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巧提问

2024-06-20

语文课堂巧提问(精选12篇)

语文课堂巧提问 第1篇

一、围魏救赵, 曲径通幽

“围魏救赵”, 计出“三十六计”第二计, 原文为:“共敌不如分敌, 敌阳不如敌阴。”所谓“围魏救赵”就是指避实击虚, 批亢捣虚, 争取主动。智者善于去把握住整个局势的要脉, 看准其他的突破口进行攻击, 并达到最终的目的。“围魏救赵”比喻并不直接去做某事, 而是另辟蹊径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语文课堂上, 教师的提问也是为学生的思考寻找出路。教师的提问可以打破常规, 从反方向去进行调控、疏导,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 教授人教版第三册《驿路梨花》一文, 要学生领会该文明写与暗写相结合, 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单从正面去讲, 学生理解不深。这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如果把课文中暗写部分改写成明写, 好不好?请同学们改写并说明理由。”改写后,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使学生明白:明写不易充分表现梨花姑娘做了好事不留名, 不能充分反映“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主题思想, 只有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才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好方法。

“围魏救赵”符合有效定向控制中的反向控制原则。定向控制根据控制方向的不同分为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正向控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常用的手段, 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能力的迁移大多运用正向控制, 而反向控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 另辟蹊径以寻求一种反方向或新方法、新途径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手段。

二、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 计出“三十六计”第七计, 原文为:“诳也, 非诳也, 实其所诳也。少阴, 太阴, 太阳。”所谓“无中生有”, 是指本来没有却说有, 也比喻“有”隐藏于“无”中, 不易被察觉, 在一定条件下被发现。在语文课堂提问中, 取的是“有”隐藏于“无”中这层意思, 是对思维的更高层次的发问。“提问”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去打造“提问”设计路径, 更要深入去分析内容, 从而达到对常见知识内容的发问, 深入挖掘问题, 帮助学生完成“路径设计”, 使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设问中, 使学生体会探寻的过程, 此即“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比如,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课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只有七十多个字, 学生读后概括出本段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教师提问:能否从这几十个字中发现一点值得探讨的问题?回答是否定的。这样师生的交流似乎结束了。但如果教师这样问:“从马克思伟大功绩、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致词者此时的心情、文字本身的特点等不同角度, 看看能否发现问题呢?”学生思维的滞点被重新激活, 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文段中“下午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两个时间词有什么作用?两个时间词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思想家停止思想”除了表明马克思逝世外, 在对其评价上有什么作用?两个“睡着了”含义有什么不同, 各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破折号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多姿多彩的提问, 连学生都会感到惊讶, 怎么会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万物, 生于有, 有生于无”。[1]这里所谓的“无”仅仅是事物相对于显象“有”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同一个问题, 教师要比学生想得更深一层, 从“无”中生“有”, 再把“有”疑转化为“无”疑。这样使学生有所长进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 却要大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2]

三、抛砖引玉, 循序渐进

“抛砖引玉”, 计出“三十六计”第十七计, 原文为:“类以诱之, 击蒙也。”所谓“砖”, 是指价值较低的东西。“玉”代表价高质优的东西。“抛砖引玉”意为抛出去“砖”, 引回来“玉”。现在, 对“抛砖引玉”更多的解释是:我出劣招或故意表现得低下, 目的在于引诱对方推出高招或表现出更高的姿态;或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 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扔一块“砖”, 此“砖”即是教师提出一个浅表性的问题或初步的见解看法, 教师提出问题后再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启发, 使学生有一个思维的方向, 并去指导学生由这个浅表性的问题延伸到问题的深度挖掘, 并把观点提炼、形成最终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成果, 即引出的“玉”。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 他不问“孀妻”如何解释?而是问:小孩子七八岁就跟老愚公去移山, 他父亲会同意吗?后一种问法接近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能给学生在克服障碍中带来喜悦, 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抛砖引玉”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各个元素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各元素之间、元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序列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系列, 循序渐进地诱导提问。教师的角色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指引学生探索新知。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 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独立思考, 实现启迪思维、开启智慧的目的。

四、连环计, 环环相扣

“连环计”, 计出“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 原文为:“将多兵众, 不可以敌, 使其自累, 以杀其势。在师中吉, 承天宠也。”“连环计”是“一计成功就再施一计”, 以实现节节胜利。其思考模式为:系统地、发展地和变化地去设计战局。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连环计的思想设计出连环式的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又可称之为追问。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设计以疑引疑, 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有时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根据学生的回答, 再提出另一个问题, 这样首尾相连, 一通到底。这种提问相互接连,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 使其加深对思维对象的认识。例如教师讲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时有这样一段教学实录:

师:这篇小说主要写人物的变化, 小说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生: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 (读有关句子说出是怎样的变化)

师:你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能不能说一说原因?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我”的态度, 以前是迅哥儿, 现在恭敬地叫“我”“老爷”, 在感情上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与“我”有了隔膜。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生活的态度。“我”母亲让中年闰土挑东西时, 他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表明了他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身上, 而不把希望寄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上了, 也就是说他对现实已经麻木了, 对未来只有迷信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 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产生了感情的隔膜, 又是什么原因使闰土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生:联系社会背景, 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统治造成的。闰土由当年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孩子, 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 是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

巧用“连环计”设计出的连环式提问, 符合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课堂提问往往要遵循这一原则, 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相适应, 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古训“未得乎前, 则不敢求其后, 未通乎此, 则不敢志乎彼”就是此意。

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在强调教学创新的今天, 教师要大胆地改变教法, 大胆地推陈出新, 巧妙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进行提问, 以有效的高水平的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求策略与技巧, 将兵家典籍“三十六计”的精华融入到课堂提问中来, 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成为真正具备创新素质与开发潜力的全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日昌.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64.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 第2篇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1、新课标的要求。要使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3、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之目标方可指日可臻

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

1、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老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的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2、提问宜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例如我们把问题变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的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4、提问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到角度和问题的深度。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是一种划分,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解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三、有效的提问技巧

1、把握难度,因人而异。学生的水平有差异,在课堂学习上,教师的提问应该要顾及整体。如果我们在提问的时候,问题都很难,学生很少能思考出来,那么就会直接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问题都很容易,又会让学生觉得思考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要注意提问的难易程度。对一些水平略逊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水平较好的学生要求相对拔高。这样就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留有时间,充分思考。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让学生回答,或者在学生一下子没有想到时,就急于在全班上说出自己的理解,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问题提出来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有时候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显得更主要。不急于求成,也无法急于求成,我们只有在不断的耐心的训练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

3、适当点拨,多点鼓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些关节卡在那里。这时,老师的适当引导就很重要,不要,简单地让学生放弃,或者转去提问别的学生,这样子容易让学生受挫。适当用举例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如果学生能成功答出问题,老师要及时肯定,那他必将受到无穷的鼓舞。

小学语文课堂“巧”提问 第3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成为连接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课堂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激疑式提问

激疑式提问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己研读文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疑问和感悟,能产生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并学会于无疑处生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例1:《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片段

(教师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观看文中的插图)

师:这就是“滴水穿石”,它是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中间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据科学家考证,这个小洞是由洞顶流下的水滴滴穿的。面对这一奇观,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后交流:

生: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头滴穿,而小水滴能?

生:小水滴是怎样把石头滴穿的?

………

激疑式提问,能引起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气氛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课本的意图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提高求异思维能力和激疑能力。激疑,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激在“刀口”上,不能在枝节问题上乱激乱疑,更不能钻牛角尖,否则,难免陷入“七拉八扯”、“杂乱无章”,难以收敛的局面。

二、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是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给学生以知识或方法上的启示,引发学生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或老方法与新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顿悟的一种提问方式。启发,要启而不露,启到学生的困惑点上,否则就会“启而不发”。

课例2:《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片段

师:想想看,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中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绿色是不是有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教师抓住关键的内容,把握恰当的时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答案,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在探求答案中,不盲从、不雷同他人的观点,不满足已有结论,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思维品质就会得到培养。

三、引歧式提问

引歧式提问在学生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认识趋于一致,但不够全面、不甚正确,甚至错误时,教师故意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分歧,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全面、正确、深入的理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课例3:《春日》、《游园不值》教学片段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这是朱自清爷爷写的一篇文章叫《春》的一个段落。写得美吗?

生:美!

师:喜欢的读一读。

(自由读这段话)

师:这几句话赞美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与朱自清爷爷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以问题为线索,上下文比较,现代文与古诗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学习写法。教学中,如果我们经常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让学生在认识共性的基础上,掌握事物的特殊性和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前后联系的学习习惯。

四、开拓式提问

开拓式提问就是在对某些知识已经理解、掌握或在某些问题已经解答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具有开拓意义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或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取得创造性的“发现”。要开拓,就应在“最近发展区”设疑,利用知识的“增长点”架设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在知识的“开拓点”上深化,否则就难以开拓。

课例4:《海伦•凯勒》教学片段

师:你们的谈话使我想起了耳聋后的贝多芬。耳聋,对常人来说是部分世界的死寂,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毁灭。而贝多芬依然挺立,他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琴键上用心灵感应每一个音符,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其实,像司马迁忍受宫刑写《史记》、凡•高在精神分裂状态下创作《向日葵》经历过很大的痛苦,才使他们从平凡走向伟大。那么,从海伦•凯勒、阿炳、霍金、贝多芬、司马迁、张海迪身上你们可以获得什么启迪呢?

五、梳理式提问

这类提问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揭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把握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课例5:《秦始皇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风靡全球,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课件演示,配以铿锵的战鼓声),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请大家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的一句提问,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实实在在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以及概括、表达能力。把“教师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贵在巧,巧就巧在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矛盾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一起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因势利导,从而使学生把知识学活。

参考文献

[1]郑晓龙.《“问”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

[2]张良田.《语文教育研究需要一种大气与沉稳》.《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0期.

语文课堂巧设提问之我见 第4篇

一、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起点”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使他们在奇妙而又生疏的知识海洋中思考, 不断地活跃思维, 开拓想象;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好的把握所学文本的重点和难点,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首先要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 即符合学生的知识起点。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知识“起点”和准确的针对性。

明确的“起点”就是清楚的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 在整个提问过程中, 对学生的每一句回答, 教师都应该伴随着敏锐的判断, 一旦课堂上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理解或错误率很高, 就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个提问是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起点”的提问, 要进行修正或进行知识铺垫。例如我在听一次试教老师借班上课时, 这位教师让学生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连续五个学生站起来的回答都不是“概括情节”, 而是对内容的复述, 最后教师很无奈的自己概括了情节, 就接下去讲课了。这种情况说明这个班的学生在“概括情节”方面是有知识性的缺陷的, 可想而知以后再遇到这类问题时, 这个班上的同学仍然是不会明白的, 因此教师应该敏感的认识到这一点, 停下来补充一些“概括情节”的知识和方法, 让学生重新回到能与教师对话的“起点”上来, 而不是直接把正确的答案讲出来, 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和智慧的。

准确的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消化, 智慧的提问更是可以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拓宽现有的知识储备。例如我在教诗歌的时候, 就会适当补充一些“意象”和“意境”的知识, 提问时围绕“如何用具体意象来塑造典型意境”设计, 不仅会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也会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使学生在鉴赏其他诗歌时也能举一反三。教师不应该离开诗歌的教学目的, 节外生枝地提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 把教材内容搞得支离破碎, 这样的课堂是不会高效的。

二、课堂提问要表现出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 能诱发学习欲望

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准备, 有较为详实充分的预设, 才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堂精彩的讲课。所以课堂提问要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 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多的教师因为工作繁忙, 习惯于依赖参考书上设计的提问, 不能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和看法, 很难有所突破, 这就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传统的思维体系来要求学生, 很容易忽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兴趣和思维的闪光点。因此教师在对教材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一些“大问题”, 力争使课堂显得“大气”和“粗糙”一些, 巧妙的设计一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智慧的提问, 就可以给学生留更多的思维的空间,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产生创新性思维,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回归文本的欲望

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 语文课堂就是老师、学生不断地发问于文本, 同时不断地挖掘文本寻求答案的过程。在这种发问与挖掘的过程中, 教学双方的情感体验是丰富多彩的。能够提出“源于文本”的问题, 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的体现, 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高效的“指南针”。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探索, 就是要对融入文本的提问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研究, 让学生在思考时有重回文本探索的欲望, 对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有所领悟。

四、对于课堂提问的回答要有积极的评价尺度, 要与考试要求接轨

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奖赏正确的尝试”这一理论对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即学习源于正确的尝试得到奖励。由此可推论, 教师不仅应为学生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 而且学生正确的反应也应该得到教师及时的奖励。评价学生回答的答案可以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 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 进一步深化和明晰化。

教师对学生答问评价一般从六个方面进行: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知识的巩固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但是现在新课改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很多老师以为评价只能是鼓励, 不论学生回答的如何, 满堂听到的都是“很好!”“非常棒!”“很有思想!”这样的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赞扬声, 一些很好的问题和有讨论价值的答案轻而易举的放过去了,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提问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 根本谈不上语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兴趣也会逐渐下降, 这样的课堂是谈不上高效率的。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的点评中, 要有评价的艺术。如采用相对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来具体明确的指出学生所提供的信息和观点中值得赞成和肯定处, 这样不仅可以让回答的学生感受到教师评价的真诚, 也能让其他同学加深对答案的理解。当然这种评价的艺术是一种并非“预设”的教学机智, 它需要长期的积淀才能“生成”, 一些教学专家的课堂正是处处闪现这样的“艺术性的评价”才显得生动和难以复制,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答案的点评中也应该不断提高评价艺术,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走得更远!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 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就是让课堂提问更有智慧, 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起点”;要表现出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 能诱发学习欲望;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回归文本的欲望;对于学生的回答要有积极的评价尺度, 能与考试要求接轨。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第5篇

正直中学程占良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有效地提问。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有效地贯彻新课改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真正的审美情趣。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性提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引导与学生的主动的学习结合。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强调有效性教学在于有效提问和教师的有效指点,从而让学生“运其才能,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深,纯然之功弥深”。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心理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抓住文眼提问何谓文眼,顾名思义也就是文章的眼睛灵魂。即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俗语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文章的文眼往往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窗户,也为文章的感情奠定基调。例如《爱莲说》的文眼就是“爱”字,它是全文总帽,作者不仅写了陶渊明及世人的花之“爱”,更写了“予独爱”,寄予作者对莲的喜爱和君子之风的敬慕追求之情。朱自清的《背影》中“最使我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

也是全文的文眼,点明了全文思念感激父亲的基调。

在教学提问中抓住文眼提问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身临其境。比如山东胶州四中周丰香老师在教学《兰亭集序》中抓住作者的五乐(时令宜人,高朋满座,环境幽美,活动高雅,天气晴朗)化简为易,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第二创设生活情境模式 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缩影,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所以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提问中应抓住它的生活来源情景,将它适当的还原到生活中去,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领悟。同时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有限,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和乐于参与活动有独立性希望他人肯定自我和又依赖教师的特点。

宁波的袁湛江老师在教学《守财奴》时候就擅于设置生活情景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情境中来。首先他设置了学生能够想象的生活情景:话说在三百年前的法国一个偏僻的小城镇,住着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这个家很有钱,男主人是个暴发户,他的妻子温柔善良,女儿聪明孝顺。根据以上描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将回答探索问题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而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适当鼓励,同时设悬:法国的巴尔扎克的判断确不一样。他说这是个苦难的家庭。为何苦难先留下个问号,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间的关系。

第三化难为易式提问,我国古代的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

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认识理解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布鲁纳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而这些引导和材料都必须遵循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复杂的不易把握的问题加以分解成多个简单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在引导下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教学中尽量避免提类似此类的问题—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当然这是重要问题,应该让学生理解,但是最好是将其分解成多个小而易的问题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解决。比如一位名师在教学老舍的《猫》时就善于化难为简。他将传统的大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写了怎样的故事反映作者怎样的情感”分解成如下几个问题:复述作者三次养猫的特点及结局,作者对三次养猫情感有何不同,第一次心酸的原因,第二次愤然的原因,第三次不喜欢它却难过的原因,三次难过针对不同的对象,最后理解作者永不养猫的原因和作者在文中的情感。

巧提问助你上活高中语文课 第6篇

一、切中肯綮,整体把握

分析文章需要整体把握文章思路,但总是分层次、概括内容,很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课堂气氛变得压抑而沉闷,这就需要根据文本内容把问题设计得活一些,激发学生细读文本,获取信息的兴趣。如,针对《故都的秋》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在他眼中故都的秋中哪些景物刚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通过研读、讨论,学生很容易发现特点是清、静、悲凉,体现这些特点的景物是小院秋色、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这就切中肯綮,让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了文章思路。

二、逐层深入,循序渐进

思维始于疑问,教师可以化难为易设计一系列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揣摩作者的思路,层层突破。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对祥林嫂的遭遇和命运的理解分析是难点,可设置几个能贯穿文章的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怎样描写祥林嫂的眼睛的?每次对她眼睛的描写有什么变化?”“祥林嫂的眼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结合祥林嫂的遭遇,说说对其临死前的疑问和命运的认识。”“祥林嫂的遭遇有没有代表性?女性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以对祥林嫂眼睛的分析为切入点,打破逐段讲解、条分缕析的困扰,以一点带动全面,一点切入重心,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对眼睛的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心酸的悲剧命运,比一下子就提出分析中国女性的命运要有效,也有趣得多。

三、探微激趣,开拓思维

抓文本细节,探微激趣,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开拓其思维。如,在讲析《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首诗时,可让学生思考“愁倚两三松”的含义以及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探讨发现,诗人倚靠的不是实指的两颗或者三颗松树,而是写出了诗人在松树之间徘徊的情形,表达了诗人访道士不遇后焦躁不安的心绪和怅然若失的愁情,也侧面折射出诗人对道士的渴慕之情。

四、巧用矛盾,倒逼真相

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往往可以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使问题更明晰、透彻。如,在补充赏析《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候,我抓住“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让学生思考:既然“不认得”,作者为什么又记住了并且在多年之后还写到了诗句里了呢?一下激发了大家的探究热情,结合“我”的遭际才发现作者要表达的是:虽然檐头挂着天伦叙乐的匾,而我的这个地主家庭实际上缺的正是这种天伦之乐!

五、细察文本,巧抓信息

一个文本,写什么,怎么写,都是为其为表达意图服务的。巧设问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的可写却未写,为什么会这样写,从而领会作者特定的写作动机。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介绍、描述贾府有多种可能的方式,为什么是林黛玉这个视角?

通过细读文本,全面地比较,可以看出黛玉与众不同,具有贾母的外孙女这一客人的重要身份,同时有一定的知识素养,细心、敏感,善于察言观色,初进贾府,什么都好奇,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因而通过她的视角更能把贾府及其上下人等细腻、全面、透彻地描述出来。

巧妙设问,辅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培养了他们在阅读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堂巧提问 第7篇

关键词:提问,美术,学生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将美术教学的内容问题化, 通过设置各类问题的形式, 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许多教师鉴于问题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都有意识地在实践中设计问题。然而, 教师由于对于课堂问答行为认识程度的高低和提问经验积累的深浅, 也不可避免地使得美术课堂的问题情境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如有些问题由于表述不清、言不达意而跑题;又如在提问中过多地把一些非美术的知识当成学科渗透加以运用, 这些看似热闹实质无效的问答会使得提问不着边际而离题;再如反复地问学生 “美不美、好不好看?”这种毫无意义的假问题很难引起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升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质量尤为重要, 我们不妨运用一些小技巧、小策略, 使得美术课堂的提问激趣、导思、促实效。

一、分解法

将一个教学内容或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来为学生铺设思维台阶,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逐渐一步一步深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过程启示性强, 递进自然流畅, 教师似乎用问题搭建了一架梯子, 学生顺梯而上, 去摘取学习的果实。比如, 我们在上《重复的魔力》这一课时, 首先要让学生对“重复构成”这个概念有个认识理解。我先出示一个瓶子, 提出第一个问题:“你能为这个瓶子装饰一下吗?要求整个瓶子只能出现一种同样大小的形状。”然后再进一步提问:“请你说说按此要求装饰的思路和体会。”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思路体会, 用同样的单形不断地重复, 这样得出重复构成的概念通俗易懂, 学生容易领会。再如, 我在教学《渐渐远去的教室》的一课, 重点是要学习空间透视, 如果一上来讲透视规律, 学生就会很难理解。不如用分解法设置几个小问题,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问题。第一问:“树林里有条小路, 谁能把这条小路的纵深感画出来?”学生开始讨论探究, 甚至动手画起草图。第二问, 出示名作霍贝玛的《林间小道》, “请比较你所想的和你所画的草图与名家名作有何不同?”通过每个学生的一些固定概念图样和现实视觉图样两者的矛盾冲突, 归纳出要表达出空间的纵深感必须遵循一定的透视规律, 从而理解近大远小的法则。

二、牵线法

有些知识点是学生从来没有认知或有过类似知识经验的内容, 突然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这些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探究性, 此时教师如果将答案和盘托出, 那就变成自问自答了, 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久而久之, 学生甚至还会产生依赖的惰性心理。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比如说在教学欣赏课《中国古代花鸟画》中的朱耷的作品时, 提问“为什么他的作品中的鱼、鸟等都是白眼向天?”这种问题对大多没有美术史经验的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 教师可以针对性地介绍一些相关的时代背景, 如艺术家的身世、所处的时代或艺术主张等, 为问题与答案之间牵引一条有用的线索, 引导学生借助于线索进行论证分析, 此为牵线法。

三、故错法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 故意在问题中留有漏洞, 利用漏洞来活跃课堂气氛。如“有人说朱耷笔下的鱼和鸟的眼睛都有毛病, 大家能把这些毛病找出来吗?”这个问题明显是故意留有破绽的, 但是, 这个破绽却很快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鱼和鸟的眼睛上, 这样鉴赏就抓住了关键点。通过观察与了解, 学生发现朱耷笔下的鱼和鸟 “白眼向人”其实是画家故意为之, 是传达个人思想情感的独特手法。错问促进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再如《在临摹中感受》这一课, 要学习变体画的内容, 给出米勒和梵高的《第一步》两幅不同的作品, 故意提问:“哇, 这两幅画好相似啊, 作为一个大师梵高, 他是在抄袭前辈米勒的作品吗?”学生们在哄笑中探究讨论发现, 梵高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从而了解变体画的特点和表现技巧, 学习了大师的绘画语言。

四、拓展法

如果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站在大师的角度看问题, 很多问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中国古代花鸟画》一课, 学习中国古代画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后, 教师可以将话锋一转:如果是你来表达自己的趣味情感和人生志向, 你会选用何物来入画呢?或在学习了雕塑欣赏后, 又可以设置一问题:请你为美丽的校园设计一件合适的雕塑作品, 谈谈你的创意思路。这种方法, 让学生设身处地, 对问题进行深度拓展或实践尝试, 并深深体会到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五、追随法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利用答案或预设的问题接着追问, 意在对问题进行持续的探究与质疑, 教师利用追问产生引和赶的效应, 如“在这件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 当学生开始回答时, 教师可以追问 “是这样吗?那可以用美术语言说得再具体一点吗?“”你可以说说作者是怎么来进行表现吗?”老师的进一步追问, 促使学生进一步展开思考探究, 直达教学的重点所在。

美术作为一种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思维活动, 需要学生投入自身的情感、认知和心智活动。西方学者德加默有 “提问的好即教的好”的看法。如果教师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启迪他们的思维, 提高课堂实效, 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交流。

参考文献

[1]庄晓红.浅论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2 (05)

语文课堂巧点拨 第8篇

一.语文教师要把握点拨契机的规律。首先, 可抓住课文标题进行点拨。文章的标题与文章的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它或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或是说明对象, 或是描写对象, 或是中心线索……总之, 抓住课文的题目, 精心设疑, 巧妙点拨对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 设立这样一些问题:斑羚在何种情况下飞渡?如何飞渡?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较简洁的语言, 把课文曲折有致的情节, 深刻的主题讲清楚了。其次, 抓关键语句进行点拨。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结构上表达起承转合的语句, 句群中的显性中心句以及一些抒情性的语句、议论性语句, 往往都是一篇文章的关键性语句。如在讲授《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文时, 抓住“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一句进行点拨, 即可使学生了解这些语句对文章的主题升华所起的作用。再次, 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所谓重点、难点即是课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而学生又难于理解之处。有些文章由于表达的比较委婉、含蓄, 又加之时代差距, 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的限制, 往往不易轻易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原认知储备进行适时点拨, 以期寻求良好的效果。如讲授《背影》这一课, 除了要讲述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 还要讲述一下作者的家庭背景, 特别是作者父亲的境遇, 对于学生理解父子送别时的思想感情会很有帮助。就不会出现有些学生对父亲抱着桔子, 矮胖的身躯在月台上下爬的举动感到可笑的情况。否则的话, 学生怎能正确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呢?又怎能正确理解课文呢?除此以外, 教师还可抓住文眼, 抓住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进行点拨等等。

二.教师点拨时的注意事项。第一, 要注意调动学生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讲述中要研究一下接受美学, 想方设法使学生愿意听。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 引导学生思考, 进而求得问题的解决,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 教师的点拨要求少而精。所谓少, 一是讲述的内容要少, 一是讲述的时间要少, 但重点、难点和关键必须讲, 这就有个灵活处理问题。要坚决改变那种大包大揽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所谓讲深讲透的做法, 但是教师对讲述的内容要严格筛选, 不能少的内容不可强求少。第三, 讲述要注意面对全体学生, 不能只顾几个“尖子”, 要特别对学得较差的学生多给以启发性讲述, 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从而获得大面积丰收。第四, 教师先讲什么, 后讲什么, 讲述到什么程度, 达到什么目的, 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加以统筹安排, 然后娓娓道来, 只要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 就会使学生既掌握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又能理解这些内容是如何表现的。

语文课堂教学巧用“导” 第9篇

新课程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面对思维日益活跃的小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而且,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就是盲目的,就会迷失方向,只会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反之,教师导不得法,导不得时,又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教学的实效性受到极大影响。那么教师怎么导,导什么,何时导,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

一、明确目标———导向

“向”就是目标、方向。在教学活动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是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检验教学活动成功的标志。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方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也不能无原则、无依据地肯定或否定,由于学生的经历、知识、经验的局限性,他们的计划、选择也不会没有错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及时走出误区。对于那些偏离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因素要及时剔除。教师通过设疑和评价把握住教学活动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导势

“势”是指学生学习的氛围以及态度和情感,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心态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良好的氛围和积极的心态情感是学习的有效保障,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很大,且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打好价值观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教师要言传身教,特别是教师的语言有极其独特的魅力。再伴之以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相应生辉,相得益彰。

三、精心设疑———导思

“思”是指积极思考,认真探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教师教学方法多元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气氛热烈,让学生怦然心动,产生共鸣,强化思维力度,充分展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展现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艺术的内涵,让课堂灵动,处处闪现思维的火花。设疑是导思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设疑,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学习兴趣盎然,并在思考探究中领悟文本的真谛,不断建构自己的新知识。

四、启发点拨———导悟

教师必须善于导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点拨,在学生理解肤浅时,把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引向深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是启发的最好时机,此时,经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就会心通意达,豁然开朗。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受到知识、经验的局限,学生理解往往停留在表层,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帮助学生领悟,促成三维目标的达成与升华。

五、授之以“渔”———导法

巧“添”语文课堂的趣味儿 第10篇

培养兴趣绝不是凭空地强调语文重要,而在于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

那么,怎样给语文课堂增添趣味呢?

1. 巧创情境添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身心投入,需要情绪的高涨,情感的激动,需要文思飞扬,需要跃跃欲试。富有情境意味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带来令人神往的情趣,巧妙的情境设置往往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假设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带入到一种假想的真实情景之中,通过渲染氛围,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灵动的语文学习活动。

笔者执教何其芳的散文诗《秋天》时,先播放《秋日私语》的乐曲。课堂上,同学们静静地倾听着,音乐悠扬,而他们的情感、思维却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了美好的秋天。音乐结束,笔者问道:“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优美的秋天的旋律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举手,有的说:“看到了洁白的云朵在蓝色的天空中飘荡。”有的说:“听到了鸟儿在林间在欢乐地歌唱。”有的说:“似乎闻到了果园里果子成熟的甜美的香味。”同学们就这样兴趣盎然地走进了秋的世界。这样的情境设置极富有生活情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悄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美丽文字世界里尽情遨游。

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演说往往是教师易用、也常用的设置情境的方式。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真可谓丰富多彩,有场景假定、情节表演、配乐朗诵、角色演读、假定身份、情境对话等方法。

通过情境设置增添课堂情趣的手法,可以因文制宜适当地运用在童话、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神话及故事传说中。如果学生能随文入境,因境生趣,因趣生感,感中有得,那我们的语文课该是怎样的生动活泼而又扎实有效,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又该是怎样愉快真实而又诗意的生命感受。

2. 巧读课文添智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语文学习是求知、求智、求趣、求美的活动。如何求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使学生享受探索语言文字规律的一份智趣。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感人的艺术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将自己对教材研读所得,用艺术性的方法或手段进行艺术性的处理和运用。灵活巧妙地运用课文,引导学生于平常之处读出蕴含其中的奇崛风景,往往能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语言文字规律别有洞天的神奇感和美妙感。

笔者在执教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时,并没有仅仅将课文的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材料处理,而是把这篇文章的第4段“活用”为叙事类优秀范文,把它视为初一学生必须习练的一种基本构思形式向学生讲析。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赏析课文第4段,然后在学生的发言上进行升华,指出这一段美在叙述简明,描写细腻,感受真诚,更美在思路明晰。它在行文思路表现为先叙说事情,然后就对叙说事物进行细腻的描写,接着描绘自己看到此物之后的心情,继而引发感叹,以抒情性的议论作结。这是一种小巧的、生动、严整的章法形式,不仅可用于写段,而且可以用来写篇,是一个易于模仿的叙事类文章的典型范式。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叙说事情)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描写事物)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表达感受)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议论抒情)

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笔者又指出,其实文中所写的第一件观看柚子的事情,也是以这样的思路叙写出来的。学生当然就会去文中验证,他们沉浸在字里行间的规律得到验证所带来的乐趣中。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寻求、开发和利用课文中适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如果我们能活用教材,那无疑是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探索着语言文字的密码,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充满智慧和趣味的。

3. 巧设活动添理趣

孔子早就强调读与思的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人如果不会思考,生命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如果在语文课堂上能得到某种理的启迪,使人越学越聪慧,越来越变得心明眼亮,这样的语文课符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他们的求知饥渴,因而学生也就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了。

我在执教《捅马蜂窝》时,扣住文本质疑点设计了一个思辨活动,抛给学生一个两难问题:“文中‘我’捅掉了马蜂窝结果产生愧疚心理,可不捅掉马蜂窝,爷爷奶奶既欣赏不了美景,又觉得闷,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此问题一出,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在下面激烈争论,各抒己见,都希望找到一个两全之策。有两个小组的建议给我印象深刻,一个组说在窗户上装上纱窗,这样既可透气,又可防马蜂蜇,另一个组的办法更是有创意,只要自己不主观上把马蜂当敌人,直接打开窗子又何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学生在这样的唇枪舌战中,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充满理性思辨的趣味。语文课中巧妙地设计这样一个思辨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了质疑精神和探索意识,而且有了理性思考的基奠之后,学生再一次对语文文本的学习产生情感升华,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的哲理诗,该诗自问世以来就倍受称赞,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笔者在执教这一首诗歌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诗歌意味分析”这一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一句精警的话来点破这首诗的含义。指令一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每一位同学又重新带着极其专注的神情再次阅读诗歌,然后静心思考这首诗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感悟。如果说之前的朗读和品析环节让他们感受更多的是诗歌语言形式、形象、情感等感性的美,而这个活动的设置则将他们带入了更为深沉的理性思考。这个活动中学生们的回答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有的说“生命就是旅程。”有的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有的说:“人生事业无法重来。”也有的说:“未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言是美丽的。”虽然每一个同学感受有所不同,但这一句话的创作一定会在他年少的心灵击起了层层涟漪,从而引发了他对人生、对生活理性的思考,而思考必定能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因而能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快感。

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能随文巧设活动,激发学生理性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就不仅表现出一种美感,更表现出一种深度,能带给学生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

4. 巧用学情添谐趣

给语文课堂添趣味,利用生活实例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将生活化的事例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在课堂上因时制宜地加以运用,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诙谐、幽默的效果。

执教《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文题中“生”一词意思的理解,笔者首先提醒学生注意课文注释中对“生”字的解释,“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然后就以班上李博晓和张之涵同学进行示例,如果在古代,长辈就会分别把他们称作李生、张生。被提到的李博晓和张之涵同学与班上其他同学会心一笑。然后,我故意装着很为难的样子问他们:“唉,就是不知道人们怎么称呼花少木同学了?”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然后齐呼——“花生”。大家的笑声中,笔者又提醒大家,就是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中,我们也常常运用“生”这样称呼。于是一个陈姓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他爸爸的电话本上就有许多以“姓+生+电话号码”这样的记录,而爸爸在生活中给别人留联系方式时,也常常用“陈生”来称呼自己。本来初中学生往往觉得文言文的学习是复杂而无趣的,而送《东阳马生序》又是一篇较长而且生字词较多的文章,但因为课堂上的这一个“生”字词义的理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这种新鲜的刺激生动活泼,学生们在幽默趣味的感染下,自然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使本来无味的古文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因而能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结合学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解释生活的现象,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在良好的气氛中,引起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次随堂默写中,我们班卞星谚同学将诗句“欲辨已忘言”的“辨”字错写为“辩”字,笔者故意装着很遗憾的样子,叹口气说道:“唉,可惜我们卞星谚同学姓‘卞’却不知道‘辨’怎么写呀?”正在大家开心一笑的时候,笔者又故意问袁建炜同学:“你不姓‘卞’怎么也写错‘辨’呢?”袁建炜连忙大声说:“老师,我不姓‘卞’怎么会分辨呢?”课堂上顿时笑声一片,笔者顺势接上一句:“谢谢建炜同学提醒我们,‘欲辨已忘言’的‘辨’就是‘分辨’的‘辨’呀。”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还曾拿学生们热追的《爱情公寓》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真情表白的台词,讲过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区别;也曾拿他们平时调侃自己父母唠叨的素材,讲反复手法的作用;也曾就某两个心性开朗却高矮、黑白、胖瘦均有着明显差别的学生为例子,讲对比手法的特点;也曾以他们的姓名为例子,讲中国的姓、名、字、号的区别;也曾以《福尔摩斯》中一个精彩片段为例,讲小说的伏笔技巧;还曾以学生的个人信息为素材写文言句,讲古代判断句式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语文教学资源库,每一次因时制宜的利用,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德国著名学者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教师通过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教学、对教师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语文,乐学语文,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

以上的做法只是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增添趣味的一点尝试。能为语文课堂增添趣味的方式方法远不止如此,只要教师用心去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能别开生面,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就一定会觉得语文课是快乐的、有趣的,语文课堂也会成为他们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映湖《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广东人民出版社。

[2].王君《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巧预设 生成精彩语文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精彩课堂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只是在简单地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严重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确保课堂在巧妙的预设中生成精彩而有效的课堂,进而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对如何进行巧妙的预设进行论述。

一、预设文本中的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下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很多语文文本都是自带情境的,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忽视,致使语文课程的价值根本得不到体现。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文本中情境的预设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沉闷,为生成直观而精彩的语文课堂做出贡献。

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向学生预设了文本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看课下我在网络上找到的“范进中举”的影视片段,这样不仅能够将文本中所包含的情境展示给学生,还使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自主地走进语文课堂,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自主说一说影视片段情境中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可见,这样的视频情境预设,学生自主讨论的生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课堂的重难点,强化学生的认识,而且也能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自主分析、独立思考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预设课堂教学活动

预设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多种语文课堂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生成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的语文课堂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也为学生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本文就以以下几种教学活动的预设为例进行论述,以为生成精彩课堂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清塘荷韵》时,为了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预设环节,我选择了“问题预设”法,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中掌握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文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荷之韵表现在哪些方面?(3)作者记叙了荷从无到有、从繁茂到凋零的整个过程,其用意何在?……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并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对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孙膑》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在预设时,我将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进行了讲解和翻译,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所表达的大意,之后,组织学生自主借助教材对文本进行翻译,这样就逐步生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能保障语文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

当然,多种预设活动的构建不仅能够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能生成自主的、高效的、精彩的课堂,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三、预设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环境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可是,如何预设课堂环境呢?课堂环境也可以预设吗?很多同行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是的,我们可以预设环境,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创造出轻松、和谐的环境,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一分子。那么,我们该如何预设课堂环境呢?

1.做好评价工作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生成对学习的信心。

2.选好教学手段

新型教学手段的辅助应用,比如:多媒体、微视频、图片等辅助手段的应用可以打破课堂的“黑板、教材、学生”的三点一线,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而且也能使学生在生成活跃的课堂环境中找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巧妙地预设来生成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而为语文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張晓梅.让有效的语文课堂放异彩:建构灵动预设与有效生成的语文课堂[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8).

低学段语文课堂结尾巧“点睛” 第12篇

由于在小学语文的课本编排上,每个单元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设计课堂结尾时,教者应根据所执教的课文来精心设计结尾。

一、“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由于低学段的学生刚从幼儿期度过,幼儿园的老师总是采用表扬的方法鼓励小朋友们学知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低年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种被赞许、被肯定的情感需要。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知识汇报法,即“我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简要的概括。例如,在《小动物过冬》一课结束之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小燕子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往南方过冬的,因为南方天气暖和,而且虫子又很多。”“嗯,真不错!”“老师,我知道青蛙的过冬方式,它会把自己吃得饱饱的,然后一个冬天都睡在泥土里。”“哦,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老师,我知道小蜜蜂的过冬方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踊跃发言,在老师的赞许声中,学生体验到了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我受到了什么教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来展开,一是知识与能力目标,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还要让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明白课文的主旨,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例如,在《狼和小羊》一课的结束之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狼和小羊在小河边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辩时,如果你也在场,你想对小羊说些什么?”一番讨论之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要对小羊说,快跑,狼不是好东西,它本性爱吃羊,它不会放过你的!”有的说:“可怜的小羊啊,狼是残忍的,它根本不讲道理的,你快跑!“还有的说:“小羊,你别再天真了,狼只是在找借口,它恨不得一见到你时就吞了你,你还是赶快逃命去吧!”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课文主旨很容易地就被揭示出来了,更重要的是,由于都是学生自己设身处地,感受出来的,所以学生们都能从中受到了教育,那就是“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三、“我来当个小老师”

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整体,但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往往把课文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再逐一加以分析、理解。为了让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课堂结束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到黑板前结合板书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或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概括。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反馈,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在《水乡歌》一课结束之时,我让同学们试着到黑板前,结合板书说说《水乡歌》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水乡。这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次极好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当然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同学们个个积极举手,对照板书说出了《水乡歌》一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课堂结尾方式,可以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使其连贯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的结尾方式,不但便于学生记忆课文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四、“我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根据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结束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想象,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感内容的感悟,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小鹰学飞》一文的最后一句是“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在本课教学结束之时,我紧抓结尾的这句话启发学生思考:“此时的小鹰会怎么想?它会怎么做?”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作铺垫,所以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回答:“小鹰会想,天啊,还有飞得更高的呀!我不能停下来,我一定要超过它们。”“小鹰会想,本以为我已经飞得够高的了,可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小鹰会猛吸一口气,继续向上飞”……一时间,同学们的思绪犹如礼花纷飞,各抒己见。这样的结尾方式,让孩子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亲身感悟到课文的寓意所在,同时,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大有好处。

总之,合理得当的课堂结尾,对优化低学段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它不但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切实促进了低学段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老师们常常为设计一个标新立异、引“生”入境的“课堂开场白”而绞尽脑汁,更为设计一个结构严谨、引人入胜的教学过程而反复推敲。笔者认为,课堂结尾更为重要。因为一次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个“用心”的结尾,这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结构至关重要,对于低学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精心于课堂结尾的设计。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结尾,结尾设计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护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下一篇:唐代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