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通信范文

2024-06-13

商用通信范文(精选6篇)

商用通信 第1篇

关键词:甚高频通信,架构,安全性,适航,探索

0 引言

直到今天, 甚高频通信系统仍是当今商用飞机中必不可少的。也是主要的通信手段。系统供飞机与地面台站、飞机与飞机之间进行视线距离的双向语音和数据通信联络。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经验积累与沉淀, 甚高频系统设计更为成熟, 架构余度更大, 安全性更高, 操作更简单。

本文讨论了甚高频通信系统在主力机型中的应用与设计架构、系统功能、天线的要求、馈线的选用、统余度设计、安全性考虑与适航工作的分析。旨在总结以往的设计经验, 分析当前成熟的设计方法, 探索将来先进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飞机型号设计工作分享经验, 提供启发。

1 甚高频通信系统简介

1.1 系统功能

甚高频通信系统用于进行飞机与飞机、飞机与地面台之间的视线距离通信。主要在飞机起飞、着陆期间以及通过空中交通管制区域时, 与地面空管人员进行通信联系。

商用飞机甚高频通信系统工作在118.000-136.975MHZ的频率区间, 频率间隔8.33/25KHZ, 使用调幅的工作方式, 其中121.500MHZ为民航规定的应急频率。整个系统一般由收发机、调谐控制板、音频控制板、天线组成。

1.2 系统架构

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以典型的空客320飞机为例, 见图1。调谐控制板通过ARINC429总线向甚高频收发机发出频率调谐命令;音频控制板与收发机之间通过音频管理装置以429总线为传输平台处理数字音频信号;天线与收发机、音频终端与音频控制板之间一般传输模拟音频信号。

目前, 各种商用飞机使用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架构设计虽然各有差异, 但是系统基本构成是大致相同的。仅仅在系统集成度、余度、设备先进性方面各有千秋。

2 天线与馈线

2.1 甚高频天线

甚高频天线是辐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装置, 其常见形式是由带有带状线并联谐振电路和加感线圈的弯曲单极天线构成的刀形天线, 天线高度小于1/8波长。为了避免天线方向性图在滚转面内的倾斜, 甚高频天线一般都是垂直安装在飞机的中心线上, 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一般在干线飞机上, 会安装三套甚高频通信系统, 相应的将配置三副甚高频天线。甚高频刀形天线见图2。

2.2 天线布局

各种型号的飞机对于天线布局有不同的要求, 需要通过总体、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布局进行合理地规划, 故安装位置也各有差异, 以B737与A320飞机为例, B737的甚高频天线采用“一上两下”的方式, A320采用“两上一下”的方式, 各种飞机的天线布局虽然不同, 但都必须首先满足全机电磁兼容性要求, 以此为设计依据, 同时力求各系统信号能够通过天线得以良好的辐射和接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天线安装时必须与机体结构有良好的搭接;一般不同设备的天线之间最小间隔距离为2.5米。

2.3 馈线

馈线是甚高频收发机与天线之间的传输线。对于传输线有基本要求:

(1) 传输线损耗要小, 传输效率要高;

(2) 工作频带要宽, 以增加传输信息容量和保证信号的无畸变传输;

(3) 在大功率系统中, 要求传输功率容量要大;

(4) 尺寸要小, 重量要轻, 以及能便于生产与安装。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 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传输线。

甚高频系统的馈线选用同轴电缆, 其内导体一般采用多股铜丝, 外导体是编织式的铜丝网, 在内外导体间用绝缘介质填充, 外导体网外有一层橡胶保护壳, 见图3。

天线实际上是作为馈线的负载, 天线将来自馈线的功率变换成电磁能, 发射到空间。作为馈线负载, 必须考虑天线的输入阻抗, 即天线馈线端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的比值。只有当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匹配时, 高频电流在馈线中才以行波方式传送, 这时的传输效率最高。

为了使天线与馈线良好的匹配, 必须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相等。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一般有50和75两种, 75的同轴线是衰减最小的同轴线, 它主要用于远距离传输;50的同轴线兼顾了耐压、功率容量和衰减的要求是一种通用型同轴传输线, 并且考虑到常用天线的标称阻抗都是50, 一般选用50的同轴电缆作为馈线。

3 基本设计要求

3.1 功能

甚高频通信系统需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 具有双向语音通信功能, 此为基本功能;

(2) 具有双向数据通信功能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 , 为新型飞机的选装功能;

(3) 要求能够与飞机中央维护系统交联, 实现系统的自检测与维护功能, 检测结果在显示器上体现, 并给出初步诊断的失效原因, 例如:收发机失效、天线失效、输入输出接口失效等等;

(4) 要求甚高频系统的工作频率在118.000到136.975MHZ之间, 频率间隔8.33/25KHZ;

(5) 系统应设计121.500MHZ的应急通信频率, 并设有独立开关控制;

(6) 要求系统有发射阻塞功能, 例如在按压PTT (PUSH TO TALK) 发送语音超过一定时间, 系统中断发射, 需要松开发射钮, 再次按压才能继续发话, 一般这个时间为30秒, 对系统、设备起到保护的作用;

(7) 要求甚高频通信系统设计有备用频率, 静噪选择功能;

(8) 甚高频通信系统一般装配选呼功能。

3.2 架构

商用飞机至少安装有两套独立的甚高频通信系统。目前的大型客机、主力机型一般都安装三套系统。图4为A320飞机三套甚高频通信系统与三块调谐控制板交联的架构框图。

三套甚高频通信系统不但独立而且是相互交联的, 三块调谐控制板也是互通的。这样的架构设计起到了冗余的作用, 提高了系统的安装性。从图4中可以看到VHF3 (第三套甚高频系统) 还可以具备数据链功能, 目前的大型客机一般都装配有新型的甚高频数据链系统。

3.3 设备

整个甚高频通信系统一般由甚高频收发机天线、音频控制板、调谐控制板和音频管理装置组成。调谐和音频控制板一般安装在中央操纵台, 设备需使用快卸锁扣;收发机一般安装在电子电气设备舱, 目前大多机上安装要求符合ARINC600标准并带有托架便于安装于设备架。

甚高频收发机的工业界标准和设计指导材料, 见表1。

4 甚高频系统的安全性考虑

飞机的安全性一直是整个飞机型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从研发角度出发, 安全性工作将贯穿型号的论证、设计初期、试验、试飞、取证等各个阶段, 直到取得TC证。

在型号设计初期, 会进行系统级的初步安全性分析 (PSSA) , 评估系统架构可以满足系统功能危险分析 (FHA) 中要求的定性和定量的安全性目标;定义安全性要求和指导方针以作为系统设计的输入;确定设备软硬件危险等级及其设计保证等级。系统的架构、设计余度、系统及设备的设计保证等级都以此为设计依据, 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最终形成系统安全性评估 (SSA) 来表明实际设计结果符合目标期望。

4.1 架构余度

在飞机型号设计工作中, 根据系统失效的影响等级, 一般都需要为系统设计一定的冗余度以保证安全。根据不同型号的飞机, 对系统会有不同的安全性要求。

对于甚高频通信系统, 一般要求至少设计两套独立系统互为冗余, 供正副驾驶员使用。而目前市场上的主力机型如A320、B737都设计有三套独立的甚高频系统来充分满足对余度的要求, 图4显示的即是A320三套甚高频系统与调谐控制板相交联的架构, 可以看出三套甚高频有各自的调谐控制板并相互交联, 另外每套甚高频也有各自独立的音频系统。

4.2 设备与线束的隔离

为保证冗余设计的有效性, 对于冗余系统或者备份系统采用了隔离的设计方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安装隔离。甚高频通信系统设备应分别安装在E/E舱设备架的左右两侧。调谐控制板和音频控制板布置在驾驶舱中央操纵台的左右两侧。

(2) 飞机布线隔离。要求对线束进行物理隔离, 对于两套甚高频通信系统, 电缆需分别沿飞机左右两侧布置, 保证了导线之间的分隔。导线应采用双扭绞屏蔽线, 保证导线之间信号不受干扰。

4.3 系统及设备的设计保证等级

为了满足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对于设备的软件和硬件设计保证等级具有相应的设计要求, 软件等级按照DO-178B的要求划分, 硬件等级按照DO-254的标准划分。针对FHA中对系统功能失效的影响等级, 结合SAE ARP4754中DAL分配的方法, 对系统相关设备的软硬件DAL进行分配。

在通信导航系统中, 一般会定义“丧失所有通信导航功能”的影响等级为I级 (灾难的) , 对应DAL (设计保证等级) 为A级。图5是关于系统DAL的分析思路。

由于丧失所有的通信和导航功能的影响等级为I级, 所以对应的设计保证等级为“A”, 其中将“丧失所有导航系统”的设计保证等级定为“A”, “丧失所有通信系统”的设计保证等级定为“C”。

通常FHA中定义的失效状态“丧失全部通信功能”的影响等级为Ⅲ级 (较大的) , 结合上述分析的结果, “丧失所有通信系统”设计保证等级为“C”级, 显然“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是两个独立非相似的系统, 按照SAE ARP4754的要求, 并行、非相似及多通道的构架可以提供随机故障和设计错误的保护。单个通道的研制保证等级可低于其顶层故障分级。于是“丧失近程通信”的系统设计保障等级可分为“C”级, “丧失远程通信功能”的系统设计保障等级可分为D级。

甚高频通信系统即是近程通信手段, 故系统的主要设备一般建议软硬件等级达到“C”级标准, 那么甚高频收发机按照软件等级按照DO-178B C, 硬件等级按照DO-254 C来设计。

尽管各型号飞机的实际设计状态和分析方法各不相同, 但对于通信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总体思路都是大同小异并有据可循的。

5 适航工作

在系统设计、安装完毕后, 还需进行至关重要的适航验证试验及适航符合性说明来表明整个甚高频通信系统是按照设计期望完成设计、制造的, 并严格遵守、符合适航规范。现以CCAR-25 R3为审定基础, 给出通用的甚高频通信系统使用条款及符合性方法表, 见表2。

6 设计考虑与探索

随着航空电子的飞速发展, 系统功能日渐增多、越发强大, 势必产生大量更为复杂的接口, 交联更多的外系统。如此, 设备自身的接口变得极为复杂, 甚至不够用。高集成度的接口装置即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早期的甚高频通信系统中, 收发机是直接与音频控制板、调谐控制板相连的。图1中可以看出, A320飞机的甚高频系统使用了音频管理装置,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音频控制板和收发机的重量、尺寸和接口数量。

在今后的飞机设计中可以考虑设计一种无线电接口装置 (Radio Interface Unit) , 集成无线电管理功能和音频管理功能, 进一步减少整个系统的接口。根据目前的资料这种新型的架构在CRJ飞机和国产的ARJ21-700飞机中已经使用。

7 结语

甚高频通信系统是当前飞机主要的通信手段, 本文全面地介绍了整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功能和架构, 并给出了系统的设计要求、天线与馈线的选用方法、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适航验证的方式与条款应用, 最后对未来系统设计进行了部分探索与讨论。

在飞机型号设计工作中,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 借鉴各机型设计经验, 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设计出安全、科学、先进、成熟的系统。

参考文献

[1]CCAR-25-R3,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2001-5-14.

[2]SAE ARP4754, CERTIFICATION CONSIDERATIONSFOR HIGHLY-INTEGRATEDOFCOMPLEXAIRCRAFTSYSTEMS, 1996, 11

商用通信 第2篇

日前,天津市副市长王治平会见了韩国第四代移动通信协会会长梁承泽一行,并出席中韩电子通信技术商用化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市经信委、商务委、宝坻区政府负责同志参加。

王治平在会见中说,近年来天津市围绕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和良好的产业环境。此次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韩国明联株式会社与宝坻区开展合作,成立中韩电子通信技术商用化中心,强化中韩在尖端电子通信产业化领域的合作,必将进一步优化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后劲。天津将创造良好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欧洲两颗商用通信卫星新年失效 第3篇

Eutelsat W2M卫星失效(图1)

2009年1月28日,欧洲知名的卫星运营商Eutelsat公司就W2M卫星失效发表了一份简短的声明。声明中称,2008年12月20日由Ariane 5ECA火箭成功发射的Eutelsat W2M卫星,由于1月22日至23日夜间从在轨测试的轨位向未来接替Eutelsat W2卫星运行的16°E轨位转移期间,卫星上供电子系统出现严重的异常,致使该卫星的性能无法达到卫星制造商EADS Astrium公司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下属商业分支机构Antrix公司的要求。目前,在该卫星在ISRO控制下,并由ISRO及EADS Astrium公司进行一次全面技术调查。

为了确保承租16°E轨位卫星容量的客户获得持续的服务,根据现在的情况,Eutelsat公司决定:W2M卫星将不进入Eutelsat的卫星舰队,并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其一,Eutelsat W2卫星将继续在16°E轨位上服役,不受此事件的影响;其二,Eutelsat W3B卫星2008年2月订购时带有高度的灵活性,以确保16°E、10°E及36°E轨位中任何一个轨位Ku波段服务的持续性,据此,现决定W3B卫星未来升空后部署在16°E轨位服役;其三,预计2010年中期发射W3B卫星携带的供运营的转发器将从27个增加到56个;其四,Eutelsat公司将挑选利用在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以满足那些原先期待W2M卫星上获得比W2卫星更多容量的用户的需求,预期现在16°E轨位上运行的卫星转发器数量将从27个增加到30个。

Eutelsat公司主席及执行总裁Giuliano Berretta先生表示,W2M卫星升空失效对公司的影响重大,令人失望。不过,多年来公司在卫星订购中实行一项基于可靠的扩展在轨卫星资源的策略,可降低卫星发射失败带来的风险。另外,公司目前的投资计划结合了运营卫星更早的更新,可以使可靠的卫星舰队中容易获得可用的后备资源,以扩展大型卫星服务。

据悉,ISRO以及EADS的航天专家正在调查、分析和寻找W2M卫星发生故障的具体原因,并试图使该卫星复原,或者至少使卫星的一部分容量能够提供使用。ISRO的发言人称,ISRO早先研制的Insat 1C/2D两颗卫星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然而,ISRO的一位资深专家指出,W2M卫星复原的可能性很小,最多中有10%。而欧洲的航天专家也表示,W2M卫星多半会失效。如果抢救及恢复W2M卫星正常的各项工作无法奏效,该卫星将被引导到300km高空的无用轨道上,最终成为太空垃圾。

Eutelsat W2M卫星由欧洲EADS Astrium公司与印度ISRO共同设计建造。其中,Astrium公司是主承包商,负责项目计划的全面管理和提供通信有效载荷;而ISRO下属的Antrix公司负责承担以ISROI-3K型卫星平台进行卫星的集成和实验,并承担卫星的早期在轨运行及测试。W2M卫星发射质量3463kg,在轨设计寿命15年,卫星总功率7kw。该卫星携带30个Ku波段转发器,设计覆盖欧洲、中东及北美地区的固定波束,以及一个覆盖印度洋岛屿的可操纵波束,原计划接替W2卫星,在16°E轨位上为用户提供电视广播、数据网及互联网等服务。

市场分析家指出,W2M是进入国际卫星市场的首颗印度通信卫星,它的突然失效,对于刚刚庆祝印度“月船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100天的ISRO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也使印度通信卫星进军国际市场的雄心严重受挫。但专家称,基于印度与欧洲合作建造的这种卫星具有价格相对便宜等的优势,因而获得一些国家的青睐。继Eutelsat公司后,英国的Avanti通信公司也想Antrix-Astrium合资公司订购了Hylas通信卫星。目前Hylas卫星正在建造,并预计在2009年晚些时候发射。ISRO称,W2M卫星的失效,不会影响Hylas卫星的继续建造。

Astra 5A卫星失效(图2)

2009年1月16日,欧洲卫星运营商SES Astra公司宣布,当天在31.5°E轨位上运行的Astra 5A卫星经历了一次技术异常,导致卫星姿态受扰而失灵,无法继续提供商业服务,因而结束了该颗卫星的使命。

对此突发的故障,Astra公司立即告知受影响的卫星客户,并将部分广播电视及通信业务转移到在23.5°E轨位上服役的Astra卫星上。被转移的卫星业务中,包括通过德国KDL公司提供的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业务。据称,由负责该卫星技术运营的瑞典空间公司、卫星制造商法国TAS公司以及SES Astra公司组成的调查委员会正在对Astra 5A卫星失效的原因展开调查,寻找发生故障的具体原因。

商用通信 第4篇

尽管各方预测5G商用要到2020年, 但纵观全球, 中、美、日、韩、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推进5G关键技术验证和系统试验。虽然出现一些“小浪花”, 但5G标准正在形成全球共识, 频谱逐步明晰。最关键的是, 运营商、设备商、垂直领域企业等在2016年围绕5G构建了新的生态, 也进一步为Io T的前景拓宽了道路。

各国力争引领5G

2016年, 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在力推5G发展。中国于2016年1月率先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并于9月顺利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测试, 日前已开展5G研发技术试验第二阶段系统验证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工作将基于统一的设备规范和测试规范, 面向5G典型场景开展测试。

在全球, 美国“抢跑”5G高频段部署, 力图保持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主导地位。Verizon率先发布5G高频无线标准, 初期用于固定接入, 计划2017年启动商用部署。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投入4亿美元用于支持5G无线技术研发和网络测试。近日, AT&T宣布推出全球首个毫米波技术的5G试验服务。

日本软银已率先于今年启动“5 G Project”, 并全球首次将5G技术Massive MIMO正式投入运营。NTT docomo正组织10多家主流企业开展5G试验。

韩国已宣布将于2018年初开展5G预商用试验, 支持平昌冬奥会。KT宣布将在2019年提供全球首个商用5G移动网络, 比原计划的2020年提前1年。

欧盟依托5GPPP项目2017年开始样机试验, 宣布2018年启动5G预商用试验。

5G频谱分配开始明晰

2016年7月美国FCC发布了5G高频段资源分配, 涉及28GHz、37GHz以及39GHz。2016年底欧盟也发布了高、中、低三档频率规划, 涉及24G~27GHz、C波段3.4G~3.8GHz和700MHz低频段的应用规划。

2016年1月, 我国批准5G试验时, 在3.5G频段拿出200MHz给予支持, 近期又批准了5G推进组和车载信息联盟申请的两个基于LTE—V技术的车联网试验。

IMT-2020 (5G) 推进组主席曹淑敏今年上半年在公开场合透露, 我国5G研发试验首先将部署的是低频段。目前在IMT-2020 (5G) 推进组正在研究的频段, 包括3.3G~3.4GHz、4.4G~4.5GHz、4.8G~4.99GHz等, 其中3.3G~3.6GHz频段已经定为进行5G试验的频段。

蜂窝物联网步入快速道

在物联网网络部署上, 三大运营商2016年出台了各自的规划。中国联通目前针对NB-Io T推进物联网专网的部署, 明年部署核心网专网, 未来实现网络的云化和智能化。基于目前G900、U900、L1800, 联通已经意识到基于LTE网络做蜂窝物联网设备升级, 在成本以及部署便捷性上都是可行的。

目前, 物流、能源等是中国电信侧重发展Io T的业务领域。在物流领域, 中国电信推出了定制BOX, 对于物流运输过程中状态参数进行读取, 还可解决农业土特产的管理问题、溯源问题和运输状态的监控, 保证农产品可溯源、可认证。

商用通信 第5篇

日前, 随着宝利通宣布首次在实时视频通信系统中支持H.264 High Profile标准, 又一种领先的视频压缩技术宣布正式进入视频通信商用市场。虽然H.264标准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且广泛采用的视频压缩标准, 但目前在视频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的还只是它的基本画质标准, 称为H.264 Baseline Profile。而High Profile标准则是在H.264体系中最高效的视频编码技术。例如, 它采用了一种叫做文本自适应二进制算法编码CABAC技术, 其编码效率大大高于采用UVLC (通用可变长编码) /CAVLC (文本自适应变长编码) 的Baseline Profile标准。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 此次向H.264 High Profile的过渡是一项比以往出现的视频技术进步更大、更重要的突破, 其意义堪比2003年从H.263向H.264过渡的价值。由High Profile获得的性能优势在任意带宽下都能保持一致。另外, 目前正在迅速普及的高清视频系统也将是High Profile的最大受益者。不仅如此, 包括CIF、标清、高清等各种视频标准均会不同程度的受益。

2 High Profile可以降低部署视频通信的成本

宝利通对High Profile的支持其价值体现在:能够有效地帮助采用视频的企业大幅降低网络资源的消耗。预算问题迎刃而解, 企业可以以更少的资源解决更多问题, 从而减少或避免由于带宽增加所带来的成本问题。

High Profile的采用, 使原有的网络带宽需求减少50%。原来需要1Mbit/s的高清视频通话现在只需512kbit/s即可实现。而原来需要256kbit/s的标清通话现在只需128kbit/s就能解决问题。

High Profile消除了视频通信的技术瓶颈, 使更多的企业能够更广泛地采用视频协作方式。那些担心因为增加视频应用会影响网络带宽的企业, 现在可以打消顾虑随时部署, 而无需重新对网络进行设计和规划。

3 High Profile可以降低现有视频通信系统的成本

由于目前大多数视频通话仍采用512~768kbit/s速率, 那么升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从标清向高清视频的过渡。高清视频已被公认为提高生产力, 并获得身临其境体验的双重利器。它有效地取代了面对面会议, 为企业节省差旅费用, 实现立竿见影的成本节约。

对于网管人员来说, High Profile吹响了一个大规模推广视频的号角:

过去能够运行1000个视频通话的网络带宽现在足以支持多达2000个视频通话。

由于所有HDX远程呈现系统都支持High Profile, 其带来的优势在各种规模的会议室中随处可见。

High Profile能够获得更高画质和更高扩展能力;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高清通信需求。

宝利通的H.264 High Profile技术普遍适用于网络中的视频应用。因此, 它将在2010年进一步应用到更多的宝利通产品中, 并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4 High Profile可以加速投资回报

High Profile的推出保持了宝利通解决方案与其它标准化系统的互操作性。升级到High Profile的宝利通HDX系统, 与其它采用High Profile的视频网络组件通信时, 通常会选择使用High Profile。宝利通HDX继续支持传统视频系统通信中采用的H.264 Baseline Profile向下兼容, 如VSX或第三方不支持High Profile的系统。因此, 宝利通High Profile的推出保持了视频通信的互操作性, 保护了客户投资。

High Profile在系统扩容时提供了更多选择, 可以选择部分升级IP网络或不升级。IP网络升级通常在总体部署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 而减少带宽需求的系统则可以节省这部分费用。前期成本的减少更可以缩短投资回报的周期。

High Profile是宝利通新增加的视频功能, 不会影响客户已经拥有的功能。宝利通独有的Lost Packet Recovery (丢包恢复) 技术, 可与High Profile无缝协作, 即使在相对恶劣的网络条件下, 依然能提供卓越的视、音频品质。High Profile的推出对宝利通的内容共享技术--Polycom People+Content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商用通信 第6篇

据赛肯通信中国区总经理商德明介绍, 此次招标进行了很严格的测试, 包括一致性测试、互联互通测试、协议栈测试等几项测试, 而且还在场外 (如杭州) 也做了大量对用户体验方面的测试, 包括切换的顺畅性、长时间流量稳定性的考察等。而且此次中国移动招标要求5模支持, 即TDDLTE、FDDLTE、TDSCDMA、WCDMA和EDGE, 赛肯通信通过与其他技术平台进行有机结合, 芯片固化中强化了多模, 所以在中国移动扩大规模试验招标中, 赛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对于赛肯通信芯片为何具备小尺寸、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商经理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赛肯芯片采用40纳米制程, 在芯片中巧妙使用不同硬件加速器, 较少使用软件调用内存, 大量减少门电路数量, 所以能够控制尺寸比较小;赛肯芯片能够100%达到理论值150M的吞吐能力, 而且芯片架构使用底层加速器, 在运行数据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完成;芯片使用Power gate技术,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一些不必要的功能通过休眠的方式关闭以实现低功耗。

上一篇:宿舍综合治理下一篇:情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