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21

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地方工科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1)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思想理念问题。

受长期以来“按照计划经济发展需要补充建设者缺额”, “统包统分”为特点的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影响, 导致工科院校就业教育观念落后。虽然目前部分工科院校已经开始创业教育的探索, 但主要局限于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科技公司, 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 忽视了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业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之中。

(2) 创业教育师资问题。

师资问题是目前工科院校创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创业教育研究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传授和创业教育实践指导, 教师没有形成专家体系。且目前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师大多属于兼职, 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或学生管理工作者兼任, 绝大部分没有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 普遍缺乏创业教育意识, 更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 讲不清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和操作环节, 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达不到实施创业教育的目的。

(3) 工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问题。

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创业课程来实现, 目前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创业课程, 但是大部分学校安排的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不能形成规范的课程体系。有的工科院校仅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穿插部分课程讲述创业教育或讲述一些创业技能, 与专业教育、学科教学和基础知识相脱节, 体现不了创业教育思想。

(4) 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外部环境问题。

完善的创业教育环境是关系到创业教育的基础。在我国, 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式的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构起来, 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应优化的机制和环境。首先, 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其次, 社会传统文化惯性给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人际环境上带来了负累, 社会对创业的态度未形成支持、鼓励的氛围;再次, 对于政府层面, 虽然国家、地方政府在税务、工商、贷款给创业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 但由于大学生并非我国现有创业大军的主体, 而且这些政策由于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案可以参考, 实际办理起来比较麻烦。

2地方工科院校创业教育对策

(1) 工科院校管理层的重视与推动。

高校在重视就业指导的同时, 也要注意创业教育, 除了举办阶段性、局部性的创业大赛, 还要想方设法导入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管理层的重视与推动。这需要校长、教务处长、校团委领导, 各院系领导带头做好创业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工作。从而全面推动创业教育。

(2) 工科院校要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 教育和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毕业了找一份工作的就业观念, 树立起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崭新观念。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在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选择上, 高校应树立为未来几代人设立“创业遗传代码”的理念。因而高校应建立与社会各界的联动机制,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推广宣传创业教育, 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寻求社会创业机会。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新进校的青年教师, 到基地和对口企业进行专业训练、挂职锻炼、新技术培训、现场考察或技术开发, 让他们更多地贴近现场、接触生产实践, 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学习企业的管理运作, 学习企业的产品研发过程和市场开拓运作过程, 学习区域经济发展和管理经验, 造就一定数量有相当学术水平, 既能从事课堂教学, 又具有实际创新创业能力的双栖型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端正教风;引导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健全教师的晋升、聘任、考核、奖励和培训制度, 从政策上引导、激励教师奋发进取, 激发教师自身提高和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营造尊师重教、爱惜人才的文化氛围, 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来。

(4)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工科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 工科院校可设立实验室、企业创业实践基地, 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 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 鼓励广大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 学生可从中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与艰辛, 体会成功的喜悦, 潜意识中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以商业化运作方式,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整合资源来创办和运作企业, 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以及咨询服务。

摘要:分析我国高校当前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阐述了地方院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时的特殊性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促进地方院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地方院校,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海珍.谈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J].高等理科育, 2002 (4) .

[2] 潘剑峰.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2) .

[3] 曹威麟, 李德才.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3) .

[4] 尚志平.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 曹巍, 等.创新与创业: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状况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 2004, 7.

[6] 赵天武.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当前,国内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背景和能力缺乏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与路径,并对今后如何有效的推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 高等工科院校 青年教师 工程实践能力

1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是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教育部于 2010年6月正式启动实施了卓越计划。①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并能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真正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这就对高校特别是工科高校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较为宽阔的专业知识面,还要具有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工程实践训练,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2)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需要。高校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经过自身的改革和调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出了第三大职能——服务社会。②首先,服务社会的职能本身就要求高校要依据社会需要,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培养服务社会的人才,并发挥自身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后备主力军”,还肩负着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任,他们通过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还有助于及时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是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自古至今,“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工科教师,首先其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带着工程的视野去指导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将所讲授的课程与实践相融合,才能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而青年教师通过进行工程实践锻炼,工程能力提升的同时,自身的专业发展得到了更好的延伸,不仅拓展了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会增强自己的信心,为将来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石。

2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普遍工程实践意识薄弱、能力缺乏。青年教师大多都直接来自高等院校,具有工程背景或者来自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缺乏,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学校2015年10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校40岁以下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共有576人,而参加过工程实践锻炼或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只有190人,仅占33%,比例偏低。

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对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都提出来较高的要求,要求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然而,青年教师在接受工科高等教育时,经历的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这导致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先天不足。③

(2)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健全,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工程理论掌握,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重视学术论文发表,轻视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以及工程能力提高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是学校的聘任、考核和评价机制。高校为了排名、荣誉,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追求论文的级别和数量,重科研轻教学,本应重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科院校也不例外,重理论轻实践,因为它的导向,使青年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项目、论文等有利于自身快速发展的项目上。尽管有的高校对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政策的吸引程度和措施的保障力度还有待加强。

(3)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有待搭建与完善,青年教师参与锻炼的机会和渠道少。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有稳定的平台做保障。目前,高校大多还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教师工程实践基地等,教师往往是通过自己或学科与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这种工程实践锻炼的方式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3 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

(1)生产现场实践。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参观学习或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是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自身实践经验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2)项目合作研发。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青年教师可积极申请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参与企业的课题攻关,通过对企业课题的研究和项目团队的带动来开阔视野,提升实践能力。

(3)实践学习培训。青年教师善于思考,接受力强,通过参加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组织的相关实践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学习行业新知识,了解行业新动态,掌握行业新技术。

(4)在岗业余兼职。青年教师可结合所学专业与学科特长,利用业余时间长期或定期在企事业单位做兼职,可担任咨询顾问、技术顾问等职位,发挥自己的专长,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5)脱产挂职锻炼。青年教师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通过到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挂职的形式,全程参与挂职单位的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培训等工作,贡献自己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4 推进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措施

(1)以政策为导向,优化考核与评价机制,提高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政策是行动的指挥棒。首先,从政策上引导,在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制度上“激励”教师,提高青年教师参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其次,结合学校实际配套和完善关于“激励”政策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帮助教师强化工程实践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终身实践学习的理念。例如,学校在引进教师时,除了重视他们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技能外,还应考虑他们有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2)搭建多样化培养平台,为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绿色通道”。第一,高校可充分发挥学校老教师(工程经验丰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并形成一种机制,使青年教师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与老教师“结成对子”或形成“教学共同体”,以此来带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第二,高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建立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平台,例如高校在企业建立青年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基地或联合企业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工程项目合作中心等,使青年教师无需花费太多精力便可便捷的获得参与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第三,高校可积极聘请企业一线富有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来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环节或做工程报告、实践培训等,为学校师生带来实践的技术指导、工程的最新动态。

(3)配套保障措施,为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后顾之忧。对于正值事业上升期的青年教师,既要在学校和院系的层面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还要配套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使他们安心、专心的进行工程实践锻炼,才能使青年教师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出台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办法”中,就规定培养期内经学校批准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师,享受所聘岗位全额的工资和岗位津贴;对于实践锻炼单位不解决住宿的,学校负责住宿,并为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

(4)“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添加“催化剂”。产学研合作是在校企合作背景中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科研、产品推广、服务等各个实践环节。④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对企业、学校和教师都有利,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过程。企业通过学校高层次的人才支持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创新与研发,可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学校通过和企业合作,改变了封闭的办学模式,增加了与社会的接触面,有利于进行教学改革、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并缩短了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变的周期;教师通过参与各种实践、科研活动,可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掌握更多行业技术的最新动态,进而快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5 结束语

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因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高校、企业和教师三方联动,共同努力。高校制定好政策,企业搭建好平台,为青年教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营造好氛围、创造好条件,同时,青年教师自身也应主动改变观念、积极的参与到工程实践锻炼中来,不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共同为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贡献力量。

注释

① 谭天伟,于颖,许海军,刘净净.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的探索与启示[J].北京教育,2015(4):30-32.

② 惠晓丽,吉莉,徐鹏.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0(12):65-68.

③ 张根华.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刍议——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12):18-20.

④ 梁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1):69-70.

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分析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现状,指出艺术设计专业应该从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优化改进,注重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接轨。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概况

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工科院校都设置了艺术设计专业。据统计,全国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工科院校有400多所,所开设的专业有: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陶艺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等,每年可培养数十万的毕业生,极大满足了国内设计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艺术设计专业上工科院校和纯艺术的院校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院校整体的文化背景和底蕴不同。工科院校注重理工科的理性分析和计算,设计类院校更多的是艺术思潮和美术气质,多了感性。这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成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2)师资水平和结构不同。一般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职称都不高,学科背景有很多不足,非专业不纯粹的师资较多,在这样的循环中,一定程度上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优化教学环节和管理环节

1.教学环节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李政道先生说:“艺术与科学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谁也离不开谁。”艺术设计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在注重设计理念的同时,与文学、艺术学、设计学以及工学等其它相关学科都有一定的渗透性。从设计的初步构思到设计成果的最终实现,包含了多方面多角度的信息与技术、文化与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广泛地吸收与融合,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设计合作。我们现今的状况是专业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局限于较狭窄的知识面内,缺乏整体考虑,宜形成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会对培养学生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授课模式多为教师讲授,学生忙于记笔记的方式,缺少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如果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设计的过程与状态给予及时指导,会比单纯的讲授理论和验证结果更符合艺术设计自身的规律。

2.管理环节

现今的工科院校在教学管理上有一定的偏差,很多教务管理制度不尊重艺术设计教学规律,生搬硬套工科专业的教学管理,使课堂教学程序按照工科的模式去进行,这样艺术设计专业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中虽与工科保持一致,但使课堂失去了艺术氛围,学生失去创作灵感和激情,不利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上可以从传统的说教或单向的技法演示变为多元的、对话的教学范式,实现教学从线性向非线性的转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意精神。启发学生创意的教学法有很多,其中研讨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其次现今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工科院校目前采用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是知识再现式,这样的考试方式评判起来有书可对,分数标准也易把握。但这样的考试其实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对同一问题、同一事情有多种不同看法及解决途径。很多发达国家的设计专业会更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在考试方式上把设计成果、调研报告和论文的成绩比重加大,与书面考试的成绩综合考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做设计就是要有很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突破,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利用各类实习、主题创作训练、社会实践等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可以在学校建立工作室,学校提供一些先进的设备供学生使用,通过工作室的实践,学生可以马上将自己的创意理念转变为成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心。

工学结合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的衔接

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真正成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当今世界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缩短了知识更新的周期,各种科学技术信息也在加速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因此对设计者的综合要求也相应提高。而设计教育仍然在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针,忽略了设计应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毕业生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毕业后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理论和设计想法无法转成产业产品。这反映了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了设计教育与中国制造产业的对接产生了错位。而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与相关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这样让学生有真正的工作经历,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避免流于形式。

结语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工科院校的特色,遵循艺术设计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加强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的系统培养,强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积极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崔素娅(1981-),女,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

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地方工程院校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难以找到竞争突破点。文章运用“蓝海战略”这一战略管理理念分析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瓶颈,从“蓝海战略”视角就如何提高我国地方工程院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蓝海战略 地方工程院校 发展战略 创新

1 “蓝海战略”概述

2005年2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 钱·金(W.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Mauborgne)在二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最早提出蓝海战略的概念。他们将企业目前所用的战略分为“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红海”代表已知的、饱和的市场,利润前景黯淡,恶性竞争激烈;“蓝海”代表未知的、新兴的市场,蕴含巨大的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1]

所谓蓝海战略,就是“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企业规避现有市场格局中的血腥竞争所形成的“红海”,通过价值创新,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开创属于自己的“蓝海”。蓝海战略考虑的是如何创造需求,突破竞争,同时实现机会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获得更快的增长和更高的利润。一个成功的蓝海战略必须具备三种特点:一是重点突出,伟大的战略都有其重点;二是另辟蹊径,为追赶对手而制定战略将失去独特性;三是主题令人信服,清晰传达战略信息。[2]

2 地方工程院校发展遭遇瓶颈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地方院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要求。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地方工程院校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壮大。地方工程院校是“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服务地方”的院校。新建工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资金不足

作为地方院校,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方财政收入多寡不同,财政支出导向差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此类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以湖北省为例,2010年全国31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排名中,湖北省排在第26位,人均经费约5900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支出9600元。即便如此,省内不同层次的高校所获得的财政拨款还是不同的,几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还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3]

2.2 高级人才的流失

地方院校“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在财政投入和科研水平方面明显不如重点高校,往往面临科研资金短缺和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地方院校在教师与科研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一部分教师会到发达地区,到重点高校,到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去发展自己的事业,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并且流出的往往为高级职称、高级学历者或者为青年骨干教师。大量优秀人才外流,这也直接影响到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3 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争夺优质生源及师资方面,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中最首要的是高素质生源的竞争,新建地方工程院校不仅面临与国内老牌综合性高校的竞争,而且也面临民办高校的竞争。如今,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也加入到激烈的争夺生源的战争中。同时,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各高校努力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校际合作,这就使得高校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4 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一方面,高校提供给社会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录用门槛不断提高,人才浪费现象很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于是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高校。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得学校面临的外部威胁越来越严重。

2.5 社会认知度偏低

由于地方工程院校归属于省级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由地方财政出资。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有些院校办学定位不准确,有些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有的院校专业结构欠优化,课程体系不尽合理,致使地方院校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从而此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以出身论英雄,在招聘中偏好“211”或“985”高校的毕业生,这也使得人们对地方院校存在偏见,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

3 地方工程院校实施“蓝海战略”势在必行

近年来高等教育也在提倡实施高等教育的“蓝海战略”,这对地方新建工程院校的未来发展很有启发。

3.1 实施“蓝海战略”是适应高等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随着生源的日益减少,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院校只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新建工程院校在财政投入、科研水平和争夺优质生源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如果地方新建工程院校一味照搬重点高校的办学模式,盲目向研究性和综合性大学发展,就会陷于经济学领域所称的“红海”。地方新建工程院校应该立足自身特点,开拓创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那片“蓝海”。否则,学校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或合并的风险。

3.2 实施“蓝海战略”是地方工程院校创造生源的需要

高校的存在需要以市场为依托。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离开市场的需求而独自发展。对于高校来说,赢得了生源就拥有了市场。因此,高校应该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真正做一个让学生满意和对社会负责的学校。在实施蓝海战略的过程中,高校一定要注意探寻市场对人才新的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蓝海战略就是超越现有竞争,围绕市场的新需求,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结构,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学生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所学的知识能应用到实处,这就是一所高校最好的口碑。

高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并以此需求为中心进行价值创新。因此,高校要准确清晰地确定市场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价值创新。这是实施蓝海战略的目的。蓝海战略不去瓜分现有的且常常是萎缩的需求,也不把竞争对手立为标杆,而是去创造需求,摆脱竞争。

3.3 实施“蓝海战略”是地方工程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高等院校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地方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日益成为关乎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方院校持续的发展需要有长期的竞争优势,长期的竞争优势源于不断变革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变革发展是地方院校不断创新的结果。很多地方工程院校不断创新,开创属于自己的“蓝海”。其中,专业和课程、组织与管理、学校文化价值是创新的三个主要层面。专业和课程的创新是基础。地方工程院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体现市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好就业、有现实市场需求的毕业生。组织和管理创新是关键和保障。它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学校文化价值创新是核心与内在推动力。它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以上三个层面的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4]蓝海战略的实质是价值创新。价值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它强调经济价值,强调科技发明的商业应用,并以此发展新的市场空间。对于地方工程院校来说,创新的办学理念、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直接关乎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院校要注重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继承文化传统,培植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总之,通过创新实现新价值,是地方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 “蓝海战略”的实施

如何规避“红海”,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那片“蓝海”是摆在地方工程院校发展面前的一项现实问题。基于前面的分析,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改变战略思维,独辟蹊径,实行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

4.1 突破思维定势,树立创新的办学理念与和谐的校园文化

蓝海战略就是要跳出“红海”,突破思维定势,寻找价值创新的突破点。新建地方工程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本科教育各方面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体办学层次和水平不高。为了使学校能整体提升和成熟起来,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在注重完善校园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放在重要的发展地位,树立创新的办学理念与和谐的校园文化。这是新建地方工程院校长久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战略。

4.2 “以特色立校”的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院校只有在特色中才能赢得竞争优势。所以地方院校的发展定位必须坚持特色战略。地方特色是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之一,是地方院校办学特色所应依托的重要基础。即立足本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5]地方院校要以特色争取学校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的比较资源优势,从而求得学校更大的发展。

4.3 服务地方经济的战略

地方工程院校的主要使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重点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地方工程院校应面向市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办学思路。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避免与市场脱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地方工程院校只有立足本地,面向市场,挖掘自身优势,明确定位,才能超越自己,办出地方工科院校的区位特色。

4.4 强化市场意识,加强校企结合,走产学研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程院校是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工程院校的发展必须面向工业企业。企业是人才的需求者,工业企业必须依靠大学为其提供优秀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地方工科院校应当与企业密切联系与合作,实现互利与双赢。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在服务经济与社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6]新建地方工程院校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它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的。走“产学研”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所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注意与当地的支柱产业对接,如设置与机械工程产业对应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电子信息产业对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与现代服务业对应的会展(旅游)经济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文化产业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吴海民.“蓝海战略”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7(5):88-95.

[2] 陈福明,韦宏.“蓝海战略”与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营销思路浅析[J].江苏商论, 2008(9):61-63.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 张小菊,黄盛兰,霍丽娟.运用“蓝海战略”分析高职院校的竞争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8(3):41-42.

[5] 周应佳.关于地方高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实践[J].襄樊学院学报,2009,30(1):5-9.

[6] 程国益.略论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0,9(2):61-64.

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艺术设计类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渐成热点,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强调基本功训练、学生习惯养成及观念转变。作者首先对艺术设计院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其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由绘画向设计过渡”概括自己在该领域的思考与探索。主要做法有:教学内容模块化;作业多次少量,化整为零;强调工具作图,多种手法并用;以写生及表现身边事物为主;基础技能训练为主,创新思维培养为辅;采取教师联合授课。

关键词: 设计基础 模块化 工具制图 联合授课 作业品评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起,国内普通工科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期,无论开设院校数量还是招生规模都是空前的,但在繁荣景象背后也存在隐忧,突出体现在:一些院校缺乏办学条件,办学经验不足,教学质量普遍不高,致使教学改革尤其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这类传统课程上。有的院校干脆取消了传统的素描与色彩课程,有的则取消了三大构成。各类院校都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在努力探究和摸索当中,各家观点纷呈,莫衷一是。

笔者所在院系具有工科院校办学背景,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经历了数次修订,最新版专业培养计划取消了“素描、色彩及三大构成”课程,相关教学内容整合并入新开设的“设计基础”和“造型基础”两门课之中,顺应了“大类招生”的改革趋势。设计基础课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安排在大一上学期,8周共计64学时,授课对象不分专业。笔者以所承担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艺术设计类院校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美院传统并不适用。素描及色彩课程依然按照老的美院传统,要求学生对著静物完成架上绘画,一周两次共计8学时,通常要求完成一张四开作业。然而在当前招生模式下,以工科院校的生源素质,四开尺幅画面学生很难深入下去,学生自信心反受打击。8周64学时的课程安排,内容单调、节奏缓慢,课堂气氛沉闷,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也存在问题。

2.三大构成被教条化。按照传统将三大构成教学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开设,分别由不同教师授课。学生作业主要临摹书本或网上图片,虽然表面效果华丽,但学生缺乏思考,完全是被动描绘。作业内容安排支离破碎,缺乏整体考虑。作业要求缺乏必要的限定,导致学生作业五花八门,相互间缺乏可比性。三大构成教学法源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经日本本土化变异,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它原本是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教条化,从而失去原有的活力。

3.“画图”而不是“制图”。艺术生普遍缺乏工具制图意识,完全以“绘画思维”对待作业。制图作业完全靠“眼力”,不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这与教师布置作业时,对作业要求缺乏严格限定也有关系。设计属于实用艺术,不同于绘画之处在于它强调归纳、概括和抽象,与追求逼真的自然主义大异其趣。绘画的“画面”就是结果,设计的“图纸”只是工艺文件。这种倾向如在低年级阶段不加以扭转,将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4.作业量不足,学生蹑手蹑脚,“分分计较”。例如:一门64学时素描课,仅要求完成5张—8张四开作业,32学时的平面构成课只交5张—6张A3尺幅作业。更糟糕的是由于作业量偏少,每一次作业的“分量”必然被放大,学生出于分数考虑,普遍在课后千方百计“磨”作业,追求表面效果。面对作业学生“避难就易”,在创新探索面前选择回避。

5.教学目标不明,课程界限模糊。任课教师相互间缺乏沟通协调,或者对专业培养计划不甚了解,经常出现课堂教学内容张冠李戴。例如:在设计基础课上要求学生完成具象造型的模型作业,等于把高年级课程内容抢先上了。作业要求明显超出学生实际能力,导致模型质量粗糙,与中小学生手工课无异。基础课教学中的功利化倾向,不利于学生严谨作风的养成,违背教学规律,致使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是一个大的系统,这里面牵涉院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既有老的问题,又有新问题。以下是近年来笔者承担设计基础课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二、具体应对措施

设计基础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实现由高中向大学阶段过渡,为其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国现行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体制的原因,加上历史上美院培养模式的惯性作用,导致部分艺术设计专业低年级学生依然受到“绘画思维”影响。笔者认为:设计基础课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由“绘画”向“设计”过渡。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课程练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1.教学内容模块化。将传统素描、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教学内容整合并入设计基础课程,可以安排四大教学模块,分别为:光影世界、色彩世界、精微素描和传统图案。光影世界安排作业内容是黑白方格、黑白三角、建筑光影;色彩世界作业内容包括色彩和鸣(方格)、色彩和鸣(三角)、色彩和鸣(落叶)、色彩和鸣(建筑);精微素描分为素描花卉、素描水果和素描小鸟三个部分。传统图案安排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建筑图案创作三个部分。作业内容本着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工作量及难度逐级递增的原则。不同模块之间有衔接,有呼应,做到大循环中有小循环,环环相扣。将过去分属于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努力做到有复习,有巩固,有提高。

2.练习为主,理论为辅。对新生而言,基础课还是以大量练习为主,为了配合作业,只安排少许理论环节。设计基础课通常一次课四学时,任课教师既要点评作业,又要布置讲解新作业,通常半天下来,时间所剩无几,难以安排学生课堂练习。

图01 学生作业/建筑光影(室外)

图02 学生作业/建筑光影(室内)

作业放到课后完成,质量很难把控。笔者采取每次教学模块之间安排一个理论讲授环节的办法,即在半天时间内,集中布置和点评作业,根据知识模块穿插理论专题,这样理论与实践的课时配比控制在1:4左右。所有作业要求及进度安排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节奏,从而最大限度地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提高课时利用率。

图03 学生作业/传统图案

图04 学生作业/色彩和鸣(落叶)

3.化整为零,作业多次少量。理由如下:一是基本功训练需要大量练习,学生对技能掌握有一个过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这里应该向钢琴演奏专业学习;二是为了增强练习内容的丰富性,必然增加作业量,因此作业尺幅不宜太大。设计基础课主要针对诸如点、线、面、色彩等造型语汇进行专项训练,并非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所以作业以系列小稿为宜。例如:“建筑图案”作业环节,要求学生自选校园建筑局部,绘制相同构图的四张120×120mm的小稿,分别为线稿、明暗稿、彩色稿、彩色明暗混合稿,这里的建筑图案仅仅是用来探讨色彩的载体,只需框取建筑中最具特征及形式美感的局部造型即可;三是为了避免学生出于分数考虑只顾表面效果,课后“磨”作业,增加作业量有利于分散每次作业的分值。将每次作业评分都计入平时成绩,所有作业汇总装订成册后评出期末成绩,两者按一定比例相加得出总评成绩。鼓励学生改进平时作业,但只能改变期末成绩。这样强化了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在踏踏实实的训练当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4.强调工具作图,多种手法并用。设计图纸是一种沟通与交流的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强调其绘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尽管设计基础课不是制图课,但其中相当部分作业在尺寸规格、绘制材料及装裱方式上应有严格限定,以此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作风,并确保作业外观质量。作业并不完全由画笔完成,有时会用到硫酸纸拷贝,剪刀裁切及胶水粘贴。课程作业集则要求完全由手工装订完成,通过引入“工艺”和“制作”概念,旨在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的“绘画思维”,为其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图05 学生作业/精微素描(小鸟)

图06 学生作业/精微素描(花卉)

5.以写生及表现身边事物为主。基础课训练具有验证和研究双重属性。以往存在学生大量临摹教材或网络图片的情形,只图表面效果,背后缺乏深度思考,这正是“绘画思维”在作祟。以精微素描环节为例,学生如果直接临摹书本或手机中的黑白图片,那么作业难度将明显小于实物写生,对造型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以花卉、水果精微素描环节为例,要求学生自备花卉和水果进教室,当堂写生。而且要求直接用黑水笔,不允许使用铅笔和橡皮,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除了明暗立体素描手法外,还要求学生参照科普图画法绘制花卉、鸟类正投影图,引导学生向设计表达过渡。一开始学生普遍有畏难和抵触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学生开始着迷这种作业形式,并且大多能静下心当堂完成。由此可见,精微素描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祛除浮躁心理,锻炼意志和建立自信,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打下基础。

图案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对于客观事物造型的概括能力,为有效避免作业抄袭现象,作业指定以校园建筑为表现题材。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分析校园建筑布局、造型和光影效果,注意用手机记录,针对校园建筑景观局部进行图案化处理。表现形式和手法可借鉴别人,但表现内容必须原创。从素材到作品之间有一个概括和提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恰恰最有价值。另外,表现身边的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建筑本身属于人为事物,有别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其本身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此为表现对象,对学生实现“由绘画向设计过渡”非常有帮助。

6.加强作业点评环节。基础课教学强调大量的练习,面对雪片般的作业和有限的课时,任课教师很容易陷入“往前冲”还是“回头看”的两难境地。实践证明对学生作业的及时反馈,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这里的作业点评环节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阶段性作业的集中点评,通常在教室进行;另一个是期末作业联展,在学院大厅举行,任课教师现场点评打分。前者偏技术性指导,有利于任课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状态,以便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后者偏重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潜能的开发。“创作”与“展览”二位一体,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这是由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决定的。设计基础课程作业展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展览,对于提升教学品质作用明显,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7.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育学理论,问题情境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都不好。合理的问题情境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一门课的作业设置显得非常重要,是最耗费任课教师精力的地方。

针对来自不同省份的生源,作业量及难度的设定比较棘手,经验告诉我们:验证型作业与探索型作业相结合,具体到专业基础课就是先让学生临摹优秀作业,让学生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赶时髦,玩创新,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反而受到打击。通过临摹可以让学生熟悉制图工具,掌握作业绘制的基本流程。任课教师也能对学生的整体状况有个大致了解。

作业量应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如果作业量过少,将造成课时浪费,如果一味追求作业量,不顾学生承受能力,效果将适得其反,学生就会表现出畏难和抵触情绪。应以班级主体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为判断依据,逐渐加大作业量。可以中途少布置甚至暂停布置作业,让学生有返工或调整作业的机会。

8.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创新思维培养为辅。作为公共基础课,首要任务是基本技能训练,其次才是創新思维培养。在作业设置上,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两者间取得平衡。一方面,艺术类教学中的那种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在当今普及高等教育的时代已不现实。基础课程的训练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目标,每次作业要求都要精心设置。从作业的尺寸、规格、数量到绘制工具的限定都有明确规定,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训练的有的放矢。

这种在作业设置上过于严苛、烦琐的做法会招致不同声音。有人担心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令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束手束脚,造成千人一面的状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这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定性的、量化的训练加以培养。另外,对于尺寸、规格、材质等因素的限定,只是“形式”层面的限制,并不影响学生在“内容”层面的个性发挥。设计师的职业情境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在诸多限定条件下给出“最优”解。因作业要求琐细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作为补偿可以设置适当比例允许自由发挥的作业,以挖掘学生潜力,为部分有才华的学生提供施展的机会,可以反过来映衬作业中“严格限定”的必要性。例如,在传统图案环节,安排三个单元,分别是“传统植物图案、传统动物图案和校园建筑”,其中前两者,图案是给定范图的,后者则要求学生自由创作。

9.采取教师联合授课。公共基础课教学强调大量的基础训练,注重标准的规范与统一,这里我们借鉴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教师联合授课的做法。由两名授课教师合班上大课,一名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论讲解及作业布置,另一名教师负责作业点评及随堂指导。此举不但节约教师的劳动,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还有助于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良性机制,让任课教师从机械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课程研发及教学质量把控。另外,合班上大课有利于在学生中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

图07 课堂场景

图08 课程作业展

三、结语

限于篇幅,笔者只从策略层面对基础课教学进行探讨。另外,教学中采取的一些做法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提高教学质量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媒体对课程进行全程报道;挑选优秀作业通过网络定制个性化艺术衍生品;课程结束,安排集体合影环节,团体采办展品道具,集体布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自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都是有益的尝试。在师资配备方面,建议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组合,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搭配,取长补短,形成良性互动,对建成稳定师资队伍及提高教学质量均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小茉.基础、实验、创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学思考[J].装饰,2018(1):52-57.

[2]邬烈炎.走向研究型课程——以设计基础教学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5-9.

[3]王少文.从认知方式角度探索的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基础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2017(1):86-88.

[4]宋曉真.设计基础教学工作模式探究[J].艺术设计教育,2018(5):183-186.

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分析了造成当前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且从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对理工院校文科生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文科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的就业率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然而作为就业大军的重要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而理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情况。理工科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主要培养技术性、专业性的高级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许多理工科大学也逐步转变为多学科甚至综合性大学,设立了文科专业,但对理工科大学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其学校出身成为就业难现象的因素之一。文科生是理工科院校的重要一部分,分析其就业困难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是理工科院校无法逃避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分化趋势:理科生优于文科生,综合类大学文科生优于理工类大学的文科生。在招聘会现场,理工类院校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更是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场面[1]。

在金融危机下,就业岗位的大幅减少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高峰形成矛盾,导致越来越多的文科类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近两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文科生的就业情况更为严峻,造成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出现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就业面较窄,就业岗位单一的现象。

(一)提供给文科专业的就业职位相对较少。

每年进入大四上学期,一些就业单位陆续开始了招聘工作。虽然用人单位不少,但是提供给文科生的岗位却较少。而且很多招收文科毕业生的单位,对于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存在偏见,认为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实力强的专业为理工科,而文科相对文科院校的文科生毕业生实力逊色。因而很多对文科生有需求的用人单位会直接选择去文科院校招聘,这也造成了提供给理工科院校文科毕业生就业岗位较少。

(二)就业去向分散性大。

近年来文科毕业生的传统去向单位——机关和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增加了进入的难度。使得很多文科毕业生就业就业去向分散大,选择岗位时不得选择与专业相近,甚至与专业不相关的岗位。形成哪里有需求到哪里去的局面,造成就业去向分散性大的现象。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困难原因

(一)专业缺乏竞争力

20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使众多理工科大学迈入了“文科冒进”阶段。由于文科类专业一般投入少、周期短、短期内生源较好,从而更多地充当了理工科大学扩大规模的首选。很多理工类大学设置文科类专业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设置一些几近饱和的专业,没有考虑到社会实际需求、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造成理工类大学间及理工类大学与其他类别大学间专业设置趋同、缺乏特色的弊病[2]。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由于其传统专业和理工基础及自身的师资条件不足的原因,在设置文科专业时缺乏经验和优势。另一方面开设课程也是模仿其他文科院校,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突出的师资优势。

首先,理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软条件”不足,表现为工科院校文科发展在精神、文化资源上缺乏必要的关注,发展环境、办学氛围和办学话语权的欠缺等。其次,硬条件不足,资源投入少,大部分工科院校对文科专业在物质资源投入上远不如工科专业。再次,缺乏文科办学经验,生搬硬套工科办学的经验和方式,许多工科院校文科生培养未充分考虑文科教育教学特有的规律、规范和体系。在文科培养规模上盲目扩大专业设置上追逐表象和热点,与市场需求脱节,对文科教育教学缺乏完整系统的办学思路与培养模式。最后,文科办学缺乏特色。本来工科院校办文科,其文科应能带有部分工科特色,如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相应工具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技能,解决问题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等。甚至原本文科生应具有灵活的思路,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较强的文字写作与表达能力等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上述原因造成工科院校的文科总体实力较弱,使得文科生质量不高,缺乏相应特色,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剧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难的程度[3]。

(二)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自我定位不准确。

由于大多数理工科院校文科办学时间不长,在文科课程设置学术氛围形成,实验室、师资配备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还不很健全,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教师的学科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倾向问题,使得学生缺乏较全面的知识,缺少社会实践机会。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管理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等等。而这些对文科大学生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和必须具备的素质。

许多学生在踏上求职路前并没有全面地了解自己,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随大流,只要有面试机会就去尝试,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适合做的工作认识不到位。不少人起先心高气傲,然而在接连碰壁后,又一下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我能力评价变得十分不客观。部分同学没有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制定求职目标,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多地追求薪酬待遇、工作地区等因素,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而有些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表现出自信心不足。

(三)就业指导缺乏。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就业指导课程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性,很多承担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半路出家”,没有相关的学习经历,很多是由辅导员来承担,这就很难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在大三甚至四年级开设,开设时间较晚,而且课程时间较短,想要通过短短的几节课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很难。课程的授课内容往往局限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如何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等方面,但是对于找到一份好工作来说,这些只能算是“表面工夫”,缺乏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导致了学生对整个社会大环境及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和就业策略,在就业过程中只能盲目跟风,增加了就业难度。

很多理工科大学虽然也自主开办或者联合举办各种校内招聘会、人才洽谈会,但单位以招聘理工科应用型人才为主,真正提供给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三、就业对策

面对当前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困境,需要分析其根本原因,追根溯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的问题。学校层面,各个高校一方面应该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人才培养方面突出特色,同时加强文科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一)合理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

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缺乏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经验,导致文科专业雷同化严重,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类专业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但也有诸多优势,要力求避免文科类学科专业与其他类别高校的趋同,加强师资建设和硬件建设,借鉴成功的办学经验。发展特色类学科专业,将文科应用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部门和行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相结合。如清华大学的科学与社会、技术经济学和管理工程方面的研究,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的系统工程研究[4]。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具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具有理工科学院自身的特点和特长,使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具有自身学校的特点,增强就业竞争力。

另外,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近几年,市场需求对就业工作的导向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科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还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往的死读书和读死书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迎合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加强与一些用人单位的联系,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使其提前了解就业环境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

(二)加强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工科大学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指导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提前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效果,以往大四时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较差,临时抱佛脚,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大四上学期很多用人单位已经开始招聘,此时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搜集筛选就业信息和忙于面试、应聘,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如果将就业指导课程提前到大二甚至大一,让学生提前认清就业形势,从而及时对自己定位,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可以使就业指导课程更加系统和科学化,形成系列课程,针对就业方向、就业技巧等方面指导学生,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技巧,引导学生走出就业的误区,明确自己的定位。

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很多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甚至很多教师是理工科专业背景。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理论学习,提高其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制订专门针对文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规划;形成一支业务素质硬、针对性强、专业化高的就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

合理分流指导。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合理的经行指导。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鼓励其选择继续深造,进行考研或者出国留学;而对于学生干部和觉悟较高的党员,鼓励其响应国家的就业政策和计划,去支援西部、到基层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对于动手能力强、社会实践经验对的学生,鼓励其到企业就业。做到扬长避短,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各尽所能,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跟风,从而又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例如对英语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水平、文体特长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理工科文科生应该利用理工科院校的办学优势和特点,加强科学文化素质的学习和培养,可以通过选修一些科普类的科学知识的课程,加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完善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5]。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文体活动,利用自己的文科优势,充分发挥自身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相对强等优势,多组织和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与人合作的品质和高度的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发挥理工科办学优势,增强实践能力。用人单位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希望招聘到的毕业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低的成本,给用人单位创造最大的效益。因此实践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理工科院校往往与企业联系较为紧密,可以拓宽校企联合的途径和范围,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设或者成立校外实习基地,为文科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文科学生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培养和训练多种专业和实践技能,例如既懂得营销同时又会策划,既懂管理又具备良好的演讲能力,既能说流利的英语又能驾驶,等等,用差异化特征为自己在应聘时赢得更多筹码。

参考文献:

[1]周文明,韩颖.文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基于文理科对比分析的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7(6):71-72.

[2]卜树春.理工科大学文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103-104.

[3]季海群.浅议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9-50.

[4]马卫华,李石勇,肖向晨,等.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的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例[J].高教探索,2007,(1):93-95.

[5]王革,张红,杨胜良,等.以农林为主新综合性大学文科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7):1-4.

基金项目:理工科院校中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研究(112012)。

上一篇:进度计划下的电力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项目知识传播共享论文范文