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公共管理体系:基于智能网络时代的研究

2022-10-04

当前,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从传统时代向新信息时代的转型, 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塑造作用完全不亚于历史上的经济革命和工业革命。在这种形势下, 人类的存在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 公共管理体系也必然会经历重大的重构和适应性变革, 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探讨[1]。

一、人类社会的时代性变迁和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

从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的诞生以来, 人类社会构建起了空前广泛的信息网络和渠道。这不仅大大加强了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 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范围, 推动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形态, 而且还对传统的基于科层制管理体系的社会结构形成了冲击, 推动社会结构向着扁平化的方向转型[2]。

从21世纪出开始, 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密集, 通过网络传播的数据规模越来越大, 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大约在2010年,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和技术, 得到了广泛接受和应用, 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形成广泛的连接后所导致的自然结果, 对人类社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 随着技术的发展, 人类社会还将构建包括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更为广泛的联系, 数据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 单凭人力已经无法实现对与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机器于是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最开始, 机器只是用于如统计、运算等简单的数据处理, 但是, 随着运算能力的提升, 机器逐渐被发展出逻辑推理、逻辑运算和模式识别等高级能力。基于数据的早期人工智能产品形成, 并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类的判断和决策提供帮助[3]。在将来, 人工智能是否会发展成为具备智慧的单位尚且没有结论, 但其在人类社会行为和决策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人工智能的推广甚至全面介入人类社会, 是必须顺应的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信息时代。

二、新信息时代对于传统社会形态的改变

在新信息时代, 由于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作用, 传统社会在许多方面都经历了实质性的重塑。

(一) 网络技术使社会从等级科层制的传统结构向去中心、非科层的网络结构转变

网络技术早期的发展主要是出于军事安全和信息保护的目的, 即构建一个非中心性的信息网络, 防止由于部分节点的破坏而导致的整个信息网络的崩溃。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这种信息网络逐渐渗透到社会领域, 并促使社会结构也向着非中心化转变[4]。在网络社会中, 个体在传统社会中的阶层和等级差距被淡化,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垂直信息渠道也被打破, 个人可以通过网络来广泛收集信息, 并形成了节点与节点之间直接互动的网络型新结构。在水平层面, 网络的影响表现在传统社会结构的中心型结构被改变, 在垂直层面则表现为原有的等级制被突破。在网络中, 根据社会资源和社会能力的不同, 虽然也会形成纵向等级, 但这种等级并不是稳固和静态的, 节点与节点之间, 可以跨越传统时代有序的科层等级而进行直接地互动。因此, 相对于传统社会森严的等级结构而言, 网络社会要平等的多。

与以科层制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相比, 网络社会结构的转变, 是对于整个社会逻辑基本脚架构的突破, 与之相对应的以等级科层制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也不可避免的遭受了冲击。一方面, 网络非中心化的结构导致传统的管理体系走向分解和网络化, 等级化带来的权威由于网络信息渠道的拓展而不断被消解, 正规而稳定的信息渠道逐渐被各式各样的非正式网络渠道取代。另一方面, 网络也意味着更加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和监督能力, 在此基础上, 传统管理体系的整合能力大大加强, 不仅在管理体系范围内拥有能更强的资源调度能力, 而且能够更为方便地对整个体系进行监督。从这一现实中, 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出网络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5]。

(二) 大数据使社会跨时空重建场景的能力变得更加精准

大数据, 究其本质而言, 是对于万事万物的数字化, 是以数字的形式, 对于人类现实世界的重构。传统时代, 人们的数据和采集能力低下, 只能通过简单的符号对数据进行基本的记录。因此, 在领土范围十分广阔的条件下, 管理体系内处于中心位置的最高权力者由于距离过远, 只能通过被极大压缩的简报和统计数据来对整个领土范围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政策的制定。一旦发生了地方性的管理实践, 就必须要从中央派出负责人员进行指导和督查, 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为传统社会对于具体生活匮乏的记录和重建能力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得益于强大的数据感知、采集和记录能力, 数据的储存和调用变得更加方便, 也更具灵活性[6]。而在管理方面, 大数据对于管理主体的行为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利用大数据技术, 即使在空间上距离遥远的管理主体, 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精准地重构, 监管、追溯和协调也变得更加容易。

(三) 人工智能会带来新的人类社会主体的产生

大数据给人们提供了精准决策的可能, 随着人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人工智能产生了。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数学函数, 它具有自我适应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从而能够对复杂的社会信息进行响应并作出相应的符合人类行为模式的输出。目前, 人类社会在很多领域已经创造出了人工智能程序, 并足以和人类的智力相媲美, 在许多环节都为人类的工作提供了帮助。虽然目前人类的认识程度并未彻底弄清楚意识的本质, 但是智慧对与人类社会的渗透已经初现端倪。人类不仅第一次拥有了无尽的劳动力资源, 而且这些劳动力比人类自身还要更具精准性和效率, 最终, 人类将进入一种普适智慧或人机混合阶段, 人类劳动力是否会被机器人取代也就成为了时代性的话题。

三、关于新信息时代的公共管理体系变革的预测

根据上文对于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及其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的分析, 本文对于公共管理体系的发展做出形态上的预测:

(一) 管理科层制不会消失, 但是会被压缩

网络的出现虽然穿越了传统的科层制体系, 但也赋予了科层制新的意义。原本的科层链条十分冗长, 从决策到执行往往要分为好几层, 但在网络条件下, 科层的压缩将会成为常态。并且, 在新的管理体系中, 多功能的管理单元和复杂化的社会事务, 会带来角色的分工和调整, 促使决策从刚性向柔性转换。此外, 任务链条的方向也将从单向变为双向多元化, 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能够发起和形成任务链条。

(二) 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距离会被拉近, 但是不会消失

在传统时代, 由于管理体系信息能力和管理单元能力有限, 宏观与微观相分离。而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 微观与宏观的决策能力并无太大不同, 因此宏观在特定的条件下, 可以代替微观来进行决策。但是, 由于主权与最终决定权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并且宏观与微观相区分在自查和修复上更具效率, 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距离会被拉近, 但是不会消失。

(三) 人工智能技术会被全面应用于管理, 但不会完全替代人工管理

机器参与人类管理由来已久, 并贯穿人类管理的全过程。所以, 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进行管理并不是一件值得过度担忧的事。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以及超人工智能, 这三种层次的认知和处理能力逐级上升, 但是, 即使是认知能力全面超过人类的超人工智能, 也是和人类本身同步发展的, 也就是说, 人工智能在发展的同时, 人类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类来进行管理。

四、小结

本文着重于对网络、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现实性影响进行分析, 并以此预测未来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

尽管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管理体系, 但依然只是在基本结构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所发生的改变。因此, 本文提出了三个有根据的预测:管理科层制不会消失, 但是会被压缩;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距离不会消失, 但是会被拉近;人工智能技术会被全面应用于管理, 但不会完全替代人工管理。

摘要:现阶段, 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信息技术体系,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生存空间、行为模式、组织形态和社会主体, 并推动人类进入新的社会形态。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 传统社会形态下的以等级科层制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 在重大的社会转型面前, 必须对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公共管理

参考文献

[1] 胡键.大数据技术与公共管理方式的转型[J].行政论坛, 2018, 25 (4) :49-55.

[2] 刘淑华, 袁千里.公共管理领域信息通信技术运用的演进与发展[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5, 6 (1) :84-102.

[3] 詹宏惟, 肖轶, 李岩.公共管理变革与大数据应用的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6, 18 (6) :31-32.

[4] 黄建伟, 董冠宇.大数据视角下的公共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9, 1 (1) :58-66.

[5] 翟振明, 彭晓芸.“强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飞跃与应用伦理前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 5 (7) :22-33.

[6] 何哲.大数据时代, 改变了政府什么?——兼论传统政府的适应与转型[J].电子政务, 2016, 8 (7) :72-8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下一篇:浅论网络内容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