算, 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 资源税实际从价税率只有0.6%左右, 远远低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与同期资源产品价格成倍上涨相比, 偏低的税率和不完全的成本 (未包括矿业全取得成本、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成本、安全成本等) 造成采矿业的垄断暴利, 使企业忽视环境价值, 将开采后留下的矿区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等问题甩给了政府和社会, 内部成本外部化, 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三) 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的税收优惠单一, 缺少针对性、灵活性, 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

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 以增加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而我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比如现行增值税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减免税上, 而这些优惠政策措施形式过于单一, 主要局限于减税和免税, 受益面比较窄, 且大多属于事后鼓励, 对污染治理的效果并不明显。还有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优惠措施较少, 主要是对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生产的, 可在五年内减税或免税, 对为处理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列举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 经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除上述税种外, 在其他税种中还有一些优惠政策, 但总体上看, 基本上是对税收法规和有关条款的修订补充, 散见于各类税收单行法规或文件中, 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刚性, 互相之间也难以协调配合。

(四) 收费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排污费已经在我国实行20多年, 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已经不符合新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首先, 对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偏低。我国1988年制定的收费标准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 造成了一些厂商宁愿交污染费也不对生产环节进行整改, 给环保部门工作增加了负担。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其次, 征收依据落后, 仍是按单因子收费, 即在同一排污口含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时, 按含量最高的一种计算排污量, 这种收费依据不仅起不到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刺激作用, 反而给企业一种规避高收费的方法。并且忽略了有些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 不符合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要求。另外, 在征收方式上不规范, 排污费的收费方式由环保部门征收, 不仅征收阻力很大, 而且排污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由上可见, 现有税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有限, 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是有限的。所以, 针对以上现状, 笔者提出几点对完善现行税收政策的建议。

四、完善现行税收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为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 笔者将从调整现有征税体系、开征新税种以及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三个角度提出建议。

(一) 调整现有征税体系

1. 完善资源税。

一要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在原有税目的基础上, 将必须加以保护的土地、森林、草原、淡水、地热等自然资源纳入征收范围。二要调整计税依据和计税方法。将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由按现有的销售量或自用数量改为按开采量和回采率计税, 改变现行单一的从量计税方法, 对不同的资源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税率形式, 并适当提高税率标准, 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资源要课以重税, 以限制掠夺性的开采和开发。三是整合现有税费, 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与资源有关的税种和各类资源性收费, 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林政保护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 并入资源税。四是将资源税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充分发挥中央在调节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 加快我国增值税转型。

增值税转型是我国增值税改革的目标。我国应借鉴欧盟绿色增值税改革的经验, 抓住增值税转型契机, 重新修订增值税条例, 在拓宽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基础上, 根据绿色环保要求, 制定相应的税目, 把所有产品和服务分为有利于环保及生态平衡的和不利于环保及生态平衡的两大类, 再对它们分档实施差别税率, 税率的高低与该产品和服务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维护程度呈负相关, 即越是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产品和服务税率越低, 而越是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产品和服务税率越高。通过实施差别税率, 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单位或个人征收高税率的增值税, 而减轻合乎环境保护要求的经营主体的税收负担, 从而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 发挥差别税率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引导作用。同时, 在原增值税减免优惠基础上, 应按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给予或加大一定时期的减免税优惠或即征即退, 比如加大对企业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设备的进项税额抵扣。

3. 完善税收体系中其他相关税种。

(1) 可以通过消费税倡导绿色消费。在消费税的征收对象中充分考虑资源耗费量大、生产工序及后序使用中破坏环境的商品, 例如鞭炮焰火、含磷洗涤剂、汞镉电池、一次性餐饮容器、塑料袋等。同时对清洁能源消费项目要实行差别税率, 给予税优惠。 (2) 还可以完善绿色关税。目前制定环境标准, 设置绿色壁垒, 限制污染环境、影响生态、造成环境破坏的商品的进口是国家贸易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也应该顺应环保时代的贸易要求, 对清洁生产的设备机器的进口, 要给予税收减免鼓励。

(二) 开征新税种

1. 开征环境保护税。

我国应将目前的各种有关环境污染的收费项目进行整合, 开征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主体应包括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所有单位和自然人。借鉴外国经验, 环境保护税的具体税目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噪音等。

2. 开征燃油税。

开征燃油税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而且可以使技术先进、耗油量少的车主导市场, 有助于形成更理性的汽车消费习惯, 使各地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主力军作用, 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开征燃油税, 使成品油销售价的含税率达60%左右, 这将有效地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 同时也促进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替代燃料的发展。建议国家择机尽快推行燃油税, 以此推动节能汽车产业发展, 对不同能耗的燃油或燃气, 规定不同的税额予以征收。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 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 使国家能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

3. 开征废物处理或垃圾税。

我国尚未大规模开始对市政废物如城市生活垃圾收费, 但目前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中部分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等的处理。但是, 很多城市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垃圾的处理成本支出, 应借鉴国外的经验, 按照人口或垃圾体积或重量等方法征收废物处理或垃圾税。

(三)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1. 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现行企业所得税关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数量少, 且形式单一。在内外企业所得税制合并之际, 应在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除原有政策继续执行外, 还可采取多种优惠形式, 如对生产环保设备和节能产品的企业全额免税, 对企业购买的环保设备采取加速折旧, 对新能源行业和从事节能环保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低税率并定期减免税, 对利用“三废”为原料生产的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延长减免税期限, 对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投资全额抵免所得税, 等等。

2. 调整增值税的优惠范围。

对凡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的重点产品和设备, 其效益特别显著而受价格等因素制约难以推广, 国家支持后有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的, 可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减免增值税的优惠;对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产品, 实行增值税即增即退的政策;将增值税的优惠扩大至废旧物资利用企业, 允许其对购进的废旧物资按13%或者17%抵扣, 并实行即增即退的优惠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 以鼓励废旧物资利用企业的技改发展。

3. 加大税收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

绿色产业是指一个行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全过程中采用某些特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使其所消耗的资源最少, 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它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 而且还能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 带来巨大的外部正效应。国家应对这样的环保产业实施保护和扶持, 从税收角度上一是除继续对“三废”综合利用和向环保产业投资给予税收优惠外, 将优惠范围扩大到环保机器设备制造、环保工程设计、施工等领域, 并对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进行政策支持;二是对改进设备和技术, 减少资源消耗量或提高资源再利用率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待遇;三是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绿色质量”, 对达到国际环保认证标准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 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节约资源。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能源、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危机在不断加剧。只有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尊重自然, 发展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才能有效解决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税收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政策手段, 本文以福建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急迫性为基础, 阐述了税收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评析了现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 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循环经济,税收,问题,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文烂论福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企业[J]科技和产业2007 (10)

[2]张荣庆从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视角看我国税制改革[J]集团经济研究2007 (10)

[3]元娜循环经济税收政策导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 (10)

[4]顾硕秀循环经济与绿色税收[J]时代经贸2007 (2)

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9篇

一、区域循环经济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结构特点

(一) 区域循环经济

所谓区域循环经济是指一定的行政区域内, 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通过原料、废弃物的互相交换建立生态产业链, 组成若干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实现区域内企业群体之间的循环, 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生产的再使用和废弃物的再使用的效果, 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

不同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不能简单的只采用一种模式, 这样不仅不能顺利进行该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反而可能会阻碍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要因地制宜, 结合不同地区或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行业特点, 是一种多样化的实践探索过程。选择适合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是成功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和首要任务。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可为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提供思路和框架, 并指出其发展方向和途径。因此, 我们必须要在充分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条件、资源环境基础和外部发展环境等发展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海峡西岸区域本身的特点, 来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结构特点

海峡西岸区域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人多地少、无油少煤少气、矿产资源不足, 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发展水平, 人均土地和耕地分别只有全国平均的44%和40%, 能源自给率只能达到40%, 全省35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至2010年可满足或基本满足需要的只有17种, 2020年降为4种。福建产业对资源与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产业结构中资源依赖型产业占据了很大比重, 据专家估算, 福建产业中直接以本省特定自然资源为原料、特定自然环境为依托的行业占65%以上, 依靠自然资源生活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80%以上。

2007年, 全省工业增加值3980.73亿元, 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96.48亿元, 增长21.5%;其中重工业增加值为1765.66亿元, 轻工业增加值为1630.82亿元;分别占工业增加值的52%和48%, 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19.9%。但是, 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 福建的重工业化水平还较低, 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低于全国67.59%水平约14.6个百分点, 而重工业化是经济发展难以逾越的一个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经济区中的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战略型产业集群均为重工业, 正在积极筹建的电厂等重大项目也是重工业。这些产业发展的特点就是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 以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 对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在未来的10至15年中, 海峡西岸重工业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但全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污水管网不配套, 处理率较低, 部分工业污染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超标排放。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发展模式, 至2017年, 也就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时候, 环境负荷将是2003年的32倍, 这是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容量所难以承受的。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优势

(一) 区位优势

首先, 对台优势。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 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与台湾隔海相望, 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 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其次, 港口优势。福建海岸线绵长, 从北到南分布着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6大天然良港, 可建设5-10万吨甚至30万吨的深水泊位。最后, 生态优势。2007年福建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 大气、水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保持优、良水平, 位居全国第三位。在我国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为福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 政策优势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是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国家赋予福建多项对台经济优惠政策。四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都设在福建 (厦门杏林、海沧、集美和福州马尾) , 四个“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两个在福建 (漳州、福州) 。除此之外, 为促进海西经济建设, 福建革新思想, 开放思路, 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经济政策。

(三) 开放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 海峡西岸充分利用了其优越的地理优势, 大力发展经济。福建是全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全省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旅游渡假区、沿海开放区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基础, 不断扩大对外经贸工作, 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 与18个国家的37个省、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 物质循环, 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 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 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合理组织农业生产, 实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 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农林植物资源和生物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的特点, 因此, 发展生态农业可采用生态链的庭院模式与生物共生的立体农业模式。

(二) 生态工业模式

针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目前的工业发展情况, 要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高产出的工业模式, 建立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和高效益的新型工业, 就要加大力度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 在生态工业系统中各生产过程不是孤立的, 而是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关联, 一个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另一过程的原料加以利用。

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典型形式, 是把具有生态链关系的几家企业集合在一起, 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 使物质在整个生态工业园内形成良性循环。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的中间阶段, 转变生产方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生态工业园可为海西经济增长与环境相协调提供一个高效的发展模式。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应按照海西当前产业发展状况制定特定的措施, 通过对工业企业、居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优化, 综合平衡, 形成内部资源综合利用, 外部废物小化的工业区域, 最终实现一个区域的总体资源增值。

(三) 生态服务业模式

生态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环境, 并不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实现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福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它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光名胜、自然保护区和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旅游环境资源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这一特点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对旅游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因此, 发展海峡西岸的旅游经济应该充分利用福建的雄厚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教育旅游者, 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对海峡西岸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作用。

生态物流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二是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因此, 发展生态物流不仅要考虑正向物流, 更要考虑逆向物流。发展生态物流要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有机的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闭环的物流系统。逆向物流, 亦称静脉物流, 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及回收四大领域,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逆向物流使资源再度循环利用, 提升资源的价值, 并且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是实现生态物流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戎生贤, 柳德才.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发展规划与对策建议[J].世界经济情况, 2008 (3) .

[2]丘兆逸.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成本—收益矛盾[J].统计与决策, 2006 (6) .

[3]苏时鹏, 张春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析与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8) .

[4]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2007 (4) .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经济 第10篇

1. 三钢自备电厂取得的经济效益分析

1.1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自产发电量已占到外购电量的45%,按每度电的售价0.608元计算,1-7月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近20000万元。随着自备电厂的管理水平及各项技术指标的不断完善,自发电量将不断上升,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也会显著提高。

1.2用电成本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外购电的平均成本为0.5573元/度,从上表看出,随着最新技术使用,自发电成本不断降低,仅此一项就减少用电成本支出约7000万元,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目前三钢仍将进一步采用最新技术,进行技术革新,深挖内潜,提高自发电量,降低发电成本。

1.3投资收益率分析

热电站2台1.5万KW发电机组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价值5000万元,是由三钢钢联电力发展公司作为投资方,三钢集团以财产租赁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热电站年销售利润约为1600万元。4#高炉TRT设备由三钢自行购入,电机额定容量为6000KW,工程投资2496万元,年销售利润约为1100万元,随后相继建成5#、6#、7#TRT; STRT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是三钢炼铁综合生产能力改造项目的重点配套工程,相对于独立的高炉煤气透平发电机组(TRT)和汽轮发电机组,STRT发电机组减少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一套润滑调节油系统、一套发配电系统,还减少了厂房用地和运行人工成本,每年按并网电量10000万千瓦时和每千瓦时0.6元计算,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投资收益率均十分可观,短期内就能将投资成本收回。STRT投运后,大幅提高了二次能源的利用率,对提高三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使三钢节能减排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4税务成本分析

为更好地鼓励企业综合利用资源,来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就相关问题做了后续的规定。

2. 三钢自备电厂产生的社会效益

三钢自备电厂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三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大量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给三钢环境治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若处理不好,对三明市原本就不理想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无疑是雪上加霜!三钢过去是“资源——产品——废物”单一发展的经济模式,将富余的煤气放散到空中,即造成能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在TRT建成前,高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压煤气是通过减压阀强制节流和形成噪声变成低压煤气后送往低压管网供用户使用。如今三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富余煤气、各分厂的蒸汽、高炉余压余热发电,从源头削减一次能源的使用消耗,最大限度提高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热电站的锅炉使用的燃料全部是煤气,锅炉作为煤气平衡调峰,煤气多时,锅炉多烧富余煤气多发电,煤气少时减烧煤气少发电,为三钢实现煤气零放散的目标提供条件;TRT装置更是不消耗燃料、无污染的最经济的发电设备,在发电机组运转时,不改变高炉煤气的化学性质,也不影响原有煤气用户的正常使用,却可以回收原减压阀组白白损失的压力能和热能,有效解决减压阀组减压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和管道振动,是一项收效十分显著的节能和环保装置。由于主要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监控,电厂职工的工作环境很好,提高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体现了三钢“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同时也为三明市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

3. 三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途径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三钢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循环经济理念中的三个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投入新的节能环保设备。已基本实现了钢渣、含铁尘泥、转炉煤气、高炉煤气、高炉冲渣水、冷却水闭路循环。热电站将排放出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通过发电循环利用;将炼钢、中板、烧结等蒸汽发电; TRT利用高炉煤气的余压、余热再使用发电; STRT将高炉炉顶煤气余压余热、烧结余热蒸汽联合回收发电。都是循环经济三原则的具体体现。要使综合效益更上一层楼,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应进一步在以下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加强科学管理,重视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应组织管理层和公司员工学习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认识循环经济对企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企业的环境责任其实包含在社会责任之中,从长远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紧密相关的,社会效益往往是企业长远利益和更大利益所在的意识。国企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国企的老板是国家、是政府、是人民。没有良好的环境,任何产品的消费都是低质低效的; 没有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别说是企业,人类的进步也难以为继。为促进环保事业及可持续发展,三钢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环保的承诺。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解析 第11篇

(一)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 (Closing Materials Cycle) 经济、资源循环 (Resources Circulate) 经济的简称, 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该理念在生产中表现为一种致力于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闭环循环方式进行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

(二)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198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1995年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但此时仅仅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中国关注、实施循环经济是从1998年开始的, 自此, 中国进入了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入阶段, 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200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这是党从统筹人、自然、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战略性思路和目标。自此, 循环经济开始在全国展开。在2004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温家宝总理也提出:“要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 把节约使用资源放在优先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2004年1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 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并组织实施试点。2005年6月27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7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7年8月27日提请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的《循环经济法》草案, 都标志着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上升到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层次。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非均衡分析

近年来, 随着对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约束矛盾认识的加深, 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也作出了很大努力,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 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出台了约束和激励措施, 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制度环境, 但是, 我国正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初级阶段,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上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所谓制度非均衡是由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 也就是出现了新的盈利机会, 产生了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和潜在的制度供给。在此阶段,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非均衡状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法律制度供求不均衡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理念, 近年来, 国家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加强了对循环经济概念、思想的宣传;特别是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来, 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意义的认识逐步提高, 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这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无疑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供给, 虽然非正式制度的供给能约束人们的行为, 但其约束力较低。另外, 由于社会个体认知能力、道德修养、消费理念的差异, 使得这种非正式制度对于那些不符合社会价值观念的行为没有强制约束力, 这就需要依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对其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然而,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步阶段, 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实质性内容的规定并不是很多。与此同时,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修改跟不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只侧重于“治”而忽略“防”。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仍有不少法律上的空白。例如,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投资、贸易、资源回收、科技、教育培训等纵向管理与企业经营、包装、垃圾处理、建筑、食品、化学品、家电、服务行业等领域, 需要制定法规或者规章的任务很多很重, 有许多法律上的空白需要填补, 另外, 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实施得不到保障, 缺乏相关实施细则。

(二) 产权制度供求不均衡

资源与环境一直被视为公共财产, 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这种公共性表现为消费的非排他性、无偿性、强制性和供给的不可分割性等特征。资源的公共性造成了资源过度使用、环境过度破坏, 并造成生态失衡。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经济外部性可以通过产权交易使其内部化,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个人获利的不对称性, 就需要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 以便把环境成本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 使得由产权不明晰所引起的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目前, 我国存在建立多元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的需求与我国资源所有权单一、公共所有和界定不清的供给不均衡状态。

(三) 激励制度供求不平衡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 在实现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整个社会推进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然而,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要想在企业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要有经济利益的驱动,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 首要考虑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如果收益大于成本, 企业就会按循环经济的原则办事, 反之, 则不会遵守。所以, 在企业范围内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是使企业在实施循环经济的同时, 获得预期利益。我国政府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有效防止资源破坏或环境污染, 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财政、信贷和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 包括对节能技术改造、节能设备购置实行信贷贴息、差别利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征企业所得税和加速折旧等;对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发电、风力发电和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等。这些经济激励管制制度的制定虽对循环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离循环经济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在推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 还存在激励工具不健全、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激励运行管制机制, 没有有效的激励运行监管措施等问题。

(四) 消费者责任制度供求不均衡

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国已经进行了许多的制度创新, 其中包括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创新, 旨在降低产品对环境的破坏这样的环境目标, 它是通过使产品制造者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特别是对产品的回收、循环和最终处置负责来实现的。产品责任不但存在于产品使用阶段, 而且还包括产品的最终处置阶段, 但这一制度忽略了产品的消费阶段, 消费者一直被看作相对弱势群体, 国家已制定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但享受法定权利的时候, 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对消费者的畸形消费、奢糜消费的强制约束。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一) 消费者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消费导向型经济, 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等因素对生产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可持续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 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持续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每一项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贯彻落实都必须建立在可持续消费的基础之上, 因此, 消费者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也要主动承担起自身责任。从个体消费者层面来看, 它通过消费者的“环保选购”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后处置提出符合环保的新要求。消费者采用环保的理念去评价和选购商品, 用手中的货币为各类产品进行“投票”, 逐步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这样, 生产企业才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实现生产资料的可持续消费, 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自觉发展循环经济。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 要进行适度消费, 重复使用, 循环使用, 以防止资源和物品的浪费。从政府层面上来看, 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和象征, 政府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 政府可持续采购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优势, 国际经验表明, 通常政府采购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大约30%以上, 占GDP的比重一般能达到10%左右。因此, 开展政府绿色采购, 一旦标准明确、信息畅通、程序公平合理, 供应商就比较容易根据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 以此来推动绿色产业市场形成, 以可持续消费拉动绿色生产, 推动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

(二) 企业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企业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进行文化制度的创新, 培养企业绿色文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自觉地把环境资源价值纳入生产核算体系中, 作为制定企业决策和衡量企业效益的重要依据。在制定发展战略时, 将对环境影响最小化和确保资源供给最有效利用作为原则, 体现在整个计划中。在经营理念方面, 倡导企业发展与节能环保并行, 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另外, 企业还应当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服务意识, 积极开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以使每个员工都能身体力行。其次, 企业要进行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可以打破企业循环经济的成本瓶颈、价格障碍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屏障, 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以技术的创新, 推动循环经济制度的创新。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要树立面向循环经济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观, 要使循环经济的观念和生态化思想成为企业文化和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使技术创新观由传统经济发展观下只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 忽略社会、生态效益, 造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的观念转化为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体现循环经济思想, 形成一个包含了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再次, 企业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企业面对循环经济的管理制度创新就是要求企业强化环境管理和加强环境保护。企业要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 致力于绿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努力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并严格实ISO14000标准, 把环保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将环保当作企业开拓市场, 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 企业从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 始终坚持清洁生产, 按标准排放污染物, 生产过程中始终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以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 政府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 首先, 应加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对已有的法律中央和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并进行完善, 要求政府作到监督密切、执行有力、奖罚分明, 企业和个人要积极配合, 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同时, 还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加快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其次, 需要根据自然资源产权多样化特征, 应分门别类建立起多样的所有权体系。同时, 改变自然资源使用权无偿获取的产权制度安排, 建立起市场化的产权制度, 建立资源产权交易市场, 促进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再次, 政府在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时, 除了要不断完善各项激励工具, 还要着力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使之与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宏观政策相一致。同时, 还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通过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 加强对激励政策运行的监督, 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制度保障。通过制定合理的资源使用价格, 完善市场机制, 建立市场准入原则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激励的作用。最后, 在资源和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 法律不仅应该尊重公民的消费自由和权利, 还要强调公民对环境、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应通过建立消费者责任制度对过度消费作出必要的限制, 对畸形消费实行必要的惩戒, 对浪费行为进行必要的制裁。同时, 对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健康消费行为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奖励, 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使消费者抛弃贪大、求全、奢侈、浪费的消费习惯, 选择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行为。

摘要: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的矛盾, 有必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要实现这一转变, 必须要有合理有效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我国要发展循环经济, 应充分发挥消费者、企业、政府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循环经济,制度,非均衡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姜宏.绿色消费:以绿色需求拉动绿色生产[J].环境经济, 2007 (1) .

[4]辜秋琴.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约束及其选择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9) .

上一篇:防沉降措施下一篇:献血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