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法特点范文

2024-05-28

英汉语法特点范文(精选4篇)

英汉语法特点 第1篇

1) 形态的差异

英语是一种形态变化复杂、分类丰富的综合语, 它的形态变化包括时、体、性、数、格、语态和人称等。汉语与英语都没有阳性与阴性的区别, 汉语名词也没有单复数的变化, 形态特征和形态变化不明显, 但名词的出现一般需要搭配量词。而英语则与汉语相反, 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它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 但却不需要量词搭配。如:

a dog一只狗two dogs两只狗

此外, 英语中的代词根据所起的作用呈现不同的形态, 如:同表示她/我的代词在英语中做主语用she/I, 做宾语则变为her/me。相较之英语, 汉语代词无论其何作用、处何位置, 形态都没有任何调整, 同样表示为她/我。如:

She likes me best.她最喜欢我。

I like her best.我最喜欢她。

英汉语法形态的差异还体现在谓语的处理上, 英语的谓语具有丰富多样的变化, 它受到主语形态的影响与控制, 即英语中要求主语与谓语搭配一致。但汉语中谓语没有任何形态的变化, 它不受其他成分的影响, 作为一种非形态变化语言, 汉语的谓语主要依靠词汇的“意义”来变化。如:

I am playing football.我正在踢足球

Xiaomei and I are playing football.我和小梅正在踢足球

2) 语句表意的差异

西方文化重视真实的、客观的、不加修饰的反应现实世界, 它是具体而客观的。东方文化则是抽象模糊的、概括的、无形的, 强调一种意境美、非直接的情, 语言有尽而意无穷。东西方人们文化上的差异正决定了英汉语法间语句表意的差异。汉语在语法的表意上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及近、从面到点、从大到小的顺序, 语句表述上强调事情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以及原因、过程、结果的叙述。汉语语句的思维模式并不注重严谨与逻辑性, 而是追求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意境美, 正如洪堡特所言中国人“用纯粹的默想代替了一部分语法”。

但英语的语句表意结构一般为从局部到整体、从小到大、由点到面, 并且主语处在绝对控制的地位, 谓语动词的形式、单词的用法都由主语决定。语句的思维模式整体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 要旨明晰、要点准确。例如:汉语“妈妈讲得很慢, 声音很大, 房子里面每个人都听得见”, 在英语中的翻译应该是“The mother speaks slowly, and her voice is so loud that it can be heard clearly by everyone in the room”, 而不能是“The mother speaks slowly, her voice is loud, everyone in the room can hear clearly”。

3) 语序的差异

汉语语法中语序的差异一般不明显, 除了古代诗歌、文言文中为了讲究平仄, 以及现代语言中强调修辞会出现语序颠倒的情况, 汉语通常保持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在汉语中, 语序的颠倒会影响句子整体所表达的含义, 例如:“我们打乒乓球”, 语序改变后变为“乒乓球我们打”、“打乒乓球我”, 两句在汉语中都属于病句。

与汉语恰恰相反, 英语中语序颠倒的情况比比皆是, 尤其是将倒装句使用在英语长难句中时, 能够使句子整体更加通顺, 理解更为轻松。例如:“Here comes the bus”、“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4) 时态的差异

英汉语法的不同特点中时态差异是较为鲜明的。通常来说, 动词的时态形式受到句子成分中行为、动作、状态的影响, 但在汉语中时态的变化很不突出, 没有固定的时态表达语法, 也无法体现通过代词、动词等成分体现, 而是通过使用副词、虚词“着”“要”“了”等来表达句子的时态。不同于汉语, 英语中的时态变化复杂而丰富, 根据对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动作所处的状态等情况, 英语一共可以划分为16种不同的时态。英语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代词的数和人称来表现, 也可以通过动词的语态和语气来表现。如:

Father bought a book yesterday.爸爸昨天买了一本书。

Father is buying a book.爸爸正在买一本书。

Father is going to buy a book.爸爸将要去买一本书。

2 英汉语法差异体现的文化内涵

1) 思维模式

英汉民族由于各自历史渊源、社会习俗、地域特点、文化理念等的差异, 导致其思维模式、表意形式存在较大的不同。1966年间, 卡普兰发表了研究东西方语言差异形成原因的文章——《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思维模式》。在文章中, 卡普兰认为, 汉语与英语语法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英汉民族迥异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模式呈螺旋状, 因此他们的语法表达是松散、笼统、综合而模糊的, 汉语词性规定是模糊、宽松的;而英国人的思维模式呈直线状, 他们的语法表达是严谨、理性、形象而完整的。国内学者傅雷也说:“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的距离多么远。他们喜欢抽象, 长于分析;我们喜欢具体, 长于综合。”

2) 哲学观

西方人认为世界是一个具体化、明晰化的实体, 世界的一切生物与死物都是神创造、安排的, 并且神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尤其重视“数”与“量”的安排。西方人这种本体论的哲学观, 正是其词类划分、时态划分、语句表意如此严谨清晰、区分明确的原因。西方人注重对有形的物质世界进行分类, 因此英语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且可数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 但却不需要量词搭配。

中国人的哲学观强调“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董仲舒对汉武帝的谏言道之:“《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无以持一统”。从董仲舒的言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中国人的哲学观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的, 认为人与自然既是和谐统一、融会贯通的, 但又是相互对立、有所差异的, 即“天人合一”。这种天是维持宇宙次序、控制万物圣灵的长者, 人是宇宙主宰的“人本观”、“以人为本”决定了汉语语法具有主观化的特点, 因此汉语句子中绝大多数的主语都是人称代词, 重视主体的感受, 语言模糊, 语法功能的主从关系、指代关系比较简单。如:汉语说“我记不起她的年龄”, 人是主体;而英语却可以说Her age escaped me, 物是主体。

3) 审美意识

东方注重意境美, 强调虚实相生、以形写神, 讲究诗情画意, 认为一切审美与艺术活动都是“虚”与“实”的统一, 描绘事物要接近事物本质。东方美学家还认为“形”与“神”是辩证统一的。“形”是可视的、表面的、具体的、可概括的;“神”是内在的、抽象的、概括的、无形的。因此汉语语法不注重语言结构、性、数、格等的变化, 语法具有隐含性, 力求表达形式的灵活变通, 语法关系、语义效果一般都由语序决定。汉语的这种隐含性和模糊性在唐诗宋词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如: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西方更注重写实美, 着重表现真实的、客观的、不加修饰的现实重现。因此英语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 代词根据所起的作用呈现不同的形态, 并且区分主谓宾定补状等结构, 语法功能和语法关系具有外显性, 句式的语法规则一目了然, 形容词不能单独作名词的谓语。虽然英语语序较为灵活多变, 实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机械性。

3 总结

人类的任何文化活动都离不开语言, 由于东西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思维模式、审美观点、哲学观等的不同, 对语言的认识与语法的构造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注重意境美、虚实相生, 强调“天人合一”;英国更注重写实美、现实重现, 强调本体论的哲学观。本文从时态、语序、形态、句意等方面对中英语法差异进行了对比, 通过对中英不同文化内涵的探讨发现了英汉语法差异产生的原因。对于不同文化观念下语言的研究有利于对语言交际有更深入的了解, 准确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使中英之间的语言交流、文化教学更具规范性和准确性。

摘要: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哲学思维的载体, 也是相互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英汉民族由于民族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因此对于语法的认识与研究各不相同。当前对英汉之间的词汇差异研究较为广泛, 但对英汉语法不同点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该文重点对英汉语法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并就这些差异探究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旨在为文化内涵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英汉语法,特点,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邰茜.浅析英汉语法差异与对比学习法[J].科学中国人, 2014 (20) :155-155.

[4]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5]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7]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7) .

[8]马士曼, 郑梦娟, 王春辉.汉语语法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中国言法》序[J].长江学术, 2008 (2) .

英汉语法特点 第2篇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衔接不当就会造成语义链断裂或语义模糊, 话语不连贯, 不成语篇。英语是形合语言, 汉语是意合语言, 两者的衔接形式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1.无对应形式的衔接手段, 如汉语没有英语关系代词这种衔接手段;2.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在使用频率和习惯上有所不同”。这种衔接机制的差异往往成为翻译的障碍。本文主要从语法衔接的角度分析英汉衔接手段的差异, 通过两者的对比, 探讨调整衔接手段的转换方法, 从而使译文表述清晰自然, 达到语篇连贯效果。

二、语法衔接

韩礼德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语法衔接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 词汇衔接有复现和同现。徐莉娜在《英汉翻译原理》一书中指出, 语法衔接的四种手段中, 衔接项与被衔接项之间在语篇表层受到某种形式规则的限制, 在语篇深层受到被衔接项语义的限制。

1.语法衔接的分类。语法衔接手段有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照应是指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解释另一个成分含义的参照点的衔接手段, 其又分为人称照应、指示词照应和比较照应三种情况。替代是用替代词取代另一语言成分的衔接手段。“替代词指示形式, 它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中去寻找。”被替代的成分也是确定替代词含义的参照点。“根据被替代成分的语法性质, 替代词相应地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三种。”省略是一种特殊的替代, 被称作“零替代” (substitution by zero) , 其表现为以结构上的空位取代具有同语义内容、同语法结构的另一个语言成分。连接指的是通过连接词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衔接手段。

2.英译汉语法衔接的翻译特点。由于照应、替代、省略都涉及到参照对象或替代者与被替代者之间的关系, 译者在翻译时心中要时刻留有“空位”, 只有参照对象或被替代者的“空位”得以填充时, 才能确定词义进行翻译。因此, 这三种语法衔接的翻译共性可以概括为“不见参照单位不译”, 具体表现为“比较关系不明不译, 即不见比较对象不译”“代词不见指代对象不译”“空位不填不译, 即不见被省略对象不译”。连接涉及的是语言单位与语言单位或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译者在操作时应首先识别命题, 明确逻辑关系, 然后根据译入语习惯决定逻辑关系的显隐表现形式。连接的翻译特点可以表述为“逻辑关系不明不译”。

三、案例分析

1.照应。照应关系是建立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比较词项与其前指或后指间联系的基础上。在此, 前指和后指均统称为参照语, 而照应语即为参照语的解释对象。若照应语成为翻译的焦点, 那么参照语即为翻译的视点。照应语的含义依赖参照语而确定, 所以在含有照应衔接的篇章翻译中, “不见参照语不译”。以下例句中下划线词语为参照语。

[1] When we say that Columbus “discovered”the New World, we don’t mean that he created it, developed it, designed it, or invented it. (100 Greatest Science Discoveries of All Time)

我们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并不意味着他创造了新大陆, 也不是说他开拓了、设计或发明了新大陆。 (徐莉娜译)

例[1], 该句译文两处含有翻译技巧。首先, “When we say…we do not mean…”

是对比照应关系, 应突出对比结构的对称效应。再次, 此对比结构中含有四个代词“it”, “it”出现频率过高。汉语倾向少使用代词, 多使用名词以避免出现指代模糊或混乱的现象。因此, 该句中高频代词“it”宜采用以名译代, 译作“新大陆”和删减代词两个技巧来处理译文的衔接和连贯问题, 尽可能保持对比结构的对称效应。

2.替代。替代是为了避免相同成分的重复, 是一种典型的使语言简洁并促进语篇连贯的形式手段。英语中的替代在英译汉时倾向借助词汇复现或重复译法手段来实现连贯, 维持语义链。因此, 为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英语替代衔接汉译时要秉持“不见所代对象不译”的原则。以下例句中下划线词语为所代对象。

[2] The same weight and build, too, and when the one with the pencil-line mustachewore his black shoes with the elevator heels—which he did every day—they were the same height. (An Extract from A Courtly Gesture)

此外, 他们体重一样, 体格相同。只要那个蓄着一撇小胡须的人穿上黑色的高跟鞋—他天天都穿高跟鞋—他们就一样高了。 (徐莉娜译)

“do”是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动词性替代词, 汉语里对应的表达一般是“这样做、那样做或这样、那样”, 例[4]译文中, 将“do”译作“穿”, 采用了原词复现的方法, 从而将替代性动词具体化, 这是英译汉时常见的翻译方法。

3.省略。省略是与替代密切相关的一种衔接形式, 又称作“零替代”。零替代以结构上的空位取代另一语言成分, 没有实际语音形式, 很容易被忽略。准确翻译省略衔接的原则就是“空位不填不译”。以下例句中下划线词语为空位的前指。

[3]Women loved him; Men like him—even Aubrey^, who didn’t like anyone.

(An Extract from A Courtly Gesture)

女人爱他;男人喜欢他—连几乎不喜欢任何人的奥布里对他也有几分好感。 (徐莉娜译)

例[3] 中省略成分是“like him”, 属于动词性省略。通过增此回补空位信息, 显化原文中被省略成分, 使译文语义明晰。

4.连接。连接是利用连接词来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衔接手段。常见的逻辑关系有时间逻辑和递进、转折、对照、举例和因果等关系。在语篇中逻辑关系既可以由连接词显化, 也可以隐化在语义中。翻译时, 第一步是要明确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不明不译”, 第二步是要决定是否需要显化逻辑关系, 这个由译文的语义明晰度决定。

[4]I talked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我对他讲的话, 虽然逆耳, 却是忠言。

例[4]“with brutal frankness”中没有连接词, 却暗含转折关系。该句翻译的操作过程如下:①识别谓词, “talk”、“brutal”、“frank”; ②填充参与者, 并依据谓词数量将小句切分为三个小命题, 即“I talked to him”、“My words are brutal”、 “My words are frank”; ③依据命题间的关系, 进行基本句型转换:“talk”命题的主谓结构转换为主题语, “brutal”和“frankness”拓展为评述语;④语篇结构完型:增加转折连词, 突出原文隐性的逻辑关系;⑤顺译:与原文语序保持一致。本译文通过增加连词“虽然……但是”显化了原文的逻辑关系。

四、结语

语法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语义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连贯是衔接的语义基础, 衔接是连贯的表现形式, 二者相辅相成。英汉语都有各自的语法衔接机制, 在衔接形式和使用频率上存在差异。翻译时, 若形与义发生冲突, 应易其形, 存其义, 实现语义对等, 维持相同的语义链, 从而达到与原文相同的语义连贯效果。

摘要:本文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四种语法衔接手段探讨了英汉语衔接手段的差异以及调整英译汉语法衔接手段的常用翻译方法。英汉语法机制差异突出体现在形合与意合的问题上, 两种语言间的差异经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语法衔接机制发生冲突时, 为了维持语篇的连贯性, 有必要根据译入语的衔接原则调整衔接模式。

关键词:语法衔接,照应,替代,省略,连接

参考文献

[1]徐莉娜.英汉翻译原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2]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浅谈英汉翻译、英汉语言特点对比 第3篇

一、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

相对于汉语来说, 英语是一种更加注重形式化的语言, 主要体现在运用词汇来联系各个分句, 如我们熟知的“and”用来表示并列连接; “if”用来表示假设条件关系;“because”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虽然说汉语句式也有一定数量的连接词连接, 但是使用频率较之英语小得多。在汉语中, 我们通常不用或者少用连接词来表达意思, 英汉两种语言的这种区别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 结构严密紧凑, 主次分明;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 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串起。为了更加清楚明了, 我们试举几个例句:

(1) 跑得了和尚, ( 但是) 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

(2) Although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

( 尽管) 他人老 ( 但是) 心不老。

在例句 (1) 和 (2) 中斜体字下划线的单词“but”和“Although”所要表达的意思和逻辑关系体现在汉语句子的括号中, 这正表明英语语言符号之间有较强的逻辑关系, 而我们中文习惯的表达则是省略了括号内的字词, 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连接起来, 连词介词都少于英语。

二、英语的末端开放与汉语的首端开放

汉语句式的展开是以中国人逻辑思维顺序展开的, 通常是先叙述实物的外围环境和客观因素, 然后再叙述具体事务和中心事件。英语句式则与之相反, 除了个别的做定语的单词, 多数的中心词都被置于中心词之后, 凡较长的词语及累赘的成分均须后移至句末, 有时必须使用形式主语来避免句子的头重脚轻的情况产生, 由此造成句子结构头小尾大, 我们形象的称之为“孔雀型语言”。

(1) 狮子型语言

一棵树

一棵大树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花园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2) 孔雀型语言

She is reading.

She is reading a book.

She is reading a book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

She is reading a book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in the classroom.

三、英语属于主语 +谓语型, 汉语属于话题 -评论型

汉语属于话题 +评论结构, 是话题突出型的语言, 英语属于主语 + 谓语结构, 是主语突出型的语言。

(1) 这里建大桥, 我看行不通。

I don’t think it workable to build a bridge here.

(2) 那所房子你们早该修了。

Youshould have repaired the house.

从上述两个例子下划线部分, 我们不难看出, 第一句话, “这里建大桥”是中文句式主要评论的话题, 评论者的观点是“行不通”, 而英语句式中的主语和谓语是“I”“think”, 属于主谓结构; 第二句汉语句式中的“那所房子”是该句中主要评论的对象, 评论者的观点是“早该修了”, 对应英语句式中的主语和谓语是“You”和“repair”仍然是主谓结构。

四、英语爱用静态词, 汉语常用动态词

英语喜欢使用静态词汇, 具体体现在较多的使用名词和形容词。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例如动词连用等。因此英译汉时常常把原文中表示动作意义的静态叙述转换成汉语的动态叙述。

(1) He is a goodeaterand a good sleeper. ( 名词)

他能吃又能睡。 ( 动词)

(2) The computer is a far more carefuland industriousinspector than humanbeings. ( 形容词)

计算机比人检查得更细心、更勤快。 ( 动词)

从上面例句, 不难看出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等来表达动作意义。认识英汉不同词类或用词倾向, 这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很有帮助, 能够使译文更加通顺、确切。

五、英语重物称, 汉语重人称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 即不用人称主语来叙述, 而是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 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汉语则注重主体思维, 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汉语也常常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

(1) An idea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2) 1949 saw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

(3) Wordsfail me!

我 ( 吓得) 就是说不出话来!

在 (1) 、 (2) 、 ( 3) 句中英文句子的主语分别是“An idea”“1949”和“Words”, 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分别是“我”“新中国”和“我”, 英文句子中使用的主语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抽象的实物或者概念作为主语, 对应的中文表达则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并倾向于描述人极其行为或者状态。

六、英语多用被动, 汉语多用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 汉语表达被动意思的词有“被”“由”“让”“叫”等, 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 因此, 英语中的被动在英译汉中往往译成了主动。例句如下:

(1) The result proved to be correct.

此结果证明是正确的。

(2) Seamless tubes without joins are made in various ways.

可用不同方法制造没有接缝的无缝管。

(3) This is one of those questions that don’t need answering.

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句 (3) 中, 及物动词“need”后面接主动形式的动名词通常表达被动的含义, “answering”=“to be answered”, 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我们通常译为主动。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同时也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了解了这些英汉语言特点, 我们在英汉翻译时就应当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象性, 同样使得译文也更加生动形象, 真正达到翻译的基本标准“信、达、雅”, 提高翻译水平的同时也为我们在四、六级翻译考试中提高分值。

参考文献

[1]Joan Pinkham.中式英语之鉴[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浅析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 第4篇

1. 英汉谚语的语音特点

1.1 押韵 (Rhyme)

英汉谚语往往音韵和谐, 节奏鲜明, 易于上口, 经过长期的使用流传或艺术上的加工, 口语化特点很强, 易于记忆。

英语谚语的押韵主要体现在元音重复 (assonance) 和音节尾辅音重复 (consonance) 上。如:No pains, no gains. (不劳不获)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则不达)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

汉谚有大量押韵的句子, 而且句和句的音节也对称。如:“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1.2 头韵 (Alliteration)

英谚中运用头韵, 重复句中一系列词的开头辅音, 通过强调字词的发音,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Many man, many minds. (人多心不齐、万众一心。) ”中四个词以辅音[m]开头, 使用头韵增强了韵律性。再如:Waste not, want not. (勤俭节约, 吃穿不缺。)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

汉语中虽然没有“头韵”, 但一个谚语中两个子句的第一个字相同的情况很多。如:“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敲门。”汉谚也常用双声、叠韵词来增添语音效果。如:“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风能摧毁山岳, 话能鼓舞人民。”

1.3 重复 (Repetition)

英汉谚语中常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或短语以增强语音效果, 使句式更对称, 句子更口语化, 便于记忆。但读者不能仅仅简单地了解字面意思, 必须深入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如:Far from eye, far from heart. (眼不见心不烦。) ;Handsome is that handsome does. (行为漂亮才是漂亮。) ;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不要自找麻烦。) 。

汉谚与英谚重复的运用情况比较相似, 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画虎画皮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中有连续的重复“荡荡、戚戚、纷纷”, 也有间隔的重复“善、恶、画、知”。

2. 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

2.1 对等关系

对等语义关系表现形式有两种:A是B, A不是B。通过“是”或“不是”来表现某种价值观, 英语谚语相对比较多, 表达对某种观念的强调和推崇。如:Money is not everything. (金钱不是一切。)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汉谚有:“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没有明显的“是”或“不是”。而且英谚“时间就是金钱”和“知识就是力量”已被汉语借用。

2.2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也有两种形式:A导致B;假如A则B。A不导致B;假如A则不B。虽然英谚“If Jack is in love, he i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 (假如杰克沉于爱情, 他就不能评价吉尔的美) ”和“The tailor makes the man. (裁缝装扮人。) ”中用“if, makes”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句子的因果关系。但是多数英汉谚语没有明显地用“导致、产生、假如、则”等词表明因果关系。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谁笑到最后, 谁笑得最好。)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强扭的瓜不甜。”“吃一堑, 长一智。”汉谚一般不说“假如吃一堑, 就会长一智”。

2.3 比较选择关系

比较选择关系是“A比B好”, 明确点出两种对立价值观, 比较后选出一种表示赞同。英谚常用“Better A than B”表示, 如:Better bend than break. (屈身比碎身要好些。) ;Better to do well than to say well.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Better be a bird in the wood than one in the cage. (宁为树林中的鸟, 不做笼中的鸟。) 。

而汉谚一般很少直接说“A比B好”或“宁A, 不B”。如:“来得早, 不如来得巧”一般不说“来得早比来得巧好”;“先下手为强, 后下手遭殃”也不会说“宁愿先下手, 不后下手”。

2.4 直接指导关系

直接指导关系形式是:A应该做B;或A不能做B。通过经验总结直接让某人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 起到指导、劝导或告诫的作用。如: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Do not live to eat, but eat to live. (不能为了吃而活, 而是为了活而吃。) ;“今日事, 今日毕。”“话不要说死, 路不要走绝。”。

3. 英汉谚语的词汇特点

3.1 数词的使用

英汉谚语都使用了大量数词, 有的实指, 有的虚指。英谚带“一、二、三”的比较多。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 ;Four eyes see more than two (集思广益。) ;Six feet of earth makes all men equal. (墓穴之中, 人人平等。) 。

汉谚也是带“一、二、三”的比较多, 之后出现较多的是“十、百、千、万”, 而带有“四、五、六、七、八、九”虽然有但也不多。如:“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一个篱笆三个桩。”“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四海之内皆兄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千叮咛, 万嘱咐。”“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3.2 人名的使用

英汉谚语中常包含来自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典故的人名, 有的也使用普通人的名字。英谚含有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的比较多, 如: (1) Bacchus has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ne. (巴库斯淹死的人比涅普顿还多。) , 巴库斯和涅普顿分别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和海神。 (2) Far from Jupiter, far from thunder. (离朱比特越远, 离雷电就越远。) , 朱比特是罗马神话中主神, 兼司雷电云雨。英谚常用Jack代表一般男子, Jill代表女子。 (3) If Jack’s in love, he’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 (假如杰克沉浸于爱, 他不会评价吉尔的美。) ; (4) A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成天工作不玩耍, 使杰克变成笨小孩。) 。

汉谚:“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情人眼里出西施。”“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其中“项庄、沛公”出自《三国演义》;“吕洞宾、孙悟空、如来佛”来自神话传说;“西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 现在泛指容貌十分美丽的女子;“塞翁、王婆”则是普通人名。

4. 英汉谚语的修辞特点

许多谚语中包含着生动形象的比喻, 运用明喻、隐喻、借代、对照等修辞手法, 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4.1 明喻 (Simile)

用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表达“甲像乙”。英谚常用“like, as, as...so”等比喻词, 如: (1)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 ; (2) Use a book as a bee does flowers. (读书如蜜蜂采花, 吸取其中之精华。) ; (3) As the touchstone tries gold, so gold tries men. (像试金石试金那样, 黄金也试人心。) 。而汉谚中使用较多的是“如、若、似”。如:“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4.2 隐喻 (Metaphor)

有的谚语用暗含比喻意思的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来表达“甲是乙”, 或者有的根本没有明显的比喻词。如: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 (善良的心地是花园。) ;“人是铁, 饭是钢, 三日不吃饿得慌。”“有钱一条龙, 无钱一条虫。”。

4.3 借代 (Metonymy)

部分英汉谚语借用一种事物代替与之相关联、含义相似的另一事物, 简单明了地表明深刻的哲理。如: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两个脑袋比一个号。) ;“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借酒浇愁, 唯有杜康。”这些谚语中“early bird, heads”分别代替早起勤奋的人和智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和杜康”则各自象征美女和杜康酿的酒。

4.4 拟人 (Personification)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 将人类的某些特征加到抽象的事物或动物上, 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如英谚“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中“行动”能“说话”了, 行动的讲话声音比言语还大, 表明“行动胜于言语”。“Time is the best healer.”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 中“时间”成为了“医生”。汉谚“失败乃成功之母。”和“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浪更比一浪强。”中“成功之母”和“后浪推”都被人格化了。

4.5 夸张 (Hyperbole)

以下谚语在事物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夸大事实本身, 不是向人传递错误信息, 而是制造一种效果, 以更真切地表达含义。 (1) One’s hairs stands on end. (发根竖立, 毛骨悚然。) ; (2) An unfortunate man would be drowned in a tea-cup.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 (3) “一失足成千古恨。” (4) “饭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4.6 对照 (Contrast)

两个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同时出现在一条谚语中, 能使两者间的差异或相反的观念更清楚, 增强表达效果。如 (1) Such a life, such a death. (有其生必有其死。) ; (2) Industry is a fortune’s right hand, and frugality her left. (勤劳是幸福的右手, 节俭是它的左手。) ; (3) “失败乃成功之母。”; (4)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英汉谚语经过长期使用、总结和提炼, 语言特点明显。谚语音韵和谐, 用词精炼, 通俗易懂,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生动, 寓意深刻, 民族特色鲜明, 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经验和哲理。理解谚语时应注意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 同时必须注意口语化和艺术性。学习谚语不仅有助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且有助于英语学习和中英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德春, 杨素英, 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郁福敏, 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版社, 1996.

[5]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6]张秀国.英语修辞学[M].北京:清华大学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民办高校师生关系问题下一篇:马克思经济学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